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观察物体》评课稿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看一看1听课评课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看一看1听课评课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看一看1听课评课

一、说教材

(一)说教学内容

我说道课的内容就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第二册第二单元

“观测物体”一节,就是一节崭新讲课。

(二)教材简析

观测物体就是在学生自学并掌控了“上下、前后、左右”边线关系的基础上精心安排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但可以并使学生学会从相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而且又为以

后自学有关几何图形的科学知识奠定稳固的基础。

(三)说教材重点和难点。

由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方位感不弱,他们往往前后不分后,左右弄错,观测周围的事

物也就是比较纯粹、直观地看看表面。因此,“使学生体会从相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

见的图形不相同,从活动中体验并掌控观测物体的方法”就沦为教学的重点,“培育学生

的观测能力和空间观念”就是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

依照《崭新课程标准》的建议,融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从科学知识、能力、情感态

度三方面制订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使他们体验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

所看到的图形可能并不完全相同,领悟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培育学生运用所学科学知识化解实际问题的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观测能力。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会用数学的眼光和方法观察、分析生活中的

有关物体。

三、嘲弄法学法

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等特点,本节课准备主要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

和引导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并运用大量观察、操作、交流、游戏等形式辅助教学。注重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成为课堂

一年级数学《观察物体》评课稿

一年级数学《观察物体》评课稿

一年级数学《观察物体》评课稿

一年级数学《观察物体》评课稿

一年级组教师在课内比教学活动中,选择《观察物体》同课异构。纵观一年级的这3节比武课,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倾听的习惯这两个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现在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听课的感想。

一、学习材料的选择

观察物体一课,教材编写者帮学生选择的学习材料是小朋友的存钱罐。从该玩具的前后面与侧面观察到的样子不一样。有的老师建议用规则的长方体的粉笔箱,这样就地取材,便于学生观察。长方体有其特殊性,平视的时候,从不同的方向观察,观察到的结果,可能是相同的。选用不同的学习材料,观察到的结论是不相同的。那么作为老师,如何做到数学知识的科学准确呢?我们不妨这样小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方向平视观察(只观察一个面),看到的样子可能不一样。

二、学生能力的发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能力的发展与习惯的养成也是如此,需要所有科任教师通力合作。不分年级,不分科目,朝夕努力。倾听是低年级培养孩子的重要学习习惯之一,而本课的能力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今天我着重说说这两种能力的培养在本课中的体现。

首先说观察能力。本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现在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观察的方法要做到如下四点:①观察的角度——平视。视平线与物体的最高点保持一致,学生只能看到物体的一个面。这样观察的目的是考虑到孩子年龄小的特点,

尽量让观察结果简单可述。一(1)班的李老师,把放学具的板凳托起来,与孩子的视线等高,这样保证观察方法的示范性。②这节课应该让孩子在观察时,有意识的渗透有序观察。在一(3)班的课堂中,当孩子观察本班同学的照片时,孩子观察到的结果是零零散散的。老师应该引导孩子,我们学习方位前后左右,那么我们可以按方位有序观察,有序陈述。③如何引导学生小结观察结论,可以用比较的方法。把前面与后面观察到的结果比较有什么不同;左右面观察的结果又有什么区别?④观察物体的目的最终是发展学生的空间感。观察能力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向空间感提升,要发挥想象的作用。李老师就是这样做得,在例题学习时先观察说结果。在练习时反之,先猜想,再模拟观察验证结论。这样让观察插上想象的翅膀,发展学生的空间感。只有这样细致的指导,学生观察能力的发展才不是一句空话,才能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基。

