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国内政府电子化服务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电子政务发展阶段

电子政务发展阶段

电子政务发展阶段世界各国政府都把电子政务作为优先发展战略的重点。

在我国虽然电子政务刚刚起步但在前几年的信息化工作中政府信息化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开始向更高层次发展。

难点:虽然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工作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仍存在不少困难。

观点:我国的电子政务才刚刚起步电子政务的理论和政策研究尚属空白应用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发展很不平衡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发展电子政务的任务十分紧迫。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视点:为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近期内应该通过整合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和改造政务数据库;健全和完善政府专网加快建设宽带高速政务网络系统;加强电子政务的软环境建设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保护网络安全等措施使电子政务大步向前发展。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引发着一场深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极大地推动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关系“十五”期间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建设“电子政府”不仅是世界新一轮公共行政管理改革和衡量国家及城市竞争力水平的标志之一更是推进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龙头。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我国电子政务开始向更高层次发展在我国虽然电子政务刚刚起步但是在前几年的信息化工作中政府信息化为电子政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国政府的网站已经有2200个在互联网上运行当然这些网络仅处在介绍政府的职能、法规、政策、办事程序还做不到公众的交互以及直接的网上办公。

现在国家部委已经在全国建立的广域网络和信息系统有80个因此我国开展电子政务不是空中楼阁已经具有比较好的基础。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我国电子政务可以分为初期缓慢发展和近几年来快速发展两个阶段。

初期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所开展的办公自动化(OA)工程建立了各种纵向和横向内部信息办公网络为利用计算机和通信网络技术奠定了基础;二是1993年底启动的“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这是中央政府主导的以政府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重点是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和部门传输数据和信息。

国内外政府数据治理研究进展及未来研究趋势

国内外政府数据治理研究进展及未来研究趋势

第33卷第1期2020年1月Vol.33,No.1Jan., 2020 Hebei Library Journa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国内外政府数据治理研究进展及未来研究趋势★牛丽雪白献阳(河北大学管理学院河北保定071002)摘要:政府数据的利用与治理,对发展数字经济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对目前已有的文献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政府数据治理的研究现状,明晰未来的研究方向和趋势。

目前国内外政府数据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数据治理概念、体系框架、成熟度模型、政策和标准、数据质量等方面,现有的研究局限表现在:数据治理成熟度模型的建构、数据治理的政策和标准等方面研究有待完善和优化。

未来应在政府数据治理的框架模型、成熟度评估体系、政策分析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关键词:政府数据治理;开放数据;数据政策;成熟度模型中图分类号:G203文献标识码:ADOI;10.13897/ki.hbkjty.2020.0004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已成为最宝贵的资产之一,成为驱动的新动力。

由于政府拥有着经济社会80%左右的数据,政府数据的开放共享对发展数字经济起着关键作用,产属性的凸显使政府数据成为数字经济重要的生产要素。

政府f 国,的生活,这〔有利于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公共,而且进公民、企业他组织和团体参与公共事务、产品、提供。

中国共产-届三中全会提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此后治理问了学界的重视。

政府作为体量的数据持有者和的数据使,必须抓住,提高管控运用数据的能力。

政府数据治理是产价值的前提和基础,能够质量,管理,提高决策质量,提升政府,进而促进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1+。

目前有关政府数据治理整体内容的述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通过对目前已有的文献进行梳理,分析政府治理的现状,明晰未来的研究方向和趋势。

笔者选取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数据库,在中国中以“政府数据治理”或者“政府信息治理”作为词进行主,得到175篇文献。

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与开展对策摘要电子政务在现代政府的职能和运行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实现政府组织构造的优化和行政效率的提高意义重大,因此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而随着当代社会国际竞争的日益剧烈,电子政务已经成为推动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力量,对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政府的电子政务建立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国民经济的开展和和谐社会的建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与兴旺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需要社会各界的继续努力。

本文从电子政务的根本概率入手,分析了我国目前电子政务开展的现状,在研究相关理论问题的根底上对目前我国在该领域存在的问题进展了分析和探讨,并指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力图为今后的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最后指出了开展电子政务的最终目的是推动其深入开展并为政府和公众效劳。

关键词:电子政务,概念,现状,存在问题,解决策略AbstractE-government has much importance in modern government's function and operation.It can also optimize government's organization structure and administration efficiency.So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it.Nowadays the international petition has been much harder,thus E-government has much importance in promoting China's information.Recently our government has Aachieved great success and push award harmonious society construction.But we must know that there is still much disparity between our country and developed countries.The article studies the E-government's conception and development condition in our country.On the basis of it,the artic analyses related problems in the field.It also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and solutions.The article focus on promoting E-government' development and give service to the public.Key Words: E-government,conception,present situation,problems,solution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科学技术在其中起着先导作用,必须得到更高程度的重视。

试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试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试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考号:姓名:[内容提要]电子政务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点要素,随着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电子政务越来越重视.作为电子政务的主体,政府机构期望以此为契机,深化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施政效率,推进全社会的信息化进程.本文从电子政务的概念、现状、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出发,对电子政务的发展提出探索建议对策展望。

[关键字]电子政务重要性问题探索建议对策展望正文一、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是国家各级政府部门综合运用现代信息网络与现代数字技术,将其内部和外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精简、优化、整合、重组后在网上实现,旨在通过转变传统工作模式,超越时间、空间以及部门分隔的制约,为社会公众以及自身提供一体化的高效、优质、全方位的、廉洁的管理和服务。

