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管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务处 辛程远
态度与态度改变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海德的平衡理论
理论的核心是两个假设: 理论的核心是两个假设: 在人们的认知系统中存在着“ 在人们的认知系统中存在着“趋向一致 或平衡)的压力” (或平衡)的压力” 不平衡结构趋向于转变成平衡结构” “不平衡结构趋向于转变成平衡结构”
教务处 辛程远
态度与态度改变
教务处 辛程远
认知 情感 意向
态度与态度改变
态度的概述
态 度 的 特 征
态度的针对性 态度的社会性 态度的协调性 态度的稳定性 态度的间接性
教务处 辛程远
态度与态度改变
态度的概述





有情感成分和倾向性
没有情感成分和倾向性 语言表现
教务处
辛程远
态度与态度改变
态度的概述





态度包括偏见
教务处 辛程远
态度与态度改变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态度的形成和改变,实际上就是个体的 社会化过程。 社会化过程。 家庭——父母、亲人 父母、 家庭 父母 社交活动——朋友 朋友 社交活动 社会群体——同学、同事 同学、 社会群体 同学
教务处 辛程远
态度与态度改变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顺从阶段 认同阶段 内化阶段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P表示认知的主体,O与X表示两个态度对象 肯定、正向的关系用(+)表示 否定、负向的关系用(-)表示
海德的平衡理论
O + P + O + P - + X P - + X P +
O - - O + + X P + X P -
O + - O - + X P - X P -
O - + O - - X X
教务处 辛程远
态度与态度改变
认知过程 心理过程 心 理 现 象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像等 情绪、情感
个性的倾向性 个性心理 个性的心理特征
需要、动机、兴趣、态度、 理想、信念等 气质、能力、性格
教务处
辛程远
态度与态度改变
本章介绍了态度的基本知识、 本章介绍了态度的基本知识、态度改 变理论以及态度改变的方法, 变理论以及态度改变的方法,对工作满意 度和组织承诺作了重点分析。 度和组织承诺作了重点分析。通过本章的 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态度的含义与特征, 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态度的含义与特征,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熟悉态度形成与改变 的过程及理论,测量态度和改变态度的方 的过程及理论, 法;掌握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的概念及 其影响因素, 其影响因素,以及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的 途径与方法。 途径与方法。
教务处 辛程远
态度与态度改变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态度形成与改变的过程
态度形成与改变的理论
教务处
辛程远
态度与态度改变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态度的形成过程指: 态度的形成过程指 从没有某种态度到具有某种态度 从简单的态度到复杂的态度 从不稳定的态度到稳定的态度 态度的转变过程指人的态度由旧变新的过程 态度的方向性转变,即质的变化 态度的方向性转变 即质的变化 态度强度上的变化,即量的转变 态度强度上的变化 即量的转变
态度与态度改变
态度改变与管理
教务处
辛程远
态度与态度改变
在工作面前,态度决定一切。没有不重要的工作,只有 不重视工作的人。不同的态度,成就不同的人生,有什么样 的态度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从而决定不同的结果。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 他们:“你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人抬头苦笑着说:”没看见吗?砌墙!我正在搬 运着那些重得要命的石块呢。这可真是累人啊...... 第二个人抬头苦笑着说:“我们在盖一栋高楼。不过这 份工作可真是不轻松啊...... 第三个人满面笑容开心地说:”我们正在建设一座新城 市。我们现在所盖的这幢大楼未来将成为城市的标致性建筑 之一啊!想想能够参与这样一个工程,真是令人兴奋。” 十年后,第一个人依然在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里 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可见,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折射着人生态度,而人生态···
