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国家》名师教案1(第1课时)
天下国家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设计
![天下国家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bd6f8f7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ad.png)
天下国家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设计天下国家教案设计第1 篇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识记:(1)财政、预算、决算、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的基本含义。
(2)我国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种类。
理解:(1)如何正确使用财政政策调节经济运行。
(2)影响财政收入高低的因素。
(3)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意义。
(4)财政支出的巨大作用。
运用:(1)通过对所给财政图表、数字的分析,领会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
(2)能正确认识和简单评价政府工作报告中财政工作报告。
(3)联系当前国家继续扩大内需和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情况,说明财政的巨大作用。
(二)、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辩证地、全面地、联系地认识问题的能力,针对事实说明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怎样以基本事实为基础进行综合提炼,得出结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析、综合、归纳等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正确观察、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以及调查研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财政支出教学,使学生增强国家观念,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
对学生进行基本国情、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教育学生关心和支持财政工作,以国家利益为重,以国家建设为重,为国家建设多做贡献。
2、通过财政作用教学,教育学生明确:财政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点我国比资本主义国家做得更好、更有成效;我国财政的巨大作用表明,我国财政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有利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教学重难点财政的作用、财政的收入和支出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财政及其作用1、财政的含义及实质(1)国家的收入与支出(2)实质:财政的实质是一种分配关系2、国家预算和决算的含义: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收支计划,称作国家预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称作国家决算。
3、财政的作用(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核心讲解:理解我国财政的作用答: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七年级下语文:名师教案:天下国家
![七年级下语文:名师教案:天下国家](https://img.taocdn.com/s3/m/50569786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e3.png)
七年级下语文《天下国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天下国家》。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掌握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升语文审美能力。
(3)学会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2)树立为国家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的信念。
(3)懂得珍惜幸福生活,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天下国家》。
2. 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掌握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刻含义,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升语文素养。
3. 将课文中的情感态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展示课文内容。
3. 采用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
4. 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抒发感情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天下国家》的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抒发爱国之情。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分享收获。
6. 作业布置(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天下国家》。
(2)写一篇关于爱国情怀的作文。
七下语文天下国家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
![七下语文天下国家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dd13440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ac.png)
七下语文天下国家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七下语文天下国家教案第1 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发解西北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区、主要地形区、主要矿产区和工业城市的位置,主要铁路线的分布;使学生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用图、画图的能力概括出西北地区自然特征——干旱,并分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讲述本区自然资源丰富、地域辽阔、草场众多,看到本区农牧业发展前景很好,从而对学生进行热爱边疆的教育,激发学生开发边疆、建设祖国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重点分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讲解法课前准备课件、课前学案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北方地区,现在,请大家欣赏某个地区景观图。
