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合集下载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所谓“八益”,“一曰治气,二曰致沫,三曰知时, 四曰畜气,五曰和沫,立曰窃气,七曰待赢,八曰定倾”。 所谓“七损”,分别为”内闭”、“外泄”、“竭”、 “弗”、“烦”、“绝”、“费”。
七损八益,应指古代房中养生术中七种有害于精气的 做法和八种有益于精气的做法。
[原文206]
帝曰:调此二者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损八 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年 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 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 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则强, 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 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 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 之事,乐恬惔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 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能:胎之借字.
天地、上下
2. 概括阴阳 之间的关系
血气、男女 左右 水火
阴阳互相 为用,为万 物之本始。
[原文205]
帝曰:法阴阳奈何?岐伯曰:阳胜 则身热,腠理闭,喘麤为之俛仰,汗不 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 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 数慄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 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 也 。
[原文202]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 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 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伤 伤

• • 味 •




食 化为


伤于
[导读] 1、味、形、气、精、化的关系
气有药食之气 与真气之别。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 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 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 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2.1阴阳应象大论

2.1阴阳应象大论

3.“五气”偏胜致病
[原文]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 则濡泻。
马莳注:风气胜者,吾人之体从之而动焉,如振掉、摇动之类皆 是也。 王冰注:热胜则阳气内郁,故红肿暴作,甚则营气逆于肉理,聚 而为痈脓之肿。 王冰注:干于外则皮肤皴拆,干于内则精血枯涸,干于气及津液 则肉干而皮著于骨也。(《六元正纪大论》“燥胜则干”注) 张景岳注:寒胜者阳气不行,为胀满虚浮之病。 王冰注:湿胜则内攻于脾胃,脾胃受湿则水谷不分,水谷相和, 故大肠传道而注泻也。以湿内胜而泻,故谓之濡泻。
3.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厥气,逆行之气。满脉,邪气亢盛,充
斥脉体。去形,神气浮越,去离形骸。
5.伏气致病
[原文]
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曰:冬伤于寒,春必 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 背诵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冬伤于寒——春——阳气发越——温病 秋伤于湿——冬——郁而化热——咳嗽
[医案举隅]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肝脉循 于两胁,肝实胁胀,脾虚腹满。木乘土位,食少运迟,营 卫不和。补中益气,是其法程,更兼以涩固胃关之品,冀 效。
洋参、茯苓、冬术、炙草、川连、升麻、柴胡、归身、 木香、陈皮、山药、补骨脂、肉豆蔻
(《王九峰医案》)
[原文]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 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1]。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 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肢,浊阴 归六府。
1.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凡药物饮食的味属阴,多沉降而 走下窍;凡药物饮食的气属阳,多升散而达上窍。
王冰注:“味有质,故下流于便泻之窍;气无形,故上出于呼 吸之门。” 2.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吴崑注:“阴 气润下,故味厚则泄利,薄则通利;阳气炎上,故气薄则发散, 厚则发热。”

(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味、形、气、精、化

(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味、形、气、精、化

(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味、形、气、精、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

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此处论天气地味与人的关系,其中味、形、气、精、化恰构成天地两仪和人元三才,也即天之气、地之味两仪和人之形精化三才(后世形意拳总结为形、意、化)。

这里"归"有"依附于"的意思,"食"音饲,有食养、生化之义。

"伤"则有耗损之意。

天食人以五气,布于心肺,地食人以五味,布于脾胃,人则秉形、精、化而兼涵三才,自成三五之数,以形为人元之地而总括五形,精为人元之天而概为五精,化为人元之人而自隐五化也。

五味五形同属于地,则地之味归人元之地,有"味归形",气精同属于天,则天之气归人元之天,则有"气归精","精化为气"者,乃人元之天与人元之人皆通于天之气也,是有同气相求,人元为统也。

另形归气、精归化、气伤于味者乃人之地形附归于天气,人之天精归附于人之人元之灵化,地之味耗损天之气,恰以阴从阳,以阳从灵之理也。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共十一行。

