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染色体
小白鼠染色体的标本制备和观察实验不足之处

小白鼠染色体的标本制备和观察实验是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观察小白鼠染色体的结构和数量,可以更好地了解其遗传特性和遗传变异。
然而,在现有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实验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有必要对现有的标本制备和观察实验进行深入的评估和改进。
以下是小白鼠染色体标本制备和观察实验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1. 标本制备不规范:在研究中,染色体标本的制备非常重要,影响着后续的观察和分析结果。
然而,在一些实验中,我们发现染色体标本的制备过程存在一些不规范的情况,比如处理时间过长、温度控制不当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细胞的完整性和染色体的展开情况。
2. 染色体观察方法不精准:在染色体观察实验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显微镜观察和染色体计数。
然而,在一些实验中,我们发现染色体观察的方法不够精准,特别是在染色体计数过程中存在误差较大的情况,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 样本数量不足:在一些研究中,由于样本数量有限,可能导致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和代表性不足,不能充分反映小白鼠染色体的遗传特性和变异情况。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案:1. 规范标本制备流程:在染色体标本制备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处理时间和温度,确保细胞的完整性和染色体的展开情况,可以采用标准的化学方法或酶切方法来提高染色体的展开度和清晰度。
2. 优化染色体观察方法:在染色体观察实验中,可以采用先进的显微镜技术和染色体计数工具,提高观察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准度,也可以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来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减少人为误差的影响。
3. 增加样本数量: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和代表性,可以增加样本的数量,尽可能覆盖不同个体和不同遗传背景的小白鼠,从而更全面地了解染色体的遗传特性和变异情况。
通过改进小白鼠染色体标本制备和观察实验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可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支持。
实验小鼠骨髓染色体制备和观察

8.小鼠染色体观察: 低倍镜、高倍镜下寻找染色体分散的中
期分裂相.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小鼠骨髓染色体 10 ×10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小鼠骨髓染色体 10 ×40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数目观察:小鼠2倍体细胞染色
体,数目2n=40条。其中19对为常染 色体,一对为性染色体,染色体的核 型分为4组。雄性 XY, 雌性XX,Y染 色体最小。
➢形态特征观察:端着丝粒染色体
“U”“V”。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五、注意事项
1.掌握好秋水仙素的浓度和处理时间; 2.离心前需要配平; 3. 小鼠骨髓要冲洗干净,以收集足够的骨髓细胞; 3.低渗处理是实验成败的关键,注意低渗时间; 4.固定液要现配现用,固定要充分; 5.载玻片要洁净并预冷,滴片要有一定的高度; 6. 细胞悬液不能太稀,要呈乳白色; 7. 烤片时温度不能太高。 8. 冲洗染液时水流要缓慢,以免细胞流失过多。
