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上课用
论语十则课用
9、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 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思想品德修养: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课堂讨论
10、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经历磨难,
培养意志, 成就大事。
梅花香自苦寒来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分类整理
1、作家作品: 孔子—— 《论语》——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思无益, 不如学也.
返回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告诉我们 要像竹子一样谦虚,善于向身边的 人学习。
“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是每个士子(读书人)的 人生理想。
读了《论语十则》,我懂得了……
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 些短处就要改正。”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再读课文,注意节奏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 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 远乎?”
把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红色 词语的意思。
孔子(前551~前479),名 丘,字仲尼,我国古代伟 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 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 “万世师表”、“千古圣 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因其在人类文明史上的不 朽贡献,把他列为世界十 大文化名人之一。
读课文,注意节奏: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 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 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 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十则 课堂实录完美版
《论语》十则课堂实录出示投影:《十则》及孔子像,学生有感情自由读。
板书:《论语》十则师:伴随着朗朗的读书声,同学们走近了孔子,走近了《论语》。
今天,咱们就来一起学习《论语》十则。
布置预习的时候,我希望同学们能找一些与孔子有关的小故事,现在,读了这些小故事,你觉得孔子是怎样的一个人呢?生1:我觉得孔子是一个精通人生哲学的人。
师:恩,他是一个把人生看得很透彻的人。
生2:我觉得孔子是一个善施教化的人。
师:善施教化,他的教学方法非常的科学,有艺术。
生3:我觉得孔子是一个很仁爱的人。
生4:我觉得孔子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
生5:我觉得孔子是一个严于律己,谦虚的人。
师:他对自己要求很高,严于律己。
你还可以把下半句话说出来,他对别人是什么态度?生齐答:宽以待人。
师:宽以待人,等会儿我们可以学到。
生6:我觉得孔子是一个不耻下问的人。
师:恩,孔子确实是一个不耻下问的人。
他曾经向地位不如他的人去请教和学习。
同学们,孔子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着睿智思想的,宽厚仁爱的人。
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课文注解介绍了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我们还要加上一点,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学生在书上圈画,记录)师:从西汉以来的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思想文化的主导地位。
所以,孔子也被后世称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
(师板书:万世师表,至圣先师)师:可以说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他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咱们对孔子的情况做了初步的了解。
下面,请同学们再来说一说我们昨天读了十则《论语》,那么你觉得《论语》是怎样的一部书呢?(投影:初识论语——请根据预习时读课文的感受,谈谈你对《论语》的初步印象。
“我觉得《论语》是一部……书”)生7:我觉得《论语》是一部发人深省的书。
师:发人深省,启发我们深沉的思考。
生8:我觉得《论语》是一部内容深奥的书。
师:内容很深奥。
你告诉我,这些内容你有不懂的吗?(生8摇头)师:你的意思是文字能够理解,文字的内涵深奥?等会我们来研讨他们。
论语十则全文和译文
论语十则全文和译文论语十则全文和译文论语十则原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课,选自《论语译注》。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论语十则全文和译文,欢迎阅读参考。
论语全文和译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学而》)解词:时:按时;说:同“悦”,愉快。
翻译: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
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
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
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赏析: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
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解词:故:旧的(知识);知:理解、领悟。
翻译: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
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解词:罔:迷惑而无所得;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翻译: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赏析: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解词:愠:恼恨。
翻译:孔于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
(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赏析:这段说的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解词:耻:以……为羞耻翻译: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刁,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
