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的主要事迹介绍

合集下载

梁启超中国学术史上的伟人事迹

梁启超中国学术史上的伟人事迹

梁启超中国学术史上的伟人事迹梁启超中国学术史上的伟人事迹【篇1】【梁启超简介】梁启超(1873年~1929年),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

汉族,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

青年时期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是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事败后出逃,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

辛亥革命之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担任司法总长,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并一度加入段祺瑞政府。

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

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

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

【关于梁启超的学术贡献】新史学梁启超是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的奠基人,是20世纪前期创建我国近代史学理论的代表人物。

他前期发表的《中国史叙论》,《新史学》对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史学进行了较为系统和猛烈的批判,并且大呼“史学革命”。

继此,他又撰写了一系列论著,构建其资产阶级的新史学理论体系,如《中国历史研究法》和《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等,集中反映了梁启超的史学观及其突出贡献,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戊戌变法失败后,他接连发表震动一时的《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猛烈抨击封建史学,倡导“史学革命”,较系统地阐述了有关史学功用、历史哲学、治史态度和方法等一系列资产阶级史学主张。

目录学梁启超一生于目录学贡献卓越,代表著作有《西学书目表》在分类、著录上有创新,类分学、政、教,实有“西学”、“政学”两类,这个分类体系,突破了被订为“永制”的四部分类体系,为近代西方图书分类法的'输入和我国新分类法的产生开辟了道路。

该目著录西学书籍400种,西政书籍168种,光绪二十二年(18)成书。

其他目录学著作有《西书提要》、《东籍月旦》、《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读书分月课程》、《东原著书纂校书目考》、《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佛经目录在中国目录学之位置》、《汉书·艺文志渚子略考释》等10余种。

人物事迹摘抄

人物事迹摘抄

人物事迹摘抄
梁启超(1864—1929)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民族英雄、民主政治家。

他曾是知识界、学术界和政治界联系纽带,开启中国社会主义和民主进步运动的先驱。

梁启超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小园丁家庭。

十岁开始接受正规教育,青年时期,他义无反顾地用全身心追求学术思想和社会改革,亦是当代公民道德的一名典范。

梁启超在大学生活中接触到很多现代思想,包括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宪政思想等,启发他重视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他提出实行民主改革的信念,积极参与反对林则律的学生运动,尝试实现不同社会阶层的共同发展。

日后,他参与策划了上海学联改革和促进知识分子间合作会议及宣讲国民党目标,为了改造中国局势建立全国性组织及考虑当代民族问题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梁启超为实现民族梦想献出自己一生,他因其实践精神被誉为改革开放先行者。

梁启超中国学术史上的伟人事迹

梁启超中国学术史上的伟人事迹

梁启超中国学术史上的伟人事迹梁启超(1873年-1929年),字复初,祖籍广东番禺(今属广州),清末民初杰出政治家、学者、教育家和家,被誉为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伟人之一、他在中国学术史上留下了丰富的事迹和贡献,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有着深远的影响。

梁启超成长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1894年他考入北京的京师大学堂,由于学习优秀,获得了一系列奖学金和荣誉称号。

在大学期间,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启迪,并开始了他对社会问题的思考,此后成为了中国早期的维新主义者。

1898年戊戌变法爆发后,梁启超积极支持变法,并为之撰写文章辩护,他将变法看作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全面,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然而,变法失败后,他陷入了长期的失望和思索之中。

梁启超对于维护国家独立和民族利益有着深厚的感情。

他不仅是中国近代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还是国家独立运动的重要倡导者。

他声援慈禧太后废黜皇帝成为全国闻名的人物,他坚定地认为,只有国家独立,中国才能走上繁荣富强的道路。

梁启超在教育方面也有着突出的贡献。

他提出了教育应当适应时代的原则,主张培养有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的人才,反对僵化教育体制的存在。

他倡导新式教育,主张推行科学教育和实践教育,并积极推动了新式学校与大学的建设。

在学术领域,梁启超被誉为“学术教父”,为中国学术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主持编写了《中国通史》,被称为“中国学术的百科全书”,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

