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各基团峰位置解析
红外特征峰位置总结
![红外特征峰位置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4b52bf4fab069dc502201ec.png)
主要基团的红外特征吸收峰基团 振动类型 波数(cm-1) 波长(μm) 强 度 备 注一、烷烃类 CH伸CH伸(反称)CH伸(对称)CH弯(面内)C-C伸 3000~28432972~28802882~28431490~13501250~11403.33~3.523.37~3.473.49~3.526.71~7.418.00~8.77中、强中、强中、强分为反称与对称二、烯烃类 CH伸C=C伸CH弯(面内)CH弯(面外)单取代双取代顺式反式 3100~30001695~16301430~12901010~650995~985910~905730~650980~9653.23~3.335.90~6.137.00~7.759.90~15.410.05~10.1510.99~11.0513.70~15.3810.20~10.36中、弱中强强强强强C=C=C为2000~1925 cm-1三、炔烃类 CH伸C≡C 伸CH弯(面内)CH弯(面外)~33002270~21001260~1245645~615~3.034.41~4.767.94~8.0315.50~16.25中中强四、取代苯类 CH伸泛频峰骨架振动(CC)CH弯(面内)CH弯(面外) 3100~30002000~16671600±201500±251580±101450±201250~1000910~6653.23~3.335.00~6.006.25±0.086.67±0.106.33±0.046.90±0.108.00~10.0010.99~15.03变弱强三、四个峰,特征确定取代位置单取代邻双取代间双取代对双取代1,2,3,三取代1,3,5,三取代 1,2,4,三取代﹡1,2,3,4四取代 ﹡1,2,4,5四取代 ﹡1,2,3,5四取代 ﹡五取代 CH弯(面外)CH弯(面外)CH弯(面外)CH弯(面外)CH弯(面外)CH弯(面外)CH弯(面外)CH弯(面外)CH弯(面外)CH弯(面外)CH弯(面外)770~730770~730810~750900~860860~800810~750874~835885~860860~800860~800860~800865~810~86012.99~13.7012.99~13.7012.35~13.3311.12~11.6311.63~12.5012.35~13.3311.44~11.9811.30~11.6311.63~12.5011.63~12.5011.63~12.5011.56~12.35~11.63极强极强极强中极强强强中强强强强强五个相邻氢四个相邻氢三个相邻氢一个氢(次要)二个相邻氢三个相邻氢与间双易混一个氢一个氢二个相邻氢二个相邻氢一个氢一个氢一个氢六、醚类 C—O—C伸 1270~1010 强 或标C—O伸脂链醚 C—O—C伸 1225~1060 强饱和脂肪醛 C=O伸 ~1725 强OH弯(面外) 950~900 弱 3000cm为中心 脂肪酸链酸酐 C=O伸(反称) 1850~1800 强 共轭时每个谱带强十三、酰胺(脂肪与芳香酰胺数据类似) NH伸C=O伸NH弯(面内)C—N伸3500~31001680~16301640~15501420~14002.86~3.225.95~6.136.10~6.457.04~7.14强强强中伯酰胺双峰仲酰胺单峰谱带Ⅰ谱带Ⅱ谱带Ⅲ伯酰胺 仲酰胺 叔酰胺 NH伸(反称)(对称)C=O伸NH弯(剪式)C—N伸NH2面内摇NH2面外摇NH伸C=O伸NH弯+C—N伸C—N伸+NH弯C=O伸~3350~31801680~16501650~16201420~1400~1150750~600~32701680~16301570~15151310~12001670~1630~2.98~3.145.95~6.066.06~6.157.04~7.14~8.701.33~1.67~3.095.95~6.136.37~6.607.63~8.335.99~6.13强强强强中弱中强强中中两峰重合两峰重合十四、氰类化合物脂肪族氰α、β芳香氰 α、β不饱和氰 C≡N伸C≡N伸C≡N伸2260~22402240~22202235~22154.43~4.464.46~4.514.47~4.52强强强十五、硝基化合物R—NO2 Ar—NO2NO2伸(反称)NO2伸(对称)NO2伸(反称)NO2伸(对称)1590~15301390~13501530~15101350~13306.29~6.547.19~7.416.54~6.627.41~7.52强强强强。
红外光谱官能团特征峰
![红外光谱官能团特征峰](https://img.taocdn.com/s3/m/598fdeec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96.png)
红外光谱官能团特征峰红外光谱官能团特征峰一、前言红外光谱是一种分析物质分子结构的非常有力的手段,广泛应用于物质科学研究中。
在红外光谱谱图中,不同官能团所对应的特征峰可以为我们提供该物质的结构信息。
本文将详细介绍有关红外光谱中常见官能团的特征峰,以及这些峰的谱带位置和强度信息。