”这里借回答于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解词:识:记住;厌:满足;诲:教导。
高中论语十则
高中论语十则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谓好学也已。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7、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9、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10、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初中论语十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寡人之于国也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论语十则课文原文
论语十则课文原文1、《论语·学而》【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的把它练习,这不是很好吗?有朋友从远方来访,这不是非常让人高兴吗?别人对你不知情而不怨恨你,这不是最崇高的礼貌了吗?”2、《论语·为政》【原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译文】孔子说:“以德来治理国家,就像北辰,它站在那里,众多的星星就都在它周围。
”3、《论语·克己》【原文】子曰:“其事好也,必先难之;其事不善也,必先易之。
”【译文】孔子说:“做件好事,必须先做一些困难的事;作坏事,就应该先做些容易的事。
”4、《论语·里仁》【原文】子曰:“里仁为美,不拘于形。
”【译文】孔子说:“里仁美义的美丽不需要外表的美丽。
”5、《论语·析言》【原文】子曰:“析乎其言,省乎其行。
”【译文】孔子说:“要审视自己的言行,要仔细分析自己所说的话。
”6、《论语·行有义》【原文】子曰:“行有义则无怨。
”【译文】孔子说:“行正义一定不会被有怨言。
”7、《论语·报任》【原文】子曰:“君子报任尽矣,不报任非其身也。
”【译文】孔子说:“一个君子,他要尽自己的职责——他不能推卸给别人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8、《论语·不欲》【原文】子曰:“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译文】孔子说:“不要把自己装扮得像美玉似的,也不要把自己装扮得像粗粝似的。
”9、《论语·礼过》【原文】子曰:“礼过则和,过礼则滥。
”【译文】孔子说:“遵守礼仪,就可以实现和谐;违犯礼仪,就会产生滥用。
”10、《论语·学而》【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学不思考,就是空虚;只思考不学习,就会出现危险。
”。
论语十则课堂教学实录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课堂教学实录】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师:上课之间,我们先来讨论一下XX自的身份。
你们的身份是什么?生齐答:学生。
师:我的身份是什么?生齐答:教师。
师:按照传统的观念来看,你们“学”什么?向谁“学”?我“教”什么?“教”给谁?应该是很好回答的问题。
然而,随着的飞速,传统的师生关系也已发生了质的飞跃。
你们不仅应该向老师学习,而且更应该向书本学习,向学习。
并且不但要学知识,而且更要学方法、学习惯、学做人。
所以,传统意义上的老师已远远不能满足大家的需要,今天的老师已只能作为大家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而存在了。
希望我们今天能够彼此引导、相互合作、共同促进,好不好?二、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师: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达三千多年,在这辉煌灿烂的历史长河中,不知诞生过多少光耀千古的历史名人和文化典籍。
但在这如满天繁星、数不胜数的历史名人和文化典籍中,有这样一个人和这么一本书,总是如浩月当空,长明不熄,照耀着一代又一代人,引领着一代又一代人。
大家知道这个人和这本书的名字吗?生齐答:孔子和《论语》。
师: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
记录孔子和们言行的《论语》,也一直是我国思想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典籍,他既是我国历史上做课本时间最长的一本书,也是我国历史上贡献成语最多的一本书。
大家有兴趣来了解这本书吗?生齐答:有兴趣。
三、初读课文,了解作者作品师:好,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其中的部分——《论语》十则。
学习文言文,诵读是最基本的方法。
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智慧。
在读中领悟文意、在读中积累语汇、在读中质疑思辨、在读中陶冶情*。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随他一起探讨有关学习方法、求知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请对照注释朗读《〈论语〉十则》。
(生放声朗读)师:大家读后一定会发现,每一则都有一个“子曰”。
“子曰”是什么意思?生齐答:孔子说。
论语十则教案(通用5篇)
论语十则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论语十则教案(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论语教案1学习目标:①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③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课前准备:①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搜集最能表现松柏品性的诗句。
②查阅工具书,疏通文意,把握全文梗概。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的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即使在今天,它依旧光芒四射,熠熠生辉。
现在就让我们怀着一种自豪的心情来研读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交流探究: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①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②班上交流:每个知识点由一个同学介绍,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
③师生交流: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
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
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
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论语十则(上课用)
这三个方面各体现在文中 哪些语句?