《观察物体—看一看》评课稿

《观察物体—看一看》评课稿

《观察物体一看一看》评课稿

听老师的课在现场非常的舒服(但再看教学录像时,就有不同的feel,由于角度固定,远没有现场好,其实对于教研活动课的录像事宜笔者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会议上就强调过大凡要录课就要安排“专门”负责的老师把课录好,而不是架设一台摄像机搁在那儿就算啦,应该要根据需要选择录制的区域以及执行放大、缩小等功能的发挥,目的就是要让没到现场观摩的老师也如身临其境欣赏到好课的味道)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 .课堂活,学生参与度高,笔者一直以来认为学生的积极参与是上好课的核心要素之一,参与的标志不仅仅是小组合作,还应该有学生独立回答问题的机会, 独立展示的平台,独立享受教师评价的激励。

2能抓住学科的本质,课题主题《看一看》不仅仅只是看一看,还要树立联系和整体的教学思想,把北师大版一下“不同方向观察单一物体的形状”和三上“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形状”作一个对比分析,从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的不同作出本节课的重难点的确立;其次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能准确定位发展孩子们的那些能力和对核心素养的落地的确立(从之前的“连一连”到如今“画一画”,从“直观匹配”到“空间想象,还要把想的内容画出来”)。本节课张老师紧紧围绕“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得到对应的直观图,感悟”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结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为目标,无论学生画直观图还是想实物都做得比较好!

3.学生达成度很高,笔者在巡视的过程中,围绕本节课教材的问题串3,在搭的实物图,让孩子们画出三个视图,以及课堂练习的完成,都是百分之百正确。

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和反思

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和反思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教材分析:

观察物体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关系的基础上安排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而且又为以后学习有关几何图形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由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方位感不强,他们往往前后不分,左右搞错,观察周围的事物也是比较单纯、直观地看表面。因此“让学生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图形不相同,从活动中体验并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就成为教学的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

(一)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使他们体验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图形可能并不完全相同。领悟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观察能力。

(三)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会用数学的眼光和方法观察、分析生活中的有关物体。

教学重点: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根据物体所呈现的形状去确定观察者所站的方向和空间观念。

教法:演示法、讲授法。

学法: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发现学习。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准备:书包,足球,同学、校门、教室的照片,微课,课件。

课前准备工作:

背诵古诗《题西林壁》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我知道咱班的同学都喜欢故事,老师今天给我带来了一则成

语故事,一起开分享一下吧!

2、播放故事《盲人摸象》。

师:看完这则故事请告诉老师, 这几个盲人摸的是同一头象吗? 为什么他们描述出这头大象的样子不一样呢?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观

察物体的方法,二是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这部分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描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物体,并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观察和描述物体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

二.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他们对数学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个年

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善于观察和发现。但是,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还比较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此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待提高,他们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才能学会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

三.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运用观察的方法,找出物体的特征,并用语言描

述出来。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描述物体的活动,培养观察能力、描述

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

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会运用观察的方法,找出物体的特征,并用语言描述

出来。

2.教学难点:学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

维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学辅助工具。

六. 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物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数学下册二观察物体看一看一说课稿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二观察物体看一看一说课稿北师大版

《看一看(一)》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节主要内容是学习“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不一样”形成初步感受。使学生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从一个方向最多只能看到它的3个面,发展空间观念。

二、说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的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积极参与观察活动,在观察活动中体会观察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点:

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

四、说教学难点:

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今天是小红生日,妈妈带她到公园照相,她可高兴了,可是她看到照片后却不高兴了。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照片。(课件出示小红的照片)这些照片为什么没有照到小红的脸呢?你能帮她解答吗?说得真不错!因为人或物体都有各个不同的面,要拍到或者观察某一面,就要找好位置才行。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怎样观察物体。(出示课题)

(二)、观察事物,探究新知。

1.原位观察。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请来了一位客人(出示存钱罐),请大家按自己现在的位置来观察,说说你在什么位置看,看到了哪一面,是什么样子,请和你的前后左右同学说一说。谁来说一说:你看到了存钱罐的哪一面?这是它的什么面?你在它的什么位置观察?谁跟他一样的?请站起来。为什么观察到的面是一样的呢?(同一方向观察。)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观察物体 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观察物体 说课稿

