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思想精华内容

合集下载

孔子思想精髓

孔子思想精髓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儒学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自然不能不提他,这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在世界上的骄傲,孔子的部分思想在当今还是有其实际意义的,懂得变通,还是可以拿来用的吗.主要是因为孔子关于精神境界的思想在今天一样适用。

比如:按人格境界,把人分为小人、君子和圣人三等;按心理范畴,把人分为智者、勇者和仁者三类;归纳为九种境界:小人之智者(小智),小人之勇者(小勇),小人之仁者(小德)。

君子之智者(大智),君子之勇者(大勇),君子之仁者(大德)。

圣人之智者(圣智),圣人之勇者(圣勇),圣人之仁者(圣德)。

翻开教科书,人们可以了解孔子思想的精髓,即: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重在修身。

其中,“仁”的内涵十分丰富,以《论语》中“仁者爱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言论可以看出,“仁”是一种高尚的精神道德境界和宝贵的思想情操,也是一种个人对于他人及群体的价值取向,所以,“仁政”成为孔子心目中最理想的政治模式,为政以德,取信于民,勤政爱民,节用恤民,与民共忧,等等,都可以说是施行仁政的最基本的要求;“礼”的中心含义不仅包括“礼品”、“礼仪”等内容,而且更广泛地指一整套维系国家、社会正常秩序的礼法制度及其观念。

毫无疑问,以“仁”、“礼”为中心内容的孔子思想,在中国、世界华人圈里、甚至全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但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中,中国政府一度号召人们要“破四旧”,“打倒孔夫子”,理由是孔子思想“太封建”、“忠效思想太重”、观念“太中庸”,等等。

“那是一个特殊的由于政治原因而曲解孔子文化的时代。

”曲阜市文物局副局长丁晨说,“如何理解其中的精华与糟粕,需要一个民族去思考。

”然而,时至今天,展望中国,人们对孔子思想的重视随处可见:中国政府在治理国家的方略中,提倡公正,所谓“政者,正也”;同时,重视仁义,提倡在保持法制精神的前提下,“以德治国”。

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三个代表”的主张中,最终的落点是“群众的利益”。

孔子仁的思想主要内容包括成为

孔子仁的思想主要内容包括成为

孔子“仁”、“养民”思想:孔子仁的思想主要内容包括成为“圣人”和“仁人”的道德理想,认为“仁”具有最高的道德价值,君子之道。

他重视道德修养,强调自身的努力,即“为仁由己”。

要求人们“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此“五者”即“恭、宽、信、敏、惠”。

孔子的“宽”、“惠”表现在统治方法上就是要行“仁政”。

所谓仁政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就是“养民”,即在经济上实行惠民政策,政治上宽刑罚而重教化。

经济上惠民就是要使民“足食”。

主张“因民所利而利之”。

政治上宽民就是要反对“不教而杀”的苛政,孔子主张对人民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理”,反对“道之以政,齐之以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人民的道德观念,促使人民自觉遵守社会规范。

为了行德政,他认为还必须考虑到民意,“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荀子:荀子思想虽然与孔子、孟子思想都属于儒家思想范畴,但有其独特见解,自成一说。

荀子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

孔子、孟子在修身与治国方面提出的实践规范和原则,虽然都是很具体的,但同时又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成分。

孔子竭力强调“克己”、“修身”、“为仁由己”等。

而孟子则以“性善”为根据,认为只要不断扩充其“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求其放心”,即可恢复人的“良知”、“良能”,即可实现“仁政”理想。

与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则具有更多的现实主义倾向。

他在重视礼义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强调了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荀子奠定了法家的基础。

但究其根本,他还是属于儒家。

中国传统人文思想:其一: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提倡在人与神的关系上,先人而后神。

