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初三历史考试重点: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DOC可编辑范文】
初三历史大试题
初三历史复习试题及答案1.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屈的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那么多的爱国人士坚强地抵抗外来侵略,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不符合这一主题( )A戚继光抗倭 B郑和下西洋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虎门销烟2.2009年7月1日,互联网上流传着一首诗,“有一方圣土叫赣南,有一个小城叫瑞金,有一种出发缘于一种信念,有一种壮志催生一种精神。
二万五千里的征程,一次民族命运的迂回前进,遵义红楼上的那盏灯光,点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你知道这首诗与历史上哪一事件有关系呢()A抗日战争 B北伐战争 C解放战争 D长征3.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
在九十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200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民族振兴B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崛起C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民族崛起D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4.某历史兴趣小组在题为“思想解放对历史的推动作用”历史小论坛活动中,收集的下列历史材料不恰当的是()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抗日战争的胜利5.《亮剑》中的李云龙有句台词:“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它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
”能有力地证明这一台词的战役是()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淮海战役6.下列内容能体现古代东西方文化和平交流的是()①丝绸之路②“三角贸易”③《马可·波罗行纪》④阿拉伯数字的传播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②③④7.在学习世界历史的时候,小明看到了这样一些词汇:“科技领先”“战火洗礼”“惨遭肢解”“涂炭世界”“秘密瓜分”,请你帮助他回答这描绘的是当今社会哪一个国家发展的缩影()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8.下列有关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表述不准确的是()A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B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存在着挑战C完全避免了不公平的国际竞争D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9.某学堂因废八股、设西学而受到当地官员传讯,他们抗辩道:“此乃当今皇上旨意,何罪之有?”这个“皇上”指的是()A.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10.民生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中考通关——《罗斯福新政》
中考通关——《罗斯福新政》【内容标准(2022版)】(1)通过了解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初步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的影响。
一、选择题1.(2022·安徽省·14)1934年,洛雷纳•希克在美国访问数月后感慨道:我原以为至少在大工业中法规会起作用,但我现在敢断言,99%的美国大企业正试图撕毁法规,而小企业则连假装遵守都不干。
这表明,罗斯福新政()A.克服了经济危机的冲击 B.遭到了部分资本家抵制C.解决了社会的基本矛盾 D.实施了全面公有制政策2.(2022·福建省·26)1933年6月,美国罗斯福政府颁布的《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将全国的工业划分为17个部门,分别成立协商委员会,负责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时数。
其颁布的主要目的是()A.国家干预生产提高劳动效率 B.调整生产规模以稳定物价水平C.调节生产与消费及劳资关系 D.奠定美国工业生产发展的基础3.(2022·北京市·17)1935年,美国政府成立农村电气化管理局,提供低息贷款发展农村供电系统。
1941年,美国五分之二的农场用上了电。
这得益于()A.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 D.互联网技术的应用4.(2022·甘肃白银·7)“他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
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
”材料评述的是()A.美国南北战争 B.罗斯福新政C.“欧洲复兴计划” D.美国“新经济”5.(2022·甘肃平凉·6)“他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
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便它恢复健康。
”材料评述的是()A.美国南北战争 B.罗斯福新政C.“欧洲复兴计划” D.美国“新经济”6.(2022·广东省·27)1938年,罗斯福政府颁布的《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工人最低工资每小时40美分,最高工时每周40小时,加班工资增半。
人教版初三历史山西省中考专题复习 中外近现代史上的重大改革
资产阶级性质
列宁新经济政策、苏联(赫、 戈)改革、中国改革开放
性质
中外
改革
社会性质根本性变化
商鞅变法、大化改新、 俄国农奴制改革、明 治维新、戈尔巴乔夫 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洋 务运动、戊戌变法、 改革开放、新经济 政策、罗斯福新政、 赫鲁晓夫改革
2
国运---改革走向
工业潮流的追赶者----俄国和日本
买。
体现
性质
是俄国近代历史上重大转折点,使俄国进入资 是日本历史重大转折点,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
本主义社会;但也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主义的道路;保留了封建残余,走上对外侵略
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有什么异同点?
