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的基本理论

合集下载

企业文化管理第五次课:企业文化的基本原理——企业文化理论

企业文化管理第五次课:企业文化的基本原理——企业文化理论

价值
企业 环境
英雄
习俗 和 仪式
文化网络
.
八大原则
美国学者托马斯·彼得斯、小罗伯特·沃特曼在《成功之路----美 国最佳管理企业的经验》提出著名的企业文化八大原则,揭示了美
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特色。
紧靠用 户
以人促 产
精兵简 政
贵在行 动
自主创 新
不离本 行
宽严并 济
八大原则从理论上 开辟了一条研究企 业管理的新道路。
团体多数压力不同,其成员的行为表现也不同。
.
.
学习理论
积极解决问题法 以临时攻关系统 为例。
避免焦虑法 利用它避免错误 事件的发生和根 治劣质文化。
.
学习型组 《第五项修炼 ----学习型组织的艺 织理论 术与实务》
I 自我超越,核心是实现心灵深处的渴望。
学习型组织
II
的圣吉模型 (彼得·圣吉)
第一节 企业的生命属性
第二节 企业文化现象 企业管理理论的第四
第三节 第四节
企业文化管理 个里程碑
开创者的基本学说
企业文化理论
企业文化理论溯源
企业文化方格理论
.
古典管理学派 代表人物:泰罗 法约尔、韦伯等。 把人当作经济人、 活机器;强调 在组织技术上 下功夫,对人 严格管理、严 密控制。
代表人物梅奥、 马斯洛、赫茨 伯格、布莱克、 麦格雷戈、利 克等。重视对 人的需要、动 机及规律的研 究主张用引导、 激励的方式调 动人的积极性。
Add your title in here
- Your text in here - Your text in here
理论 共识
全员 文化
文化与绩效 的正相关性

《企业文化》 X理论、Y理论、Z理论

《企业文化》    X理论、Y理论、Z理论

X理论、Y理论和Z理论X理论195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在发表的著作《企业的人性面》一书中提出了影响颇大的“X—Y”理论。

他将传统的指挥和监督理论命名为X理论,而将自己提出的理论命名为Y理论。

依照麦氏的归纳,X理论对人的本性的假设是:1.一般人生来就是懒惰的,希望工作越少越好,所以总是设法逃避工作。

2.一般人都缺乏责任心,愿意接受别人的指挥或指导,而不愿主动承担责任;3.人生来就以自我为中心,对组织的要求和目标漠不关心,把个人利益放到一切之上;4.人习惯于守旧,反对变革,不求进取;5.只有极少数人才具有解决组织领导问题所需要的想象力和创造力;6.人是妒乏理性的,一般不能控制自己,易受外界或他人的影响。

麦格雷戈认为,X理论曾经是企业领导人普遍具有的——种传统观念,对美国的企业管理有过重大影响。

以X理论为指导思想,管理人员把人和物等同,忽视人的自身特征和多种需要,特别是社交、友情、受人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把金钱作为促使人们工作的最主要的激励手段,把惩罚这种强制性手段当作管理的重点之一。

认为权力、规章制度和严密的监督控制,才能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依照这种理论,工人只是一种会说话的机器,管理人员必须实行“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方能奏效。

Y理论麦格雷戈不同意X理论,因而提出了与之相反的Y理论。

Y理论对人的本性的假设是:1.人并不是生来就懒惰,而要求工作和劳动是人的本能。

人从事工作和劳动,正如游戏和休息一样是自然的。

人对工作的喜爱或厌恶,主要取决于这项工作对他是一种满足,还是一种惩罚;2.外部的控制和惩罚的威胁并不是使入朝着组织目标努力的唯一办法,人对自己所赞同的工作目标不但不会消极抵制,而且会积极参与,参与过程中人能够实行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3.为实现目标作出贡献是人们获得成就的报酬的函数。

这些报酬中最主要的是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的满足,它们其实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所作努力的直接产物;4.在正常条件下,一般人不但学会接受责任,而且追求责任。

