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2节城市化导学案中图版必修2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城市化教案 中图版 必修2

高中地理城市化教案 中图版 必修2

城市化学习目标1.理解城市化的内涵及标志。

2.理解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发展中的差异,城市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正确认识城市化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懂得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

学习提示通过分析、比较,来区别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发展中的地区差异性,重点理解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及城市化进程的地区性差异,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思路城市化城市化的内涵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的过程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地区扩散的过程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发达国家的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仍以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为主城市化与空气污染城市化与水污染城市化与原生态环境改变城市化与地面沉降本节课标的要求: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上一节学习的“城市的空间结构”是把城市作为一个面,深入剖析城市的内部结构。

本节教材内容是把城市作为一个点,从总体上认识城市的发展过程——城市化这部分内容。

教材内容分为前后紧密联系的三个部分:一是城市化的内涵;二是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三是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内涵的明确是学习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的基础,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的学习又反过来有助于加深对城市化内涵的认识,同时也有助于更好地明白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世界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速度更快,大城市化趋势更明显,使人口和工业过度集中于城市,加上人类的不合理活动的影响,许多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了不少社会、经济、环境方面的问题,其中环境质量下降问题尤为突出,应重点加以探讨。

“城市化的内涵”这部分内容介绍什么是城市化。

城市化是一个过程,其概念尚无一个统一的解释,因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最好运用一些具体的案例来解释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的过程,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地区扩散的过程。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2.1 城市的空间结构课件 中图版必修2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2.1 城市的空间结构课件 中图版必修2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的空间结构
课标阐释
1.结合图表,理解城 市功能分区的形成, 了解城市的主要功 能区 2.结合具体案例,掌 握城市空间结构形 成的原因
3.结合实例,了解城 市规模与城市地域 结构的联系 4.结合示意图和具 体案例,理解不同规 模城市服务功能的
差异
激趣诱思
右图是纽约曼哈顿区的景观图。中心商务 区(CBD)是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和城市经 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企业的商务活动和生 产活动在空间上逐渐分离,企业的商务活动 从工业生产区分化出来,向城市中心地段集 聚和迁移而形成的城市功能区。在景观特 征上,高楼林立是城市 CBD 的标识。中心商 务区建筑高大稠密的原因是什么呢?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结合材料探究: (1)甲、乙两图中位于市中心的是哪个功能分区?原因是什么? 提示:商业区。原因:有多条道路穿过,通达度高,可以接近最大 的消费人群。 (2)乙图显示,在市中心附近会出现住宅区,为什么? 提示:虽然位于市中心附近,但远离主要公路,通达度较低,租金 较低,因此形成住宅区(低级),而没有形成商业区。
一二
思考讨论 下图中,乐平市与刘家庄的服务范围和服务功能有何 不同?
一二
提示:乐平市的服务范围大,服务种类多,服务功能强;刘家庄的 服务范围小,服务种类少,服务功能弱;乐平市的服务范围包含刘家 庄的服务范围。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判断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苏州市以古城为基础,合并
周边城镇,新建成东部新加坡工业园区和西部高新园两大新城区
(下图),发展成为面积130多平方千米、人口达221万的特大型城市。 苏州市新加坡工业园区地处旧城东面景色秀丽的金鸡湖畔,逐渐

金版新学案高中中图版地理必修2课件第2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212

金版新学案高中中图版地理必修2课件第2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212

距近,六边形数目多
从区域总体看,高级中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高
中心地职能间的关系
级中心地服务范围覆盖低级服务范围,从而构成
层次分明的空间网络系统
第十九页,共34页。
地理 必修2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课标自主落实
5.正六边形市场区的形成
学案互动探究
攻略名师点拨
备考水平测试
课时作业
第二十页,共34页。
第二十一页,共34页。
地理 必修2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课标自主落实
学案互动探究
攻略名师点拨
备考水平测试
课时作业
1.规划建设的功能区是行政干预的结果,不受历史、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 响
该观点错误。城市功能区规划的制定,已经充分考虑到地域功能分区的内在 地域分异规律,是历史、经济、社会因素的综合体现,并不是盲目的主观意志。
攻略名师点拨
备考水平测试
课时作业
下图是某城镇用地布局规划方案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第十一页,共34页。
地理 必修2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课标自主落实
学案互动探究
攻略名师点拨
备考水平测试
课时作业
(1)该方案突出优点是规划中的( )
A.居住区紧靠旧城、邻近铁路
B.居住区环境好、建筑工程量小
攻略名师点拨
备考水平测试
课时作业
备考(bèikǎo)水平 测试
第二十三页,共34页。
地理 必修2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课标自主落实
学案互动探究
攻略名师点拨
备考水平测试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20 世纪 60 年代,我国西部某平原地区在各集镇形成周期性集市。农历每月 内,集市逢一、四、七在①地,其余各天分别在周围六个集镇,如右图所示(初 一、十一、廿一为逢一,其余类推),回答 1~2 题。

