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永驻碧水苍涯间——记中国著名书画艺术家劳伟
岭南诗歌精选一
羊城感赋(六首选一)近代黄遵宪早潮晚汐打城门,玉漏声催铜鼓喧。
百货均输成剧邑,五方风气异中原。
舵舟舆轿山川险,帕首靴刀府帅尊。
今古茫茫共谁语,越王台下正黄昏。
在广州游花市(程扬)郭沫若金桔满街松满市,牡丹含艳桂含香。
墨兰簇簇青锋剑,玫瑰团团白玉堂。
爆竹轰鸣声动地,电台播送夜增光。
游人手把花成束,迎得春风上面庞。
镇海楼明欧大任一望河山感慨中,苍苍平楚入长空。
石门北去通秦塞,肄水南来绕汉宫。
虚槛松声沉暝壑,极天秋色送征鸿。
朔南尽是尧封池,愁听樵苏说霸功!登镇海楼(谢佳华)清沈云沧凌虚百尺倚危楼,似入仙台足胜游。
半壁玉山依槛峙,一泓珠海抱城流。
沙洲漠漠波涛静,瓦屋鳞鳞烟火稠。
黄气紫云消歇尽,还凭生聚壮炎州!题广州听雨轩(靳继君)郭沫若越秀湖涵越秀峰,乃凭人力代天工。
指挥时雨调丝竹,驱遣阳光任祝融。
水上楼台摩北斗,人间星宿舞东风。
茶余试倚栏干望,宁不雄飞上月宫?题五羊石像(詹少彤)赵福坛昂首长空石五羊,微风吹送稻花香。
头颅换得劫灰尽,永与人间共短长。
白云山明王渐逵石山献崚嶒倚碧虚,凭高一望倍踟蹰,海涛东合地维缺,山势北来天柱孤。
落日层台开霸业,断崖芳草暗王图。
兴亡今古非吾事,惟爱春风长绿蒲。
九龙泉(鲍方义)清杭世骏鳞甲纷纷逐赭鞭, 濂泉上有九龙泉。
蜿蜒互洒浇花雨,踯躅分耕种秫烟。
怒挟疾风穿壁去,懒贪明月抱珠眠。
山僧洗钵频来往,照见条衣瘦影偏。
白云松涛(蔡瑞云)卢光耀不有千锄落,何来万壑阴?天风掀绿海,倚槛听龙吟。
六榕寺郭沫若慧能杰出处,不愿升西天。
苏子今何在?六榕字尚传。
史文付生产,书画费钻研。
请学工农步,奋飞不计年。
广州蒲涧寺(廖静)宋苏轼不用山僧导我前,自寻云外出山泉。
千章古木临无地,百尺飞涛泻漏天。
昔日菖蒲方士宅,后来薝蔔祖师禅。
而今只有花含笑,笑道秦皇欲学仙。
海幢寺观大水西下(蔡显良清沈用济郁水西来万壑奔,倒翻塔影荡云根。
中间一束高腰峡,直放惊涛出海门。
访翠亨村(二首)郭沫若珠江门户漾春风,三角洲中水量丰。
披沙拣金永不休
的“形象”塑造,而形象之所以感 人,是他披沙拣金求索生活的结 果。
刘振铎先生出身农家,从小 在农场长大,后求学于沈阳,工 作于哈尔滨,但他始终没有忘却 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和人民。那 时虽然是一个高唱“文艺为工农 兵 服 务 ” “生 活 是 创 作 的 唯 一 源 泉 ”的 年 代 ,但 对 于 农 场 落 后 于 城市的格格不入,使不少文艺工 作者还是视为畏途,说到“下乡” 不 免 头 痛 ,或 推 以 家 事 ,或 诉 诸 己病,予以多方推诿。对此,振铎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109
从事美术创作五十多年始终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紧跟共和国的前进脚步不断深入生活,在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 每个历史阶段都有代表性作品问世。上世纪六十年代,创作出农村题材《社员都是向阳花》《歌唱丰收》,七十年代创作《开 发大庆的人》《一路春风》《做个红色庄稼汉》《林海良材》,八十年代创作出《又一个春天》《鹿场晨曲》《草原晨曦》等作品。 现在看来这些美术作品不但热情地歌颂了中国人民的时代精神,也为共和国留下了历史的记忆。