二、羟基官能团羟基官能团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官能团,广泛存在于生物分子中。
在红外光谱谱图中,羟基官能团所对应的特征峰通常出现在3200-3600cm^{-1}的区域,并且具有比较高的峰强。
此外,酚类化合物中的羟基官能团也会表现出类似的特征峰。
三、胺基官能团胺基官能团是另一种常见的官能团,存在于很多有机物和生物分子中。
在红外光谱谱图中,胺基官能团所对应的特征峰出现在3300-3500cm^{-1}的区域,并且峰强度较高。
此外,氨基酸等生物分子中的胺基官能团也有类似的特征峰。
四、羰基官能团羰基官能团指的是带有碳氧双键的官能团,常见于酮和酯等有机化合物中。
在红外光谱谱图中,羰基官能团所对应的特征峰出现在1650-1750 cm^{-1}的区域,并且峰强度较高。
需要注意的是,醛类化合物中的羰基官能团与酮和酯的区别在于其特征峰位置稍有不同,出现在1700-1750 cm^{-1}的区域。
五、烷基官能团烷基官能团主要指的是单烷基、双烷基和三烷基等基团,常见于烷烃及其衍生物中。
在红外光谱谱图中,烷基官能团并没有明显的特征峰,但是可以通过一些指纹峰来进行鉴别。
例如,对于单烷基官能团,其CH_3和CH_2的拉伸振动谱带会出现在2850 cm^{-1}和2950 cm^{-1}的区域。
六、芳香官能团芳香官能团指的是苯环等碳环结构中的键与无机物键的官能团,常见于芳香族化合物中。
在红外光谱谱图中,芳香官能团所对应的特征峰通常出现在1400-1600 cm^{-1}的区域,具有较高的峰强。
此外,苯环上的苯基羟基等同样有特征峰,且位置和强度与羟基官能团类似。
红外特征峰位置总结
![红外特征峰位置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4b52bf4fab069dc502201ec.png)
主要基团的红外特征吸收峰基团 振动类型 波数(cm-1) 波长(μm) 强 度 备 注一、烷烃类 CH伸CH伸(反称)CH伸(对称)CH弯(面内)C-C伸 3000~28432972~28802882~28431490~13501250~11403.33~3.523.37~3.473.49~3.526.71~7.418.00~8.77中、强中、强中、强分为反称与对称二、烯烃类 CH伸C=C伸CH弯(面内)CH弯(面外)单取代双取代顺式反式 3100~30001695~16301430~12901010~650995~985910~905730~650980~9653.23~3.335.90~6.137.00~7.759.90~15.410.05~10.1510.99~11.0513.70~15.3810.20~10.36中、弱中强强强强强C=C=C为2000~1925 cm-1三、炔烃类 CH伸C≡C 伸CH弯(面内)CH弯(面外)~33002270~21001260~1245645~615~3.034.41~4.767.94~8.0315.50~16.25中中强四、取代苯类 CH伸泛频峰骨架振动(CC)CH弯(面内)CH弯(面外) 3100~30002000~16671600±201500±251580±101450±201250~1000910~6653.23~3.335.00~6.006.25±0.086.67±0.106.33±0.046.90±0.108.00~10.0010.99~15.03变弱强三、四个峰,特征确定取代位置单取代邻双取代间双取代对双取代1,2,3,三取代1,3,5,三取代 1,2,4,三取代﹡1,2,3,4四取代 ﹡1,2,4,5四取代 ﹡1,2,3,5四取代 ﹡五取代 CH弯(面外)CH弯(面外)CH弯(面外)CH弯(面外)CH弯(面外)CH弯(面外)CH弯(面外)CH弯(面外)CH弯(面外)CH弯(面外)CH弯(面外)770~730770~730810~750900~860860~800810~750874~835885~860860~800860~800860~800865~810~86012.99~13.7012.99~13.7012.35~13.3311.12~11.6311.63~12.5012.35~13.3311.44~11.9811.30~11.6311.63~12.5011.63~12.5011.63~12.5011.56~12.35~11.63极强极强极强中极强强强中强强强强强五个相邻氢四个相邻氢三个相邻氢一个氢(次要)二个相邻氢三个相邻氢与间双易混一个氢一个氢二个相邻氢二个相邻氢一个氢一个氢一个氢六、醚类 C—O—C伸 1270~1010 强 或标C—O伸脂链醚 C—O—C伸 1225~1060 强饱和脂肪醛 C=O伸 ~1725 强OH弯(面外) 950~900 弱 3000cm为中心 脂肪酸链酸酐 C=O伸(反称) 1850~1800 强 共轭时每个谱带强十三、酰胺(脂肪与芳香酰胺数据类似) NH伸C=O伸NH弯(面内)C—N伸3500~31001680~16301640~15501420~14002.86~3.225.95~6.136.10~6.457.04~7.14强强强中伯酰胺双峰仲酰胺单峰谱带Ⅰ谱带Ⅱ谱带Ⅲ伯酰胺 仲酰胺 叔酰胺 