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地区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5.2 马丁 路德的宗教改革 作业

合集下载

浙江地区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五单元 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教案

浙江地区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五单元 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教案

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教案【课程标准】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加尔文宗教改革历史作用、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结果、宗教改革的影响。

难点:先定论、加尔文与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性质、英国国教与清教徒。

【导入新课】16世纪欧洲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宗教改革运动。

德意志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首先打破了西欧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局面,揭开了向天主教宣战的序幕,接着各国纷纷响应。

在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下,出现了加尔文教、英国国教等新教派。

加尔文在日内瓦的宗教改革是继路德宗教改革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的宗教改革运动,并将这场声势浩大的宗教改革运动推向了高潮。

那么,在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扩展的情景是怎样呢?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一)加尔文宗教改革:1、背景:(1)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2)受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3)深入研究《圣经》宣传宗教改革。

2、内容:①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在加尔文看来,《圣经》是按照上帝的授意写出来的。

因此,《圣经》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教会和国家的权威也只能来源于《圣经》。

和路德一样,他认为“信仰耶稣即可免罪”,人们要想得救,只能靠自己的笃信;②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取消天主教的主教制,建立共和长老制;简化宗教仪式,只保留洗礼和圣餐;改组市议会,建立日内瓦政教合一的政权体制,使日内瓦成为加尔文归正宗的坚强堡垒;③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或弃民(思想核心):“先定论”这一思想反映了早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加尔文拿先定论来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他说:“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

”一个被上帝拣选的人,内心必然充满了对上帝真诚的信仰,肯定会为了上帝而努力勤奋地劳动,过一种纯朴节俭的道德生活。

加尔文则把人的工作、日常生活以及一切世俗劳动,都看作是为了荣耀上帝的崇高目的,使得现实的经济活动也获得了神圣的意义,从而为资产阶级的社会经济生活提供了神学根据和宗教动力。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5.2《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课时作业及答案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5.2《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课时作业及答案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训练一、选择题1.(2013·济宁高二检测)16世纪初,德国有一句谚语说:“德国是教皇的奶牛。

”右图漫画形象地说明了()A.罗马教皇对德国搜刮掠夺B.罗马教皇对德国的重视C.德国的畜牧业发达D.德国与教皇的关系密切2.(2013·昆明高二检测)路德说:“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该材料反映了路德()A.倡导人的解放B.否定基督教C.宣扬《圣经》D.否定教皇地位3.面对教皇和教会组织的围剿,路德慷慨陈词:“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撤回任何意见。

”这最能表明他()A.对天主教会的教义、做法不满B.具有坚定的宗教信仰,坚持斗争C.痛心于天主教分崩离析的局面,积极挽救D.得到了德国人民和部分封建主的支持4.(2013·潍坊高二检测)“既然已经认识上帝的意思,就不需要问别人”,也不需要由教士举行仪式。

他主张“从头到脚改良教会”。

上述观点主要反映马丁·路德的思想是()A.极力反对教会神学B.天主教徒不应盲从教会说教C.主张简化宗教仪式D.虔诚信仰并与上帝直接对话5.(2012·广东文综)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

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A.教会是否腐败B.信仰是否必要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6.在《致德意志的基督教贵族书》等文章中,马丁·路德的哪一主张特别受到诸侯的欣赏()A.《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B.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当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C.减少教堂和修道院D.神职人员可以结婚生子7.(2013·南京高二检测)马丁·路德是德国宗教改革的掀起者,他的宗教观点具有极高的价值。

浙江地区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课件(22张)

浙江地区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课件(22张)

