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二首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诗经二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导语】《诗经》是我国第⼀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辞。
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最后编定成书,⼤约在公元前6世纪。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部编版⼋年级下册语⽂第12课《诗经⼆⾸》课⽂原⽂ 蒹葭 蒹葭苍苍,⽩露为霜。
所谓伊⼈,在⽔⼀⽅,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中央。
蒹葭萋萋,⽩露未晞。
所谓伊⼈,在⽔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i]。
溯游从之,宛在⽔中坻[chi]。
蒹葭采采,⽩露未已。
所谓伊⼈,在⽔之涘[si]。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中沚[zhi]。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君⼦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钟⿎乐之部编版⼋年级下册语⽂第12课《诗经⼆⾸》知识点 【主题思想】 《关雎》写的是⼀⼀个青年男⼦对⼀个窈窕淑⼥的思念、追求的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幻想中求⽽得之的喜悦,反映了古代劳动⼈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蒹葭》通过对特定情境的描写和对想象、幻想情景的描述,表现了主⼈公对远⽅的意中⼈强烈的思念之情及可望⽽不可即的苦恼。
【⽂章结构】 关雎:河边邂逅-朝思暮想-琴瑟友之 ⼀见钟情-辗转反侧-钟⿎乐之 (爱慕)(相思)(愿望) 蒹葭:蒹葭苍苍-所谓伊⼈-宛在⽔中央 蒹葭萋萋-所谓伊⼈-宛在⽔中抵 蒹葭采采-所谓伊⼈-宛在⽔中沚 【⽂学常识】 《诗经》本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诗经》。
题⽬“关雎”中的“关”是拟声词,鸟鸣之声;“雎”,雎鸠,种⽔鸟。
题⽬“蒹葭”中的“蒹”指芦苇⼀类的植物;“霞”指初⽣的芦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鸟雌雄和鸣,相呼相应,在那⽔中的沙丘之上,像是恋⼈同唱着欢悦的情歌⼀样。
《关雎、蒹葭》赏析
《诗经二首》赏析资料:【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名句赏析】12.《诗经》两首:关雎、蒹葭一、《关雎》【原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
贤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忽左忽右把它摘取。
贤良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日日夜夜总思念她。
绵绵不断的思念,叫人翻来覆去难入睡。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
贤良美好的女子,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
贤良美好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作者】《诗经》,原称《诗》,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叫《诗三百》。
相传孔子曾整理过这些诗并用来传授弟子,后来被尊为儒家的经典之一,称为《诗经》。
《诗经》的“六义”三大基本内容:“风”: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间歌谣。
“雅”:分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
三大表现手法:“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叙事抒情)“比”:“以彼物比此物也”。
(比喻)。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引出)【背景】周代由文、武奠基,成、康繁盛,昭、穆以后,国势渐衰。
后来,厉王被逐,幽王被杀,平王东迁,进入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兼并,夷狄交侵,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
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
反映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面貌的《诗经》,就整体而言,正是这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第12课《诗经二首——关雎》-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总结悟学
这是一首 爱情 诗,写了一个青年男子对一个女子的爱慕、追求和愿望的事, 抒发了 由喜悦到失望再到愉悦的感情变化 ,反映了
。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样的特色呢?
本诗句子之间 大多数句子 相同, 少数字词 不同 (这种手法的特点), 使用了 重章叠句 手法,这样反复 咏唱,作用是 增强了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 带给人一种余味悠长的感觉。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这两句与上文构成重章叠唱,以一 左一右地采摘、捞取荇菜起兴,喻
指对淑女的追求,引起下文。
虚写 亲近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这设表两想现句淑恋是女爱主已生人经活公答的的应和想了谐象自美。己满主的。人追公求,
之乐
便兴奋地弹琴鼓瑟以亲近她。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公描两对绘句未婚是来礼深的的受设盛相想况思,。之是苦他的寤主寐人求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在我国几千年的古典 文学长廊中,《诗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 文学的鼻祖,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古人认为经过《诗 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据说东汉大学者郑玄 家的婢女也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
关 雎
学习目标
1.了解、识记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 2.诵读《关雎》,把握好语气语调,感受《诗经》的节奏 美和韵律美。(重点) 3.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和赋比兴的手法。(难点)
女 窈窕,幽闲也
“求”
君
“辗转”
子
“琴瑟”
“钟鼓”
文静美好 勤劳能干 理智慎重
情趣高雅,颇有节 制,执着追求而不 深陷苦闷之中
合作探究
孔子曾这样评价这首诗: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孔子《论语》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关雎》课件(共26张PPT)
板书
一(第1节):比兴开):运用隐喻,抒写思念好逑之苦。
三(第4、5节):比兴手法抒写憧憬赢得好逑之乐。
五、学以致用,推荐阅读
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 君子,德才兼备,文质彬彬,有所为有所不为,面对美好的淑女, 没有贸然接近,只是远观爱慕,他对女子的欣赏,其实是对美好 勤劳的赏识,崇尚美好,热爱生活,仁义道德。
• “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君子美梦成真了吗?
