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人民币的运用》
2023年大班学习使用人民币教案_1
2023年大班学习使用人民币教案2023年大班学习使用人民币教案1活动目标:1、知道人民币的特征和面值。
2、了解货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前期经验的准备:幼儿对面值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有初步的认识。
物质准备:不同面值的硬币和纸币若干、标有价格的玩具若干、幼儿每人带架子10元的不同面值的硬币或纸币,并将它们插在透明的卡片上环节预设:一、认识人民币: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幼儿了解:人民币的特征(都有国徽);人民币的种类(纸币和硬币);人民币的面值及相应的汉字。
二、的换算关了解不同面值货币之间系:1、幼儿展示各自带来的货币,并介绍自己带的10元人民币的组合。
2、出示纸币和硬币的分、角、元,介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10个1分等于1角,10个1角等于1元,10个1元等于10元。
)3、换算练习(教师或幼儿出题)例:出示5角硬币,可以换几个一角?出示10元纸币,可以换几张5元?几张2元?几张1元?三、实践操作(游戏——“买玩具”):出示一些贴有标价的玩具,请幼儿用自己带来的模拟买玩具。
(最好每人能买到一个玩具。
)告诉幼儿这是游戏,买来的玩具可以玩一会儿,以后再用玩具换回自己的钱。
(用玩具模拟买卖比较合适,这样幼儿买好了可以玩,如果是食品和其他用品,幼儿不能吃和用,游戏的积极性会受影响。
)买卖过程中的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识别玩具的标价,尝试进行货币的换算。
算错的顾客可以回到座位上继续思考,想好了再买。
还可以提供一些可操作的货币,让幼儿边摆弄边思考,降低换算的难度。
活动反思:《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是让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习解决一些和购物有关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能正确、熟练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知道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进行合理、灵活地思考;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正确地收集、整理和加工相关信息;能正确地解决购物时常见的问题……要完成上述这些目标,是要依赖于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学习使用人民币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学习使用人民币活动目标:1. 了解人民币的面值和图案;2. 掌握人民币的使用方法;3. 培养幼儿的货币意识和经济观念。
活动准备:1. 人民币的样本(各个面值的纸币和硬币);2. 假装商店的道具和货物(可以使用玩具和图片代替);3. 现金收银机模型或者手工制作的收银台。
活动步骤:1. 导入环节(10分钟):- 老师带领幼儿进行一次集体数钱的活动,介绍人民币是我们国家的货币,是我们用来购买物品的钱。
- 老师出示一张人民币,让幼儿观察并描述上面的图案和字样。
- 老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人民币有几种面值吗?可以分别说出来吗?”鼓励幼儿积极回答。
2. 了解人民币的面值和图案(15分钟):- 老师出示各个面值的纸币和硬币,将它们分别放在桌子上,让幼儿观察和摸索。
- 老师引导幼儿说出每个面值的名字,并提问:“你们觉得这些纸币和硬币上的图案和字样代表了什么?”- 老师带领幼儿一起观察并讨论人民币上的重要图案和字样,如国徽、人民大会堂、毛主席像等。
3. 学习使用人民币(30分钟):- 老师设置一个假装的小商店,摆放好各种商品并给它们贴上价格标签。
- 老师角色扮演商店的售货员,给幼儿出示一件商品并告诉它的价格。
- 幼儿角色扮演顾客,用人民币购买商品。
他们可以选择合适的面值,并将钱给售货员。
- 老师提醒幼儿注意找零的问题,帮助他们计算并找回剩下的钱。
4. 总结和延伸(15分钟):- 老师与幼儿一起回顾这次活动,重点强调人民币的面值和图案,以及使用人民币购买商品的方法。
- 老师提问:“你们觉得人民币的使用有什么好处呢?”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如方便购物、节约资源等。
- 老师可以鼓励幼儿继续关注和学习关于货币和经济的知识,可以借助绘本、游戏等方式进行延伸学习。
活动评估:在活动过程中,观察幼儿是否愿意参与角色扮演,是否能够正确使用人民币购买商品,并能否回答与人民币相关的问题。
根据观察结果,给予相应的评价和鼓励,并记录在幼儿的成长档案中。
大班主题学习使用人民币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主题学习使用人民币教案【含教学反思】教学背景•年龄:4-6岁•授课时间:1个小时•授课地点:幼儿园•授课目标:通过使用人民币教学,帮助幼儿认识、了解人民币,以及了解人民币的使用场景。
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和实践,让孩子们:1.知道什么是人民币,以及人民币的特点;2.了解人民币面额的大小和不同面额的图片;3.认识一些日常生活中使用人民币的场景,例如超市、购物中心等。
二、教学准备•让孩子们带上自己的零钱包或者储蓄罐;•为孩子们准备一些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准备一些可供购买的玩具、小零食等物品。
三、具体教学内容1. 引入环节时间:10分钟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什么是人民币,让孩子们了解人民币的来源,以及人民币的使用场景,让孩子们能够认识这种货币,并设置情境,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
2. 正文教学时间:30分钟1.让孩子们看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并讲解面额的大小和不同面额的图片。
老师通过展示图示,帮助幼儿认知各种面额的人民币,例如100元、50元等。
2.让孩子们了解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场景。
老师通过图示介绍,在超市、购物中心等日常场所,孩子们在什么场景下可以使用人民币来购买我们的生活用品,并准备一些可供购买的玩具、小零食等物品,让孩子们有实践操作的机会。
3. 实践操作环节时间:20分钟1.让孩子们自己取出自己的储蓄罐或者零钱包,查看里面有多少人民币。
