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波谱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疾病的价值

合集下载

临床观察磁共振波谱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临床观察磁共振波谱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1 . 2 . 1 对于 C、 D 2组 , 首先行前列 腺核磁平 扫 、 波谱分 析 , 核磁 检
查 中根据 MR I 平 扫情况 , 选取感兴趣 区检测前列腺组织 MR S代 谢物化 学信 息 的共振 峰 :前列腺分泌液 中含量极高浓 度的枸橼
组织 生物化学和代谢 特性 的方法 .是 临床获取疾病 病理形 态改
2 01 3 N0. 23
影 像 与 检 验
Ch i n a&F or e i g n Me d/ c a l Tr e a t me n t
日固 — — ■ 冒 ‘ _
临床观察磁共振波谱在前列腺癌 诊 断 中的价值
包建 成 王丽红 左建强 王惠泉 杨跃 军 郭子 臣 石建英 李 梅 徐伟 民
组、 前列腺癌普 通可疑组 。分组标 准 : A组 ( 前列腺正常组 ) : 正常 人群 , 经腹 超声测量前 列腺体积 正常 , 回声 正常 , 化验 P S A值正
常; B组 ( 前列 腺增 生组 ) : 排尿不畅患者 , 经腹超声 测量前列腺体 积增 大 , 回声正 常 , 化验 P S A值 正 常 ; C组 ( 前 列腺 癌 高危 可疑 组) : 排尿不畅患者 , 经腹超声示前 列腺结节 , 化验 P S A结果 ≥5 0 n g / mL ; D组 ( 前列腺癌 普通 可疑组 ) : 排尿 不畅患 者 , 经腹 超声 示 未见结 节 . 化验 P S A结 果 2 0 n g / m L ≤P S A < 5 0 n C mL 。
峰出现不 同程度 的降低 , C h o 峰显示不 同程度的升 高 , C C I C 值也 不同程度升高 , 其峰值变 化范 围、 以及 C C / C值 与前 列腺肿
瘤 恶性程度 成正 比。结论 磁共振 波谱 分析检 出代谢物 的变化 , 通过观察波谱变化 , 以及计算 C C / C值 , 对于临床前列腺癌 的

磁共振波谱分析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异常前列腺疾病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意义-毕业论文

磁共振波谱分析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异常前列腺疾病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意义-毕业论文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分析磁共振平扫、强化检查,波普分析应用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异常患者穿刺前辅助诊断效果,以临床病理诊断作为比较金标准,观察磁共振平扫+强化、波谱分析、联合应用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并初步探索此三者应用于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应用价值。

方法:我们的研究随机选取2017年1月~ 2018年12月收治的经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均提示异常,且具备穿刺指证行前列腺穿刺的患者(除外穿刺禁忌、重大疾病无法耐受穿刺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

包括经穿刺术后明确诊断的44例前列腺癌患者,93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共137例。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磁共振平扫+强化+波谱分析检查,根据术后病理诊断作为诊断金标准,将磁共振平扫+强化诊断结果以及波谱分析诊断结果以及联合检查诊断结果进行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磁共振平扫+强化、波谱分析、联合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指标,进一步分析波谱分析及联合检查的应用价值。

结果:(1)磁共振平扫+强化检查敏感度77.3%(34/44)、特异度86.0%(80/93)、准确度83.2%(114/137),若患者行穿刺术前检查中,仅行磁共振平扫、强化检查进行诊断评估,将会造成23例错误诊断情况。

(2)波谱分析检查敏感度52.3%(23/44)、特异度77.4%(72/93)、准确度69.3%(95/137),若患者行穿刺术前检查中,仅行波普分析检查进行诊断评估,将会造成42例错误诊断情况;(3)二者联合应用的敏感度90.9%(40/44)、特异度91.4% (85/93) 、准确度91.2% (125/137),若患者行穿刺术前检查中,仅行波普分析检查进行诊断评估,将会造成12例错误诊断情况。

结论:(1)磁共振波谱分析的应用,可增加磁共振平扫、强化检查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磁共振平扫+强化+波谱分析联合检查具有临床推广意义;(2)波谱分析检查能够为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术提供影像学参考资料,辅助临床穿刺医师进行认知融合穿刺。

