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习题精选

合集下载

王安石变法练习题

王安石变法练习题

王安石变法练习题王安石变法练习题1.庆历新政夭折后,王安石曾呈送长达万言的《言事书》给谁,倡导变法A.宋太宗B.宋仁宗C.宋神宗D.宋哲宗2.宋神宗即位后,王安石在谈到变法设想时认为北宋国家贫困的症结在于A.开支过多B.土地兼并C.水利不兴D.生产过少3.王安石是以什么身份主持变法的A.宰相B.参知政事C.枢密使D.地方官4.保甲法的特点是A.兵农分离B.寓兵于农C.寓农于兵D.兵将分离5. 王安石变法期间,负责监督武器制造的部门是A.枢密院 B.军器监 C.参知政事 D.兵部6.王安石改革科举制,增设的科目是A.明经B.明法C.诗赋D.进士7.王安石认为解决北宋贫弱现状的主要办法是A.“因天下之力以生产天下之财”B.“摧制兼并”,阻抑“侵牟”和“蚕食细民”C.“为之修其水土之利”D.“清查瞒田”并“据其纳税”8.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先急”,他的“理财”措施的主要目标是A.调整封建国家与大官僚、大地主之间的关系B.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与庶族的关系C.调整大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之间的关系D.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9. 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

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在于A.抵御西夏与辽的军事进攻B.平息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C.加强禁军对地方的控制D.增强同大地主、大官僚斗争的力量10.王安石变法直接触犯大官僚利益的内容是A.免役法、青苗法B.免役法、方田均税法C.青苗法、方田均税法D.方田均税法、保甲法11.在王安石新法推行过程中,最大阻力来自A.大地主B.中小地主C.农民D.皇室12在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引起隐匿田亩,逃避赋税之人最激烈反对的是A.均输法B.市易法C.方田均税法D.青苗法13.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以摆脱严重的社会危机。

请问:当时社会危机有哪些表现?王安石变法涉及财政、军事、教育等多方面,请概述其中有关教育改革的措施。

王安石变法练习题答案

王安石变法练习题答案

王安石变法练习题答案1.B 新政夭折后,王安石给宋神宗呈送了《万言书》,要求变法,但没有引起宋神宗的重视。

2.D 安石认为:国家贫困的症结不在于开支过多,而在于生产过少,生产少则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

3.D 题属于基础题。

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4.B 甲法规定,保丁农闲时练兵,平时参与维护地方治安,战时编入军队作战。

5.B A项“枢密院”是中央决策机构,c项“参知政事”是副相,D项“兵部”是管军事的;符合题意的是B项“军器监”。

6.B 改革科举制度,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

7.A 石认为:国家贫困的症结不在于开支过多,而在于生产过少,生产少则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

8.A 主要考查学生分析与理解水平。

“理财”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

从其措施如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等方面看,主要是调整国家与大官僚、大地主之间的关系。

9.B 题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寇乱”两字的含义。

“寇乱”指人民的反抗,特别是农民阶级的斗争。

材料中反映王安石实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在于“寇乱息”,即平定农民起义.10.B “青苗法”是对农业来说的,“保甲法”是对国家军力来说的A、C、D三项中有此两法,故排除。

符合题意的是B项“免役法、方田均税法”。

课外延伸11.A 此题旨在考查再现史实的水平。

因为新法触犯了大地主官僚利益。

遭到他们的反对,王安石变法遇到极大阻力。

司马光任宰相后,新法被废除。

12.C 方田均税法规定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照每户占有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不得例外,这对官僚、地主既得利益打击很大,从而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

13. 第一问“危机”是回答背景,第二问回答“措施”,第三问要回答自己的看法。

答案:表现: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持续;冗官、冗兵、冗费,辽和西夏的威胁措施: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

看法:有利于教育发展;有利于人才选拔。

14.(1)①夷狄骄盛:辽、西夏对宋实行战争;②寇盗横炽:农民起义;③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

高考历史王安石变法专题训练

高考历史王安石变法专题训练

高考历史王安石变法专题训练王安石变法专题训练:选择题1.王安石认为宋神宗对改革的态度是“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即羹何由有熟也?”由此,可以断定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宋神宗急功近利B.宋神宗动摇不定C.宋神宗反对变法D.宋神宗软弱无能2.【改编】据史书记载,王安石变法时,“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所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

王安石变法有利于上述现象出现的有( )A.保甲法B.方田均税法C.农田水利法D.改革科举制3.王安石变法中,引起藏匿土地、逃避赋税的大地主大官僚最激烈反对的是:( )A. 均输法B. 市易法C. 方田均税法D. 青苗法4.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 )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将兵法④市易法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A.废除了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B.太学教科书的内容是儒家经典C.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D.严格“恩荫”制,防止垄断官位6.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 ( )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将兵法④市易法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7.保甲法的特点是 ( )A.兵农分离B.寓兵于农C.寓农于兵D.兵将分离8.下图中工程的主要功能是( )A.运输B.灌溉C.引用D.防洪9.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是以军事为主,其原因不包括 ( )A.社会背景的需要B.本人经历的体会C.历史经验与教训D.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10.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变法时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唯恐不迨。

”司马光的说法( )A. 完全是保守势力的政治攻击B. 实事求是地反映了现实问题C. 既是政治攻击也反映了客观问题D. 只是代表了其个人的偏见11.观察下图,图中现象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A.强化了中央集权B.造成冗兵冗费C.削弱了武将权力D.增强了军队战斗力12.“皇祐二年(1050年),两浙路大饥荒,道有饿殍,饥民流移满路。

王安石变法试题

王安石变法试题

王安石变法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12.0分)1. 王安石说:“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何治安之世存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也。