)如此,则明显地可以看出《素问》本意是指十二藏的功能一概在于“气化”二字!只有“气化”,才得以出神明、出谋虑、出决断、出喜乐、出变化、出伎巧等等。

该段文字计十一行,构成一个完整的意群,十一行文字应作一气儿看,不得间断乃可。

若有间断,则名不正,言不顺,理不明,事不成。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天上的无形之邪伤害五脏; 饮食寒热的有形邪气伤害六腑; 地面的湿气伤害皮肉筋脉。
7.“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治疗方法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指针法而言,但同样适于药物治疗。 8.归纳诊候(阴阳学说诊法上的运用)
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审清浊(望诊):清—阳,浊—阴 视喘息,听音声(闻诊): 清亢明亮—阳,重浊低沉—阴 观权衡规矩(切诊): 权衡—阴,规矩—阳 按尺寸(按、切诊): 按尺肤:滑—阳,涩—阴; 切寸口脉:浮—阳,沉—阴
辛走气而性散(如麻黄味辛,发汗解表) 阳 甘走脾而灌溉四旁(如党参、甘草味甘,益气补中) (桂枝汤: 用辛味桂枝与甘味甘草)
阴 酸主收敛,又依赖春生木性而上涌(如乌梅) 苦主泻下,又炎上作苦(如大黄味苦,通泄) (瓜蒂散: 用酸味赤小豆与苦味瓜蒂相配伍)
气火关系
壮火
药食气味纯阳的作用
病理上亢盛的邪火
清阳之气向上、向外升发; 浊阴之气向下、向内沉降.
治疗耳目失聪—益气升提法 治疗表证—宣肺发散法 治疗手足厥逆—温阳法 治疗肠胃积滞—攻下法 治疗水肿—利水逐水法
治病必求于本(中医的基本治则) 如何“求本”:“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 以 平为期.” 诊法、辨证:寻求阴阳失调征象和机理 治疗:协调阴阳.
(2)从病机角度来说,则指阴阳偏胜偏衰的 病机.阴阳之间一方偏胜则致另一方受损 ,从 而失去平衡协调而致病。
阴阳偏胜病机: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对立、斗争) 表现: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阴阳转化病机: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重、极为转化条件)
5 .五气偏胜病机
“风胜则动”:风气内盛,使肢体振掉动摇或头目昡晕.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重寒则

中华定律之阴阳定律

中华定律之阴阳定律

中华定律之阴阳定律阴阳定律内容:阴阳互体、阴阳化育,阴阳对⽴、阴阳同根。

太极阴阳图出⾃1、《素问·阴阳应象⼤论》黄帝⽈: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母,⽣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2、《道德经》⽈:“道⽣⼀,⼀⽣⼆,⼆⽣三,三⽣万物。

万物负阴⽽抱阳,冲⽓以为和”。

起源古⼈观察到⾃然界中各种对⽴⼜相联的⼤⾃然现象,如天地、⽇⽉、昼夜、寒暑、男⼥、上下等,便归纳出'阴阳'的概念。

最早的阴阳,就是⽩昼与⿊夜,⽽且昼夜交替,使古⼈产⽣了阴阳可以互相转化的认识,⾃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着阴和阳相互对⽴的两个⽅⾯,⽽对⽴的双⽅⼜是相互统⼀的。

阴阳的对⽴统⼀运动,是⾃然界⼀切事物发⽣、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

意义阴阳是中国古代⽂明中对蕴藏在⾃然规律背后的、推动⾃然规律发展变化的基础因素的描述,是各种事物孕育、发展、成熟、衰退直⾄消亡的原动⼒,是奠定中华⽂明逻辑思维基础的核⼼要素。

它是⾃然界的客观规律,是万物运动变化的本源,是⼈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法则。

内容:阴阳互体、阴阳化育,阴阳对⽴、阴阳同根1、阴阳对⽴阴阳对⽴。

在阴阳对⽴统⼀是太极存在的必要条件,也是太极发展的必然结果。

命书⾔:寒虽甚,要暖有⽓,暖虽⾄,要寒有根,则能⽣成万物。

若寒甚⽽暖⽆⽓,暖⾄⽽寒⽆根,必⽆⽣成之妙也。

是以过于寒者,反以⽆暖为美。

过于暖者,反以⽆寒为宜也。

盖寒极暖之机,暖极寒之兆也,所谓阴极则阳⽣,阳极则阴⽣,此为⾃然的不变法则。

2、阴阳转化阴阳转化和阴阳消长。

《易经》⽈“君⼦所居⽽安者,易之序也”。

归根结底都是阴阳的作⽤和转化之序。

这⾥我们⾸先从四象和五⾏的⾓度来阐述。

⽊⽣⽕,⽕⽣⼟,⼟⽣⾦,⾦⽣⽔,是五⾏循环永远不能打破的循环规律。

从四时上看,春夏秋冬也是不以⼈的意志为转移的⾃然规则,春天以后必是夏天,到⼤暑则阳⽓旺极必会转阴,就是秋天,秋天以后必会是冬天,这也深刻揭⽰了⾃然与社会的发展规律。

学习_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学习_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阴阳的相互转化。 酸化木,苦化火,久服酸苦之味,易从木火热 化。
第三段 病因致病
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 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 形伤气也。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
410湿1 胜则濡泻。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 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
质。 如津液、气血。
• 清阳发腠理: 清阳:指温煦腠理的物质。 如卫气。
• 浊阴走五脏: 浊阴:指滋养五脏的物质。 如营血、精血。
• 清阳实四肢:
清阳:能温煦四肢、使其活动自如的 物质。
• 浊阴归六腑:
浊阴:能使六腑功能发挥正常的物质。
小结
1. 阴阳的含义
是天地形成的本源物质。
2. 阴阳的特点
主要内容
论阴阳含义、基本规律 药食气味阴阳属性及作用 病因致病 论天地人阴阳五行生命系
统 论阴阳理论在医学中的应

