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孔子所言“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孔子所言“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解释(2009-07-04 13:15:47)转载▼标签:分类:哲理孔子随心所欲不逾矩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杂谈孔子<论语> 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
”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我从十五岁开始确立一个志向——我一定要好好的学做人,做一个君子。
(做一个同志们都认可,自己又不吃亏的这么一个好人。
)二:三十而立到了三十岁左右的时候,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等。
乃至为人处事的理念,都已基本确立。
(但还不是很稳定、很牢固。
)三:四十不惑到了四十岁左右的时候,这些思想理念已经坚定不移,牢固扎根了。
不再受外界的“迷”而“惑”了。
四:五十知天命五十岁左右的时候,认真学习了易经。
从中探寻宇宙生命的本原。
并以天地之道来指导自己的人生实践。
孔子学易,应该说效果是相当不错的,“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当然,从这句话也可以看出做人有多难!年纪一把了,看了这么多的书,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
才既谦虚也很恳实的说“可以不犯大的错误了”。
五:六十耳顺做人做到六十岁了,修到什么境界了呢?耳顺。
这个很难啊。
人家说我几句不是,甚至令我难堪的话,我耳顺了。
我能做到不嗔、不烦。
这可是真修养啊。
耳顺不是当没听到,当成耳边风了,那是逃避。
而是一种非常虚怀的,非常坦然的面对、纳受。
人性中,嗔习可说是最不易除。
古贤云:“二十年治一怒字,尚未消磨得尽。
”六: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七十岁了,在我看来,孔子达到了做人的最高境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意味着孔子在人际交往中,不论对方是什么个性的,也不论对方是什么地位的。
都能很融洽的相处。
心中有一个恒定的尺度不变,但在交往相处中不拘泥于形式,没有一个固定套路,没有一个死板形式。
此即“外圆内方”、“和而不同”是也。
可以想象,在与一般老百姓交流中他会显得颇有乡土味,说着市井话,或拉拉家常,或谈论着世俗风情而没有距离感。
从心所欲焉不逾矩
从心所欲焉不逾矩孔老夫子有一段人生总结的名言,其中说道:“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意思是:“到70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盖因孔老夫子是圣人我辈乃凡人的缘故吧,每每读到“从心所欲,不逾矩”时,我便心生疑窦:从心所欲,焉能不逾矩?人是有欲望的,只是受社会伦理、道德、法律、普世价值观等限制,欲望得以抑制,一旦到了“从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的时候,许许多多的问题会接踵而来,甚至后果不堪设想,尤其是那些有权有钱有名的人,越发不得了。
妲己是苏氏的女儿、殷纣王的妃子,嬖幸于纣王。
她墨云秀发,杏脸桃腮,眉如春山浅黛,眼若秋波宛转,胜似海棠醉日,梨花带雨。
纣王自进妲己之后,“从心所欲”,朝朝宴乐,夜夜欢娱,荒理朝政。
有一天,纣王与妲己在鹿台上欢宴,六宫妃嫔三千,聚集在鹿台下,纣王命令她们脱去裙衫,赤身裸体地唱歌跳舞,恣意欢谑。
纣王与妲己在台上纵酒大笑。
后纣王为周幽王所败,与他的“从心所欲”不无关系。
而周幽王呢,也步了殷纣王的后尘。
为博褒姒一笑,他“从心所欲”,点燃了只有发现敌情时才能点燃的烽火,戏弄了诸侯。
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
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
诸侯们都不相信了,就像“狼来了”故事一样。
后来犬戎攻破镐京,杀死了周幽王。
这类“从心所欲”的事儿在中国历史上举不胜举。
楚平王给儿子太子建说了一门亲事,但这个女子美若天仙,楚平王经不住费无忌的怂恿,于是“从心所欲”,自己占了。
从此在内心留下了内疚和阴影,以致不得不在后来处处弥缝,陷入无休止的被动之中,最终杀亲子屠良臣,闹得不可收拾。
奈何人究竟难以抵御私欲。
如果当时楚平王能受到一定的约束,即使想那么干也做不到,又何至于有后来的一系列恶果呢?唐玄宗李隆基开创了开元盛世,居然“从心所欲”,强抢了儿子的妃子杨氏。
从此,唐玄宗不理早朝,整日沉湎于男欢女爱之中,忘记了国家的社稷,唐朝的国力也因此走向了衰颓。
这也许是圣上“从心所欲”得到的应有报应。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翻译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翻译
五十知天命。
出处:《论语·为政》。
原文: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资料拓展
译文:孔子说道:“我十五岁立志于大学之道;三十岁能改立于道;四十岁能够无所蒙蔽;五十岁懂了天道物理的显然规律;六十岁所闻皆通在;七十岁能够随心所欲而不越出来法度。
”
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