栏目 导引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的社会背景 (1)必要性:①天主教会不仅控制着德意志人的精神世界,而且 大肆在德意志搜刮掠夺财富,这使德意志的社会矛盾尖锐,引 起各阶层的不满。②四分五裂的局面,不仅阻碍了德意志社会 经济的发展,而且便于天主教会对德意志的政治控制,使得天 主教会对德意志有很大的影响力。
经》面前人人平等。 2.宗教仪式
宗教仪式 。 (1)主张减少教堂、修道院,简化__________ 神职人员 也可以结婚生子。 (2)提出__________
栏目 导引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3.世俗权力 (1)国家权力为神所授,是唯一合法的权力,世俗统治者的权力 应当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
本民族 的教会。 (2)建立________
栏目 导引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史料二
教皇的代表后来沮丧地报告: “②十分之九的德国人
欢呼‘路德’,剩下十分之一的少数则高呼‘罗马教廷该 死’!” ◆①说明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思想深得民心,被人们广泛接受。 ◆②马丁· 路德得到德国各阶层人民的拥护。
栏目 导引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1)如何理解史料一中路德想要“平衡自己”, 却“立时钟声大 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教改革源于德国的社会条件。
欧洲的宗教改革
主题一 史料一
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的社会背景
路德并未采取步骤把他的肯定命题 (注:“九十五条
论纲”)散布民间。他①只邀请学者来辩论以及显要者来阐释, 但别的人暗暗地把肯定命题译成德文并交给报界。 不久它们便 成了德意志人的话题……他(路德)形容自己像一个人黑夜在一 间古老教堂尖塔上攀登盘旋的楼梯, 在漆黑中他伸出手臂平衡 自己,他的手抓到一条粗绳。立时钟声大响,使他大吃一惊。 ——(美)罗伦培登《这是我的立场——马丁· 路德传记》

浙江地区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五单元第2课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学案

浙江地区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五单元第2课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学案

预习导航世纪,德意志地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政治上仍然分裂割据,社会动荡不安。

德意志的神权统治与经济掠夺,成了一切社会矛盾的焦点。

因此,摆脱罗马教廷的桎梏,建立促进民族复兴的本国教会,也就成为德意志各阶层的普遍要求。

应时代的感召,马丁·路德以大无畏的勇气,知识点一“九十五条论纲”1.原因(1)根本原因: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严重阻碍了德意志经济的发展。

(2)主要原因:罗马教廷对德意志的政治控制和经济搜刮。

①经济上,教会是德意志最大的封建主,他们不仅征收什一税,还常常通过出售赎罪券和教会职务等方式,搜刮大量财富。

德意志因此被称为“罗马教皇的奶牛”。

②政治上,罗马教廷通过控制德意志教会掌握了德意志的政治。

(3)主观原因:马丁·路德立志要通过改革,在德意志建立推动民族复兴的教会。

(4)直接原因:1517年,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此举引起了各阶层人民的愤怒。

2.发表(1)时间:1517年10月,马丁·路德以惊人的勇气发表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将它张贴在维登堡的教堂门口。

(2)内容:①马丁·路德公开指出,教皇在德意志销售赎罪券是荒谬无耻的。

②教皇无权赦免罪过,只有上帝才拥有免罪权。

③人们依靠内心的虔诚忏悔就能够获得上帝的赦免。

3.影响(1)激起了各地反对教廷的风潮,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2)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支持,马丁·路德与教皇斗争更加坚决。

自主思考德意志四分五裂的局面带来了哪些消极影响?提示:(1)使德国未能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造成经济发展的分散,阻碍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上的统一。

(2)教皇利用德意志的分裂和软弱,加强了对德意志的经济掠夺和政治控制,促使德意志的社会矛盾更加复杂。

知识点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1.提出“因信称义”在马丁·路德看来,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获得上帝的拯救,外在的一切苦修与事功都达不到这个目的。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课件:第五单元第2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课件:第五单元第2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2)理解:路德原本只是反对罗马教会兜售赎罪券, 结果引发了西欧宗教和世俗社会的改革。 力量:国王、诸侯等;人民群众;卡尔文(加尔文)等 教会人士。
要点二 义色彩
理解马丁· 路德“因信称义”学说的人文主
马丁· 路德强调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让人们在 内心世界中发现宗教,每个人都可以依靠自己的虔诚和 信仰使自己摆脱“罪恶”,不需要教会做中介。他实际 上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使人民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 魂得救的自主权,因而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第2课
马丁· 路德的宗教 改革
[目标导航] 知道马丁· 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 理解欧 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一、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的背景 1.背景 (1)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严重阻碍了德国社会经济的 发展。 (2)教会是德意志最大的封建主,通过各种方式进行 经济搜刮。
(3)马丁· 路德深受人文主义思想影响。 (4)导火线: 1517 年, 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马丁· 路德《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 贵族公开书》(1520 年)
材料二 《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 第一版 印了 4 000 册, 不到一周便销售一空。 这本书在一年之中, 至少重版了 13 次。 ——克利斯坦《宗教改革》
材料三
“ 九十五条论纲 ”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
改革呼声中的一声 …… 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 孩, 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 却点燃了 整片森林。 ——刘新利《欧洲文艺复兴史》
思考: (1)根据材料一指出马丁· 路德的主张。为什么材料二 所述“公开书”销量这么大? (2)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 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推动“点燃了整 片森林”的力量还有哪些?