磁共振波谱分析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异常前列腺疾病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意义

磁共振波谱分析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异常前列腺疾病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意义

磁共振波谱分析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异常前列腺疾病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意义首先,MRS可以帮助鉴别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是男性常见的一种非癌性疾病,但其临床症状与前列腺癌相似,包括尿频、尿急和尿痛等。

PSA异常常常是这两种疾病的共同特征,但目前的临床方法难以准确地鉴别两者。

MRS可以通过测量前列腺组织中的代谢物含量,例如胆酸和肌酸,来鉴别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常常伴随着代谢物的改变,例如胆固醇水平增加,而前列腺增生则不会出现这些改变。

因此,MRS可以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避免不必要的活检和手术。

其次,MRS还可以帮助评估前列腺癌的分级和分期。

前列腺癌的分级和分期对于治疗选择和预后判断非常重要。

研究发现,在前列腺癌组织中,临床分级越高,代谢物的含量越高;而分期越高,代谢物的含量越低。

MRS可以测量前列腺组织中的代谢物含量,并且与临床分级和分期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而帮助临床医生做出准确的评估。

此外,MRS还可以用来监测前列腺癌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

前列腺癌的治疗通常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疗等。

MRS可以定量测量治疗前后前列腺组织中的代谢物含量,从而评估治疗的效果。

一些研究发现,代谢物的含量变化与前列腺癌的预后密切相关。

例如,在放射治疗后,代谢物的含量下降可以预示着治疗效果好和预后良好。

因此,MRS可以作为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工具,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定期监测和预后判断。

总的来说,磁共振波谱分析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异常前列腺疾病患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它可以帮助鉴别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评估前列腺癌的分级和分期,以及监测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MRS在前列腺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将会越来越重要。

3T磁共振成像及波谱分析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3T磁共振成像及波谱分析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年 第16卷 第77期187·医学影像·3T磁共振成像及波谱分析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倪文君,李庆伟,王锋,李群根,孙立娜,周航,盖龙(通讯作者)(黑龙江省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摘要:目的研究分析3T磁共振成像及波谱分析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选取60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上述患者都经穿刺活检、手术病理或随访证实,患者接受MR常规扫描、核磁共振成像扫描,同时还进行波谱分析扫描。

结果 ADC图像主要表现为成像受限,核磁共振成像图像主要表现为跟增生组织不存在明确的界限。

波谱分析前列腺癌CC/Ci值可信区间大小为0.96~2.14。

结论核磁共振成像跟波谱分析两种方法都具有非常显著的应用价值,核磁共振成像跟波谱分析两种方法各有优势,相互发挥着补充的作用。

关键字:3T磁共振成像;波谱分析;前列腺癌;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77.1560 引言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取的60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以下两种方法诊断中的价值及两者的相互补充作用进行比较分析:核磁共振成像跟波谱分析。

以下为详细报道内容:1 资料跟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上述患者中年龄最小为56岁,年龄最大为87岁,计算得到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3.12±3.22)岁。

1.2 诊断方法。

1.2.1 设备选取。

应用Siemens Verio 3.0T磁共振扫描仪完成MR检查,射频接受线圈为腹部相控阵线圈。

在MR检查之前需要患者坚持无渣饮食,也就是说在进行扫描之前需要保证患者的膀胱处于一个适度充盈的状态,同时还要将宿便排清。

在进行扫描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时刻叮嘱患者保持呼吸的平稳性[1]。

核磁共振波谱成像在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鉴别中的临床价值

核磁共振波谱成像在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鉴别中的临床价值

医学影像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2月 第3卷第3期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膀胱颈受压出现梗阻,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引起感染、膀胱结石和其他并发症[1]。

前列腺癌是当前威胁中老年患者生命安全的第二大恶性肿瘤疾病,患者常伴有多种全身损害、排尿困难及转移症状。

如何鉴别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是当前临床医务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次研究即使用核磁共振波谱成像鉴别两类疾病,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6年8月—2017年11月就诊于本院的前列腺癌患者3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35例。

69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7~82岁,平均(63.11±3.15)岁。

向所有患者详细讲解研究内容,同意参与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后开始。

所有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前列腺疾病诊治指南》[2]。

纳入标准:(1)符合前列腺癌或前列腺增生诊断标准;(2)自愿参与研究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3)未伴有其他恶性质疾病和传染性疾病;(4)未伴有其他严重凝血、免疫功能异常。

