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应象大论4阴阳五行与天地人其象相应
4阴阳应象
“气味太厚者,火之壮也。用壮火之品,则吾人之气不能当之而反 衰矣,如用乌、附之类,而吾人之气不能胜之,故发热。气味之温者, 火之少也。用少火之品,则吾人之气渐而生旺,血亦壮矣,如用参、 归之类,而气血渐旺者是也。”
张介宾将壮火、少火释为人体生理之火和病理之火。
津液
三、五气太过导致阴阳失调
风胜则动:风气太过,损伤肝筋,引起肢体动摇震颤,或头目眩晕;
火胜则肿:火热太过,血壅肉腐,聚为痈疡红肿;
燥胜则干:燥气太过,耗伤津血,引起人体内外干涩;
寒胜则浮:寒邪太过,损伤阳气,阳气不行,聚水成为浮肿(或寒
凝津滞);
湿胜则濡泻:湿邪太过,脾被湿困,失于健运,升降失常水谷不分
(4)从病机上看,人体疾病的形成不外乎阴阳的偏 盛偏衰。 (5)从治疗上看,药物的升降气味,用针的补泻、 左右等,皆不出阴阳之理。 由此可见,阴阳可以概括疾病的两种性质,疾 病发生的实质就是人体内阴阳失去了相对平衡的结 果,因此在治疗上也必须从阴阳入手,针对阴阳的 盛衰不同而进行治疗。 “治病必求于本”说明了疾病发生的本质,指 出了调治阴阳是治病的根本大法,此句是中医临床 诊治的基本原则,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三、五味的属性及其作用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以药物的五味划分阴阳: 辛走气,性主发散,甘入脾,灌溉四旁,均作用于无 形之气,故属阳;
酸主收敛,苦主泻下,二者合用又有上涌作吐,下行 作泻之功用,均作用于有形之物,故属阴。
讨论
少火壮火理论的意义
“热伤气”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炅则气泄” ——《素问· 举痛论》 “火者,元气之贼” “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 ——《脾胃论》
《内经》的“天人相应”思想及现实意义
《内经》的“天人相应”思想及现实意义中国古代医学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是用“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说明人体内外环境统一的典范。
它的内容不仅涉及医学,还包括天文地理、心理哲学、风水历法、阴阳五行等众多门类。
上个世纪80年代,医学界开始对《黄帝内经》的医学地理学思想进行了初步探索,并通过调查应证中医气质学说,讨论阴阳分型体质类型与HLA基因频率分布的关系。
90年代,吴颢昕从因地异质、因地异寿、因地异情、因地异邪等4个方面系统总结了《黄帝内经》中有关地理环境对人体影响的内容。
本世纪伊始,卢翠敏从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的体质、疾病类型、治疗原则、寿命长短以及医学流派的形成等方面系统论述了《黄帝内经》与医学地理学的关系;叶庆莲从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体的影响角度,探讨了《黄帝内经》包含的医学地理学思想;支军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分析了《黄帝内经》及其丰富的历史疾病地理、历史健康地理、历史长寿地理、历史营养地理和历史环境医学地理思想。
本文拟从地理环境、天体运行规律、自然区域等方面,总结其“天人相应”的思想,为养生保健、临床治疗、历史医学地理学和医学地理学研究、传染病预防、全球气候变化与灾害性天气研究提供借鉴。
1地理环境与疾病1.1 人文地理环境变迁与疾病《黄帝内经》认为时代、生活环境不同,疾病发生的原因与轻重程度也有差异,治病的手段和愈后效果也不同。
《黄帝内经》载:“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
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也?’岐伯对曰:‘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宜之形,此恬谵之世,邪不能深入世。
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以移精祝由而已。
当今之世不然,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故祝由不能也’”。
由此可见,社会越进步,人为因素致病的比重就越大。
1.2 饮食习惯与疾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认为酸、苦、甘、辛、咸五味分别与肝、心、脾、肺、肾对应,具有滋养作用,但过食五味会对人身体造成伤害,“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害伤在五味。
中医理论:天人相应、阴阳、五行、三阴三阳
中医理论:天人相应、阴阳、五行、三阴三阳中医理论有四条魂,贯穿于中医理论终始。
四条灵魂分别是:天人相应、阴阳、五行、三阴三阳。
天人相应是古人认识世界的思想和方法,体现在《内经》理论的方方面面,而五运六气理论是对天人相应思想的具体表达,其地位和作用被当代所弱化。
阴阳、五行贯穿于中医学理论,当代认为阴阳、五行是中医学的说理工具,其内涵和意义也没有完全发挥经意。
三阴三阳在当代中医理论中只保留了概念性的认识。
一、天人相应天人相应理论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是中医理论之魂,五运六气理论是天人相应理论的具体应用和表达,是魂中之魂,人法天地而生,人是天地整体的一个有机成分。
陈无择曰:“夫五运六气,乃天地阴阳运行之常道也。
”(1)天体运行影响自然界万物,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我国自有文字记载,就有对天象的观测记录。
《尚书·尧典》云:“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太虚廖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㧾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
”说明了天地自然地生化规律。
《素问·宝命全形论》云:“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素问·六节脏象论》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说明万物资始,天地化人,人的生存依赖天地以供养。
自然之道在于天、地、人的和谐,人和万物的生长壮老已在于天地之气的运动变化。
《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此之谓也。
帝曰:何谓也?岐伯曰:本气位也。
位天者,天文也;位地者,地理也;通于人气之变化者,人事也。
故太过者先天,不及者后天,所谓治化而人应之也。
”(2)自然因素影响人体健康与发病人体的生理、病理与天地相应:日月、星辰(五大行星、北斗)、潮汐、不同的年份、四季、五季、二十四节气、日夜等对人体的生理和病理都有内在的联系和影响。