浙江地区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第五单元 第2课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作业

浙江地区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第五单元 第2课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作业

第2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基础达标]1.(2016·晋江高二期中)对如图“兜售赎罪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天主教会搜刮钱财的一种手段B.是激化天主教会和德意志矛盾的导火线C.可以使教徒赎清自己的罪行D.16世纪中期,在各方反对声中废止了这一做法答案 C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1517年,教皇利奥十世以维修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为名,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声称可以用来抵消世间的一切罪恶。

此举引起了德意志各阶层的愤怒,马丁·路德强烈反对,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揭露赎罪券的荒谬,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分析选项,C符合题意。

2.1517年,为反对教皇借兜售赎罪券盘剥百姓,路德贴出了“九十五条论纲”。

当时社会各阶层都对“论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可以说“论纲”点燃了第一次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即宗教改革的火焰。

这说明()A.神学禁锢了人们的头脑B.罗马教皇是欧洲封建主C.当时社会矛盾相当尖锐D.“论纲”充分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和要求答案 C解析注意材料信息“当时社会各阶层都对‘论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当时在思想上天主教会对欧洲人民进行严密的精神统治;在经济上天主教会大肆搜刮欧洲各国人民;在政治上天主教会干涉各国的内政,引起欧洲许多君主和贵族的不满,因此教会与德意志各阶层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故C项正确。

3.(2017·成都高二检测)《欧洲文艺复兴史》中写道,“《九十五条论纲》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呼声中的一声……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

文中的“他”划燃火柴的地点位于下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答案 C解析《九十五条论纲》为马丁·路德的著作,他在德国开始了宗教改革,故“划燃火柴的地点”是德国,图中①为英国,②为法国,③为德国,④为瑞士,故C正确。

4.(2017·西宁高二检测)路德认为,“上帝是全能的,但是,信者就是上帝”。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5.2《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教材习题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5.2《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教材习题答案解析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教材习题答案解析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发表有何意义?
解题关键:“九十五条论纲”是宗教改革开始的标志。

思路引领:从内容和影响两个方面回答。

答案提示:“九十五条论纲”的内容否定了教皇和教会的权威;激起了德意志民族反对罗马教廷的风潮,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2.简述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

解题关键:“因信称义”
思路引领:从教义、教会组织两个方面回答。

答案提示:(略)
(二)学习延伸
阅读材料,联系相关历史事实,分析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实质。

解题关键:材料中的核心思想实际上就是“因信称义”。

思路引领:结合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背景和内容回答。

答案提示: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实质上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运动,为德意志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

浙江地区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五单元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学案

浙江地区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五单元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学案

预习导航在基督教的发展史上,马丁·路德和加尔文是两个无法绕开的名字,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宗教改革。

1517路德将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九十五条论纲”贴在了维登堡教堂门口,由此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十法国人加尔文发表了《基督教原理》的事业进一步发扬光大。

二者相比,马丁·路德的改革更多知识点一加尔文宗教改革1.背景(1)加尔文深受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他曾发表《基督教原理》等论著,提出了自己的宗教改革主张。

(2)1541年,瑞士支持宗教改革的派别掌握了日内瓦政权,邀请加尔文主持宗教改革。

2.概况(1)提出新的宗教主张:①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个人通过《圣经》就能够与上帝对话,不需要教会的中介;提出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是真正的宗教精神。

②其宗教改革思想的核心是“先定论”,主张人在出生之前,上帝就先定了所谓的选民或弃民。

他主张选民要以奋斗精神取得事业成功,并且要具有高尚的美德。

(2)建立新的教会组织: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规定长老由议会选举产生,独立行使教会司法权。