电子是手段,政务是目的.二、电子政务重要性电子政务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形象,同时也是国家现代化的体现。

信息时代的国家竞争力最高评价标准已从过去的土地、资源、技术、人才等变为以信息能力运用发挥为参数的评价标准系统。

对信息的把握和支配能力,是影响国家竞争力的主要素之一。

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等其他相关技术构造更加适合时代要求的政府结构和运行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政府正在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

它所提供的服务的内容、质量、方式等都在发生激烈的转变.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电子政府、电子政务建设所涉及的已不仅仅是计算机网络与信息技术同政府管理的结合问题,而应建立一整套全新的政府管理体制和政务管理模式的问题.我国电子政务的服务发展主要呈现三个趋势。

一是本地化,既电子政务服务主要由当地政府,特别基层政府来直接提供;二是跨部门,就是说越来越多的服务需要以整合的方式提供,需要通过一揽子方式解决;三是促进政府改革,很明显许多新的服务本身就是政府改革的成果,而且新的服务还将不断推进政府改革的深入。

电子政务建设有利于整合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改善政府形象,提升公务员的现代管理理念和科技素质,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概况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概况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概况本课题国内外研究概况,本课题的基本内容,要突破哪些难题,本课题拟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及课题的预期效益。

国内外研究概况90年代以来,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经济、社会、文化的结构和运行方式,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好处。

同时由于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多变性以及信息系统的脆弱性,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问题,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效应,甚至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就我国的网络现状而言,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基础较为薄弱,网络的安全状况更是令人担忧。

保护网络信息安全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

一、我国以及陕西地区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发展现状由于与互联网有关的网络设备和协议的进口受到美国的限制,以及其他涉及政治、经济方面的考虑,我国的互联网建设起步较晚,直到1994年4月,国际互联网才正式登陆中国,从而打开了中国进入世界上最大信息网络的大门,当年4月由中科院(中关村地区)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校园网组成的NCFC网,正式开通了与国际互联网的专线连接,并设立了中国最高域名(CN)服务器。

这时,我国才算是真正加入到了国际互联网的行列之中。

此后我国的互联网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1999年,我国各级政府开始大力开展大规模的“政府上网工程”,纷纷在163/169网上建立正式站点并提供信息共享和便民服务的应用项目,构建我国的“电子政府”。

截至目前,我国已建立开通了教育网(CERNET)、科技网(CSTNET)、金桥网(CHI NAGBN)、公用计算机网(CHI NANET)等10家全国性互联网骨干网。

与此同时,我国互联网的联网计算机、用户人数、域名注册等方面的数字均呈几何级增长,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我国电子商务总额在过去5年保持40%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2009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突破3.6万亿元人民币。

国内外智慧政府研究现状与发展情况综述

国内外智慧政府研究现状与发展情况综述

国内外智慧政府研究现状与发展情况综述行政管理1402 4302140226 秦高文【摘要】随着信息的高速化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电子政务日益成熟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智慧政府。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对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内容分析,研究梳理了国内外智慧政府建设发展的情况,结合智慧政府主要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开展文献综述,希望得以了解国内外智慧政府研究的整体进展情况。

总结归纳了智慧政府研究取得的进展和成绩,并对未来智慧政府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电子政务;智慧政府;智慧城市;政府信息化;公共服务一、引言现代政府事务日益复杂,传统政府的智能水平已经难以应付这种新的形势,伴随着新兴信息技术的高速化发展,政府信息化建设也在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历经传统政府、数字政府、电子政务、移动政务等多个阶段后,“智慧政府”的概念便应运而生。

“智慧政府”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手段。

政府的四大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智慧政府”就是要实现上述职能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

与传统电子政务相比,“智慧政府”具有移动性、社会性、虚拟性、个性化等特征。

「1」这些新特征是信息技术进步和电子政务应用创新两者融合演化发展到更高级实践阶段的必然结果。

「2」智慧政府的概念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提出的,这一概念具有明显的实践先于理论的特点,它的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世界各国政府机构都是在探索中先行先试。

二、智慧政府在国内外的探索实践2011年11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为提高政府服务的绩效及服务能力,提出智慧政府建设框架(Smart Government Framework)。

「3」2012年6月,韩国政府公共行政与安全部顺应时代发展构建了智慧政府实施计划(Smart Government Implementation Plan),使得韩国始终居于联合国电子政务指数排名中的领先位置。

我国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

我国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而构建的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

近几年,我国电子政务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制约着我国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

1.政府对电子政务的系统性及其在信息化建设当中的地位认识不够,缺乏明确的发展策略我国在发展电子政务方面存在不少错误认识。

一种是把电子政务仅仅当作政府部门的计算机化,不重视软件的开发和政府业务流程的整合,而是用计算机系统去模仿传统的手工政务处理模式,结果很多政府部门的计算机设备成为高级打字工具,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另一种是简单地把电子政务等同于政府上网,以为把政府一些政策、法规、条例搬上网络就万事大吉,没有把传统的政务工具同网络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电子政务的系统性及其在信息化建设当中的地位缺乏认识。

2.电子政务的发展存在重新建轻整合,重电子轻政务的现象“电子政务”的关键是“政务”,而不是“电子”。

但不少领导者只是把电子政务当成一种新技术。

以为只要投资,有了硬件设备就算建成电子政务。

事实上,电子政务最需要的是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否则,利益冲突无法协调,标准规范无法统一,系统无法一体化,资源(包括信息)无法共享,重复建设无法避免。