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存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见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无法一下子顺利完成,无法搞出突击,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自学和锻炼身体,必须存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二,道德的最低境界就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严格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力回去搞。
这两点对任何人都就是适用于的。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理解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理解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孔子在《论语·为政》中的一句话。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一个人到了七十岁的时候,他应该能够随心所欲地做事,但是他的行为不会超出规矩的范围。
这句话的出处是《论语·为政》。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由其弟子编纂而成。
它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人生境界:当一个人经历了岁月的沉淀和历练后,他应该能够做到内心自由自在,不受外界干扰;同时,他也能够遵守社会规范,不做出越轨的行为。
这种境界需要一个人具备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深厚的修养才能达到。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成熟、稳重、内敛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去学习和追求。
从心所欲不逾矩作文800
从心所欲不逾矩作文800英文回答:"From the heart, without crossing the line" is a famous quote that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following one's desires while also staying within the boundaries of what is acceptable. It is a reminder to pursue our passions and dreams, but to do so with integrity and respect for others. This concept can be applied to various aspects of life, including personal relationships, career goals, and decision-making.In our personal relationships, it is important tofollow our hearts and be true to our feelings. However, it is equally important to consider the feelings and boundaries of the other person. We should strive to find a balance between expressing our desires and respecting the needs of our loved ones. This can help us build strong and healthy relationships based on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support.When it comes to pursuing our career goals, it is essential to be driven by our passions and ambitions. However, it is crucial to do so with honesty and integrity. We should strive to achieve success through hard work and dedication, without resorting to unethical or harmful practices. By staying true to our values and principles, we can achieve our goals without compromising our integrity.In decision-making, it is important to listen to our inner desires and instincts. However, we should also consider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our choices on others. Making decisions that align with our values and beliefs, while also considering the well-being of those around us,is essential