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初中化学九上 5.1 金属的性质和利用——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51《金属的性质和利用(第1课时)》教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51《金属的性质和利用(第1课时)》
教案
学重点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展示金属在生活、生产、科技等领域的应用,导出课题。
交流预习材料的相关问题。
问题设置:了解了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相关应用,引导学生只关
切金属的物理性质是不够的,更需要关切金属的化学性质。
【合作探究】探究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小组合作实验,教师指
导)
活动一、探究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探究实验1:①将打磨过的铝丝放在酒精灯上灼烧,观察颜
色发生的变化
②将铜丝放在酒精灯上灼烧,察颜色发生的变化
在氧气
____
活动二、金属与稀硫酸(或稀盐酸)的反应
探究实验2:分别将光亮的铁丝、铝丝、铜丝浸入到硫稀酸、稀盐酸中
活动三、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探究实验3:将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1、总结:板块一、二、三,归纳出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
置换反应:叫置换反应
2、反思:①生活中我们常说“真金不怕火来炼”体现了金的怎样
的化学性质?
②从金属与稀酸的作用是否可以看出金属的活泼性强。
九年级化学上册 5.1 金属的性质和利用教案 (新版)沪教版
(复习)1、铁有哪些物理性质?
2、写出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请学生口答现象。
3、学生板演铁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
(新授课)
二、铁、铝等金属的化学性质
2、铁跟硫酸铜溶液反应
Fe+CuSO4==Cu+FeSO4
(蓝色)(浅绿色)
现象:铁丝的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的物质;
溶液的颜色由蓝色逐渐变成了 浅绿色。
三、常见的金属矿物
赤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孔雀石:Cu 2(OH)2CO3赤铜矿:Cu2O
四、实验室制取氢气
1、反应原理及化学方程式
金属(锌或铁)和稀酸(稀盐酸或稀硫酸)
(板书)方程式:
Zn+2HCl==ZnCl2+H2↑
Zn+H2SO4(稀)==ZnSO4+H2↑
Fe+2HCl==FeCl2(浅绿色)+H2↑
1、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2、装药品(先装锌粒后装酸)
3、收集检验纯度
4、点燃或做其他性质实验。
5、注意 事项
1、长颈漏斗的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2、若中途加锌粒则需要重新检查纯度。
本节小结
1、氢气的反应原理、操作步骤;2、简易装置、收集方法及注意事项。3、金属能跟某些盐溶液反应。
布置作业:
教
后
记
师生演示实验:拉铜丝。(要求学生先设计出对比方案)
小结归纳:一、铁的物理性质。
进一步说明金属的物理性质主要从色、态、光泽、延展性、熔沸点、密度、硬度、导电、导热等方面来研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研究金属物理性质的方法。
(指出:金属还有一些物理性质,由于时间、器材的限制,未能发现。同学们可以在课外再行探究。)
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 5-1 金属的性质和利用 教案(教学设计)
第5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第1节金属的性质和利用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
2. 知道常见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3. 会运用金属的性质解决一些生活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学会归纳整理;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1.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2.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运用金属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前几章学习了一些非金属元素以及它们间组成的物质,如空气,氧气、水、二氧化碳等。
而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金属的应用也非常广泛,而且不可缺少。
学生活动:说说你知道哪些金属,完成课本习题,能以最快的速度金属元素的大约种类吗?说说你见过的金属,以及它们的颜色、状态、用途、和你知道的它们的性质。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思考1:铁、铝常用于制作锅、铲等炊具,表现出金属哪种物理性质?思考2:铁、铝、铜能加工成导线、能压成薄片,表现出金属哪些物理性质?思考3:金、银、铂做成各种首饰等,表现出金属哪种物理性质?[探究活动一]:砂纸打磨请同学们找出镁带、铝带、铁带、锌带、铜带并用砂纸打磨后观察它们的颜色,取少量铁粉于试管中观察颜色。
[小结]:金属的主要物理性质:[过渡]:选择铸造硬币的金属必须要考虑金属的耐腐蚀性,这是金属的化学性质,同学们想不想知道金属还有哪些化学性质呢?(二)金属的化学性质P115《观察与思考》回忆镁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
[探究活动二]:将铜丝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并将实验现象填入表中。
[结论]:大多数金属都能与_________发生反应,生成对应的_____________(三)金属与酸反应[活动与探究三]完成P116活动与探究的实验内容并将实验现象填入表中。
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铜带与盐酸[探究问题三]:置换反应1. 置换反应2.金属与金属盐溶液的反应[活动与探究四]将光亮的铁带深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结论]一、金属的性质1.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光泽、导电性、延展性、导热性2.金属的化学性质:(1)与氧气反应(2)与稀酸反应(3)与金属化合物反应二、金属材料1.合金:(1)定义(2)性能:熔点、硬度2.纯金属第1节金属的性质与利用一、金属的性质1.金属的物理性质2.金属的化学性质二、金属材料1.合金:(1)定义(2)性能2.纯金属本堂课首先,对学生原有知识、能力的认知不够,对初中学生已接触过的知识重复再现。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设计:5.1金属的性质和利用
