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 9 阿长与《山海经》
9阿长与《山海经》公开课教案
9阿长与《山海经》公开课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山海经》的基本内容,掌握其主要特点。
(2)分析阿长在《山海经》中的形象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山海经》。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传统文化,传承优秀文化遗产。
二、教学重点1. 《山海经》的基本内容及其特点。
2. 阿长在《山海经》中的形象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分析阿长在《山海经》中的形象特点。
2. 探讨阿长形象对后世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山海经》的背景及与《山海经》相关的人物阿长。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阿长与《山海经》之间有何联系?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山海经》相关篇章,了解其基本内容。
(2)学生总结《山海经》的特点,如:神话传说、地理、生物、民族等。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阿长在《山海经》中的形象特点。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深入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阿长形象,如:性格、事迹、影响等。
(2)学生结合《山海经》的内容,阐述阿长形象对后世的影响。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阿长在《山海经》中的重要地位。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总结《山海经》的基本特点。
2. 请学生思考:阿长形象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举例说明。
3. 推荐阅读:《山海经》相关研究著作,加深对《山海经》的理解。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思考神话传说在当代社会的作用和价值。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神话传说,探讨其对民族文化的意义。
七、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其他文学作品中的神话元素,如《西游记》、《封神演义》等。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下册 第三单元 9 阿长和《山海经》 教学案(表格式,2课时)
1.学生预习,合作探究,完成课文的整体感知。
2.学习过程中在朗读的基础上运用讨论法、问答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怀念、同情和赞美之情,领会阿长性格中的纯真美。
2.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让他们有一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恩的心,理解身边人对自己的爱。
重点
从这些事中可以看出阿长什么样性格特征。
教师点拨:从记叙事件的篇幅的长短、情节的具体及表达的中心思想可得知哪些是重点。
同学们自愿举手,向大家介绍作者或作品。
预设引导:
长妈妈有无知可笑、愚昧落后的缺点,但更有着纯朴、善良、仁慈的美德。
同学们以组为单位,互读互评,读准字音;有疑惑或不懂之处,借助字典或词典,核实,识记。
同学们朗读课文,理解与把握文章内容。
作
业
熟读课文,加深理解
板
书
设
计
阿长与《山海经》
教
学
反
思
领
导
评
课
意
见
学
校
检
查
记
实
课时计划
课题
9阿长与《山海经》(二)
课时
2
二次备课
班别
授课人
时间
教具
课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积累“诘问、惶急、疏懒、渴慕、深不可测、情有可原”等词语。
2.了解并识记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
3.领会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体会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请说说贯穿在文中的情感线主要是如何变化的。
教师总结:
作者用了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来刻画阿长这一封建社会的普通劳动妇女形象,刻画出了一个纯朴热情、善良仁慈、关心小孩的长妈妈形象,抒发了自己对长妈妈的同情、尊敬、感激和思念之情。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文9 阿长与《山海经》
思想家,革命家,中 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
在他从文的30年 间,共有“述著29种, 250余万言”,为我们 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 产。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 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18年到1926年间, 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 诗集《 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 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 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 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袋子似的帝江
关于帝江
•南海有神焉,其状如黄囊,如 丹火,六足四翼,浑沌无面目。 是识歌舞,实为帝江也。
——《山海经 西山经》
夸父追日 精卫填海
《山海经》其他插图
骄虫
泰山
计蒙
本文选自什么地方? 《朝花夕拾》
本文是什么文体?
散文
题解
阿长:人名,鲁迅家的一个女工。
《山海经》:书名。
题目为一并列词组,文章即通过 写阿长和《山海经》的关系来体 现阿长的性格特点。
