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蜡烛燃烧的现象

合集下载

科学观察蜡烛的实验原理

科学观察蜡烛的实验原理

科学观察蜡烛的实验原理蜡烛是一种常见的燃烧物品,通过对蜡烛的科学观察可以了解燃烧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变化,揭示燃烧的原理。

蜡烛的实验原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1. 燃烧现象:蜡烛的燃烧是指蜡烛材料(如蜡烛芯、蜡)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火焰的过程。

当点燃蜡烛芯时,燃烧产生的热量使周围的蜡变为液体,并随着芯的吸附上升到火焰中心。

在火焰中心处,蜡烛芯中的液体蜡被加热蒸发成为气体,并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气体的燃烧结果产生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能和光能。

2. 燃烧产物:蜡烛的燃烧产物主要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蜡的化学组成主要是碳和氢,当蜡烛燃烧时,蜡中的碳和氢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遇冷凝结成为固体。

水蒸气则是通过燃烧释放出的热能使液态水蒸发成为气态,随着火焰上升而逐渐冷凝。

除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外,蜡烛燃烧还会产生少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

3. 火焰结构:蜡烛的火焰是由燃烧产物产生的可燃气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所形成的。

火焰由三个部分组成:内部的暗区域,中部的蓝色明亮区域和外部的黄色温度相对较低的颜色区域。

暗区域是火焰中空气和燃烧产物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的地方,因为火焰中缺氧,所以呈暗色。

蓝色明亮区域是火焰中氧气与产生的燃烧产物反应的地方,这里的温度相对较高。

黄色区域则是产生燃烧由于火焰附近的气体在较低温度时燃烧的结果。

4. 燃烧与氧气:蜡烛的燃烧需要氧气的存在。

当蜡烛芯点燃时,蜡被燃烧产物周围的空气所取代。

在火焰中心,氧气与燃烧产物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如果限制氧气的供应,燃烧将减弱甚至熄灭,反之则会加强。

5. 燃烧与温度:蜡烛的燃烧产生的热量使周围的蜡变为液体并上升到火焰中心。

燃烧还使得燃烧产物周围的空气被加热膨胀,这种热空气上升形成的对流使蜡烛火焰持续燃烧。

同时,火焰中心处高温使蜡中的液体挥发为气体,进一步维持火焰的燃烧。

大班科学《燃烧的蜡烛》教案教案

大班科学《燃烧的蜡烛》教案教案

大班科学《燃烧的蜡烛》教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科学探索》第三册第十章“火与燃烧”。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蜡烛及其燃烧现象,了解燃烧的基本条件,探究蜡烛火焰的结构,以及讨论火的安全使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蜡烛的基本结构,理解蜡烛燃烧的原理。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了解火的正确使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蜡烛燃烧的原理,火的安全使用。

教学重点:观察蜡烛燃烧现象,了解火焰结构,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蜡烛、火柴、放大镜、实验盘、沙子、水、安全提示牌。

学具:每组一份蜡烛、火柴、放大镜、实验盘、沙子、水、安全提示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点燃蜡烛,让学生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为什么会燃烧?”2. 讲解蜡烛及其燃烧原理(10分钟)(1)介绍蜡烛的组成、结构及用途。

(2)讲解蜡烛燃烧的原理,引导学生了解燃烧的基本条件。

3. 探究蜡烛火焰结构(10分钟)(1)让学生分组观察蜡烛火焰,用放大镜观察火焰的不同层次。

4. 火的安全使用讨论(10分钟)(1)讨论火的正确使用方法,提醒学生注意火的安全。

(2)展示安全提示牌,让学生了解火的安全标志。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蜡烛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的燃烧现象。

六、板书设计1. 蜡烛的组成与结构2. 蜡烛燃烧原理3. 火焰结构4. 火的安全使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蜡烛,描述其燃烧现象,并记录下来。

答案:学生需描述蜡烛的燃烧现象,如火焰的颜色、形状等。

2. 作业题目:讨论火的正确使用方法,列举至少三种。

答案:学生需列举火的正确使用方法,如远离易燃物、用火柴点燃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蜡烛燃烧现象,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

蜡烛燃烧背后隐藏的化学原理

蜡烛燃烧背后隐藏的化学原理

蜡烛燃烧背后隐藏的化学原理杨志华曹圣华姜堰市励才实验学校江苏泰州(225500)蜡烛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在现行九年级上教版化学教材中到处都闪烁着蜡烛燃烧的光芒。

一支小小的蜡烛燃烧蕴藏着许多深刻的化学道理,有关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已成为中考命题的热点。

笔者就近几年来的中考化学试题,谈谈有关蜡烛燃烧背后隐藏的化学原理。

原理一:蜡烛燃烧的现象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白色的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吹熄蜡烛时,可看到一缕白烟(石蜡蒸气遇冷凝华产生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试题设计一:蜡烛刚熄灭时会产生一股白烟,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这股白烟的成分,提出了如下假设:A.白烟中是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B.白烟是水蒸气;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并针对这些假设设计实验:(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中。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填序号)。