企业文化基本理论

企业文化基本理论

二、企业文化基本理论
3、企业文化的主要功能
(1)导向功能。对企业整体和企业成员的价值及行为 取向起引导作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企业成员个体的思想和行为起导向作用; 二是对企业整体的价值取向和经营管理起导向作用。 (2)约束功能。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 约束和规范作用。企业文化的约束不是制度式的“硬约 束”,而是一种“软约束”。群体意识、社会舆论、共同 的习俗和风尚等精神文化内容,会造成强大群体心理压力 和动力,使企业成员产生心理共鸣,继而达到行为的自我 控制。 (3)凝聚功能。就是指当一种价值观被企业员工共同 认可后,它就会成为一种黏合力,从各个方面把企业成员 聚合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企业文化基本理论
1、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指在企业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一种为全体 员工所认同、遵守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形象、 精神风貌、道德规范、规章制度、发展目标的总和。
2、企业文化价值观念
决定企业生存力的7个主要要素——麦肯锡7S管理框 架理论:即体制、战略、结构这三个“硬要素”;作风、 人员、技巧和共同价值观这四个“软要素”。其中共同 价值观是决定其他要素状况的核心要素。
结束语企业文化建设二企业文化基本理论1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是指在企业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一种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形象精神风貌道德规范规章制度发展目标的总和
讲解纲目:
目 录
一、企业文化的产生; 二、企业文化基本理论; 三、烟草行业特色企业文化;
四、建立儋州烟草文化体系;
结束语
企业文化建设
二、企业文化基本理论
(4)激励功能。企业文化能够给满足员工多层需要, 并能用“软约束”来抑制某些不合理的需要。所以,积极 向上的理念及行为准则将会形成强烈的使命感、持久的驱 动力,成为员工自我激励的一把标尺。 (5)辐射功能。企业文化一旦形成较为固定的模式, 它不仅会在企业内部发挥作用,对本企业员工产生影响, 而且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宣传、交往等)对社会产生影响。 (6)品牌功能。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品牌形象,是 一个由以产品服务为主的“硬件”和以企业文化为主的 “软件”所组成的复合体。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提升企 业的品牌形象将发挥巨大的作用。独具特色的优秀企业文 化能产生巨大的品牌效应。无论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 如“微软”、“福特、“通用电气”,还是国内知名的企 业集团,如“海尔”、“联想”等,它们独特的企业文化 在其品牌形象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企业文化理论

企业文化理论

企业文化理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内部的价值观、信仰、行为准则以及组织结构、工作方式等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元素的总和。

它是企业内部共同的认知和共识,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企业文化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性,并提出几种建设企业文化的方法。

一、企业文化的理论基础1. 赫茨伯格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企业文化的形成过程。

根据这一理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在企业内部,如果能够满足员工各个层次的需求,他们将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企业文化。

2. 奥茨伯恩的组织理论奥茨伯恩的组织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社会系统,员工在其中充当不同的角色,如领导者、追随者、组织者等。

企业文化是这个社会系统中的共同认知和价值观,通过规范员工的行为和决策,从而促进企业的有效运作。

3. 洛伦茨的配对理论洛伦茨的配对理论说明了企业文化对员工行为的影响。

根据这一理论,员工的满意度和组织行为受到组织文化的影响。

如果员工的个人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相契合,他们将更加愿意为企业付出并且能够实现自我潜力的发展。

二、企业文化的重要性1. 形成共同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企业文化有助于形成公司内部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让员工在工作中拥有共同的目标和方向。

这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组织协作能力,促使企业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2. 塑造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企业文化可以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品牌价值。

一个凝聚力强、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会吸引和留住人才,提高企业的声誉和竞争优势。

3. 提升员工参与度和忠诚度一个积极向上、关心员工发展的企业文化可以提升员工的参与度和忠诚度。

当员工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关爱和认可时,他们会更加投入工作,并持续为企业创造价值。

三、建设企业文化的方法1. 设立明确的价值观和使命宣言通过设立明确的价值观和使命宣言,企业可以向内部员工和外部利益相关者传达企业的核心价值和长远目标。

企业文化基本理论

企业文化基本理论

企业文化基本理论袁燕群企业文化(又称为公司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热门话题,也是国内外著名企业做大做强的共同秘诀。

因此,当今企业管理界有句流行语,叫“三流的企业做产品,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一流的企业做文化。

”该语中所讲的“文化”,就是指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个大课题,包含的内容十分广博丰富。

对于邮政青年干部来说,了解企业文化,应主要把握企业文化的“三个什么”和“一个怎么”。

即:企业文化是什么、企业文化有什么、企业文化做什么、企业文化怎么做。

一、企业文化是什么——企业文化的基本概念(一)企业文化的涵义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大文化环境影响下,经过企业领导者的长期倡导和全体员工的积极创造、认同与实践所形成的企业价值观、信仰追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经营特色、管理风格以及传统和习惯的总和。

其中,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二)企业文化的性质1、企业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反映了企业管理的高层次追求。

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凸现企业经营管理个性,是成功企业的共同特征。

世界财经权威期刊——美国《财富》杂志评出的全球500强企业,都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全球500强企业的评委也总结出这些企业成功的关键是文化。

国际上的IBM、GE、沃尔玛、松下电器、波音航空等著名公司,创出了运用企业文化管理方式取得成功的典型案例,验证了企业文化管理方式的巨大威力,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参照、借鉴的经验。