”下列各项评述,符合引文内容与史实的是A.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国兴关键,他注重任人唯贤B.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国兴关键,但变法用人不当C.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国兴关键,他加强保甲制度D.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国兴关键,但变法只重经济2. 王安石变法在时间维度上是北宋中期对北宋初期以来社会问题的回应,在空间维度上是南方派系对北方派系的斗争。

在空间维度上,下表中论据选用正确且论证过程合理3.青苗法实行之后,韩琦上书宋神宗,指出青苗法的实行给社会带来了巨大危害。

对此,宋神宗说:“琦真忠臣,虽在外,不忘王室。

朕始谓可以利民,不意乃害民如此,出令不可不审。

”宋神宗的态度表明他( )A.重视收集地方官员对变法的看法B.对推行青苗法的态度产生了动摇C.已经对王安石的变法失去了信心D.对保守派的反对意见仍置之不理4. “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

今通一路之有无,贵发贱敛,以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

”这段材料反映的情况是下面哪一个法令实行的原因()A.青苗法B.市易法C.方田均税法D.募役法5.王安石变法直接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的内容是A.免役法、青苗法B.免役法、方田均税法C.将兵法、方田均税法D.保甲法、方田均税法6.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改革科举制度,增设“明法”新科,考试内容是律令、《刑统》大义和断案.凡在“明法”考试中被录取的,即由吏部列入备用的司法人员的名单当中,其名次列在及第进士之上。

“明法”新科的设立A.破坏了科举制度的基本原则B.选拔了变法需要的人才C.反映北宋开始以法家思想治国D.滋长了官场腐败7.宋代官制分官,职,差遣三种,只有得到“差遣”了才能掌握实权,南宋史尧弼描绘道:“无其事虚设其官,无其功而空食其禄。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4.2王安石变法练习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4.2王安石变法练习

1、“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拜参知政事。

七月行均输法。

九月行青苗法。

闰十一月行农田水利法。

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

四年二月改革科举。

十月行募役法。

行太学三舍法。

”揭示了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哪一方面原因()A.触犯了大贵族大官僚的利益B.变法推行操之过急C.没有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D.变法严重损害农民的利益2、王安石变法中,立足于平抑物价、抑制大商人控市场的政策是()A.市易法 B.募役法 C、方田均税法 D.青苗法3、《宋史·王安石传》: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

”上以为然,……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

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色好,分为五等。

以地之等,均定税数。

以上材料涉及王安石变法的法令是()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农田水利法④方田均税法A.①② B.②③④C.②④ D.①②③④4、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作用的表述中,最准确的是()A.挽救了北宋统治危机B.解除了辽和西夏的威胁C.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D.增加了财政收入,解除了财政危机5、王安石变法中的“募役法”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表现出的最大作用是()A.限制了官僚地主在经济上的特权B.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D.商品经济发展使封建赋税由实物形态向货币形态转化6、王安石说:“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致不如古。

”为解决这一问题,王安石变法时所采取的措施是()A.整顿太学,重新编撰教科书B.实行糊名法,防止考官舞弊C.由皇帝直接控制录取权 D.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7、王安石变法中的市易法规定:由政府拨出巨款设市易务,平价收购商贩不易脱售的货物,等到市场缺货时再卖出。

商贩可向市易务交纳抵押品以成批赊购货物。

半年出息一分。

下列对市易法的看法正确的有()①是利用国家权力干预经济②目的在于限制大商人操纵市场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稳定物价和调节市场④政府能增加财政收入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D. ①②③④8、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变法时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唯恐不迨。

最新北宋王安石变法单元试题[试题][人教版]

最新北宋王安石变法单元试题[试题][人教版]

单元测1.北宋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

”这表明北宋政府(A.B.C.D.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的特权解析:答案:C2.北宋司马光向神宗皇帝进《弹奏王安石表》中说:“臣之于王安石,犹冰炭之不可共器,若寒暑之不可同时。

”这主要是因为变法(A.对科举制和B.C.D.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解析:答案:D3.北宋中期,兴起变法运动的主要原因是(①北宋统治黑暗腐朽②财政危机的困扰③地方割据势力的威胁④阶级矛盾的突A.①②③④B.C.③④D.②④解析:答案:D4.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年迈之人),不识干戈”。

这说明澶渊之盟(A.B.C.D.使宋辽维持了长久的和平解析:答案:D5.王安石变法中直接增强国家防御力量的措施是(A.募役法B.C.保甲法D.青苗法解析:答案:C6.北宋统治者实行更戍法的直接目的是(A.B.C.防止地方专D.防止武将专权解析:答案:D7.下列关于免役法实施后起到的作用,表述有误的是(A.B.C.D.贫苦人家的免役钱少,可以轻松支付解析:答案:D8.王安石变法时改革科举制度,设明法科,专考(①经义②时务策③律令A.①②③B.C.①②D.①②③④解析:该题的解题关键是弄清王安石改革科举制的措施。

如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答案:B9.下列对王安石变法教育方面的变革的表述,错误的是(A.B.C.D.废除了科举考试的制度解析:王安石变法教育方面的变革是为变法服务的,教育内容更加务实,但选拔官吏的主要方式还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1905答案:D10.王安石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最根本的相同点在于(A.变法目的B.C.变法结果D.变法影响解析:答案:A11.南宋朱熹认为,王安石“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

卒之群奸肆虐,流毒四海”。

一位史学家评论道:“朱熹的看法有一定依据。

王安石变法习题精选教学内容

王安石变法习题精选教学内容

王安石变法习题精选历史(选修1) 王安石变法习题精选一:选择题1、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