(背景、目的、性质、内容、影响)
对比改革
相同点 1.背景: 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都面临内忧外患。 2.性质: 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3.影响: 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4.局限性: 改革都不彻底。
不同点
1. 背景中资本主义发展所受的阻碍不同,俄国是农奴制,日本是幕府 统治,且面临民族危机。 2. 内容不同:俄国是废除农奴制,日本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多方面。 3. 目的不同:俄国旨在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沙皇的统治,而日本是 为摆脱民族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中考例题:
(2015年山西中考)12.发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日本明治维新
的美国青年阿曼德·哈默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
----《大国崛起》
材料三:《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了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
日时数,规定了资本家必须接受了最高工作时数和应付工资额,禁止雇佣童工。
中考历史《革命与改革》专题复习
革命与改革一.概念:革命是通过暴力方式推翻原有政权,是“自下而上”的方式;改革是在原有政权的领导下,采取除旧布新的措施,是“自上而下”的方式。
二.知识整合:㈠改革1.主体知识部分:《导与练》P97。
补充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彼得一世改革:18世纪初,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
⑴背景(原因):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工商业发展极其缓慢。
⑵领导人:彼得一世⑶时间:18世纪初⑷目的: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⑸内容:①政治上: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②军事上: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③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④文化上: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⑤生活方式上:提倡西方的礼节和生活方式。
⑹作用:①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増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②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的,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③局限性: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⑺性质:自上而下的封建性质改革2.不同改革的比较: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三次改革※1,2,3: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
这些改革充分表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不是哪一种意识形态所独有的方式,评价和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时要和当时的历史条件相联系。
※1.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借鉴:※2.比较列宁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3.20世纪三大成功改革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的相同点:(1)背景相同:都是在国家面临经济困难和政局不稳的情况下的改革。
(2)前提相同:都不改变原来的社会制度。
(3)影响相同:都使国家经济恢复发展、政局稳定,为以后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4)都有创新:①美: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和指导;②苏: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③中: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设立经济特区等。
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下册重点知识复习梳理提纲(全套完整版)
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下册重点知识复习梳理提纲(全套完整版)九年级(上册)★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一、文艺复兴运动1.时间:最早兴起于14世纪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
2.首先发生的地点:意大利3.主流思潮:人文主义4.方式: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的陈腐说教。
5.实质: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
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6.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成就:(1)意大利诗人但丁:文艺复兴先驱,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著有长诗《神曲》,率先对教会提出批评。
(2)意大利艺术大师达·芬奇:最大成就是绘画,代表作品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3)英国大戏剧家、文学巨匠莎士比亚: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7.意义: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新航路的开辟1.目的:去东方寻找财富。
2.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3.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1492年哥伦布的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古巴和海地。
4.意义:A: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B: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给亚非拉许多国家带来了殖民灾难。
★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阶级矛盾激化。
2.时间:1640—1688年3.领导阶级:资产资级和新贵族4.开始的标志:1640年,国王查理一世重新召集议会,筹集军费,议员要求限制王权。
5.高潮: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建立共和国6.结束标志: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
7.意义:(1)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
(2)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中外重大改革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中外重大改革专题综述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因此,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改革的形式多种多样。
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例如洋务运动、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中国改革开放;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例如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
从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从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从结果上看,有成功的: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中国的改革;也有失败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苏东改革。
