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余华《第七天》的叙事艺术
关于余华小说《第七天》的研究
关于余华小说《第七天》的研究摘要:余华,当代著名作家,其代表作有《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第七天》等。
而他的小说《第七天》则鲜明地体现了这种文学创作形式。
用荒诞的笔触和意象讲述了一个普通人死后的七日见闻;讲述了现实的真实与荒诞;讲述了生命的幸福和苦难;。
本文将通过对《第七天》中叙事特点、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分析,展现余华通过“真实与荒诞”的强烈对比所表现出的震撼力以及影响力。
关键词:余华;《第七天》;叙事特点;语言特点;真实与荒诞一.《第七天》的叙事特点1.圆形的叙事模式小说开篇即是主人公杨飞孑然一身在马路上游荡,而他的目的地是殡仪馆——原来,他已经死了。
之后,余华通过杨飞的视角,描述了多个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死。
因此,小说以死亡为视点,却又不是写主人公杨飞的个人之死,而是弥散式的叙事描绘了一场死亡的“盛宴”, 余华自己称此为圆形叙事。
余华说:“第七天的叙述有点像圆规, ‘我’的经历是圆心, 所见所闻是一一条条圆线, 叙述的圆规一圈圈往外画圆。
作者以杨飞死后的见闻为线索, 讲述了患癌症没钱救治的父亲, 为爱情卖肾死亡的伍超, 在大火中被政府瞒报的38个遇难者, 被医院当作医疗垃圾扔进河里的27个死婴等悲剧故事。
小说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模式,将看似无关的几个人,通过死亡联系在了一起,组成了一张错综复杂的关系网。
2.荒诞与现实交替的叙事方式《第七天》从作品一开始就表现出了荒诞主义的手法,主人公杨飞死后,还要自己去殡仪馆火化,甚至殡仪馆内的座位安排也是等级分明——贵宾可以坐沙发,穷人只能坐椅子,而市长却有自己的贵宾室。
但这荒诞中,却也带着真实,政府强拆房屋, 让一个美好的家庭变成了一对夫妻的坟墓;27个死婴被当作医疗垃圾扔进河里;无辜的人被警察严刑逼供承认杀人, “被杀者”却安然无恙的回到了家里;打工妹因为男友用假的手机欺骗她而跳楼自杀;打工男为了给女友买一块墓地居然去黑市卖肾, 最后惨死……这么多的荒唐事, 其实正是现实生活中每天不断上演的悲剧。
论余华小说《第七天》的艺术张力
正襟危坐 ,大家分别取号候烧 。贵宾区的候烧者身穿工
艺精致的蚕丝寿衣 ,骨灰盒材质珍贵价格高昂 ,墓地都 在一亩以上 ,或坐拥高山或面朝大海 ,而普通候烧 区的 死者 身着人造丝加棉花的寿衣 ,骨灰盒也是价格低廉 , 墓地只有一平方米大。市长在豪华贵宾室候烧 ,他的遗
体告 别 式 漫长 而复 杂 ,街 上 主要 道 路都 封 锁 了 ,烧 市 长
切 时 代 的伟 大 艺 术都 来 自于 两种 对 立 力 量 的相 互 渗
透。 ”[ 1 1 余华深谙张力因素对小说 的功用 ,在 《 第七 天》
中完 美地 呈现 出三组 艺 术张力 。
一
个在火车厕 所降生 的婴儿被 2 1 岁的铁路扳道工杨 金彪 在铁轨上捡到 ,主人公杨飞生命的存活固然无法用偶然
大 厅 ,功成 名 就之人 坐 在 沙发 区 ,贫寒 者在 塑 料椅 子 上
评论 不绝 于 耳 , 褒 奖 者有 之 ,批 评 者更 甚 。小说 讲 述 意 外 死亡 的杨 飞在 死后 七 天 的灵魂 漫 游故 事 ,通 过 主人 公
杨飞与其他魂灵对生前的 回忆 ,反映一定 的社会问题 , 体现余华对 时代与人生 的独特思考。真实与虚构 、苦难
2 0 1 4 年 8 月
安康学院学报
J o u na r l o f An k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Au g .2 01 4
第2 6卷
第4 期
Vo 1 . 2 6 No . 4
论余华小说 《 第七天 》 的艺术张力
桂 璐 璐
( 安徽大学 文学 院,安徽 合肥 2 3 0 0 3 9)
中 图分 类号 :1 2 0 7 . 4 2 5 文 献 标 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4— 0 0 9 2( 2 0 1 4 )0 4—0 0 7 4一O 3
虚构与现实的交织——论余华小说《第七天》
虚构与现实的交织——论余华小说《第七天》《第七天》是中国当代作家余华的新作,这篇长篇小说以杨飞死后的感想和七日见闻为内容。
讲述了现实世界的荒诞和悲凉,讲述了人生百态,讲述了最底层人民的无奈和辛酸、讲述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无情、又讲述了少见的温情。
7天,不同的事件交织联系在一起,他们所经历的一切那么的真实,那么的让人心灵颤抖。
同时现实世界的欲望仿佛一个恐怖的史前巨兽,在吞噬着所有被欲望控制的人的生命。
现实是残酷的,当这些被社会遗忘,被社会抛弃的人再一次相聚,没有了恩怨纠葛,只剩下悔恨自己为什么不好好的活下去。
在那个虚构的世界里,大家都在洗涤着自己的灵魂,仿佛解脱却又有少许的遗憾和无奈。
最终虚构与现实的交织让我们理解了爱的难能可贵;理解了眼泪是那么的意义深重;理解了爱而不得是多么的冷酷。
本文首先对余华的创作梗概进行了概述,总结了目前对于小说的研究和争议,然后对于小说中的虚构和现实描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另外余华的小说并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但却直击灵魂。
本文针对小说的叙事技巧进行了阐述,又从写作手法上对余华的《第七天》进行了分析,最后回归人的世界,虚构和现实的交织是为了更好的描写人,是为了更好的关照人。
这也是余华写作的根本出发点。
1前言1.1余华的创作概述《第七天》这部小说以中国传统的“头七”作为故事的出发点。
在中国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人在死后的前七天,灵魂依然在人间游走。
死者要在这七天看看自己的亲人,会会自己的老友,以弥补生前的遗憾。
七天之后,亲人烧纸钱,才算送走了他们,让他们安心的过奈何桥,安心的投胎。
如果这七天,家里人没有按照他的意思办事,或者心愿未了,那么灵魂没有办法安心,则会一直存在在人间。
虽然是一种迷信的说法,但是也传达着一种善意,即希望通过这个机会,弥补缺憾。
但又有些残酷,因为逝去的永远也不会回来。
余华的《第七天》同样讲述了一个灵魂在七天的所见所闻。
将一些现实中的新闻串联起来,通过荒诞的叙事内容,构建了死者和现实世界的联系。
论余华《第七天》的语言特点
论余华《第七天》的语言特点余华的小说《第七天》是一部描写了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学作品,其语言特点体现了余华深刻的写作功底和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思考。
本文将从余华小说的语言风格、叙事手法、人物语言以及情感描写等方面来分析余华《第七天》的语言特点。