中图版地理必修二2.1城市的空间结构导学案设计+练习

中图版地理必修二2.1城市的空间结构导学案设计+练习

2.1 城市的空间结构 (一)学习目标:1、理解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2、识记并理解城市的主要功能区类型及其区位特点3、理解并掌握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重、难点分析1.学习重点: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2.学习难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含义、城市各功能区的分布规律以及形成原因第一部分 自主学习(预习课本,思考问题)一、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空间结构指构成城市的___________在 上的________及其__________。

主要功能区:(1)中心商务区(CBD):①布局:一般位于城市 部位。

②特点: 便利、 发达,早晚 大,人口 大。

(2)商业区:①组成:由 和各种 组成。

②布局:多分布于 或 。

③特点: ,人流量大, 高,土地利用 。

(3)住宅区:①特点:有成片住宅楼及配套服务性设施,是城市中 的用地方式。

②类型⎩⎪⎨⎪⎧ 企业或单位职工住宅区市政统一规划建设的住宅区 ③分化⎩⎪⎨⎪⎧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 (4)工业区:①布局:一般分布在城市 ,靠近 、 、 等交通便利的地带。

②特点:工业区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 、 、 和水污染,因此工业区位选择还要考虑 。

(5)其他:如 、 、混合功能区、郊区等。

二、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1)历史原因:城市形成初期,一些早期的功能分区 ,自然发展成现代城市的某种功能区。

(2)经济原因:(主要因素)城市中心地区土地 ,形成 区城市外围土地价格逐渐 ,向外依次形成 区和 区。

(3)社会原因:包括 、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等。

收入是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知名度对于住宅区的选择有很大影响;种族因素对住宅区的分化的影响也很大。

(4)行政原因:政府通过 和 ,合理引导或明确划定不同功能区。

第二部分 合作探究 (结合课本知识,探寻下列问题的解决方法)1、 毎个城市都具备各种功能区吗?各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限吗?2、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远近的变化有何异同?(2)如果由各类用地的付租能力来决定土地 的用途,那么图中OA 最有可能成为哪一类功能 区?AB 和BC 呢?第三部分 随堂检测(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1、关于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成因叙述,错误..的是 ( ) A.历史、经济和社会因素只是普遍影响各类城市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因素B.政府行为的城市规划对城市功能区的形成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C.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只是间接影响城市地租的高低D.种族因素对住宅区分异影响较大,但对我国绝大多数城市而言基本不产生作用★2、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 .经济因素B .交通状况C .绿化水平D .教育环境★3、北京城以古代皇宫为中心,并以皇宫为中心形成一条南北向中轴线。

中图版地理必修二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城市化知识点总结

中图版地理必修二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城市化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结构1.城市空间结构:指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其组合状况。

2.城市功能区:功能区面积区位特点功能区特点中心商务区(CBD)小位于城市中心或次中心建筑物高大密集、经济活动频繁、交通便捷、通信发达,早晚人口流动量较大,人口昼夜差异大商业区小呈点状或条带状分布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对交通条件要求最高住宅区最大,最普遍地价适中,环境洁净出现高级与低级住宅区的分化,且背向分布工业区大向市区外缘扩展和迁移,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专业化程度高,积聚性强,形成片状工业区,因减低成本和环境要求而远离城市中心图表补充:①高级住宅区位于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区,一般靠近文化区;(如高坡地形、河流上游、盛行风上风向、靠近文教区等)②低级住宅区接近内城和工业区,生活设施和环境差。