排除标准:(1)不符合前列腺癌或前列腺增生诊断标准;(2)拒绝参与研究或未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3)伴有严重精神障碍和智力障碍;(4)伴有结核、肝炎等传染性疾病。

1.2 方法检查前一天开始准备,患者避免食用多渣、油腻的食物,保持直肠内清洁。

核磁共振波谱成像检查具体操作:设备型号为SIEMENS ESSENZA800 1.5T磁共振扫描仪,于腹部包绕相控阵线圈,固定于耻骨上方后指导患者呈仰卧位,常规腹部加压,由上而下将整个前列腺完全扫描,参数设定层厚5mm,间隔0.5mm,矩阵256×256,视野230mm×230mm;后行波普扫描并进行图像处理,观察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MRI波谱成像特点并比较差异。

前列腺波谱'

前列腺波谱'
南南京京军军区区福福影响因素
仪器因素:压水 压脂 匀场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 病人因素: 穿刺活检后需充分时间间隔行MRS 检查前准备(如排空膀胱) 检查时的配合(置动)
南南京京军军区区福福州州总总医医院院医医学学影影像像中中心心
• 检查者因素: 检查时适当的FOV 准确的定位 参数的选择 后处理波谱采样位置的选择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正常前列腺波谱的生理基础
• Cit为精液主要成分,前列腺的腺上皮能分 泌Cit,腺管可浓缩Cit,因此腺管内Cit浓 度可达血液中Cit浓度的240-1300倍。
• 正常前列腺外周带含腺体较多,Cit含量较 中央带多。
• 正常前列腺MRS第一高峰应为Cit峰。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 无创检查 • 分子影像水平 • 体现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代谢信息
差异 • 提高诊断特异性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前列腺波谱检测参数
• 枸椽酸盐(Citrate, Cit)2.6-2.7ppm • 胆碱(Choline, Cho)3.2ppm • 肌酸(Creatine, Cre)3.0ppm
磁共振波谱诊断前列腺良恶 性病变的价值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聂玫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背景
• 人口老龄化→前列腺疾病高发。 •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
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 治疗及预后取决于早期诊断。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传统五叶分区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胆碱浓度明显升高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前列腺增生
腺体和基质细胞数量增加
(Cho+Cr)/Cit值降低

磁共振成像检查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磁共振成像检查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磁共振成像检查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检查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收集27例经手术证实为前列腺癌的患者,术前均进行MRI检查,其中18例行增强扫描,扫描序列主要包括轴位T1加权成像,轴位、矢状位、冠状位脂肪抑制T2加权成像,轴位DWI弥散成像,增强轴位、矢状位、冠状位脂肪抑制T1加权成像。

将MRI检查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在增强MRI检查中病灶均被发现,80%的病灶发生在外周带。

结论:磁共振成像检查对前列腺癌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关键词】前列腺癌;磁共振成像;增强【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3-0026-03The diagnostic value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prostate cancer Guo Jiasheng,Jin Lili, Jiang Shengdong,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Hangzhou 310009,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prostate cancer. Methods Collect 27 cases confirmed by surgery for patients with prostate cancer, were performed preoperative MRI, including 18 routine enhancement scanning, scanning sequence including axial t1-weighted imaging, axial and sagittal and coronal fat suppression T2 weighted imaging, shaft a DWI imaging, can strengthen the axial and sagittal and coronal a fat suppression T1 weighted imaging. The MRI diagnosis compared with surgical results. Results In the enhanced MRI lesions are found, with 80% of the lesions occur in the outside weeks.Conclusion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examination has important diagnostic value of prostate cancer.【Key words】Prostate cance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 To enhance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预后及治疗主要取决于早期诊断与术前分期,临床对前列腺癌的筛查主要靠直肠指诊和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1]。

磁共振波谱(MRS)对前列腺癌诊断的价值

磁共振波谱(MRS)对前列腺癌诊断的价值

磁共振波谱(MRS)对前列腺癌诊断的价值目的分析磁共振波谱成像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

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4月—2017年10月该院收治的的72例行磁共振波谱成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证实分为前列腺癌组和前列腺增生组,每组36例。