黄帝内经白话文:阴阳应象大论
黄帝内经白话文:阴阳应象大论黄帝内经白话文:阴阳应象大论黄帝道:陰陽是宇宙间的一般规律,是一切事物的纲纪,万物变化的起源,生长毁灭的根本,有很大道理在乎其中。
凡医治疾病,必须求得病情变化的根本,而道理也不外乎陰陽二字。
拿自然界变化来比喻,清陽之气聚于上,而成为天,浊陰之气积于下,而成为地。
陰是比较静止的,陽是比较躁动的;陽主生成,陰主成长;陽主肃杀,陰主收藏。
陽能化生力量,陰能构成形体。
寒到极点会生热,热到极点会生寒;寒气能产生浊陰,热气能产生清陽;清陽之气居下而不升,就会发生泄泻之病。
浊陰之气居上而不降,就会发生胀满之病。
这就是陰陽的正常和反常变化,因此疾病也就有逆证和顺证的分别。
所以大自然的清陽之气上升为天,浊陰之气下降为地。
地气蒸发上升为云,天气凝聚下降为雨;雨是地气上升之云转变而成的,云是由天气蒸发水气而成的。
人体的变化也是这样,清陽之气出于上窍,浊陰之气出于下窍;清陽发泄于腠理,浊陰内注于五脏;清陽充实与四肢,浊陰内走于六腑。
水分为陰陽,则水属陰,火属陽。
人体的功能属陽,饮食物属陰。
饮食物可以滋养形体,而形体的生成又须赖气化的功能,功能是由精所产生的,就是精可以化生功能。
而精又是由气化而产生的,所以形体的滋养全靠饮食物,饮食物经过生化作用而产生精,再经过气化作用滋养形体。
如果饮食不节,反能损伤形体,机能活动太过,亦可以使经气耗伤,精可以产生功能,但功能也可以因为饮食不节而受损伤。
味属于陰,所以趋向下窍,气属于陽,所以趋向上窍。
味厚的属纯陰,味薄的属于陰中之陽;气厚的属纯陽,气薄的属于陽中之陰。
味厚的有泄下的作用,味薄的有疏通的作用;气薄的能向外发泄,气厚的能助陽生热。
陽气太过,能使元气衰弱,陽气正常,能使元气旺盛,因为过度亢奋的陽气,会损害元气,而元气却依赖正常的陽气,所以过度抗盛的陽气,能耗散元气,正常的陽气,能增强元气。
凡气味辛甘而有发散功用的,属于陽,气味酸苦而有通泄功用的,属于陰。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原文及译文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原文及译文1. 《黄帝内经》是古代中医宝库中的经典之一,其中的《阴阳应象大论》是其中的关键篇章之一。
在这篇论文中,对于阴阳的理论有着非常深刻的阐述,对于中医理论的发展和实践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原文:夫天地者,万物之盗也;日月者,万物之主也。
阴阳者,万物之和也;浊清者,万物之污也。
神明者,万物之纲也;妖邪者,万物之变也。
3. 译文:In this passage, it states that the heavens and the earth are the thief and the master of all things; the sun and the moon are the rulers of all things. Yin and yang harmonize all things, while turbidity and clarity contaminate all things. The gods and the bright are the thread of all things, while the monsters and demons are the change of all things.4. 从这段原文和译文中,我们可以看到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对于阴阳、浊清、神明和妖邪的概念非常重视。
这些理论不仅仅是关乎中医的治疗方法,更是对于人类生活和世界运行规律的一种深刻领悟。
5. 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黄帝内经中的阴阳概念,我们首先可以从阴阳的定义和作用开始。
在中医理论中,阴阳是指事物两个对立而统一的方面,互为存在、互相依存、相互消长、相互转化。
阴阳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贯穿于中医理论的各个方面。
6. 我们可以深入地探讨阴阳的相互关系。
在自然界中,阴阳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关系。
在人体内部,阴阳是相互补充、相互消长、相互调和的关系。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原文及译文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原文及译文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是中医学经典之一,深入探讨了阴阳的概念、特征以及它们在人体生理与疾病中的作用。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阴阳应象大论》的原文及译文,并结合丰富的内容,带领大家全面了解阴阳,并对生活健康提供指导意义。
【原文】黄帝问曰:有条有实,如脉之有数细大者,其出入难常,阴阳如是何也?岐伯曰:阴阳之相推移也。
两阳并行,两阴并列,两沉两浮,两浑两清,两时两气,两和两逆,是生万物之变也。
是故细所生者,实所养也。
虚病实治,实病虚治。
阴阳相贼,而更盛衰也。
更阴阳,以相贼也。
故两逆相摧,两和相持,两清相合,两浑相化,两沉相显。
故粗所生者,细所灭也。
故知阴阳之变术,则神矣。
【译文】黄帝问道:“在人体内,有的东西或细或大,如脉搏的快慢也不一致,这是阴阳如何运作的原理呢?”岐伯回答说:“阴阳相互作用并相互转化。
两阳并行,两阴并列,两者同时出现;两者同时发展,两者同时消退;两者同时存在,两者同时消亡;两者同时变化,两者同时兴衰。
这就是生命万物的变化过程。
因此,细微的东西是由实质养成的,而虚弱之病用实质治理,实质之病用虚弱治理。
阴阳相互破坏,使之更加兴旺或衰退,阴阳交替转化,相互消长。
所以,相反而行使之坏,相匀而持之好;相清而合之融,相混而化之好;相沉而显而露。
因此,粗糙的东西是由细微之物所消灭的。
因此,只有了解阴阳的变化,才能达到神的境界。
”【生动解读】阴阳是古代中医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它们是世界上万物运行的基本法则。
《阴阳应象大论》通过讲述阴阳在人体内相互转化的方式,生动地展示了阴阳的作用与特点。
阴阳的相互转化和平衡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关键。
只有阴阳平衡,人体的生理和心理才能正常运作。
文章中提到了“两阳并行,两阴并列”,表明阴阳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呼应的。
同时,文章中也提到了阴阳的消长转化,暗示着生活中一切都是动态变化的,人们需要根据自身的阴阳特点,合理调节生活方式,以保持身心的平衡。
学习_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阴阳的相互转化。 酸化木,苦化火,久服酸苦之味,易从木火热 化。
第三段 病因致病
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 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 形伤气也。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