他还创建了“国学运动”,提倡恢复和发扬传统文化,对于后来的国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梁启超的思想开创了中国社会科学思想的新局面。

他主张“变法兴制度”,强调制度与政治的密切关系,堪称中国近代政治学的奠基人。

他还提出了“君主立宪论”,主张君主立宪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最佳道路,为后来的政治提供了理论支持。

梁启超还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推动者之一,他在这一时期积极争取政治民主化,倡导个人自由和平等,主张社会进步与国家发展的紧密结合。

梁启超近代中国的维新运动领袖

梁启超近代中国的维新运动领袖

梁启超近代中国的维新运动领袖梁启超,字梁乃略,号伯恩,原籍广东番禺,后以祖籍河南开封府龙亭人。

作为中国近代维新运动中的重要领袖之一,梁启超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和卓越的贡献。

本文将从梁启超的生平事迹、思想观点和维新运动中的角色等多个方面,探讨梁启超作为近代中国维新运动领袖的重要意义。

一、生平事迹梁启超于1873年生于广东番禺的一个家庭,年幼善于学习,深受家庭和社会的重视。

后来,他参加了广州南洋招生局,通过童子试中举,开始了他的求学之路。

梁启超进入福建福州的福建陆军学堂学习,并在这里接受了西方的现代科学与知识,培养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梁启超在福州期间,与陈宝箴等人共同创办了《时务周报》,开始了他的思想启蒙与革命活动。

此后,梁启超赴日本留学,进入法政学校学习政治经济学,并涉猎哲学、历史等学科。

这段留学经历为梁启超日后成为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回国后,梁启超积极参与维新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政治家之一。

他先后创办了《民报》、《申报》等报刊,致力于启蒙思想、宣传革命与民主的理念。

梁启超还投身政治,参与并领导了多次重要的政治运动,如百日维新运动和戊戌变法等。

他的政治活动虽然未能实现全部目标,但对中国近代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思想观点梁启超以其深入浅出的文章和清晰明确的思想观点,成为了中国维新思想的重要代表。

他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

同时,梁启超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自我完善,在他看来,国家的富强需要先行于个人的素质和道德的提升。

梁启超还具有强烈的民主意识,他主张实行宪政制度,实现民主和平等的社会制度。

他对于封建专制制度的批评尖锐,认为这种制度是制约国家发展的阻力。

梁启超主张社会的进步应建立在法制和民主的基础之上,这一思想观点为中国后来民主革命的发起和推动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维新运动中的角色梁启超在中国近代维新运动中扮演了重要的领袖角色。

[梁启超家书]梁启超的主要事迹介绍

[梁启超家书]梁启超的主要事迹介绍

[梁启超家书]梁启超的主要事迹介绍【--青年节】梁启超,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青年时期倡导变法维新,是戊戌变法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

下面是跟大家分享的梁启超主要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1.公车上书梁启超第一次投身政治运动,是1895年参与“公车上书”。

甲午战争中国惨败, __联合3000举人上书请求变法,作为康最得力的弟子,梁启超积极参与了这桩震动中国的大事。

1895年春再次赴京会试,协助 __,发动在京应试举人联名请愿的“公车上书”。

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表现活跃,曾主北京《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和上海《时务报》笔政,又赴澳门筹办《知新报》。