学习方法: 要常复习实习、学思相结合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传不习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求知态度:应该诚实、谦虚、取长补短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吾日三省吾身。传不习乎?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不善者 而改之。
温故而知新
7、我们对美国向中国大量输出工业垃圾 提出严正警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一个人要经常反思,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是: 曾子是每天三省: 吾日三省吾身 9、我快步上前,伸出双臂,拥抱来自青 岛的朋友,二千多年前的孔夫子不是说 过吗: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文言文中的词一般有以下特点: 一是通假字
本课中出现的成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不亦乐乎
见贤思齐
温故知新 择善而从
死而后已
任重道远 三省吾身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理解课文,并默写
1、复习的好处可以用 来表达 2、学习与思考应紧密结合,因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3、别人总有自己学习的地方,孔子说: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学习上不应不懂装懂,而应 . 5、一个人总有被误解的时候,正确的态度应是 人不知而不愠 . 6、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可谓 任重而道远 .
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
用了比喻的手法。 借“岁寒”比喻社会现象。
用松柏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能经受严峻考验, 不随流俗,保持节操和坚忍不拔的精神,而 不同于一些见利忘义、无骨气的小人。
本则讨论的内容是什么? 修身做人的道理。 处于浊世,君子能洁身自好。
高二选择性必修一上册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论语十则》,是从《论语》中节选的有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及修身做人的十条语录。
这十则语录都是格言警句,每一则都表达了精深的启发,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文字也颇具特色,句式整齐,音调和谐,读起来相当流畅,富有感染力。
原文第一到第九则为语录体,第十则为对话体。
这里所编的十则分别选自《学而》、《为政》、《里仁》、《述而》、《泰伯》、《子罕》和《卫灵公》。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为政》)5、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为政》)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
”(《里仁》)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hǎn)》)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第一则:学习方法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注释(1)子:先生,指孔子。
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阜)人。
《论语十则》课件
PPT课件适用人群
职场人士:PPT课件也广泛应用于职 场培训、会议演示、工作汇报等领域, 帮助职场人士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工作 成果和业务能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教师群体:教师可以使用PPT课件进 行教学设计、课程演示、学生互动等, 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PPT课件可 以用来制作商业计划书、融资演示等, 帮助创业者更好地向投资人展示自己 的创业项目和商业价值。
测试与调整
检查PPT内容是否 完整、准确
检查PPT排版是否 美观、清晰
检查PPT动画效果 是否流畅、自然
检查PPT播放时间 是否合适,是否需 要调整
PPT课件发布与分享
发布平台选择
学校内部网络:方便学生和老师下载和观看 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等,扩大传播范围 教育类网站: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提高课件的学术价值 视频网站:如优酷、爱奇艺等,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观看
正文:使用适中的字体大 小,如宋体或微软雅黑, 便于阅读
段落间距:适当增加段落 间距,提高阅读舒适度
字体颜色:选择与背景色 对比度高的颜色,如黑色 或白色,提高可读性
字体样式:根据内容选择 合适的字体样式,如加粗、 斜体等,突出重点
字体大小:根据内容重要性 和屏幕大小选择合适的字体 大小,如12-16pt,便于阅 读
色彩:使用柔和、淡雅的 色彩,避免过于鲜艳或刺 眼的色彩
图片:适当使用与内容相 关的图片,增强幻灯片的 视觉效果
字体:使用清晰、易读的 字体,避免使用过于复杂 或难以辨认的字体
动画:适当使用动画效果, 增强幻灯片的互动性和趣 味性
文字排版与字体选择
标题:使用大号字体,如 黑体或微软雅黑,突出重 点
【《论语》十则 (上课版 )
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宋儒把《论语》和
《
》《
》《
》合称为
“四书”。
孔子,名 主张 弟子
,字
,
家
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
,政治上
,鼓励人们 入世 ,即“出 人,身通六艺者 人。
来做事”。开___讲学的风气,传说有 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教学要点 1、理解《论语》节选各则语录的内容; 整理积累文言文语言材料。、 2、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 用语,形成语感。本节课主要在于读懂 《论语》,掌握其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 态度,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念,深入感 受《论语》的精髓。
教学主要过程
1、教师创设情境导入
2、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根本看不上眼)。”