这样做(填“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提供了证据。

同时可排除假设。

【解析】本题素材来源于教科书对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实验,设问比较巧妙,有新意。

学生只要对蜡烛及其燃烧探究实验的每个细节都比较清楚理解,同时明白“白烟是固体小颗粒”,再将两者综合起来考虑,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题目就迎刃而解。

原理二: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物质燃烧时必须同时俱备三个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2)与氧气充分接触;(3)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

若这三个条件缺少其一,燃烧就不能正常进行,因此常见灭火的原理有:(1)隔离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蜡烛是常见的可燃物,经常用于探究燃烧的条件或灭火的原理。

小学科学公开课教案之蜡烛的燃烧

小学科学公开课教案之蜡烛的燃烧

小学科学公开课教案之蜡烛的燃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蜡烛的基本结构和燃烧原理。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发现蜡烛燃烧的现象和特点。

二、教学内容:1. 蜡烛的基本结构:蜡烛的形状、颜色、质地等。

2. 蜡烛的燃烧原理:蜡烛如何点燃、燃烧过程、物等。

3. 蜡烛燃烧的现象和特点:火焰的形状、颜色、温度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蜡烛的燃烧原理、燃烧现象和特点。

2. 教学难点:蜡烛燃烧过程中物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观察、问题引导、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

2. 利用多媒体展示蜡烛燃烧的相关现象和图片。

3. 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蜡烛、火柴、实验盘、酒精灯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套具、观察记录表等。

3. 教材:小学科学教材相关章节。

4. 课件:蜡烛燃烧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蜡烛,提问:你们见过蜡烛吗?谁能描述一下蜡烛的特点?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关于蜡烛的科学知识。

二、探究蜡烛的基本结构(10分钟)1. 教师展示蜡烛,引导学生观察蜡烛的形状、颜色、质地等。

2. 学生分组实验,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的燃烧过程。

3.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总结蜡烛的基本结构。

三、讲解蜡烛的燃烧原理(10分钟)1. 教师讲解蜡烛的燃烧原理,引导学生了解蜡烛如何点燃、燃烧过程、物等。

2. 学生观看多媒体展示的蜡烛燃烧现象和图片。

3. 学生动手实验,观察蜡烛燃烧过程中的现象。

四、探究蜡烛燃烧的现象和特点(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蜡烛燃烧时,你们发现了哪些现象和特点?2. 学生分组讨论,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和特点。

3.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蜡烛燃烧的现象和特点。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蜡烛的基本结构、燃烧原理和燃烧现象特点。

幼儿园大班《蜡烛燃烧的现象》科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蜡烛燃烧的现象》科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蜡烛燃烧的现象》科学活动教案
一、活动目的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幼儿了解蜡烛燃烧的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动手
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二、活动时间
本教案适用于一个课时,大概30-40分钟。

三、活动准备
1.蜡烛和打火机
2.直径适中的玻璃瓶或小坛子
3.盆或盘子
4.盐
5.水
6.图片或卡片做实验步骤提示
四、活动步骤
1.开场引入:
–通过简短的引入,让幼儿猜想蜡烛燃烧的原理是什么,制造一个引人注意的氛围。

2.实验前准备:
–提前将蜡烛插在玻璃瓶中,准备好打火机。

3.实验过程:
–让幼儿围坐在桌前,点燃蜡烛,然后用盆或盘子盖住燃烧的蜡烛,观察玻璃瓶内的变化。

–拿掉盆子,让幼儿用手摸玻璃瓶的外部,感受温度的变化。

4.实验总结: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幼儿认识到蜡烛燃烧会释放热量,热量会使玻璃瓶内空气膨胀,导致水升高,从而可以探究蜡烛燃烧的原理。

5.结束活动:
–小结活动内容,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实验,提高动手能力和科学认识。

五、活动提示
1.安全第一:请老师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在实验时不要靠近火源,注意
小心操作。

2.观察细节: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幼儿观察并记录发生的变化,培养他
们的观察力。

3.后续延伸:可以在课后让幼儿绘制蜡烛燃烧的图画,或者组织类似的
实验活动。

本教案旨在通过简单的实验活动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和实验动手能力,希望能够得到老师们的认可和喜爱。

大班科学蜡烛燃烧的现象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蜡烛燃烧的现象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蜡烛燃烧的现象教案【含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了解蜡烛的燃烧过程;•观察燃烧过程中的现象并描述;•培养观察、探究、实验的能力。

2. 教学材料•蜡烛;•火柴;•蜡纸。

3. 教学过程3.1. 导入(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一支蜡烛,并引导学生通过描述这个物品来了解它。

询问学生:•你们见过蜡烛吗?•蜡烛是用来做什么的?通过学生的回答,来引导学生认识蜡烛。

3.2. 燃烧的现象(20分钟)教师向学生解释蜡烛燃烧的原理。

引导学生点燃一支蜡烛并观察燃烧时的现象。

通过观察和描述,学生可以了解到:•燃烧的现象:蜡烛在点燃后会出现火苗,火苗会持续燃烧,同时蜡烛的蜡会逐渐消耗。

•燃烧的原理:蜡烛的蜡是由碳、氢和氧组成的,蜡烛在燃烧时会和空气中的氧气结合,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同时释放出热量和光线。

