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课件:通史冲关三 精品

合集下载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导课(中国史)教学课件 (共28张PPT)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导课(中国史)教学课件 (共28张PPT)

中国近代史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回忆微课《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并回答下列问题
一、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主要矛盾: ⒈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民族矛盾) ⒉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阶级矛盾) 三、基本线索 1、沉沦史:西方列强侵华,与中国封建统治者互相 勾结,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抗争探索史:中国人民一方面进行反侵略反封建的 抗争(抗争史),另一方面积极探索争取民族独立和国 家富强(近代化)的道路(探索史)。
名词解释

分封制 宗法制 井田制 皇帝制 三公九卿制 郡 县制 殿最制 三省六部制 行省制 征辟制 科举 制 租佃关系 小农经济 雇募制 稷下学宫……
“整蛊”游戏规则: (1)所问应为某个名词对应的历史时期 (2)甲小组向乙小组发问,若乙答对,乙得一分, 答错,乙扣一分。 (3)不得向同一小组连续发问。 (4)范围可超上述名词,但不得超出中国古代史的 范围。


还有其他问题吗
探究

中国资产阶级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政治实 践开始于公车上书(1895年),那么为什么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是从1840年开始?
革命的性质由革命的任务决定;决定资产阶级民 主主义革命时期从什么时候开始是资产阶级民主 主义革命的任务是从什么开始决定的。
下面是《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的目录节 选,请与对应的历史事件相连接
四、隋唐时期
阶段特征:隋唐时期(581年~907年)封 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政治:国家统一,政局相对稳定,专制主 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 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显现繁荣景象。 思想:复兴儒学,“三教合一”。 文化:科技文化世界领先,全面辉煌 对外关系: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1_1先秦时期的政治课件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1_1先秦时期的政治课件

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4.西周的礼乐制度 (1)含义: 周礼是表示等级制度的 典章制度 和礼仪规 定。 (2)作用: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 宗法分封制度 维护 必不可少的工具。
二、商鞅变法(选修 1) 1.时代背景: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
2.措施
3.评价
Hale Waihona Puke [拨云见日想一想]1.柳宗元称西周分封制为“封建”,其含义是否等同 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中的封建社会? 试 答
2.影响 (1)对当时的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 地位, 防止贵族之间因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 维护了统 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有利于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2)对后世的积极影响: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 有利于社会安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3)对后世的消极影响:强调家庭本位,人为地划分远 近尊卑, 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 与现代的平 等和法制意识相违背。
史料解读: ①反映了王室与诸侯间纵向联系加强; ②反 映诸侯国间横向联系加强。
归纳总结 分封制的特点 (1)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2)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 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 (3)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 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4)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 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 基——先秦
单元宏观概览
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 221 年)
近五年全国卷考情统计
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
板块一 主干梳理· 巧点妙拨
[主干知识 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商朝的政治制度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板块一 阶段知识扩充课件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板块一 阶段知识扩充课件
2.家族制度的长盛不衰。周代以降,中国社会动乱,社会经济形态、国家政 权形式多有变迁,但是构成中国社会基石的,始终是以血缘纽带维系着的宗 法性的组织——家族。这种家族制度贯穿于我国封建社会数千年。家族 制度的得以维系,往往仰赖于祠堂、家谱和族田。在西周宗法制下,族权和 政权完全结合。我国封建社会的宋明以后,封建家族制度日趋完善,族权在 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也更加明显。
3.家国同构。家国同构是宗法社会的最为鲜明的结构特征:家是国的缩小, 国是家的放大,家国同构的结构性同一,导致了对于家庭成员和国家子民品 质要求的同一,即“忠、孝”相通。
二、中国古代的“姓”与“氏” “姓”源于母系氏族,并为后来的父系氏族所承袭,最早的姓多带“女”旁, 如:上古时期著名的八姓:姬、姚、、姒、姜、赢、、。汉朝许慎《说 文》:“姓,从女旁,生亦声”。“氏”主要源于各级贵族的分支,或居住地区、 职业,如早期的萧氏,就因其先代封于萧地而得氏。氏是姓的分支,姓、氏 与名一起构成了一个人的姓名。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分封宗法制崩溃,姓与氏界限逐渐被打破。秦统 一后,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姓氏合而为一,原来的“氏”大多转化为“姓”。 同时,普通平民,也由原来依附领主姓氏或不知姓氏,逐步独立出来,获得自 己的姓,中国的姓氏数量迅速增加。此后“氏”通常指女子娘家姓,称为 “某氏”,男子反而不称“氏”。
阶段知识扩充
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定势 西周的宗法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定势,尽管严格意义上的宗法 制度在西周末年已经瓦解,但是从总体上宗法制的影响却长期笼罩着中国 社会。这突出表现在: 1.父系单亲世系原则的广泛实行。从政治权力的继承看,不仅不允许母系 成员染指,而且绝不传于本系女性的后裔。在家庭财产的继承方面,也没有 女性的地位。
六、孔孟之道 “孔孟”并提,是取其思想的一致性。孔子思想的核心之一是“仁”,强调 “仁者爱人”,引申到政治领域就是“为政以德”,孟子政治学说的核心则 是“仁政”,进而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由于二 者核心思想的继承性和一致性,南宋大儒朱熹在编注儒家经典时将《大学》 《中庸》《论语》《孟子》合编在一起,称为《四书章句集注》,认为它们 一起表达了儒学的基本理念。后来随着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四书章 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依据,而“孔孟之道”也就成为儒家学说的代名 词。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板块二阶段知识扩充课件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板块二阶段知识扩充课件

