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讲解模板: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合集下载

中鼻甲成形术在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

中鼻甲成形术在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

利于窦口鼻道复合体的引流。 中鼻甲成形术则既保留了中鼻 甲的解剖及生理 功能同时叉避免 了保留中鼻 甲的不利因素。文中中 鼻甲成形组治愈率明显高于 中鼻甲非成形组。
鼻内窥镜术后鼻腔清理 目的在于使鼻腔与鼻窦 的手术创 面迅 速愈台 , 避免术后粘连。中鼻甲成形 术后术腔宽阔、 清理方便 , 清理时闻短 ; 而不处理病 变中鼻甲则造成术腔狭窄 、 清理不便, 延长术后清理
参 考 文 献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1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临床分型分期及 内窥镜鼻 窦手术疗 效评 定标 准 . 中华
耳鼻咽喉科杂 志 ,983 ( )14 19 ,3 3 :3 .
[]M町 M, ei L N s r鄙, a. 2 Lv eH , et n e 吐 10皿 曲 憎 0 no 。 f d- e
岁 4 例 ,1 l 5 岁以上 2 例 。 5
二 、分型分期 按照海口标准…慢性鼻窦炎分型: I型 2 1 期 5 例, I型 3 2 例 ; 期 : Ⅱ型 2 5 例, 型 3 4 倒 ; 0 期 2 Ⅱ 期 1
Ⅲ型 3 。 6例 三 、手术方法
:3 5 1
尸 <0.5 0
四 、分 组方法
将 随访 6 个月以上 的病例依中鼻 甲成形与否分 为中鼻 甲成形组与非成形 组。两组均分层抽样 , 随 机抽取各 5 例。统计术后疗效 、 o 术后鼻腔清理时间
维普资讯
中国服耳鼻喉科 杂志 20 年第 2 12 2 卷第 1 期
或将反向弯曲部切除。中鼻甲保留大小以不妨碍中 鼻道引流且不与鼻 中隔接触为度 。非成形组中鼻 甲
末处理 。
中鼻甲是鼻腔及鼻窦的重要解剖屏障 , 对维持 窦口 鼻道复合体的引流和通气是十分重要的。因此

鼻内镜下下鼻甲改良成形术治疗下鼻甲肥大(附36例报告)

鼻内镜下下鼻甲改良成形术治疗下鼻甲肥大(附36例报告)

b a t lifr rt r ie tmy Al c s swe e flo d u O 1 n h . slrssa c r e emii y p ri ne i u bn co , l ae r olwe p 6 t 2mo t s Na a e itn e wee d t r n d a o  ̄
b f e an h oston ofn epe e, ei a i he c ndii hi ocess。h on ton ofwoun n t wo e or d t e p ii os ic am lor ton t o ton ofn n l ii t e c dii d i he t
go p w r rcre f r h t o eain. [ eu sI aa ei a c o h t go p w r n ru s ee eod d at te WO prt s R s h -N sl s tne f te wo ru s ee o e o r s
sg iia t i e e t ( > 0 0 )p e p r to n n h o t p r in 。 n h r r i n f a t i e e t inf n i d f r n c y f P . 5 r o e a i n a d 6mo t s p s o e to a d t e e we esg i c n l d f r n i y f i mo t s p s o e so (P < 0 0 ) Th o ma r e t n t s r u s 7 d y n h ia rc r e n 1 nh o t p rin 2 . 1 . e n r lc u i me i e t g o p wa a s a d t e cc t ie c u

经鼻内镜下电动吸割器行下鼻甲成形术与传统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疗效比较

经鼻内镜下电动吸割器行下鼻甲成形术与传统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疗效比较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鼻腔阻塞最常见的一个原
因_ l j , 其 引起 的原 因有 很多 种 , 包 括变 态 反应 , 血
观察组 : 在 内镜 监 控 系 统下 将 电动 吸切 器 的刀 头 伸入 患者 鼻腔 , 在切 割器 的作 用下 , 将肥厚 的下 鼻 甲黏 膜 吸人并切 碎 , 从前 向后 , 保 留肌层 。如 患者 的下鼻 甲骨质 过 于肥 厚 , 则 换 用 削 骨 钻头 来 打 磨
2 结 果
2 . 1 临床 疗效
1 资 料 与 方 法
选择 2 0 1 2年 1月一2 0 1 3年 5月 本 院收 治 的
由表 1 可见 , 观察组 显效 1 7例 , 有效 2例 , 无 效 1例 , 总有 效 率 为 9 5 . 0 %; 对 照组 显 效 1 5例 , 有效 2例 , 无 效 3例 , 总有效率为 8 5 . 0 %。观 察 组 总有效 率 明显 高 于对 照 组 , 但 2组 比较 差 异 无
患者均有鼻塞 、 多涕 、 嗅觉减退、 头胀头痛 、 精神萎 靡、 失眠、 记忆 力减 退 、 打鼾 等症状 。前 鼻镜 检查 : 可见双侧下鼻 甲肥大不完全 阻塞 , 肥厚性鼻炎伴 桑葚 样 改变 , 双侧 下鼻 甲息 肉样改 变 , 变态 反应 性 鼻炎伴 肥 厚 性 鼻 炎 等 。C T检查 : 可 见 鼻 腔 黏 膜 肥厚 明显 或 伴 有 下 鼻 甲骨 质 增 生 。4 0例 患 者 随 机分 为 观察组 和对 照组 , 每组 2 0例 。
对 照组行 传统 下鼻 甲部 分切 除 术 , 观 察 组
观 察组 2 0 1 7 ( 8 5 . o ) 对 照组 2 0 1 5 ( 7 5 . o )
2 ( 1 O . o ) 2 ( 1 0 . 0 )