②规定市议会负责世俗事务,教会负责宗教信仰和道德生活,建立起政教合一政权。

3.影响(1)引起了日内瓦社会风气的变化。

讲道和阅读《圣经》成为人们的日常宗教活动,其他信仰的教派与个人被镇压。

(2)加尔文宗教改革的主张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了宗教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国际中心,被称为“新教的罗马”。

自主思考如何理解宗教革命运动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提示:加尔文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或弃民,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影响极大,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加尔文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的形式,成为日后尼德兰革命和英国清教运动的旗帜。

知识点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1.背景(1)16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崛起,国王的权力不断加强。

人教版选修一5.2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人教版选修一5.2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6.春夏秋冬,流转无穷;人的一生, 就像早 晨的露 水,太 阳一晒 就消失 了。人 生好像 旅客寄 宿,但 人生功 绩却能 刻入金 石永远 流传。
7.“万岁更相迭,圣贤莫能度”是说岁 月更替 ,人生 有阻, 即便是 圣人贤 人,也 无法超 越,这 为下文 写对待 生活的 态度做 了铺垫 。
8.诗中“老骥伏枥”四句是千古传诵的 名句, 笔力遒 劲,韵 律沉雄 ,内蕴 着一股 自强不 息的豪 迈气概 ,深刻 地表达 了曹操 老当益 壮、锐 意进取 的精神 面貌。
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 4、世俗统治 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者的权力高于
教权和支配教 权,建立本民 族教会。
马丁·路德雕像
①只要信仰上帝就可得救, 即“因信称义”。
②《圣经》是人们唯一信 仰的神圣权威
③主张简化宗教仪式,神 职人员可以娶妻。
④世俗统治者的权力高于 教权和支配教权,建立本 民族教会。
三、改革对天主教会统治的冲击
1、推动了广 大民众的反封 建斗争
2、路德教派获得合 法地位
新教的传播
3、为欧洲宗教改 革开辟了道路
1、推动了广大民众的反 封建斗争 2、路德教派获得合
法地位 3、为欧洲宗教改 革开辟了道路
马丁·路德甘冒生命危险所说的“这 是我的立场”,成为流传几百年的名句。改 革的推动往往在于领袖人物的付出。尽管教 会改革的行动不是始自马丁·路德,但他是 第一位成功者。他有何成功的秘诀?
第2课
马丁·路德 宗教改革
一、“九十五条论纲”
1、宗教改革首先在德国爆发的原因 :
1、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严重阻碍了 德国经济的发展; (根本原因)
2、罗马教廷对德意志的政治控制和经

浙江地区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第五单元第2课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作业

浙江地区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第五单元第2课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作业

一、选择题1.下列符合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主张内容的是()①只有内心虔诚信仰上帝,才能获得上帝拯救②《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③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高于并支配教权④简化基督教宗教仪式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解析:选C。

本题考查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内容。

结合路德宗教改革的基本主张分析。

①是“因信称义”的基本含义,②③④都符合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

2.1517年,为反对教皇借颁发赎罪券盘剥百姓,路德贴出了“九十五条论纲”。

当时社会各阶层都对“论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可以说“论纲”点燃了第一次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即宗教改革的火焰。

这说明()A.神学禁锢了人们的头脑B.罗马教皇是欧洲封建主C.当时社会矛盾相当尖锐D.“论纲”充分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要求解析:选C。

注意材料中信息“当时社会各阶层都对‘论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当时天主教会在思想上对欧洲人民进行严密的精神统治;在经济上天主教会对欧洲各国人民大肆搜刮;在政治上干涉各国的内政,引起欧洲许多君主和贵族的不满,因此教会与德意志各阶层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故C项正确;“神学禁锢了人们的头脑”“罗马教皇是欧洲封建主”体现的是教会与资产阶级以及广大人民之间的矛盾,但没有突出与封建君主、贵族之间的矛盾,故A、B两项错误;“九十五条论纲”应该说主要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要求,即批判天主教会的权威,故D项错误。

3.右图是16世纪的著名画作《路德焚烧教皇令》。

图片所反映的重要信息是()A.路德主张“因信称义”B.人文主义的思想开始萌芽C.宗教改革旨在推翻天主教D.路德反对天主教思想禁锢解析:选D。

马丁·路德焚烧教皇令,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但马丁·路德并不反对天主教,他反对的只是天主教烦琐的仪式、天主教会的欺骗及其搜刮信徒钱财的做法,故D项正确,C 项错误。