人成为了神的目的,神则沦为人的工具。

从实用主义出发,人确立了彻底优于神的地位。

其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并利用自然,为人造福。

人生成于自然,最后,则成为了自然的主人。

人确立了自己在自然面前的优先地位。

《论语》的核心思想

《论语》的核心思想

《论语》的核心思想《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但是条理不清,次序不明,很难对其思想进行概括、分理。

《论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处世方法等,其核心思想是“仁”、“礼”。

一、“仁”。

“仁”是“论语”的主要思想,正如著名学者张岂之先生所说,儒学即仁学。

《论语》的“仁”,即仁德,它蕴含了君子所有必须具备的道德品性和个人修养。

1、孝。

孝悌是仁的根本,是忠的基础。

儒家认为,一个不能对父母尽孝的人,他是不可能为国尽忠的,孝、悌说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但是儒家宣扬的孝是愚孝,是无条件的服从,是封建专制主义,是维护封建宗法家族制度的重要纲常名教。

2、忠。

忠的特点是一个“尽”字,办事尽力,死而后已。

如后来儒家所说的那样,“尽己之谓忠”。

《论语》所说忠,是泛指对一切人,并非专指君主,就是指对包括君主在内的所有人,都尽力帮助。

因此,“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畴,不止用于君臣关系,它包括对君主的忠诚和对朋友的义气。

3、信。

“信”的涵义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

其内容是诚实不欺,用来处理上下等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信特别与言论有关,表示说真话,说话算数。

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4、直。

是儒家的道德规范。

直即直心肠,意思是耿直、坦率、正直、正派,同虚伪、奸诈是对立的。

直人没有那么多坏心眼。

直,符合仁的品德。

5、恕。

待人忠恕,这是仁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

忠恕之道可以说是孔子的发明,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

6、其它。

如先难而后获;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刚、毅、木、讷;其言也讱;恭、宽、信、敏、惠;…… 等等。

二、“礼”仁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礼是外在的表现,礼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

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

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

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

“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校正等级秩序,达到贵贱有序。

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

例如,我们现在提倡要“尊重他人”、“五讲四美”、“精神文明”等等,如果不把它和长久影响中国社会的伦理思想体系联系起来,那怎么能让它有个根基呢?“尊重他人”(“爱他人”)这样的道德观念正是和儒家的“仁学”相联系的。

如果我们抛弃了孔子的“仁学”理论,天天批判“仁政”,鼓吹“己所不欲要施于人”,提倡什么“与人奋斗其乐无穷”,那么你能真止地“尊重他人”吗?你能真正地爱护别人吗?所以任何对人们的社会规范的具体要求它都必须有—套伦理学理论作支撑,而这套伦理学理论又是内传统积累而成的。

这里不能全面的讨沦儒家的伦理问题,它无疑有许多方面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但它的核心内容“爱人”思想无论如何是我们今天仍应继承和发挥的。

照我看,孔子把“仁”解释为“爱人”,是基于“亲亲”思想,《中庸》引孔子的话说:“仁音,人也,亲亲为大。

”《论语。

学而》:“有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爱人”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从爱自己的亲人出发,是爱人的基础,但是“为仁”不是仅止在“亲亲”上,而必须“推已及人”,要作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而要作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得把“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作为“为仁”的准则。

如果要把“仁”(“仁政”)推广到整个社会,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克已复礼曰仁,—日克已复礼,大下归仁。

为仁由已,而由人乎!”我认为,对“克己复礼”的解释常有误。

孔子思想主要内容

孔子思想主要内容

孔子思想主要内容
孔子(551~479年)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孔子的思想,又称”儒家“。

”儒家“是中国最大的传统思想,他们崇尚道德标准、礼仪及文明教育,强调用温和、诚实、仁慈的方式来管理国家,达到符合乡里的空间,鼓励切实的行为。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天下为公,仁爱满天下“,他主张”以仁取义,以义去祸“,提倡”友爱而无怨,敦厚守礼而不疾“,主张”古之学者,能为得天下乐“。