和“八议”的规定等,许多法律内容都是以儒学的等级伦理关系作为定罪
或赦免的标准,并为历代统治者所尊奉。
3.官僚、贵族享有法定特权 中国古代法律从维护等级制度出发,赋予贵族官僚以各种特权。西周法律 有“凡命夫命妇,不躬坐狱讼”的规定;汉代有“先请”之制,对犯罪的贵 族官僚的审理,要先奏请皇帝。魏律根据《周礼》的“八辟”规定了“八 议 ” 。 至 隋、 唐 , 封 建 特权 法 相 因 沿袭 又 不 断 发展 ,《唐 律 》规 定 的 “议”“请”“减”“赎”“官当”等按品级减免罪刑的法律制度是集 中的表现。唐之后,宋、元、明各代法典均将其作为重要内容加以肯定。
二、关于外戚、豪强与皇权矛盾的研究 研究外戚、豪强与皇权的矛盾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强弱变化,是近20年 来秦汉政治史研究中取得重大进展的一个课题。有学者认为,外戚专政是皇 权专制的一种形式,外戚与皇权虽有矛盾,但不能抵消它们之间的一致性。何 兹全认为,外戚代表世家豪强,宦官代表皇权。还有人提出,宦者代表皇权,外 戚代表后权,官僚代表相权。他们之间的斗争,是三股政治势力的角逐。宦者 是极端腐朽的势力,而党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
4.诸法合体、并用,司法隶属于行政,无独立审判权
中国古代法律最早表现为礼刑并用,之后形成诸法合体的封建法典。从战
国李悝著《法经》始,至秦、汉、唐、宋、明、清诸律,都是以刑法为主, 兼有诉讼、民事、行政等方面的内容。这种诸法合体混合编纂形式,贯穿
于封建社会各朝代。
在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下,皇帝是最高统治者,直接控制司法大权。地方的审 判权完全归属行政机关,中央虽设有专门审判机关,但其活动为皇帝所左右,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人走村空”问题愈演
愈烈
2012年我国农民工数量达到2.6亿,每年新增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标通史版课件: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 精品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标通史版课件: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 精品

