(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爱莲说)》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爱莲说)》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爱莲说)》同步练习(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濯清涟/而不妖B.可爱者/甚蕃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同予者/何人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无案牍..之劳形(指官府文书) 有仙则名.(出名,有名)B.有龙则灵.(灵气) 往来无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C.孔子云.(说) 惟吾德馨.(香气)D.斯.是陋室(这) 阅金经..(金色的书)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陋室铭》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爱莲说》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B.《陋室铭》《爱莲说》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

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

D.《陋室铭》句式整齐,对仗工整;《爱莲说》语言精练,骈散相间。

4.根据《爱莲说》课文理解填空。

(1)作者从、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莲花的超凡脱俗,赋予莲君子般的美好品格。

“”比喻君子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但又不以孤高自许。

(2)作者将菊、牡丹、莲一一拟人,分别说它们是、、的化身,并借此再次表明自己不慕富贵、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态度。

(3)这篇短文,采用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作和,含蓄而深刻地表达了文章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5.课文理解填空。

(1)《陋室铭》紧紧扣住“”立意,以“”一句统领全篇,表达出陋室主人的节操和的情怀。

(2)《陋室铭》开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的方法,将名山、灵水与“陋室”相提并论,强调陋室具有“名”“灵”的性质。

“”一句为全文之“睛”。

(3)《陋室铭》作者紧扣“惟吾德馨”对居室从、、三方面来描写,突出作者的美德。

6.吟诵古典诗歌,脑海中会呈现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即“诗中有画”。

请从下面描写荷花的诗句中任选一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把它描绘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第17课《短文两篇——爱莲说》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7课《短文两篇——爱莲说》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爱莲说》专项训练爱莲说—周敦颐训练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字词的意思:2.词类活用:②香远益清:;3.翻译下列句子:(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周敦颐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这样的生活态度?答:“莲”表现了作者不与世同流合污、庄重、质朴、正直的生活态度。

5.文中以莲为歌颂对象,并多次用菊和牡丹就来衬托。

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文中以菊的隐逸、牡丹的富贵衬托莲的种种美德,以孤傲清高的赏菊者和追逐名利的牡丹者衬托爱莲的作者。

通过衬托,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6.本文称莲为“花之君子”,根据文章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备哪些美好品质?答:作者心目中的君子,既不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也不像世人那样趋炎附势、阿谀奉承,而是能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

即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该是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不哗众取宠,也不炫耀自己,他洁身自好、质朴、端庄、纯正端庄、品格高尚,因而声名远播,被人敬重。

7.如何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答:“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

周敦颐的这句话是一种人生观、价值观的诠释,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应该始终保持这种操守,即使经历污秽,依然能保持己身,无论风风雨雨,都能纯洁如初。

8.读了本文你有什么启发?答:许多人爱牡丹,追逐名利,周敦颐则只爱莲花,独守心中的那片净土。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陋室铭、爱莲说》同步练习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陋室铭、爱莲说》同步练习

短文两篇[课标点击]1.知识与能力:理解并背诵课文,掌握相关文言词语。

2.过程与方法:(1)理解课文内容及其寓意;(2)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提高生活情趣。

[难点剖析]1.关于《陋室铭》的体裁本文以双句为主,且绝大多数是对偶句,因而很多人认定它是骈体文,这似乎欠妥。

骈体文的双句当用“四六句”,不能用杂言;又要讲求声律,有“平接平,仄接仄”的规定,这些特点本文都不具备。

其实,本文的体裁在文题中早已点明,就是“铭”;能把“铭”的体裁特点作简明介绍,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更为有益。

铭的基本特点可以用陆机说的“博约而温润”(《文赋》)这句话来概括。

博,指内容广博;约,指文辞简约,概括性极强;温,气度温和,从容不迫;润,语调柔顺。

铭之所以具有这些特点,是因为它讲的是为人处世的道理,其影响不止于题铭者本人及其同代人,还将传于后世。

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曾将汉崔瑗所作《座右铭》写在自己的屋壁上。

李善说:“铭以题勒示后,故博约温润。

”此话有理。

我们今天读《陋室铭》,也同样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2.关于《陋室铭》的“文外曲致”刘禹锡写此文时,唐王朝正一天天地衰落下去。