我国的海尔集团,创造了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的著名案例,该案例走上了哈佛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等著名学府的讲坛。

还有联想、华为、二汽、同仁堂等一大批企业,也成为较早运用企业文化管理方式的成功典型。

这些企业出色的经营业绩和良好的企业形象,彰显出企业文化管理方式的巨大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

2、企业文化是一种最新的管理理论,是对企业管理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企业文化理论分析

企业文化理论分析

企业文化理论分析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所具有的一系列特定的价值观、信念、行为规范、共同目标和工作方式等。

它决定了企业的内部氛围、沟通方式、员工行为和组织效能等。

企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可以帮助企业建立独特的竞争优势并促进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归属感。

1. 文化理论-哈维尔(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哈维尔的文化维度理论提出了五个不同的维度,分别是权力距离、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不确定性回避和长期导向。

这些维度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区别,并根据自身的情况来构建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

例如,对于权力距离较高的企业,员工可能更习惯于接受上级的指令,而对于权力距离较低的企业,员工可能更倾向于自主决策。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需要根据自身所处的文化来培养合适的沟通方式和决策机制。

2. 文化理论-范德霍夫(Trompenaars)的文化维度理论:范德霍夫的文化维度理论提出了七个维度,包括特赦与羞耻、不确定与无风险、个人与集体责任、中性与情感、成就与归属、习惯与与创新、时间导向。

这些维度揭示了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有助于企业了解并适应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

例如,对于强调特赦的企业,更注重员工之间的和谐相处;而对于强调成就的企业,更注重员工的个人能力和目标实现。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需要根据不同员工的文化背景灵活应对,满足员工的需求。

3.适应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企业文化的塑造不仅需要符合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发展战略,也需要适应时代变迁和不同环境下的挑战。

适应企业文化能够更好地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参与度,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例如,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许多传统企业需要转型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挑战。

在企业文化中,需要强调创新和学习,鼓励员工不断自我提升,并支持员工应对新技术带来的改变。

4.建设积极的企业文化的方法:要建设积极的企业文化,首先需要明确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发展战略。

然后,需要将这些价值观贯穿于组织的各个方面,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员工培训、绩效评估等。

第二章 企业文化的基本理论原理

第二章 企业文化的基本理论原理

第二章企业文化的基本理论原理【本章重点】第一节企业文化概念及特征第二节企业文化的功能第三节企业文化的类型【本章小结】【关键概论】【复习思考题】【本章重点】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国内外关于企业文化概念和特征的多种理解;重点掌握企业文化的内涵及本书对企业文化的定义;同时,领会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及其具体特征;了解国内外关于企业文化的分类以及分类的划分标准,重点掌握本书关于企业文化类型的分类以及划分标准。

【引导案例】:海尔“文化先行”的强大力量第一节企业文化概念及特征一、企业文化的概念(一)西方学者对企业文化的理解追溯四本企业文化开山之作的作者,看看他们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企业文化的概念。

《日本企业的管理艺术》一书的作者,帕斯卡尔和阿索斯但他们通过对日美企业的对比,提出了著名的7S管理模式在他们看来,前三项为硬性因素,后四项为软性因素,而企业管理更应该注意软性因素作用的发挥。

《Z理论》的作者威廉·大内认为,只有在雇员之间、上下级之间建立起普遍的信任,只有按工人之间的微妙关系组成效率最高的搭档,建立了亲密关系,才能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企业文化》的作者迪尔和肯尼迪提出了企业文化的五个构成要素,即企业环境、价值观、习惯仪式、文化网络和英雄人物。

在这五个要素中,他们认为企业环境是形成企业文化唯一的而且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企业管理者应该注意利用文化网络培育企业价值观,巩固企业信念,增强企业凝聚力。

《成功之路—美国最佳经营企业的经验》一书的作者彼得斯和沃特曼,他们提出了优秀公司的八种文化品质。

他们认为,所谓企业文化包含为数不多的几个基本原则,这几个原则就是上述优秀公司所具有的八种品质,其核心是企业价值观和传统作风。

1987年,德国慕尼黑大学教授E·海能出版了《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的展望》。

在这部著作中,他提出,所谓企业文化,就是通过象征传播的共同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他认为,观察企业文化应该同时进行“双面观察”,一方面要考察企业文化的思想体系,即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另一方面要考察企业文化的媒介,即象征行动和象征性作品。