放出来。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秋水仙素处理:秋水仙素溶液可抑制纺锤体的形 成,使正在分裂的骨髓细胞停止在细胞分裂中期, 积累大量中期分裂相细胞。
低渗作用: 使细胞充分膨胀,减少染色体间的相互 缠绕和重叠。
预固定:终止低渗作用,使细胞离心时不易破裂 ,固定维持细胞形态结构。
高距离滴片:使细胞膜易于破裂,获得中期染色 体标本,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结构和数量。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三、实验器材和试剂
• 1.器材 蜡盘、手术剪、小镊子、平皿、注射
小鼠染色体的制备、观察、染色

生命科学学院Life Science College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姓名:柳伟雄班级:2013级生科一班学号:************ 同组者:曾玮璠山东大学实验报告2015年6月1日姓名:柳伟雄系年级:生科一班2013级同组者:曾玮璠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题目:小鼠染色体的制备、染色、观察一、目的和要求1.初步掌握小鼠睾丸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基本制作过程和Giemsa染色法,了解各操作步骤的原理。
2.了解常用实验动物染色体的数目及特点。
3.认识不同生物染色体的特征,学会做染色体组形图。
二、原理凡处于活跃增殖状态的细胞,或者经过各种处理后,任何动物组织的细胞就可进入分裂,均可用于染色体分析。
在正常动物体内,精巢和骨髓均为是活跃分裂的组织。
给动物注射一定剂量的秋水仙素,即可使许多处于分裂的细胞停滞于中期,然后采用常规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即可得到大量可分析的染色体标本。
本方法简便、可靠,不需要经体外培养和无菌操作,易于推广。
骨髓细胞是用于动物细胞遗传学研究很好的材料。
但在取材方面,精巢又比骨髓要简易一些,故本实验选用小鼠的精巢为实验材料。
对于小鼠精巢染色体标本的制作,一般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 用一定剂量的秋水仙素破坏纺锤丝的形成,使细胞分裂停滞在中期, 使中期染色体停留在赤道面处; 2. 用低渗法使细胞膨胀, 以至于在滴片时细胞被胀破, 使细胞的染色体铺展到载玻片上; 3. 空气干燥法可使细胞的染色体在载片上展平,经Giemsa染色后便可观察到染色体的显微图象。
Giemsa染色是最常用的染色方法之一,适用于多种细胞和染色体染色。
主要用Giemsa染液可以将细胞核染成紫红色或蓝紫色,胞浆染成粉红色,在光镜下呈现出清晰的细胞及染色体图像。
三、试剂和器材1.试剂:秋水仙素、生理盐水(0.9%的NaCl溶液)、0.3%KCl低渗溶液、固定液(甲醇:冰醋酸=3:1)、Giemsa染液Giemsa染液的配制:吉姆萨粉(Giemsa stain)甘油(AR)甲醇(AR)将Giemsa粉放入研钵中,先加入少量甘油,研磨至无颗粒为止,然后再分批加入甘油,放56℃温箱中2h后,分批加入甲醇,将配制好的染液密封保存棕色瓶内(最好于0~4℃保存)。
及观察小鼠染色体计数的意义

及观察小鼠染色体计数的意义
意义:
通过获取小鼠睾丸细胞(分裂能力强),本实验采用这一材料,通过前处理,低渗,固定,制片,染色等步骤制得染色体标本,可观察到许多处于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以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
一般观察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最典型、最易辨认和区分。
因此,制备染色体标本获取的是中期细胞。
利用睾丸细胞的制片技术虽然需要离心以及细致的操作,但其基本程序是简便的。
在小鼠睾丸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旺盛,因此不需要体外培养就可以直接得到分裂中期细胞。
通过小鼠睾丸得到染色体比较简便,一般不需要无菌操作。
用秋水仙素作为有丝分裂的抑制剂。