NH伸(反称)(对称)C=O伸NH弯(剪式)C—N伸NH2面内摇NH2面外摇NH伸C=O伸NH弯+C—N伸C—N伸+NH弯C=O伸~3350~31801680~16501650~16201420~1400~1150750~600~32701680~16301570~15151310~12001670~1630~2.98~3.145.95~6.066.06~6.157.04~7.14~8.701.33~1.67~3.095.95~6.136.37~6.607.63~8.335.99~6.13强强强强中弱中强强中中两峰重合两峰重合十四、氰类化合物脂肪族氰α、β芳香氰 α、β不饱和氰 C≡N伸C≡N伸C≡N伸2260~22402240~22202235~22154.43~4.464.46~4.514.47~4.52强强强十五、硝基化合物R—NO2 Ar—NO2NO2伸(反称)NO2伸(对称)NO2伸(反称)NO2伸(对称)1590~15301390~13501530~15101350~13306.29~6.547.19~7.416.54~6.627.41~7.52强强强强。
红外光谱各基团出峰位置和特征
![红外光谱各基团出峰位置和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b4f1e7a8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bd.png)
基团振动形式吸收峰位(cm-1) 强度饱和烃基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CH3as CH 2692±10 S s CH 2872±10 S as CH 1450±10 M s CH 1380~1370 S-CH2- as CH2926±5 Ss CH2853±10 SCH1465±20 m -CH- s CH2890±10 wCH ~1340 w -(CH2)n- CH2的CH ~720 w不饱和烃基C=C C-H伸缩振动1650~1640RCH=CH2=C-H弯曲振动990 和910RCH=CHR′ (顺式) =C-H弯曲振动730~675RCH=CHR′ (反式) =C-H弯曲振动970~960R2C=CH2=C-H弯曲振动880R2C=CHR =C-H弯曲振动840~800伸缩振动2250~2100伸缩振动3300苯C=C as C=C1650~1450 m~s=C-H CH3100~3000 m苯(邻接六个H) CH675 s 一取代苯(邻接五个H) CH770~730 s710~690 s 邻二取代苯(邻接四个H)CH770~730 s 对二取代苯(邻接二个H)CH860~800 s间二取代苯(邻接三个H) CH810~750 s725~680 m五取代(孤H)CH870 s1,3,5三取代(孤H)CH865~810 s730~675 s不得用于商业用途羟基OH OH(游离)3600 m(尖)OH(締合)3300 s(宽)C-OH(伯醇)C-O1050 s(宽)C-OH(仲醇)C-O1100 s(宽)C-OH(叔醇)C-O1150 s(宽)C-OH(酚)C-O1200~1300 s(宽)醚R-O-R’as c-o-c 1210~1050 s(不特征)Ar-O-R as c-o-c1300~1200 s(不特征)Ar-O-R s c-o-c1055~1000 m(不特征)R-OCH3s CH32830~2815 m sAr-OCH3s CH32850 s(宽)羰基酮(RCOR’)C=O1720~1715 VS (很特征)醛(RCHO) C=O1740~1720 SCH2900~2700 w(一般两个峰)酯(COOR’)C=O1750~1735 SC-O-C1300~1000 S (一般两个峰)羧基羧酸(RCOOH)C=O1720~1715 VS (很特征)O-H3300~2500 m (峰很宽,特征)O-H955~915 较特征酸酐(RCO)2O C=O1880~1800 SC-O-C1800~1750 S1170~1050 S酰胺(RCONH2) C=O1690~1650 S (酰胺Ⅰ峰)N-H3500~3050 mN-H1650~1620 m (酰胺Ⅱ峰)硝基R-NO2as NO2 1560~1545 s R-NO2s NO21385~1350 sR-NO2s C-N920~830 wAr-NO2as NO21550~1510 sAr-NO2s NO21365~1300 s不得用于商业用途Ar-NO2s C-N880~845 w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红外吸收光谱的特征峰讲解
![红外吸收光谱的特征峰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c9a7db090b4e767f5bcfce0f.png)
由于分子离子峰的相对强度直接与 分子离子稳定性有关,其大致顺序是: 芳香环>共轭烯>烯>脂环>羰 基化合物>直链碳氢化合物> 醚>脂> 胺>酸>醇>支链烃 在同系物中,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则 分子离子峰相对强度越小。
2.化学式的确定
由于高分辨的质谱仪可以非常精确地测 定分子离子或碎片离子的质荷比(误差可小 于10-5),则利用表21-3中的确切质量求算出 其元素组成。如CO与N2两者的质量数都是28 但从表21-3可算出其确切质量为27.9949与 28.0061,若质谱仪测得的质行比为28.0040 则可推断其为N2。同样,复杂分子的化学式 也可算出。
