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同步练习7.1 《朱子语类》三则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中语文 直书同步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高中语文直书同步检测试题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人禀.五常,士兼百行禀:承受B.如董狐之书法不隐.隐:隐瞒C.足以验世途之多隘.隘:险恶D.历代厚诬,一朝始雪.雪:澄清解析:A项,禀:遵循、秉持。
答案:A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故宁顺从以保吉,不违忤..以受害也B.其叙述..当时,亦务在审实C.宁为兰摧玉折,不作瓦砾..长存D.盖烈士..徇名,壮夫重气解析:D项,“烈士”在文中的意思是“有气节、有操守的男子”,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为正义的事业而牺牲的人”。
答案:D3.下列加点的“之”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人之.所贱,而小人之道也②不践君子之.迹③况史之.为务,申以劝诫④言之.若是,吁可畏乎⑤为于不可为之.时则凶⑥马迁之.述汉非⑦私存《嘿记》之.文⑧虽周身之.防有所不足A.①③④⑥/②⑤⑦⑧ B.①③⑥/④/②⑤⑦⑧C.①④⑧/③⑥/②⑤⑦ D.①④/③⑥/②⑦/⑤⑧解析:①③⑥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④代词,指“直书”这件事;②⑤⑦⑧助词,的。
答案:B4.下列不属于“尊重事实,秉笔直书”表现的一项是( )A.司马迁著《史记》,“不虚美,不隐恶”,被人称为“实录”。
B.齐太史兄弟三人先后被杀,四弟继续书“弑”,终于成功。
C.邵飘萍在“三一八惨案”发生后,坚持披露事实真相,支持民众反帝反军阀斗争。
D.在“文革”中,有些记者不愿与“四人帮”同流合污。
解析:D项,“不愿与‘四人帮’同流合污”不代表“尊重事实,秉笔直书”。
答案:D二、文本研探阅读文本选段,完成5~9题。
夫人禀五常,士兼百行,邪正有别,曲直不同。
若邪曲者,人之所贱,而小人之道也;正直者,人之所贵,而君子之德也。
然世多趋邪而.弃正,不践君子之迹,而.行由小人者,何哉?语曰:“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故宁顺从以.保吉,不违忤以受害也。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综合测评 含解析
综合测评(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每对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收讫./迄.无音信拮据/奇货可居.堤.坝/提.心吊胆..B.赝.品/义愤填膺.栅.栏/春意阑珊.纤.毫/阡.陌纵横C.箴.言/缄.默无语蠕.动/耳濡.目染粗犷./旷.日持久D。
湍.急/惴.惴不安讳.言/经天纬.地勘.察/堪.称一绝解析:A项,依次读qì/qì,jū/jū,dī/tí;B项,依次读yàn/yīnɡ,zhà/shān,xiān/qiān;C项,依次读zhēn/jiān;rú/rú,ɡuǎnɡ/kuànɡ;D项,依次读tuān/zhuì,huì/wěi,kān/kān。
答案:B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在全省经济发展座谈会上,李教授的讲话直击时弊,同时又颇。
具前瞻性,对于当前经济工作而言,可谓空谷足音....,在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这与他曾B.他对市场发展趋势洞若观火....在国企和外企工作、后来又自己创业的经历有关。
C.张先生在这所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三十余年,学问炉火纯青,,所以既受尊重,又有很多朋友。
性格外圆内方....D。
这位书法家书写作品,不管十几个字还是几十个字,都倚马可待,....一气呵成,并且字里行间显示出令人振奋的豪情。
解析:该题重点考查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
D项,“倚马可待”,形容文思敏捷,写文章快。
此处用错对象.A项,“空谷足音”,在空寂的山谷里听到人的脚步声(语本《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B 项,“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C项,“外圆内方”,比喻人外表随和,内心却很严正。
答案:D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理念,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城镇与自然和谐发展。
高二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综合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x
综合测评(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每对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收讫./迄.无音信拮据../奇货可居.堤.坝/提.心吊胆B.赝.品/义愤填膺.栅.栏/春意阑珊.纤.毫/阡.陌纵横C.箴.言/缄.默无语蠕.动/耳濡.目染粗犷./旷.日持久D.湍.急/惴.惴不安讳.言/经天纬.地勘.察/堪.称一绝解析:A项,依次读qì/qì,jū/jū,dī/tí;B项,依次读yàn/yīnɡ,zhà/shān,xiān/qiān;C项,依次读zhēn/jiān;rú/rú,ɡuǎnɡ/kuànɡ;D项,依次读tuān/zhuì,huì/wěi,kān/kān。
答案:B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全省经济发展座谈会上,李教授的讲话直击时弊,同时又颇具前瞻性,对于当前经济工作而言,可谓空谷足音....。
B.他对市场发展趋势洞若观火....,在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这与他曾在国企和外企工作、后来又自己创业的经历有关。
C.张先生在这所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三十余年,学问炉火纯青,性格外圆内方....,所以既受尊重,又有很多朋友。