③在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设置防护带,以隔离污染、净化空气,减少对居住区的污染④有污染的工业区布局特点:交通便利、盛行风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最小风频上风向)、河流下游、远离居民区和农田⑤各功能区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

3.城市功能区形成的原因:a历史因素:早期功能的延续(如北京的故宫,早期是中国政治中心区,现在则是文化旅游区)b社会因素:社会地位、宗教信仰、生活方式,(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分化,英国伦敦的唐人街,北京牛街回民小区,美国黑人区等)c行政因素:政府政策、城市规划d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城市中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离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②交通通达度(穿过的道路越多,距交通干线越近,交通通达度越高,地租越高)。

因此,一般来说,市中心地租最高,沿交通线往外地租逐渐下降,在道路交汇处又有所上升,形成地租次高中心,随后往外又继续下降。

如图,受经济因素影响下的城市功能分区:A为商业区,B为住宅区,C为工业区4.城市等级:用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二节城市化课件中图版必修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二节城市化课件中图版必修

主要标志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精选ppt
8
(3)城市化的本质:第二、第三产业的建立和集聚。 2.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 (1)城市化进程加快:发达国家已进入后期阶段,发 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已构成现代城市化的主体。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同:
精选ppt
9
项目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城市化先于工业 与工业
精选ppt
25
(2)促使两省人口向城市迁移的“拉力”因素主要是 ()
A.城市高楼林立,环境优美 B.城市就业机会多 C.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D.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精选ppt
26
解析:第(1)题,从表中资料可知,与安徽省相比, 江西省前十年城市化速度较慢,后十年城市化速度较快。 第(2)题,城市就业机会多成为两省人口向城市迁移的主 要“拉力”因素。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精选ppt
1
第二节 城市化
精选ppt
2
课标要求
运用有关资料, 概括城市化的过 程和特点,并解 释城市化对地理 环境的影响。
课标解读
知道:城市化的概念、标志及 世界城市化进程。 理解:不同国家城市化的时间 差异和地区差异及城市化对地 理环境的影响。 应用:能够根据有关资料,分 析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 点、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 措施。
再城市化
20世纪80 年代以后
人口迁回 市区
精选ppt
22
成因
市区人口 城市的拉
激增,地 动和乡村
价上涨, 的推动
交通拥挤
为追求 更好的 生存环 境
市中心区 开发,高 科技产业、 第三产业 的发展
图解
精选ppt

高中地理 2.2《城市化》教案_1中图版必修二

高中地理 2.2《城市化》教案_1中图版必修二

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2.2 城市化教案一、教学内容1.城市化的内涵2.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城市化内涵,并能运用于分析生活中城市化的具体实例。

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

●过程与方法课堂中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提高他们对地理信息的分析、处理和转化能力,提高学生地理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活环境的关注和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难点: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四、设计思路●尽可能从我们生活的城市着手●尽可能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尽可能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尽可能利用教材但不依赖教材五、教学过程导入:用深圳新老照片的鲜明对比,调动学生对城市化问题的思考。

〔一〕城市化内涵1.提出问题:对比今天和20多年前的深圳,你认为有哪些变化?2.由学生自由发表观点,引导学生从答案中概括出城市化的内涵。

〔二〕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1.读“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200年〕〞图,分析得出规律。

2.学生活动:引导学生读“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图,让他们自己动手把柱状统计图转化为坐标折线图,并从中总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的差异。

●大城市化趋势明显1.引导学生“世界特大城市的发展趋势〞表和“世界超大城市发展趋势〞表,帮助他们从中提取信息,并归纳成结论。

2.读“世界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带〞图,讨论大城市带形成的有利地理条件。

●发达国家的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借用伦敦城市化的案例,创造课堂情境,让学生体会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全过程,并启迪他们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获得结论。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仍以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为主教师提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分析其原因,进而得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三〕小结。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第2节 城市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第2节 城市

第二节城市化课程标准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实质,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解释城市化的有关现象。

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重点)3.解释城市化带来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措施。

(重难点)[基础知识梳理]教材梳理1 城市化的概念阅读教材P32,填写下列知识。

1.概念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具体表现教材梳理2 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阅读教材P33~P37前两自然段,填写下列知识。

