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思想起源和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
母亲是清教徒,认为浪费就是犯 罪。
“很难找到这样能干的工人,他不用 花很多时间去琢磨他能够以多慢的速度工作,
同时使老板相信他干得不错.” ——弗里德克·W ·泰罗
19
➢主要著作 4个:《计件工资制》(1895年)、《车间管理》 (1903年)、《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在美国国会上 的证词》(1912年)。其中,《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是其 代表作,奠定了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石。
⑧节俭:勤俭治国、勤俭持家。 ⑨法治:包括:明法:将发条公布于众
一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2 西方早期管理思想
1.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
亚当·斯密,英国经济学家、最早对经济管理思想进行系统论述的学者。在 1776年发表《国富论》,奠定了“自由经济之祖”的地位
亚当·斯密在劳动分工方面的主要内容有: ➢ 使劳动者专门从事一种单纯的操作,从而提高熟练程度、增进技能 ➢ 减少劳动者的工作转换,节约通常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所损失的时 间 ➢ 使劳动简化,使劳动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种特定的对象上,有利于发现比 较方便的工作方法,促进工具的改良和机器的发明。
⑥求实:包括:量力:量力而行,即:不强求+充分发挥 时空:办事时注意时机和地点等客观条件
⑦对策:在治军、治国、治生等一切竞争和对抗活动中, 都必须统筹谋划,正确研究对策,以智取胜。 其中:研究对策有两个要点: 一是预测:有备无患 二是运筹:战国时期,田忌和齐王赛马; 宋朝丁谓修复焚毁的皇宫: 取土、运料、处理垃圾。
➢通过4个试验总结出了科学管理思想。这4个试验是:工 时研究试验、搬运生铁块试验、铁锹试验和金属切削试 验。
理论的内容:
1.科学制定工作定额。泰罗提出要用科学的观测分析方法对 工人的劳动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从中归纳出标准的操作 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工人的“合理日工作量”。 (搬运生铁块试验)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历史发展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行为科学阶段
人际关系学说
• • •
霍桑实验 人际关系学说的要点 人际关系学说的管理设想
(一)梅奥的“霍桑试验”
中心问题——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决
定因素 该实验在芝加哥的西方电气公司的霍 桑工厂里进行,历时8年,设计了四 个阶段的实验:
第一阶段是工场照明实验; 第二阶段是继电器装配测试室实验; 第三阶段是访谈实验; 第四阶段是接线板小组观察实验
提出十四项管理原则
•工作分工
•权力与责任
•纪律
•统一指挥 •统一领导 •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报酬
十四项原则
•集权与分权
•等级链
秩序 公平 人员的稳定性 首创精神 集体精神
结论
泰勒

法约尔

如何改进作业人员的生产率 管理职能专门化(计划、执 行职能分开) 解决定额、队伍选择、作业 方法与条件的标准化
整个组织管理的有效性 提出管理职能(过程角度) 组织层次与权力布局(管理 幅度、等级链、跳板原理
第三节 行为科学阶段
人际关系学说——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决 定因素,重视人的行为。(管理的效果 一定要通过被管理者的行为才能体现出 来。) 行为科学学说——研究人的行为规律和 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控制人的行为以实 现目标。
科学管理论的主要内容
中心问题——提高劳动生产率
工作定额:确定“合理的日工作量” 标准化(铁锹试验) 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差别计件工资制 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
提出例外原则
例外原则
所谓例外原则,就是指高级管理人员为了 减轻处理纷乱繁琐事务的负担,把处理各 项文书、报告等一般日常事务的权力下放 给下级管理人员,高级管理人员只保留对 例外事项的决策权和监督权。

第2章管理思想发展的演变过程

第2章管理思想发展的演变过程

• 柏拉图

1)通过研究国家范围内的分工来体现管理思想;

2)人的本性由三部分构成:理性、意志和欲望。
第2章管理思想发展的演变过程
• 4.我国古代管理思想: • a.治国思想:儒家的“行仁德之政”为主 • b.战争思想:《孙子兵法》 • c.儒家思想:“见利思义”,“三纲五
常”, “仁义礼智信”
第2章管理思想发展的演变过程
第2章管理思想发展的演变过程
古典管理理论演进图
•泰