企业文化基本理论

企业文化基本理论

建议措施
鼓励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加强企业文化的内部传播 和外部宣传,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同时,定期对 企业文化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企业文化的适应性和先 进性。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文化活动
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员工在活动中感受企业文化的魅力。
文化传播
利用企业内部媒体和外部媒体,传播企业文化理念和价值观。
员工参与
鼓励员工参与企业文化的建设和落地,让员工成为企业文化的创 造者和传承者。
企业文化变革的挑战与对策
要点一
传统观念的束缚
要点二
利益格局的调整
部分员工受传统观念影响较深,难以接受新的企业文化理 念。
企业物质环境
包括企业建筑、办公环境、生产 设备等硬件设施,体现企业的经
济实力和物质追求。
企业文化传播网络
包括企业内部媒体、宣传栏、文 化活动等传播渠道,是企业文化
的传播载体和平台。
03 企业文化的功能与作用
导向功能
价值导向
企业文化通过价值观引导员工行为,使员工明确企业所倡导的价值来追求个人 价值的实现。
企业文化优化的方向与措施
优化方向
根据评估结果,针对企业文化的薄弱环节,制定优化计划,明确优化目标和时间表。
优化措施
通过加强员工培训、改善员工福利、提升企业形象等方式,逐步推动企业文化的优化与 升级。
企业文化持续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发展策略
制定长期的企业文化发展规划,确保企业文化与企业战 略相匹配,推动企业文化的持续发展。
目标导向
企业文化将企业的战略目标与员工个人目标相结合,引导员工为实现企业目标 而努力。
凝聚功能
情感凝聚

新企业文化理论以道为本的道本管理

新企业文化理论以道为本的道本管理

新企业文化理论以道为本的道本管理道本管理是一种新的企业文化理论,其核心理念是以道为本。

在道本管理中,道指的是正确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该理论主张企业应秉持道德的准则去管理和经营,将道德与经济相结合,追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道本管理强调道德观念。

在企业中,道德观念是企业文化的基石,是决定企业形象和信誉的重要因素。

道本管理倡导员工具备正直、诚信、责任感等道德品质,引导员工在工作中秉持道义,注重公平公正,遵守规则,不做损人利己的行为。

其次,道本管理重视价值观念。

企业的价值观念是其基本的准绳和指导原则。

道本管理主张企业应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弘扬真善美的价值追求。

企业要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念,不能仅以经济利益为目标,而是要关注员工的全面发展、社会责任、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价值。

同时,道本管理注重行为准则。

行为准则是指员工在企业中应当遵循的规范和规则。

道本管理倡导员工要以道德经营、合规经营为导向,追求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高效的工作方法。

在企业中,员工应举止得体,符合职业道德和企业的规章制度,在人际交往中注重合作、尊重和信任,倡导正直、透明的商业行为。

道本管理认为,企业的发展需要在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责任。

企业要以人为本,关注员工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培训机会,建立公正的激励机制。

此外,企业还应承担社会责任,关心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等社会问题,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道本管理的实施需要企业高层的正确引领和员工的积极参与。

企业高层应树立道德榜样,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传承。

员工要积极践行道德观念,以高尚的道德追求影响和带动其他员工。

只有企业高层和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使道本管理真正落地生根。

综上所述,道本管理是一种注重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企业文化理论。

它旨在以道为本,通过正确的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引导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企业实施道本管理,既能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社会形象,也能推动员工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

企业文化的基本理论

企业文化的基本理论

专注今天,好好努力,剩下的交给时 间。21. 1.1321. 1.1319:4219:42 :0919:4 2:09Ja n-21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 1年1月 13日星 期三7 时42分9 秒Wed nesday , January 13, 2021
相信相信得力量。21.1.132021年1月13 日星期 三7时4 2分9秒 21.1.13
16
价值观作用
展示企业的基本性格和公众形象 决定企业的经营政策和战略目标,决定企业的
经营哲学、管理理念 左右员工的共同远景和行为规范 影响企业的根本信念和发展方向 组织、员工错误行为的判别标准
2021/1/13
17
价值观念示例:
惠普价值观:
•信任和尊重个人 •追求卓越的成就和贡献 •坚持诚实和正直 •依靠团队达到目标 •鼓励灵活和创造
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是企业上层建筑
包括:
– 企业精神 – 经营哲学 – 价值观念 – 道德标准 – 精神风貌
2021/1/13
14
精神层面: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是对象对于主体是否有价值的看法,是社会
活动中产生的关于客观现实的主观意志和根本判断、 持久信念,对企业的终极判断 决定了人们追求什么、放弃什么、做什么、不做什么, 决定主体对客体的选择 是文化学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是不同文化区别 的依据 是一种心理契约,包括显性和隐性内容 鱼、熊掌的选择是最好的价值观念表现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1 9:42:09 19:42:0 919:42 1/13/20 21 7:42:09 P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1. 1.1319:42:0919 :42Jan- 2113-J an-21

