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学生物试验归纳人物归纳超全超实用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试验总结人物总结超全超实用

高中生物试验总结人物总结超全超实用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实验一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原理:DNA 绿色,RNA 红色分布:真核生物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实验结果: 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DNA 甲基绿绿色RNA 吡啰红红色实验二物质鉴定还原糖 +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脂肪 + 苏丹III ~橘黄色脂肪 + 苏丹IV~红色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1、还原糖的检测1材料的选取:还原糖含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萝卜;2试剂:斐林试剂甲液:mL的NaOH溶液,乙液:mL的CuSO4溶液,现配现用;3步骤:取样液2mL于试管中→加入刚配的斐林试剂1mL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水浴加热2min左右→观察颜色变化白色→浅蓝色→砖红色★模拟尿糖的检测 1、取样: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 2、检测方法: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或班氏试剂或尿糖试纸 3、结果:用斐林试剂检测试管内发生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未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 4、分析: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正常人尿液中无还原糖,所以没有发生反应;2、脂肪的检测1材料的选取:含脂肪量越高的组织越好,如花生的子叶; 2步骤:制作切片切片越薄越好将最薄的花生切片放在载玻片中央↓染色滴苏丹Ⅲ染液2~3滴切片上→2~3min后吸去染液→滴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吸去多余的酒精↓制作装片滴1~2滴清水于材料切片上→盖上盖玻片↓镜检鉴定显微镜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3、蛋白质的检测1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mL的NaOH溶液,B液:mL的CuSO4溶液2步骤:试管中加样液2mL→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加双缩尿试剂B液4滴,摇匀→观察颜色变化紫色考点提示:1常见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有哪些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性糖;淀粉、蔗糖、纤维素都是非还原性糖;2还原性糖植物组织取材条件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等;3研磨中为何要加石英砂不加石英砂对实验有何影响加石英砂是为了使研磨更充分;不加石英砂会使组织样液中还原性糖减少,使鉴定时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 4斐林试剂甲、乙两液的使用方法混合的目的为何要现混现用混合后使用;产生氢氧化铜;氢氧化铜不稳定;5还原性糖中加入斐林试剂后,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6花生种子切片为何要薄只有很薄的切片,才能透光,而用于显微镜的观察;7转动细准焦螺旋时,若花生切片的细胞总有一部分清晰,另一部分模糊,其原因一般是什么切片的厚薄不均匀;8脂肪鉴定中乙醇作用洗去浮色;9双缩脲试剂A、B两液是否混合后用先加A液的目的;怎样通过对比看颜色变化不能混合;先加A液的目的是使溶液呈碱性;先留出一些大豆组织样液做对比;实验三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1、材料:新鲜藓类叶、黑藻叶或菠菜叶,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2、原理:叶绿体在显微镜下观察,绿色,球形或椭球形;用健那绿染液染色后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成蓝绿色,细胞质接近无色;取材制片低倍观察高倍观察考点提示:1为什么可直接取用藓类的小叶,而不能直接取用菠菜叶因为藓类的小叶很薄,只有一层细胞组成,而菠菜叶由很多层细胞构成;2取用菠菜叶的下表皮时,为何要稍带些叶肉表皮细胞除保卫细胞外,一般不含叶绿体,而叶肉细胞含较多的叶绿体;3怎样加快黑藻细胞质的流动速度最适温度是多少进行光照、提高水温、切伤部分叶片;25℃左右;4对黑藻什么部位的细胞观察,所观察到的细胞质流动的现象最明显叶脉附近的细胞;5若视野中某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为顺时针,则在装片中该细胞的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是怎样的仍为顺时针;6是否一般细胞的细胞质不流动,只有黑藻等少数植物的细胞质才流动否,活细胞的细胞质都是流动的;7若观察植物根毛细胞细胞质的流动,则对显微镜的视野亮度应如何调节视野应适当调暗一些,可用反光镜的平面镜来采光或缩小光圈;8在强光照射下,叶绿体的向光面有何变化叶绿体的受光面积较小有一面面向光源;实验四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一.实验目的:使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原色观察和线粒体的形态分布; 二.实验原理:叶绿体的辨认依据:叶绿体是绿色的,呈扁平的椭圆球形或球形;线粒体辨认依据:线粒体的形态多样,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现蓝绿色;三.实验材料:观察叶绿体时选用:藓类的叶、黑藻的叶;取这些材料的原因是:叶子薄而小,叶绿体清楚,可取整个小叶直接制片,所以作为实验的首选材料;若用菠菜叶作实验材料,要取菠菜叶的下表皮并稍带些叶肉;因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四.方法步骤:步骤注意问题分析1.制片;用镊子取一片黑藻的小叶,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盖上盖玻片;制片和镜检时,临时装片中的叶片不能放干了,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否则细胞或叶绿体失水收缩,将影响对叶绿体形态和分布的观察;2.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3.