410湿1 胜则濡泻。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 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
质。 如津液、气血。
• 清阳发腠理: 清阳:指温煦腠理的物质。 如卫气。
• 浊阴走五脏: 浊阴:指滋养五脏的物质。 如营血、精血。
• 清阳实四肢:
清阳:能温煦四肢、使其活动自如的 物质。
• 浊阴归六腑:
浊阴:能使六腑功能发挥正常的物质。
小结
1. 阴阳的含义
是天地形成的本源物质。
2. 阴阳的特点
主要内容
论阴阳含义、基本规律 药食气味阴阳属性及作用 病因致病 论天地人阴阳五行生命系
统 论阴阳理论在医学中的应
用
论阴阳含义、基本规律
1201 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
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 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
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躁, 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 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 清。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
均指人体的营养物质, 轻清上浮的精微物质为清阳, 重浊下沉的精微物质为浊阴。
第二段 药食气味阴阳属性及 1204 水為陰,火為作陽。用陽為氣,陰為味。味歸
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 味,化生精,氣生形。味傷形,氣傷精;精化 為氣,氣傷於味。
7301 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味厚者為陰,薄
《黄帝内经》—阴阳五行与天地人其象相应(续)(9)王洪图
《黄帝内经》—阴阳五行与天地人其象相应(续)(9)王洪图在下边最后一段,等于是对前面五方论述的总结语。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
天地是万物之上下,天在上,地在下,也就是前面我们所讲的,积阳为天,积阴为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天在上,天为阳,积阳为天;地在下,积阴为地,这是万物之上下。
“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
这个“血气之男女也”这个“之”,教材有注释,作连词使用,相当于“和”或“与”这个意思。
也就是气血和男女。
阴阳是什么呢?阴阳是气血,气就是阳,血就是阴。
或者说男女,男就是阳,女就是阴,所以“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这个“之”作连词使用,相当于“和”或“与”的意思。
也就是说血气也可以划分阴阳,那么血就是阴,气就是阳。
男女也可以划分阴阳,女就是阴,男就是阳,它比喻、应象,什么象?和阴阳相象。
那么用天地,用男女,用血气,下面还有用左右,“左右者,阴阳之道路”,左就是阳,右就是阴。
左右者,为什么说是阴阳之道路呢?它时讲的圣人面南,左侧为东,东为阳气升起之方,太阳从东方升起来,而从右方降下去,说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从左升,从右降。
那么也就是说,用具体方位分阴阳,那么左就属阳,右就属阴。
“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阴阳是什么呀?并不好说了。
但是可以拿水火来加以形容,代表阴阳能够代表得最充分的、最合适的就是水和火,水就是阴,火就是阳,所以水火者是阴阳之征兆。
阴阳有什么征象可以看得出来?那你看看火吧,看看水吧,火就相当于阳,水就相当于阴。
对不对?说火的特性是炎热的、向上的;水的特性是寒的、是濡润的、向下的。
那不是吗?水火者是阴阳之征兆。
表现在外边的现象,最好说明阴阳的特点了,所以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阴阳者,万物之能(音:胎)始也”,这个“能”就相当于这个“胎”,胚胎的胎,万物之能始,也就是万物的开始发生,那是都是从阴阳,也就是本篇开头所说的,“阴阳者,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就是这个意思。
《黄帝内经》—临证指要、阴阳五行与天地人其象相应(8)王洪图
《黄帝内经》—临证指要、阴阳五行与天地人其象相应(8)王洪图我们现在接着讲《阴阳应象大论》的,阴阳理论与疾病的联系的[临证指要],在教材的33页。
这个[临证指要]其实主要的是讨论了一个问题,也就是那段原文最后那几句话,“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主要是讨论了这一段话。
讨论这段话讨论的什么呢?一、是说这段话,特别是“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是温病学派伏气温病说的理论根据。
刚才我在讲课也已经提到了,伏气温病说,或者伏邪说,在温病学说里头占有相当的地位,而且符合临床实际,这是一点。
但是伏气温病说如果咱们就学《内经》这段来说,单纯以这为依据的话,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作为理论讨论,问题在哪呢?一、是关于邪伏的部位问题。
温病学说,温病学派有邪伏。
那么邪气藏伏在什么地方呢?说法不一,咱们教材就引了这引起话。
有的人说邪气藏伏在肌肤,比如说王叔和的《伤寒例》。
他说“中而即病者,(也就是寒气侵犯在人体内,当时就可能发病的,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邪藏的部位,藏于肌肤之内),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这是一个,藏邪部位。
第二个,认为藏邪部位是藏在哪儿呢?说是藏在少阴。
比如教材上所说的叶天士等就认为寒邪藏于少阴。
当然不单是叶天士,还有一些温病学家认为是邪伏少阴的,比如柳宝诒《温热逢源》,他也认为寒邪是藏伏于少阴。
但是就有的医学家不太同意这个说法,说邪伏伏不了那么一个季节,冬天受的邪到春天才发病,说它藏伏不了那么长。
邪气有的病是可以伏,藏伏一段,藏伏一段时间不会那么长,比如吴又可《温疫论》,他说邪“伏于膜原”,吴又可认为邪气、疫疬之气,可以藏伏在膜原,但是他说寒邪发为温病的不可能藏。
所以藏伏膜原虽然是一说,但是吴又可本身是反对寒邪藏伏的,他说不行。
他说为什么寒邪侵犯到人体,有的当时就发病,那么灵验呢?有的就可以过期而病,那么懵懂呢?就是那邪气怎么有的那么灵,有的那么糊涂呢?他的观点实际上就是说,寒邪不可能藏那么长。
阴阳应象大论(含治法)
(二).内伤致病因素对人体的伤害