步入老年后,开始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进入新世纪后在山水画领域创作出《北方山水系列》《黄山系列》《意向山水 系列》《塞北的雪系列》等大量系列作品。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全国历届美术大展都有作品参展,同时参加全国 年画展、体育美展、工笔画展等。曾先后出访苏联、美国、日本、韩国、印尼等国家并举办画展。
无须更多的溢美之词,在他 近 50 年的艺术生涯中,他的许多 作品都实实在在地展现在那里。 谁也不会忘记,在上世纪 60 年代 初,他的处女作工笔人物画《歌唱 丰收》 就在全国第三届美术大展 上一鸣惊人。这幅以生动形象的 刻画表现北方农民在打谷场上欢 庆丰收的情景,在主题上无疑扣 准了时代生活的特征,在基本手 法上也符合了当时的创作要素。 值得注意的是,除主题性、情节性 之外,刘先生在艺术趣味上的倾 向性已显露出来。“刘振铎”这个 不见经传的名字,一时间名重画 坛,受到美术界上层领导的关注。 中国美协秘书长华君武先生在见 到作者时说: “我看这画以为是四 五十岁的人画的,没想到你这么 年轻!”赞许之意溢于言表。蔡若 虹先生也表示要写一篇评论文 章,为这位青年作者鼓掌。可惜因 随之而来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的冲击,不了了之。《歌唱丰收》被 整 版 发 表 在《美 术》杂 志 上 ,并 被 中国美术馆收藏。“文革”前这幅 画一直在美术馆二楼“建国以来 优秀作品陈列厅”陈列。之后,刘 振铎创作的 《开发大庆的人们》 《林 海 良 材》《山 河 图》《又 一 个 春 天》等优秀作品相继推出,产生了 更为广泛的影响。如《开发大庆的 人们》 入选参加全国第四届美展
方地山楹联
“联圣”方地山和撰联集粹方地山(1873--1936.12.14),原名方尔谦,字地山,又字尔止,别署大方(因与弟方泽山,原名方尔咸,双双名重于一时,故世人多以大方先生相称),江苏省江都(今扬州市)人。
出生于书香世家(父方沛森为清季同治丁卯科举人,多年来在地方上执掌教谕)。
擅长书法和楹联,清末民初著名学者、书法家、楹联家,时人称其为“民国联圣”。
晚清时期,幼年失怙,与小他3岁的弟弟方泽山全倚仗长姊抚养长大成人。
其父方沛森见这一双小兄弟聪颖多慧,故摒弃杂务,悉心课读,使他们小小年纪在当地颇有才名,齐名文坛,时称“二方”。
初治经学,娴于辞章,擅长书法,对金石书画和古籍版本诸学多所精通,书法挺峭,有山林气。
清光绪十二年(1886),方地山13岁时考中秀才,后在北洋武备学堂教书,常在天津《大公报》上发表文章,文名渐著,被天津直隶总督袁世凯看中,重金聘为家馆西席(家庭教师),教授袁氏几个儿子诗词作文,并与袁世凯次子袁克文成为莫逆之交和儿女亲家。
与画家张大千成为忘年之交。
方地山善制联语,尤擅撰嵌名联、趣联,和明代解缙、清代纪昀一脉相承,尚智巧。
为人撰制的嵌名字联,全为即兴,从不起草,浑然天成,词意极工,往往将典故自然融入,不留斧凿之痕,堪称一绝,故有“近代联圣”之称。
所刻闲章为“贪财好色”,可窥其风流不羁之一斑。
以《打樱桃》剧中书僮语“我想平儿,平儿不想我”,对《翠屏山》剧中杨雄语“您说石秀,石秀也说您”,为人称道。
喜集文物,尤以古钱币为多。
从其所撰自题联:“依于金石能长寿;但善词章非壮夫”来看,在考古、诗文方面亦有所长。
