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对的半夏药理分析
中药材半夏药理作用分析论文
![中药材半夏药理作用分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929407ff242336c1eb95e08.png)
中药材半夏的药理作用分析【摘要】半夏的药理作用有:止咳、抵抗溃疡、预防早孕、预防肿瘤、预防心律的失常、降低血脂、具有糖皮质的激素作用等。
它的毒性包括:遗传的毒性、刺激黏膜等。
【关键词】中药材;半夏;药理作用【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500-01半夏属于天南星科的植物,它的块茎可以入药。
它的性质是:药性温和、味道辛辣、毒性很小。
它的作用有:燥湿祛痰、抗呕吐、散结的作用。
含有的成分有:生物碱、多糖、挥发的油性物质、无机元素以及半夏蛋白物质等。
半夏可以在泻心汤药方、厚朴汤药方、越婢半夏汤药方以及桑白皮汤等药方中入药。
现代的医药学对半夏的药理作用、炮制方面、鉴定方面以及临床的应用、组织的培养方面等做了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1 作用与呼吸系统的作用1.1止咳的作用半夏的止咳作用非常明显,它的止咳机制是利用生物碱对咳嗽的中枢进行抑制。
对生半夏煎剂、姜半夏煎剂以及明矾半夏煎剂分别进行动物的实验,结果表明:猫的喉咙在电的刺激以及将碘液注入猫的胸腔引起猫的咳嗽,使用半夏起到了很好的抑制,30分钟后半夏发生作用,药效维持在5个小时以上。
1.2化痰的作用半夏经常被用来燥湿化痰。
经过现代的医药学研究证明,贮存半夏的时间延长,可以增强半夏祛痰的作用。
用半夏饲养家兔时,能抑制家兔的唾液分泌。
同时鼻内的粘液分泌半夏也可以起到抑制的作用,鼻内的粘液在将10g半夏用水煎服一个小时后,分泌会减少一半。
2 对消化系统起到的作用2.1胃肠道的影响动物实验中,将水煎的半夏醇沉液在小鼠饥饿的时候注入它的体内,对小鼠体内胃液的分泌以及胃蛋白酶的分泌能够明显的抑制,总的胃液酸度以及胃液游离的酸度降低,能够保护并修复急性的黏膜损伤。
对溃疡中的幽门结扎类型、慢性的醋酸类型的治疗效果非常明显,也能够抑制应激性的溃疡。
生半夏对胃肠的运动能够起到促进作用,对胃液pge 具有抑制作用,说明了生半夏能够刺激胃肠的黏膜,姜矾半夏以及姜煮半夏对胃肠的运动能够减缓。
中药查询半夏的研究报告
![中药查询半夏的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57ac0cc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b0.png)
中药查询半夏的研究报告
半夏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以下是关于半夏的研究报告,总结了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副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半夏为百合科植物半夏的块茎,具有理气、止呕、祛痰、止咳等功效。
现代研究证实,半夏中主要成分包括生物碱、黄酮、皂苷、挥发油等物质,这些成分在药理作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其中,半夏中的黄酮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可以用于防治心血管疾病、肿瘤等疾病。
半夏中的生物碱具有镇静、抗焦虑、抗抑郁等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相关疾病。
临床应用方面,半夏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痛、呕吐、腹泻等。
研究表明,半夏能够通过抑制胃酸分泌、增加胃粘膜保护功能,减轻胃部不适症状。
此外,半夏还具有镇咳、祛痰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咳嗽、痰多等呼吸系统疾病。
部分研究还表明,半夏具有抗肿瘤活性,可以用于辅助治疗肿瘤。
此外,半夏还有一定的抗菌、抗炎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然而,半夏也有一些副作用和禁忌症需要注意。
临床观察表明,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半夏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便秘等不良反应。
此外,半夏具有一定的毒性,长期使用可能对肾脏、肝脏等器官产生损害。
因此,在使用半夏时应遵医嘱,控制剂量和疗程,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半夏是一种具有广泛药用价值的中药材。
其具有理
气、止呕、祛痰、止咳等多种药理作用,适用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疾病的治疗。
然而,半夏在使用时需注意剂量和疗程,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半夏及其活性成分的研究将进一步深入,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更多证据和指导。
谈对的半夏药理分析
![谈对的半夏药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9cc67dc195f312b3169a5de.png)
1化痰 止咳 半 夏味 辛性温 而 燥, 善化 痰 消饮, 适用 于 寒痰 、湿痰 犯肺 所 致 的咳喘 诸 证 。正如 《 学启源 》所 载 :半夏 治寒痰及 形寒饮 冷伤 肺而 咳 ” 医 “ 。如 《 太平 惠 民和剂 局方 》中 治疗湿 痰咳 嗽 的二 陈汤, 中 以半夏 与 陈皮相 伍, 以茯苓 、 方 佐
甘草 , 奏燥湿 化痰 , 气止 咳之 功。 伤寒 论》中治疗 表寒里 饮之寒 痰咳 嗽的 共 理 《 小 青龙 汤, 半夏 与干姜 、细辛 、五味 子合用 , 以温肺 蠲饮 , 痰止咳 平喘 。然而 化 配伍恰 当, 半夏 可用 于治疗 多种痰 证咳 嗽, 配胆 南星 、黄芩 、瓜 萎仁 可治热 痰 咳嗽, 《 方考 5中的清 气化痰 丸 : 如 医 配茯 苓、枳 实 、天南星 等治痰 饮 留积不 散 ,胸膈 痞塞 , 肋胀 痛 , 急咳 嗽 , 《 氏济 生 方5 胁 喘 如 严 5导痰 汤 。 2降逆 止呕 、 半 夏 其 性 主 降,《 农 本 草 经 5 神 5谓之 “ 气 ” 《 录 7 下 : 别 5说其 能 止 “ 呕 逆 ”可 知半夏 具有 降 胃气 而止 呕吐之 功, 临床止 呕要药 。各种原 因 的呕吐, , 为 皆可 随证配 伍应用 , 尤常 与生姜 配伍 善疗寒饮 ( 之 呕吐 。 《 痰) 如 太平 惠 民和剂 局方 》藿香 正气散 , 治外 感风寒 , 主 内伤湿 滞之恶 心呕 吐 :金 匮要 略》小 半夏 《 汤, 主治 痰饮犯 胃之恶 心呕 吐 : 《 匮要 略》半夏 干姜散 , 如 金 主治 胃寒干 呕, 吐 涎沫等 。
卫 生 与 健 康
l ■
谈对的半夏药理分 析
史会杨 吉永利
( 药集 团制药六 厂) 哈 [ 摘 要 ] 夏首 载 于 《 半 神农 本 草经 》 为天 南 星科 植 物 半夏 的块 茎 , 人 将其 性 昧 、功 用 、归 经总 结 为辛 温 , 毒 , , 后 有 归脾 、 胃、肺 经, 有燥 湿 化痰 具 降逆止 呕 , 痞散 结 的作 用 。然而 在 临床实 践运 用 中, 消 半夏 通过 巧妙 配 伍, 以发挥 多 种作 用 。 可 [ 关键 词] 半夏 药理 分析 中 图分类号 :4 56 2 ¥3 .7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o 99 3 (oo 1— 24 o 1o— 1x 2 l)6 07 l