论阴阳含义、基本规律
1201 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
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 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
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躁, 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 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 清。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
均指人体的营养物质, 轻清上浮的精微物质为清阳, 重浊下沉的精微物质为浊阴。
第二段 药食气味阴阳属性及 1204 水為陰,火為作陽。用陽為氣,陰為味。味歸
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 味,化生精,氣生形。味傷形,氣傷精;精化 為氣,氣傷於味。
7301 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味厚者為陰,薄

治法阴阳应象大论

治法阴阳应象大论

思考题: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虚、实证治 疗的具体运用是怎样论述的?
味厚:如龟板、猪脊髓等血肉有情之品 及黄柏等坚阴之品。
“气虚宜掣引之”
【含义】掣引,指பைடு நூலகம்气升提法。气虚下陷 的病证,用补气升提法治疗。
如:气虚下陷的内脏脱垂、泄泻等,用 举元煎、补中益气汤治疗。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含义】即阴虚、阳虚证的治法。阴虚阳 亢证用滋阴法,叫“阳病治阴”(即 “寒之而热者取之阴”);阳虚阴盛证 用补阳法,叫“阴病治阳”(即“热之 而寒者取之阳”)。
如:风寒表证初期无汗、头身痛,用辛 温发散药煎汤浸洗或熏蒸。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含义】邪在皮毛,可用发汗解表法治疗。
“其在下者,引而竭之”
【含义】引而竭,指涤荡、引导法。病邪 在下部、下焦者,可用涤荡疏利法使邪 从下走。
如:利尿法、攻下法、攻逐水饮法。
“中满者,泻之于内”
【含义】邪在中部、中焦的痞满坚实的病 证,可用消散法使邪从中消。
如心下痞,用泻心汤治疗。
“血实者,宜决之”
【含义】决,冲决、开破,指针刺放血法。 血瘀壅实之实证,可用刺络放血法治疗。 后世引申为活血破瘀法。
如:下肢脉痹或急性腰痛、腰扭伤之实 证,用委中放血法治疗。
“其剽悍者,按而收之”
【含义】病邪急猛之证,应按其邪盛或正 衰的不同表现,以收敛病势、制伏邪气 法治疗。
第一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节选)
内容:本段原文论述了运用阴阳理论确 定的治则理论及具体治法。
一.治病步骤
• 先审察疾病的 阴阳性质 轻重缓急虚实 部位(上下表里气血)
• 再选择正确的治法。
二.治法归类
(一)针刺:据病势的盛衰而选择针 刺的时机。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原文及译文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原文及译文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原文及译文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原文为:
天地之道,可类而叙也。

陰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也,变化之父母也,生杀之本也,神明之府也,守护生命之官也,先后之经纬也,神明之府也,五行之会也,阴阳之所分也,阴阳者,陰至寒,阳至热也。

阴父阳母也;阴主外,阳住内也;阴主刚,阳主柔也;阴用心,阳用气也;阴在内,阳在外也;阴静而阳躁也;阴沉而阳浮也;阴虚而阳实也;阴内蓄而阳外发也;阴阳相推而变化随也。

阳主下部,阴主上也;五藏六府,阳所主也;五音之声,宫商角徵羽也,此五音者,谓之乐音也,乐有正也,正音者,五行均也。

诸音,各有音调也,变转相应也,此五音者,所以调人身也,以乐天地之宜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译文如下:
天地的道理可以进行类比和叙述。

阴阳是天地的道理,万物的规律,变化的根源,生与死的本质,神秘的宝库,保护生命的职务,先后的经纬,五行的会聚,阴阳的分界。

阴阳分别就是指阴极端的寒冷和阳极端的炎热。

阴是父亲,阳是母亲;阴主外在,阳则存在内部;阴主刚性,阳主柔性;阴使用心,阳则使用气;阴存在内部,阳存在外部;阴静而阳热衷;阴沉而阳浮动;阴虚而阳实在;阴在内部贮藏,
阳在外部释放;阴阳相互推动并随之变化。

阳主管下部,阴主管上部;五脏六腑都受阳性的主宰;五音的声音分别是宫、商、角、徵、羽,这五种音音调谐和声音的变化相应。

这五音指的是音乐的声音,音乐有正音,指的是五行之间的和谐。

各种音乐,都有不同的音调和转换,这五音用以调整人的身体,以合乎天地之适的音乐。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各从其类
“风胜则动”:风邪太过,使肢体振掉动摇或头目昡晕。
“热胜则肿”:火热内郁,营气壅滞肉理,聚为痈疡红肿。
“燥胜则干”:燥胜津伤,则出现津液干涸的表现。
“寒胜则浮”: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阳气不行,聚水成