1.城市化的本质第二、第三产业的建立和集聚。

2.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1)城市化进程加快:发达国家已进入后期阶段,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已构成现代城市化的主体。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同(4)出现了巨大的城市带 ①世界上最著名的六大城市带②共同特征⎩⎪⎨⎪⎧自然条件:中纬度平原地带政治经济:都是国家或大洲,乃至全世界的政治经济中心空间分布:大多呈带状延伸扩展图表解读 1.读教材表2-2-1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据表分析: (1)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和速度差异。

(3)比较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数量。

提示 该表通过具体数字直观地反映了世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特点。

对表中数字进行比较分析,可获得以下结论:(1)世界城市化进程在20世纪后半期明显加快,城市人口从1950年的7.34亿增加到2000年的28.54亿,城市化水平从1950年的29.2%上升到2000年的46.6%。

(2)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目前速度开始减慢;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但速度快。

(3)从人数上看,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数已大大超过发达国家。

从20世纪70年代起,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数开始超过发达国家;到2000年,两者之比接近2∶1。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二节城市化课件中图版必修2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二节城市化课件中图版必修2
第四十一页,共45页。
[活学巧用] 2.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 宅基地上建起了“握手楼”(如图)。据此完成(1)~(2)题。
第四十二页,共45页。
(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 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 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2)“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 A.居住人口减少 B.城区房价昂贵 C.人居环境恶化 D.城区不再扩大
第二十一页,共45页。
[思维拓展]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区别
比较 城市化
郊区城市 化
时间
19世纪到20世 纪上半叶
20世纪 50—70年 代
人口由乡村 迁往城市, 表现 农村地域转 变为城市地 域
人口由市 区迁往郊 区
逆城市 化
20世纪 70—80 年代
人口由 市郊迁 往农村 和小城 镇
项目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城市化先于工业 与工业
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伴而行 化,且工业化水 化关系
平低
城市人口比重很高,其增 大量农民流入城
城市人 长已逐渐减慢或趋于稳 市,使城市人口
口变化 定,甚至出现了城市人口 急剧膨胀
向郊区和农村倒流的现象
第十页,共45页。
(3)特大城市迅速发展,超大城市发展速度惊人。 (4)出现了巨大的城市带。 ①世界上最著名的六大城市带:
答案:(1)D (2)B
第二十七页,共45页。
2.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 平、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和发达 国家城市人口,它们对应的曲线分别是( )
第二十八页,共45页。
A.①②③④ C.②④③①

2021-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第二节 城市化学案 中图版必修2

2021-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第二节 城市化学案 中图版必修2

第二节城市化一、城市化的概念1.概念: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表现(1)人口的集中过程: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

(2)地域的转换过程:城市用地扩展;城镇用地功能分化;土地景观发生变化。

(3)经济构造的变化:产业构造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变。

二、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1.城市化本质:第二、第三产业的建立和集聚2.特点(1)城市化的进程加快。

(2)兴旺国家和开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同。

①兴旺国家:城市化伴随工业化进展,出现城市人口向郊区农村倒流的现象。

②开展中国家:城市化先于工业化,城市人口急剧膨胀。

(3)特大城市迅速开展。

(4)出现了宏大的城市带。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问题(1)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如今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等。

(2)城市交通问题:主要表如今交通阻塞、交通事故、停车问题等。

(3)城市住宅问题:开展中国家多表现为住房紧张,存在贫民窟和棚户区;兴旺国家表现为中心空房过多,形成贫民窟,市中心区逐渐衰落。

(4)城市社会问题:主要表现为就业、贫困、种族歧视和社会争端等。

2.解决措施:主要有控制城市规模、进展合理规划、加强城市管理等途径。

教材P40考虑:从郊区城市化的标志入手展开调查,如近郊区人口的大幅度增长,工业向郊区扩展,近郊区景观的改变等。

郊区城市化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项:(1)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施行;(2)中心区危旧房改造与郊区新住宅建立加快;(3)城市交通、通信条件的改善等。