•科学管理 • •个体效率
•古典管理理论 •
•经济人假设 •
•法 • 约• • 尔
•韦• • • 伯
•组 织 管 • 理 •企业组织效率 • •效率最大化目标•
•科 层 制• •社会组织效率•
第2章管理思想发展的演变过程
•工业的发展和对系统化的关心
• 广义的理解 把行为科学解释为包括研究人的各种行为(以至 于动物的行为)的多种学科,是一个学科群,而不单是一门学 科,因而在英文中用复数形式来表示。是社会科学的同义语, 是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在内的学科群。
• 狭义的理解 把行为科学理解为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 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的一 门综合性学科,而不是一个学科群。
• 第三条是以企业管理案例研究为主要代表的 管理学,我们称之为实验管理学
第2章管理思想发展的演变过程
管理思想发展的几个阶段:
• 一、早期的管理思想:
• 1.古代埃及的管理思想--“管理跨度”的实践者, 分权
• 2.古代巴比伦王国的管理思想--明确责权利关系
• 3.古希腊的管理思想
• 苏格拉底:
• 管理具有普遍性,“管理私人事务和管理公共事务仅 仅是在量上的不同”。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管理学原理》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管理学原理》
➢ 行为科学正式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这主要是因为1949年在美国芝 加哥大学召开的一次跨学科的讨论会上,大家都认为可以利用当时在自然科学和 社会科学两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来研究人的行为,经过讨论,将其提炼为一门学科 ,同时正式把这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定名为“行为科学”(Behavior Science) 。
2.2.1 古典管理理论

①计划、②组织、③指挥、④协调、
⑤控制。

①分工。②权力与责任。③纪律。
④统一指挥。⑤统一领导。⑥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⑦报酬。
⑧集权与分权。⑨等级制度与跳板原则。⑩秩序。⑾公平。⑿
人员的稳定。⒀首创精神。⒁集体精神。
2.2 现代管理理论的演进
2.2.1 古典管理理论
➢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在社会
➢ 卡斯特与罗森茨韦克合著的《组织与管理——系统权变的观点》( 1979)一书,主张在企业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随机应 变,组织应在稳定性、持续性、适应性、革新性之间保持动态平衡。
2.3 当代管理理论的最新思潮
2.3.1 战略管理理论
➢ 迈克尔·波特是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教授,兼任许多大公司的咨 询顾问。1980年,他的著作《竞争战略》把战略管理理论推向了 顶峰,该书被美国《财富》杂志标列的全美500家最大企业的经理 、咨询顾问及证券分析家们奉为必读的“圣经”。该书提出了许多 关于战略管理的重要理论、分析方法与决策技术,成为战略管理理 论的经典之作。
2.1 早期管理思想 2.1.2 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
西方的管理实践和思想也有着悠久的历史,特别是18世纪60年 代开始的工业革命,使社会的基本生产组织形式迅速从以家庭 为单位转向以工厂为单位,因而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问题,这 就需要人们去回答、去解决。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对管理理论 的建立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管理实践和思想应运而生。限于 篇幅,本章只介绍最有代表性的几个: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3)法约尔跳板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
马克斯·韦伯 组织理论之父 马克斯 韦伯—组织理论之父 韦伯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著名德国思想家、社会学家。 马克斯·韦伯提出的通常称作“官僚 制”、“科层制”、或“理想的行政 组织”的理论,成为现代大型组织广 泛采用的一种组织管理方式。 。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
2、科学管理的“导火线”
时间: 1841年10月5日 地点:美国
事件:两列火车相撞
结果:近20人的伤亡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
泰罗——科学管理之父 科学管理之父 泰罗
泰罗(Frederick Taylor,1856-1915), 美国著名管理实践家,管理学家,科学管 理之父。 《科学管理原理》、《计件工资制度》、 《车间管理》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
作业
关于人性的假设,谈谈你的观点。要求观 点明确,逻辑清晰,论证有据。 现代管理理论中你认为对现实管理指导性 最大的是哪一种,为什么?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
经验主义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
德鲁克、戴尔 西蒙
系统管理学派 权变理论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
卡斯特、罗森 茨威克 伯法
管理就是生产,采购,人事,财务, 库存等职能相互关系分析-运筹学派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
管理学的最近发展
公司重建理论-企业再造理论 (JIT,TQC,MRP) 学习型组织 知识管理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
霍桑试验的过程
车间照明变化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的各种实 验 工作时间和其他工作条件(如休息间隔、 工作茶点供应)的变化对生产效率影响的 各种实验(即继电器装配室试验) 为了了解工人的工作态度与思想感情而进 行的全厂性谈话 继电器绕线机组室试验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史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史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史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西方传统管理思想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一、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1.理想国:柏拉图(前427-前347)。