(展示课件)请思考:你知道这是我国哪个地区的景象吗?和我们学过的几个分区一样吗?为什么有这样的景象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西北地区。
(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展示学生课下搜集的成果。
在“授课”活动中展示。
)二、新课学习师:请同学们,看课件西北地区图。
思考:谁能指图说出本区的范围和作为地理界线的事物,及所包括的省区和相邻的国家,然后概括出本区的位置特点?(从纬度、海陆和相对位置不同角度引导。
)小结:西北地区位于我国北部和西北边疆,属于内陆地区,跟海较远,越往西跟海越远。
教师提问:本区深居内陆,距离海洋远,这对本区的降水有何影响? 学生回答:降水少,跟海洋越远降水越少,即越往西降水越少。
读图指导:指导学生用地图册“中国年降水量”图进一步说明本区降水量的分布:在内蒙古东部为400毫米,往西逐渐减少到200毫米以至50毫米以下。
所以,干旱成为本区的主要自然环境特征。
想一想:除海陆位置外,还有什么能影响到水汽深入西北内陆呢?(地形)本区有哪些主要地形区?读图:请同学们在图中找出: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天山、吐鲁番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第一课时)教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ab537a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50.png)
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搜集整理有关“爱国”的故事、诗词名句,让学生了解“天下国家”的丰富内涵。
2.开展故事会、诗歌朗诵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
过程与方法1.按照课文编排的内容,分“爱国人物故事会”“爱国诗词朗诵会”“爱国名言展示会”三个部分来开展。
2.将全班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分别指定一个主题活动,让学生课下搜集与自己小组的主题活动相关的资料,拟好活动章程。
3.课堂上交流,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合作探究完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就经常讨论。
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
二、活动方案以“爱国”为核心,分三种形式进行:讲故事、读诗词、展示名言三、活动指导(一)激发心志:爱国人物故事会1.搜集整理故事。
指导学生结合课内的学习以及课外阅读的积累,选择熟悉的一两个历史人物,搜集他们的爱国事迹,整理成册。
搜集整理时,可以利用历史课本、报刊书籍、网络媒体等,可以到当地的烈士陵园或博物馆,还可以走访本地的英雄人物或科学家。
可以是文字材料,可以是图片、宣传画等图画材料,还可以是录音、录像等材料。
可选示例:屈原投江;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岳飞精忠报国;戚继光剿灭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林则徐虎门销烟;张自忠抗击日军,以身殉国;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鲁迅的故事;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讲故事。
(1)选择熟悉的一个历史人物,搜集他的爱国事迹。
(2)对故事进行适当的加工,如加入细节描写,想象人物当时的心理,描摹人物的动作、神情。
(3)突出重点,详略得当,并拟一个小标题。
(4)讲述时使用普通话,声音响亮、清晰,语言生动、流畅。
3.活动示例(1)林则徐虎门销烟。
道光十八年11月15日,林则徐受命钦差大臣,入广州查处禁烟。
七年级下语文:名师教案:天下国家
![七年级下语文:名师教案:天下国家](https://img.taocdn.com/s3/m/84b36e7b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b7.png)
七年级下语文:名师教案:天下国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天下国家》这篇课文。
(2)掌握生词和重点词语的意思,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关键词和句子,提炼出作者的观点和主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天下国家》这篇课文。
(2)掌握生词和重点词语的意思。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作者的表达意图。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僻字和难理解的词语。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作者的表达意图。
三、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课文,感知和理解课文内容。
2. 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作者的表达意图。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国家的意义和重要性。
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检查理解程度。
3. 分析与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作者的表达意图,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看法。
4. 知识点讲解:讲解生词和重点词语的意思,解释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对生词和重点词语的记忆。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国家的短文,表达自己对国家的热爱和关心。
3.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学习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理解程度。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对生词和重点词语的掌握,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天下国家教案范文
![天下国家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a980d23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10.png)
天下国家教案范文小学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天下国家”的概念,培养他们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自豪感。