◆读史指导
(1)史料1是图片史料,为周代世系略图。解读史料时要把握图片中不同
身份之间的关系以及“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等信息。 (2)史料2属于文献史料,武则天和狄仁杰主要围绕王位继承进行争论,因 此理解“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 庙不祔姑”是关键。①是指新死者附祭于先祖。 (3)史料3属于现代评论史料。②说明了宗法制虽然不存在了,但其对后 世的影响还很大。③中“亲贵合一”强调国家政权与血缘家族组织紧
不能定鲁侯之嗣。陵夷迄于幽、厉,④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
——柳宗元《封建论》
◆读史指导 (1)史料1属于文献史料,主要论述分封制的特点。①强调诸侯要定期派
使臣或亲自朝见天子。②说明分封制下等级森严,要尊卑、长幼、上下
有序。 (2)史料2是评论性史料,强调分封制的目的和对其发展的认识。③说明 诸侯国集结在周天子的周围,维护周朝的统治。④体现了东周时出现了 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
第1讲
考纲要求
先秦时期的政世袭制;②王权的神秘色彩
(2)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①分封制;②宗法制
(3)商鞅变法△
本讲考点
考点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考点2 商鞅变法△
考点1
1.商朝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商代贵族以① 血缘关系 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 实体。 (2)② 神权 和王权紧密结合,商王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
专题概览
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它经历了从原 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
政治 (1)夏商时期,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商代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表现为神 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2)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 (3)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衰落,官僚政治兴起,分封制被郡县制取代,地方分权走向中央集权 经济 (1)生产方式从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过渡 (2)经营方式从集体劳作向个体农耕发展,小农经济成为中国社会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3)土地制度从井田制向封建土地私有制转变 (4)手工业和商业上“工商食官”的限制被打破,私营工商业得到发 展,“抑商”政策确立 思想 (1)“百家争鸣”是社会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文化 (2)文学方面,诗歌成为当时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形式