由于小鼠睾丸细胞分裂活动旺盛,具有高度的分裂能力,本实验采用这一材料,通过前处理,低渗,固定,制片,染色等步骤制得染色体标本,可观察到许多处于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以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
遗传学实验报告:小鼠骨髓染色体标本制备

小鼠骨髓染色体标本制备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掌握实验动物骨髓染色体标本的一般制备方法;识别有丝分裂中期相的染色体形态;了解小鼠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及其数目。
二、实验原理用于染色体制备的细胞系需要是分裂增殖旺盛的。
一般临床采用外周血细胞培养,利用植物血凝素刺激淋巴细胞转化为具有分裂能力的淋巴母细胞。
动物骨髓细胞是另一种具有旺盛分裂增殖能力的细胞。
在骨髓细胞中处于分裂相的细胞数目较多。
为了有效积累更多的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可在收集骨髓细胞前用秋水仙素对其进行处理,其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过程纺锤丝的形成,使细胞有丝分裂停止于中期,可以积累中期分裂相细胞,以便于染色标本的制备。
制备过程中用KCL低渗处理,可使细胞体积膨大,染色体分散。
低渗后,需要用固定液固定染色体。
高位滴片和吹散滴液,可使染色体进一步分散。
用预冷的载玻片滴片后,迅速过火,可使染色体进一步扩散和固定,以便于制片和观察分析。
通过制备小鼠骨髓染色体标本,可以评价毒性物质对动物细胞染色体的影响。
本法可应用于环境致突变剂的检测,具有简单、直接、利于掌握的特点,普通实验室均可应用。
因此本法是检测有害物质对机体遗传物质损伤的常用实验方法之一。
三、实验步骤1、取材:小鼠股骨骨髓细胞取材前4小鼠于小鼠腹腔内注入0.04%的秋水仙素(0.01ml/10g)以积累中期分裂相。
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取其两侧股骨。
将处死后的小鼠腹面朝上,用酒精棉球将皮毛擦拭干净,从外生殖口剪开皮肤,剃净肌肉及内脏,用酒精纱布清除其上粘附的肌肉及结缔组织。
剔除干净后,用剪刀剪去股骨两端少许骨垢及骨皮质,暴露出红骨髓,用5ml预温37℃的0.075M KCL分两次分别从股骨两端冲洗骨髓腔,将冲洗液收集到同一5ml刻度离心管中。
2、低渗:用吸管吸打混匀骨髓细胞,将离心管放置在37℃恒温箱中,低渗处理15-20分钟,使细胞膨胀,染色体分散。
3、预固定:低渗处理完,加入低渗细胞中2-3滴现配的现配的固定液(甲醇:冰醋酸=3:1),立即吹打均匀,平衡后离心,2500rpm,离心5min,去上清,留沉淀。
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的观察

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的观察
第8页
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的观察
因为小鼠四肢骨内骨髓细胞中造血干细胞是生成各种 血细胞和原始细胞,含有高度分裂能力,本试验采取这一 材料,经过前处理,低渗,固定,制片,染色等步骤制得染 色体标本,可观察到许多处于分裂中期染色体,能够进行 染色体组型分析。
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的观察
第3页
二、试验原理(continued)
首先,为了取得较多中期分裂相骨髓细胞,必须给动 物注射一定剂量秋水仙素。秋水仙素对分裂期纺锤丝 形成含有破坏作用,当动物被注射适量秋水仙素后,处于 分裂增殖中骨髓细胞因为纺锤丝不能形成,中期染色体不 能正常趋向两极,因而大量细胞处于观察染色体形态最正确 分裂中期。其次,为了能够清楚观察染色体形态,取 出骨髓细胞要经过低渗(KCl溶液)处理使细胞膨胀、染色 体适当分散。固定(甲醇:冰醋酸)使染色体保持完好形 态。染色(Giemsa液)使染色体易分辨、观察。
第9页
年11月(生技101班)
年11月(生技101班)
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的观察
第10页
几个动物染色体形态特征
动物名称 染色体数
染色体类型
x染色体形态
y染色体形态
青蛙 小白鼠
26
中央、亚中央着丝粒染色 中央着丝粒染色体, 中央着丝粒染色体,