2.孩子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各种面额的人民币来购买心仪的物品,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验使用人民币的感受。
4. 结束环节时间:10分钟讲解完毕后,老师引导孩子们分享本次课程的心得感受,让孩子们学会总结并体会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在教学前期,对于孩子的认知能力可以进行简单的测试,最好不要让孩子玩太多的游戏,排除孩子的疲劳因素,保持孩子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采用互动方式,让孩子们参与到教学当中,在实践中去思考、去操作,最好能够将教学融入到游戏中,这样会让孩子们更加喜欢和热爱。
大班数学优质教案《认识人民币》5篇
大班数学优质教案《认识人民币》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认识人民币》章节,主要详细内容包括:人民币的基本知识、面值及颜色、使用场景、简单换算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知识,了解各种面值及其颜色。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货币换算,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货币观念,提高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人民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人民币的换算和使用场景。
教学重点:人民币的基本知识、面值及颜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民币实物、PPT、黑板、白板笔。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购物场景,引导学生关注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应用。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面值及颜色,并以实例进行演示。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换算练习,让学生在互动中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互动(15分钟)设计互动环节,如模拟购物、人民币接龙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板书设计1. 《认识人民币》2. 内容:人民币的基本知识人民币的面值及颜色人民币的换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出你所知道的人民币面值及颜色。
2. 答案:(1)1元(红色)、5角(黄色)、1角(蓝色)、5分(绿色)等。
(2)10元 = 1元(铅笔)+ 5角(橡皮)+ 3元(练习本)。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货币使用场景,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可设计课外实践活动,如家庭购物预算、小小银行家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认识人民币。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课堂互动环节的开展4. 作业设计及答案的详细解释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1. 采用直观教具,如人民币实物,让学生亲手触摸和观察,加深对各种面值及其颜色的认识。
学习使用人民币大班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人民币及其面值,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人民币的保管意识,提高他们的金融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各种面值,学会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
2. 教学难点:人民币的保管和防伪知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人民币实物、图片、PPT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练习册、笔等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人民币实物,引导学生关注人民币的特点和用途。
2. 新课导入:介绍人民币的起源、发展历程和现行人民币的种类。
3. 讲解人民币面值:讲解人民币的各种面值及其代表的意义。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人民币交易模拟,学会正确使用人民币。
5. 总结与反思: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人使用人民币的场景,记录下来并简要描述。
2. 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向家人宣传人民币的防伪知识,提高家人的金融素养。
3. 学生整理自己的零花钱,学会合理保管和使用人民币。
六、教学内容与目标1. 教学内容:学习人民币的防伪特征,提高识别假币的能力。
2.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识别常见的人民币防伪特征,增强防范假币的意识。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民币的主要防伪特征。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防伪特征来识别假币。
八、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真假币对比册、放大镜等教学工具。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防伪特征。
九、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假币的案例,引发学生对防伪特征的关注。
2. 新课导入:讲解人民币的防伪特征,如水印、安全线、荧光等。
3. 实践操作:学生使用放大镜观察真假币,对比防伪特征。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防伪特征识别假币,分享心得。
5. 总结与反思:教师点评学生的实践表现,总结防伪特征的应用方法。
十、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人民币的防伪特征,提高家人的防范意识。