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俗、民情的大型地理 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全书共 十八篇,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部分。《山经》 即《五藏山经》五篇;《海经》包括《海外经》四篇, 《海内经》四篇,《大荒经》四篇和又一篇《海内经》。 它以描述各地山川为纲,记述了许多当地的神话传说。 其中《精卫填海》、《夸父逐日》、 《女娲补天》、 《后羿射日》、《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等神话 传说,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因而早已成为全民 族的精神财富。
2020春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优秀教案第三单元 9《阿长与〈山海经〉》
9阿长与《山海经》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情感变化脉络。
2.分析关键语句,体会作者词语运用之妙,并从细节中理解阿长形象。
3.领悟作者对长妈妈的思念和感激以及歉疚之情。
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还记得上学期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吗?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
”这段话中的故事是什么故事?讲这个故事的人是谁?对,是“美女蛇”的故事,讲这个故事的人是长妈妈。
长妈妈是谁?为何她能讲出如此丰富有趣并让小鲁迅担忧一阵子的故事来?她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答案就藏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梳理叙事事件,把握文本内容1.快速阅读课文,说说本文围绕长妈妈写了哪几件事,对于每一件事情,作者对阿长的情感态度如何。
请简要概述。
明确:①“常喜欢切切察察”,爱告状,睡觉时挤得“我”无法翻身(实在不大佩服);②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不耐烦);③讲长毛攻城的故事(有了空前的敬意);④谋害“我”的隐鼠(敬意消失);⑤“我”十分渴慕《山海经》,求而不得时阿长竟为“我”买来了(新的敬意)。
2.通过上述分析,你的眼里也一定出现了一个“阿长”的形象,阿长是怎样一个人呢?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可用“阿长是一个______的人”表述。
(可以从外貌、身份、细节、性格等方面说,可用课文中的词句,也可以自己概括,发挥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各抒己见)明确:阿长是一个黄胖而矮的人;阿长是一个别人不注意姓名的人;阿长是一个喜欢切切察察的人;阿长是一个睡相不好的人;阿长是一个限制“我”行动的人;阿长是一个懂得许多规矩的人;阿长是一个烦琐之至的人;阿长是一个迷信的人;阿长是一个善良的人;阿长是一个朴实的人;阿长是一个热情为“我”着想的人;阿长是一个具有伟大神力的人……小结:长妈妈有无知可笑、愚昧落后的缺点,但更有着纯朴、善良、仁慈的美德。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9 阿长与《山海经》
3.写 作 背 景
1926年 3 月 18 日 北 洋 政 府 枪 杀 进 步 学
生,制造了“三一八惨案”。 鲁 迅 因 支 持 进 步 学
生而被 反 动 政 府 通 缉,不 得 不 到 厦 门 大 学 任
教,后又受到守旧 势 力 的 排 挤。 正 是 在 这 一 时
期,他写出了回 忆 散 文 集《朝 花 夕 拾》。 本 文 是
獉
獉
獉
霹 雳 (狆ī犾ì) 獉獉 掳(犾ǔ) 獉
震 悚 (狊ǒ狀犵) 獉
书 斋 (狕犺ā犻) 獉
粗 拙 (狕犺狌ō) 獉
茉莉 獉
①“憎 ”读 狕ē狀犵,不 读 狕è狀犵。 ② “拙 ”读 狕犺狌ō,不 读 狕犺狌ó。
七年级语文下 29
2.多 音 字
{难
磨 难 (狀à狀) 困 獉难 (狀á狀)
有无限期待。她会 在 寒 夜 端 上 荞 麦 汤,给 哥 儿
经》传世版本 共 计 18 卷,包 括 《山 经》5 卷,《海 经》13卷,各卷 著 作 年 代 无 从 定 论,其 中 14 卷 为战国 时 作 品,4 卷 为 西 汉 初 年 作 品。 《山 海 经》的内 容 主 要 是 民 间 传 说 中 的 地 理 知 识,包
板 ,活 泼 而 不 浮 动 代表 散文 《干 校 六 记 》《将 饮 茶 》等,译 作 有
作品 《堂吉诃德》等,家庭回忆录《我们仨》
30 七年级语文下
因其子马祥麟 年 幼,秦 良 玉 于 是 代 领 夫 职。 秦良玉率 领 兄 弟 秦 邦 屏、秦 民 屏 先 后 参 加 抗击清军、张 献 忠 之 乱 等 战 役,战 功 显 赫, 被封为二品诰命夫人。爱国将领冯玉祥也 曾说过:“纪 念 花 木 兰,要 学 秦 良 玉。”明 朝 灭 亡 后 ,南 明 王 朝 追 谥 秦 良 玉 为 “忠 贞 侯 ”。
9 《阿长与〈山海经〉》
④ 写阿长一肚子繁琐的道理
我不耐烦。 阿长是为我好。 她是民间文化的载体。
⑤ 阿长讲长毛的故事
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 惊异。……却不料她有这样的神力。 从此对于她有了特别的敬意。
神力:调侃意味。
由略写的事情中看出长妈妈是怎样的一个人?
相关介绍
《山海经》: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 风俗、民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 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全书现存18篇,其余 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 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 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 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 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 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对阿长的)感情变化
划分层次,概括内容
(1-2)介绍“阿长”职务及称呼的来历 (3-18)主要写“我”讨厌阿长的几个事例 (19-29)主要写阿长给“我”买来《山海经》 (30-31)讲述阿长身世,抒发情感
细读感悟
文章开头写阿长名字由来的目的是什么?