for maintaining a sense of balance and harmony in our lives.Overall, "from the heart, without crossing the line" serves as a powerful reminder to live authentically and passionately, while also being mindful of the impact of our actions on others. By staying true to our desires and values, while also respecting the boundaries and needs ofothers, we can create a life that is fulfilling and meaningful.中文回答:“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一句著名的格言,强调了在追求自己的梦想和愿望的同时,也要遵守社会准则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意思
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意思是,顺应内在之心的指令,也不会破坏外在之规矩。
或者直白一点就是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扩展:【“出自《论语·第二章·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意思是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
这句话表现的是对生命的敬畏,意味着每个年龄段应该做好该做的事,人生才不会后悔。
还包含了不倚老卖老,要与时俱进的意思。
遵守规定,不依仗年迈就违反规定,这就是“不逾矩”,也就是既要讲究生命规律,也要认同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规则。
虽然白发苍苍,可是又彬彬有礼、淡定从容,或许就是一个优雅的老人最好的状态。
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
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
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意思
“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意思这句话出自春秋时期孔子的《论语》中的《为政》。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耳顺”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什么话都能听得进去了,就是“心”静如止水,任凭千言万语投进来,都激不起任何波浪。
通常来讲,就是任何言语都能接纳。
“从心所欲,不逾距”指孔子在七十岁前后这个阶段,达到了“从心所欲”且“不逾矩”的至高境界。
俗话说,“人活七十古来希”。
古代生产力低下,人的寿命相对较短,不象现在,活到八、九十岁的人也很常见。
在古代,特别是中国,“孝”的观念很强,对老人的行为极为宽容。
对七十岁的老人,通常就“随他去吧”,就是“随心所欲”的意思。
但孔子之言恰是到了七十古来稀之年,能够随心所欲,也要不越过该有的起码的规矩。
【扩展】1、孔子,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
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儒家文化圈及世界有深远的影响。
全中国各地也有是孔庙祭祀孔子。
2、关于孔子的《论语-为政篇》。
表面上论述人一生的修养,但在本篇中,以“政”为主题,本章的宗旨亦是围绕“政”在说事。
人生是一大“政”,人生每一阶段亦有每一阶段之“政”。
十五岁阶段,应以“志于学”为“政”;三十岁阶段,应以“立于道、合于道”为“政”;四十岁阶段,应以“不惑于道、见道”为“政”;五十岁阶段,应以“知天命、得道”为“政”;六十岁阶段,应以“耳顺、养道”为“政”;七十岁阶段,应以“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为“政”。
以上人生每一阶段之“政”亦是大原则,具体要求还需要深入辨析,反复琢磨。
接下来,就是再从“学”的具体关系行为辨析“政”的内涵和要求。
高一抒情习作范文:从心所欲不逾矩 (2)
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曾提倡人们要从心所欲,不逾矩,意在告诫人们,我们不能只受秩序的驱使,在秩序平衡的前提下,可以有一些创造性的想法,此所谓自在生活。
我认为所谓秩序,不仅仅指的是法律,也指自然规律。
人不能墨守成规。
诚然没错,但是也不能忽略秩序。
例如古罗马人制定的《十二铜表法》,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法律秩序,建立这样的秩序是为了保证人民的个人利益,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讨论我们忽视秩序,则整个世界都会变得混乱而又荒谬。
同时我们也不能只是循规蹈矩,做事迂腐死板。
餐饮斯坦提出了相对论,就突破了原先被认为是真理的牛顿经典力学是个突破性的重大发现,如果人们仅仅是墨守成规,那我们将会变得死板,迂腐,不会有进步。
因此我们应该在保证秩序平衡的前提下,同时也有一些创造性的想法,这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首先,秩序不完全是正确的,从目前看来,就自然的客观规律才是一定正确的,而且她的可能存在一些谬误。