高倍镜下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4.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洁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健那绿染液→用牙签取碎屑→盖盖玻片 5.观察线粒体蓝绿色的是线粒体,细胞质接近无色; 讨论:1、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是不是静止不动的为什么答:不是;呈椭球体形的叶绿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可以运动,这种运动能随时改变椭球体的方向,使叶绿体既能接受较多光照,又不至于被强光灼伤;2、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与叶绿体的功能有什么关系答: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都有利于接受光照,完成光合作用;如叶绿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改变方向;又如叶子上面的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比下面的多,这可以接受更多的光照;实验四观察有丝分裂1、材料:洋葱根尖葱,蒜2、步骤:一洋葱根尖的培养二装片的制作制作流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1. 解离: 药液: 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1 : 1混合液.时间: 3~5min .目的: 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2. 漂洗: 用清水漂洗约10min. 目的: 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并有利于染色.3. 染色: 用质量浓度为 / mL或 / 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染色3~ 5min目的: 使染色体着色,利于观察.4. 制片: 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 然后用拇指轻轻地按压载玻片. 目的: 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三观察1、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2、换高倍镜下观察:分裂中期→分裂前、后、末期→分裂间期;注意各时期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和分布的特点;其中,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考点提示:1培养根尖时,为何要经常换水增加水中的氧气,防止根进行无氧呼吸造成根的腐烂;2培养根尖时,应选用老洋葱还是新洋葱为什么应选用旧洋葱,因为新洋葱尚在休眠,不易生根;3为何每条根只能用根尖取根尖的最佳时间是何时为何因为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上午10时到下午2时;因为此时细胞分裂活跃; 4解离和压片的目的分别是什么压片时为何要再加一块载玻片解离是为了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压片是为了使细胞相互分散开来;再加一块载玻片是为了受力均匀,防止盖玻片被压破;5若所观察的组织细胞大多是破碎而不完整的,其原因是什么压片时用力过大;6解离过程中盐酸的作用是什么丙酮可代替吗分解和溶解细胞间质;不能,而硝酸可代替;7为何要漂洗洗去盐酸便于染色;8细胞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什么染色最深的结构是染色质或染色体;9若所观察的细胞各部分全是紫色,其原因是什么染液浓度过大或染色时间过长;10为何要找分生区分生区的特点是什么能用高倍物镜找分生区吗为什么因为在根尖只有分生区的细胞能够进行细胞分裂;分生区的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处于分裂状态;不能用高倍镜找分生区,因为高倍镜所观察的实际范围很小,难以发现分生区;11分生区细胞中,什么时期的细胞最多为什么间期;因为在细胞周期中,间期时间最长;12所观察的细胞能从中期变化到后期吗为什么不能,因为所观察的细胞都是停留在某一时期的死细胞;13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能否看到染色体为什么不能,因为洋葱表皮细胞一般不分裂;14若观察时不能看到染色体,其原因是什么没有找到分生区细胞;没有找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染液过稀;染色时间过短;实验五比较酶和Fe3+的催化效率1为何要选新鲜的肝脏因为不新鲜的肝脏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会由于细菌的破坏而降低; 2该实验中所用试管应选较粗的还是较细的为什么应选用较粗的,因为在较细的试管中容易形成大量的气泡,而影响卫生香的复燃;3为何要选动物的肝脏组织来做实验,其他动植物的组织的研磨液能替代吗因为肝脏组织中过氧化氢酶含量较丰富;其它动植物组织也含有少量的过氧化氢酶,所以能够替代;4相同质量的块状肝脏和肝脏研磨液,哪一个催化效果好为什么研磨液效果好;因为它增加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氢的接触面积;5滴入肝脏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时,可否共用下个吸管为什么不可共用,防止过氧化氢酶与氯化铁混合,而影响实验效果;实验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丙酮或无水乙醇——提取色素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分离色素2、步骤:1提取色素研磨2制备滤纸条3画滤液细线:均匀,直,细,重复若干次 4分离色素: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5观察和记录: 结果滤纸条上从上到下依次为:橙黄色胡萝卜素、黄色叶黄素、蓝绿色叶绿素a、黄绿色叶绿素1对叶片的要求为何要去掉叶柄和粗的时脉绿色、最好是深绿色;因为叶柄和叶脉中所含色素很少;2二氧化硅的作用不加二氧化硅对实验有何影响为了使研磨充分;不加二氧化硅,会使滤液和色素带的颜色变浅; 3丙酮的作用它可用什么来替代用水能替代吗溶解色素;它可用酒精等有机溶剂来代替,但不能用水来代替,因为色素不溶于水;4碳酸钙的作用不加碳酸钙对实验有何影响保护色素,防止在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不加碳酸钙,滤液会变成黄绿色或褐色;5研磨为何要迅速要充分过滤时为何用布不用滤纸研磨迅速,是为了防止丙酮大量挥发;只有充分研磨,才能使大量色素溶解到丙酮中来;色素不能通过滤纸,但能通过尼龙布;6滤纸条为何要剪去两角防止两侧层析液扩散过快;7为何不能用钢笔或圆珠笔画线因为钢笔水或圆珠笔油中含有其它色素,会影响色素的分离结果;8 滤液细线为何要直为何要重画几次防止色素带的重叠;增加色素量,使色素带的颜色更深一些;9 