①形象地刻画出阿长是一个不被人重视、地 位低下的劳动人民形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中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
走近作者
【鲁迅】(1881—1936年):原名周树人, 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 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 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 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代表作】 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小说集《呐喊》《彷徨》; 散文诗集《野草》; 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等。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阿长与山海经素材 新人教版(通用)
阿长她是鲁迅儿时的保姆。
长妈妈的夫家姓余,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叫五九,是做裁缝的,她有一个女儿,后来招进了一个女婿。
"长妈妈只是许多旧式女人中的一个,做了一辈子的老妈子(乡下叫做'妈妈'),平时也不回家去,直到临死。
"长妈妈患有羊角风,1899年4月"初六日雨中放舟至大树港看戏,鸿寿堂徽班,长妈妈发病,辰刻身故"。
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朝花夕拾》中,有好几篇文章回忆到与长妈妈有关的往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五猖会》中就有提到。
其中《阿长与〈山海经〉》是专门回忆和纪念她的。
其实,这个来自东浦的长妈妈身材矮小,周家原先的保姆个子高大,按周家工友王鹤照的说法:章福庆的妻子阮氏──"庆太娘"才是真正的长妈妈,只是叫惯了,也把东浦的那位叫做长妈妈。
不过,笔者曾特地为此函询周建人夫妇,回答是否定的意见,周作人日记里的"章妈"也是东浦的那位长妈妈死后再雇请的。
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
从长妈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质朴善良、愚昧麻木、勤劳)《山海经》《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
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
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
最有代表性的神话寓言故事有,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
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不详。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据说原共22篇约 31000 字。
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
《汉书·艺文志》作13 篇,未把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
全书内容,以五藏山经5篇和海外经4篇做为一组;海内经4 篇作为一组;而大荒经5篇以及书末海内经1篇又作为一组。
9 阿长与《山海经》
在阿长问起《山海经》之前,先用大段文字写远方叔 祖,为的是写“我”怎么会渴慕《山海经》,为后文阿长 使“我”大喜过望做铺垫。
在阿长买来《山海经》之后,写“我”震悚、如获至 宝的心情,写此后搜集的图书,是为了说明阿长怎样的令 人尊敬和感激,阿长的热心对“我”的成长有怎样的意义。
主旨概括
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旨内容。
令人厌烦的规矩
善良真诚
讲“长毛”的故事
无知、淳朴
为“我”买《山海经》
热爱、关心孩子
揣摩细节 了解人物
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用“阿长是一个________的 人”说话,全方位感知人物,可以从外貌、身份、细节、 性格等各角度说。说时可以用课文中的词句,也可以自 己概括。
1.“她生得黄胖而矮。”从“黄”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我觉得从“黄”这个字上可看出其生活状况不好,
是个连名字都很少有人知道的下层普通劳动者。 2.“喜欢切切察察”的“阿长”是个怎样的人?
她喜欢切切察察,只要家中有一些小风波,都可 能和她有关系。我觉得这样看来,“长妈妈”还是个 爱嚼舌根的人。作者真实再现了这个形象。
3.晚上,“长妈妈”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一 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作品中“长妈妈”的睡相 可以反映她怎样的性格特征?
9 阿长与《山海经》
R·七年级下册
作者名片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 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 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5月, 他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学史上第 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 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坟》《二心集》《华盖集》《而已集》等。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 《阿长与山海经》课件
2.“伟大的神力”在文中出现了两次, 联系上下文,说说其含义的不同。
第一次是阿长所讲的脱下裤子抵挡长 毛炮弹的神力,这里作者以儿童的视 角对阿长的”神力“表示惊讶和诧异, 改变了作者対阿长的认知,第二次是 阿长给作者买来《山海经》,作者感 觉“别人不肯做或者不能做的事,她 却能够做成功”,作者以儿童的视角 表达对阿长的敬佩之情
最让“我”对阿长产生敬意的是什么事 情?
为“我”买回渴慕已久的‘三 哼经’(《山海经》)。
合作探究一
1、买《山海经》一事的起因是什么? 2、当阿长来问此事时,“我”是怎样
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 心理? 3、当阿长说买来《山海经》时,我有 什么反应?表现出怎样的心情?
•买《山海经》 的起因是什么?
用“很”修饰“记得”,强调了“记得”的程度。 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有力地反衬出长妈妈 这样一个连书名都不懂的农村妇女的“伟大的神力” 。
精读细研
从这些事件中可以看出“阿长”是 这样的人,在这些事件中,童年的 “我”对阿长的态度如何?“我” 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这种写法叫 什么?
事件
人物性格
【解析】A项,“一定很怕热罢”后面的逗号应改为问号;C项,“大陆同胞” 后面的顿号应改为逗号;D项,删去省略号或“等”。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什么样的长妈 妈?
地位低下、饶舌多事、不拘小节、有点 迷信、淳朴无知,但热情善良、关心孩子。
课文重点写了阿长买《山海经》一事,这 件事作者是怎样叙述的呢?这节课我们来重点 学习一下。
2.文章围绕阿长与《山海经》之间讲述 了怎样的故事?简要概括一下。
阿长得知“我”对《山海经》 “太过于念念不忘”,她告假回家 回来时,为“我”带来了“有画儿 的《山海经》”,“这又使我发生 新的敬意了”。
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9阿长与山海经课件人教
13. 文章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一段在 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表达了“我”对长妈妈深切的怀念、感激之情。 作用是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三、拓展阅读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35页第14-17题。
14. 文末说“回味着老宋的故事,觉得生活中没有过不去的沟沟 坎坎”,请你说说文中的老宋遭遇了哪些沟沟坎坎。 ①小区的几户人家遭了贼,老宋遭到指责。②为照 顾生病的老父亲,老宋放弃分配到的工作,回家务农。③ 妻子死后,老宋辛勤抚育一双儿女。④年老后,老宋仍不 辍劳作,为子女减轻负担。(每一点大体意思对即可)
二、精段品读 阅读课文“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永安她
的魂灵!”,完成练习。 10. 为什么“我”不跟阿长说《山海经》的事?这
种想法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 “我”认为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表现了
“我”对阿长的心存隔膜及轻视。
11. 赏析下面的句子。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
4. 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错误的一项是( D )
A.“长妈妈,已经说过,是• 一个一向带• 领• 着我的女工,说得
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这句话中加点的词依次为助
••
••
词、副词、形容词、名词。
B.“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这句话中的
“她”指长妈妈。