知识精要一、地主阶级领导的改革洋务运动: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清朝地主统治阶级为挽救封建统治而进行的一次改革,是地主阶级开展的自救运动。
(1)背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打击下,清政府面临内外交困的危局。
(2)根本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3)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4)内容:前期、后期。
(5)评价: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一)戊戌变法1、背景国内:①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②19世纪末中国面临被瓜分危机。
国际背景:①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②启蒙运动的影响。
2、目的:在保护清政府的前提下,使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摆脱民族危机。
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4、内容:①政治;②经济;③军事;④文化教育。
5、影响:戊戌变法迈出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第一步,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6、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1)时间:1861年;(2)人物:亚历山大二世;(3)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4)内容: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②地主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③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须出钱赎买。
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中国改革开放和罗斯福新政的异同点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中国改革开放和罗斯福新政等的异同点的比较三者的不同点:(1)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在改变原来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或管理模式)基础上加入市场调节作用,以促进经济发展;罗斯福新政是在自由放任、无序竞争的市场经济下加强政府调节、规范市场经济规则,摆脱和预防经济危机的发生.(2)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建立、维护和壮大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罗斯福新政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1、中国的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实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调整;(2)目的:改变过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利用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壮大社会主义经济;2.苏联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它是一个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具体表现在: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并对经济进行直接管理;国家对经济实施指令性的计划管理,用强制性行政手段包揽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排斥市场调节;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它在实践中有经验也有教训:经验:计划经济模式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解决重大问题,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教训:(1)片面地优先发展重工业,影响了轻工业、农业的发展,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2)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模式,排斥市场调节作用,造成地方、企业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经济发展失去活力;(3)造成了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和思想文化体制的僵化,产生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斯大林模式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实行高度集中管理、排斥市场调节;在实施的过程中都有着深刻的经验和教训.3.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是在垄断资本主义不断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加剧、自由竞争的经济政策已经不再适应垄断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背景下,为摆脱和避免经济危机而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的经济政策;它是在发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调节作用的前提下,国家利用行政或经济手段对经济进行引导和调整,其根本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苏俄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共同点:都强调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都利用政府职能对经济进行干预(宏观调控);都在实践中获得成功,对各自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注]中国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到斯大林模式,美国由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罗斯福新政的政府干预经济,这其中的各自经验教训对中国经济发展都有借鉴作用。
历史高频考点特训: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一、选择题1.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
”这里的“尝试”是指()A.十月革命B.斯大林模式C.新经济政策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十月革命胜利后,在人民政权通过的决定中,最能反映当时人们对“社会主义”认识水平的选项是()A.同德奥集团达成协定,退出战争B.建立人民委员会取代临时政府C.土地国有,劳动者使用D.选举列宁担任人民委员会主席3.“……乃是人类第一次以国家调节市场的尝试。
”材料中省略号部分所指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罗斯福新政4.20世纪20年代初,面对复杂的形势,(苏俄)党内有些同志认为“用异己分子来建设社会主义”是“离开社会主义原则”。
让这些同志感到“离开社会主义原则”的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D.“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5.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它反映出苏俄农民对哪一政策的不满()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D.赫鲁晓夫改革6.1921年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
他为此而采取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工业化方针C.农业集体化政策D.新经济政策7.有学者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
”这一观点()A.充分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C.较客观地评价了斯大林模式D.揭示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属性8.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农场比美国农场多出50%的土地和1倍的人力,但其生产量仅相当于美国农场的四分之三;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5%,却生产了苏联农产品的25%—30%。
