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第一轮教案-简洁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实验总结(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本实验总结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实验原理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体,使集气瓶内压强 ,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被压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即为消耗的的体积,从而粗略地测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实验药品:红磷(足量)、水。
3.实验装置:4.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5.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 ,并放出热量。
(2)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6.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该实验还能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7.误差分析(1)在空气中容易点燃,所以不能选用细铁丝替代红磷。
(2)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不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
所以不能用镁条(与空气中的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均能反应)替代红磷。
(3)反应生成物为固体或生成的气体易被装置内溶液吸收,所以用硫粉替代红磷时应将集气瓶内的水换成NaOH溶液。
9.装置的改进(1)改进的原因:燃着的红磷伸入集气瓶时,空气受热膨胀逸出,会使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或“偏小");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会造成空气污染。
(2)改进的思路;在实验过程中不打开装置,使装置始终保持密闭,如下图:10.实验方法的创新设计原则:利用物质与空气中的反应,从而使密闭容器中的气体体积减小,减小量即为氧气所占体积。
图④⑤⑥:利用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为了提高反应速率,通常会加入活性炭和食盐水;图⑦:利用消耗装置内的氧气;刚开始加热时,注射器活塞向运动,冷却至室温后,活塞最终停留在m的 (填“左侧”或“右侧”)。
二、燃烧实验1、可使带火星的木条的复燃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反应方程式现象:2、硫燃烧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无色气体:在氧气里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反应方程式3、磷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发出黄光,放出热量,产大量白烟。
2020中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含知识点):九年级上册 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一空气一、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白磷燃烧,产生出大量白烟,等红磷熄灭,集气瓶冷却后,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药品:必须易与氧气反应、没有气体生成的物质。
①不能用铁丝:因为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
②不能用木炭、硫:它们燃烧后的生成物分别是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会弥补所消耗氧气的体积。
③不能用镁条:因为镁条能与空气中的氮气、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测定值红磷量不足集气瓶中的氧气不能完全被消耗红磷、白磷燃烧产物相同二、空气的成分及用途三、空气污染及防治【巩固练习】1. 200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 、汞槽中的汞起到液封作用B 、银白色的汞剧烈燃烧,迅速变成红色粉末C 、将生成的红色粉末加强热又能得到汞和氧气D 、足量的汞几乎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耗尽 2. 如图是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装置中的红磷可以用木炭来代替B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再观察现象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D 、实验测定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总质量的1/53. 如图是空气成分体积分数柱状示意图,其中“a ”代表的是( A )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4. 小明整理出了空气成分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其中错误的是( A ) A 、氧气支持燃烧,常用作宇宙航行的重要燃料B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C 、二氧化碳可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D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灯泡的填充气体5. 下列空气成分中,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且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的是( D )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6.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 2含量的是( C ) A 、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B 、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C 、平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2)汽车尾气——CO (有毒)、NO 2(酸雨) (3)化石燃料的燃烧——烟尘、SO 2(酸雨)危害以及问题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问题: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空洞空气质量日报内容: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CO 2不是空气污染物,CO 2本身无毒且是空气的重要组成成分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CO 、SO 2、NO 2、O 3、可吸入颗粒物(PM 10)、细颗粒物(PM 2.5) 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差D、水槽中液面下降7.