C.“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这句话
7. 文学常识填空。 (1)鲁迅,浙江绍兴人,我国著名的____文__学__家、____思__想__家、
___革__命___家。本文选自《__朝__花__夕__拾__》,这部散文集多侧 面地反映了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 (2)《山海经》主要记述了我国古代的地理、历史、矿藏、神话、 宗 教 等 内 容 , 保 存 了 包 括 _《__夸__父__逐__日__》__ 、 《__精__卫__填__海__》__(_答__案__不__唯__一__)__等在内的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 神话传说。
阿长与《山海经》课文原文
阿长与《山海经》课文原文为了帮助同学们回顾阿长与《山海经》这篇语文课文的原文和知识点,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阿长与《山海经》课文原文,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阿长与《山海经》课文原文: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
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都这样称呼她,似乎略带些客气的意思。
只有祖母叫她阿长。
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我们那里没有姓长的;她生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词。
又不是她的名字,记得她自己说过,她的名字是叫作什么姑娘的。
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却了,总之不是长姑娘;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
记得她也曾告诉过我这个名称的来历:先前的先前,我家有一个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这就是真阿长。
后来她回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来补她的缺,然而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于是她从此也就成为长妈妈了。
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
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
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
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母亲听到我多回诉苦之后,曾经这样地问过她。
我也知道这意思是要她多给我一些空席。
她不开口。
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
我想,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
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
一年中最高兴的时节,自然要数除夕了。
七年级下册9《阿长与山海经》知识点梳理
七年级下册9《阿长与<山海经>》知识点梳理整体感知1、理解主旨。
文章通过记叙“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七件事,刻画了一位虽然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的普通保姆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和怀念之情。
2、理清结构层次。
全文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1-2段)介绍阿长的身份和姓名。
第二部分(3-12段)简略叙述憎恶、讨厌阿长的原因。
(背地里说人长短,睡相不好,阿长讲究许多繁琐的礼节和规矩。
)第三部分(13-29段)详细叙述阿长讲长毛的事情以及为我买回《山海经》等一些书的过程。
第四部分(30-31段)抒发对阿长深沉的怀念之情。
3、概括文章所写的七件事,体会选材详略。
读完本文后我们可以明确《阿长与〈山海经〉》围绕阿长共写了七件事:(1)“阿长”这个称呼的由来(2)阿长“切切察察”的毛病(3)阿长摆成“大”字的不雅的睡相(4)我所不耐烦的阿长给我讲得规矩和道理(5)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6)阿长“谋害”我的隐鼠(7)阿长买《山海经》给“我”4、体会作者对长妈妈情感的变化。
鲁迅对长妈妈的情感是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的。
这种情感的变化是我们学习本文的另一个重点。
我们清晰地从文中的7件事中,看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曲线:对阿长不好的习惯,我是充满了憎恶、讨厌、不耐烦;听到她讲“长毛”的故事后,我对她产生空前的敬意;当得知阿长踩死隐鼠后,我的敬意消失,产生怨恨;当长妈妈买来《山海经》时,我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认为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通过这个分析,我们可以轻松地得出本文的叙事线索是鲁迅先生对保姆阿长的感情变化。
问题思考1、课文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单?为什么这样安排?略写了阿长的称呼的来历、“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讨厌的种种规矩、“长毛”的往事,详写了为“我”买《山海经》一事。
略写的那些内容能使人对长妈妈有个初步了解,她的外形特征,真实地反映长妈妈的一些毛病,但这些并不能削弱对阿长妈妈的敬意,而详写买《山海经》一事,却令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在作者看来“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我们可以想到幼小的鲁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三单元第9课《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在文化理解方面,可简要介绍《山海经》的内容及影响,引导学生关注鲁迅作品中传统文化的融入。
2.教学难点
-鲁迅散文的文学风格:鲁迅的散文具有独特的文学风格,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这种风格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人物形象分析:学生可能难以把握阿长这个人物形象的具体特点,需要教师引导和讲解。
-词汇的准确运用:文章中的一些成语、俗语可能在日常口语中较少使用,学生需要学会正确运用。
-文化背景的拓展:学生对《山海经》的了解有限,需要教师提供更多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拓展视野。
举例解释:
-在讲解鲁迅散文的文学风格时,可以对比其他作家的作品,让学生体会鲁迅散文的独特之处。
-在人物形象分析方面,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看法,共同提炼阿长的特点。
首先,我觉得在导入环节,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鲁迅作品,这个方法还是挺有效的,学生们能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可以尝试更多有趣的导入方式,比如播放一段与鲁迅有关的视频,或者让学生分享他们了解的鲁迅故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兴趣。
其次,在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解环节,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可能是因为鲁迅的文学风格较为独特,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可以适当放慢阅读速度,对文章进行逐句解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3.掌握文章中的重要词语、成语、俗语,提高词汇积累和运用能力。
4.理解并领会《山海经》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及其对鲁迅的影响,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5.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9、阿长与《山海经》
合作探究
1.长妈妈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烦的规矩?从对这些规矩的描 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交流:元旦早上吃福橘,说是吃了它,一年到头,顺顺溜溜; 说人死了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 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 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
这些规矩寄托着长妈妈善良真诚的愿望,从对这些烦琐的规矩 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是关心爱护“我”的。
2.作者还用诙谐的笔墨叙述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令人 捧腹的同时,你想到了什么?