余华在《第七天》中的语言风格是清晰简洁、具有强烈的现实感。
余华擅长用简练的文字将复杂的情感和事件描述得淋漓尽致,而且他的语言风格富有诗意,句式流畅,极具感染力。
余华在小说中对人物的语言处理也是极具特色,他善于捕捉人物的语言特点,通过对话展示人物性格和情感变化,使读者更加贴近人物内心世界。
而余华对事件的描写也是尽可能地简洁有力,所有的细节都是为了彰显主题和情感。
余华在《第七天》中的叙事手法也是非常值得注意的。
他采用了多种叙事手法,包括回忆、插叙、夹叙等,这些手法使得小说的叙述更加丰富多样,也更具有层次感。
通过这些叙事手法,余华将故事中不同的时间、空间和人物进行了交织,更加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社会生活和人的内心变化。
余华在《第七天》中巧妙地运用了人物语言,通过对人物的日常交际和思想表达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情感。
余华擅长捕捉人物的语言特点,通过对话展示出人物的性格风貌,使其故事更具有真实感和生活气息。
人物语言的运用也是余华小说中的一个突出特点,他通过细致入微的对话,将人物内心世界展露无遗。
余华在《第七天》中对情感的描写也是非常细腻和深刻的。
他通过文字描绘出了人物的愤怒、孤独、挣扎和坚韧,使得小说中的情感充满了力量和张力。
余华的情感描写非常真实,让人不禁沉浸感同身受。
通过对情感的描写,余华将读者引入了小说的情感世界,使得整个故事更加具有感染力和令人回味无穷。
浅论余华新作《第七天》
浅论余华新作《第七天》作者:程一波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08期摘;要:著名作家余华在沉寂七年之后推出新作《第七天》,学者们以期待的目光审视之后引发了大量争议与讨论,褒贬不一。
本文从叙事手法、写作技巧、主题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求对其进行完整解读,分析其文学价值与艺术特色。
同时,本文也对文本中颇受争议的角度进行分析,以求客观公正地抒发见解。
关键词:余华;《第七天》[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8-0-021.叙事手法与写作技巧余华代表作《活着》表现了福贵与家珍夫妻关系的坚贞纯洁与肮脏背叛的矛盾统一,《世事如烟》中七个家庭的如烟世态、飘忽的节奏以及诡谲多端的命运,《许三观卖血记》中许三观和他父亲在苦难中的感人与心酸,《现实一种》里那些充斥着观念化议论的寓言,《十八岁出门远行》中“我”的小聪明、圆滑与荒诞,《古典爱情》中柳生和小姐惠之间令人叹惋的阴阳两界、人间地狱……从叙事手法与写作技巧来看,《第七天》中的写作技巧与叙事方式在此前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了更为娴熟的排演。
“重复”、“绕”与“回环”是现实主义作家常用的叙事方式。
余华也不例外,小说中不自觉的“重复”是余华标签式的叙事风格,为了增进情节铺排在读者心中的地位与阅读体验,在他的文本中大量使用了这样的“重复”与“回环”。
《第七天》里已经身在“那边”世界的张刚和李先生那下棋悔棋的情节铺排,采用的就是“重复”与“回环”的写作技巧。
余华“重复”与“回环”写作技巧往往表现的是人物之间复杂、纠结、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不仅仅是为作品贴上防伪标签,更是一种高超的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
《第七天》以“我”即杨飞为线索,描写了一个刚刚去“那边”的人所见到的阴阳两界。
概观中外现实主义文学,“幽灵叙事”并非是一种全新的叙事模式或手法,但以此来描绘当今中国和批判中国现状当属首创。
被奉为“幽灵叙事”经世之作的《神曲》(但丁著),被覆盖了厚重的神学袈裟,试图站在启蒙主义与反蒙昧主义的立场来进行对现实世界的精神指引,这一类“幽灵叙事”作品的背后暗含着精神光辉或宗教神学的指引。
《第七天》的艺术特色解读
余华小说《第七天》的艺术特色解读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阅读的习惯已然走出了课堂,小说这种大众所乐于接受的文学形式的阅读更是拥有着广泛读者群体,跟随着大众的脚步走进了千家万户。
余华作为当代具有影响力的作家,他的小说更是有着大批的读者,其小说《第七天》出版以来一直处于文学批评的风口浪尖上,评论褒贬不一。
这部小说具有先锋派本身的色彩,笔触依然很犀利,展现出新时期“先锋”作家的蜕变和转型,由暴力、冷峻书写向温情写作的转变,展现了一位有良知的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第七天》在艺术特色方面的一些创新性成就是不能磨灭的,结合当下的热点话题,对现实生活有着极为强烈的批判意义,为了探寻新的研究价值,深刻的解读余华作品,也为了解读其他文学作品起到借鉴的作用,本文我们将从小说的叙事手法、人物形象、语言风格和思想主题四个艺术特色方面进行较为细致的解读。
通过与余华之前作品的对比和《第七天》文本的仔细揣摩,更加细致的领会小说备受争议的死亡视角、“新闻体”插叙、以及聚焦当下的现实意义等艺术特色方面的创新点,深刻解读《第七天》作品中所展现的对于当今社会现实的关注。
关键词:余华;第七天;死亡视角;新闻体;反讽语言;社会现实引言余华,中国当代知名作家,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他被誉为中国的查尔斯·狄更斯。
1983年开始创作以来,先后发表出版了十余部作品。
《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小说作品更是获得“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和“诺贝尔新发现图书奖”等国内外多种大奖,他的作品更是受到读者广泛认可。
余华早期作品主要写血腥、暴力、死亡,写人性恶,展示的出人和世界的黑暗现象,情感真挚细腻,近期的作品开始有所转型。
《第七天》就是余华的典型转型之作。
《第七天》是余华继《兄弟》之后,时隔七年后最新长篇小说。
小说故事离奇荒诞、情节设置精妙、叙事结构严谨都是这部小说亮点。
通过情节的展开,人物形象的描绘以及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创新,深切的展现了余华对于当今社会现实的关注。
从《第七天》看余华作品的荒诞与真实
从《第七天》看余华作品的荒诞与真实作者:杨煜来源:《文学教育》 2015年第13期杨煜内容摘要:《第七天》是余华反映社会现实的力作,本文从余华在文本中叙事的荒诞与现实特征入手,认为余华构筑了荒诞的情节和叙事线索,用反讽的手法揭示出“死无葬身之地”的底层生存现实,具有客观现实内核,发出关注底层人民生活状况的呼喊,是一部艺术思想比较出色的作品;但是,本文对现实内核及所涉题材亦进行了一定反思。
