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金关于作者与主人公关系的理论
《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之问题[权威资料]
《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之问题摘要: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的长篇小说中采用了一种复调思维,在处理作者与作品主人公的关系时采取了一种对话立场,从而打破了西方传统小说独白统一的窠臼,开创了新的艺术模式。
本文认为,《诗学问题》自身存在一大问题,巴赫金在对作者“本人”的认识上存在很大偏差。
关键词: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作者主人公复调的人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和巴赫金的复调对话理论韦恩・C・布思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的英译本导言中写道:“他在踏踏实实地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任何一部作品上是失败的,以及他固执于高层次的概括,这使我对他能够作的其他研究也都感到不耐烦。
只要一个作者对被称为‘小说’(the novel)的大块文学、甚至对被称为‘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小块文学冗长地赘述综合理论,而不是踏实细致地分析具体例证,我就愈感不安。
”[1]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的第一章,巴赫金使用了诸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所有小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无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哪部小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几乎全部小说”之类的论述,这无疑把复调小说的外延扩大化了。
在第二章中,巴赫金总算第一次对外延做出了限定,即“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这一限定在第四章和本书的结束语中又出现了两次。
不难看出,只有这些论述对象集合的交集,即“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才完全符合巴赫金对复调对话小说的定义。
巴赫金列举分析了当时评论界对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的几种代表性观点,通过对这些观点的正反两方面的评述,使复调对话理论的轮廓逐渐显现出来。
巴赫金认为,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中,主人公的意识被当做一种“他人意识”,是“自身的、直接具有意义的话语之主体”,主人公相对作者是独立的,同时各个主人公之间也是相对独立不相混合的。
各种独立的不相混合的声音与意识之多样性、各种有充分价值的声音之正的复调,这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基本特征。
从《长篇小说的话语》探析巴赫金的对话理论
摘要:本文试图以《长篇小说的话语》为依据,在多元和广阔的语境内重新诠释巴赫金的对话理论。
巴赫金在半个多世纪前就提出的对话理论至今在哲学、社会学、政治学、诗学等多重维度上仍然有积极意义,甚至对于分析现代派小说,对话理论也体现出一定的前瞻性。
关键词:巴赫金《长篇小说的话语》对话理论话语巴赫金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和最有动人魅力的思想家之一,他的学术研究涉及哲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诗学等几乎所有的人文科学领域,而他的所有学说的核心便是话语及其对话性。
在巴赫金创作于1934年至1935年的论文《长篇小说的话语》中,同样涉及到小说话语的内在对话性问题和小说中的杂语现象。
由于多样性是巴赫金思想的特色所在,以下将试图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对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进行重新解剖。
首先,从哲学层面上来看,对话理论是建立在个人存在的独一无二性和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互动交往的哲学基础之上的。
一方面,现实中的每一个自我“在世界上的位置是唯一的和不可取代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主体,“审美观赏和伦理行为不可能脱离这种行为主体和艺术观赏主体存在中所占据的具体而唯一的位置”。
正因如此,任何话语都是不可重复、不可替代的,它代表着主体的态度。
另一方面,作为主体的“我”的存在又离不开“他人”,“我的生活是在时间上包容他人存在的一种东西”。
世界的关系正是由“我”和“他人”共同构建的。
“我”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只有结合“他人眼中的我”才能实现。
这样一来,话语又是不能孤立存在的,必须存在于与同他人话语的相互作用之中。
巴赫金把他人视为自我存在的前提,认为自我只能存在于与他人的对话交往中,这种对话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平等交往,主体自身的自我建构也正是在这种对话中得以实现。
巴氏的对话理论克服了哲学上的唯我论,得出一个本体性的二元哲学命题,他凭借对话理论说明了人与人之间既在不丧失主体性的前提下平等独立又在广泛的社会现实中相互作用的自由关系。
其次,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巴赫金的理想社会是一个充满对话的“杂语喧哗”的社会。
简述巴赫金的复调理论
简述巴赫金的复调理论(1)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是在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分析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①巴赫金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中有着众多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他的作品体现了主人公意识的独立性,主人公之间、主人公与作者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产生了类似音乐学“多声部”的复调效果。