企业文化的理论基础

企业文化的理论基础

企业文化的理‎论基础一、企业文化与文‎化学什么是文化? 文化一词出现‎很早,在汉语中,汉代刘向的《说苑》第一次把“文化”连用:“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晋代束皙《补亡》一诗中写道:“文化内辑,武功外悠。

”都指的是“文治和教化”。

英语中的Cu‎l ture(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语Cult‎u ra,而Cultu ‎r a源于Cu‎l tus,Cultus‎又是Cole‎r e的过去分‎词形式。

Colere‎(Col o)的基本含义是‎“耕种、培育; 修饰、打扮; 景仰、崇拜、祭祀”。

英语中的Cu‎l ture原‎意包含:耕种、居住、练习、注意、敬神。

到古希腊、罗马时代,这个词的含义‎转变为改造、完善人的内在‎世界、使人具有理想‎公民素质的过‎程,也被理解为培‎养公民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的‎能力。

1871年,现代文化学奠‎基人、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E.B.Tylor)认为“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自泰勒以来,不少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和文化‎学家试图给“文化”下定义,据美国学者统‎计,共有160种‎之多,比较流行的说‎法有:(1) 人类实践和信‎仰的积累; (2) 一种信仰的模‎式,铸就了社会中‎每一个人的人‎格; (3) 一种思想和实‎践的系统; (4) 一种无意识的‎结构,它产生人类的‎思想和行为; (5) 一种在社会交‎往中起作用的‎共同的信号; (6) 人类适应自然‎的一种体系; (7)一种活生生的‎有机体; (8)展示人之本质‎的符号系统。

当代的“文化”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比如埃及的金‎字塔、吉普赛人的舞‎蹈、敦煌壁画、汉语言文字等‎。

企业文化的理论与实践

企业文化的理论与实践

企业文化的理论与实践作为企业最基本的组成要素,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开展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自身固有的精神文化特征。

企业文化的理论与实践,成为企业管理者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是一种价值观,是企业固有的潜在特征,是企业经营策略的基石之一。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灵魂,是企业的综合形象和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

具体而言,企业文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价值观念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是价值观念,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其长远发展的方向、发展战略和利益追求。

核心价值观必须要有一定的针对性,聚焦企业的经营定位,显现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念,通过员工的共同认同,将企业的文化价值观念内化到企业的品牌文化之中。

(二)企业氛围企业文化还通过企业氛围实现潜移默化的影响。

企业氛围是指由企业文化、工作环境等因素所形成的一种气氛和精神氛围。

企业氛围可以增强员工的工作信心、振奋士气、鼓舞斗志,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

(三)工作规范企业文化还包括企业的工作规范,工作规范是企业为员工制定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和承担的职责义务。

企业制定的工作规范必须符合法律、道德和职业道德等标准,同时规范的实施也是企业对员工的约束和鼓励,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企业文化的实践企业文化的实践是企业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方面,企业管理者必须认真对待、细致实践。

企业文化的实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重视员工培训员工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管理者必须重视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形成企业文化的基础。

企业可以通过制定和执行员工培训规划、开展员工技能培训、举办内训交流活动等途径,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从而推动企业文化的不断发展。

(二)实行激励机制搭建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涉及到激励机制的建设。

企业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启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企业文化的不断深入和拓展。

激励机制可以包括正向激励、心理激励、经济激励等多种方式,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凝聚力和向心力。

企业文化四层次结构理论及应用

企业文化四层次结构理论及应用

企业文化四层次结构理论及应用基本假设与价值观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也是最不易察觉的一层。

这一层次包括了企业内部成员对于组织目标、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无形信念和认知。

基本假设与价值观一般是隐含的,需要通过观察与分析才能发现。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将会深刻影响员工的行为和决策,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石。

表现层是企业文化的外显表现,包括了组织的象征、仪式、规范等方面。

这些外在的表现贯穿于组织的日常活动中,成为员工行为的引导和规范。

比如,企业的领导层在决策过程中是否注重员工参与、企业是否开展团队合作的培训等。

这些行为都会对企业文化产生直接的影响。

认知层是企业文化的中间层,包括了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这一层次主要是通过人际交往与沟通来实现,员工会通过与同事、上级和下属的互动来了解和传递企业文化。

企业可以通过内部沟通和培训等方式,促进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象征层是企业文化的最外层,也是最容易察觉的一层。

这一层次包括了外部人士对于企业文化的感知和理解。

企业的标志、口号、产品等都是企业文化的象征,代表了企业的形象和价值观。

企业需要通过广告、品牌等宣传方式来传递和强化自己的象征层内容。

企业文化的四层次结构在实际应用中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企业可以通过了解和把握企业文化的各个层次来进行文化建设和管理。

