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
云南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建设暂行管理办法
云南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建设暂行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项目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25号)和财政部、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家粮食局《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财农〔2007〕327号),以及《云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文件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07〕189号)和《云南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云财农〔2008〕190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经国家批准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项目建设管理,包括基本口粮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技术技能培训和补植补造等。
项目建设以退耕还林集中区为重点,重点覆盖退耕农户。
第三条基本原则巩固成果,改善生态;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人为本,保障民生;培植产业,促进发展。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州(市)、县(市、区)、乡要层层落实巩固成果的目标和责任,做到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到位”,逐乡、逐村、逐户狠抓落实。
各地要切实加强领导,强化组织机构,安排专项工作经费,并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第五条项目建设涉及的各部门要按照省政府明确的职能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联系,密切配合。
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综合协调计划上报、下达和项目监督;各级财政部门负责专项资金的下达和监督管理,落实工作经费;各级农业(畜牧)部门负责基本口粮田和后续产业中养殖业项目建设及管理;各级林业部门负责农村能源、后续产业中种植业、补植补造等项目建设及管理;各级退耕还林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项目建设的综合协调、日常管理工作和技能培训项目管理;生态移民项目由各州(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指定具体管理实施部门。
第六条根据《云南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各州(市)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年度任务计划。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使用计划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使用计划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第181次常务会议、国务院国发[]25号《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湖北省完善退耕还林工作会议、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及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有关政策,做好-XX年中央财政关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的实施工作,进一步发挥退耕还林工程的环境保护作用,根据国家林业局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工作会议的规定,结合我县退耕还林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采取综合措施,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着力抓好基本口粮田、农村能源、后续产业发展和退耕还林补植补造等项目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进一步改善退耕农户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建立起促进生态改善、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退耕还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基本原则坚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与解决退耕还林农户长远生计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国家支持与退耕还林农户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原则;坚持退耕还林和恢复生态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加大投入与整合现有投入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政策扶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总体设计与分步实施相结合的原则。
三、主要目标1、基本农田建设480万元,占10%;2、农村能源建设480万元,占10%;3、补植补造和林业后续产业万元,占80%。
⑴、补植荒山万亩,坡耕地万亩,三年完成,投资756万元;补造亩,投资万元。
⑵、后续产业总投资2960万元,其中营造高效经济林2万亩,投资1000万元;建立板栗采穗圃1000亩,投资200万元;板栗嫁接万亩,投资560万元;新建储藏板栗1000吨的冷库和年加工板栗5000吨的企业投资900万元;建立林业科技培训中心投资100万元;完善林业“三防”建设投资200万元;⑶、项目监理费和不可预见费万元。
确保退耕还林成果得到巩固和发展,确保退耕农户长远生计得到有效解决,切实做到退耕还林“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能致富”。
略阳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项目建设的实践
( 责任编 辑
赵 文礼 )
・
l 6・
中国水 土保 持 S C 0 2年第 5期 WC 2 1 督检 查 , 发现质量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 填写 联合检 查表 , 为今 作
后 竣 工 验 收 的 重 要 依 据 ; 于 不 整 改 和 整 改 到 位 的 施 ]单 对 :