鼻内镜下中鼻甲成形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鼻内镜下中鼻甲成形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 5
God cg M . , c r By re . On oo yr - t l knd m lb r , T. Gym- e .ta1 M . c lg -el e i a axs
勤, 刘丽华. 喜疗妥治疗放射性皮肤 损伤效果观察. 学杂 护理
 ̄,0 21 () 7 . 2 0 ,76: 7 4
a eI A. ra tE ) Ac ta dho iwo n s[ . rig g nR. B yn ( d, ue crnc u d J Nus n 】 n
ma a me t 0 2 3 7 3 6 n ge n , 0, : 6 — 8 , 20
[ 申文江, 国镇. 9 ] 徐 现代放射治疗 学进展 [ . J 北京: 医科大 学中 】 北京
[ 摘 要】 目的 : 探讨 内窥镜鼻 窦手术 中中鼻 甲成形术的方法及 疗效。 方法 : 4a 对我 院收治 3 例 中鼻甲形 态与 近 , 6
结构异常的慢性鼻 . 鼻窦炎病例 , 在鼻 内镜下行 中鼻甲成形 术, 同时切除 窦口 . 鼻道复合体病灶 , 术后 随访 6个月~8 个月。 结果 : 总有效率 9 . 3 /6 , 44%(43 ) 无效 5 . 23 ) 结论 : 6%(/6 。 中鼻 甲成形术能有效的重建 中鼻 甲正常形 态和功能 , 有
国协和 医科 大学联合 出版社.9 818 19 :6 .
王普 民, 王淑青. 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 生机理与防治研 【】 佟如新, 6
究概 况【】 J, 防 护 通 讯 ,9 81() 32 . 辐射 19 ,84: —7 2
【 】凌丽兰, 1 O 李忠英 . 碘伏与黄连素治疗新生和脓疮痛快[ . J 护理学杂 】
2 结 果
鼻 甲形 态 或 结 构 的异 常 与 慢 性 鼻 . 窦 炎 的 疗 效 有 密 切 的联 鼻

内镜下鼻腔成形术治疗鼻腔粘连或后鼻孔闭锁

内镜下鼻腔成形术治疗鼻腔粘连或后鼻孔闭锁
下 咽 和喉部化 学性 灼 伤所 致 双鼻 腔粘 连 2例 ,均 为
胀、 出血 和纤 维 蛋 白渗 出 , 甲与 鼻 中隔 紧贴 , 鼻 造成 男性; 车祸后 外伤 性双 鼻 腔闭 锁 2例 , 均为 女性 。所 鼻腔 粘连 或后 鼻孔 闭锁l 1 I 。
有 病 例术 前均 行 单 纯 内镜 下 鼻腔 探 查 及鼻 窦 C T检 鼻腔 粘连 及后 鼻孔 闭 锁治 疗 的传 统手 术径 路有
胶 胸 腔 引流 管 , 男性 患 者 取用 1 2mm硅 胶 胸腔 引 流 术 中出血 少 、 需 输 血 、 后恢 复快 、 无 术 患者 负 担 轻闭 。
管 。术前 根据 水 平 位鼻 窦 C T前 后 鼻 孑 间距 制 作 长 术 中可使 用 高频 电刀 或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电凝 止血 . 血确 切 , L 止 术
甲者切 除 泡 甲外侧 壁 。术后 放 置 “ 型硅 胶 管扩 张 U”
直一
镜 下准 确暴露 粘 连或 闭锁 部位 ,从 而 可得 以 手术 治 鼻腔 和后 鼻孔 6个 月 , 然后 取 出 , 给 予鼻 用类 固醇 再
疗 。 次研究 对 1 例鼻 腔粘 连或 后鼻 孑 闭锁病 例在 激素 6月 , 本 l L 定期 随访 。 鼻 内镜下行鼻 腔成形 术 , 取得 满意 的疗 效 。现 报道如 2 结果
3 讨论
6月 至 2 0 0 9年 5月 鼻 腔 粘 连 或后 鼻 孑 闭 锁 病人 1 ( L l 单侧 2例 、 双侧 2例 ) 。 例 , 中男 性 4例 、 性 7例 ; 龄 3 ~ O岁 , 均 其 女 年 88 平
( 9 1 27 ) , 中鼻 咽癌 放 疗 后 7例 ( 女 比 2 4 .  ̄ .3 岁 其 4 男 : 鼻腔 化学 性灼 伤 、鼻 外 伤后处 理 不 当均可 导致