因而,把电子政务落到实处的关键还是在“政务”上,电子只是为政务提供支撑和服务。

提高电子政务水平的关键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对政府行为、公共管理行为的研究和改进。

3.保障电子政务发展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电子政务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法律法规环境。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为了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都制定或修改了相关法律。

然而,我国在保护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方面的电子政务立法一直是滞后的。

我国目前电子政务的法律法规很不健全,只是由行政机关对互联网管理出台了一些限制性的行政法规。

政府信息化缺乏基本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如缺少政府信息公开法、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法。

2024公需科目《数字经济干部读本》总体解读满分答案

2024公需科目《数字经济干部读本》总体解读满分答案

《数字经济干部读本》总体解读满分答案单选题1.在国外,经常把新一代数字技术归纳为ABCDE,其中B是指()。

(0.3分)A.区块链B.云计算C.边缘计算D.大数据我的答案: A √答对2.数字技术发展使得()成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

(0.3分)A.信息B.科技C.资本D.数据我的答案: D √答对3.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每隔()年会产生新一代的计算技术和系统,而2000年以后,技术更新的频率明显加快。

(0.3分)A.2-5B.5-10C.10-15D.15-20我的答案: C √答对4.()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0.3分)A.绿色经济B.农业经济C.数字经济D.工业经济我的答案: C √答对5.我国()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超过59.2%。

(0.3分)A.县城B.城市C.农村D.偏远地区我的答案: C √答对6.数字经济是物理社会、人类社会和信息网络空间三元融合的新经济形态,要通过()形成新的服务生态。

(0.3分)A.智能化B.集群化C.产业化D.绿色化我的答案: B √答对7.数字化信息和知识是数字经济的核心要素,实现数据资源的(),是数字经济发展最核心的体现。

(0.3分)A.产业化B.价值化C.创新化D.共享化我的答案: B √答对8.2021年,我国数字产业规模达到8.4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数字产业规模快速增大。

(0.3分)A.6%B.6.5%C.5%D.7.3%我的答案: D √答对9.指出,中国将加强服务领域规则建设,支持()等地开展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规则对接先行先试,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

(0.3分)A.成都B.浙江C.北京D.苏州我的答案: C √答对10.如何营造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0.3分)A.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普惠共享的发展理念,降低数字化门槛B.要坚持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结合,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C.各省市区要按照国家总体布局和相关要求,根据地方数字经济发展实际,研究制定本地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举措D.要合理设置行业的准入规定和许可,加快完善新业态的标准体系,为新产品新服务进入市场提供保障我的答案: B √答对11.关于数字经济的发展环境,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2020年最新《电子政务》形考试题集及答案题

2020年最新《电子政务》形考试题集及答案题

2020年最新《电⼦政务》形考试题集及答案题什么是形考?形考,即为形成性考核;所谓形成性考核,是指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全⾯测评,是对学习者课程学⽬ 录第⼀章 电⼦政务理论模型 (2)第⼆章 绪论 (3)第三章协同政务与政务智能 (5)第四章国外电⼦政务进展与启⽰ (9)第六章电⼦政务与政府改⾰ (14)第⼀章 电⼦政务理论模型⼀、单选题;1、地⽅以及政府机构应当将电⼦政务的重点放在:(B) A政府决策系统以及政府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BCDABITCDACA政府内部的电⼦政务B政府之间的电⼦政务C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电⼦政务D政府与公众之间的电⼦政务 6、统⼀政务⽹络平台的要求有:(ABC)A在功能和性能上要有前瞻性B准确界定内⽹和外⽹的便捷和运⾏的主要业务C要认真研究和解决部门⽹络与地⽅⽹络的关系D解决政府部门之间⽹络的关系三、简答题:1、电⼦政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①⽹上信息发布;③实现⽹上交互式办公;A2、()标志着电⼦政务在中国正式起步。

(D)A三⾦⼯程B⽹络技术的应⽤C办公⾃动化和信息化D政府上⽹⼯程 3、电⼦政务产⽣的时间:(D)A20世纪80年代初B20世纪80年代中期1、电⼦政务的特点是:(ABCD)A以信息技术为⼯具B以政府数据为中⼼C以业务应⽤为动⼒D以便民服务为⽬的。

2、电⼦政务发展的阶段有:(ABCD)AC政府与⽤户双向互动阶段D⽹上处理事务阶段②可以缩减甚⾄取消中间层次,见胡政府运作环节和程序,降低成本;③可以扩⼤政府政策的影响;④可以防⽌信息垄断,保证下级政府或组织跟好的执⾏上级政府和组织的决策;⑤为⼈民提供便利,密切政府与公众的联系;⑥可以减少企业⾏为的盲⽬性,同时也是⼀个重要的国际服务的窗⼜。

