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梁启超论“公德”与“私德”
梁启超新民思想中“私德”的进步
梁启超新民思想中“私德”的进步贺路智华南师范大学摘要:或许是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提到了中国“重私德、轻公德”这一弊病的缘故,在许多人的认知中,新民思想的道德部分比较偏重于对“公德”的推崇而将“私德”置于附属,但笔者认为,新民思想的道德观恰恰是“私德”的进步,它在区分公私概念的基础上扩充其内涵,增强其公共性,让新民思想提倡的道德建设既具有原始土壤,又具备向新突破的可能,展现了梁启超在塑造理想国民道德观上的诸多考量。
关键词:新民说;新民思想;私德;进步梁启超的《新民说》从多个角度塑造了理想中的国民形象,即梁启超所说的“新民”,这一思想对“新民”的精神、气节、国家观念、公共责任等多方面的认知提出了要求,而一个国民如此多方面的认知都归结于其道德,用“新民”的道德观来告诉国民“怎么处理自己与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才正确”。
梁启超在道德方面的论述多见于《新民说》,他不仅分析了当时的道德现状以及导致该现状的原因,还在推崇培养“公德”的框架下重新定位了“私德”在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实为巧妙。
或许是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提到了中国“重私德、轻公德”这一弊病的缘故,在许多人的认知中,新民思想的道德部分比较偏重于对“公德”的推崇而将“私德”置于附属,但笔者认为,新民思想的道德观恰恰是“私德”的进步,它在区分公私概念的基础上扩充其内涵,增强其公共性,让新民思想提倡的道德建设既具有原始土壤,又具备向新突破的可能,展现了梁启超在塑造理想国民道德观上的诸多考量。
一、“私德”与“公德”的概念开宗先明“私德”的概念,若要把握好梁启超新民思想中的“私德”,就要与其对立的概念——“公德”进行区分。
(一)划分的维度梁启超在为道德划分公私的时候,从不同维度上解释了二者的“无界限”和“可区别”。
在《论私德》第一部分论述“私德”与“公德”的关系中,梁启超首先就自己提出了“且公德与私德,岂尝有一界线焉区划之为界物故?”①的自问,道德是否真的有公私之分?划分的边界又是如何?紧接着梁启超就对此做出了解释:“故无论泰东泰西之所谓道德,皆谓其有赞于公安公益者云尔,其所谓不德,皆谓其有戕于公安公益者云尔。
公德与私德
辩证看待二者
两者都是人生必需的道德。 越是为了立公而挞伐、 排斥私,越是将公私看 作绝对冲突、势不两立的双方,结果 却是越难以在人们的心中树立起真正的 公共关怀和公共精神。 这是因为,当“立公”以“灭私”为前提,而“私”,作为 个体自我的一 部分,是个体生命所固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 无法被根绝的。 公德关系到社会对个体要求的责任、义务,与法律、风俗、 习惯相连,必须 遵循,不能例外;私德更侧重于个人理想、 信仰,可以期待,但不能强求。 后者有某种绝对性、不变 性,前者却有相对性、可变性。前者重他律,后者 重自律。 后者崇高,可以范导前者;前者虽平凡,亦可以建构后者。 正如梁启超主张,缺少私德的民众不可能组成国家,只有私德而缺少公德的 国民更不能组成国家。因此二者关系紧密,不可分割。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我们一向引以为荣,为什么要被说成是 没有公德? 在国人的伦理行为和生中,有一个很矛盾的现象,平时不是 很容易觉察,就是在血缘亲情生活圈子当中,非常注重自己如何 做人,非常注重自己成为人际关系很好的一个人。他很注重自己 的形象,而且在待人接物和进退出处当中,都很在意精心。这种 人我们往往看作是成熟的人,是好人。这样的做人态度实际上有 一个发端,就是他的家庭。在直接有血缘关联 纽带的家庭中,他 就会产生这种亲情,因此孝顺 父母、尊老爱幼是中国传统美德。 这种美德,我们今天也仍能看到它非常感人的一面。 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这种对自己亲人的孝顺、甚至是舍身 的道 德品质,一旦脱离血亲的家庭结构、家族结构,进入一 个陌生人 的天地,也就是他人的环境中,它往往会产生不易 察觉的另一方 面。这方面与前面恰恰相反,表现为对他人的 冷漠和自保这样一 种心态
自我实践与呼吁
私德与公德虽然各自对应着不同的历史文明, 但是,不能武断地说公德优于私德。 应当说,私德与公德各有其特殊的道德价值和 各自的适用范围,因此,二者既不能相互代替和僭 越,也不能厚此薄彼。简单地以公德取代私德恐怕 不是我国未来道德建构的积极思路。 用私德代替公德处理公共生活中的伦理关系, 正是产生我国的经济伦理危机和政法腐败的深层 思想根源。
2019年梁启超论“公德”与“私德”
梁启超论“公德”与“私德”梁启超论“公德"与“私德”文/孟晓妍仁.一代文人梁启超对民族道德伦理思想方面进行过深入思考,他写下的《论公德》和《论私德》体现了对于道!德的新见解。
这些思想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论公德》(节选)道德之本体,一而已,但其发表于外,则公私之名立焉。
人人独善【重点注释】1.九德,古谓贤人所具备的九种优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二者皆人生所不可缺之具也。
无私德则不能立,合无量数卑污、虚伪、残忍、愚懦之人,无以为良品格。
《书?皋陶谟》中“九德”指:“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国也。