关键词:余华荒诞艺术真实《第七天》一.先锋叙事营造的荒诞感在《第七天》的写作中,余华采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构建了现实的人间与“死无葬身之地”的双重叙事空间,这种尝试本身就具有相当强烈的荒诞感。
余华通过死者对现实世界与死后世界的叙述,实现这种双重空间的构建。
余华在谈到《第七天》的创作时这样说到,“《第七天》的叙述有点像圆规的作用,‘我’在叙述里是一个圆心,叙述的圆规一圈一圈往外划出一个一个的圆。
‘我’的经历是圆心,所见所闻是一条条圆线。
”[1]这里的“我”是在作品开篇就交代的已死亡的灵魂,叙述的中心由已死的主人公承担,其生前与死后的经历构成叙事的两条主线,这又是另一层荒诞感的体现。
在叙事结构方面,这种延续的荒诞感也无处不在。
《第七天》的写作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余华回归八十年代先锋写作的一次新的尝试。
与其第一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相似,《第七天》亦采用片段的拼贴式结构,但不同的是,这种结构的核心不是由主人公的回忆所贯穿的,遵循的亦不是所谓“记忆的逻辑”。
从表面上看,这种叙事结构是由主人公死后的见闻所触发形成的,但究其根本,这些片段式的叙述的核心是当今中国现实社会所发生的种种现象,遵循的是“现实的逻辑”。
作者在叙事结构的安排上,使人物在“阴间”与“阳间”进行不断的跳跃与闪回,不是意在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通过这种手法使需要表现的现实图景的容量得以最大化,揭露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
而这种叙述手段所造成的密集的人物冲突与高潮迭起的场景描写,使多层次的社会矛盾在一个人物与和他有所关系的多个人物的生命轨迹中得以最大限度的表现,亦营造出一种错愕感与荒诞感。
论余华《第七天》的苦难叙事
论余华《第七天》的苦难叙事作者:刘晓晨朱家丽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6年第01期摘 ;要:历经七年的沉淀与思考,在新作《第七天》中,余华将苦难拓展到死后的世界,在生和死之间建立了一条苦难自由叙事的桥梁,不过此次生的世界一片阴郁,死的世界里稍见一点点亮色,但那是悲怆的、疲惫的、忧伤的。
叙事苦难中,也默示着他对表现“绝望”命题的深入喜爱,而且与苦难跬步不离。
作者在作品中注入了大量的情感与精力,使得小说的语言冷静、节制、利落、淳厚、朴实;小说中多处巧妙设置了细节与伏笔,使得充斥荒诞和奇异的作品显得更加苦难。
关键词:余华 ;《第七天》 ;苦难与生死作为当今具有苦难意识的作家,余华对苦难和存亡有着个人奇特的理解。
苦难意识是西方现代主义作家所全力表达的。
他们眼中人类生存处境的自身就是一种苦难,而且很难去逾越,就如艾略特笔下的精神荒原;卡夫卡思想中的人物始终都是充满着孤独与绝望。
受到卡夫卡一系列现代派作家影响的余华,其作品中就不可避免地融入了苦难意识。
自创作开始,苦难意识是余华直面现实最真实的落脚点,而且在不同阶段表现方式有所不同。
和他先锋时期作品中善于用血腥、暴力、残杀来体现绝望不同,从小说《活着》开始,余华对苦难的认识渐渐变得温顺、平和、大度,他作品中的苦难流露着希望的光芒。
《活着》告诉读者:人只要能活着,健康地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他全然追求肉体的存在,而很少关注人的精神需求。
由此可见,这个阶段的余华对苦难、生与死的理解还表现在中国古代“好死不如赖活着”的传统观念上。
七年的磨砺与思考,余华对现实中的绝望更耐人寻味。
在《第七天》中,同样是苦难在生与死两者之间建立了一条自由叙述的桥梁。
但这次生的世界一片黑暗,死的世界闪着点点亮光,也显得悲怆的、怠倦的、伤感的。
《第七天》小说里,有因为举报丢弃的婴儿而死得蹊跷的母亲,有换了癌症而没钱救治的养父,有27个婴儿被当作医疗垃圾丢掉,有涉及强拆民房而被压死的夫妇,有商场火灾中被烧死的群众,有当作杀人犯而处决的青年人,有为爱而献出生命的鼠妹,有被逼迫卖肾的人,他们在现实中承受形形色色的苦难,在冥界中也只能默然地自我悼念,“宽广的沉默里暗暗涌动千言万语,那是很多的卑微人生在自我诉说”。
论余华《第七天》的叙事艺术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论余华《第七天》的叙事艺术毕道慧 郑州大学文学院摘 要:余华运用宗教式的叙述方式,主副线穿插交织的叙事结构,荒诞、诡异的叙事内容在《第七天》中营造了死亡世界和现实世界二元对立的空间,表达了对社会问题的焦虑和思考。
本文着重分析《第七天》的叙述艺术,以体会余华波谲云诡般的想象力和对现实最为深刻的感受。
关键词:《第七天》;余华;宗教式叙述;底层叙述作者简介:毕道慧(1993.3-),女,安徽省亳州市人,郑州大学文学院2015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6-028-02余华的作品常带有苦难、冷漠、暴力这一类标签,他的写作风格亦是如此。
如《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作品,他总是袖手旁观,在血和泪中将人物推入悲惨世界。
他用美好的想象来诠释生命,却在文本中冷漠地展示血淋淋的悲惨世界。
不过,正是因为苦难不断地升级,他的叙述艺术也不断提升,叙述文本也变得更加流畅自然。
余华的新作《第七天》不仅延续了他一贯的苦难、暴力、冷漠等叙事风格而且蕴含了很多新变,在阅读这部作品时我们不难发现余华在叙述艺术处理上的超越性变化。
一、中国式《神曲》读者在阅读第七天的过程中,最直观的感受是深入到一个奇妙的空间,既置身于现在的时空,又能看到过去和未来。
这种独特的叙述结构使人联想到外国文学作品,即但丁的《神曲》。
《第七天》运用第一人称的手法,使主人公在七天的时间内全面感受到社会存在的很多问题,通过这部作品余华客观地表达了他对当今社会问题的看法。
很显然,《第七天》和《神曲》有着独到的相似之处,因为《神曲》也恰恰是通过对地狱、炼狱的批判讽刺而表达出对美好人性以及天堂幸福生活的向往。
《第七天》开篇是引人深思的一段话: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
《第七天》这本书的设计编排简洁明了,故事人物经历的一天即作为故事中一个章节,没有前言和后记。
论余华小说《第七天》的叙事主题
论余华小
陈 博 邵 明 可