西方历史上第一本全面论述国家理论的著作。

优秀人的正义统治,分工是理想国家的构成原则。

善的理念为原则描绘了一种由“哲学王”统治的“理想国”“乌托邦”,成为后世人们追求理想世界的典型表达。

2.政治学: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

他把善、幸福和正义看成城邦政治管理的目标,以此为基础提出“为政应尚中庸”、依法管理、合理的权利分配、保持秩序和稳定等管理原则和思想。

孔子的中庸之道,即合乎中庸之道才是人格的理想。

过犹不及韩非论立法主要有两个原则:一是必因人情,二是法不两适(法律面前公私不平等,公利至上,国家至上。

基本论题:法治优于人治、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依公共利益对政治权利进行分配。

3.君主论:马基雅维里(1469-1527)。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人文主义政治思想家。

君主论的思想体现在:一是政治理论,他以人性恶的观点为基础,指导君主为达到目的而不必顾及道德。

一是军事理论,强调君主要重视军事,以军队为自己的后盾。

在现代,有关管理、权力运作、博弈等方面,谁也无法绕过他的影响。

4.政府论:约翰·洛克(1632-1704):英国思想家,最早将国家权力划为三种,即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但没有提到司法权独立。

5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1689-1755)。

法国思想家,“三权分立学说之父”。

将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详细论证了三权制衡的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

在国家管理上,如何确保民主和法治、如何实现最优良的政体、防止国家权力的腐化与滥用,孟德斯鸠提出了分权与制衡理论。

6社会契约论:卢梭(1712-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

社会契约论被视为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福音书,他的理论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民主思想:人生而平等,国家只能是自由人民协议的产权;自由一旦被剥夺,人民就有权进行革命,以暴力夺回自由,国家主权在民,最好的政体是民主共和国。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与演进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与演进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是德国著名的社会 学家和哲学家,他对法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和宗 教学却有广泛的兴趣。他在管理理论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组织理论方面,其主要贡献是提出了所谓理想的行政组织 体系理论。
2.2 古典管理理论
➢ 2.行政组织理论的内容
(1)权力的类型 传统型、领袖超凡魅力型、法理型
2.2 古典管理理论
➢ 2.行政组织理论的内容
(2)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正式的规章 明确的分工 权力分层 非个人的人员关系 正规化的人员任用 职业管理人员
• 解决分 工和协 作的问 题
管理方式
管理依据
• 和感觉 来进行 管理
人才培养 方式
• 师傅带 徒弟, 代代相 传
2.2 古典管理理论
❖2.2.1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 1.泰勒其人 ❖ 2.科学管理理论内容 ❖ 3.泰勒的追随者对科学管理理论的贡献 ❖ 4.科学管理理论的评价---贡献和局限
2.1 早期管理思想
➢ 2.西方古代管理思想
外国的早期管理实践和思想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奴隶社 会,管理实践和思想主要体现在指挥军队作战、治国施政 和管理教会等活动之中。古巴比伦人、古埃及人、古希腊 人以及古罗马人在这些方面都做出重要贡献。
2.1 早期管理思想
❖2.1.2 工业革命时期的管理思想
(1)工作定额 (2)标准化 (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4)差别计件付酬制 (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6)例外原则 (7)科学管理原则
2.2 古典管理理论
➢ 3.泰勒的追随者对科学管理理论的贡献
对科学管理做出杰出贡献的还有吉尔布雷斯夫妇、甘特、 巴思、埃默森和库克等人。
2.2 古典管理理论