在宫中,宦官专废立之权,皇帝受制于家奴;在朝廷上,牛(牛僧孺、李宗闵)李(李德裕)两党互相倾轧不已,妒贤害能,任人唯亲。

在这种情况下,官僚士大夫阶层大多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

刘禹锡对此深感忧虑(在他的同期作《金陵五题》中有所流露),却又无力回天,只能采取消极的办法,独善其身,避而不与那些庸俗的官僚来往。

在本文中,他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把自己的“陋室”写得跟与世隔绝的幽居一样,又用“无丝竹之乱耳”表示了他对那些人灯红酒绿生活的鄙弃,就是这种消极情绪的反映。

3.莲的形象的象征意义文中莲的现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作者正是从这个整体出发,得出了“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这个结论的;又据这个结论将莲比作花中的君子,使莲具有象征君子美好品德的意义。

(新)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19.《爱莲说》

(新)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19.《爱莲说》

《爱莲说》同步练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思。

(2分)可爱者甚蕃( ) 晋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陶后鲜有闻()解释“之”①水陆草木之花之: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③无丝竹之乱耳之:④何陋之有之: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2.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三.按课文填空。

1、《爱莲说》选自《》,作者,是时著名的家.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为莲的总陪衬,以和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7、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8.“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的原因是:四.理解课文,回答问题。

1、《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

2.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3、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

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答:4、“独爱莲”,“独爱菊”两个“独”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5、《爱莲说》作者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6、写出莲花的别称二个以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答案:《爱莲说》小测试题姓名:分数: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后同步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后同步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后同步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基础练习】1.给下列字注音。

(1).弘( ) (2).颓( ) (3).鳞( ) (4).遂( )(5).寝( ) (6).藻( ) (7).荇( ) (8).吾( )2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念无与.为乐者。

(3).相与.步于中庭。

(4).选贤与.能。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6).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综合练习】一.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人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先用“│”把《答谢中书书》划分为两个层次,再概括每层的主要内容。

(1).分层:第一层:第二层:(2).主要内容:第一层:第二层:2.有人说“夕阳欲颓”在常人看来,往往引发消沉的思绪,而在《答谢中书书》中,作者却描绘出“沉鳞竞跃”的生动图画,说说这样的景物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五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简答题:(1).写出作者记叙夜游的时间、地点及同游人。

(2).作者是怎样描写承天寺院中景色的?2.回答下列问题。

(1).夜游的原因是:(2).夜游的背景是:(3).夜游的心情是:(4).写景的一句是:(5).抒发的感慨是: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拓展练习】一.阅读于是项王乃欲东流乌江。

乌江亭长舣(使船靠岸)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

部编本七年级下第16课《爱莲说》精品检测题(一课一练带答案)

部编本七年级下第16课《爱莲说》精品检测题(一课一练带答案)

部编本七年级下第16课《爱莲说》检测题姓名:班级: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蕃】。

2、【独】。

3、【李唐】。

4、【淤泥】。

5、【染】。

6、【濯清涟而不妖】。

濯,。

涟,。

妖,。

7、【不蔓不枝】。

蔓、枝,。

8、【香远益清】。

益,。

9、【亭亭净植】。

亭亭,。

植,。

10、【亵玩】。

亵,。

11、【焉】。

12、【隐逸】。

13、【噫】。

14、【鲜】。

15、【同予者何人】?16、【宜乎众矣】。

宜,。

二、重点句子翻译: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翻译:2、晋陶渊明独爱菊。

翻译: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翻译: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翻译: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翻译:6、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翻译:7、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翻译:三、重点知识积累:1、用原文语句回答。

①表现莲的高洁,概括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贵品德名句是:②高度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点明中心的主旨句)是:③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④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是: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

①无丝竹之乱耳:②水陆草木之花: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并解释:①不蔓.不枝:②香远.益清:4、判断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①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②予独爱莲之出(于)淤泥而不染:5、文中的莲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答:6、分析本文的写作手法:答:参考答案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蕃】多。

2、【独】只。

3、【李唐】指唐朝。

4、【淤泥】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5、【染】沾染(污秽)。

6、【濯清涟而不妖】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濯,洗。

涟,水波。

妖,过分艳丽。

7、【不蔓不枝】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蔓、枝,都是名词用作动词。

8、【香远益清】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幽。

益,更加。

9、【亭亭净植】洁净地挺立。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竖立。

10、【亵玩】靠近玩弄。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试题 16《陋室铭》《爱莲说》练习测试(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试题 16《陋室铭》《爱莲说》练习测试(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试题16《陋室铭》《爱莲说》练习测试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1分)苔.痕()鸿.儒()案牍.()甚蕃.()德馨.()淤.()泥洗濯.()清涟.()隐逸.()亵.()玩鲜.()有闻二、解释下列加点词(10分)斯.()是陋室鸿.()儒无案牍之劳.形()可爱者甚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不妖.()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亵.玩()三、辨别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5分)1.水陆草木之花之: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之:4.孔子云:何陋之有?之:5.渔人甚异之。