•所有追梦追求美好的脚步都应该立足于修炼自 身,在求索和磨砺中提升自己,梦想就会获得 希望,学习也是一样的,未来也是一样!
逑: 配偶
芼: 挑选
寤寐: 日日夜夜。寤:醒时。寐:睡时。
特殊用法:琴瑟:名作动,弹琴鼓瑟 友:名作动,亲近
钟鼓:名作动,敲钟击鼓
乐: 使动用法,使……快乐 流: 古义:捞取。今义:流动。
虚词: 之: 助词,的。例:在河之洲
代词
例:左右流之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第一章
雎鸠鸟不停地鸣叫,相伴停在水中的陆地上。 文静善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抒发了 由喜悦到失望再到愉悦的感。情变化
2.关键词句:能统领全诗对全诗起关键作用的词句是什么?
答题格式:在结构上统领全诗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能突出主旨是全篇中心的一个字是:逑 逑
。
• 1.诗歌中有一个赞美女性的成语,请找出。 • (窈窕淑女) • 2.分析形象:她在随风飘荡的荇菜丛中采摘,诗歌中用了哪几字来形容? • (流、采、芼) • 3.把握心情:结合诗句,请用几个词语概括男主人公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 (爱慕——思念——愿望) • 4.在君子日夜思念之中,你觉得这位姑娘值得被追求吗?为什么? • 女子:淑女一样,美丽大方,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勤劳本身就是人品的最好体现。
第12课《诗经二首》知识点-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诗经》二首知识点一、《诗经》简介:《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305篇诗歌。
又称《诗》、或《诗三百》。
二、《诗经》的“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1、三大基本内容: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间歌谣。
(160篇)雅:分大雅、小雅,西周时代祭祀和宴会的乐歌居多;(105篇)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
(40篇)2、三大表现手法: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陈述铺叙)比:“以彼物比此物也”。
(比喻)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如《关雎》《蒹葭》首句)《关雎》选自《诗经·周南》,《蒹葭》选自《诗经·秦风》,都民歌,属于“风”。
三、《诗经》地位: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是《诗经》。
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是屈原的《离骚》。
“五经”: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并称。
四、《关雎》必背知识点1.主题:这是一首爱情诗。
写了一个年轻男子对一个在河边采摘荇菜的姑娘的爱慕、相思、幻想成亲的故事,抒发了青年男子对婚恋的追求和良好的愿望。
2.《关雎》脉络分析:全诗可分为三章。
第一章:爱慕与喜悦(一见钟情):由关雎鸣叫起兴,写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于是萌发了爱慕之情。
第二章:思念与失望(朝思暮想):以左右采摘荇菜的动作起兴,隐喻淑女难以追求,由此思念不止,以至梦寐以求,辗转反侧,表现主人公爱恋之深与相思之苦。
第三章:愿望与欢乐(幻想愉悦):仍以来采摘荇菜的眼前情景起兴,写青年与淑女梦中相会,为她弹琴鼓瑟,亲近她;敲钟打鼓,取悦她,迎娶她。
喜悦陶醉心情和幸福热闹的场面,表达了美好婚姻的渴望向往。
3.《关雎》主人公感情变化如何?答:一见钟情、爱慕(兴奋、期待)——求而不得,相思(苦闷、惆怅)——幻想求而得之、成亲(幸福、陶醉)4.结全诗歌谈谈诗中“窈窕淑女”与“君子”的形象?答:淑女形象:从“窈窕淑女”一句中,可以看出这位女子文静、美丽、善良;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可以看出这位女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内在美);从“求之不得”可见理性与谨慎;从“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可见有高雅的情趣。
诗经二首《卫风·氓》《采薇》
第六章分析
昔 我 往 矣 ,杨 柳 依 依 。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随风风而动吹。 今 我 来 思 ,雨yù 雪 霏 霏 。 如今回来语路助途词中无义,下大雪雪纷纷纷满纷天飞。 行 道 迟 迟 ,载 渴 载 饥 。 道路泥泞难缓行慢 走,又渴又饥真劳累。 我 心 伤 悲 ,莫 知 我 哀 ! 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2.(静言思之) 音节助词,无实义。 遂:顺心,满足。 躬:自身。 悼:伤心。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偕:共同,一起。 如: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泮:通“畔”,岸边。 晏晏:欢乐、和悦的样子。 旦旦:诚恳的样子。 其:第二人称,你。 是:指示代词,这,指代誓言。 已:止,了结,终止。