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B、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用硫代替红磷C、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大约占21%D、禁止燃烧烟花爆竹,可以减少空气污染8.如图所示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 )A、用过量的红磷进行实验B、红磷点燃后,缓慢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C、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D、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9.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错误的是(D )A、本实验中所用的铜粉需要过量B、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才能读数C、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使氧气完全反应D、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1/510.下列物质,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是(D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11.为了减少环境污染,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D )A、使用清洁能源B、加强大气质量监测C、积极植树造林D、加高烟囱将工厂废气排放到大气中12. 下列行动不利于“保卫蓝天”的是(D )A、加强大气质量监测B、积极植树、造林、种草C、使用清洁能源D、露天焚烧垃圾知识点二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混合物概念只含有一种物质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组成固定,可用化学符号表示组成不固定,不能用化学符号表示性质由固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没有固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举例氮气(N2)、二氧化碳(CO2)、五氧化二磷(P2O5)空气、海水、食盐水、各种天然水的等判断只能含有一种物质找出另种物质即可判断为混合物【注意事项】1、“新鲜”、“洁净”、“清洁”、“混合”不是判断物质是否纯净的依据。
(中考化学)酸和碱【复习讲义】-年中考一轮化学复习过过过(人教版)
单元10 酸和碱第1讲常见的酸和碱复习导入中考对于常见的酸和碱的考查通常都与中和反应、复分解反应等知识点结合,主要题型为实验探究题,涉及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以及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
命题热点命题点一常见的酸的性质及用途命题点二常见的碱的性质及用途考点梳理知识点一酸碱指示剂与溶液的酸碱性 溶液的酸碱性酸性中性碱性酸碱指示剂 紫色石蕊试液红色紫色蓝色无色酚酞试液无色无色红色【特别提醒】①发生变色的是酸碱指示剂,而不是酸碱性溶液;②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CuSO4溶液为显酸性的盐溶液;③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Na2CO3溶液为显碱性的盐溶液。
知识点二常见的酸及其化学性质1.定义:解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即酸→H++酸根离子,如:HCl、H2SO4等。
【特别提醒】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但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酸。
2.浓盐酸和浓硫酸常见的酸浓盐酸浓硫酸性质和用途 溶质(化学式) HCl H2SO4色、态、味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无色、无气味、黏稠状液体密度(与水比较) 大于水大于水挥发性(打开瓶塞时的现象) 有白雾产生无明显现象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质质量有挥发性,HCl气体挥发,浓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有分数的变化及原因溶质质量减小,溶剂质量不变,溶液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吸水性,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大,溶液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变小保存密封保存,玻璃塞密封保存,玻璃塞主要用途重要化工产品。
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造药物等;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重要化工原料。
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以及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做干燥剂其他常见的酸除盐酸、硫酸外,还有硝酸(HNO3)、醋酸(CH3COOH)等。
3.浓硫酸的特性(1)吸水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作干燥剂。
常用来干燥O2、H2、CO2、CH4、CO等中性和酸性气体,不能用来干燥碱性气体,如NH3。
九年级化学一轮复习教案人教版
第六单元 课时1【课标要求】1.记住常见的碳单质、性质、用途2.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制法、用途【知识结构】【教法学法建议】⎪⎪⎪⎪⎪⎪⎪⎪⎪⎪⎪⎪⎪⎪⎪⎪⎪⎪⎪⎪⎪⎪⎪⎪⎪⎪⎩⎪⎪⎪⎪⎪⎪⎪⎪⎪⎪⎪⎪⎪⎪⎪⎪⎪⎪⎪⎪⎪⎪⎪⎪⎪⎪⎨⎧⎪⎪⎪⎪⎪⎩⎪⎪⎪⎪⎪⎨⎧⎪⎪⎪⎪⎩⎪⎪⎪⎪⎨⎧⎪⎪⎪⎩⎪⎪⎪⎨⎧⎪⎩⎪⎨⎧+=++=+=+⎪⎪⎪⎪⎪⎪⎪⎪⎪⎪⎩⎪⎪⎪⎪⎪⎪⎪⎪⎪⎪⎨⎧⎪⎪⎩⎪⎪⎨⎧⎪⎩⎪⎨⎧+↓=+=+⎪⎪⎪⎪⎪⎩⎪⎪⎪⎪⎪⎨⎧⎪⎪⎪⎪⎩⎪⎪⎪⎪⎨⎧↑++=+↑+=⎪⎪⎪⎪⎪⎪⎪⎪⎩⎪⎪⎪⎪⎪⎪⎪⎪⎨⎧⎪⎪⎪⎪⎪⎩⎪⎪⎪⎪⎪⎨⎧⎪⎩⎪⎨⎧=+↑+=+⎪⎩⎪⎨⎧=+=+⎪⎩⎪⎨⎧∆用途:作燃料、还原剂毒性:还原:还原还原性:可燃性:化学性质,难溶于水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性质一氧化碳体肥料等制汽水、化工原料、气用途:灭火、制冷剂、(与石灰水反应:与水反应:支持燃烧一般不能燃烧,也不能化学性质能溶于水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性质化碳石灰水变浑浊即为二氧检验:通入石灰水中,即满于集气瓶口,火焰熄灭验满:将燃着的木条置法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发生装置:固液常温型反应原理:石)和稀盐酸药品:大理石(或石灰实验室制法工业制法:制取二氧化碳:::稳定石碳高温点燃高温高温高温点燃点燃2323222223223222222323222222603e 2e 3e u u u 2O CO 2a )a l a l 2a a a 2CO C 反应CO 和u 2u 2反应O u C 和还原性2O 2C :不完全燃烧O C 完全燃烧可燃性常温下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石墨金刚碳的单质单质CO F O F CO O F CO C O C CO O C CO O H CO C OH C CO CO H O H CO CO O H C C HC CO C CO O C CO C CO CO C O C C CO CO C本节可先采取以下教学过程:1、出示课标要求(约1分钟)。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课件