第二章管理思想发展史

第二章管理思想发展史

早期的管理思想
? 在产业革命后期,英国人查尔斯·巴贝奇 (Char1es Babbage )著名的著作是《机 械及制造经济》中对经理人员提出的许 多建设性意见。
? 对解释劳动分工提高生产率的原因比亚 当·斯密(Adam Smith )更全面,更细致。
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bage ) 解释分工提高生产率的原因
泰勒(Frederik W.Taylor) 其人
? 泰勒于1856年出生在美国费城一个富裕家庭 里,19岁时停学进入一家小机械厂当徒工, 22 岁时进入费城米德维尔钢铁公司,开始当技工, 后来迅速提升为工长、总技师。 28岁时任钢铁 公司的总工程师。 1890年泰勒离开这家公司, 从事顾问工作。 1898年进入伯利恒钢铁公司继 续从事管理方而的研究,后来他取得了发明高 速工具钢的专利。 1901年以后,他用大部分时 间从事写作、讲演,宣传他的一套企业管理理 论,即”科学管理 ——泰勒制”。他的代表作 为《科学管理原理》
?领导者必须要得到群众的拥护 ?领导者必须维护组织内部的内聚力 ?领导者必须具备坚强的生存意志力 ?领导者必须具有崇高的品德和非凡的能力
早期的管理思想
? 在18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开始产业革 命。苏格兰的政治经济学家与哲学家亚 当·斯密(Adam Smith )在1776年发表了 他的代表作《国富论》。
霍桑试验分成了四个阶段:
? 照明试验 ? 继电器装配工人小组试验 ? 大规模访问交谈 ? 对接线板接线上作室的研究
(一)照明试验
? 照明试验的目的是研究照明情况对生产 效率的影响。
? 专家们选择了两个工作小组,一个为试 验组,一个为控制组。试验组照明度不 断变化,控制组照明度始终不变。通过 这个试验,专家们发现照明度的改变不 是效率变化的决定性因素,而另有未被 掌握的因素在起作用。于是他们决定继 续进行研究。

《管理学》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演变

《管理学》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演变

03
13
精神变革
14
(三)1898年——进行泰勒试验 (1)搬铁块试验 75名工人,30米,80多斤重

施米特——“一流的工人” 12.5T/天·人——47.5T/天·人 $1.15/天·人——$1.85/天·人
(2)铁锹试验 21磅 铲铁16T/天·人——59T/天·人
1906年( 50岁)当选为机械工程师学会主席
1911年 (55岁)发表著作《科学管理原理》 1915年 (59岁)去世。墓碑刻上‚科学管理 之父‛
12
(二)科学管理的主要出发点: 提高工作效率 用科学管理代 替传统管理 管理者和职工 双方实行重大 的精神变革
目的
手段
实施核心
01
02
看看诸葛亮,由于能量太大,遮蔽了手下团队的力量和 光芒。事必躬亲,势必限制了团队协作能力的发挥。以 至于诸葛亮死后,连个像样的接班人都没有。诸葛亮鞠 躬尽瘁,值得我们钦佩,但是其管理作风不值得领导们 效仿。
19
摩西授权
《圣经》的作者在‚出埃及记‛第18篇中,讲述的是摩西 的岳父叶忒罗指导摩西怎样治理人民的故事。摩西原本是 一个孤儿,由于学会了一些魔术。利用‚神托‛亚伦,通 过施行种种‚神迹‛取得了犹太人的宗教领导权,但是他 并不懂得怎样进行有效的治理。什么权力都自己抓在手里, 结果天天忙得团团转,还搞得百姓怨声载道。 ‚摩西的岳父说,你这作的不好。你和这些百姓必都疲惫, 因为这事太重,你独自一人办理不了。‛(出埃及记18, 17-18)然后摩西的岳父叶忒罗对摩西说:‚要从百姓中拣 选有才能的人,就是敬畏神,老实无妄,恨不义之财的人, 派他们作千夫长,百夫长,五十夫长,十夫长,治理百姓, 叫他们随时审判百姓,大事都要呈到你这里,小事他们自 己可以审判。这样,你就轻省些,他们也可以同当此任。‛ 摩西采纳了这个建议,果然治理效果很好。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管理学(马工程)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管理学(马工程)
(一)管理思维的系统观——巴纳德
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 • 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有意识协调活动和效力的系统。
协作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 • (1)协作的意愿。 • (2)共同的目标。 • (3)信息的沟通
经理人员的职能 • (1)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系统。 • (2)从不同的组织成员那里获得必要的服务。 • (3)规定组织的共同目标,并用各个部门的具体目标加以阐明
组织行为的选择受到组织外部环境特点的影响,这个环境不仅是指技术 环境,而且包括制度环境。梅耶指出,组织所面临的这两种环境对组织的要 求是不同的。技术环境要求组织活动的有效性,制度环境则要求组织内部以 符合社会规范或“外界公认或赞许的社会事实”。
一、制度视角——新制度学派的组织趋同理论
(二)组织趋同的原因分析:“合法性”释义
二、管理本质的决策与协调研究
(一)管理本质的决策研究
2.决策过程
情报活动 设计活动 抉择活动 审查活动
二、管理本质的决策与协调研究
(一)管理本质的决策研究
3. 决策的准则 西蒙认为,由于决策者在认识能力上和时间、经费及 情报来源上的限制,不可能具备这些前提,不可能做出 “完全合理”或“最优”的决策,只能做出“足够好的”或“令人 满意的”决策。
基本的机制 。这六种协调机制在时间上相继出现,在空间上也可能同时并存。
二、管理本质的决策与协调研究
(二)管理本质的协调研究
1. 组织的基本构成部分
组织
工作核心层 支援幕僚
战略高层
意识形态/ 文化
直线中层 技术官僚
二、管理本质的决策与协调研究
(二)管理本质的协调研究
3. 组织的基本结构形态
多角化 组织
管理理论是随着工厂制度和工厂管理实践的发展,在19世纪末20世 纪初开始系统形成的。这个时期的管理理论通常被称为古典管理理论, 主要研究问题涉及科学管理、一般管理以及科层组织。