对比两组患者的CC/C值,并分析磁共振波谱成像结果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结果病理学诊断结果显示阳性38例,而磁共振波谱显示阳性36例,诊断敏感度为94.74%,特异度为89.47%。

前列腺癌组患者CC/C值为(2.02±0.46),远高于前列腺增生患者CC/C值(0.75±0.1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磁共振波谱成像方式诊断前列腺癌,能够保证其具有较高敏感度,特异度结果也比较理想,因此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value of MRS in diagnosis of prostatic carcinoma. Methods 7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MRS diagnos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6 to October 2017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fter confirmation,with 36 cases in each,and the CC/C value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and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the MRS resul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38 positive cases,and the MR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36 positive cases,and the diagnosis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were respectively 94.74% and 89.47%,and the CC/C value in the prostatic carcinoma group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hyperplasia of prostate gland group,[(2.02±0.46)vs (0.75±0.13)],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MRS in diagnosis of prostatic carcinoma can ensure the higher sensitivity and the specificity results are ideal,therefore,it is of obvious clinical value.[Key words] MRS;Prostatic carcinoma;Diagnosis前列腺癌是常見的中老年恶性肿瘤,传统上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临床主要采用通过直肠指诊或检查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等方式开展,如果需要对疾病作进一步确诊,则主要通过直肠内超声检查的方式发现直肠指诊无法触及到的癌结节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引导穿刺的方式进行活体检查[1]。

前列腺癌的MR诊断分析

前列腺癌的MR诊断分析

前列腺癌的MR诊断分析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常通过医学影像学中的磁共振(MR)进行诊断
和分析。

MR诊断前列腺癌主要通过观察前列腺体积、形态、信号强度和强化特征等来评估前列腺的良恶性。

在MR图像中,前列腺通常呈现为T2加权图像中高信号,T1加权图像中低信号的结构。

前列腺癌通常呈现为T2加权图像中低信号,T1加权图像中高信号的异常区域。

通过比较
前列腺和异常区域的信号强度差异,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可能存在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在MR图像中的形态学特征也具有诊断意义。

前列腺癌常呈现为焦点性、局部浸润性或弥漫性增厚等形态学异常。

焦点性异常往往表现为局部结节,边界清晰,常与前
列腺的包膜分界明显;局部浸润性异常表现为前列腺的局部区域增厚,边界不清晰,常与
前列腺包膜紧贴;弥漫性增厚异常则表现为整个前列腺区域的非对称性增厚。

在MR图像中,可通过对前列腺病变区域进行增强扫描来获取更多信息。

前列腺癌通常具有较高的增强强度,而前列腺的正常组织则增强程度较低。

这一特征可以通过静脉注射
造影剂(如磁共振造影剂Gd-DTPA)来观察。

MR弥散加权成像(DWI)和MR波谱成像(MRS)也是前列腺癌诊断中常用的技术。

DWI 可以测量组织中水分子的扩散情况,前列腺癌通常表现为高扩散系数,有助于区分恶性病变。

MRS则可以提取病变区域的谱线,通过分析其中的代谢物类型和浓度来评估病变的恶
性程度。

MRI检查对诊断前列腺癌有何意义

MRI检查对诊断前列腺癌有何意义

MRI检查对诊断前列腺癌有何意义前列腺癌是男性生殖系统最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且年龄越高,发病概率越大,此外还有着比较明显的地区差异,就当前来说欧美地区发病概率明显更高,在系列调查中显示,该种癌症的发病概率仅次于肺癌,因此需要我们对其格外关注,对其基本特征、发病机理等有清楚的了解,在发现有该方面的趋势后,应及时到医院配合医生进行MRI检查,该种检查方式可以评估前列腺内部肿瘤病灶的大小、侵犯范围、是否存在盆腔淋巴结的转移、是否存在骨盆局部的骨转移,效果极好,能够让我们对自身的前列腺情况进行最真实、全面的了解,提前干预、避免问题严重化。

1.前列腺癌发病原因有哪些?当前前列腺病发病病因还不能完全确认,但可能与种族、食物、性激素、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结合芬兰、丹麦、瑞典等国的相关研究,该病发病大概有40%的概率是来源于遗传基因变异,也有一些分子生物学研究揭示了各种类型的染色体畸变,其与环境致癌因子间存在复杂但又相互依赖的关系,但是具体的情况仍有待考究。