• 参考 IR,UV,MS和其它数据推断解构 • 得出结论,验证解构
裂分峰数符和n+1规律,相邻的核为磁等价即只有一个偶合 常数J;若相邻n个核n1个核偶合常数为J1, n2个核偶合常数
为J2,n= n1+ n2则裂分峰数为(n1+1)( n2+1)
峰组内各裂分峰强度比(a+1)n的展开系数
从谱图中可直接读出和J,化学位移在裂分峰的对称中心, 裂分峰之间的距离(Hz)为偶合常数J
核磁共振氢谱
谱图中化合物的结构信息
(1)峰的数目:标志分子中磁不等性质子的种类,多少种; (2)峰的强度(面积):每类质子的数目(相对),多少个;
(3)峰的位移( ):每类质子所处的化学环境,化合物中位置;
(4)峰的裂分数:相邻碳原子上质子数; (5)偶合常数(J):确定化合物构型。
一级谱的特点
注:忽略2H、17O影响
利用精确测定的(M+1)+,(M+2)+相对于M+的强度 比值,可从Beynon表中查出最可能的化学式,再结合其 他规则,确定化学式。
红外光谱各基团出峰位置和特征
![红外光谱各基团出峰位置和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d6a4d45ceff9aef8941e06e8.png)
不饱和烃基
C=C
C-H伸缩振动
1650~1640
RCH=CH2
=C-H弯曲振动
990 和910
RCH=CHR′ (顺式)
=C-H弯曲振动
730~675
RCH=CHR′ (反式)
=C-H弯曲振动
970~960
R2C=CH2
=C-H弯曲振动
880
R2C=CHR
=C-H弯曲振动
840~800
伸缩振动
2250~2100
s
725~680
m
五取代(孤H)
CH
870
s
1,3,5三取代(孤H)
CH
865~810
s
730~675
s
羟基
OH
OH(游离)
3600
m(尖)
OH(缔合)
3300
s(宽)
C-OH(伯醇)
C-O
1050
s(宽)
C-OH(仲醇)
C-O
1100
s(宽)
C-OH(叔醇)
C-O
1150
s(宽)
C-OH(酚)
C-O
1200~1300
s(宽)
醚
R-O-R’
asc-o-c
1210~1050
s(不特征)
Ar-O-R
asc-o-c
1300~1200
s(不特征)
Ar-O-R
sc-o-c
1055~1000
m(不特征)
R-OCH3
sCH3
2830~2815
m s
Ar-OCH3
sCH3
2850
s(宽)
羰基
酮(RCOR’)
红外光谱各基团出峰位置和特征
![红外光谱各基团出峰位置和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c0f4dd70011ca300a6c390da.png)
伸缩振动
3300
苯
C=C
asC=C
1650~1450m~s=Fra bibliotek-HCH
3100~3000
m
苯(邻接六个H)
CH
675
s
一取代苯(邻接 五个H)
CH
770~730
s
710~690
s
邻二取代苯(邻接四个H)
CH
770~730
s
对二取代苯(邻接二个H)
CH
860~800
s
间二取代苯(邻接三个H)
CH
810~750
s
725~680
m
五取代(孤H)
CH
870
s
1,3,5三取代(孤H)
CH
865~810
s
730~675
s
羟基
OH
OH(游离)
3600
m(尖)
OH(締合)
3300
s(宽)
C-OH(伯醇)
C-O
1050
s(宽)
C-OH(仲醇)
C-O
1100
s(宽)
C-OH(叔醇)
C-O
1150
s(宽)
酮(RCOR’)
C=O
1720~1715
VS(很特征)
醛(RCHO)
C=O
1740~1720
S
CH
2900~2700
w(一般两个峰)
酯(COOR’)
C=O
1750~1735
S
C-O-C
1300~1000
S (一般两个峰)
羧基
羧酸(RCOOH)
C=O
1720~1715
红外各基团特征峰对照表
![红外各基团特征峰对照表](https://img.taocdn.com/s3/m/b6d68399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21.png)
红外各基团特征峰对照表在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红外光谱分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分子的结构和化学键的信息。
而对于红外光谱的解读,各基团的特征峰对照表则是关键的工具。
红外光谱的原理是基于分子对红外光的吸收。
当红外光照射到样品上时,分子中的某些化学键会吸收特定频率的红外光,从而产生吸收峰。
这些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与分子中的基团种类、化学键的性质以及分子的结构等密切相关。
以下是一些常见基团的红外特征峰对照表:一、羟基(OH)醇羟基在 3200 3600 cm⁻¹范围内有一个宽而强的吸收峰。
这个吸收峰的位置会受到氢键的影响,如果存在分子间氢键,吸收峰会向低波数移动。
酚羟基的吸收峰位置通常比醇羟基稍低,在 3200 3500cm⁻¹之间。
二、羰基(C=O)羰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官能团,其特征峰在 1650 1850 cm⁻¹范围内。