他认为,最重要的是以正义和善意来管理国家,而不是以权力驱使人们。

孔子着重于仁爱的根源--“心”。

他认为,心是人的指南表,要保持外在的安定和内在的安宁,并坚持"以仁为本“,也就是”以爱心支配别人,以尊重支配自己”的思想。

孔子的思想强调仁的精神,它的宗旨是要建立一个社会,实现真正的公正和平等,维护家庭和原始联系,将精神作用施加在生活上。

孔子强调我们应该牢记道德原则,为了维护良好的道德思想,而这种想法使他成为一位传奇人物,被尊崇至今。

因此,他的思想也被誉为中华优秀的文化遗产。

孔子与论语精华

孔子与论语精华

孔子与论语1.孔子思想的特色:温和的理性主义:每一个人都有理性,理性表现在你有学习的能力,又有选择的要求。

深刻的人道情怀:学习儒家之后就会发现,他对每一个人是普遍地、平等地尊重与关怀。

乐观的人生理想:经常审视自己过去的志向做到了多少,有没有可再精益求精往上发展的。

2.儒家的外在特色:尊重传统重视教育关怀社会3.儒家的内在主张: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君子;每一个人都应该成为君子;一个人成为君子的时候,一定会影响相关的人也成为君子。

4.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学而时习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务本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三省吾身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君子原则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慎终追远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礼之用和为贵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敏于事慎于言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知己知人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求为可知也。

”子曰:“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思无邪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三十而立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从心所欲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人无所藏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人焉廋哉?人焉廋哉?”温故知新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君子不器子曰:“君子不器。

读《论语》,谈孔子教育思想

读《论语》,谈孔子教育思想

读《论语》,谈孔子的教育思想一、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1.有教无类,办立私学。

———子曰:“有教无类。

”(《卫灵公》第十三章)在周朝,只有贵族弟子才有受到教育的权利,然而孔子从三十岁就开始办私立学校,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招收一切愿意来学习的人来学习,打破了教育被官府垄断的局面,扩大了教育的范围,并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者,吾未尝无悔焉。

”(《述而》第七章);子欲巨九夷。

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罕》第十四章)。

孔子指出凡是能送上微薄见面礼得人,他都收他做弟子,这是孔子“有教无类”原则的具体表现;孔子认为,教育不应该分对象,不管你是官宦子弟或是普通老百姓,不管你或贫穷或富裕,不管是南方人,北方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男人或是女人;也不管你比较聪明,亦或者头脑比较迟钝等等都是有权受到教育的。

孔子坚信即使是文化落后的确的人也可以接受教育,并且坚信办私立学校的教育能使很多人受益。

2.有关教育方法:2.1启发式教育,并掌握时机。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第十八章)。

孔子阐述了自己启发式教育的教学方法和原则。

他指出。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积极主动为主,对学生进行启发要掌握好时机,不到必要的时机不要进行启发。

2.2师生要相亲相敬:子畏于匡,颜渊后。

子曰:“吾以为女死矣。

”曰:“子在,何敢死。

”(《先进》第二十三章)。

孔子在匡地被围困,颜渊落在了后面。

当孔子找到颜渊后高兴的说:“我还以为你死了呢。

”颜渊笑着说:“老师还在,我怎么敢死啊。

”这体现了孔子所倡导的师生就应做到相亲相敬。

2.3思无邪,注重教材的思想性。

子曰:“《诗》三百,舍以敬之,曰思无邪。

”(《为政》第二章)。

古代文献都藏于官府,书写工具简陋一般人读书非常困难,相传孔子曾对古代典籍整理册订,编写出《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课本,即后世所谓的“六经”。

孔子的思想精髓_孔子思想精髓内容介绍

孔子的思想精髓_孔子思想精髓内容介绍

孔子的思想精髓_孔子思想精髓内容介绍孔子思想的精髓很多,可从各个不同角度上说。

有的从政治、经济、哲学、教育几个方面来说,有的从治国的角度来说,有的从具体哪一方面来说。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孔子思想的精髓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孔子思想的精髓1.忠孝爱国孝敬父母,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德。