②巴赫金进一步分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复调小说的结构特点,认为其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不仅仅是作者议论所表现的客体,而且也是直抒己见的主体;复调小说中并不存在一个至高无上的作者的统一意识,它是由互不相容的各种独立意识、各具完整价值的多重声音组成。
③虽然在复调小说中不存在作者的统一意识,主人公与作者的意识是平等对话的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作者没有自己的艺术构思和审美理想,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给自己的人物以充分的自由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但主人公的自由是在艺术构思范围内的自由,复调小说作者的意识随时随地都存在于这一小说之中,并且具有高度的积极性。
④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中有这样一个基本公式:表现为“我”与“别人”对立的人与人的对立。
这种对话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人物之间的对话,一种是人物自身内心的对话,后者又表现为两种形式,即自己内心矛盾的冲突和把他人意识当做内心的一个对话者所进行的对话。
这两种具有不同指向性的对话巴赫金称之为双声语对话。
这类对话是复调小说中的主要艺术手段,往往表现为暗辩体、带辩论色彩的自由体、隐蔽的对话体等表现形式。
⑤复调小说的世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世界,一切都存在于同一个空间彼此相互作用,作者在小说中一般不写原因,也没有事物的缘起,而是各种矛盾对立的思想集中放在一个平面上进行描写,不做纵向顺序的思考和排列,由此巴赫金认为复调小说创作具有共时性的艺术特征。
(2)复调小说特征界定:①复调小说的主人公不只是作者描写的客体或对象,并非是作者思想观念的直接表现者,而是表现自我意识的主体。
讲稿:巴赫金的文学理论
巴赫金的文学理论一、巴赫金:享有世界声誉的苏联文艺理论家巴赫金(1895-1975),1895年11月17日出生于奥廖尔市一个银行职员的家庭,1918年从彼得堡大学语文历史系毕业。
1929年巴赫金出版了专著《陀斯妥也夫斯基创作问题》,此外,他还和学术上的朋友沃洛希诺夫合作,出版了《弗洛伊德主义》(1927)和《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哲学》(1929),和梅德韦杰夫共同撰写的《文艺学中的形式主义方法》也于1928年出版。
在苏联二十年代自由的学术气氛中,巴赫金站在文艺学、语言学学科发展的前沿,善于吸收相邻学科的理论成果,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和处理这些课题的独到见解。
苏联著名文艺理论家卢那察尔斯基在《陀斯妥也夫斯基创作问题》刚出版,就在当年10月的《新世界》杂志上发表《论陀斯妥也夫斯基的“多声部性”》的书评,称之为“对陀斯妥也夫斯基小说艺术结构的一部最深刻的研究著作”。
在20年代的研究中,巴赫金主要探讨了文学、语言和一般文化的哲学和理论问题(行为哲学,一般哲学美学,语言哲学,对陀斯妥也夫斯基创作的艺术结构研究)。
在二十年代末期开始的“肃反”狂潮中,巴赫金蒙受不白之冤,从1930年到1936年在哈萨克小城库斯塔奈市度过了流放的岁月。
1937年结束流放生涯,在离莫斯科不远的基姆雷市当中学教师,一直干到1945年。
在这一段时间里,巴赫金侧重研究了文学和文化的历史发展问题、历史诗学的问题。
他的另一部主要著作《拉伯雷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的民间文化》(1965年出版)就完成于30年代。
在这一时期,巴赫金还写了一系列小说理论方面的著作,其中有《小说语言》、《史诗与小说》、《小说语言前史片断》等。
卫国战争胜利后,巴赫金调到摩尔达维亚大学,主持该校共同文学(即各国文学)教研室工作。
早在1940年,巴赫金就已经完成论拉伯雷一书,并将它作为学位论文提交给苏联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由于大战爆发而未来得及安排答辩。
1946年秋,该所终于为巴赫金论拉伯雷的书安排了答辩,4年之后,授予巴赫金副博士学位。
文本与对话——解读巴赫金
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文本与对话——解读巴赫金姓名:刘满华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文艺学指导教师:孙春旻20040501摘要语占在近代艺术中出现了问题。
文学形式发展了一种独立}二其机制和和凿性的第:性能,人们不再把文学看作是一种具有特殊社会性的流通形式,而看作足种自身6。
致、深刻和充满隐秘的语言。
浯言。
不再是一种不成问题的简单的表达工具的媒介,不再是透明的,通过它我们不可能看到物质或精神世界,也不可能顺利地交流,这就造成了古典写作的破裂,使文学变成了语言的问题。
针对这种语言危机,现代主义作家发展出种种不同的语言应对策略,按照巴赫:会的观点,这些语言意识和策略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主要是发生在诗歌领域中的语毒乌托邦意识和策略,另种则主要是发生在小说领域中的现实主义杂语意淡和策略。
语吉。
的乌托邦策略实际上是希望能克服现代语言的分化,重建。
种理想而又惟~的语言,一种上帝式的语言,具体表现就是建立一种专门的、理想的诗歌语氰其极端就是破坏现有的语言符号,创建一种新的语言符号。
而现实主义的杂语策略既不破坏现有的语言,也不有意违反、偏离现有的语言,而是把现有的各种语言看着是观察、理解和表现、评价现实的独特角度和方式。
现代主义艺术从语言的乌托邦角度去看,往往是内省的、封闭自足的,类似于小及物的诗歌语言,而杂语意识却是开放的、及物的。
但是,这两种语言观或理想最终都涉及到一个核心问题:文本的意义是来自作者还是文本、语言自身,文学研究的巾,心是作者还是文本。
巴赫金是以探讨作者与主人公的关系来分析这一问题的。
在巴赫盒的作者和{:人公理论中,作者一极被认为是形式的、审美的,而主人公这一极则被认为是认识的和伦理的、非审美的。
当巴赫金偏向于美学时,他就特别强调作者的全方位的外位性。
因为只有作者的这一相对于主人公的他者的外位立场,才能获得从形式、审美到认识和伦理的全方位的优越地位,并因此把主人公塑造成个无论是外形还是内在精神都已最后定形的完艇的艺术整体,成为一个作者在其外位距离中观照的审美对象。
文学评论真题名词解析
4.名词解释【2015】(20分) 1.文学性文学性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 它是指文学之所以能够成为文学的独特特质,也是文学能够与其他学科区分开来,成为一门独立自主的系统科学的显著标志。
什克洛夫斯基 从语言学入手考察文学语言和生活语言的差别。