半夏的中药药理学研究
![半夏的中药药理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d130f31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6b.png)
半夏的中药药理学研究摘要:半夏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类、有机酸类、黄酮类、挥发油类、甾体类、蛋白类和糖类等,其传统中药学功效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半夏亦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菌、抗癫痫、抗凝血、镇静等药理作用,其毒性主要表现为黏膜刺激性、肝肾毒性、妊娠及遗传毒性。
半夏虽然是一种有毒中药,但是其化学成分丰富、药理作用广泛,深入系统地对半夏的药效物质基础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因此本文将从半夏的中药学传统功效、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性及代表方剂研究进展等角度进行探究,尝试为半夏更为充分且安全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半夏;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性;Abstract:The chemical components of Pinellia ternata mainly include alkaloids, organic acids, flavonoids, volatile oil, steroids, proteins and sugars, etc. It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ffect is dampness, reducing phlegm, reversing nausea, eliminating ruffian and dispersing knot. Modern pharmacological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Pinellia ternata also has anti-tumor, anti-inflammation, anti-epilepsy, anti-coagulation Although pinneria tuber is a kind of toxic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t has rich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extensiv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conduct in-depth and systematic research on the pharmacodynamic material basis of Pinneria tuber. Therefore, this paper will explore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chemical compon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fficacy of Pinellia ternat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armacological toxicity and representative prescription research progress, trying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more adequate and saf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inellia ternataKey words: Pinellia ternata; Chemical composition; Pharmacological action; The toxicity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是一味常用中药,始载于《礼记·月令》,记载为:“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也,故名,又名守田、水玉,守田会意,水玉因形”。
半夏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配伍运用
![半夏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配伍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a3be6158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9e.png)
半夏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配伍运用半夏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在中医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因其具有镇静、化痰、抗惊厥、保肝等多种药理作用,被誉为“中药百科全书”中的瑰宝。
本文将详细介绍半夏的药理作用及其在临床配伍中的运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镇静作用:半夏中含有一种名为“掌叶半夏”的成分,具有显著的镇静作用。
动物实验表明,半夏的镇静效果与其所含的生物碱、酚类和酮类化合物有关。
抗惊厥作用:研究证实,半夏具有明显的抗惊厥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其所含的生物碱能够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常放电有关。
保肝作用:半夏中的多种化合物具有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等作用。
这些化合物通过抗氧化、抗炎等途径发挥保肝效果。
抗氧化作用:研究发现,半夏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
这些物质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缓衰老过程。
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是一种经典的中医方剂,主要成分包括半夏、黄连、黄芩等。
该方剂在调理脾胃不和、改善胃肠功能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半夏南星茶:半夏南星茶是一种以半夏、天南星等中草药为主要成分的中药茶方。
该茶方在化痰止咳、平喘等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常用于辅助治疗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
半夏治疗失眠案例:某患者因长期失眠而求医,医生开出一剂以半夏为主的中药方剂。
患者服用一周后,失眠症状明显改善。