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

下列各项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A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 B 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C 降低将官地位,疏远将兵关系D 削弱相权2、北宋建立后,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以集中军权为首,这是因为( )A 巩固统治,恢复封建秩序B 先易后难,经济问题复杂C 赵匡胤是后周统兵大将D 北方游牧民族威胁中原3、导致北宋中期财政危机严重的最重要原因是( B )A 土地兼并严重B 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负面影响C 财政管理紊乱D 北方游牧民族经常南下袭扰中原4、辽宋间澶渊之盟使( )①双方维持了较长期的和平关系,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②贸易往来频繁,有利于经济的发展③技术和文化交流加强,促进双方的进步④北宋负担加重,激化了社会矛盾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④D ①②③④5、庆历新政的内容不包括( )A 严格官吏升迁、考核制度B 限制官僚子弟及亲友“恩荫”做官C 裁并州县,减轻徭役D 改革科举,专考经义和时务策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6、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家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

”这表明北宋政府( )A 采取抑制土地兼并、重农抑商的政策B 减轻农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C 纵容土地兼并以便筹集军费D 力图搜刮百姓充实国库7、王安石认为,为了使农民从事生产,必须( )①抑制兼并②减轻农民徭役③耕敛时节给农民补助④兴修水利⑤实行连坐法,同保之人互相监督、检举A ①②③④⑤B ①②③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8、王安石设想其变法的理财方针是:“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有( )①清查逃避土地税的“隐田” ②向享有特权的官僚地主征收免役钱③寓兵于农,减少军费开支④向农民贷款收取20%的利息A ①②B ②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9、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引起了隐匿田亩、逃避赋税之人最激烈反对的是( ) A.均输法 B 市易法 C 方田均税法 D 青苗法10、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之急”,他“理财”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 调整封建国家与官僚大地主之间的关系B 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与庶族的关系C 调整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之间的关系D 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11、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同之处有( )①加强对人民的控制②限制了官僚和地主的利益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④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A ①②③B ②③C ③④D ②③④12、王安石变法中“市易法”规定:由政府拨出巨款设“市易务”,平价收购不易脱售的货物,等到市场缺货时再卖出。

王安石变法习题

王安石变法习题

选修1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1.右图人物是“杯酒释兵权”的设计者,他对土地兼并的态度是()A.限制土地兼并B.“不抑(土地)兼并”C.土地收归国有D.制止土地买卖2.宋太祖下列改革措施中因果联系不正确的是()A.行政权改革---机构重叠---财政困难B.财政权改革---机构臃肿---财政困难C.军权改革---兵将不识---战斗力削弱D.军权改革---藩镇消失---外部威胁消失3.宋太祖赵匡胤剥夺了功臣宿将的兵权后,鼓励他们“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

”他主要是为了()A.巩固专制统治B.奖赏功臣名宿C.鼓励土地兼并D.扩大地主队伍4.北宋初年,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主要是因为()A.陈桥兵变B.唐后期藩镇割据C.唐末农民战争D.五代的频繁更替5.北宋初年实行“更戌法”,产生的后果是()A. “寇乱息而威势强矣B. “兵无常帅,帅无常兵”C. “方镇相望于内地”D. “老弱事耕稼,丁壮从征役”6.下列哪些是由于北宋过分加强中央集权所带来的结果()①官僚机构庞大,行政效率低下②官员冗滥,国家财政开支大③兵将配合不力,战斗力下降④地方财政困难,物质基础薄弱A.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④7.北宋经常换防各地驻屯军队的目的是()A.加强对将士的防范B.增强军队的战斗力C.提高将士的积极性D.提高抵御外敌的能力8.北宋初年所设参知政事的目的在于()A.使调兵与统兵权相互牵制B.加强对带兵将士的防范C.取消宰相对军事与财政的支配权D.帮助皇帝管理国家的财政大全9.对于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基本评价是()A.弊大于利B.利大于弊C.利弊相当D.有利无弊10.导致北宋中期财政危机的根源是()A.辽夏经常攻宋B.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C.土地兼并严重D.财政入不敷出11.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是以军事为主,其原因不包括()A.社会背景的需要B.本人经历的体会C.历史经验与教训D.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12.导致北宋初期阶级矛盾激化的主要原因是()A. “杯酒释兵权”B. “庆历新政”C. “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

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1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精选同步习题(解析版)

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1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精选同步习题(解析版)

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1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精选同步习题(解析版)一、选择题1.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

”这表明北宋政府A.采取抑制土地兼并、重农抑商的政策B.减轻农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筹集军费D.力图搜刮百姓钱财充实国库2.关于王安石变法中均输法的评述,正确的是①使物资需求和供应得到了很好的配合②减轻了纳税户的负担③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操纵④保证了农业生产时间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④3.王安石说:“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纷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

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

……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

”由此可见他A.主张儒佛合一B.抨击当朝统治C.抨击科举制度D.注重经义策论4.王安石说:“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何治安之世存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也。

”下列各项评述,符合引文内容与史实的是A.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国兴关键,他注重任人唯贤B.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国兴关键,但变法用人不当C.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国兴关键,他加强保甲制度D.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国兴关键,但变法只重经济5.北宋中期封建统治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具体表现在①土地兼并现象严重②农民反抗斗争此起彼伏③冗官冗兵冗费④少数民族的威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6.有一次司马光批评王安石“不过头会箕敛,以尽民财;民皆为盗,非国之福”,王安石反驳道:“善理财者,不加赋而上用足。

”司马光回击道:“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则在官。

”两人争论问题的实质是A.如何解决国库空虚的问题B.藏富于国还是于民的问题C.财富是否均调分配的问题D.是否苛法重税于民的问题7.《悲剧,从丢失民心开始》一书认为:(王安石)下令各地必须贷出多少钱,给下面下指标,这样一来地方官就硬性摊派了,除了一般的农民要贷款,连中农、富农、地主也都必须接受贷款。