孔子的弟子有子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孝是“仁”的根本。

父母对自己生养教育、充满爱抚,每个人都应对父母孝敬。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首先做到自身和谐。

一个对父母孝、对兄弟悌的人,便使家庭和睦,“家和万事兴”。

对父母尽孝的人,对朋友也会讲诚信、仁爱,社会便会和谐。

孝是小忠,忠是大孝,自古“忠臣出于孝子之门”;孝敬父母自然忠于国家。

因此孝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孔子多次讲孝,指导弟子曾参作《孝经》,孝成为每个人必备的优良品德。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从来提倡爱国主义。

孔子从来爱自己的国家,建设自己的国家。

他被迫离开鲁国时,一步三回头,临走前边走边吟诗,表达对自己国家的怀念。

爱国是大节,是孔子及儒家的一贯主张。

2.爱民利民孔子及儒家从来强调以人为本。

孔子反对当时的奴隶殉葬,连制成陶俑殉葬,也愤怒地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因为它亵渎了人的尊严。

在孔子整理的《尚书》中早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说法。

他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重视人的力量,他主张爱民利民,“养民也惠”,“使民也义”、“使民以时”。

反对统治者对民苛征暴敛,他还主张当权者应说到办到,取信于民。

因为民最有力量,是真正的铜墙铁壁。

孔子爱民还有一项内容,就是教民。

除正规的教育外,强调对民的教化,经常的教育,各种形式的教育,从而提高人民的素质,而不是不加教育,出了事怨民众,也不是不加训练让民众去打仗白白送死。

到了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一说法,更是对孔子爱民、利民、重民思想的发展。

3.疑天远鬼就是对天怀疑、对鬼神疏远。

孔子所说的“天命”,系指自然界及社会上的规律而言,他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就是到了五十岁时就对事物的规律了解了。

简述孔子德育思想的内容及其原则和方法

简述孔子德育思想的内容及其原则和方法

简述孔子德育思想的内容及其原则和方法一、孔子德育思想的内容孔子的德育思想是其修身养性和实现发展的核心理念,这些理念不仅在思想方面引领着人们正确的实现为人处世之道,同时在实践中也体现了道德的重要性。

孝悌、忠、爱人、复礼是孔子德育思想中的主要内容。

孝悌。

作为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社会规范,具有深刻的内涵。

同时,孔子在个人追求、家庭伦理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均赋予了"孝悌"思想以深刻的价值诉求。

"孝悌"思想的形成,不仅受孔子生活时代的历史背景的影响,而且深深扎根于浓厚的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的沃土中。

虽然"孝悌"思想有些许糟粕之处,但它的精华之点在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启导意义。

忠恕。

忠恕原则是孔子思想中的具体的实施方法,孔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

‛意思就是说忠恕是仁爱之道的主要方面。

忠恕主要以忠为思想的核心,对于自己而言,主要是指做人一定要忠于国家、忠于事业、忠于朋友等,要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摆正自己的心态和位臵,也就是说,做事要体现忠诚原则。

孔子认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他要求弟子一定要善于与人沟通,而且要本着‚与人忠‛的原则。

‚忠‛就是下级要按照上级的指示进行事宜的处理,特别是在臣子对君主的侍奉过程中一定要本着忠恕的思想理念。

在师生的相处中,也要体现忠诚的思想,学生要以忠的态度严格要求自己,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犯错误,但是能够及时的进行改正的话,也是秉承了忠诚原则的,如果犯了错误还没有改过的想法,就没有秉承忠的核心理念。

孔子提出的忠恕的原则也不是指完全的服从,不是绝对的服从主义,主要是介绍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和为人处世的方法,是一种积极和主动的道德原则。

忠恕就是要宽以待人,以己量人,推己及人,实现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爱人。

爱人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理念,主要是指一种高尚的品德,孔子是仁学的开创者,他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等思想。