鼻内窥镜鼻窦手术ppt课件

鼻内窥镜鼻窦手术ppt课件

2018/12/12
96
鼻中隔偏曲与鼻内窥镜鼻窦手术

鼻内窥镜下的鼻中隔成形术和局限性的鼻 中隔矫正术,已成为鼻内窥镜手术技术体 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Endoscopic Frontal Recess Approach (Draf I Procedure)
DrafⅡ型手术 复杂的额窦炎,或者是由于DrafⅠ型 手术失败需要进行修正手术时,则可选择 Ⅱ型手术。
DrafⅡA型适用于开放筛气房后有着 一个较大的额窦引流通道,最好选择在 一个较大的A- P径(额窦口的前后径的 估计值,最好大于5mm)鼻内嵴 (internal nasal spine)发育不良和筛 窦发育宽大的患者 。
2018/12/12 52
2018/12/12
53
扩大的上颌窦口
2018/12/12 54
2018/12/12
55
后囟
上颌窦膜部(后囟)
2018/12/12 56
2018/12/12
57
蝶窦手术
进路的选择 •经后筛~定位难 •经嗅裂蝶窦自然口~需要处理中鼻甲后端 •经上鼻道-自然口
2018/12/12
钩突切除 •前上附着部—额隐窝开放 •尾端的完整切除—扩大上颌窦口
2018/12/12
15
2018/12/12
16
2018/12/12
17
钩突
钩突内偏伴息肉
2018/12/12 18
钩突
2018/12/12 19
钩突外偏
2018/12/12 20
2018/12/12
21
筛窦开放 •判断三个边界—纸样板 筛顶 筛凹内壁 •识别三个特殊气房—鼻丘气房 Haller气房 Onodi气房 •注意三个血管和神经—筛前动脉 筛后动脉 视神经

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

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
维普资讯
浙 江 里 学 20 3 1 2年 茸 2 4卷 第 2期
曲情 况决 定宽窄 度 ,同样 各做 一条平 行 的软骨 全层 切口。 最后 在 鼻中隔粘 膜 切 口后 l mm处 连接三 条平 行切 口作鼻 中隔 软骨 垂直 切开 。此 时偏 曲的 中隔软 骨被 切割成 两块 , 了与 鼻中隔 右侧 粘膜 附着外 , 除 四 周 均 已离 断 , 可有一 定 活动 度 , 压鼻 中隔凸面确 定 推 中隔偏 曲已 可矫正 后 ,缝 合粘膜 切 1。在 中隔 凸面 2 1
鼻 l隔 粘 膜 下 矫 l l 1 { 1 F术 0 报 告 0例
临 床 耳 鼻 咽
喉 科 杂 志 ,O0 1() 3 】 2 0 ,4 4 :5 .
4 周永 , 1 叶辉信 , 谢声杈 , 等
曲纠 正 术
鼻内窥镜 下 I 形切 口鼻 巾隔后段偏
中 国 眼 耳 鼻喉 科 杂 志 ,O 05 1 :7 20 ,( I7
3 参考 文献
1 粱传泉 1 从经验 医学 到循 证医学 .中华 耳鼻 咽喉 科禁 志 、
传统 的鼻 中隔矫正 手术 也称 鼻 中隔粘 膜下 切除 术 , 以切 除大部 分 鼻 中 隔骨 质 结构 来 达 到手 术 目 是 的 由于损害 了鼻 中隔 正常 的解 剖结构 . 术后 的并 发 症 诸 如 鼻 中隔呼 吸性 煽 动 、 中隔穿 孔 乃 至 鼻粱 塌 鼻
200 3 ( : 2 0 . 5 5) 3 5
陷、 鼻中隔血肿与脓肿临床上经常可见 因此有必要 从 循证 医学 (B 医疗决 策 …的角 度来 观察 鼻 中隔 E M) 粘膜下切除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了经鼻 中隔进 除 路 垂 体 瘤 切 除术 和一 些 偏 曲情 况 比较 复 杂 的病 例 外, 投有必要对鼻 中隔偏曲需要手术的患者都一律 采用鼻中隔粘膜下切除的方法 。 中隔矫正手术是 鼻

手术讲解模板: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手术讲解模板: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 曲矫正术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科室:耳鼻喉科 部位:鼻部 麻醉:全身麻醉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概述:
图1 手术切口正侧位 图2 分离粘骨膜 图3 切开鼻中隔软骨 图4 分离对侧粘骨膜 图5 用中隔旋转刀切除鼻中隔软骨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手术步骤:
3.分离粘骨膜 用鼻中隔剥离器由切口处 伸入,剥离粘骨膜,暴露白色软骨,然后 紧贴鼻中隔软骨,沿粘骨膜上作上下平行 的分离动作宜轻巧、上下剥离的幅度应由 小而大,由前向后超越偏曲的部分(图 2)。分离软骨与骨部连接处时,如有结 缔组织粘着。不易分离时,可用小刀轻轻 切开;遇有尖锐突起处可用有上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手术步骤:
5.分离对侧粘骨膜 经软骨切口用同法剥 离右侧粘骨膜(图4),此时可用窥鼻器 扩张右侧鼻孔,直接观察粘骨膜下剥离情 况。鼻中隔两侧粘骨膜完全分离后,经切 口置入鼻中隔固定扶钩,使中隔软骨固定 于中隔固定扶钩两片叶片之间。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手术步骤: 1.体位 一般多采用坐位,术者坐于患者 对侧。如取半卧位,则术者立于患者右侧。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手术步骤:
2.切口 用左手持窥鼻器,扩张左侧前鼻 孔右手持小圆刀,于鼻中隔左侧皮肤与粘 膜交界处作一凹面向后的稍带弧形切口, 起始鼻中隔前端上方,下至底部,完全切 开粘骨膜(图1)。若嵴突或矩状突位置 较低,可于切口下端沿鼻底向后方延长如 “l”形,以减少粘膜张力;如鼻中隔偏 曲部位较前,则切口可稍向前移。
手术步骤:

手术讲解模板:功能性鼻内窥镜检查(Fess)

手术讲解模板:功能性鼻内窥镜检查(Fess)