居天津20年,方地山唯泉币是好,晚年以精研泉学著称于世。
一生无论是嘻笑怒骂,佯狂放荡,抑或是轻佻诙谐,不修边幅,其实都只是其人生被扭曲后所折射出来的一种镜像,从骨子里看,仍不失为一个磊落方正的诚笃君子。
正如其在家书中所述及的一首词中所写的那样:“归所梦江都,乞籴谁输,年来大事不糊涂……”北大著名历史系教授周一良评价为:“(方地山)先生善诗词,尤善于联,雅言俗谚,情文相生,信口而成,闻者惊服,人称联圣。
尺幅之间 山高水长
尺幅之间山高水长作者:张晓冰罗婷婷来源:《大社会》2019年第01期“剡溪若问连州事,惟有青山画不如”。
唐朝大诗人、连州刺史刘禹锡的一曲咏叹,至今已逾千年。
古之连州,是中原文化向岭南播迁的重镇,唐代文学家韩愈、诗人刘禹锡、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南宋学者张式、明代诗人张大均等重量级的文化大家都在连州史册上抹下浓墨重彩。
生于斯,长于斯,文化沃土的熏陶、书香门第的传承、师尊伯乐的启蒙,孕育了刘小毅的人文志趣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不懈追求。
刘小毅,广东粤北人,1962年出生。
曾任广东省文联专职副主席、广东书法院院长、兼任暨南大学艺术学院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学会会员。
书法作品获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入选第九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第二届全国书法扇面展、全国书法小品展、中日友好自作诗书交流展、全国名家书法邀请展、全国名家书法双年展、岭南书画名家晋京作品展。
出版有《刘小毅诗书画印作品集》《当代中国书法名家系列·刘小毅卷》《当代广东书法家系列·刘小毅卷》《刘小毅书法作品集》《游目骋怀——刘小毅书法作品》《刘小毅书小楷心经》《刘小毅书法作品集——丙申小楷新作》《刘小毅诗词书法》《刘小毅诗词选》《弘道堂诗词选》等。
尺幅天地下苦功在同好祁小春的眼中,刘小毅“书法用功甚勤,沉醉于墨池,寄情于毫楮,乐此不疲”。
其书法涉略甚广,篆、隶、楷、行、草五体皆能,尤善行、草。
“其行草书,笔笔有来历,既传古意,又能自出机杼,故其下笔遒劲有力,气脉通灵。
”书法界向来有“欲学草书,须精正书”的说法,正书笔画平整,形体方正,篆、隶、楷皆为正书;而草书则笔画连绵,潦草便捷。
正书与行草是书法艺术的一体两面,一庄重一散淡,一静穆一灵动。
《书谱》云:先平正后险绝,复归平正。
没有正书之静,则无行草之动。
尊古法,刘小毅练篆隶楷于初,修神闲气静;习行、草于后,养驰骋英气。
无论如何,迦太基必须被毁灭
Collection收藏 2023.NO.22的作品寥寥可数,这无疑是一份荣耀。
这幅自画像展现了张荔英多面的性格,敏感却不易动情、谨慎而隐秘、腼腆但意志坚定。
此画的主人曾是张荔英在新加坡的邻居,幼年时曾在她的花园中玩耍,甚至帮她在南洋艺术学院教课时“看守”房子。
他曾当过她画中的模特,边吃茶点边听她讲述一生漂泊的故事。
几十年后,他探望年迈的张荔英,想与她拍照留念,虚弱的张荔英没有与他照相,却把这幅珍贵的自画像送给了他,以证流逝的青春年华。
除了张荔英扎实的艺术功底和纯熟的绘画技法,更为人称赞的是她的绘画风格。
她一开始就想以西方人看得懂的方式描绘东方生活。