之:四、根据诗文内容填空(28分)1.《陋室铭》选自《》,作者是(朝代)著名诗人。

2、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例如《陋室铭》用的就是韵。

有.等字在句末做韵脚,读来琅琅上口。

3.《陋室铭》处处紧扣一句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4.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

”《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5.《陋室铭》中写景色之雅的句子是;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写情趣之雅的句子是;6.《爱莲说》选自《》,作者,是时著名的家,“元公”是他的。

7.《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为莲的总陪衬,以和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8.《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9.《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

五、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0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译: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译: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6、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六、阅读训练(36分)(一)(13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后练习题(附答案)1、文章题目“爱莲说”的意思是()
A、论说一下喜爱莲花的道理
B、谈谈爱护莲花的若干理由
C、热爱莲花的人应该说说理由
D、谈谈人们为什么不喜爱莲花的道理
2、对“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翻译最符合课文原意的是()
A、香气远播,更加清新,笔直地洁净地种植(在水里)。

B、香气散播到远处,越发清幽,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

C、香气传得越远越清香,美丽清洁地种在那里。

D、香气传播得很远,很清新,高高地洁净地直立着。

3、作者描写莲的美好形象,赋予莲高洁的品格,其目的是()
A、借莲的高治抒发了追慕古代贤人之情。

B、以莲自况委婉地批评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

C、借莲之高洁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D、以莲自况婉曲流露出郁郁不得志的哀愁。

4、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苦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5、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现出对仙人生活的羡慕和追求
B、表现了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C、表现了身居陋室而怡然由得的心情
D、表现了以古代名贤自比的志趣。

6、翻译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
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
③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
④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译:。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第十六课《陋室铭》《爱莲说》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第十六课《陋室铭》《爱莲说》

第16课短文两篇课文分析:《短文两篇》中的两篇文章都是古代散文中脍炙人口的名篇。

文章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文字优美,立意清新,构思巧妙,韵味深长。

《陋室铭》富有韵律美、结构美、意蕴美。

文章运用比兴手法,以精美的语言、工整的对偶成为朗朗上口的经典文章。

《爱莲说》为宋代散文的上乘之作。

不仅思想深刻,其艺术手法亦别具特色。

其中有对世间众花的叙述,有对莲花君子形象的描写铺陈,有对爱花态度的议论,有对内心感慨的抒发,又运用拟人手法,将人类美好的品德情操赋予莲花,借花喻人,自况自励。

将“隐逸者”“富贵者”“君子者”三者进行对比,以揭示菊、牡丹、莲各自不同的形态与气质,并以菊为陪衬,以牡丹为反衬,使莲花挺拔超群的高洁形象矗立在读者心中,歌颂了自己坚贞不渝的理想和洁身自爱的君子情操,对争名逐利的人进行了委婉的讽刺,言已尽而意无穷,极富艺术感染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准确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翻译并背诵全文,掌握文言常用实词。

3.了解并识记相关文学常识,结合具体文章理解“铭”与“说”两种文体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理解两篇短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理解两篇短文的结构特点和思想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陋室铭》,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

2.学习《爱莲说》,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重点】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欣赏两篇短文的语言之美、手法之美。

【难点】1.辨析《陋室铭》中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的含义,及“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言外之意;理解类比手法的运用。

2.《爱莲说》一文中,明确具有哪些美好品质的人才是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如何辨析“莲之爱”与“菊之爱”,理解映衬手法的运用。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翻译并背诵《陋室铭》全文,掌握文言文常用实词。

2.通过学习本文,认识“铭”这种文体,理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陋室铭》《爱莲说》练习测试.doc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陋室铭》《爱莲说》练习测试.doc

《陋室铭》《爱莲说》练习测试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1分)苔.痕()鸿.儒()案牍.()甚蕃.()德馨.()淤.()泥洗濯.()清涟.()隐逸.()亵.()玩鲜.()有闻二、解释下列加点词(10分)斯.()是陋室鸿.()儒无案牍之劳.形()可爱者甚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不妖.()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亵.玩()三、辨别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5分)1.水陆草木之花之: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之:4.孔子云:何陋之有?之:5.渔人甚异之。