这是因为半夏的镇静作用有助于缓解失眠症状。
但需注意,半夏镇静作用较强,长期大量使用可能产生药物依赖性。
半夏治疗肝炎案例:某慢性肝炎患者长期肝区疼痛、乏力,医生在处方中加入半夏、柴胡等中药材。
患者服药一个月后,肝区疼痛减轻,肝功能检查也有所改善。
这得益于半夏的保肝作用。
然而,半夏并非对所有肝炎患者都适用,具体还需根据个人病情进行配伍用药。
半夏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重要的临床价值。
其镇静、抗惊厥、保肝、抗氧化等作用为临床诸多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临床配伍运用中,半夏常与其它药材联合使用,取得良好的疗效。
半夏的药理作用及临床配伍应用
![半夏的药理作用及临床配伍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2edc3f45a8102d277a22f57.png)
半夏的药理作用及临床配伍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半夏的药理作用及临床配伍应用。
方法:对半夏的药理功效和半夏的配伍应用进行分析。
结论:半夏辛温,有毒。
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作用。
半夏对各种原因的呕吐,都可以随证配伍应用,特别是对痰饮或胃寒之呕逆更为适宜。
结论:根据患者病情及药物特点合理用药,半夏通过巧妙配伍,可以发挥多种作用。
【关键词】半夏;药理特点;配伍应用【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2-0075-01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含左旋麻黄碱及胆碱,挥发油、β-氨基丁酸、α-氨基丁酸、3,4-二羟基苯甲醛、尿黑酸、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苷等[1]。
半夏主归肺、脾、胃经。
具有化痰燥湿,消肿止痛,降逆止呕,散结消痞等功效。
临床应该广泛,主要用于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等疾病的治疗。
在中药的应用中,与其它药物配伍不同,也发挥不同的效果,现对半夏的临床配伍进行分析。
1.药理特点及作用半夏块茎含挥发油等多种成分,半夏具有化痰燥湿功效,消痞散结、降逆止呕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在镇静催眠、抗肿瘤治疗中可用于失眠、肿瘤、胸脘痞闷、呕吐反胃等证半夏可消痞散结、降逆止呕;水半夏则可用于抗过敏、抗炎、镇静、镇痛、平喘治疗。
生半夏的氯仿和丙酮提取物对白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半夏还有轻度的利尿作用。
半夏中分离出来的半夏蛋白具有抗早孕的作用。
《本经逢原》:半夏为足少阳本药,兼入足阳明太阴,虚而有痰气,宜加用之,胃冷呕吐方药之最要。
止呕为足阳明,除痰为足太阴,柴胡为之使,小柴胡汤用之。
虽为止呕,亦助柴胡、黄芩主往来寒热也。
《本草发挥》:成聊摄云:辛者散也。
半夏之辛,以散逆气,以除烦呕。
辛入肺而散气。
辛以散结气,辛以发音声。
足以表明,古医药学对半夏的功效的高度概括与应用。
2.临床配伍2.1 半夏与麦冬、生姜、黄连、竹茹或藿香、丁香配伍治疗呕吐半夏味苦,降逆和胃,为止呕主要用药,对各种原因的呕吐都可随证配伍用之,特别适用于痰饮或胃寒的呕逆。
半夏的药理作用和成分分析
![半夏的药理作用和成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b13ea9d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06.png)
半夏的药理作用和成分分析半夏,又名天南星、南星,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半夏的药理作用和成分分析是学习该植物的重要内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讨论半夏的药理作用和主要成分,并探讨其在中药治疗中的应用。
2000字半夏的学名为Pinellia ternata(Thunb.) Breit.,为天南星科、半夏属的植物。
半夏形状特殊,它的根部肥大丰满,外形如同雄黄色的秧瓜,一个种子就生在朵朵的花瓣上,而且半夏的未成熟果实有紫黑色,熟了则变为红色。
不同地区的半夏可能存在一些品种差异,因此在药效和成分上也会有所区别。
半夏常用于中医领域,作为治疗哮喘、咳嗽、恶心及呕吐的药物。
它的味道辛辣、泄火,主要作用于肺、胃、大肠和脾胃等脏腑。
半夏有散寒温肺、降气止咳、化痰止呕、解鱼蛇毒等功效。
下面分析其主要成分和药理作用。
半夏的主要成分包括黏液质、淀粉质、木质素、蛋白酶、脂肪酸和单萜类化合物等。
其中黏液质是半夏的重要成分之一,具有保护胃黏膜、缓解胃酸和抗溃疡的作用。
淀粉质是半夏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降脂、降血糖和调节肠道微生态的功能。
木质素是半夏中的活性成分,它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肿瘤的作用。
此外,蛋白酶、脂肪酸和单萜类化合物等成分也对半夏的药理作用起到重要的影响。
半夏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1. 抗炎作用:半夏中的木质素成分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实验证明,半夏提取物能够有效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和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并促进伤口愈合。
2. 抗氧化作用:半夏中的木质素和其他抗氧化成分能够中和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害,并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
这种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减少机体的氧化损伤,维护细胞和组织的正常功能。
3. 抗肿瘤作用:半夏中的木质素和其他成分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研究表明,半夏提取物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
这种抗肿瘤作用使得半夏成为抗癌药物的有望候选物。
中药材半夏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
![中药材半夏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8a57417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80.png)
中药材半夏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摘要:半夏是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为单子叶植物.具有散瘀止痛;解毒消肿;燥湿化痰等功效。
其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及华北、东北等地区,在我国藏族自治区西藏主要生长于海拔3000米左右的地区。
