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节自我保护教学文稿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十一课学会自我保护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十一课学会自我保护学会自我保护: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十一课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中的风险和挑战也越来越多,因此,学会自我保护成为小学生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
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中,小学生面临着诸多的困扰和挑战,如欺凌和虐待等问题。
因此,本篇文章将为小学生设计一份心理健康教案,以帮助他们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一、教学目标:1. 认识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2. 理解何谓身体保护以及保持安全的方法.3. 学会提高警觉,判断危险情况.4. 掌握拒绝、告知和寻求帮助的正确方法.5. 培养勇气,增强自信心.二、教学内容:1. 自我保护的重要性:首先,我们要向学生讲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小学生应该明白,自我保护是保护自己免受伤害的一种方式。
我们会给孩子们讲述一系列真实的案例,提醒他们在面对可能的伤害时应如何行动。
2. 身体保护和安全方法:其次,我们将介绍身体保护和保持安全的方法。
我们将告诉学生要保持自己的身体干净和健康,饮食要健康均衡,多参加户外运动等。
同时,我们还会强调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并提醒他们要远离一些不健康的行为和活动。
3. 提高警觉和判断危险:接下来,我们将教给学生如何提高警觉和判断危险情况。
我们会和孩子们讨论一些常见的危险情况,如陌生人的接触和不安全的情况等。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我们能够帮助他们学会辨别何时是安全的,何时是有危险的。
4. 拒绝、告知和寻求帮助的正确方法:随后,我们将教授学生拒绝、告知和寻求帮助的正确方法。
学生需要明白,当他们面临威胁时,必须学会坚定地说“不”,并且告知身边的人或者找到可靠的成年人来寻求帮助。
我们将与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在模拟的情景中学会正确的应对方式。
5. 培养勇气和增强自信心:最后,我们会强调培养勇气和增强自信心的重要性。
我们会告诉学生,只有当他们有勇气保护自己时,他们才能避免被伤害。
我们将通过阳光心理教育、表扬和鼓励等方式,帮助每个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七下11.1《自我保护》

第十一课《自我保护——远离危险,拒绝侵害/学会求救和自救》学生姓名班级2014年春期第周【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能力目标:学会分析权益遭受侵害的案例事例,选择适合自我的保护途径知识目标:了解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危害性和严重性;初步了解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实施侵害人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求救和自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学习重点】培养识别危险和诱惑的意识。
【学习难点】培养识别危险和诱惑的意识。
【自主学习】一、书中寻宝,熟悉教材:1、要使我们的身心及合法权益得到根本保护,最关键还要靠,即树立意识、意识,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2、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警惕,远离,是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保障自己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3、向侵害者说“不”,就是在,因为坏人最怕,最怕受到。
4、,是我们少年儿童自我保护的基本措施。
二、问题简答,自我提升:1、青少年为什么要加强自我保护?2、青少年如何才能远离危险,拒绝侵害?3、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灾难性危机?【合作探究】1、材料分析题:“六一”前夕,某电视台特地为单独在家的未成年人制作了一期《不要开门》的电视专题节目。
在节目中,工作人员乔装改扮成“送货员”,带着礼物来到一些孩子的家门口,“引诱”孩子开门。
结果显示,半数孩子表现良好,对“送货员”的“百般诱惑”要么不予理睬,要么隔门应答,另外一半孩子的表现则令人担心,他们不但引“狼”入室,还带着“送货员”逐个房间参观。
节目播出后,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1)近半数的孩子为什么经不住“百般诱惑”?(2)你从这个事例中受到什么启发?【课堂检测】1、为了测试一下现在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某报记者亲自设局“拐骗”儿童。
结果发现:85%的儿童轻信对方,愿意跟对方走;10%持怀疑态度,不跟对方走。
这说明( )①未成年人生活经验不足,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②未成年人不明是非善恶③未成年人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④未成年人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一天晚上,小兰的妈妈送奶奶去了医院,爸爸上夜班还没回来。
第十一课自我保护教案

第十一课自我保护远离危险拒绝侵害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体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识别危险和诱惑的意识。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识别和判断面临的不法侵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了解身边存在青少年受侵害的现象,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培养识别危险和诱惑的意识。
教学难点:学会识别和判断面临的不法侵害。
教学过程导入:教师收集上堂课布置的课外作业:观看新加坡电影《小孩不笨》的情况。
教师:影片主要描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主要描述了三个孩子因轻信他人的话而被绑架的故事。
教师:影片中的三个学生受到了哪种侵害?学生:社会侵害。
教师: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侵害。
这些危险和侵害主要包括:自然灾害、意外险情与伤害,不法分子的侵害,还有对青少年的教育权、知识产权等合法权益的侵害。
而这些侵害会带给我们未成年人很大的危害。
呈现如下资料。
据统计,目前全国有3.7亿未成年人,94.1%的孩子认为,在社会中自身的安全不能得到充分保障,10%的儿童受到侵害时束手无策,80%侵害儿童的案件都是因为孩子不会拒绝陌生人的要求而引发的。
教师: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和周围的人能够平平安安,不要受到任何伤害。