节 的发展。离开埋葬 郑小敏父母废墟 的杨飞在谭家菜 馆用餐 时在 报纸上得知 了前 妻李青的死亡 ,这 造成 了他 心理 上的极 度 不 适 感 和 精 神 上 的恍 惚 感 , 以至 于饭 馆 起 火 时 没 能 及 时 逃 离 而 和 谭 家 人 一 起 步 入 死 亡 ,接 下 来在 去 殡 仪 馆 的路 途 中成 了 车 祸 现 场 的 “目击 者 ” ,最 后 在 死 亡 之 地 他 见 到 了 全 部 的 死 亡 , 并 从 这 些 死 亡 者 口 中知 道 了 生 前 关 于 他 们 的死 亡 。整 部 小 说 中 ,一 个 死 亡 接 着 另 外 一 个 死 亡 ,一 个 死 亡 成 为 揭 开 下 一 个 死 亡 真 相 的 线 索 ,从 而 构 筑 了 《 第 七 天 》 小 说 故 事 情 节 的 全 部 内容 。 所 以 ,余华 《 第 七 天 》 中 的死 亡 叙 事 不 仅 仅 是 他 简 单 罗列诸多死亡事件 ,而是他对 当下特定历史 时期人的生存状 态 的 反 思 与 表 现 ,更 是 他 对 自 己作 为 一 个 现 世 存 在 者 对 于 死 亡 意 义 的追 问 和 形 而 上 的哲 学 思 考 。 因为 死 亡 作 为 人 的 一种 归 宿 ,其 不 可逆 性 、 偶 然 性 、 荒 诞 性 和 残 酷 性 构 成 的基 本 事 实时时影 响着 人类的思考和 文化的创造 。在 小说 中,当故事 叙 述 到 第 四 天 时 ,杨 飞 跟 随 另 一 个 亡 灵 人 进 入 “ 死 无 葬 身 之 地 ” ,他 看 到 了另 外 一 个 世 界 —— “ 水在流淌 ,青草遍地 , 树 木 茂 盛 , 树 枝 上 结 满 有 核 的 果 子 ,树 叶 都 是 心 脏 的模 样 , 它们抖动 时也是心脏跳动 的节奏 。”这 是余华为生前遭遇 各 种 不 幸 且 死 后 无 法 去 安 息 之 地 的 无 辜 善 良的 亡 灵 们 创 造 的 一 个 生 机 勃 勃 的 空 间 , 这 里 没 有 纷 争 和 倾 轧 , 没 有 背 叛 和 猜 忌 ,是 一个 平等 、祥和 、美丽而又充满欢 乐的世界 。这 是一 个 往 生 者 的 世 界 ,和 生 者 的 世 界 有 着 巨 大 的 差 异 。所 以 , 在 小说 中,余 华用想象创造 了一个与世俗 意志截然相反 的存在 空 间 , 隐 晦 地 显 示 出他 对 此 岸 世 界 现 实 秩序 的 不 满 与 反 抗 。 虽然 在 此 岸 世 界 的世 俗 观 念 中 , “ 死 无 葬 身 之 地 ” 是 对 死 者 最 大 的 不 敬 ,意 味着 身 体 和 精 神 永 远 不 能 得 到 安 息 ,但 是 在 小 说 中 余 华 将 其 描 绘 成 亡 者 较 为 理 想 的 栖 息 地 。最 后 , 刘 梅 前往 安息之地前 ,众 亡灵守候在她 身边为其净 身。这段近似 宗 教 仪 式 的 情 景 描 写 显 示 了余 华 深 刻 理 解 死 亡 意义 之 后 的超 然 态度 。这 种 超 然 不 是 站 在 宗 教 立 场 上 消 极 地 看 待 生 命 的消 亡 ,而是对生命 “ 存 在 ”本 身 的虔 诚 与 守 望 。在 《 第七天 》 的叙述 话 语 中, “ 出世 ” 的叙述 语 调是文 本 的表 层结 构 , “ 入 世 ” 的态 度 才 是 故 事 的 内核 。 也 许 这 才 是 余 华 独 有 的死
论余华《第七天》的叙述艺术
| 最小说·读写大视野内容摘要:从叙事视角解读余华作品《第七天》,精神暴力叙事和荒诞叙事是其主要策略。
余华善于运用各种叙述手法,通过以“内聚焦”为主“零聚焦”为辅的叙述视角,阴阳两地自由穿梭的空间样式,预述与追述交替的时间样式等艺术,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心理体验来揭示现实真相,表达面对人生遭际的无奈感。
关键词:余华;《第七天》; 叙述艺术余华作为一位先锋小说家,在他的小说中无不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他总是以不避极端的态度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冲击。
《第七天》就是这样一部极具表现力的作品,笔者将从“内聚焦”为主“零聚焦”为辅的叙述视角,阴阳两地自由穿梭的空间样式,预述与追述交替的时间样式这三个方面,简单剖析《第七天》的独特叙述艺术,以期看到余华作品中的叙述美学。
一、聚焦:内聚焦为主,零聚焦为辅视角,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根据叙述者观察故事中的情景的立场和聚焦点而区分。
传统的叙事视角研究一般根据叙述人称来划分。
法国学者热奈特则用‘聚焦’这个概念来分析不同的叙述视角。
他将聚焦分为“零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三种类型。
笔者认为《第七天》中就是以“内聚焦”为主体,“零聚焦”为辅的叙述视角展开的。
余华采用“内聚焦”为主体的叙述视角,即叙述事件多以第一人称“我”——杨飞这个角色参与到各个事件中。
一方面包括生前的“我”如何成为“火车生下的孩子”、杨金彪如何遇到“我”并一步步把“我”养大成人,其中又包括他在“我”与爱情之间的抉择与最后杨金彪如何独自离去、“我”和李青的爱情婚姻故事、“我”与亲生父母、干爸干妈之间的故事等等,这些都是“我”死后不断地向记忆发出邀请后追忆出的故事。
另一方面包括“我”到“死无葬身之地”后不久,遇到了李青后再一次的情感纠葛、遇到“我”住在出租屋时的邻居“鼠妹”、遇到张刚和李姓男子后的牵扯出了十多年前的“惊雷行动”、遇到李月珍后牵扯出的二十七个死婴案等等。
浅谈余华小说《第七天》的叙事特色
浅谈余华小说《第七天》的叙事特色作者:杨兆青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11期[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1-0-01《第七天》是当代实力派作家余华即《兄弟》之后沉寂七年推出的力作,跟《兄弟》问世之际一样遭受到两个极端的评价。
但正如余华所说,这是最能代表他全部风格的小说。
冷静的叙事态度,苦难叙事,死者叙事视角,散而不乱的叙事结构,这些呈现余华过去二十多年小说写作轨迹和作品由内及外的风格在《第七天》中都得以具体体现。
一、冷静的叙事态度同《活着》一样,《第七天》也一贯继承了余华冷静的叙事态度,借死者来冷眼叙事。
既然是死者就没有喜怒哀乐任何世人的情感,在叙事的时候自然可以不带感情色彩,冷眼旁观现实社会,冷漠地叙述现实社会中各种令人发指、愤激、悲悯的社会现象。
《第七天》中市长淫乱纵欲而亡,为推卸责任掩盖商场大火遇难人数,暴力拆迁导致郑小敏父母被埋,人们日常生活充斥着毒大米、毒奶粉、毒馒头、假鸡蛋、皮革奶、石膏面条、化学火锅、大便臭豆腐、苏丹红、地沟油,作者在叙述这些时对当下官场没有丝毫的批判,对食品安全危机重重也没有表示出自己的担忧,仿佛自己是脱离于现实的人,可以冷眼旁观。
《第七天》书中援引大量的社会热点新闻,给人的感觉是像在堆砌事实而不是文学创作,但这正是余华一贯冷静叙事的表现。
作家如何才能够零距离表现社会现实,最重要的就是在创作时尽少融入个人情感,让小说人物通过自身的苦难命运揭示出作者的情感倾向和社会现实的荒诞绝望。
二、苦难叙事的延续小说写了一个名叫杨飞的公司职员死后,亡灵游走七天的所见所闻。
在叙事阳间和阴间的所见时,延续了余华一贯关注社会底层小人物的苦难意识。
但与《活着》不同的是,他这次关注的不再是父辈们遥远的贫穷与无望,而直接选择关注我辈当下生活里的无奈与悲哀:被暴力拆迁致残,因病致贫致死、爱慕奢华未果而自杀、卖肾买墓地。
这些看似荒诞,但无法否认这是小人物卑微生活的典型体现。
论余华小说《第七天》的叙事艺术