大班数学教案学会使用人民币
大班数学教案学会使用人民币教案标题:大班数学教案学会使用人民币教案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并辨认人民币的面额和图案。
2. 培养学生对于人民币金额的概念和计算能力。
3. 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基本购物和支付。
教材准备:1. 一些真实的人民币纸币和硬币样本。
2. 左宝贝活动或游戏中使用的小购物场景,包括物品、价格标签和结账台。
3. 数学绘本《认识人民币》。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使用数学绘本《认识人民币》来引入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
指引学生观察和描述人民币的图案、颜色和面额。
核心活动:2. 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面额的人民币样本,包括纸币和硬币。
指导他们辨认面额,并尝试按照面额的大小排列。
3. 将一些小购物场景带入教室,展示一些物品和价格标签。
引导学生使用人民币纸币和硬币来支付不同商品。
4.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些购物物品和一个结账台。
学生轮流扮演买家和收银员的角色,通过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和支付练习。
5.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人民币金额计算练习,例如:如果某物品价值5元,学生要支付10元,找零多少钱?巩固活动:6. 与学生一起总结所学的关于人民币的知识和技能,让他们分享他们在支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收获。
7. 分发一些相关的练习纸张,让学生进一步练习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和支付。
评估活动:8. 设计一些简单的评估题目,例如:根据图片辨认人民币的面额,或者计算给定金额的人民币组合方式。
教案扩展:- 引导学生进行游戏活动,例如角色扮演店员和顾客,模拟不同购物场景中的人民币使用情况。
- 鼓励学生设计和制作属于自己的玩具货币,并使用它进行类似的购物和支付活动。
教案提示:1.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确保学生理解人民币的价值和使用方式,并注重细节,例如人民币符号、单位等。
2. 尽量给予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让他们能够亲自动手使用人民币进行练习。
3. 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提供反馈和指导,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使用人民币的技能。
学习使用人民币大班教案
学习使用人民币大班教案第一章:认识人民币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基本构成和种类。
2. 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面值和用途。
3. 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人民币的构成:纸币和硬币。
2. 人民币的种类:一角、五角、一元、五元、十元、二十元、五十元、一百元。
3. 人民币的用途:购物、支付、储蓄等。
三、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各种人民币图片,让学生认识并区分纸币和硬币。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人民币的用途和面值,分享彼此的认识。
3. 游戏互动:设计人民币识别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识别各种人民币。
2. 学生能说出人民币的用途和面值。
3. 学生能够爱护人民币,不随意损坏。
第二章:人民币的计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人民币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理使用人民币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人民币的基本计算方法: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2. 人民币计算的实际应用:购物、支付、找零等。
三、教学活动:1. 情景模拟:设计购物场景,让学生模拟支付和找零。
2. 小组竞赛:开展人民币计算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作业练习:布置相关的人民币计算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完成人民币计算题目。
2. 学生能运用人民币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合理使用人民币,不浪费。
第三章:人民币的储蓄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储蓄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储蓄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理规划财务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储蓄的意义:储存财富、预留备用、培养良好习惯等。
2. 储蓄的方法:活期储蓄、定期储蓄、零花钱储蓄等。
三、教学活动:1. 故事分享:讲述储蓄的故事,让学生理解储蓄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储蓄的方法和好处,分享彼此的经验。
学习使用人民币大班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面值。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货币的认识,培养他们的理财观念。
二、教学内容:1. 人民币的单位及面值:元、角、分,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5角、1角。
2. 人民币的换算:100元=10角,10角=1元,1元=10角,10角=10分,1元=100分。
3. 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选择商品、计算金额、找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单位及面值,学会换算,能够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