由此,引导学生认识燃烧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3. 实验(30分钟)制作两种不同的蜡纸,一种是短蜡纸,一种是长蜡纸。

点燃两种蜡纸,观察和记录它们的燃烧时间和燃烧的现象。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燃烧与燃烧时间的关系。

3.4. 总结(10分钟)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对蜡烛的燃烧原理和实验做一个简要总结。

4. 教学反思这节课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探究燃烧与燃烧时间的关系,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增强科学实验的兴趣。

在教学中,我注意以下几点:1.引导学生观察。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蜡烛的燃烧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对知识进行探究。

2.培养学生实验的能力。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燃烧与燃烧时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时学习。

同时,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了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结合实际。

蜡烛这个实物是学生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把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教学贴近学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在观察、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增强了科学探究的兴趣,掌握了基本的燃烧原理和实验方法。

蜡烛燃烧的科学活动教案

蜡烛燃烧的科学活动教案

蜡烛燃烧的科学活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科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物质的化学变化”,详细内容为蜡烛的燃烧过程,通过观察蜡烛燃烧现象,探究蜡烛燃烧的化学原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蜡烛的组成,掌握蜡烛燃烧的过程,理解蜡烛燃烧的化学原理。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用实验验证科学现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蜡烛燃烧的化学原理。

教学重点:蜡烛燃烧的过程及其观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蜡烛、火柴、烧杯、石棉网、实验架、酒精灯、镊子、放大镜、电子秤、计时器。

学具:每组一份蜡烛、火柴、烧杯、石棉网、实验架、酒精灯、镊子、放大镜、电子秤、计时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点燃蜡烛,让学生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提问:“蜡烛为什么能燃烧?燃烧过程中有哪些变化?”2. 新课导入(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蜡烛的组成,引导学生思考蜡烛燃烧的化学原理。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蜡烛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让学生理解蜡烛燃烧的原理。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蜡烛燃烧的过程,记录实验数据。

5. 知识小结(5分钟)6.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强调作业要求。

六、板书设计1. 蜡烛燃烧的过程2. 蜡烛燃烧的化学方程式3. 实验数据记录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蜡烛燃烧过程中质量的变化,计算蜡烛燃烧的化学效率。

2. 答案:(1)蜡烛燃烧过程中,蜡烛的质量逐渐减少,燃烧产生的气体使烧杯内气体体积增大。

(2)蜡烛燃烧的化学效率约为90%。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蜡烛燃烧现象,让学生了解蜡烛燃烧的过程及化学原理。

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实验过程是否安全,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探讨蜡烛燃烧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提高蜡烛燃烧的效率。

大班科学《燃烧的蜡烛》教案教案(1)

大班科学《燃烧的蜡烛》教案教案(1)

大班科学《燃烧的蜡烛》教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火的世界》第二节《燃烧的蜡烛》。

详细内容包括:蜡烛的组成、燃烧原理、火焰的结构、蜡烛燃烧时的现象以及安全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蜡烛的组成、燃烧原理和火焰结构,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分析科学现象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3. 教育幼儿了解火的安全知识,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蜡烛的燃烧原理、火焰结构以及安全知识。

重点:蜡烛燃烧的现象、观察与分析能力、火的安全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蜡烛、火柴、剪刀、玻璃杯、小苏打、醋、实验盘。

学具:每组一份蜡烛、火柴、实验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点燃蜡烛,让幼儿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引导幼儿思考蜡烛为什么会燃烧。

2. 新课导入(1)教师展示蜡烛,让幼儿观察蜡烛的形状、颜色、气味等特征。

(2)教师讲解蜡烛的组成、燃烧原理和火焰结构。

3. 例题讲解教师演示蜡烛在不同环境下的燃烧现象,如:在玻璃杯内、外燃烧蜡烛,让幼儿观察火焰的变化。

4. 随堂练习(1)幼儿分组进行实验:将蜡烛放入实验盘,加入少量小苏打和醋,观察蜡烛燃烧时的现象。

(2)幼儿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火焰的变化。

六、板书设计1. 蜡烛的组成:蜡、棉芯、烛芯。

2. 燃烧原理:蜡燃烧产生热量,使棉芯和烛芯燃烧。

3. 火焰结构:外焰、内焰、焰心。

4. 安全知识:不玩火、远离火源、了解灭火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并记录下来。

2. 答案: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火焰呈黄色,产生热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让幼儿了解其他可燃物的燃烧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结合生活实际,教育幼儿注意火的安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大班科学教案《燃烧的蜡烛》含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燃烧的蜡烛》含反思

教案名称:大班科学教案《燃烧的蜡烛》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蜡烛的燃烧过程,知道蜡烛是由蜡和火柴组成的。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操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积极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蜡烛的燃烧过程。