外感伤形体:六淫侵犯人体,从肌表而入, 故伤形体肌表。 内伤(指七情):七情太过,病从内生,伤 及内脏气机,使气血紊乱(故“喜怒伤 气”),如: • 暴怒伤阴——怒伤肝,使气血紊乱(伤阴) • 暴喜伤阳——喜伤心,使心气涣散而神逸 (伤阳) • 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厥逆之气上行,邪 气亢盛,充盛经脉,并使神气浮越耗散。
第二段(从“寒气生浊……浊阴归六 府”)
内容:通过考察自然而得到的阴阳清浊升 降的运动规律,用以概括人体的生理现 象和病理变化。 (一)自然界中阴阳清浊升降的运动规律: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二)人体阴阳清浊升降的正常运动为生 理现象。
清阳 上升:出上窍(提供给视听嗅觉等功 能赖以发挥的精微物质)(或 涕、泪等轻清的分泌物) 外出:发腠理(卫阳之气行于腠理分 肉之间温养腠理) 实四肢(水谷精微中清轻稀薄的东 西充实肢体骨肉)
(三)四诊合叁举例及意义
1.举例: (1)审清浊而知部分——审查病人面色清 明晦浊的变化可知病情所在部位。 面色 清明:浮露鲜明,病在表 晦浊:沉滞晦暗,病在里
(2)视喘息、听声音而知所苦——审查病 人的呼吸状态,听病人声音变化可知病 人痛苦所在。 病在上焦:呼吸急迫、短促(肺气壅滞、 不宣) 病在下焦:呼吸深长而困难(肾不纳气, 肺肾俱虚)
(二)第二小段
1.运用阴阳分析事物的现象。 阳气清轻升浮:积聚为天 阴气重浊下降:凝聚为地 2.运用阴阳分析事物的性质——阴静阳躁。 3.运用阴阳分析事物的规律——阳杀阴藏。
关于“阳杀阴藏”:
注释一:指四时的春生、夏长、秋收、 冬藏的正常发展规律。 注释二:指阳生阴亦生,阳杀阴亦杀, 阴阳双方协调统一,相互为用。 注释三:阳生阴长为阴阳之治,阳主生 发,阴主养长;阳杀阴藏为阴阳之乱, 阴阳失调时,阳热亢盛,万物焦枯,类 秋之肃杀,阴寒偏盛,万物闭藏,类冬 之躲藏固闭。
阴阳应象大论
药食之味(阴)
形食味
形
气生形
气
人体之气
气归经
精归化
精 化 为 气
药食之气(阳)
精食气
精
化生精
化
气伤精
(一)阴阳理论解释食物的生化过程
气味归精形,精形归气化,气化生精形;
气味太过可伤精、伤气、伤形。 (药食)气味 (人体)精形
气化
(一)阴阳理论解释食物的生化过程
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变化之父母
“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
父母:根本,本源。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生杀之本始”。
生杀:生长、减少。
本始:根本。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神明之府也” 变化莫测谓之神, 显而易见谓之明。 府: 居舍,藏聚的场所。
对自然现象的解释 唯心认识 唯物认识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治病必求与本。
本:阴阳
1.阳邪胜的症状体征(205段)
阳胜则身热,腠理闭,
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
齿干以烦冤,腹满,死,
能冬不能夏。
七、阴阳胜衰的表现
2.阴邪胜的症状体征
阴胜则身寒,汗出,身长清,
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
能夏不能冬。
七、阴阳胜衰的表现
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
七、阴阳胜衰的表现
如何调理阴阳?(206段)
阴阳应象大论
主讲 王洪武
题解
阴阳:
有名无形。
应象:
天人相应,自然界阴阳和人体阴阳
相通应,亦称其象相应,故名。
主要内容
1.论述了阴阳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并广泛联
系自然界和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诸多征象, 加以论证,故名阴阳应象大论。
阴阳应象大论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辛走气而性散(如麻黄味辛,发汗解表) 阳 辛走气而性散(如麻黄味辛,发汗解表)
甘走脾而灌溉四旁(如党参、甘草味甘,益气补中) 甘走脾而灌溉四旁(如党参、甘草味甘,益气补中) 酸主收敛,又依赖春生木性而上涌(如乌梅) 阴 酸主收敛,又依赖春生木性而上涌(如乌梅) 苦主泻下,又炎上作苦(如大黄味苦,通泄) 苦主泻下,又炎上作苦(如大黄味苦,通泄) 注意:“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注意: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可作阴阳相胜的病机理解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3) 药食气味的阴阳属性及效用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阴为味 味厚为阴中之阴 味薄为阴中之阳 阳为气 气厚为阳中之阳 气薄为阳中之阴 泄(降泄通便,如大黄、黄连) 降泄通便,如大黄、黄连) 通利小便,如猪苓、茯苓) 通(通利小便,如猪苓、茯苓) 发热(助阳发热,如干姜、附子) 发热(助阳发热,如干姜、附子) 发泄(发汗解表,如薄荷、荆芥) 发泄(发汗解表,如薄荷、荆芥)
目 的 要 求
1.掌握阴阳的概念及其法则; 1.掌握阴阳的概念及其法则; 掌握阴阳的概念及其法则 2.掌握阴阳学说在医学上的 2.掌握阴阳学说在医学上的 运用; 运用; 3.了解运用五行学说归类事 3.了解运用五行学说归类事 物的法则
一、阴阳学说的总纲及其在分析
事物中的运用
1.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1.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 阴和阳的相互对立 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阴静阳躁” “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 (2) 阴和阳相互依存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阳化气,阴成形” “阳化气,阴成形” 明张介宾曰: 盖阳不独立, 明张介宾曰:“盖阳不独立,必得阴而 后成…… 阴不自专,必因阳而后行…… ……; 后成……;阴不自专,必因阳而后行 所谓独阳不生,独阴不成也。 所谓独阳不生,独阴不成也。” (3) 阴和阳相互转化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阴阳;注意:转化需要条件 转化需要条件—极 寒热 = 阴阳;注意 转化需要条件 极
黄帝内经 阴阳应象大论篇白话
阴阳应象大论篇原文:原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求于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清气在下,则生飧sūn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