2. 教学难点:人民币的换算,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时的计算。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人民币实物,如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5角、1角等。
2. 准备购物场景,如超市、商店等。
3. 准备计算器、购物清单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展示人民币实物,引导学生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面值。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人民币的换算规则,如100元=10角,10角=1元等。
3. 实践操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购物活动,让学生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人民币的能力。
4.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人民币的使用方法,如选择商品、计算金额、找零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使用人民币,培养他们的理财观念。
5.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一些有关人民币使用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2. 购物实践活动:观察学生在购物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使用人民币的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练习题,评估他们对人民币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策略:1. 直观展示:通过展示人民币实物,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和了解人民币。
2. 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购物实例,讲解人民币的使用方法和换算规则。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购物实践活动,提高他们使用人民币的能力。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5篇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5篇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其换算关系;2. 能够在实际场景中运用人民币进行购物,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幼儿对货币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比较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人民币面值的换算;2. 教学重点:人民币的认识、识别及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购物场景图片、换算卡片、PPT;2. 学具:模拟人民币、购物清单、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购物场景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购物中需要使用人民币的地方;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购物时使用人民币的经历。
2. 新知识学习(10分钟)介绍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包括外观、材质、图案等;展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并说出面值;讲解人民币的换算关系,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帮助幼儿掌握。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换算例题,引导幼儿思考并解答;邀请幼儿上台演示换算过程,其他幼儿评价、讨论。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换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每组派代表展示成果,分享解题思路。
5. 小结与巩固(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提醒幼儿课后复习。
六、板书设计1. 《认识人民币》2. 内容:人民币基本知识:外观、材质、图案;常见人民币面值及颜色;人民币换算关系;购物场景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应用题:小华去超市购物,买了一个3元5角的玩具,他给了售货员5元,请问他应该找回多少钱?2. 答案:填空题答案:1角=10分,1元=100分;应用题答案:小华应该找回5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模拟购物活动,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巩固人民币的使用;家园共育,让家长参与进来,与幼儿一起完成购物任务,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人民币面值的换算;2. 教学重点:人民币的认识、识别及使用;3. 实践情景引入;4. 例题讲解;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示范幼儿园大班教案教学设计:学习使用人民币
示例幼儿园大班教案教学设计:学习使用人民币教学目标1.了解人民币的面额及形状、颜色;2.能正确识别人民币的面额,并将不同面额的钞票分别归类;3.通过模拟购物和售货的活动,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货币交换。
教学内容1.人民币面额的基本知识介绍,包括面额、形状、颜色等;2.识别各面额人民币,通过分类游戏夯实识别知识;3.在场景中模拟使用人民币进行买卖,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货币交换。