半夏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有挥发油类、黄酮类、生物碱类、糖类和有机酸类等,经研究发现其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炎等药理作用。
半夏也具有一定的药理毒性,主要表现在刺激性毒性、肝肾毒性和妊娠毒性,因此应用时我们要特别注意。
关键字:半夏;化学成分;药理作用1.化学成分1.1挥发油类王锐等采用自制的“同时萃取-蒸馏”装置并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和质谱技术分离鉴定了香橙烯、棕榈酸乙酯等65种不同的挥发油类物质。
通过采用不同的方式提取出的挥发油类成分也有所不同,分离出来的主要包括烯类、炔类、烷烃类、酯类和芳香族类等,其中3-乙酰氨基-甲基异唑的含量最高,大约占比44.4%、丁基乙烯基醚占比约11.88%、对丙烯基茴香醚的含量占比约为2.34%,这是挥发油类物质中含量较高的三种成分。
1.2有机酸类张科卫等采用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成功从野生的半夏中分离出来了15种脂肪酸,并发现了其中不饱和脂肪酸以亚油酸为主,饱和脂肪酸以棕榈酸为主。
吴皓等人运用经典的柱层析法从中提取到了丁二酸。
日本的学者丸野正雄成功在半夏中分离出来了芳香酸。
这些有机酸类成分对半夏药效的发挥具有一定的作用。
1.3黄酮类半夏中富含多种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大豆素、黄芩苷、黄芩素等。
这些黄酮类化合物在半夏发挥相关的药理作用中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1.4生物碱类半夏的生物碱类成分被认为是半夏中活性最大且最主要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多种的药理作用。
其中,鸟苷于1987年分离,1997年分离出胸苷,Oshio等研究者于1978年在实验中成功分离出来了胆碱和左旋麻黄碱。
秦文娟等在分析实验中发现了掌叶半夏碱甲、掌叶半夏碱乙、掌叶半夏碱丙等30种化合物,王瑞等则成功分离出掌叶半夏碱己并发现其与掌叶半夏碱戊互为同分异构体。
半夏调研报告
![半夏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6e6a044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7c.png)
半夏调研报告半夏是一种中药材,也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
在传统中医药中,半夏被广泛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半夏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和增强免疫力等多种功效。
本报告将对半夏的调研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我们对半夏的基本信息进行了收集和整理。
半夏,学名Pinellia ternata,为天南星科植物,以鳞茎入药。
主要产地有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地。
半夏植株通常高度介于20-100厘米之间,叶片呈心形,花朵比较小,呈现绿色或者白色。
其主要药用部位是鳞茎,呈块茎状。
其次,我们对半夏的药理学研究进行了调查。
半夏中含有大量的有效成分,其中主要成分是黄酮类物质、挥发油和脂肪油等。
这些成分对人体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
研究发现,半夏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和增强免疫力等功效。
其中,半夏黄酮类物质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半夏挥发油具有净化空气、杀菌消炎和提神醒脑的作用。
半夏脂肪油则可以增加人体细胞的抗氧化能力,预防和延缓衰老过程。
另外,我们还对半夏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行了梳理。
据统计,半夏在中医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
例如,半夏可以用于治疗胃痛、腹泻和呕吐等消化系统问题。
半夏还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和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此外,半夏还具有舒张血管、降血压的作用,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也具有一定的效果。
最后,我们还对半夏的副作用和安全性进行了研究。
半夏作为一种中药材,它的使用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在临床应用中,半夏的剂量和用法需要严格控制,以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同时,半夏对于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
此外,一些过敏体质的人可能对半夏过敏,出现皮疹、皮肤瘙痒等症状。
综上所述,半夏作为一种中药材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其药理学研究和临床应用表明,半夏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对人体具有一定的健康益处。
然而,在使用半夏前,需要充分了解药物的禁忌症和副作用。
半夏的药理作用与化学成分
![半夏的药理作用与化学成分](https://img.taocdn.com/s3/m/7a30f93d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ed.png)
半夏的药理作用与化学成分
1、化学成分。
半夏含左旋麻黄碱、胆碱、十六碳烯二酸、黄芩苷、黄芩苷元、谷甾醇及其葡萄糖苷、胡萝卜苷、多种氨基酸和挥发油、脂肪油等。
又含二羟基苯甲醛(原儿茶醛)和外源凝集素。
2、药理作用。
半夏究竟表现为止呕还是催吐的效应,与半夏的炮制方法有关。
一般而言,生半夏多表现为催吐,而制半夏则具有止呕镇吐的作用。
半夏的镇吐可能与其抑制呕吐中枢有关。
生半夏混悬液具有显著的黏膜刺激作用,这可能是其催吐的作用基础。
半夏具有类可待因样的镇咳作用,但其作用较可待因弱。
其祛痰作用因不同的炮制方法而强弱不同。
半夏中的稀醇、总生物碱,或水浸出液,对肝癌细胞、子宫颈癌细胞、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
半夏水浸剂能使氯化钡所致室性早搏迅速消失,能使肾上腺素所致心动过速转为窦性心律,因而具有一定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半夏水煎酵沉液能显著减少胃液量,降低游离酸和总酸酸度,抑制胃蛋白酶活性,促进胃黏膜的修复,保护胃黏膜,使之免受有害物质的损伤。
半夏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
![半夏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7fff318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42.png)
半夏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e(Thunb.)Berit.重要药用植物,以块茎入药,为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收录的唯一正品半夏药材。