2019高三一轮通史一轮复习(中国近代史部分)(共235张PPT)-精选文档

2019高三一轮通史一轮复习(中国近代史部分)(共235张PPT)-精选文档

多元史观解读通商口岸
文明 史观 全球 史观 近代 化史 观 革命 史观 是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 文明的地方。 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 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是中国工业基地、商业中心和金融中 心,对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发 挥带头作用 是西方列强对华上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明 显标记。
(2019·浙江文综)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 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 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 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B C.居住及租地权 D.“门户开放”政策
(4)鸦片战争的影响
• 社会性质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 的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 矛盾。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肩负的任务:反侵 略反封建。 • 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近代史 的开端。
(2019·新课标全国卷Ⅱ)1877年,清政府采纳 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 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 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 清政府( )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C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 国的堕落》中写道,“当(英)舰突破虎门要 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炮台)时,(珠) 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 观看自己的朝廷与我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 个不相干的人争斗。”材料主要说明( ) A.国人对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B.普通民众对战争比较茫然 C.英军笼络了广东下层民众 D.清政府已完全失去人民支持
半殖民地主要是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主 要是从社会经济结构上看的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板块十中国现代史综合课件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板块十中国现代史综合课件
中国现代史综合
古今贯通 中西对比
古今贯通
1.近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历程
专题连线·纵向梳理
(1)资产阶级民主构想阶段:早期维新派在政治上主张建立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 虽然没有付诸实践,但其政治主张直接影响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 (2)资产阶级民主实践阶段
①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运动在中国实践的开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二、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 三、如何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深刻背景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人走村空”问题愈演
愈烈
2012年我国农民工数量达到2.6亿,每年新增
900-1000万。
四川抽样调查: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深刻背景
表现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转变
时期 项目
新中国成立初到 中共十一届三中 全会前 照搬苏联模式;中国共产党 缺乏经济建设经验;主观上 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实 现工业化 实行中央领导,强化计划经 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片 面追求工业化 对于恢复国民经济,进行工 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 用。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 阶段,使企业失去了活力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老人农 业”“妇女农业”“小学农业”问题日益凸显
陕西抽样调查:
72%
55岁
“80后”“90后”青壮年劳动力(农民工) 务农农民平均年龄 妇女
63%
四川抽样调查: 务农农民 50 岁以上 54% , 60 岁以上 30%,70岁以上13%; 妇女60%; 初中及以下90%。
中共十一届三中 全会到20世纪 90年代初 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建 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 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 训,并借鉴了外国经验,决定 实行对内经济体制改革、对 外开放的政策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1_2先秦时期的经济课件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1_2先秦时期的经济课件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①匹妇蚕之,则老 ——《孟子· 尽心上》
者足以衣帛矣。 思考 3 试 答
史料解读:①反映出家庭手工业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 成部分,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
史料三反映出家庭手工业有何特点?
5.请图解中国古代的土地所有制度。
试 答 提示:
6 . 官营手工业与民营手工业生产的产品都面向市场 吗? 试 答
提示:否。官营手工业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生产的目 的主要是满足统治者的需要,即使有一些官营手工业产品流 入外国,也主要是由统治者作为赠品,赏赐给外国人的。民 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7.古代中国的“城”和“市”一样吗? 试 答
提示:不一样。古代中国的“城”和“市”是两个不同 的概念, 前者是统治者的政治中心, 后者是商业活动的场所。
板块二 互动探究· 分层突破
Step1 微考点——图文证史深化 微考点一 一 小农经济的特点 ①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
其分事也。②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 縿,此其分事也。 ——《墨子》
史料二反映出小农经济有何特点?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
徭役。„„①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 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有者半贾 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②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 者。 ——晁错《论贵粟疏》 思考 3 试 答 史料三反映出小农经济有何特点?
思考 2 试 答
据史料二指出中国古代私营手工业者的经营
特点,与官营手工业相比有何不同?
史料解读: ①表明私营手工业者可以自由流动, 到外地 谋生, 体现了私营手工业的主要特点是由民间商人经营, 产 品投放市场。不同:与官营手工业为官府服务,由政府官员 经营的特点相比,私营手工业在服务对象和目的上不同。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板块五阶段知识扩充课件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板块五阶段知识扩充课件