教学过程热身活动教师与孩子们进行翻转学习,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问答“你知道几种面额的人民币?它们的形状、颜色以及特征是什么?”以此来了解孩子们对人民币的基本认知。
导入新知识为了使孩子们对人民币有一个直观的认知,教师拿出各种面额的人民币,展示给孩子们观察,让孩子们自己先尝试分类,并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分类方法。
然后再和孩子们一起查看正面和背面的具体图案、文字和水印等,进行简单提问,加深孩子们对人民币的理解。
游戏环节分小组让孩子们玩一个游戏。
教师提前准备好各种面额的人民币,并向孩子们发放。
然后,教师给孩子们灌输一些印象深刻的场景,让孩子们模仿购买和售货的活动。
孩子们可以根据场景需求来购买或者售出物品,运用不同面额的人民币进行货币交换。
最终,教师可以让孩子们用所剩的人民币进行结算,并检查孩子们是否能够正确找零等。
总结回顾在游戏结束之后,教师可以与孩子们进行总结,回顾所学的知识。
让孩子们在回答问题中互相补充,增强孩子们对人民币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评估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孩子们的表现来进行教学评估。
同时,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者组织小测验等形式来考核孩子们的学习成果,以及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
进一步拓展如果孩子们已经掌握了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货币交换的方式,可以引导孩子们进行银行家游戏,让孩子们以银行家的角色,进行货币的借贷和存取等活动,促进孩子们对金融和货币的深入理解。
此外,孩子们可以制作自己的纸币、硬币,进行手工活动,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学习使用人民币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学习使用人民币课题:学习使用人民币教学目标:1. 认识人民币的基本面额和图案;2. 理解人民币的价值和使用方法;3. 能够正确辨认常用面额的人民币;4. 培养幼儿对货币的认知和经济观念。
教学准备:1. 人民币的实物样本;2. 一些装有不同面额人民币的红包;3. 图片或绘本介绍人民币的历史和设计;4. 图片或卡片,分别标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人民币的数字。
教学活动:活动一:认识人民币(15分钟)1. 制作一个带有不同面额人民币的图片或海报,并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解人民币上的图案和数字。
2. 准备一些人民币实物样本,让幼儿触摸和感受。
3. 通过观察和比较,引导幼儿认识不同面额人民币的特点,并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和分享观察结果。
活动二:辨认人民币(20分钟)1. 给每位幼儿发放一张或几张装有不同面额人民币的红包,让他们从红包中取出人民币。
2. 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人民币的颜色、形状和面额数字等特点,帮助他们辨认出每张人民币的面额。
3. 列出人民币的面额数字(1、5、10、20、50和100),让幼儿根据实物样本或组员给予提示,将对应数字贴在正确的位置上。
活动三:人民币小商店(30分钟)1. 在教室中设置一个小商店,摆放一些常见的商品,每个商品都标有不同的价格,如1元、2元、5元等。
2. 让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位“商店老板”,其他幼儿可以充当“顾客”。
3. 商店老板根据商品的价格,适当拿出对应面额的人民币,让顾客购买物品,并给出找零。
4. 鼓励幼儿在购买和找零过程中使用正确的人民币和数目,并引导他们计算购买和找零的金额。
活动四:综合运用(25分钟)1. 准备一些图片或绘本,介绍人民币的历史和设计背景,帮助幼儿理解人民币的重要性和作用。
2. 将人民币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例如讨论幼儿常见的购物场景,让幼儿思考在购物时应该如何使用人民币。
3. 列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商品和价格,让幼儿选择合适的面额人民币进行模拟购物和找零的活动。
大班主题教案学习如何使用人民币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主题教案学习如何使用人民币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案制定背景大班儿童是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了解自己生活周围的东西,并对事物进行感性认知和体验。
在这个过程中,钱币作为经济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成为了他们认知和学习的重要对象。
目标1.了解人民币的基本情况,如图案、面值、人物肖像等2.掌握人民币的使用方法,如收购、支付等3.培养具有人民币使用意识和能力的能力4.培养增强其消费能力的意识实施内容和方法教学准备1.人民币样板或真实的人民币2.黑板、粉笔3.PPT或其他电子教具4.学生学习教材和练习册教学过程第一部分了解人民币的基本情况1.初步认识:先在黑板上展示人民币的样本或实物,引导学生感性认知人民币。
2.坐下来培训:在屏幕上放映关于人民币的PPT或视频,介绍人民币的发行和使用情况,如图案、面值、纸币和硬币、以及与人民币相关的相关知识。
3.继续学习:教师让学生列出人民币的不同面值,并让他们猜测每个面值一般使用于什么区域,例如100元人民币可能会使用于房屋购买和旅游等较大的地方。
第二部分掌握人民币的使用方法1.学习如何收钱:教师模拟一些场景,例如在超市购物时如何收钱、乘公交车时如何付钱等,并演示如何使用人民币进行支付。
2.学习如何使用人民币:教师可根据真实场景,用一些练习让学生模拟用人民币购买一些东西,例如在小卖部购买饮料、文具等,或在食堂排队等等。
第三部分培养具有人民币使用意识和能力的能力1.综合能力培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利用练习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人民币使用并增强他们的消费观念和能力。
2.观察学生能力:教师应当密切观察学生成长的内心状态和消费能力,可以在课前或课后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并在教学中培养健康的消费习惯,增强他们的意识。
教学反思本次大班人民币教学中,老师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展示、练习、模拟和综合培养),让学生了解了人民币的基本情况和付款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消费观念和使用能力等知识和能力。
