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文学

合集下载

导游工作中对旅游文学知识的运用

导游工作中对旅游文学知识的运用

导游工作中对旅游文学知识的运用李志军旅游活动不但是一种人类的物质活动,更重的是还是一种精神文化活动。

人们通过对自然美、人文美、社会美的亲身感受达到陶冶情操、愉悦精神这样一个目的。

要使旅游活动具有较高的智育功能,体现出一定的文化内涵,真正收到获取知识,增添美感,鉴赏能力这样的效果,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应当充分地重视旅游文学在旅游活动中的作用,并且呢,能在导游讲解中运用好旅游文学知识。

一、旅游文学是我国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神州大地遍布着众多的名山大川、古迹圣地,旅游资源可以说是得天独厚,古往今来人们游历其间,触景生情有感而发,有的是题字书联,有的是吟诗赋词,有的撰文作记,名篇佳作是浩如烟海,千古流传、璀璨生辉。

这些丰富的、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我国旅游资源当中特殊的,而且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郁达夫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江山还要文人捧。

我们都知道,以语言文字之美为山水景物来点睛述意,增添魅力,这是文学对于旅游的一种特殊贡献。

北宋诗人林和靖吟咏梅花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引得每年的初春,去南京的梅花山,无锡的梅园,苏州邓尉香雪海和杭州超山这江南四大赏梅胜地去探梅的游人如织。

作家朱自清那片写的有声有色的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使得南京招牌旅游项目夜游秦淮河更有了一份诗情画意和人文气息。

湖南长沙的爱晚亭,原来叫红叶亭,因为唐代诗人杜牧的那首著名的《山行》,后来就改名为爱晚亭,这样就更加有知名度。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又使得安徽滁州那本来并不起眼的醉翁亭身价陡增。

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还有江西南昌的滕王阁等等,这些著名的楼阁都是由于文学的媒介而出名的。

无锡的惠山泉,被誉为“天下第二泉”北宋诗人苏东坡有这么两句名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这两句诗无疑成了惠山泉现成的而且是经久不衰的广告语。

景以文名,景点因为诗文而闻名,文因景传,这些诗文由于景点而流传的更加广泛,山水景物一经文学的点染则名闻遐迩更加富有声誉而令人神往。

中国旅游文学

中国旅游文学

1.画山绣水,写景抒情的旅游诗
•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 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杜甫的《望岳》:岱宗夫何如,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 众山小。 • 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 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词曲 旅游词曲,是以词与曲的形式反映 旅游活动的作品。词的创作,始于为某 个既定乐谱配词,用于唱歌,所以叫填 词。填词所选定的调子叫词调,表明该 词所属的音乐曲调的名称。
中国旅游文学
旅游文学是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学宝库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旅游文学主要 是以诗歌、词曲、散文及楹联等形式出现 的,它们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我国的自然风 光和风土人情,在中国旅游文化中占有极 其重要的地位。
诗歌
旅游诗歌的审美特征 1、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2、时间与空间的融贯 3、自我追求与社会责任感的统一
拙政园:拙补心勤,问当年学士联吟,月下花前,留得几人 诗酒; 政余多暇,看此日名公雅集,辽东冀北,蔚成一代 文章。
其他
1、传说轶闻 首先是笔记小说和广大群众口头创作的结合 其次,这些山水传说大多是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结合 再次,山水传说总是褒扬着民族精神 2、小说 首先,旅游小说比较适合反映旅游生活 其次,旅游小说比较适应当代多数读者的阅读口味 3、影视作品 首先,当前旅游记录影视片十分丰富, 其次,反映旅游工作者和旅游者工作、生活为主要内容 的旅游故事影视片,揭示旅游在丰富人们精神生活方面 所起的巨大作用。 此外,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对旅游资源的形成、宣传与 开发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中国旅游地理文学科目复习题

中国旅游地理文学科目复习题

一、填空题1、于光远认为:“旅游业不仅是一种(经济)事业,也是一种(文化)事业。

”2、明朝(永乐大典)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类书。

3、三清是道教最高神团,分别指(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4、早在(黄帝)时代我国已有园林的雏形。

在商代末年,园林被称为(苑),到了西周,则被称为(囿)。

5、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可以概括为(和谐)两个字。

6、我国当前各民族信仰的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被称为中国四大宗教。

7、中国明代造园大师(计成)在其著述《园冶》中提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8、广义的衣指着身于身上的全部装束,狭义的衣仅指(上衣),下身所着的服装称(赏)。

9、被誉为“茶圣”的是(唐)代的(陆羽),其代表作是(《茶经》)。

10、中秋节源于古人对(月)神的崇拜,因时令处于(秋之中)而得名。

11、蒙古族的服饰由(首饰)、(长袍)、(腰带)、(靴)四个部分组成,其长篇史诗《嘎达梅林》是世界史诗中的瑰宝。

12、拙政园始建于(明)代,拙政园的特点是(多水)。

13、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源远流长并(唯一没有中断)历史文化的伟大民族。

14、金元以来,全国道教形成(全真道)和(正一道)两大教派。

15、三清是道教最高神团,分别指(玉清元始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上清灵宝天尊)。

16、在基督教发展的历史上,发生两次大的分裂,第一次分裂(争夺教权)而引发,分裂为西部的(天主教)和东部的(东正教),第二次分裂由(宗教改革)而发。

17、中国园林的构景方法丰富多彩,主要有(抑景)、(借景)、(点景)、(藏景)和框景等五种。

18、斗拱,是我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联络柱、枋、梁的特有部件,由方形的(斗、升)以及短形的(斗)、斜出的(昂)组合而成。