管理者可以通过明确核心价值观、制定规范与仪式、加强内外沟通等方式,来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同时,企业应该注重传递企业文化的象征层,塑造企业形象和品牌认知。

其次,企业文化的四层次结构在组织变革中具有重要作用。

企业在进行组织变革时,需要考虑企业文化的各个层次,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例如,在企业重塑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明确组织目标,并与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以实现价值观的变化和推行。

总之,企业文化的四层次结构理论及其应用为企业建立和管理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企业可以通过深入了解和应用这一理论,使企业文化更加有序、稳定,并为员工行为提供明确的引导和规范,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企业文化理论

企业文化理论

企业文化理论
企业文化理论是研究企业文化的系统性理论,它从企业文化的定义出发,提出企业文化的基本概念,以及被提出的企业文化的形式,同时,还指出了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理论认为,企业文化是一个综合体,它包括企业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和组织文化。

这种文化可以在企业中被体现,也可以在企业与员工之间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因此,企业文化理论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它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也可以阻碍企业的发展。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根源,它可以指导企业的发展方向,也可以影响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

企业文化理论还认为,企业文化可以维护企业的稳定,同时也可以激发企业的活力。

企业文化的影响可以通过员工的行为、企业的政策、企业的文化以及组织结构等来体现。

企业文化理论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功的核心因素,企业可以通过培养企业文化来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发展稳定性。

因此,企业要培养一种企业文化,其中包括建立一种价值观,确立一种行为准则,形成一种文化氛围,以及促进企业和员工之间的互动,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企业文化理论指出,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应该通过建立一种合理的企业文化,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稳定性。

企业文化理论

企业文化理论

6
整理课件
重要理论
•沙因的组织文化研究 •威廉大内的《Z理论》
7
整理课件
沙因生平
艾德佳·沙因(Edgar H.Schein)是美国麻省理工斯隆 学院教授,1947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教育系,1949年在斯 坦福大学取得社会心理学硕士学位,1952年在哈佛大学取 得博士学位,此后一直任职于斯隆学院。
3个相互作用的层次 a.物质层 b.支持性价值观 c.基本的潜意识假设
Hale Waihona Puke 9整理课件组织文化的的5个文化维度
1.自然和人的关系 2.现实和真实的本质 3.人性的本质 4.人类活动的本质 5.人际关系的本质
10
整理课件
文化的生成和领导的作用
沙因认为要解释组织文化的生成过程要综合 使用群体力学理论、领导理论和学习理论。
20世纪70年代初的石油危机是企业文化形成的背景。 石油危机下的美国渴望通过产品竞争力来摆脱困境, 却遇到了日本产品的挑战并处于劣势。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几十年里,美国经济一直称 雄世界,理论界对管理科学十分热衷,企业也依靠 扎实的制度机制实现了良好的发展,企业文化理论 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对人与人感情的建立、 企业和员工的价值观、企业精神等,没有给予足够 地重视。
群体力学理论 领导理论 学习理论
11
整理课件
沙因的组织文化研究的意义
沙因对组织文化的研究为我们认识自己 文化的深层本质提供了工具,我们需要 从根本上进行改变才能适应新的变化, 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改变战略、组织结构、 管理系统。
12
整理课件
威廉·大内生平
威廉·大内(William Ouchi),Z理论创始人,最早提出 企业文化概念的人是日裔美籍管理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 的企业管理硕士,在芝加哥大学获企业管理博士学位。

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理论的理解

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理论的理解

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理论的理解企业文化建设是指企业在运营和发展过程中,通过培养和塑造特定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工作方式,以及传递和弘扬企业核心理念和精神,从而形成独特的组织文化和价值观念体系的过程。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时间内形成的、代表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被所有成员普遍接受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

企业文化的建设是每个企业都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对于企业的发展、员工的凝聚力、内部沟通和企业形象的塑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核心价值观的明确。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它代表了企业追求和坚守的最基本的价值信仰。

核心价值观应该符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体现企业的独特性和差异化竞争力。

通过明确核心价值观,可以引导员工的行为和决策,为企业建立起一种团队意识和向心力。

第二,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有一套具体的制度和机制来传承和弘扬。

这包括通过内部培训、外部宣传、例会和制度规定等方式,将企业的核心理念和精神传递给每一个员工。

定期的内部沟通和交流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增进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第三,员工参与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建设不仅仅是由企业领导层来制定和推动,员工参与和共建也是非常重要的。

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和承担者,他们的参与可以促进企业文化的有效传播和发展。

企业可以通过培训、激励机制和奖励措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他们成为企业文化的积极贡献者。