家庭、学校、社会、司法方面给予我们提供的保护,只是外部条件。
要使自己的身心及合法权益得到根本保护,最关键的还要靠我们自身的努力。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如何防范侵害,即怎样进行自我保护。
一、远离危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85页资料“危险的‘离家出走’”,并反思:我们从这个案例中能吸取哪些教训?学生回答略。
教师: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警惕,远离危险环境,是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保障自己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活动一:走进生活、远离危险少女小雨迷上网上聊天,经常在网吧聊到半夜才回家。
一次,一个男子约她去他家见面,她就去了。
开始有点怕,但后来还是禁不住好奇,壮着胆子去了。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十一课 自我保护--学会求救和自救教案 教科版

第十一课自我保护--学会求救和自救
导学流程:
预学感知→研讨、展示、点评、拓展→课堂检测→课堂小结
【预学感知】
1、如何求救和自救?
2、遭遇突发性灾难,该怎么办?
【研讨、展示、点评、拓展】
第一层次:学会求救和自救的重要性
(1)当我们遇到或者可能遇到比较严重的危险时,求救和自救是我们必须掌握的生存手
段。
(2)社会是复杂的,生活也是复杂的。
在我们的社会和生活中,有好人,也有坏人,有
好事,也有坏事。
我们既要信任人,也要对坏人保持警惕。
对恶人恶事,手中有矛;
对险情隐患,手中有盾。
第二层次:如何求救和自救?
第三层次:遭遇突发性灾难,该怎么办?
探究交流自主设计一个灾难情景,例如火灾等,讨论自我保护的方法。
展示:
点拨:
【课堂检测】
( )1.假如你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遭到不法分子的勒索,最不可取的办法是
A.忍气吞声,免遭麻烦,乖乖给钱
B.拒绝给钱,与之拼搏,两败俱伤
C.强忍怒火,暂时给钱,事后理论
D.慢条斯理,讨价还价,事后报案
( )2.青少年与违法犯罪分子做斗争既要勇敢,又要机智,要讲究智斗。
对歹徒行凶,行之有效的方法有
①设法稳住歹徒②记住歹徒相貌
③假装没看见,悄悄溜走④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课堂小结】
教情反思:。
第十一课 自我保护

第十一课自我保护课标要求了解未成年人权益遭受侵害的危害性和严重性;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和求救的方法;知道法律帮助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法治观念。
能力目标:能够在权利遭受侵害时,选择自我保护的途径和学会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知识目标:了解未成年人权益遭受侵害的危害性和严重性;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和求救的方法;知道法律帮助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获得法律帮助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难点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预习内容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一、预习反馈,明确目标根据预习提纲,检查预习内容。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利用教课书所提供的案例“危险的离家出走”进行导入。
先介绍案例,再小组讨论,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交流。
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要使自己的身心及合法权益得到根本的保护,最关键的是要靠我们自身的努力——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三、展示交流,点拨提升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1)观看视频,感受意外伤害:播放视屏《焦点访谈:意外伤害》,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里面涉及的意外伤害有哪些,感受意外伤害带来严重的损伤。
(2)引导学生讨论:假设自己遇到上述侵害时应该怎样保护自己?学生小组交流,共同探究得出结论:面对侵害要保持冷静,机智的拒绝侵害,反抗侵害。
(3)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身边经常遇到危险和意外伤害还有哪些?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了解保护自己的基本常识。
四、师生互动,拓展延伸掌握必要的自救、求救的方法。
(1)多媒体展示:《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刘怡雪》、《少年智斗三劫匪》的材料,让学生分析材料中少年面对灾害和侵害时采取了哪些行为?通过分析交流让学生掌握自救时应注意的问题。
(2)设置新情境:多媒体出示八个图片,教师组织学生探究:当你遇到上述情景(意外事件)如何做?先学生提出自己的办法,再小组交流,最后教师归纳,形成自我保护手册。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第十一课学会自我保护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第十一课学会自我保护【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自我保护的概念及技能2、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自觉保护自己的情感态度3、价值观:以法律和伦理道德为标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教学重点】1、了解自我保护的概念2、掌握自我保护的技能【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自觉保护自己的情感态度2、以法律和伦理道德为标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教学方法】1、情感教育法2、案例教学法3、小组合作学习法4、讲授法【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以学生们的安全为出发点,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自我保护,以及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2、输入a、了解自我保护的概念。
b、掌握自我保护的技能。
c、认识危险的信号。
d、规划应对策略。
3、提高老师给学生上一些小组合作学习或案例教学的题目,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4、训练a、让学生分组配合,相互揭示危险信号并互相讨论应对策略。
b、在训练过程中,老师应时刻提醒学生要时刻保持警觉。
5、反馈老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价,鼓励优秀表现,批评不足表现,并引导学生进一步完善自我保护的能力。
6、总结让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经验,反思自己哪些做得不够好,以及今后要加强哪些方面的努力。