19、在文化史上,一般把欧洲的17世纪称为“(巴洛克)”时代,这个时期的服装大体分为(荷兰风格)和(法国风格)两个历史阶段。

20、现代酒根据酿造方法不同,可分为(蒸馏酒)、(发酵酒)、(配制酒)。

旅游文化学

旅游文化学

皖南古民居村落选址、布局和建筑形态, 都以周易风水理论为指导,体现了天人合 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对大自然的向往 与尊重。那些典雅的明、清民居建筑群与 大自然紧密相融,创造出一个既合乎科学, 又富有情趣的生活居住环境,是中国传统 民居的精髓。
猜猜是哪?
衡 山
庐 山
泰 山
西 湖
横跨千仞危 路盘两崖窄
《枫桥夜泊》脍炙人口,寒山钟声传播中 外。
望岳
杜甫(作)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猜猜是哪里?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瑶池阿母倚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园爪沼方池三百所,澄澄春水一池平。
按内容、功用分为八个居区,展出历代石刻文物计
500多种,加上库藏的历代石刻,共计千余种。其中 有北京地区现存年代最早的石刻《汉故幽州书佐秦君 之神道》柱及石阙构件;有珍贵的北朝造象、唐明降 历代墓志、金元石雕、清代石享学及法贴和名家书法
刻石。《石刻萌史陈列》则展示了上起原始社会、下
至明清的石刻文化发展史,再现了人类文明。
• 林中墓冢累累,碑碣林立,石蚁成群,除 孔子、孔鲤、孔伋这祖孙三代墓葬和建筑 外,还有孔令贻、孔毓圻、孔闻韶、孔尚 任墓等。这里的墓碑除去一批著名的汉代 石碑被移入孔庙之外,尚存有李东阳、严 嵩、翁方纲、何绍基、康有为等历代大书 法家的亲笔题碑,故而孔林又有碑林的美 名,堪称书法艺术的宝库。本数据来源于 地图,最终结果以地图数据为准。
厚的群众基础。另外以吴桥命名的中国吴桥国际杂
技艺术节已成功举办了九届,江泽民总书记、曾庆 红副主席,分别出席了第八届、第九届闭幕式,现 在已经成为国家级的艺术盛会,已成为世界三大杂 技赛场之一。

6.2万里河山——旅游山水文学

6.2万里河山——旅游山水文学

庐山
LOGO
2.社会审美与山水文化
《周易》的一个基本观念,就是天 与人是相通的,认为山川等自然现象 的“象”昭示着人事,人们可以从中得到启示。这种思想包含着原始宗教 的自然崇拜的性质,但已注意到了人与自然精神上的感应,显示出向审 美关系的过渡。儒家和道家把对山水的崇拜升华为一种审美境界。孔子 强调道德品质的修养,认为山水的某些特点和人的道德属性有类似 之处, 人们在山水的观赏中可以获得对自身人格力量的一种审美体验。老子厌 恶黑暗的社会,他主张返归自然 ,以保持纯真的天性。庄子向往和追求 自由,认为山水正是返归自然的理想场所,《庄子》中说:“天地有大美 而不言”。到了魏晋南北朝,人对自然美的观赏进入了自觉的时代。
万里河山——旅游山水文学
浮伟忠
LOGO
一、山水文学概况
中国山水千姿百态,得天独厚;中国是文明古国,历代人文荟萃。自然与人 文景观孕育出丰富多彩的中国山水文化。山水文学指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为题材和描写对象的各种文学作品,它反映作者的精神品格、生活情趣和审 美理想等相关内容。山水文学在文学史中独树一帜,闪烁着熠熠的光辉,它 包括诗赋、词曲、散文、题刻、匾联等文体,其中诗与散文所占比重较大。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文学大半是山水文学、旅游文学,因为古代士人有追 求山林悟道乃成文化传统。众多的名山胜水,不仅自然景观雄奇秀丽,而且 沉积着深厚的文化。它是中国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自然与文化遗产。
LOGO
二、山水文化的形成及本质
天人合一,人类就是在山山水水中孕育出来的,自始就与山水相依存。人 在利用和改造山水的过程中,使自身的需求、智慧、能力凝聚于山水之中, 从而在悠悠历史长河中积累起丰富的山水文化。自然环境本身不是山水文 化,而是它赖以生成的客观条件;山水文化作为人类特有的创造,是人与 自然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晶。 山水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创造的过 程,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各个方面的进步,人对山水的 需求 和关系自然也在演变。山水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注入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 容,体现出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

第二章 旅游文化的历程与传统(对旅游的认识过程)

第二章 旅游文化的历程与传统(对旅游的认识过程)

(3)旅游的文化内容更为丰富
除旅游文学外,山光水色,市井风貌、民间风俗
和异域奇闻都在散文诗歌中有所表现。旅游资源 的含义得到进一步扩展。
二、旅游文化的勃兴期——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是个360年混战的时代,人们为了对
抗现实,不得不寻求一条精神出路:把灵魂放逐 于自然山水的旅游活动中,所以魏晋南北朝是旅 游文化的勃兴期。
③商贸旅行:丝绸之路,开辟中原与西域各族的
商务贸易旅行。从兰州出发,一条为天山北路, 一条为天山南路,全长1000多公里,设立有驿 站,备有马车、骆驼供行人使用。丝绸之路持续 1000多年,繁荣和发展了中国古代的经济文化, 也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合文化交往。 ④学术行游:《史记》,是中国修学旅游的象征。 司马迁为了写一部真实可信的内容丰富的历史著 作,决定出外旅行,进行历史事实的考证。 ⑤平民旅游;春游和秋游。
尚古观——信而好古,述而不作。为文化遗产和文物 遗迹的保存立下了汗马功劳。尚故意识对后世的影 响:评价旅游景点越古越好;杜撰名胜,抬高身价; 沿波讨源,重视古人古事的介绍 与民同乐——贤者与民同乐,故能乐其乐。“民为贵, 社稷次之,君为轻。” 重民传统体现在历代帝王不敢恣意远游。在中国古 代,凡敢置国家大事、民众疾苦于不顾,而一味远 游者,几乎无一例外地要受到舆论的谴责。 把旅游看成是政治的一部分,不肯轻易脱离政治来 谈旅游。
山水比德说
山水比德说——这一“比德”观的特点是以人的社会 化道德内容来类比自然山水,所以称作“以德观物”的 自然山水观。主张游山观水,用山水比喻象征人的道德 精神,(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体现了中华文化中重 人伦轻自然的文化色彩。 山水如何比德?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而仁者静,知者乐,而 仁者寿。”(引自《论语· 雍也》)说的是智者和仁者 有着不同的精神品格,智者动而乐,仁者静而寿。 “知(智)者乐水”是由于水活泼跳跃,川流不息,与 智者勤于思考在“动”的表现形式上有所相似;“仁者 乐山”则是由于山的沉稳厚重,敦实稳健,与仁者在宅 宽仁厚的性格上有“静”的类同。