D.这位书法家书写作品,不管十几个字还是几十个字,都倚马可待....,一气呵成,并且字里行间显示出令人振奋的豪情。
解析:该题重点考查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
D项,“倚马可待”,形容文思敏捷,写文章快。
此处用错对象。
A项,“空谷足音”,在空寂的山谷里听到人的脚步声(语本《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
B项,“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C 项,“外圆内方”,比喻人外表随和,内心却很严正。
答案:D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理念,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城镇与自然和谐发展。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习题单元测试题二(七单元)
单元测评二(第五~七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阅读题(43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导学号5495005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①以往的主流看法视“六经”为百术之源,统摄万端,从而以“六经”为髓,儒学为骨,经、史、子、集为肌肤,外翼全体学术文化。
这种架构较明显地反映了传统经学的思维模式,它显然是以经学或以其为基础的儒学作为主体内容,仍是要求儒学居于中国学术文化的支配地位,把其他各家置于从属的被支配的位置,由此所形成的依然是经学和儒学统摄下的“国学”。
②基于对“传统”的历史性和现实性特点的明确认知,“新子学”强调,“国学”在漫长的岁月中必然存在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可以说一代有一代的“国学”。
从历史上看,不可否认,“六经”是中国文化学术的最早源头,它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
孔子以“六经”为基础创立了儒家学说,经西汉定为一尊后,在政治文化等方面获得了垄断性地位,成了“国学”的主导力量,后经历代统治者的追捧和提倡,渐成我国传统学术文化的主流。
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这种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章太炎力倡诸子学,胡适平视各家,冯友兰更是在《中国哲学史》中明确指出,晚清便是“经学时代之结束”。
由此,经学时代重回到了子学时代,儒学又复归为子学之一。
这是历史的必然,“新子学”的发展亦是我们时代的要求和选择。
③今日之社会更为多元复杂,而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必然会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这就要求我们从经学思维和体系的禁锢中真正解脱出来,以开放的姿态传承历史文化,维护学术开放多元的本性,积极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富于活力的“新国学”。
“新子学”正是适应这样的“国学”发展要求,将应运承载“新国学”的真脉。
④“新子学”的内涵,单以浅层次理解,它是“旧子学”的再发展。
在这种理解下,“新子学”仿佛没有摆脱在原有经学体系下旧“国学”中的位置,最多也只是经学的多样化实践与儒学的外围羽翼,显然无法承担作为“新国学”主导的重担。
高二中国经典文化研读试题
2012级2014——2015学年上期语文学科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试题模块学分补考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第一部分(5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5分) A . 迤.逦(y ǐ) 稽.手(q ǐ) 芙蓉浦.(p ǔ) 黍.离之悲(sh ǔ) B . 奢靡. (m ǐ) 箪.食(d ān) 荠.麦(j ì) 鼎铛.玉石(chēng) C . 戚.然(q ī) 参差.(z ī) 怆.然(chu àng ) 羁.旅情怀(jī) D . 聒.噪(guō) 剽.掠(pi āo ) 窥.视(ku ì) 万乘.之国(sh èng)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5分) A .墨守陈规 拾人牙慧 披星带月 英雄辈出 B .班门弄斧 川流不息 一愁莫展 迫不及待 C .责无旁贷 草菅人命 和衷共济 首屈一指 D .贻笑大方 功亏一匮 脍炙人口 自顾不遐 3.下列选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 .《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记录的是被尊称为“圣人”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B .“二十四史”在编写的过程中沿用了《史记》开创的编年体例,由朝廷主持编纂并得到了认可,因而又被视为“正史”。
C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被尊称为“亚圣”。
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他认为人性本善,认为人人都能做圣贤。
D .春秋笔法作为中国历史叙述的一个传统,来源于据传为孔子所撰的《春秋》,它以合手礼法为标准,既包括不隐晦事实真相、据事直书的一面,也包括“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的曲笔的一面。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5分)①水是万物之源,能否从根本上_______“旱魔”,成为我区发展的重大课题。
这个沉甸甸的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在了水管站全体技术人员的肩上。
人教版选修高二《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6-7单元检测语文试卷(有答案)