试从国内外公共管理信息化发展状况分析我国发展电⼦政务的意义。

P1-17 发展状况:先简单⼤概⼀下:美国、⽇本、德国等以及中国的的情况。

意义:①⾏政⼈员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完成以前没法完成的⼯作;③树⽴新的形象,扩⼤政府影响;AA⼯作流管理系统软件B⼯作流执⾏服务C客户应⽤管理D数据储存4、商务智能的基础是:(C)A在线数据分析C数据仓库D数据分析5、政务智能的基础是:(D)A提取整合数据B将数据转换成信息CD政府各种活动的各项数据ABCDACAC⽀持对所有形式的业务信息访问D为企业提供强⼤的报表功能 3、商务智能的功能有:(ABCD)A业务过滤和处理功能B计划优化功能C数据分析功能D决策⽀持功能4政府职能作为政府决策的驱动⼒主要表现在:(BCD)B将数据转换成信息C将信息转换成知识D提取整合数据5、决策⽀持系统的⼦系统有:(BCD)ABCD④是改⾰政府管理体制的必然要求。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已初具规模并逐渐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介绍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成就,分析了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所存在的信息技术落后、认识不足、立法滞后、信息安全等主要问题,针对主要问题提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对策,以期从理论上给我国政府提供可行性建议,从实践上促进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

关键词: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法制1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经济正逐步进入网络经济时代。

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深深烙上了信息化和电子化的印记。

信息化时代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社会保障措施。

时代呼唤着对社会和经济发展进行监督、管理和服务的电子化和信息化的政府。

电子政务顺应时代经济潮流:经济信息化促进政务电子化。

可见,电子政务“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代替、加强、延伸和优化政府依法行政过程中的部分事务,最大化地提高政府的行政绩效”,[1]其实质和最终目标是在全国范围内构建一个基于网络的电子政府,采用新型的办公管理服务体系,以适应虚拟的数字经济,适应社会运行方式的根本转变。

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政府部门内部用先进的网络和信息技术实现办公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二是各级政府部门之间及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之间利用网络信息平台进行信息共享与服务,在社会监督下,充分提高办事效率,促进政务公开。

[2]实现电子政务,既是我国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一项转变政府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勤政廉政建设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同时,实现电子政务,对中国正在飞速发展的网络经济也将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和促进的力量。

本文从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出发,然后分析我国电子政务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议性对策。

2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及取得成就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国外实施电子政务的启示

国外实施电子政务的启示

gulei国外实施电子政务的启示电子政务及政府管理服务职能的电子化、自动化、无纸化目前正在一些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中快速发展。

电子政务(e-government)在许多发达国家都已进入相对成熟的发展期。

相比之下,我国在这方面的进展和研究明显滞后。

不过,这倒为我国政府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及科学化的电子化政务方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政府可以不必再走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弯路,从而能为国家节省大量开支。

美国:让公众更快捷更方便地了解政府在众多实施电子政务的发达国家之中,美国是起步较早、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目前已进入扩建和推广实施阶段。

一张包罗县、市、州、联邦以及各行各业在内的电子政务超级无形大网正在这个网络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中一步步张开。

美国的克林顿政府曾积极倡导和推动电子政务和建设电子政府。

2000年6月,克林顿宣布“要在3个月内建成一个超大型电子网站———‘第一政府网’(firstgov.gov)”,旨在加速政府对公民需要的反馈,减少“橡皮图章”和工作环节,让美国公众能更快捷、更方便地了解政府,并能在一个政府网站站点内解决竞标合同和向政府申请贷款的机会。

“第一政府网”内容丰富,分类详尽,一方面完成了全美50个州以及各地县、市的有关材料及网站链接,另一方面又按经济与商业、农业和食品、艺术和文化等行业进行归类,各类行业介绍及网站也已能随点随通。

美国政府网的网上交易也已经展开,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网上购买政府债券、网上缴纳税款以及邮票、硬币买卖等。

在美国1999年电子政务互联网研讨会上,当时的商业部长达莱表示他将努力把他所领导的部门建设成为真正的电子商务部,并且呼吁美国政府在2002年全面实现无纸化办公。

美国弗吉尼亚州州长哥尔摩也指出:政府往往采用一成不变的运作方式,因循守旧并且缺乏变革,总以为过去的规定已经十分完备。

但是关闭大门、将新鲜的思路拒之门外的做法并不可取。

各级政府应该全面展开电子政务,利用电子技术消除政府与普通百姓之间造成的距离与障碍,鼓励市民领袖和商界领袖加入到决策制定的行列中,以便充分施展各自的才干并充分获取应有的权益,共同迎接互联网时代的挑战。

2024年电子政务工作总结(2篇)

2024年电子政务工作总结(2篇)

2024年电子政务工作总结____年电子政务工作总结____年,我国电子政务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通过各级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我们在电子政务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成果和实际效益。

以下是对____年电子政务工作的总结:一、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1. 建设了更加强大、稳定的电子政务平台:在全国范围内推进了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采用先进的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了政务服务的无缝对接和高效运行。

2. 提升了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加强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防护能力,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网络安全监测与应对机制,确保了电子政务平台的安全运行。

二、政务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1. 实现了政务服务的一网通办: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实现了政务服务事项的一网通办,方便了群众和企业的办事需求,大大提高了政务服务效率。

2. 推进了智慧城市建设:在一些城市开展了智慧城市建设试点,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供了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城市服务。

三、数据共享与开放取得重要进展1. 推进了政务数据共享:各级政府部门加大了政务数据的开放共享力度,建立了统一的数据标准和共享机制,提高了政务数据的利用效益。

2. 公开透明程度持续提高:政府部门逐渐形成了信息公开的制度化机制,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向社会公开政府工作报告、年度预算、行政审批等相关信息,提高了政府的透明度。