【评析】 追求吃穿享受的一个直接的后果就 是很容易导致不义的行为。自己私欲的 极度膨胀,必然要与他人争夺有限的物 质资源,必然要想方设法的为了满足自 己的私欲而大行不义之事。但是通过不 义的行为而获得的富贵是很不稳定的。 你怎么得到的,最终也会怎么失去。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乐之者。 知:知道,懂得 乐:以……为乐 译文: 好:爱好 之:代词,它,代知识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 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 的人。”
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 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 的热爱。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 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 面,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 的态度或感觉。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 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 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
【读解】:此则讲的是好学的态度、表现与要求。 君子可以不求食饱、不求食好,居住环境不追求 舒适,居住环境较好的话会有一种依赖性,会对 个人修养道德没有帮助,反而使自己变得很懒惰; 做事和工作都要勤劳、敏捷、认真,而且要小心 说话,俗话说得好“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 说”;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能让自己 像那些有道德的人一样。 孔子认为好学,要学业精通,就必须勤奋。 学会居安思危,这样就可以算是孔子所提倡的那 样。
论语十则教师讲课必备
《论语》十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正音:不知而不愠(yùn)不思则罔(wǎng)不学则殆(dài)不亦说(yuâ)乎三省(xǐng)吾身传(chuán)不习乎诲女(rǔ)知之乎不知为(wãi)不知是知(zhì)也论(lùn)语通假字:说:通“悦”,愉快。
女:通“汝”,人称代词,你。
知:通“智”,聪明。
作品介绍:《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
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孟子》、《中庸》、《大学》、《论语》)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本文十则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之道。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
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
25、《论语》十则 上课实用
一、把句子补充完整。 士不可以不弘毅 , 任重而道远 1、曾子曰:‚ 。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子曰‚ , 。小人反是。‛ 3、子曰:‚ , ,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4、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 ‚ ‛ 。 二、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句子。 士不可以不弘毅 1、曾子认为人应有远大的抱负,坚强的意志的句子是 ‚ , ‛。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2、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标准是‚ ‛。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 奋斗。例: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建设接班人的重担,任重 道远。 成人之美:成全别人的好事。 也最乐于成人之美。 例:敝人向来最赞成一切牺牲,
三月不知肉味: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 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例: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韩娥善唱余音竟能绕梁三日, 音乐的力量实在是令人无法想象的。
通假字
“莫春者”的“莫”通“暮”
一词多义
1、道 任重而道远(道路) 不以其道得知(仁道) 2、与 吾与点也(赞赏) 与吾父居者(和) 3、去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背离,抛弃) 蓬山此去无多路。(距离) 4、士 是不可以不弘毅。(指读书人) 虽执鞭之士。(小官)
一词多义
5、成
春服既成。(做好) 成人之美。(成全) 6、恶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厌恶) 不成人之恶。(坏的,不好的事) 7、行 终身行之者。(遵守,奉行) 先行其言。(实行) 8、而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表承接) 富而可求也。(表假设)
[译]孔子说:‚君子应该成就别人的美德, 不应该促成别人的恶行。小人与此相反。
第七则讲孔子主张“成人之美”。
3 即使 做官 分 8、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钟 从事 低微的官职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做、干
10《论语》十则(人教版七年级上教案).doc
10《论语》十则(人教版七年级上教案)10《论语》十则四川郸县周化琴教学目标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00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搜集最能表现松柏品性的诗句。
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把握内容梗概。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介绍孔子和《论语》,研读有关学习的内容。
教学设计导入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韵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 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
这些著述对中华文化曾产生过深远影响,直至今天,仍光芒四射。
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究 学习《十则》。
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班上交流:每个知识点由一个同学介绍,其他同学作 必要的修正、补充。