醛羰基的吸收峰一般在 1720 1740 cm⁻¹,酮羰基在 1710 1730cm⁻¹。
羧酸中的羰基由于与羟基形成氢键,吸收峰会向低波数移动,通常在 1700 1725 cm⁻¹。
酯羰基的吸收峰在 1730 1750 cm⁻¹。
三、氨基(NH₂)伯胺的氨基在 3300 3500 cm⁻¹有两个吸收峰,分别对应对称和不对称伸缩振动。
仲胺的氨基吸收峰则在 3250 3450 cm⁻¹,只有一个吸收峰。
四、碳碳双键(C=C)烯烃中的碳碳双键的吸收峰在 1620 1680 cm⁻¹,强度一般较弱。
五、碳碳三键(C≡C)炔烃中的碳碳三键的吸收峰在 2100 2260 cm⁻¹,吸收强度较大。
六、醚键(COC)醚键的特征吸收峰在 1050 1300 cm⁻¹范围内。
七、苯环苯环的骨架振动在 1450 1600 cm⁻¹有多个吸收峰。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特征峰的位置并不是绝对固定的,它们会受到分子结构中其他基团的影响,产生一定的位移。
红外光谱各基团出峰位置
![红外光谱各基团出峰位置](https://img.taocdn.com/s3/m/eb4de1d702d276a200292ed1.png)
?C-O
1150
s(宽)
C-OH(酚)
?C-O
1200~1300
s(宽)
醚
R-O-R’
?asc-o-c
1210~1050
s(不特征)
Ar-O-R
?asc-o-c
1300~1200
s(不特征)
Ar-O-R
?sc-o-c
1055~1000
m(不特征)
R-OCH3
?sCH3
2830~2815
伸缩振动
2250~2100
伸缩振动
3300
苯
C=C
?asC=C
1650~1450
m~s
=C-H
?CH
3100~3000
m
苯(邻接六个H)
?CH
675
s
一取代苯(邻接 五个H)
?CH
770~730
s
710~690
s
邻二取代苯(邻接四个H)
?CH
770~730
s
对二取代苯(邻接二个H)
?CH
860~800
1650~1620
m(酰胺Ⅱ峰)
硝基
R-NO2
?asNO2
1560~1545
s
R-NO2
?sNO2
1385~1350
s
R-NO2
?sC-N
920~830
w
Ar-NO2
?asNO2
1550~1510
s
Ar-NO2
?sNO2
1365~1300
s
Ar-NO2
?sC-N
880~845
w
基 团
振动形式
吸收峰位(cm-1)
红外特征峰位置总结
![红外特征峰位置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4b52bf4fab069dc502201ec.png)
主要基团的红外特征吸收峰基团 振动类型 波数(cm-1) 波长(μm) 强 度 备 注一、烷烃类 CH伸CH伸(反称)CH伸(对称)CH弯(面内)C-C伸 3000~28432972~28802882~28431490~13501250~11403.33~3.523.37~3.473.49~3.526.71~7.418.00~8.77中、强中、强中、强分为反称与对称二、烯烃类 CH伸C=C伸CH弯(面内)CH弯(面外)单取代双取代顺式反式 3100~30001695~16301430~12901010~650995~985910~905730~650980~9653.23~3.335.90~6.137.00~7.759.90~15.410.05~10.1510.99~11.0513.70~15.3810.20~10.36中、弱中强强强强强C=C=C为2000~1925 cm-1三、炔烃类 CH伸C≡C 伸CH弯(面内)CH弯(面外)~33002270~21001260~1245645~615~3.034.41~4.767.94~8.0315.50~16.25中中强四、取代苯类 CH伸泛频峰骨架振动(CC)CH弯(面内)CH弯(面外) 3100~30002000~16671600±201500±251580±101450±201250~1000910~6653.23~3.335.00~6.006.25±0.086.67±0.106.33±0.046.90±0.108.00~10.0010.99~15.03变弱强三、四个峰,特征确定取代位置单取代邻双取代间双取代对双取代1,2,3,三取代1,3,5,三取代 1,2,4,三取代﹡1,2,3,4四取代 ﹡1,2,4,5四取代 ﹡1,2,3,5四取代 ﹡五取代 CH弯(面外)CH弯(面外)CH弯(面外)CH弯(面外)CH弯(面外)CH弯(面外)CH弯(面外)CH弯(面外)CH弯(面外)CH弯(面外)CH弯(面外)770~730770~730810~750900~860860~800810~750874~835885~860860~800860~800860~800865~810~86012.99~13.7012.99~13.7012.35~13.3311.12~11.6311.63~12.5012.35~13.3311.44~11.9811.30~11.6311.63~12.5011.63~12.5011.63~12.5011.56~12.35~11.63极强极强极强中极强强强中强强强强强五个相邻氢四个相邻氢三个相邻氢一个氢(次要)二个相邻氢三个相邻氢与间双易混一个氢一个氢二个相邻氢二个相邻氢一个氢一个氢一个氢六、醚类 