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译:黄帝道:阴阳是宇宙间的一般规律,是一切事物的纲纪,万物变化的起源,生长毁灭的根本,有很大道理在乎其中。
凡医治疾病,必须求得病情变化的根本,而道理也不外乎阴阳二字。
拿自然界变化来比喻,清阳之气聚于上,而成为天,浊阴之气积于下,而成为地。
阴是比较静止的,阳是比较躁动的;阳主生成,阴主成长;阳主肃杀,阴主收藏。
阳能化生力量,阴能构成形体。
寒到极点会生热,热到极点会生寒;寒气能产生浊阴,热气能产生清阳;清阳之气居下而不升,就会发生泄泻之病。
浊阴之气居上而不降,就会发生胀满之病。
这就是阴阳的正常和反常变化,因此疾病也就有逆证和顺证的分别。
原文: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còu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译:所以大自然的清阳之气上升为天,浊阴之气下降为地。
地气蒸发上升为云,天气凝聚下降为雨;雨是地气上升之云转变而成的,云是由天气蒸发水气而成的。
人体的变化也是这样,清阳之气出于上窍,浊阴之气出于下窍;清阳发泄于腠理,浊阴内注于五脏;清阳充实与四肢,浊阴内走于六腑。
原文: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
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
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
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译:水分为阴阳,则水属阴,火属阳。
人体的功能属阳,饮食物属阴。
饮食物可以滋养形体,而形体的生成又须赖气化的功能,功能是由精所产生的,就是精可以化生功能。
而精又是由气化而产生的,所以形体的滋养全靠饮食物,饮食物经过生化作用而产生精,再经过气化作用滋养形体。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五行之间关系的认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五行之间关系的认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中医学经典文献《黄帝内经》中的一篇重要篇章。
它阐述了阴阳学说在中医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了阴阳与五行之间的密切关系。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五行之间关系的认识进行全面评估,并提供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阴阳学说的概念和意义1.1 阴阳概念的起源与内涵阴阳学说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对世界万物变化规律的总结和概括。
它将自然界和人体划分为阴阳两个相对而对立的方面,代表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阴阳包含了一切事物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转化、相互作用,共同维持事物的平衡和发展。
1.2 阴阳学说在中医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基础和核心,贯穿于中医的各个领域。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与疾病,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和实施,都与阴阳的平衡或失衡密切相关。
通过辨证论治,恢复阴阳的平衡,才能达到治疗疾病和维护健康的目的。
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五行之间关系的认识2.1 五行学说的概念和意义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自然界和人体划分为五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方面:木、火、土、金、水。
五行代表了具有特定属性和相互关系的物质和能量,它们之间以生克制化的方式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宇宙的基本运行规律。
2.2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五行之间关系的论述《阴阳应象大论》中,素问深入探讨了阴阳与五行之间的密切关系。
他指出,阴阳是五行之本,五行是阴阳之化。
阴阳与五行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构成了整个自然界和人体的运行规律。
在五行中,木属阳,火属阳,土属中和,金属阴,水属阴。
阴阳之间的平衡决定了五行之间的协调与发展。
素问还通过论述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强调了阴阳调节的重要性。
当五行之间的阴阳失衡,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健康的受损。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五行之间关系的论述,是中医理论中关于阴阳和五行的重要而深刻的认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
1.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药物饮食之味属阴,多沉降而走 下窍;药物饮食之气属阳,多升散而达上窍。王冰注:“味有 质,故下流于便泻之窍;气无形,故上出于呼吸之门。〞
2.味厚那么泄,薄那么通;气薄那么发泄,厚那么发热:吴崑 注:“阴气润下,故味厚那么泄利,薄那么通利;阳气炎上, 故气薄那么发散,厚那么发热。〞
1.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互文。阴阳既为万物生长之本,也为 藏杀之本。阳既主生发,也主肃杀;阴既主长养,也主藏敛。
2.寒气生浊,热气生清:寒气的凝固作用生成浊阴,热气的升 腾作用产生清阳
3.䐜胀:䐜,胀满。䐜胀此指胸膈胀满。
[理论阐释]
清气在下,那么生飧泄;浊气在上,那么生䐜胀。
飧泄系由中气虚陷,清阳不升所致。张介宾注: “清阳主升,阳衰于下而不能升,故为飧泄。〞治疗 上多宗东垣升阳益气之法,用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 汤之类。
5.伏气致病
[原文]
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曰:冬伤于寒,春必
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背诵
冬伤于寒——春——阳气发越——温病 秋伤于湿——冬——郁而化热——咳嗽
重阴必阳