难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蜡烛是由蜡和火柴组成的。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蜡烛、火柴、碟子、水、吹风机等。

2. 环境准备:安静、明亮的教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让幼儿观察蜡烛,引导他们发现蜡烛的特点,如形状、颜色等。

2. 讲解:向幼儿讲解蜡烛的燃烧过程,让他们知道蜡烛是由蜡和火柴组成的。

3. 操作:让幼儿用水浇灭蜡烛,观察蜡烛熄灭的过程,用吹风机吹灭蜡烛,观察蜡烛熄灭的过程。

4. 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观察到的蜡烛燃烧和熄灭的过程,引导他们总结蜡烛的燃烧特点。

5. 总结:让幼儿复述蜡烛的燃烧过程,巩固他们所学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发现大部分幼儿对蜡烛的燃烧过程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在操作环节,部分幼儿对用水浇灭蜡烛和用吹风机吹灭蜡烛的步骤掌握得不够好。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引导幼儿观察和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我也将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交流和分享中共同成长。

六、教学内容与步骤:1. 教学内容:让幼儿观察蜡烛的火焰,了解火焰的颜色、形状和温度。

2. 教学步骤:a. 点燃蜡烛,让幼儿观察火焰的颜色和形状。

b. 引导幼儿感受火焰的温度,可以让他们用手轻轻触摸蜡烛的火焰。

c. 让幼儿观察火焰在不同高度时的颜色和形状变化。

七、教学内容与步骤:1. 教学内容:让幼儿通过实验了解蜡烛的熄灭原因。

2. 教学步骤:a. 准备实验材料:蜡烛、火柴、碟子、水、吹风机等。

b. 让幼儿观察蜡烛的燃烧过程,了解蜡烛熄灭的原因。

c. 进行实验:让幼儿用水浇灭蜡烛,观察蜡烛熄灭的过程;用吹风机吹灭蜡烛,观察蜡烛熄灭的过程。

蜡烛燃烧的实验现象和结论

蜡烛燃烧的实验现象和结论

蜡烛燃烧的实验现象和结论1. 蜡烛燃烧的基本现象嘿,朋友们,今天我们要聊聊蜡烛燃烧这个看似简单却充满奇妙现象的实验。

想象一下,点燃一根蜡烛,火焰摇曳生姿,散发出温暖的光芒,这简直是生活中的小确幸啊!首先,蜡烛的燃烧其实是个化学反应,蜡烛里面的蜡(主要成分是石蜡)在高温下分解,产生了可燃的气体。

当我们点燃蜡烛时,火焰把这些气体燃烧了,结果就是火光四射,热量和光明一并而来,真是让人心情大好。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想,蜡烛到底是怎么燃烧的呢?简单来说,就是蜡烛的蜡在火焰的作用下变成了液体,然后被吸到火焰的顶端,最后变成气体,哇,这个过程可真是神奇。

没错,蜡烛燃烧的过程就像一场华丽的舞会,蜡烛的蜡是主角,火焰是乐队,气体就是那翩翩起舞的舞者。

每当蜡烛燃烧,都是一次精彩绝伦的表演。

2. 实验观察2.1 火焰的颜色变化好啦,现在咱们进入实验的部分!如果你在家里想尝试这个实验,可以准备一根普通的蜡烛,一些深色的纸,甚至可以拿出个透明的玻璃杯。

点燃蜡烛后,把纸和玻璃杯放在蜡烛旁边,慢慢观察。

你会发现火焰的颜色从黄色渐渐变成蓝色,简直就像魔法一样!这可不是因为蜡烛有什么特别的成分,而是因为火焰的温度变化导致的。

黄色火焰通常是因为未燃烧完全的碳颗粒,而蓝色火焰则表示燃烧得更充分,哇,这就像蜡烛在给你展示它的“表演水平”呢。

2.2 二氧化碳的生成接下来,我们再看看蜡烛燃烧时产生了什么。

点燃的蜡烛会释放出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试想一下,这些东西就像是蜡烛的小礼物,送给我们一份看不见的气体。

把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观察杯子内壁慢慢凝结的水珠,这就是水蒸气的证据,简直让人感慨万千!而二氧化碳则是我们每个人呼吸时不可避免的伙伴,蜡烛燃烧时,它成了我们的“隐形朋友”。

所以,蜡烛燃烧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温暖和光明,同时也在教会我们一些科学知识。

3. 实验结论3.1 燃烧的条件通过这个小实验,我们得出一个简单却重要的结论: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没有氧气,就像鱼离开水,蜡烛会立刻熄灭。

大班科学教案蜡烛燃烧的现象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蜡烛燃烧的现象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蜡烛燃烧的现象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大班科学教育应该把最重要的注意力放在让学生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上。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蜡烛燃烧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然而大班学生们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比较模糊,需要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专门的教学。