渐:浸湿。
爽:差错,诗中指爱情不专一。
如:屡试不爽 毫厘不爽。 贰:不专一,诗中指变了心。罔极:没有定准。 罔:无,没有。 极:准则。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靡:没有,不。 夙:名词作状语,在早晨。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 言:1.(言既遂矣) 语助词,无实义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沃若:润泽的样子。
于嗟:感叹词。 于:通“吁”,叹
息。
耽:迷恋,沉溺。
说:通“脱”,解脱。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陨:坠落,掉下。
徂:往,到。
三岁:约数,指不确定的多数,可译为“多
年”。 贫:形容词作名词,贫穷的生活。
(2)氓婚前婚后也形成了对比。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第12课《诗经二首》课件(共34张PPT)
写作特色
1.韵律和谐。运用重言(关关)、双声(参差)、叠韵(窈 窕)、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让诗歌语言朴素优美。
2.运用比兴的艺术手法。开头以雎鸠和鸣的情景比兴,渲染 一种情意绵绵、痴心相恋的情调。鸟儿的呼唤——“关关”,从 听觉上触动了诗人的情怀;随声望去——“在河之洲”,又从视 觉上引起诗人的遐思——那“窈窕淑女”真是自己理想的伴侣呀! 后文又多次以淑女劳动时的优美身姿起兴。
课文梳理
1.利用工具书、对照文下注释,结合语境,扫清阅读障碍。 2.听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节奏;想象画面,品味意境, 读熟成诵。
课文精读
河畔芦苇茂盛繁密,深秋白露凝结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且又漫长。 顺流而下把她追寻,她就像在水的中央。 河畔芦苇茂盛繁密,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坎坷艰险难攀。 顺流而下把她寻找,她就像在沙洲中间。 河畔芦苇茂盛繁密,清晨白露依然逗留。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头。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迂回难走。 顺流而下把她寻找,她就像在水中沙洲。
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淑女:美好的女子。 好逑:好的配偶。
参差:长短不齐。 流:捞取。 寐寐:日日夜夜。 服:思念。 悠:忧思的样子。 友:亲近。 芼:挑选。 乐之:使她快乐。
课文精读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以比兴手法开篇,以立在河洲上和鸣 的雎鸠起兴,触景生情,引出淑女是君子 喜爱的配偶的情思,这是“兴”的手法; 同时雎鸠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间和谐恩爱 的,这是“比”的手法。开篇奠定全篇的 抒情中心。
洁白、晶莹、凉凉的。 崎岖难行,险阻重重。 柔和、沉静、澄明、清冷。
诗经二首关雎蒹葭
诗经二首关雎蒹葭诗经二首关雎蒹葭导语:诗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诗经二首关雎蒹葭,希望大家喜欢。
关雎先秦:佚名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①关关:水鸟鸣叫的声音。
雎(ju)鸠:一种水鸟。
②洲:水中的陆地。
③窈窕(yao tiao):内心,外貌美好的样子。
淑:好,善。
④君子:这里指女子对男子的尊称。
逑(qiu):配偶。
⑤参差(cen ci):长短不齐的样子。
荇(xing)菜:一种多年生的水草,叶子可以食用。
⑥流:用作“求”,意思是求取,择取。
⑦寤(wu):睡醒。
寐(mei):睡着。
⑧思: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服:思念。
⑨悠:忧思的样子。
⑩辗转:转动。
反侧:翻来覆去。
琴瑟:琴和瑟都是古时的弦乐器。
友:友好交往,亲近。
⑿毛:拔取。
【译文】关关鸣叫的水鸟,栖居在河中沙洲。
善良美丽的姑娘,好男儿的好配偶。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采。
善良美丽的姑娘,醒来做梦都想她。
思念追求不可得,醒来做梦长相思。
悠悠思念情意切,翻来覆去难入眠。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采。
善良美丽的姑娘,弹琴鼓瑟亲近她。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取。
善良美丽的姑娘,敲钟击鼓取悦她。
【读解】民间的歌,唱出的是百姓的心声,唱出的是对生活真实体验的实实在在的道理。
它的动人之处是道出了凡胎肉身的我们都能体验到的人生经历和道理,它的光辉使文人的矫柔造作和酸腐之气显得苍白贫血和令人作呕。
老百姓的歌跟老百姓的话一样,朴实、真切,一针见血,有血有肉。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千古不易的真理,自然的法则。