A项是马丁·路德的主张,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获得拯救,不符合图片所反映的信息;B项不符合史实。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试题:5-2马丁 路德的宗教改革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试题:5-2马丁 路德的宗教改革含解析

第五单元第2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课后强化演练1.德意志宗教改革前夕,各种社会矛盾的焦点是()A.分裂局面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B.封建主加重对下层人民的剥削和压迫C.封建经济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天主教会对德意志的神权统治和经济掠夺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教改革前的德意志,教会成为众矢之的。

答案:D2.马丁·路德认为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是()A.上帝B.教会C.《圣经》D.教皇解析:马丁·路德认为《圣经》是信徒和上帝沟通的唯一渠道。

答案:C3.下列对有关“因信称义”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核心内容是“信仰耶稣即可得救”B.主张通过阅读《圣经》,虔诚地信仰C.《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D.主张由教士引导信仰上帝,从而获救解析:人人只要信仰上帝便可得救,《圣经》是唯一的神圣权威,人人可以对《圣经》的含义作出个人的价值判断与理解,不必尊崇教皇和教会,这实际上就是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

答案:D4.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

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A.倡导人的解放B.否定基督教C.宣扬《圣经》精神D.否定教皇地位解析:材料主要强调了世俗政权和世俗权力的地位,主张世俗权力高于教权,否定教皇地位。

答案:D5.下列符合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主张内容的是()①只有内心虔诚信仰上帝,才能获得上帝拯救②《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③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④简化宗教仪式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解析:结合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基本主张分析,①②③④都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

答案:C6.瓦尔特堡是德国著名的古城堡,这座城堡之所以著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1521~1522年间,马丁·路德在这里以惊人的速度将新约从希腊文翻译成德文。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5.2原始资料:马丁路德的新教理论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5.2原始资料:马丁路德的新教理论

原始资料:马丁路德的新教理论第四条论称义我们教会教导人:人在上帝面前不能凭自己的能力、功劳或善行称义,乃是因基督的缘故,借着信,白白地得称为义,就是相信因基督的缘故得蒙恩宠,罪得赦免,他借着死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上帝在自己面前就算这信为义(参见《罗马书》三、四章)。

第十六条论信徒与国家社会的关系论到信徒与国家社会的关系,我们教会教导人:凡国家社会合法的制度都是上帝美好的工作;基督徒从政,司法,照宪法及现行有效的法律治理政事,按律科罪,开正义之战,从军,订合法的契约合同,置产,官府吩咐起誓,以及嫁娶等,均无不可行。

我们教会弃绝重洗派。

他们禁止基督徒行这些事。

又弃绝凡不以福音的完全在乎敬畏上帝与信仰,却在乎弃绝国家社会各种职务的,因为他们认为福音所传的单是属乎心灵之永远的义。

但福音并不否认政府与家庭,反倒切切要我们保存、维持,当作上帝自己的律例,并在这些律例上行之以爱。

所以除了吩咐我们犯罪以外,基督徒必须顺从他们的官府和法律,因为若吩咐我们犯罪,顺从上帝不顺从人,是应当的(《使徒行传》五:29)。

第二十八条论教牧的权柄关于主教的权柄会引起大争辩;在这些争辩之中有人用不正当的方法故意使教牧的权柄与政府的权柄紊乱不清。

从这种紊乱之中产生了很大的争战和骚扰,而教会仗着掌管天国钥匙之权,不但新创仪文,擅定案件,用强暴革人出教以压制人的良心,而且更用心力移授国柄,褫夺君权。

对于这类荒谬之事,教会敬虔有识的人早已啧有烦言;因这缘故我们教牧为安慰人的良心之故,不能不指明教牧的权柄与政府权柄两者的区别。

我们教导人这两种权柄都有上帝的命令,所以应当尽心尊敬、重视,看为上帝所赐世人最大的福分。

……因此教会的权柄与政府的不容紊乱。

教会的权柄自有领域,就是传福音,施行圣礼。

不得强行干预政治的权柄;不得移授国柄,不得废除官府的法令;不得避免对官府应有的服从;不得妨碍民政上任何关于法令与契约的判断;也不得为官府订立关于团体的法律;如基督所说:“我的国不属这世界”(《约翰福音》十八:36)。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5.2原始资料:马丁路德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5.2原始资料:马丁路德