中国旅游文学

中国旅游文学

中国旅游文学第一节旅游文学概述一、旅游文学概述旅游文学是文学作品中与旅游活动关系密切的部分,这是依据内容而不计文体的一种说法。

无论诗词歌赋、旅游散文、神话故事、楹联字谜、小说戏曲,只要内容与旅游关系密切,都可称为旅游文学。

在中国文学史上,很早就出现了以歌咏山水风光为主要内容的作品,古代被称为山水诗。

古代也较早地出现了以描述风光和记述游历的散文,称为游记。

由于当时社会条件的限制,旅游尚未兴起,更没形成一个独立存在的社会产业,因而也没有旅游文学这样的文学范畴。

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事业已成为一个新兴的社会产业,成为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的创汇产业之一,旅游文化蔚然兴起。

旅游文学便在新的形势下得到蓬勃发展。

旅游业公认为是一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经济事业或文化产业,而旅游文学的发展更担负着新的重要使命。

旅游文学知识也成为旅游工作者必备的重要基础文化知识。

二、旅游文学的实用价值1、美感价值;2、认识价值;3、社会价值;三、旅游文学的审美意义1、旅游文学显示了人的自由;2、旅游文学有利于发展人的个性;3、旅游文学能激励人的创造精神;四、旅游文学的主要作用1、旅游文学对于人的教育作用;2、旅游文学对旅游的广告作用;3、旅游文学对旅游的推动作用;五、旅游文学与导游工作(一)旅游文学在导游工作中的作用(二)导游人员应具备的旅游文学知识(诗词、文赋、对联、传说轶闻)第二节中国古代旅游文学发展述略我国古代旅游文学的发展阶段1、孕育期(先秦和两汉)自夏商周至两汉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旅游文学处在孕育中,完整、成熟的作品此时还不可能大量产生;但是在这个时期的作品中出现了不少描写山水自然的句子和段落,记录了作者的游赏片段。

这些作品主要有:《诗经》、《楚辞》、《山海经》、《论语》、《尚书》等。

2、形成期(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的旅游诗适应当时的旅游生活的需要,而且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和兴盛的过程。

如曹操的《观沧海》,实现了“登山观海”的主题,标志着中国旅游诗的成熟;也成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首山水诗。

近十年古代游记文献研究综述

近十年古代游记文献研究综述

近十年古代游记文献研究综述摘要:游记是散文的一个分支,其语言、内容、风格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

作为一种重要的文献类型,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对近十年有关古代游记的研究现状进行简略综述,并提出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字:游记;文献研究;综述游记是一种重要的文献类型,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可读性强,通常具有较浓的文学色彩和广泛的社会价值。

当前随着旅游成为现代人的时尚,游记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游记创作也日日升温,从古代游记文献中吸取养料自然成为人们的共识和渴望。

近十年来,有关古代游记文献的研究依然延续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蓬勃势头,进行着后续研究,据笔者不完全统计,相关论文约二百五十篇,专著有梅新林、俞樟华主编的《中国游记文学史》,贾鸿雁著《中国游记文献研究》,另有分省编撰的《中国游记散文大系》。

这些论著就游记的多方面问题进行了探讨,具体如下:1.游记的概念、分类关于游记的概念,由于研究者的研究角度不同,对其理解和界定是有很多差异的,这自然是可以理解。

这个问题在王立群《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中就指明并举证,后贾鸿雁在《中国游记文献研究》中用更丰富的例证说明了这一点。

并且以发展的观点,从游记的构成要素入手,通过理论的考辨和对典型游记的解析,对游记文献的内涵和外延予以阐述。

贾鸿雁定义到:“游记是以散文形式记叙、抒写作者亲身旅行游览见闻感受的独立成篇的文献”。

【1】贾鸿雁的《游记小议》【2】专门论述了这个问题,可参考。

徐慧琴的《对游记散文定义的再思考》【3】一文虽然是从现代游记散文的角度提出“游记散文是创作主体游走于天地人间, 在同游客体的互在互动中, 将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等艺术化表现出来的散文体裁”,但依然可以作为游记概念的参考。

从文体方面来理解和界定游记的概念也是研究者们的一个研究角度。

王立群认为,“游踪、景观、情感是游记文体的三大文体要素,它们演进的程度与表达的详略,直接关系到游记文体的形成与游记文类的划分”,【4】如“重游踪,重地理记载,是地学游记的重要文体特征。