我是大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他虽然仰慕他的老师柏拉图,但是当他发现他老师所提出的真理是错误的,他坚决选择了反对,而不是盲从。
其次,真正的秩序是在建立于打破之间的循环中逐渐完善的,他不是一成不变的,先秦时主张法家思想,但是后来因被证明是暴政,人们将这个制度推翻。
后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是在近代被认为是含有浓厚的封建思想并不可取。
人们在近代更加推崇民主自由的思想,由此可见,人为确立的秩序是会发生变化的啊。
另一方面,他也是在不断完善自身的体现。
此外,我们也要在秩序中发挥我们的创造力,如此才能有所发展,因为从某一方面来说,我们也可以是秩序的建立者或者补充者,物理学家伽利略通过无意间观察到的天花板上摇晃的吊灯,发现了摆的等时性的规律,他在原先人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现象时,向人们揭示了这个规律,是对原有人们所发现的物理秩序的一个补充。
那如何遵守秩序的同时又不受其局限呢?那我们首先要熟悉现有秩序,明白他究竟是不是正确的,合适的,然后这又需要我们有很强的判断里,以及开阔的思维。
从心所欲不逾矩
和女儿谈要不要守“规矩”的话题,对一个父亲而言,有一点儿纠结。
尤其是这个父亲曾经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读死书,认死理,经常因冒犯规矩而碰壁。
当他看明白一些规矩里的奥妙,并且试着按照规矩来事儿之后,又觉得自己简直无比堕落,成为一个自己原本反对的人。
我既不愿意女儿四处碰壁,因为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又不愿意她迷失自我,因为迎合规矩投机取巧者,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
在人生之旅中,保持人格独立而没有违和感,实在不容易做到,需要一些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里,有一个人把自己做人的境界描述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个人是孔夫子。
可是,孔子曾被视作“丧家之狗”,他不为外在现实所接受。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
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腰)以下不及禹三寸。
累累若丧家之狗。
”子贡以实告孔子。
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
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很多人都认同“相由心生”,就是说,一个人的精神状况是写在脸上的。
孔子当然有些气质,前额像尧,脖子像皋陶,肩像子产,具有异乎常人的体貌特征,必非俗人。
但是,他的样子最终被认定为“累累若丧家之狗”,这不仅是因为“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
孔子为什么是一副丧家之犬的样子呢?在今人看来,他所在的年代社会秩序溃散了,礼崩乐坏,是个乱世。
孔子坚持自己的理想,希望恢复周礼,实施仁政,可是这样的想法在坚硬的现实面前显得有些可笑。
乱世之中强人政治争来争去,孔子的主张无人理会,所以他周游ZXSBK·DYW46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列国而不受待见,不正是若丧家之狗吗?晚年的孔子倒不怕走投无路,他对弟子们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这时他有了出世之心,而他年轻时是非常入世的,甚至能够“然哉!然哉!”地欣然接受一幅若丧家之狗的画像。
由于有了出世之心,孔子才得以不假外求。
如何理解: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
如何理解:三⼗⽽⽴,四⼗⽽不惑,五⼗⽽知天命,六⼗⽽⽿顺,七⼗⽽从⼼所欲,不逾矩这句话?不建议太教条的理解孔⼦的这句话。
我们基于当时的情况来看看孔⼦年龄划分的依据。
孔⼦的年代,⼗五六已经结婚,那么三⼗岁左右,已经是孩⼦要成家了。
⽽对于现代⼈,这种情况⼤约在四⼗多⼀些的岁数。
那个年代的40岁,已经有孙⼦了。
再有⽗辈,已经是四世同堂了。
尽管当时的平均年龄偏低,孔⼦都说⼈⽣70古来稀,但如不遇到特殊情况,三世同堂很正常。
也就是孔⼦四⼗岁左右感受的⽣活压⼒,我们这⼀代⼈需要50多甚⾄60多才有感受。
这种上有⽼,下有两辈⼩的压⼒。
这是⽣活⽅⾯的不同。
另外,⼯作⽅⾯也是不同的。
那时候⼗五六就已经⼯作了,⽽且只学⽂科,其他技能都是⼯作中⼀边⼯作⼀边学。
⽽现在本科毕业就是⼆⼗⼆三了,要研究⽣毕业,就⼆⼗五六了。
才开始⼯作。
三⼗岁,根本没有孔⼦当年的⼯作经历丰富。
⽽婚姻,也是不同的。
那时候结婚早,现在⼀般⼆⼗多甚⾄三⼗岁才结婚。
没有孩⼦的⽣活,与有孩⼦的⽣活,⽣活体验也是完全不同的。
因此现在理解孔⼦的这句话,要根据实际的个⼈经历来理解,不要拘泥于具体的岁数划分。
现在⽽⾔,四⼗⽽⽴、四⼗不惑,就已经算很成熟了,⽽五⼗知道天命这个提法,与孔⼦的个⼈经历有关,⼀般⼈需要考虑退休以后能想通这事情就不错了。
六⼗⽿顺、七⼗从⼼所欲,这也就是达观的⼀种状态。
⾝体从健壮到衰⽼,⼼理从巨⼤的压⼒到得到缓冲,⽽⾯对曾经喜欢的东西可能开始⼼有余⽽⼒不⾜了,这很⽆奈。
但这也有⼀个好处,⽣活的琐碎少了,⼈也想开了,从⽽可以做⼀些⼀⽣想做⽽未做的事情,例如⼀辈⼦想画画,可是以前⼯作忙,也没时间画,但是现在可以随⼼所欲的画了。
这⾥孔⼦依然强调了不逾矩,孔⼦⼀⽣谨慎,坎坷多多,但是能坚持⾃⼰的原则和政治、⽂化理念,这很不容易。