课文注释:马丁路德1483—1546,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新教路德宗的奠基人。

1483年11月3日,马丁·路德出生在德意志东部萨克森州的一个小山村。

1501年,路德18岁的时候进入了爱尔福特大学读书,1905年他获得了神学硕士的学位。

后来,他又进神学院学习,1507年成为教士,1508年在爱尔福特大学执教哲学。

1512年,路德获得神学博士学位,不仅应聘为萨克森维登大学哲学和神学教授,以后长期在该校任教。

路德在1511年朝拜罗马教廷时,亲眼看见教皇和教会的腐朽和贪婪,因此,他强烈反对封建教会的统治,主张建立一个“廉洁教会”。

路德从德国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出发,提出要摆脱罗马教皇的控制,建立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开始着手创建自己的宗教学说──“因信称义”说。

他认为一个人灵魂的获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什么教会的繁琐仪式。

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教会和僧侣阶层的特权。

1517年,为反对教皇利奥十世借颁发赎罪券盘剥百姓,路德在维登堡大教堂门前贴出了《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即《九十五条论纲》)。

《论纲》所引起的强烈反响,甚至出乎路德自己的预料。

社会各阶层都对《论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可以说《论纲》点燃了第一次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宗教改革的火焰。

路德一下子成为德国全民族的代言人,各阶层的热烈支持,使路德走上了同罗马教廷彻底决裂的道路。

1519年,马丁·路德在莱比锡同罗马教皇的代表展开了大论战。

在论战中,路德指出:教皇不是上帝的代表。

路德的新观点标志着与罗马教皇的正式决裂,不再接受教皇的统治。

1520年路德撰写了被称作宗教改革三大论著的《致德意志贵族公开书》、《教会被囚于巴比伦》、《基督徒的自由》。

在这些著作中,路德的攻击矛头并非指向某一教皇或教廷的奢侈腐败,而进一步指向了整个封建神权政治。

他的学说从根本上否定了中世纪的教阶组织,否定了奴役人们的圣礼制度和教会法规,提出建立与资本主义发展相适应的资产阶级廉俭教会,并在宗教理论上以资产阶级自律的宗教取代了封建主义他律的宗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第2课
一、选择题
1.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直接原因是()
A.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B.四分五裂的局面阻碍了德意志经济发展
C.天主教会在德意志大肆搜刮钱财
D.马丁·路德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解析:注意题干关键信息“直接原因”。

“九十五条论纲”是马丁·路德在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引起各阶层人民愤怒的情况下发表的。

答案:A
2.天主教会之所以在德意志有很大影响力,主要原因是()
A.教权高于王权
B.德意志资本主义处于萌芽状态
C.德意志四分五裂,未能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
D.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
解析:德意志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便于罗马天主教皇对德意志进行控制和掠夺。

答案:C
3.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论述了基督教教徒有权阅读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

这种思想的社会影响是()
A.把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使基督教教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
C.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D.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解析:16世纪的宗教改革家虽反对正统的基督教,但仍然信仰上帝,并以神为绝对权威。

“基督教徒有权阅读和理解《圣经》”说明马丁·路德仍从神学角度论证问题。

“人人都可以”体现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故选C项。

答案:C
4.下列选项属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主张的是()
①只有内心虔诚信仰上帝,才能获得上帝拯救②《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③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高于并支配教权④简化基督教宗教仪式
A.①③④B.①②④
C.①②③④D.①②③
解析:结合路德宗教改革的基本主张分析即可。

①项是“因信称义”的基本含义,②③④项都属于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

答案:C
5.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的思想,其实质意义是()
A.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及其神学权威
B.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C.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
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
解析:本题考查路德改革的核心主张,“因信称义”的思想使原来不可缺少的天主教会和教士都失去了存在意义。

根据题干要求“实质意义”,只有A项符合要求。

答案:A
6.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

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A.教会是否腐败
B.信仰是否必要
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解析:材料表明,教皇代表认为只有教皇有权解释《圣经》,而马丁·路德宣扬“因信称义”,强调基督信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即基督徒的信仰建立在《圣经》的基础上,反对信徒盲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故C正确。