九下历史《关于“罗斯福新政”的材料题》
九下历史《关于“罗斯福新政”的材料题》2018-01-071、1929年,由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像恶魔一般袭击了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2008年,一场金融危机同样波及全球。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罗斯福是在什么背景下实行“新政”的?(1分)“新政”的主要措施有哪些?(6分)(2)我们应该怎样评价罗斯福新政?(2分)(3)结合罗斯福新政,你认为应该怎样应对当今世界金融危机?(1分)参考答案:(1)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或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也可给分,1分);措施:财政方面,整顿银行(2分);工业方面,实行“产业复兴法”(2分,只答以工代赈,兴建公共工程等其他内容给1分);农业方面,缩减农业产量(2分,如只答稳定农产品价格,政府补偿农民损失等内容给1分)。
(2)评价:使美国经济得以摆脱危机并逐渐复苏,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范例(国内和国际各1分,共2分)。
(3)启示:言之成理即可给分(1分)。
2、2008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突袭全球,对世界各国经济造成冲击,世界经济出现明显下滑。
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早在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也曾爆发了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请你回答问题:(1)为摆脱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美国和德国分别采取了什么方式?(2分)(2)美国方式的创新之处是什么?这种方式能彻底消除经济危机吗?为什么?(3分)(3)德国方式对其后的欧洲局势造成了怎样的重大影响?(1分)(4)当今人类还将共同面临一系列的难题,如人口膨胀、资源枯竭、生态失衡、恐怖主义等。
为解决这些难题,各国人民应树立哪些意识或精神?(3分)参考答案:(1)美国罗斯福新政和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外侵略扩张(2分)(2)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1分)不能消除经济危机。
(1分)因为经济危机的根源是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
(1分)(3)不断对外侵略扩张,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与中国的改革开放
开 了十一届 三中全会 。 会议通过的决
议 中规 定 , 停 止使用 “ 以 阶 级 斗 争 为 纲” 的 口号 , 作 出 把 党 和 国家 的工 作
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 实行改革开放 的伟大决策 ; 会议实际上形
成 了 以邓 小 平 为核 心 的党 中央 领 导集 体 。 十一届 三 中全 会完 成 了党
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 在列宁的领导下 , 1 9 2 1 年苏 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 , 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 促 进 国 民经 济 的恢复 和 发展 。 根据 新经 济政 策 , 农 民在 向 国家 交 了粮食 税以后 , 余粮归 自己支配 , 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 除大型企业 仍然 由国家管理外 , 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企业 ; 废除 生 活必 需 品的 配给 制 , 恢 复 自由贸 易 。 由于采 取 了这 一 系 列措 施 , 到 1 9 2 7 年, 国家经济 恢复到一战前 1 9 1 3 年 的水平 。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从 苏 俄 国情 出发 创造 性地 运 用 马 克思 主义 的典 范 , 并 为苏俄 人 民指 明
到改善 ; 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 、 巩 固 与发展 ;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 的宏观控制 与管理得到加强 ; 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 新政在
美 国和世界 资本 主义 发展史 上 具有 重 要意 义 。
三、 邓小 平 实施 改革 开放
“ 文化 大 革 命 ” 结束后 , 党 中央恢 复 了邓 小 平 的职 务 , 国 内开 始 出现 安 定 团结 的局 面 , 国 民经 济 得 到 了初 步 恢复。 1 9 7 8 年底 ,中共 中央 在 北 京 召
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异同点
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开放异同点美国罗斯福新政、苏联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开放异同点美国罗斯福新政苏联新经济政策中国改⾰开放相同点背景:都是各国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实施的⽬的: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内容:都注重调整⽣产关系,符合各国当时的实际需要结果:都取得了⼀定的成效不同点背景新政前美国遭受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阶级⽭盾尖锐,经济受损严重新经济政策实施前国内外敌⼈进攻被粉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过时,⼀些地⽅发⽣叛乱改⾰开放前,“⽂化⼤⾰命”刚结束,国家经济⾯临崩溃的边缘,⼯作重⼼亟待转移内容美国罗斯福新政侧重于加强政府对国家经济的全⾯⼲预新经济政策侧重于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中国的改⾰开饭⽴⾜于以经济建设为中⼼,改⾰内容涉及农村、城市和整个经济领域,⽬标在实现经济体制的改变性质在不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前提下,实施缓和⽭盾,恢复经济的措施在⽆产阶级掌握经济命脉条件下在⼀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产,恢复国民经济邓⼩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依照国情建设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的创举结果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的严重破坏,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巩固了⼯农联盟,有利于经济恢复,使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实现了从⾼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质向充满⽣机和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位开放的社会转变、⼈民的⽣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康的社会转变。
2019年中考历史:中外历史重大改革
2019年中考历史:中外历史重大改革小编精心为您收集整理了《2019年中考历史:中外历史重大改革》,希望给您带来帮助!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本站,请持续关注。
2019年中考历史:中外历史重大改革改革综述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因此,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改革的形式多种多样。
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例如洋务运动、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中国改革开放;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例如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
从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从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从结果上看,有成功的: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中国的改革;也有失败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苏东改革。