同时提醒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时刻保持警觉,并养成好习惯,保护自己的安全。
【板书设计】自我保护1、了解自我保护的概念2、掌握自我保护的技能3、认识危险的信号4、规划应对策略【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对“自我保护”的讲解和学习,使得学生们了解到了自我保护的概念和技能。
同时,本课还在小组讨论和案例学习中促进了学生们团队协作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在训练过程中,通过“揭示危险信号并讨论应对策略”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判断能力。
总之,本课通过教育学生了解并掌握自我保护的概念和技能,以及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
立足于当下,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我保护技能更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自我保护教案范文

自我保护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我保护的概念和重要性。
2.学习自我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自我保护的定义和重要性。
2.危险信号的识别和应对方法。
3.自我保护的基本技能:远离陌生人、避免危险场所、学会报警、掌握自我防护技巧。
三、教学过程:1.自我保护的定义和重要性(15分钟)教师以生动的故事和实际案例引入话题,向学生介绍自我保护的概念和重要性。
通过讨论和互动,使学生明白自我保护是保护自己安全的基本能力,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能力。
2.危险信号的识别和应对方法(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常见的危险信号,如陌生人的过度关注、邀请、一些事物或行为引起的不安感等。
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和图片,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识别这些危险信号,并进行相应的应对方法,如寻求帮助、向亲近的人报告等。
3.自我保护的基本技能(30分钟)(1)远离陌生人教师向学生解释陌生人的定义,并告诉学生应该保持距离,不与陌生人搭话、上车、接受礼物等。
通过角色扮演和实际案例,让学生知道正确的拒绝态度和方法。
(2)避免危险场所教师向学生指出一些危险场所,如偏僻的街道、荒芜的地方等,并告诉学生应该尽量避免去这些地方,保持在人多的、安全的场所。
通过实地考察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在不同场合下的应对策略。
(3)学会报警(4)掌握自我防护技巧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自我防护技巧,如自卫术、争分夺秒、脱逃等。
通过示范和学生模仿,让学生了解这些技巧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4.总结和反思(1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通过反思和讨论,让学生思考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鼓励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主动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评价方法:1.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环节的知识点设置相关题目,考察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角色扮演:安排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案例模拟演练,在实际操作中考察学生的应对能力。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说课稿-第十一课 学会自我保护|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说课稿-第十一课学会自我保护|北师大版一、引言上一节课我们讲了如何有效应对挫折和困难。
这次课我们将会讲到学会自我保护,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技能,它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应用。
二、正文1. 自我保护的定义什么是自我保护?自我保护意味着为自己寻求并维护安全和稳定,而不是危险和伤害。
当你学会了自我保护,你将会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和掌握一些应对紧急情况的技能,进而使你在遇到一些危险和不安全的事情时可以有效自救。
2. 学习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各种安全隐患也随之而来。
不管是在校园还是在社会中,都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安全的事件。
比如:山区的小朋友常常遇到忽然冒出来的野狗或是心怀不轨的陌生人;城市中的小朋友随时会发生车祸或其他事故;校园中也会出现体育意外等伤害事件。
学会自我保护不仅能有效降低遇到不安全事件时所承担的风险和危害,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稳定。
3. 如何学习自我保护要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需要掌握基本技能,其中一些技能包括:•健康和体育锻炼:强身健体可以帮助我们抵御疾病、增强身体素质,这也包括了紧急情况下的一些运动应对能力,如跑步、跳跃、攀爬等等。
•学会基本急救:我们不可能避免所有的伤害和意外事件,可以提前学会一些基本的急救措施,比如包扎伤口和拨打急救电话。
•警惕周围环境: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思和警惕心,观察周围环境进行预警,例如找出周围的出入口和安静的地方,以便在发生危险事情时寻求更好的帮助和保护。
•学会自我防御:当我们处于不安全的环境中时,需要学会自我防御。
武术、泰拳、柔道等这类运动能够训练我们的判断力和自我防御能力,对于危险时的自救也非常有帮助。
4. 遇到危险时该怎么做当你感到遇到了危险,应该立刻想到如何自救。
下面是一些基本的处置方式:•保持冷静:在危险中保持冷静是非常关键的。
•想办法寻求帮助:看看能否找到周围的人提供帮助。
•避免直接冲突:如果你遭遇陌生人攻击,你需要避免与他直接对抗。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11《学会自我保护》 北师大版

《学会自我保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遇到危险时冷静应对的能力。
3. 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1. 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2. 遇到危险时冷静应对的能力。
3. 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遇到危险时冷静应对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自我保护的案例,引起学生对自我保护的关注。