C—O—C伸 1270~1010 强 或标C—O伸脂链醚 C—O—C伸 1225~1060 强饱和脂肪醛 C=O伸 ~1725 强OH弯(面外) 950~900 弱 3000cm为中心 脂肪酸链酸酐 C=O伸(反称) 1850~1800 强 共轭时每个谱带强十三、酰胺(脂肪与芳香酰胺数据类似) NH伸C=O伸NH弯(面内)C—N伸3500~31001680~16301640~15501420~14002.86~3.225.95~6.136.10~6.457.04~7.14强强强中伯酰胺双峰仲酰胺单峰谱带Ⅰ谱带Ⅱ谱带Ⅲ伯酰胺 仲酰胺 叔酰胺 NH伸(反称)(对称)C=O伸NH弯(剪式)C—N伸NH2面内摇NH2面外摇NH伸C=O伸NH弯+C—N伸C—N伸+NH弯C=O伸~3350~31801680~16501650~16201420~1400~1150750~600~32701680~16301570~15151310~12001670~1630~2.98~3.145.95~6.066.06~6.157.04~7.14~8.701.33~1.67~3.095.95~6.136.37~6.607.63~8.335.99~6.13强强强强中弱中强强中中两峰重合两峰重合十四、氰类化合物脂肪族氰α、β芳香氰 α、β不饱和氰 C≡N伸C≡N伸C≡N伸2260~22402240~22202235~22154.43~4.464.46~4.514.47~4.52强强强十五、硝基化合物R—NO2 Ar—NO2NO2伸(反称)NO2伸(对称)NO2伸(反称)NO2伸(对称)1590~15301390~13501530~15101350~13306.29~6.547.19~7.416.54~6.627.41~7.52强强强强。
红外光谱特征峰解析常识
![红外光谱特征峰解析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73f66ec1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16.png)
红外光谱特征峰解析常识红外光谱特征峰解析常识编写李炎平红外特征光谱峰存在一定特征规律,正确的记录了化学结构和特征,识记特征波谱峰有助于我们解析红外光谱。
下面我将一些特征波谱峰简要罗列如下,如有疏漏之处还望批评指出。
, 羟基:特征峰范围(3650~3200)cmˉ1,一般在3600cmˉ1处有较强峰。
, 羧基:特征峰范围(3500~2500)cmˉ1,一般峰波数小于羟基。
, 饱和烷烃—C—H :特征峰小于3000cmˉ1,一般在(2950~2850)cm处,如有峰在(1390~1360)cmˉ1处,则说明有—CH,如有峰在1450cmˉ1处,则说3明有——, CH2, 不抱和烷烃:特征峰大于3000cmˉ1,对于烯烃_C,C,H在3050 cmˉ1处和(1600~1330)cmˉ1,C,C,H处有峰,对于炔烃在(3360~3250)cmˉ1处有峰,在(700~600)cmˉ1处有枪宽峰。
C,C, 对于:在(1700~1645)cmˉ1处有特征峰,不过不太明显,只具有指示作用。
,CHO,,COC,,,COOC,, 对于在(1900~1600)cm处有强峰。
,C,O,,,C,O,C,,,C,N,,,C,O,C,, 指纹区:等,在(1330~900)cmˉ1处有中强峰,, 对于:在(900~400)cmˉ1处有中强或弱峰。
(CH)2n, 对于醛类:特征范围为羰基峰+(2900~2700)cmˉ1。
, 对于:在(1300~900)cmˉ1处有两强峰(可,C,O,C, 能有一个弱峰)。
, 特征区范围(4400~1330)cmˉ1,指纹区范围(1330~400)cmˉ1。
, 通常将中红外光谱区域划分为四个部分。
1)4000~2500cm-1,为含氢基团的伸缩振动区,通常称为“氢键区”。
2)2500~2000cm-1叁键和累积双键区。
3)2000~1500cm-1,双键区。
4)小于1500cm-1,单键区。
红外光谱各基团出峰位置
![红外光谱各基团出峰位置](https://img.taocdn.com/s3/m/3838bd59b0717fd5370cdcba.png)
基团-CH3-CH 2--CH--(CH 2)n-C=CRCH=CH 2 RCH=CHR′ ( 顺式)RCH=CHR′( 反式)R2C=CH 2R2 C=CHRC=C=C-H苯 (毗邻六个 H) 一代替苯 (毗邻五1振动形式汲取峰位( cm -1 )强度饱和烃基as CH 2692±10 Ss CH 2872±10 Sas CH 1450±10 Ms CH 1380~1370 Sas CH 2926±5 Ss CH 2853±10 SCH 1465±20 ms CH 2890±10 wCH ~1340 w CH2的 CH ~720 w不饱和烃基C-H 伸缩振动1650~1640=C-H 曲折振动990 和 910=C-H 曲折振动730~675=C-H 曲折振动970~960=C-H 曲折振动880=C-H 曲折振动840~800伸缩振动2250~2100伸缩振动3300苯as C=C 1650~1450 m~sCH 3100~3000 mCH 675 sCH 770 ~730 s个 H)邻二代替苯 (毗邻四个 H)对二代替苯 (毗邻二个 H)间二代替苯 (毗邻三个 H)五代替(孤 H)1,3,5 三代替(孤 