中考分析
(2013)例.分类、归纳和推理等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对知 识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选项
分类
举例
A
常见化肥
尿素、硝酸钾、磷酸二氢钙
B
常见气体单质
氧气、氮气、氢气
C
常见合金
生铁、不锈钢、金刚石网]
D
常见碱
苛性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钾
(2013)5. 碘元素是我们人体中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下列物质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是
化学中考复习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标要求
①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②能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能从分子的角度了解两种变化的不同; 判断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根据性质决定用途,判断物质的某 些性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③掌握对蜡烛及其燃烧、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有关成分的实验探究, 能准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并学会从对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中得 出有价值的结论。
②掌握元素的概念,记住一些常用元素的名称和符号;了解元素符号的含 义,学会正确书写元素符号;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形成“化学反应前后 元素种类不变”的概念。
③了解离子的概念,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初步认识核外电子 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④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了解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 系,并能从微观角度解释一些现象;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单质和化合物, 并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 及其计算方法。
(2014)19.(3分)请用化学符号表示:上P65 (1)2个碳酸根离子 ,(2)2个氧分子 ,(3)1个铁原子 。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标要求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一轮复习空气、氧气复习教案(1).docx
命题点2空气污染及防治2.保护空气,使天空更蓝。
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随意大量燃放鞭炮B.使用绿色公共交通出行C.开发和利用各种清洁能源D.将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3.(·益阳)益阳市某学校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调查雾霾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可减少雾霾的方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鼓励开私家车出行B.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C.鼓励用煤火力发电D.鼓励露天焚烧垃圾命题点3氧气的性质和用途4.(临沂)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5.(滨州)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B.水生生物能依靠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C.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D.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命题点4氧气的制取6.向一定量、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足量二氧化锰,充分反应。
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当堂达标检测基础题1.[2018·河北模拟]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中分离获得的是( )A.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B.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D.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2.小红在峨眉山旅游到达金顶时,感觉身体不适,可能发生了“高原反应”,主要是因为高海拔地区的空气稀薄,不能给人体提供足量的( )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D.稀有气体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及相关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氧气易溶于水,使得鱼能在水中生存;②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粮食和食品仓库的保护气;③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火箭的高能燃料;④由于稀有气体有惰性,所以常用作保护气。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④D.③④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C.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D.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5.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没有催化剂化学反应不能发生提升题6.秋冬季节,我国北方雾霾天气频发,PM2.5颗粒物是形成雾霾的罪魁祸首。