2.让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课文,了解国家的形成、组成、发展等方面的内容,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思考国家的重要性,以及每个人应尽的国家责任和义务。
二、教学重点:1.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对国家的兴趣和了解。
2.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在简单的语言和故事情节中传递深层次的思想和理念。
2.引导学生思考国家对个人的影响和个人对国家的责任。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观看相关图片、谈论,让学生了解国家的概念,引起他们的兴趣。
2.学习: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的故事和文学作品作为课文,引导学生阅读,并进行相关讨论和问题解答。
3.思考:通过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思考国家的重要性,以及每个人应尽的国家责任和义务。
4.总结:学生进行口头或书面总结,表达对“天下国家”的理解和思考。
五、教学资源:1.教材:适合学生阅读的课文和故事集。
2.多媒体:相关图片、视频等。
六、课后作业:1.完成相应的课后练习题,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2.选择一本相关图书进行阅读,并写一篇读书笔记。
七、教学评价方式:1.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2.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评分和评价。
3.定期进行学生的学习情况总结和评价。
八、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的国旗下讲话、国庆节表演等活动,增强他们的国家观念和爱国情感。
2.组织学生参观国家机构、纪念馆等,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国家的历史和文化。
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教案
![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66c421ec3a87c24128c415.png)
车陆乡明德一贯制学校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 下册 教案评价等级: 有进歩! 加油啊! 评价意见:【课 题】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 【课 时】1课时【审核人】 【学生姓名】【上课时间】2018.3.30【活动目标】1. 理解“天下国家”的含义,懂得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
在参与故事会、诗歌 朗诵会、名言展示会的过程中,积累知识,激发心志,陶冶情操。
2. 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能用一定的表达技巧把故事讲得生动感人,能用一定的朗诵技巧 较好地表达诗歌的情感。
3. 按照主题要求,用正确的方法检索、搜集资料,与同学分享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以及好 的资料搜集、整理的方法。
【重难点】重点: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能用一定的表达技巧把故事讲得生动 感人,能够用一定的朗诵技巧较好地表达诗歌的情感,能够说出对爱国名言说出自己的理解 和体会。
难点:能够自主完成活动的组织、策划、展示,能够认真倾听同学的展示,得到启迪, 提升认识。
并能对别人和自己的学习成果做出恰当的评价。
【活动步骤】一、做好课前准备,明确活动内容:请同学们从下列主题活动中任选一个,选择相同活动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完成相应的 学习任务。
第一项:激发心志:爱国人物故事会第二项:陶冶心灵:爱国诗词朗诵会第三项:启发心智:爱国名言展示会二、指导方法,高效准备:1. 学生根据评价量表,搜集符合主题要求的材料,并进行筛选、演练。
2. 指导方法和技巧:(1) 讲故事要求:搜集的资料丰富、典型;对搜集的故事有恰当的加工,能够突出重点,详略得当;讲故 事时普通话标准,声音响亮、清晰,语言生动、流畅;能够根据故事情节的起伏调整语调和神态,能够配合适 当的动作。
(2) 诗歌朗诵技巧:诗人那激越于心底的潜流,变成朗诵者心韵的感受。
朗诵者要驾驭着语言之舟,向人们【制作人】吕娜 【备课时间】2018.3.22车陆乡明德一贯制学校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传递心潮节奏。
天下国是语文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
![天下国是语文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30a8303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44.png)
污水管网维修安全协议书甲方(业主方):___________乙方(承包方):___________鉴于甲方委托乙方进行污水管网的维修工作,双方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就污水管网维修工程的安全事项达成以下协议:一、安全责任1. 甲方应向乙方提供完整的污水管网资料和现场情况,包括管网图纸、历史维修记录等。
2. 乙方负责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3. 乙方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二、安全防护1. 乙方应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采取必要的围挡措施,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区域。
2.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滑鞋等。
3. 乙方应配备专职安全员,监督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及时处理安全隐患。
三、应急预案1. 乙方应制定污水管网维修的应急预案,包括突发事故的应对措施、紧急疏散路线等。
2. 施工现场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如呼吸器、救生绳、急救箱等。
3. 一旦发生事故,乙方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同时通知甲方和相关部门。
四、安全培训1. 乙方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安全培训,确保每位员工都能熟悉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流程。
2. 定期组织安全知识讲座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五、违约责任1. 如因乙方未能履行安全责任导致安全事故的,乙方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赔偿。
2. 如因甲方提供的资料不准确或存在遗漏导致安全事故的,甲方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赔偿。
六、其他事项1.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至污水管网维修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终止。