为浮肿。
“湿胜则濡泻”:脾被湿困,不能运化水谷,故泄泻稀溏。
临床意义:提出病因辨证的观点,对临床分析病机
形:阴,精:对于气为阴,对于形为阳.
(4)药食气味的阴阳属性及效用 阴为味 味厚为阴中之阴 泄(大黄;黄连) 味薄为阴中之阳 通(猪苓;茯苓) 阳为气 气厚为阳中之阳 发热(干姜;附子) 气薄为阳中之阴 发泄(薄荷;荆芥) 总结: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5)气火关系 壮火 ①药食气味纯阳的作用(注7) ②病理上亢盛的邪火(张景岳注,见理论阐释2) 少火 ①药食气味温和的作用 ②生理上阳和、温煦之火 壮火食(蚀)气,壮火散气— 壮火之(加临)气衰 气食(仰饲)少火,少火生气— 少火之气壮
金 西 燥 辛 白 商 肺 鼻 皮毛 哭 忧 咳
水 北 寒 咸黑 羽 肾 耳 骨 呻 恐 慄
2.阴阳的对立互根关系 阳: 天 上 气 男 左 火 外 阴: 地 下 血 女 右 水 内 阴在内,阳之守:阴藏精,居内以充养固守阳气。 阳在外,阴之使:阳化气,行于外为阴之役使。 说明阴精阳气互相为用,又体现阴阳间的对立、
[内容提要] 本篇主要讨论: 1.阴阳的概念及事物的阴阳分类规律 (属性); 2.阴阳学说在医学上的运用; 3.五行的归类法则及其在医学上的运用。
[目的与要求] 1.掌握阴阳的概念及其基本变化规律; 2.掌握阴阳学说在医学上的运用; 3.了解事物五行归类的基本思想和意义。

阴阳应象大论

阴阳应象大论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辛走气而性散(如麻黄味辛,发汗解表) 阳 辛走气而性散(如麻黄味辛,发汗解表)
甘走脾而灌溉四旁(如党参、甘草味甘,益气补中) 甘走脾而灌溉四旁(如党参、甘草味甘,益气补中) 酸主收敛,又依赖春生木性而上涌(如乌梅) 阴 酸主收敛,又依赖春生木性而上涌(如乌梅) 苦主泻下,又炎上作苦(如大黄味苦,通泄) 苦主泻下,又炎上作苦(如大黄味苦,通泄) 注意:“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注意: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可作阴阳相胜的病机理解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3) 药食气味的阴阳属性及效用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阴为味 味厚为阴中之阴 味薄为阴中之阳 阳为气 气厚为阳中之阳 气薄为阳中之阴 泄(降泄通便,如大黄、黄连) 降泄通便,如大黄、黄连) 通利小便,如猪苓、茯苓) 通(通利小便,如猪苓、茯苓) 发热(助阳发热,如干姜、附子) 发热(助阳发热,如干姜、附子) 发泄(发汗解表,如薄荷、荆芥) 发泄(发汗解表,如薄荷、荆芥)
目 的 要 求
1.掌握阴阳的概念及其法则; 1.掌握阴阳的概念及其法则; 掌握阴阳的概念及其法则 2.掌握阴阳学说在医学上的 2.掌握阴阳学说在医学上的 运用; 运用; 3.了解运用五行学说归类事 3.了解运用五行学说归类事 物的法则
一、阴阳学说的总纲及其在分析
事物中的运用
1.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1.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 阴和阳的相互对立 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阴静阳躁” “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 (2) 阴和阳相互依存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阳化气,阴成形” “阳化气,阴成形” 明张介宾曰: 盖阳不独立, 明张介宾曰:“盖阳不独立,必得阴而 后成…… 阴不自专,必因阳而后行…… ……; 后成……;阴不自专,必因阳而后行 所谓独阳不生,独阴不成也。 所谓独阳不生,独阴不成也。” (3) 阴和阳相互转化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阴阳;注意:转化需要条件 转化需要条件—极 寒热 = 阴阳;注意 转化需要条件 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全文解读PPT课件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全文解读PPT课件

(二)药食气味厚薄性能不同的机理
味(属阴) 厚——阴中之阴:纯阴直降而泄下 (如大黄、黄柏)
薄——阴中之阳:通利、淡渗(如 泽泻、桃仁、茯苓)
气(属阳) 厚——阳中之阳:助阳生热(如附 子、鹿茸)
薄——阳中之阴:发散、外泄(如 银花、麻黄)
第五段(从“壮火之气衰”至“少火 生气”)
内容:少火、壮火的含义及与元气 消长的关系。
• 处方:六一散12克,藿香、葛根各4.5克,茯苓、 大腹皮、炒扁豆各6克,姜厚朴、苏叶各3克。
• 7日后复诊,热退,身微汗,腹胀减轻,不呕吐, 尿量增多,大便每日10次,色质好转,口润,舌 不粘腻,暑湿渐化,脾虚益显,继以健脾止泻之
法而获痊愈出院。(《何世英儿科医案》)