中考复习第一轮专题粗盐提纯+溶液配制(共22张PPT)
二、溶液配制 4.实验室提供了①天平、②量筒、③烧杯、④玻璃棒、⑤酒精灯 等仪器,小华同学用固体氯化钠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小亮同 学用浓盐酸配制10%的稀盐酸。
(1)当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砝码应放 在天平的_右___盘,配制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是为了__加__速__溶__解__。 (2)上述仪器中,两位同学都不需要的仪器是_⑤___(填序号,后 同), 小华需要而小亮不需要的仪器是_①____。 (3)小亮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 请你帮助他写好标签:
【特别提醒】计算时要准确运用体积、质量、密度的 关系式。 ②量取:用量筒量取浓溶液(接近所需体积时改用__胶__头__滴__管__) 和水; ③溶解:将量取的浓溶液和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 _不__断__搅__拌___; ④装瓶: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3. 实验误差分析
对溶质质量 分数的影响
(5)图中部分操作有错误,其中有的错误会导致精盐的产率明显 偏低,其原因是__蒸__发__时__未__使__用__玻__璃__棒__搅__拌__,__造__成__液__滴__飞__溅_。 (6)在进行D操作时,当蒸发皿中出现___较__多__固__体___时,停止加 热。
实验二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1. 仪器的选用及各仪器的作用 (1)所用仪器 托盘天平(带砝码)、镊子、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 璃棒。 (2)所用仪器的作用 ①玻璃棒的作用是___搅__拌__,__加__速__溶__解_; ②量筒的作用是量取液体的体积,选取量筒时量程要比量取液体 的体积__略__大____且越___接__近___越好,相等为最佳。
5. 偏差分析(产量偏低的原因) (1)称量时左码右物且使用了游码。 (2)粗盐没有充分溶解。 (3)过滤时有滤液损失。 (4)蒸发时有液体溅出。 (5)固体未完全转移等。
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教材实验基础知识总结
1.1 对蜡烛燃烧的探究1.如图1所示,用火柴点燃蜡烛,蜡烛燃烧,火焰分为三层,最里面的火焰底部呈淡蓝色、次层暗淡、最外层明亮但不耀眼。
将火柴梗伸入火焰中,约1 S后取出,观察到在火焰最外层的部位最先变黑,,第二层次之,最里层变黑最慢,说明外层火焰温度最高,第二层次之,内层火焰温度最低。
2.如图2、3所示,分别取一个干燥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观察到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另一只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由此可知,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3.如图4所示,点燃蜡烛熄灭后产生的白烟(石蜡固体小颗粒),蜡烛又重新燃烧,说明石蜡固体小颗粒具有可燃性。
4.蜡烛燃烧时产生的“黑烟”是蜡烛不充分燃烧生成的炭黑。
1.2 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用相同规格的集气瓶分别收集两瓶空气和两瓶人体呼出的气体。
1.如图1,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人体呼出气体样品中,观察到盛空气样品的集气瓶中木条无明显变化,盛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说明人体呼出气体中O2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的少。
2.如图2,向空气样品和人体呼出气体样品中各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无明显变化,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人体呼出气体中CO2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的高。
3.如图3,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或镜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观察到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无明显变化,另一块上有水雾出现,说明人体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的多。
2.1 红磷燃烧※1. 实验原理利用物质在密闭容器中与空气的氧气反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被压入密闭容器中,进入容器中水的体积即为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2. 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4P+5O 2======2P 2O 5 3. 实验现象(1)集气瓶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
(2)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沿导气管进入集气瓶,集气瓶中的水面上升,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中空气总体积的15 。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十二 认识化学元素(讲练)(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
专题12 认识化学元素(讲练)1、记住并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并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它的信息。
4、掌握不同位置的数字的含义。
一、元素1、定义: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论种数不论个数)。
2、分类:(1)金属元素:“钅”(金和汞除外);最外层电子数1-3;(2)非金属元素:“气”“氵”“石””;最外层电子数4-7;(3)稀有气体元素:He、Ne、Ar;最外层电子数8(He、2个);3、元素符号:(1)书写:拉丁字母;(2)书写原则:“一大二小”一个字母的大写,二个字母的第一个大写,第二个小写。
①宏观:一种元素。
)意义:②微观:一个原子。
③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元素符号还表示一种物质。
④元素符号前出现数字:只表示微观意义。