好男儿见到好姑娘砰然心动,好姑娘见到好男儿倾慕不已,这是最合乎自然,最合乎人性的冲动,才是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怪事。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PPT课件(34页)
三、体验与反思,畅谈童年之乐
1.理解课文,能概括说出课文的思想内容。
总结:“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赏月
听 闲适(出示图片4) 读 《 关 雎 》
朗读《关雎》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把握节奏,体味感情。
读准字音
雎鸠( jū jiū ) 好逑( hǎo qiú ) 荇 ( xìnɡ )
学习目标
1. 了解《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理解诗 歌的内容。
2.学习比兴手法,体会一咏三叹的写作结构,体会它 朴素优美、音韵和谐的语言特色。
3.培养健康纯洁的爱情观,以及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 爱之情。
走近作品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 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 歌305篇,因此,也被叫为“诗三百”, 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被儒家奉为经典,原本只称《诗》, 后世才称为《诗经》。
这两首古诗都是爱情诗,都写了对所爱之人的追求。《关雎》里有“ 寤寐求之”“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等诗句 。主人公从夜不能寐到主动接近,表现了对“淑女”的无限倾慕和大胆追 求。在那个时代,在某些地域,对男女交往的限制还不太严格,由此我们 在这首诗中可以体会到年轻小伙对美丽姑娘的大胆追求。
迷
师:在讥讽和侮辱中,爱因斯坦慢慢地长大了,孤独的他开始在书籍中寻找寄托,寻找精神力量。于是,爱因斯坦在书中结识了阿基
、 米德、牛顿…书籍和知识为他开拓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就这样,他成为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河畔道路 崎岖难行,险阻重重。 迷 师:多美的月亮啊,是我,我也会这么想的。关于月亮,不知有多少的文人雅士对她美丽的容颜加以赞赏。这是我搜集的一些资料。
寤寐求之——追慕之心 辗转反侧——相思之苦
部编八下语文第12课《诗经二首》(解析版)
第12课《诗经二首》一、填空题1.(1)《诗经》是我国________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________篇,也称“________”,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表现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2)《关雎》中统摄全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诗中以“________,________”将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形象深刻地表现出来。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参差..荇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琴瑟友.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左右芼.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下面情境,在横线上填写古诗词名句。
(1)《关雎》以雎鸠和鸣起兴,接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诗歌来表现小伙子对美丽而贤惠姑娘喜爱。
(2)如果一个人想形容所爱的人在远方,他可以用《蒹葭》中的两句诗歌来表达,最适合的两句诗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单项选择题4.(2022春·辽宁抚顺·八年级统考期末)选出下列对《蒹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这是一首抒情诗。
诗中写深秋露重霜浓,水边芦苇苍苍,诗人冒着秋寒徘徊岸边,思慕的人儿却在水一方。
B.全诗分三章,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每章都是先写景,接着点明主题,再描绘追寻的情状。
诗经二首原文
诗经二首原文
一、卷耳
佚名〔先秦〕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寘通:置)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
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译文
采那繁盛的卷耳,半天不满一小筐。
唉我想念心上人,菜筐弃在大路旁。
攀那高高土石山,马儿足疲神颓丧。
且先斟满金壶酒,慰我离思与忧伤。
登上高高山脊梁,马儿腿软已迷茫。
且先斟满大杯酒,免我心中长悲伤。
艰难攀登乱石冈,马儿累坏倒一旁。
仆人精疲力又竭,无奈愁思聚心上!