通过这次蜡烛燃烧教学,学生将会理解火焰的产生、燃烧的必要条件和燃烧产物的形成,这些都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1.理解蜡烛燃烧的过程和产物;2.掌握蜡烛燃烧的必要条件。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制定教学计划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此外,还要考虑到材料的准备和教学效果的评估。

步骤二:教师研究教材并准备实验器具和材料在进行实验前,教师需要认真研究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和提炼,找出蜡烛燃烧的必要条件和产物这两个重要知识点,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目标,选择最适合的实验器具和材料。

步骤三:教学过程知识背景先给学生讲解蜡烛燃烧的基本知识,包括燃烧物质、燃烧的必要条件和燃烧产物的形成过程等。

实验分组分组,每个学生组自己点燃蜡烛。

小组讨论1.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

2.猜想燃烧前的蜡烛是怎样的。

3.猜想蜡烛燃烧时,某些物质被排放了出来。

实验操作教师让学生点燃蜡烛,燃烧过程中观察火焰产生的形状和颜色,以及烟的产生和移动方向。

讨论实验结果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以下问题:1.燃烧前的蜡烛是怎样的?2.对蜡烛进行燃烧的必要条件有哪些?3.蜡烛燃烧时,排放了哪些产物?实验设计为了加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教学中还要对实验设计进行合理的安排。

此次实验中,可以让学生通过点燃两个种类不同的蜡烛进行对比,观察火焰的大小、颜色等差异,以此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

步骤四:总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时进行总结,强调蜡烛燃烧的知识点,同时也要激发学生思考,让他们可以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其他实际问题中去。

大班科学蜡烛燃烧的秘密教案

大班科学蜡烛燃烧的秘密教案

大班科学蜡烛燃烧的秘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教材《蜡烛燃烧的秘密》,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蜡烛的认识,包括蜡烛的形状、颜色、材质等;第二部分是蜡烛的燃烧现象,包括蜡烛的点燃、燃烧过程、火焰形状等;第三部分是蜡烛燃烧的原理,包括蜡烛燃烧需要氧气、蜡烛燃烧二氧化碳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蜡烛,了解蜡烛的形状、颜色、材质等基本特征。

2. 让学生观察蜡烛的燃烧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 让学生了解蜡烛燃烧的原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蜡烛的形状、颜色、材质的认识,蜡烛燃烧现象的观察。

难点:蜡烛燃烧的原理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蜡烛、火柴、显微镜、实验器材等。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蜡烛,引导学生发现蜡烛的形状、颜色、材质等特征。

2. 知识讲解:介绍蜡烛的基本特征,讲解蜡烛的形状、颜色、材质等。

3. 观察实验:让学生用显微镜观察蜡烛的燃烧过程,记录火焰的形状、大小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蜡烛燃烧的现象,引导学生发现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5. 知识拓展:讲解蜡烛燃烧二氧化碳的原理。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观察记录,画出蜡烛燃烧的火焰形状。

7.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蜡烛,记录蜡烛的形状、颜色、材质等,并画出蜡烛燃烧的火焰形状。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蜡烛的形状、颜色、材质;蜡烛的燃烧现象;蜡烛燃烧的原理。

七、作业设计1. 观察家里的蜡烛,记录蜡烛的形状、颜色、材质等。

2. 观察蜡烛的燃烧现象,画出火焰的形状。

3. 了解蜡烛燃烧的原理,思考蜡烛燃烧为什么需要氧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蜡烛的认识和燃烧现象的观察有了深入的了解,但在理解蜡烛燃烧的原理方面还有待提高。

拓展延伸:下一节课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小实验,验证蜡烛燃烧二氧化碳的原理。

大班科学教案《燃烧的蜡烛》含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燃烧的蜡烛》含反思

教案:大班科学活动《燃烧的蜡烛》活动目标:1. 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了解蜡烛燃烧的基本过程。

2. 通过实验操作,探究蜡烛燃烧与氧气的关系。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活动准备:1. 蜡烛多支、火柴、盘子、水、澄清石灰水等实验材料。

2. 记录表格、画笔等。

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5分钟)1. 教师出示蜡烛,引导幼儿观察蜡烛的外形、颜色、气味等特征。

2.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蜡烛的了解和经验。

二、观察蜡烛燃烧(5分钟)1. 教师点燃蜡烛,引导幼儿观察蜡烛燃烧的过程,如火焰的颜色、形状、烟雾等。

2. 教师向幼儿解释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三、实验操作(5分钟)1.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实验,观察蜡烛在空气和水中的燃烧现象。

2. 教师引导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并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实验现象。

四、讨论与反思(5分钟)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引导幼儿思考蜡烛燃烧的意义和作用。

2.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他们的实验发现和感受。

3. 教师引导幼儿反思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和learning outes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强调蜡烛燃烧与氧气的关系。

2. 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幼儿思考蜡烛燃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进行蜡烛燃烧的实验,并记录下来。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们对蜡烛燃烧的现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在实验操作环节,幼儿们积极参与,观察细致,能够发现蜡烛在空气和水中的燃烧现象。