人教版选修高二《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6-7单元检测语文试卷选择题1. 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有公害而莫或除之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B.穷得多少义理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C.固有不识经术,不通古今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D.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2. 下列语句,从句式特点的角度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此便是无克己工夫②其炎更烈于煤③亦必邻于理想故也④此宋学之所以见讥于大雅也⑤最迟者后于清明⑥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也⑦又比见人来奏事者,多有怖慑⑧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⑨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⑩而不为古人所束缚( )A.①②⑥/③⑤/④⑧⑩/⑦⑨B.①⑥/②③⑤/④⑧⑩/⑦⑨C.①⑥/②⑤/④⑧⑩/③⑦⑨D.①④⑥/②⑤/⑧⑩/③⑦⑨3.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是中人之资质,须大段著力大段:仔细。
B.圣贤教人,都提切己说话切己:切身。
C.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丑:厌恶,憎恨。
D.故吾因是而有感于童心者之自文也自文:自己写文章。
4.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主若自贤,臣不匡正②樵者腰镰③后蛇伏以进④皆笔而书之⑤臣亦不能独全其家⑥便即护短不纳⑦曰明道也⑧自西而东 ( )A.①⑤⑦/②④⑧/③/⑥B.①/②③④⑧/⑤⑦/⑥C.①/②④⑧/③/⑤⑦/⑥D.①⑥/②④⑧/③/⑤⑦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新机制运行一年多来,我国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经历了11涨13跌12次搁浅共计36轮。
B.统计数据显示,在国务院公布的三批1 21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少数民族项目占总数的34.9%。
C.目前京津冀海关一体化、税收一体化等,都在加速推进,作为基础设施、公路和轨道交通的一体化,也在加速推进。
D.没有一种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没有好文化的与时俱进,没有正确对待历史和现实关系的观念方法,都会影响到年轻人的人生观。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同步练习单元测评二Word版含解析.doc1
单元测评二(第五~七单元)(时间:120分钟总分值:120分)阅读题(43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①以往的主流看法视“六经〞为百术之源,统摄万端,从而以“六经〞为髓,儒学为骨,经、史、子、集为肌肤,外翼全体学术文化。
这种架构较明显地反映了传统经学的思维模式,它显然是以经学或以其为根底的儒学作为主体内容,仍是要求儒学居于中国学术文化的支配地位,把其他各家置于附属的被支配的位置,由此所形成的依然是经学和儒学统摄下的“国学〞。
②基于对“传统〞的历史性和现实性特点的明确认知,“新子学〞强调,“国学〞在漫长的岁月中必然存在一个变化开展的过程,可以说一代有一代的“国学〞。
从历史上看,不可否认,“六经〞是中国文化学术的最早源头,它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根本精神。
孔子以“六经〞为根底创立了儒家学说,经西汉定为一尊后,在政治文化等方面获得了垄断性地位,成了“国学〞的主导力量,后经历代统治者的追捧和提倡,渐成我国传统学术文化的主流。
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开展,这种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章太炎力倡诸子学,胡适平视各家,冯友兰更是在?中国哲学史?中明确指出,晚清便是“经学时代之完毕〞。
由此,经学时代重回到了子学时代,儒学又复归为子学之一。
这是历史的必然,“新子学〞的开展亦是我们时代的要求和选择。
③今日之社会更为多元复杂,而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开展必然会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这就要求我们从经学思维和体系的禁锢中真正解脱出来,以开放的姿态传承历史文化,维护学术开放多元的本性,积极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富于活力的“新国学〞。
“新子学〞正是适应这样的“国学〞开展要求,将应运承载“新国学〞的真脉。
④“新子学〞的内涵,单以浅层次理解,它是“旧子学〞的再开展。
在这种理解下,“新子学〞仿佛没有摆脱在原有经学体系下旧“国学〞中的位置,最多也只是经学的多样化实践与儒学的外围羽翼,显然无法承当作为“新国学〞主导的重担。
高二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同步练习:7.1 《朱子语类》三则 Word版含解析.docx
第七单元天理人欲经典原文7《朱子语类》三则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如履.薄冰(fù)B.则精神自是愦.愦(guì)C.及至前面荆棘芜.秽(wǔ)D.里面煞.有工夫(shà)解析:A项,“履”应读“lǚ”;B项,“愦”应读“kuì”;C项,“芜”应读“wú”。
答案:D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此便是无克.己工夫克:克制。
B.略晓其义即厌.之厌:厌恶。
C.自然存.天理而行存:保存。
D.君子喻.于义喻:懂得。
解析:B项,厌,满足。
答案:B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为己向内便是入圣贤之.域B.用之则.愈明木受绳则.直C.事已却悔,如何.今当读何.书D.也知此为.天理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解析:C项,第一个“何”与“如”连用,表示“该怎么办”;第二个“何”,疑问代词“什么”。