2. 学生分享自己曾经遇到过的危险情况,讨论如何应对。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2. 学生总结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三、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2. 教师举例说明如何应对不同的情况。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2. 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讨论结果。
五、实践演练(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演练,让学生实际操作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反思自己在自我保护方面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延伸:1. 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自我保护主题活动。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自我保护的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2. 学生遇到危险时冷静应对的能力。
3. 学生掌握自我保护方法和技巧的情况。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教学过程是整节课的核心环节,涉及到学生对于自我保护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以下对教学过程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一、导入(5分钟)在这一环节,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自我保护的案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对自我保护的关注。
案例可以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例,如遇到陌生人的搭讪、网络安全等。
第十一课学会自我保护——学会拒绝教案

针对以上反思,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内向的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优化教学方法,提前为学生提供角色扮演的素材,降低他们的紧张感。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拒绝的基本概念。拒绝是指在面对不良诱惑时,能够坚定地说“不”。它是自我保护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我们远离危险,维护自己的权益。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学会拒绝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拒绝的技巧和情绪管理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学会拒绝相关的实际问题。
2.角色扮演: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这个活动将演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拒绝的技巧。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的过程。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学会拒绝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拒绝技巧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尝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学会拒绝的重要性及技巧。以下是我对教学过程的几点反思:
3.教学内容的把握: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将拒绝的技巧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对拒绝的艺术掌握不够熟练,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技能。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1、保护自己的安全 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1、保护自己的安全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1、保护自己的安全教学设计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 认识到保护自己的安全的重要性;- 了解保护自己的安全的基本方法;- 能够正确运用相关的安全知识保护自己。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意识的培养- 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自己的安全是每个人的责任;- 探讨不同场景下的安全问题。
2. 保护自己的方法- 研究如何在交通工具上保护自己的安全;- 研究如何在人流拥挤的地方保持自己的安全;- 研究遇到陌生人时如何保护自己。
3. 核心安全知识- 火灾逃生知识;- 溺水自救知识。
教学活动1. 情景剧表演- 安排学生在小组内表演不同场景下的安全问题,例如在马路上过马路、搭乘公交车等。
- 鼓励学生提出观察到的不安全行为,并讨论正确的做法。
2. 视频观看- 播放相关的安全教育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核心安全知识。
3.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在不同的场景下保护自己的安全,并提出自己的方法和建议。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并进行互动交流。
4. 游戏和实践- 设计一些安全知识的游戏和实践活动,例如火灾逃生演练和模拟溺水自救等。
- 引导学生在游戏和实践中学会正确应对各种安全情况。
5. 总结和反思-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安全知识和方法;- 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安全行为,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巩固练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保护自己安全的作文,分享自己对于安全的理解和做法。
拓展延伸- 邀请相关专家或人员来校进行安全教育讲座;-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安全设施,如消防站、水上安全教育馆等。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自己的安全并正确应对安全问题。
同时,通过互动和实践的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扩展延伸的部分,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知识水平。
第十一周自然灾害中的自我保护教育

第十一周自然灾害中的自我保护教育
第十一周自然灾害中的自我保护教育
时间:
地点:
授课人:
主要内容:
1.保持冷静,迅速地分析情况.因为所有的自然灾害的发生都会
有一定征兆的,越早发现越好做好逃生准备.