无公德则不能团,虽有无量数束身自好、廉谨良愿之人,仍无以为国也。
吾中国道德之发达,不可谓不早。
虽然,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阙如。
试观《论语》、《孟子》诸书,吾国民之木铎,而道德所从出者。
其中所教,私德居十之九,而公德不及其一焉。
如《皋陶谟》之九德①;《洪2.三德,三种品德。
《书?洪范》:“.unjs.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
”范》之三德②;《论语》所谓“温、良、恭、俭、让”,所谓“克己复礼”,所谓“忠信笃敬”,所谓“寡尤寡悔”,所谓“刚毅木讷”,所谓“知命知言”。
《大学》所谓“知止,慎独,戒欺,扣慊”。
《中庸》所谓“好学,力行,知耻”,所谓“戒慎恐惧”,所谓“致曲”。
《孟子》所谓“存心养性”,所谓“反身、强恕”……凡此之类,关于私德者,发挥几无余蕴,于养成私人(私人者,对于公人而言,谓一个人不与他人交涉之时也)之资格,庶乎备矣。
虽然,仅有私人之资格,遂足为完全人格乎?是固不能。
……旧伦理所重者,则一私人对于一私人之事也……新伦理所重者,则一私人对于一团体之事也。
(以新伦理之分类,归纳旧伦理,则关于家族伦理者三:父子也,兄弟也,夫妇也;关于社会伦理者一,朋友也。
关于国家伦理者一,君臣也。
……若中国之五伦,则惟于家族伦理稍为完整,至社会、国家伦理不备滋多,此缺憾之必当补者也,皆由重私德、轻公德所生之结果也。
梁启超论“公德”与“私德”
。
且公德与私德 , 岂尝有一界线 焉, 区划之 为异物哉 ?德之 所 由起 , 起 于
更古时代之力士 后 为力 士 的
。
链 接 一 : 两 段 值 得 玩 味 的 文 字
《 论公德》 中有这样两段文字 : 有 官吏死而冥 王案治其 罪者 , 其魂 日: “ 吾作 官甚廉 。 ” 冥王 日: “ 立木偶 于庭 , 并水 不饮 , 不更胜 君乎 !于
阙如 。试观《 论 语》 、 《 孟子 》 诸书, 吾 国民之木铎 , 而道 德所从 出者。其
中所教 , 私德居 十之 九 , 而公德 不及其 一 焉。如《 皋 陶谟》 之 九德① ; 《 洪
2 . 三德 , 三种 品德 。 《 书・ 洪范》 : “ 三
德, 一 曰正直 , 二 曰刚克 , 三 曰 柔
廉之 外一无所 闻, 是 即君之 罪也。 ” 遂炮烙之 。
欲 以柬 身寡过 为独一无二之善 德者 , 不 自知其 已陷于此律 而不 容赦 也 。近世 官箴 , 最脍 炙人 口者三 字 ,
日清 、 慎、 勤。夫清 、 慎、 勤, 岂非私德 之 高尚者 耶?虽然 , 彼 官吏者受一群之 委托 而治事者也 , 既有本 身对于 群之 义务 , 复有对 于委托者之 义务 , 曾是 清 、 慎、 勤三 字, 遂足 以塞此两重责任乎 ?此 皆 由知有私德 , 不知 有公 德 。故政 治之 不进 , 国华之 日替 , 皆此之 由。彼 官吏之立 于公人 地位者且 然 , 而 民间一私人 更无论也 。我 国 民 中无一人视 国事如 己事 者, 皆公德之 大义未有发明故也。 梁启超对 于官员“ 公德” 的论述 , 对 于我们 当今领导干部 的道德建设 , 具有启发意义 。官员如果仅仅 注重 “ 私 德” , 以“ 清、 慎、 勤” 为准则 , 则是 把个人等 同于普 通百姓 , 难 以承担 国家 和社会委派 之重任 。领 导干部 同 样“ 既有本身对 于群 之义务 , 复有对于委托 者之义务 ” , 是要承担 为国为 民 、 为天下社稷 管理服务 的责任与 义 务 的。在私德建设 的基础上 , 应该 为天下百 姓谋 福利 、 加 强社群凝 聚力 、 促进 和谐 社会建设 有作为 、 有贡献 。 现代社会 , “ 公德 ” 不仅仅包含梁启超所提 出的“ 利群” , 内涵更加深入 , 公 德的 内容还可 以扩大 为 : 公 民和官员 在 日常生活 中都应该 避免损害公众 的集体利益 以及其他公 民的权益 。所以 , “ 公 德” 的意 义对于现 代社会建
论梁启超《新民说》中德性之公私
无新 制 度 ?无 新 政 府 ?无 新 国 家 ?_6 同年 新 的意涵 , 经典 和传 统释义 中所 缺乏 的。 ”】 在 J 是
创刊的《 新小 说》 杂志 上, 氏说: 欲新一 国之 梁 “
《 民 说 》 续 发 表 于 《 民 丛 报 》 一 号 新 陆 新 第
10 ) 10 “ 一 民 , 可不 先 新 一 国之 小 说 。 推 溯 过 来 , 新 ” 不 ” “ 小 (9 2 至第 七 十 二 号 ( 9 6年 ) 论 说 ” 栏 。其 先有 《 公 德 》 10 论 (92年 ) 文 , 又 有 《 私 一 后 论 说 可“ ” , 样 可 “ ” 新 民 同 新 国。这 样 , 说 界 革命 中 , 小
专对此病药治之 , 成 功 后 日本 智 识 氛 围 的 影 [27 J Mai n at rg i ) a d r 针, 广罗 政学 理论 , 为智 育 之 原 本 。 《 学》 响 。5 0而 巴斯 蒂 ( r n eB si B u u ̄e 更 以 ” 大
和《 民说》 挂 钩 , 即有 逻辑 如 是 :故 欲 新道 德》 原 载 10 /0 4 10 /12 10 //4 重 新 相 也 “ ( 93 1/ ,93 / ,942 1 ) 1 德 , 小说 ; 必新 欲新 宗 教 , 必新 小 说 ……” 是 , 但 新 辩他提倡的德 目为何 。如若 以“ 公德” 私德” 和“ 民方案 的改 良逻辑 又是 如何 ? 而分 , 统 的 “ 的 革 新 ” 念 算 是 私 德 , 在 传 人 观 这
2 0 年 3 月 01
太原 大 学 学 报
J u n l fTay a iest o r a iu n Unv ri o y Vo . No 1S mNo 41 11 1 . u .