A项,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的”。
B项,两个“则”都是连词,表顺承关系。
D项,两个“为”都是动词“是”。
答案:C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A.不得苟且..放过B.无一时一刻不照管..克治C.须大段..著力D.此须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解析:A项,古义,姑且;今义,只顾眼前,得过且过。
B项,古义,照应;今义,照料管理。
C项,古义,仔细;今义,指大的段落。
答案:D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8题。
读书须读到不忍舍处,方.是见得真味。
若读之数过.,略晓其义即厌之,欲别求书看,则是于.此一卷书犹未得趣也。
盖人心之灵,天理所在,用之则愈明。
只提醒精神,终日着意,看得多少文字,穷得多少义理。
徒为懒倦,则精神自是愦愦..,只恁昏塞不通,可惜! 问:“寻常遇事时,也知此为天理,彼为人欲。
及到做时,乃为.人欲引去,事已却悔,如何?”曰:“此便是无克己工夫。
这样处,极要与他埽除打叠,方.得。
高二语文《中国文化经典研读》4月考试试题(DOC)
遵义市一中2015——2016第二学期高二语文第4月考试卷(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出题意图:高考题型+《中国文化经典选读》(46分)+高中高考必背14篇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就是依照道所体现的自然无为的原则和无为的行为方式治国平天下。
它是一种高超的政治智慧。
“无为而治”主要包括清静之治、自然之治、柔弱之治和爱民之治。
它的基本理念主要是要把握好政府行为的性质和程度,尽量减损不必要、不适当的政府干预。
政府的主要职能应是为民众自化自成与社会自然和谐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条件。
这种治国方略也就是依道治国。
老子的无为而治或依道治国方略有以下几个要点。
一是把道作为治国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老子说,要“以道莅天下”,要“执大象”“以为天下式”。
二是要以人为本:“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三是客观公正,一视同仁:对于社会上不公正、不公平的现象,老子的主张是“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要像“天之道”那样“损有余而补不足”。
四是严格遵循自然无为的原则。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是以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这几个要点集中体现在老子的一句话上,这就是“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郭店简本《老子》)。
联系上下文,可知此句中的“万物”主要是指万民,句中的“为”字有两个含义:一是违逆广大民众的自然本性和愿望要求而强行宰制;二是对万民不是引导和辅助,而是包办代替。
综合分析老子关于依道治国的思想,可知老子的依道治国与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具有显著的区别。
一是层次不同。
依道治国所涉及的是国家的发展方向等全局性问题,而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所涉及的则是国家治理的具体问题,因而依道治国可以决定或影响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的方向和性质。
高二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同步练习:单元测评一(第二~四单元) Word版含解析
单元测评一(第二~四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阅读题(4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
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
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
”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纸上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他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
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受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韩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本书成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
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佚籍大量出土,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能抄写于文帝初。
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沫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
《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抄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
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三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黄帝书》的引用阐发。
申不害和慎到的年代,前人推为战国中期,《黄帝书》不应更晚。