以下图为某城市20年来建成区面积和城市人口的年变化图。

读图,完成1~2题。

1.该图反映的地理现象是(B)A.工业化过程B.城市化过程C.逆城市化现象 D.区域化现象2.该现象最重要的标志是(A)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B.城市人口数量增加C.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增大D.城市中心区的面积扩大1~2.解析:图示反映出建成区面积和城市人口都不断增加,这是城市化过程的详细表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城市化课程标准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实质,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解释城市化的有关现象。

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重点)3.解释城市化带来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措施。

(重难点)[基础知识梳理]教材梳理1 城市化的概念阅读教材P32,填写下列知识。

1.概念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具体表现教材梳理2 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阅读教材P33~P37前两自然段,填写下列知识。

1.城市化的本质第二、第三产业的建立和集聚。

2.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1)城市化进程加快:发达国家已进入后期阶段,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已构成现代城市化的主体。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与工业化关系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伴而行城市化先于工业化,且工业化水平低城市人口变化城市人口比重很高,其增长已逐渐减慢或趋于稳定,甚至出现了城市人口向郊区和农村倒流的现象大量农民流入城市,使城市人口急剧膨胀(3)特大城市发展迅速,超大城市发展速度惊人。

(4)出现了巨大的城市带①世界上最著名的六大城市带②共同特征⎩⎪⎨⎪⎧自然条件:中纬度平原地带政治经济:都是国家或大洲,乃至全世界的政治经济中心空间分布:大多呈带状延伸扩展图表解读 1.读教材表2-2-1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据表分析:(1)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和速度差异。

(3)比较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数量。

提示该表通过具体数字直观地反映了世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特点。

对表中数字进行比较分析,可获得以下结论:(1)世界城市化进程在20世纪后半期明显加快,城市人口从1950年的7.34亿增加到2000年的28.54亿,城市化水平从1950年的29.2%上升到2000年的46.6%。

(2)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目前速度开始减慢;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但速度快。

(3)从人数上看,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数已大大超过发达国家。

从20世纪70年代起,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数开始超过发达国家;到2000年,两者之比接近2∶1。

2.读教材图2-2-5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据图分析两类国家城市化的差异及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不合理的原因。

提示左图展示了发达国家大城市人口迁移的情况,随着资本向郊区转移,大量城市人口向郊区倒流。

右图展示了发展中国家的城乡移民情况,大量农民进入城市,造成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发展不合理的原因:①农村劳动力过剩,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人口增长过快;②城市经济发展的水平与城市化的速度不相适应;③城市化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经济的畸形发展;④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⑤大城市就业困难,交通拥挤,贫民区环境质量差。

教材梳理3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阅读教材P 37~P 38,填写下列知识。

1.城市化问题(1)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等。

(2)城市交通问题:主要表现为交通阻塞、交通事故、停车问题等。

(3)城市住宅问题⎩⎪⎨⎪⎧发展中国家:多表现为住房紧张,存在贫民窟和棚户区发达国家:表现为市中心区空房过多,形成贫民窟,市中心区逐渐衰落(4)城市社会问题:主要表现为就业、贫困、种族歧视和社会争端等。

2.解决措施控制城市规模,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城市管理等。

[预习效果自测]1.正误判断:(1)城市人口数量增多,城市化水平一定提高。

( )(2)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最重要指标。

( ) (3)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一定程度上体现其社会发展水平。

( ) (4)当前,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城市化速度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

( ) (5)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

( ) (6)逆城市化是城市化的倒退。

( ) (7)城市环境问题是城市化的必然产物。

( )(8)有人戏称北京为“首堵”,其交通拥挤的根本原因是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低下。

( )(9)若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效仿美、加、澳的模式,追求宽马路、大广场等低密度、高标准建筑的布局,将会带来的后果是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 )提示 (1)× 城市化水平高低的衡量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若比重增大,则城市化水平提高。

城市人口数量增多,但如果农村人口数量增加的更多时,城市化水平仍会降低。

(2)√ 因为城市化包含了人口城市化和地域城市化两个方面。

但无论是产业上由农业向非农业的转移,还是空间上由乡村到城市的转移,均是以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迁移为根本的。

(3)√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它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

(4)× 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

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已进入成熟阶段,速度减慢,发展中国家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加速阶段,速度较快。