2.MRI如何检查诊断前列腺癌?在通过MRI来检查前列腺癌时,会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故而要求患者能够配合好医生的整个检查流程,以此来保证检查准确性。

关注以下要点:患者体位、相关准备。

要求患者保持膀胱充盈,可适当喝一些水,但应保持量,因若是过多充盈可能会造成波动伪影,但若是充盈不足或者是膀胱排空,又不利于医生观察膀胱壁受累真实情况及其与前列腺间的关系;同时可让患者保持仰卧位,让中心线居于耻骨联合上方;确定场强和线圈、扫描视野。

MRI检查前列腺多是小视野检查,检查范围覆盖精囊、前列腺即可;而盆腔的大范围、大视野扫描多是观察淋巴结转移、PCa盆腔具体情况。

若需转移灶或者病变区域大,应选择涵盖盆腔的大视野扫描方法,展示盆腔的整体转移情况;抑制要求。

其中DWI检查方式要求抑脂扫描,轴面T2WI检查要求完成轴面抑脂、不抑脂序列扫描;确定检查时间。

在对患者进行活检时,若是出血会干扰 PCa 诊断结果,故而应先对前列腺展开穿刺活检,并要求活检时间与MRI检查时间之间的间隔不低于4周,且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延长间隔时间,以此来达到更好的检查效果。

MRI定量分析在前列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MRI定量分析在前列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MRI定量分析在前列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发表时间:2020-09-21T06:28:14.098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0年6期作者:葵旭[导读] MRI定量分析可以更加准确的诊断肿瘤的良恶性,有利于后续的判断和治疗,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极大的价值。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425000【摘要】目的:研究MRI定量分析在前列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作用,发挥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9年5月到2020年5月接诊的前列腺肿瘤患者100位,将其分为两组,对实验组患者进行MRI定量分析,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仪器分析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观察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应用了MRI,发现34例良性肿瘤,MRI的图像表现为边缘清晰、形状规则;还发现了16位恶性肿瘤,其图像表现位边缘不清晰、形状不规则。

对照组观察没有实验组清晰准确,给诊断治疗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

结论:MRI定量分析可以更加准确的诊断肿瘤的良恶性,有利于后续的判断和治疗,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极大的价值。

【关键词】MRI;前列腺;良恶性肿瘤;临床价值MRI是指磁共振成像,通过原子核在磁场中的运动来成像的物理现象,是医学里较为新兴的技术,其特点是不会有电离辐射,对人的身体没有伤害;可以重建出三维甚至四维的人体图像,根据磁共振信号的强弱呈现出不同的亮度,有利于医生的观察和整治;磁共振的成像没有骨的阴影,可多方位多角度观察人体内部,分辨能力优于CT等。

前列腺肿瘤分为前列腺上皮肿瘤和前列腺间叶肿瘤,有很多是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到尤其是中老年男性患者的生命安全,其表现为排尿困难和尿血等现象。

本次实验是为了研究MRI定量分析在前列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判断和治疗,开发其临床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5月到2020年5月一年时间内来我院就诊的前列腺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采用MRI定量分析,对照组按常规仪器分析。

临床观察磁共振波谱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临床观察磁共振波谱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临床观察磁共振波谱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在临床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随机选择8例前列腺正常患者作为波谱对照组,选取前列腺增生患者14例,前列腺癌可疑患者48例,进行MRS波谱检查,分析波谱曲线特征,计算CC/C值,对照病理结果,评价磁共振波谱曲线变化、CC/C值与前列腺癌的关系。

结果与正常波谱曲线比较,对于前列腺癌患者病灶区域波谱将出现Cit峰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Cho峰显示不同程度的升高,CC/C值也不同程度升高,其峰值变化范围、以及CC/C值与前列腺肿瘤恶性程度成正比。