梁启超《新民说》中的公德私德及其关系思想研究
梁启超《新民说》中的公德私德及其关系思想研究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思想家和政治家,在他的代表性著作《新民说》中,提出了很多对于中国社会和文化进行批判和改革的思考。
其中,公德私德及其关系思想作为他的基本价值观之一,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探讨。
本文将基于此,探讨公德私德及其关系的涵义和重要性,并通过实例来证明其合理性与现实性。
一、公德、私德及其涵义公德和私德在梁启超的构想中,是由两个不同的方面组成的道德体系。
公德是指一个人应该具备为社会和公共利益积极努力的意愿和能力,具体包括公正、尊重、诚实、宽容、慷慨等品质。
私德则是指个人应该具备为自身利益和价值积极努力的意愿和能力,具体包括勤奋、智慧、自重、自强、自立等品质。
这两种道德体系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整体道德素质和价值观念。
二、公德、私德的重要性公德和私德是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行为的两个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的道德基础和社会文明的基石。
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公德和私德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公德的力量是维护社会和谐的力量。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社会愈趋复杂,个体之间愈加相互依赖,这就要求人们更加注重公共利益,尊重法律,关注周围环境,以最大限度地维护整个社会的生态平衡,维护社会的摩擦和谐。
一个人高度的公德意识和行为方式,可以使他对周围的人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促进交往和理解,巩固和增进社会秩序和稳定。
其次,私德的力量是个体自我发展和与社会相互交融的力量。
私德是人们在发展自我价值方面的重要品质。
良好的私德意识和行为方式,可以推动个人以更高的热情和动力去追求自我理想和信念,并在工作和生活中展示出自己的价值,实现自我实现。
同时,一个人的私德意识和行为方式,对其他人也会产生积极影响,进而使整个社会变得更加进步和美好。
三、公德、私德的关系公德和私德在实践中不是简单的“互不干涉”,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公德和私德关系的理解和对待,直接反映了一个人对于自我的认知和对于社会环境的关注程度。
梁启超对中国传统“私德”的批判与继承
收 稿 日期 :0 5 0 1 2 0 —1 - 5
相互依存 , 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有私德淳 “
美 而 公德 尚多 未完 者 。 德 之 推也 , 私 德 而不 知 私 知
公德 。 所缺者只在一推 ; 蔑私德而谬托公德 , 则并所
关键词: 道德哲学; 道德革命; 道德建设
“ 公德 ” “ 德 ” 与 私 是梁 启 超 道德 哲 学 的 基本 范 畴 。公 德 ” 私 德 ” “ 与“ 的关 系是梁启 超 资产 阶 级道德 革 命 和道德建 设 的主要 内容 和根 本 目标 , 时也 是 同 学术 界 评价 梁启 超 道德 哲 学 、 德 革命 、 德 建设 道 道 的重要 价值 标准 。
用 言之 。 个人 对 于本 团体之 公共 观念 所发 之德 性 谓 也 。” “ 德 ” 公 也包 含两 部 分 内容 , 是 团体 的共 一 同道 德 。 是个 人对 于该 团体 相互 关 系 的道德 。但 一
就“ 公德 ” 的根 本 内容 和 目的而言 , 是“ 就 相善其 群 ” 即“ . 利群 ” 公德 之 大 目的 , 。“ 即在利 群 , 而万千 条 理 即 由是 生焉 。本论 以后 各 子 目 。 皆 可 以 ‘ 殆 利
德 ” 部分 。“ 两 道德 之 本 体一 而 已 , 其 发 表 于外 , 但 则 公私之 名立焉 。人 人 独善其 身者 谓 之私德 , 人人 相 善其 群 者谓 之公 德 。”l 道 德 本 身 是一 个 完 整 【6 0 6 统 一 的整体 . 由于其 表现 方式 的不 同而有 “ 德 ” 但 私 与“ 公德 ” 的区分 。 其表 现 于外而 成为 人 的外在 德性 谓 之 “ 德 ”其表 现于 内而 成为人 的 内在德 性谓 之 公 。 “ 私德 ” 。在 此基础 上 , 梁启 超把 表现 于外 的体 现人 们 相互 关系 的道德 称 之为 “ 相善其 群 ” “ 的 公德 ”而 , 把 表 现于 内的体现 个人 内在 修养 的道 德 称之 为“ 独 善其身 ” 私 德 ”“ 谓公 德 云者 , 其 本体 言之 , 的“ 。所 就
梁启超说,“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
梁启超说,“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梁启超说,“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知有公德,而新道德出焉矣,而新民出焉矣”。
匿名赞相关句子1、梁启超说,“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知有公德,而新道德出焉矣,而新民出焉矣”。
2、养心莫善于寡欲。
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3、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4、晋侯赏从亡者,介子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
惠、怀无亲,外内弃之。
天未绝晋,必将有主。
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
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
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其母曰:“能女是乎?与汝偕隐。
”遂隐而死。
晋文公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5、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
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之乳*搏人,人得而制之。
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6、怀德忘怨原文:颜回问:“朋友之际如何?”孔子曰:“君子之于朋友也,心必有非焉,而弗能谓吾不知。
其仁人也,不忘久德,不思久怨,仁矣夫。
读《新民说》论公德与私德