《观察物体》说课稿

说教材

教材是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以及已学习了位置知识的基础上,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的。通过这部

分内容的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而且

又为以后学习有关几何图形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依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三方面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通过学生活动,学生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

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丰富学生对现实生活空间和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

由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方位感不强,他们往往前后不分,左右

搞错,观察周围的事物也是比较单纯、直观地看表面。因此,

1、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说学法、教法

(一)学法

1、说学生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的基础上学习,而且学生平时也在不经意间观察物体,因此学生这节课的内容

简单易学,学生也较有兴趣。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方位感不强,他们往往前后不分,左右搞错,观察周围的事物也是比较单纯、直观地看表面。

2、自主探究法。

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始

终做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素材、创设充分学习的空间、时间,

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

《观察物体》评课稿

《观察物体》评课稿

《观察物体》评课稿

成老师执教的《观察物体》(看一看)是义务教育课程北师大版教材数学一年级下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从前、后、左、右等不同位置观察日常生活场景和一些简单的物体后进行教学的。本课主要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比较,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一个物体的形状,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体会到同一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本节课成老师精心、巧妙设计,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将课堂教学升华、拓展,推向高潮。就本节课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创设情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察。

学生对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就会全身心地投入,主动参与其中。尤其是在教学的一开始如果老师创设了一个有趣、生动的情境,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那么这节课也就成功了一大半。所以成老师选择了《蚂蚁摸牛》这个故事,让学生感到很新奇,把他们的眼球一下子吸引了过来。紧接着,成老师出示一个学生最熟悉、最喜欢的小兔存钱罐,更加刺激了学生。这时候学生的眼球还会不盯着老师吗?

二、环节清晰、环环相扣,语言简洁亲切,过渡自然顺畅。

成老师在语言上也很有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口味。例如:在观察兔子存钱罐时让学生分别从兔子的前、后、左、右来观察,然后再换位置观察并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这个环节成老师不但重视了个别学生

的培养而且也顾全所有学生的参与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帮助学生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

三、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观察物体》说课稿

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观察物体》说课稿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学习内容: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2-17页。

学习内容分析:

教材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安排了观察小兔储钱罐、玩具老虎、玩具车等物体的活动,以使学生经历“观察实物—初步感知—形成表象”的过程,从而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单元学习目标:

1、经历观察实物的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能根据具体实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前面、后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在实际操作活动中,逐步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初步发展观察、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

4、积极参与观察活动,了解观察方法,体会观察物体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重难点:

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实物——直接感知——形成视觉表

象”的过程,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观察物体:看一看(一)》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观察物体:看一看(一)》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同样一个讲桌,由于学生所坐的位置不同看到的面就不同, 再次感受位置不同看到的结果就不同,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发现 看到的面的个数也是不一样的,有一个面,有两个面,也有三个 面。但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由此进行小结: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同;看 到的面的个数也不同,但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活动三:小组合作学习,拿出课前准备的长方体,互相说说你能 看到哪几个面?再次巩固认识。 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又培养 他们的观察、实验、猜测、理解与交流能力,有效地突破教学重 难点。
板块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重视生活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 要原则。针对这一原则,在这个环节中,我安排了一组梯度式练 习题:巩固深化题:教材26页的“连一连”、27页“练一练”中 的1、百度文库题;实际应用题:观察汽车、观察冰箱。
板块四、课堂总结 本着“小课堂,大社会”的教育理念,本节课的总结采取学生自 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谈收获,并进 行思想教育,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做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 人,相信大家能做到。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同,每次最多能 看到三个面。
教学难点
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四、说学情
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善于记忆具 体事物。 经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位 置关系。由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方位感不强,他们往往前后不分 ,左右搞错,观察周围的事物也是比较单纯、直观地看表面。

《观察物体》评课稿

《观察物体》评课稿

《观察物体》评课稿

《观察物体》评课稿1

《观察物体》是二年级教科书第68页例1的内容,要求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想象使学生初步感受到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会全面看待物体的意识。