师生交流: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卩取邑(今山东曲 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 圣”。
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 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岀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 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 作之一。
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
内容上以教 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 面。
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 和他的弟子们的被尊称为“大成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整体感知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本文主要包括学习和个人修养两方面的内容,前五则着重谈学习,后五则着重谈修养做人。
(有的地方内容上有交叉,教师应该在分析中给学生讲明。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论语》十则教学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论语》十则教学教案通过学习《论语》十则,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课题:《论语》十则课时规划:三课时教学目标:① 掌握“罔、殆、矣、诲、弘、凋”等字音、字形。
②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③ 累积《论语》中成语、格言、警句。
教学重难点:1、理解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解释,累积文言知识。
2、理解课文包含的深层哲理,并晓得联络实际,指点自己言行,学以致用教学方法:朗读法,评点启迪式,分类收拾归纳法教学进程:一.导入:孔子的生平阅历和和弟子间小故事等等。
(也可展现图片)半步《论语》治天下引题学习和做人处事的格言百家讲坛中于丹的《论语》心得两小儿辩日(小学)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
同窗们,你们对孔子和《论语》还有哪些了解呢?讯问大家对孔子和《论语》有多少了解。
二. 介绍孔子、《论语》相干知识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享年73岁。
年龄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也是名列于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我国古代思想家。
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它从一个侧面反应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所施展的作用与影响之大。
另外,缭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胜利地刻划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
如子路的率直莽撞,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慧善辩,曾皙的萧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光鲜,能给人留下深入印象。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成书于战国早期,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记录孔子主要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一部书。
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后来成为封建时期***的必读书。
现存《论语》20篇,492章。
这些篇章分别是:学而第一为政第二八佾第三里仁第四公冶长第五雍也第六述而第七泰伯第八子罕第九乡党第十先进第十一颜渊第十二子路第十三宪问第十四卫灵公第十五季氏第十六阳货第十七微子第十八子张第十九尧曰第二十三.总体感知1.初读课文,参考注释或应用工具书,注音(请学生注音)1、论()语2、不亦说()乎3、人不知而不愠()4、三省()吾身5、传()不习乎6、学而不思则罔()7、思而不学则殆()8、诲()女()知之乎9、是知()也10、弘毅()11、然后知松柏以后凋()也12、其恕()乎二、划停顿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正人乎?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教案(通用
《论语》十则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论语》前十则,这些内容涵盖了《论语》的第一、二章,主要包括孔子的言行思想,以及其弟子对其教育理念的阐述。
详细内容如下:1.《论语·学而》第一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论语·为政》第二则:君子不器。
3.《论语·八佾》第三则: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4.《论语·里仁》第四则: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5.《论语·公冶长》第五则:巧言令色,鲜矣仁。
6.《论语·雍也》第六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论语·述而》第七则: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论语·泰伯》第八则: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9.《论语·子罕》第九则: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10.《论语·颜渊》第十则:克己复礼为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论语》前十则的基本内容,理解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论语》中的智慧解决实际问题。
3.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论语》前十则的基本内容,领会孔子的教育理念和道德观念。
难点:如何将《论语》中的智慧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教材、《论语》原文、笔记本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论语》前十则。
2. 讲解:详细讲解每则《论语》的内容,分析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