第四,文化与业绩的双向关系。

企业文化与企业业绩密切相关,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归属感,促进团队协作和创新,从而提高企业的绩效和竞争力。

而企业的良好业绩也会进一步增强企业文化的塑造和传承。

第五,文化的可塑性和变革。

企业文化并非一成不变,它应该具备一定的可塑性和适应性。

随着企业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文化也需要不断调整和变革。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领导者起着关键的作用,他们需要具备战略眼光和前瞻性的思维,及时调整企业文化的建设方向和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目的、经营方针、价值观念、经营行为、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等的总和。

是企业个性化的根本体现,它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

如果把一个企业比做人,那么,如果只有财富,没有积极向上的精神和良好的文化氛围,一企业文化的概念:1、企业文化是指导企业制定员工和客户政策的宗旨2、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所信奉的主要价值观3、企业文化是由一些基本假设所构成的模式,这些假设是企业在探索解决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和内部的结合问题的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它们行之有效,是新成员在认识、思考和感受问题时必须掌握的正确方法4、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5、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精神、发展战略、经营思想和管理理念,是企业员工普遍认同的价值观、企业道德观及其行为规范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企业的主流理念和主流行为方式的总和。

理念是关于如何创造利益和分配利益的价值主张,是企业希望员工接受的(有时是强制其接受的)最基本的观念,它们反映企业高层对企业有效经营的基本看法。

而行为方式是落实价值观所应有的态度和所需要做事方式,是企业希望员工接受的(有时是强制员工接受的)行为规范,它包括员工做事的态度倾向和具体的行为方式,这些行为规范基本上来自于企业的基本理念,是理念落实在具体行为上的表现。

二、企业文化的结构从外延上讲,企业文化通常分为四层: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和精神层。

如下图所示:第一层是表层的物质文化,第二层是幔层的行为文化,第三层是中层的制度文化,第四层是核心层的精神文化。

1、企业文化的物质层企业文化的物质层也叫企业的物质文化,它是由企业员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表层企业文化。

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果,它是企业物质文化的首要内容。

其次是企业创造的生产环境、企业建筑、企业广告、产品包装与设计等,它们都是企业物质文化的主要内容。

2、企业文化的行为层企业文化的行为层又称为企业行为文化。

如果说企业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最外层,那么企业行为文化可称为企业文化的幔层,或称第二层,即浅层的行为文化。

企业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

它包括企业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

它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折射。

从人员结构上分,企业行为中又包括企业家的行为,企业模范人物的行为,企业员工的行为等。

3 、企业文化的制度层企业文化的制度层又叫企业的制度文化,主要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机构和企业管理制度三个方面。

企业领导体制的产生、发展、变化,是企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领导体制特别是领导人的管理理念和管理风格对企业文化的影响极大,在埃德加?沙因看来,领导和文化原本就是同一硬币的两个面。

企业组织结构,包括正式组织结构和非正式组织,是企业文化的载体。

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管理时所制定的、起规范保证作用的各项规定或条例,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具有强制约束力的制度在企业文化特别是行为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企业制度文化作为企业文化中人与物、人与企业运营、理念与行为的中介和结合,是一种约束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规范性文化,它使企业在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经济环境中处于良好的状态,从而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

4、企业文化的精神层企业文化的精神层又叫企业精神文化,相对于企业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来说,企业精神文化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现象,在整个企业文化系统中,它处于核心的地位。

企业精神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

它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道德、企业价值观念、企业风貌等内容,是企业意识形态的总和。

它是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的升华,是企业的上层建筑。

根据上述结构理论,我们企业文化的四层分解如下图所示:精神层:包括企业使命、战略目标、服务理念和核心价值观等;制度层:主要包括基于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前台营销和网络运维等各项管理制度以及文化的变革和调整机制,如正在进行的“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企业运营模式创新、“五项机制创新”和“五项集中管理”等,都属于文化制度层的内容;行为层:主要包括员工行为规范、企业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等;物质层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视觉识别系统(VI)、企业形象口号、企业招贴、业务品牌等。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的经营业绩。

1、导向功能企业文化能对企业整体和企业成员的价值及行为取向起引导作用。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企业成员个体的思想和行为起导向作用;二是对企业整体的价值取向和经营管理起导向作用。

这是因为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它就建立起了自身系统的价值和规范标准,如果企业成员在价值和行为的取向与企业文化的系统标准产生悖逆现象,企业文化会进行纠正并将其引导到企业的价值观和规范标准上来。

2、约束功能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

企业文化的约束不是制度式的硬约束,而是一种软约束,这种约束产生于企业的企业文化氛围、群体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群体意识、社会舆论、共同的习俗和风尚等精神文化内容,会造成强大的使个体行为从众化的群体心理压力和动力,使企业成员产生心理共鸣,继而达到行为的自我控制。