正是由于这个初心,她的作品可以说是一座桥梁,连接着多彩的西方艺术和稳健的东方艺术。
50新元背后的中国水墨画在新加坡国家美术馆的藏品中,还有一位新加坡先驱画家的作品,名声在外,那就是新加坡画家钟泗滨先生的《晒咸鱼》。
这幅画至今都被用作50新元纸币的背面图案。
这幅水墨画描绘的是一片昔日马来小渔村的风貌。
渔民们正有条不紊地晾晒着咸鱼。
这幅画的灵感来自一本名叫《咸鱼》的儿童书。
生于1917年的钟泗滨是新加坡现代艺术的奠基人之一,被称为南洋画派的先锋艺术家。
同张荔英一样,他的画是中国水墨和东南亚艺术之间的桥梁,也是连接传统艺术和当代艺术的桥梁。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最多时曾展出300件钟泗滨的作品,其中80%是新加坡国家文物局的永久收藏,其余20%是从私人收藏家手中借来的。
也就是说,如果不去新加坡,你几乎无法从其他地方的展览中看到钟泗滨的作品。
《晒咸鱼》这幅画中可以看到中国画的影子,如背景的树,采用的是中式水墨画手法,而画中的鱼和人物则采用偏东南亚风格的绘画手法,就像整个新加坡文化给人的感觉一样,让人感受到的是“和而不同”——乍看之下颇有中国风格,细细品味,留下的却是东南亚的余韵。
遗憾的是,钟泗滨先生有一些原本记录在案的作品不翼而飞。
在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有很多机构邀请他作画,结果几次作画后,作品辗转丢失。
笔耕不辍 写奋进人生
笔耕不辍写奋进人生作者:廖冬梅张素娟来源:《荣誉杂志》2013年第03期刘英烈先生是“当代中华老人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获得者。
年少求学之路,断断续续,艰苦不已,仍不失求学之志,打下书法基础。
六十八岁时,定居香港,专攻书法,行笔时,提按顿挫、点画交织,呈现出来的是一件美妙的佳作,屡次获奖,荣誉满身。
如今,年近九十的他,耳聪目明,身体健硕,依旧笔耕不辍。
来港二十年,开班授徒十九载,桃李满天下,春节时义务为街坊书写春联,翰墨留香,名誉香江。
初试牛刀一举成名1993年,年已六十八岁的刘英烈先生和妻子一起来到香港与孩子团聚,已经离休的他,来港只为了享受一种閒雅恬淡的生活。
初来港时,刘英烈先生住在上环,那里恰有一个老年活动中心,他常於其中参加活动,一天,老年活动中心刊登了一则全港耆英中文书法大赛广告。
闻此消息,他买来笔墨纸,在家中写下一幅字,送去参赛,一个多月後,刘英烈先生收到了前往香港文化中心参加决赛的通知。
那时,在报名的五百多人中,只有25人获得参加决赛资格。
在文化中心,刘英烈先生和其餘的24人现场挥毫,並在现场等待比赛结果。
当比赛结果出来,刘英烈先生荣获了全港耆英中文书法比赛冠军,颁奖之後,许多记者向他围了过来,对他进行採访。
第二天,香港八九家媒体刊登了这则消息,当时的《华侨日报》以“新移民初试牛刀”为题,报道了刘英烈先生获冠军的事蹟。
这一牛刀初试,让刘英烈先生顿时名声大噪,许多单位纷纷给他打来电话邀请他去指导、教授书法,其中一个学校的校长亦是当时比赛的评委之一也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後来,刘英烈先生开始在那所学校开办了两个中国书法班,教授书法,其中有些老师也报名参加了他的书法班。