半夏,性温、味辛,有毒,具有降逆止呕、燥湿化痰、消痞散结的功效,由于半夏为紧缺药材,并具有一定的毒性,在临床上处方出现的几率高,配伍量大。
1化学成分1.1刺激性成分。
关于半夏刺激性成分是何物质说法不一,最初国外学者认为半夏的刺激性成分是2,5-二羟基苯乙酸及其苷、L-脯氨酸-L-缬氨酸和原儿茶醛、3,4-二羟基苯甲酸及其苷。
目前认为半夏中具有特殊晶形的草酸钙针晶是半夏的刺激性成分。
钟凌云等通过对半夏的刺激性毒性成分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初步表明在生半夏中存在的大量极细长并质地坚韧的草酸钙针晶,针晶可直接刺激黏膜细胞导致细胞破损,产生大量炎症介质,从而引起刺激疼痛感,他们通过从生半夏中提取分离出纯草酸钙针晶,并将提取分离得到的半夏草酸钙针晶进行家兔眼刺激性的实验研究,确证了生半夏的刺激性来自于半夏中所含有的特殊晶形的草酸钙针晶。
吴皓通过以药典规定的明矾浓度和碱液浓度浸泡生半夏,并采用电子显微镜扫描观察、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草酸钙含量、家兔眼刺激性实验等方法,发现8%明矾水或pH>12以上的碱水炮制可使生半夏药材中具有强刺激性成分草酸钙针晶的针形晶体破坏,含量降低,刺激性毒性降低。
然而草酸钙针晶普遍存在于其他多种中药中,其形状不一,为何只有存在于半夏中的草酸钙针晶能引起刺激性作用?这些值得进一步进行关联性研究,而从草酸钙针晶被破坏的角度解释其为半夏刺激性成分的研究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1.2生物碱。
目前半夏中分离得到的单一生物碱报道有1-麻黄碱、胆碱、鸟苷、胸苷。
2003年吴皓等在寻找和确定半夏药材中的鉴别成分时首次分离出次黄嘌呤核苷。
Chen Ping等采用LC-UV-MS,LC-MS-MS及LC-MS-NMR等检测手段首次从半夏中分离出咖维定(生物碱)。
半夏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
![半夏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cf2a767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ab.png)
半夏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一、本文概述《半夏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是一篇旨在深入探究半夏这一传统中药材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科学研究文章。
半夏,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和独特的药用价值。
然而,关于其具体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机制,目前科学研究尚存在许多未知和争议。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系统的实验研究和文献综述,全面揭示半夏的化学成分,并深入探讨其药理作用及其潜在的应用价值。
本文首先对半夏的化学成分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鉴定,利用现代化学分析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等,从半夏中提取并分离出各种化学成分,包括生物碱、黄酮类、皂苷类等。
接着,通过对这些化学成分的结构和性质进行深入的研究,揭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可能的药理作用机制。
在药理作用研究方面,本文采用体内外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半夏及其化学成分对生物体各个系统的影响。
例如,通过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研究半夏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的作用机制,以期发现其可能的药理作用靶点和治疗作用。
本文还将对半夏的药理作用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为半夏的合理应用和进一步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还将对半夏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探讨其在中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中的潜力和挑战。
《半夏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旨在全面揭示半夏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机制,为其在中医药领域的合理应用和进一步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的研究结果也将为其他中药材的研究和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半夏的化学成分半夏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其化学成分丰富多样,主要包括生物碱类、多糖类、挥发油类以及其他如氨基酸、无机元素等。
这些化学成分的存在使得半夏在中医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生物碱类是半夏中最主要的一类化学成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半夏碱。
半夏碱具有镇咳、祛痰、抗心律失常等多种药理作用,是半夏发挥药效的重要物质基础。
半夏中还含有其他生物碱,如掌叶半夏碱、甲基半夏碱等,这些生物碱也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
半夏的研究进展
![半夏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6cb6dd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d5.png)
半夏的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半夏,作为中医药学中的一种重要药材,历史悠久,应用广泛。
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及在多种疾病治疗中的显著疗效,使得半夏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系统梳理和综述半夏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半夏的深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文章将从半夏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以及现代研究技术等方面进行全面介绍,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通过对半夏的深入研究,有望为传统中医药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半夏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半夏,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其独特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一直是中医药研究的热点。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半夏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半夏含有多种复杂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类、多糖类、皂苷类、挥发油等。