手术资料:功能性鼻内窥镜检查(Fess)
概述:
严重的全组鼻窦炎已明显减少,因此在临 床上开展的手术应以功能性为主,这一手 术的推广应用明显改善了鼻窦炎,鼻息肉 等疾病的手术治疗效果,已取代上颌窦根 治术,鼻内筛窦手术等传统手术。根治性 手术多用于多发性和复发性息肉等。
手术资料:功能性鼻内窥镜检查(Fess)
手术资料:功能性鼻内窥镜检查(Fess)
手术步骤: (6)找到上颌窦自然开口并扩大,清理 上颌窦内病变。
手术资料:功能性鼻内窥镜检查(Fess)
注意事项: 注意卫生。
手术资料:功能性鼻内窥镜检查(Fess)
术后处理: 1.手术后酌情填塞中鼻道,填塞材料有膨 涨海绵、可吸收止血菱、明胶海绵和油纱 条。
手术资料:功能性鼻内窥镜检查(Fess)
概述:
开口和蝶窦开口,清理额隐窝,开放额窦 开口,使筛窦术腔与额窦、上颌窦、蝶窦 和中鼻道形成一个开放的窦口--鼻道通气 引流系统,保留鼻腔和鼻窦的正常和(或) 可逆的黏膜,尽可能保留中鼻甲,以长期 改善鼻腔-鼻窦的通气引流和纤毛的传输 功能,促使鼻腔-鼻窦黏膜病变自行恢复, 而不必做传统的根治性黏
功能性鼻内窥镜检查 (Fess)
手术资料:功能性鼻内窥镜检查(Fess)
功能性鼻内窥镜检查(Fess)
科室:耳鼻喉科 部位:鼻 麻醉:局麻
手术资料:功能性鼻内窥镜检查(Fess)
概述:
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是鼻腔、鼻窦中最常 见的疾病,二者互为因果。手术方式的选 择也因病变范围和程度的不同而不同。 1997年海口会议将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分 为:Ⅰ型-单纯型慢性鼻窦炎;1期:单鼻 窦炎;2期:多鼻窦炎;3期:全组鼻窦炎。 Ⅱ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1期:单鼻窦 炎伴单发性鼻息肉;

鼻内窥镜下改良下鼻甲成形术疗效分析

鼻内窥镜下改良下鼻甲成形术疗效分析
p ri n e o u bn co . edfee c ewe n b o d ls,o eaie t ,rc v r e t ain mu o a e o e ytme at ifr rtr ie tmy Th i rn eb t e lo o s p rt i l a i f v me e o e v ni t , c s lrc v r i y l o
Ana y i fc a i e e e t o m p o e l sy o n e i r t b na e by na a l ss o ur tv f c n i r v d p a t fi f ro ur i t s l e ndo c p so e
ls,e oe e tai , c sl eoe i n so i e y tm s gt os rc vr vni t n muoa cvr t a dasc tdsmpo l i me ( y lo r y me a on i P<00 )b th prt et .5, u eo ea v mei t i i n o srai o pwa n e a ht ncnrl o p ( be t ng u s o gr h nta o t u P<00 )F l w du v r i m nh,h ep nertso b v or l t i og r .5. ol e po e x o ts terso s ae f — o s o sraingo pa d cnrl op w r 38 % ad 7 .9 rs et ey ad tedf rn ew ss nf a t P <oo ) e t ru n o t u ee9 .8 n 95 % ep ci l, n h iee c a i icn f v o og r v f gi .5.

鼻内镜下功能性下鼻甲成型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效果

鼻内镜下功能性下鼻甲成型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效果

鼻内镜下功能性下鼻甲成型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效果【摘要】慢性肥厚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部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鼻内镜下功能性下鼻甲成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手术前后症状改善情况显著,多数患者在手术后即可感受到较大的改善。

手术效果持久性分析显示,大部分患者手术后症状能够明显减轻并持续较长时间。

手术并发症情况较少且轻微,相对安全。

针对不同的病例,该手术都表现出较好的适用性。

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鼻内镜下功能性下鼻甲成型术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和效果。

该手术对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该手术在治疗该疾病中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鼻内镜下功能性下鼻甲成型术,慢性肥厚性鼻炎,效果,手术前后症状改善,持久性分析,并发症,适用病例,治疗方法对比,生活质量,发展方向。

1. 引言1.1 慢性肥厚性鼻炎疾病背景慢性肥厚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其主要特征为鼻黏膜长期的炎症和增生。

患者常表现为鼻塞、流清涕、嗅觉下降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病因复杂,可能与遗传因素、鼻腔解剖结构异常、鼻腔过敏反应等多种因素有关。

研究表明,慢性肥厚性鼻炎的发病率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如空气污染、饮食习惯等。

1.2 鼻内镜下功能性下鼻甲成型术介绍鼻内镜下功能性下鼻甲成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手术方法。

该术式利用先进的鼻内镜技术,通过激光或电刀等工具对鼻腔内的下鼻甲进行部分或完全切除或调整,以达到改善鼻通气功能,减轻鼻部炎症反应的目的。

鼻内镜下功能性下鼻甲成型术的优势在于可以精准地切除或调整鼻腔内的组织,保留正常的鼻黏膜,减少手术创伤和恢复时间。

由于手术视野清晰,医生可以更准确地操作,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通过鼻内镜下功能性下鼻甲成型术,患者可以在短时间内感受到明显的改善,包括鼻塞、流涕、头痛等症状的减轻。