滤液细线为何不能触到层析液防止色素溶解到层析液中;10滤纸条上色素为何会分离由于不同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因而它们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就不同;11色素带最宽的是什么色素它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比什么色素大一些最宽的色素带是叶绿素a,它的溶解度比叶绿素b 大一些;12滤纸条上相互间距最大的是哪两种色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13色素带最窄的是第几条色素带为何第一条色素带,因为胡萝卜素在叶绿体的四种色素中含量最少;实验七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原色观察1、条件:细胞内外溶液浓度差,活细胞,大液泡2、材料: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具紫色大液泡,质量浓度mL的蔗糖溶液,清水等;3、步骤: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观察→盖玻片一侧滴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观察液泡由大到小,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盖玻片一侧滴清水, 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观察质壁分离复原4、结论:细胞外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失水质壁分离细胞外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吸水质壁分离复原知识概要:制片观察加液观察加水观察1洋葱为何要选紫色的若紫色过淡怎么办紫色的洋葱有紫色的大液泡,便于观察液泡的大小变化;缩小光圈,使视野变暗些;2洋葱表皮应撕还是削为何表皮应撕不能削,因为削的表皮往往太厚;3植物细胞为何会出现质壁分离动物细胞会吗当细胞失去水分时,其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动物细胞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因为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4质壁分离时,液泡大小和颜色的变化复原时呢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液泡变小,紫色加深;当细胞质壁分离复原时,液泡变大,紫色变浅;5若发生质壁分离后的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其原因是什么细胞已经死亡可能是外界溶液浓度过大,细胞失水过多或质壁分离时间过长6高倍镜使用前,装片如何移动若要把视野中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心,则要将装片继续向上移动;若要把视野中左方的物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心,则要将装片继续向左方移动,因为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是倒像;7换高倍物镜后,怎样使物像清晰视野明暗度会怎样变化如何调亮换高倍物镜后,应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变得清晰;视野会变暗,可调大光圈或改用反光镜的凹面镜来使视野变亮;8所用目镜、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9物像清晰后,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和放大倍数的关系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越小,放大倍数越大;10总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放大倍数具体指面积的放大倍数还是长度的放大倍数总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是指细小物体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11放大倍数与视野中细胞大小、多少、视野明暗的关系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越大、数目越少、视野越暗;12 更换目镜,若异物消失,则异物在目镜上;更换物镜,若异物消失,则异物在物镜上、移动载玻片,若异物移动,则异物在载玻片上;13怎样利用质壁分离现象来测定植物细胞液的浓度①配制一系列浓度从小到大的蔗糖溶液②分别用以上不同浓度的溶液制成某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③用显微镜观察某植物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某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就介于不能引起质壁分离的浓度和能引起质壁分离的浓度之间;实验八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二苯胺加热蓝色考点提示:1鸡血能用猪血代替吗为什么不能,因为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不能提取DNA; 2鸡血中为何要加柠檬酸钠为何要弃去鸡血细胞的上清液防止血液凝固;因为上清液是血浆,不含细胞和DNA;3胀破细胞的方法能用生理盐水吗向血细胞中加入蒸馏水,使细胞大量吸水而胀破;不能用生理盐水,因为血细胞在蒸馏水中不能吸收水分;4该实验中最好应用玻璃烧杯还是塑料烧杯为什么最好用塑料烧杯,因为玻璃烧杯容易吸附DNA;5前后三次过滤时,所用纱布的层数分别是多少为什么第一次用一层纱布,有利于核物质透过纱布进入滤液;第二次用多层纱布,能防止DNA丝状物透过纱布进入滤液;第三次用两层纱布,既有利于DNA透过纱布,又能防止其它杂质透过纱布;6若实验中所得黏稠物太少,其原因是什么第一次加蒸馏水过少,细胞未充分胀破;第二次加蒸馏水过多或过少;第一次过滤用了多层纱布;第二次过滤用了一层纱布; 7两次加入蒸馏水的目的分别是什么第一次是为了使血细胞吸水胀破;第二次是为了降低氯化钠的浓度,有利于DNA有析出;8实验中搅拌溶液时,为何总要沿一个方向搅拌防止DNA分子受到损伤;9两次析出DNA的方法分别是什么原理分别是什么第一次是加蒸馏水,降低氯化钠的浓度,促使DNA析出;第二次是加入冷酒精,因为DNA不溶于酒精溶液;10三次溶解DNA的液体分别是什么原理分别是什么第一次、第二次都是用浓度为2mol/L的氯化钠溶液,第三次用的是L或2 mol/L的氯化钠溶液;其原理是DNA在氯化钠中的溶解度,是随着氯化钠的浓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当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L时,DNA的溶解度最低;2mol/L的氯化钠溶液和0;015mol/L的氯化钠溶液对DNA的溶解度都比较高;11鉴定DNA时为何要用两支试管其现象分别是什么其中不加DNA的试管起对照作用;该试管溶液不变色,另一支加有DNA的试管溶液变蓝色;实验九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1、原理: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C6H12O6+ 