(二).内伤致病因素对人体的伤害
治疗学:
清阳不出上窍或浊阴上犯清窍的头晕、耳目失 聪证:益气升提法、化痰降浊法 * 清阳不发腠理的肺气不宣证:宣肺发表法
清阳不实四肢的手足厥逆证:温阳通络法
浊气在上的肠胃积滞证:攻下法
浊阴不归六腑的水肿证:利水攻逐法、淡渗利 湿法 *
清阳出上窍
【案例】沈,三月十三日:中气下陷,疲倦无力, 面色萎黄,午后头冷而痛,无非阴霾蒙蔽,脉 沉不起,舌白无华。劳力内伤之候,正合东垣 升清之法。党参一钱五分,细辛三分,全当归 一钱五分,陈皮一钱五分,蔻仁一粒,黄芪一 钱五分,川芎四分,升麻四分,茅竹一钱五分, 炮姜四分,炙甘草四分,柴胡四分,冬术一钱 五分,茵陈三钱。(摘自《张山雷医集 医案部 分》)«
(一)自然界中阴阳清浊升降的运动规律: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二)人体阴阳清浊升降的正常运动为生 理现象。
清阳 上升:出上窍(提供给视听嗅觉等功 能赖以发挥的精微物质)(或 涕、泪等轻清的分泌物)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五行之间关系的认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五行之间关系的认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五行之间关系的认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中医学经典文献《黄帝内经》中的一篇重要篇章。

它阐述了阴阳学说在中医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了阴阳与五行之间的密切关系。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五行之间关系的认识进行全面评估,并提供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阴阳学说的概念和意义1.1 阴阳概念的起源与内涵阴阳学说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对世界万物变化规律的总结和概括。

它将自然界和人体划分为阴阳两个相对而对立的方面,代表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阴阳包含了一切事物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转化、相互作用,共同维持事物的平衡和发展。

1.2 阴阳学说在中医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基础和核心,贯穿于中医的各个领域。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与疾病,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和实施,都与阴阳的平衡或失衡密切相关。

通过辨证论治,恢复阴阳的平衡,才能达到治疗疾病和维护健康的目的。

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五行之间关系的认识2.1 五行学说的概念和意义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自然界和人体划分为五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方面:木、火、土、金、水。

五行代表了具有特定属性和相互关系的物质和能量,它们之间以生克制化的方式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宇宙的基本运行规律。

2.2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五行之间关系的论述《阴阳应象大论》中,素问深入探讨了阴阳与五行之间的密切关系。

他指出,阴阳是五行之本,五行是阴阳之化。

阴阳与五行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构成了整个自然界和人体的运行规律。

在五行中,木属阳,火属阳,土属中和,金属阴,水属阴。

阴阳之间的平衡决定了五行之间的协调与发展。

素问还通过论述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强调了阴阳调节的重要性。

当五行之间的阴阳失衡,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健康的受损。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五行之间关系的论述,是中医理论中关于阴阳和五行的重要而深刻的认识。

阴阳应象

阴阳应象
形体。形伤气,指形先伤而后及于气。先痛而后肿,是气先受伤而影响形体; 先肿而后痛,是形先受伤而影响气机)。
译文:凡气味辛甘而有发散功用的,属于阳;气味酸苦 而有通泄功用的,属于阴。酸苦涌泄太过,则机体阳气 损伤;辛甘发散太过,则机体阴精耗损。辛甘太过,就 产生热病;用酸苦太过,就产生寒病。酸化木,苦作火, 久服酸苦之味,易从木火热化。辛化金,甘化土,久服 辛甘之味,易从凉湿寒化。寒能伤形体,热能伤气分; 气分受伤,可以产生疼痛形体受伤,形体可以发生肿胀。 所以先痛而后肿的,是气分先伤而后及于形体;先肿而
与四肢,浊阴内走于六腑。
水為陰,火為陽。陽為氣,陰為味(气,指药物饮食之气,因
其无形而升散,所以为阳。味,指药物饮食之味,因其有质而沉降,所以属 阴。此“气”不同于中药学的“四气”,“味”则类同于中药学中的五味)。
味歸形,形歸氣(归,有滋养和仰求两义。形,指形体,包括脏腑精血
等有形物质。气,这里指人体的真元气。此言药物饮食的味滋养人的形体,
译文:风邪太过,则能发生痉挛动摇;热邪太过,则能 发生红肿;燥气太过,则能发生干枯;寒气太过,则能 发生浮肿;湿气太过,则能发生濡泻。大自然的变化, 有春、夏、秋、冬四时的交替,有木、火、土、金、水 五行的变化,因此,产生了寒、暑、燥、湿、风的气候, 它影响了自然界的万物,形成了生、长、化、收藏的规 律。人有肝、心、脾、肺、肾五脏,五脏之气化生五志, 产生了喜、怒、悲、忧、恐五种不同的情志活动。
属阳,多升散而达上窍)。
译文:水分为阴阳,则水属阴,火属阳。人体的功能属 阳,饮食物属阴。饮食物可以滋养形体,而形体的生成 又须赖气化的功能,功能是由精所产生的,就是精可以 化生功能。而精又是由气化而产生的,所以形体的滋养 全靠饮食物,饮食物经过生化作用而产生精,再经过气 化作用滋养形体。如果饮食不节,反能损伤形体,机能 活动太过,亦可以使经气耗伤,精可以产生功能,但功 能也可以因为饮食不节而受损伤。味属于阴,所以趋向