莫名其妙: 没有人能说明他的奥妙,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深不可测:
深得难以测量。比喻对人或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
情有可原:
从情理上可以原谅。
惶急:
恐惧、着急。
诘问:
词
惧惮: 追问、责问。 震悚: 害怕。
语
面如土色身: 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脸色呈灰白色。形容惊恐之极。
3.填空。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 周树人 ,字 豫才,浙江绍兴人, 文学家 、 思想家 、 革命家 ,中国现代 文学的 奠基人 。1918年他以“鲁迅”这一笔名发表了中国现 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 》。著作主要有小 说集《 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 野草 》,杂文集《坟》《 二心集 》《华盖集》 《而已集》等。
第 三单 元
9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大儒诚信教育资源
第一课时
大儒诚信教育资源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 其中有一位长妈妈讲了一个为百草园增添神秘情趣的美女蛇的故 事,这位长妈妈就是鲁迅家里的一个女工。对鲁迅来说,在他的 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个很有影响的、特殊的人物。鲁迅没有专 门写过回忆母亲的文章,却写了这篇回忆性散文——《阿长与 〈山海经〉》。
9、《阿长与〈山海经〉》
把人抢走
字词检测
hài lǔ sǒng zhāi fǎng huáng 骇 掳 悚 斋 舫 惶急
惊吓;震惊 好了以后留下的疤
害怕
恐惧着急
chuāng bā jiéwèn kě mù pī lì
jī zhuō
疮疤 诘 问渴慕 霹雳 陆 玑 粗 拙
追问;责问 非常思慕
返回
填字成词:
面如土 色 、
深不可 测 、 毫不相 干 、
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
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一个很有影响
力的人物。在长妈妈去世_三__十__年__后,作者仍写此
文来纪念她,可见作者对长妈妈的深厚感情。那么, 长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自学指导 二:
再读课文,探究 :
(1)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 事情?重点写的是什么?
你喜欢长妈妈吗?文章写了长妈妈的 哪些事情?各用一句话说出来。
长妈妈讲给我买来《山海经》
别人不愿做或不能做的,她竟然做成功了
长妈妈对一个孩子真诚热情的帮助和关爱.
1、人们对阿长的称呼以及称呼的由来和她外 形的特点
围 2、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 绕 的毛病、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
中 心 详
3、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 如元旦说恭喜话吃福橘
“我”对阿长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哪些词语或句子体现了作者的感情色彩?
本文以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变化为线索
空敬 前意 的
不 憎讨耐 恶厌烦
新
的
敬完 意全
敬 意
淡消
薄失
从课文的情感基调来讲,作者对“阿长” 的感情是怎样的?
尊敬 喜爱 感激 怀念
为何前文作者要大写他如何“憎恶”“讨厌” 阿长?
9.《阿长与山海经》
作者简介
鲁迅(1881—— 1936)。原名周树 人,我国伟大的文 学家、思想家、革 命家。代表作:小 说集《呐喊》《彷 徨》,散文集《朝 花夕拾》。
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里,鲁迅除写了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 还写到了—个人,这个人是谁呢?
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 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 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起来看课文。
我对她产生过空前的敬意,后面逐渐 消失: • • • • 她给我讲长毛的故事(详) ——她有攻城时抵挡大炮的神力 ——伟大的神力 她谋害了我的隐鼠
这又使我发生了新的敬意:
• 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 却能够做成功。 •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 ——给我买来了我心心念念的 《山海经》(详)
初识阿长
研读第一部分(1—2段)
初识阿长
文章开头写阿长的身份和名字 由来的目的是什么?
阿长之所以有这个名字,只是因为她的前任叫 这个名字,而大家又叫惯了,并非是她真的叫这个 名字。久而久之,她的真名倒无人记得了。作者这 样写,形象地刻画出阿长是一个卑微、地位低 下的劳动人民形象。此外,以写名字的由来开 头,还能起到使读者对阿长有个总的印象,从而很 自然地引入下文的作用。
读懂阿长
研讨第三部分(30—31段)
2.作品的最后两段,表现了鲁迅对长 妈妈的同情、歉疚、尊敬、感激、怀 念之情。在鲁迅的人生历程中,长妈 妈曾起过那样重要的作用,但他竟不 知道她的姓名和经历,这是多么叫人 内疚的事情,他所能做的,只有祈祷 仁厚的地母,安息阿妈的灵魂。鲁迅 对阿长的深沉感情在这里表现得深切 感人。
主旨 主旨: 本文通过记叙 “我”儿时与长妈 妈相处的几件事, 刻画了一位虽然没 有文化、粗俗、好 事,但心地善良, 热心帮助孩子解决 疑难的普通保姆形 象,表达了作者对 长妈妈的尊敬、感 激和怀念之情。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阿长与〈山海经〉》课文内容理解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阿长与〈山海经〉》课文内容理解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国现代文学的旗手。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还有《且介亭杂文》等杂文集。