6O2+ 6H2O6→6CO2+ 12H2O +能量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二氧化碳:C6H12O6→ 2C2H5OH + 2CO2+少量能量2、装置:见课本3、检测:1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2,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实验十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1、目的要求: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2、材料用具: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显微镜;3、方法步骤:1在低倍镜下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2先在低倍镜下依次找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的细胞,再在高倍镜下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实验十一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1、原理:用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2、方法步骤:1洋葱长出约1cm左右的不定根时,放入冰箱的低温室内4℃,诱导培养36h;2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约~1cm,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1 h,以固定细胞的形态,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3制作装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4观察,比较:视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的细胞.3、讨论:秋水仙素与低温都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这两种方法在原理上有什么相似之处实验十二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1、要求: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高度近视600度以上等. 2、方法: 分组调查,汇总数据,统一计算.3、计算公式: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错误!×100%实验十三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1、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NAA萘乙酸, 2,4-D, IPA苯乙酸. IBA吲哚丁酸等2、方法:①浸泡法: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置好的溶液中,深约3cm,处理几小时或一天;处理完毕就可以扦插了;这种处理方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荫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②沾蘸法:把插条的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s,深约即可;3、预实验:先设计一组浓度梯度较大的实验进行探索,在此基础上设计细致的实验.4、实验设计的几项原则: ①单一变量原则只有溶液的浓度不同;②等量原则控制无关变量,即除溶液的浓度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③重复原则每一浓度处理3~5段枝条;④对照原则相互对照、空白对照;⑤科学性原则实验十四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1、培养酵母菌温度、氧气、培养液:可用液体培养基培养2、计数:血球计数板2mm×2mm方格,培养液厚3、推导计算4、讨论:根据7天所统计的酵母菌种群数量画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推测影响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实验十五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1、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记名计算法: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这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目测估计法: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等等; 2、设计数据收集和统计表,分析所搜集的数据;实验十六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1什么是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 2为了便于调查工作的进行,在选择调查对象时,一般应选单子叶植物,还是双子叶植物为什么一般应选双子叶植物,因为双子叶植物的数量便于统计;3在样方中统计植物数目时,若有植物正好长在边线上,应如何统计只计算该样方相邻的两条边上的植物的数目;4在某地域中,第一次捕获某种动物M只,标志后放回原处;第二次捕获N只,其中含标志个体Y只,求该地域中该种动物的总数; MN/Y5应用上述标志重捕法的条件有哪些①标志个体在整个调查种群中均匀分布,标志个体和未标志个体都有同样被捕的机会;②调查期中,没有迁入或迁出;③没有新的出生或死亡;试剂作用1、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作用:检测还原糖;2、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溶液;B液:0,01g/ml的CuSO4溶液;作用:检测蛋白质;3、苏丹Ⅲ:检测脂肪;4、碘液:检测淀粉;5、甲基绿;检测DNA6、毗罗红:检测RNA8、0,1g/ml KNO3溶液作用:用于植物质壁分离实验;9、酸性重铬酸钾溶液作用:检测酒精;10、无水乙醇或丙酮:作用:提取色素11、汽油作用:做层析液分离色素;12、解离液 15%HCl和15%酒精13、0,01g/ml或0,02g/ml龙胆紫或醋酸洋红试剂作用:染染色体14、70%酒精作用:医用消毒;15、卡诺氏液 95%酒精和32%冰醋酸混合;16、二苯胺作用:鉴定DNA17、班氏糖定性试剂作用:鉴定葡萄糖18、碳酸钙作用:保护色素;19、秋水仙素作用: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也可诱导基因突变;20、氯化钙; 作用:增强细菌细胞壁通透性,用于基因工程;。