春伤于风——夏——克伐脾土——飧泄 夏伤于暑——秋——寒热交争——痎疟
重阳必阴
[理论阐释]
3.本:本,根本,这里指阴阳。
[理论阐释]
治病必求于本
本,在文中指阴阳而言。
阴阳的对立统一是一切事物产生、变化、开展乃至消
亡的根源,是自然界的法那么和规律,也是人体的法那么
和规律。疾病发生、开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的失
调,故诊治疾病要抓住阴阳这个根本。所谓“治病求本〞,
约而言之,即诊断上要重视诊察阴阳失调的状况,治疗上
阴阳应象大论
生杀 本始
生:新生;杀:消亡、毁灭
“阴阳交,则物生,阴阳格则物杀。”
本源、起始。
★ “神明之府”──事物变化的内在动力
神
本义指天地变化的主宰。
明
彰露于外,表现出来。
神明
使自然万物发生运动变化的内在力量。
府
府舍、场所。聚物、居住之所。
神明之府 神明出于阴阳,阴阳是万事万物发生运动 动变化的内在力之所在。
表里上下气血的贯通与平衡。 ★(四)阳化气,阴成形──阴阳的聚散作用 阴阳
(1) 清阳不能发腠理 ─用阴阳升降规律说明人体的生理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 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卫阳遏闭——恶寒、无汗、周身痛、脉浮 (二)药食气味在人体中的代谢过程(阴阳转化过程)
A.天之邪气 B.地之湿气 C.喜怒之不节 “厥气上行,满脉去形”
滞、痰饮水湿、瘀血
★(二)清阳出上窍……浊阴归六府
第三对清阳与浊阴: 含义:清阳(实四肢)─水谷化生的精气(充养
四肢) 浊阴(归六腑)─食物糟粕、尿液 生理: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病理:清阳不能实四肢
(1)脾虚气弱,精气不能充养四肢,四肢萎软无力; 治痿独取阳明——补中益气汤
(2)阳气不能达于四肢,四肢厥冷──温阳法 (四逆汤)
阴阳中复有阴阳
秋冬:地之阴阳─主阳杀、阴藏
(2)体现了阴阳之间的互根规律——阳生则阴长,阳 杀则阴藏,孤阳不生,孤阴不长
(3)体现了阴阳之间阳气占主导地位。
★(三)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互根互用
2、临床意义:
• 阳生则阴长——气血关系:气旺则生血 血虚补气——当归补血汤(黄芪30,当归6)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直解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直解阴阳者,太极初开,始为一昼之所分也。
应象者,天地之阴阳,人身之阴阳,皆有形象之可应也。
天地之阴阳,应象于人身,人身之阴阳,应象于天地,五运五行,应象无方,此篇为《五营运大论》之提纲,故曰《阴阳应象大论》。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阴阳者,有名无形,本于太极,乃上天下地之道也。
万物之纲纪。
天地之大,万物生焉,故阴阳者,乃万物之纲纪。
纲,大纲;纪,散纪也。
变化之父母。
万物之多,变化出焉。
物极,谓之变;物生,谓之化;变者,化之渐;化者,变之成。
变化之道,本于阴阳,故阴阳者,变化之父母。
生杀之本始。
变化之父母,即生杀之本始。
杀,犹死也,化则生,变则死,本始,父母之谓也。
神明之府也。
阴阳主万物变化生杀,是神明之府也。
阴阳不测之谓神,阴阳昭着之谓明。
府者,神明之所居也。
治病必求于本。
神明所居,乃阴阳之本,故治病必求于本。
如阴阳反作,病之逆从,必求于本之所在而治之。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阴静阳躁。
阴阳者,万物之纲纪,故阴静阳躁,静而有常,则为纲,躁而散殊,则为纪。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长,上声,下同。
藏如字,下收藏同。
阴阳者,生杀之本始,故阳生而阴长,阳杀而阴藏。
阳化气,阴成形。
阴阳者,变化之父母,故阳化气,阴成形,言阳化而为气,阴变而成形。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音真,余篇仿此。
治病必求于本,故寒极生热,是热之本于寒也。
热极生寒,是寒之本于热也。
寒气为阴,故生浊,热气为阳,故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言轻清之气,不从于上,而逆于下,则生飧泄之病矣。
浊气在上,则生胀,言重浊之气,不从于下,而逆于上,则生胀之病矣。
是阴阳相反,从逆失宜,故曰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知反作逆从而为病,则治病必求于本矣。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五行之间关系的认识
一、起源与概念在中医文化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一部重要的经典著作,通过对阴阳和五行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述说。
在这部经典著作中,对五行的相互制约和相互关系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为中医学中的病症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在本文中,将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五行之间关系的认识进行深入剖析,以探究其中的奥秘和价值所在。
二、阴阳与五行的内在联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通过阐述阴阳和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了宇宙万物的基本规律。
在其中,阴阳代表了事物的相对性和对立统一性,而五行则代表了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规律。
阴阳与五行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构成了宇宙间事物变化的根本规律。
在医学领域中,人体的阴阳平衡和五行相互调和是健康的基础,深入理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五行之间的关系,对于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五行的相生相克与阴阳的协调平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和相克的关系,这种关系体现了事物间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规律。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形成了五行相生的循环。
而在相生的也存在着相克的关系,如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这种相克关系形成了五行的相互制约的规律。