中国旅游文学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中国旅游文学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中国旅游文学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台山杂咏》中首句“西北天低五顶高”写出了五台山的高峻,其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B、拟人C、衬托D、夸张参考答案:C2.对联严格规定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后人称这种规则为A、仄起平落B、仄落平起C、虚实相对D、动静结合参考答案:A3.李白诗句“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中的“绿水”、“芙蓉”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B、拟人C、衬托参考答案:A4.对联“虽是毫发生意;却是顶上功夫”可贴于A、书店B、理发店C、旅店D、商店参考答案:B5.谭嗣同《晨登衡岳祝融峰》中的“祝融”是指A、山神B、水神C、火神D、土神参考答案:C6.连云港花果山、水帘洞以及吐鲁番火焰山成为著名旅游胜地是因为小说A、《西游记》B、《红楼梦》C、《三国演义》D、《水浒传》参考答案:A7.对联中出句与对句之间有一种递进、转折、条件、因果等关系就叫B、串对C、对开D、反对参考答案:B8.《登金陵凤凰台》的作者是A、李白B、杜甫C、李商隐D、杜牧参考答案:A9.“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山水静观月”是A、春联B、堂联C、言志联D、名胜古迹联参考答案:D10.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者是A、苏轼B、陆游C、杨万里D、范成大参考答案:B11.长久刊缀在门旁,主要反映门第特征、行业特征的对联是A、春联B、门联C、喜联D、堂联参考答案:B1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故人”指的是A、孟浩然B、王维C、杜甫D、李白参考答案:A13.在我国为数众多的名胜古迹和自然风景区,最常见也是极富导游意味的点景艺术是A、植物B、建筑C、对联D、动物参考答案:C14.赵孟頫诗句“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描写的是A、杭州虎跑泉B、镇江中泠泉C、北京玉泉D、济南趵突泉参考答案:D15.康有为诗句“日暮长河盘大漠,天晴外部数疆封”中的“长河”指的是A、长江B、黄河C、太湖D、黑龙江参考答案:B16.柳永词句“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中的“天堑”在此借指A、长江B、钱塘江C、富春江D、新安江参考答案:B17.有“小李白”之称,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诗最多的诗人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陆游参考答案:D18.元好问的诗句“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中的“妙高峰”是指A、泰山B、华山C、五台山D、武当山参考答案:C19.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A、青莲居士B、香山居士C、东坡居士D、六一居士参考答案:B20.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中的“岱宗”指的是A、泰山B、华山C、衡山D、嵩山参考答案:A21.吴兆骞诗句“白雪横千峰,青天泻二流”描写的是A、华山B、恒山C、贺兰山D、长白山参考答案:D22.诗歌的最大特点是注重A、形式美B、色彩美C、意境美D、词藻美参考答案:A23.名联“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扁舟过桥下,闻箫声何处,有人吹到月三更”中,领词是A、据,过B、看,闻C、与,有D、分,到参考答案:C24.沈佺期是唐初有名的A、山水诗人B、田园诗人C、宫廷诗人D、爱国诗人参考答案:C25.《游山西村》一诗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的千古名句是A、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C、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D、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参考答案:B26.《滕王阁诗》的作者是A、王勃B、滕王C、李白D、杜甫参考答案:A27.明代以前,人们把春联写在A、桃木板上B、红纸上C、布上D、竹板上参考答案:A28.唐以前的诗以及后人模仿古诗而不按近体诗的格律所写的诗统称为A、今体诗B、近体诗C、古体诗D、歌行体诗参考答案:C29.名联“此地绕千秋风月;偶来作半日神仙”,从上下两句的内容来看,属于A、正对B、串对C、对开D、反对参考答案:B30.被近人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B、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C、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D、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参考答案:A31.杜牧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中的“玉人”是指A、杜牧B、美女C、韩绰D、李斗参考答案:C32.“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山水静观月”出自A、山海关孟姜女庙联B、杭州岳坟前铁槛对联C、拙政园梧竹幽居联D、武汉黄鹤楼太白亭联参考答案:C33.《滕王阁序》中的“滕王阁”是在A、广东B、福建C、湖南D、江西参考答案:D34.柳永词作《望海潮》中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的词句是A、烟柳画桥,风帘翠幕B、参差十万人家C、三秋桂子,十里荷花D、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参考答案:C35.《登庐山》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中的“陶令”是指A、陶渊明B、陶弘景C、陶谦D、陶侃参考答案:A36.“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出自A、王维的《相思》B、李白的《静夜思》C、崔颢的《黄鹤楼》D、王安石的《元日》参考答案:C37.白居易诗句“岸似双屏合,天如匹练开”描写的景致是A、巫峡B、西陵峡C、小三峡D、瞿塘峡参考答案:A38.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是题写在今江苏A、南京大报恩寺B、苏州寒山寺C、镇江金山寺D、常熟兴福寺参考答案:D39.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参考答案:B40.《望洞庭》一诗的作者是A、张若虚B、陈子昂C、刘禹锡D、李白参考答案:C41.诗句“遥望洞庭山水翠”的下一句是A、白银盘里一青螺B、潭面无风镜未磨C、二水分中白鹭洲D、玉人何处教吹箫参考答案:A42.沈诠期诗句“长歌游宝地,徒倚对珠林”中的“宝地”是指A、灵隐寺B、少林寺C、保国寺D、天童寺参考答案:B43.汉赋的主要特点是A、铺陈B、排比C、比喻D、骈偶化参考答案:D4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出自李白的A、《静夜思》B、《登金陵凤凰台》C、《将进酒》D、《蜀道难》参考答案:C45.白居易诗句“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中的“此湖”是指B、太湖C、洞庭湖D、鄱阳湖参考答案:A46.名联“龙德正中天,四海雍熙符广运;凤城回北斗,万邦和谐颂平章”是题写在A、太和殿B、中和殿C、保和殿D、仁寿殿参考答案:A47.对联中出句与对句在内容上一正一反,相互映衬,称为A、正对B、串对C、对开D、反对参考答案:D48.长篇巨著《三国演义》的作者是A、曹雪芹B、吴承恩C、罗贯中参考答案:C49.以李逵、鲁智深、武松和林冲为代表的英雄人物来自小说A、《西游记》B、《红楼梦》C、《三国演义》D、《水浒传》参考答案:D50.曾写对联“破虏平蛮,功冠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表彰大臣徐达的皇帝是A、宋太祖赵匡胤B、元太祖成吉思汗C、明太祖朱元璋D、清太祖努尔哈赤参考答案:C51.名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作者是A、林则徐B、范仲淹C、高攀龙D、顾宪成参考答案:A52.《春题湖上》的作者是A、陆游B、李白C、苏轼D、白居易参考答案:D53.被后人誉为“诗仙”的是A、李白B、杜甫C、李商隐D、杜牧参考答案:A54.我国最早出现的对联是A、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B、杨柳吐翠九州绿,桃杏争春五月红C、福如东海,寿比南山D、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参考答案:A55.诗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中,“汴州”是指A、扬州B、开封C、苏州D、洛阳参考答案:B56.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四海长联第一佳者”的是A、昆明滇池大观楼联B、苏州寒山寺联C、杭州西湖灵隐寺联D、秦淮河水阁对联参考答案:A二.多选题1.徐霞客游黄山的两篇游记中都曾着意描述的黄山四绝为A、奇松B、怪石C、云海D、温泉参考答案:ABCD2.对联与诗的不同之处在于A、只有上下两联B、较诗更为精炼C、句式比较灵活D、可长可短,伸缩自如参考答案:ABCD3.千古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用的手法有A、比喻B、夸张C、拟人D、排比参考答案:AB4.柳永在《望海潮》一词中运用了数字组成的词组有A、三吴都会B、十万人家C、三秋桂子,十里荷花D、千骑拥高牙参考答案:ABCD5.对于北宋词人柳永的评价对的有A、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诗人B、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与歌妓生活C、创作慢词独多,发展了铺叙手法D、词作流传极广,有“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说参考答案:ABCD6.王勃为“初唐四杰”之首,另三杰有A、杨炯B、卢照邻C、骆宾王D、张若虚参考答案:ABC7.佚名的《长城山海关联》上联“两京锁钥无双地”中的“两京”分别指A、南京B、北京C、沈阳D、天津参考答案:BC8.按用途来划分,下列选项中属于行业联的有A、福如东海;寿比南山B、欲知千古事;须读五车书C、虽是毫发生意;却是顶上功夫D、欢迎春夏秋冬客;款待东西南北客参考答案:BCD9.陶澎《豫园三德堂联》“此即濠间,非我非值皆乐境;恰来海上,在山在水有遗音”中运用的两个著名典故出自A、《庄子·秋水》B、《列子·汤问》C、《史记·李将军列传》D、《论语·述尔》参考答案:AB10.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曾游历海内名山,写了一批优秀的游记,其中包括A、《虎丘记》B、《恒山记》C、《晚游六桥待月记》D、《岳阳楼记》参考答案:AC11.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句子有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D、山高风巨,雾气去来无定参考答案:ABC12.律诗限定八句四联,分别为A、首联B、颔联C、颈联D、尾联参考答案:ABCD13.晚唐诗人李商隐的《瑶池》是一首A、讽刺求仙虚妄诗B、七绝诗C、七律诗D、赞美天界美好诗参考答案:AB14.《游武夷》一诗的作者郁达夫是中国现代著名的A、小说家B、散文家C、诗人D、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参考答案:ABCD15.白居易的《夜入瞿塘峡》一诗中,抒发自己前途命运难以预卜,因此忧愁比江岸十余丈的巨石还要高的两联为A、瞿塘天下险,夜上信难哉B、岸似双屏合,天如匹练开C、逆风惊浪起,拔稔暗船来D、欲识愁多少,高于滟滪堆参考答案:CD16.对联的特点有A、出句与对句内容相关B、出句与对句字数相等C、出句与对句语法结构相一致D、出句与对句平仄相谐参考答案:ABCD17.袁枚的《游桂林诸山记》中描写桂林诸山特点的句子有A、以石为天,以沙为地B、多穴,多窍,多耸拔,多剑穿虫啮C、前无来龙,后无去踪D、突然而起,戛然而止参考答案:BCD三.判断题1.《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史