答案:C
7.“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该材料集中体现的马丁·路德的主张是()
A.国家权力为神所授B.教权高于王权
C.教士是教徒选出的公仆D.王权应当高于教权
解析:材料信息“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说明马丁·路德的主张是“王权应当高于教权”。

答案:D
8.(2017·天津卷)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而得救。

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

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

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
A.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
B.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
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D.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解析:题干说马丁·路德因信称义的主张得到了农民、手工业者和下层僧侣的支持,王公贵族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说明宗教改革的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故选D 项。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丁·路德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

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

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齐思和等《中世纪晚期的西欧》材料二托马斯·闵采尔说:“直到现在,城市和乡村里贫苦的、平凡的人们,都处于与上帝的意旨和任何正义相违背的境地,承担着宗教贵族、世俗贵族和政府的沉重负担。

……所以,基督教联盟的纲领和计划是这样的:托庇上帝的保佑,而且,在可能范围内,毋须武装斗争和流血,来获得自由。


——齐思和等《中世纪晚期的西欧》材料三托马斯·闵采尔说:“贫苦的百姓如果不愿让自己和子子孙孙在贫困中生活,就应该行动起来,摆脱宗教和世俗的统治等压在大家身上的沉重担子。

在现有条件下,不流血就不能达到这个目的。

……所有的贵族堡垒,所有的修道院,都是欺骗和压迫的渊源,必须立刻摧毁。


——《书简纲领》
(1)材料一中,马丁·路德认为世俗权力与神权应当是什么关系?这一主张得到哪个阶层的支持?
(2)依据材料二、三,说明托马斯·闵采尔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

材料二、三与材料一表达的相似观点是什么?
(3)材料一与材料二、三观点的不同之处是什么?产生这种分歧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分析神权与世俗权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再答支持的“阶层”。

第(2)问,根据材料分析闵采尔代表的阶级,再比较材料得出“相似观点”。

第(3)问,比较材料得出“不同的观点”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1)关系:世俗权力高于神权。

阶层:世俗封建主。

(2)代表了农民阶级的利益。

相似观点:都反对天主教神权。

(3)不同:材料一反对教会的特权,材料二、三不仅反对教会的特权,而且反对世俗封建贵族的压迫,并主张用暴力手段达到目的。

原因: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5)教皇除凭自己的权柄或凭教条所科的惩罚以外,既无意也无权免除任何惩罚。

(6)教皇不能赦免任何罪债,而只能宣布并肯定罪债已经得了上帝的赦免。

那留下归他审判的,他当然可以赦免。

他若越过此雷池,罪债便仍然存在。

(21)所以那些宣讲赎罪票者,说教皇的赎罪票能使人免除各种惩罚,而且得救,乃是犯了错误。

(86)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他为建筑一个圣彼得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
——《关于赎罪券的九十五条论纲》材料二但当上帝看见我们以他为真实的,用我们心里的信来照他所应得的大大尊敬他,他就因我们的信也大大尊敬我们,以我们为真实的、公义的。

因为信把上帝所应得的归于上帝,所以信就生出真实与公义来;因这缘故,上帝也把荣耀给予我们的义。

上帝原是真实的、公义的,而这样看他,这样认他,乃是真实的公义的。

所以他在《撒上》2章说:“尊重我的,我必看重他,藐视我的,他必被轻视。


——马丁·路德《基督徒的自由》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5)(6)(21)主要突出了马丁·路德怎样的主张?有什么意义?
(2)材料一中的(86)揭露了什么史实?
(3)诱发德意志宗教改革的直接因素是什么?从材料二可以看出马丁·路德思想主张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这有什么意义?
解析:第(1)问,三段材料的核心思想是否定教皇权力。

第(2)问,揭露的史实是罗马教会在德意志搜刮钱财。

第(3)问,运用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答案:(1)主张:否定教皇有赦免罪行的权力。

意义:是一种反封建斗争,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揭开宗教改革序幕。

(2)罗马教会对德意志的经济掠夺。

(3)因素:教会兜售赎罪券。

基础:“因信称义。

”意义:否定了教皇的神权地位,否定了罗马教廷支配下的天主教会存在的必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