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交通诱导系统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区域交通动态诱导系统

目录

城市区域交通动态诱导系统 (1)

第一章前言 (2)

第二章设计概述 (3)

一、需求分析 (3)

二、设计原则 (4)

三、设计依据 (6)

第三章系统设计 (6)

一、系统原理 (6)

1、车辆检测原理 (7)

2、交通流信息采集原理 (8)

3、智能交通信号控制原理 (8)

4、动态诱导信息发布原理 (9)

二、系统功能 (9)

三、系统组成 (10)

1、流量检测子系统 (11)

2、交通信号控制子系统 (12)

3、信息发布子系统 (14)

4、通信子系统 (15)

5、信息服务平台子系统 (16)

第四章主要设备 (19)

1、流量检测器 (19)

2、车辆检测器 (20)

3、信号接收器 (20)

4、信号机 (22)

5、LED显示屏 (23)

第一章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全国各大中城市的经济和各方面建设都得到了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市规模和车辆数量快速增长。但是,道路交通的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机动车辆和驾驶人员的增长速度,交通拥挤、违章、道路交通事故等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城市的交通管理秩序。

同时,智能交通系统概念日益普及、应用迅速发展,动态智能交通诱导控制系统在我国城市中越来越得到重视,从发展道路建设,合理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

改善交通的角度出发,城市的交通管理部门希望借助这个有效的手段,来有效组织、调度交通流、提高控制区域内的行车速度,减少停车次数,缩短旅行时间,缓解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的状况。

交通数据是进行合理科学的交通规划、设计、营运、管理与控制的前提和基础。而车辆信息采集是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基于无线传感的动态智能交通诱导控制系统,正是利用多种高精度传感器设备,准确采集道路车辆信息,实时传输道路截面车流量信息,不但为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提供必须的检测信号,为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区域协调控制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而且可以提供城市路口的交通参数,为整个城市的交通管理、车辆诱导提供基础数据。

第二章设计概述

一、需求分析

在交通管理部门不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道路管理整治的今天,由于缺少及时准确的获得单位时间段内某段道路横截面上的车流量及车速状况等第一手数据,造成交通管理部门无法对特定区域道路进行准确的流量分析、无法根据车流量状况及时调整特定区域路网交通信号控制配时方案、无法及时将特定区域路网道路拥堵状态实时告知驾驶员,造成即使投入警力也无法有效改变某

些特定区域的长期道路拥堵问题。因此,实时、准确的采集动态交通流、平均车速、道路交叉路口车队等候长度等基础数据,可以对现有的道路交通管理系统进行有效的补充,给交通管理部门在进行管理决策时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对提高道路交通的机动性、安全性、有序化,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道路系统的交通效率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实时的道路拥堵状态信息发布可以有效的帮助驾驶员获知当前道路状态,对目的地道路进行重新选择,避开拥堵路段,更好的降低拥堵道路的后续压力。

二、设计原则

1、先进性原则

采用先进的无线传感与交通信号控制技术、信息发布技术等方法和手段,综合应用到系统中。同时要兼顾结构、设备、工具的相对成熟。不但要能反映当今的先进水平,而且要具有发展潜力。在软件设计规范方面,严格遵守最新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支持标准的应用开发平台,可以方便地与其它相关系统连接和通讯。

2、实用性原则

系统建设、产品选型具有很强的实用针对性,既考虑先进性又要考虑实用性,应始终贯彻面向应用、注重实效的方针,坚持实用、经济的原则。

3、可持续性原则

系统设计、建设除了考虑先进、实用,还考虑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系统接口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4、开放性和标准性原则

为了满足系统所选用的技术和设备的协同运行能力、系统投资的长期效应以及系统功能不断扩展的需求,必须要求系统的开放性和标准性。全部系统都必须按照开放性和标准性原则设计和提供全套的技术资料和全面的技术培训。

5、可靠性和稳定性原则

在考虑技术先进性和开放性的同时,还应从系统结构、技术措施、设备性能、系统管理、厂商技术支持及维修能力等方面着手,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达到最大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

6、扩展性和易维护性

可扩展性的基础是开放性、标准性和技术的可持续性,应该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保证可扩展性,包括采用先进的软件工程理论、系统论,以及分层和代理的方法等多种方法来保证扩展性。

系统的软硬件的升级换代、系统使用中的易损件及耗材的更换,须方便操作,易于掌握。对部分系统的常用数据,具有自动导入功能,以便节约时间,把操作使用人员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

7、功能完善与资源整合相结合

既要充分了解交通管理部门的业务需求,并在其基础上进行整修升级建设,从而保证总体功能完善,又要尽量考虑原有设备的合理利用。

8、协调顺畅性、简单易用性原则

系统指挥中心管理人员不可能完全掌握系统相关的专业技术,因此,各子系统应有机结合,协调工作;系统要流程正确、顺畅、人机界面清晰、操作简洁明快。

9、保护建设方投资及效益

具有异构软硬件适应性。项目的建设应保护业主方已有投资,保证系统建设效益。系统建设的经济性也是本项目建设的重要方面,系统建设的效益性应从充分集成应用业主方已有资源和合理规划新系统两个方面得到保证。

10、确保新旧系统平滑过渡

新系统的建设应保证与旧系统的平滑过渡,不应造成对用户服务的中断。保证现有数据库数据的转移及有效利用。

三、设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技术规范》(JTJ 074-2003)

⏹《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五整顿三加强”实施意见》公通字[2004]33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路面行车秩序整顿工作的通知》公交管[2004]110号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技术规范》(JTJ 074-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38-92

⏹《中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公路交通标志板技术条件》(JT/T 279-1995)

⏹《高速公路LED可变信息标志技术条件》(JT/T 431-2000)

第三章系统设计

一、系统原理

系统采用地磁感应车辆检测器完成对道路横截面车流量、道路交叉路口的车辆通过情况的检测,以自组网的方式建立智能控制网络,通过系统平台数据与信号机自适应数据协同融合处理的方式,制定符合试点路网车辆通行最优化的信号机配时方案。以“智能分布式”控制交通流网络平衡技术,对路口、区域交通流、道路交通流饱和度、总延误、车辆排队长度、通行速度,进行交通流的绿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