为了使陡坡耕地退得下 、 得住 、 稳 不反弹 , 同时还 要保证退
中国水土保持 S C 02年第 5期 WC 2 1
・ 5・ 1
略 阳 县 巩 固退 耕 还 林 成 果 基 本 口粮 田项 目建 设 的 实 践
韩 永 福 , 良福 , 晓 红 马 吴
( 阳县 水利 局 , 略 陕西 略 阳 7 4 0 ) 230
[ 关键 词 ]退 耕 还 林 ; 本 口粮 田 ; 效 ; 验 ; 阳县 基 成 经 略
时期 , 水保行业要重视联动执法 , 切实建立省市县( 、 ) 市 区 三级 联动执法机制 , 以有效遏制开发建设项 目中的人为水土流失 。 [ 者简 介]何庆九 (9 0 ) 男 , 作 17一 , 江西进 贤县 人 , 理工程师 , 助 从事水土保持管理工作 。 [ 收稿 E期 ]2 1 t 0 1—1 3 1— 0
联合检查验收 , 建设 、 工 、 经 施 峪 和 质 量 监 督 四 验 收 合 格 签 字 认 可 后 , 可 进 入 下 道 T 序 ; 于 检 查 验 收 不 合 格 的 , 令 对 责 立 即 整 改 , 改 后 再 次 进 行 检 查 验 收 , 到 验 收 合 格 为 止 , 而 整 直 从 保 证 了工 程 质 量 。
耕 户 增 产增 收 ,0 8年 略 阳县 抓 住 国家 巩 固退 耕 还 林 成 果 基 本 20
江西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工程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
江西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工程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保证项目顺利实施,确保我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目标的实现,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25号)和《财政部、国务院西部办、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家粮食局关于印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07〕327号)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按计划编制方案、按方案设计、按设计施工、按标准验收、按验收结果兑现政策。
各地要按照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程序和本办法的要求,切实加强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项目和资金的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旨在强化项目责任管理,规范项目建设程序,确保项目建设质量,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第四条各设区市和县级有关部门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项目,须遵循本办法。
第二章目标与要求页脚内容7第五条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项目是中央财政安排资金,在一定时期内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生活困难和长远生计问题而实施的建设项目。
第六条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项目必须紧紧围绕解决退耕农户当前和长远生产生活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采取综合措施,进一步改善退耕农户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退耕农户收入水平,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退耕还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项目选择原则和主要建设内容第七条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项目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项目在享受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扶持政策的退耕还林地区。
项目安排以村为单元,并确保覆盖到相当比例的退耕农户。
2、项目必须坚持突出重点,区别轻重缓急,优先解决吃饭烧柴问题。
3、项目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各地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发挥优势,合理确定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
湖北省XX市2012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实施方案
XX市2012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项目建设实施方案一、项目概况1.1项目名称:XX市2012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1.2建设单位:XX市人民政府1.3主管部门:湖北省发改委1.4建设地点:XX镇XX、XX等退耕还林村。
1.5建设年限:2012年-2013年1.6建设标准:通过工程措施的实施,使基本口粮田灌溉设计保证率达到85%以上,单产提高20%以上,其中水稻单产达到500-700公斤/亩,小麦单产达到350公斤/亩以上,通过农业措施的实施,土壤肥力提高0.5-1个等级。
1.7建设内容:建设基本口粮田1417亩,硬化田间灌渠6条9431米,其中U80断面4691米、U50断面4530米、U30断面210米。
1.8投资额度:项目总投资101.26万元,其中国家财政补助85万元,地方配套10万元,退耕农民户自筹6.26万元。
1.9投资效益:该项目实施后,将使退耕农户区1417亩农田事关灌溉的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靠天收的状况得以改变,可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20吨,将有效提高退耕农户满足生计的粮食自给能力。
二、建设任务2.1 2011年度规划及实施情况XX市2011年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项目拟在玉泉办事处岩屋庙村、关陵庙村、金沙村及XX镇长春村、林桥村、井岗村、桐树垭村、XX村、安山村、烟集村、沙河村、李店村、XX村等13个退耕还林村实施。
累计建设基本口粮田1417亩。
涉及退耕农户595户、2024人。
项目通过实施农田水利措施,着力解决制约粮食生产中灌排难的问题及加强测土配方施肥等现代农业种养技术的应用,建成基本口粮田1417亩,主要建设内容为:(一)田间工程措施:新建提水泵站1座,整修加固蓄水堰塘1处,清淤排水渠1条710米,硬化田间灌渠8条4031米。
其中U80断面渠道698m,U50断面渠道1428m、T型现浇渠1507米,块石衬砌398米。