【高清课堂:回味《朝花夕拾》间那些人和事(上) 】1926年3月18日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鲁迅受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后又受守旧势力的排挤,作者不愿意想到目前,只能借回忆少年生活写文章聊以自慰。
于是写出了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共十篇文章)。
本文是《朝花夕拾》的第二篇,回忆自己童年时期与家里女工阿长相处的一段生活。
写于北京寓所(北京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二十一号,现为鲁迅博物馆一部分)。
发表于1926年3月25日期《莽原》半月刊第一卷第一期上。
知识积累1.谋死:谋杀。
2.隐鼠:鼹(yǎn)鼠的别名。
3.切切察察:现在多写作“嘁嘁喳喳”,模拟细碎的说话声。
4.絮(xù)说:絮絮叨叨地说。
絮,话语啰嗦重复。
5.顺顺流流:即“顺顺溜溜”,顺当。
6.辟头:开头。
7.制艺和试帖诗:都是科举考试规定的公式化诗文。
这里指当时书坊刊印的八股文和试帖诗的范本。
8.全体:全身。
9.震悚(sǒng):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悚,害怕;恐惧。
10.执干戚:拿着盾、斧。
干,盾牌。
戚,一种像斧的古代兵器。
11.刑天:《山海经》中的神话人物。
12.图赞:写在画面或图页上的赞美诗文。
13.懿(yì):美好。
14.骇(hài):惊吓,可怕。
骇人听闻。
15.掳(1ǔ):抢夺。
掳掠。
16.惶(huáng)急:惊慌急迫。
17.疮(chuāng)疤:疮好了以后,留下的疤。
疮,指皮肤或黏膜溃烂的病。
18.诘(jié)问:诘责并质问。
19.渴慕:非常思慕、渴望。
20.疏懒:懒散而不习惯于受拘束。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阿长与山海经》优质课
写作背景
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因热情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 控诉北洋军阀政府的残暴,遭到当局的通缉,远走厦门避难。 在这段苦闷的日子里,他将先后完成的十篇散文集录成册,题 名为《朝花夕拾》,以追忆往事的形式“借题发挥”,表达对 曾经美好岁月的追念,并影射当时的社会现实。——《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 Nhomakorabea(节选)
北大校徽
北京大学校徽由鲁迅先生于1917年8 月设计完成。
其图案以篆体的“北大”二字构成一 个圆形,“北大”两个篆字的上下排 列,其中“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 侧立的人像,而“大字”构成了一个 正面站立的人像。这样就构成了“三 人成众”的意象。
校徽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内 涵北大当肩负开启民智的重大使命的 象征意义。
书中收录了八篇小说: 《补天》《奔月》 《理水》《采薇》 《铸剑》《出关》 《非攻》《起死》
《山海经》
自然的美境,想像的空间 艺术的长廊,文学的启蒙
自由与美好
阅读推荐
选读《山海经》、《故事新编》 深读《朝花夕拾》
同学们,再见!
鲁迅是中国版画收集第 一人,个人收藏了2000余幅 中外著名作品。
中国新兴版画是由鲁迅 先生提倡的,他扶植了许多 青年艺术家。
我国于 1991年设立了 “鲁迅版画奖”,是版画界 中国政府最高奖。
《故事新编》
《故事新编》主要以神话为 题材,故事有趣,想象丰富, 是鲁迅作品中仅有的以远古 为背景创作的小说。
——《阿长与<山海经>》第1段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 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 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七下语文9.阿长与《山海经》
①“长妈妈”名称的由来
阿 长
②“长妈妈”饶舌、睡相差
粗俗 落后
抑
与 《 山
③“长妈妈”繁琐的规矩 ④“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
淳朴 善良
深情缅怀, 真诚祝福
海
①“我”渴慕《山海经》 真诚
经 》
②为“我”买来《山海经》 热情 乐于
扬
③“我”喜爱《山海经》 助人
本文通过回忆童年时代长妈妈的一些生活片段, 真实地刻画了一位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劳动妇女的形 象,寄托了“我”对这位没有文化、粗俗而又心地善 良、热心助人的劳动妇女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渴慕《山海经》,接着写为什么求之而不可得,又是怎样念念 不忘,写了这些,才能说明阿长为什么使“我”大吃一惊,而 且感到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了。在阿长买来《山海经》之后, 写“我”的震悚和如获至宝的心情,写此后搜集的图书,写了 这些,才能说明阿长怎样令人尊敬而又令人感激,才能说明阿 长的热心对“我”的成长有怎样的意义。
【答案】因为这件事“别人不肯做”,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知 “我”心,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热心;别人也“不能做”,有 画的《山海经》很难找,谁能像阿长这么给“我”操心费事, 况且阿长不识字,居然买来了。所以说,阿长“确有伟大的 神力”。
8.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为什么这么说? 【答案】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但却是由一个谁也想 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 的震惊,让“我”产生感激和“新的敬意”。
粗俗率性
导思1.阿长在曰常 生活中有过哪些粗 俗率性的行为?
感情
导思3. 本文表达 了作者 对阿长怎 样的感情?
关键词: 敬重、怀念
善良
导思2:阿长是一个 怎样的人?