托马舍夫斯基认为,文学的本质在于一种特殊的艺术性言语:“文学是具有自我价值并被记录下来的言语” ,这种言语和日常语言是有区别的。
雅各布森 系统的提出了文学性的问题,他认为文学的本质在于文学作品之所以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即文学性,它存在于文学作品的语言形式之中,就是文学的构造原则、手段、 元素等,正是这些因素使一部作品具有了文学性的审美特性。
2. 文学形象文学形象是构成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之一, 它是文本中呈现的具体的可感的、具有艺术概括性的、体现着作家的审美理想的、有审美价值的自然的和人生的图画。
文学形象塑造得成功与否,是衡量优秀作品的重要标志,另一方面,文学形象中也包含了深刻的社会生活的 本质与内涵。
文学形象是具体的、 感性的、个别的,又是具有普遍性的、 现实的。
文学典型、 文学意境和文学意象是文学形象的第三种高级形态。
3.文气说曹丕《典论•论文》 中提出的“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曹丕之前, 孟子曾提出“知言”、“养气”,可视作“文气”说之源头。
清桐城派 承袭曹丕气有“清浊”之说,以阴阳刚柔释气论文,创“因声求气”说。
“气”本指构成宇宙万物本体的一种自然物质,此处则指作家的气质、才性和由此形成的艺术风格。
“文气”说强调创作主体心理结构的先天性、稳定性和个性差异,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作家论”的美学涵义,开启了以“气”论 作家作品的理论传统。
“文气”说的提出和发展,表明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已注意到作家个性 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对于研究作家和作品风格的差异,具有积极意义。
4.叙事聚焦“聚焦”是叙事学的一个术语, 就是叙述中的视角处理问题,任何一部叙事作品的叙事者开始讲述故事的时候总要选择一个角度,经典叙事理论通常把聚焦分为:非聚焦(也叫零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
论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的内在意蕴
论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的内在意蕴【摘要】巴赫金提出的复调小说在西方当代文学理论中是重要的一个观点,它在西方文学界有很广泛的影响。
他的复调理论的基础是对话原则,对话性作为基础奠定了复调小说理论的特征,并且复调小说主要表现在文本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中。
总之,巴赫金的复调小说在各种关系中处于一种对话关系之中,它的这种形式丰富了人们的思维,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复调小说;对话性;审美价值一、复调小说巴赫金是前苏联著名的思想家和美学家,在他的思想中,最受人关注的便是他的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复调小说理论,他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中提出复调小说理论。
巴赫金认为,如果过去的小说是一种受到作者统一意识支配的独白小说,那么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则是一种“多声部”的小说、“全面对话”的小说,即复调小说。
因此,巴赫金的复调小说诗学理论是依靠“对话性”、“多声部性”、“未完成性”、“狂欢化”等一整套话语建立起来的。
“对话性”则是巴赫金复调小说的本质内涵。
复调小说将不同人物形象的表达的不同观点都分别观照,而这些人物的意识并不与作者的意识混杂一起,也不归属于作者的观点,它们都保持自己的完整与独立性。
总之,各种单一的事物之中,都有事物间不同的对话声。
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理论基础上把人的意识的双重性、矛盾性、同社会现实联系起来。
从另外一个方面讲,复调小说艺术是艺术思维把握世界的一种新方式,它也是一种人类的审美需求。
复调的原意是一种音乐的术语,指欧洲18世纪以前广泛运用的一种音乐体裁,它与和弦及十二音律音乐不同,没有主旋律和伴生之分,所有声音都按自己的声部行进,相互层登,构成复调体音乐。
复调不是多旋律的混合,而是通过和声对位,结构成多声部的交响乐,给人以立体浑厚的感觉。
运用复调手法,可以丰富音乐形象,加强音乐发展的其实和声部的独立性,造成前呼后应、此起彼伏的效果。
在复调小说的世界中,采用一种全面对话的方式,将不同意识形态的价值展现文本的话语结构中,让各种不同的声音在一个自由的空间里进行交流和对话。
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研究
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研究作者:田梦林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8年第9期摘要:巴赫金借“复调”一词来概括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的基本特征,他认为陀氏笔下充满了多种不同声音的对话和争辩,从而使作品形成一种多声部合唱的审美现象。
巴赫金认为,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对人的思想、人的探索加以对话式理解这个领域里的一座高峰,而他本人最主要的理论便是对陀氏复调小说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巴赫金复调小说对话独立思想作为20 世纪原苏联最重要的文论家和思想家之一,巴赫金的一生可谓是多灾多难。
但这些并没有阻碍巴赫金从事研究创作,他坚持不懈地写下了《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等理论著作,其最主要的理论成果便是对“复调小说”的理论研究。
本文拟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复调理论,对巴赫金的思想进行探究。
一、复调小说理论的内涵“ 复调小说”理论是巴赫金在研究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他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中指出:“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这确实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的基本特点。