3. 例题讲解:针对每则《论语》,给出一个实际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与《论语》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6.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论语》的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论语》前十则2. 内容:分别列出每则《论语》的核心观点,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
《论语》十则(最新6篇)
《论语》十则(最新6篇)论语十则篇一。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四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词句的意思,能把《论语》二则改成两段白话文。
4、正确默写课文。
5、对中国儒学的创始人孔子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产生兴趣,由此产生对国家、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词句的意思。
能把《论语》二则改成两段白话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3、逐步理解两则论语的意思。
4、渗透学习要温故而知新,善于思考的行为品质。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导入: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论语一则,谁能给大家背背?(复习导入。
)《论语》是孔子的学生根据对他言行的记载而编写的。
那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论语》中的有关知识,看看这两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二、新授: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指名读,检查读音。
如:为矣罔殆3、小组互相读,提出不懂得问题。
4、根据学生提出的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注释和自己的理解,小组交流这两则论语的意思。
5、学习汇报。
(指导学生理解第一则论语的意思:温习已经学到的知识,就能得到新的体会、新的发现,这样的人就可以当老师了。
)6、谁想试着说一说。
7、小组间互相说一说。
8、那这则论语中的一个生字我们能想办法把它记住吗?(指导学生随文识字。
)9、小组自学第二则论语。
10、汇报。
教师指导学生把语言组织完整、准确。
11、着重理解“罔”和“殆”的意思,同时记住这两个字。
(教师相机板书,指导书写。
)12谁愿意再试着说一说这则论语的意思。
13、和你的小组同学再说一说。
三、指导背诵。
1、自愿背。
2、齐背。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板书:27、《论语》二则温故知新为师学不思罔思不学殆反思:学生理解论语二则的含义之后,觉得自己应该如此好学,背诵较快。
论语十则 上课用
“朝闻道,夕死可矣。”
知天命
•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 将古人的智慧心得加以陈述并没有加入自己的思想。相 信和爱好古时候的东西
《我们还要“述而不作”吗?》
•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了著名的“轴心 时代”理论。他认为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 200年的时间里,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了一个 文明的“轴心期”,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 图,中国的老子和孔子等都在这一时期之内。 而后来的人类文明发展,无不需要返回轴心 时代,从这里汲取营养。这正是我们常说的 “返本开新”。
学
• 学问: • 1、读书;穷极宇宙人生的真相。
• 2、人生经验——世故人情
立:
• 自立于社会,秉承一种处世原则 • 南怀瑾《论语别裁》说:“立就是不动,做人做事 处世的道理不变了,确定了,这个人生非走这个路 子不可。 • 李泽厚《论语今读》说:‘三十而立’,有人强调 与‘立于礼’有关,是指人从六岁‘习礼’到三十 岁才算完全掌握熟练,但后世注疏多不拘泥于学礼, 而泛指人格的成熟,更佳。”
• 人类的发展就像河流,抽刀断水水更流。国 学大师钱穆曾经指出,中国文化的特性之一, 就是善于继承累积,重视传统和历史。其实, 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恰恰是立足于不断的 继承,不断的革新。
• 创新,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宗教;过度趋新, 则成了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沉疴。因为夸大 了创新,遂使大家如滚笼中的老鼠,狂走急 奔,无停无歇,以致心困神倦,疲累不堪; 最后的收场,则是搞得了无生趣,太阳光地 下无新鲜事,日复一日无聊难耐。 • 一意趋新,刹那间便成了过时;而信而好古, 却时时透着新意。
• 天命,一是限制,二是成全。有限制,才 有成全。 •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 明白了自己的有限性,才可发挥一几的有效 性。 ——林谷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喜欢哪一则? 谈谈你的理解。
本课中出现的成语: 温故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 见贤思齐
死而后已
任重道远 不亦乐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文中的通假字。
①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 快 ②由,诲女知之乎 女通“汝”,你 ③是知也 知通“智”,聪 明
• 给红色字注音并解释。 怨恨 • 1.人不知而不愠____ 迷惑 • 2.学而不思则罔____ 有害 • 3.思而不学则殆____ • 4.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
旧的(知识) 领悟
(这一点)
可以
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可
以 为 师 矣。” 凭 做 了
理解:正确的学习方法是: 常复旧课,领悟新知。
译文
3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 ,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 可以凭这一点当老师了。”
4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迷惑 思而不学则殆。” 疑惑不解
第四则学而不思则罔[学 习方法]
思考:这十则孔子言论大 都是关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 法的,你认为哪些是关于学 习态度的?哪些是关于学习 方法的?