其中,生物碱类成分是半夏的主要药效成分,如半夏碱、次半夏碱等。
半夏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这些成分共同构成了半夏独特的药理作用基础。
半夏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主要包括镇咳祛痰、止吐抗晕、抗炎抗氧化等。
在镇咳祛痰方面,半夏能够通过刺激呼吸道黏膜,增加分泌物的排出,从而有效缓解咳嗽和痰多症状。
在止吐抗晕方面,半夏能够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恶心和呕吐的反射,对于晕车、晕船等晕眩症状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半夏还具有显著的抗炎抗氧化作用,能够减轻炎症反应,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近年来,随着对半夏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还发现半夏具有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等新的药理作用。
研究表明,半夏中的某些成分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对于某些癌症的治疗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半夏还能够调节心血管功能,降低血压、改善心肌缺血等,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
半夏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对半夏的研究将更加深入,为中医药的发展和人类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半夏的现代研究与应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半夏的研究和应用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半夏的作用研究报告
![半夏的作用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ed47cac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88.png)
半夏的作用研究报告
半夏,又称霍山半夏、百里香、剥皮半夏等,为半夏科植物半夏的干燥根茎。
在中医传统理论中,半夏有着一定的药用价值,并且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半夏的主要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简要探讨。
半夏具有化痰止咳、平喘止血、消炎解毒等作用。
首先,半夏能够化痰止咳,主要用于治疗痰湿困胃、咳喘、嗽逆等症。
其次,半夏具有平喘止血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咳嗽喘息、呕血、吐血等症。
此外,半夏还能消炎解毒,常用于治疗痈肿疖子、疮疱疔疮等症。
半夏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半夏含有丰富的生物碱和挥发油,能够刺激呼吸中枢,增强呼吸功能,从而起到平喘的作用。
第二,半夏中含有的有效成分能够通过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酸的导致的胃肠道不适症状,从而缓解痰湿困胃等疾病。
第三,半夏含有一些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作用的成分,能够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从而起到消炎和解毒的作用。
综上所述,半夏具有化痰止咳、平喘止血、消炎解毒等作用,并且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刺激呼吸中枢、抑制胃酸分泌以及抗菌、抗炎作用来实现的。
然而,半夏作为一种药材,用于临床治疗时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剂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此外,对于半夏的作用机制仍然有待进一步研究,以便更好地发挥其药用价值。
对药半夏天南星的药理与临床
![对药半夏天南星的药理与临床](https://img.taocdn.com/s3/m/cee541b6960590c69ec376d1.png)
徽 中医临床杂 圭 至 堡 垒 筮 鲞星 墨
立 走动 。病人 走 动 时 , 必须 有 人 照 顾 , 准用 拐 杖 以防 不
身 体偏 斜 , 在 锻 炼 过 程 中病 人 出 现 头 晕 、 慌 、 若 心 出汗
检 查 : 压 2 0 10 血 4 / 1mmHg 1 ( mmHg 0 1 3 P ) 神 志  ̄ . 3k a , '
活 性 , 除过 氧 化氢 和 超 氧 阴离 子 自由基 , 清 减少 和 防 止 羟 自由基 与单 线 态 氧 产 生 , 减轻 和 阻 断 脂 质 过 氧 化 反
昏迷 , 能语 言 , 瞳孔等 大等 圆 , 眼 睫膜 充 血 , 球 不 双 右 眼
著 增强 小 鼠血清 谷胱 甘 肽过 氧化 物 酶 和过 氧化 氢酶 的
般7 d左右 。病 情稳 定后 康 复 治 疗 1  ̄ 3 d恢 复 行 走 , 5 0 逐 渐生 活 自理 。治疗后 偏 瘫 上 肢未 完全 恢 复 者 2 6例 ,
完全 恢 复并 能从 事 劳 动 者 1 8例 , 言 障碍 6例 ( 词 语 吐
不 清 2例 , 完全 不会 讲话 靠 手表达 4例 ) 。
3 典 型 病 例
胡 某 , ,5岁 ,9 1年 1月 2 男 6 19 1日入 院 。上 午 7:
O O时突然 感 到头痛 头晕 , 起床 时右 侧肢 体 麻 木 无力 , 接 着 昏倒 仆地 , 口眼 歪 斜 , 言 不 利 , 吐 频 繁 。 入 院 伴 语 呕
对 药 半 夏 天 南 星 的 药 理 与 临床
叶 建 红
等 现象 , 及 时 休 息 。 此 后 尽 量 让 病 人 自己 进 食 、 应 穿
衣、 穿裤 、 洗脸 , 与家 庭 日常 生 活 和 社 会 活 动 , 时 一 参 平 般 3 7 ~ d到 医 院检 查 1次 , 条 件 的 1 有 d测 1次 血 压 , 密切 注意 患者 的血 压 心脏 变 化 。家 庭 成 员应 配合 医务 人 员多 开 导病人 、 鼓励 病 人 , 怀 、 顾 病人 的生 活 、 关 照 情 绪 和活 动 心态 变化 , 让病 人 思 想 乐 观 、 朗 。尽 量 不 让 开 病 人精 神 受刺 激 , 别不 准病 人 打牌 , 些 活 动使 病 人 特 这 高度 紧 张兴奋 , 使 病情 再 次复 发 , 至危 及生命 。 可 甚
半夏药理作用的研究述要