仁爱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和精神追求,其他的美德都是围绕着这种道德修养而展开的,一个人想要追求真正的品德,就应该以爱人为主要的前提。

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仁”与“礼”,“仁”是“礼”的基础,主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名丘,字仲尼。

其学说主要有:“为政以德”、“克己复礼为仁”、中庸”观等。

孔子有弟子三千,开创私人讲学之风,曾带弟子周游列国,并在晚年修订了六经,对后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孔子在“仁”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孝、悌、忠、恕、仁、义、礼、智、信等思想内在的道德学说,并已实现“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作为最高的政治理想。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

孔子的礼学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

人文主义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适用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政府,而有序、制度的社会是建设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

孔子的这种人文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髓。

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孔子认为在大同的世界里,全世界的人不仅爱自己的家庭,也爱自己的父母和孩子。

而是彼此相爱,爱这世界上所有的人。

孩子可以得到温暖和照顾,孤独的人和残疾人有所依靠,男人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一个满意的家。

诈不盛,盗不乱,路不拾遗,户不夜天,人皆言修,选贤任能。

这是尧舜时代
理想化的、传奇化的原始社会场景,也是孔子向往的最高理想社会。

简述孔子的仁学思想内容

简述孔子的仁学思想内容

简述孔子的仁学思想内容“仁”贯彻了孔子思想整个核心,所以有必要了解孔子的仁学思想。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简述孔子的仁学思想,希望对你有帮助!孔子的仁学思想“仁”是孔子的核心思想,孔子将仁的原义结合当时的社会的秩序风气,通过不懈的努力,把“仁”发展成一种思想学说,成为自己成就的代名词,对我国社会发展及后世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孔子的“仁”思想最突出的就是“爱人”。

他要求大家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四海之内皆兄弟。

这是孔子思想表现的一种大爱。

孔子把“爱人”做为社会的准则和人们约束自己的规范,在这个统筹范围内,建立了以“仁爱”为中心的儒家思想文化。

符合春秋时期的人民发展,也符合春秋时期的社会秩序发展,十分贴合实际。

孔子的仁还注重道德的修养。

仁爱是一种权力也是一种义务,道德是存在内心的素质,仁爱的要求可以更好的发挥一个人的品德行为。

为仁由己,既自我约束又追求道德完善。

孔子仁的思想在另一角度是培养君子的德行。

古代,作为一名君子,必须德行兼备。

温文尔雅,谦谦君子,有学识内涵,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这个“爱人”的基础上,仁还存在着等级分明的关系。

子不可欺父,臣不可欺君,人不可欺人。

其中最显著的就是血缘关系,孔子提出的社会要以亲情血缘关系为奠基,在此奠基层面上建立一种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

仁要求的不仅是个人、家庭,还有社会,要求的是整个国家。

这也是仁学最初建立的起点。

简述孔子的道德思想孔子一生的道德思想主张主要体现在两个核心观点学说上,即“仁、礼”,行仁德遵礼教就是孔子完整的道德学说体系。

孔子的道德学说主张“性善论”,也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在“阴阳之道,继者善也,成者性也”的基础上,在天道和地道之间,主张人道行中庸之道。

孔子的“仁”主要是针对人道思想精神,孔子的“礼”主要是体现在礼制教义,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秩序和制度。

人类社会是由千千万万个不同的个体组合而成,人道主义思想不管在什么时代都不会过时,它是人类社会永恒的秩序;制度则是社会长久稳定的基础,没有一个适宜的制度社会就会处于无政府状态,动态不安,这不符合社会中每一个个体的利益。