(二)农业技术措施:①测土化验分析30个;②制定配方3个;③印制发放建议卡1000份;④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专场培训及技术指导20场次;⑤地力培肥800亩。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财农[2007]327号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正文:----------------------------------------------------------------------------------------------------------------------------------------------------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财政部2007年11月28日财农[2007]327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25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中央财政在一定时期内安排的专项用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的资金。
第三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使用和管理专项资金,须遵循本办法。
第二章预算管理第四条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西部地区、京津风沙源治理区和享受西部地区政策的中部地区,并向特殊困难地区倾斜。
第五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制定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重点包括退耕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规划、农村能源建设规划、生态移民规划、农户接续产业发展规划等;安排必要的退耕还林工作经费。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和分工,负责指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
第六条专项资金的申请程序: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会同财政部、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审核。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审核同意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于每年11月30日前将下年度资金使用计划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西部开发办、财政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部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会同财政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部门汇总审核并下达任务计划。
2024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总结(2篇)
2024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总结在2024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工作总结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一、背景和目标2024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关键时期。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以来,通过大力进行退耕还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人口增加和资源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大,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成为当务之急。
根据国家的要求,我单位明确了2024年的巩固退耕还林目标: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巩固____年退耕还林面积,加强造林质量和生态效益。
二、工作开展情况1. 加强宣传教育为了让广大农民了解退耕还林政策的意义和好处,我们在2024年开展了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
通过组织宣讲会、发放宣传资料、在农村电视台播放宣传片等方式,向农民传达了政策的重要性,引导他们积极参与退耕还林工作。
2. 完善政策措施为了更好地推进退耕还林工作,我们在2024年完善了相关政策措施。
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细则,明确了工作责任和权利,为退耕还林提供了政策保障。
3. 加强组织领导为了确保退耕还林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加强了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
成立了专门的巩固退耕还林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目标和任务分工。
同时,加强了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合作,形成了多方合力,推动工作的顺利进行。
4. 推进退耕还林工作在2024年,我们继续推进退耕还林工作,采取多种措施。
一方面,加大了退耕面积的跟踪和监测力度,确保已退耕面积的保持稳定。
另一方面,加强了造林工作,提高了造林质量和生态效益。
通过种植经济林、果树和草地等,提高了农民收入,增加了退耕还林工作的可持续性。
5. 加强监管和评估为了确保退耕还林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我们加强了监管和评估工作。
成立了专门的监督检查组,定期对退耕还林工作进行督导和检查。
同时,对退耕还林的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XX县年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工作自查报告(精简篇)
XX县年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工作自查报告XX县年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工作自查报告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是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的项目,是一项改善生态、改善民生的惠民工程,我县开展巩固退耕还林工作三年以来,扎实抓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建设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