教务处 辛程远
态度与态度改变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认知均衡理论
该理论认为: 该理论认为:促成态度改变的主要因素是态度 各认知信念间的不一致性。生理上, 各认知信念间的不一致性。生理上,有保持身 体内环境达到平衡的需要;心理上,同样也有 体内环境达到平衡的需要;心理上, 保持态度体系成均衡状态的需要。 保持态度体系成均衡状态的需要。如果各认知 信念间不一致,态度的均衡状态受到干扰, 信念间不一致,态度的均衡状态受到干扰,就 会驱使个体产生恢复平衡的动机性行为, 会驱使个体产生恢复平衡的动机性行为,就可 能使行为或态度发生改变。 能使行为或态度发生改变。
教务处 辛程远
态度与态度改变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认知均衡理论
海德的平衡理论
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教务处
辛程远
态度与态度改变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海德的平衡理论 海德认为,人类普遍地有一种平衡、和谐的需要。 特别是在情感方面,总存在着某些情感或评价之 间趋向于一致的压力。一旦人们在认识上有了不 平衡和不和谐性,就会在心理上产生紧张的焦虑, 从而促使他们的认知结构向平衡、和谐的方向转 化。人们喜欢完美的平衡关系,而不喜欢不平衡 的关系。
态度与态度改变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刺激- 刺激-反应及强化理论
根据学习的观点对态度进行讨论, 根据学习的观点对态度进行讨论,在态度的研 究中也称为学习理论。 究中也称为学习理论。 该理论认为, 该理论认为,态度同其他行为习惯一样是后天 习得的,人们能够像获得某种事实、概念、 习得的,人们能够像获得某种事实、概念、思 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一样去获得态度。 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一样去获得态度。态度的形 成和改变过程与学习的过程是一致的。 成和改变过程与学习的过程是一致的。
平衡依据
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 正,为平衡结构; 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 负,为不平衡结构。
8种P-0-X模式 教务处 辛程远
态度与态度改变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B
A-B-X模型 模型
A X
纽科姆提出, 纽科姆提出,A,B两个人对第三者X(人或事)产 两个人对第三者X 人或事) 生态度 A、B、X 构成体系 发生不平衡,在内部变化, 发生不平衡,在内部变化,发生态度改变 与海德理论在不均衡的认识上有差别, 与海德理论在不均衡的认识上有差别,海德认为 必须通过主体( 的认知体系调整, 必须通过主体(P)的认知体系调整,纽科姆认为 可能都是认知体系的主体。 A、B可能都是认知体系的主体。
教务处 辛程远
态度与态度改变
态度的概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认 情 意
知 感 向
对态度对象的了解和评价
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
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
教务处
辛程远
态度与态度改变
态度的概述
三种成分的关系 三种成分一般是相互协调的, 三种成分一般是相互协调的 但也可能不一致. 但也可能不一致 三种成分中认知成分是基础, 三种成分中认知成分是基础 情感成分是关键, 情感成分是关键,情感成分对 认知有调节作用. 认知有调节作用 一般认为, 一般认为,情感与意向的相 关程度高于认知与意向或情感 与认知的相关程度. 与认知的相关程度
教务处 辛程远
态度与态度改变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需要和愿望的满足与态度形成 知识和信息对态度形成的影响 个人所属团体对态度形成的影响 个性特点与态度形成 社会文化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教务处 辛程远
态度与态度改变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刺激- 刺激-反应及强化理论
理 论
认知均衡理论
教务处 辛程远
教务处 辛程远
态度与态度改变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内化阶段
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 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完全形成 或彻底转变自己的态度. 或彻底转变自己的态度. 内化阶段是人们的态度真正形成或彻底转化的阶 也是人的态度和行为最稳定、最持久、 段,也是人的态度和行为最稳定、最持久、较为系 统的阶段. 统的阶段.
教务处 辛程远
态度与态度改变
态度的概述