高中生物人物常考总结

高中生物人物常考总结

以下是高中生物中常考的重要人物总结:
1.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 进化生物学的奠基者,提出了
自然选择理论,对生物进化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2.格里戈尔·孟德尔(Gregor Mendel): 遗传学之父,通过豌豆杂交
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奠定了遗传学的基础。

3.罗伯特·赫胥黎(Robert Hooke): 细胞学的奠基人之一,使用显
微镜观察到植物组织中的细胞,并首次使用“细胞”一词来描述这些结构。

4.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 微生物学的奠基人,提出了“生命
只能由生命产生”的生物起源理论,并发现了疫苗、巴氏消毒法等重要科学原理。

5.罗莫洛夫(Ivan Pavlov): 条件反射理论的奠基人,通过对狗的
实验,揭示了动物行为和学习的条件反射机制。

6.罗伯特·科赫(Robert Koch): 病原体学的奠基人,发现了多种致
病菌,包括结核杆菌和霍乱弧菌,并提出了微生物致病理论。

7.约翰·温德尔(John V. Wendl):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领导者之一,
为人类基因组的测序和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8.罗斯琳·富兰克林(Rosalind Franklin): 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
构,为我们对基因和遗传信息的理解提供了关键线索。

这些人物在生物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和贡献。

了解他们的工作和发现将有助于深入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高中生物科学家及其实验总结

高中生物科学家及其实验总结

高中生物科学家及其实验总结(1)19世纪30年代,德国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2)1543年,比利时维萨里发表巨著《人体构造》揭示人体器官水平的结构法国比夏指出器官是由低一层次的结构——组织构成(3)1665年,英国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木栓组织并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细胞(4)荷兰著名磨镜技师列文虎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

耐格里用显微镜观察了多种上植物分生区新细胞的形成,发现新细胞的产生原来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5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英国的桑格经过10年努力,终于在1953年测得牛胰岛素全部氨基酸的排列顺序(6)19 65年我国科学家完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全部合成(7)19世纪末,欧文顿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8)1959年,罗伯特森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所有生物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静态模型)(9)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10)177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通过实验证明,胃液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11)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通过显微镜观察,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细胞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的(12)德国化学家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的是酵母细胞中某些物质(13)德国化学家毕希纳将酵母细胞中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酿酶(14)美国科学家萨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的结晶,并且通过化学实验证实脲酶是蛋白质(15)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16)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发现好氧细菌是只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17)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通过实验发现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18)1779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发现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植物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但不了解植物吸收和释放的究竟是什么(19)1845年,德国梅耶,提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起来(20)1864年,德国萨克斯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21)1880年恩格尔曼证明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场所(221939年,美国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标记18O,证明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高中生物试验总结+人物总结 超全超实用

高中生物试验总结+人物总结 超全超实用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实验一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原理:DNA 绿色,RNA 红色分布:真核生物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实验结果: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DNA 甲基绿绿色RNA 吡啰红红色实验二物质鉴定还原糖 +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脂肪 + 苏丹III ~橘黄色脂肪 + 苏丹IV~ 红色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1、还原糖的检测(1)材料的选取:还原糖含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萝卜。

(2)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 的CuSO4溶液),现配现用.(3)步骤:取样液2mL于试管中→加入刚配的斐林试剂1mL(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水浴加热2min左右→观察颜色变化(白色→浅蓝色→砖红色)★模拟尿糖的检测1、取样: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2、检测方法: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或班氏试剂或尿糖试纸3、结果:(用斐林试剂检测)试管内发生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未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

4、分析: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正常人尿液中无还原糖,所以没有发生反应.2、脂肪的检测(1)材料的选取:含脂肪量越高的组织越好,如花生的子叶。

(2)步骤:制作切片(切片越薄越好)将最薄的花生切片放在载玻片中央↓染色(滴苏丹Ⅲ染液2~3滴切片上→2~3min后吸去染液→滴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吸去多余的酒精)↓制作装片(滴1~2滴清水于材料切片上→盖上盖玻片)↓镜检鉴定(显微镜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3、蛋白质的检测(1)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溶液,B液:0.01g/mL 的CuSO4溶液)(2)步骤:试管中加样液2mL→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加双缩尿试剂B液4滴,摇匀→观察颜色变化(紫色)考点提示:(1)常见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有哪些?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性糖;淀粉、蔗糖、纤维素都是非还原性糖。