H)OHC-OH(伯醇)C-OH(仲醇)C-OH(叔醇)C-OH(酚)R-O-R’Ar-O-RAr-O-RR-OCH3Ar-OCH 3酮 (RCOR’)醛 (RCHO)酯(COOR’)1710 ~690CH770 ~730CH860 ~800CH 810 ~750725 ~680CH 870CH 865 ~810730 ~675羟基OH (游离)3600OH (締合)3300C-O1050C-O1100C-O1150C-O1200~1300醚as c-o-c 1210~1050as c-o-c 1300~1200s c-o-c 1055~1000s CH3 2830~2815s CH3 2850羰基C=O1720~1715C=O1740~1720CH2900~2700C=O1750~1735ssssmsssm(尖)s(宽)s(宽)s(宽)s(宽)s(宽)s(不特点)s(不特点)m(不特点)m ss(宽)VS (很特点)Sw(一般两个峰)SC-O-C11300~1000S (一般两个峰)羧基羧酸 (RCOOH) C=OO-HO-H 酸酐 (RCO) 2O C=OC-O-C酰胺 (RCONH 2)C=ON-HN-H1720~1715 VS (很特点)3300~2500 m (峰很宽,特征)955~915 较特点1880~1800 S1800~1750 S1170~1050 S1690~1650 S (酰胺Ⅰ峰)3500~3050 m1650~1620 m (酰胺Ⅱ峰)硝基R-NO2 asNO 2 1560~1545 s R-NO2 s NO 2 1385~1350 s R-NO 2 s C-N 920~830 w Ar-NO 2 as NO 2 1550~1510 s Ar-NO 2 s NO 2 1365~1300 s Ar-NO 2 s C-N 880~845 w。
红外各基团峰位置标准文档ppt
![红外各基团峰位置标准文档ppt](https://img.taocdn.com/s3/m/4f0bfe80a417866fb94a8e19.png)
8、C-H面外弯曲振动区(1000—650 cm-1)
二、指纹区和官能团区
从第1-6区的吸收都有一个共同点,每一红外吸收 峰都和一定的官能团相对应,此区域从而称为官能团 区。官能团区的每个吸收峰都表示某一官能团的存在, 原则上每个吸收峰均可以找到归属。
第7和第8区和官能团区不同,虽然在此区域内的 一些吸收也对应着某些官能团,但大量的吸收峰仅仅 显示该化合物的红外特征,犹如人的指纹,指纹区的 吸收峰数目较多,往往大部分不能找到归属,但大量 的吸收峰表示了有机化合物的具体特征。不同的条件 也可以引起不同的指纹吸收的变化。
Ar-H
波数/cm-1
~3300 3100~3000 3050~3010
峰的强度
VS M M
3、C-H伸缩振动区(3000—2700 cm-1)
基团类型ν
-CH3960及2870 2930及2850
2890 2720
峰的强度
VS VS W W
4、叁键和累积双键区(2400—2100 cm-1)
1740~1720 1705~1680 1715~1690 1725~1705 1685~1665 1745~1725 1700~1680 1800~1750 1780~1700 1760~1680 1740~1710 1750~1730 1780~1750 1815~1720 1850~1800 1780~1740 1700~1680(游离) 1660~1640 (缔合)
指纹区中650-910区域又称为苯环取代区,苯环的 不同取代会在这个区域内有所反映。
指纹区和官能团区对红外谱图的分析有所帮助。 从官能团区可以找出该化合物存在的官能团;指纹 区的吸收则用来和标准谱图进行分析,得出未知的 结构和已知结构相同或不同的确切结论。官能团区 和指纹区的功用正好相互补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解析谱图注意事项 1、IR光谱是测定化合物结构的,只有分子在振动的状 态下伴随有偶极矩变化者才能有红外吸收。对映异构体 具有相同的IR光谱,不能用IR光谱来鉴别这类异构体。 2、某些吸收峰不存在,可以确信某基团不存在;相反, 吸收峰存在并不是该基团存在的确认,应考虑杂质的干 扰。 3、在一个光谱图中的所有吸收峰并不能全部指出其归 属,因为有些峰是分子作为一个整体的特征吸收,而 有些峰则是某些峰的倍频或组频,另外还有些峰是多 个基团振动吸收的叠加。
VS,尖锐吸收带 S,宽吸收带 VS,宽吸收带 VS,尖锐吸收带
基团类型ν νN-H 游离 缔合 酰胺 VS:很强 S:强
波数/cm-1 3500~3300 3500~3100 3500~3300 W:弱 VW:很弱
峰的强度 W,尖锐吸收带 W,尖锐吸收带 可变
m:中等
w:宽
2、C-H伸缩振动区(3300—3000 cm-1) 基团类型ν -C≡C-H -C=C-H Ar-H 波数/cm-1 ~3300 3100~3000 3050~3010 峰的强度 VS M M
3、C-H伸缩振动区(3000—2700 cm-1)
基团类型ν -CH3 -CH2≡C-H -CHO 波数/cm-1 2960及2870 2930及2850 2890 2720 峰的强度 VS VS W W