之:四、根据诗文内容填空(28分)1.《陋室铭》选自《》,作者是(朝代)著名诗人。

2、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例如《陋室铭》用的就是韵。

有.等字在句末做韵脚,读来琅琅上口。

3.《陋室铭》处处紧扣一句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4.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

”《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5.《陋室铭》中写景色之雅的句子是;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写情趣之雅的句子是;6.《爱莲说》选自《》,作者,是时著名的家,“元公”是他的。

7.《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为莲的总陪衬,以和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8.《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9.《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

五、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0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译: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译: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6、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六、阅读训练(36分)(一)(13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题 爱莲说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题 爱莲说

《爱莲说》同步练习◆基础题1.给下面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蕃(fán) 淤泥(yū) 濯(zhuó)清涟(lián) 亵玩(xiè)2. 默写(3)周敦颐《爱莲说》中,最能体现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爱莲说》中,周敦颐运用正衬手法塑造莲花的形象,评价菊花是“花之隐逸者也”,莲花是“________________”,突出表现了对莲花的喜爱。

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可爱者甚蕃.()(2)晋陶渊明独.爱菊()(3)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4)濯.清涟而不妖.() ()(5)香远益.清()(6)亭亭..净植.() ()(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8)陶后鲜.有闻()(9)宜.乎众矣()4.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标一处)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能力题5.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的“益”与“香远益清”中的“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获益匪浅B.延年益寿C.日益发达D.良师益友6.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

A.结构助词,的B.代词C.动词,到,往D.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E.宾语前置的标志(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水陆草木之花( )(3)友人惭,下车引之( )(4)何陋之有(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8.根据提示填空。

(1)《爱莲说》的作者是( ) (朝代)的( ),字( ),哲学家。

“说”是古代的一种( )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

(2)《爱莲说》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

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

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

提升题(一) 课内语段阅读阅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爱莲说》同步练习-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爱莲说》同步练习-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爱莲说》精选题附答案一、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6分)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陶后鲜.有闻鲜:_________ (2)濯清涟..而不妖濯:_________(3)宜.乎众矣宜:_________ (4)香远益.清益:_________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陶渊明“独爱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世人甚爱牡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语句填空)(4分)4、如何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16分)1、(4分)(1)少(2)清水(3)应当(4)更加2、(4分)(1)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2) (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爱莲说》同步练习--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爱莲说》同步练习--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爱莲说》同步练习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甚蕃.()淤.()泥濯.()清涟.()隐逸.()亵.()玩鲜.()有闻噫()二、解释下列加点词:1、可爱者甚蕃.()2、出淤泥而不染.()3.、.濯.()清涟..()而不妖.()4、香远益.清()5、亭亭..()净植.() 6、不可亵玩..() 7、陶后鲜.()有闻8、宜.()乎众矣三、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译: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四、根据诗文内容填空:1.《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2.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3.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4.高度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点明中心的主旨句)是:;5.“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五、填空:1.《爱莲说》选自《》,作者,是时著名的家,“元公”是他的。

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为莲的总陪衬,以和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3.《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

4.“陶后鲜有闻”中的“陶”指文中的“鲜”与构成反义词。

六、阅读训练:㈠课内巩固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加点的字词。

(5分)(1)妖:(2)益:(3)植:(4)鲜:(5)宜:2.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A.何:同予者何人何陋之有B.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以调素琴C.独:晋陶渊明独爱菊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之:水陆草木之花莲之爱3.下面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爱莲说》同步测验(有答案word)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爱莲说》同步测验(有答案word)

《爱莲说》同步测验一、单选题1.下面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棹,zhào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鸿,hóngC.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xiānD.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柝,tuò2.下列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陶后鲜有闻(xiǎn)惟吾德馨(xīn)溯流逆上矣(sù)B.愿为市鞍马(wèi)赏赐百千强(qiáng)可爱者甚蕃(fān)C.可汗大点兵(hán)啮沙为坎穴(niè)僧募金重修(mù)D.湮于沙上(yān)康肃忿然曰(fèn)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xiè)3.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①夸父与日逐走(跑)。