高中生物试验总结+人物总结超全超实用

高中生物试验总结+人物总结超全超实用

醋酸洋红液)染色 3~ 5min 目的: 使染色体着色,利于观察. 4. 制片: 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 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 然后用拇指轻轻地按压 载玻片. 目的: 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
三 观察 1、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分生区细胞 细胞呈正方形 排列紧密, 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2、换高倍镜下观察 分裂中期→分裂前、后、末期→分裂间期。 注 意各时期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和分布的特点 。其中 处于分裂间期的 细胞数目最多。 考点提示
6 滤纸条为何要剪去两角 防止两侧层析液扩散过快。 7 为何不能用钢笔或圆珠笔画线 因为钢笔水或圆珠笔油中含 有其它色素 会影响色素的分离结果。 8 滤液细线为何要直 为何要重画几次 防止色素带的重叠 增加色素量 使色素带的颜色更深一些。 9 滤液细线为何不能触到层析液 防止色素溶解到层析液中。 10 滤纸条上色素为何会分离 由于不同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因而它们随层析液在滤 纸条上的扩散速度就不同。
11 色素带最宽的是什么色素 它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比什么色 素大一些 最宽的色素带是叶绿素 a 它的溶解度比叶绿素 b 大一些。
12 滤纸条上相互间距最大的是哪两种色素 胡萝卜素和叶黄 素。
13)色素带最窄的是第几条色素带 为何 第一条色素带 因为胡萝卜素在叶绿体的四种色素中含量最少。
实验七 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 原色观察
3 为何要选动物的肝脏组织来做实验 其他动植物的组织的研磨 液能替代吗 因为肝脏组织中过氧化氢酶含量较丰富 其它动植物组织也 含有少量的过氧化氢酶 所以能够替代。
4 相同质量的块状肝脏和肝脏研磨液 哪一个催化效果好 为什 么 研磨液效果好 因为它增加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氢的接触面积。

高中生物试验总结+人物总结-超全超实用

高中生物试验总结+人物总结-超全超实用

19世纪30年代德国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19世纪末欧文顿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1959年罗伯特森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所有生物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静态模型)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发现好氧细菌是只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通过实验发现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发现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植物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但不了解植物吸收和释放的究竟是什么1845年德国梅耶,提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起来1864年德国萨克斯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1880年恩格尔曼证明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场所1939年美国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20世纪40年代美国卡尔文用小球藻做实验,14C标记CO2追踪,探明CO2中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卡尔文循环1958年美国斯图尔德,取胡萝卜韧皮部的一部分细胞,放入植物激素、无机盐等物质的培养液中培养,这些细胞旺盛地分裂和生长,形成细胞团块——根、茎、叶——植株19世纪中期孟德尔,提出了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他被世人公证为“遗传学之父”。

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用蝗虫细胞作材料,研究精子和细胞形成过程,发现孟德尔假设的一对遗传因子即等位基因分离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体的分离非常相似英国科学家摩尔根利用果蝇为实验材料,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18世纪英国道尔顿,第一个发现色盲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患者1928年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已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通过实验证明上述“转化因子”为DNA,也就是说DNA是遗传物质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在噬菌体遗传物质是DNA,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共同提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高中生物试验总结+人物总结 超全超实用

高中生物试验总结+人物总结 超全超实用

设计实验步骤常用“四步法”。

第一步:共性处理实验材料,均等分组并编号。

选择实验材料时要注意应用表示等量的描述性语言,如:“生长一致的”,“日龄相同的,体重一致的”等。

分成多少组要视题目中所给的信息而定,(一般情况分两组)。

编号最好用A、B、C或甲、乙、丙,而不用1、2、3 避免与实验步骤相混淆。

第二步:遵循单因子变量原则,对照处理各组材料。

方法为一组为对照组(往往为处于正常生理状态的),其余为实验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只能有一个实验条件不同(单因子变量),其他条件要注意强调出相同来,这是重要的得分点或失分点。

至于变量是什么要根据具体题目来确定。

第三步:相同条件培养(饲养、保温)相同时间。

第四步: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的预测(预期);首先要根据题目判断该题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如果是验证性实验,则结果只有一个,即题目中要证明的内容。

如果是探究性实验,则结果一般有三种:①实验组等于对照组,说明研究的条件对实验无影响。

②实验组大于对照组,说明研究的条件对实验有影响,且影响是正相关。

③实验组小于对照组,说明研究的条件对实验有影响,且影响是负相关。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人物总结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人物总结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人物1、邹承鲁(1923~2006):江苏无锡人,生物化学家。

1958年,他参加发起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工作,并负责胰岛素A和B链的拆合。