而阴阳则在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中起着协调平衡的作用,使得五行之间能够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形成了宇宙间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法则。
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中医学中的实践意义在中医学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五行之间关系的认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通过对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和阴阳的协调平衡进行认真研究和理解,可以为中医医师提供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医师可以根据患者的五行体质特点和阴阳平衡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风险和副作用,为患者的健康带来更多的益处。
五、个人的思考与感悟通过研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五行之间关系的认识,我深刻地认识到了阴阳与五行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作用。
内经选读讲稿第二单元:阴阳应象
内经选读讲稿第二单元:阴阳应象内经选读讲稿第二单元:阴阳应象阴阳,有名而无形,必须依附于具体的事物或现象才能体现出来。
根据人与天地相应的道理,自然界之阴阳与人体之阴阳,其象相应,故曰阴阳应象。
正如马莳所言:“以天地之阴阳,万物之阴阳,合于人身之阴阳,其象相应。
”本单元主要论述了《内经》中阴阳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并列举了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的运用。
【原文】201【提示】论述了阴阳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动力和规律的观点,并将阴阳理论同医疗实践密切结合起来。
【校注】( 1 )本:指阴阳。
吴觉注:“天地万物,变化生杀而神明者,皆本乎阴阳,则阴阳为秀之本可知。
故治病必求其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必求其故而施治也。
”( 2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互文。
阴阳既为生杀之本,亦为长藏之本。
阳既能生万物,亦能杀万物;阴既能长万物,亦能藏万物。
(3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此以寒热互变之例,说明阴阳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
( 4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张介宾注:“寒气凝滞,故生浊阴;热气升散,故生清阳。
”( 5 )月真胀:此指胸隔胀满。
6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地气受阳热的蒸腾上升为云,天气受阴寒而凝聚下降为雨,而云变为天气,雨成为地气。
可见天气的云来源于地气的水,地气的水产生于天气的云。
通过云雨互变的自然现象,说明阴阳互根互用、相互转化、阴升阳降、阴阳交感、化生万物的道理。
(7)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人体吸入的自然之气和饮食水谷之气化生的清阳出于头面官窍,产生声音和嗅、视、听觉等功能。
产生的浊阴变为粪、尿由前后二阴排出体外。
上窍,指耳、目、口、鼻等头面部七窍;下窍,即前后二阴。
(8)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之气发散于肌肤、脏腑间隙以温养之。
浊阴之气趋向五脏贮藏而濡养之。
清阳主要指卫气。
浊阴指精血津液。
腠理,指皮肤、肌肉、脏腑之间通行元气的间隙。
发,发散,布散;走,运行,归属。
(9)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张志聪注:“四支为诸阳之本,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
黄帝内经第五篇阴阳应象大论
黄帝内经第五篇阴阳应象大论【本章要点】一、说明人的阴阳和天地四时之阴阳息息相通,无论养生、治病,率皆法于阴阳,才能取得临床效应。
二、具体说明人如何取法于阴阳。
【原文】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①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②,生杀之本始③,神明之府④也,治病必求于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阳化气,阴成形。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
浊气在上,则生胀。
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支⑤,浊阴归六腑。
水为阴,火为阳。
阳为气,阴为味。
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
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
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
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
味厚则泄,薄则通。
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
壮火食气,气食少火。
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寒伤形,热伤气。
气伤痛,形伤肿。
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
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
风胜则动⑥,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⑦,湿胜则濡泻⑧。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厥气⑨上行,满脉去形。
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
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春伤于风,夏生飧泄。