四、电子治理能力得到提升1. 加强了数据治理能力:建立起了完善的数据治理体系,通过数据分析、挖掘等手段,提高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预测的准确性。

2. 推进了电子监察系统建设:通过电子监察系统,实现了政府行政行为的全程监察,加强了政府的自身管理和监督。

五、推进了电子政务国际合作1. 加强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交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电子政务的交流合作,借鉴了国际先进经验和做法,提升了我国电子政务工作的水平。

2. 打造了电子政务国际标杆:我国一些先进的电子政务项目得到了国际认可,成为了电子政务领域的国际标杆。

电子政务法规环境

电子政务法规环境

电子政务法规环境一国外电子政务法规环境(一)电子政务创新国家法规环境建设简介电子政务创新国家的法规体系建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电子政务组织法,主要包括电子政务的主管部门及其职权职责,以及电子政务的设置及其法律地位;二是信息公开法,指政府在面向公众进行信息公开方面的法律法规;三是电子政务安全法;四是电子签名法;五是电子政务财政法,主要调整电子政务财政资金的来源、预算、使用及其监督等事项;六是电子政务监督法。

1.电子政务组织法199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信息技术管理改革法》,详细地规定了联邦政府信息资源的管理办法。

其主要内容之一是首席信息官制度。

在联邦预算与管理下设首席信息官办公室。

首席信息官为美国首席信息官办公室的负责人,由联邦预算与管理局局长直接领导,是该局长有关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首席顾问,首席信息官对联邦政府各部门实施各个方面的信息资源管理,包括评审和审批各部门的信息系统计划。

在联邦政府各部门内均应设立首席信息官制度。

《信息技术管理改革法》另一个重要内容是设立“联邦信息委员会”(Federal Information Council)。

该委员会由联邦政府各部门的首席信息官组成,职责主要包括决定政府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的战略方向和优先领域,对各政府部门信息资源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等对信息资源的调控方面。

英国首相任命电子大臣()全面领导和协调国家信息化工作,由内阁办公室大臣、电子商务和竞争力大臣两名官员协助其分管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

联邦政府各部门都相应地设立电子大臣一职,由联邦政府核心部门的电子大臣组成电子大臣委员会,该委员会为电子大臣提供决策支持。

同时,将原设在贸工部的电子专员()职位调整到内阁办公室,并在内阁办公室下设电子专员办公室,专职负责国家信息化工作,电子专员办公室又下设若干工作组。

电子专员与电子大臣一起,每月向首相汇报有关信息化的进展情况,并于年底递交信息化进展年度报告。

由联邦政府各部门、授权的行政机构和地方政府指定的高级官员组成国家信息化协调委员会(),协助电子大臣和电子专员协调国家信息化工作。

信息化能力建设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

信息化能力建设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

信息化能力建设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信息化能力建设成绩:96分共 100 题,其中错误 4 题!1.单选题•43.常用的信息展示方法要紧有()o A. 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直观传播报道、网络公布o B. 文字报道、网络传播、口头报道、新闻公布会o C. 文字报道、网络传播、直观传播、电话通报o D. 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网络传播、记者招待会•44.信息分析的本质()o A. 扩大生产规模o B. 增加人民收入o C. 为领导提供决策o D. 满足用户的信息要求•45.影响科学技术进展的外部条件归纳起来不外乎为()o A. 客观因素o B. 主观因素o C. 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o D. 政治背景参考答案:C•46.逻辑的思维法包含()2.多选题o A. 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o B. 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o C. 共享性o D. 稀缺性•4.信息化能力的原则除了系统性与导向性相结合的原则外还有()o A. 科学性与可操性相结合o B. 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o C. 软件与硬件相结合o D.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参考答案:ADB•5.下列哪个符合信息化能力评价的意义()o A. 有利于规划信息化管理o B. 有利于信息基础建设的能力o C. 能优化配置信息资源o D. 促进信息经济的进展•6.多指标综合法分为哪三种()o A. 信息化综合指数法o B. 综合评分法o C. 多元分析法o D. 少元分析法•7.教育信息化建设要为素养教育服务注重培养()创新素养等o A. 身心素养o B. 文化素养o C. 专业素养o D. 政治素养•8.有效配置信息资源有利于()o A. 更好地满足人类对资源的需求o B. 最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o C. 防止信息污染,实现社会可持续进展o D. 最小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参考答案:ABC•9.教育信息化的特点()o A. 教育资源数字化o B. 教学方式多元化o C. 教学方式个性化3.推断题•17.信息产业的进展趋势呈现单一化与国际化趋势、产业结构高级化趋势、信息产品能力倍增成本也在相应增加对错•18.科学技术的进展除了要紧决定于内部因素外还受到外部条件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对错•19.回归分析是处理2个或者2个以上变量之间依靠关系的一种数字方法对错•20.常用的信息展示的方法要紧有文字报道与口头报道两种对错参考答案:错考题导航第1大题单选题• 1• 2• 3• 4• 5• 6•7成绩:96分共 100 题,其中错误 4 题!。

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国内外相关学术会议综述

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国内外相关学术会议综述

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国内外相关学术会议综述电子信息工程领域是现代科技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涉及到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方面。

在这个领域中,学术会议是学者们交流最新研究成果、分享经验和思想的重要平台。

本文将综述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国内外相关学术会议的情况。

国内学术会议是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学者近年来广泛参与和关注的重要学术活动之一。