读《新民说》论公德与私德作者:高子珈来源:《青年时代》2020年第07期摘要:在近代中国人格和国家精神形成史上,梁启超所著的《新民说》一书对于当时风起云涌的政治形势来讲,可谓是闪烁着光明与进步的重要篇章。
在我国“道德革命”危机时代,民族存亡与中西文化冲突,面对这样的局面,梁启超由此提出必须以改造国民素质来应对当前之局面。
作为中国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的教父,20世纪初叶最具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梁启超借助《新民说》来为当时中国的救亡图存摇旗呐喊,试图创新性的开辟出一条由“新民”走向“新国”的救亡强国之路。
《新民说》中最重要的两个章节《论公德》《论私德》备受文人学者关注。
关键词:道德;公德;私德;新民一、引言历史的发展向来都是洪流涌动,从专制到民主、从旧学到新学、从旧道德向新道德,中国道德时代的演变是半推半迫进行的,作为历史形态中的一环,民族自身的落后与西方文化入侵,使梁启超发现建立民族国家的难处,最紧要的是国民精神的缺乏,因而他提倡“公德”,以培養一种新的国民精神。
从文明史发展进程来看,在传统形态的中国向近代中国过渡的历史性节点上,梁启超无疑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民说》是梁启超于1902年至1906年四年间,在其所创办的用以向大众传播西学、宣传变法改良主张的《新民丛报》上公开发表的二十篇新题材的政论文章的合集。
1903年10月,访美归来的梁启超思想却发生了转变,他以五倍于《论公德》的篇幅发表了《论私德》一文,以引起人们对私德教化的重要意义的关注。
二、何为公德与私德“道德之本体一而已,但其发表于外,则公私之名立焉。
”道德的本身是一人的德性,本质上无所谓公私,但与个人、团体、民族和国家发生联系之后便有了公私之分,便有了公德和私德。
可见,公德从本质上讲是指人的一种与私德相对立的德性。
另外,“人人独善其身谓之私德;人相善其群谓之公德;二者人生所不可缺之具也。
”与私德的独善其身相反,善群利群才能称之为公德。
梁启超私德观的内涵及其进步性-伦理学论文-哲学论文
梁启超私德观的内涵及其进步性-伦理学论文-哲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近代史上,当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时候,第一个站起来论著德性建立的人就是著名的家与思想家梁启超。
德之分公德与私德,梁启超把德放到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来论述就别开生面,不拘一格。
作为一个有良知、有远见卓识的中国人,他在民族危难时期,深深地感叹国家的不幸,深深地担忧民族危亡,也深深感受到了要对国民性中劣根性改造的必要性,认为一个国家,只有人民的素质提高,培养出有自主的人格的新民出来,民族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希望。
也正是如此,他才写出《新民说》,来论述国民性中种种的劣性,以期让人们认识到自己身上的种种劣根性,并加以改造,拼弃私德,树立公德,才能提升人民素质,才能使国家走上中国梦富强的道路。
[1]一、梁启超私德观的内涵梁启超在《新民论》中谈私德时说所谓私德就是指一个人独善其身,是一私人与他私人交涉的道义,私德的内涵是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这就从一个的人自身的修为角度来论述了私德的内涵。
每个人都离不开私德,没有私德,也就没有个性,没有个体,正所谓无私德则不能立。
同时他指出私德的内容还要遵从家族伦理,家庭伦理,私德者,人人之粮,而不可须臾离者也。
这里用一个形象的比喻,用人离不开粮食来说明私德与人一个个体人的关系。
这也说明了私德的功能就是加强自身修养,让自己成为一个符合家族、家庭道德修养,能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中规中矩,能遵循传统礼俗的规范人。
同时,在论述私德时,他对私德于人的作用与地位加以充分肯定,他说养成私德,而德育之事思过半下焉。
这也就说明了私德之于人成长与成材,作用之大可以想而知。
[2]在论述私德时,梁启超是把私德与公德结合起来论述的。
他指出传统文化中,特别是儒家文化中,只重视私德而忽视公德的现象。
如儒家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都谈到过德行,可是这些书中十有八九都是只谈私德,而没有谈公德,他说其中所教,私德居十之九,而公德不及其一焉。
公德与私德的关系
公德与私德xxxx公德与私德的关系,是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对此,伦理学工作者应该作出深刻阐释,以指导社会道德实践。
一公德是与私德相对而言的。
“公”是指公共领域,“私”是指私人领域。
在共同生活中,公民的所有行动都具有公共的性质,不可避免地是一种公德行为。
所以简单地说,公德就是公共领域中公民的道德活动。
它关系到其他公民的公共生活,关系到公共领域的正常秩序。
梁启超把公德定义为“人人相善其群”,这无疑是正确的。
“群”既指公共领域,也指共同生活的公民,“群”就是“公”。
“群”是公德的参与者、受益者,也是公德的评价者、监督者。
“相善其群”就是“德”;它是公民与群的关系。
只要生活在公共领域中,公民的活动便无不具有公德的规定性。
它影响公民的共同生活和公域的公共秩序,又受到公民的限制和公共组织的管理。
公德行为一般发生在公共领域,但不必然发生在公共领域,并且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公德行为有转为私域的趋势,比如腐败行为就是如此。
与公德相比较,私德行为只是影响自己和家人、亲戚和朋友,它不需要公众评价和监督,也不需要公共组织协调和处置。
私德往往发生在私域,但也不完全如此。
随着公共领域的扩展,私域的范围越来越小。
但与此同时,家庭的功能却日益社会化,因而很多私下的行为也移置到公共领域。
梁启超把私德界定为“人人独善其身”,也是不无道理的。
能够爱自己和家人、爱亲戚和朋友,无论是在私域还是公域,都是良好的私德。
而在私人领域如果不“独善其身”,如果不爱自己和家人、不爱亲戚和朋友,私德行为就会超出私域之外,跃升为公德行为,并受到公域的制裁。
所以私德与其说是领域的问题,不如说是一个“度”的问题。
划分公德与私德,应该说只是学理上的抽象。
任何行为不管是在公域还是在私域,都具有公德和私德双重规定性。
二者只有“显”和“隐”、现实和潜在、真象和假象的区别。
这就决定了公德行为可以转化为私德行为;私德行为同样可能具有公德的性质。
所以,公德与私德既可以指称不同行为的单一性质,也可以指称同一行为的双重性质;而且它们可以相互转化,以对方的面目存在。
论公德
论公德今日阅读梁启超先生的《论公德》,不禁感觉颇多,只觉振聋发聩,确为一篇警世之言,期间所探讨的一些问题,现今看来还是一些社会重点问题,不禁感叹虽是百年前的先人所倡,但尤未过时。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道德的起源。
“道德之立,所以利群也。
”这句话一针见血,点破道德的形成由来。
关于道德科学家做过一个颇有名的“猴子与香蕉”的实验:一个铁笼内安置五只猴子,笼子顶挂着一串香蕉。