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黄帝内经

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黄帝内经

(八),摄生方面 ),摄生方面 摄生法则:调和阴阳之气. 摄生法则:调和阴阳之气. 方法:七损八益. 方法:七损八益. 七损八益: 七损八益:一,指古代房中养生术 七种有害于人体精气的做法和八种有利 于人体精气的做法. 认为" 于人体精气的做法.二,认为"七"为 阳数,"八 为阴数; 损为节制, 阳数 八"为阴数 损为节制,益为扶 助,即抑阳扶阴之意. 即抑阳扶阴之意.
思考讨论 思考 讨论 1,人体阴阳清浊升降的生理现象和病 理变化各是什么? 理变化各是什么?对其中的含义及其有关 机理分别予以说明. 机理分别予以说明. 2,本文是怎样运用阴阳理论来分析药 物气味和功能的? 物气味和功能的? 3,壮火与少火的含义是什么?它们与 壮火与少火的含义是什么? 元气消长的关系如何? 元气消长的关系如何? 五气偏胜产生什么病变?病机如何? 4,五气偏胜产生什么病变?病机如何?
阴阳应象大论》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目的要求 目的要求] 目的要求
1,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进 ,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础上, 一步加深对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解. 一步加深对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解. 2,掌握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 ,掌握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 3,掌握阴阳五行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人 ,掌握阴阳五行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 体阴阳请浊升降的生理活动与病理变化, 体阴阳请浊升降的生理活动与病理变化,五气 偏胜的致病特点, 偏胜的致病特点,药物气味厚薄及其性能的阴 阳分析,壮火与少火的含义, 阳分析,壮火与少火的含义,以阴阳为诊法的 大纲,以阴阳指导针刺等) 大纲,以阴阳指导针刺等)
2,不同病邪所伤不同 喜怒(情志刺激)伤人气机; 喜怒(情志刺激)伤人气机; 寒暑(外感邪气)伤人形体; 寒暑(外感邪气)伤人形体; 大怒伤肝之阴血,大喜伤心之阳气; 大怒伤肝之阴血,大喜伤心之阳气; 六淫之邪,感则伤五脏; 六淫之邪,感则伤五脏; 水谷寒热失调,感则伤害六腑; 水谷寒热失调,感则伤害六腑; 地之湿气,感则伤害皮脉筋肉. 地之湿气,感则伤害皮脉筋肉.

4-阴阳应象大论(治则)

4-阴阳应象大论(治则)

⑴ 因其轻而扬之
② 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
有邪 表邪,病位在肌肤 渍形 用热水、药液蒸,浸浴身体。
渍 浸也。即浸浴熏蒸发汗。即病邪在肌表, 可用汤液熏蒸,浸浴取汗方法。
作用:祛表邪,散表热;清里热,助阳散寒 • —— 病邪在表,用药液浸渍、熏蒸的方法
以发汗解表。
③ 其高者,因而越之
高 指病位。邪在上焦。如咽喉、胸膈、胃脘等。 越 发越,指涌吐法,催吐之类。
阳虚→阴盛-温阳散寒 附子汤
二、调整阴阳
乡,病位。辨明病邪在气分、血分,令其固 守在原有部位,勿使其扩散。不要使血病及 气,气病及血。
【复习思考题】 1.掌握各治疗原则的适应证。 2.背诵各条治则。 3.为何说“血实宜决之”? 4.“其实者,散而泻之”是何义?
选择题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形不足者”的治疗方法是: • A.补味 B.温气 C.扬之 D.发之 E.填精
彰 彰复,补益之法。
• —— 气血虚衰病证,用补益法使正气充盛而 彰显。
2. 因其衰而彰之——治虚总则
(1)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
• 形不足 形气为阳,指形体劳倦,属阳衰。 • 温之以气 以甘温补气之药,温养元气。
—— 形气虚衰者,用益气方药以温补
• 症候特点:以阳虚、气虚为主要特征 • 病机特点:阳气不足,无以温煦 • 治疗原则:温补阳气 • 代表方剂:四君子汤,肾气丸等
• ——病位高,邪在上(咽喉、胸膈、胃脘)时, • 用涌吐、升散之法以发越病邪从上而出。
• 症候特点: 病位高,在上焦。 • 适应证: 痰涎蕴积,壅遏于咽喉或胸膈;或宿食,
或毒邪停胃脘。 • 治疗原则: 因势利导、引邪上越。 • 催吐代表方:瓜蒂散。
⑵ 因其重而减之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_《黄帝内经》_原文_内容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_《黄帝内经》_原文_内容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原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内容】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求于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阴静阳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

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

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

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

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

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

味厚则泄,薄则通。

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寒伤形,热伤气。

气伤痛,形伤肿。

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厥气上行,满脉去形。

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

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

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

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

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

学习《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内容,写一写体会or学习心得

学习《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内容,写一写体会or学习心得

学习《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内容,写一写体会or学习心得中医基础理论中,阴阳有多种属性,以及多种关系,除了互根互用、对立制约、相互转化、还有消长平衡的关系。