2. 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可另行协商解决。
甲方代表(签字):___________ 日期:____年__月__日乙方代表(签字):___________ 日期:____年__月__日。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教案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649037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ff.png)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国家,讨论该国家的地理、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特点。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们用英语介绍自己国家的特色。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活动。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教案
一、教学内容
《天下国家》教案,取材于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了解世界各国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文化习俗等。
2.学习用英语介绍自己国家的文化、地理、历史等,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分析课文《各国国家名称的由来》,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尊重和理解。
3.培养思维能力:分析课文《各国国家名称的由来》,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4.强化团队协作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倾听、交流、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5.增进爱国主义情感:了解世界各国的发展状况,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过于依赖同伴,缺乏独立思考。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我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将适当增加个人任务,鼓励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同时,我也会关注学生的讨论过程,适时给予指导和启发,帮助他们提高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发现学生们在角色扮演活动中表现得非常积极,但部分学生在展示环节过于紧张,影响了表达效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将在课堂上更多地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同时,加强学生在口语表达、肢体语言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表现力。
七年级下语文:教案:天下国家
![七年级下语文:教案:天下国家](https://img.taocdn.com/s3/m/1cc1e6dc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2a.png)
七年级下语文:优选教案:天下国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运用朗读、讨论、展示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国家、家乡和人民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和平、维护国家尊严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 诗歌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深层含义的理解。
2. 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歌的相关背景资料和解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诗歌的背景和作者。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探究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探究学习:(1)学生展示自己的诗歌解析和创作。
(2)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体会。
6. 作业布置:(1)背诵诗歌。
(2)写一篇关于诗歌主题的短文。
7. 板书设计:诗歌:天下国家作者:杜甫内容摘要:诗歌描绘了国家的繁荣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诗歌的能力。
2. 学生对诗歌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分析诗歌中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4. 学生对诗歌主题的感悟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诗歌背景和文化价值的理解。
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教案(1)
![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b6c077cd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44.png)
作者通过描绘国家的强盛,表达了自 己对于国家统一的渴望和对于民族团 结的追求,这种情感表达方式具有很 高的艺术价值。
《天下国家》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启示一
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家繁荣 昌盛的基础,任何分裂国家的势力都 将被历史》作为一篇经典的古代散 文,对于后世的文学创作和国家治理 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其思想和理念仍 具有现实意义。
综合性学习《天下 国家》教案
汇报人: 2023-12-29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 • 教学难点与重点 • 教学过程设计
目录
Part
0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天下国家》的基本 概念和相关历史背景。
了解《天下国家》所涉及 的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
熟悉《天下国家》所涉及 的文化、地理和政治等方 面的知识。
感。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国 家观念,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责
任意识。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 考能力,不盲目相信和传播未经