每当有猴子想要去取香蕉吃,便用热水来浇这五只猴子。
久而久之便没有猴子敢再动取香蕉吃的念头。
这之后放了一只新猴子进入笼子,换一只旧猴子出来。
新猴子见到香蕉自然想要取食,但是令人惊奇的是另外四只旧猴子在还未浇热水之前便按住这只新猴子一顿狂扁。
新猴子挨揍的多了,便不敢再取。
如是再三,直到笼子内挨个换成五只新猴子。
这时候停止“取食便浇热水”的惩罚,但这五只新猴子却再也不敢取食香蕉了,虽然他们谁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此实验名为“道德的起源”。
非常深刻。
原先禁食香蕉的道德形成是因为取食香蕉会对整个群体造成灾难性后果,但后来外界环境改变了,猴子却仍固守禁忌。
“德也者,非一成而不变者也。
”猴子们该听听梁启超这句话。
联想今日中国,仍有许多固守无谓世俗禁忌之处,许多新的学说论调一提出便遭受到世俗的巨大抨击这一点,就可以一窥当下中国社会中,人们古往今来所形成的属于一个民族文化层面上的传统文化心理,对于现代公民社会仍然具有相当大的制约力,这种古老文明国度的价值取向,在不自觉中造成民众潜移默化地缺乏思考辨别能力,所以当下大多民众无疑是出于思维惯性地固守旧时伦理,也便难免是勤于思考的“新猴”见异于大众。
对此一端,任公百年前的一句话便说“吾此言颇骇俗,但所言者德之条理,非德之本源。
其本源固亘万古而无变者也。
读者幸勿误会。
本源惟何?亦曰利群而已。
”然私德者为何?公德者为何?私德者对于身家上之德义是也,人人独善其身。
公德者对于社会上之德义是也,人人相善其群。
两者有别,但是却并不矛盾,并行于这个社会与国家。
公德与私德
公共划分公德与私德,应该说只是学理上的抽象。任 则。它调节的是自我和那些在公共领域中与自 何行为不管是在公域还是在私域,都具有公德和私德 己只是偶然发生联系的陌生人之间的伦理关系。 双重规定性。二者只有“显”和“隐”、现实和潜在、 而私德主要指向私人生活领域。它调节的 真象和假象的区别。这就决定了公德行为可以转化为 是主体自己和与自己有情感联系的他人之间的 私德行为;私德行为同样可能具有公德的性质。所以, 伦理关系, 这里的情感主要是指亲情、爱情、 公德与私德既可以指称不同行为的单一性质,也可以 友情一类与主体自己有稳定联系的他者之 间的 指称同一行为的双重性质;而且它们可以相互转化, 感情。具体和直接的对象包括家庭成员和朋友。 以对方的面目存在。相互转化在于公德与私德同出一 应该说,公德的调节范围是远远大于私德的, 源。无论是公德抑或是私德,都是由个人承担的。个 而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人的主体性产生了公德与私德的分殊和并存,又实现
60分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该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核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公
德 与
私 德
目录
2. 1. 公 德 与 私 德 的 含 义 3. 4. 5. 古 代 的 “ 德 ” 公 德 与 私 德 的 现 状 对 公 德 与 私 德 的 思 考 自 我 实 践 与 呼 吁
道德实践思路
我国未来的道德建构的思路不是要一味地 弱化私德,而是将私德在个人日常私生活范围 内加以发扬光大———因为这正是中国的优秀 道德遗产之一;与此同时,在公共生活中则以 强制的和非强制的措施强化公德理念。让私德 与公德在各自的领域里共同发展才是我国 21世 纪道德建设的合理选择。 而我们在道德实践时,也应如此,不仅要将 “公民”作为我们的第一身份,在自己的利益 之上关注社会公共道德建设,也要同时兼顾私 德,保持我们人情关系的温暖。
梁启超公德私德简论
公德这是说,公德和私德是道德统一体的两个外在表现方面,“独善其身”者是私德,“相善其群”者是公德。
“公德”是个人与社群关系的道德,“私德”是个人不与他人发生关系而只求自身品性的完善而言; 两者都是人生必须的道德,也都是立国所需求的道德。
“无私德则不能立”,“无公德则不能团”,私德是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公德是社群得以维持的条件。
按照他的举例,能立私德者,如束身自好、廉谨、良愿; 私德败坏者,如卑污、虚伪、残忍。
公德之目虽然亦可例举,而其主要性质为利群。
梁启超主张,缺少私德的民众不可能组成国家,只具有私德而缺少公德的国民也不能组成国家。
可见,梁启超所说的“群”并不是一般的指社群、社会而言,而主要是指国家而言。
私德既是个人自处的德操,也是个人对待其他个人、处理与其他个人关系的道德,公德则是个人对于群体的道德。
私德与公德两者并行不悖。
这个思想用今天的话来说,私德是个人的品德、修养,而公德是指有益于国家、社会的德行。
梁启超列举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尚书》所标举的德行,如忠信笃敬、温良恭俭让,大体皆为私德; 所教人的修养方法,如知止慎独、存心养性,皆为增进私德之方法,这些中国古人的著作对于养成人的私德,相当完备。
而在公德培养方面,他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却付诸阙如,这对近代国家的形成非常不利。
因此,他在《新民说》第1 节“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中就说道:公德者何? 人群之所以为群,国家之所以为国,赖此德焉以成立者也。
人也者,善群之动物。
梁启超强调公德是人类社群得以成立的根本,尤其是国家得以建立的根本。
公德使个人与国家联结成为一体成为可能。
这就近于把公德看作国家得以成立的先在条件了。
其实社会公德是与社群组织的形成壮大同行成长的。
中国近代思想家往往把文化的近代化看作是社会近代化的前提而加以鼓吹,成为一种文化决定论,在理论上往往是难以成立的。
但就实践来说,这些新观念的宣扬,确实会对社会进步起到一种促进的作用。
中华民族公德私德的个人综述
今天我们的课题是关于中国道德观的论述。
梁启超先生曾经提出:中国千年以来的道德都是私德而非公德。
可以说,这句话的提出振聋发聩,完全颠覆了国人的传统理念以及千年传承的核心价值观,那么,梁启超先生说出这句话是为何意呢?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先定义公德和私德的含义。
何谓公德、私德?梁启超下的定义是:“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者其群者谓之公德,二者皆人生所不可缺之具也”。
百度也给出了类似的定义:公德是指:“人们为了我们群体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
”同时私德是指:“人们为了维护我们小群体或自我的利益而约定俗成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
”两者的本质都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约束、准则。
然其区别在于,公德的最终目标的为了维护社会群体的利益,而私德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维护小众或者个人利益。