对于初学阴阳,偶尔会觉得各种关系之间的度很难把握,更无法用书中所说的原理去指导工作和学习,对于消长平衡,老师给予详细的讲解。

老师说,消长是指增减、盛衰、进退的意思。

所谓阴阳消长,是指阴阳之间的增减、盛衰、进退的运动变化。

对于阴阳消长的规律,老师接着说,阴阳对立双方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此盛彼衰、此增彼减、此进彼退的运动变化之中。

其消长规律为阳消则阴长,阴消则阳长。

这就是阴阳之间彼此消长的规律。

就比如,一年有四季的变化,冬至,本应天寒,过了冬至,阳气逐渐上升,引起微微下降。

到了夏至,阴气微微上升,阳气转而微微下降。

这四季的更迭和变化就可以反映出阴阳消长的变化规律。

就是阴阳之间不断进行增进、进退和发生盛衰、消长的变化。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略微懂了些,不仅是四季,昼夜也是如此,比如子时和午时,从子时到午时是阴消阳长,从午时到子时,是阳消阴长,那么一天,一昼一夜,二十四小时体现了阴阳,昼为阳、夜为阴,他们不断的进行着阴阳消长的变化。

阴阳学说渗透到中医学的理论中、贯穿与中医学的领域中,既像是一种工具,又像是一种方法,决定着学医人的认识观念和思维方法,同时也决定着治疗的思路和用药的观念,而同时,疾病的发生和治疗,更是离不开阴阳属性。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中医学以水火作为阴阳的征象,水为阴,火为阳,反映了阴阳的基本属性。

老师说,划分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标准是︰凡属于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功能的,属于阳的范畴,静止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凉的、晦暗的、物质的、属于阴的范畴。

由此可见,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概括为阴和阳两类,任何一种事物内部又可分为阴和阳。

疾病也与阴阳密切相关,不可分割,老师说,阴阳虽然抽象,但对于学习中医的人来说,确实无法越过的里程碑,只有弄明白属性,才能有自己的一己之见,也才会辩证清楚,治疗疾病,这也是和西医的区别之一,西医治疗,找到病因,方可对症下药,外科更是如此,只针对疾病,而非针对个人,对比而言,中医的博大精深更是如此,也更能体现中医的整体观念。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节选)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节选)

第一節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節選) A型题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经文,指出病变处于怎样情况下,可剌而已:A.病之始起也B.病之终期也C.病之盛实也D.病之阳盛也E.病之血结也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经文,指出病变处于怎样情况下,可待衰而已:A.其盛B.其实C.其虚D.其寒E.其热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经文,故因其轻而:A.行之B.散之C.汗之D.扬之E.彰之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经文,因其重而:A.攻之B.泻之C.减之D.温之E.补之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经文,因其衰而:A.升之B.温之C.举之D.彰之E.平之6.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经文内容,临床应用“彰之”治法,是对:A.因其衰B.因其重C.因其轻D.因其高E.因其实7.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经文内容,临床应用“扬之”治法,是对:A.因其衰B.因其重C.因其轻D.因其高E.因其轻8.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经文内容,临床应用“减之”治法,是对:A.因其衰B.因其重C.因其轻D.因其高E.因其实9.《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治疗“精不足者”的方法是:A.填之以精B.濡之以血C.养之以形D.补之以味E.滋之以阴10.《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治疗“形不足者”的方法是:A.益之以精B.温之以气C.补之以形D.填之以味E.养之以阴1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治疗“其高者”的方法是:A.因而越之B.因而汗之C.因而散之D.因而彰之E.因而收之1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其高者,因而越之”的“越之”是指:A.发汗法B.开窍法C.升举法D.涌吐法E.补益法1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应用“引而竭之”治疗者的病位是:A.其下者B.其中者C.其下者D.其脏者E.其腑者1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治疗“中满者”的具体治法是:A.引而竭之B.散而泻之C.按而收之D.泻之于内E.引而越之1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治疗“其实者”的治法是:A.汗而散之B.散而发之C.汗而宣之D.宣而发之E.散而写之16.《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治疗“血实”的治法宜:A.泻之B.决之C.散之D.攻之E.行之17.《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治疗“气虚”的治法宜:A.掣引之B.和引之C.竭引之D.潜引之E.温引之18《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气虚宜掣引之”的“掣引”是:A.气功B.导引C.平肝熄风D.回阳救逆E.升提补气B型题A.汗而发之B.温之以气C.引而竭之D.补之以味E.按而收之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治疗“其在皮者”的治法是: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治疗“其慓悍者”的治法是:A.扬之B.彰之C.泻之D.减之E.越之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因其重而”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因其轻而”A.泻之B.决之C.散之D.彰之E.行之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治疗“血实”的治法宜:6.《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治疗“因其衰”的治法宜:X型题1.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以下的治法是根据邪气的部位施治:A.因其轻而扬之B.其高者,因而越之C.其下者,引而竭之D.其在皮者,汗而发之E.因其衰而彰之2.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以下的治法是根据邪正盛衰而施治:A.因其衰而彰之B.其盛,可待衰而已C.其实者,散而写之D.血实者决之E.气虚宜掣引之3.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以下有关“因势利导”治则的运用治法:A.形不足者,温之以气B.精不足者,补之以味C.其高者,因而越之D.其下者,引而竭之E.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药食气味的阴阳属性及性能
气厚者为阳(阳中之阳) 阳气出 上窍 气厚则 发热 气薄则 发泄
气薄者为阴(阳中之阴)
味厚者为阴(阴中之阴) 阴味出 下窍 味薄者为阳(阴中之阳)
味厚 则泄 味薄 则通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之:使动用法。
食:消蚀。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 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 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云变为天气(云出天气)
地 气 上 为 云