欲扬先抑
初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阿长与〈山海经〉》课文详解
课文详解丨七下第三单元第9课《阿长与〈山海经〉》9 阿长与《山海经》预习须知一、文题解读“阿长”就是长妈妈,是作者小时候的保姆。
《山海经》是一本书,记录了我国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保存了不少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
文题是并列短语,点明了文章的描写对象,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二、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是树人先生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
鲁迅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华盖集》,等等。
知识重点一、字音词义掳lǔ:俘获,抓获。
惶huáng急:恐惧,慌张。
诘jié问:追问,责问。
疮chuāng疤bā:疮好了以后留下的痂。
比喻痛处、短处或隐私。
渴慕mù:迫切地希望,殷切盼望。
絮说:絮絮叨叨地说。
霹pī雳lì:又急又响的雷,文中指作者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孤孀shuāng:寡妇。
疏shū懒:懒散而不习惯受拘束。
倘tǎng使:假如,如果。
惧惮dàn:害怕,畏难,畏惧。
憎zēng恶wù:憎恨,厌恶。
震悚sǒng: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粗拙zhuō:粗糙低劣。
面如土色: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
形容极端惊恐。
深不可测:深得难以测量。
比喻对人或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
情有可原:根据实情,有可以原谅的地方。
二、主题概述本文记述了作者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
作者对她寻购并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感到震撼和感激。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生动真实地刻画出了一位不幸而又渴望平安幸福,没有文化但关爱孩子的普通劳动妇女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她的尊敬、感激和怀念之情。
三、文章结构第一部分(第1、2段):介绍了阿长的身份以及名字的由来,暗示她卑微的社会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
(4)自己轻轻地拍着 xiōng pú( 胸脯 )道:“阿呀,骇死我了, 骇死我了„„。” (5)也生得不好看, 况且颈子上还有许多灸 chuāng bā( 疮疤 )。 (6)那时就极严重地 jiéwè n( 诘问 ),而且当面叫她阿长。 (7)但当我 āi dào( 哀悼 )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 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返回
语文
3.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自选角度对下列句子 做批注。 (1)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 批注:以莲花的绽开来比喻“我”的欢喜,形象具体地再现 了“我”放书时的愉悦心情。(“一点点绽开”与前文“一本 本放”相照应,展现了“我”的心情越来越愉悦的过程。)
返回
语文
(2)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返回
语文
⑦待我把在老师家里的所见,以及自己在书桌上摆放的 事告诉他们的时候,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 难以名状的光泽。 ⑧那时,家里的条件不好,能上学读书,已经是很幸福 的事情了,哪里还敢奢望买上一件这样“无用”的家伙呢? 当然,我也会悄悄想:什么时候,我也会真的拥有一个那样 的小小书架?
返回
语文
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 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 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 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 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 候失掉了。
返回
语文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
返回
语文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 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 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 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 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 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返回
语文 ④那是王老师用木板和木条,自己钉在墙上的,美其名
曰:书架。我用手抚摸着那粗糙的木条、木板,还有书,像 是久别的朋友,细腻、温暖。 ⑤我迷恋上老师书架的样子了,在书桌前,把书一本本 立起来。左右用厚厚的字典做靠背,俨然一个小书架了。这 小小发明,竟然让我激动了许久。 ⑥放学回家,喜笑颜开地告诉爸妈,我有书架了!爸妈 一愣,哪里的?
第三单元
9 阿长与《山海经》
目录导航
01 02 03 04
学习导航 课前自学 课内精读 课外拓展
05
读写结合
语文
学习导航
学 习 目 标 考 点 链 接
1.了解作者通过哪几件事来表现阿长的性格特点,重点 写了哪件事。 2.区分作者儿时的感受和现时的情感态度。 3.理解本文先抑后扬的写法及其作用。 欲扬先抑:欲扬先抑是一种写作手法。“扬”是指褒扬, “抑”是指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或物,却不从褒扬 处落笔,而是先表达对所写人或物的不满之情。 作用:欲扬先抑可使前后形成鲜明对比,更能突出人物 特点,给读者留下更深刻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 ,惊得他目瞪口呆。 .. B.父亲的诘问 让儿子瞠目结舌,无言以对。 .. C.早读课上我们要大声朗读,以求做到对英语单词、语文课 文念念不忘 。 .... D.当人们知道了事情的经过,都觉得老李之所以那么做是情 . 有可原 的。 ...
返回
语文 ⑨那是一个秋日,天,蓝蓝的,几片厚厚的白云,暖暖
地轻轻地飘着。爸爸下班回家,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连声 道:够了,够了! ⑩什么够了?我和妈妈惊奇地从屋子里跑出来。看,这 些木头足够做一个小书架了。爸爸兴奋着。我看那些木条、 木板,在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安静地等待着。小心脏一下子 活跃起来,不知所措了,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 家伙款款而来„„
返回
语文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 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 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 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 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返回
语文 ②学期末,新书变旧书,一如既往的整齐,只是有了岁
月的痕迹,泛着淡淡的黄。细心收起来,放到纸箱里,来年 春天,再搬出来晒太阳。 ③偶然去老师家,一进门就呆住了:老师客厅的一面 墙,宽宽大大一面架子,大大小小的书,一本本直立着,是 一队队意气风发的少年,春意荡漾啊!罗列其中的,还有照 片,石膏雕像,或者一盆小小的文竹„„我真是看呆了, 书,可以这样放,多好!