为总结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的经验,深入推进各项工作,使今后我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建设工作更好开展,现就2016-2016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自查工作报告如下:一、项目建设完成情况(一)2016年项目2016年,我县项目总投资计划304.46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220.25万元,地方配套71.21万元。
项目工程建设已基本竣工。
投资分布情况:1、基本口粮田建设。
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总投资155.10万元,其中国家专项资金155.10万元。
建设项目主要安排在7个乡镇的14个村,完成了矩形灌渠现浇砼(0.4 0.5m)维修3049米、矩形排渠现浇砼(0.5 0.6m)800米、矩形灌渠现浇砼(0.8 0.7m)1687米、矩形灌渠现浇砼(0.8 1.0m)1791米;河堤3座、山塘5座,河坝1座正在施工中。
使2850亩基本口粮田水利设施交通状况得到改善。
2、农村能源建设情况。
农村能源建设项目总投资42.35万元,其中国家专项资金18.14万元,地方自筹资金24.21万元。
建设项目主要分布在6个乡镇10个退耕还林重点村,完成安装太阳能热水器1台。
改善了1户退耕农户的用能结构。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农户补助标准、物资采购、实施范围、资金管理,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执行。
3、后续产业建设情况。
后续产业建设项目总投资94.01万元,其中国家专项资金47.01万元,地方自筹资金47万元。
建设项目主要分布在5个乡镇的5个村。
完成项目新造马尾松1446.5亩。
后续产业造林效果好,保证了造林质量,生态效果明显。
4、补植补造工作情况。
新疆XXXX年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附件1:新疆2023年稳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底子口粮田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二〇一〇年八月新疆2023年稳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底子口粮田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依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稳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2023-2023年〕》和国家开展鼎新委、财政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水利部五部委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及国家下达的2023年度稳固退耕还林成果任务方案和投资额度,为实施好本年度工程,特制定本方案。
一、底子情况粮食是人们保存的根基,耕地是粮食发展的根基。
切实加强底子口粮田建设,是确保国家粮食平安的物质根底,也是促进退耕农户实现粮食底子自给,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稳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关键。
新疆属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耕地土壤整体质量不高,中低产田所占比重大。
出格在退耕还林区,高寒地域、边境县、少数民族集聚区和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域所涉及的农户到达退耕总人数的60%以上,有28.3%的退耕农民存在缺粮问题,而在退耕还林区现有的底子口粮田中,中低产底子口粮田所占比例大,产量较低,是造成退耕农户口粮缺口的主要原因。
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底子口粮田建设力度,使全区现有底子口粮田中中低产口粮田转变为高产稳产底子口粮田,促进退耕还林区粮食综合出产能力的提高及资源的有效操纵,确保退耕还林区退耕农户的口粮平安。
为此,国务院决定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继续对退耕农户赐与适当补助,以稳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生活困难和长远生计问题。
2023年,自治区人民当局组织相关单元完成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稳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2023-2023年〕》,经国家评审通过,开始实施,同年工程正式启动。
该规划建设期8年,6万农户、150.35万人。
此中底子口粮田建设规模246.8万亩,解决缺粮人口425542人,使150万退耕农户直接受益。
农村能源建设规模230063户〔此中户用沼气169933户、省柴灶31942户、太阳灶28188户〕,使115万退耕农户直接受益。
为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召开的
为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召开的“全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暨现场会”精神,进一步推动自治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扎实开展,9月l5—17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农牧业厅、水利厅、林业厅等相关厅局在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召开了内蒙古自治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现场会。
乌兰察布市、通辽市科左中旗、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做了典型发言。
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杨崇义、水利厅副厅长冯国华、农牧业厅助理巡视员扎木苏,兴安盟盟委委员尤国钧、赤峰市副市长乌力吉、乌兰察布市副市长赵锦等领导出席了会议。
水利厅冯国华副厅长、林业厅王海处长做了发言,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杨崇义做了总结讲话。
一、会议传达了国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现场会的主要精神6月18-l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在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召开了全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暨现场会。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水利部副部长刘宁、农业部总经济师杨绍品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鹰做了总结发言。