”巴赫金借“复调”一词来概括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基本特征,却在隐喻的意义上使用了复调的概念:复调原为音乐术语,起源于希腊语,它通常是由两段或两段以上的各自独立又相关的旋律,通过艺术加工与处理之后,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良好的整体。
因此,复调小说是一种由不同的体裁、风格、情调、表现手法、各自独立的思想意识、人物心理结构组成的多声部小说。
在这类小说中,各类人物的声音并不是由一个统一的旋律来支配。
他们各自发声,最终使作品成为一种多声部和唱的审美现象。
巴赫金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则是复调小说的开创者。
他的小说以复调思维,实现了对于多元世界和多元意识共生交流与对话的艺术认知。
二、复调小说的基本特征巴赫金在《论陀思妥耶夫斯基一书的改写》中曾宣称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小说艺术有三大发现,并将其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因此,本文将以三大发现为线索,串联起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的基本特征。
《巴比特》中的作者与主人公关系
《巴比特》中的作者与主人公关系©张雨哥内容摘要:《巴比特》是美国作家辛克莱•刘易斯的作品,作品围绕商人巴比特展开,整体结构就是一个大型 对话。
本文运用巴赫金的作者与主人公相关理论,对作者刘易斯和主人公巴比特的关系进行分析,揭示了当时 美国中产阶级商人的群体特征一物质丰富、精神贫乏等危机。
关键词:对话巴比特作者与主人公凡学教育功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ummi美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作家辛克莱•刘易斯的作品《巴比 特》,发表于1922年,是一部反映美 国商业文化繁盛时期城市商人生活 的小说。
小说塑造了一个巴比特这 个“众多普通人中的一个”的形象。
小说围绕着巴比特的家庭生活、工 作展开。
巴比特是一位成功的房地 产商人,过着富足而又乏味的生活,他受到虚空的袭击,企图寻找真正 的生活。
过程中,频频与社会,家人,同事,朋友,甚至自我发生冲突。
本 文通过巴赫金的作者与主人公相关 理论,从创作构思以及创作过程两 个方面分析作者刘易斯与主人公巴 比特的关系。
前者控制后者的关系创作构思中的作者与主人公的 关系为前者控制后者的关系,在刘 易斯出版《大街》获得一定成就之 后,刘易斯就开始构思他下一部作 品的主人公形象。
虽然《巴比特》并 不像《大街》一样依赖作者所经历过 的生活,但也包含着他的某些个性,刘易斯的一些朋友曾说及巴比特的 性格和他的创造者的性格很相似。
有一位写道从本质上说,刘易斯 是地道的有产者。
他爱房地产、抵押 契据和银行来往帐目。
说到底,是个 扶轮社成员。
”’另一位指出,刘易斯 不拘礼节、热诚、任性、率直、奔放,痛恨造作和附庸风雅的人以及其它 的个人品质都跟巴比特相似(1944: 95-123)另外,在巴比特的形象构思上,我们可以从刘易斯的小说中看出梭 斯坦■维布伦,伦道夫•布恩以及H.L门肯等对美国的文明有敏锐观察 的名家们所提出的有关美国生活的 某些观念〇 (1994:69)照维布伦看,在现代社会中财 富就代表荣誉与声望;再者,金钱带 来权势或者说权势感;成功为金钱,也以金钱衙量成功。
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
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对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等又予重温,更对其复调小说理论有了新的了解,现就相关札记分别叙述。
1、复调(poliphony)本是音乐术语,指欧洲18世纪(古典主义)以前广泛运用的一种音乐体裁,它与和弦及十二音律音乐不同,没有主旋律和伴声之分,所有声音都按自己的声部行进,相互层叠,构成复调体音乐,如经文曲、赋格曲与复调幻想曲等。
巴赫金借此词来概括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基本特征:“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世界的完整统一,不可以归结为一个人感情意志的统一,正如音乐中的复调也不可归结为一个人感情意志的统一一样。
”“复调的实质恰恰在于:不同声音在这里仍保持各自的独立,作为独立的声音结合在一个统一体中,这已是比单声结构高出一层的统一体。
如果非说个人意志不可,那么复调结构中恰恰是几个人的意志结合起来,从原则上便超出了某一人意志的范围。
可以这么说,复调结构的艺术意志,在于把众多意志结合起来,在于形成事件。
” 从上述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在复调艺术作品中由不同的人物及其命运所构成的统一的客观世界,并不是在作者的统一的意识支配下一层一层地展开的,而是众多的地位平等的意识(主人公)连同他们各自的世界被结合在了某种统一的事件之中,他们相互之间不发生融合,而是处于彼此交锋、对话和争论之中。
巴赫金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就是这样的复调艺术作品。
2、复调小说中的主要主人公全是“自我意识”,全是“未完成的和不能完成的”个性,这是对传统小说的一个重大突破。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主人公,是由于复调小说和传统小说在根源上的不同:后者从创作构思上讲体现出作者声音“大”于主人公声音,或者作者干脆化身为主人公,也就是说,主人公成为作者声音的传声筒;作者整合主人公的视野、世界观,将其一股脑儿地纳入自己庞大而又统一的世界中。
复调艺术思维则说明作者声音和主人公声音处于平等的地位,主人公们反抗别人对自己的背后评判,通过纯粹的意识-思想之间的对话获得自己的人格尊严和个性张扬。
巴赫金关于作者与主人公关系的理论
巴赫金关于作者与主人公关系的理论在文学创作中,作者与主人公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备受研究和讨论的话题之一。
俄国文学理论家巴赫金在其著作《关于叙事诗性的问题》中对作者与主人公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阐述。
他认为,作者不应该与主人公混为一体,而是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和客观性,确保作品的真实性和独立性。
本文将从巴赫金的角度出发,探讨作者与主人公关系的理论。
在巴赫金看来,作者与主人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存在,作者是现实中的人,而主人公则是文学作品中的虚构人物。
作者应该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立场,而主人公则是作者通过作品来创造出来的形象。