结论磁共振波谱分析检出代谢物的变化,通过观察波谱变化,以及计算CC/C值,对于临床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标签:磁共振波谱;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技术是近年来随着磁共振仪器设备的更新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磁共振波谱分析技术是目前唯一能无损伤探测活体组织生物化学和代谢特性的方法,是临床获取疾病病理形态改变之前早期代谢变化的手段;磁共振波谱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空间定位、侵袭性判断及疗效评估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该院采用飞利浦3.0T磁共振仪,采用并行采集腹部线圈,对2010年7月份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可疑患者进行波谱分析,结合病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探讨磁共振波谱在临床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该院就诊前列腺疾病患者62例,正常无疾病对照组8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4.2岁。

根据超声、以及PSA结果,将患者分为前列腺正常组、前列腺增生组、前列腺癌高危可疑组、前列腺癌普通可疑组。

分组标准:A组(前列腺正常组):正常人群,经腹超声测量前列腺体积正常,回声正常,化验PSA 值正常;B组(前列腺增生组):排尿不畅患者,经腹超声测量前列腺体积增大,回声正常,化验PSA值正常;C组(前列腺癌高危可疑组):排尿不畅患者,经腹超声示前列腺结节,化验PSA结果≥50 ng/mL;D组(前列腺癌普通可疑组):排尿不畅患者,经腹超声示未见结节,化验PSA结果20 ng/mL≤PSA0.1,方差不齐,采用Cox近似t检验,t=9.05,P<0.01,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ASL MRS联合PSA在诊断前列腺癌及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价值

ASL MRS联合PSA在诊断前列腺癌及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价值

ASL MRS联合PSA在诊断前列腺癌及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价值梅亚军;姜黄维;金平;林敏【摘要】目的探讨动脉自旋标记技术(ASL)、磁共振波谱成像(MRS)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诊断前列腺癌(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价值.方法收集44例患者行常规MRI、ASL及MRS检查,均获得PSA数据,其中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为PCa的患者20例,BPH患者24例.在常规上观察前列腺的形态、病变位置、信号特点及肿瘤侵犯范围.ASL上结合常规MRI测量病灶的灌注改变.MRS上测量胆碱+肌酸(Cho+Cre)/枸椽酸盐(Cit)比值(CC/C).结果 20例PCa,18例位于周围带(PZ),其中4例同时累及PZ和CG,5例累及对侧,另2例仅位于中央腺体(CG),T2WI表现为结节状或片状低信号;17例DWI呈高信号,3例呈等信号,T1WI 呈等、低信号;9例包膜完整,11例突破包膜.24例BPH,23例位于中央带及移行带,前列腺的外形增大,压迫膀胱颈,1例位于PZ;T2WI图像上8例表现为弥漫性混杂信号,14例表现为大小不等的圆形或结节状高信号,2例以低信号改变为主,DWI呈等或稍高信号,包膜完整,周围带受压变薄.T2WI诊断标准,20例PCa患者平均评分为(3.70±1.13)分,24例BPH患者平均评分为(1.96±0.91)ml/(100g·min),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MRS检查20例PCa患者病灶(CC)/C比值明显升高,为(2.09±0.85),24例BPH患者病灶(CC)/C比值为(1.02±1.05),二者间比值有显著差异(P=0.001).ASL检查20例PCa患者病灶的平均灌注值为(130.97±37.6)ml/(100g·min);非肿瘤区的平均灌注值为(78.30±13.3)ml/(100g·min),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PCa病灶灌注明显增高.24例BPH的平均灌注值为(89.1±24.8),与PCa患者病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BPH的灌注较PCa病灶低.PSA数据显示20例PCa的PSA范围是8~1119.2ng/ml,其中>10ng/ml者17例,<10ng/ml者3例;24例BPH的PSA范围为1.17~101ng/ml,其中>10ng/ml者9例,<10ng/ml者15例.MRS、ASL联合PSA明显提高了鉴别诊断PCa和BPH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达到95.0%,87.5%,90.9%.结论 ASL、MRS联合PSA明显提高了鉴别PCa和BPH的诊断准确率.【期刊名称】《浙江临床医学》【年(卷),期】2018(020)006【总页数】4页(P1017-1020)【关键词】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磁共振波谱;前列腺特异抗原;动脉自旋标记技术【作者】梅亚军;姜黄维;金平;林敏【作者单位】310005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放射科;310005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放射科;310005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放射科;310005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前列腺癌(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