二、樛木
佚名〔先秦〕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
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
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
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译文
南方地区有很多生长茂盛的树木,这些树木中有下垂的树枝,葛藟爬上这根树枝,并在这根树枝上快乐的生长蔓延。
一位快乐的君子,他能够用善心或善行去安抚人或使人安定。
南方地区有很多生长茂盛的树木,这些树木中有下垂的树枝,葛藟爬上这根树枝,
在这根树枝上快乐的生长蔓延,并且这根樛木都被葛藟覆盖了。
一位快乐的君子,能够用善心或善行去扶助他。
南方地区有很多生长茂盛的树木,这些树木中有下垂的树枝,好几根葛藟爬上这根树枝,缠绕在这根树枝上快乐的生长蔓延。
一位快乐的君子,能够用善心或善行去成就他。
诗经二首原文及翻译
诗经二首原文及翻译诗经二首原文及翻译:第一首《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芦苇初生青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漫长。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间。
芦苇初生茂盛,白色露水还没干。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岸。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坡陡。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小沙洲。
芦苇初生鲜艳,白色露水还没完。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头。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道路艰难又曲折。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沙洲。
第二首《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关关鸣叫的水鸟,栖居在河中沙洲。
善良美丽的姑娘,好男儿的好配偶。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采。
善良美丽的姑娘,醒来做梦都想她。
思念追求不可得,醒来做梦长相思。
悠悠思念情意切,翻来覆去难入眠。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采。
善良美丽的姑娘,弹琴鼓瑟亲近她。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取。
善良美丽的姑娘,敲钟击鼓取悦她。
《诗经二首:关雎、蒹葭》翻译、作者、主题思想
《诗经二首》背景、主题资料:【原诗】【翻译】【作者】【主题思想】12.《诗经》两首:关雎、蒹葭一、《关雎》【原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
贤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忽左忽右把它摘取。
贤良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日日夜夜总思念她。
绵绵不断的思念,叫人翻来覆去难入睡。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
贤良美好的女子,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
贤良美好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作者】《诗经》,原称《诗》,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叫《诗三百》。
相传孔子曾整理过这些诗并用来传授弟子,后来被尊为儒家的经典之一,称为《诗经》。
《诗经》的“六义”三大基本内容:“风”: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间歌谣。
“雅”:分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
三大表现手法:“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叙事抒情)“比”:“以彼物比此物也”。
(比喻)。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引出)【主题思想】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二、《蒹葭》【原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诗经二首《子衿》《式微》
问题提示
鹿鸣(节选)《诗经·小雅》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
木瓜(节选)《诗经·卫风》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
关雎(节选)《诗经·周南》
与《诗》 相约
诗经
“五经”之一 “五经”指什么?
《诗》《书》《礼》《易》《春秋》 等五部儒家著作。汉以后称为“五经”。
《诗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 集,本称“诗”,汉代时被儒家奉为经 典,才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到春 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又称“诗三百”。
“诗经六义”
“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式微,式微!胡不 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 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 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 泥中!
式微:意思是天黑了。 式:语气助词。 微:昏暗 胡:何,为什么。 微:(如果)不是 君:这里指贵族统治者。 中露:即露中,露水中。 微君之躬:(如果)不 是为了养活你们。 躬,身体。
译一译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如果)不是为了你们,为什么还在露 水中!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如果)不是为了你们,为什么还在泥 浆中!