返回
语文
⑪爸爸利用下班的时间,去包装厂,在丢弃的废料中, 千挑万拣,捡来这能用的木料。 ⑫歇班两天的爸爸,用砂纸,一点点地打磨着那些木 头,准备好锤头、钢锯、各种钉子、油漆„„放了学的我, 迫不及待地往家里跑,蹲在一边,看着爸爸在木屑中忙乎。 ⑬天,静静的;阳光,亮亮的。院子里似乎有了道道金 光。两天的时间,掰着手指过。
返回
语文
(8)我似乎遇着了一个 pī lì( 霹雳 ), 全体都 zhèn sǒng( 震悚 ) 起来; 赶紧去接过来, 打开纸包, 是四本小小的书, 略略一翻, 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9)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 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 cū zhuō( 粗拙 )的本子。 (10)她大约是青年 shǒu guǎ( 守寡 )的孤孀。
返回
语文
4.从选文内容来看,“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阿长是一 个怎样的人?
“我”是一个对新奇事物有强烈好奇心、爱憎分明的孩子。 阿长是一个真诚、热情、淳朴、善良、关心帮助孩子的劳动 妇女。
返回
语文
课外拓展
少年书架 ①喜欢书,像喜欢一件宝物。小时每每发了新书,都要 找来旧报纸,包了书皮,工工整整写上:语文,数学„„然 后是班级姓名。手里托着书,美滋滋看着,心里有份庄重, 有种没来由的稳妥。
返回
语文
3.课文前半部分,作者大写他如何“憎恶”“讨厌”阿长, 但在这些充满贬义的文字后面,你能感受到作者对阿长的同 情与怀念吗? “憎恶”“讨厌”是儿时的心理,鲁迅在具体描述中却流露
着同情与怀念。鲁迅透露了阿长的身世,表明她的粗俗情有 可原。她的管教很不适合儿童心理,但心是好的。她青年守 寡,非常不幸,出来做女工,没有别的奢望,但求“顺顺流 流”,鲁迅在具体的描述中饱含同情。
返回
语文
课前自学
一、请在书本上给生字词注音,并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查找新 学词语的解释。 二、整体感知 1.整体把握课文,填写以下内容。
返回
语文
佩服
阿长与 《山海经》
《山海经》
深切怀念
“我”对长妈妈思想感情的变化
返回
语文
2.认真阅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重点写 了什么。
围绕阿长写了对她称呼的由来,她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 她的睡相,元旦的古怪仪式,她一肚子烦琐的道理,她给 “我”讲长毛的故事,她谋害“我”的隐鼠,她给“我”买 来了《山海经》 。重点写她给“我”买来了《山海经》 。
返回
语文 ⑭小小的书架成了!
⑮爸爸问我,喜欢什么颜色。我想啊,想,就调成黄色 吧。爸爸涂漆,一遍又一遍,慢慢地,小小书架成了土黄 色,是秋天叶子成熟的颜色。 ⑯风来,漆干。抱起书架,放到桌子的一角,把书一本 本放进去。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绽 开。放满书的架子,是一株亭亭玉立的稻子,安静、饱满。 见到它,如见到久违的老友。
返回
语文
2.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说说它们表现了“我”当 时怎样的心情。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 ,全体都震悚 起来。 .. .. 表现了“我”当时接到书时的震惊和感激之情。
返回
语文
3.文段最后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 心爱的宝书”?
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但是是“我”渴慕已久的,最初想得 到的,而且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 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感激和“新的敬 意”。所以对“我”来说是“最为心爱的宝书”。
批注:将书架拟人化,写它“款款而来”,形象生动地表现 出“我”盼望得到书架的迫切心情。(这句话是由父亲搬回来 的木料产生的联想,虚实相生,形象地表现了“我”对书架 的渴求。)
返回
语文
4.在第⑯段中作者称书架为“久违的老友”,第⑱段中又 称之为“我的长者”,为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
“久违的老友”:“我”在老师家中见到过书架,因期待而 想象这书架的样子,所以早已熟悉。“我的长者”:书架变 得苍老;书架长久陪伴“我”,给“我”力量。
返回
语文
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徐霞客游记》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不仅篇幅之宏大, 内容之丰富,是以前任何游记无与伦比的,而且摹景抒情都 有独到之处。 《徐霞客游记》又有很高的科学价值,以实地考 察所得,纠正了古代地理书籍的一些谬误,也有许多新发现。 (1)提炼上面语段的主要信息,连标点不得超过 30 个字。 《徐霞客游记》既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又具有很高的科学
返回
语文 ⑰日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过,它在身边,不离不弃,不恼
不怒。经历各种漂泊,它伴着我,慢慢换了容颜。 ⑱家里也已拥有大大的书架,开阔大气。而它早已泛起 了油渍的光,笨拙而苍老。即便如此,它亦端端正正地立在 我的桌前,是我的长者,沉默不语,凝视着我,撑起我的腰 身。 ⑲如果有一天,要我选择少年重来,陪伴我的,依然是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改动) 少年书架。
价值。
返回
语文
(2)请以“旅行”为话题,用上一种修辞手法,谈谈旅行的意 义。 示例:旅行是一种有益的探索,美好的旅行能够开阔你的视 野,唤醒你的回忆,开发你的潜能,提升你的境界。
返回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