毛笔书法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異彩,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文化继承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
刘英烈先生创作的书法作品,每个字从行笔时的提按顿挫、点画交织,机构佈局精美,笔力遒劲,呈现出来的是一件美妙的佳作。
吴昌硕题画诗(11)
吴昌硕题画诗(11)1201.吴昌硕 1902年作花卉四屏设色纸本题识:(1).雪个大写往往如是,近惟山阴行者有此高致,破荷。
(2).山险径绝积雪皑皑,乾坤清气一枝独开,缶道人。
(3).绪初老兄自锡山寄纸索画,为拟十三峰竹堂。
自视尚不恶,他日相访当啜惠泉同赏于少温石床之下,壬寅九月吴俊卿。
(4).丛兰香溢古僧寮,浓蘸隃麋信手描,持比鸥波较雄浑,乱头粗服写离骚,苦铁。
5.苦铁偶然欲画。
题跋:(1).晓吟身近水天隈,忽见湖烟半壁开,一片绿云吹不散,蕅华香气过湖来,寄沤袭瓯香句漫题。
(2).题壁应留处士诗,竹堂长护向南枝,春风石上称觞地,正是寒花破雪时。
瓯香馆题画以应逸斋仁兄大人之属,增。
(3).剪取春风入彩毫,美人纫佩忆江皐,于今九畹湘南隔,不敢高吟学楚骚。
寄沤散人。
(4).数向春烟舞绛罗,枝枝堂带好风多,玲珑何必成珠佩,窈窕偏能学女梦,寄沤散人漫书。
1202.吴昌硕花卉四屏立轴设色纸本款识:本来水际竹间芳。
录旧句,昌硕,六十九岁。
秋光红莫辨,朝日与黄犋。
老缶。
美意延年,吴昌硕并题。
铁如意,珊瑚■,东风吹作梅花蕊。
艳福茅檐共谁享,匹以盘敦尊垒簋。
苦铁道人梅知己,对花写照是长技。
霞高势逐蛟虬舞,本大力驱山石徙。
昨踏青楼饮眇倡,窃得燕支尽调水。
燕支水酿江南春,那客堂上枫生根。
昌硕。
1203.吴昌硕花卉四屏款识:1.紫绶2.破荷3.篱外一枝初破萼,床头新酿熟多时,壬寅九秋昌硕。
4.君直先生正之,吴俊卿。
1204.吴昌硕 1917年作花卉四屏设色纸本款识:(1)、沈香亭北谪仙词。
丁巳长至后三日,客沪垒。
吴昌硕时年七十四。
(2)、病除呕墨斗许,踌躇欲画荷花,无端长鲸泼刺,幻出一处烟霞。
丁巳冬仲,吴昌硕。
(3)、墙根菊花可沽酒。
丁巳小寒,老缶。
(4)、梅花铁骨红,旧时种此树。
艳击珊瑚碎,高倚夕阳处。
百匝绕不厌,园涉颇成趣。
太息饥驱人,揖尔出门去。
丁巳仲冬月,吴昌硕老缶,时年七十有四。
颜色□止嫌太好,夕阳扶影自佯回。
高剑父作品【一】
⾼剑⽗作品【⼀】⾼剑⽗(1879~1951),中国近现代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岭南画派创始⼈之⼀。
名伦,字剑⽗,后以字⾏。
1879年10⽉12⽇⽣于⼴东省番禺县,1951年6⽉22⽇卒于澳门。
早年师事居廉。
1903年赴澳门求学。
1906年游学⽇本,毕业于东京美术院。
1908年归国,主持⼴东同盟会,⼴州起义中任联军总司令。
⾟亥⾰命后,从事美术教育,创办春睡画院、南中美术院,历任⼴东省⽴⼯业学校、⼴州市⽴艺专、南中美术院校长,中⼭⼤学、中央⼤学艺术系教授,⼴东美术会会长。
1949年移居澳门,1951年6⽉22⽇卒于澳门。
与陈树⼈、⾼奇峰⼀起致⼒于中国画改⾰,后⼈称岭南画派。
擅画⼭⽔、花鸟、⾛兽,亦作⼈物画,兼长书法。
早期作品有《弱⾁强⾷》、《秋风》、《东战场的烈焰》等。
作品《红叶苍鹰图》藏⼴东省博物馆;《⾬景图》藏故宫博物院;《鸢尾蜻蜓》藏中国美术馆。
著有《印度艺术》、《中国现代的绘画》、《艺术新路向》等。
出版有画集、画册多种。
五弟奇峰(1889—1933)、幼弟剑僧(1894—1916)均擅画,惜早逝。