----------
诗经 ·
邶风 ·
式微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式微:意思是天黑了。式:语气助词。 微:昏暗 邶(bèi)风:邶地的民歌。邶:今河南淇县 北部一带。 胡:何,为什么。 微:(如果)不是 君:这里指贵族统治者。 中露:即露中,露水中。 微君之躬:(如果)不是为了养活你们。 躬,身体。
第12课《诗经二首》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齐读下边这两句,感受一下这两句的
不同之处。把“苍苍”换成“苍
茫”“ 茫茫”可以吗?出示:AΒιβλιοθήκη 蒹葭苍茫B、蒹葭苍——苍——
叠 词
双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十五国风分别是:周南11篇、召南十四篇、邶(bèi)风19 篇、鄘(yōng)风10篇、卫风10篇、王风10篇、郑风21篇、 齐风11篇、魏风7篇、唐风10篇、秦风10篇、陈风10篇、桧 风4篇(桧即“郐”kuài)、曹风4篇、豳(bīn)风7篇。 周南中的《关雎》、《桃夭》,魏风中的《伐檀》、《硕 鼠》,秦风中的《蒹葭》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和它后面的“窈窕淑女,君子
关关雎鸠 所听
好逑。”有什在么河关之系洲? 所见
层次突出
窈“窕关淑关女雎鸠,所在思河之洲” 语约比义丰 君子好逑 所愿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兴
(触景生情,由景到人)
【第二、三章】写自己的爱慕之心和相思之苦 这位采荇菜的姑娘在水边劳动时的窈窕身影,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句 的描写了采荇菜的少女的性格特点:
勤劳能干,心灵手巧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年轻人非常执著,他爱慕、追求美丽的采荇女,求之不得 时,日思夜想,辗转难眠。可见,他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 “君子”:—— 《论语》书中的君子,是指具有高尚品德的人。
(3)《关雎》的情感美。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以荇菜流动无方,兴淑女之难求;
——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兴淑女 既得而“友之”、“乐之”等。
《诗经二首——关雎》ppt课件
美关
丽关
善鸣关
良 的 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叫 的 雎
雎 》
娘鸠译
啊 , 正
鸟 , 站
诗 :
是在
小水
伙中
子的
喜沙
爱洲
的上
配。
偶
。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六义: 风雅颂 赋比兴。
汉武帝将《诗》《书》《礼》 《易》《春秋》称为五经
“风”:“风土之音曰风”,是各诸侯国的土风歌谣,也就
是各地的民歌。“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古人所谓《秦风》、 《魏风》、《郑风》,就如现在我们说陕西调、山西调、河 南调。
“雅”:“朝庭之音曰雅”“,是朝庭里的乐歌(是西周王城
人教版8年级下册 第12课
关雎
《诗经》
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 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奉为 经典,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 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本只称《诗》,后世才称为《诗经》。分为 《风》 (160篇) 、《雅》 (105篇) 、《颂》 (40篇)三大类,它们都得名于音乐。大多皆是 西周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选择一个画面,发挥想象,描述画面,可运用 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以及相关环境的一些细节 描写。(雎鸠和鸣图、一见钟情图、少女采荇图、 长夜难眠图、钟鼓迎亲图)试着用这样的句式表达:
示例:我透过雎鸠和鸣这幅画面,仿佛看到了大 地刚从薄明的晨曦中苏醒过来,一条弯弯的小河 静静流淌,阵阵微风吹过河面,荡漾起层层涟漪, 阳光洒在河面上,河面亮闪闪的犹如长长的锦缎。 河中的小岛上,芳草如茵,一对对雎鸠鸟在草丛 里、河水边悠然自得地玩耍嬉戏……
《诗经二首》读后感
《诗经二首》读后感《诗经二首》读后感篇一《诗经二首》读后感《诗经》,这本古老的诗集就像一座神秘的宝藏,其中的《诗经二首》让我像是在时光长河里进行了一场奇妙的旅行。
先来说说《关雎》吧。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当我第一次读到这几句的时候,感觉就像是看到了一幅美好的画面在眼前展开。
雎鸠鸟在河中的小洲上欢快地叫着,那声音就像是在给爱情打call。
而那个君子,他看到了自己心仪的淑女,心里就像揣了只小兔子,扑通扑通直跳。
也许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这样含蓄的爱情表达已经很少见了。
现在大家都很直白,喜欢就直接说,什么“土味情话”漫天飞。
可是《关雎》里的这种感情,就像一杯清香的茶,越品越有味道。
我就想起我自己啊,有一次在图书馆看到一个很文静的女生。
当时我就有点心动,可是我哪有古代君子的那种含蓄啊。
我就像个愣头青似的,直接上去就想搭话,结果把人家吓得不轻,那场面简直是大型“社死”现场。
相比之下,《关雎》里的君子那种辗转反侧的思念,就显得特别优雅。
他只能通过弹琴鼓瑟来表达自己的爱意,这种默默的付出,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简直就像珍稀动物一样罕见。
再看看《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这几句读起来就有一种朦胧的美感。
那个“伊人”就像在云雾里一样,若隐若现。
我觉得这就像我们生活中的一些梦想或者目标,看起来好像就在眼前,可是当你去追求的时候,却发现怎么也够不着。
就像我小时候想当画家,那时候觉得自己拿起笔就能画出像梵高一样伟大的作品。
可是真正开始学画画,才发现这中间隔着千山万水呢。
每次画不好的时候,就感觉那个“成为画家”的伊人离我更远了。
不过,我有时候也会想,《诗经》里的这些诗会不会被我们过度美化了呢?也许当时写这些诗的人,只是随手记录下自己的一些想法,并没有我们现在解读的这么深刻。