【高二年级历史王安石变法练习题(附参考答案)】王安石变法如果成功

【高二年级历史王安石变法练习题(附参考答案)】王安石变法如果成功

【高二年级历史王安石变法练习题(附参考答案)】王安石变法如果成功一、选择题1.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先急”,其“理财”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调整封建国家与大官僚大地主之间的关系B.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与庶族的关系C.调整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之间的关系D.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解析:王安石的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均输法,是其“理财”的主要措施,这些措施都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

答案: A2.关于王安石变法中均输法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使物资需求和供应得到了很好的配合②减轻了纳税户的负担③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操纵④保证了农业生产时间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④解析:均输法依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采购物资,既减轻了纳税户的负担,又打破了大商人垄断市场的局面。

答案: C3.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既可以限制高利贷盘剥,又能增加政府收入的是( )A.青苗法B.募役法C.方田均税法D.农田水利法解析:在变法以前,对农民进行高利贷盘剥的主要是大地主,而青苗法规定由政府向农民借贷,从而限制了高利贷盘剥。

答案: A4.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

”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是( )A.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B.平息农民的反抗斗争C.解除外部威胁D.打击朝廷内的腐朽势力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并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首先清楚“寇乱息”指的是“农民起义得以平息”之意,其次明确王安石将平息农民起义作为保甲法取得成功的标志,由此可以推知王安石变法推行的保甲法的主要目的在于平息农民的反抗斗争。

答案: B5.王安石变法中,为了解决北宋初期以来“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局面而采取的措施是( )A.保甲法B.保马法C.将兵法D.设军器监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及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将兵法是设“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每将置正将一人,专管训练,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战斗力有所加强。

王安石变法测试题

王安石变法测试题

王安石变法测试题1.右图为宋太祖赵匡撤画像,他对土地兼并实行的措施是A、抑制B、禁止C、放任D、鼓励2.北宋中期各种矛盾十分尖锐,其中主要有①阶级矛盾②民族矛后③统治阶级内部矛盾A、①B、①③C、②③D、①②③北宋中期逐渐形成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请回答3~8题。

3.北宋初期增强中央集权的主要体现有①集中军权②集中行政权③集中财政权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4.北宋之所以会出现中期的“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归根到底应与谁相关A.赵匡胤B.宋仁宗C.范仲淹D.宋神宗5.北宋“积贫积弱”发展到比较严重的水准,北宋的统治将岌岌可危是在A宋太祖时期 B.宋神宗时期 C.宋仁宗时期 D.宋高宗时期6.北宋形成冗官局面的原因不包括A实行“分化事权”的办法 B.增加科举录取的名额C.实行“恩荫”制度D.发展中小地主的势力7.宋太祖增强中央集权主要目的是A吸取唐朝灭亡的教训 B.巩固统治 C.抗击辽和西夏的进攻 D.镇压农民起义8.下列相关擅渊之盟说法准确的是①宋辽之间实行②辽每年送给宋岁币③在今天的河南濮阳实行④这是宋朝“冗兵、冗费”的体现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随着局势的严重,到宋仁宗时实行庆历新政。

请回答9~10题9.右图所示之人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心态在北宋实行改革,改革是A.安石变法B.庆历新政C.仁宗变革D.军事改革10.庆历新政最终以失败而结束,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B.损害大地主、大官僚利益C.与统治者的要求不符D.用人不当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右图)得以重用,主持变法。

请回答11~13题。

11.王安石主持变法的身份是A.宰相B.参知政事C.三司使D.市舶使12.王安石认为北宋国家贫困的症结在民不富,他提出的措施是A.巩固统治B.改革吏治C.增加赋税D.发展经济13.王安石主持变法的时问是在A. 1043年B. 1068年C. 1069年D. 1074年14.王安石变法中为解决皇族、王室和中央政府的物资需求和供应问题而实行A方田均税法 B.市易法 C.免役法 D.均输法15.北宋政府为了推行市易法在都城设立A.市舶使B.三司使C.市易务D.参知政事16.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既能够限制高利贷者又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是A.青苗法B.募役法C.方田均税法D.农田水利法17.王安石变法中保甲法的作用有①增强了对人民的控制②抵御了少数民族的进攻③巩固统治④减少了军费开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8.使北宋武器的质量和数量大大得以改善的措施是A.保甲法B.保马法C.将兵法D.设军器监为了更好地实行变法,王安石也非常注重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王安石变法试题

王安石变法试题

“王安石遗规”是( )
A. 将兵法
B. 保甲法
C. 保马法
D. 均输法
11. “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
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
革重点在于( )
A. 分散宰相权力 B. 加强皇权
C. 加强军事实力
D. 增加财政收入
D. 解决“恩荫”选官的弊端
8. 《宋史》载,有某位官员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治天下譬如居室,敞则修
之,非大坏则不更造也。”这表明此官员( )
A. 支持变法,主张新制
B. 否定任何形式的改革
C. 主张变法应循序渐进
D. 主张变法应选择时机
9. 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理由是“上户自足,无假(借)官钱,而强与之,使出
他评价的是( )
A. 青苗法
B. 均输法
C. 保马法
D. 募役法
24. 公元十一世纪早期,如果你是大户官僚,则可能面临 ( )
A. 通过“恩荫”获得官职
B. 越是富裕交纳的免役钱越多
C. 按照政府丈量出来的田亩数交税
D. 单纯享受免税特权
25. 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变法时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
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不足为天下之公患也,患在治财无道耳”。
以下观点与王安石此论无关的是( )
A. 主张国家财政同社会生产紧密联系
B. 认为财政困难的原因是治财无道
C. 提出改革国家经济制度的思想
D. 认为增加财政收入是拯救危机的关键
3. 王安石说:“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纷然,莫肯承听,
苗之令行