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史

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史大纲:古代(公元前2000年-公元1840年)商周时期:开始出现宗教、朝觐等旅游活动。

秦汉时期:发展了旅游景点和旅游休闲活动,例如泡温泉、赏花等。

唐宋时期:出现了诗词、绘画、游记等文学艺术形式,推动了旅游文化的发展。

明清时期:旅游活动逐渐成为富裕人群的娱乐方式,例如踏青、登山等。

近代(1840年-1949年)清末民初,旅游业开始走向商业化,逐渐形成了旅游行业的雏形。

现代(1949年至今)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提出"旅游是经济、外交、文化三位一体的事业"。

1950年代,推出了大规模的爱国主义教育旅游活动。

1978年改革开放后,旅游业逐渐开放,国内外游客数量不断增加,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21世纪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方式也逐渐多样化,如自驾游、文化旅游、休闲度假等。

古代(公元前2000年-公元1840年)商周时期:开始出现宗教、朝觐等旅游活动。

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前两个朝代,分别为商朝和周朝,时期为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256年。

这一时期的旅游活动主要以宗教、朝觐等为主,是中国旅游文化的萌芽期,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商周时期,随着人们对宗教的信仰逐渐加深,宗教旅游也逐渐兴起。

商朝时期,商王及其官员为了祈求神明的保佑和指引,会组织祭祀和朝觐等活动。

这些活动中包括祭祀神明和祖先,朝拜圣地和神庙等,都是一种宗教旅游的表现。

例如,在商代,商王会到东南方的涿鹿山朝拜,希望得到高天的庇佑和启示。

而在周朝时期,周天子每年都会到武庚祠祭祀武庚,这种祭祀活动也是一种宗教旅游。

此外,商周时期还出现了一些寺庙和道观,这些宗教场所也成为了旅游景点。

例如,商朝时期的太庙就是一个规模宏大的宗教建筑,用于祭祀先王和先贤,而周朝时期,周天子还建立了许多庙宇,例如大庙、小庙、禹庙、武庚祠等。

这些庙宇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成为了人们的旅游景点,为当时的旅游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试论我国文学旅游资源的概念及分类