第二讲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讲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步对如何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效率进行了研究。
福特制—成就了一代汽车大王
(瞪眼多给钱、工人是可以更换的零件)
加油吧,伙计 们,我给你们 双倍的工钱!
泰勒制的成功典范
福特制杀手锏:
• • • • 制品通用化 流水作业生产 传送带 极度分工(工作-工序-工 步-操作-动作-动素)—— 彻底控制工人 • 日工资
分析:结合UPS的实际讨论科学管理的核心内容。
• 从现在看科学管理学派具有一些历史的局限性因素, 比如: • “经济人”的假设,认为人们工作的唯一动机就是 经济利益,没能注意到社会因素对管理的影响,只 将人当作机器一样对待,这显然违背了人性。 • 过于重视技术、强调个别作业效率,忽视了企业的 整体功能
• 案例: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UPS)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评价
• 泰勒及其同行者与追随者的理论与实践构成了泰 勒制。 • 人们称以泰勒为代表的学派为科学管理学派。 • 科学管理学派主要有两大贡献: • 一是管理要走向科学; • 二是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 前者是有效管理的必要条件; 后者是有效管理的必要心理。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五项管理职能
• 2、提出管理的五项职能。
吉尔布莱斯夫妇
• 吉尔布莱斯夫妇的理论是: • 动作与疲劳紧密相关。每减少一个动作就能降 低疲劳。 • 他们尝试借助电影摄像机找到完成每项任务最 为省力的动作,以提高工作绩效,降低疲惫感。 • 吉尔布莱斯夫妇提出的动作研究能鼓舞工人士 气,因为它既能明显地改善员工的健康状况, 又能体现管理层对员工的关心。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由此形成了“泰勒制”
泰勒制以时间、效率为核心
泰勒的科学管理的根本
目的是谋求“最高效率”。

管理学基础-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管理学基础-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学完本章内容,你应该能够:描述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解释“管理理论丛林”的主要内容解释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描述企业文化、学席型组织和企业再造的主要内涵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企业文化学席型组织企业再造管理活动源远流长,但比较完整的管理理论的形成,则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与管理实践活动紧密联系的,它是管理实践活动的经验概况和理论总结。

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随着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产生了管理思想的雏形,发展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

管理理论经历了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三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又出现了许多新兴的管理理论。

了解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学校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弟衣节管理理论的萌芽管理作为一种社会行为,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人类社会活动的发展而发展。

在人类社会文明的初期,生产力水平及其低下,单靠人类个体用简陋粗糙的石器、木器、骨器等难以同各种凶猛的野兽做斗争,人们必须联合起来,协同行动。

那时,尽管人们头脑中还没有管理的概念,其行为更不是在管理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甚至找不到管理者。

但其行为是为了达到共同目标而协同劳动的行为,具有一般管理的本质特征,因而也是管理。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协作劳动的规模和范围越来越大,管理活动日益发展,各种朴素的管理思想也随之产生。