王安石变法专题训练

王安石变法专题训练

高中历史选修Ⅰ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专题训练【第一部分】选择题:1.宋太祖采取的措施中最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藩镇割据局面的是: ( ) A.削夺朝中大将兵权 B.用儒家思想束缚官吏C.派文臣管理地方政事 D.将地方财政权收归中央2.导致北宋中期财政危机出现的根源是:()A.辽夏经常攻宋B.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C.土地兼并严重D.皇室浪费惊人3.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关键问题是:()A.辽、夏的威胁B.土地荒芜、水利废毁C.国家财政入不敷出D.官僚地主隐瞒田产,逃避税收4.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500多万缗,“民贫乏食”而反,造成这种危机的根源是:A.经济衰退B.起义频繁C.兵力不足D.吏治腐败()5.造成“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的主要原因是:() A.官员数量增加B.北宋统治者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C.王安石变法的结果 D.政府赏赐大量田地给朝中大将6.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北宋长期与辽、夏并立,其原因是:()A.国防空虚B.豪强争权C.藩镇割据D.分封诸侯7.“冗官、冗兵、冗费”是造成北宋长期“积贫积弱”局面的原因之一,这说明:()A.兵不在多在勇B.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C.政治改革要有强大的经济后盾 D.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弊大于利8.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

”这表明北宋政府:()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B.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C.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 D.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9.1043年宋仁宗任用范仲淹进行改革,其中心内容是:()A.整顿军队B.改革财政C.改革科举D.整顿吏治10.北宋王安石变法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A.加强军事力量B.富国强兵C.整顿吏治 D.打击土地兼并11.王安石在对宋神宗谈变法设想时,认为北宋国家贫困的症结是:( ) A.开支过多B.土地兼并C.水利不兴D.生产过少12.王安石变法中颁行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主要解决的问题是:()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限制大地主的利益C.鼓励发展农业生产D.巩固加强中央集权13.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问题无关的是:()A.青苗法B.募役法C.将兵法D.市易法14.在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引起隐匿田亩、逃避赋税之人最激烈反对的是:()A.均输法B.市易法C.方田均税法D.青苗法15.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

王安石变法试题

王安石变法试题

王安石变法最新试题一. 选择题1.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者田连阡陌,为国家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

”表明北宋政府:()A.采取抑制土地兼并、重农抑商的政策 B .减轻农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筹集军费 D .力图搜刮百姓充实国库2.《宋史》记载:“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累百万。

”对该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辽、西夏与宋朝的边境贸易增多 B .北宋朝廷的财政负担逐渐加剧C.战争增多使北宋军队数量大增 D .宋仁宗已下定决心进行财政改革3.王安石变法中的“市易法”规定:由政府拨出巨款设“市易务”,平价收购商贩不易脱售的货物.等到市场缺货时再卖出。

商贩可向“市易务”交纳抵押品成批赊购货物,半年出息一分。

对“市易法”的看法正确的有:()①是利用封建国家权力干预经济②目的在于限制大商人操纵市场③在—定程度上可以稳定物价和调节市场④政府能增加财政收入A.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D. ①②③④4.北宋时期一首诗写道:“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

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主要称赞王安石变法中的: ( )A.农田水利法 B .青苗法 C .方田均税法 D .募役法5.修建于北宋中期的福建莆田木兰陂工程,既能抵御海潮,又能灌溉农田。

这一成就与王安石变法哪一措施有关:()A.青苗法 B .募役法 C .农田水利法 D .方田均税法6.下列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哪一项与唐代的“庸”相似:()A.青苗法B. 募役法C. 方田均税法D. 保甲法7.“熙宁( 宋神宗年号 ) 青苗取息二分,提举使复以多散为功,遂立各郡定额,而有抑配(强制分配)之弊。

”反映的是:()A.政府积极帮助农民解除高利贷负担B. 官吏以青苗法作为聚敛财富的手段C.官府不向农民提供所需贷款和种子D. 新法打击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8.王安石变法所触及的主要矛盾是:()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 封建国家和大地主阶级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D. 官僚地主和中小地主的矛盾9. 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年迈之人),不识干戈”。

王安石变法练习题

王安石变法练习题

王安石变法练习题单元练习王安石变法1.(2010.山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以诗赋记诵求天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材料二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4分)(2)材料二体现了王安石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6分)2.(2009。

辽宁)材料一北宋初年规定:租佃土地须“明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

俟收成,契约分,无致争讼”。

如有纠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

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诏:“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旧条:私下分田客(佃户)非时不得起移,如主人发遣,给予凭由,方许别往。

多被主人折勒,不放起移。

自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各取稳便。

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

如果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

”——摘自《续资治通鉴》等材料二知大名府韩琦言:“臣准散青苗诏书,务在惠小农,不使兼并乘急以要倍息,而公家无所利其入。

今所立条约,乃自乡户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许增借。

”——摘自《宋史。

食货志》(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其中制度规定的目的。

(10分)(2)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相关制度规定的历史背景。

(5分)3.(2009。

广东)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是通过限制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和通过政府利用商人专营某些商业行业,来获取财政收入,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变法较多地反映中小地主和中小商人的要求,尤其是南方地主和商人的要求┅┅总的来说,变法是代表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一种主张,其主流应该肯定。

——据《王安石变法与商品经济》材料二王安石不应算做是中小地主的政治代表,使用大、中、小地主代表以及革新派、守旧派等概念,都不能确切反映当时的客观史实,应该分为官户、乡村上户和坊廓上户(北宋文献中的概念)三个阶层。

历史ⅰ人民版王安石变法试题

历史ⅰ人民版王安石变法试题

历史ⅰ人民版王安石变法试题【一】选择题〔20题,40分〕1、北宋中期封建统治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具体表现在①土地兼并现象严重②农民反抗斗争此起彼伏③冗官、冗兵、冗费④少数民族的威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对北宋中期形势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①社会经济停滞不前②阶级矛盾尖锐③民族间矛盾尖锐④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3、“今那么西戎已叛,屡丧边兵;北虏愈强且岁币。