能成为孔圣⼈,也是有他⼈格魅⼒⼀⽅⾯的因素。
从心所欲_不逾矩——英汉翻译之我见
从心所欲,不逾矩——英汉翻译之我见英汉翻译是建立在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之上的。
从句法层面讲,英语是形和句式hypotactic syntax, 而中文是一意和句式paratactic syntax。
这点往往被译者忽略,结果使用欧化的长句,名词前面有很长的定语,句子像野草滋蔓无度。
董乐山先生翻译的《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三联出版社)就是这样的典型。
他的译文准确,但很累人。
越是强调形似,往往越是不能译出原文的内在逻辑关系。
下面一句话的中译文紧扣原文,却没能使原文语义显豁。
作者用Lowland trees 与pine做对比,从而突出后者。
译文中须要强调的是原文中的条件句。
Lowland trees may lean to this side and that, though it is but a meadow breeze that bends them ; or a bank of cowslips from which their trunks lean aslope. But let storm and avalanche do their worst, and let the pine find only a ledge of vertical precipice to cling to, it will nevertheless grow straight.低地上的树木会东倒西歪,虽说使它们弓腰弯背的,不过是草地上吹过的一阵阵微风;或者,它们的躯干歪倒到一边,不过是由于一排野樱桃的影响。
可是,尽管风暴和雪崩恣意摧残,松树所能依附的只是峭壁上一块凸出的岩石,它依然长得笔挺。
改译:即使草地上吹过的一阵阵微风,低地上的树木就会弓腰弯背,东倒西歪;即使不过是由于一排野樱桃的影响,它们的躯干歪倒到一边。
但是任凭风暴和雪崩恣意摧残,哪怕松树所能依附的只是峭壁上一块凸出的岩石,它依然长得笔挺英语的长句完全可以译成中文意和的流水句,同样也不失其逻辑性,如许国璋先生译的密尔顿的《论出版自由》。
《论语》为政第二带拼音注释译文
《论语》为政第二1.子z ǐ曰yu ē:“为w éi 政zh èng 以y ǐ德d é(1),譬p ì 如r ú 北b ěi 辰ch én (2),居j ū 其q í 所su ǒ(3)而ér众zh òng 星x īng 共g ǒng (4)之zh ī。
”(1)为政以德:以,用的意思。
此句是说统治者应以道德进行统治,即“德治”。
(2)北辰:北极星。
(3)所:处所,位置。
(4)共:同拱,环绕的意思。
【译】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2. 子z ǐ曰yu ē:“诗sh ī 三s ān 百b ǎi (1),一y ī 言y án 以y ǐ 蔽b ì(2)之zh ī,曰yu ē:“思s ī无w ú邪xi é(3)。
”(1)诗三百:诗,指《诗经》一书,此书实有305篇,三百只是举其整数。
(2)蔽:概括的意思。
(3)思无邪:此为《诗经•鲁颂》上的一句,此处的“思”作思想解。
无邪,一解为“纯正”,一解为“直”,后者较妥。
【译】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3. 子z ǐ曰yu ē:“道d ǎo (1)之zh ī以y ǐ政zh èng ,齐q í(2)之zh ī以y ǐ刑x íng ,民m ín 免mi ǎn (3)而ér 无w ú耻ch ǐ(4),道d ǎo 之zh ī以y ǐ德d é,齐q í之zh ī以y ǐ礼l ǐ,有y ǒu 耻ch ǐ且qi ě格g é(5)。
”(1)道:有两种解释:一为“引导”;二为“治理”。
前者较为妥贴。
(2)齐:整齐、约束。
(3)免:避免、躲避。
论语五则原文及翻译五则论语翻译及赏析
论语五则原文及翻译五则论语翻译及赏析《论语》忠实地反映出孔子的高尚人格,坚定的操守,博大精深而光明磊落的生平。
那么作为国学知识书籍,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五则论语翻译及赏析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篇)十有五而志于学。
孔子从小就有志于学。
学的内容一般认为是古代典籍,是对于宇宙人生真相的探究,因为若为糊口,乃生活所逼,不必志于学。
三十而立。
在《论语》中立的含义是立于礼的意思。
即在社会道德、礼制允许的范围内有所建树。
孔子十五有志于学,与三十而立在逻辑上应该是一个转承,指他在道德、学问上有所成就,学有所得而且能学以致用。
四十不惑。
不惑是不为外境所惑,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主张和人生价值观。
五十知天命。
这是一个关键。
各注解对天命的理解有所不同。
知天命即是知大我了。
在佛家看来,知天命就是明心见性,彻悟宇宙人生的真相。
孔子在没有心性修行先师指导的情况下,能五十而知天命,是相当不容易的。
六十而耳顺。
耳顺不是说耳朵没毛病,而是说能平等听取顺逆之言,平等心发起了。
孔子五十岁通达天命是个分水岭,之后孔子我的执着的习气渐渐就减损,而能平等对待他人的顺逆之言。
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表明孔子的修为已经相当纯熟,达到思无邪的境界,连坏的念头都没有了。
孔子提出自己的修学报告,其实想是借他本人的修学经验,来表达与为政以德相关的几层含义:其一,人人皆可成圣贤。
通过学习,每个人都可以通达天命,而建立完善的人格。
事实上人们遵守社会礼法,能更好地通达天命,彻悟道体,成就道德学问。
其二,借以表明以德导民的效果,并不会限制人的自由。
孔子三十而立能融于社会礼法作一番事业,可见德政非但不影响人们建功立业,而且能帮助人们成就。