试论我国文学旅游资源的概念及分类

’& 与 旅 游 的 媒 体 的 结 合
相对于旅游者和旅游资源来说, 旅游业是实现 旅游活动的媒介、 手段和条件, 是旅游活动的操作 载 体 和 构 成 的 媒 体 。文 学 与 旅 游 产 业 的 结 合 产 生 两 种文学作品, 一种是旅游业务和旅游服务类文学作 品, 分为旅游指南、 风物志、 导游词和影视风光解说 词 四 大 类 。这 类 文 学 作 品 具 有 知 识 性 、 针对性、 实用 性的特点, 属于应用文体的范畴, 只有文学性强的 作品, 才能看作旅游文学作品, 但是它们都属于文 学旅游资源的范畴。 文学作品与旅游的媒体相结合产生的另一种 是 与 旅 游 媒 体 有 关 的 各 种 题 材 的 文 学 作 品 。可 以 分 为两类( 一类是旅游从业人员所创作的以旅游生活 为反映对象文学作品, 《中 国 旅 游 报 》 辟有 “员 工 专 版” 上面发表的文学作品就属于此类。另一类是非 旅游从业人员所创作的与旅游媒体相结合的文学 作品, 包括写导游、 旅行社、 旅游交通业、 旅游住宿 业以及旅游 各 级 管 理 部 门 的 等 等 ,如 写 导 游 《舞 伴》 、 《导 游 小 姐 》 , 写旅游资源开发人员的 《三 峡 神 女峰的恋人》 等等。 参考文献:
’(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建造或者发掘前,它们与旅游只有潜在的关系, 属 于潜在的文学旅游资源。 与风景名胜有关的神话传说故事是属于民间 文学的一种。它们跟景物联系在一起, 有的是附会 到景物之上, 有的是因其而修建人造景观。著名的 有杭州雷峰塔、 断桥的白蛇娘子传说, 山东蓬莱仙 景的八仙过海的故事,河北秦皇岛的孟姜女传奇, 云南石林的阿诗玛传说, 三峡神女峰的传说, 海南 三亚鹿回头的传说等等。大凡名山胜水, 都有着丰 富美丽的民间传说, 传说产生后又给山水抹上了一 层瑰奇迷人的色彩, 吸引了众多的游人前去寻找心 中的传说故事。

任务二中国旅游简史(古代旅行游览)自学式

任务二中国旅游简史(古代旅行游览)自学式

古代旅游对经济的影响:古代旅游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推动了商业和手工业的繁荣。
古代旅游的文化内涵与影响
章节副标题
05
旅游与文化交流
古代旅游:文人墨客、帝王将相的游历促进了文化交流
文化内涵:古代旅游中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影响:古代旅游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古代旅游注重文化体验现代旅游应注重文化传承
古代旅游注重安全保障现代旅游应注重安全防范
古代旅游注重服务品质现代旅游应注重服务质量
未来旅游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科技进步:利用VR、R等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
环保旅游:注重环保提倡绿色出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定制化服务:根据游客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旅游服务
跨界融合:与其他行业跨界合作如旅游+文化、旅游+体育等丰富旅游体验
起源:古代帝王巡游、祭祀、狩猎等活动
演变:从帝王贵族到平民百姓从宗教朝圣到休闲度假
影响:促进了文化交流、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
古代旅游的发展历程
秦汉时期:旅游活动逐渐普及如秦始皇东巡、汉武帝封禅泰山
商周时期:贵族阶层开始出现旅游活动游如孔子周游列国
明清时期:旅游活动逐渐复苏如徐霞客游历天下留下《徐霞客游记》
生态平衡: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影响
古代旅游的发展局限与现代启示
章节副标题
06
古代旅游的发展局限
交通不便:古代交通不发达出行困难
经济限制:古代经济不发达旅游消费能力有限
信息闭塞:古代信息传递缓慢旅游信息获取困难
安全风险:古代社会治安较差旅行安全难以保障
对现代旅游的启示与借鉴
古代旅游注重自然景观现代旅游应注重生态保护

第四章 中国旅游景点文学作品选析

第四章 中国旅游景点文学作品选析


白居易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诗魔”“诗王”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钱塘江春行》 作品:描绘西湖早春春色的名篇。
晚唐 杜牧 字牧之 以咏史抒怀为主。 《过华清宫》 作品:咏史绝句 《泊秦淮》
号杜紫薇
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
作品:对醉生梦死的统治者的讽刺。
晚唐 李商隐 字义山 人 “小李杜” 《乐游原》
广西柳州柳侯祠韩愈文章苏轼书法柳宗元的事南朝颜延之的诗歌北宋黄庭坚手书清代梁章钜收藏一多字碑
第四章
中国旅文学名作选析
1
第一节 诗词名作选析
《观沧海》
要点:曹操 :建安文学代表人物
诗歌中第一首纯写景闻名的杰作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饮酒》
作者:晋 陶渊明 字元亮 又名陶潜 先生” 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作品描写了:南山傍晚的景象。 号“五柳
《小石潭记》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柳柳州”,唐 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 作品:借景抒情
《游黄山日记》
作者:徐弘祖 字振之 ,号霞客,明代著名地理学 家、旅行家、散文家 作品:《徐霞客日记》:千古奇书
黄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第四节 著名碑铭选析
一、功德碑文:《泰山刻石辞》 又称《李斯小篆碑》,我国现 存最早、最有代表性的纪公刻 石之一。秦篆保留至今的唯一 真迹。 始皇刻辞: 144 字 秦二世刻 辞 78 字 现仅存二世诏书 10 字。
(二)近体诗
1、律诗 (1)字句限量:五律 七律 (2)押韵严格 (3)要求对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4)注重节奏 (5)讲究平仄
第二节 对联名作选析