证实的消息。
Part
02
教学内容
《天下国家》的背景和意义
背景介绍
《天下国家》是一篇经典的古代散文,创作于明朝中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 和文化状况。
意义阐述
该文通过描绘国家的繁荣与强盛,强调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对于现代社会 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天下国家》的主要内容
内容概述
《天下国家》主要描述了国家的 疆域、人口、经济、文化和军事 等方面的强盛,以及国家治理的 智慧和策略。
重点分析
文章重点强调了国家的统一、民 族的团结和社会的和谐,对于现 代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天下国家》的文学特点和艺术手法
七年级下语文:名师教案:天下国家
![七年级下语文:名师教案:天下国家](https://img.taocdn.com/s3/m/904b20a1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b1.png)
七年级下语文——名师教案——天下国家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本教案,让学生了解和理解文章中表达的爱国情怀。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汲取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
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的主旨,把握文章的脉络。
2. 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3. 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汲取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
教学难点:1. 文章中一些生僻词汇的理解。
2. 文章中一些深层次的含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课文等。
2. 学生准备课本和笔记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生积极参与,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
二、自主学习(15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大意。
2. 学生找出文章中的生僻词汇,并与同学交流,共同解决。
1. 教师讲解课文,解释生僻词汇,分析文章的脉络。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3.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的内涵,理解文章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汲取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各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同学给予评价。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内容,完成课后作业。
2. 作业包括:复习课文,巩固知识点;书写课后感悟,表达自己对国家观念的理解。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文章的主旨和修辞手法,以及学生的国家观念是否有所提高。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课堂拓展(10分钟)1. 教师提出与文章相关的拓展话题,如爱国诗人、爱国故事等。
2. 学生进行课堂拓展,分享自己的知识和见闻。
七年级下语文:教案:天下国家
![七年级下语文:教案:天下国家](https://img.taocdn.com/s3/m/23ff479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06.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诗歌《天下国家》的内容。
(2)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了解作者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天下国家》的朗读与理解。
2. 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了解作者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难点词语的理解。
2. 诗歌主题和情感的深入解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歌《天下国家》的作者杜甫及其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激发学生对诗歌内容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注意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字典,解决诗歌中的生词和难点。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诗歌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解读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天下国家》的主题和情感。
五、课后作业1. 学生背诵诗歌《天下国家》。
2. 写一篇关于诗歌主题和情感的短文。
3.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杜甫的诗歌,加深对杜甫及其诗歌的理解。
六、教学过程6. 拓展延伸(1)教师提出与诗歌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展开课堂讨论。
7.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汲取爱国情怀,培养民族自豪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爱国故事或感悟。
八、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天下国家》的主题和情感,以及学生的情感体验。
九、课后作业4. 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杜甫诗歌,进行深入分析和欣赏。
5.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有关国家、民族的诗歌或文学作品,拓宽视野。
天下国家教案(2020年整理).pptx
![天下国家教案(2020年整理).pptx](https://img.taocdn.com/s3/m/f217357c4b73f242336c5fbb.png)
陆游的《示儿》《十一
月四日风雨大作》《金
错刀行》
辛弃疾的《破阵子.为
陈 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南
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
怀》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3、积累与爱国有关的名
《正气歌》
人名言。
3、启发心智:爱国名言
展示会 学生将搜集到的爱国名 言展示在黑板上,老师 点评之后作相应的补 充。
学海无 涯