这项工作的完成确定了胰岛素全合成路线,为人工合成胰岛素做出了重要贡献。

2、威尔逊(E.B.Wilson,1856~1939):美国人,细胞生物学家。

1905年他和斯特蒂文特确定了染色体同性别的关系,并提出XX为雌性,XY为雄性。

3、施莱登(M.J.Schleilden,1804~1881):德国人,植物学家。

细胞学说建立者之一。

1938年,他通过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首先提出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4、施旺(T.Schwann,1810~1882):德国人,动物学家。

细胞学说建立者之一。

1939年,他发表了研究报告《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一致性的显微研究》。

5、维萨里(A.Vesalius,1514~1564):比利时人,人体解剖学创始人。

1543年,他通过大量的尸体解剖研究,发表了巨著《人体构造》,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

6、比夏(M.F.X.Bichat):法国人,解剖学家。

他指出器官由低一层次的结构——组织构成,并把组织分为21种。

7、虎克(R.Hooke,1635~1703):英国人,物理学家,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1665年,他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他把观察到的图像画了下来,并把“小室”称为cell~~细胞。

8、列文虎克(A.van Leeuwenhoek,1632~1723):荷兰人,博物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

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进行观察,对红细胞和动物精子进行了精确的描述,发现了原生动物和细菌,并描述了细菌的3种类型。

9、马尔比基(M.Malpighi,1628~1694):意大利人,解剖学家。

用显微镜广泛观察了动植物的微细结构。

1660年,他描述了蛙肺联结动脉和静脉的毛细血管,证实了哈维的血液循环理论。

高中生物教材涉及的重要人物及相应生物学史实归纳

高中生物教材涉及的重要人物及相应生物学史实归纳

高中生物教材涉及的重要人物及相应生物学史实归纳细胞学说的建立(必修一P10)萨维里发表《人体构造》揭示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

比夏指出器官由低一层次的结构——组织构成。

虎克观察到植物的木栓组织是由许多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cell——细胞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列文·虎克观察到细菌、红细胞、精子施莱登和施旺发表细胞学说细胞学说只涉及动植物细胞,不涉及原核细胞、真菌、病毒,也未进入分子水平。

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名言“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至今仍未被推翻。

生物膜结构(必修一P65)欧文顿提出膜是由脂质构成的。

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并指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罗伯特森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提出“所有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的模型。

将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结构科学家用发绿色荧光的染料标记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用发红色荧光的染料标记人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将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开始一半绿一半红,在37℃下经过40min两种颜色均匀分布。

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桑格与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

酶(必修一P78)斯帕兰扎尼将肉块放入金属笼内让鹰吞下来研究消化作用。

巴斯德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细胞的存在。

李比希坚持认为引起发酵的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毕希纳从细胞中获了得含有酶的提取液(有杂质),并将酵母细胞中引起发酵的物质成为酿酶。

萨姆纳提出并证明脲酶是蛋白质切赫与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光合作用(必修一P99)萨克斯①发现叶绿素集中在一个个比植物细胞更小的结构里(后人称之为叶绿体)。

②把绿叶在暗处放置几小时后让叶片一半曝光一半遮光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

恩格尔曼以水绵为实验材料,发现了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并得出了光合作用可以释放氧气的结论。

高中生物试验总结、人物总结

高中生物试验总结、人物总结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实验一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原理:DNA 绿色,RNA 红色分布:真核生物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实验结果: 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DNA 甲基绿绿色RNA 吡啰红红色实验二物质鉴定还原糖 +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脂肪 + 苏丹III ~橘黄色脂肪 + 苏丹IV~红色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1、还原糖的检测(1)材料的选取:还原糖含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萝卜。

(2)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 的CuSO4溶液),现配现用。

(3)步骤:取样液2mL于试管中→加入刚配的斐林试剂1mL(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水浴加热2min左右→观察颜色变化(白色→浅蓝色→砖红色)★模拟尿糖的检测1、取样: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2、检测方法: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或班氏试剂或尿糖试纸3、结果:(用斐林试剂检测)试管内发生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未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

4、分析: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正常人尿液中无还原糖,所以没有发生反应。

2、脂肪的检测(1)材料的选取:含脂肪量越高的组织越好,如花生的子叶。

(2)步骤:制作切片(切片越薄越好)将最薄的花生切片放在载玻片中央↓染色(滴苏丹Ⅲ染液2~3滴切片上→2~3min后吸去染液→滴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吸去多余的酒精)↓制作装片(滴1~2滴清水于材料切片上→盖上盖玻片)↓镜检鉴定(显微镜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3、蛋白质的检测(1)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溶液,B液:0.01g/mL 的CuSO4溶液)(2)步骤:试管中加样液2mL→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加双缩尿试剂B液4滴,摇匀→观察颜色变化(紫色)考点提示:(1)常见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有哪些?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性糖;淀粉、蔗糖、纤维素都是非还原性糖。