知识点总结一、地主阶级领导的改革洋务运动: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清朝地主统治阶级为挽救封建统治而进行的一次改革,是地主阶级开展的自救运动。
(1)背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打击下,清政府面临内外交困的危局。
(2)根本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3)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4)内容:① 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② 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③ 19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陆续创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④ 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5)评价:① 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而不是要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② 洋务运动创办企业、培养技术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注意: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第一步)。
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一)戊戌变法1、国内背景:①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②19世纪末中国面临被瓜分危机。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4)除旧布新,改革创新,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改革
除旧布新 改革创新——中外历史上的重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 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洋务运动 日本大化改新、查理马特改革 资产阶级性质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明治维新、戊戌变法、罗斯福新政 社会主义性质改革:新经济政策、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中国改革开放考点1:封建地主阶级改革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得到封,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一些民用工业:李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改革考点2 资产阶级性质改革的利益,维护沙皇专制统治,但客观上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明开化,即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方针,建(1)地主阶级改革。
这一知识点,在最近两年的中考中都以材料分析题考查了洋务运动,这一内容在未来中考中还应持续关注。
其他的如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及大化改新已经多年没有考查,值得关注,命题者会以选择题或者组合列举题的形式考查这些内容。
(2)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这一知识点在历年中考中都有内容考查,命题者主要以选择题、辨析改错以及材料分析题、分析探究等题型考查改革的背景、内容、性质以及影响。
(3)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这一内容在中考中主要是以选择题、列举题、以及材料解析题等考查列宁探索社会主义的政策、中国改革开放等考点,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已经多年未考查,在未来的中考中,值得关注。
(1)要点法。
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要注意从背景、时间、领导者、主要措施、影响、评价、启示等方面进行梳理归纳,以加强对改革的掌握。
(2)比较法。
复习改革类专题要注意加强不同国家或者同一国家不同时期改革的比较,归纳其异同,加强对不同改革的理解,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3)归纳总结法。
复习本专题内容,要善于归纳总结。
哪些改革成功了,哪些改革失败了。
哪些共同因素促成了改革的成功或失败,以及改革与社会历史发展之间的关系等。
例: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成功的共同因素: ①顺应历史潮流是改革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九年级历史小短文范例
图一:新经济政策后的市场图二:蓝鹰运动(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对比)改革创新促进社会进步(立足国情的改革)1921年在列宁领导下,苏俄大胆改革实行新经济政策。
1933年,为了缓解经济大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重点调整工业。
两者都是在国家经济出现困难的情况下,立足国情的改革,都体现了创新,都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发展,都把计划和市场紧密结合起来。
前者是无产阶级国家的改革,后者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前者的创新在于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后者的创新在于国家干预经济。
图一:苏俄农民踊跃缴纳粮食税图二:罗斯福总统与农民交谈(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比较,并谈谈你的认识)20世纪美俄两国的成功改革(改革促进经济发展)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改革促进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1933年为缓解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通过工农业等的一系列措施,使美国经济开始复苏。
二者都是在经济情况不好的形势下的立足国情的大胆创新;都不改变社会制度;都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发展。
前者是无产阶级政权的改革,后者是资产阶级政权的改革。
认识:经济建设一定要从国情出发,一定要实事求是大胆创新。
图一:苏联第聂伯河大坝图二:美国田纳西水利工程(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对比)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国家干预)1928-1937年,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实行了两个五年计划,第聂伯河上的水电站就是这一时期的成就。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为应对危机,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为了解决就业问题,修建了著名的田纳西水利工程。
两者都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都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前者是苏联两个五年计划的成就,后者是经济危机期间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前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后者体现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干预。
前者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后者为了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有学者认为,危机包含两层意思:危害和机会,请以20世纪20年代的苏俄和30年代的美国为例,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
专题复习之改革
生产关系的变革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要符合国情、勇于创新、敢于实践;
中国应坚持改革开放,不断的深化改革,维护广大 人民群众的利益; 善于学习借鉴外国先进文明,借鉴别国经济体制
(1)写出图一改革家改革的名称,与其同一时期的日本进行了怎样的 改革,改革对两国的影响有什么共同之处?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第一个“改变组织方式”指什么?后一个“改 变组织方式”又是指什么?