(《夸父逐日》)②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立)。

(《爱莲说》)B.①虽乘奔(飞奔的马)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②肉食者鄙(目光短浅),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C.①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和)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②余立侍左右,援(引、提出)疑质理。

(《送东阳马生序》)D.①下车引(拉)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繁茂)而繁阴。

(《醉翁亭记》)4.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赞扬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高贵品德。

B.《驿路梨花》以梨花为喻,为线索,在寻找小茅屋主人的过程中,讴歌了年青一代的优秀品质。

C.《最苦与最乐》作者是梁启超,号饮冰室主人,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

D.《爱莲说》的作者是刘禹锡,说是一种文体,写法自由,大多是借一事一物抒发作者的感想。

5.下列句中的“之”与“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花之君子者也B.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何陋之有D.菊之爱6.下列对文章内容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练习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练习

《爱莲说》练习题一、课文分析1.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

答:正直、通达、庄重、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而美名远扬。

2. “独爱莲”,“独爱菊”两个“独”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答:表现出他们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同时又相对表明周敦頣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3. 文中写莲花,为什么还提到了菊和牡丹呢?答:用菊和牡丹来衬托突出莲的高洁品质。

菊是正面衬托,牡丹是反面衬托。

4. 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答: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

5. 第二段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和上一段关系怎样?答:议论、抒情。

第一段描写“莲”的形象,第二段点明“莲”的含义,揭示中心。

7. 本文将花的形象比拟人的品质,莲、菊、牡丹各比拟怎样的生活态度?答:莲比拟不慕免得,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菊比拟隐逸的生活态度;牡丹比拟贪慕富贵的生活态度。

8. 作者不愿隐逸,也不贪莫富贵,那么他所追慕的是什么?答:追求在污浊的世间,坚贞不渝地保持自己正直的操守。

二、填空题:1、作者在第一段中从(生活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来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意在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品质。

2、相接的两句话,字数相同、意思相对,叫做骈句。

在《爱莲说》中找出一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妖。

3、作者以(莲)自况;表明了他(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委婉地批判了(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

4、“陶后鲜有闻”中的“陶”指(陶渊明),课本中学过他的作品(《桃花源记》),与“鲜有闻”的“鲜”字构成反义词的是(众)。

三、练习题1、填空:《爱莲说》选自《》,作者是代哲学家,后人称他为“”。

2、注音:蕃( ) 予( ) 淤泥( ) 濯清涟( ) 亵玩( )3、翻译句子(重点词语要在原句及译文中用彩笔标出):(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4)香远益清,亭亭净植,(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完整版)部编版语文《爱莲说》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完整版)部编版语文《爱莲说》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部编版语文《陋室铭》同步练习1.《爱莲说》作者,是时家,选自《》,“”是他的谥号。

2.可爱者甚蕃。

(先解释加点的字,然后再翻译句子)..3.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先解释加点的字,然后再翻译句子).....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先解释加点的字,然后再翻译句子)...5.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先解释加点的字,然后再翻译句子)...6. 花之君子者。

(先解释加点的字,然后再翻译句子)..7. 同予者何人?.8.菊之爱。

(先解释加点的字,然后再翻译句子).9.宜乎众矣。

(先解释加点的字,然后再翻译句子)10.《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菊花和牡丹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11.题目中的“说“是什么意思?12.《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13. 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15.“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16.《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8.解释“之”①水陆草木之花之: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③无丝竹之乱耳之:④何陋之有之:19.《爱莲说》作者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的品质20. 写出莲花的别称二个以上、、。

21.举例说明第二段所运用的修辞方法。

2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24.写出描写莲花的名句两句以上(连续性的两句算一句)参考答案1.答案:《》作者周敦,是北宋哲学家,自《周元公集》“元公”是他的号。

2-9. 略10.;逸者、富者、君子。

11.“ ”,古代的一种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明道理,可事,可,相当于代的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7课《短文两篇—爱莲说》同步分层作业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7课《短文两篇—爱莲说》同步分层作业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7 短文两篇(进阶篇)一.选择题(共4小题)1.下面对《陋室铭》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2.下列对文章《爱莲说》第1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细致描绘莲花的形象和品质,说明自己爱莲的原因。

B.表面上写的是莲,实际上写的是君子,爱莲也就是爱君子。

C.文中的两个“独”字,表现出他们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同时又相对表明周敦颐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相同。