2.就近寻找逃生的工具比如,如果地震了,如果是高楼,不要跳楼,或在挤拥挤的楼道下楼,最好找厕所或者坚硬的桌子底下躲起来. 在厕所是因为这里空间小,所以大块的天花板掉下来的可能性小,且有水源,可以争取更长的生存时间.桌子也能起到减压的作用.
3、冬天,家用取暖设备易受断电影响。
由冰雹和暴风雪引起的电线和用电器影响可中断电路,使电炉和空气循环温度调节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若长时间断电,屋内就会阴冷潮湿,居住条件很差,甚至引起财产损失。
提前预防冬季长时间断电时,你若打算呆在家里,首先就应该有一套应急供暖设备。
4、储存些即食食品,一个不用电的罐头启和一些瓶装水。
5、把手电筒、灯笼、蜡烛、打火机和防水火柴放在容易找到的地方。
6、你要保证有一套急救用具和所需药品。
准备额外的毯子、睡袋和暖和的衣服,以备在不得不去避难所的时候用。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11课 自我保护教案2 教科版

课题 2、要善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知道我国为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专门制定了相关法规。
(2)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有效方法,逐步形成自我保护能力。
初步形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社会上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危险和不安全因素,充分认识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形成识别危险和诱惑的意识。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初步形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2、教学难点:寻求法律帮助的方法和途径。
课前准备音像资料等课型新授课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课时第2课时备课总数课堂教学过程设计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导入新课1998年11月18日是人们关注的“流星雨之夜”。
凌晨3点多钟,北京八里庄14岁的女中学生马某和她表弟在看完流星雨回家的路上,遇到庞德禄。
庞自称是联防队员,要查看马某的证件。
当马某的表弟被支走回家取学生证时,庞以去派出所为由将马某带上出租车,诱骗至高碑店乡的一隐蔽处,突然将马某摔倒在地,双手掐其颈部,并用木棍殴打马某的头部,还用布堵住马某的嘴,见马某昏死过去,便对其进行流氓活动。
据庞犯交待,他将马某带走的路上,曾不止一次地遇到行人,当时他心里很紧张,但马某并没有呼喊求救。
另外,罪犯遇到马某姐弟的地方,离马某的家不过300米 ! 距离凶案现场却有很长一段路程,庞犯还打了一辆出租车。
事后据那位出租司机反映,当时马某是自己打开车门上的车,一路上,她也没有向司机示警或求救。
那位司机说,这个小姑娘死得太可惜了,其实当时只要她有一点儿暗示,我肯定会帮助她的。
看了这个案例,你有什么感想?二、教学新课:要善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的案例,认识到违法犯罪行为必将受到法律制裁。
面对暴力侵害,我们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寻求法律帮助的方法和途径。
如果我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我们应该向谁寻求法律援助?可以给我们提供法律服务的主要机构有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11课 自我保护教案1 教科版

七年级政治下册第11课自我保护教案1 教科版课题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
(2)能力目标:结合案例,探究自我保护的方法,使学生在自我探究中掌握一些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社会上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危险和不安全因素,充分认识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形成识别危险和诱惑的意识。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识别危险和诱惑的意识,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教学难点:学会认识和判断面临的不法侵害。
课前准备音像资料等课型新授课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课时第课时备课总数课堂教学过程设计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全世界平均每年有一百万的未成年人死于意外伤害,而,每天平均50多名中小学生因为交通意外、溺水或者是食物中毒这些意外的伤害而死亡,相当于消失一个班的学生。