苏俄新经济政策 美国罗斯福新政 中国改革开放
相同背景 都面临困难的经济形势
相同影响 都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都巩固了本国现有制度
把社会主义同市 各 自特 色 场、商品货币关
系和资本主义直 接联系起来
开创了资本主义国 家大规模干预经济 发展的新模式
形成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道路
成功原因 从本国的国情出发,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和推动生产力发展;
认识
不同的经济体制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改革没有 固定的模式,必须从国情出发,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 之路;改革要勇于创新等
通过对中外近现代史重大改革的学习和探究,谈谈你对 改革的认识,以及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启示。
1、新经济政策:
时 间: 1921年
主要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 品经济。
特 点: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发展经 作 用: 促济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政策 内容
农业
实际出发,对症下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余粮收集制
固定粮食税
工业 大中小型工业一律收
归国有
恢复外资和私营企业
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
中考历史复习重点:新经济政策
第八讲:文章中材料的搭配。
课程特色: 孩子的作文问题,简而言之就是:语言不生动、内容不具体、重点不突出, 90%以上的各类作文问题,其实都是以上三大现状的延伸,作文训练营紧紧 地抓住了这三大问题,进行专题突破式提高。 适合学员 写作不知如何下手而又急需快速突破的 3—6 级学生 赠送
中考历史复习重点: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的苏俄政府被迫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1921 年,列宁领导苏俄政府实行新经济政策。
评价:促进了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列宁从俄国的国情出发,创 造性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大创新。
适合学员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掌握不够全面,想稳固提高的初中生 赠送
《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文言文必考 140 字》
课程特色: 全面地检测与分析学生考试丢分的问题,
让学生清楚自己问题在哪,并且怎样改,通过思维训练,加以解决,重点 教会学生如何凭借一张知识地图,去解决所有的语文阅读写作问题。 适合学员 想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成绩稳步提高的初中生 赠送
希望同学们对新经济政策的知识点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会学习的很 好,并能够顺利的通过考试工作。
总结:话题作文与学期梳理
课程特色: 以写作问题为纲,以解决中高考语文写作问题和讲授踩分词为主,每节课 仍会讲解 2—3 篇阅读题,作为对应练习和提高。学习时,要求学生熟记理解 每一讲的”地图内容”,以便考试时融会运用。 适合学员 想扎实写作基础,稳固提高作文水平的初中生 赠送
课程目标:
·小升初一的平稳过渡:提前学习初一知识,实现学习观念的转变,初一领 先
·掌握正确的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用最短的时间学习更多的 知识和方法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罗斯福新政
措施一:整顿金融体系
措施二:加强对工业的指导
措施三:调整农业政策
措施四:推行“以工代赈”
措施五:社会福利
A、中心措施 就业机会 B、能为失业者提供
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
材料一:
生产恢复图
失业率下降图
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和生产有所恢复, 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材料二: 罗斯福就任不到11天,在政府的宏调调控之下,全国四 分之三的银行重新开业,股票价格上涨15%,金融恐慌基本 结束。 材料三: 二战后,英国实施国家干预政策……
答:调整工业,制定《国家工业复兴法》。
“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
“在这个不幸的时代,
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 干预经济的政府。生产是企 业的事情,国家不应该去 管 。”
我们要制定出一些计划来 我为你们和我自己在这里表 示决心,要为美国人民举办 新政。 ”
胡佛
罗斯福
材料二:所谓的“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 年以来的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的基本原 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根据材料回答罗斯福新政的“新”在哪里?
去,引起产品积压 ②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3.美国政府和资本家刺激消费,如低息贷款分期付款
即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 4.股票投机猖獗(股票是社会经济的晴雨表) 间的矛盾。
下面是一个严寒的冬天,衣着单薄的美国采煤工人的 女儿和她母亲的一段对话: 女儿:妈妈,这么冷的天,为什么我们家不生火取暖? 母亲:因为没有煤炭。 女儿:为什么没有煤炭呢? 母亲:没有钱买。 女儿:为什么没有钱呢? 母亲:你爸爸失业了。
女儿:那为什么失业呢?
母亲:煤炭多了,卖不去。
经济危机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年初三历史考试重点: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
原因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缓和政治危机
主要
内容①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②中小企业可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③废除平均主义的配给制,发展商品经济。
①财政方面,整顿银行,恢复信用;②工业方面,政府实行“产业复兴法”,防止盲目竞争、以工代赈等内容,还筹划大规模公共工程的兴建,以刺激消费和生产
;
③复兴农业。
性质社会主义改革资产阶级改革
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加强国家对
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意义这是对具有苏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探索;
提
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使美国经济得以摆脱危机并逐渐复苏,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范例
感悟改革是强国之路。
国家应该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宏观管
理。
政府要关注民生,采取措施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经济,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从国情出发,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改革可以借鉴别国经济体制
XX年初三历史考试重点【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xx为大家带来过了,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初三历史考试重点的掌握,这样才能取得好的历史考试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