(一)总体评价:陕西现场会对全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的总体评价是“开局良好,但任务依然艰巨”。
会议充分肯定了这两年来全国各地的同志们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二)存在问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当前全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进度缓慢。
二是进展不平衡。
三是一些地方重视程度下降,组织领导削弱,管理队伍松散。
四是部分地区建设项目没有与退耕农户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
五是基层工程管理部门工作经费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六是一些地方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依然存在。
(三)三点要求:一是要以强烈的政治使命感确保项目建设能真正解决退耕农户的后顾之忧。
二是要以高度的责任心确保项目受益对象惠及到全部退耕农户。
三是要以务实的态度深入研究进一步落实好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具体工作措施。
(四)规划调整的基本原则:一是这次调整是微调,不是大调,更不是完全把原来的规划推翻,调整规划要紧紧围绕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和确保退耕农户长远生计得到有效解决这两大目标;二是要把解决退耕农户基本口粮田和生活用能问题放在优先位置,避免利用规划调整把建设任务集中到后续产业项目上;三是投资总规模和年度投资金额不变。
2023退耕还林工作总结
2023退耕还林工作总结2023退耕还林工作总结1一、项目基本情况1、基本口粮田建设: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安排坡改梯192亩、土壤改良960亩、农田水利设施建设774亩。
安排项目专项资金99.8万元。
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安排坡改梯167.1亩、土壤改良840.8亩、农田水利设施建设672.6亩。
安排项目专项资金100.85万元。
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安排坡改梯35亩、土壤改良962.7亩、农田水利设施建设845.3亩。
安排项目专项资金110.57万元。
2、农村能源:安排沼气建设项目135个,项目专项资金16.2万元。
安排沼气建设项目244个,项目专项资金29.28万元;安排沼气建设项目303个,项目专项资金36.36万元。
3、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安排培训人数813人,项目专项资金24.39万元;安排培训人数945人,项目专项资金28.35万元;安排培训人数967人,项目专项资金29.01万元。
4、生态移民:安排移民任务75人,专项资金26.25万元;安排移民任务50人,专项资金17.5万元。
5、后续产业发展:安排我县油茶林建设2290亩、工业原料林建设900亩,项目专项资金109.60万元;安排我县油茶林建设1000亩、工业原料林建设3000亩,项目专项资金100万元;安排我县油茶林建设1500亩、工业原料林建设亩,项目专项资金100万元。
6、补植补造:安排我县补植补造任务5680亩,专项资金28.40万元;安排我县补植补造任务5732亩,专项资金28.66万元;安排我县补植补造任务5732亩,专项资金28.66万元。
二、项目进展情况完成土壤改良960亩,农田水利设施774,完成专项资金99.8万元;农村能源完成沼气池135个,专项资金16.2万元;生态移民搬迁75人,专项资金26.25万元;后续产业完成油茶647.5亩,工业原料林496亩,专项资金109.6万元;就业培训813人,专项资金24.39万元;补植补造5680亩,专项资金28.4万元。
陕西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项目检查验收办法(试行)
陕西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项目检查验收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全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项目管理,规范项目检查验收程序,保证建设项目质量和效益,切实把项目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根据国务院《退耕还林条例》、《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25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西部…2010‟1382号)、财政部《关于印发退耕还林财政资金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10‟547号)、《关于印发<关于做好陕西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实施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陕发改农经…2009‟1447号)和我省有关政策法规,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建设项目,是经国家和省批准安排的各县(市、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项目中基本口粮田、农村能源、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农民培训和补植补造项目。
第三条县(市、区)人民政府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项目的建设、管理、检查验收负全责,按基本口粮田、农村能源、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农民培训和补植补造项目分类。
按各行业部门职责分工分别实施,以县(市、区)的发展改革、财政、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为各类项目的基本建设单位和验收单位,以建设项目为验收的基本单元。
第四条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项目检查验收是对项目建设管理、任务计划完成、建设资金管理使用等情况进行的全面检查和总结,是安排调整后续年度项目建设任务计划的主要依据。
第二章检查验收依据与技术标准第五条检查验收的依据。
各级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下达的年度项目建设任务计划文件;经省、市评审批复的各县(市、区)年度项目(可研报告)实施方案,包括方案说明、投资概算;经批准实施的建设项目施工图(作业设计)和图纸;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的工程建设施工合同、与农户签订的合同协议。