这组数字可以说是触目惊心,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未成年人死于意外伤害?带着这个问题我们阅读课本85页危险的“离家出走”,思考:为什么戴宁和李丽的合法权益会遭到侵害?我们从这个案例中可以吸取哪些教训?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家庭、学校、社会与司法方面给我们提供的保护,只是为我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必要的外部条件。
要使自己的身心及合法权益得到根本保护,最关键的还要靠我们自身的努力,即树立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远离危险,拒绝侵害。
(板书课题)二、感知探究小品表演(引用教材86页材料)思考: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总结: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警惕,远离危险环境,是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保障自己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中体验提高警惕的重要性及远离危险的技巧。
安全隐患大排查: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事情和值得警惕的情况,说出来和同学们一起讨论。
自我保护安全教育教案范文(精选11篇)

自我保护安全教育教案范文(精选11篇)自我保护安全教育范文篇1一、活动目的1、让队员初步掌握一些卫生知识和急救技术,学会保护自己。
2、用舞蹈、知识竞答、讲故事、即兴表演等形式巩固并拓展队员对“自护”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队员各方面的能力。
3、形成学习、宣讲安全知识的氛围,培养队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好基础。
二、活动对象:六年级全体学生三、活动地点:教室四、活动准备1、收集《健康教育》课本和活动课学过的“自护”知识和急救技术。
2、排练舞蹈《我们去郊游》《21世纪的中国娃》和小品《我们学会了保护自己》。
3、磁带、录音机、“自护”小奖章若干枚、红十字会标志卫生包、盐水、碘酒、纱布、清凉油、电话机、扇子、毛巾、纯净水、木棍、电线。
五、活动过程(一)简介本次活动的意义:为了使我们更加健康安全地成长,为了响应我校创“安全学校”活动,为了使队员们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和急救技术,我们精心筹备了一台“自护”活动主题中队会。
(二)“自护”能力表演和知识竞赛:1、舞蹈(我们去郊游)事故:效游途中,一位队员不小心擦伤了,怎么办呢处理方法:先用盐水冲洗伤面,再用消毒棉球扶干,而后用碘酒涂擦伤面,再用酒精球涂擦。
轻者不必包扎,重者盖上清毒纱布包扎。
包扎最常用方法是把绷带的尾端对半剪开,而后打结。
2、知识问答和即兴表演(1)我国把每年的哪一天定为“全国中小队员安全教育日”(2)路口的交通指挥信号有哪些(3)即兴表演:如果你不小心烫伤了手处理方法:对轻度的烫伤,可用清洁的油类、酱油或牙膏,涂抹在伤面上。
3、小品《我们学会了保护自己》片断1:活动课上,老师给大家讲故事《报警》。
片断2:炎热的夏天,放学回家的路上,一位队员发生中暑。
救护方法:立即将病人抬到阴凉的地方,让患者仰卧,解开衣扣,可同时用扇子扇风,帮助散热。
可用清凉油擦患者的太阳穴,也可用凉水轻轻地喷洒。
片断3:回到家中,亮亮发现奶奶因煤气中毒而躺在地上,他连忙用学校学到的急救办法对奶奶进行急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远离危险,拒绝侵害
(1)远离危险(识别危险、避免危险) 案例一 走进生活、远离危险
少女小雨迷上网上聊天,在网吧聊到半夜才回家。她 也约见过网友,一个男人约她去他家见面,她就去了。开 始有点怕,后来还是经不住好奇,见了面却很失望。网友 在网上说自己英俊潇洒,网聊时也很幽默风趣,可是见了 面却发现他又矮又胖,连话都说不利索。问她还会不会跟 网友见面,她说:“看吧,如果有谁激发我的好奇心,也许 还会去。”
我们应如何保护自我? 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 己.swf
案例分析(一)
小杰是陕西省榆林市人。12岁那年,上山挖野菜,被两名 中年男子连哄带骗强行拉上了一辆面包车。这两个人带小杰 坐上火车,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他们以8千元的价格把小杰 卖给了别人。小杰记得那是黑龙江的一个地方。在那户人家 呆了3天后,小杰找了个机会逃出来了,他记得不远处有一条 铁道,寻到那里,爬上了一辆开往北京的火车。
小丽与小娟与他们周旋,当“浪仔”威胁要用刀捅 她们时,就乖乖地把钱物交给他们,然后报警,两个 “浪仔”终于被绳之以法.