到七十岁更是可以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表明德治的极致效果正是人性的自由与解放。
其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政以德仍需要时间来完成,人心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这样的人文言文翻译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曰:“吾十五岁之时,立志于学问之道。
三十岁之时,得以自立于世。
四十岁之时,心中不再迷惑。
五十岁之时,明白自己的天命所在。
六十岁之时,耳听之言不再有违逆之感。
七十岁之时,随心所欲,却又不逾越规矩。
”孔子之言行,历久弥新,其教诲之深意,更在字里行间。
今人若能领悟其中之意,必能受益匪浅。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十五岁之时,已立志于学问之道。
此“志”非一时之兴,而是终身之追求。
学无止境,唯有立志,方能持之以恒。
“三十而立”,孔子三十岁之时,得以自立于世。
此“立”非独指事业有成,更指人格独立。
人在世间,唯有立身行道,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四十而不惑”,孔子四十岁之时,心中不再迷惑。
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诸多困惑。
唯有通过不断学习,明辨是非,方能达到“不惑”之境界。
“五十而知天命”,孔子五十岁之时,明白自己的天命所在。
此“天命”非宿命论,而是指人在世间所应承担的责任。
明白天命,方能安于本分,尽心尽力。
“六十而耳顺”,孔子六十岁之时,耳听之言不再有违逆之感。
此“耳顺”非盲目顺从,而是指在听取了各种意见之后,能够辨别是非,做出明智的判断。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七十岁之时,随心所欲,却又不逾越规矩。
此“从心所欲”非肆意妄为,而是指在遵循道德规范的前提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人生至此,已达至高境界。
孔子之教诲,不仅适用于古代,更适用于今人。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我们应以孔子之言行为指导,立志于学,自立于世,明辨是非,明白天命,做到耳顺,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如此,方能成为真正的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
孔子的七十之心: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的七十之心:从心所欲不逾矩作者:刘伟见来源:《醒狮国学》2019年第10期在孔子的文化生命中,七十是心灵最自由而圆融的阶段。
他说自己“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即到了七十岁心里想什么就做什么,却处处与人相融,与物相和,与世相安。
孔子从“十又五岁志于学”为发端,其中志字,士下有心,即发心坚持于学习,到七十仍回到“心”,其一生所学,落实在此心之自由从容,圆融安详。
这种境界,真如泰戈尔所言“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这样的老来之境,心还是如此温暖而自如。
古人认为“内不顺莫如舜,外不顺莫如孔子”。
人生的遭际内外可以大不顺,心灵被苦难熏烤的结果却可以不是满目疮痍而是如宝石愈磨愈光华。
这里面的诀窍在哪里?“从心所欲不逾矩”揭示了生命的自由和人世的规则在这位文化老者的身上获得了高度的统一性。
其对生命意义的启发有三:首先是祛除了一切对生命试图神秘化和完美化的虚幻。
孔子一生艰辛却能快乐真诚,绝不把自己放在当世的祭台上让人膜拜,孔子在世时就辞“圣人”之称。
后世的高推也不妨碍他在《论语》中所显现的生命自然与真诚。
让人回到人本身,正视任何人都是有缺陷的存在,四十不惑说明三十会惑,七十的心灵自由与圆融说明六十的耳顺还不是最好的。
生命不断探索与进步,不存在至境与完美。
其次,揭示了规则来源于人,人不要被规则所残害。
孔子认为一切规则都来源于人。
规则既规范人,也滋养人。
我们要善于看透规则背后的人心。
罗素说过,一部人类的文明史就是规则与自由的探索,孔子以他的一生揭示了人活着要參透规则与自由对于心灵与生命的养护。
第三,人生要善于与人与物与世相融。
我们如何对待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代表了一个人对生命意义的认知。
自由与规则的一体两面使我们意识到人类面对外在需要相融。
相融意味着人人平等,决定了社会伦理价值的高低。
编辑/独渚。
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意思
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意思1. 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意思就是,到了七十二岁呀,能随心所欲地做事,但又不会超出规矩。
就好比一个老顽童,他可以尽情玩耍,但绝不会去干那些过分的事儿。
2. 你想想看呀,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不就是说在这个年纪,既能自由自在地生活,又能坚守底线嘛!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船长,能随意掌控船只的方向,却不会偏离航线。