在讨论与反思环节,幼儿们能够主动分享自己的实验发现和感受,对蜡烛燃烧的意义和作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引导幼儿观察和探索自然界中的燃烧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注重培养幼儿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教案:大班科学活动《燃烧的蜡烛》六、观察蜡烛熄灭(5分钟)1. 教师邀请幼儿观察蜡烛熄灭的过程,注意火焰的变化和周围的烟雾。

2. 教师向幼儿解释蜡烛熄灭是因为氧气被消耗完,火焰无法继续燃烧。

小学科学公开课教案之蜡烛的燃烧

小学科学公开课教案之蜡烛的燃烧

小学科学公开课教案之蜡烛的燃烧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蜡烛的燃烧现象及其相关科学知识。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蜡烛的燃烧。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欲望。

(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蜡烛的燃烧现象(1)蜡烛的形状、颜色、气味等特征。

(2)蜡烛的燃烧过程,如火焰的形状、颜色、温度等。

2. 蜡烛的燃烧原理(1)蜡烛燃烧所需的条件。

(2)蜡烛燃烧产生的气体及作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蜡烛的燃烧现象及其相关知识。

(2)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蜡烛燃烧原理的理解。

(2)实验过程中注意事项的掌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具:蜡烛、火柴、实验桌、实验盘、测温仪等。

2. 学具:学生实验手册、记录表格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点燃一支蜡烛,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蜡烛的燃烧现象。

(2)引导学生思考:蜡烛为什么能燃烧?燃烧过程中发生了什么?2. 探究蜡烛的燃烧现象(1)学生分组实验,观察蜡烛的燃烧过程,记录火焰的形状、颜色、温度等。

3. 讲解蜡烛的燃烧原理(1)教师讲解蜡烛燃烧所需的条件,如氧气、温度等。

(2)引导学生了解蜡烛燃烧产生的气体及作用。

4. 实验操作(1)学生分组实验,观察蜡烛在不同条件下的燃烧现象。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2)学生思考:如何使蜡烛燃烧更充分?如何延长蜡烛的使用寿命?6. 课堂作业(1)学生完成实验手册的相关题目。

(2)回家后观察家中的蜡烛,并记录其燃烧现象。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蜡烛燃烧现象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蜡烛燃烧的实验现象及结论

蜡烛燃烧的实验现象及结论

蜡烛燃烧的实验现象及结论1. 引言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蜡烛燃烧的实验,这可是个既简单又有趣的事情,没错,就是那种家里随处可见的小蜡烛。

大家可能会想:“蜡烛有什么好研究的?”但其实它背后藏着不少科学小秘密。

想象一下,晚上关掉灯,点上一根蜡烛,温暖的光晕仿佛把所有烦恼都赶跑了,真是生活的调味品呀。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刨根问底”,看看蜡烛燃烧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现象,最后还能得出点什么结论呢。

2. 实验现象2.1 蜡烛的点燃首先,咱们得点燃蜡烛。

记得第一次点蜡烛时,心里那种期待的感觉就像过年时拆礼物一样。

火苗一闪而起,蜡烛的顶部开始融化,逐渐变得柔软。

哇,真是好看,像小溪流淌一样。

随着蜡烛的燃烧,空气中散发出淡淡的蜡香,真是让人心情愉悦。

不过,过了没多久,蜡烛的光亮开始微微闪烁,就像在和我玩捉迷藏。

此时,火焰的颜色也从明亮的黄色转变成了蓝色,看来它开始进入“工作状态”了。

2.2 燃烧的现象继续观察,蜡烛的表面逐渐凹陷,像是被人用力压了一下。

蜡烛的蜡油不断滴落,真是个“小泪滴”,可千万别让这些蜡油沾到桌子上,那可是“心疼”的事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火焰的高度也在变化,有时高,有时低,就像小朋友在蹦跳,活泼得很。

这种变化让人不禁好奇:到底是什么让蜡烛如此“活跃”?随着火焰的燃烧,空气中的氧气也在不断被消耗,真是个“贪吃”的家伙。

3. 实验结论3.1 燃烧的原理经过观察和思考,我们可以得出蜡烛燃烧的原理。

简单来说,蜡烛燃烧需要三个要素:燃料、氧气和火源。

蜡烛的蜡就是燃料,空气中的氧气为它提供了燃烧的动力,而点燃的火源则是开启这一切的关键。

只要这三样东西齐全,蜡烛就能持续燃烧,像个小太阳一样温暖我们。

3.2 学到的道理通过这个小实验,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蜡烛的美丽,还学到了一些科学知识。

比如说,火焰的颜色变化代表了温度的不同,而蜡烛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则是燃烧的“副产品”。