高中生物书人物总结

高中生物书人物总结

生物书上的大佬们必修一:细胞学说的建立•1.维萨里:《人体构造》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2.比夏:指出器官更低一层次的结构——组织•3.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木栓组织,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细胞的命名者•4.列文虎克:自制显微镜,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5.施莱登(植物)、施旺(动物):细胞学说的建立•6.魏尔肖: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细胞的基本结构•1.克劳德:摸索出采用不同的转速对破碎的细胞进行离心的方法,将细胞内不同组分分开,并一直被沿用至今•2.德迪夫:发现了装有大量酶的“容器”,后来被人们命名为溶酶体•3.帕拉德:发现了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并且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分泌蛋白合成并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欧文顿: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的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2.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3.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出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结构的面积恰好是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由此得出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4.罗伯特森: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得出结论‘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并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错误)•科学家发现了蛋白质并不是全部平铺在脂质表面,有的蛋白质分子是镶嵌在脂质双分子层中的•科学家利用荧光标记法,将小鼠与人类的细胞融合,证实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5.桑格、尼克森:提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1.斯帕兰札尼:笼子鹰肉块•2.巴斯德:没有活细胞参与,糖类是无法变成酒精的•3.李比希:引起发酵的是酵母菌中的某些物质,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菌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4.毕希纳:将酵母细胞放在石英砂中用力研磨,加水搅拌,再进行加压过滤,将得到不含酵母细胞的提取液加入葡萄糖溶液中,得到了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19世纪末欧文顿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1959年罗伯特森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所有生物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静态模型)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
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发现好氧细菌是只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通过实验发现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发现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植物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但不了解植物吸收和释放的究竟是什么
1845年德国梅耶,提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1864年德国萨克斯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1880年恩格尔曼证明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场所
1939年美国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20世纪40年代美国卡尔文用小球藻做实验,14C标记CO2追踪,探明CO2中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卡尔文循环1958年美国斯图尔德,取胡萝卜韧皮部的一部分细胞,放入植物激素、无机盐等物质的培养液中培养,这些细胞旺盛地分裂和生长,形成细胞团块——根、茎、叶——植株
19世纪中期孟德尔,提出了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他被世人公证为“遗传学之父”。

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用蝗虫细胞作材料,研究精子和细胞形成过程,发现孟德尔假设的一对遗传因子即等位基因分离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体的分离非常相似
英国科学家摩尔根利用果蝇为实验材料,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
18世纪英国道尔顿,第一个发现色盲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患者
1928年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已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
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通过实验证明上述“转化因子”为DNA,也就是说DNA是遗传物质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在噬菌体遗传物质是DNA,
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共同提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提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l9世纪(1859年) 达尔文,在其《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

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1857年他提出动物生活需要两个环境——机体细胞生
活的内环境和整个有机体生活的外环境。

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①稳态的概念: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②提出稳态持机制的经典解释:内环境
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法国学者沃泰默通过实验发现,把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肠腔内,会引起胰腺分泌胰液。

英国科学家斯塔林和贝利斯,证明了小肠黏膜能产生一种化学物质进入血液后,随血液到达胰腺,引起胰液分泌,这种物
质叫促胰液素(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俄国巴甫洛夫是近代消化生理学的奠基人,他和他的学生们随后也得出斯他林和贝利斯结论。

19世纪末达尔文注意到了植物向光性,根据实验推出,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向光性弯曲
1910年詹森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去琼纸片传递给下部
1914年拜尔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定是一种化学物质。

温特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

设计实验步骤常用“四步法”。

第一步:共性处理实验材料,均等分组并编号。

选择实验材料时要注意应用表示等量的描述性语言,如:“生长一致的”,“日龄相同的,体重一致的”等。

分成多少组要视题目中所给的信息而定,(一般情况分两组)。

编号最好用A、B、C或甲、乙、丙,而不用1、2、3 避免与实验步骤相混淆。

第二步:遵循单因子变量原则,对照处理各组材料。

方法为一组为对照组(往往为处于正常生理状态的),其余为实验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只能有一个实验条件不同(单因子变量),其他条件要注意强调出相同来,这是重要的得分点或失分点。

至于变量是什么要根据具体题目来确定。

第三步:相同条件培养(饲养、保温)相同时间。

第四步: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的预测(预期);首先要根据题目判断该题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如果是验证性实验,则结果只有一个,即题目中要证明的内容。

如果是探究性实验,则结果一般有三种:①实验组等于对照组,说明研究的条件对实验无影响。

②实验组大于对照组,说明研究的条件对实验有影响,且影响是正相关。

③实验组小于对照组,说明研究的条件对实验有影响,且影响是负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