作者的创作目的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念,而主人公则是这种观点和理念的具体呈现。
因此,作者与主人公之间存在着一种间接的联系和对应关系。
巴赫金强调,作者应该保持一种客观的态度,不应该将自己的情感和观点直接投射到主人公身上。
作者应该具备一种超然的眼光,全面而客观地展示主人公的形象和心理活动。
他指出,只有通过保持一定的距离,作者才能够真实地描写出主人公的个性特点和情感体验,使读者更加容易产生共鸣和理解。
巴赫金还提到了作者与主人公之间的相互对抗关系。
作者在塑造主人公时,应该注重表现主人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主人公应该有自己的意志和动机,而不是完全受作者的支配。
作者应该尊重主人公的个性,给予其自由发展的空间,使主人公在作品中具备独特的气质和魅力。
此外,巴赫金认为作者不应该过于追求完美的主人公形象。
他强调,主人公应该是一个有缺陷和矛盾性的形象,才能更好地符合现实生活和读者的心理需求。
作者应该刻画主人公的复杂性和多面性,让读者感受到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巴赫金的作者与主人公关系的理论为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启示。
作者应该保持一种客观的态度,保持与主人公一定的距离,同时尊重主人公的个性和独立性。
通过巴赫金的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研究作者与主人公之间的关系,提高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
总结而言,巴赫金关于作者与主人公关系的理论强调了作者应该保持客观、独立的创作态度,与主人公保持一定的距离,尊重主人公的独立性和个性。
互文性对话思想的哲学渊源
互文性对话思想的哲学渊源摘要互文性理论是一种新的文本观念,对文本意义的解读,文学批评中读者观的建立都有极大的贡献,互文性理论中对话思想的哲学渊源主要来源于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本文对此略作分析。
关键词互文性对话哲学互文性,作为一种文本理论概念,是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在1969年出版的《符号学》一书中最先提出的,互文性理论也就是文本间性理论,是关于文本之间对话关系的理论,正如克里斯蒂娃在《符号学》一书中提出的那样,“任何作品的本文都象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任何本文都是其他本文的吸收和转化。
”她强调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强调此一文本的生成与其他文本之间关系的不可脱离。
但是克里斯蒂娃提出“互文性”这一概念,并非凭空而创造出的,她提出这个术语的直接学术思想来源于巴赫金的“对话”思想。
巴赫金认为,作品的意义既不在作者也不在作品,而在于作者和作品的对话过程中,作者与作品的关系不是作为创世者的上帝与他的创造物之间的关系,而是平等依存的关系。
尤其在分析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中,提出了“复调”、“双声”的问题,认为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中存在着作者与人物、人物与人物、人物与自己的内心等之间的对话,并对“对话”本身进行了分析,从而使“对话”真正成为一种理论。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使作者与主人公、人物与人物之间呈现一种开放性的关系,这体现在他对陀斯妥耶夫斯基“复调”小说的认识中,“在他的作品里,不是众多性格和命运构成一个统一的客观世界,在作者统一的意识支配下层层展开;这里恰是众多的地位平等的意识连同他们各自的世界,结合在某个统一的事件之中,而互相间不发生融合。
”而传统的“独白”式的小说只能使作品呈现一种“同声齐唱”的特点,在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里,文本能形成一种“大型对话”的情景。
巴赫金认为:整个文学活动犹如一场大型对话,作品就是其间的一个表述。
作品与作品犹如言语交际中的对话与对话一样,彼此间不是漠不关心和独立自足的,而是彼此熟悉,相互反映的。
巴赫金“作者时空体”的宗教阐释及其诗学意义
巴赫金“作者时空体”的宗教阐释及其诗学意义“作者时空体”思想是巴赫金时空体理论难点之一。
从表面上看,作者时空体的诸多论述疑点重重,尤其与复调小说理论有所冲突,但如从巴赫金的宗教情结与诗学的现代性诉求入手,可以较清晰理清其论述“作者时空体”问题整体论述思路,并能在这个基础上认识巴赫金诗学的复杂性和深刻性。
标签:巴赫金;作者时空体;宗教情结一、巴赫金“作者时空体”论:作者的权威和主人公的缺位在《小说的时间形式与时空体形式·结束语》中,巴赫金多次强调了作者的“积极性”。
巴赫金认为,“作者我们可以在作品之外找到,这时他是一个过着自己传记生活的人。
但我们又可以在作品当中遇见他,他这时是作品的创造者;不过他是在被描绘的时空体之外,好像是处在对时空体的横切线上。
”①他以为,“创造作品的作者可以在自己的时间里自由的游动:他可以从结尾开头,从中间开头,从所描绘事件的任何一点开头,同时却不破坏所描绘事件中时间的客观流程。
”②由此,“作者描绘世界,或者从参与所写事件的主人公视角出发,或者从叙事人的视角或伪托作者的视角出发,最后或者是不利用任何中介,直接以自己纯粹作者的口吻叙述。
”③但是,巴赫金以为:“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也可能把时空世界连同其种种事件描绘得仿佛是他亲眼所见,亲自的观察;仿佛他是无所不在的目击者。
”④巴赫金在这里多次强调这种“外位性”,他以为如果我讲一件我刚刚发生的事,我作为讲述这事的人就已经处于事件发生的那个时空之外了,把自己(myself)、把自身之我(my own “I”),同我所讲述的“我”(I that is the subject of my stories) 绝对的等同起来,是不可能的。
巴赫金以为,“作者形象”这个术语不够妥当,因为他以为,凡是在作品中成为形象的东西,因而也是纳入作品时空体中的东西,都是创造之物而非从事创造之物。
⑤巴赫金的这段话如何理解,历来的时空体理论研究都回避了对作者时空体的研究,可见这个问题显然颇有难度,我们如何理解作者“是在被描绘的时空体之外,好像是处在对时空体的横切线上”,如何理解“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也可能把时空世界连同其种种事件描绘得仿佛是他亲眼所见,亲自的观察;仿佛他是无所不在的目击者”,又如何理解巴赫金所说的作者形象是一个不妥当的话语,“凡是在作品中成为形象的东西,因而也是纳入作品时空体中的东西,都是创造之物而非从事创造之物。
论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中作者与主人公的隐喻关系