至于《黄帝书》与《老子》的共通之处也甚多,如《黄帝书·经法》篇云“王天下者有玄德”,什么是“玄德”,文中未见解释。
查《老子》五十一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案:第七单元 相关读物 含答案
童心说海莉·福特:再渺小的善举也能改变世界4年前,一个名叫海莉·福特(Hailey Ford)的小女孩与母亲逛完杂货铺出来,遇到了一个坐在路边的流浪汉,海莉拉着母亲的衣角问:“我可以给他买个三明治吗?”那时候,海莉才5岁。
流浪汉拿到三明治,高兴得当场落泪。
在街上,海莉又遇到了另一个流浪汉,他在战争中失去了双腿,这再次激起了海莉的爱心。
当帮完了一个又一个流浪汉后,母亲告诉她:我们并不是多么富裕,没有能力帮助所有人。
小女孩的眼角挂着泪水,倔强地看着母亲说:“不!我要试试看!”于是,海莉把家里的院子改造成菜地,为了让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不饿肚子,她开始学习种菜。
她将每一份收获的食物洗干净并用袋子装好,免费发放给街上的流浪汉。
当她看到还有许多人在露宿街头时,她开始尝试去盖房子,她想为流浪者建一个遮风避雨的小屋。
在当地建材商和家人的帮助下,一所精致的小房子盖成了。
这个9岁小女孩的善举,成为一股推动改善流浪生活的力量。
有人开始捐钱,有人开始捐种子,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身边的流浪者,尽可能地帮助他们。
总有人为名人捐款多少而争论,总有大人会告诉孩子“我们帮不了那么多人”,但我们应坚信:没有一种善举会渺小到无法改变世界。
知识卡片1.作家作品李贽(1527—1602),明代卓越的思想家、文学批评家,原姓林,名载贽,后改姓名。
字卓吾,号宏甫,又号温陵居士。
泉州晋江(今福建晋江)人。
曾任国子监博士、南京刑部员外郎等职。
认定《六经》《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只是当时弟子的随笔记录,并非“万世之至论”。
其哲学观点没有摆脱王守仁和禅学的影响,但公开以“异端”自居,主张重视功利。
坚持“心外无物”,继承并修正王守仁的“良知”说,提出“童心”说,主张保持“童心”。
文学方面反对复古摹拟,主张创作必须抒发己见,并重视小说戏曲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在当时颇有影响,曾评点《水浒传》。
著有《焚书》《藏书》等。
《童心说》收在《李贽文集》卷一,是李贽的一篇著名文章。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试卷
长沙市第21中学高二期中考试卷语文(《中国文化经典》)满分150分时量120分钟命题人:冯力文注: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第Ⅰ卷(共1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6分,每小题3分)1、读下文,选出画线文句翻译正确的一项(3分)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述而》A、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物,不计较个人厉害得失.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为君子)。
B、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物,不计较个人厉害得失.小朋友,(因为无知)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
C、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物,不计较个人厉害得失.如果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就长不成人。
D、君子的心里,应当是平坦的。
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为君子)。
答:1、A;2、读下文,选出画线文句翻译正确的一项(3分)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
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A、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亲近;在于使人停止“至善”。
B、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在于使人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至善”。
C、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明白德育;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在于使人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至善”.D 、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在于到达善良之地。
答:2 、B晋灵公不君《左传》①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测试题
⑧这一点,中国的学者是感觉到了的。
⑨冯友兰先生说:“基督教文化重的是天,讲的是‘天学’;佛教讲的大部分
是人死后的事,如地狱、轮回等,这是‘鬼学’,讲的是鬼;中国的文化讲的
是‘人学’,注重的是人。”
⑩事实上,孔子就是这种意见的代表者。“子不语怪、力、乱、神”,就是证
明。他自己还说过:“未知生,焉知死。”
②遂
扶以下
C .①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②过而能改,善
莫大焉
D .①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②问其故,而
患之
7、下列内容可以反映赵盾是“古之良大夫”项是(
)
(1)盛服将朝
( 2)宣子骤谏
( 3)见灵辄饿,问
其病
(4)宣子曰:“呜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A.( 1)( 2)( 3) B.(2)( 3)( 4) C.( 1)( 2)(3)(4)
特色的深义文化是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
⑦专就佛教而言,它的学说与实践也有知行两个方面。原始佛教最根本的教义,
如无常、无我、苦以及十二因缘等等,都属于知的方面。八正道、四圣谛等,