以下是国内几个知名的电子信息工程领域会议:1. 全国电子科学与技术学术会议(NEST)全国电子科学与技术学术会议是我国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顶级学术会议之一,每年举办一届。

该会议旨在推动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吸引了来自国内外许多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学者和专家参与。

2. 中国通信学会学术会议(CCNC)中国通信学会学术会议是中国通信学会举办的年度学术盛会,为电信和通信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展示研究成果的平台。

会议涵盖了通信理论与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移动通信、通信信号处理等多个领域。

3. 中国自动化学会学术会议(CACS)中国自动化学会学术会议是中国自动化学会定期举办的重要学术活动,旨在促进自动控制和自动化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技术应用。

会议涵盖了控制理论与应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自动化系统与工程等多个方向。

除了国内的学术会议,国际学术会议也是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学者们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以下是几个国际知名的电子信息工程领域会议:1. IEEE国际通信大会(ICC)IEEE国际通信大会是国际通信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会议之一,每年由IEEE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举办。

会议涵盖了通信技术、协议、网络和应用领域的多个主题,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顶尖学者和工程师参加。

2. ACM互联网测量会议(IMC)ACM互联网测量会议是关注互联网数据和网络性能的重要学术会议之一。

该会议定期举办,旨在推动互联网测量技术和方法的发展,促进互联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会议涵盖了网络监测、网络测量、数据分析等多个方向。

大数据时代下的电子政务讨论_中国发展电子政务的时代背景分析

大数据时代下的电子政务讨论_中国发展电子政务的时代背景分析

大数据时代下的电子政务讨论_中国发展电子政务的时代背景分析电子政务是政府部门利用信息技术实现高效,透明,规范的电子化、网络化的内部办公,协同办公和对外服务的整个过程。

中国电子政务建设与国外电子政务建设的情况有相似之处,但也有我们的特殊之处。

总的来说,电子政务建设是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必然要求,是中国提高国家信息化水平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信息产业、拉动内需的必然要求。

具体分析如下:(1)电子政务建设是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必然要求。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进入了小康阶段.在新时期下,对政府的服务和管理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执政的重点应该放在创造良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上。

因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本身要求政府行政与时俱进。

(2)电子政务建设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必然要求。

在加入WTO前后,国内讨论较多的是入世对中国产业的冲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陈锡文认为由于没有考虑到倾销反倾销的因素,以前很多判断与实际情况差别都比较大。

经过一个阶段研究以后,发现加入WTO真正受到冲击最大的实际上并不是产业,而是政府管理本身,包括对政府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管理机制等的冲击。

世界贸易组织要求提高行政的透明度,要求依法行政,高效行政。

目前我们国家的执法机构已经把政府履行对WTO的承诺纳入一个执法和监管的范围。

因此,加入WTO要求政府转变职能客观上也成为中国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的另外_个非常重要的动力。

中国承诺接受WTO的国际规则,按国际惯例办事,第一要建立公正、公平、透明的法制体系,法律法规应该透明,上网公布;第二要改变政府的灰色管理和黑箱操作;第三要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普遍共享公共信息;第四要提高政府的谈判能力,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第五精兵简政,降低政府的服务成本;第六充分利用电子网络,发展电子政务。

这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外部给政府创造的机遇以及对政府的压力。

电子政务可行性研究报告

电子政务可行性研究报告

电子政务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电子政务在各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成为提高政府效率、服务公众和促进政府与社会互动的重要工具。

我国也在电子政务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因此,深入研究电子政务的可行性,探讨其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对于促进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对象本研究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政府部门和机构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情况、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情况、电子政务服务的提供情况以及公众对电子政务的认知和接受程度等。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实地调研法和专家访谈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各级政府部门和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情况;通过专家访谈,了解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对电子政务建设的看法和建议。

四、研究内容1.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历史和现状分析2.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和国际比较3.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优势和劣势4.我国电子政务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挑战5.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可行性分析和建议五、研究成果1.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历史和现状分析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起步较早,1999年国务院颁布《政务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政府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的发展目标和任务。

随后,各级政府陆续建设了各类电子政务平台,推出了各种电子政务服务,如政务微信、政务APP等。

截至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2.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和国际比较在国际上,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新加坡等,电子政务建设相对较早,发展较为成熟。

它们不仅在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而且在电子政务服务的提供和创新方面也做得非常出色。

此外,这些国家还在数据开放、区块链技术等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3.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优势和劣势我国在电子政务建设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如政府信息化投入较大、信息化技术水平较高、信息基础设施较完善。

学习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的体会

学习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的体会

学习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的体会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是政府基于以公民为中心的理念,利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通信信息技术,多途径、多渠道、全天候地向公民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和服务。

电子政务课程的学习内容很多,包括电子政务基础、规划与标准、实施,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政府电子化采购、电子税务、移动电子政务等等很多方面的内容。

通过电子政务的学习,之所以选择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这个内容,主要因为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是电子政务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其核心价值所在。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已成为全球潮流,电子政务作为其中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备受世人关注,建设电子政府已经肠胃各国政府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对策。

世界一些先进国家纷纷开始了政府的信息化进程,并把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系统放到了重要的位置。

我国自1999年实行“政府上网工程”以来,基本上各级政府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以政府门户网站为中心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

近年来,我国的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在服务内容、质量和互动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是,由于我国的互联网渗透率、国民教育水平、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具体国情,单一政府门户网站模式的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在中国存在着很大的不适应性。