《金属的性质和利用》教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识金属的性质,能用金属的性质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学会判断置换反应。
3、初步认识金属活动性。
二、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获取信息,通过探究和讨论交流,认识问题。
2、初步学会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重点与难点】:1、推测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实验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2、理解置换反应的概念【课前活动】:活动一:1、你所知的金属的各种物理性质:。
2、根据已知的物理性质,说明铜的应用中涉及到金属的主要物理性质。
活动二:1、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1)镁条在空气中点燃的化学方程式,属于的反应类型。
(2)铁丝在氧气中点燃的化学方程式,属于的反应类型。
(3)铜片在空气中加热的化学方程式,属于的反应类型。
2、以上化学反应的共同点是【课堂过程】:活动一:1、根据镁、铁、铜与氧气反应的事实,总结出常见金属具有的一种化学性质。
2、提问: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如果不是,请举例。
活动二:P23介绍了镁条与醋酸可以反应产生氢气。
1、探究实验:①将稀盐酸分别倒入镁、铁、铜三种金属中,观察反应现象。
②同时检验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是不是氢气。
(提示:挑选气体适中的那支试管,用大拇指堵一会,再将试管口凑近酒精灯火焰,打开拇指点燃。
)(1)根据以上反应现象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 > 。
(2)请完成金属能跟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归纳总结:比较三种金属与酸反应的物质类别,总结出此类反应的特点。
活动三:在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一书中写到“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这可是现代的湿法冶金的先驱。
实验探究2: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一种铜的盐溶液),把一段打磨过的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活动四:探究铝锅不易锈蚀的原因探究实验3、在酒精灯上灼烧铝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思考原因。
九年级化学《5.1常见金属单质的性质、金属材料的用途》复习学案 沪教版
第五章金属与矿物复习第一课时常见金属单质的性质、金属材料的用途【学习目标】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能区别常见的金属与非金属,2.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应用,3.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学习重点】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学习难点】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1.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应用铜丝是_____色、铁粉是____色,铁块是_______色;温度计中常用的金属_____,常温下为_____态;热水瓶胆内镀的是_______;铁栏杆刷的“银粉”是________;电池的负极一般用金属_____;铁、铝用于制锅是因为有____________性;铝、铜用于作电缆电线是因为有_______性;钨丝用作白炽灯的灯丝是因为________;金属能抽成丝展成箔而不易断是因为有______性和较大的________;能被磁铁吸引的金属单质是_________。
2.金属的化学性质(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其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a.判断金属与酸的反应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制备氢气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判断金属与盐的反应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湿法冶铜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案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苏省常州市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五章第1节 金属的性质和利用教案
【答案】A
5.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B.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金属 资源
【答案】B
【解析】A.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 ,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B.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三种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铁在干燥的空气中不容易生锈;C.相对于纯金属,合金的组成和结构发生了改变,其性质也改变,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金属资源。正确;选B
2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Cu+2AgNO3= Cu(NO3)2+2 Ag;反应的现象铜的表面覆盖着一层银白色物质,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七、置换反应
1.定义: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的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2.特点:A+BC AC+B
3.金属与盐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①K Ca Na三种金属除外;②盐必须为可溶性盐;③在活动性中只能在前面的金属置换后面的金属。
【答案】①银白,紫红,金黄;②固、液;③铝、钙、铁.④银(Ag);铝(Al);镁(Mg);汞(Hg);银(Ag)
【解析】①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金黄色;
②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汞却是液体;