孔子的主要思想

孔子的主要思想


关于教育对象,孔子主张“有教无 类”(《卫灵公》),即不分贵族与平民,不 分华夏与狄夷都可以接受教育。 • 它提倡要扩大教育面,使受教育的人不仅 仅限于奴隶主贵族。
• 孔子比较强调人们的知识来源于学习。 • 认为不仅人的知识来源于学习,人的道 德品德也是通过学习才能得到。
• •
孔子对教育内容进行了重要改革, 孔子施教的首要内容是“子以四教:文、 行、忠、信”(《述而》)。 • 四教之中,文是文化历史知识的学习,行、 忠、信都是思想品德的修养。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 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也就是说 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 深的道理;对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 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 • 这里讲的是因材施教。
• 孔子还强调在实行启发诱导的基础上,注 意循序渐进。 •
• 孔子注意切磋讨论、教学相长。
• 六、教育思想 • 孔子从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了许多很 有意义、很有启发性的教育思想和获得知 识的方法。

孔子把教育作为“安邦治国”的重要组 成部分,强调以文教来感化百姓。 •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衰道微。 • 孔子认为只有拯救人心,才能拯救世界。 • 孔子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君子儒”, 他认为要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 就需要提高个体的修养,不断完善自我, 以达到“仁”的境界。

孔子还提出了“君子有三戒”:少时戒 “色”、壮时戒“斗”、老时戒 “得”(《季氏》)。 • 孔子认为,人之患在于欲望太多,欲多则 无刚,
• 孔子反对奢华,“礼,与其奢也,宁 俭”(《八佾》)。
• 四、中庸思想 • 中庸思想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是孔子立身行事的 最高标准。 • 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庸”,中庸就是不偏不 倚的平常的道理。 •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 这里,孔子主张哀乐中节,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儒家 中庸思想的一种体现。 • 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 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 • 中庸又称为“中行”,意思是说,人的气质、作风、德 行都不偏于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 • 中庸是一种调和配合的思想。“质胜文则野,文胜质 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孔子的教育思想内容

孔子的教育思想内容

孔子的教育思想内容一、教育即生活。

据载,孔子很重视对弟子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教育,他亲自整理编辑了教材一六书,但是对弟子的教育又绝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局限于教材,而是积极地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走近泗水河畔,让一花一草含情,一树一木开口,一山一水育理。

利用生活这部博大精深的教科书教育弟子,这一教育思想同今天我们提倡的大教育观的教育理念是相一致的。

二、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孔子游春》一文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是读后的一大感受。

例如:“绿草如茵的河畔,弟子们围在老师身边,有的蹲着,有的坐着。

老师拨动琴弦,弟子们跟着唱起歌来。

”当孔子听完性格不同的子路和颜回各自的志向后,“孔子用赞许的目光看着他们,微微地点了点头。

”当颜回弹琴唱歌时,“孔子先是侧耳倾听,过了一会儿,竟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

”等等。

丝室看不出孔子有半点“师道尊严”的架子与面孔,师生俨然是一种朋友关系。

正是在这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弟子们才能畅所欲言,师生才能共同探讨,实现“教学相长”,这也真正体现了“教学是师生平等交往的过程。

”三、启发式的教育思想。

孔子积极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

本文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孔子带领弟子到泗水河畔去游玩,游玩中巧借河水诱导弟子,乍一看,孔子的这次教育活动是一种偶然,实则不然。

我们不妨这样思考一下:春天到了,孔子为什么选择到泗水去游玩而不是别的地方?这是因为“孔子听说泗水正张春潮”,此时的泗水正是生机勃勃的时期。

那么,孔子又为什么选择有水的地方呢?那是因为孔子'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

”(颜回语)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在此之前,孔子早已有了关于“水”的宏论,这次泗水之行是子孔子精心设计的一次教育活动。

当孔子在全神贯注地凝视泗水时,弟子们“都用疑惑的眼光望着老师”,并目“颜回说:‘老师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能不能讲给我们听听?·”此时弟子们已经达到一种“愤”、“悱”的状态,孔子见时机已到,便引发了一场关于“水是真君子”的谈论。

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君子品质

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君子品质

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君子品质
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君子品质始终以推崇礼义为基础,将“学而优则仁,仁之类由此而矣”作为教育精神的宗旨,着力树立正义、廉正、仁爱、尊严的人格气质。