论余华小说《第七天》的叙事艺术摘要在我国当代文学领域中,余华是为数不多的极具世界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在国际领域,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广泛传播,深受国外读者喜爱,获得了众多奖项,他的作品成为国外读者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
在国内文学界,余华是一位备受文学评论界和读者关注的作家。
作为先锋派的重要代表,他的创作始终遵循着先锋精神,这就要求他在写作上要维持着创新型和先导性,他的作品极具实验色彩与艺术个性,始终处在当代文化变动的前列。
纵观余华创作历程,其叙事风格一向以犀利、直刺人心见长,写作距离从最初的疏离大众,到现在的贴近普通人。
而《第七天》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能代表余华创作风格的作品。
余华在答《京华时报》记者问时说,他一直有这样一种欲望,“将我们生活中看似荒诞其实真实的故事集中写出来。
”[[endnoteRef:0]]《第七天》无疑就是这个欲望的集中体现。
在小说《第七天》中,作家以独特的叙事视角和思维方式曲折地反映着现实真相,本文拟从小说的叙事视角、叙事结构、以及叙事手法三个方面出发,探讨小说的艺术成就和作家的创作意图,以及余华对当代文学的贡献。
付建舟.余华《第七天》的创作意图与其叙事策略[J]. 小说评论, 2013(5):98-103.]关键词:余华;第七天;叙事艺术论余华小说《第七天》的叙事艺术咸阳师范学院2017届本科毕业论文AbstractIn the field of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in China, Yu Hua is one of the few influential writers of the world. In the international field, his works are translated into many languages and widely disseminated, loved by foreign readers, won numerous awards, his works become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foreign readers to understand China. In the domestic literary circles, Yu Hua is a writer of literary criticism and readers. As an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of the avant-garde, his creation has always followed the spirit of pioneer, which requires him to maintain the innovation and pilot in writing, his works are very experimental and artistic personality, always in the contemporary cultural changes forefront.Throughout Yuhua's creative process, its narrative style has always been sharp, piercing people know, writing distance from the initial alienation of the public, to the present close to ordinary people. And "seventh day"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Yu Hua's style. Yu Hua in the "Jinghua Times" reporter asked that he has been such a desire, "our life seems absurd in fact the real story focused on writing." The seventh day "is undoubtedly the desire to focus on. In the seventh day of the novel, the writer reflects the realistic truth in a unique narrative perspective and way of thinking.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explore the artistic achievements and writers of the novel from three aspects: the narrative perspective,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and the narrative technique The creative intentions, and Yu Hua's contribution to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Keywords: Yu Hua; Seventh day; Narrative art目录摘要IAbstract II目录III引言 1一、小说文本的解读 1二、“亡灵视角”的“鬼魂书写” 3三、小说结构与叙事时序 4四、小说的叙事手法6(一)重复叙事 6(二)距离叙事7五、写作手法的争议与不足8结语8参考文献10谢辞﹍﹍﹍﹍﹍﹍﹍﹍﹍﹍﹍﹍﹍﹍﹍﹍﹍﹍﹍﹍﹍﹍﹍﹍﹍﹍﹍﹍11引言余华作为先锋派的重要代表,他的创作始终遵循着先锋精神,这就要求他在写作上要维持着创新型和先导性,他的作品极具实验色彩与艺术个性,始终处在当代文化变动的前列。
荒诞的极致倒影现实——论余华《第七天》中的虚构与现实
内容提要:余华从早期的先锋小说代表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到标志着其创作转型的作品《活着》《许三观卖血》,再到现在的《第七天》,作品中一贯包含了死亡、苦难、荒诞和温情元素。
《第七天》采用“鬼眼观人”亡灵的视角,平静地叙述了社会现实中荒诞离奇的事件,底层人们生活的苦难和无助,凸显了社会的扭曲和现实的荒诞。
在荒诞的社会之外,余华创立了一个“死无葬身之地”,在这亡灵们生活平等、祥和,没有了贫富、阶层的差距,消融了仇恨和隔膜。
作者通过虚幻世界的描写来折射当下社会的真实。
在残酷的现实背后,看到家庭的温情,破碎的婚姻和爱情背后的真爱,书写人们对温情的追求,抚慰荒诞现实下人性和人情。
关键词:余华《第七天》荒诞现实余华作为一位当代中国文坛的知名作者,他的小说受众广泛,具有很高的接受度,他及其作品也一直备受评论界的关注。
余华的作品始终以近乎残忍的方式呈现着人们生活所经历的各种形式的苦难[1]。