则介于知行之间,其中既有知的因素,也有行的成分。与知密切联系的行,比
如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则完全没有伦理的色彩。传到中国以后,
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公患之,使锄麑贼之
贼:刺杀
B .宣子骤谏,公患之。
骤:急骤,
强烈
C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入:纳,指被接
纳
D .秋九月,晋候饮赵盾酒……
饮:给……喝
6、下列四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高二中国经典文化研读试题
高二第二学期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试题第一部分(30分)一、积累与运用:(1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A.迤.逦(yǐ)稽.手(qǐ) 芙蓉浦.(pǔ) 黍.离之悲(shǔ)B.奢靡. (mǐ) 箪.食(dān) 荠.麦(jì) 鼎铛.玉石(chēng)C.戚.然(qī) 参差.(zī) 怆.然(chuàng)羁.旅情怀(jī)D.聒.噪(guō)剽.掠(piāo)窥.视(kuì)万乘.之国(shèng)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墨守陈规拾人牙慧披星带月英雄辈出B.班门弄斧川流不息一愁莫展迫不及待C.责无旁贷草菅人命和衷共济首屈一指D.贻笑大方功亏一匮脍炙人口自顾不遐3.下列选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记录的是被尊称为“圣人”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B.“二十四史”在编写的过程中沿用了《史记》开创的编年体例,由朝廷主持编纂并得到了认可,因而又被视为“正史”。
C.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被尊称为“亚圣”。
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他认为人性本善,认为人人都能做圣贤。
D.春秋笔法作为中国历史叙述的一个传统,来源于据传为孔子所撰的《春秋》,它以合手礼法为标准,既包括不隐晦事实真相、据事直书的一面,也包括“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的曲笔的一面。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水是万物之源,能否从根本上_______“旱魔”,成为我区发展的重大课题。
这个沉甸甸的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在了水管站全体技术人员的肩上。
②一位的士司机遭到了3名自称是“城管的”男子的殴打。
事后,虽有警方到场________并将打人者控制,但得知此事的数百名的士司机仍迅速聚集到现场,围住打人者齐声要求其道歉。
③当下有些人对茶的重视很不够,________形成偏见,以为中国的茶只是普通人解渴的东西,档次不如一些进口饮料。
高中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同步测试卷及答案(12)
高中同步测试卷(十二)阶段性综合检测(B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守德”如何不再难?最近,社会道德领域的一些现象给人“冰火两重天”之感。
吉林长春一家小馄饨馆的店主,收下乞讨老人捡的游戏币和圆铁片,照样送上热腾腾的馄饨;河南郑州卖馒头的老太7年“无人售馍”,顾客自觉“天下无贼”,使人感到暖流涌动。
而一些老人倒地之后无人救助的场景、佛山“小悦悦”事件的伤痛,又让人颇觉寒意袭来。
其实,在“冰火两重天”的表象背后,是更令人纠结的“道德两难”问题。
当道德面临现实风险,我们能否为道德买单?如果见义勇为可能付出被诬陷的司法代价,老人倒下了扶还是不扶?如果救助伤者可能因救助不当被告上法庭,孩子被撞救还是不救?当经济快速攀升,社会急剧变迁,各种出人意料的道德事件像炸弹一样轰击传统道德理念,我们又该如何坚守道德底线,重构道德世界?这确实是横亘在我们面前的严峻挑战,只有找准这一现实问题的“题眼”,才能找到破解的钥匙。
一方面,馄饨店主、售馍老太同样面临道德风险,却用信任、爱心等朴素的情怀避免了“两难”处境,带来了良性的道德循环,这说明人们并不乏道德良知与勇气,个体的善行也能激发出令人敬佩的道德能量。
另一方面,一系列负面道德事件也在警醒我们,如果好人屡屡受到诬陷讹诈,如果法律在关键时刻不能站在善良这一边,如果社会心理一再被暗示行善的恶果,那么人们即使在情感上渴望扶危济困,在生活中也很可能选择独善其身。
“道德两难”由此向社会现实提出了迫切的问题:营造道德践行的社会环境,解除道德行为的后顾之忧。
让道德不再为难,降低行善所要付出的代价和成本,是破解“道德两难”的现实路径,也是描绘社会道德图景的基础工程。
正反的事例告诉我们,道德不仅是个人的良知与修养,更是社会共同的责任与担当。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习题12朱子语类三则
基础夯实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居:居处,接受。
B.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量:衡量,考虑。
C.固.其所也固:固然。
D.以博.我一人之产业博:取得。
解析C项,固,本来。
答案C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后之为人君者不然..B.亦犹夫人..之情也C.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D.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解析B项,古义,指一般人。
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答案B3.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独私.其一人一姓乎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B.不耕而食,不织而衣.C.吾王之好鼓.乐D.轻暖..不足于体与解析A项和例句均为形容词作动词。
B项,名词作动词。
C项,名词作动词。
D项,形容词作名词。