旅游文学历史演进路径论文

旅游文学历史演进路径论文

论旅游文学的历史演进路径摘要:中国的旅游文学,是“士”阶层面在山水中寄托社会与人生的感悟,在景致中书写心中情愫,在行走中留下如实亦如诗的描述。

中国旅游文学先后经历了萌芽期、勃兴期、鼎盛期和衰减期。

当今中国旅游文学衰落根由在于传统文化与古文的渐行渐远,缺乏培养“士”阶层的文化土壤。

关键词:士阶层;历史演进;传统文化中图分类号:i0-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034-02在古中国的历史上,有一大批具有独立思想的“士”,这批特殊精英阶层能文能武、饱读诗书;或在殿堂殚心竭虑匡世经国,或隐居山林沉思传道,或独立特行四处游历;但只要他们纵情于山水之间,则泼墨诗词、游记、楹联等,留传至今,形成独特的旅游文化与旅游文学。

一、旅游文学的内涵旅游文学反映的山水风光背后的人生、社会。

“旅游文学”就其内容来说,在我国古典文学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出现,如“山水文学”、“旅游文学”作品,以及历史传说故事、碑记、楹联等。

旅游文学的界定,学界大致有四种观点:一是“兴趣说”,即凡因旅游而产生的,或者在旅游生活中所能引起游客兴趣的文学作品,均可统称为旅游文学。

二是”文字”说,即有关旅游文字记载,都可以归为大的旅游文学的范围。

三是“艺术”说,即从艺术观点说的旅游文学,如游记文学,它属于纪实性文学,也属于报告文学的一种。

四是“生活”说,即以旅游生活为对象,以抒写、讲述、议论等多种形式,反映旅游者及旅游工作者在整个旅游过程中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的文学。

笔者认为,上述几种定义的共同缺陷是忽略了旅游文学的人文学科性质,见物不见人或者见景不见人。

忽略了人类的语言本质特征和人的文化性。

“和蜜蜂以及其他群居动物比较起来,……人是唯一具有语言的动物。

”翻开所有与“山水”有关的作品,它们饱含作者的情感,寓情于山水,饱含人生态度,意在景外,韵在景中,最高境界是达“天人合一”的佳境;况且,十人眼里的景色而会留下十种不同的文字情调(纯粹写实的游记例外)。

中国旅游文学概述

中国旅游文学概述

《中国旅游文化》
4.回味无穷的意境审美 ❖ 自然美 ❖ 社会美 综合性审美 ❖ 艺术美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朱熹《春日》
《中国旅游文化》
二、旅游文学的内容
❖ 1.描述地理人文 ❖ 2.描写风光名胜 ❖ 3.记述游历经历 ❖ 4.抒发内心感悟 ❖ 5.渲染思乡情怀
《中国旅游文化》
1.描述地理人文
❖ 《长江三日》
《中国旅游文化》
长江三 峡
《中国旅游文化》
5.楹联题刻
❖ 楹联,即刻在壁柱上的对联,是我国特有的颇 具民族传统的文学形式。它对仗工整,曲调和 谐,精简生动,并多与书法、雕刻艺术结合, 给人以美的享受。题刻,即刻于石板石壁上的 题词题诗,一般系名人所为。
《中国旅游文化》
榆 次 常 家 庄 园 楹 联
重要资源。
《中国旅游文化》
《中国旅游文化》
2.丰富多彩的题材内容 ❖ 名胜知识 ❖ 历史知识 ❖ 民俗风情知识 ❖ 自然科学知识 ❖ 名人生活逸事
《中国旅游文化》
例如:
❖ 《史记》: 记录了大量旅游中的所见所闻 ❖ 《徐霞客游记》: 著名的地理游记 ❖ 《洛阳伽蓝记》: 魏都洛阳寺庙建筑的参观记 ❖ 游记小品: 陶宏景《答谢中书书》、柳宗元《永州八记》、
(1)旅游诗:
❖ 《诗经·郑风·溱洧》 ❖ 曹操《观沧海》 ❖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峨眉山月歌》《望庐山瀑布》 ❖ 杜甫《蜀相》《望岳》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杜牧《泊秦淮》《山行》 ❖ 欧阳修的《采桑子·西湖好》 ❖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 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张养浩《山坡羊·憧关怀古》 ❖ 乔吉《殿前欢·登江山第一楼》 ❖ 关汉卿《一枝花·杭州景》

关于《中国旅游文学》课程建设的思索

关于《中国旅游文学》课程建设的思索

2009年9月第10卷 第3期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Sep.2009Vol.10 No.3关于《中国旅游文学》课程建设的思索3李 伟(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00)摘 要: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旅游教学也方兴未艾。

对于《中国旅游文学》这门课程可从三个方面着手,即确定其专业地位,深化教学改革,大力推广其适用范围,发挥其有效作用。

关键词:专业地位;教学改革;应用推广 在我们国家大力提倡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旅游业作为一项蕴含着巨大潜力与商机的新兴产业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脱颖而出,展现出了其无穷魅力。

于是,旅游学专业在各大中专院校应运而生。

据统计,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有旅游系或旅游专业的院校已达250多所,中等旅游职业学校的数量就更加可观。

在旅游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有一门课程就是《中国旅游文学》。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门课程常常被排斥在专业必修课程之外,有的院校甚至没有在旅游学专业中开设这门课程。