在工业文明之前,中外都有迄今看来非常宏大的工程。

国外有古埃及的金字塔,当时的统治者动用10万人,花费30年时间才建成。

中国有秦朝始建的万里长城,隋朝开挖的大运河等。

所有这些巨大的工程都需要大规模的协作劳动,因而也体现着管理的发展。

在我国历史上还有不少体现科学管理思想的例子,如唐朝刘晏的漕运改革就是一大创举,他实行有偿劳动,将漕运分为几段,按各段水情招船工,使用船只,并将大米由散装改为袋装,既方便搬运,又便于事后打捞。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在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管理的思想自古有之,但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则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因此,回顾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了解一些管理先驱对管理理论和实践所作的贡献,以及管理活动的演变和历史,这对每个学习管理学的人来说都是必要的。

第一节早期管理思想的萌芽一、早期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人类社会最初阶段的管理思想,由于缺乏文字记载具有很大的猜测成分。

人类的管理实践,大约已超过6000年的历史。

素以世界奇迹著称的埃及的金字塔、巴比伦古城和中国的万里长城,其宏伟的建筑规模足以证明人类的管理能力与组织能力。

建于公元前2800年的埃及齐阿普斯金字塔,用230万块巨石砌成,平均每块石头约重两吨半。

始建于公元前200多年的中国万里长城,服役者40多万人,全长6700公里。

这在当时的建筑条件下,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但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历史上伟大的管理实践。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各个历史发展时期,都蕴涵着丰富的管理思想。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孔子为代表的追求“以人为本”的儒家思想;以老子为代表的追求“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以韩非子为代表的追求“法治天下”的法家思想;以孙子为代表的追求“兵法经营”的兵家思想。

在日本和美国的一些大公司甚至把《孙子兵法》作为培训经理的必用书籍。

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虽然博大精深,但是这些管理思想大都属于认识性的和经验的积累,并且比较零星分散,而且,管理理论最早却是先出现于西方。

时至今日,中国仍然没有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管理理论,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外国的管理实践和思想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古巴比伦、古埃及以及古罗马人在管理方面都有过重要贡献。

在历史上,有关管理思想的最早记载是《圣经》中的一个例子。

希伯莱(今以色列)人的领袖摩西在率领希伯莱人摆脱埃及人的奴役而出走的过程中,他的岳父叶忒罗对他处理政务事必躬亲、东奔西走的做法提出了批评,他说:“你这种做事的方法不对头,你会累垮的。

第二章管理管理的起源与发展矿大

第二章管理管理的起源与发展矿大

早期管理思想
中国古代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 西方古代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 管理理论发展的萌芽阶段
一、中国古代的管理实践
工程管理:长城、大运河、都江 堰等 组织管理:中央集权统治 质量管理:赵州桥、景德镇瓷器 人力资源管理:科举制(选拔人
•二、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及其贡献
- 儒家思想 - 道家思想 - 墨家思想 - 法家思想 - 商家思想 -《孙子兵法》 - 四大名著
有十多亿人把圣经当作生命的宝典和上帝启示的泉 源。
中世纪的管理思想
这段时期在管理思想史长河中没有 多少书面材料可借鉴,但从管理思想的 继承性来看,既对管理的理解和认识, 又有丰富的管理实践。我们从实践和理 论两方面给予阐述。 社会实践所体现出来的管理思想 中世纪思想家的管理思想
社会实践所体现出来的管理思想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是管理理论最初形成 阶段,在这一阶段,侧重于从管理职能、组 织方式等方面研究企业的效率问题,对人的 心理因素考虑很少或根本不去考虑。其间, 在美国、法国、德国分别活跃着具有奠基人 地位的管理大师,即科学管理之父泰罗 (1856-1915)、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1841 -1925)以及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
文艺复兴与管理思想的发 展
起源于意大利、繁盛于整个欧洲的14至16世纪 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 转折点。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社会思潮为人文主义。 它的核心是: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人性 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这个时期的人文主义的兴 起也是管理思想大发展的一个时期。
管理理论产生的萌芽阶段
斯密的实验
亚当.斯密是18世纪的经济学家, 他发现工厂生产“缝衣针”有两 种方式:
手工生产 – 工人独自完成所有工序. 工厂生产 –工人分别完成一部分生