宙斯 对立 面 的普 罗米 修斯 与人 产生 了不 同 于以往 神
与人 的关 系 。当普 罗米修 斯 和人一 同站 到宙斯 的对 立面时, 他们 之 间就 建立 起 了牢 固的 同盟 关 系 。这
种 同盟 关系 也正 是 巴赫金从 陀 思妥 耶夫斯 基作 品 中
读 出 的作者 与 主人 公 间 的 平 等关 系 。巴赫 金 在 《 关
要 对抗异化的人与人之 间的关 系, 而要 实现这 个意图, 惟有通过 自我意识 的普遍 觉醒以及人 与人之 间的平 等对话 。这 才是 巴 赫金 复调小说理论作者 与主人公 关 系隐喻 的本义所在 。 [ 关键词] 巴赫金 ; 复调 小说 ; 作者 ; 主人公 ; 现代性 焦虑 ; 他人话语 ; 平等对话
比喻 变成 了一 个 术 语—— “ 复 调 小说 ” , 是 因为
找 不到 更合 适 的名词 。可不要 忘记 我们 这一 术
语 来源 于 比喻 。 [ 1 ] 5
按 照 巴赫 金 自己 的说 法 , 这 部严 肃 认 真 的有 关 复 调小 说 的理 论著 作 , 实 际上 在 讨 论 的 仅 仅是 一个 比喻 问题 。如果 说 巴赫 金可 以借 由复 调音 乐来 比喻 陀 思妥 耶夫 斯基 的长 篇 小 说 , 那 么 陀 思 妥 耶 夫斯 基 的诗学 问题 又 可 以看 作 对什 么 问题 的 比喻 呢 ?这时 候, 巴赫 金 自己对 自 己 的一 个 判 断 显 得 十分 重 要 : “ 你们要 注意到, 我可不是文艺学家, 我 是 哲 学 家。 ” 3 1 6 o 这 样 的 自我 定位 使得 巴赫金 本 人一 生 的学 术 工 作都 显 出 了譬喻 的 意味 。正如 鲍涅 茨 卡娅对 巴 赫 金 的评 判 : “ 年 轻 的学者 给 自己立 下 的 目标 是构 建 出涵 盖一 切 的关 于存 在 的学说 , —— 美学 本 身 , 更 不
巴赫金复调理论视阈下的作者与主人公关系
作者: 孙秀丽
作者机构: 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哈尔滨150080
出版物刊名: 学术交流
页码: 156-158页
主题词: 巴赫金;复调理论;作者;主人公
摘要:作者与主人公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巴赫金复调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与传统单纯强调作者权威性的叙事理论不同,巴赫金否认作者的绝对权力,认为在复调小说中,主人公通过对话拥有与作者平等的地位。
主人公作为独立主体向读者展示自己的思想和意识。
巴赫金这一观点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
他在哲学上持外位性观点,强调人在时间上、空间上以及价值上所具有的局限性;在小说理论上他提倡的杂语性和对话性并借此反对作者专制话语权。
这两方面共同决定了巴赫金反传统的作者与主人公关系思想的形成。
巴赫金关于作者与主人公关系的理论
巴赫金关于作者与主人公关系的理论[摘要]在巴赫金看来,现实生活中的人是审美活动中客体建构的具体的价值中心,而作者与主人公的关系正是这一价值中心的一种体现。
[关键词]巴赫金;主人公;创作美学巴赫金自己曾提到过他受新康德主义者柯亨的影响十分巨大,因而柯亨提出用哲学的方式研究美学也深深地影响了巴赫金。
巴赫金也认为语言创作美学也必须依靠普通哲学美学才有其研究价值。
由此,巴赫金转入了审美活动中人的问题的思考,这是他伦理哲学中关于人的主体性及其构建问题思考的继续和深入。
在巴赫金看来,现实生活中的人是审美活动中客体建构的具体的价值中心,而作者与主人公的关系正是这一价值中心的一种体现。
巴赫金在《审美活动中的作者与主人公》一文中进行了具体的探讨与论述。
巴赫金认为我们在一般意义上所理解的作者与主人公关系往往“忽视了主人公整体和作者整体原则上分属不同层面,忽视了对思想,甚至对整个理论世界观所持态度的表现形式本身”。
因此便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混淆了作为创作者的作者和作为人的作者。
前者是属于作品中的因素,后者是生活中伦理与社会事件的因素。
加之在看待作者对主人公所具有的创造性态度上存在着误解,其最终的结果就是:既不理解,甚至是曲解作为人的作者的伦理生活和生平事迹,最好的情况也只能是摆出光秃秃的事实;又不能理解作品整体和主人公的整体。
在巴赫金看来,“作者的意识是意识之意识,亦即涵盖了主人公意识及其世界的意识。
作者意识用来涵盖和完成主人公意识的诸因素。
原则上是外位于主人公本身的。
这些因素倘若成为主人公内在的东西,就会使主人公意识变得虚假不实了。
”加之“作者不仅看到而且知道每一主人公乃至所有主人公所见所闻的一切,而且比他们的见闻还要多得多;不仅如此。
他还能见到并且知道他们原则上不可企及的东西。
”同时,“较之每一主人公,作者总有一定的又稳固的超视超知的部分”,这样,作者便能最终实现人物的整体性和作者的整体性。
至于主人公的意识,巴赫金认为,“从四面八方被作者思考主人公及其世界并使之完成的意识所包容;主人公自己的话语为作者关于主人公的话语所包容、所渗透。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对马丁·布伯《我与你》的继承与开拓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对马丁·布伯《我与你》的继承与开拓摘要:《我与你》是马丁·布伯最为重要的著述,汇聚了马丁·布伯的核心理论观点,而巴赫金对话理论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受这本著述的影响。
本文就巴赫金对话理论对马丁·布伯《我与你》的继承与开拓进行论述。
巴赫金对话理论;马丁·布伯《我与你》;继承与开拓中图分类号:B025文献标识码:A“自我”和“他者”关系建构部分是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中最为人所瞩目的地方,他认为,相对于“自我”而言,“他者”不是第三者的“他”,而是指“你”,是相对于他人的另外一个真实的“我”。
巴赫金这种对话理论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理论的挑战,其形成也很大程度上受马丁·布伯著作《我与你》的影响,得益于其对这部论著中观点的继承和开拓。
通过对巴赫金对话理论和马丁·布伯《我与你》的深入研究,就可以明了两者问的关联性,从而对上述两位学者及其理论论著有更为深刻的领悟,对自身理论研究形成推动作用。
一、相关概念阐述(一)巴赫金对话理论是由苏联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巴赫金所提出的理论。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文化界、文学理论界、艺术界刮起“巴赫金旋风”,1998年更是于我国首次出版了《巴赫金全集》。
巴赫金对话理论向我们展现了一个观点多元、体验多元、价值多元的世界,也指出人类生存的本质是对话,不同形态的对话展现了人类文化发展的轨迹,而对话是连接古今中外文化与文学理论的桥梁,其意义远远超出了文学理论范畴。