态度来自于价值, 态度来自于价值, 价值是态度的核心。 价值是态度的核心。
经济价值 科学价值 道德价值 艺术价值 政治价值 宗教价值
教务处 辛程远
态度与态度改变
态度的概述
态度与行为
通常情况下态度与行为是 一致的, 一致的,有些情况下态度 与行为表现不一致。 与行为表现不一致。
教务处 辛程远
态度与态度改变
态度的概述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态度测量
改变态度的方法
教务处 辛程远
态度与态度改变
态度的概述
态度的定义 态度的成分 态度的特征 态度与行为
教务处 辛程远
态度与态度改变
态度的概述
态度是一个人对某一特定对 象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结构, 象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结构,它使 人的心理处于准备状态,具有行为 人的心理处于准备状态, 的倾向性。态度包含认知、 的倾向性。态度包含认知、情感和 意向三种成分。 意向三种成分。
教务处 辛程远
态度与态度改变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认同阶段
认同指个人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 认同指个人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 态度逐渐与他人相一致的过程. 态度逐渐与他人相一致的过程. 他人或团体的观点、信息、 他人或团体的观点、信息、态度和行为是否有吸 引力,是认同的重要条件;而认同又是内化的前提, 引力,是认同的重要条件;而认同又是内化的前提, 是形成与转变个体的信念和态度的重要环节. 是形成与转变个体的信念和态度的重要环节.
过 程
凯尔曼 (Kelmlar) ) 三个阶段
教务处 辛程远
态度与态度改变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顺从阶段
顺从指个人为了获得奖励或避免惩罚,按照社会的要求,群 顺从指个人为了获得奖励或避免惩罚,按照社会的要求, 体的规范或别人的意志而采取的表面服从的行为. 体的规范或别人的意志而采取的表面服从的行为. 这一阶段人的态度和行为的特点: 这一阶段人的态度和行为的特点: 态度受外部压力或诱惑的影响. 态度受外部压力或诱惑的影响. 表面上顺从,但内心并不服. 表面上顺从,但内心并不服. 服从行为往往是暂时性的,有监督就服从,无监督就违反. 服从行为往往是暂时性的,有监督就服从,无监督就违反. 从被迫服从,逐渐形成习惯,可能转化为自觉服从. 从被迫服从,逐渐形成习惯,可能转化为自觉服从.
教务处 辛程远
态度与态度改变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态度改变模式
刺 信息的传播 注 意 了 解 接 受

教务处 辛程远
态度与态度改变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在态度的变化过程中, 在态度的变化过程中,个体可通过联想作 用来获得一些信息和情感资料, 用来获得一些信息和情感资料,从而使态 度得以形成和巩固。 度得以形成和巩固。 强化作用也具有重要意义。态度所支配的 强化作用也具有重要意义。 行为结果,能给人们带来鼓励、 行为结果,能给人们带来鼓励、赞赏或是 心理的满足。 心理的满足。对这种结果的体验使人们的 态度与行为得以形成与巩固。 态度与行为得以形成与巩固。
态度是行为反应的心理倾向 行为是对态度对象的具体反应
教务处 辛程远
态度与态度改变
态度的概述
认知

度 影 响 因 素
情感
意向
态度本身 的协调性
态度的强烈程度 态度与动机的冲突 情景的压力 行为影响态度
教务处 辛程远


态度与态度改变
态度的概述
态度的功能 态度与学习效率 态度与工作效率 态度与社会认知及判断 态度与人的忍耐力 态度与团体的相容和凝聚力 态度的激励作用
偏见是一种不正确的态度, 偏见是一种不正确的态度 指某个人对人、对己、 指某个人对人、对己、对 事、对团体等所持有的缺 乏事实根据的态度。 乏事实根据的态度。偏见 可以通过肯定的态度表现 出来, 出来,也可以通过否定态 度表现出来。 度表现出来。
教务处 辛程远
态度与态度改变
态度的概述
偏见产生的原因及主要特征: 偏见产生的原因及主要特征: 偏见往往是以有限的或者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 础。 导致偏见的因素很多,像晕轮作用、先入为主、 导致偏见的因素很多,像晕轮作用、先入为主、 自傲或自卑等。 自傲或自卑等。 持偏见者的思想方法是主观片面的, 持偏见者的思想方法是主观片面的,带有偏见的 人不能辨证地、发展地和实施求是地看问题。 人不能辨证地、发展地和实施求是地看问题。 带偏见的个体特点是容易走极端,或没有主见、 带偏见的个体特点是容易走极端,或没有主见、 易从众、人云亦云,或固执己见,缺少灵活性。 易从众、人云亦云,或固执己见,缺少灵活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