他的作品《第七天》,延续了苦难、荒诞和温情的元素。
小说以杨飞亡灵的死亡视角,为读者讲述了一个个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悲苦命运和一件件荒诞离奇的社会事件。
作者虚构了一个和现实世界并行的平和、温暖的“死无葬身之地”。
两个世界在小说中被相互对照,美与丑颠倒、真实与荒诞既相互对立又难分界限。
余华是站在现实的倒影下,从现实出发,抵达了荒诞和不可理喻[2]。
本文将分析《第七天》的荒诞和现实的关系,下面主要从“死亡视角”的亡灵叙事、两个对立的世界下的荒诞表现和荒诞现实中心灵的温情三方面进行论述。
一、“死亡视角”的亡灵叙事营造荒诞感亡灵叙事是一种以亡灵的灵魂为视角展开文本叙述的叙事方式[3]。
亡灵叙事方式在中外文学史上早有流传。
我国的唐传奇、清代《聊斋志异》都有过鬼魂的叙事,而在国外文学中胡安·鲁尔福的《佩德罗·巴拉莫》是使用灵魂叙事作品的杰出代表。
现实中我们听惯了别人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魂灵讲述自己的故事还是少见。
这种艺术创作上的陌生感和离奇性,可以产生很好的荒诞效果。
浅析余华《第七天》的叙事特征
第10卷第4期Vol.10,No.4长安学刊Changan Xue Kan2019年7月Jul.,2019浅析余华《第七天》的叙事特征杨静周(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117)摘要:余华的长篇小说《第七天》自出版以来在文坛引起轰动。
亡灵叙事贯穿其整部小说,文章厘清亡灵叙事的脉络,对其概念进行梳理,对其内在价值进行挖掘。
从拼接社会事件的实践和《第七天》青睐社会重大事件的原因两方面探讨该小说的架构过程。
从音乐化叙述的角度分析音乐对《第七天》的情感和形式方面的影响,以求更好地把握余华创作的最新动向和当代文坛精英文学的发展走向。
关键词:《第七天》,亡灵叙事,事件拼接式结构,音乐化叙述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9)04-162-05—.亡灵叙事亡灵叙事是余华《第七天》的一大特色,事实上,亡灵叙事并不是余华的独创,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很 多作家都曾使用过这一叙述视角,譬如鲁迅、方方、莫言、阎连科等等作家。
目前在学界,对于亡灵叙事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的定义。
在这一节,笔者将以鲁迅的散文诗《野草•死后》和方方的小说《风景》为例,来分析其中的亡灵叙事的表征,并结合余华的《第七天》来试 图对亡灵叙事的概念做一个界定。
亡灵叙事不是余华的独创,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鲁迅——就曾使用过这一叙事视角。
到了新时期,新写实小说代表作家方方也对这一叙述视角情有独钟。
余华继承了前辈们的艺术经验一一亡灵叙事,使得《第七天》的荒诞色彩变得愈加浓烈。
从鲁迅的《野草•死后》来观照亡灵叙事。
《死后》是鲁迅先生收录在其散文诗集中的名篇之一,该文借一个暴尸街头的死人口吻一一亡灵一一来表现死者的心理感受,描摹看客的冷酷无聊,书写巡警的粗暴蛮横,刻画商人的嗜钱如命,很好地表现了亡灵叙事的特征。
第一,亡灵叙事首先得和死亡联系在一起,展现死后的世界。
《死后》一开篇便是“这是哪里,我怎么到这里来,怎么死的……待到我自己知道已经死掉的时候,就已经能够死在那里了。
《第七天》中的表现手法
《第七天》中的表现手法1.引言1.1 概述《第七天》是一部文学作品,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描绘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对生活压力和自由渴望的追求。
本文将从《第七天》中的表现手法角度出发,探讨作者如何通过情节安排、人物塑造和语言运用等方式,巧妙地展现出主题和主要情感。
在《第七天》这部小说中,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以丰富的情节和独特的叙述方式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首先,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细节刻画,展现了现代人内心的焦虑和无奈。
他深入剖析了人们在现代社会中面对的种种困扰和压力,如工作的繁忙、人际关系的复杂和疏离感的加剧等。
通过这种表现手法,读者能够更真实地感受到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复杂与无助。
其次,作者在描写人物时运用了独特的塑造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生动。
他不仅展示了人物的外在形象和个性特征,还深入挖掘了他们的思想、情感和内心矛盾。
通过刻画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情感纠葛,作者表现出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痛苦和迷茫。
这种刻画方式不仅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同时也更好地传递了与读者情感的沟通。
此外,语言运用也是《第七天》中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法。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文学语言和修辞手法,使作品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他运用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想象力的修辞手法,塑造了细腻而富有张力的场景和形象。
通过对细节的描摹和对情感的表达,作者不仅展示了现代人的生活状态,更将读者带入了作品的世界,使其能够与人物产生共鸣。
综上所述,《第七天》通过精心运用的表现手法,成功地展现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对生活压力和自由渴望的追求。
作者通过情节安排、人物塑造和语言运用等方式,将读者引入作品的世界,使其在阅读中深入思考和感受现实生活的种种困境和希望。
这些表现手法不仅让作品具有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一次深刻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结构和框架,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本篇长文中,文章的结构如下所示:引言部分旨在对《第七天》中的表现手法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浅析余华《第七天》的悲剧艺术