巴赫金对话理论对我国文化和文论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二)马丁·布伯《我与你》马丁·布伯是德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大师和宗教哲学家,马丁·布伯认为世界的本质是关系,而这一观点也被应用于心理治疗中,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生命。
很多心理学者如莫雷诺、罗杰斯和皮尔斯等的心理疗法都一定程度上实践了马丁·布伯哲学理论。
《我与你》是马丁·布伯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其最重要的著述。
巴赫金复调小说的主体间性世界
180
《东南学术》 2011 年第 2 期
三、 文本中主体的声音和意识
《东南学术》 2011 年第 2 期
巴赫金 : 复调小说的主体间性世界
杨春时 简圣宇
摘要: 巴赫金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的关注, 其实是他对创作者与他人的主体间 关系的关注的反映。主体间性理论深切关注自我与他人 、 世界之间的平等关系, 在审美领域 “我—你 ” 作者与主人公相互之间不再是客体性的“我—它 ” 关系, 而是主体间性的 关系。 里, “审美交往” , 创作者、 接受者和主人公之间通过文本进行 文本世界中回荡着不同主体间的异 质共存的声音。 关键词: 巴赫金; 主体间性; 复调 中图分类号: I106.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 1569 ( 2011 ) 02 - 0177 - 06
因为与语言学的抽象不同具体的表述是在话语参与者的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存活和消亡的任何现实的已说出的话语或者有意写就的话语而不是在辞典中沉睡的词汇都是说者作者听众读者和被议论者或事件主角这三者社会的相互作用的表现和产值得注意的是巴赫金的话语观比接受美学学派更进一步因为他把现实领域的作者读者之间的关系扩充为审美领域的作者主人公一读者之间的主体间性关系
⑤ 作品材料中的社会交往的这个特殊形式 ” 艺术具有与现实生活相似的灵活而 复杂的时空结构, 只是这种空间结构是在文本中虚拟出来的, 其中发生、 发展的
事件遵循的是审美的艺术逻辑。在艺术的时空结构内, 创作者、 接受者和主人公 三者之间以审美的方式相互交往 , 审美交往是主体间性的, 主体间相互平等、 异 没有强制性的等级结构, 反过来, 艺术的时空结构的存在和发展也离不 质共存, 开创作者、 接受者和主人公三者之间的审美互联互动 , 艺术作品只有在这一过程 “作为这个相互作用事件的本质因素才具有艺术性 ” 。 中 在以往的文艺传统观念里, 作者处于文学接受活动的中心位置 , 作者在文学 史上的地位及其创作的文艺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是稳定的 、 超历史的, 文 艺研究的目的就在于发掘蕴含在文艺作品内的深邃意义 。后来德国接受美学理 17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赫金关于作者与主人公关系的理论[摘要]在巴赫金看来,现实生活中的人是审美活动中客体建构的具体的价值中心,而作者与主人公的关系正是这一价值中心的一种体现。
[关键词]巴赫金;主人公;创作美学巴赫金自己曾提到过他受新康德主义者柯亨的影响十分巨大,因而柯亨提出用哲学的方式研究美学也深深地影响了巴赫金。
巴赫金也认为语言创作美学也必须依靠普通哲学美学才有其研究价值。
由此,巴赫金转入了审美活动中人的问题的思考,这是他伦理哲学中关于人的主体性及其构建问题思考的继续和深入。
在巴赫金看来,现实生活中的人是审美活动中客体建构的具体的价值中心,而作者与主人公的关系正是这一价值中心的一种体现。
巴赫金在《审美活动中的作者与主人公》一文中进行了具体的探讨与论述。
巴赫金认为我们在一般意义上所理解的作者与主人公关系往往“忽视了主人公整体和作者整体原则上分属不同层面,忽视了对思想,甚至对整个理论世界观所持态度的表现形式本身”。
因此便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混淆了作为创作者的作者和作为人的作者。
前者是属于作品中的因素,后者是生活中伦理与社会事件的因素。
加之在看待作者对主人公所具有的创造性态度上存在着误解,其最终的结果就是:既不理解,甚至是曲解作为人的作者的伦理生活和生平事迹,最好的情况也只能是摆出光秃秃的事实;又不能理解作品整体和主人公的整体。
在巴赫金看来,“作者的意识是意识之意识,亦即涵盖了主人公意识及其世界的意识。
作者意识用来涵盖和完成主人公意识的诸因素。
原则上是外位于主人公本身的。
这些因素倘若成为主人公内在的东西,就会使主人公意识变得虚假不实了。
”加之“作者不仅看到而且知道每一主人公乃至所有主人公所见所闻的一切,而且比他们的见闻还要多得多;不仅如此。
他还能见到并且知道他们原则上不可企及的东西。
”同时,“较之每一主人公,作者总有一定的又稳固的超视超知的部分”,这样,作者便能最终实现人物的整体性和作者的整体性。
至于主人公的意识,巴赫金认为,“从四面八方被作者思考主人公及其世界并使之完成的意识所包容;主人公自己的话语为作者关于主人公的话语所包容、所渗透。
主人公在生活(认识与伦理)中对事件的关注,也为作者的艺术兴趣所包容。
”据此,巴赫金得出这样的结论:作者是封闭的,是完成的,有着自己活生生的载体;而主人公则是开放的,是从自身内部无法完成的,是生活事件的载体。
由此,便导出了作者对主人公所持的一种基本的,审美上富有成效的立场:“作者极力处于主人公一切因素的外位:空间上的、时间上的、价值上的以及含义上的外位。
”在这种外位的情况下,就能够把散见于认识世界和伦理行为事件中的主人公,整个地汇聚起来,集中他和他的生活,并用他本人所无法看到的那些因素即超视超知的部分,加以充实而形成一个整体。
巴赫金认为,作者在同主人公的关系中,正应采取这种立场。
由这种“外位性”的立场出发,就能使作者自觉地消失在主人公的生活之外,而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叙述,从而理解并完成主人公的生活事件。
如同陀思妥耶夫斯基一般,获得一种对全局的统摄和驾驭能力。
巴赫金认为如果作者丧失了这种“外位性”,那么,作者和主人公的关系概括起来可能有三种情况:第一,“主人公控制着作者”。
在这种情况下,“以至于作者不能不通过主人公的眼睛来看对象世界,不能不仅仅从主人公生活事件的内部来体验这个事件。
”因此,巴赫金认为,此时的主人公需要明确一个立场,那就是把价值的中心从不可避免的设定状态转移到主人公生活的完美的实有状态之中。
我们不是要听到他的声音,更不是要同意他的思想,而是要关照在充分现在时状态中的整个主人公,也就是说,同意和不同意只是作者对主人公的整体立场中的有价值的因素的判断,但并不是这一立场的全部。
这样,作者就不能运用手中的权力把“他人的意识(即主人公们的意识)变为客体,并且不在他们背后做出最后的定论。
作者的意识,感到在自己的旁边或自己的面前,存在着平等的他人意识”,这就使得叙述成为一种“限制叙述”,也就是说,巴赫金认为在这种“限制叙述”的情况下,作者与主人公可以在一个舞台上进行交流和沟通,二者是处于一种对话性的关系中。
这正是巴赫金关于人的主体性建构问题的继续。