MRI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良性增生诊断中的价值

MRI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良性增生诊断中的价值

MRI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良性增生诊断中的价值目的探讨MRI诊断前列腺癌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价值。

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7月~2013年5月47例经病理证实前列腺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及MRI影像资料。

结果MRI诊断PC(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是90.3%(28/31)、87.1%(27/31);诊断BPH(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敏感性、特异性是87.5%(14/16)、81.3%(13/16)。

PC组病变发生于外周带占有27例,发生于中央带有1例,中央带与外周带均受累占3例,侵及包膜20例,侵及精囊腺18例,骨转移16例,淋巴结转移8例,直肠、膀胱受侵犯2例。

BPH发生于中央带有14例;发生于外周带共2例。

结论MRI对前列腺癌及良性前列腺增生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是诊断前列腺疾病较有效的检查方法。

标签: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MRI ;诊断价值前列腺癌及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最常见的前列腺疾病,并呈明显上升趋势。

早期准确判断PC及BPH对于临床诊治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

MRI 是目前公认的最好的无创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疾病的检查方法,MRI的多序列扫描、动态增强扫描、弥散成像及波谱成像,可以明确病变大小、方位、侵犯范围及进行良恶性鉴别。

本研究回顾分析PC及BPH的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敏感性、特异性,探讨MRI在前列腺良恶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1年7月~2013年5月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31例PC、16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①PC组:31例,年龄63~86岁,平均72.6岁,患者病程0.1~9年,平均病程(4.5±1.5)年,主要症状排尿困难、血尿、PSA明显升高等;②BPH组16例,年龄58~81岁,平均69.1 岁,患者病程0.5~10年,平均病程(5.0±1.7)年,主要症状有尿频、排尿困难、PSA轻度升高等。

1.2 MR检查方法采用西门子1.5T磁共振机,腹部体线圈,检查前适度充盈膀胱,成像序列包括前列腺及精囊范围常规横轴位T1WI及T2WI,矢状位或冠状位T2WI,所有病例均作弥散成像横轴位及动态增强扫描[2]。

前列腺癌诊断中磁共振波谱成像的价值分析

前列腺癌诊断中磁共振波谱成像的价值分析

前列腺癌诊断中磁共振波谱成像的价值分析【摘要】目的:探析磁共振波谱成像运用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33例为研究对象,均行磁共振波谱成像检查,并且将病理诊断结果作为基本依据,对磁共振波谱成像的准确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特异性以及敏感性进行计算。

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本组的33例患者中,经磁共振波谱成像检查,30例确诊,准确率为90.91%,并且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特异性以及敏感性分别为90.91%(30/33)、84.85%(28/33)、84.85%(28/33)以及93.94%(31/33);同时,移行带及正常周围带与前列腺癌灶的CC/Ci值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上给予前列腺癌患者磁共振波谱成像检查,不仅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还具有操作简单、敏感性高等优点,值得推广。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成像;前列腺癌;诊断价值前列腺癌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在老年男性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由于发病早期缺乏典型症状,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经为中期或者晚期,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生存率不高,所以早诊断、早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1]。

因此,本文对磁共振波谱成像运用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33例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男性,年龄59-76岁,平均(65.6±10.2)岁。

入选标准:①符合前列腺癌诊断标准,且经病理学检查确诊;②患者自愿参与,且签署知情同意书;③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它恶性肿瘤者;②不愿意参与研究者;③精神严重异常或者障碍者。

1.2方法所有患者均行磁共振波谱成像检查,选择Siemens Verio 3.0T磁共振扫描仪,检查前2d,叮嘱患者合理安排饮食,主要为无渣饮食,扫描前,排清宿便,适度充盈膀胱,扫描时,叮嘱患者保持平稳的呼吸,先按照常规方法,对患者进行盆腔扫描,运用快速自旋回波(TSE)序列,横断位T1WI(TE=11MS,TR=700ms),横断位T2WI、冠状位、矢状位T2WI(层间距=0.7mm、层厚=3.5mm、FOV=20cm×20cm、TE=101ms、TR=4000m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列腺左侧外周带癌,临床III期,Gleason评分7,癌区MRS比值均值为1.65;CD34示染 色的血管较明显增多;VEGF示胞浆染色加深;HE示细胞核异型性较明显,腺体结构基本 破坏,细胞核较明显增多;Ki-67可见较多棕色的肿瘤细胞。
先进性及创新点
• 磁共振波谱是目前唯一的无创性活体分子影像检
查方法;
• 省内首家采用体表线圈,克服了以往直肠内线圈
的缺点,使该项检查得以在临床广泛开展;
• 病源丰富,检查方法应用得当,严格质量控制, 使检查结果准确性大大提高,临床认可度高,更 促进了该项检查的开展,形成社会效益与经济效 益双赢的良性循环。
磁共振波谱诊断前列腺良恶性 疾病的价值