![半夏药理作用的研究述要](https://img.taocdn.com/s3/m/f74dd8b3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4c.png)
半夏药理作用的研究述要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半夏药理作用的研究述要》一文旨在全面综述半夏这种传统中药材的药理作用及其在现代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半夏,作为中医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历史悠久,用途广泛。
本文将从半夏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现代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阐述,以期为深入理解和科学利用半夏的药理作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The article "Summary of Research on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Pinellia ternata" aims to comprehensively review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Pinellia ternata,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herb,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odern medical research. Banxia, as a brilliant gem in the treasure trov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a long history and a wide range of uses. This article will systematically elaborate o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clinical applications, and modern research progress of Pinellia ternata, in order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s for a deeperunderstanding and scientific utilization of its pharmacological effects.文章将首先介绍半夏的基本信息,包括其植物学特征、产地分布及采收加工等,为后续的药理作用研究奠定基础。
半夏的药理作用范文
![半夏的药理作用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b5e14d2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9b.png)
半夏的药理作用范文半夏又名三不掉、裂刀草、地巴豆、麻芋果、地雷公等,它是常见的中药,下面跟着一起来看看半夏的药理作用。
镇咳作用生半夏、姜半夏、姜浸半夏和明矾半夏的煎剂,0.6-1g/kgig 或iv,对猫碘液注入胸腔或电刺激喉上神经所致的咳嗽有明显的镇咳作用,且可维持5小时以上。
0.6g/kg的镇咳作用接近于可待因lmg/kg的作用。
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半夏制剂ip,对毛果芸香碱引起的唾液分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亦有报道煎剂po时,唾液分泌先增加,后减少。
镇吐和催吐作用半夏加热炮制或加明矾、姜汁炮制的各种制剂,对去水吗啡、洋地黄、硫酸铜引起的呕吐,都有一定的镇吐作用。
上述3种催吐剂的作用机制不同,而半夏都可显示镇吐作用,推测其镇吐作用机制是对呕吐中枢的抑制。
抗生育作用半夏蛋白1.25mg/ml(在0.9%NaCl中)sc0.2ml对早孕小鼠的抑孕率为50%。
结晶半夏蛋白经6M盐酸胍变性后,用分步透析法(即用缓冲液等体积递减稀释变性剂),最终恢复半夏蛋白在生理盐水中平衡,去除变性剂后可以重新天然化,并恢复其原有活力。
不同逆转条件的恢复半夏蛋白,对小鼠抗早孕的抑孕率在69-88%之间,仅一种逆转条件为5-8℃者,抑孕率仅36%。
利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定位术显示子宫内膜、腺管上皮细胞以及胚胎外胚盘锥体上某些局部细胞团和半夏蛋白有专一性的结合。
这些部位很可能就是外源蛋白质一半夏蛋白的抗孕作用部位。
如直接将半夏蛋白注入小鼠子宫腔内也说明有抗早孕作用。
如果上述结合部位确实是半夏蛋白影响小鼠已着床的子宫内膜和胚胎,产生抗早孕作用,那么上述部位也可能起着床识别的作用,因为半夏蛋白不仅能终止小鼠早期妊娠,还有制止兔胚泡着床的效应。
半夏蛋白还有很强的抗兔胚泡着床作用,子宫内注射500ug,抗着床率达100%。
经半夏蛋白作用后的子宫内膜能使被移植的正常胚泡不着床。
在子宫内经半夏蛋白孵育的胚泡移植到同步的假孕子宫,着床率随孵育时间延长而降低。
半夏的药理作用与临床研究
![半夏的药理作用与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d452058b0717fd5370cdcb1.png)
前言半夏(学名:Pinellia ternata),又名地文、守田等,属天南星目。
其块茎入药,为常用中药材之一。
其性温,味辛,有小毒,归脾、胃、肺经。
具有降逆止呕、燥湿化痰、和胃安神、宽中消痞、排脓消痈作用。
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表明,半夏具有镇咳、催吐和镇吐、抗癌、调节胃肠功能及利胆等作用。
半夏块茎含75%左右的淀粉,以及β2谷甾醇及其葡萄糖苷,β2和γ2氨基丁酸,L2麻黄碱,胆碱,胡芦巴碱,多种氨基酸及无机元素。
半夏的炮制品较多,《中国药典》2000版仅收载了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4个品种。
1 形态特征块茎圆球形,直径1~2厘米,具须根。
叶2~5枚,有时1枚.叶柄长15~20厘米,基部具鞘,鞘内、鞘部以上或叶片基部(叶柄顶头)有直径3~5毫米的珠芽,珠芽在母株上萌发或落地后萌发;幼苗叶片卵状心形至戟形,为全缘单叶,长2~3厘米,宽2~2。
5厘米;老株叶片3全裂,裂片绿色,背淡,长圆状椭圆形或披针形,两头锐尖,中裂片长3~10厘米,宽1~3厘米;侧裂片稍短;全缘或具不明显的浅波状圆齿,侧脉8~10对,细弱,细脉网状,密集,集合脉2圈。
花序柄长25~30(~35)厘米,长于叶柄。
佛焰苞绿色或绿白色,管部狭圆柱形,长1.5~2厘米;檐部长圆形,绿色,有时边缘青紫色,长4~5厘米,宽1。
5厘米,钝或锐尖。
肉穗花序:雌花序长2厘米,雄花序长5~7毫米,其中间隔3毫米;附属器绿色变青紫色,长6~10厘米,直立,有时“S"形弯曲。
浆果卵圆形,黄绿色,先端渐狭为明显的花柱。
花期5~7月,果8月成熟。
2 药理作用2.1 呼吸系统作用2。
1。
1 镇咳半夏中生物碱能抑制咳嗽中枢产生镇咳作用.生半夏、姜半夏和法半夏的煎剂静脉注射,对猫碘液注入胸腔或电刺激喉上神经所致的咳嗽均具有明显的镇咳作用,0.6g/kg 的镇咳作用接近可待因1mg/kg.2。
1.2 祛痰大鼠腹腔注射半夏水煎剂可明显抑制毛果芸香碱对唾液的分泌作用.以生半夏和清半夏的乙醇提取物给小鼠灌胃,用酚红法测得清半夏的乙醇提取物有一定的祛痰作用,而生半夏未见明显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谈对的半夏药理分析