3、凝聚功能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是指当一种价值观被企业员工共同认可后,它就会成为一种黏合力,从各个方面把其成员聚合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受到多方面的调控,其中既有强制性的“硬调控”,如制度、命令等;也有说服教育式的“软调控”,如舆论、道德等。

企业文化属于软调控,它能使全体员工在企业的使命、战略目标、战略举措、运营流程、合作沟通等基本方面达成共识,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企业人际关系的和谐性、稳定性和健康性,从而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正是由于有着坚定的“集体主义”价值观,4、激励功能企业文化具有使企业成员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情绪和奋发进取精神的效应。

企业文化把尊重人作为中心内容,以人的管理为中心。

企业文化给员工多重需要的满足,并能用它的“软约束”来调节各种不合理的需要。

所以,积极向上的理念及行为准则将会形成强烈的使命感、持久的驱动力,成为员工自我激励的一把标尺。

一旦员工真正接受了企业的核心理念,他们就会被这种理念所驱使,自觉自愿地发挥潜能,为公司更加努力、高效地工作。

5、辐射功能企业文化一旦形成较为固定的模式,它不仅会在企业内部发挥作用,对本企业员工产生影响,而且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宣传、交往等)对社会产生影响。

企业文化的传播将帮助树立企业的良好公众形象,提升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

优秀的企业文化也将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6、品牌功能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品牌形象,是一个由以产品服务为主的“硬件”和以企业文化为主的“软件”所组成的复合体。

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独具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能产生巨大的品牌效应。

无论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如“微软”、“福特”、“通用电气”、“可口可乐”,还是国内知名的企业集团,如“海尔”、“联想”等,他们独特的企业文化在其品牌形象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品牌价值是时间的积累,也是企业文化的积累。

从哲学范畴上讲,本质高于特性。

本质一般隐藏于事物表象之下,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它与事物同在并贯穿事物发展的始终;而特性则不一样,它会随着事物发展的阶段、事物所处的外部环境等变化而变化。

中国这些年来的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了巨大突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特性如按劳分配、公有制等层面上,廓清并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企业文化也一样,在上述众多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特性背后,其本质是一种建立在心理契约基础之上的交易工具。

与赤裸裸的金钱交易和物物交易不同,这种交易是基于心理契约的,因而盖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显得端庄典雅而高贵!之所以说企业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交易工具,是因为:1、从本质上讲,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基于利益的交易关系虽然很多人很难从感情上接受这一观点,但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条件的大环境中,在劳动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还不是一种享受的条件下,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的确是一种交易关系:企业通过薪酬福利吸引和保留员工,以满足其由生产经营所派生的劳动力需求;而员工则以自己的劳动,换取在企业的工作机会及其由此而衍生的薪酬福利、培训发展等。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企业和员工之间的交易内容及其由此决定的交易重点是不相同的:时期交易内容强调重点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前期金钱(Cash)——劳动(Labor)服从工业经济中后期保障(Security)——绩效(Performance)忠诚知识经济机会(Opportunity)——知识(Knowledge)承诺、合作推而广之,即使在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企业及同一企业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和员工之间的交易内容和交易重点都是不相同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全面把握企业和员工关系的基础上采取正确的对策,因时而变、因势而变,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增强企业的交易能力,从而扩大企业边界、提升企业竞争力。

2、从功能上讲,企业文化能大大降低企业和员工之间的交易费用要交易,就得有交易工具,就会产生交易费用。

常见的交易工具包括以金钱为代表的物质利益、以合同为代表的正式契约、以企业文化为代表的心理契约等。

交易费用包括的范畴极广,不仅包括薪酬,而且还包括谈判成本、签约成本、监督执行等等。

由于企业和员工之间的交易不是一次性地完成的,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里,我们很难准确地衡量和界定知识型员工的绩效和能力,这就决定了,企业和他们之间的交易关系根本就不可能像“货到付款”和“预付订货”一样一次性地完成。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基于心理契约的文化而相互斤斤计较,那么就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双方根本就不可能实现交易,二是由于企业和员工之间无休止的谈判使得交易成本高得不可估量。

无论是那种情况,对企业和员工而言都是不利的。

而基于心理契约的文化则不同(比如说,你好好干,我一定不会亏待你。

在实践中,企业也的确是这么做的,这就强化了心理契约),它能使双方的关注点从各自狭隘的“利”升华,从而降低交易成本,使交易顺畅地进行下去。

除了上述原因外,团队生产方式的盛行也是基于心理契约的文化在企业中越来越重要的主要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