手术后,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复诊,以确保手术效果的持久性。

鼻内镜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治疗慢性鼻炎100例

鼻内镜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治疗慢性鼻炎100例
郭 东升 王银 霞 任 金 龙
探讨一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较理想 的手术方法。方法 鼻内镜 下鼻 甲黏膜下成形术治疗慢 【 Nhomakorabea要】 目的
性肥厚性鼻炎 1 例。结果 术后随 1 2 显效 7 N(6 , 2 例(0 , 4 4 , 0 0 访 ~ 年, 6 7%)有效 0 2%)无效 例(%)总有效率
seg W N i i R N n—ln. h e l'Ho i lfJakuC u t,va g0 2 0 ,hn hn , A G Yn—x E a, og T e o e s t ioo onyLl n 3 4 0 C ia P p s pa o i
【 bt c】 O j te T xleh e o o src aae et h n ver h h i . tos A s at r bei oep r t m t d f u il ng n o cr i hp ̄o irit Me d cv o e h gam m f oc p c ni s h
1 0 c s f h o i y e to h c r i i swee te td w t n o o i u g r . s t B h n ff l wi g u e id c s 0 a eo r nc h p r p i hn t r a e i e d c p c s r e y Re ul c r i r h s y t e e d o l n p p ro a — oo td fr 1—2 y a s 6 e s s wee sg i c n l f ci e 2 a e i r v d a d 4 c s n f ci e e o e r ,7 a e r i n f a t ef t , 0 c s mp o e n a e i e e t ,wih a tt f c i e rt f i y e v v t o a ef t a eo l e v 9 % . n l so T e me h d o u mu o a ata e e to n e i rt r i a ei r ai g c r n c h p r o h c r i i 6 Co cu i n h t o fs b c s lp ri r s c in o t if r u b n t n t t h o i y e t p i h n — l f he o e n r t sa g o n h ac t y n tc u d b h ie o l i . i i o d a d s o u s wa ,a d i o l e a c o c f ci c n

鼻内窥镜下中鼻甲成形术

鼻内窥镜下中鼻甲成形术
维普资讯
第 l卷第 1 6 期
20 0 2年 2月
山 东 医 太 基 础 医 学 院 学 报
JP EC I bED C L HA D N ME NI R LN l O L S N O G DU V
V0 . 6. 11 No. 1 Fb 2 0 e 0 2
I 资料 与 方 法
11 临床 资 料

将 保 留 的中 鼻 甲 内侧 黏 膜 的 下 端 向外 上 翻 折 . 成 原 中 鼻 甲 形 内侧面 折 成 的两 面均 有 黏 膜 的新 中鼻 甲 , 理 鼻 窦 病变 后 . 清 于
பைடு நூலகம்
新 中鼻 甲内、 外两侧填压 明胶海绵或纱 条, 后 3 8 抽 出 术 6~4h
t esn ha i y c i v
Ke r s E d so y; l l a a o c a; s lp ; i u i s; lg 【 oohn lrn oo i y wo d n oc p Mi en s c n h Na a p y s Sn st s y,tr ioay g lgc l l o i r
WagXigi, n H ase g n n j Yi u h n e l
( eto Oo io t gl yLacegScn ep ’ H silL ohn 220 ) D p f tt nly o g , i hn e dP0l S o t ,i ceg 5 6 1 h an o o o e pa a A s at bet eT p I e e tnhpbtent id ocol t a dt r ns ds p — bt c r O jc v : i 0 1 eh l i si e e emdl cnhpa y n e o oii e oc i s o t r ao w h e s h p g sn n o c i

手术讲解模板:功能性鼻内窥镜检查(Fess)

手术讲解模板:功能性鼻内窥镜检查(Fess)

手术资料:功能性鼻内窥镜检查(Fess)
术后处理: 2.24~48h后取出填塞物。
手术资料:功能性鼻内窥镜检查(Fess)
术后处理: 3.酌情应用抗生素。
手术资料:功能性鼻内窥镜检查(Fess)
术后处理: 4.术后1~2d清理鼻腔1次。
手术资料:功能性鼻内窥镜检查(Fess)
术后处理: 5.取出鼻腔填塞物后用呋喃西林麻黄麻黄 碱滴鼻液滴鼻5~6次/d,共5~7d。
手术资料:功能性鼻内窥镜检查(Fess)
概述:
一套连贯的手术程序,是一个系统工程。 根据鼻窦病变的程度,手术范围可大可小。 对炎症局限,病变比较轻的病例,手术可 以只涉及1~2个鼻窦;对病变广泛,复杂 的病例,手术可以涉及全组鼻窦。
手术资料:功能性鼻内窥镜检查(Fess)
概述:
20世纪70年代,奥地利Messerklinger开 创了经鼻内镜手术的新领域,即通过各种 角度的内镜观察并彻底清除鼻窦内隐蔽部 位的病变,迈出了手术治疗鼻窦炎和鼻息 肉的重要一步。他提出,鼻窦炎起源于窦 口鼻道复合体(ostiomeatal complex), 包括钩突、筛泡、半月裂和筛漏
手术步骤: (4)后组筛窦切除术(打开中鼻甲基 板)。
手术资料:功能性鼻内窥镜检查(Fess)
手术步骤: (5)蝶窦切开术。
手术资料:功能性鼻内窥镜检查(Fess)
手术步骤: (6)开放额窦。
手术资料:功能性鼻内窥镜检查(Fess)
手术步骤:
2.从后向前进路 首由Wigand所倡用,故 又称为Wigand手术。常用于既往接受过手 术,鼻腔正常解剖标志丧失,如中鼻甲缺 失,钩突残缺等,或鼻息肉,鼻窦炎病变 严重者。
手术资料:功能性鼻内窥镜检查(Fess)