因此,为提高我国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公众,更快更好地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多种模式以及在某一特定地区如何选择适合本地区的模式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我国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建设取得了傲人的成绩。

伴随电子政务在国内的孕育和发展,尤其是最近一两年来,电子政务开始向更高层次发展,我国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开展呈现出明显的上升石头,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和成果。

目前,我国政府部门建立的网站数以万计,其中,中央国家机关已建成门户网站近百个,基本实现了中央国家机关在网上公开。

网上办公、。

网上审批、网上服务等工作已经逐步开展,这些网站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功能不断增强,互动性得到很大提高,进而极大的推动了我多政府的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 管理研 究所 2 0 0 2年 发 布 了 《 拿 大 单 一 窗 几 的 加
政 府 服 务 报 告 》, 0 3年 加 拿 大 政 府 发 布 了 《 建 20 构 加 速 服 务 转 型 和 电 子 政 务 的 能 力 》 国 家 电 子 政 务 的 发 展 报 告 , 0 4年 加 拿 大 “ 20 以公 民 为 中 心 的 政 府 服 务 研 究 所 ” 布 了《 向公 民 为 中 心 的 服 务 传 递 : 发 而 为 服 务 提 升 动 议 提 供 指 南 》 报 告 。 这 些 研 究 基 本 都 的 是 围 绕 “ 府 怎 样 更 好 地 提 供 卓 越 的 政 府 电 子 化 服 政
维普资讯
第 三卷 第 一 二 0 0六 年 一 期 月
《0. 1. 1 3 0_
2 帅
国际、 内政 府 电子化服务研 究进展 国
・妇 国章 - 色 ・ 2
( . 京邮电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 院 , 1 南 南京 2 0 0 ;. 10 3 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计算机应用研究所 , 京 20 1 ) 南 10 6
( o en n oCiz n, 府 对 公 民 ) 子 政 务 活 动 G v rme t t e 政 t i 电
际 、 国 内政 府 电 子 化 服 务 的 研 究 状 况 进 行 总 结 和 回顾 , 以 期 能 为 推 进 我 围 政 府 电 子 化 服 务 的 研 究 和 发展起 到有 益 的促进 作用 。
中 国 家 政 府 电子 化 服 务 的 发 展 有 很 高 的 参 考 价 值 。
第 2类 是 部 分 国 家 的 官 方 研 究 机 构 。美 国 、 加 拿 大 等 同 家 通 过 专 门 的 研 究 机 构 对 政 府 电 子 化 服 务 作 专 门 的研 究 ,- ̄ 美 国政 府 近 年 来 数 次 发 布 的 t n t “ 子 政 务 战 略 ” E— o en n ta Y) 核 心 议 电 ( g v r me tSrtg 的 题 就是 “ 何 更有效 地 利用 现代信 息 通信 技术 提供 如 以 公 民 为 中 心 的 政 府 电 子 化 服 务 ”加 拿 大 家 公 .