⾼剑⽗兄弟六⼈,他⾏四,五弟⾼奇峰,亦善画,与他同为岭南画派的先驱。
⾼剑⽗⾃幼失去双亲,家境贫寒。
少年时曾在族叔的药店中做学徒。
其族叔能医善画,使⾼剑⽗从⼩对绘画产⽣了兴趣。
14岁时经⼈介绍,随居廉学画。
因聪颖敏悟,进步较快,深受居廉器重。
⼀年后⼜⼊黄埔⽔师学堂学习,不久因病辍学,仍回居廉门下研习绘画。
17岁时,转⼊澳门格致书院(今岭南⼤学前⾝),从法国传教⼠麦拉学习素描。
不久,返回⼴州,在述善⼩学堂任图画教师,⼜从当时在两⼴优级师范任教的⽇本画家⼭本梅崖处接触到⽇本绘画。
通过与麦拉、⼭本的交往,使⾼剑⽗进⼀步开阔了眼界,接受了外国艺术的滋养,从⽽初步奠定了他改⾰传统中国画的志向和决⼼。
以后,他⼜东渡⽇本,以求深造。
初与廖仲恺、何⾹凝同住⼀处,以卖画为⽣,并先后加⼊⽩马会、太平洋画会、⽔彩画会等⽇本绘画组织,研究东、西⽅绘画。
劳劳亭简短赏析
劳劳亭简短赏析1.郑板桥劳劳亭的赏析劳劳亭《劳劳亭》李白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劳劳亭》是一首遣兴之作,并不是真的因为去劳劳亭送别友人才写的诗,所以诗中当然也就没有送别的具体场景。
劳劳亭据说始建于三国东吴时期,故址在今南京市区南,是古时送别之所。
李白对这个地方很感兴趣,还曾写过一首古体的《劳劳亭歌》,诗中唱到:“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旁。
古情不尽东流水,此地悲风愁白杨。
”可见劳劳建在大道之旁,流水之畔,行客至此,或登车,或上船,挥手告别,很是方便。
不过李白这天来到此地,却不为送客,而信马由缰,游玩流连,神使鬼差地来到了这个久负盛名的送客“劳劳亭”,看到这间古往今来送走了无数游子的所在,李白忍不住手痒,提笔写下了“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离别最是伤心事,历来文人最关情,屈原有“悲莫悲兮生别离”(《楚辞·少司命》)的感叹,江淹则写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别赋》)这一不知打动多少迁客骚人的千古名句。
不过,李白并不想再写前人写过的老套,而且此时,他也没有送人或者自己告别,所以用不着写得那样低回婉转,愁肠百结。
只不过是好似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天下最伤心的地方,就是送客的劳劳亭了,这联诗一笔两到,既表明了作为一个长年浪迹他乡的游子对离别的深切体会,又巧妙地提到,劳劳亭无疑又是送往迎来之中最著名的地方了。
所以尽管不送客,走到这里,也忍不住会想到别离,想到感伤。
那么,如何在不分别的时候表现离别之情呢,要是常人也许会无所措手足,但李白很快就找到了一个别人意想不到的切入点,他环望四周的景色,当时正值早春二月,江南虽说春早,但是身边还看不到一丝春意,连柳条也没有泛青。
没想到,正是这不见春意的柳枝,唤醒了李白的创作灵感,一句谁也未曾想到的佳句,在刹那间,就跳了出来,“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我们不能不佩服李白这种过人的联想,古人有折柳枝以赠行者的风俗,所以在唐诗中是很常见的题材,如盛唐王之涣的《送别》诗就是一例,“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改革开放的内容是什么?