本节课张莹老师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执教,教学效果良好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

一.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盲人摸象》动画片让学生体会到看东西要争取做到全面细致。

二.利用小组合作形式,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充分体会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教学设计由易到难,层次清晰。

(1)张老师设计4人一组,通过不断变化位置,让学生给小熊拍照,体会位置不同,看到时图像不同,学生兴致高昂。

(2)在巩固练习中,设计了观察机器猫,小汽车,水壶,都是一些学生喜欢的物体,让学生以观察者的左右进行判断。

(3)难点是吧知识拓展延伸,老师设计了根据照片猜实物,从一个侧面,不能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要想全面了解就必须从多角度,全面观察。

(4)让学生闭上眼睛,展开想像,体会前后左右完全相同的物体是什么?学生想象丰富。

(5)根据学校操场上不同方位的照片,让学生下课后观察,渗透学学生爱校的意识。

三.本节课仍有不足之处:

(1)教师与学生的亲和力不强,作为低年级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2)在巩固练习中,如有让学生参与的练习,如:让学生上讲台,让学生观察,会更加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3)应多观注细节,如:在座位上,让背对讲台的学生先面朝讲台,活动时再转过去,否则学生很不舒服。

《观察物体》评课稿2

一年级组教师在课内比教学活动中,选择《观察物体》同课异构。纵观一年级的这3节比武课,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倾听的习惯这两个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现在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听课的感想。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观察物体》单元分析、编写说明及教学建议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观察物体》单元分析、编写说明及教学建议

《观察物体》单元分析

单元学习目标

1.经历观察实物的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能根据具体实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在实际操作活动中,逐步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初步发展观察、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

4.积极参与观察活动,了解观察方法,体会观察物体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单元学习内容分析

本单元主要内容是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实物,组织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思路如下。

中学几何中的“三视图”是工程制图、机械制图的基础,但小学不会正式教学三视图。小学对观察物体的定位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进一步认识物体的形状:特征以及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积累观察物体的活动经验。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观察的范围会不断扩大,因此,教科书按观察范围的大小,安排低、中、高年级的教学内容。低年级观察的范围只限于学生能控制的、“触手可及”的日常生活空间,中、高年级观察的范围适当拓展至更广阔的生活区域。

本单元是教科书第一次出现观察物体的内容。发展学生观察物体的直接经验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教科书在设计上,一方面运用了学生观察物体的直接经验来提

升他们的空间观念;另一方面又创设了对学生现有水平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以此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实质性的发展。

本单元教科书精心设计和安排不同层次的观察活动,帮助学生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科书主要设计和安排了两类层次与水平不同的观察活动。

一是实物观察,主要是对一个实物的观察,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实物——直观感知——形成表象——想象判断”的过程,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换句话说,通过观察实物的实践,获得从不同方向(或站在相对于物体的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可能看到不同形状的直接经验。

一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教学分析与建议冀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教学分析与建议冀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教学分析与建议冀教版

第一篇:一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教学分析与建议冀教版

观察物体

教学分析与建议:

1.教材分析

“观察物体”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基础内容。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使学生初步认识整体与局部、立体也平面之间的关系。教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观察杯子、辨认相片等观察、交流活动。

杯子虽然是学生生活中非常熟悉的物品,但是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看到的杯子是什么形状却不一定注意。因此,教学中要特别重视组织学生进行实物观察,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说给同学听。然后,再出示教材中的情景图,判断两幅照片分别是谁照的。通过观察、交流、判断等活动,在头脑中建立起从不同角度所看到的物体形状的清晰表象,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教学建议

◆观察杯子

1.分组观察。四个同学一组,每组一个带把的杯子。引导学生从自己所在的位置去观察杯子。然后在小组、全班交流自己发现的情况。鼓励学生说出观察到的杯子的形状。

2.观察情景图。出示书中的情景图,让学生辨认4幅杯子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摄影展览