”这一材料说的是A阶级矛盾十分尖锐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C冗兵现象突出D少数民族威胁北宋安全4、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造成了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这说明A强化国家机器才能保障改革的进行B改革必须强化中央集权C政治改革要注意精兵简政D 加强中央集权必然增加官吏数量5、宋朝集中军权的举措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防止地方割据B巩固皇权C增强军队的战斗力D扩大了官僚机构6、庆历新政的核心措施是A增强财政收入B减轻民众负担,缓和阶级矛盾C整顿吏治D重视农业7、北宋集中军权的背景是A官僚机构腐败B吸取唐朝藩政割据的教训C强化专制皇权D军权、行政权、财政权三权分立8、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先急”,他“理财”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调整封建国家与大官僚大地主之间的关系B、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与庶族的关系C、调整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之间的关系D、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9、北宋与辽、西夏交战中,连遭败绩,其原因有①北宋兵员不足②军队素质低下③将帅权力太大④将帅指挥受阻多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10、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的原因是①社会矛盾尖锐,统治危机加深②王安石积极主张变法③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局面④庆历新政夭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1、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意图是A进一步削弱地方割据势力B改革科举选拔人才C增加国家军事力量,抵制少数民族侵扰D解决中央财政困难,实现富国强兵12、范仲淹改革与王安石变法的相同之处不包括A改革背景相同B改革措施相同C改革性质相同D改革结果相同13、有关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铲除了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基础B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C导致政府机构重叠,开支庞大D使军队战斗力大大提高14、王安石变法同孝文帝改革影响的相似点有①都促进了经济发展②都有利于民族融合③都加速封建化进程④都有利封建统治的巩固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①④15、北宋王安石变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A加强北宋政权的军事力量B解决北宋政权的财政困难C削弱北宋地方割据势力的实力D改革科举制度,扩大封建统治基础16、以下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表达了“因天下之利以生天下之财”和“民不加赋而国用足”思想的有①青苗法②农田水利法③方田均税法④市易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17、有关王安石变法的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A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B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C军事实力也有所增强D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18、王安石变法中,改革科举制度,它产生的主要作用是A强化人们的法制意识B考试成绩优秀者,可以直接做官C巩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D选拔大量有真才实学的人才19、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A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利益B用人不当,新法危害百姓C保守派上台执政,坚决反对新法D政令不畅,地方官僚不执行新法20、王安石变法的许多措施都是在激烈争论中推行的,主要有①青苗法②蓦役法③均输法④保甲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二】非选择题21、〔18分〕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安石出《青苗法》使辙熟议,曰:“有不便,以告勿疑。

王安石变法习题精选

王安石变法习题精选

历史(选修1) 王安石变法习题精选一:选择题1、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

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

下列各项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A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 B 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C 降低将官地位,疏远将兵关系D 削弱相权2、北宋建立后,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以集中军权为首,这是因为( )A 巩固统治,恢复封建秩序B 先易后难,经济问题复杂C 赵匡胤是后周统兵大将D 北方游牧民族威胁中原3、导致北宋中期财政危机严重的最重要原因是( B )A 土地兼并严重B 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负面影响C 财政管理紊乱D 北方游牧民族经常南下袭扰中原4、辽宋间澶渊之盟使( )①双方维持了较长期的和平关系,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②贸易往来频繁,有利于经济的发展③技术和文化交流加强,促进双方的进步④北宋负担加重,激化了社会矛盾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④D ①②③④5、庆历新政的内容不包括( )A 严格官吏升迁、考核制度B 限制官僚子弟及亲友“恩荫”做官C 裁并州县,减轻徭役D 改革科举,专考经义和时务策6、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家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

”这表明北宋政府( )A 采取抑制土地兼并、重农抑商的政策B 减轻农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C 纵容土地兼并以便筹集军费D 力图搜刮百姓充实国库7、王安石认为,为了使农民从事生产,必须( )①抑制兼并②减轻农民徭役③耕敛时节给农民补助④兴修水利⑤实行连坐法,同保之人互相监督、检举A ①②③④⑤B ①②③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8、王安石设想其变法的理财方针是:“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有( )①清查逃避土地税的“隐田” ②向享有特权的官僚地主征收免役钱③寓兵于农,减少军费开支④向农民贷款收取20%的利息A ①②B ②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9、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引起了隐匿田亩、逃避赋税之人最激烈反对的是( )A.均输法 B 市易法 C 方田均税法 D 青苗法10、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之急”,他“理财”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 调整封建国家与官僚大地主之间的关系B 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与庶族的关系C 调整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之间的关系D 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11、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同之处有( )①加强对人民的控制②限制了官僚和地主的利益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④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A ①②③B ②③C ③④D ②③④12、王安石变法中“市易法”规定:由政府拨出巨款设“市易务”,平价收购不易脱售的货物,等到市场缺货时再卖出。

高三复习 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120题 政治古诗词题目 含答案详解

高三复习 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120题 政治古诗词题目 含答案详解

王安石变法(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1小题,)1.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不包括()A.守旧官僚的强烈反对B.指导思想和实行过程存在偏差C.最高统治权力的更替D.改革者本人的决心动摇2.王安石指出:“所以为保甲,足以除盗;然非特除盗也,固可渐习其为兵。