改革:
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 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 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 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
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
பைடு நூலகம்
开放:
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 对外开放已从沿海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 —— 沿海开放城市 —— 沿海经济开放区 —— 内地,这样 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因为 中国需要第二次革命
新中国成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但新中国成立以后模仿苏联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曾一度 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经济标志之一,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的计划经济虽然曾一度为中国早期的 经济恢复和初步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时间的推进其弊端日渐明显,已严重阻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 中国需要第二次革命,解放生产力。
前 言
的政策。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 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 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
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转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初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同年底回国。1927年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29年底 代表中央在广西领导了百色起义等起义,创建了红七军、红八军,开辟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1934年参加长征,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1935年参加遵义会议。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 1945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委,政
梁能伟书法作品无闻则已,闻则杰出--梁能伟书法艺术说略
艺苑撷英63梁能伟梁能伟 1974年生于重庆万州。
国家一级美术师。
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行业建设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乌兰察布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作品多次入选全国书法大展并获奖。
部分作品被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等收藏。
梁能伟书法作品无闻则已,闻则杰出——梁能伟书法艺术说略范国明梁能伟 行草 自作诗《乌兰察布医护工作者出征湖北疫区》 27.5cm×24.5cm 2020年荒荒流云,寥寥长风,苍苍山海,悠悠江川。
举凡军旅出身的书法家,自有一种独特英姿。
颜鲁公之忠义、岳武穆之英武、于廷益之挺劲、左季高之整饬,凸显书法之英雄本色。
夫大漠之烽烟、军营之严正、北国之雄奇,寓乎腕底,则自然增添翰墨风神。
万州能伟,吾巴渝俊杰,自幼喜书,弱冠从军,辗转于塞北、京师等地,亲炙名师大家,成就斐然,其书法境界攀升而书艺彰显逐日远矣。
余与能伟相识于京华,盖甲午初冬第二届世界华侨华人美术书法展举办之日,同登慕田峪,相邀雁栖湖,赏美展,话书事,以同乡同好而友善,故能欣慕相将,皆翰墨因缘所由。
能伟书法颇明兵家与书家辩证关系之机要。
兵无常势,书无常形。
以战喻书,固显笔势之无穷。
笔冢墨池,坚韧果毅、斩关夺隘之谓也。
善书者意在笔先,夺造化之功,亦犹将帅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诚人生快意之事,亦书法快意之境。
王右军《题笔阵图后》云:“夫纸者阵也,笔者刀矟也,墨者鍪甲也,水砚者城池也,心意者将军也,本领者副将也,结构者谋略也,飏笔者吉凶也,出入者号令也,屈折者杀戮也。
”这些均彰显出书法之与兵法通会之妙。
能伟寓“兵法”于艺术创作之中,将兵法理论与书画、诗词等梁能伟 行书对联 136cm×34cm ×2 2019年艺苑撷英 65梁能伟文艺理论有机结合,故其作品彰显出大气磅礴、威武雄壮的军人本色,成为激励斗志、催人奋进的佳构。
其书立意高妙,手法奇崛,尤善发挥文房之综合效用,复能吸取当代书法创作之最新成果,故其书往往面目新颖,绽放异彩,颇耐研赏,历久弥香。
吴忠兰作品欣赏
吴忠兰作品欣赏
作者: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年第15期
吴忠兰(澜)
女,70岁,辽宁省鞍山人。
高级书画师,鞍山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九州枫林书画艺术院院士,香港国际华人书画名家协会名誉副主席。
获“中国百名书法陶瓷艺术名家”证书、中国散文网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