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A
生理需求。是指人们对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物质的需要。是最基本的生存需要。
B
安全需求。是指人们对生命财产安全、居住环境安全、职业安全等方面的需要。
C
社会需求。是指人们对社会交往、友谊、互相信任等方面的需要。
D
尊重需求。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和工作实践中,对人格尊严,他人崇敬方面的需要。
本章的主要内容: 1、早期的管理思想 2、古典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3、现代管理理论
添加副标题
第二章 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早期的管理思想
01
添加标题
02
添加标题
03
添加标题
04
添加标题
05
添加标题
第二节 古典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01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02
韦伯的古典组织理论
四、经验学派
主要代表人物有德鲁克()其代表作有《有效的管理》、《管理的实践》,戴尔(E.Dale),其代表作有《管理:理论和实践》等。 主要观点是: 主张从管理实际出发,以大企业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 通过分析、比较和研究它们成功或失败的管理案例,抽象出一般性的管理原理和方法。 其实质是向学生和管理人员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被称为案例教学,在美国的大学中广泛使用。
(2)关于权力的三种形态
非理性的权力
理性的权力
合法的权力:理想行政组织的基础
(3)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
明确的分工 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 人员的考评和教育 职业管理人员 遵守规则和纪律 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理性,非感情)
四、古典管理理论的特点
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 科学管理思想代替经验管理思想 强调组织形式,忽视了人的社会性 人性假设:经济人假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启示:管理中的法律、规章制度
2.墨家:墨子
平等、兼爱; 爱:是人类之所以为人类的特征
3.农家:许行
不恃人而食:任何一个社会上的组织, 根本就 不应该有依靠他人生活的寄生虫存在,每一个人都 应该去从事他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通过生产劳动 才有权利在社会上获取必要的生活资料。 评价:原始共产主义思想;偏重劳动的具体化,看 不到整体的方向和发展。
7.兵家:
《孙子兵法》: “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不战而屈人之兵,用计谋取胜。
启示:战略管理
8.儒家思想(Confucius) :
人性假设:性善论:孟子;性恶论:荀子 人生目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终极目标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尽 道 释 名家 阴阳家 农家
纵横家
十个文 化流 派是 中华 文化 的核 心:
1.法家:
吴起、商鞅、韩非子 主张使用客观的、具体的、强制的法律, 通过铁面无私的奖罚制度,进一步强化司法 的威严和检查的力量,以期确保每个人在各 自的工作位置上都必须达到最高的和最大限 度的工作效率。
10.佛教 :
(1)关于人生: 1)人生:是苦的 2)造成人生痛苦的原因: 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 受、爱、取、有、生、老死 业报轮回说:
3)解脱人生痛苦的理解境界:涅槃(大乘佛教包 括普度众生) 4)人生解脱的途径: 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 精进、正念、正定 ”八正道“归结为“三学”:戒、定、慧 ”三学“扩充为“六度”:度是“途径、方法”的 意思 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进度、禅定度、 智慧度,以完成“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的终 极追求

大学、中庸选句 : 59、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60、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 其心。 61、故好而知其恶 ,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62、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63、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64、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65、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66、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 高明; 67、兴国之所本也在教化,教化之所本也在学校 68、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3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
孔子名言选录:
3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3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7、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9、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40、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第五十六回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识宝钗小惠 全大体

探春因又接说道:"咱们这园子只算比他们的多一半,加一 倍算,一年就有四百银子的利息.若此时也出脱生发银子, 自 然小器,不是咱们这样人家的事.若派出两个一定的人来,既 有许多值钱之物,一味任人作践, 也似乎暴殄天物.不如在园 子里所有的老妈妈中,拣出几个本分老诚能知园圃的事, 派 准他们收拾料理,也不必要他们交租纳税,只问他们一年可以 孝敬些什么.一则园子有专定之人修理,花木自有一年好似一 年的,也不用临时忙乱,二则也不至作践,白辜负了东西,三则 老妈妈们也可借此小补,不枉年日在园中辛苦,四则亦可以省 了这些花儿匠山子匠打扫人等的工费. 将此有余,以补不足, 未为不可."宝钗正在地下看壁上的字画, 听如此说一则,便 点一回头,说完,便笑道:"善哉,三年之内无饥馑矣! "李纨笑 道:"好主意.这果一行,太太必喜欢.省钱事小,第一有人打扫, 专司其职,又许他们去卖钱.使之以权,动之以利,再无不尽职 的了."