4、元素分布: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是O;Si;Al;Fe;Ca。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和最多的金属元素Al;海水中最多的元素O和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N;人体中最多的元素O和最多的金属元素Ca;最原始的元素H,即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5、元素周期表:(1)结构:每个横行叫周期,共7个横行,即7个周期;每个纵行叫族,共18个纵行,16个族(8、9、10三个纵行合成为1个族);(2)信息:A是原子序数、 B是元素符号、C是元素名称、 D是相对原子质量;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3)规律:横行: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纵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即化学性质相似);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递增。
二、符号周围不同位置数字意义1、在符号前面:表示几个粒子。
如1)2H2O:2个水分子;2)2H:2个氢原子;3)2H+:2个氢离子2、在符号右上角:表示1个离子带的电荷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化学用语复习教案
化学用语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常用的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等化学用语。
2.能简便、确切地使用化学用语表达化学基本概念、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变化。
3.提高应用化学用语进行思维和综合演绎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区别原子、分子、离子、化合价的化学表示方法,懂得化学符号中数字的意义;2、理解元素符号、化学式表示的意义;3、正确书写化学式。
三、教学方法讲解、讨论、练习。
四、教前反思化学用语对于学习初中化学无比重要,是初中学习化学的重点,更是一个难点。
而复习课由于容量大、知识重复是学生不喜欢上的课型之一。
本节课对化学用语的学习和复习进行了一种新模式的探索和尝试。
采用分组(四组)游戏竞赛的形式,组织同学对初中化学用语进行复习、练习和总结,使学生在复习旧知识时,形成知识网络。
也进一步熟练掌握常用的元素符号、化学式并能准确、简捷地使用化学用语表达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变化,同时也培养学生主动与人交流、配合的团队意识,通过总结帮助他们掌握重要的化学用语知识和良好的总结方法,增强他们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五、教学过程:【引入】化学不容易系列:复杂难懂让人眼晕的物质结构,瓶瓶罐罐让人眼花缭乱的实验室,清新自然的美女投身化学实验室的犀利造型,年轻小鲜肉,变身老腊肉标志----发际线,统统告诉我们化学不容易。
同样学好化学也不容易,我们化学人得是文学大师、音乐大师、记忆大师、逻辑大师、艺术大师和数学大师。
你们肯定会好奇,这个化学老师怎么夸自己都不脸红呢?下面让我来给大家一一道来。
因为复习课也是习题课,今天咱们换种玩法,将全班分成四组,我们进行小组对抗答题大赛,老师给四个组分别取了队名,请你们每个小组推选一位队长上台来抽取队名,请班长和学习委员出列担任裁判官和书记员,累计得分最高的两个小组,获得冠军和亚军称号的小组获得奖励!(展示奖品)希望同学们今天都能全力以赴!【开始】(一)文学大师:这年头,没点语文功底,我们连元素符号都不知道该写什么了。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一、专题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1. 教学目标:(1)理解物质的组成,掌握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掌握物质的分类,了解纯净物、混合物、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物质组成和分类问题。
2. 教学内容:(1)物质的组成:分子、原子、离子。
(2)物质的分类:纯净物、混合物、化合物、氧化物。
3. 教学方法:采用对比分析法,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概念,巩固知识。
4. 教学步骤:(1)回顾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讲解纯净物、混合物、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及区别。
(3)运用实例分析生活中的物质组成和分类问题。
(4)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专题二:化学方程式与化学反应1. 教学目标:(1)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2)了解化学反应的类型及特点。
(3)能够运用化学方程式分析化学反应。
2. 教学内容:(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2)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实例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化学反应的特点。
4. 教学步骤:(1)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2)介绍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的特点。
(3)分析实例,引导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分析化学反应。
(4)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三、专题三:溶液与浓度1. 教学目标:(1)理解溶液的概念,掌握溶液的分类。
(2)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
(3)能够运用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2. 教学内容:(1)溶液的概念及分类: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稀溶液。
(2)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
3. 教学方法:采用实例教学法,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溶液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4. 教学步骤:(1)讲解溶液的概念及分类。
(2)讲解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
(3)分析实例,运用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知识解决问题。
中考一轮人教版化学单元复习夯基精品课件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三、突破难点,拓搌延伸
3、装置气密性的检验: 练习: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一定漏气的是 ( D )
谢谢!