体
介于6~7号
介于8~9号
40
全部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大小介于5~6号 大小介于19~20号
遗传实验:小鼠骨髓染色体的制片与观察

❖ 与血淋巴细胞相比,造血干细胞具有分裂旺盛的 优势,无需PHA处理即可用于核型分析。
实验目的
❖ 掌握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制片技术 ❖ 观察小鼠中期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并对染色体计数
实验材料及流程 *
❖小鼠 2n=40
❖ 秋水仙素处理-收集骨髓细胞-低渗处理-固定-滴片 -染色-水洗-镜检
1 秋水仙素处理 *
❖ 原理: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丝形成,使中期 姐妹染色单体无法分离,大量的有丝分裂细胞 被阻断在中期。增加了中期分裂相细胞的比例。
❖方法:腹腔注射0.01%秋水仙素溶液 0.5ml 等 待2-4h,秋水仙素通过肠系膜吸收进入血液循 环。
盐浓度与渗透压 *
4 固定
❖ 目的:终止细胞生长过程及一切生理生化反应, 维持细胞结构不变。
❖固定液配方: 甲醇:乙酸=3:1
5 滴片 *
❖ 目的:使细胞膜破裂,细 胞核或核内染色体分散在 载玻片上。
❖ 原理:滴片时产生的剪切 力破坏细胞膜。预冷的玻 片使得液体的表面张力增 加,液层更薄,有利于细 胞的破裂和染色体的分散。
6 染色
❖ 染色液:石碳酸品红(卡宝品红),染色质特异 染料
❖ 步骤: 1 滴加染色液覆盖全部细胞 2 染色5min
中期分裂相特点 *
❖ 染色体浓缩成棒状,着丝点在染色体末端 ❖ 可见三种形状的中期染色体
镜检结果
பைடு நூலகம்
2 收集骨髓细胞 *
❖ 收集股骨和胫骨内 的骨髓细胞
2 收集骨髓细胞 *
❖用生理盐水(0.85% NaCl溶液)收集骨髓细胞 ❖ 目的:维持等渗环境,保持细胞自然形态。
实验7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和观察

实验7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和观察一、实验目的了解利用动物骨髓进行细胞染色体制片的一般方法,掌握细胞收集、低渗、滴片等技术手段。
观察和了解小鼠染色体的数目及形态特征。
利用显微照相技术对所得切片进行照相。
二、实验原理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了一个物种生长发育的全部信息。
因此通过染色体分析,可以了解某一物种最基本的遗传指标。
进行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一般取自细胞分裂旺盛的组织,如骨髓、淋巴细胞以及通过人工培养的悬浮液。
如将秋水仙素注射到动物的腹腔内,经肠系膜吸收并可转运到骨髓,结果使正在分裂的细胞不能形成纺锤体,使得染色体停在中期状态,经过处理和制片后就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染色体。
这种制片方法是属于侵害性的,因此这种方法适用于动物来源丰富、动物个体较小的材料。
对于大型动物可以采取骨髓穿刺术获得红骨髓,在临床上用于一些血液疾病的研究分析。
对于一些珍稀的鸟类可采用羽髓来制片,方法基本一样。
人类的染色体分析可采用外周血培养的方法来获得大量的细胞材料。
三、实验用具及材料实验材料:体重20克左右的小鼠一只实验试剂:0.075mKCl低渗液、固定液(甲醇:醋酸=3:1)、0.4%秋水仙素、改良苯酚品红溶液、二甲苯实验材料:恒温水浴槽、纱布、烧杯、离心管2支、刀片、镊子、解剖盘、解剖剪、镊子、注射器、离心机、镜头纸光学显微镜、带数码相机的光学显微镜四、实验步骤1腹腔注射秋水仙素溶液:在做实验前2~3小时,对实验用小鼠按0.1ml/20g小鼠的量对其进行0.4%的秋水仙素注射。
2取材:实验时,用断颈法迅速将小鼠处死,通过解剖取出股骨,用注射器吸取在37℃下保温的低渗液2毫升,将针头插入骨髓腔中冲洗骨髓,使冲洗液从股骨的另一端流出。
收集冲洗液到5ml刻度的离心管中。
3低渗:用吸管将冲洗液吹打几次,然后把离心管放在37℃恒温水浴槽内低渗20分钟。
4固定:之后取出并加1ml的固定液,吹打之后放入37℃恒温水浴槽内固定10分钟。