至此,梁启超先生的话可以理解为“中国千年以来的道德约束、行为准则,最终目的是为了小众利益,而非大众利益。
”经过我们组员的讨论,认为梁启超先生所言有可取之处但不全对。
我们的观点是“中国千年来的道德大部分是私德,存在小部分的公德。
”让我们先从从我们身边说起.我们之中的很多人都是听着这样的句子长大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现在看看,似乎都是在提醒我们,要想有大事业大发展,首先要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然后再谈自己心目中的家国理想。
可是,多少人独善其身之后还记得兼济天下呢?荀子说:“好恶、喜怒、哀乐,夫是之谓天情。
”人们总是遵从欲望,为自己着想、谋求利益。
这样也难怪“古来圣贤皆寂寞”了,在一个人口众多,但缺乏圣贤的国度里,我们有理由相信,私德是中国道德观的主要组成部分。
造成这样的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从思想来看。
有秦一代,虽盛不过两朝,但是从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文化讲究的是礼仪。
儒家的礼仪很重要的一条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说的是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身份或者辈分里应该做的事情,君王就当你的君王,老爹就做你的老爹,也就是“人人各司其职”。
梁启超的“公德”“私德”观刍论
DOI:10.19503/j.cnki.1000-2529.2020.03.012梁启超的“公德”“私德”观刍论周 炯摘 要:梁启超的“公德”“私德”观是其道德理论中最重要和具有显示度的内容。
明于“公德”与“私德”的分界、重“公德”轻“私德”的倾向、从“采补”到“淬厉”的转变以及对传统的批判和回归等都体现了梁启超“公德”“私德”观的特质,也清晰地映衬出时代的需要和他对时代问题答案的思索,在今天仍不乏启示意义。
关键词:梁启超;公德;私德;公私之辨作者简介:周 炯,湖南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教师,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南长沙410081)鸦片战争以降,中国人心中“天朝上国”的思想被颠覆,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寻求一条救亡图存的道路。
甲午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思想家们意识到纯粹地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是无法拯救中国的命运的,他们开始寻求从政治上挽救中国的办法。
然而变法的失败,以及在变法运动中顽固派的阻挠,表明像日本明治维新那样采用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梁启超等人开始探索一条新的救亡图存的路子,期待由上层精英予以推动的改革方案逐渐被搁置,思索的中心转向对普通国民的培养和塑造,亦即“新民”问题[1]。
在梁启超看来,民智易开、民力易鼓而民德难成,因而培养民德是新民的关键。
1902年初,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新民丛报》。
1902年至1905年间,他在《新民丛报》中发表了以《新民说》为题的系列文章,深刻探讨了关于道德的公私问题。
不可否认,梁启超在《论公德》中阐述的公德观在当时知识界产生了很大影响,而1903年之后又撰写了《论私德》补充了“公德说”的基础,“公德说”与“私德说”共同构成了他当时的道德思想体系[2]。
近代中国社会的遭遇改变了社会稳态发展的节奏,时局的跌宕起伏也在思想领域中造成了各种纠葛,有共时性的思潮纷争,也有思想家自己观点的前后调整。
同那个时代的许多思想家先趋向西学终又回归传统一样,梁启超的道德观也存在一个变化的过程,早期主张公德与私德的“划界”,表现出重公德轻私德的思想倾向,后来又转向对儒家心性修养的重视,即重视私德的阐扬,他思想的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他阅读时代问题视角的变化。
论中国传统的公德精神-最新文档资料
论中国传统的公德精神早在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就提出了“中国人缺公德”的著名论断,在学术界影响很大。
有人发挥说,中国人不是不讲德,而是“先私德后公德”。
有人甚至调侃说,中国人既不讲公德,也不讲私德,只有熟人之间,才讲点道德。
堂堂的中华“礼仪之邦”竟沦落成了“缺德之国”!当然,调侃毕竟无济于事,这个问题还得从梁启超当年的话头说起。
一、梁启超提出“公德”说的背景与意图梁启超是中国历史上提出“公德”说的第一人。
在《论公德》一文中,梁启超开宗明义地指出:“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
”接着,梁启超对公德与私德作了一明确的界说。
其文日:“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
二者皆人生所不可缺之具也。
无私德则不能立,合无量数卑污虚伪残忍愚懦之人,无以为国也;无公德则不能团,虽有无量数束身自好、廉谨良愿之人,仍无以为国也。
吾中国道德之发达,不可谓不早,虽然,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阙如。
试观《论语》、《孟子》诸书,吾国民之木铎,而道德所从出者也。
其中所教,私德居十之九,而公德不及其一焉。
”结合全篇,梁启超所说的“私德”即是“独善其身”和“束身寡过主义”,“公德”即是“相善其群”与“利群主义”。
在他看来,中国的道德文化虽然起源很早,也很发达,但私德占了九成的比例,而公德不及其一。
梁启超对中西方伦理的差异作了一综合比较:中国将人际关系分成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伦,而西方则仅有家族、社会、国家三伦;中国的伦理只关乎“私人对私人”,西方的伦理却关乎“私人对团体”。
中国唯有家族伦理稍为完整,而社会、国家伦理欠缺。
中国的私人修养不可谓不高尚,然仅以“独善其身”、“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为能事,不思群体国家之责任义务。
西方的公德发达,而公德的优势在于利群,此西方诸国强盛之因;中国的私德发达,却无益于群,此中国政治衰败之由。
梁启超的结论是,中国要强大,必须发明善群利国的新道德。
不可否认,梁启超站在中西比较的立场,揭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之不足,发人之所未发,颇具智慧与洞见,亦予国人以警醒和启迪。
梁启超“公德私德论”及其德育困境的开解