这让我想到一句话:“无火焰,不成焰”,一切都得有个开始,生活也是如此,只有付出努力,才能收获成果。

大班科学蜡烛燃烧的现象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蜡烛燃烧的现象教案反思

讲解时间过长
幼儿理解力气差 异大
对活动过程的改进建议
供给更多蜡烛燃 烧的试验材料, 以便幼儿进展探 究。
引导幼儿更深入 地了解蜡烛燃烧 的原理,通过提 问和争论的方式, 激发幼儿的思考 力气。
在教学过程中, 加强对幼儿安全 意识的引导,确 保幼儿在操作过 程中的安全。
针对不同年龄段 的幼儿,设计不 同难度的试验, 以满足他们的认 知进展需求。
讲解安全留意事项
点燃蜡烛,观看现象并记录
总结试验结果,得出结论
活动实施阶段
导入环节:通过 观看蜡烛燃烧的 现象,激发幼儿 的惊异心和探究 欲望
试验环节:引导 幼儿观看蜡烛燃 烧的试验现象, 培育其观看力和 动手力气
争论环节:组织 幼儿开展小组争 论,培育其合作 学习和语言表达 力气
总结环节:对活 动进展总结,引 导幼儿了解蜡烛 燃烧的相关学问, 加深其对科学现 象的理解和生疏
感谢观看
汇报人:
稻壳学院
大班科学蜡烛燃烧的现象教案反思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名目
01 03 05
活动背景及目标
02
幼儿参与及表现
04
活动总结及启发
活动过程及效果 教师反思及改进
01
活动背景及目标
活动背景介绍
主题来源:对蜡烛燃烧的探究 幼儿阅历:对蜡烛的相关阅历 学科领域:科学领域 活动目标:探究蜡烛燃烧的现象及变化
幼儿的力气与收获
动手力气:幼儿能够动手点 燃蜡烛,并完成观看试验
观看力气:幼儿能够观看蜡 烛燃烧的现象,觉察其变化 过程
语言表达力气:幼儿能够用 语言描述自己的观看结果和
觉察
思维力气:幼儿能够通过观 看和思考,理解蜡烛燃烧的

化学实验探究课“蜡烛燃烧”教学实录与反思

化学实验探究课“蜡烛燃烧”教学实录与反思

化学实验探究课“蜡烛燃烧”教学实录与反思实验名称:蜡烛燃烧实验目的:探究蜡烛燃烧的化学过程,了解燃烧现象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器材:1. 蜡烛2. 打火机3. 玻璃棒4. 实验台5. 稀硫酸6. 玻璃盆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将蜡烛插入蜡烛座并点亮,让火焰稳定燃烧。

2. 实验过程:用打火机点燃玻璃棒,然后将燃烧的玻璃棒放在蜡烛的蜡炷上,观察火焰的变化。

3. 实验后处理:将蜡烛熄灭并清理实验台。

实验结果和讨论: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点燃蜡烛后,蜡烛产生了明亮的火焰,并且火焰会持续燃烧直到蜡烛完全燃尽。

当用点燃的玻璃棒接触蜡炷时,蜡炷上的火焰会立即扩散,并且火焰高度会加大。

这是因为蜡烛燃烧过程中需要氧气来支持燃烧,当玻璃棒点燃后,会释放出氧气,并且火焰会迅速吸收这些氧气使火焰更旺盛。

燃烧是化学反应的一种形式,它是一种氧化反应。

在蜡烛的燃烧过程中,蜡炷中的碳和氢与氧气进行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同时释放出能量。

这是一个放热反应,因此火焰具有高温和亮度。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观察到,蜡烛燃烧会产生黑色的烟雾,并且蜡烛燃尽后会留下一些灰烬。

这是因为蜡烛中含有杂质和不完全燃烧产物,当蜡烛燃烧时,这些杂质和产物会被释放到空气中,形成烟雾和灰烬。

实验中我们还用到了打火机点燃玻璃棒来接触蜡炷,这是因为玻璃棒燃烧时会释放出氧气,使火焰更旺盛。

点燃玻璃棒比用火柴更方便且更稳定。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蜡烛燃烧的化学过程和原理。

我们也发现了蜡烛燃烧会产生烟雾和灰烬的问题。

为了减少这些不良影响,我们可以在蜡烛燃烧时尽量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并选择高质量的蜡烛,以减少杂质和不完全燃烧产物的生成。

实验反思:这次实验的设计简单明了,能够使学生直观地观察蜡烛燃烧的过程,并了解燃烧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

实验步骤简单,操作方便,适合教学使用。

实验中没有涉及到实验结果的定量分析和记录,也没有进行进一步的实验探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蜡烛燃烧的现象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科学——蜡烛燃烧的现象
【活动准备】
蜡烛若干个,主蜡烛6个,大、小杯子各32个、盘子若干个、瓶子若干各个、打火机、火柴、彩色颜料。

【活动过程】
1、将教室内的灯关掉,告诉小朋友停电了,教室里这么黑,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照明?(手电筒、火柴、打火机、蜡烛)
2、今天我这正好有蜡烛,我们可以用什么把蜡烛点燃?(火柴、打火机)我用打火机把蜡烛点着。