经鼻内镜双瓣法下鼻甲成形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

经鼻内镜双瓣法下鼻甲成形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

经鼻内镜双瓣法下鼻甲成形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是以黏膜、黏膜下层甚至骨质局限性或弥漫性增生肥厚为主要特点的鼻腔慢性炎症[1]。

鼻塞为主要症状。

检查可见下鼻甲黏膜增生肥厚,表面不平,呈结节状或桑葚状。

目前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病例治疗方法均以手术为主,我科采用经鼻内镜双瓣法下鼻甲成形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经保守治疗无效在我院住院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79例,其中男47例62侧,女32例43侧,年龄15—63岁,病程0.5—20年。

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明确有无下鼻甲骨增生。

术前检查明确无手术禁忌。

1.2手术方法采用Wolf鼻内镜Sony电视显像系统。

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对有其它疾病患者在心电监护下或给予静脉复合麻醉,一般采用局部麻醉:以浸1%丁卡因+1‰肾上腺素棉片于鼻黏膜表面麻醉三次,每次3—5分钟,充分收缩鼻黏膜,经鼻内镜检查鼻甲情况,确定切除范围。

再以1%利多卡因+少许肾上腺素于下鼻甲黏膜浸润麻醉。

满意后用圆刀沿下鼻甲游离缘由后向前切开黏膜达下鼻甲骨,剥离黏骨膜,形成内外侧黏膜瓣,下鼻甲剪剪除适当大小外侧瓣,如下鼻甲骨增生可剪除部分骨质,内侧瓣外翻覆盖缺损部分,成形下鼻甲,鼻道内填塞明胶海棉及凡士林油沙条。

伴有鼻窦炎及鼻中隔偏曲患者同时行鼻窦开放术及鼻中隔矫正术。

1.3术后处理术后局部冷敷2小时,应用止血药物2天,抗炎药物5天,48小时内抽取鼻腔填塞物,并给予鼻腔减冲血剂5天,每2天清理鼻腔内分泌物一次,持续一周出院。

定期复查。

1.4疗效评定标准[2]治愈:鼻腔通气良好,下鼻甲黏膜色泽恢复正常,下鼻甲与鼻中隔、鼻底间距>3mm左右,中鼻甲可见;显效:通气较前明显好转,偶有表面不甚光滑,色泽暗红;无效:通气无改善,下鼻甲体积无明显缩小。

2结果79例患者治愈68例,显效11例。

未出现鼻甲黏膜萎缩及空鼻综合征等并发症。

经鼻内镜下鼻甲成形术的疗效观察

经鼻内镜下鼻甲成形术的疗效观察
Ai re,Bej n 0 0 6 h n ) rFo c ii g 1 0 3 ,C i a
Ab ta t sr c :Ob etv To e au t h l ia u c me ft p r a h s n o c pc t r io lsy j cie v la e t e ci c lo to s o wo a p o c e ,e d s o i u bn pa t n
a o e to a u b n c o y,f rt r a m e fc o chy r r ph c r n ts nd c nv n i n lt r i e t m o het e t nto hr ni pe t o i hi ii . M e ho Se e y p — t ds v nt a te s wih t hr n c hy r r ph c r n tsw e e i c ud d i h t y. 6 c s s u e w e ia e a nd — int t hec o i pe t o i hi ii r n l e n t e s ud 3 a e nd r ntb l t r le o s o c t r i p a t nd 3 a e orc v nto lp r ili e i rt b ne t y A l c s sw e ef lo e c pi u b no l s y a 4 c s sf on e i na a ta nf ro ur i c om . l a e r o l w d up a e s o o t . The m e n op r ton tm e, r n s a a tng tm e, w o d h a i g tm e a d wou tl a tf r 6 m n hs a e ai i hi o c b ls i i un e ln i n nd

手术记录: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手术记录: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手术记录: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术前及术后诊断:术前诊断:下鼻甲肥大术后诊断:成功实施下鼻甲部分切除术,肥大的下鼻甲得到有效缩小手术方式:本次手术采用鼻内镜下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手术过程中,医生通过鼻内镜观察鼻腔内部结构,精确切除肥大的下鼻甲组织,同时尽可能保留正常的粘膜和骨结构。

麻醉方式:本手术采用局部麻醉结合全身麻醉的方式。

局部麻醉主要在下鼻甲周围进行,旨在减轻手术过程中的疼痛和不适感。

全身麻醉能够让病人在手术过程中保持安静,且不会感到任何痛苦。

手术经过:手术开始前,医生对病人进行了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确认其符合手术适应症。

接着,医生在病人的鼻腔内涂抹麻醉药物,并注射一定量的全身麻醉药物。

在确认病人失去意识后,开始进行手术。

医生通过鼻内镜观察鼻腔内部结构,利用电动切削器精确地切除下鼻甲肥大部分。

切除完成后,医生对创面进行了适当的止血处理,并使用可吸收性止血绫等材料进行创面贴敷。

最后,将切下的组织送往病理检查以确定性质。

术后注意事项:1.术后给予抗生素类药物以预防感染,同时使用一些减轻鼻腔充血的药物以促进恢复。

2.术后第二天进行鼻腔填塞物的抽取,并进行术后的清理和换药。

3.术后应避免用力擤鼻涕、挖鼻孔等动作,以免造成鼻腔创面的损伤和出血。

4.术后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充足的休息、合理的饮食、避免烟酒等刺激性物质的接触等。

5.术后按医嘱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以上就是本次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完整记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了解,请随时与我联系。

鼻内窥镜下鼻甲和中鼻甲成形术(英文)

鼻内窥镜下鼻甲和中鼻甲成形术(英文)