第六条检查验收的技术标准。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延安市2008―2010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生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延安市2008―2010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生态移民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法规类别】价格综合规定【发文字号】陕发改农经[2011]772号【发布部门】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日期】2011.05.06【实施日期】2011.05.06【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延安市2008-2010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生态移民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陕发改农经〔2011〕772号)延安市发展改革委:你委《关于呈报2008-2010年延安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生态移民项目实施方案的报告》(延发改农〔2009〕436号、延发改农〔2010〕110号、延发改农〔2010〕412号)收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一、生态移民基本原则。
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尊重民意的原则,移民搬迁与重点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产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相结合,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相结合。
二、生态移民规模及安置方式。
原则同意甘泉县、子长县、安塞县、黄龙县、延长县、宝塔区、吴起县、宜川县、富县、延川县、志丹县等11个县、19个乡镇、23个行政村的586户2708人实施生态移民搬迁。
安置区涉及甘泉县、子长县、安塞县、黄龙县、延长县、宝塔区、吴起县、宜川县、富县、延川县、志丹县等11个县、19个乡镇、19个行政村,采取集中和插花安置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安置2517人,插花安置191人。
三、工程建设主要内容。
新建生态移民住房586户48674.75平方米;建设基本口粮田3069.9亩,其中新建2858亩,改建211.9亩;建设通村道路29.5公里,其中新建23.9公里,改建5.6公里;新建通讯供电工程12.86公里,饮水工程42处、供水管道22.82公里,文卫设施2473平方米,建设日光棚28座,沼气池123口,圈舍2053平方米,厕所205平方米。
四、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关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建设的思考
高 达 10 3 元 , 占7 .%。 退 耕 还 林 地 区 大 多 是 30 万 04 贫 困 山 区 县 ,财 政 自给 率 极 低 , 即使 转 移 支 付 ,
害明显减少 ,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板 ” ,供人 们观 赏 ,供 上级 验 收 。如此 巨大 的资金 投
2 0 — 01年 三 年 间 中 省 共 投 入 我 县 巩 固退 耕 0 82 0
还 林 成 果 项 目建 设 专 项 资金 5 6 万 元 ,其 中 ,基 本 42
口粮 田 建 设 2 1 万 元 , 占4 . 1 75 97 %; 农 村 能 源 建 设
积4 . 万 亩 ,其 中退耕 地造林2 .9 34 4 21万亩 ,荒 山造
林 l . 万 亩 ,封 山 育 林 1 万 亩 。共 涉 及 退 耕 农 户 85 5 . 9
业 三项 之 和 仅 占2 . %,资 金 投 人 严 重 不 足 ,而 这 47 6
户5 4 4 9 4 4 户1万余人 。19 — 0 7 9 9 2 0 A年 时间累计 向退 耕农 户发放补助资金3 6 1 1 4 9 . 万元 ,其中 ,兑现粮 4 食补助资金3 6 47 万元 ,管护费3 1 . 万元 。实 7. 1 7 0 66 4
退 耕 还林 是 我 国迄 今 为 止 最 大 的 一 项 生 态 建设 工 程 。 镇 巴县 自1 9 年 以来 ,累计 完 成 退耕 还林 面 99
1 .2 97 %。从 投 资 比例 来 看 ,基 本 口粮 田与 农 村 能 源
建 设 两项 占7 .4 52 %,生 态 移 民 、技 能 培 训 、后 续 产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5.08.09•【字号】豫政办[2005]69号•【施行日期】2005.08.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通知(豫政办[2005]69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实施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
2000—2004年我省共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面积990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330万亩,配套荒山荒地造林660万亩,造林质量已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五年来,工程区各级党委、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认真落实退耕还林的各项政策,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工程区内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
但是我省退耕还林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部分地区的造林保存率不高,政策兑现不规范,不按国家计划造成超面积钱粮补助难以兑现,后期管理不到位等。
为确保退耕还林工程顺利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切实搞好“五个结合”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通知》(国办发[2005]25号)精神,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认真开展退耕还林“回头看”活动,提高工程效益实施退耕还林的地方要对前几年工程实施情况认真开展“回头看”活动,从造林成效、林权证发放、政策兑现、幼林管理、技术服务等方面查找不足,制定整改措施。
(一)加强补植补造工作。
各地要对2004年以前的退耕还林地块进行全面检查,落实补植补造的地块和数量,制定补植补造工作方案,确保历年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达到国家要求。
(二)及时发放林权证。
县级人民政府要把退耕还林的确权发证工作纳入重要日程,协调国土、农业、林业等部门,及时做好土地变更登记工作,做到“还林一块、验收一块、登记一块、发证一块”。