摘要: 以现代信 息通信技 术( T 在 政府事务 中的应用为主要表 现形式 的电子政务活动 正在 全球 范围内 I ) C
快速发展 , 提供 高质量的政府 电子化服 务是 电子政务发展的 关键 所在 。分析 了政府 电子化服务的 一般性 问题 , 讨论 了国际上对政府 电子化服 务研 究的主要 进展 , 讨 了国内对政府 电子化服务 的研 究状况 , 探 最后
大 的发 展热 潮 。在这 影 响深 远 的 电子政 务发 展 大
中 , 电 子 政 务 发 展 的 中 心 任 务 定 义 为 “ 化 面 向 把 简 公 民 的 服 务 传 递 — — smpme ei r f evcs i l dD l eyo ri v S e
t t e s 【 oCiz n " ] 此 可 见 , 用 电 子 化 手 段 全 面 提 升 i 2 。由 利 面 向 公 民 的 政 府 服 务 是 电子 政 务 发 展 的要 旨所
代信 息 通 信技 术 ,以公 民为 中心—— 既 不 是 以官
僚 制 度 为 中心 ( u e u rc - e te ,也 不 是 以 政 B ra ca y c nrd)
维普资讯
府 机 构 为 中 心 ( e c — e te — — 向不 同 的 公 民 Ag n y c nrd)
发 布 了不 少 具 有 很 强 国 际 影 响 力 的 研 究 报 告 。 埃 如 森哲 公 司 20 0 2年 发 布 的 《 子 政 务 领 导 :实 现 愿 电 景 》,0 3年 发 布 的 《 子 政 务 领 导 : 注 于 客 户 》 20 电 专 和 20 0 4年 发 布 的 《电 子 政 务 领 导 : 高 绩 效 , 大 最 最 价 值 》 报 告 具 有 很 高 的 研 究 价 值 , 年 的 报 告 对 等 历 世 界 各 国开 展 政 府 电 子 化 服 务 的 状 况 作 出 了 相 应 的评 估 。
泛 重 视 , 已 取 得 了多 方 面 的 进 展 。本 文 试 图对 国 并
按 照 国 际 惯 例 , 政 府 服 务 的对 象 按 公 民群 体 ( i zn Gru s 来 分 可 分 为 4种 类 型 : 1类 是 公 Ct e o D ) i 第 民 个 人 (n iiu l/ i zn ) 群 体 , 是 政 府 G2 I dvd asC t e s i C
srie ) 是 指 政 府 部 门应 用 以互 联 网 为 核 心 的 现 evc s
作 者简介 : 姚国章( 9 8 )男 , 16 一 , 浙江慈 溪人 , 毕业 于南 京理工 大学 , 硕士, 现任南京邮 电大学管理工程 系副教授 , 京航空航 天大学计 南 算 机应用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 研究方 向: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 。
研 究 机 构 。 埃 森 哲 、BM 以 及 Gate 咨 询 公 司 等 以 I rn r
为 代 表 的 国 际 企 业 界 对 全 球 快 速 发 展 的 电 子 政 务 予 以 了极 大 的关 注 , 些 公 司 凭 借 其 强 大 的 研 究 能 这
力 、丰 富 的 智 力 资 源 和 大 量 的 管 理 咨 询 实 践 经 验 ,
的服 务对 象 ; 2类 是企业 群体 ( uiess , 政 第 B s se )是 n
府 G2 Go e n n o B sn s , 府 对 企 业 ) 子 B( v r me tt u ies 政 电
政 务 活 动 的 服 务 对 象 ; 第 3类 是 其 他 政 府 群 体
( h rG v f me t ,是 政 府 G2 ( v r me tt Ote o e1 n ) 1 G Go e n n o
意_ ; 平 洋 国际政 策王 会 2 0 义 太 早事 0 2年 发 布 的 《 展 发 中 世 界 电子 政 务 路 线 图 》 报 告 对 促 进 和 指 导 发 展 的
群 体 提 供 高 效 率 、 效 力 、 品 质 的 政 府 服 务 。 的 高 高 它
主 要 目标 包 括 3个 方 面 : 1 使 不 同 的 公 民 群 体 能 ( )
平 , 一 步 提 升 政 府 组 织 的 生 产 力 、 展 力 、 争 进 发 竞
11 政 府 服 务 的 4 类 对 象 .
4 0
力 和 服 务 力 , 成 为 世 界 各 国 、 级 政 府 组 织 普 遍 已 各 关 心 的 问题 。 政 府 电 子 化 服 务 作 为 电 子 政 务 活 动 的 基 本 组 成 部 分 , 关 的 研 究 受 到 国 际 、 内 的 广 相 国
提 出 了值 得 关注 的 研 究领 域
关键词 : 政府电子化服务 ; 电子政 务 ; 国际; 内; 究进展 国 研
中图分 类号 : 0 51 3 D3 . 9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2 6 6 ( 0 5)4 0 4 — 5 17 — 122 0 0 — 0 0 0
2 0世 纪 9 0年 代 中后 期 以 来 ,伴 随 着 以 互 联 网 为核 心 的现代 信 息通 信 技 术 在政 府 事 务 中的全 面 、 入 和 广 泛 的 应 用 , - 政 务 — — 这 一 新 的 概 深 电T - 念 开 始 在 全 球 范 围 内 广 泛 传 播 , 并 掀 起 了 声 势 浩
“ 府 电子 化 服 务 ” 的 研 究 在 国 际 电 子 政 务 的 研 究 政 中颇受关 注 , 关 的研 究成果 可从 各类 国际研 究机 相 构 和代表性 学者 两个方 面进 行关 注 。
21 国 际 研 究 机 构 的 研 究 进 展 .
国 际 上 有 多 种 类 的 研 究 机 构 在 进 行 与 政 府 电 子 化 服 务 相 关 问 题 的 研 究 , 些 研 究 机 构 大 致 可 这 分 成 4类
更 为 卓 越 的政 府 。 现 今 发 展 的 电 子 政 务 具 有 2个 明显 的特 点 ,1 电子 政 务 系 统依 托 互 联 网为 基 () 础 ; 2) 调 以 公 民 为 中心 的 政 府 服 务 【 ( 强 】 1 。美 国联 邦 政 府 在 20 0 2年 2月 发 布 的 《电 子 政 务 战 略 》 告 报
够 更 方 便 快 捷 地 获 得 政 府 服 务 ,并 能 够 利 用 网 络
等 手 段 更 直 接 有 效 地 与 政 府 部 门 打 交 道 ; 2) 力 ( 致 于提 高政府 服务 的效 率 和效 力 ;3 要使 政 府 能对 () 公 众 的 服 务 需 求 作 出更 快 、 好 、 符 合 公 众 需 要 更 更 的 回应 , 以 提 高 公 民群 体 对 政 府 服 务 的 满 意 度 、 信 任 度 和 参 与度 。 l 0年 来 ,很 多 发 达 国 家 的 政 府 机 构 都 在 致 力 于 把 提 供 “ 公 民 为 中 心 的 政 府 电 子 化 服 务 ” 为 以 作 发 展 电 子 政 务 的 主 旋 律 , 其 成 为提 高 政 府 服 务 有 使 效性 、 对 性 、 济性 和可靠 性 的重要 手段 , 立起 针 经 建 新 型 的 政 府 与公 民 群 体 之 间 的 关 系 , 现 电子 政 务 实 背 景 下 政 府 服 务 的 转 和 政 府 职 能 的 创 新 。
2 国际上开展政府 电子化服务研究
的主要进展
电子 政 务 作 为 与 现 代 信 息 通 信 技 术 快 速 发 展
相 伴 而 生 的 新 生 事 物 , 实 践 应 用 取 得 极 大 进 展 的 在
同时 , 关 的理论研 究 也正在 深入 推进之 中。有关 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