1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兰;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 无过矣。 1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 河。
14、故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6、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4.名家:惠子、公孙龙;
制定完美的计划和有效的沟通:说话的 人通过语言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在听 者来说,能领会说话者的意愿和确切的含义。
5.阴阳:邹衍;
阴阳五行说;平衡和谐; 中医建立的理论基础:人体就是一个小宇宙
6.纵横:
以口舌为武器进行外交对抗;战争会使 人类发生大量死伤,如果把军事换成外交, 把武器换成三寸不烂之舌,也一样能取得战 争同样的效果。 苏秦取得六国相印的合纵, 张仪连六国而事秦的连横 ; 启示:强调谈判的重要性
9.道家:
老子《道德经》 辩证的逻辑思维方法; 对立统一的矛盾规律:“一阴一阳之谓道”; 有为---无为---无不为; 对管理的启示: 柔性管理:上善若水:适应环境,谦虚,外柔 内含巨大能量; 辨证的思想
道家名言:
1.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3.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4.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5.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6. 鱼 相忘于江湖,人 相忘于道术。 7.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 8. 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 9.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 10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1.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2) 宇宙论学说: 缘起论:因果 无常论: 无我论:佛教根据缘起理论,认为世界上一 切事物都没有独立的、实在的自体,即没有 一个常一主宰的“自我”(灵魂)的存在, 此即人无我;法无我(法空)则认为一切法 都由种种因缘和合而生,不断变迁,没有常 恒的主宰者。
对管理的启示:平等、辨证思想
儒家名言: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也。 (孟子)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思想起源 和发展历程
第一节
管理理论的思想起源及 发展历程
一、中国文化中的管理思想
中国的管理思想散见于文学、哲学、史 书中,“文、史、哲不分家”。
如: 《红楼梦》十四回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凤姐方起身,别过族中诸人,自入抱厦内来.按名查点,各 项人数都已到齐,只有迎送亲客上的一人未到 . 即命传到, 那人已张惶愧惧.凤姐冷笑道:"我说是谁误了,原来是你!你 原比他们有体面,所以才不听我的话."那人道:"小的天天都 来的早,只有今儿,醒了觉得早些,因又睡迷了,来迟了一步, 求奶奶饶过这次.“. 凤姐便说道:"明儿他也睡迷了,后儿我也睡迷了,将来都 没了人了.本来要饶你, 只是我头一次宽了,下次人就难管, 不如现开发的好."登时放下脸来,喝命:"带出去, 打二十板 子!"一面又掷下宁国府对牌:"出去说与来升,革他一月银 米!"众人听说,又见凤姐眉立, 知是恼了,不敢怠慢,拖人的 出去拖人,执牌传谕的忙去传谕.那人身不由己, 已拖出去挨 了二十大板,还要进来叩谢.凤姐道:"明日再有误的,打四十, 后日的六十,有要挨打的,只管误!"说着,吩咐:"散了罢."窗 外众人听说,方各自执事去了 .彼时宁府荣府两处执事领牌 交牌的,人来人往不绝,那抱愧被打之人含羞去了,这才知道 凤姐利害.众人不敢偷闲,自此兢兢业业,执事保全.不在话下.
48、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为;
4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孟子名言选录:
50、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51、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
52、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53、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54、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5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56、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 非之心,智也; 57、善政者得民财,善教者得民心; 5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对有些内容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 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 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如“民本”思想; 儒家提出“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命题,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具现实意 义
(3)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 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也不 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 等级观等。
41、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4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 之 44、仁远乎哉,我欲仁,其可仁至矣; 45、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4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7、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附:十二因缘
①无明,即无知;②行,由无明而产生的善与不善等行为(意 志); ③识,相当于托胎时的心识;④名色,相当于胎中的精神和物质 方面的形体; ⑤六入,即眼、耳、鼻、舌、身、意(心)等6种感觉器官; ⑥触,相当于出胎后开始接触外界事物;⑦受,即对苦乐等的感 受; ⑧爱,即生起贪爱等欲望;⑨取,指追求色、香、味、触等; ⑩有,即生存的环境;⑾生,即来世之再生;⑿老死,是人生的 终结。 其中,①②是过去因,感现在果;③~⑦是现在果;⑧~⑩是现 在因,感未来果;⑾⑿是未来果。 十二个环节前后之间互成因果,互为生灭条件,是涉历过去、现 在和未来三世的总的因果循环链条。原始佛教在分析苦难和造 成苦难的原因时,提出此说,认为众生之所以有生死轮回种种 痛苦烦恼,根源在于无明,只要破除无明,就可以灭除生死轮 回的痛苦而获得解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