5离心:然后将1000rpm离心10分钟,弃去上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实验目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学习并掌握小鼠骨髓细胞染色 体的制备方法。 • 观察小鼠染色体的形态特征,统 计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三、实验材料
• 小白鼠(2n=40)
四、实验器具和药品
• 1. 器具:注射器( 1ml , 5ml 各一支)、 托盘、解剖剪、镊子、吸管、离心管、 离心机、载片、滤纸、白纱布小块等。 • 2.药品: 0.15mg/ml 秋水仙素, 1% 柠檬酸三钠,固定液(3份甲醇,1份 冰乙酸,临用时现配),Giemsa染液, 2.2%柠檬酸钠,0.01M磷酸缓冲液 (PBS)pH6.8。
六、实验步骤
5. 固定(第2次):沿离心管壁慢慢加入新配制的固定 液6ml,用吸管轻轻吹打均匀,室温下固定5min, 1000rpm/min 3min,弃去上清;如此反复固定两次 (共固定3次)。 6. 根据管底细胞量的多少,加入新配制 的固定液0.3~ 0.8ml,用吸管打均匀, 使其形成细胞悬液。
0.15mg/ml 秋水仙素:取秋水仙素15mg溶于100ml 0.85%生理盐水
中,混匀;
75%酒精:取375ml 95%乙醇,加入125ml馏蒸水;
六、实验步骤
• 1、处理:用1.5mg/kg秋水仙素腹腔 注射处理小鼠(注射量为0.1ml/10g 体重)。即用以上配制的秋水仙溶 液按每10g体重注射0.1ml。注射后324小时,可以取骨髓。
六、实验步骤
7. 滴片:将预冷的载玻片(0℃冰浴),水 平或倾斜45° 角放置,用吸管吸取细胞悬 液,从约0.5 -1m高处滴 1~2滴到片子上, 用口将其吹干,静置使其干燥。 8. 染色:将干燥的玻片放入2ml吉姆萨原液 加入40ml磷酸缓冲液(pH6.8)配成的染液 中染色20min,用磷酸缓冲液(pH6.8)冲 洗,晾干后镜检。
一、实验原理
• 骨髓细胞具有高度的分裂增殖能力。因此 可以直接得到中期细胞而不必象血淋巴细 胞或组织那样要经过体外培养。经秋水仙 素处理后,分裂增殖中的骨髓细胞由于纺 缍体的形成受到抑制,染色体不能正常趋 向两极而使之停留于中期,同时染色体缩 短,轮廓清晰,把收获的细胞进行低渗, 固定处理,使细胞处于膨胀状态,再将细 胞悬液滴在载片上,使细胞破裂,染色体 散开,染色后即可观察到染色体。
五、实验准备
购买小鼠(体重30克最佳;尽量雌雄各半) 溶液配制: 2.2%柠檬酸三钠:称11g柠檬酸三钠到500ml蒸馏水中,充分溶解; 1%柠檬酸三钠:取5g柠檬酸三钠溶解到500ml蒸馏水中,充分溶解; PBS(pH6.8): A液:取Na2HPO4 12g溶于500ml蒸水中,充分溶解; B液:取KH2PO4 4.55g溶于500ml蒸水中,充分溶解; 使用时A、B液等体积混合,即为pH6.8的PBS;
七、观察
低倍镜寻找中期分裂相,然后用高倍 镜和油镜观察染色体形态,统计染色 体数目。
可见小鼠的40条染色体呈紫红色。
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图
小鼠骨髓细胞的40条染色体
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放大图 (10×100)
作业
•1.找到一个分裂相良好的区域,统计小鼠2n 染色体的数目,仔细观察其形态特征并绘骨 髓细胞中期染色体。 •2.低渗液起到什么作用,在使用过程中应注 意什么问题? •3.你在实验中遇到哪些问题?如何分析和解 释? •5.交一张制作好的染色体玻片标本。
2. 处死:断颈法处死小鼠。剪刀剪开 腿部的皮肤,用镊子夹住小鼠的股骨, 剪去股骨周围的肌肉,将小鼠的两股 骨取出,擦净股骨上的肌肉。去股骨 的髋面,将吸有2.2%柠檬酸三钠溶液 的小注射器 的针头插入,反复几 次吹出骨髓细胞,反 复吹打直至股骨呈白 色,制成细胞悬液。
六、实验步骤
3. 低渗:将细胞悬液在1000rpm/min离心5min,弃除上 清液,留0.5ml摇匀。向细胞液中再加入1%的柠檬酸三 钠溶液 5ml 用吸管轻吹打均匀,在室温低渗 30min。低 渗期间,配制固定液,即甲醇:冰醋酸为3:1(v/v),置 4 ℃冰箱中备用。 4. 预固定:在低渗后的细胞悬液中直接加入0.5ml ( 10滴左 右)固定液进行预固定5min ;然后将细胞悬液1000rpm/ min 离心5分钟,留1ml原液,摇匀。加入新配制的固定液 至6ml, 吹打均匀,固定5分钟(第1次) ,再在 1000rpm/min离心3-5min,去掉上清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