他的许多政论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

公车上书第二年,黄遵宪在上海办《时务报》,梁启超任主笔,撰写了大量呼吁变法的文章。

两湖总督张之洞很欣赏《时务报》,说这是“中国创始第一种有益报纸”。

后来,张之洞邀请梁启超到武昌一游,打开中门迎接,甚至问下属“可否鸣炮”。

在当时,这是接待钦差大臣的礼节。

2.戊戌变法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在湖南宣传变法思想。

他在学堂中极力宣扬变法救亡的思想,还不时发表斥责专制、赞誉民权的言论,引起了旧势力的攻击。

光绪二十四年三月,协助 __组织保国会。

四月二十三日(6月11日),光绪帝发布“明定国是”诏书,开始了“百日维新”。

五月十五日(7月3日),光绪帝召见梁启超,赏给六品衔,命他办理译书局事务。

梁参与了 __策动袁世凯推翻慈禧太后的密谋,但被袁出卖。

光绪帝被慈禧太后幽禁。

八月初六日(9月21日),慈禧太后宣布再出“训政”,随即捕杀维新志士,变法失败。

梁启超在当日避入日本公使馆,次日化装到天津,东渡日本。

是年冬,梁启超曾代表 __与兴中会 __ __、陈少白等在东京商谈合作救国,梁十分赞成兴中会的革命主张,终因 __的反对,合作未成。

十一月十一日(12月23日),梁在横滨创办《清议报》(旬刊),却仍鼓吹“斥后保皇”。

关于梁启超的有趣的名人故事

关于梁启超的有趣的名人故事

关于梁启超的有趣的名人故事梁启超(1873年-1929年),字牧之,号颐堂,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化名人。

他的一生充满了许多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私人生活中,都展示了他与众不同的才智和品质。

下面将为你归纳整理几个有趣的梁启超的名人故事。

故事一:赴京参加乡试梁启超年少时,凭借其聪明才智已经在当地小有名气。

有一次,年逾七旬的梁启超的祖母突然生病危急,梁启超放下了手头的工作,日夜守在祖母的身旁,照料她的生活。

就在这时,梁启超得知他进京参加乡试的通知已经到达,这可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考试,可以让他有机会进入更高的学府学习。

然而,由于祖母病情危急,他面临着进京参试和照顾祖母的两难选择。

梁启超思前想后,最终决定留下来照顾祖母。

他知道参加乡试是他一生的机会,但他将个人责任和家庭关爱置于自身发展之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梁启超在至关重要的时刻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表达了他对家庭的敬爱之情。

故事二:斗法洪宪梁启超在27岁时闯入了政治舞台,成为了公众的瞩目焦点。

他经常与其他政治家展开激烈的辩论与斗争。

故事中,梁启超与当时的政治家洪宪之间进行了一场著名的辩论。

辩论开始时,洪宪声势汹汹,准备一举击败梁启超。

然而,梁启超却调侃道:“洪宪先生,你是我见过的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但你却不是我见过的最伟大的政治家。

”这番话一出,全场哗然。

洪宪气愤地反驳道:“你说的是什么废话?你有什么理由说我不是最伟大的政治家?”梁启超冷静地回答道:“因为最伟大的政治家应该在经济学方面看得更清晰,而你对经济学的看法是如此的狭隘和错误。

”这个故事展示了梁启超出色的辩论技巧和对时事的深刻理解。

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才华,成功地引起了全场的关注,并取得了胜利。

故事三:友善的处世之道梁启超在人际关系和交际方面备受赞誉。

他以友善和善解人意而闻名,与人相处时总是保持礼貌和谦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有趣的梁启超的人际交往的故事。

有一次,梁启超去拜访一位文化名人。

梁启超的主要事迹介绍_初中作文素材_

梁启超的主要事迹介绍_初中作文素材_

梁启超的主要事迹介绍梁启超,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青年时期倡导变法维新,是戊戌变法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

下面是小编跟大家分享的梁启超主要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梁启超人物简介1.公车上书梁启超第一次投身政治运动,是1895年参与“公车上书”。

甲午战争中国惨败,康有为联合3000举人上书请求变法,作为康最得力的弟子,梁启超积极参与了这桩震动中国的大事。

1895年春再次赴京会试,协助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举人联名请愿的“公车上书”。

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表现活跃,曾主北京《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和上海《时务报》笔政,又赴澳门筹办《知新报》。