鼻内窥镜下鼻甲和中鼻甲成形术(英文)
croix;郑春泉
【期刊名称】《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年(卷),期】2000(000)003
【摘要】鼻内窥镜下鼻甲和中鼻甲成形术是一种矫正鼻甲肥厚或畸形的微创手术,具有视野清晰,减少周围组织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的优点。

文章介绍了鼻内窥镜下鼻甲和中鼻甲成形术的方法,回顾分析了280例鼻甲成形术的病例,经术后一年随访,91%的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强调这种术式具有改善鼻通气功能和维持鼻粘膜生理功能的优越性。

【总页数】3页(P113-115)
【作者】croix;郑春泉
【作者单位】Rhinology Unit Department of Otorhinolaryngology University Hospital CH-1211 Geneva 4 Switzerland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6
【相关文献】
1.鼻内窥镜下改良下鼻甲成形术治疗45例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分析 [J], 陶静;王威
2.鼻内窥镜下下鼻甲粘膜下成形术治疗下鼻甲肥大238例 [J], 高卓平;樊孟耘;陈庆华;段学军
3.鼻内窥镜下改良下鼻甲成形术临床疗效探讨 [J], 龙振华;王玲
4.鼻内窥镜下改良下鼻甲成形术疗效分析 [J], 江剑桥;杨何
5.鼻内窥镜下功能性下鼻甲成形术 [J], 马敬;李共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前准备:
每次手术必须严密防止感染,保证皮瓣有 充分的血液供应。如患者有急性感染或疖 肿,应积极控制,待痊愈后方可进行手术。 此外尤须注意影响血液供应的因素,如气 候较冷、放射治疗后、较新的疤痕等,术 前均应充分估计。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术前准备:
移植皮瓣的来源有前额部皮瓣和臂部皮瓣 两种。前者手术操作比较简单,容易成功, 但缺点是额部将遗留瘢痕,且额部皮肤有 限,前额较小或缺损范围较优大,则可能 皮肤不够;臂部皮瓣取自上臂内侧,皮瓣 可以较大,但必须先做成皮管,待血液供 应改善后,再截断近端移植至鼻根部,再 等鼻根部移植处血液供应能使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手术步骤:
4.在上下两切口的外侧端切断皮层,形成 皮瓣的远端。此时即可抬起皮瓣直至蒂部。 一般先观察数分钟,如皮肤色泽不变,有 持续出血,则表示该皮瓣移植时可有足够 的血液供应。用盐水纱布覆盖待用。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手术步骤:
5.在面部、鼻缺损部的周围,仔细确定鼻 翼、鼻侧及鼻根的边缘,必要时用甲紫标 出。注意是否对称,然后用小圆刀沿标出 的边缘切开(图2)。
图6 于上臂部取皮瓣 图7 将皮瓣缝成皮管 图8 将皮管近端移植于鼻根部,头与手用石膏固定。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适应证: 鼻外部缺损或损伤部分较大,需要用带蒂 皮瓣移植。手术常常要分数期完成,需时 较长。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手术禁忌: 无绝对禁忌症。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注意事项: 第一期手术:皮管成形术。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注意事项:
1.左上臂内侧以0.1%硫柳汞消毒两遍。手 术野周围以消毒巾覆盖,用消毒钢尺量好 所需皮瓣的长度和宽度,如能取到 12cm×8cm则比较理想(上臂较瘦小或鼻 型较小,则可稍狭),然后用甲紫划出两 侧长度线。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注意事项: 前额部皮瓣法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注意事项:
这是一块整个大半侧前额部的皮瓣,蒂部 从对侧眶上动脉保持血液供应。如为全鼻 成形,则眉梢处至发际的距离至少应达 7cm,如有8~9cm则可使鼻外形更理想。 妇女鼻形较小者,有时5cm也可勉强够用。 一般应估计到皮瓣可能缩小。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手术步骤: 5.将左臂向上弯起,使手掌可贴于头顶, 皮管之近端能接到鼻根部创面,然后用丝 线将皮管断端缝合于鼻根部,外加包扎。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手术步骤: 6.用石膏绷带将左手臂与头部固定,使皮 管不致有张力,10d后拆除缝线(图8)。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鼻内窥镜下鼻 甲成形术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 术
科室:耳鼻喉科 部位:鼻 麻醉:局麻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概述:
图1 前额部取皮瓣 图2 鼻部切口 图3 缝合剥离皮片作为衬里 图4 额部皮瓣移至鼻部缝合 图5 鼻成形完成后情况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概述: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注意事项: 1.双眼先涂以抗生素眼膏保护,面部0.1% 硫柳汞酊消毒。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注意事项: 2.局部以1%普鲁卡因浸润麻醉。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注意事项:
3.在前额部作上下两条皮肤切口,下缘切 口自眉内端开始,横过眉间沿对侧眉弓上 缘,直至颞侧发际。上缘切口自眉弓上缘 中点开始,先向上斜弯至前额发际中部, 然后沿发际向外延至颞侧发际(图1)。 游离两切口之间的皮下组织,在前额中部 的深度宣恰好在骨膜的表面。在外侧的深 度则应在颞筋膜的上面。游离时应注意保 持蒂部较厚。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术前准备: 皮管存活后,再截断远端,剖开皮管进行 皮形手术。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手术步骤: 1.前额部皮瓣法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手术步骤:
这是一块整个大半侧前额部的皮瓣,蒂部 从对侧眶上动脉保持血液供应。如为全鼻 成形,则眉梢处至发际的距离至少应达 7cm,如有8~9cm则可使鼻外形更理想。 妇女鼻形较小者,有时5cm也可勉强够用。 一般应估计到皮瓣可能缩小。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手术步骤:
5.臂部创面如较松,可将两侧皮下松弛后 对端缝合,否则按大小自大腿内侧取断层 皮片移植覆盖。然后上面覆以凡士林纱布 再用纱布加压包扎。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手术步骤: 6.约7~10d解除包扎,拆除缝线。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手术步骤:
第二期手术:第一期手术3周后,如创面 已完全愈合,即可在上臂已做成皮管之近 端,试用橡皮筋结扎到一定的紧度,观察 10min,皮管是否变色,如无色泽改变, 次日可延长结扎时间。如此每日结扎观察, 如能结扎1h左右,色泽仍无改变,说明血 液供应充足,可以进行第二期手术。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手术步骤: 2 应用臂部皮瓣法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手术步骤:
臂部皮瓣一般多取用左上壁内侧的皮肤, 需要先做成一皮管再移植至鼻部,以后再 剖开进行鼻成形术。皮管的长度应不短于 10~12cm,否则移植至鼻部时可因长度不 够,张力过大,有碍手术成功。皮管的宽 度应不小于长度的1/2,否则也可能因血 液供应不足而使移植失败。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注意事项: 8.额部创面可以在大腿内侧取断层皮片覆 盖,缝合边缘,加压包扎。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注意事项: 9.约1周左右拆除缝线。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注意事项:
10.3~4周后在鼻根部切断皮瓣,将鼻根 部与皮瓣根部缝合。切断皮瓣后,多余这 皮肤仍应铺回原来额部缝合(图5)。1周 后拆线。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注意事项: 1.面部及上臂皮管及其周围皮肤用硫柳汞 酊消毒。周围以消毒巾覆盖。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手术步骤: 1.面部及上臂皮管及其周围皮肤用硫柳汞 酊消毒。周围以消毒巾覆盖。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手术步骤: 2.切断皮管近端。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手术步骤: 3.将切断皮管处之臂部创面缝合,包扎。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手术步骤: 4.在鼻根部准备移植皮管之部位做一弧形 切口,分离皮下组织,并向下翻,使其创 面与皮管截断面之大小相等。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手术步骤: 1.双眼先涂以抗生素眼膏保护,面部0.1% 硫柳汞酊消毒。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手术步骤: 2.局部以1%普鲁卡因浸润麻醉。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手术步骤:
3.在前额部作上下两条皮肤切口,下缘切 口自眉内端开始,横过眉间沿对侧眉弓上 缘,直至颞侧发际。上缘切口自眉弓上缘 中点开始,先向上斜弯至前额发际中部, 然后沿发际向外延至颞侧发际(图1)。 游离两切口之间的皮下组织,在前额中部 的深度宣恰好在骨膜的表面。在外侧的深 度则应在颞筋膜的上面。游离时应注意保 持蒂部较厚。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手术步骤: 第一期手术:皮管成形术。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手术步骤:
1.左上臂内侧以0.1%硫柳汞消毒两遍。手 术野周围以消毒巾覆盖,用消毒钢尺量好 所需皮瓣的长度和宽度,如能取到 12cm×8cm则比较理想(上臂较瘦小或鼻 型较小,则可稍狭),然后用甲紫划出两 侧长度线。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注意事项:
5.臂部创面如较松,可将两侧皮下松弛后 对端缝合,否则按大小自大腿内侧取断层 皮片移植覆盖。然后上面覆以凡士林纱布 再用纱布加压包扎。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注意事项: 6.约7~10d解除包扎,拆除缝线。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注意事项:
第二期手术:第一期手术3周后,如创面 已完全愈合,即可在上臂已做成皮管之近 端,试用橡皮筋结扎到一定的紧度,观察 10min,皮管是否变色,如无色泽改变, 次日可延长结扎时间。如此每日结扎观察, 如能结扎1h左右,色泽仍无改变,说明血 液供应充足,可以进行第二期手术。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手术步骤: 2.切断皮管臂端,缝合臂部创口,包扎后 将上臂轻轻放下。该手臂的活动以后可逐 渐自行恢复。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手术步骤: 3.沿原缝合线剖开皮管,剪除皮下脂肪, 支除边缘瘢痕。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手术步骤: 4.以下操作程序,与用额部皮瓣进行鼻成 形手术相同。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注意事项:
4.在上下两切口的外侧端切断皮层,形成 皮瓣的远端。此时即可抬起皮瓣直至蒂部。 一般先观察数分钟,如皮肤色泽不变,有 持续出血,则表示该皮瓣移植时可有足够 的血液供应。用盐水纱布覆盖待用。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注意事项:
5.在面部、鼻缺损部的周围,仔细确定鼻 翼、鼻侧及鼻根的边缘,必要时用甲紫标 出。注意是否对称,然后用小圆刀沿标出 的边缘切开(图2)。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注意事项: 2.按甲紫标志,作两侧直线皮肤切口,深 达皮下脂肪。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注意事项: 3.分离两切口间的皮下组织,在皮下保留 部分脂肪。直至两侧切口间的皮肤完全游 离(图6)。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注意事项: 4.将皮瓣两侧切口向内翻转对合,用丝线 间断缝合,直至两端不能合拢之处(图 7)。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注意事项:
6.剥离切口至鼻缺损孔边缘之间的皮肤, 直至鼻缺损孔的周边部,将剥离之皮肤翻 向缺损处,皮肤的创面向外,将翻转之皮 瓣相互缝合,作为衬里(图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