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中,巴赫金就正式将这种叙述称之为“复调”。
第二,“作者控制着主人公”。
此时已经把完成性因素纳入主人公的内部,作者对主人公的立场部分地成为主人公自己的立场。
主人公开始自己评判自己,作者的反应进入了主人公的心灵中,或者直接表现在他的话语中。
也就是说,相对于第一种的“限制叙述”,这是一种“全知全能”的叙述。
因此,“主人公对作者来说是永无完结的,亦即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得到重生,不断要求新的完成形式,而他自己又以自我意识来破坏这些形式”。
这样所形成的这种“全知全能”的叙述所导致的结果就是,主人公的一切都是作者在设定的价值中心的反应,作者的意识凌驾于主人公的意识之上,作者对主人公的评判成为唯一的定论。
主人公似乎在某种意义上成了作者的木偶,他按照作者的意图出场,表演,是作者某种世界观的代名词。
巴赫金后来把这种叙述称之为“独白型”叙述,与前面的“复调型”叙述截然相反。
第三,“主人公本身就是作者”。
主人公以对自己的生活的审美方式加以思考,仿佛在扮演自己。
这样的主人公与前面两种情况完全不同。
这种情况从人物关系角度来说是存在的,许多的传记故事就是如此。
但是巴赫金的研究重心是作者与主人公即人物的关系,因此,在他的心目中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至于叙述视角上的研究,巴赫金认为这种纯工艺学的分析是第二位的,不在他的思考和研究范围之内。
我们还要再说明的一点就是,巴赫金在前期和后期的论著中对于作者和主人公关系的论述中存在着自相矛盾的地方。
在早期,巴赫金认为,作者与主人公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因为作者是主动者即“我”。
这就意味着,作者可以从一个优于甚至是高于主人公的位置来对待主人公,此时,作者是主体——我,而主人公是客体——他。
但是,到了20世纪20年代后期,巴赫金又主张主人公是“不折不扣的‘你’,也就是他人另一个货真价实的‘我’(‘自由之你’)”。
也就是说,此时作者与主人公已不再是不平等的主、客体关系,而变成了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
对于这种矛盾,我认为我们要正确看待。
在前文我们已经提到,巴赫金生前出版的著作很少,我们现在所见的多数是他留下来的笔记。
而且巴赫金自己也承认,由于发表的机会渺茫,因此,他很少对自己的著作进行整理,使之井井有条便于阅读。
但也正是这前后不一致的矛盾之处,透露着巴赫金思想发展的全过程,体现着巴赫金在知识、阅历积淀之下对此问题思索的逐步深入。
20年代早期的巴赫金才刚刚走上学术之路,此时的他强调文学作品的完成性与整体性。
巴赫金认为主人公不可能自我完成,他需要一个外位于他的作者来帮助他实现。
这是因为:从空间方面来看,主人公无法从自己身上看见自己的完整的外表形象和背后的背景。
虽然主人公可以在内心的自我感觉和想象中把自己外表的各个片断统一起来,但是却把它们转化成内心语言,并不是从视觉上迎面看到自己的外表。
因此,主人公一旦以“我”自居,无论是内心的自我感受,还是进行想象与幻想,都不可能成为有完整的外表形象的主人公。
而且,恰恰相反,由于主人公以“我”自居,那么他就成了作者,也就是创造他人完整的外表形象的人。
这样看来,对于主人公来说,必须有一个作者把他当成他人来看待,他才能获得完整的形象。
也许有人会说,镜子不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我们可以从镜子中看到自己完整的外表形象。
对此,巴赫金是这样认为的,“我们在镜前的地位总带有一些虚假性:因为我们没有从外部看自己的方法,所以在这里,我们就只能移情到某个可能的不确定的他人之中,借助于这个他人我们试着找到对自身的价值立场、试着在这里从他人身上激活自己形成自己;正因此我们在镜中的表情就带有不自然,这在我们的生活里是没有的。
”而当我站在镜子前自以为看到自己的外在形象时,实际上却是他人把我当作客体(主人公)塑造出来的。
由此,巴赫金认为从空间上来看,人是不可能看见自己完整的外表形象,无论你是通过内心的自我感觉,想象,幻想,还是照镜子。
这样看来,就必须有一个外在于主人公的人,高居在主人公之上并把主人公当作客体——他来观赏,主人公才能获得自己的外表形象。
从时间角度来看,也是如此。
巴赫金在时间的维度上讨论的是主人公的精神、思想、自我意识、性格等内在的心灵问题。
“从内部体验的心灵就是精神,而精神是非审美的(就像从内部体验的躯体是非审美的一样)。
精神不可能是体裁的载体,因为精神根本不成为存在,每时每刻它都只是预设的,有待实现的。
对它自己来说,从它自身内部不可能得到平静,因为它没有立足点,没有边界、时限,没有节奏基础,也没有绝对的度量情感的基础。
精神也不可能是节奏的载体(以及叙述的载体,总之不是审美的载体)。
”这样看来,主人公的精神不能成为整体的原因就在于,它是在时间中绵延存在的,在它面前永远都存在一个悬而未知的未来。
除非死亡,你才能在外部形式上获得这种完整性,而一旦死亡,你又如何给自己下定论。
与精神联系着的思想、自我意识、性格等亦是如此。
因此,从时间方面上看,主人公也不可能自我完成。
由此出发巴赫金就得出一个结论:作者高于主人公。
到了二十年代末期时,巴赫金的思想发生了转变。
他认为文学作品的内容并不能最终完成,文学作品所表现的是正在形成中的像普洛透斯那样善变的意识形态内容。
尤其是在论述狂欢节和拉伯雷的《巨人传》时,巴赫金更进一步提出一切已经完成了的占统治地位的所谓真理都是官方的、可笑的、死板的,相反,只有狂欢节的那种正在形成的正反同体的世界感受才是有活力的。
正是在这样一种文学观念的支配下,巴赫金开始了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研究。
《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可以看做是巴赫金最成熟的代表作。
因为此书虽然成书于20年代末,但在60年代再版时巴赫金曾对它进行过修订,因而该书是“井井有条,便于阅读”的。
正是在这部著作中,巴赫金前期所肯定的文学作品的完成性与完整性受到了贬抑,他不在坚持主人公必须成为客体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人公。
反而在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研究中发现人的自我意识是不可能完成的。
主人公们竭力保留自己给自己下定论的权利,因为自我意识的存在有赖于它的不能完结,无法完成和永无结果。
陀思妥耶夫斯基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因而他放弃了像果戈理一样对作品中的人物从背后下定论,放弃了凌驾于主人公之上的权力,而是采用与主人公平等的面对面的对话立场。
这样,作者与主人公之间,乃至主人公与主人公之间都变为平等的互为主体的对话关系。
用巴赫金的话来说:“作者对主人公所取的新艺术立场,是认真实现了的和彻底贯彻了的一种对话立场;这一立场确认主人公的独立性、内在的自由、为未完成和未定论性。
对作者来说,主人公不是‘他’,也不是‘我’,而是不折不扣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