孔子强调取其精华、吸取正确的道德教化为自身多学习、践行,并以仁义为准则,把仁放在最高位置。

孔子称之仁者智,把仁与智统一起来,两者互相协调,共同打造一个和谐的社会。

他强调知行合一,以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式达到一种心性超然的境界,在行践方面,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修身方面,追求谦让、朴实、沉着、清静;以“知行合一”为基本理念,实现自我超越,调整自我-外界关系,最终达到一种最理想的状态。

君子品质归根究底要归结到对道德的认知,并追求自身的提升,因此,孔子的智慧,也给了人们指标有一个高度的道德要求,即“仁义礼智信,容育克己”,表现在日常行为上,必须做到礼让、谦和、仁慈、沉着、宽容、正直、诚实、善心、正义和爱国等,努力使自身与社会达到和谐。

孔子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以知识、道德和智慧为帮手,着力培养尊严、礼仪、仁慈、正直、思想独立的人格,并呼唤中华民族重视教育而居。

他看重个人的素养和整体的素质的培养,把文明素养理解为人格塑造的核心,坚持做一个“万物有形”的真君子,从而获得宏大的智慧,从而展示出古代中华文明的精华,至今仍然深受这代学者的推崇。

《论语》精华摘抄 感悟孔子思想

《论语》精华摘抄 感悟孔子思想

《论语》精华摘抄感悟孔子思想《论语》精华摘抄感悟孔子思想《论语》是孔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在如今社会,仍具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去慢慢感悟,细细品味。

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

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要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交朋友,一定要言而有信。

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流去。

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都是需要下功夫的。

8、道不同,不相为谋。

立场不同、观点不同,也就不要相互商议谋划了。

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就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14、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15、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听到传闻不加考证随意传播,就是抛弃了道德。

16、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17、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孔子思想内容口诀总结简短

孔子思想内容口诀总结简短

孔子思想内容口诀总结简短
孔子思想内容口诀总结简短写,1000字是相当多的内容,可能无法一一表达在一首口诀中。

下面是一个简短的关于孔子思想的口诀总结:
尊崇天道,引导礼法,
孔子思想,蕴含智慧。

仁者爱人,德行高尚,
敬虔尊贤,和谐世界。

教育之道,注重培养,
自修其身,做个君子。

知行合一,致力于美德,
学以致用,实践为师。

做到中庸,保持适度,
乐观开朗,不极端傲慢。

尊重他人,修身齐家,
和睦相处,传承传统。

知识贵求,勤学习,
思维缜密,用心思考。

思辨思维,推究真理,
追求真知,智慧之源。

孝敬父母,孝道先行,
契约立志,家国合一。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春秋笔法,政治理念。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社会责任,赋予权力。

贤者自守,无欲无求,
让人民安居乐业。

孔子思想,整理启示,
尊重传统,追求真理。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和谐共处,为人之道。

这是一个简短的关于孔子思想的口诀总结,希望能够帮助你理解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如果你需要更详细的内容,建议阅读相关书籍或资料,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孔子思想的丰富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思想精华内容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内容,具体内容: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孔子思想也广泛流传,但你了解孔子思想的精华吗?。

下面由我为你简单阐述精华部分,希望你喜欢。

孔子思想的内容孔子的部分思想在当今还是有其实际意义的,懂得...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孔子思想也广泛流传,但你了解孔子思想的精华吗?。

下面由我为你简单阐述精华部分,希望你喜欢。

孔子思想的内容
孔子的部分思想在当今还是有其实际意义的,懂得变通,还是可以拿来用的吗.主要是因为孔子关于精神境界的思想在今天一样适用。

比如:
.按人格境界,把人分为小人、君子和圣人三等;
按心理范畴,把人分为智者、勇者和仁者三类;
归纳为九种境界:
小人之智者(小智),小人之勇者(小勇),小人之仁者(小德)。