格局发生了变化,男子将大量的业余时间投入纺织当中。
五、白银流通的合法化 明朝中期,一直流行于民间的白银,终于取代了明朝政府原来法定的“大明宝钞”, 成为通行的主要货币,市场上的商品,无论大小都以银两作为计价的标准。从此白 银与秦汉以来一直沿用的铜钱一起,充当市场的通货。大宗商品的交易,用白银支 付;小额交易,则用铜钱支付。铜钱和白银的比价,明清两朝,政府规定为铜钱一千准 白银一两。但在实际流通中,钱贱银贵往往要一千数百钱才等于白银一两。 白银之所以成为主要通货,是商业繁盛,尤其是棉布、粮食、食盐等日常生活用品 的远距离贩销的结果。反之当白银成为合法通货之后,对于这种远距离的商货贸
六、明清时期钱庄的兴起 明清之际,钱铺业发展出了以存放款和汇兑为主要业务的钱庄。钱庄主要 分布于长江流域,尤以开埠通商以后的上海为盛。上海的钱庄业,是由绍兴 人于乾隆时开设的煤炭肆(店)兼营存放款业务发展而来。乾隆时,上海沙 船业务发达,从辽东营口等地运来的豆麦、杂粮、油饼,从闽广则运来土货, 交换上海一带出产的棉布,交易额增加,需要现款周转,钱庄的存放款、汇 划与交割业务便日益发展起来。上海开埠以后,钱庄更趋发达。全国以及 世界各国商船直接开入上海,进出口贸易日益递增,钱庄也越来越多。咸丰
三、明代宦官权力提升的原因
明太祖把宦官不得干预朝政的规定不仅定为祖训,还被制成铁牌立于宫门 外,其用意就在于永远地告诫子子孙孙,谨防大权旁落宦官之手,但明代后
期宦官专权现象却非常严重。
1.政治需要。明成祖朱棣任用宦官,委以权力,完全是因为当年在靖难之役 中,尚为燕王的朱棣就是靠勾结受建文帝压迫的太监而掌握了建文帝的动 向,此后又在其围攻南京时,与宫内的太监里应外合取得了胜利,登上了皇 帝的宝座。因此,朱棣上台后,也害怕会有失意的宦官像出卖建文帝一样出 卖自己,故而不惜背叛祖训,拉拢宦官。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三 阶段知识扩充课件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三 阶段知识扩充课件
ith严朝低格时下As,等期只p级的能o,重标任s要e榜低.特门级S征第小l。,官i构而d,被成Ee门v排了s阀a挤强l之f在大u外o士的ar的t族社地i上会.o主N层政n阶E社治T层o会势通n之力3l称.外。y庶5。门.族东阀C,他晋政l们i末治e政至成n治南为t社朝魏会P,晋门r地南阀o位北file 士族C衰o落p,庶yr族i兴g起h,t逐步2执0掌04军-政2大0权11。 Aspose Pty Ltd.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这一时期,汉族与各少数民族的交融不仅促进了各少数民族的发展,也加速
了汉族自身的发展。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源,经过吸收、改造,融汇创新为
唐宋文化中色彩绚烂的成分。在思想、哲学和宗教方面,儒释道虽然互有
消道长家,思但想基相本互上融处合于而并形用E成的v的a状l一态u个。a佛禅t教i宗o流是n派佛。教o是n传l中入y国中.固国有之思后想,与对中外国来固宗有教的 ith的一As种p改o造s。e.在S艺l术i方de面s也呈f现or出兼.容N的ET状态3,唐.5太宗C时l设ie立n了t十部Pr乐o,其file
二、三省制的演变 三省制是三省首长制、三省并重制和三省分权制三个内涵因素构成的一 种施政机构宰相制。魏晋南北朝是其酝酿时期,中经隋代,至唐正式建立。 唐初三省长官集体议政于政事堂,三省首长制成熟;三省借设在门下省的政
事堂平衡地位,内轻外重Ev各a有l优ua势t,三i省on并重o制nl成y熟.;三省分掌出令、封驳、 ith执也行有As之观p职点o,指三s出e省.,分从S权唐li制睿d成宗e熟起s。,三f三省o省长r地官位.相N的权E平旁T衡落是3,表.这5现一为制C低l度级i得e官以n员存t入在P相的r,难基o以础fi。le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5_3课件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5_3课件

1.[2018· 江苏如东中学模拟]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 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以 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 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 而亦可谓之法乎?”对黄 宗羲这一表述的理解正确的是( A.包含有朴素辩证思想 C.主张为天下之人精神
5-3
[主干知识 一、明清时期的思想 1.阳明心学 (1)形成背景
理一理]
①明中期后,阶级矛盾尖锐, 入危机。 ②王阳明认为只有通过 治。
封建专制
统治陷
整治人心
,才能挽救统
(2)思想主张 ①认为“灵明就是天理,就是本心,就是良知”。 ②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③学以至圣的修养关键,在于“致良知”。 ④强调“知行合一”。
4.戏剧
[拨云见日 想一想] 1.“理学”和“心学”是继承的关系吗? 试 答
提示:否。“理学”和“心学”不是继承关系,而是 从属关系。 “心学”是理学的一个流派, “心学”也是“理 学”。
2.李贽“离经叛道”中的“经”“道”是指什么? 试 答
提示:李贽“离经叛道”中的“经”指儒家经典,即 四书五经。 “道”指道学家, 即理学家。 李贽“离经叛道” 指他试图摆脱“四书五经”的束缚,冲破理学的枷锁。
5.明清之际启蒙思想不完善的原因? 试 答
提示:(1)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 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2)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使进步思想家很难从 根本上突破传统伦理学说的罗网,建立起新的伦理学说体 系。
(3)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高度强化的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给早期启蒙思想造成了巨大的压 力。 (4)明清统治者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明清时期的 民主启蒙思想不可能受到西方启蒙运动的影响。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标通史版课件:第2讲 先秦时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标通史版课件:第2讲 先秦时