浅析余华《第七天》的悲剧艺术原创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我所提交的作业,是本人独立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文不包含任何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
对本文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明确标明,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作者:汉语B1_32_班李姗姗201_5_年5月8日浅析余华《第七天》的悲剧艺术——从社会与人性角度谈《第七天》个性悲剧的产生和艺术鲁迅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这个意义上《第七天》所有美好的人和事最终都走向了死亡,这是一部悲剧群居的文学作品。
我们常常形容一个人很坏说这个人太没有人性了,其实不然,人性就是人的本性,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1],人性也分为生命本性和死亡本性。
生命本性是人最自然的本能和原欲,包括物欲、知欲和性欲。
死亡本性就是人的本能无限恶性膨胀化的原恶,包括任性、懒惰和嫉妒[2]。
而《第七天》里充满悲剧的故事决不是单单由人性导演的,社会为罪魁祸首,人性助纣为虐,造就了一个又一个悲剧。
从这个角度来说,每一个个性悲剧都共性悲剧的具体化。
余华的《第七天》讲述了主人公杨飞死后灵魂游荡七天的所见所闻和回忆,第一次看觉得故事的内容很荒诞离奇,经过一些文本分析和联系实际,就能十分清晰的感受到余华作为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及对人性的思考。
文学的叙事就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余华用富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倾向的话语虚构和重组了多个社会事件形成了《第七天》中杨飞的经历,是一部很具有代表的叙事性文学作品,荒诞离奇的叙事视角表现了一个真实的黑暗的社会。
高尔基有个恰贴的比喻:“作家创造的艺术真实,就像蜜蜂采蜜一样,蜜蜂从一切花儿上都能采来一点儿东西,可是它采来的是最需要的东西”,余华就是这样的蜜蜂,这篇小说就是余华一点一点采撷酝酿的,融合了将近七年的社会事件,虚构了一个理想的美好的乌托邦式“死无葬身之地”,与现实形成的强烈反差凸显了对人性的褒贬和思考。
浅析余华小说《第七天》的叙事结构
浅析余华小说《第七天》的叙事结构
浅析余华小说《第七天》的叙事结构
文/毕道慧
【摘要】余华长篇小说《第七天》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展示了亡灵人杨飞死后的七天经历,余华用一种客观的态度讲述了现实的真实与荒诞,展现了生命的苦难与温情。
他的表述方式极为独特,既继承了以往的写作传统,也蕴含着很多新变。
余华运用宗教式的叙述方式,主副线穿插交织的叙事结构,荒诞、诡异的叙事内容营造了死亡世界和现实世界二元对立的空间,表达了对社会问题的焦虑和思考。
【期刊名称】美与时代(下旬刊)
【年(卷),期】2016(000)006
【总页数】2
【关键词】余华;《第七天》;叙事结构;多重连环式;三维空间
一、引言
众所周知,余华小说的叙述及写作风格常常被贴上苦难、冷漠、暴力的标签,正如《活着》《在细雨中呐喊》《兄弟》《许三观卖血记》所描写的那般,小说中的人物总是忍耐心酸、历经磨难。
他往往袖手旁观地望着一个个人物陷入暴力和死亡的深渊,在血和泪中将人物推入悲惨世界[1]。
他总是用美好的想象来诠释生命,然而却在文本中冷漠地展示着一个血淋淋的悲惨世界。
不过,正是因为苦难不断地升级,他的叙述艺术也不断提升,叙述文本也变得更加流畅、自然。
余华的新作《第七天》不仅延续了他一贯的苦难、暴力、冷漠等叙事风格,而且蕴含着很多新的东西,我们在阅读这部作品时不难发现,在叙述故事时余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余华《第七天》的叙事艺术
作者:毕道慧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26期
摘要:余华运用宗教式的叙述方式,主副线穿插交织的叙事结构,荒诞、诡异的叙事内容在《第七天》中营造了死亡世界和现实世界二元对立的空间,表达了对社会问题的焦虑和思考。
本文着重分析《第七天》的叙述艺术,以体会余华波谲云诡般的想象力和对现实最为深刻的感受。
关键词:《第七天》;余华;宗教式叙述;底层叙述
作者简介:毕道慧(1993.3-),女,安徽省亳州市人,郑州大学文学院2015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6-0-02
余华的作品常带有苦难、冷漠、暴力这一类标签,他的写作风格亦是如此。
如《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作品,他总是袖手旁观,在血和泪中将人物推入悲惨世界。
他用美好的想象来诠释生命,却在文本中冷漠地展示血淋淋的悲惨世界。
不过,正是因为苦难不断地升级,他的叙述艺术也不断提升,叙述文本也变得更加流畅自然。
余华的新作《第七天》不仅延续了他一贯的苦难、暴力、冷漠等叙事风格而且蕴含了很多新变,在阅读这部作品时我们不难发现余华在叙述艺术处理上的超越性变化。
一、中国式《神曲》
读者在阅读第七天的过程中,最直观的感受是深入到一个奇妙的空间,既置身于现在的时空,又能看到过去和未来。
这种独特的叙述结构使人联想到外国文学作品,即但丁的《神曲》。
《第七天》运用第一人称的手法,使主人公在七天的时间内全面感受到社会存在的很多问题,通过这部作品余华客观地表达了他对当今社会问题的看法。
很显然,《第七天》和《神曲》有着独到的相似之处,因为《神曲》也恰恰是通过对地狱、炼狱的批判讽刺而表达出对美好人性以及天堂幸福生活的向往。
《第七天》开篇是引人深思的一段话:
到第七日,
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
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
安息了。
《第七天》这本书的设计编排简洁明了,故事人物经历的一天即作为故事中一个章节,没有前言和后记。
正如余华本人所说,借《旧约·创世记》开篇的方式讲述一个人死后七天的经历。
《创世记》(意为“在开始之时”)是《圣经》希伯来文的第一卷书,记录了耶稣在空虚混沌中,用了前几天时间创造了天和地,以及大气、光、植物和动物等。
在第六天,上帝创造了人类的始祖,将他们安置在伊甸园。
最后上帝造物完毕,便把第七天定为安息日。
那么余华在开篇引入这个故事的原因是什么?是否在铺设一个伏笔或是预设一个故事的结局,亦或是将其作为一个隐喻贯穿在作品的始终?