(三)巩固练习
设计意图
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 帮助学生明确
学海无 涯
程
个人与国家的命运 主题。
息息相关。每个人对自
己祖国的热爱,都是近
乎本能的。关心祖国的
命运,为之奋斗为之牺
牲;赞美祖国的山河,
为之描画为之歌咏;热
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历
史文化,为之沉醉为之
感动......这些都是爱
国的表现。今天我们就
一起进入综合性学习—
学海无 涯
第 1 课时
教学内容: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 天下国家
课型:新授
授课人:
授课日期:
1、知识与能力: 积累爱国名人的故事,背诵爱国古诗词,积累爱国名言,感悟故事、 诗词中蕴含的爱国情感。
教 2、过程与方法: 学 学生自主合作搜集爱国人物故事、爱国诗词、爱国名言,教师作出 目 标 补充,激发学生爱国之情。
再次诵读爱国诗词,熟读 巩固所学,积
诵读爱国诗词,背诵名 成诵。
累爱国主题素
篇名句。
材。
(四)小结 一玉口中国 ,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
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世界的国,在 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让我们好好学习,用建造小
家的激情来打造国家的美好未来,为祖国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五)作业布置: 写下本次综合性学习后的感受。 (六)板书设计:
《天下国家》教学设计 (1)
![《天下国家》教学设计 (1)](https://img.taocdn.com/s3/m/89f3a2410b4c2e3f56276366.png)
“天下国家”诗歌朗诵会活动策划一、活动主题:天下国家二、活动的目的及意义:爱国,是诗歌常见的主题。
古往今来,诗人们以诗词的形式,歌咏祖国大好河山,赞颂爱国历史人物,表达对国家命运的牵挂,抒发个人报国之志——爱国诗作成为这些诗作中最感人、最振奋人心的旋律。
通过本次活动,希望学生懂得“国是家”的道理,在朗读的基础上体会前人的爱国之心,也树立自己的报国之志。
三、主办单位:七年级二班四、活动时间:2017年4月26日五、活动地点:七年级二班教室六、参加对象:七二班全体学生七、活动形式:诗歌朗诵会八、活动过程(一)开场白两千多年前,孟子说过“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我们今天也常说:“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可见,每个个体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是休戚相关的。
因而“爱国”是每个人与生俱来应有的品质。
从古至今,“爱国”也成为名人大家诗词创作的主题。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屈原对悠悠大众怜悯的爱;“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是曹植对汉魏政权无畏的爱;“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是杜牧对飘摇国土不争的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对破碎南宋坚定的爱。
当然,艾青对大地的爱,黄雍廉对唐人街的爱,这些都源于作者内心对祖国的爱。
今天,我们将走进“天下国家”朗诵会,一起去感受诗词歌赋中那些震撼人心的家国力量!(二)教师朗诵解读《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并分享心得。
浪淘沙·怀旧南唐(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三)学生小组内进行朗读,每组选出一到两名优秀的朗读者,与全班同学分享交流。
(四)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与感受。
(五)全班合唱《国家》。
国家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国的家住在心里家的国以和矗立国是荣誉的毅力家是幸福的洋溢国的每一寸土地家的每一个足迹国与家连在一起创造地球的奇迹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国的家住在心里家的国以和矗立国是荣誉的毅力家是幸福的洋溢国的每一寸土地家的每一个足迹国与家连在一起创造地球的奇迹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我爱我.........国家(张文博同学带领全班进行《国家》手语操表演)九、活动预期学生通过此次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朗诵会感受古往今来名人志士的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家国意识和爱国信念。
天下国家教案范文
![天下国家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ac0045a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3d.png)
天下国家教案范文尊敬的教师:您好!以下是一份针对天下国家的教案,内容主要涵盖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认识各个国家的综合情况。
教案题目:天下国家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比较各个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2.分析全球化对不同国家的影响。
3.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分析全球化对国家特点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2.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政治方面:a.分析不同国家的政治体制,如民主制度、专制制度等。
b.探讨不同国家的政党制度、选举制度和治理模式。
c.分析全球化对国家政治体系的影响。
2.经济方面:a.了解和比较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
b.分析不同国家的经济体系和经济政策。
c.探讨全球化对国家经济的影响,如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等。
3.社会方面:a.研究不同国家的社会制度,如教育制度、健康制度等。
b.分析不同国家的社会问题和挑战,如贫富差距、失业问题等。
c.探讨全球化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如文化交流、价值观的冲突与融合等。
4.文化方面:a.比较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b.分析不同国家的文化产业和文化输出。
c.探讨全球化对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冲突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通过讲解、演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传授相关知识和理论概念。
2.小组合作:学生分成小组,围绕教学内容展开讨论和研究。