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则殆;
学习态度
知之……为不知;三人……焉; 见贤思齐……内自省也
品德修养 人不知而不愠;为人谋
而忠;与朋友交而信;士不…… 弘毅;岁寒…..也;己所…...于人。
5、诲女知之乎?知之为 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教导 通“智”,聪明 通“汝”,你 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道理 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 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学习态度:要老实谦虚,不要不懂 装懂
再读前五则,思考: 1、为什么“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 孔子更反对哪个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 学思相结合,方能有所得。
比一比:
背《论语》十则 谁背的快 ~~~ 看
孔子画像及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 名丘,字仲尼。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 想家、教育家、儒 家学派的创始人, 被誉为“万世师 表”、“千古圣 人”,世界十大思
相传孔子出生地----山东曲阜尼山全貌
孔府 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
孔庙 祭祀孔的地方
孔庙:
祭祀孔子的地方
孔林:
是孔子及其 家族的专用墓地
•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 而改之。 优点、好的 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 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选择 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他 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读书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 宽宏坚毅.这里指抱负 重 大 远大,意志坚强
(四)
任务
而道远。人以为己任,不亦重 道路 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停止
译文
4、孔子说:“只读书却 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 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 书,就会有害。”
虚词“而”的基本用法有两种: 顺接和转接。 顺接,指用“而”字连接的两个部分 意思是顺着下来的。
例: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转接,指由“而”连接的两个部分意 思 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 上的转折。 例: 思而不学则殆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抱 负远大,意志坚定,因为他肩 负着重大的使命,路途又很遥 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 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品德修养问题
凋谢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 柏是最后凋谢的。
一句话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
奉行 终身行之者乎?” 想要的
刚强、勇毅
课堂作业: 1、填空 教育 家。《论语》 孔子是古代伟大的 思想 家、 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 的言行的书。“论语”的“论 读 lún 。 2、按要求用原文填空。 (1)表明做人应该有远大抱负,坚强的意志的 句子是 士不可不宏毅,任重而道远 。 (2)孔子提出的关于“恕”的处世准则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通“悦”,愉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快 志同道合的人 有道德修养的人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 按时 说乎?
人不知 而 不愠,不亦君子 了解 但 怨恨,恼恨 乎?”
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 “不也……吗?”
译文
孔子说:‚学习了(知 识),然后按时去温习它,不 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 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 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 是君子吗?”
?
比一比:
背《论语》十则的前 五则
看谁背的快 ~~~
看齐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 指德行优秀的人,贤人
(二)
而内自省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 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 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 的毛病。”
这一则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儒家经典著作,是一部记录 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书。共 20篇 。 内容涉及很广:哲学.政治. 教育.文学.艺术乃至立身处世 之道。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 主要依据.
《大学》《论语》《中庸》《孟子》
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 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 典。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 “半部《论语》治天下”。
(三)
大概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 恕(道) 勿施于人。”
[译]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 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 “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 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 人身上。”
这一则讨论品德修养问题。
读后五则,思考: 1、“三人行”一定“有我师 ”吗? 2、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什 么社会现象? 比喻在艰苦的逆境中才能 看出人的高贵品格。
《论语》的众多版本
◆听朗读,读准字音
论(lún)语 不亦说(yuè )乎 人不知而不愠(yùn) 三省(xǐng )吾身 学而不思则罔( wăng ) 思而不学则殆( dài ) 诲( huì )女( rǔ )知之乎 是知( Zhì )也 弘毅( yì ) 其恕(shù)乎
多种方式诵读
对照课文下面的注释自 己试着翻译课文前五则, 了解课文的内容。
每天
xǐng,反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泛指多次 谋划,出主意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
wè i,替
忠实
温习,复习
不信乎?
真诚,诚实
传不习乎?
老师传授的知识
理解:这一则谈人的
品德修养。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 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 不是忠实呢?跟朋友往来是 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 业是不是复习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