学习使用人民币大班教案
学习使用人民币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种类和用途。
2. 培养幼儿学会正确使用人民币,懂得珍惜货币。
3. 提高幼儿的计算能力和社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人民币:介绍人民币的种类,包括纸币和硬币,以及它们的面值。
2. 了解人民币的用途:讲解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如购买商品、支付服务等。
3. 学习计算:通过实例让幼儿学会简单的加减法,如计算找零。
4. 社交技能:培养幼儿在购物时礼貌询问、礼貌结账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定数量的人民币纸币和硬币,包括不同面值。
2. 准备一些模拟商品,如玩具、文具等。
3. 准备一个收银台模型,以及一些购物场景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人民币,引发幼儿对人民币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人民币的种类、面值以及在生活中的用途。
3. 实践:分组进行模拟购物活动,让幼儿扮演顾客和售货员,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
五、作业布置: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家中的人民币,了解家庭成员对人民币的认识。
2. 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一道人民币计算题,如计算找回零钱等。
3. 家长鼓励幼儿在购物时,尝试使用所学的人币知识,如礼貌询问、礼貌结账等。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模拟购物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人民币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2. 检查幼儿在计算题中的解答,评估他们的计算能力。
3. 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幼儿在家庭中使用人民币情况的反馈,了解幼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七、拓展活动:1. 组织一次实地购物活动,让幼儿在商店中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开展人民币知识问答比赛,激发幼儿学习人民币的兴趣。
3. 邀请银行工作人员来园进行讲解,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人民币及相关知识。
八、教学资源:1. 人民币图片及介绍资料。
2. 模拟商品及收银台模型。
3. 购物场景图。
4. 人民币计算题练习。
九、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幼儿的实践操作,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运用货币》
幼儿园大班教案《运用货币》大班教案《运用货币》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培养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在操作中认识人民币的不同面值,尝试在生活中运用人民币,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运用货币》教案吧。
活动目标:1、在操作中认识人民币的不同面值,尝试在生活中运用人民币。
2、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1、教具准备:“仿真人民币”;商店的布景(商品上都标有价格)。
2、学具准备:“仿真人民币”。
3、《操作册》第6册第61-62页。
活动过程:1、预备活动。
走线,线上游戏:朋友抱成团。
幼儿扮演10元的人民币,在音乐声中走圆圈。
音乐停止,幼儿看教师手中的人民币数目,自由结伴,凑成与教师手中人民币相同的数目,抱成一团。
2、集体活动。
①认识人民币。
教师出示教具“仿真人民币”,从中取出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各一张,将人民币摆成一排,边摆边引导幼儿读出面值。
待幼儿熟悉后,请幼儿闭上眼睛。
教师从中任意拿走一种面值的人民币,请幼儿睁开眼睛,找一找,哪种面值的人民币不见了。
②感知人民币兑换关系。
提问:100元可以换成几个50元(几个20元、几个10元)?请你用学具摆出来。
教师小结:100元可以换成2个50元、5个20元或10个10元。
3、游戏活动。
游戏:开商店。
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游戏场地,观察陈列在货架上物品的价格,玩“开商店”的游戏。
将幼儿分成两组,人数较少的一组扮演售货员,另一组当顾客。
买东西时要算清楚自己应该给多少钱,找回多少钱。
幼儿游戏时,教师根据情况引导幼儿正确的付钱、找零钱。
4、分组操作活动第一、二、三组:操作“仿真人民币”,玩换钱游戏。
幼儿2人一组,一人拿面值大的“仿真人民币”(如50元),另一幼儿找出几个小面值的凑成50元。
大班数学教案人民币的使用
大班数学教案人民币的使用引言在日常生活中,人民币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货币。
人民币的使用不仅仅是进行交易和支付的工具,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数学。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介绍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并通过数学活动来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理解。
一、人民币的基本知识1.人民币的符号和单位–人民币的符号是“¥”。
–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和分。
–元是最基本的货币单位,角是元的十分之一,分是角的十分之一。
2.人民币的面额–人民币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面额的纸币。
–人民币有1角、2角、5角和1元面额的硬币。
二、人民币的计数和兑换1.人民币的计数–人民币的计数方法是按照面额从小到大进行累加。
–例如,计算10元、5元和1元纸币的总额,可以按照顺序累加,先计算1元的数量,再计算5元的数量,最后计算10元的数量,然后相加得到总额。