点蜡烛的时候注意将蜡烛稍微倾斜一下,小心烫到手,然后把蜡烛放到桌子上。

现在,小朋友的桌子上也有一些小蜡烛,我把点燃的大蜡烛放在你们的桌子上,请小朋友把自己的小蜡烛点燃。

我们的教室亮起来了,刚才教室还黑黑的,为什么蜡烛点燃以后教室亮起来了呢?(因为燃烧的蜡烛会发光)(1)呀!来电了。

现在我们不需要蜡烛了,那我们用什么方法将这些蜡烛熄灭呢?(用嘴巴可以把蜡烛吹
灭、用扇子扇也可以将蜡烛扇灭、把蜡烛拿到外面让风一吹也会熄灭、把蜡烛放在水里就熄灭了、用沙子、用土)(2)我这有一个玻璃瓶,我想用这个玻璃瓶能将蜡烛熄灭,你们说我能做到吗?我该怎么做?请小朋友帮我想个办法。

3、做一做:
(1)幼儿点燃蜡烛,然后将瓶子罩在蜡烛上,看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原因。

(蜡烛熄灭了,蜡烛的燃烧需要空气中的氧气,当蜡烛燃烧时,将瓶里的空气用完了,蜡烛就熄灭了)(2)燃烧的蜡烛罩上玻璃杯除了蜡烛会熄灭,还会有什么现象呢?请小朋友点燃蜡烛我们再试一试。

(玻璃杯有点热)为什么杯子会有点热?(蜡烛燃烧时会散发热量所以杯子会有点热)(3)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请小朋友先将蜡烛点燃,然后放到桌子上,一会当我喊:“一、二、三”我们一起把玻璃杯罩在蜡烛上,看谁的蜡烛先熄灭?谁的蜡烛后熄灭?说说为什么?
4、教师小结做过的三个实验。

刚才我们做了几个实验,知道蜡烛的燃烧需要空气,蜡烛燃烧时还会散发热量,当我们把大瓶子罩在蜡烛上时,蜡烛燃烧的时间会比较长,小瓶子罩在蜡烛上时,蜡烛燃烧的时间会比较短。

5、下面我要带小朋友做一个有趣的小游戏,我这有一个小盘子、一个小瓶子、一支小蜡烛、一杯彩色水,我先把蜡烛点燃,放在盘子里,然后将彩色水也轻轻倒在盘子里,我的问题出来了,现在我不动盘子,但是我要让盘子里的彩色水跑到我的瓶子里来,你们说我能做得到吗?
(1)小朋友猜想(有的说能做到、有的说做不到,教师请不同意见的小朋友说说自己的想法)(2)如果孩子们不知怎么做,教师说:“我有一个想法,小朋友想不想试一试?教师请幼儿把蜡烛点燃,放在盘子里,然后将彩色水也轻轻倒在盘子里,最后将小瓶子罩在蜡烛上。

一会,蜡烛熄灭了,彩色水跑到瓶子里去了。

(3)请小朋友说一说彩色水为什么会跑到瓶子里?(你们知道为什么把瓶子罩在点燃的蜡烛上时,一会,蜡烛熄灭了,彩色水跑到瓶子里了么?)如果孩子们说不出原因,教师利用图示讲解(蜡烛燃烧需要空气,当瓶子里的空气被燃烧的蜡烛用完了,瓶子外的空气就把彩色水挤压到瓶子里去了)6、小朋友你们现在知道彩色水跑到瓶子里的原因了,那你们还想不想把这个实验再做一遍,教师指导幼儿再做一遍。

7、今天我们做了好几个和蜡烛燃烧有关的小实验,小朋友喜欢吗?一会儿,我会把今天的实验材料
投放到活动区去。

但是老师有一个小要求,在做这些实验的时候,一定要在老师或爸爸妈妈在身边的时候才能做,不然自己动火会有一定的危险,不小心会烧伤自己,所以,一定要在老师或爸爸妈妈在身边的时候才能做,小朋友能做到吗?
8、请小朋友将所有的瓶子轻轻放在筐子里,把彩色水倒在小盆里,然后将小盘子也放到筐子里,我们现在把实验材料一起送到活动区去。

【活动延伸】
“我和妈妈巧制蜡烛花”准备彩色蜡烛一包(普通蜡烛也可)、装水的盘子一个。

蜡烛点燃后,将蜡烛拿至盘子上方,当蜡烛一融化,立即倾斜蜡烛,让蜡烛油滴入盘中(可从不同角度滴蜡,效果会不同),蜡烛油会飞快地溅开并凝结成一朵朵非常漂亮的蜡烛花。

【效果分析】
组织这节活动刚开始我还是比较担心的,怕很少接触火的孩子们,在点燃蜡烛的过程中会紧张、害怕、不敢去点蜡烛,再有怕孩子们会烧着手。

可是当活动一开始,孩子们就很投入,探索的积极性也非常高,没有出现我课前担心的问题,这样在孩子们的带动下我也逐渐放开手,和孩子们边探索、边讨论、边总结,效果出奇的好。

特别是我利用图示讲解“彩色水为什么
跑到瓶子里去了?”把孩子不容易理解的部分,利用图示进行讲解并配合幼儿的实验操作,顺利的解决了难题。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