(三)强化对造林地的管理。
各地要落实管护责任,防止人畜破坏新造幼林;要合理配置林下植被,搞好幼林抚育;要加强火灾和病虫鼠害的预测、预报、防治工作,切实保护好退耕还林成果。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务院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务院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9.30•【字号】青政办[2007]163号•【施行日期】2007.09.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务院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青政办〔2007〕163号)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25号)精神,推动全省退耕还林工作健康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就落实退耕还林政策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认真领会国务院《通知》精神,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牧户生活困难和长远生计问题是目前退耕还林工作的重点。
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的政策措施,是指导当前退耕还林工作的准则和依据,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把学习、宣传和贯彻国务院文件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大事切实抓好,进一步把握好退耕还林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和政策内容。
二、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综合措施,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改善退耕农牧户的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建立起促进生态改善、农牧民增收和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退耕还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
一是确保退耕还林成果切实得到巩固。
加强林木后期管护,搞好补植补造,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杜绝砍树复耕现象发生。
二是确保退耕农牧户长远生计得到解决,通过加大基本口粮田和农村能源建设力度,继续推进生态移民,促进农牧民创业,发展接续产业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退耕农牧户吃饭、烧柴、增收等当前和长远生计问题。
(三)基本原则。
坚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与解决退耕农牧户长远生计相结合;坚持国家支持与退耕农牧户自力更生相结合;坚持中央制定统一的基本政策与各级人民政府负总责相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年月(实施方案编制单位资质证书)目录一.概述二.县域概况三.项目区基本情况四.建设目标、规模与工程布局五.工程设计六.实施计划与施工组织七.投资概算和和资金筹措八.效益分析九.保障措施附件陕西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大纲(试行)一.概述1.1概述本县(区)基本口粮田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作用;1.2简要说明本县(区)规划期基本口粮田建设计划任务,预期达到目标(基本口粮田总量、人均量,粮食产量等),本年度建设任务;1.3说明实施方案编制的总体思路、依据和可行性;1.4简述本年度编制项目所在区域、建设重点、实施进度安排和投资及效益分析等情况。
二.县域概况2.1自然条件简述所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特征、土地类型、水土资源,气象水文、河流水系、生态植被、自然灾害等情况。
2.2社会经济状况概述所辖乡(镇)、行政村个数、人口总量、农业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劳动力状况、构成及变化,农业机械资源情况,县域地方财政收入总量,农业产业构成,农民纯收入状况,重点说明粮食生产状况,如总产、构成,人均数量,供需状况及预测分析,增产潜力和途径等。
2.3退耕还林(草)和耕地利用情况简要说明退耕还林(草)本区区域(涉及具体的乡镇和多少村、范围、人口)、实施情况。
耕地总量、构成及退耕还林实施以来耕地变化情况、特点;2.4基本口粮田建设情况基本农田数量、构成、分布、利用和突出问题,口粮田建设的潜力、方向、重点等。
三.项目区基本情况3.1项目区范围本年度项目区选择原由,项目构成类型,建设范围(具体到乡村),涉及人口数量等。
3.2项目区自然条件按地质地貌类型,分类描述自然条件(项目同2.1)。
涉及田间配套项目建设的要详尽说明当地水资源状况,开发利用现状,潜力及可行的利用途径和经济成本。
3.3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及基本口粮田建设现状以项目区乡镇(数量小的行政村)为单元,说明社会经济现状及退耕还林情况。
重点说明退耕后耕地变化现状、特点,退耕户粮食供需情况,人均占有及自给情况,缺粮程度、原因;已成基本口粮田总量、构成、存在的突出问题、保障程度,人均数量,按国家规定数量的差距等;(项目村社会经济情况附表一表示说明)3.4项目区基本口粮田建设的潜力和途径依据农村经济社会现状和科学发展理念,分析说明基本口粮田建设潜力、有效途径、建设难点和重点,以及退耕农户对基本口粮田建设的积极性、筹资筹劳水平等。
四.建设目标、规模与工程布局4.1建设目标4.1.1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4.1.2建设任务依据年度下达的基本口粮田建设指导计划任务规模,严格遵循《规划》,将总规模按照整村推进、建成消号的原则,集中按区域明确到退耕区的行政村。
以项目乡镇(数量小的行政村)为单位列表表述。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任务表单位:亩4.1.3建设目标项目建成,项目区退耕农户人均基本口粮田达到数量和质量提高情况,以及工程全面发挥效益时,粮食生产、农村经济发展、生态效益等预期达到的目标。
4.2耕地利用优化方案依据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退耕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向,本着以人为本,按照近村、近水、近路择优选择立地条件较好、土壤肥沃、交通方便的耕地优先建设基本口粮田,提出项目区耕地优化利用的方向和目标,并将年度建设项目落实到村、落实到地块,并制作项目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示意图以行政村为单位分色表明建设内容和任务,比例自定附后。
以行政村为单位在万分之一图上绘制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现状规划图,勾绘图斑(标清行政、项目类型及界线、),全县统一编号。