2.人民币的兑换–人民币可以兑换成其他货币,也可以把其他货币兑换成人民币。
–在兑换过程中,需要根据汇率进行计算,得出相应的金额。
三、数学活动:人民币计数游戏1.游戏目标–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人民币的计数方法。
2.游戏准备–准备一些纸币和硬币,包括不同面额的人民币。
–准备一张游戏卡片,上面写有随机的金额。
–准备一份计分表格。
3.游戏规则–学生将纸币和硬币按照面额从小到大排列。
–教师出示一张游戏卡片,学生需要用手中的纸币和硬币计算出卡片上的金额,并在计分表格上记录得分。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使用哪些纸币和硬币,但必须保证计算结果正确。
4.游戏扩展–可以增加游戏的难度,提供更复杂的金额计算题目。
–可以增加时间限制,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计算并记录得分。
四、实际应用:购物结账1.应用场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购物并结账,这时我们需要用到人民币进行付款。
2.实际操作–模拟一次购物结账的场景,让学生扮演顾客和收银员的角色。
–学生可以使用纸币和硬币进行结账,并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结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人民币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人民币一、教学目标•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特点;•能够辨认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学会将数目用人民币进行表示;•培养孩子们对人民币的兴趣和爱护;•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人民币各面值纸币和硬币的实物;•教学用的幻灯片或PPT;•隐藏在绘本里的人民币;•教学用的奖励小红花。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引导孩子们回忆上节课学到的关于货币的知识,如不同的纸币和硬币。
•出示一张人民币,让孩子们观察并回答:这是什么?(人民币)。
2. 了解人民币(15分钟)•出示幻灯片,简要介绍人民币的来历、发行机构和样式特点。
•通过图片展示,让孩子们认识人民币的几个常见面值,如100元、50元、10元、5元等,引导他们讨论这些面值的特点和用途。
3. 辨认人民币(20分钟)•分发每人一套小人民币,让孩子们认真观察,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分类,并对其中一种面值进行简单解说。
•指导孩子们在课堂游戏中辨认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4. 人民币计数(30分钟)•使用绘本《小猪存钱罐》,将人民币隐藏在书的不同页面上,让孩子们轮流找到并告诉其他同学找到的数量。
•将人民币放在桌上,随机叫几个孩子走上前去选择一定数量的纸币和硬币,然后计算出总金额,进行比较大小。
5. 操作练习(20分钟)•制作一张人民币购物清单,让孩子们用人民币购买清单上的物品,并找零。
•分发人民币计数游戏题目,让孩子们独立完成,然后互相交换检查答案。
6. 总结与评价(10分钟)•请几位孩子总结一下今天学到的关于人民币的知识和技能。
•表扬学习积极的孩子,并发放奖励小红花。
四、教学延伸•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参观银行或货币博物馆,了解人民币的更多知识。
•绘制人民币购物卡片,让孩子们自由组合购买商品,并进行计算。
通过本次数学教案的设计,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将学到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大班数学教案应用人民币
大班数学教案应用人民币介绍本教案旨在引导大班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应用人民币,并通过与人民币相关的数学问题,帮助学生提高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 熟悉人民币的面额和相关的数学概念; -运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纸币和硬币模型;•钱币计数器;•白板和彩色笔;•制作好的教学素材。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教师出示一张人民币并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是中国的货币,叫做人民币。
你们见过人民币吗?我们日常生活中都会用到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运用人民币解决数学问题。
”第二步:认识面额1.教师出示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并让学生说出每种人民币的面值。
2.教师写下每种人民币的面值,并引导学生观察数字的排列规律。
第三步:认识人民币的单位1.教师提问:“人民币的单位是什么?”学生回答:“元。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一个人有5元,那他可以买什么?”学生回答:“可以买一瓶水。
”3.教师继续提问:“那如果有50元呢?”学生回答:“可以买一本书。
”4.教师将学生的回答总结在黑板上,并引导学生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可以买到不同的物品。
第四步:认识人民币的基本运算1.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如:“如果小明有10元,他买了一瓶饮料花了3元,还剩多少钱?”2.教师引导学生使用人民币模型进行计算,并写下计算过程。
–小明有10元;–小明花了3元,还剩7元。
第五步:应用人民币解决实际问题1.教师出示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小明买了一本书,书的价格是28元,他交给收银员一张50元的人民币,收银员该找给他多少钱?”2.教师引导学生使用人民币模型进行计算,并写下计算过程。
–小明交给收银员50元;–书的价格是28元;–找给小明的钱=50元-28元=22元。
第六步:拓展应用1.教师出示更复杂的数学问题,如:“小强现在有一堆零钱,里面有10张1元的人民币,5张5元的人民币和2张10元的人民币,他一共有多少钱?”2.教师引导学生使用人民币模型进行计算,并写下计算过程。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人民币的用途》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人民币的用途》一、活动目的:通过游戏、绘画、模拟购物、统计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对人民币的基本概念、面值及使用方法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培养幼儿计算、理智消费的意识和学习动力,为未来的数学启蒙打下基础。