疾病。

• 前列腺疾病是中老年男性泌尿系统最常见
• 在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 趋势。
早期诊断
前列腺癌的治疗 取决于 及其预后 术前分期
手术或放疗
治愈率 生存期 死亡率
因此,对前列腺疾病的早期定性诊 断和鉴别诊断尤其重要。
直肠指检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MRS与前列腺癌肿瘤增殖及血管生成相关性
细胞密度 r P Ki-67 r P MVD r P VEGF
r
P
MRS 0.722 0.000 0.611 0.003 0.492 0.020 0.469 0. 028
正常前列腺MRI表现
正常前列腺MRS表现
前列腺增生的MRI表现
前列腺增生的MRS表现
70 86

通过与病理结果的对照分析,我们发
现MRS与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期、血管生成及
肿瘤增殖均具有一定相关性。

肿瘤血管的生长,为肿瘤细胞的增殖
提供了条件,因而使组织中Cho代谢旺盛, 而腺体的破坏,使组织中Ci浓度下降,故 (Cho + Cre )/ Cit 比值增高,两者表现 出一定的相关性。

我们通过对正常前列腺、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癌各组病例的收集、数据测量及统
计分析,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发现三组病
例的波谱(Cho+Cre)/Cit比值为:
正常前列腺<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且两
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各组间(Cho+Cr)/Ci比值结果的比较
组别 正常外周带 BPH外周带 分区数 120 150 X±SD 0.25±0.24 0.52±0.37 H 47.84 P 0.000
前列腺疾病 的诊断方法
经直肠超声引导穿刺活检 CT MRI

磁共振成像(MRI)是目前诊断前列腺
疾病较理想的方法,磁共振波谱(MRS)通
过观察活体内前列腺组织的物质代谢变化,
可弥补常规MRI的不足,准确鉴别前列腺良
恶性病变。
前列腺波谱检测参数
• 枸椽酸盐(Citrate, Cit)2.6-2.7ppm • 胆碱(Choline, Cho)3.2ppm
癌区
110
2.47±1.71

通过比较MRS与常规MRI检查,发现MRS
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
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常规MRI检查。
各种MR技术对前列腺疾病诊断价值(%)
组别
敏感性 特异性 准确性 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
T2WI-fs MRS
79 89
56 7668ຫໍສະໝຸດ 8366 813.0T体表线圈的特点
• 无痛苦检查。
• 可重复性好。
• 伪影少。
• 大大缩短检查时间。 • 图像清晰,波谱分辨率高。
项目开展情况
• 自我科引进3.0T高场MR扫描仪以来,
由于采用体表线圈进行前列腺波谱检查,
克服了以往直肠内线圈的弊端,因此广受
临床科室及患者认可,项目得以广泛开展,
平均每日3-4名患者接收该项检查。
前列腺癌的MRI表现
前列腺癌的MRS表现
左侧前列腺尖前部癌,临床II期,Gleason评分6,癌区MRS比值均值为1.35; CD34示染 色的血管数量稍多;VEGF示胞浆轻度染色;HE示细胞核轻度异性,细胞核增多,腺体结 构异常,细胞密度轻度增高;Ki-67可见散在的染色肿瘤细胞,数量较少 。
• 肌酸(Creatine, Cre)3.0ppm
• 比较不同个体间前列腺代谢的差别用 (Cho+Cre)/Cit比值
前列腺波谱检查的接收线圈
• 直肠内线圈 • 体表线圈
直肠内线圈的特点
• 以往应用较多(受设备限制) • 缺点:病人较难耐受;干扰因素多(运动 伪影、近场效应伪影等);检查全程时间 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