3.下列对课文内容和写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以“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为陪笔,引入下题,烘托自己对莲花的喜爱,惜景抒情;“借花自以为写照”B.文章品评菊花、牡丹、莲花,意在慨叹真隐者少,有德者寡,而贪爱富贵者居多。

以“君子”喻莲,表明了作者志在君子的道德情感C.文章用“噫”字引领三个排比句,在排比句中,句式同中见异,变化有致,感情起伏,其中反问句“同予者何人”情感色彩最为强烈D.文章结尾没有按照之前的菊、牡丹、莲的顺序来写,而是将牡丹衬在莲后,是对追名逐利者进行暗讽,意味深长,耐人寻味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说”是古代一种文体,议论文中的一类,“说”是说明,它的说理方式是以解释为主B.文章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三个方面对莲进行了描写C.文章借菊花和牡丹的形象,从正面衬托了自己对莲花的喜爱,寄寓了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D.作者赞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提倡洁身自好的个人道德修养,体现了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语言运用(共2小题)5.《陋室铭》中既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6.《爱莲说》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三.默写(共1小题)7.根据文章《陋室铭》,按要求默写。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同步测试题(5)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同步测试题(5)

16《陋室铭》同步练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本文用什么比喻陋室,又用什么类比陋室?2.A、有龙则灵.()B、斯.是陋室()C、惟吾德馨.()D、草色入.帘青()E、鸿儒.()F、白丁..()G、无丝竹..之乱.耳()() H、调.素琴()I、无案牍....之劳.形()() J、阅金经()3.本文从几个层面来展现陋室主人品德的高尚的?4.作者在文章首尾分别运用了比喻和类比手法,其意图是为了强调什么?5.《陋室铭》的作者是,字,是朝人。

6.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的文体,用来记述事实、功德的文字,述公记行、有时也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体,这种文体有的特点。

7.《陋室铭》大量使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的句子,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使用的是的修辞方法。

8.翻译句子。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③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④何陋之有?⑤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9.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A、助词“的”B、代词C、动词,“往,到”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E、宾语提前的标志①何陋之有?()②忘路之远近()③渔人甚异之()④具答之()⑤牡丹,花之富贵者也()⑥君之病在肌肤()⑦中间力拉崩倒之声()10.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

11.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的愿望和的生活情趣。

这这篇短文采用了的写法12.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莲说》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选出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1)A.蕃fān颐yí濯zhuó亵xiè B.蕃fán颐yí濯zhuó亵xiè
C.蕃fān颐yì濯zhuò亵xiē
D.蕃fán颐yì濯zhūo亵xiè(2)A.淤yū涟lián逸yì宜yí B.淤yú涟lián逸yì宜yí
C.淤yù涟liān逸yí宜yì
D.淤yú涟lián逸yí宜yì
2、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句是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C.水陆草木之花
D.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3、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是
A.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4、与原句不完全相同的一句是
A.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B.莲,花中之君子者也。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元公”是周敦颐死后的谥号。

B.周敦颐是宋代哲学家。

6、选择正确的一项
(1)出淤泥而不染
A.从污泥中生长出来,并且没有传染。

B.出自淤泥之中,却不受污染。

(2)不蔓不枝
A.不是蔓藤,也不是枝条。

B.不牵牵连连的,不枝枝节节的。

(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A.对莲花的喜爱,同我一样的人在何处?
B.对莲花的钟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A.对牡丹的钟爱,适宜广大群众了。

B.对牡丹的钟爱,当然人数是很多了。

7、选填句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A.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D.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8、加横线字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可爱者甚蕃(多)
陶后鲜有闻(新鲜)
B.亭亭净植(树立)出淤泥而不染(传染)
二、阅读题: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解释加点的字。

(4分)
(1)可爱者甚蕃蕃
(2)濯清涟而不妖濯
(3)不蔓不枝枝
(4)陶后鲜有闻鲜
10.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4分,每小题2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1.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君子”应是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12.你喜欢什么花?请谈谈你喜欢这种花的原因或它寄托了你怎样的思想感情。

(可只谈原因或只谈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9.(1)多(2)洗涤(3)长枝节(4)很少 10.(1)我则惟独喜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2)(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11. 具有不慕富贵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的人。

(或君子的美好形象: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正直不苟,豁达大度,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 12.示例l;兰花,兰花无论后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的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

示例2: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

示例3:桂花,桂花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可以作为香料,入药、人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自然让人联想到无私的奉献。

(由桂冠、月中的桂树想到桂花的高贵亦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