与其他旅游专业课程,如《旅游心理学》、《现代旅游文化学》、《旅游经济学》等相比,《中国旅游文学》备受冷落,以至于在一定程度上湮没了其应有的价值。

我在讲授《中国旅游文学》的过程中对该课程的价值意义、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一番思索,产生了一些想法,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充分认识其内在价值,确定其专业地位无论是从理论出发,还是就实践而言,将《中国旅游文学》设置为专业课程都有其必要性。

首先,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系统的相关专业知识是其成为一名该专业合格学生的基本条件。

如果只一味强调其他专业课程,而忽略或忽视《中国旅游文学》,那势必会使学生对旅游专业的认识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而缺乏对旅游及旅游业的感性认识。

我以为,作为一名旅游专业的学生,最起码的一点就是他要有一份对旅游的偏爱之心与热衷之情,而这份情感的获得与积累最便捷的途径就是学习《中国旅游文学》。

在旅游文学作品中,大家可以通过文字及其所表达的情感而深切体会到每一处旅游景点的确实存在性与独特性,从而唤起心中的种种思绪与共鸣,甚至可以由此而消解其他理论课程所引起的乏味与枯燥。

中国旅游文学常识

中国旅游文学常识

中国旅游文学常识1.汉字:仓颉造字2.汉字演变: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汉末)3.对联出现时期:五代。

4.第一幅对联:后蜀之主孟昶chang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5.黄鹤楼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

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6.最早的诗歌:收集在《诗经.》里的300多首。

7.四言诗:是我国诗歌最早的出现形式之一8.最早的完整五言诗:《古诗十九首》9.现存最早的完全成熟的七言诗:《燕歌行》魏文帝曹丕10.鲍照是我国第一个大量写七言诗的人。

代表作《行路难》11.最长的古体诗:《孔雀东南飞》共357句12.近体诗:律诗绝句长律1、对联,又叫对子、楹联、楹帖、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

2、对联使用的场合:对联主要悬挂在室内或者贴在门上,许多名胜古迹都点缀有对联,反映其人情风物,风证其历史遗迹,成为这些名胜古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3、对联的起源与发展的主阶段:对联的起源与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1)对联的孕育时期——从先秦到唐代;(2)对联的出现时期——五代;(3)对联的发展时期——宋代、元代;(4)对联的鼎盛时期——明代、清代。

4、中国对联发展史上的第一副对联:我国对联发展史上的第一副对联,根据《宋史.西蜀孟氏》记载,是后蜀之主孟昶所撰:“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5、明代把对联推向新高潮的人物:明代的解缙、祝允明、文征明、唐伯虎等江南才子,把对联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6、最早对对联进行系统分类的人物:最早对对联进行系统分类的,是清代文学家梁章钜。

7、按应用范围对联的分类:可以分为春秋(含节日联)、门联(含行业联)、喜联、挽联、交际联、堂联、名胜古迹联、文艺作品联、杂类等十类。

8、春联(含节日联)的含义与特点:春联又叫春帖,是春节时帖的对联,是对联中出现最早的、应用范围最广东的一种类型。

内容主要是表现人们辞旧迎新的愉悦心情和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旅游文学题目

旅游文学题目

旅游文学题目《旅游文学知识》复习题(一)一、填空题1.“旅游”一词我国最早见于南朝齐沈约的《悲哉行》:“旅游媚年春,_____”。

2.南朝宋___在中国文学史上被认为是开创山水诗派的杰出代表。

3.《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集,经过___的订正后,共留下305首诗歌,称之为诗“诗三百”。

4.唐代僧人___,游历黄山、建寺,成为黄山最早的开发者,是有史可查的第一个攀登天都峰的人。

5.一般认为,五代后蜀主孟昶的“新年纳余庆,_____”是中国第一副楹联。

6.王安石《元曰》诗“千门万户瞳瞳日,_______”。

7.孔子名言“知(智)者乐水,_____”。

8.《蒹葭》:“蒹葭苍苍,_____。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9.朱熹《天柱峰》“屹然天一柱,_____。

只说乾坤大,谁知立极功”。

10.郦道元的_____,是一本地理学名著,也是一本著名的散文集。

11.真正意义上的山水诗,是在____时期形成的。

12.“天河挂绿水,_____。

”(李白《望九华山赠青阳韦仲堪》)13.游记文一般包括游记,___,___,和___。

14.“一曲阳春,唤醒古今梦:两般面孔,演尽忠奸情。

”这幅楹联描述的是我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_____。

15.“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清晏皖公山,_____。

”(李白《江上望皖公山》)。

二、请写出下列称谓指代的人名。

1、涞园吏()2、太史公()3、谢公()4、吴侯、吴主()5、云气()6、小杜()7、仙客、谪仙()8、北部故将军()9、淮海居士()10、文公()11、于湖居士()12、宛陵先生()13、湖海散人()14、轩皇()15、包龙图()16、淮南王()17、永叔()18、白石道人()19、诗圣()20、南施北宋(、)21、苏黄(、)22、苏梅(、)23、大小谢(、)24、刘柳(、)25、小李杜(、)三、判断题1.“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是元朝旅行家徐霞客对黄山的赞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旅游文学
中国旅游文学是指以旅游为主要内容,以描写旅游胜地、景色、历史文化等为主要特征的文学作品。

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反映了中国人民对旅游的认识、体验和思考,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

中国旅游文学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旅游随笔和游记。

《河图洛书》、《山海经》、《游记》等是古代旅游文学的代表作品。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兴起,旅游文学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20世纪以来,中国旅游文学在体裁上不断丰富,作品类型包括游记、游记散文、旅行随笔、旅行日记、地方风俗文学等等。

作品内容也更加多样化,既有对名胜古迹的描写,也有对人文风情的描述,更多地涉及到旅游与生活、旅游与环境、旅游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中国旅游文学对于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和传承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文学作品的传播和宣传,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同时,也能够使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加深了解和认同,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