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铝,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钙,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
4铝与氧气反应化学方程式4Al+3O2 2Al2O3;反应的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设计:5.1金属的性质和利用
第一节金属的性质和利用第一课时: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特性及其应用。
2.初步认识金属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3.能识别和区分常见的金属。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金属性质的实验探究,学习利用实验认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方法;2.初步形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用途的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通过活动探究,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实验现象的良好习惯,形成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光泽、金属的导电性和导热性、金属的延展性、金属的密度、金属的硬度、金属的熔点等);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与其用途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金属的物理性质教学难点: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与其用途的关系教学准备:仪器:试管架、试管、镊子、烧杯、酒精灯、火柴、导电性装置(电池、导线、灯泡、灯座)药品:铜片、铝片、铁钉四、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同学们,金属是一类重要的材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
那么,了解金属的性质,对科学地利用金属材料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学生活动]:教师展示准备好的一些金属,让学生分别进行识别。
[交流与讨论]:一般情况下你是如何来区别金属和非金属的?根据生活经验,请你说出金属一般具有的哪些性质?[活动与探究]:以铜、铁为例,来对金属的物理性质进行探讨。
1.观察它们的颜色和光泽。
2.感觉一下同体积不同金属块的质量大小,由此判断它们的密度大小。
3.试试不同金属片是否容易被弯曲、折断,并感觉它们硬度是否相同。
4.用电池和小灯泡等试试他们能否导电,并比较灯泡的亮度是否相同。
5.用手拿着金属片的一端,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烘烤它的另一端(注意:时间不要长,防[知识小结]1.金属颜色:(1)绝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而少量金属呈现特殊的颜色,如:金(Au)是黄色、铜(Cu)是红色或紫红色等;(2)有些金属处于粉末状态时,就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如铁(Fe)和银(Ag)在通常情况下呈银白色,但是粉末状的银粉或铁粉都是呈黑色的,主要是由于颗粒太小,光不容易反射。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一、化学性质简介:金属是一类具有良好导电性、延展性、塑性和高熔点的元素,常常用于制备各种制品和合金。
金属的化学性质主要包括:氧化性、反应性和阳离子性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金属的氧化性,在空气中与氧发生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2. 掌握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化学反应,如与酸、水和卤素的反应。
3. 了解金属的阳离子性质,在化合物中呈阳离子状态。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金属的氧化性:(1)内容:金属在空气中与氧发生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2)方法:实验演示或实验操作,用锌箔在明火中加热,观察其与氧的反应。
2. 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反应:(1)内容:金属与酸、水和卤素等非金属元素发生化学反应。
(2)方法:实验演示或实验操作,用锌和酸反应、钠与水反应、铁与溴反应等实验,观察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反应的现象和结果。
3. 金属的阳离子性:(1)内容:金属在化合物中呈阳离子状态。
(2)方法:以金属铜为例,演示或实验操作,用铜粉与硝酸反应,观察铜在此反应中的氧化态变化和形成的阳离子。
四、教学辅助材料:1. 实验器材:试管、锌箔、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溴水、硝酸等。
2. 实验操作步骤和观察结果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安排:1. 引入:“你们知道金属的一些性质是什么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金属的化学性质。
”2. 金属的氧化性的教学:a. 介绍金属的氧化性,简单解释金属与氧的反应;b. 展示实验演示或进行实验操作,观察金属与氧的反应;c. 解释金属与氧化物的关系,引导学生总结氧化反应的特点。
3. 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反应的教学:a. 介绍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反应,如金属与酸、水和卤素的反应;b. 展示实验演示或进行实验操作,观察不同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反应;c. 引导学生总结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反应的特点。
4. 金属的阳离子性的教学:a. 介绍金属的阳离子性,解释金属在化合物中呈阳离子状态;b. 展示实验演示或进行实验操作,观察金属在特定反应中的电子转移和氧化态变化;c. 引导学生总结金属的阳离子性质特征。
沪教版(全国版)九年级化学上5.1金属的性质和利用优秀教学案例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金属的日常生活用品,如金属器具、金属建筑等,引发学生对金属的兴趣;
2.提问:“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接触和了解金属的?”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
3.总结学生提到的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应用,如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等;