作品入编《中国书画名家著作收藏大典》《紀念毛泽东七律·长征创作80周年、毛泽东诗词全国书画名家作品典藏》、国粹珍藏版巨著《诗书画印》《华夏国粹·丝路同行——中国十大书画名家》《中国十大书画名家》《世界当代艺术名家大典》。
齐白石嫡传虾,中央书画频道全国展播;创新医学书法《轩辕碑记医学祝由十三科》《能量虾》均荣获国家专利证书。
任鞍山科技局专家研究院传统医学专家级研究员,非物质文化遗
产软伤复位调理传承人,中医师。
2020年推荐最具影响力书画家:王磊
2020年推荐最具影响力书画家:王磊
王磊
亦名王倦勤,字南圃
生于辽宁辽阳
毕业于大连艺术学院
墨池国画讲师
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
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
独立画家,自由撰稿人
现居北京
绘事一道,技法三千,全在存乎一心,又因人而异,出不独有私。
落墨生烟岚,下笔起风雷,润物亦无声。
伏案间,出心源,入造化,俱于笔端,一画乃成。
岁月神偷,人生际遇,似潮涨潮落,生老病死,情痴怨仇,皆难逃逝水逐花之心。
惟咫尺展卷之际,留胸中寸点浩然之气,可籍豪迈。
扶竹修身洁,桑纸寄存思。
我画我法,我写我心;人之南北,捲十万烟火入我一孟,点滴研
墨,磨去烦恼壳,画归清静地。
我书我志,我用我功;人之东西,携十分清醒出我一砚,彩幻随机,化成烂漫影,书洒心妙天。
云栽露种,何需春风借渡。
我出太渊,自在行矣。
《稚龙图》67×138cm 纸本 2018年。
季深业老师书法作品
季深业老师书法作品
季深业,号和艺,1954年出生,山东蓬莱人,军队转业干部。
现为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理事,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中国诗书画印协会理事,中国艺术名家研究院常务理事,日本东京中国书画院高级院士,长春美术家协会会员。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季深业老师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季深业个人简介
季深业,号和艺,1954年出生,山东蓬莱人,军队转业干部。
现为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理事,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中国诗书画印协会理事,中国艺术名家研究院常务理事,日本东京中国书画院高级院士,长春美术家协会会员。
自1979年开始在全国142家书报刊上发表刊头设计、题图、书法等作品3800余幅。
历经20多年的艺术创作,其作品多次被国家级和各省、市、自冶区、特区媒体评为优秀作品奖,最佳刊头设计奖等诸多奖项。
多幅书法作品被俄罗斯、日本、新加坡等国际友人收藏。
作品曾入编《世博中国艺术名家题贺大典》《和谐之光》《中俄书画展画集》《中日书画展画集》《劳动者之歌》《辉煌三十年》等画册。
曾被授予“中国诗书画印艺术终身成就奖”,“中国文化艺术突出贡献人物荣誉称号”,“世博中国题贺艺术名家”荣誉称号,“百名杰出艺术家”荣誉称号,“中国当代国学名家”荣誉称号,“中日文化交流使者”荣誉称号。
2009年6月赴莫斯科参加中俄北京—莫斯科书画双联展。
同年10月赴日本东京参加世界华人艺术家2009第三届中日书画名家书画展,同时书法作品荣获国际金奖。
赵永金临邓石如篆书长卷、篆书刘禹锡《陋室铭》
赵永金临邓石如篆书长卷、篆书刘禹锡《陋室铭》赵永金临邓石如篆书长卷、篆书刘禹锡《陋室铭》长卷欣赏2017-03-07深圳市书法院书法名家赵永金现为深圳市书法院院长、深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深圳市福田区书法家协会主席、深圳市青联常委、广东省青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广西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寸耕社社员、全国七十年代书家艺委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赵永金,号篁村,大金,斋号拾芥山房、秋草半闲堂、染山轩等,祖籍江西。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执教于职业高中美术班,1993年辞公职南下深圳后师从陈墨先生研习书画印;1998年结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书法专业,师从黄惇先生;2003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硕士研究生课程班;2005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师从王镛先生攻读硕士学位,2008年研究生毕业,并荣获学院优秀研究生二等奖学金,毕业作品荣获三等奖并被中央美院收藏。
篆刻作品曾获西泠印社首届国际书法篆刻大展优秀奖,书法作品曾获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全国奖”,书学论文入选全国第八届书学研讨会。
2011年,获《东方艺术·书法》提名参展“全国青年书法二十家作品展”;2014年,获北京水墨公益基金会暨《中国书画》杂志提名为“广东省十大青年书法家”。
独立策划书法篆刻学术展览活动五十余次;曾应香港康乐与文化事务署之邀于香港视觉艺术中心作专题讲座。
出版有《赵永金书法篆刻作品集》、《全国七十年代书家精选集·赵永金》、《广种福田——深圳福田优秀书法家十人展·赵永金》;主编有《当代印坛—广东印人解读》(一、二、三卷),《欧》、《颜》、《柳》、《赵》四本字帖(江西美术出版社)等。
赵永金临邓石如篆书长卷欣赏690cm?35cm 2016年作品释文好丑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太明则人不亲。
士君子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受益才称德量,有作用者,器宇定是不凡,有受用者,才情必不云露,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