二、重点回顾,强化练习
(三)走进化学实验室: 2、实验基本操作: ⑶给物质加热: ③加热注意事项: e.加热后的容器不能 用水冲洗 或直接放在实验台上 ; f.对固体加热:药品要 平铺在试管底部;试管口略向下倾 。 g.对液体加热:试管口朝 上 与水平大约成 45º 角;试管中 的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1/3;试管口不能向着有人的地方 。
三、突破难点,拓搌延伸
2、托盘天平的使用:
取: 砝码和游码显示质量之和不变,增加或
减少药品使天平平衡; 左码右物,药品质量偏小。
三、突破难点,拓搌延伸
2、托盘天平的使用:
练习1: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物质时,误将砝码放在左盘, 被称量物放在了右盘。结果读出固体质量为4.8g(1g以下用游 码)。固体物质的实际质量为( D ) A.4.8g B.4.2g C.3.8g D.3.2g
初中化学中考第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第2课时)
二、重点回顾,强化练习
(三)走进化学实验室:
2、实验基本操作:
⑶给物质加热: ①热源仪器:——主要 酒精灯 (还有酒精喷灯): 构造三部分: 灯壶 、 灯芯 和 灯帽 ; 使用前2个检查:灯芯是否烧焦、酒精的量(不少于1/3,不多于2/3) ; 火焰3部分: 外焰 、 内焰 和 焰心 ; 使用时的3个禁止: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禁止用嘴吹灭酒 . 精灯、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酒精灯;桌面上酒精失火用湿抹布盖灭。
三、突破难点,拓搌延伸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3章旋转章节中考一轮(教案)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旋转变换的概念和性质掌握得还不错,但在实际应用方面,部分学生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在进行旋转作图和解决实际问题时,他们可能会感到困惑。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尽量用生动的例子和实物演示来解释旋转变换的概念,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旋转变换的应用。这种教学方式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他们在讨论和操作过程中表现出了很高的兴趣。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旋转变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旋转变换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和旋转对称图形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旋转变换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旋转作图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旋转变换的基本原理。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旋转变换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旋转变换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九年级化学中考第一轮复习—身边的化学物质(二)水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
九年级化学中考第一轮复习—身边的化学物质(二)水人教实验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中考第一轮复习——身边的化学物质(二)水二、考点清单1、知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2、认识水的组成3、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的区别、净化水的方法4、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水污染的来源及危害5、知道六大营养素6、学会构建水的知识网络。
了解与水有关的实验三、全面突破知识回顾:(一)水的分类与净化:1、常见水的分类:(1)蒸馏水、纯水——纯净物(2)自然界中的水、各种饮品、矿泉水、有色水、石灰水等——混合物水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化合物中的无机化合物,氧化物.2、水的净化:软水和硬水的鉴别与转化:(1)鉴别:肥皂水、蒸发(2)转化:煮沸、蒸馏(二)水的组成和构成:1、水的组成:1)实验现象?试管中有无色气泡冒出,电源正、负极所连试管中产生气体体积比为1:2 2)各极产生什么气体?如何验证?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氢气:点燃,罩一干燥烧杯3)化学方程式?2H2O 通电2H2↑+ O2↑4)实验结论?元素知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化学变化微观实质:分子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2、“H2O”的含义:表示(1)水(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3)一个水分子(4)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三)水的应用:1、水能灭火2、水是人类重要的6大营养素之一。
组成水的H和O元素都是人体的常量元素3、实验中的水:(1)基本实验操作:(2)水的电解(3)过滤、蒸发、配制溶液(4)铁的生锈(5)水在实验中的用途: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的物质;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的物质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的物质(6)探究蜡烛燃烧后的产物:(7)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8)二氧化碳的性质:4、水是重要的资源(1)水污染的危害:影响工、农、渔业的生产。
破坏水生生态系统,还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2)保护水资源:防止水体污染;(工业、农业、生活污水);节约用水.(四)与水有关的化学反应1、有水参加的化学反应:(1)分解反应:水电解(2)化合反应:生石灰与水,反应后溶液呈碱性,pH值大于7;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后溶液呈酸性,pH值小于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第一轮教案-简洁盐井镇中学教师电子备课稿盐井镇中学教师电子备课稿盐井镇中学教师电子备课稿盐井镇中学教师电子备课稿盐井镇中学教师电子备课稿盐井镇中学教师电子备课稿盐井镇中学教师电子备课稿二、中考化学推断题2.A-F 分别代表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七种物质,且它们都含有—种相同元素,该元素为 地壳中含量第一位的元素。