3.多媒体展示: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4.角色扮演:模拟各国政府代表或国际组织代表,进行跨文化交流和合作。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各国特色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全球国家的兴趣,并进行讨论。
2.教学主体:a.政治方面:讲解各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和治理模式,并进行比较分析。
b.经济方面:介绍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和经济政策,并探讨全球化对国家经济的影响。
c.社会方面:了解不同国家的社会制度和社会问题,并分析全球化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7250086edb6f1aff001f5f.png)
4.第二篇章:爱国诗词朗诵会
1)整理教材中的诗词。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唐·李白《独漉篇》
匈奴不灭,无以家为!——《汉书·卫青霍去病传》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 海亦英雄。——周恩来
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华罗庚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2.板书:天下国家
3.了解学习目标
1)明确活பைடு நூலகம்内容,举行爱国人物故事会、爱国诗词朗诵会和爱国名言展示会。
2)明确活动形式,根据每组的分工,分小组展示。
3)明确活动意义,谈感受后整理写成读后感。
二、新课教学:
1.“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就经常讨论。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看来,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
2)学生汇报
5.第三篇章:爱国名言展示会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列宁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高尔基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三、总结:
环节时间
3分钟
39分钟
3分钟
教学重点
能够讲授爱国故事、相应的名言、诗词等。
教学难点
能够从中感悟出崇高的爱国之情。
教学方法
汇报介绍。
教具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言:同学们,2015年9月3日的国庆大阅兵震撼人心,世人瞩目。提起这次阅兵,你是否还会滔滔不绝,骄傲依旧?面对2016年7月12日“南海仲裁”做出的判决,你是否仍旧愤愤不平乃至气愤填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能做什么呢?唯一就是爱祖国的一切,关心国家的命运,并为之奋斗,为之牺牲。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种使命感,开始今天的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下国家》名师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多元阅读和多重体验,理解和认同中国人的“国家与天下”情怀。
2.通过记诵经典诗文和语句,感悟和积蓄民族文化自信与使命。
◎教学过程:
一、理解和认同中国人的“天下国家”
1.师生诵读《礼记·大学》中的“天下国家”。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2.教师讲解传统意义上的“天下国家”。
家、国、天下在《大学》中并列提出,是中国人用视线画出的疆土,它是游历的区域、政权的范围,更是心灵的归属。
国家也称家国。
周朝的国家指的是诸侯国,天下则是周天子大一统的行政区域。
由于“烽火戏诸侯”后,天子失势,诸侯分封扩张,“天下”越来越大,指所有诸侯国统治区域的总和。
《孟子》中就有记载。
(梁惠王)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
”(梁惠王)对日:“孰能一之?”(孟子)对日:“不嗜杀人者一之。
”《孟子》中的名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体现的就是这个意思。
随着历史的变迁,天下的定义渐渐扩大,指各民族共居的这方水土,它是中原,它是西域,它是塞北,它是海南,它是藏边,它就是中国。
曹操在《短歌行》中写道:“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
设计意图:现代人理解的国家与传统没有什么不同,但现代人心中的天下往往指的是设计地球上的全世界,这与中华民族传统意义上的天下是不同的。
通过以上的诵读意图和讲解,让学生懂得,中国人心中的家、国与天下是“三位一体"的,这样才能更细致而恰切地体验“天下国家”的情怀。
二、感悟和积蓄民族文化的自信与使命
1.学生交流记诵集中呈现“天下国家”情怀的经典诗句。
教师可做如下准备: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佚名《荆轲歌/渡易水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屈原《九歌·国殇》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陆游《金错刀行》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陆游《病起书怀》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陆游《示儿》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飞《满江红·写怀》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扬子江》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于谦《立春日感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2.教师讲解诗词名句中的家国情怀。
对家园的眷恋,对国家的忠贞,让多少英雄面对天下纷争,慷慨向前,血脉难断,谱写千古风流。
它让人舍弃生命去寻找归宿,崖山十万军民勤王殉葬,扬州十日繁华尽皆凋零,在时代变迁中,那些身影如此深沉厚重。
家与国有时让人矛盾,就如范仲淹所说:“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他们努力地化解了悲苦,将心中的爱国精神变成了民族精神的图腾。
设计意图:诗词名句的魅力在于其不可替代的经典性,诵一句而洞悉全篇,朗朗上口易于记诵,人人皆能引发共鸣。
学生可以你一句我一句,七嘴八舌;也可以以小组竞赛的方式增添记诵的趣味和质效。
教师不必展开讲解,只需点到为止,再好的讲解都抵不过名句本身饱含的家国情怀。
记诵的过程,就是感悟民族文化自信和积蓄民族文化使命的过程。
三、复习和感悟单元课文里的“天下国家”
1.师生齐读光未然的《黄河颂》。
可以配乐朗读,也可以找到歌曲版学唱。
2.师生齐背《木兰诗》。
可以提示学生用声音传递和演绎木兰的家国情怀。
设计意图:从扩展到再回归课文,回环往复,温故的过程就是涵咏的过程,
知新的体验一定是融会贯通的体验。
首先以语文基本功的样貌来呈现和理解家国情怀和天下担当,应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础套路;之后才可以提供更多的“大语文”的方式让学生立体感知。
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不能偏离捧读书本和积累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