4.引导学生关注金属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金属资源的分布、金属的回收利用等。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如金属的导电性实验、金属的延展性实验等,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金属的物理性质;
2.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共同探讨金属的制法和应用,如金属的冶炼方法、金属材料的选用等;
3.实施小组合作项目,如制作金属制品、设计金属腐蚀与防护方案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金属的应用;
4.设计真实情境,如金属材料的选用、金属制品的腐蚀与防护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金属的颜色、状态、导电性等;
2.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金属的制法和应用,如金属的冶炼方法、金属材料的选用等;
3.通过问题驱动,让学生探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措施,如金属的腐蚀原因、防腐蚀方法等;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金属的日常生活用品,如金属器具、金属建筑等,让学生感受金属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创设实验情景,如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金属的物理性质;
3.通过展示金属的制法和应用实例,如冶炼金属、金属腐蚀与防护等,让学生了解金属的生产和应用过程;
51金属的性质和利用(沪教版九年级上)(共28张PPT)
(注:表中导热性和导电性数值由大到小,表明导热、导电性能 由弱到强) (1)综合分析上表的各项指标,写出你所发现的一条规律。 提示:导热性能越好的金属,导电性能往往越强等。 (2)哪两种金属的导电性能好?它们中哪种更适宜制作导线?为
什么?
提示:分析“导电性能”一栏,因为1表示最强,可知银的导电 性能最强,铜次之,铜的导电性虽然低于银,但因铜的年产量 高,且价格较便宜,故更适宜制作导线。
温度范围内,两者均能熔化为液体。铁的熔点高于钠的沸点,
即当铁熔化时,钠已经成为了蒸气,因此不能制取合金。
【典型例题】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纯金属不同,下列关于合金的 认识中正确的是( )
A.合金是由金属和金属共同组成的
B.合金中的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C.合金不能导电、导热 D.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金属材料多数是合金 【易错提醒】1.合金≠多种金属熔合,有的合金是由金属和非
2.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
(1)与氧气反应。
①镁条在空气中点燃 耀眼的强光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___________,放出大量的热。
点燃 2Mg+O2 ==== 2MgO 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②铁丝在氧气中点燃
火星四射 现象:剧烈燃烧,_________,放出大量的热。
3Fe+2O2 ==== Fe3O4 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③铝片在空气中加热
的物质。 (2)常见的合金。
生铁、钢、青铜、黄铜、不锈钢等。
(3)良好性能。 低于 大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___,多数合金的熔点_____组成
它的成分金属。
合金 纯金属 (4)通常所说的“金属材料”,既包括_______,也包括_____。
九年级化学全册 5.1 金属的性质和利用教案 (新版)沪教版-(新版)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教案
金属的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质,并能从已知的应用中归纳其性质
2、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实验探究验证物质的性质,并由性质联想到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金属的应用所带来的方便,体验化学对生活的影响,激发学
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交流讨论、实验探究、归纳总结
教学重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置换反应规律的分析
教学过程:
金属的性质
学习重点:金属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及其应用
学习难点:置换反应概念的把握、置换反应规律的理解
学习过程: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观察图片)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补充:
2、部分金属与酸的反应
3、铁等物质与硫酸铜的反应
Fe+ HCl (现象:)
Al+ HCl (现象:)三、课后归纳总结:
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质
置换反应概念:
镁、铝、铁、锌与稀硫酸的反应方程式:
四、作业:
整理笔记:方程式写在《随》 P85 页上
完成《随堂反馈》P85 1~14题。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国版)5.1金属的性质与利用教学设计
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以下几道题目:
1.判断题:关于金属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题,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2.选择题:涉及金属提炼与加工方法的选择题,考察学生对金属提炼过程的理解。
3.计算题: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一些简单的计算题,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应用题: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如金属腐蚀的防治、金属回收利用等。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金属性质、金属活动性、金属提炼与加工方法等知识点。同时,强调金属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金属资源的合理使用。