但是不管怎么说,《诗经二首》就像两颗璀璨的星星,在文学的天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让我们看到了古人的爱情观和对理想的追求,也让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多的思考。
诗经二首关雎和蒹葭运用的手法
诗经二首关雎和蒹葭运用的手法一、原文:《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二、衍生注释:《关雎》- “关关”:拟声词,水鸟叫声。
- “窈窕”:美好的样子。
- “逑”:配偶。
- “寤寐”:醒和睡,指日夜。
- “芼”:挑选。
《蒹葭》- “蒹葭”:芦苇。
- “苍苍”“萋萋”“采采”:形容芦苇茂盛的样子。
- “溯洄”:逆流而上。
- “溯游”:顺流而下。
三、赏析:《关雎》主题和情感:这是一首爱情诗,表达了男子对美好女子的爱慕、追求之情。
从对女子的一见钟情,到求而不得的辗转反侧,再到幻想与女子和谐相处的热切向往。
表现手法:开篇以雎鸠鸟和鸣起兴,引出君子对淑女的爱慕。
“参差荇菜”多次出现,是一种比兴手法,把男子对女子的追求比作采荇菜的过程,形象生动。
另外还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蒹葭》主题和情感:也是一首爱情诗,充满着迷茫和惆怅的情绪,追寻者对“伊人”充满向往,却始终难以接近。
表现手法:全诗同样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每章只变换一些词语,渲染出一种朦胧迷离的意境。
先以蒹葭起兴,描绘出一片萧瑟冷寂的秋景,衬托出追寻者怅惘的心情。
同时,诗中用“在水一方”等句子描写出空间的阻隔,象征着爱情的难以企及。
四、作者介绍:《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编订者不详。
这些诗歌大多来源于民间歌谣等,虽然难以确定某首诗具体的作者,但可以知道这些诗是当时百姓生活、情感的共同创作的结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二首>>练习一、选择题1.下面关于《诗经》表现手法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的艺术技巧,在句式方面的显著特点就是句式整齐,每句都是四言,这是《诗经》和后代诗歌的一个明显不同。
B.《诗经》中赋、比、兴手法的运用与内容有关,“雅”、“颂”诗多为叙事而又夹以说理,因此用赋的手法较多。
C.《诗经》中的“风”以抒情诗为主,“比”、“兴”手法运用较普遍,而《周南·关雎》则兼用了“赋”、“比”、“兴”三种手法。
D.《关雎》、《蒹葭》在结构上相似,都采用了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手法。
2.下面句子中对《关雎》一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句是()。
A.《关雎》是《诗经》的开篇,属十五国风中的“周南”,是一首民间爱情抒情诗。
B.诗中“关关”是雎鸠雌雄二鸟彼此呼应的叫声。
传说这种鸟“雌雄相爱,情真专一”,故用来象征男女诚挚的爱情。
C.第二、三章细腻而层层深入地抒写了对姑娘的爱慕和追求。
D.第四、五章采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法,抒写与姑娘成亲时欢快而热闹的幻境。
3.下面对于《蒹葭》一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蒹葭》选自十五国风中的“魏风”,属于民间创作的诗歌。
B.这首诗表现的内容是追求意中人而又未达到目的。
每章前两句都是点明时令、场景,后几句诉说自己的追求与苦恼。
C.诗的第一句为我们勾勒出写意式的画面,为全诗扑朔迷离的境界提供了想像的线索。
D.“在水一方”四字写作手法既可理解为写实,又可理解为比喻,但无论怎样都为我们传神地描绘出远远意中人的身影,暗示了追求的难以实现。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左传》、《史记》、《资治通鉴》是历史散文的三个里程碑,其中《史记》和《资治通鉴》的体例是一样的。
B.律诗、绝句、词、曲在字数、平仄、押韵、对仗等方面都有格律规定,不可以称为古体诗。
C.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中,现实主义的《诗经》和屈原浪漫主义的骚体作品交相辉映,并称“风骚”。
D.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主张的是唐代的诗人白居易。
5.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乡愁四韵(录其二韵)余光中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的腊梅香腊梅的芬芳是母亲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A.作者通过具体而又概括的象征性的形象──长江水、香腊梅,倾注了自己对祖国的河山的挚爱,表现了海外游子对母亲深情的眷恋。
B.“长江水”和“腊梅香”都在相同的位置上连续或间隔地复唱了五次,“母亲”“芬芳”也和“酒”“滋味”重复的位置相同,使这首诗如同一曲情深似海、反复回旋的“咏叹调”。
C.这首诗每韵首尾用长句,中间三行用短句,而且低一格排列,呈现出一种既大致匀齐又参差错落的形式美。
D.作者把“香腊梅”倒装为“腊梅香”与杜甫在“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把表颜色的形容词倒置在句末一样,变常态为奇峭,化平顺为新警。
二、判断题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古时也称“诗三百”。
它和乐、射、御、书、数一起被称为“六艺”。
()2.所谓“风”“雅”“颂”是《诗经》中的三部分;“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后人把这两者合称为“六义”。
()3.我国文学史上向来以“风”“骚”并称,“风”就是指《诗经》中的“国风”民歌;“骚”就是指屈原的代表作《离骚》。
“风骚”就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传统,后代用“风骚”泛指文学。
()4.“风”指十五国风,大多数为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辞;“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5.《关雎》和《蒹葭》都采用了重章叠句、反复咏叹的手法,这也是《诗经》中民歌常用的手法。
()三、综合训练(一)文学知识填空1.《诗经》是我国________总集,共_____篇,故又称“_______”;其“六义”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国风”开创了我国的_____________ 风格。