作者:史会杨, 吉永利
作者单位:哈药集团制药六厂
刊名:
中国科技博览
英文刊名: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
年,卷(期):2010,""(16)
被引用次数:0次
1.陶弘景(梁)名医别录 1986
2.高学敏中药学 2002
1.期刊论文李丽.王慧娟.盖成万.LI Li.WANG Hui-juan.GAI Cheng-wan半夏的药理和临床研究进展-中医药信息2006,23(5)
综述了近年来传统中药半夏的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资料表明半夏具有镇咳、祛痰、镇吐、抗肿瘤、抗早孕等药理作用,且临床疗效突出,是具有开发前景的中药材,为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和拓宽其临床应用范围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2.会议论文白权.李敏.贾敏如.王家葵.唐远.吴秉真不同产地半夏祛痰镇咳作用研究2003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半夏祛痰镇咳作用。
方法:祛痰实验用小鼠呼吸道酚红冲洗法,镇咳实验用氨水引咳法。
结果:在小鼠呼吸道酚红冲洗祛痰实验中,半夏水、醇提取物口服给药均未见明显祛痰作用,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在小鼠氨水引咳实验中,所有半夏样品的水、醇提取物均可使咳嗽潜伏期延长,咳嗽次数减少,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并呈现良好的时-效关系。
结论:不同产地(10地)半夏样品均未见明显祛痰作用,而均有明显镇咳作用。
就镇咳作用而言,水提物明显强于醇提物,野生半夏明显优于栽培半夏,其中尤以四川南充、广安、遂宁、凉山、甘肃西和的野生半夏样品镇咳作用较强。
半夏的镇咳成分是一类口服能够迅速吸收的物质,该类物质在体内的维持时间一般在120 min左右。
3.期刊论文魏淑红.彭正松半夏类药材研究概况-中药材2003,26(11)
半夏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近年来,由于半夏资源匮乏,市场上出现了以其它半夏类药材代替半夏使用的现象.本文对半夏类药材就其生药学、化学成分、药理及毒性的研究情况作简要综述,以便进一步对它们进行比较研究提供参考,同时本文还就半夏类药材的研究前景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4.期刊论文武刚毅.谭政中药半夏的炮制研究-中国药业2004,13(7)
目的:对半夏的炮制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为其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依据相关研究报道,综述半夏炮制工艺、炮制化学、炮制药理等方面的实验研究.结果:半夏经炮制后氨基酸、重金属、生物碱、鸟苷、草酸钙针晶等均发生了变化,半夏及其炮制品的药理作用也有所不同,从而说明了炮制的重要性,阐明了炮制机理,验证了最佳炮制工艺.结论:半夏的炮制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还应通过研究完全量化的炮制工艺,多考虑临床观察和验证以期获得最佳炮制方法.
5.期刊论文单靖珊.李军霞.闫彩珍.王永利.赵可新.Shan Jingshan.Li Junxia.Yan Caizhen.Wang Yongli.Zhao Kexin复方半夏水提取物药理作用研究-中国药师2010,13(5)
目的:研究复方半夏水提取物的抗过敏、抗病毒、抗菌作用.方法:用蓝斑实验检测药物对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影响;用二硝基氟苯法检测药物对迟发型变态反应的影响;用肉芽肿实验研究药物的抗炎作用;体外实验研究药物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结果:复方半夏水提取物可剂量依赖性地减小致敏后皮肤的蓝斑直径并显著降低蓝斑光密度,对小鼠耳肿胀度、胸腺指数和脾指数无明显影响,对大鼠棉球肉芽肿重量系数无显著影响.复方半夏水提取物对白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甲型和乙型溶血链球菌无明显杀菌作用,可抑制呼吸合胞病毒的生长.结论:复方半夏水提取物具有抗病毒抗被动皮肤过敏反应,但无抗菌、抗炎作用,对迟发性变态反应也无影响.
6.期刊论文刘冬.张耀.陈小莉.刘爱红.许建阳.张元.LIU Dong.ZHANG Yao.CHEN Xiaoli.LIU Aihong.XU Jianyang .ZHANG Yuan半夏夏枯草合剂抗抑郁作用的药理实验研究-武警医学2009,20(1)
目的 研究半夏夏枯草合剂的抗抑郁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悬尾实验、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利血平诱导小鼠体温下降实验和开场实验研究半夏夏枯草合剂的抗抑郁作用.结果 在小鼠悬尾实验中,半夏夏枯草合剂大剂量组能明显缩短模型小鼠的不动时间;在小鼠强迫游泳实验中,半夏夏枯草合剂大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能明显缩短模型小鼠的不动时间;在利血平诱导的体温下降实验中,半夏夏枯草合剂大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能明显抑制小鼠体温的下降;在开场实验中,各剂量组对小鼠的自主活动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半夏夏枯草合剂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
7.会议论文闫幼珍半夏临床应用2000
本文以中药材半夏治疗胃肠道疾病,胸痹,呕吐,肺系疾病眩晕,中风后遗症等诸多疾病为例介绍了半夏的临床应用,并阐述了其治疗药理机制.
8.期刊论文王英荣半夏在方剂配伍中的作用及现代药理研究-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9,26(5)
半夏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后人将其性味、功用、归经总结为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1]的作用.然而在临床实践运用中,半夏通过巧妙配伍,可以发挥多种作用,现就其在代表方剂中的配伍作用及药理总结如下.
9.期刊论文王光明.周蓉半夏的中药药理研究进展-中医药导报2007,13(2)
文章主要对中药半夏的中药药理、毒副作用、复方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10.期刊论文邵月如.夏俐俐生半夏中毒及其解救-时珍国医国药2000,11(8)
对生半夏的毒性成分、中毒症状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中毒机理、解救方法、炮制工艺等.临床研究表明:生姜可解半夏毒.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gbzkjbl201016253.aspx
授权使用:庄赛良(wfzjgc),授权号:a3004557-058b-42cd-905c-9df00146cd53
下载时间:2010年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