梁启超“公德私德论”及其德育困境的开解作者:赵莎来源:《法制与社会》2017年第29期摘要“人人独善其身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谓之公德;私德以修身、公德以利群;私德外推即为公德......”,这是梁启超关于公德私德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论点。
在实际的德育工作中,梁启超的公德私德论却出现诸多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私德外推为公德”的德育模式植根于中国传统的人伦关系性质的儒家道德文化基因。
只有首先培育起公民的独立人格意识,使公民在心底生成平等意识和权利义务观念,梁启超的公德私德论才能在中国民众身上起到实效。
关键词梁启超公德私德论独立人格意识作者简介:赵莎,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德治与法治。
中图分类号:D69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ki.1009-0592.2017.10.239梁启超在《新民说》中论述了“公德”和“私德”这一对道德范畴,并提出了“私德外推为公德”的道德外推论。
这一观点深刻影响了国人对于公私德问题的看法。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公德薄弱的问题也愈发引人关注。
那么,梁启超是在什么样的思想背景下提出来的这种论述;他对二者关系的推论在实际的德育工作中又会出现怎样的问题?本文试图对此进行浅显的分析,并提出开解其德育困境的路径设想,期望能对公德的培育发挥一点实际效用。
一、梁启超“公德私德论”观点概述在中国,把道德分为公德和私德是由近代政治思想家梁启超首次提出来的。
但“公、私德”的概念并非梁启超首创,它是梁启超在流亡日本期间接受思想家福泽谕吉的启蒙而提出来的道德划分。
有关公德和私德,福泽谕吉在他的著作《文明论概略》中指出:“德就是道德,意思就是内心的准则。
凡属于内心活动的,如笃实、纯洁、谦逊、严肃等叫做私德;与外界接触而表现为社交行为的,如廉耻、公平、正直、勇敢等叫做公德。
”梁启超并没有对福泽谕吉的思想全盘接受,而是进行了一定的革新,其突出表现为“群”的概念在梁启超道德思想中所处的核心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启超论“公德”与“私德”梁启超论“公德"与“私德”文/孟晓妍仁.一代文人梁启超对民族道德伦理思想方面进行过深入思考,他写下的《论公德》和《论私德》体现了对于道!德的新见解。
这些思想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论公德》(节选)道德之本体,一而已,但其发表于外,则公私之名立焉。
人人独善【重点注释】1.九德,古谓贤人所具备的九种优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二者皆人生所不可缺之具也。
无私德则不能立,合无量数卑污、虚伪、残忍、愚懦之人,无以为良品格。
《书?皋陶谟》中“九德”指:“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国也。
无公德则不能团,虽有无量数束身自好、廉谨良愿之人,仍无以为国也。
吾中国道德之发达,不可谓不早。
虽然,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阙如。
试观《论语》、《孟子》诸书,吾国民之木铎,而道德所从出者。
其中所教,私德居十之九,而公德不及其一焉。
如《皋陶谟》之九德①;《洪2.三德,三种品德。
《书?洪范》:“.unjs.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
”范》之三德②;《论语》所谓“温、良、恭、俭、让”,所谓“克己复礼”,所谓“忠信笃敬”,所谓“寡尤寡悔”,所谓“刚毅木讷”,所谓“知命知言”。
《大学》所谓“知止,慎独,戒欺,扣慊”。
《中庸》所谓“好学,力行,知耻”,所谓“戒慎恐惧”,所谓“致曲”。
《孟子》所谓“存心养性”,所谓“反身、强恕”……凡此之类,关于私德者,发挥几无余蕴,于养成私人(私人者,对于公人而言,谓一个人不与他人交涉之时也)之资格,庶乎备矣。
虽然,仅有私人之资格,遂足为完全人格乎?是固不能。
……旧伦理所重者,则一私人对于一私人之事也……新伦理所重者,则一私人对于一团体之事也。
(以新伦理之分类,归纳旧伦理,则关于家族伦理者三:父子也,兄弟也,夫妇也;关于社会伦理者一,朋友也。
关于国家伦理者一,君臣也。
……若中国之五伦,则惟于家族伦理稍为完整,至社会、国家伦理不备滋多,此缺憾之必当补者也,皆由重私德、轻公德所生之结果也。
)夫一私人之所以自处,与一私人之对于他私人,其间必贵有道德者存,此奚待言?虽然,此道德之一部分,而非其全体也。
全体者,合公私而兼善之者也。
私德、公德,本并行不悖者。
前线2014/2l113m--国学精选舡苷霪辩替:≮《论私德》(节选)谓个人对于本团体公共观念所发之德性也。
夫聚群盲不能成一离娄“、,聚离娄上》:“孟子曰:‘离娄之明,群聋不能成一师旷l2l,聚群怯不能成一乌获J。
故一私人而无所私有之德故我对于我而不信,而欲其信于待人,一私人对于一私人之交涉而不忠,而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2?春秋晋国乐师,善于辨音。
《孟竺养誓个人忠之于团私德,为第娥此其易明…:一一义;欲从事于铸国民者,必以自培养其个人之私德为眠必号:音律品人。
…3.战国时秦之力士。
一说可能为。
且公德与私德,岂尝有一界线焉,区划之为异物哉?德之所由起,起于更古时代之力士后为力士的。
链接一:两段值得玩味的文字《论公德》中有这样两段文字:有官吏死而冥王案治其罪者,其魂日:“吾作官甚廉。
”冥王日:“立木偶于庭,并水不饮,不更胜君乎!于廉之外一无所闻,是即君之罪也。
”遂炮烙之。
欲以柬身寡过为独一无二之善德者,不自知其已陷于此律而不容赦也。
近世官箴,最脍炙人口者三字,日清、慎、勤。
夫清、慎、勤,岂非私德之高尚者耶?虽然,彼官吏者受一群之委托而治事者也,既有本身对于群之义务,复有对于委托者之义务,曾是清、慎、勤三字,遂足以塞此两重责任乎?此皆由知有私德,不知有公德。
故政治之不进,国华之日替,皆此之由。
彼官吏之立于公人地位者且然,而民间一私人更无论也。
我国民中无一人视国事如己事者,皆公德之大义未有发明故也。
梁启超对于官员“公德”的论述,对于我们当今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具有启发意义。
官员如果仅仅注重“私德”,以“清、慎、勤”为准则,则是把个人等同于普通百姓,难以承担国家和社会委派之重任。
领导干部同样“既有本身对于群之义务,复有对于委托者之义务”,是要承担为国为民、为天下社稷管理服务的责任与义务的。
在私德建设的基础上,应该为天下百姓谋福利、加强社群凝聚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有作为、有贡献。
现代社会,“公德”不仅仅包含梁启超所提出的“利群”,内涵更加深入,公德的内容还可以扩大为:公民和官员在日常生活中都应该避免损害公众的集体利益以及其他公民的权益。
所以,“公德”的意义对于现代社会建114l2014/2前线设具有更大的启发性:具有公德心的人不仅仅是严于律己的讲求“私德”的人,也应当是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己任、遵纪守法、秉公执法、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人。