2.儒家经典的“四书”是指《》、《》、《》、《》四部著作,“五经”是指《》、《》、《》、《》、《》五部著作。
(二)阅读《关雎》,完成1~3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①在河之洲.()②君子好逑.()③寤.寐求之()④左右芼.之()2.本诗用以起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也用了“赋”的手法,请举出两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三)阅读《木瓜》完成1~3题木瓜《诗经·卫风》投我以桃李,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1.谈谈这首诗的结构特点。
2.《诗经》通常采用赋、比、兴的手法,《木瓜》这首诗主要采用了那种手法?3.这是一首爱情诗,请说说它的主题。
(四)读《诗经》中的《相鼠》完成1~2题。
相鼠《诗经·鄘风》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
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注释:相:视、看。
遄(chuán):速、快。
1.出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
A.这是一首讽喻诗,作者以鼠为喻,有力地揭露了统治者贪得无厌而又厚颜无耻的行径。
B.形式上采取重章复沓的手法,这样写能够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C.在表现手法上,本诗运用了“赋”的手法,极言统治者的贪得无厌的行径。
D.三章均运用了反问的修辞形式,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充分地表达了作者对剥削者无比愤怒的情感。
2.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皮”“齿”“体”都是就鼠的外表而言,与统治者“无仪”“无止”“无礼”的丑恶灵魂作比较,意思是说老鼠该具备的外表都有,而那些统治者却毫无“仪”“止”“礼”可言。
B.“止”,可以理解为“行止”,行为举止之意;也可以理解为“耻”,羞耻廉耻之意。
C.三章的最后一句,都是宾语前置句,可译为“为什么”“等什么”“不什么”。
D.“体”应解释为“肢体”。
(五)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4题。
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
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
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注解:①(维鹊有巢)维,语助词,无实义。
鹊,喜鹊。
②(维鸠居之)鸠,斑鸠。
居,侵占。
③(百两御之)两,同“辆”。
御,迎接。
④(方)占有。
⑤(将)陪送,护卫。
⑥(盈)满。
⑦(成)完成。
这里指结婚礼成。
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释:①夭夭,桃花怒放的样子。
②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华:同花。
③之子:这位姑娘;于归:姑娘出嫁。
古代把丈夫看做女子的归宿,故称“归”。
④宣:和顺、亲善。
⑤蕡:肥大。
⑥蓁:叶子茂盛。
1.对诗中有关词句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之子于归”指姑娘新婚出嫁,找到了归宿。
B.“百两御之”指迎亲的车队数量之多,可见其富有。
C.“宜其室家”指祝愿新郎新娘有美好的生活。
D.“宜其家人”指新娘应该能适应新的家庭生活。
2.对这两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鹊巢》是一首凄苦悲怨的弃妇诗。
B.《桃夭》是一首欢乐祥和的颂婚诗。
C.两首诗在结构上都是重章复唱,各章节所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
D.两首诗都运用了比喻兼起兴的手法,显得生动而有情趣。
3.按要求指出这两首诗中的比喻含义:“鹊”喻指_______,“鸠”喻指_______;“桃华”喻指_______,“桃实”喻指______,“桃叶”喻指_________。
4.由于两首诗的流传影响,后来衍化出了两个使用很广的成语,请写出这两个成语并解释其常用义。
①《鹊巢》的成语:____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
②《桃夭》的成语:____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综合训练(一)1.参考答案:古代最早的诗歌 305 诗三百赋比兴风雅颂现实主义2.参考答案: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书礼易春秋(二)1.参考答案:①水中陆地②匹配、配偶③睡醒;入睡④择取2.参考答案:“关关雎鸠,在河之洲”3.参考答案:“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三)1.参考答案:重章叠句、反复咏叹。
解析:《诗经》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间,仅有个别字句的改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
这是歌谣的一种特点,可以借此强化感情的抒发。
因此在“国风”中使用最普遍。
2.参考答案:赋。
解析: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本诗叙述青年男女互赠定情之物的情景。
3.参考答案:青年男女互赠定情之物,以结百年之好。
解析:本诗明白如话,是一首男女互相赠答的定情诗。
“国风”中有不少恋歌。
表现了他们爱情生活的和谐与喜悦。
(四)1.解析:在表现手法上,本诗主要运用了“比”的手法,以鼠为喻,有力地揭露了统治者贪得无厌而又厚颜无耻的行径。
2.解析:三章最后一句,“何为”“何俟”都是宾语前置句,译为“为什么”“等什么”,只有“胡不遄死”不是宾语前置,译为“为什么不快快死去”。
(五)1.解析:“宜”,和顺、亲善。
“宜其家人”指新娘和顺对待您的家人。
2.解析:两首虽都为重章复唱,但每一章通过个别词语的变化扩充了诗的内容,并不是简单重复。
如《鹊巢》由“御之”到“将之”到“成之”的变化,叙述了迎亲的过程;《桃夭》由“其华”到“其实”到“其叶”的变化,新娘嫁到男方家里后生子繁衍的幸福家庭生活。
3.参考答案:遭抛弃的前妻续娶的新娘漂亮而兴奋的新娘子嗣兴旺合家和睦完美4.参考答案:①鸠占鹊巢不劳而获,强占他人成果②逃之夭夭开溜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