君子之智者(大智),君子之勇者(大勇),君子之仁者(大德)。

圣人之智者(圣智),圣人之勇者(圣勇),圣人之仁者(圣德)。

翻开教科书,人们可以了解孔子思想的精髓,即: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重在修身。

其中,"仁"的内涵十分丰富,以《论语》中"仁者爱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言论可以看出,"仁"是一种高尚的精神道德境界和宝贵的思想情操,也是一种个人对于他人及群体的价值取向,所以,"仁政"成为孔
子心目中最理想的政治模式,为政以德,取信于民,勤政爱民,节用恤民,与民共忧,等等,都可以说是施行仁政的最基本的要求;"礼"的中心含义不仅包括"礼品"、"礼仪"等内容,而且更广泛地指一整套维系国家、社会正常秩序的礼法制度及其观念。

毫无疑问,以"仁"、"礼"为中心内容的孔子思想,在中国、世界华人圈里、甚至全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但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中,中国政府一度号召人们要"破四旧","打倒孔夫子",理由是孔子思想"太封建"、"忠效思想太重"、观念"太中庸",等等。

"那是一个特殊的由于政治原因而曲解孔子文化的时代。

"曲阜市文物局副局长丁晨说,"如何理解其中的精华与糟粕,需要一个民族去思考。

"
然而,时至今天,展望中国,人们对孔子思想的重视随处可见:
中国政府在治理国家的方略中,提倡公正,所谓"政者,正也";同时,重视仁义,提倡在保持法制精神的前提下,"以德治国"。

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三个代表"的主张中,最终的落点是"群众的利益"。

在此方针指导下,目前,各级各地政府都把廉洁奉公、勤政爱民当成了自己的施政纲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的思想,对于世界各国的施政者都有指导意义。

"山东省人事厅办公室副主任张祝秀说,"无论哪个政权,如果它不公平、不公正,不为群众的利益考虑,这个政权就不可能保持长久。

"
孔子思想的影响
在文化领域,孔子的影响力在2500多年之后,依然深入到人们的心中:在曲阜师范大学、孔子中学、曲阜实验小学等中国数以千计的大、中、小
学校园内,孔子的塑像十分醒目――作为享誉世界的文化圣人、大教育家,孔子在学子们心中的地位仍然无可替代; 除了校园,孔子在整个中国文化界的影响力堪称无出其右:由中国孔子基金会等单位创办的《孔子研究》、《孔子与中国》刊物发行遍及世界各地;由国家旅游局举办的国际孔子文化节盛况一年超过一年,包括多位国际知名文化大师、中国政府高官、外国使节在内的贵宾都曾到会参与;以弘扬孔子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有关孔子的各类网站达100多家;孔子故里曲阜"三孔",已经被列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无以数计的单位、企业把孔子的思想言论,框裱挂墙,作为公民道德建设、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市民素质、企业文化等方面的教材,供人学习、体会......
在经济领域,孔子的许多思想被人们广泛提倡、运用。

生产企业讲究依靠产品质量打市场,正如孔子所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企业要求员工们要不断学习,才能进步,正如孔子所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企业讲究诚信经营,孔子有提"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其实,除了思想上的借鉴、运用以外,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之中,人们对孔子的崇拜更是无处不在:"孔府家酒"成为中国出口量最大的中档白酒;"孔门豆腐"、"诗礼银杏"是所有到曲阜旅游的人必须一尝为快的名吃;"阙里宾舍"是曲阜市最受海内外游客喜爱的四星级宾馆,而曲阜市与孔子名字相关的酒店更多达76家;上海市一位企业家投资数千万元,在曲阜市建了一所孔子中英文学校,其生源来自中国数个省市;此外,用与孔子名字有关的字体命名的香油、煎饼等各类产品达100多种;每年,有300多万海内外游人到曲阜拜孔、祭孔,带来的门票收入仅今年"五一节"就近1500
万元人民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