误区警示 封建土地私有制与地主土地所有制 封建土地私有制包括地主土地所有制、国有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 有制三种主要形式。其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是封建生产关 系的基础。农民土地所有制广泛而分散地存在,但由于农民经济力量薄 弱,土地往往被兼并。 3.经营模式 (1)集体劳作 a.原因:先秦时期,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很低。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解题关键 认识“农耕之利”的影响。
答案 C 从材料信息看,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可以养活更多的人,
思维启迪 《孟子· 滕文公上》中说:“方里而井,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百亩,其中为公 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材料体现了何 种土地制度?至春秋战国时期,土地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井田制。由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变。
◆史料呈现
史料1
主题
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与影响
史料2 宗法制的封闭性是为了家族的“肥水不外流”,而在沉重的赋税负担和激烈的 土地兼并下,宗法制则起有强化、自保家族生存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①依靠男耕女织, 实现自给自足,更具有抵御破产风险,维护家族利益的作用。所以自给自足的生产与消费 方式,也成为农民狭隘的生产目的,②客观上也割裂了小农家庭与社会的广泛联系,将自己 封闭在一个与世无争的狭小空间里……小农经济的男耕女织的家庭生产方式,使自己所
(1)生产力因素。耕作方式、耕作技术、土地制度等。
(2)小农经济自身特点。自给自足、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抵御天灾 人祸能力差等。
(3)政府政策因素。封建政府为保证封建统治的稳固,明智的统治者大 都采取重农政策。 (4)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及严重的自然灾 害。 3.评价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课件:通史概览 精品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课件:通史概览 精品