(5)√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

(6)×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城市中心区衰落,城郊地区发展的现象。

并不是城市化的倒退。

(7)×若是城市化过程中,做好城市环境的合理保护,则城市将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8)×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是城市人口的迅猛增加。

(9)√我国土地资源有限,尤其是耕地资源;效仿美、加、澳模式,势必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甚至蚕食有限的耕地资源。

联合国的《2017世界人口状况报告》中显示,到2018年全世界城市人口将达33亿,首次超过人口数量的一半。

据此回答2~3题。

2.关于城市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为城市起源奠定了物质基础②城市出现于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以后③城市都是由集市逐步演变而成的④最初城市功能主要为商品生产中心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下列不属于世界城市化最快时期的城市化现象的是( ) A.许多国家的城市发展不合理B.小城镇发展速度大大超过大城市发展速度C.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不断增多D.城市人口数量增长大于乡村人口数量增长解析城市是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由此出现了社会分工,形成集市演变而来,世界城市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在二战以后,世界城市化飞速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其具体表现为城市化速度快,大城市数目增多,特大城市不断涌现,甚至出现城市群或城市带。

答案 2.A 3.B下图是某地区A、B两个城市发展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下列关于该地区A城从阶段I到阶段Ⅲ地理环境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减少B.环境污染加剧C.城区下游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减小D.城区年平均气温升高5.下列关于阶段Ⅲ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开始出现逆城市化B.相对阶段Ⅰ、Ⅱ,中心区人口密度较高C.相对阶段Ⅰ、Ⅱ,中心区环境污染较轻D.城市沿河流延伸解析第4题,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破坏了原有生物的栖息地,会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生产、生活污染物排放量大,造成环境污染加剧;城市产生大量的人为热,造成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地面硬化地表水下渗少,地表径流速度加快,会造成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

第5题,阶段Ⅱ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开始减少,出现了逆城市化;由阶段Ⅰ到阶段Ⅲ城市中心的人口密度逐渐减小,主要是由于城市中心区污染不断加剧;由图可看出,城市沿河流延伸。

答案 4.C 5.D探究点一城市化的概念、进程和特点案例探究材料图1图2结合材料探究:(1)图1中,A、B、C、D、E反映的是什么过程?说明该过程的主要标志。

(2)图1中E—F反映的是什么现象?简述其成因。

(3)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分为两种类型。

图2中甲、乙分别属于哪类国家?分别说明其劳动力就业结构特点。

提示(1)城市化。

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城市数量增加及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2)逆城市化。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或郊区环境质量较好),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3)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在农业中就业比例低,在服务业中就业比例高;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在农业中就业比例高,在服务业中就业比例低。

反思归纳1.城市化的概念、动力和表现(1)概念: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城市化的动力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如下所示:(3)城市化的表现由图归纳城市化的表现如下:城市化表现具体表现人口的集中过程(丁乡村→甲城市) 城市人口总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镇数量增加,城镇密度加大;每个城镇的规模扩大地域的转换过程(乙乡村→乙城市新区;丙乡村→丙城市) 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农业用地发展为城区;城市用地功能进一步分化;土地景观发生较大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过程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伴随经济结构变化,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区扩散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如下图所示:城市化发展阶段特征出现的问题发展新趋向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低、发展缓慢问题较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中期阶段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加快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国家类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所处阶段后期,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初期、中期起步时间早晚目前速度慢快发展水平高(70%以上) 低(30%~40%)城市人口比重大小发展趋势逆城市化推进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不相适应发展结果①出现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②出现城市群;③注重营造高水平的人居环境①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入,加大城市就业、基础设施建设等的压力;②生态破坏,人居环境质量下降4.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区别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表现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城市中心区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口迁往农村和小城镇人口迁回市区成因城市的拉力和乡村的推力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开发中心区,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图解~(2)题。

(1)安徽省城市化进程的表现有( )A.2000~2010年已进入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B.2020~2030年城市化速度最快C.2010~2012年城市化速度减缓D.1990~1995年城市化速度最慢(2)目前安徽省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 )A.水平较低,发展较快B.水平较高,发展快C.水平低,发展慢D.水平高,发展慢解析第(1)题,注意该图横坐标时间间隔并不均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