既人人能射……然后使与募兵相参,则可以消募兵骄志,省养兵财费。

”可见保甲法推行的直接目的在于()①维持地方治安②加强中央集权③提高军队战斗力④节省军费开支A. 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2011年4月潍坊四县高二质检12题)从王安石变法中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以华而不实的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参加经义策论的考试,可以看出王安石变法()A. 主要是解决财政问题B. 选拔人才更注意实用性C. 否定了科举制度D. 根除了“恩荫”选官的弊端4.(2011年11月北京西城区期中20题)北宋中期社会积贫积弱,政府以节约开支方式解决“积贫”的措施有A.青苗法B.均输法C.市易法D.方田均税法5.“庆历新政”的中心内容是()A. 整顿吏治B. 发展经济C. 增强军事实力D.改革科举制度6.王安石在变法之初就提出“理财为方今先急”,可见其改革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A.高利贷盘剥 B.土地兼并C.农业生产的恢复D.政府的财政困难7.(明哲老师原创)学者梁庚尧认为:“市易法的颁行,……由于王安石以义理财思想,使其在立法时表现出摧制兼并的外貌。

然而社会政策只是市易法阳宣的一面,财政政策才是其阴伏的真正本质。

”据其观点,市易法的“真正本质”是()。

A.节流增收B.打击富豪C.增加政府财政收入D.抑制兼并8.要了解范仲淹改革的基本设想和方案,应该阅读()A.《三经新义》B.《答手诏条陈十事》C.《岳阳楼记》D.《法经》9.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变法措施主要是()A.保甲法B.方田均税法C.农田水利法D.改革科举制度10.宋辽关系与宋夏关系的相似之处包括()①双方有和有战②北宋基本处于被动防御状态③北宋以岁币换和平④辽、西夏历次对宋战争均取得胜利A. 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1.从推进改革的角度看,王安石变更科举及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①营造社会舆论②造就改革派人才③统一思想认识④完善太学制度A. 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2.(2010年11月北京海淀区高三期中23题)王安石变法在科举制度方面的措施有①废除明经诸科②设置医学、武学等专门学校③进士科不考诗赋④依照才能、品德来选拔官员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3.(2011年1月北京丰台区高三期末11题)王安石变法中,立足于平抑物价、抑制大商人控制市场()的政策是A.市易法B.募役法C.方田均税法D.青苗法14.(2010年11月北京朝阳区高三期中15题)据《文献通考》记载:“(宋)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选修1) 王安石变法习题精选一:选择题1、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

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

下列各项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 A 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B 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C 降低将官地位,疏远将兵关系D 削弱相权2、北宋建立后,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以集中军权为首,这是因为( )A 巩固统治,恢复封建秩序B 先易后难,经济问题复杂C 赵匡胤是后周统兵大将D 北方游牧民族威胁中原3、导致北宋中期财政危机严重的最重要原因是( B )A 土地兼并严重B 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负面影响C 财政管理紊乱D 北方游牧民族经常南下袭扰中原4、辽宋间澶渊之盟使( )① 双方维持了较长期的和平关系,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②贸易往来频繁,有利于经济的发展③技术和文化交流加强,促进双方的进步④北宋负担加重,激化了社会矛盾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④D ①②③④5、庆历新政的内容不包括( )A 严格官吏升迁、考核制度B 限制官僚子弟及亲友“恩荫”做官C 裁并州县,减轻徭役D 改革科举,专考经义和时务策6、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家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

”这表明北宋政府( )A 采取抑制土地兼并、重农抑商的政策B 减轻农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C 纵容土地兼并以便筹集军费D 力图搜刮百姓充实国库7、王安石认为,为了使农民从事生产,必须( )①抑制兼并②减轻农民徭役③耕敛时节给农民补助④兴修水利⑤ 实行连坐法,同保之人互相监督、检举A ①②③④⑤B ①②③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8、王安石设想其变法的理财方针是:“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有( ) ①清查逃避土地税的“隐田” ②向享有特权的官僚地主征收免役钱③寓兵于农,减少军费开支④向农民贷款收取20%的利息A ①②B ②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9、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引起了隐匿田亩、逃避赋税之人最激烈反对的是( )A.均输法B市易法C方田均税法D青苗法10、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之急”,他“理财”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 调整封建国家与官僚大地主之间的关系B 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与庶族的关系C 调整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之间的关系D 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11、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同之处有( )①加强对人民的控制②限制了官僚和地主的利益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④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A ①②③B ②③C ③④D ②③④12、王安石变法中“市易法”规定:由政府拨出巨款设“市易务”,平价收购不易脱售的货物,等到市场缺货时再卖出。

商贩可向市易务交纳抵押品或成批赊购货物,半年出息一分。

对“市易法”的看法正确的有()①这是利用封建权力干预经济②它限制大商人控制操纵市场③它能稳定物价和调节市场④政府能增加国库收入A ①②B ①③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13、王安石变法时改革科举制度,设明法科,专考()①经义②时务策③律令④断案A ①②③B ③④C ①②D ①②③④14、“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相同之处是()①以整顿吏治为中心②遭到保守派官僚的反对③给北宋的统治者带来了转机④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秩序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15.造成“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的主要原因是()A.官员数量增加B.北宋统治者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C.豪强地主大量兼并的结果D.政府赏赐大量田地给朝中大将16.庆历新政的中心内容是()A.加强军事B.丈量土地C.整顿吏治D.奖励垦荒17.王安石变法中,既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又使国家收入增加的措施是()A.青苗法B.农田水利法C.募役法D.市易法18.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

”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主要是为了()A.平息农民的反抗斗争B.打击朝廷的腐败势力C.巩固自己的权势地位D.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19.王安石变法中哪一措施与唐代的“庸”相似()A.青苗法B.募役法C.方田均税法D.市易法20 .王安石说:“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何治安之世存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也。

”下列各项评述,符合引文内容与史实的是:()A.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国兴关键,他注重任人唯贤B.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国兴关键,但变法用人不当C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国兴关键,他加强保甲制度D.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国兴关键,但变法只重经济二.材料题1、材料一安石出《青苗书》使(苏)辙熟议,曰:“有不便,以告匆疑。