同时,A 由一种元素组成,B 、C 、D 都由二种元素组成, E 、F 、G 都由三种元素组成。
(图中的“—”表示相连两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 示一种物质可以一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A 的化学式:________。
(2)写出 B 与 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答案】O 2 2442=CuO+H SO CuSO +H O【解析】【分析】地壳中含量第一位的元素为氧元素,A 由一种元素组成,则A 为O 2;B 、C 、D 都由二种元素组成,且A 可以转化成B 、C 、D ,B 可以转化成C 、D ,D 可以转化成C ,则B 为CuO ;D 为CO 2;C 为H 2O ;E 、F 、G 都由三种元素组成,且B 与E 可以发生反应,D 可以转化为G ,C 可以转化为F ,E 、G 可以反应,G 、F 可以反应,F 、E 可以反应,则E 为H 2SO 4;F 为Ca(OH)2;G 为Na 2CO 3;代入转化关系图,验证正确。
【详解】(1)根据推断过程,A 为氧气,故填:O 2(2)B 与E 反应是氧化铜和硫酸的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故填:2442=CuO+H SO CuSO +H O3.如图中表示中学几种常见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A 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E 、G 为黑色的粉末,C 为无色液体,H 为紫红色固体。
(部分条件省略)(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_____B_____G_____。
(2)CO 2通入D 澄清溶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
【答案】H 2O CaO CuO CO 2+Ca (OH )2═CaCO 3↓+H 2O【解析】【分析】A 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所以A 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会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B 是氧化钙,C 为无色液体,可以和氧化钙反应产生D ,所以C 是水,D 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E 、G 为黑色的粉末,E 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F ,F 和G 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H ,H 为紫红色固体,所以E 是碳,F 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产生铜和二氧化碳,所以H 为铜,G 是氧化铜。
【详解】(1)A 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所以A 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会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B 是氧化钙,C 为无色液体,可以和氧化钙反应产生D ,所以C 是水,化学式为2H O ;B 是氧化钙,化学式为CaO ,G 是CuO 。
(2)CO 2通入D 澄清溶液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是:2232CO +Ca OH =CaCO +H O ()。
【点睛】A 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所以A 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会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B 是氧化钙,C 为无色液体,可以和氧化钙反应产生D ,所以C 是水,D 是氢氧化钙,E 、G 为黑色的粉末,E 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F ,F 和G 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H ,H 为紫红色固体,所以E 是碳,F 是一氧化碳。
4.现有一固体混合物A 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NH 4C1、Na 2SO 4、CuCl 2、NaCl 、AgCl 几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
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以下空白(均填写相应的化学符号):(1)混合物A 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可能存在的物质是_____(2)气体B 是_____,现象X 为_____(3)滤液C 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4)滤渣D 是_____。
(5)写出实验过程③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AgCl NaCl NH 3 酚酞试液变红色 Na + Cu (OH )2 BaCl 2+Na 2SO 4=BaSO 4↓+2NaCl【解析】【分析】此题属于叙述实验型框图推断题,解题时,要紧跟实验步骤,抓住特征现象,比如:特征颜色、特征离子的检验等。
在固体A中加入NaOH溶液,产生一种气体,将气体通入酚酞溶液中,有现象,结合白色固体中的物质成分,可判断含有NH4C1,气体B为氨气,在滤液C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可以判断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Na2SO4,在滤渣D 中加入稀硫酸,得到蓝色溶液,说明原白色固体中含有CuCl2。
【详解】(1)因为AgCl沉淀,且不溶于稀硫酸,所以混合物A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AgCl,可能存在的物质是:NaCl;(2)经上面的分析,气体B是NH3,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呈碱性,所以现象X是:酚酞试液变红色;(3)滤液C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Na+;(4)滤渣D是CuCl2与NaOH相互反应的生成物,是Cu(OH)2;(5)实验过程③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aCl2+Na2SO4=BaSO4↓+2NaCl。