《神曲》大致讲述了主人公在人生中途不小心走进了一片黑暗森林,森林中出现三只猛兽,挡住了他的去路,在他大喊救命时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出现并指引他游历地狱和炼狱,之后由贝阿特丽切带领他游历天堂,最终见到了上帝。
《神曲》中“森林”象征着“罪恶”,三只猛兽分别代表“贪欲”、“野心”和“逸乐”。
这部作品既充满隐喻性,又有着鲜明的现实性。
《第七天》和《神曲》的相似之处在于《第七天》的主人公杨飞也是为了寻找自己死亡的原因在昏暗的世界和自己的回忆中游历穿梭,最终来到象征美好世界的“死无葬身之地”。
这种叙述方式可以说是对《神曲》的一种借鉴和回应。
作品中,主人公杨飞为了找寻自己死亡的答案而独自穿梭于空虚混沌的城市中,“弥漫的浓雾”和“空虚混沌的城市”都有着某种象征性,杨飞见到白色时感到光明温暖,“白色”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社会无限的期望。
杨飞从殡仪馆到“死无葬身之地”的路上见到了许许多多同他一样的死者,他们的死因或是无法面对黑暗现实,或是无奈自杀,或是意外死亡,最终他们的遗体都要在冷漠的殡仪馆火化殆尽。
故事中,殡仪馆意味着一个人从存活到死亡的过渡点,也是丑恶社会的一个缩影。
在殡仪馆里,拥有金钱和权力的富人死的也光鲜亮丽,而无权无钱的贫穷者死的却落魄惨淡。
故事中的“强拆事件”、“警民冲突”等等,无一不在讽刺当下的社会现象。
二、无力的乌托邦世界与底层叙述
《神曲》中罪恶者如要被原谅,需在境界山洗涤自己的灵魂,而《第七天》中死者只要能到天堂般的“死无葬身之地”便能得到宽恕。
那儿好似《神曲》中描画的天堂:“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
那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人人死而平等。
”这种乌托邦式乐园与现实社会形成了强烈对比,因为平等只能在人死后才会实现。
这种叙述方式,深刻的体现出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乌托邦世界的向往。
《第七天》中,作者冷酷的暴露社会黑暗面的同时,仍对混沌社会心存一丝温情。
文中杨飞和妻子李青的爱情、与养父杨金彪的父子之情、与养母李月珍的母子之情等等无一不令人动容。
杨飞幼时因母亲在火车内的分娩而被意外遗弃于火车轨道,杨金彪因收养这个孩子而放弃了自己的爱情,这种特殊的父子情谊默默地温暖着读者的心灵。
杨飞与李青的爱情一路坎坷,最终因李青的出轨而以失败告终,死后的二人在死亡世界再次相遇,也算是了却了彼此生前的遗憾。
文中鼠妹凄惨的死去,其故事让人震惊,也让人无奈。
作者最后将鼠妹送往安息之地,也许这也是作者对社会底层灵魂能得到净化的一种期盼:所有的人都为鼠妹净身,为鼠妹缝制圣洁的长裙,“苍老的骨骼”为鼠妹洗礼,许多婴孩为鼠妹唱起呜咽之歌……这个场面让人联想起希腊神话中的场景,“鼠妹”为神话中的“圣女”,婴儿为神话中的“圣子”,“苍老的骨骼”就是神话中的“长老”,任谁也不敢打扰这幅美丽的画面。
无论是杨金彪与杨飞难分难舍的父子情,还是杨飞与李青刻骨铭心的婚姻,亦或是鼠妹与伍超夹杂自私与奉献的爱情都使得冰冷的人情在此刻融化。
“鼠妹”在众人的帮助下,成为第一个从“死无葬身之地”走向“安息地”的鬼魂,而通过这里的“安息地”,作者也表达了希望人人平等,社会和谐的愿景,“安息地”即是作者心里的乌托邦。
可是,换个角度来看,和谐美好的“安息地”与肮脏的社会现实形成了多么强烈的对比,现实世界肮脏浑浊,真正死无葬身之地的灵魂又于何处安放?作者用一悲情的叙事方式表达对黑暗现实的无奈,也希望读者能从悲惨的世界中去找寻爱的曙光。
三、用死亡叙述审视灵魂
《第七天》中虽然余华延续了他一贯的死亡基调,然而这种死亡与之前其他作品稍有不同的是,《第七天》中的死亡是灵魂审视自我的一种方式,尤其是主人公杨飞在找寻自我的过程中也在审视着他人的灵魂,似乎死后才能懂得人生的意义,活着只能历经磨难。
这种对于死亡世界的歌颂使得活着和死亡之间形成一种艺术的张力,冲击着读者的内心。
余华营造出这个美好的死亡世界,似乎也表现了他对现实中人人能友好相处,世界都充满爱,处处阳光明媚的渴求。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政治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在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发展大背景下,却出现了难以解决的弊端:环境恶化,贫富差距,暴力强拆,人情冷漠……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背景下,余华没有固守传统,而是紧跟时代节奏,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于现实生活的感受。
在关于文学与时代的关系这个问题上,余华曾明确说过:“我觉得现实和时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以前的作品虽然也都是以今天的现实为基础,但时代的成分是少了一些,我觉得一个人的年龄慢慢增长以后,对时代的事物越来越有兴趣和越来越敏感了,而对虚幻的东西则开始慢慢丧失兴趣”。
其实余华这段说明在他的系列作品中已有所体现。
余华早期的叙事立场具有典型的先锋性,对客观真实的怀疑,是先锋作家共同经历的一段精神轨迹,也是余华“逃离”传统写作方式的思想基础。
在余华经历了第一次创作转变之后,其叙事立场具有了民间性的特点,不再是与现实毫无关联,他在小说中流露出的些许温情和理性冲淡了他以往的冷漠。
如《活着》、《兄弟》等作品,余华认为先锋叙事尚有不足,转变成写实手法来叙述挣扎生存的底层人物。
当然,在余华的早中期创作中,他还是极力远离现实。
多年之后,他在《第七天》中再一次转变了自己的叙事立场,作品也明显展现出“都市性”,这种“都市性”显现出了
媚俗的荒诞、夸张和变形,也表明了余华极力表现现实的想法,可以说,余华用这种叙事转变深刻透视了当今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也表达了他对社会公平秩序的渴望和期盼。
参考文献:
[1]杨佳.余华的“神曲”式想象——解读《第七天》[J].名作欣赏,2014.(26):43.
[2]余华.第七天[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1.
[3]刘意青.文化批评视角下的《旧约》神话[J].外国文学,2006.(6):15-25.
[4]王侃.余华文学年谱[J].东吴学术,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