”辙曰:“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

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钱出民乎,虽良民不免妄用;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愈限。

如此,州县之事不胜烦矣” 安石曰“九言诚有理,当徐思之。

”自此逾月不言青苗。

---- 《宋史苏辙传》(1)材料一中苏辙对王安石实行青苗法是何态度材料二熙宁三年二月一日,大名府的韩琦上书说:“今乃乡村第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军以上更许增数,坊郭户有物业抵挡者,依青苗例支借。

且乡村上三等并坊郭有物业户者,乃从来兼并之家也,今皆多得借钱,每借一千令纳一千三百,则是官放息钱”---- 《宋会要食货》(2)材料二中韩琦看到青苗法实施的什么问题材料三司马光曰:“今言开拓进取苗之害者,不过谓使者骚动州县,为今日之患耳。

而臣之所忧,乃在十年之外,非今昌也。

夫民之贫富,由勤惰不同,惰者常乏,故必资于人。

今出钱贷民而敛其息,富者不愿取,便者以多散为功,一切抑配(强迫借贷交易)。

恐其道员必令富者相保,贫者无可偿,则散而之四方;富者不能去,必责使代偿数家负。

春算秋计,展转日滋,贫者既尽,富者亦贫。

十年之外,百姓无复存矣。

” --------------------------------------- 《宋史司马光传》(3)材料三中司马光的立场态度如何(4)三人立场是否一致。

(5)你认为青苗法对谁有利,对谁有害请加以分析。

2、材料一民所以多僻,以散故也。

故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

”保甲立,则亦所以使民不散,则奸宄故宜少。

今所以为保甲,足以除盗;然非特除盗也,固可渐习其为兵。

既从能射,然后使与募兵相参,则可以消募兵骄志,省养兵财费。

------------------------------ 王安石材料二宋仁宗时,枢密使田况对当时骑兵战斗力的描写:有的根本不能披甲上马,有的骑马奔跑时挽弓不过五六斗,箭射出十几步就落在地上,“以贼甲之坚,纵使能中,亦不能入,况未能中之”。

欧阳修在谈到北宋军队时说:士兵宿营时,自己的衣服都要另人扛着;每次领取口粮,也要找人扛送。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在保甲法实行之前,当时的统治者在军事方面实行什么政策(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保甲法实行的原因有哪些它的实行有何影响3、材料一王安石对宋神宗说:“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

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

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

臣固尝论天下事如奕棋,以下子先后当否为胜负。

双论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

此臣所以汲汲于差役之法也。

”----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0材料二(宋神宗)与王安石论助役事,安石辨数甚力。

上曰:“无轻民事,惟艰。

” 安石曰:“陛下固知有是说,然又需审民事不可缓。

”上曰:“修水土诚不可缓。

”安石曰:“去徭役害农,亦民事也。

岂特修水土乃为民事”(《同上》)王安石认为有关理财的各项措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一措施要在什么范围内实行有何影响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官壅于天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

—范仲淹《鉴于诏条部东十事》(1)材料一中的“夷狄骄盛,寇盗横炽”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统治者是怎样“更张以救之”的(2)结合材料一,判断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材料二:今介甫(王安石)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家传集》(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二王安石针对“士、兵、农、商”的改革措施有哪些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王安石说:“今人才乏少,且其学术不一,异论纷然,不能一道德故也。

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

……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

及其入宫,世事皆所不习。

此科法败坏,人才致不如古。

”(《宋史•选举制》材料二:……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

监司无检察之人,守将非选择之吏。

转徙之亟,既难于考绩;而游谈之众,因得以乱真。

交私养望者,多得显官;独立营职者,或见排沮。

故上下偷惰取容而已,虽有能者在职,亦无以异于庸人。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⑴•根据材料一、二判断,王安石认为当时的科举和学校存在哪些问题⑵•根据所学知识,王安石变法中对科举考试是如何改革的材料三:……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

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复,宗社丘墟。

(顾炎武《日知录》)材料四:经义之文,流俗谓之八股”……股者,对偶之名也。

……明初之制,可及本朝时事以后功令并密,恐有借以自炫者,但许言前代,不及本朝。

至万历中,天结止三四句,于是国家之事罔始罔终,在位之臣畏首畏尾,其象已见于应举之文矣。

(顾炎武《日知录》)⑶. 根据材料三、四,顾炎武思想主张与王安石有哪些相似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4)就宋明科举与教育的实际作用谈谈你的认识。

6、北宋时期形势示意图(1)图中反映了哪些历史信息(2 )为解决图中反映的矛盾,北宋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局面与“三冗”中哪些问题直接有关(3 )由于以上问题导致北宋什么局面出现庆历新政内容与这一局面有关系吗参考答案15. B 16. C 17. D 18. A 19. B 20. B二、1、(1)态度:借贷贫民到期不还,会导致州县事烦。

(2)问题:富者多得借钱,不合情理。

(3)态度:反对“抑配”和“贫富相保”,认为会导致“贫者既尽,富者亦贫”的严重社会后果。

(4)立场:都站在官僚地主阶级立场上,反对青苗法(5)分析:对国家和百姓有利。

国家可福20%的利息,百姓可免受高利贷盘剥。

不利于官僚地谰和高利贷者。

一则政府强迫其借苗钱向国家纳息,二则限制了其对农民的高利贷盘剥。

2、( 1)政策:更戍法和募兵制(2)原因:军队战斗力不强、军费开支多、社会秩序混乱。

影响: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增强了抵御辽和西夏进攻的能力,减少了军费开支。

3、免役法最重要。

他认为北宋国家贫困的症结,在于徭役害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