答案A4.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B.是以其未得之也C.初不欲入而不得去者,禹是也D.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解析B项为宾语前置句,其余三句为判断句。
答案B能力提升一、阅读鉴赏(一)导学号5495002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此无他。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毕世:一生。
B.以博.我一人之产业博:取得。
C.曾.不惨然曾:曾经。
D.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奉:供。
解析C项,曾,竟然。
答案C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A项,表判断语气,表反诘语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天理人欲经典原文7《朱子语类》三则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如履.薄冰(fù)B.则精神自是愦.愦(guì)C.及至前面荆棘芜.秽(wǔ)D.里面煞.有工夫(shà)解析:A项,“履”应读“lǚ”;B项,“愦”应读“kuì”;C项,“芜”应读“wú”。
答案:D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此便是无克.己工夫克:克制。
B.略晓其义即厌.之厌:厌恶。
C.自然存.天理而行存:保存。
D.君子喻.于义喻:懂得。
解析:B项,厌,满足。
答案:B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为己向内便是入圣贤之.域B.用之则.愈明木受绳则.直C.事已却悔,如何.今当读何.书D.也知此为.天理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解析:C项,第一个“何”与“如”连用,表示“该怎么办”;第二个“何”,疑问代词“什么”。
A项,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的”。
B项,两个“则”都是连词,表顺承关系。
D项,两个“为”都是动词“是”。
答案:C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A.不得苟且..放过B.无一时一刻不照.管.克治C.须大段..著力D.此须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解析:A项,古义,姑且;今义,只顾眼前,得过且过。
B项,古义,照应;今义,照料管理。
C项,古义,仔细;今义,指大的段落。
答案:D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8题。
读书须读到不忍舍处,方.是见得真味。
若读之数过.,略晓其义即厌之,欲别求书看,则是于.此一卷书犹未得趣也。
盖人心之灵,天理所在,用之则愈明。
只提醒精神,终日着意,看得多少文字,穷得多少义理。
徒为懒倦,则精神自是愦愦..,只恁昏塞不通,可惜!问:“寻常遇事时,也知此为天理,彼为人欲。
及到做时,乃为.人欲引去,事已却悔,如何?”曰:“此便是无克己工夫。
这样处,极要与他埽除打叠,方.得。
如一条大路,又有一条小路。
明知合行大路,然小路面前有个物引著,自家不知不觉行从小路去;及至前面荆棘芜秽,又却生悔。
此便是天理人欲交战之机.。
须是遇事之时,便与克下,不得苟且放过。
此须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
若是上智圣人底资质,不用著力,自然存天理而行,不流于人欲。
若贤人资质次于圣人者,到遇事时固不会错,只是先也用分别教是而后行之。
若是中人之资质,须大段著力,无一时一刻不照管克治,始得。
曾子曰:…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又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直是恁地用功,方得。
”廷秀问:“今当读何书?”曰:“圣贤教人,都提切己说话,不是教人向外,只就纸上读了便了。
自家今且.剖判一个义利。
试自睹当.自家,今是要求人知?要自为己?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又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孟子曰:…亦有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虽是为.时君言,在学者亦是切身事。
大凡为学,且.须分个内外,这便是生死路头!今人只一言一动,一步一趋,便有个为义为利在里。
从这边便是为义,从那边便是为利;向内便是入圣贤之域,向外便是趋愚不肖之途。
这里只在人札定脚做将去,无可商量。
若是已认得这个了,里面煞有工夫,却好商量也。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若读之数过.过:遍,次。
B.则精神自是愦愦..愦:昏乱不清醒。
C.此便是天理人欲交战之机.机:机会。
D.试自睹当.自家当:副词,相当于“本”“此”。
解析:C项,机,关键。
答案:C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A项,①介词,对,②介词,在;B项,均为介词,①被,②对,向;C项,副词,才;D项,均为副词,①暂且,②就。
答案:C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朱熹认为为学者必须通过熟读精思,其学习才会取得进步。
朱熹熟读精思的读书法,首先是讲究“熟读”。
这也就是文中所说的“读书须读到不忍舍处,方是见得真味”。
B.朱熹认为读书的最终目的是领略书中的“真味”,就是说要对书中的义理有深刻的体会。
C.朱熹在文中引用曾子的话,是为了说明以实践仁德为人生修养的毕生目标,这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因此要尽心尽力去完成。
D.第三章讨论的主旨是义利之辨,这与前章的理欲之辨无关,也是儒家思想当中重要的问题。
解析:第三章与前章的理欲之辨是相关的。
答案:D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盖人心之灵,天理所在,用之则愈明。
(2)此须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
(3)圣贤教人,都提切己说话,不是教人向外,只就纸上读了便了。
参考答案:(1)人心的性灵,由天理所决定,勤于用心则更加明白事理。
(2)这就要先明白事理,然后勇敢地去做。