3. 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哎呀呀,这不就是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来,但又不会破坏规则嘛!就跟一个技艺高超的舞者,能尽情展现优美的舞姿,又不会踏出舞台边界。
4. 咱说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不就是能够想干啥就干啥,同时还不会乱来嘛!好比一个武林高手,能随心所欲地施展功夫,但绝不会伤害无辜。
5. 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呀,那就是可以随心地选择,但又不会越过道德法律的红线呀!就像一个智慧的老者,能随意决定自己的生活,却不会做出违背常理的事。
6. 你说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不就是能毫无顾忌地去追求自己喜欢的,可又不会违反规矩嘛!就如同一个音乐家,能自由发挥创作音乐,却始终遵循音乐的基本规则。
7. 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意思多明显呀,就是可以任性一点,但绝不能过分呀!好比一个喜欢冒险的人,能大胆去探索,但不会涉足危险的禁地。
8. 哎呀,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能够跟着自己的心走,但又不会触碰底线嘛!就像一个画家,能自由挥洒画笔,却不会破坏画面的和谐。
9. 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不就是可以由着性子来,但又有个度嘛!就跟一个热爱旅行的人,能随意选择目的地,但不会闯入禁区。
10. 想想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不就是能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但又不会违背常理嘛!好比一个诗人,能自由创作诗歌,却不会脱离诗歌的韵律之美。
我觉得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一种很理想的人生状态呀,既能够自由自在,又有规矩的约束,这样才能真正享受生活的美好呢!。
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理解_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理解_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古代诗歌在遣词造句方面极为讲究,诗句通常很凝练,表达上有较大的跳跃性,故而在解读古诗的过程中,合理的想象是不可或缺的。
想象本来应是一种从心所欲的心理活动,可以无拘无束、无边无际,然而在理解诗句时,想象必须有一个“度”,必须基于诗意而合乎情理,也就是要“不逾矩”。
古诗鉴赏题的解答在许多情况下也离不开想象,而漫无边际的不合理的想象,往往将答题者的思路引入误区,从而导致错答,因此,把握解题过程中想象的“度”是至关重要的。
这个“度”应该怎样来辨明呢?�典型例题(20xx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①。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②。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③。
【注】①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②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③论文:此处指论诗。
问题“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错答列举错例一这一联写渭北春天来临,树木欣欣向荣,江东日暮时分,白云自由飘荡,形象地表达了对李白诗歌的赞美之情。
其中用了比喻手法,把李白诗歌比做“春天树”和“日暮云”,突出了“清新”“俊逸”的特点。
错例二诗人眼看渭北冬去春来,树又变绿了,于是遥望李白所在的江东,想见那里日暮时云儿四处飘散的情景: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友人离散的感慨。
诗句中用了象征手法,“树”和“云”都有象征意义。
错例三春天一到,杜甫看到渭北原野上的树一片青葱;江东日暮,李白还在夕阳映照的云下吟唱友谊:此情此景含蓄地表达了时光流逝却不能冲淡友情的思想。
诗人运用了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巧妙而又意蕴深长。
�错因分析错例一在想象“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所写的情景时,完全没有考虑到诗后对“渭北、江东”的注释,而又错误地联系了上一联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十四年的取经路程,其实是孙悟空的一个心路历程。
在这个过程中,悟空的心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表面上,他对付的是外在的妖魔,但与外在的妖魔作斗争的过程,也是内心在发生变化的过程。
这就像一个人经历人生的逆境,虽然从事后看,逆境已经过去了,但他的心志在逆境的过程中却得到了磨练,很多观念也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变化。
到达西天被封为佛,标志着这个变化过程的最终完成。
对于到达西天时悟空的心理精神状态,可以借用孔子的一句话“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来形容。
孔子这句话很有意思,一方面要“从心所欲”,心中要有想法,而不是做思想上的奴隶,什么都不敢想。