用好权力、管好权力,这就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官员的公德心、责任心与使命感。
链接二:道德之一体两面梁启超认为“公德”、“私德”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一方面,私德推之于外即为公德,这就是梁启超所说的“公德者,私德之推也”;另一方面,公德内敛于己即为私德。
故“私德”与“公德”相互联系、相互依存,都是人之德行不可或缺的内容。
“无私德则不能立,合无量数卑污虚伪残忍愚懦之人,无以为国也。
无公德则不能团,虽有无量数束身白好廉谨良愿之人,乃无以为国也。
”“私德”能立于社会而无愧;“公德”能“利群”。
梁启超将“利群”的作用概括为三:“固吾群”(提高社会凝聚力)、“善吾群”(改善社会、和谐民心)、“进吾群”(提高全社会的素质和道德水平)。
“独善其身”者是私德,“相善其群”者是公德。
私德既是个人自处的德操,也是个人对待他人、处理与他人关系的道德,而公德则是个人对于群体的道德,是私德的外化与升华。
所以,梁启超在《论私德》中指出:公德就其本体而言,是“一团体中人公共之德性”,就其构成此本体之作用言之,是“个人对于本团体公共观念所发之德性”,“故一私人而无所私有之德性,则群此百千万亿之私人,而必不能成公有之德性”。
“是故欲铸国民,必以培养个人之私德为第一义;欲从事于铸国民者,必以自培养其个人之私德为第一义。
”在梁启超看来,没有私德的一群人,无法构建成有公德的和谐群体。
所以他发出了掷地有声的断言:“断无私德浊下,而公德可以袭取者!”【古今联读】德分公私兼重为上梁启超提出的“公德”和“私德”不仅对近代社会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当今社会公民道德体系的建立,特别是官员道德体系建设也具有相当的指导意义。
梁启超在“论公德”中提出:“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二者皆人生所不可缺之具也。
”这也就是说,人之为人,不仅仅在于独善其身,也在于有兼善天下的胸怀。
对于领导干部,不仅要重视私德,也要同时重视公德。
中圉传统文化关于公德的论述比较少,而关于私德有许多精辟之论,如“温良恭俭让”、“克己复礼”、“忠信笃敬”、“知止慎独”、“存心养性”等,对于培养私德以及增进私德的方法,古代圣贤阐释得极为完备,“几无余蕴”。
而在梁启超看来:“私德居十之九,而公德不及其一焉。
”“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
”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重“私德”而轻“公德”的观念亟待改变。
“公德”是梁启超在近代中国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提出的,其主体为民族主权国家。
此处的“公德”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团体的共同道德,一是个人对于该团体相互关系的道德。
但就“公德”的根本内容和目的而言,就是“相善其群”,即“利群”,这也是公德的实质,它尤其是国家得以建立的根本。
因此,梁启超宣扬“公德”的基本目的在于:中国若要成为有力量的民族国家,必须先有为其献身的群体,而“公德”使人民与国家联结为一体成为可能,这就把公德看作国家和社会得以成立的先在条件了。
(作者: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博士后)责任编辑:谭丁前线2014/2I115梁启超论“公德"与“私德”文/孟晓妍仁.一代文人梁启超对民族道德伦理思想方面进行过深入思考,他写下的《论公德》和《论私德》体现了对于道!德的新见解。
这些思想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论公德》(节选)道德之本体,一而已,但其发表于外,则公私之名立焉。
人人独善【重点注释】1.九德,古谓贤人所具备的九种优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二者皆人生所不可缺之具也。
无私德则不能立,合无量数卑污、虚伪、残忍、愚懦之人,无以为良品格。
《书?皋陶谟》中“九德”指:“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国也。
无公德则不能团,虽有无量数束身自好、廉谨良愿之人,仍无以为国也。
吾中国道德之发达,不可谓不早。
虽然,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阙如。
试观《论语》、《孟子》诸书,吾国民之木铎,而道德所从出者。
其中所教,私德居十之九,而公德不及其一焉。
如《皋陶谟》之九德①;《洪2.三德,三种品德。
《书?洪范》:“.unjs.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
”范》之三德②;《论语》所谓“温、良、恭、俭、让”,所谓“克己复礼”,所谓“忠信笃敬”,所谓“寡尤寡悔”,所谓“刚毅木讷”,所谓“知命知言”。
《大学》所谓“知止,慎独,戒欺,扣慊”。
《中庸》所谓“好学,力行,知耻”,所谓“戒慎恐惧”,所谓“致曲”。
《孟子》所谓“存心养性”,所谓“反身、强恕”……凡此之类,关于私德者,发挥几无余蕴,于养成私人(私人者,对于公人而言,谓一个人不与他人交涉之时也)之资格,庶乎备矣。
虽然,仅有私人之资格,遂足为完全人格乎?是固不能。
……旧伦理所重者,则一私人对于一私人之事也……新伦理所重者,则一私人对于一团体之事也。
(以新伦理之分类,归纳旧伦理,则关于家族伦理者三:父子也,兄弟也,夫妇也;关于社会伦理者一,朋友也。
关于国家伦理者一,君臣也。
……若中国之五伦,则惟于家族伦理稍为完整,至社会、国家伦理不备滋多,此缺憾之必当补者也,皆由重私德、轻公德所生之结果也。
)夫一私人之所以自处,与一私人之对于他私人,其间必贵有道德者存,此奚待言?虽然,此道德之一部分,而非其全体也。
全体者,合公私而兼善之者也。
私德、公德,本并行不悖者。
前线2014/2l113m--国学精选舡苷霪辩替:≮《论私德》(节选)谓个人对于本团体公共观念所发之德性也。
夫聚群盲不能成一离娄“、,聚离娄上》:“孟子曰:‘离娄之明,群聋不能成一师旷l2l,聚群怯不能成一乌获J。
故一私人而无所私有之德故我对于我而不信,而欲其信于待人,一私人对于一私人之交涉而不忠,而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2?春秋晋国乐师,善于辨音。
《孟竺养誓个人忠之于团私德,为第娥此其易明…:一一义;欲从事于铸国民者,必以自培养其个人之私德为眠必号:音律品人。
…3.战国时秦之力士。
一说可能为。
且公德与私德,岂尝有一界线焉,区划之为异物哉?德之所由起,起于更古时代之力士后为力士的。
链接一:两段值得玩味的文字《论公德》中有这样两段文字:有官吏死而冥王案治其罪者,其魂日:“吾作官甚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