远古时期
夏商西周
春秋战国
[阶段特征]
1.夏商西周时期
(1)政治上,处于奴隶社会,实行分封制(及其前身内外服制),中央集权尚未实 现,地方势力较为强大。
(2)经济上,实行井田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大规模的集体劳作,工商食官。
(3)文化上,学在官府,受教育是贵族的特权。 2.春秋战国时期 (1)政治上,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中央集权开始出现。 (2)经济上,铁犁牛耕的推广,促进小农经济的产生,个体家庭经营取代集体劳 作,私商、私营手工业出现。 (3)文化上,私人讲学开始出现,思想上出现百家争鸣,比较繁荣。
二、秦汉时期(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
[史实定位]
政治 (1)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中央集权 (2)汉:郡国并行、察举制、中外朝、刺史制、推恩令、独尊儒术 (1)秦:修灵渠、驰道,统一度量衡 经济 (2)汉:田庄、牛耕普及、耦犁、犁壁、丝绸之路、水排、“市”、 王景治黄 小篆、隶书、楷书;“焚书坑儒”;造纸术;董仲舒新儒学;儒学 文化 成为正统;汉赋
唐太宗
[阶段特征]
1 .政治上,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典章制度先进完 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2.经济上,隋和唐前期实行均田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曲辕犁出现,生产
技术水平提高;手工业和商业繁荣。 3 .文化上,隋唐文化在思想、科技、文学、艺术等领域全面繁荣,领先世 界,兼收并蓄。
[阶段特征]
1.宋代 (1)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中央在与地方的分权矛盾中占据绝对上风,
君主专制加强。
(2)经济上,农业、商业、手工业发展,出现了纸币(交子),城市布局出现重大 变化——坊市时空限制被打破。 (3)思想文化上,出现了儒学思辨化、理论化的产物——宋明理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信息文明时代的中国 阶段一:1949~1956年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 特征 (1)政治:三大政治制度确立,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 (2)经济:通过实施“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中国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 (3)外交: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 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4)科技文化:“双百”方针提出,科技、文学、艺术、教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
(4)科技文化:国防科技和农业科技取得突出成就;“文化大革命”期间,文艺
和教育事业受到重大冲击。
阶段三:1978年至今,现代化建设加速发展时期 特征 (1)政治: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依法 治国写入宪法;“一国两制”提出并成功运用,海峡两岸不断交流和发展。 (2)经济: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
关联点二:中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关系
时间
特点
表现 明清时期推行“海禁”“闭关锁国 ”政策 中国的国门被西方列强打开,中国成 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的销售市场 新中国成立后受到西方国家的敌视, 中国推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17世纪 自我隔绝于资本主义 至1840年 世界市场 1840~ 1949年 1949~ 1978年 1978年 以来 被动卷入资本主义世 界市场 游离于资本主义世界 市场之外
通史冲关三
阶段特征 中外关联
阶段特征
一、信息文明时代的西方
时空定位·把握特征
阶段一:20世纪上半叶(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是世界现代史的第一个阶段,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 新是这一阶段的典型特征。 特征 (1)政治 : 俄国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 开创了现代化的新模 式,两种社会制度开始并存、对立。 (2)经济:苏俄(联)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失误与成就并存,并逐步确立 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面对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 ,美国罗斯福 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模式。
(2)经济:两种模式借鉴发展。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另一方面 ,社会主义国家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市场的作用 不断加强;同时,世界市场向纵深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3)科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大大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社会 生活丰富多彩、文化多元。同时各种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
中外关联
美国罗斯福新政 相同点
横向比较·链接中外
苏俄(联)新经济政策 中国改革开放
关联点一:美国罗斯福新政、苏俄(联)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异同点
(1)背景:都是各国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实施的。(2)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内容:都注重调整生产关系,符合各国当时 的实际需要。(4)结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新政前美国遭受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 沉重打击,阶级矛盾尖锐,经济受损严重 以工业为核心,涉及金融、农业、社会福利等 领域 在不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实施缓和 矛盾、恢复经济的措施 新经济政策实施前国内外敌人进攻被粉 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过时,出现了 经济和政治危机 以农业为核心,涉及工业、流通、分配等 领域 在无产阶级掌握经济命脉的条件下,在一 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 恢复国民经济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改革开放前,“文化大革命”刚结束,国家经 济处于崩溃的边缘,工作重心亟待转移 先农业后工业,全面改革,逐步开放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 实际相结合、依照国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创举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 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和发展生 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的转变、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 方位开放的社会转变、人民的生活从温饱 向基本小康的转变
阶段二:1956~1976年现代化建设的曲折与延误 特征 (1)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继续发展完善,“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民 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2)经济:1956年,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大跃进”、人民公社化 运动、“文化大革命”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生活受政 治运动影响较大。 (3)外交:中苏关系破裂,中国调整与西方国家关系,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3)文艺:现代主义文学和艺术着力描述人类非理性的一面,突出表现了生产力高度 发达背景下人类精神的空虚和迷茫。 (4)科学:以相对论和量子论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科学诞生,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 度和方式,预示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即将到来。 阶段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1945年至今)是两种社会制度共同发展与相互竞争 的时期,也是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的时期,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推 动着世界的整体发展 特征 (1)政治: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苏“冷战”,两极格 局形成。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共体、日本等崛起,多极化趋势出现;伴随着苏联解 体与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 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局面。同时世界殖民体系在民 族民主运动的冲击下最终全面崩溃,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
放范围不断扩大,层次不断加深,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3)科技与思想文化: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代表的社会主义 建设理论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思想指南;科技、教育、文艺等全面繁荣。
(4)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
平与稳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背景
内容
不 同 点
济危机对美国的严重破坏,巩固了资 本主义民主制度,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 新模式
巩固了工农联盟,有利于经济恢复,使苏 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启示
(1)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3)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不是哪一种意识形态所独有的生产 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