两位女同学是怎样进行自我
保护的?
案例分析(三)
2002年8月27日晚,19岁的 应届高中毕业小任在回家的路上,遇 到两名歹徒抢劫手机.为此,这个勇 敢的青年与两名歹徒展开了殊死搏斗, 在搏斗中被歹徒刺中11刀后死亡.
1、网吧这一场所适合青少年出入吗? 2、如果小雨继续与网友见面可能面临怎样的危险? 3、小雨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结合实际谈一谈: 在我们的周围有哪些危险? 我们怎样做才能远离危险?
在日常生活中远离危险的方法
树立安全意识,远离危险环境是青 少年自我保护的重要措施。在日常生活 中不要随意跟陌生人走,不上陌生人的 汽车,不独自去没好办法。
第十一课 自我保护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案例——
1998 年 11 月 18 日深夜,发生在北京 的“流星雨事件”,在全国引起轰动。 一位 14 岁的少女凌晨外出观看流星雨, 被人诱骗到一公园隐蔽处惨遭杀害。 讨论:
这位少女 被害的原因有哪些?
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必要性
家庭、学校、社会、司法保护为 青少年的提供了必要的外部条件, 要使自己的身心和合法权益得到根 本保护,最关键的是要靠自己。青 少年要树立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 护,学法、知法、用法,运用法律 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面对危险或侵害时我们的态度
当自己遭遇恶霸欺负或见有人被欺负时, 不要害怕,保持冷静,勇敢地向侵害者 说“不”,机智地拒绝侵害、反抗侵害。 向侵害者说“不”,就是在维护自己的 权益;就是在警告坏人,因为坏人最怕 被人发现,最怕受到法律制裁。否则, 一味忍让,只能助长坏人的气焰,导致 自己无辜受侵害。
你对小任与歹徒搏斗出现的结果有 何感想?
在我们周围还 可能有哪些险情? 我们应该如何应 对呢?
(2)拒绝侵害
(一 ) 故事对比
故事一:何壮壮身材瘦小,刚上初一就被初三的学生王某 勒索,王某威胁说,每个星期都得交30元保护费,否则就 被打骂。壮壮吓坏了,哭着回家,妈妈问他,他也不敢说。 故事二:李小刚也曾被高年级男生勒索财物,他冷静地注 视着对方的双眼,勇敢地说:“你勒索财物达到一定数量, 就要被公安局立案,我如果现在给你钱就是帮你进少管所。 我好朋友还等我一起回家呢。”说完就追上同学一起走了。
讨论:1、面对校园勒索事件,两则故事的主人公处理 方式有什么不同?分别会带来什么后果? 2、故事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3、当你看到何壮壮被勒索时,你会怎么做?
(二 ) “不”字 论坛
讨论: 观点一:向犯罪分子说“不”,会激怒他们,结果更糟。 其实,坏人像你一样害怕,怕被人发现,怕受到法律 制裁。应该勇敢拒绝。
观点二:“不”敢进入网吧,去危险的地方,是胆小鬼。
“不”去做某些事情,不是胆小而是懂得自我保护的表现。
观点三:拒绝陌生人的好意,说“不”,是没礼貌的表 现社。会是复杂的,生活也是复杂的。在我们的生活和社会 中,有好人,也有坏人,应该提高警惕。婉转回绝,既 保护了自己,又不至于让善良的人受到伤害。……
到了北京后,小杰记得书上说过有事可以找警察帮忙,于是 向人打听哪里能找到警察。终于找到了一间派出所。
民警把小杰送回了他的父母身边。还根据小杰提供的线索捉 获了拐骗他的人贩子。
小杰是如何保护自己的?
小杰遭到了不法侵害,他运用智慧和有关部门的帮助,保护了自己。
案例分析(二)
小丽与小娟在星期五放学回家的路上,小丽说妈妈 这个星期给了她100元钱,还剩下几十元,想邀请小 娟与她一起去买学习用品,正说着,突然闯出两个 “浪仔”,恶狠狠地叫她们把钱拿出来,小丽与小娟 吓得直哆嗦,当“浪仔”进一步逼迫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