4、叁键和累积双键区(2400—2100 cm-1) 基团类型ν R-C≡C-H RC≡CR` RC≡CR R-C≡N R-N=N=N R-N=C=N-R -C=C=C-C=C=O -C=C=N O=C=O R-N=C=O 波数/cm-1 2140~2100 2260~2190 无吸收 2260~2120 2160~2120 2155~2130 ~1950 ~2150 ~2000 ~2349 2275~2250 峰的强度 m 可变 S S S S
2、否定法
3、肯定法
四、谱图解析的步骤
经验 “四先、四后、一抓法” 即先特征,后指纹;先最强峰,后次强峰,再中强峰;先 粗查,后细查;先肯定,后否定;一抓是抓一组相关峰。
谱图具体解析步骤如下: (1)、了解样品的来源、纯度(要求98%以上)外观;
(2)、收集相关信息;
(3)、由IR光谱确定基团及其结构 ; (4)、推测可能的结构式; (5)、查阅标准谱图; (6)、确定可能的结构。
4、在4000~650 cm-1区只显少数几个宽吸收者,大多数 为无机化合物的谱图。
5、在~3350 cm-1和~1640 cm-1处出现的吸收峰,很可 能是样品中的水引起的吸收。 6、高聚物的光谱较之于形成这些高聚物的单体的光谱 吸收峰的数目少,峰较宽钝,峰的强度也较低。但分 子量不同的聚合物IR光谱无明显差异。如分子量为 100000和分子量为15000的聚苯乙烯,两者在4000~650 cm-1的一般红外区域找不到光谱上的差异。 7、解析光谱图时当然首先注意强吸收峰,但有些弱峰、 尖峰的存在不可忽略,往往对研究结构可提供线索。
7、X-H面内弯曲振动及X-Y伸缩振动区(1475—1000 cm-1)
键的振动类型
烷基δas δs -CH3 -C(CH3)2 -C(CH3)3 醇νC-O 伯醇 仲醇 叔醇 酚νC-O 醚νC-O 脂肪醚 芳香醚 乙烯醚 酯 胺νC-N
波数/cm-1
1460
峰的强度
1380 1385及1375双峰 双峰强度约相等(1:1) 峰强度比1:2 1395及1365双峰 S 1200~1000 S 1065~1015 S 1100~1010 1150~1100 S 1300~1200 S 1220 ~1130 S 1275~1060 S 1150~1060 S 1275~1210 S 1225~1200 S 1300~1050 S 1360~1020 S
8、C-H面外弯曲振动区(1000—650 cm-1)
二、指纹区和官能团区
从第 1-6 区的吸收都有一个共同点,每一红外吸收 峰都和一定的官能团相对应,此区域从而称为官能团 区。官能团区的每个吸收峰都表示某一官能团的存在, 原则上每个吸收峰均可以找到归属。 第 7 和第 8 区和官能团区不同,虽然在此区域内的 一些吸收也对应着某些官能团,但大量的吸收峰仅仅 显示该化合物的红外特征,犹如人的指纹,指纹区的 吸收峰数目较多,往往大部分不能找到归属,但大量 的吸收峰表示了有机化合物的具体特征。不同的条件 也可以引起不同的指纹吸收的变化。 指纹区中 650-910 区域又称为苯环取代区,苯环的 不同取代会在这个区域内有所反映。
§5 红外吸收光谱的解析
一、红外吸收光谱中的重要区段
1、O-H、N-H伸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振动区(3750—3000 cm-1)
基团类型ν νO-H 游离νO-H 分子间氢键 二分子缔合 多分子缔合 羧基υO-H 分子内氢键 波数/cm-1 3700~3200 3700~3500 峰的强度 VS VS,尖锐吸收带
3550~3450 3500~3200 3500~2500 3570~3450
指纹区和官能团区对红外谱图的分析有所帮助。 从官能团区可以找出该化合物存在的官能团;指纹 区的吸收则用来和标准谱图进行分析,得出未知的 结构和已知结构相同或不同的确切结论。官能团区 和指纹区的功用正好相互补充。
三、谱图解析的方法
1、直接法 特别注意两点:一是所用仪器与标准谱图是否一致; 二是测定的条件(样品的物理状态、样品的浓度及溶 剂等)与标准谱图是否一致 。
S
5、羰基的伸缩振动区(1900—1650 cm-1)
基团类型ν
饱和脂肪醛 α,β-不饱和脂肪醛 芳香醛 饱和脂肪酮 α,β-不饱和脂肪酮 α-卤代酮 芳香酮 脂环酮(四员环) (五员环) (六员环) 酯(非环状) 六及七员环内酯 五员环内酯 酰卤 酸酐 酰胺
波数/cm-1
1740~1720 1705~1680 1715~1690 1725~1705 1685~1665 1745~1725 1700~1680 1800~1750 1780~1700 1760~1680 1740~1710 1750~1730 1780~1750 1815~1720 1850~1800 1780~1740 1700~1680(游离) 1660~1640 (缔合)
8、解析光谱图时辨认峰的位置固然重要、但峰的强度 对确定结构也是有用的信息。有时注意分子中两个特征 峰相对强度的变化能为确认复杂基团的存在提供线索。
峰的强度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6、双键伸缩振动区(1690—1500 cm-1) 基团类型ν -C=C苯环骨架 -C=N -N=N= -NO2 波数/cm-1 1680~1620 1620~1450 1690~1640 1630~1575 1615~1510 1390~1320 峰的强度 不定 不定 不定 S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