(3)古代的圣贤教育人,都是用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说教,不是让人只求表面,只满足于读了书而已。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2题。
朱子家训朱熹君之所贵者,仁也。
臣之所贵者,忠也。
父之所贵者,慈也。
子之所贵者,孝也。
兄之所贵者,友也。
弟之所贵者,恭也。
夫之所贵者,和也。
妇之所贵者,柔也。
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
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
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
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
随所遇而安之。
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人有恶,则掩之;人之善,则扬之。
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
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
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
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
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
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
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
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
人如能是,天必相之。
(节选自《紫阳朱氏宗谱》)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切莫矜.己之长矜:矜持。
B.事.师长贵乎礼也事:侍奉。
C.天必相.之相:帮助。
D.我必远.之远:远离。
解析:A项,矜,夸耀。
答案:A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A项,结构助词,的。
B项,助词,判断句的标志;代词,……的人。
C项,连词,表并列关系。
D 项,连词,就,表承接。
答案:B11.下面各项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朱熹认为,臣对君要做到“忠”,君对臣要做到“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妻柔,这才是大至国,小至家和谐、和睦的根基。
B.不能因为对方年长还是年幼而采取应有的态度,而是应该根据他是否有德、有才。
C.朱熹认为,对自己的优点应当尽量遮掩,以做到谦逊;而对缺点应将其放大,以求快速改正。
D.对子孙应尽心教育,对下人要宽松体恤;尊重有德有学问的人,对深陷困境的人应伸出帮助之手。
解析:C项,原文是说“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答案:C1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
(2)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
参考答案:(1)有德行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小,我一定尊敬他。
品行不端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大,我一定远离他。
(2)别人有小过失,要谅解容忍;别人有大错误,要用道理劝导帮助他。
参考译文:当国君所珍贵的是“仁”,爱护人民。
当人臣所珍贵的是“忠”,忠君爱国。
当父亲所珍贵的是“慈”,疼爱子女。
当子女所珍贵的是“孝”,孝顺父母。
当兄长所珍贵的是敬“友”,爱护弟弟。
当弟弟所珍贵的是“恭”,尊敬兄长。
当丈夫所珍贵的是“和”,对妻子和睦。
当妻子所珍贵的是“柔”,对丈夫温顺。
侍奉师长要有礼貌,交朋友应当重讲信用。
遇见老人要尊敬,遇见小孩要爱护。
有德行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小,我一定尊敬他。
品行不端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大,我一定远离他。
千万不要议论别人的缺点,切莫夸耀自己的长处。
对有仇隙的人,用摆事实讲道理的办法来解除仇隙。
对埋怨自己的人,用坦诚正直的态度来对待他。
不论是得意或顺意或困难逆境,都要平静安详,安然处之。
别人有小过失,要谅解容忍;别人有大错误,要用道理劝导帮助他。
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好事就不去做,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坏事就去做。
别人做了坏事,应该帮助他改过,不要宣扬他的恶行。
别人做了好事,应该多加表扬。
待人处事没有私人仇怨,治理家务不要另立私法。
不要做损人利己的事,不要嫉妒贤才和有能力的人。
不要声言忿愤对待蛮不讲理的人,不要违反正当事理而随便伤害人和动物的生命。
不要接受不义的财物,遇到合理的事物要拥护。
不可不勤读诗书,不可不懂得礼义。
子孙一定要教育,童仆一定要怜恤。
一定要尊敬有德行有学识的人,一定要扶助有困难的人。
这些都是做人应该懂得的道理,每个人尽本分去做才符合“礼”的标准;这样做也就完成天地万物赋予我们的使命,顺乎“天命”的道理法则了。
人如果能做到这些,上天也一定会辅助他的。
三、语言表达13.用简洁的文字概括下列微博语录的四个共性特点。
面包:渺小时,比较充实;伟大后,觉得空虚。
指南针:立场坚定,东西再好也不被诱惑。
龙虾:大红之日,便是大悲之时。
蜘蛛:能坐享其成,靠的就是那张关系网。
参考答案:反映生活,充满睿智,词语新解,巧用修辞,幽默生动,短小精练。
(说出四个即可) 14.下面是服装店里的顾客与导购员之间的一段对话,请根据情境将其补充完整。
导购员:“①。
”顾客:“太没个性了,满大街都是,我可不想买。
”导购员:“②。
”顾客:“在哪儿?我想瞧瞧。
”答案示例:①“您好,这是我们商店卖得最好的一款,现在非常流行,您要不要试一试?”②“您要是喜欢特别一点的款式,您可以看看我们店限量版的款式,都是其他地方买不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