1.让学生仔细观察小猴、小兔给小房子照相的情景图,并说一说图意。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一下小猴、小兔所拍的照片的样子。

2.出示两幅照片,让学生说一说两幅照片分别是谁照的,照片上

的图画照的是小房的哪个部位。◆练一练

第1题,先观察小猴、蜻蜓、蚂蚁与大象一起玩耍的情景,想象一下它们会看到大象的哪个部位,是什么样子。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小学数学《观察物体》评课稿(通用8篇)

小学数学《观察物体》评课稿(通用8篇)

小学数学《观察物体》评课稿

小学数学《观察物体》评课稿(通用8篇)

评课是指评者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的判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观察物体》评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观察物体》评课稿篇1

下面我就来讲几点我的想法:

一、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创设情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察。

学生对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就会全身心地投入,主动参与其中。尤其是在教学的一开始如果老师创设了一个有趣、生动的情境,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那么这节课也就成功了一大半。所以高老师选择了一段录象《盲人摸象》,让学生感到很新奇,把他们的眼球一下子吸引了过来。

紧接着,高老师出示一个学生最熟悉、最喜欢的布老虎玩具,更加刺激了学生。这时候学生的眼球还会不盯着老师吗?

二、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高老师紧紧抓住了“谁站在物体的什么面,看到了什么”,从而突出了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这样就突出了重点。强调了要全面的了解一个物体,就要从各个角度去观察,而不能只从一个面去观察,这样又突破了难点。所以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让每一孩子都得到了充分的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建立抽象的方位知识、识图方法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光靠传授、讲解学生很难建立三维空间方位的概念和知识。高老师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传授的方法,而是舍得花时间、空间给学生去观察、去展示、去评析。这样做学生得到的知识才是真实的、完整的、生动的、牢固的。

小学数学《观察物体》的说课稿

小学数学《观察物体》的说课稿

小学数学《观察物体》的说课稿

小学数学《观察物体》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说学情

从数学知识、方法的角度看,“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是在直观认识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它是“空间与图形”中新增加的一个内容。以前的几何教学,教材上主要是对形体的具体认识的设计,对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培养没有一定的落实措施,教师在教学中的随意性较大,而现在根据“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的内容标准编排的“观察物体”,就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观察物体”一课与美术有很密切的联系,但不等于美术课,它是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与纯粹的美术上要求的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法表现世界是不一样的。此课例是要通过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对几何图形的记忆,让学生初步体验二维与三维空间相互转换的关系,使学生有一个丰富的数学学习经历,使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完整。

从学生思维特点的角度看,在我们的环境中,除了看不见的空气,无固定形状的水之外,绝大部分东西都有形状,只是有的形状简单,有的形状复杂,因此,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置身于三维世界之中。他们具有较多的关于形状的感知方面的早期经验,上小学后,随着儿童思维能力的提高,他们渐渐将这种感性经验发展为抽象的概念,渐渐获得了简单的几何形体的概念,这是一个体验、积累和升华的过程,是建立在对周围环境直接感知基础上。同样,对空间与平面相互关系的理解和把握,也是一个包括观察、想象、比较、综合、分析,不断由低到高向前发展的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对一年级六七岁的孩子而言,这一学段的教学要注重丰富学生对形状的感受和认知,要联系实际生活,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数学活动,注重知识发现和探索的过程,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在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只有在这样点点滴滴的累积之中,

一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

一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

Time not only allows you to see through others, but also allows you to recognize yourself.精品模板助您成功!

(页眉可删)

一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知道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辨认、想象、推理等活动,初步掌握全面、正确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丰富的活动中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和谐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目标解析:

这节课是学生在一年级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方位之后,第一次接触观察物体的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用眼观察、用口描述、用心体验,亲身经历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学会辨认从前面、后面、左侧面、右侧面等不同方位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为进一步学习立体几何知识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

认识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

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教学准备:

课件,四张熊猫玩偶图片,每组一个熊猫玩偶、茶缸。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故事激趣

(1)课件播放:“盲人摸象”。

(2)引发问题:同学们为什么觉得好笑呢?他们看到的大象真的不一样吗?