5.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C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C 通常为液体,D 为无色无味气体,F 是白色难溶固体,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0%.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1)A 为_____,(2)E 物质在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_____,(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答案】H2O2(过氧化氢) 改良酸性土壤(合理即可) Ca(OH)2 + CO2═CaCO3↓+H2O【解析】试题分析∶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C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应是水或双氧水。
(1)过氧化氢(2)改良酸性土壤或做建筑材料等(3)CO2+Ca(OH)2=CaCO3↓+H2O考点: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反应及用途。
6.有一包固体,可能含有氧化钙、硝酸钾、碳酸钠、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
②固体中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答案】Na2CO3CaCO3和CaO Ca(OH)2+Na2CO3= CaCO3↓+2 NaOH【解析】【详解】加足量水形成的是溶液,可排除不溶于水的碳酸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会与碳酸钠生成沉淀,两者不可共存,又溶液加入石灰水后有白色沉淀,那么应该存在碳酸钠,没有氧化钙。
因此该固体中一定有Na2CO3;一定没有CaCO3和CaO;生成白色沉淀的反应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Ca(OH)2+Na2CO3= CaCO3↓+2 NaOH。
7.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和C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D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E与F含有相同的两种元素,且F是有毒气体。
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3)反应③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反应;(4)列举一项固态E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_____。
H O CH4+2O2 CO2+2H2O 化合人工降雨【答案】22【解析】【分析】~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和C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由A与A GC的关系可知,A是过氧化氢,C是水,B是氧气;D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D是甲烷;E 与F含有相同的两种元素,且F是有毒气体,F是一氧化碳,E是二氧化碳,G是碳酸。
【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A是过氧化氢;故填:22H O;()2D是甲烷,B是氧气,所以反应②是甲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CH4+2O2 CO2+2H2O。
()3C是水,E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填:化合;()4E是二氧化碳,固态的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干冰易升华,会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可用于人工降雨;故填:人工降雨。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初中化学常见物质,根据题目中所给物质的特征及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出其余物质是解题关键。
初中常见的组成元素相同且能转化的物质主要有:水和双氧水,双氧水分解生成水;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点燃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高温下生成一氧化碳。
8.现探究一固体混合物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Na2CO3、CuSO4、BaCl2、K2SO4、NaCl 五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判断,填写以下空白:(1)白色沉淀A的化学式为___。
(2)白色沉淀G的化学式为___。
(3)写出过程④中生成白色沉淀E的化学方程式___。
(4)固体混合物中,还不能确定存在的物质是___(写化学式)。
(5)滤液D中肯定大量存在的酸根离子为___(写离子符号)。
(6)固体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写化学式),得此结论的理由是___。
【答案】BaCO3 AgCl; CO2+Ca(OH)=CaCO3↓+H2O NaCl NO3- CuSO4、K2SO4如果有硫酸铜,滤液B为蓝色,与题意不符;如果有硫酸钾,过程②白色沉淀A加稀硝酸后仍有白色沉淀,与题意不符。
【解析】【分析】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银沉淀,所以固体混合物加水溶解,得到的白色沉淀A中加入硝酸,生成气体C和滤液D,所以A中一定不含硫酸钡,样品中一定不含硫酸钠,一定含有氯化钡和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E是碳酸钙;无色滤液B中加入硝酸银会生成白色沉淀,所以G是氯化银沉淀,氯化钡会引入氯离子,所以样品中可能含能有氯化钠,一定不含硫酸铜【详解】由分析可知:(1)白色沉淀A的化学式为BaCO3;(2)白色沉淀G的化学式为AgCl;(3)过程④中生成白色沉淀E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CaCO3↓+H2O;(4)固体混合物中,还不能确定存在的物质是NaCl;(5)滤液D中肯定大量存在的酸根离子为NO3-;(6)固体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CuSO4、K2SO4,得此结论的理由是:如果有硫酸铜,滤液B为蓝色,与题意不符;如果有硫酸钾,过程②白色沉淀A加稀硝酸后仍有白色沉淀,与题意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