只有自由地去思想,才能说是“从”心所欲。
另一方面,又要能做到“不逾矩”。
这种境界就是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怎么对怎么干,怎么干怎么对;心里想什么就做什么,并且都不违反规矩;虽然有规矩,并不妨碍思想和行为的自由,换个说法就是“顺心而为,自然合法,动念不离乎道”。
到达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后,行为不再需要意识去引导,而是顺乎自然。
我们有时做正确的事情,需要通过自己的意志力来实现,需要下很大的决心,克服一些不利的情绪,这样的境界就差了很多了。
人活到“从
心所欲而不逾矩”这个份上,那真是活得明白、透彻了,对于世间生活是游刃有余,做什么事情心里也不会觉得别扭、难受、牵挂了。
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关键在于“欲”与“矩”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如何对之进行有效的平衡。
这种境界不是通过调整“矩”,使“矩”内的空间增大,或者使“矩”更有弹性而达到的。
它是通过调整“心”来实现的,或者说是通过调整自己的欲望,使之适应“矩”而实现的。
适应的结果就是欲望在规则、规范的界限内活动,社会的规则与规范被完美地内化到人心中。
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们喜爱美色,是真心诚意的喜欢,而人们对道德的喜爱,就没有好色那么诚了。
这里的好色,可以广泛地指喜欢物质享受。
欲望是自然的,但我们也不能做欲望的奴隶,所以要靠意志的力量来约束。
通过反思和修炼的过程,意志力逐渐增强,意志与欲望的较量达到一个平衡,人也就成熟了。
小孩子往往喜欢从心所欲,孙悟空闯龙宫、闹地府、大闹天宫之时,是“从心所欲,处处逾矩”,结果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不得自由,更无法随心。
这样的性格,不要说是取经成佛了,在任何一个复杂一点的社会关系中都没法混。
与悟空相反,唐僧虽然能做到“不逾矩”,却是通过随时压制自己的所思所想、压制自己的欲念来实现的,他对很多事情是想做而不敢做,
甚至是连想也不敢想。
此时二者皆与心性的最高境界相去甚远。
要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有一个前提,就是要对矩有深刻的认识。
这里面包括明的矩、暗的矩、成文的矩,不成文的矩,都要有深刻的认识。
只有这样,才能够很好地适应它,才能够知道自己有没有逾越它。
现实中通常可以把矩看成是一个圈子,这个圈子就是社会规范、社会规则。
当我们遵守它时,什么事情都没有。
如果我们不自量力,走出这个圈子,在社会规则与规范的外面行事,就难免要碰得头破血流。
当对社会的认识、心性的修炼都很成熟了,也就可以说是常年坐在圈子中了。
要深刻地认识矩,又要以丰富的社会经验为前提,孔子也是到了七十岁才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高度。
像他评价自己时所说的那样,逐渐达到了“知天命”、“耳顺”与“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
“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代表了心灵修养上最后阶段的造诣。
当然,达到这一点后,还可以进一步提升,但那主要只是程度的差别了。
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有时也需要一些外部的约束。
紧箍咒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在具体的场合避免孙悟空不听话,避免他做“坏事”这么简单,它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解决一个“意志无力”问题。
意志无力往往体现在这样的一种情况,就是我明知道这么做是错的,应该那么做,却没有能力使自己做正确的事情,而不做错误的事情。
结果明知道应
该那么做,实际却这么做了。
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它意味着我们的情感和行为没有听从理性和意志的控制。
例如有些人其实不想做贪官,却成了大贪污犯;很多人说我好想努力学习,但每次拿起书本时学习的欲望又没有了,也没有足够的意志力使自己去看书;有些人不想做叛徒,但耐不住严刑拷打,结果一股脑地全招了等等。
因此,大部分人在心智成熟的过程中都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紧箍咒。
随着心智的进一步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增强,以及社会道德观的形成,逐渐学会了自我约束,并且自我约束的能力逐渐增强,当心不起念、清净无垢之际,紧箍也就随之消失了。
从现实角度讲,特别是在变迁速度较快的现代社会,我们还面临着一个孙悟空不曾遇到的难题,就是这个“矩”是在变化中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何在变化的过程中把握矩,不逾矩,这确实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种变化的“距”,对于现实中的每个人而言,就像是一座无形的五行山。
孙悟空没有因为五行山这个巨大的压制而就此消沉,也没有因为清楚地知道有“矩”,而从此束手束脚、畏首畏尾,只看掌权者的眼色行事,而是在保唐僧往西天的路上,逐渐了解社会规则,体悟自然之道,最终达到了更高的人生境界。
至于现实生活中的我们,那就要看每个人自身的天性与造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