天 气 下 为 雨
雨 雨变为地气(雨出地气)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 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 阴归六府。
清阳,指呼吸之气及发声、视觉、嗅觉、味觉、 听觉等功能赖以发挥作用的精微物质,出于上窍。浊 阴,为二便污秽之物,出于下窍。 清阳,指卫气,布散于腠理。浊阴,指精血津液, 濡养于五脏。 清阳,指饮食物化生的精微物质,充养于四肢。 浊阴,指饮食物化生的糟粕,内归于六腑。
风气偏胜
热气偏胜
燥气偏胜
寒气偏胜
湿气偏胜
震掉眩晕
红肿痈疡
津液亏虚
虚浮肿胀
大便溏薄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 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 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 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 寒暑过度,生乃不固。
(3)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暴怒伤阴
喜怒伤气
暴喜伤阳 寒暑伤形

[导读] 以天地、静燥、寒热、云雨等自然现象,说 明阴阳的属性特征及其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的关系, 进一步明确了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 以阴阳清浊之升降出入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 • 病理现象: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 chen胀。 • 生理现象: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 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李东垣 当归补血汤
黄芪一两 (30克)当归 二钱(6克)
朱丹溪 大补阴丸
知母,黄柏,龟 板,熟地
【原文】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 生chen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飧(sun)泄:飧,水浇饭,《礼记正义· 玉藻》孔疏: “飧,谓用饮浇饭于器中也。” 飧泄,指腹泻而大便中挟有未消化食物。 chen胀:胸膈胀满。
食:同饲。
3、少火、壮火的含义及与正气的关系
(1)含义 壮 火 经中原义:药食气味辛热纯阳者(如乌附之类) 后世发挥:过亢之阳气
少 火 附子
药食气味辛甘温和者(如参归芪之类) 后世发挥:温和不亢之阳气
(2)与正气关系 壮火减损正气 少火增益正气 黄芪

[原文203] •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 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导读]Βιβλιοθήκη 1、阴阳偏盛的病理表现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 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 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
2.六淫之邪的致病特点
(1)寒热、形气与肿痛的关系
病因 病位 病状

寒 形 肿 气 伤 形 形 伤 气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 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
(2)风、热、燥、寒、湿五气致病特点
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 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 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 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 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 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 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 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 酸伤筋,辛胜酸。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 生清。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互文。阴阳既为生杀 之本,亦为长藏之本。即阳既能生万物,亦能杀 万物;阴既能长万物,又能藏万物。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寒气的凝固作用生成 浊阴;热气的升腾作用产生清阳。浊,痰湿之类 的病理产物。清,水谷精微。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 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 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 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 动为憂,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 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 苦伤气,咸胜苦。
• • • • • •
篇解 阴阳 虽言阴阳,亦赅五行。 应:对应。 象:形象,征象。 大:内容重要。 论:论说。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原文201】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 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 病必求于本。
[导读] 神明之府:《淮南子· 泰族训》:“其生物也,莫见其所 1. 阴阳的基本概念及引及医学的重要意义 养而物长;其杀物也,莫见其丧而物亡,此之谓神明。 阴阳是宇宙间万事万物发生、发展、变化、消亡的根本动 阴阳是产生自然界万物运动变化内在动力的场所。府,居 力所在。治疗疾病,必须以阴阳为根本。 舍、藏物的场所。
[原文202]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 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 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伤 伤
• • 味 •




食 化为


伤于
[导读] 1、味、形、气、精、化的关系
气有药食之气 与真气之别。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 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 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 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阴阳逆乱, “厥气上行, 满脉去形”
悲:《新校正》云:按《天元 纪大论》,“悲”作思。
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曰: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 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 于湿,冬生咳嗽。
(4)感受四时邪气延时发生的病证
在冬季感受寒邪,若当时邪不即发,则寒邪内伏, 至春季阳气生发之时,发为温病。 春季感受风邪,若当时不病,邪气留连,木郁乘土, 夏季则发为飧泄。 夏季伤于暑邪 若不立即发病,至秋季又外感秋凉 之气,引动体内郁热,寒热交争,则发为痎疟。 夏秋之交,感受湿邪,当时不病,至冬季,湿郁化热, 冬寒外闭,乘袭肺金,引动内热,发而为咳。
[原文204]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 列别藏府,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 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 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 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 其信然乎?
列别:罗列区分。 端络:整理经脉起止分布之头绪。 分部逆从:皮部之浮络,有顺行逆行之不同。
宜 删 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