夏伤于暑,秋必痎疟。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⑩,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谿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阴阳五行与天地人其象相应。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伦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
上古圣人--远古时期高明的医学家,讨论,认识人的形体。
列别:比较,分析脏腑。
端络经脉:经络的起始,走形,经络之间的相互联系。
会通六合:十二经脉的六合,两京一合。
(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每一条经都有属于自己的路线。
气穴:是指腧穴,是气血游行出入之处。
人有三百六十五个穴位(365节)。
气穴所发:气穴的产生,定名都有特定的名称和位置。
溪谷: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
肌肉与肌肉之间的联系,大块肌肉之间的缝隙就叫大会,就叫谷。
(河谷—拇指,食指间)小的就叫溪。
(太溪—足,少阴肾经)穴,又叫孔,节,空,俞。
不管是大谷还是小溪,他们都和骨骼有联系,它的位置都有各自的起点止点。
分部:指十二经脉的分部,有皮部,有逆有从,有逆有顺,有各自的条理。
四时阴阳:春夏秋冬,春夏为阳,秋冬为阴。
它都有它的规律(经纪)。
人体有内有外,内外相互联系,互为表里。
脏腑互为表里,阴经与外经也互为表里,阴经行与内侧,阳经行与外侧。
确实是这样的吗?(信:确实)
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算,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
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东方:气候温和,对于五时而言,属于春天,多风。
风寒暑湿燥火是天之六气。
木火土金水是地之五行。
天之气生地之五行。
风生木。
五味中,木为酸,入肝。
肝和筋是一个系列。
肝是木性脏器:喜欢柔和,舒展,条达。
筋生心:是木生火。
肝开窍于木,~~~~~神:自然规律吧。
在春天,在东风,在肝脏,相应的天中六气是风,在地属五行之气,是木.在人体为筋,在五脏内脏中是肝。
在五音中为角(角徵宫商羽)木之音,呼叫,呼喊是肝之声,生气了呼喊,睡觉了呼叫(梦话),敛肝之魂(肝藏魂)。
变:产生病态的时候就是握拳,抽蓄,僵直。
暴怒伤阴,暴怒伤肝。
按五行:悲属于肺,肺属于金,金来克木,所以悲盛怒。
后世以情相胜治疗方法,以情制情,从此而来。
风和木之气相通,燥是金之气。
还是金克木。
酸味太过了就伤筋,适当时柔和筋脉,辛属于五行之金,金克木,所以胜酸味。
这一段是四十五脏阴阳的时脏阴阳系统。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位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zhi,在声为笑,在变动为憂you ,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南方在中国是比较热的。
天气之热可以生地之五行之火(天之六气生地之五行)。
苦味属于火之味。
心为火之脏。
所以苦生心,心主血脉,血液的产生需要经过心阳,奉心阳而化赤。
水谷精微之气受到心阳才会变成赤色。
血生脾,火生土,脾是土藏。
中医讲五体:筋骨脉肌皮。
还有五体投地:头身四肢。
心在声为笑。
憂(忧)-通-嚘:语未定貌,话音吞吐。
(肺主忧,言为心声,病在心,所以言语吞吐。
)心开窍于舌,心主喜,肝主怒。
喜太过了就伤心了。
恐属于肾,肾是水脏,恐胜喜,就是水克火。
热和苦都是火,能伤人之气。
水克火,所以寒和咸(水之味)克火。
中央生湿,湿为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气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yue ,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中央在六气当中是湿,属于土。
天之六气生地之五行。
土能生甜味。
甜味嫩字样脾脏,所以甘生脾,脾主肌肉脾的运化功能旺盛,(清阳实四肢)可以滋养肌肉。
肉生肺,土生金。
肺是金之脏,脾开窍于口,脾气和,口能知五谷。
---歌唱之声属于脾,所以在工作,学习一段时间之后,思对脾有影响了。
休息之后,歌唱歌唱,可以有醒脾的作用。
哕就是干哕,呕吐。
思:思考,思虑,思念。
人体中湿邪为病,有利湿,化湿,渗湿等方法去湿外,还可加点风药。
木克土。
甘本来是养脾的,可以主张肌肉。
甘味太过了,就伤肌肉。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
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
忧伤肺,喜胜优,热伤皮毛,寒股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皮毛生肾:按五行金生水,皮毛属肺(金)。
优为肺之志,肺主忧,主悲。
喜胜憂,喜是心之志,心为火藏。
辛是金之味,苦味是火之味。
火克金。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威,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
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威,在志为恐。
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故日: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tai 始也。
故日: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
咸味,咸---知柏(盐知柏)可以入肾,泄肾中的邪火。
髓是肾精所化,肾藏精,生骨髓,养骨而生髓。
髓生肝--水生木。
肾主耳,肾功能的好坏,可以影响耳的聪明与否。
肾和耳能分五音矣。
肾也开窍于二阴(前后二阴),变动为栗:颤栗。
思胜恐(思属于土,脾脏,土可水。
)寒伤血,血---作骨《太素》,即寒伤骨-----热伤皮毛相对于。
燥胜寒,使胜寒(太素),湿是土之气,寒湿水之气。
土克水。
咸伤血,心藏血脉,属于火。
甘胜咸,甘是土之味,咸是水之味。
土克水。
天地是万物之上下,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阴阳者,血气之(之,连词,和)。
阴阳就是气血和男女。
圣人面南,左侧为东,东为太阳升起之处,为阳。
万物之能TAI始(胎始)。
一些事物的产生,变化,消亡都是阴阳的关系,相互为用的关系。
阴藏于内,是替阳守护的,才可以使阳不浮越于外,不耗散与外。
阳主外,阳是使用,在外发挥作用,阴气就可以不滑脱,才可以藏于内。
阳虚则滑精,气虚则自汗(阴精的脱失才会滑精,自汗,由于阳气不发挥作用,不能固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