(3)学生交流:这几位盲人只摸到大象的一部分,所以说不出大象的全貌。

2.揭示课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观察物体》评课稿

一年级数学《观察物体》评课稿

一年级组教师在课内比教学活动中,选择《观察物体》同课异构。纵观一年级的这3节比武课,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倾听的习惯这两个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现在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听课的感想。

一、学习材料的选择

观察物体一课,教材编写者帮学生选择的学习材料是小朋友的存钱罐。从该玩具的前后面与侧面观察到的样子不一样。有的老师建议用规则的长方体的粉笔箱,这样就地取材,便于学生观察。长方体有其特殊性,平视的时候,从不同的方向观察,观察到的结果,可能是相同的。选用不同的学习材料,观察到的结论是不相同的。那么作为老师,如何做到数学知识的科学准确呢?我们不妨这样小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方向平视观察(只观察一个面),看到的样子可能不一样。

二、学生能力的发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能力的发展与习惯的养成也是如此,需要所有科任教师通力合作。不分年级,不分科目,朝夕努力。倾听是低年级培养孩子的重要学习习惯之一,而本课的能力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今天我着重说说

这两种能力的培养在本课中的体现。

首先说观察能力。本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现在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观察的方法要做到如下四点:①观察的角度——平视。视平线与物体的最高点保持一致,学生只能看到物体的一个面。这样观察的目的是考虑到孩子年龄小的特点,尽量让观察结果简单可述。一(1)班的李老师,把放学具的板凳托起来,与孩子的视线等高,这样保证观察方法的示范性。②这节课应该让孩子在观察时,有意识的渗透有序观察。在一(3)班的课堂中,当孩子观察本班同学的照片时,孩子观察到的结果是零零散散的。老师应该引导孩子,我们学习方位前后左右,那么我们可以按方位有序观察,有序陈述。③如何引导学生小结观察结论,可以用比较的方法。把前面与后面观察到的结果比较有什么不同;左右面观察的结果又有什么区别?④观察物体的目的最终是发展学生的空间感。观察能力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向空间感提升,要发挥想象的作用。李老师就是这样做得,在例题学习时先观察说结果。在练习时反之,先猜想,再模拟观察验证结论。这样让观察插上想象的翅膀,发展学生的空间感。只有这样细致的指导,学生观察能力的发展才不是一句空话,才能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基。

再来说说倾听习惯形成的5个标志:①眼睛注视发言人;

②能择关键词做倾听笔记;③能复述别人的发言内容;④能

补充发言或提出建议;⑤能对别人的发言做简要评价。倾听是学习的起始行为,更是人类交往的基本礼仪,所以我们应把倾听作为学习习惯的头一个重点培养。

三、学习方式的使用

现在常用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像观察物体这样的以活动为主体的课堂,更加关注学生的合作。合作学习必须合作目的清楚,分工明确,有合作的必要。以观察物体为例,如果是2人小组。那么每人观察两个面,剩下的方向要观察,孩子要转动起来。如果是4人小组合作,那么每人观察1个面。观察完毕,要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观察到的结果。并和其他小组成员比较观察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因为是小学

1年级,活动之前,老师应该给学生示范;示范之后,再小组内观察。小组活动完毕,最后全班选小组汇报展示。只有这样清晰的活动步骤,明确的合作安排。合作学习才不流于形式。

四、三维目标的落实

三维目标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三方面做了具体的描述。北师版教材在编写时充分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一系列的情景串。教师应该用好情景串,把活动做出实效,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在习得知识的前提下,发展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经验,学会数学的方法,渗透数学思想,有效的落实四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