二、活动流程:1.导入环节通过播放视频或幻灯片展示中国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包括人民币的面值、硬币和纸币的区别、人民币上的图案与花纹等,让幼儿对人民币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2.游戏环节为了让幼儿更好地认识人民币,我们可以让他们参加认钞游戏。
我们准备好几张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让幼儿把它们按面值大小排列,并让每个幼儿拿到一张人民币,让他们互相猜测对方拿了多少钱,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3.绘画环节通过让幼儿画一个充满各种商品的商店,来让幼儿了解人民币的购物功能,同时让他们了解商品的价格和如何使用人民币购买商品。
在此过程中,老师可以介绍不同商品的价格,让他们用人民币付款,以此培养幼儿的消费和验证的能力。
4.模拟购物环节设置一个假想市场,让幼儿带上自己的“钱包”来模拟购物。
老师扮演售货员,给幼儿出售商品,让他们体验购买过程,如给出价格、找零等等;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可以准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商品,加上相应的售价,让他们用自己的“人民币”进行购买。
5.统计环节让幼儿检查每个人购买的商品和价格,将他们的信息汇总到一个大型的记录表中,以此激发他们的统计和整理能力。
三、活动计划表:时间活动内容导入环节如何认识人民币游戏环节认钞游戏绘画环节画一个充满商品的商店模拟购物环节收银员和购物者统计环节商品信息汇总四、活动评估:通过此次活动,我们可以发现,幼儿们对人民币的基本概念、面值及购物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们也体会到了数字计算、价值判断和理智消费的重要性,从而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动力和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数学教案:货币运用
一、活动目标:
㈠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能熟练、准确地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㈡尝试在生活中运用人民币,学会简单使用人民币,锻炼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
㈢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二、活动准备:
㈠仿真人民币;商店的布景(商品上都标有价格)。
㈡压岁包两个。
三、活动过程:
㈠导入游戏:找朋友。
教师发给每名幼儿1张教具中的仿真人民币,在音乐声中四散走,音乐停,拿着相同面值人民币的幼儿手牵手,围成一个圈。
㈡谈话,揭题。
教师:(师出示压岁包)小朋友们,请猜一猜这是什么?我们再来一起看看里面有什么?长方形,像纸张一样的叫纸币;圆圆的、硬硬的、金属材料做成的叫硬币,这么多的钱、钞票,我们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叫"人民币"。
㈢了解人民币的用途,并引导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人民币是用来干什么的呢?什么情况下用到它?你能说出它们是多少吗?
㈣集体活动。
①认识人民币。
教师出示教具"仿真人民币",从中取出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各一张,将人民币摆成一排,边摆边引导幼儿读出面值。
待幼儿熟悉后,请幼儿闭上眼睛。
教师从中任意拿走一种面值的人民币,请幼儿睁开眼睛,找一找,哪种面值的人民币不见了。
②感知人民币兑换关系。
提问:100元可以换成几个50元(几个20元、几个10元)?请幼儿举手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100元可以换成2个50元、5个20元或10个10元。
㈤游戏活动。
①游戏:看谁说得快又准。
教师手里拿着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从中随便抽出一张,让幼儿快速、准确地说出人民币的面值。
②游戏:开商店。
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游戏场地,观察陈列在货架上物品的价格,玩"开商店"的游戏。
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的一名幼儿当售货员,另几名幼儿扮演顾客,玩"开商店"的游戏。
买东西时要算清楚自己应该给多少钱,找回多少钱。
幼儿游戏时,教师根据情况引导幼儿正确的付钱、找零钱。
㈥教师小结:
幼儿的收获,并教育幼儿不但要爱护人民币,更要养成节约用钱,不在人民币上乱写乱画的好习惯。
四、安全教育:
幼儿玩滑梯时,教师时刻注意幼儿安全,请幼儿有序排队,不打闹、不推挤。
五、反思: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幼儿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家长单独让孩子上超市购物的机会很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
这节课的幼儿园教学就是为了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认识人民币,使幼儿在简单的幼儿园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面值和人民币的功能。
这节课的难点--换钱。
在这次幼儿园活动的时候,我采用了多种幼儿园教学方法。
对于100、50这样的人民币比较熟悉,但对于其他一些面值的钱,孩子们接触的太少了,有些孩子认识时出现了混乱,尤其是2元与2角辨认不清楚。
当然我也准备了真的人民币。
可效果不是很好,因为人民币太小,太少,不能让所有的幼儿都看的很仔细。
在人民币兑换这个环节上,我是通过游戏"开商店"让他们感知生活,但是在这个环节上,幼儿的人数多,有些杂乱,使得整个课堂的纪律有些难以控制。
部分幼儿对于买东西的题型缺乏生活经验,甚至有的小朋友对于"营业员应找回多少元?"等理解有些困难,所以课后我重新补充一个"小小超市"这样的环节,让幼儿亲身体验一下如何正确有效的使用人民币,同时掌握人民币的兑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