(两图统一附后)4.3工程布局退耕区人均基本口粮田未达标的地区,以新建为主;数量达标的,以改造提高、田间配套和土壤改良为主。
包括工程布设原则、工程规模、数量及分布等内容。
五.工程设计规划实施的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包括新建、改造完善、田间水利配套和土壤改良四个方面。
工程设计按照本区域项目建设类型和特点,新建、改造完善基本口粮田、土壤改良培肥地力和国补投资15万元以下的田间配套小型水利工程,分类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单元提供典型设计,15万元以上的配套小型水利工程进行单项设计。
应包括措施布设原则,设计依据和标准,断面设计、施工要求、管护要点等,具体要求以基本口粮田建设技术要点和相关水利行业规范为准。
5.1新建基本口粮田典型设计(以水平梯田为例)新建基本口粮田包括坡改梯、河滩造地、新建小型淤地坝、水毁重建、闸山沟造田等。
小型淤地坝新建和改造按《陕西省淤地坝建设管理办法》规定进行,单坝单设,其它措施按典型设计推算。
水平梯田典型设计可以采取两种方法自选其一:一是根据本项目区立地特点,选择一处具有代表性的项目村进行工程设计;二是根据本项目区地形实际,列出坡度分级表,选择每个坡度段分别进行典型设计。
5.1.1工程地段选定新修梯田原则上必须选择在25度以下的坡耕地上进行,且选择土质较好,坡度较缓、距村庄较近、邻近水源及交通便利,并形成适度规模。
本项目坡改梯规划最小图斑面积不小于15亩。
梯田建设形式:陕北、关中地区宜修建土坎梯田,陕南地区根据实际可适当发展石块梯田。
在每个耕作区内,根据地面坡地、坡向等因素,对每一地形的形状、大小进行规划。
地块长度尽可能在100~200米,以便利于耕作。
田面宽度应着眼发展现代农业按坡度大小尽量从宽确定,黄土高原地区不小于10米,秦巴山区不小于5米。
梯田地块沿等高线“大弯就势,小弯取直”,呈水平或里低外高布设,上方集水面积较大的要布设排水沟。
有水利配套的,田面按灌溉设施要求比降布设。
5.1.2技术设计梯田工程应按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996)进行设计。
防洪标准采用10年一遇3~6小时最大降雨。
根据原有地形和梯田设计要求进行断面设计。
确定出梯田面宽、田坎坡度,再确定出田坎高度、田面毛宽和净宽。
方案应将坡改梯建设任务落实到具体的地块、图斑。
并附梯田典型设计图。
分类列出新建基本口粮田建设任务表如:1、水平梯田建设。
全县年共计实施水平梯田面积亩,分布乡镇个行政村,个地块个图斑中。
如下表:水平梯田建设任务落实表5.2 改造完善基本口粮田(以旧淤地坝改造为例)改造完善基本口粮田包括旧式台田改造(如窄改宽、小块并大块)、灌区平地、旧淤地坝改造、旧式坡式梯田改造、水毁修复等。
旧淤地坝改造按《陕西省淤地坝建设管理办法》规定进行,单坝单设。
应包括以下内容:5.2.1基本情况该坝所处地理位置,建设年代,施工方式,坝的基本特征、要素参数,以及流域自然条件。
5.2.2利用情况和问题淤地坝利用现状,粮食生产情况及对所在地群众口粮的影响程度。
存在的问题,成因和改造对策。
5.2.3改造优化方案在实地充分勘测论证基础上,按照科学合理、经济实效的原则,针对淤地坝病害,科学选比确定改造优化方案和建设重点,尤其对关键部位要搞好细部单设,确保可靠性。
5.2.4技术要求淤地坝设计按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3—1996)进行。
小型坝库容为10万立方米以下,按照10~20年一遇洪水设计,30年一遇洪水校核,淤积年限5年;中型坝库容为10~50万立方米,按照20~30年一遇洪水设计,50年一遇洪水校核,淤积年限5~10年。
小型坝根据地形条件可增设简易溢洪道;中型坝按控制流域面积大小可设泄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的设计流量一般采用2~3天放完一次设计洪水确定。
小型坝完成典型设计图,中型坝需要进行扩大初步设计。
分类列出改造提高基本口粮田建设任务表如:1、旧坝改造。
全县年共计实施旧坝改造座,面积亩,分布乡镇个行政村,个地块个图斑中。
如下表:旧坝改造田建设任务落实表5.3田间配套设施典型设计(以机井为例)田间配套指为已成或同步建设的基本口粮田完善小型水利设施(含道路),使之旱改水。
类型主要包括:引(排)水渠道、机井、抽水站、蓄水池、塘堰、集雨水窖等新建和改造。
田间配套水利设施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水资源和自然条件,结合退耕农户意愿,科学选择经济可靠有效的工程类型,合理布设。
工程设计按照水利行业相关规范标准进行。
田间配套水利设施设计,应提出单项工程建设相应的改造完善提高基本农田的面积,并落实到相应的地块、图斑。
国补工程投资规模原则上按照控制的基本口粮田面积补助总额掌握。
5.3.1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机井建设的必要性,水资源状况,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靠性和可行性依据、勘测深度、储量,以及地质情况等。
5.3.2井型选择井型选择的依据,口径、深度、柱状图、机电、泵、管等配置,设计控制面积等。
5.3.3建设内容和施工组织建设项目类型、工程量,以及机井、泵管和配电的设计简图;建设的组织和形式等。
5.3.4投资估算和分摊投资估算的原则、依据,以附表形式反映材料的基础价格、取费标准、投资量,以及分摊比例和数量等。
5.3.4工程效益和建后管理工程建成后对退耕农户粮食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的直接效益,后续有效管理形式等。
分类列出田间配套建设任务表如:1、机井建设。
全县年共计新打机井眼、控制面积亩,改造机井眼、控制面积亩,分布乡镇个行政村。
如下表:田间配套机井建设任务落实表5.4土壤改良培肥设计5.4.1土壤改良培肥的目的意义(基本情况、必要性、存在问题、实施项目作用)5.4.2土壤改良培肥的总体思路5.4.3土壤改良培肥的建设内容(建设目标、建设规模、主要技术模式或措施、计划进度)5.4.4投资估算5.4.5效益分析5.4.6保障措施分类列出土壤改良培肥地力建设任务表如:1、加厚土层。
全县年共计加厚土层面积亩,分布乡镇个行政村,个地块个图斑中。
如下表:加厚土层任务落实表六.实施计划与施工组织6.1实施计划根据项目建设季节特点及投资规模,提出项目区具体实施计划。
6.2施工方式根据工程建设需要,依据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施工基础、技术力量,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式。
6.3施工组织方案应说明施工条件、施工组织措施、施工季节安排、劳力和机械需要量、施工总工期等。
七.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7.1投资概算7.1.1说明投资概算编制的依据、方法,采用的定额和费用标准;7.1.2分析计算出单位工程造价;7.1.3提出投资主要指标,包括总投资、各项措施单位造价等。
投资概算编制依据统一采用水利部“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部水总[2003]67号)。
田间配套水利设施及土壤改良设计可按有关规定进行,但必须注明所采用的标准和依据。
7.2资金筹措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实行国家补助、地方配套和退耕农户投入并举的原则。
新建、改造、配套、土壤改良单项措施国家补助标准均为:黄河流域400元/亩,长江流域600元/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