此外,我会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解答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巩固知识,提高认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掌握金属的性质与利用,培养科学素养,增强环保意识。
2.学会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通过活动性实验,让学生掌握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规律,理解金属活动性的概念。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生活中的金属腐蚀、冶炼等现象。
3.了解金属的提炼和加工方法,理解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性。
-通过介绍常见的金属提炼和加工方法,如电解法、热还原法等,让学生了解金属从矿石到产品的过程。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采取行动,比如回收金属废弃物,减少金属资源浪费。
3.塑造学生的科学态度,养成严谨、客观、合作的科学精神。
-在实验和讨论中强调数据的准确性和结论的客观性,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意见、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掌握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等基本概念,但对于金属的性质与利用,尤其是金属活动性及其应用方面的知识,可能还较为陌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然常接触金属,但对于金属的深入特性及其在工业、环境等方面的应用与影响了解有限。因此,教学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结合生活实际,引导他们发现金属的奥秘。此外,学生的观察、实验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教学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形成系统的金属知识体系,增强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并在实践中培养环保意识和科学态度。
九年级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1.熟悉金属的化学性质,包括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反应性和氧化性。
2.完成金属的化学性质相关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实验观察与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和分析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1.掌握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性。
2.了解金属的常见氧化反应。
教学难点:1.理解金属离子的形成过程和金属的电子结构对其化合物特性的影响。
2.理解氧化反应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引入金属的化学性质,提问学生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并给予简单解答。
2.提醒学生关于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特性的相关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30分钟)1.学生自主学习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性,通过参考教材或其他资料,了解金属的常见性质和实际应用。
2.学生将自主到的信息整理成小组报告,准备展示和讨论。
三、小组合作(30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金属进行深入探究。
鼓励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该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性。
2.学生通过实验记录和观察记录,整理出金属的性质和反应特点,并与其他小组分享和比较。
四、知识讲解(30分钟)1.教师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从实验中找出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性的共性和差异。
2.通过知识讲解,解释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性的原因,包括金属与非金属的电子结构和原子半径差异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五、应用拓展(30分钟)1.以氧化反应为案例,让学生了解金属的氧化反应和常见金属氧化反应的应用。
例如,腐蚀现象、金属矿提取等。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金属的氧化反应对环境和工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六、课堂小结(10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延伸:1.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和实验条件,选择其他金属进行实验和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常见金属与酸、稀硫酸等酸的置换反应,以及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2、进一步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能灵活运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解释与日常生活中有关的一些化学问题。
3、通过解释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化学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
复习重点:
1.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2.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难点: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设计意图
安排学生回顾金属化学性质
出示幻灯片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由方程式总结出金属反应的一般通式
【板书】
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化合反应)回顾本节内
容,完成学案
上的知识网
络构建
学生板演
化学方程式
与老师共同
总结
让学生自己归
纳、总结,使知
识系统化。
便于
学生理解、掌
握。
使具体知识形
成规律,举一反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