他的许多政论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

公车上书第二年,黄遵宪在上海办《时务报》,梁启超任主笔,撰写了大量呼吁变法的文章。

两湖总督张之洞很欣赏《时务报》,说这是“中国创始第一种有益报纸”。

后来,张之洞邀请梁启超到武昌一游,打开中门迎接,甚至问下属“可否鸣炮”。

在当时,这是接待钦差大臣的礼节。

2.戊戌变法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在湖南宣传变法思想。

他在学堂中极力宣扬变法救亡的思想,还不时发表斥责专制、赞誉民权的言论,引起了旧势力的攻击。

光绪二十四年三月,协助康有为组织保国会。

四月二十三日(6月11日),光绪帝发布“明定国是”诏书,开始了“百日维新”。

五月十五日(7月3日),光绪帝召见梁启超,赏给六品衔,命他办理译书局事务。

梁参与了康有为策动袁世凯推翻慈禧太后的密谋,但被袁出卖。

光绪帝被慈禧太后幽禁。

八月初六日(9月21日),慈禧太后宣布再出“训政”,随即捕杀维新志士,变法失败。

梁启超在当日避入日本公使馆,次日化装到天津,东渡日本。

是年冬,梁启超曾代表康有为与兴中会领导人孙中山、陈少白等在东京商谈合作救国,梁十分赞成兴中会的革命主张,终因康有为的反对,合作未成。

十一月十一日(12月23日),梁在横滨创办《清议报》(旬刊),却仍鼓吹“斥后保皇”。

梁启超近代国学大师

梁启超近代国学大师

梁启超近代国学大师梁启超(1873-1929)是中国近代国学大师,他是一位杰出的学者、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

他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将介绍梁启超的生平事迹,并探讨他在国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梁启超于1873年出生在中国广东省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他在年轻时就展示了卓越的才华和对国学的浓厚兴趣。

他的父亲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学者,给了他良好的学术启蒙。

在青年时期,梁启超开始广泛阅读国学经典,同时也对西方科学和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梁启超的国学研究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经史、文学、哲学和政治等。

他运用扎实的学术功底和独特的思维深入研究了诸多经典著作,如《史记》、《资治通鉴》和《尚书》等。

他在国学史和文化传统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被誉为近代国学研究的泰斗。

梁启超的贡献不仅仅局限于学术研究领域,他致力于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他积极主张变革传统思维,倡导引进西方科学和文化,并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他主张“中体西用”,即汲取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科学方法,用于解决中国社会面临的问题。

这对于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和文化复兴发挥了重要作用。

梁启超作为一位教育家,也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他曾担任多个大学的教职,包括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等。

他主张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鼓励学生发展自主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他致力于打破传统的封建教育体制,倡导实用主义教育和新式教育理念。

他的教育理念对于当时中国教育界的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除了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梁启超还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他曾参与过辛亥革命,支持共和制度的建立。

他在政治领域的活动中,始终保持着诚实和务实的态度,为国家的政治稳定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结来看,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国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学术研究、教育事业和政治活动都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文化复兴作出了杰出贡献。

他将国学与西方科学和文化相融合,开创了中国学术界的新局面。

梁启超故事

梁启超故事

《梁启超故事》
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很厉害的人的故事,他叫梁启超。

梁启超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就特别聪明好学。

他喜欢读书,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只要有时间就会拿起书来看。

有一次,梁启超家里来了很多客人,大人们都在聊天。

可梁启超却一个人躲在书房里认真地看书,连饭都忘记吃了。

他的妈妈叫了他好几次,他都没听见。

最后妈妈走进书房,看到他那么专心,都不忍心打扰他了。

梁启超长大后,为了让国家变得更强大,他到处宣传新思想。

他不怕困难,不怕被人反对,一直坚持自己的想法。

他写了很多文章,告诉大家要努力学习,要改变旧的不好的习惯。

他的文章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很多人的路。

梁启超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努力学习,坚持自己的梦想,就一定能做出了不起的事情。

《梁启超故事》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梁启超吗?他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哟!
梁启超小时候,家里条件不是很好,但他特别勤奋。

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读书,晚上别人都睡了,他还在油灯下学习。

有一回,他去参加一个考试。

考试的题目很难,很多人都答不出来。

可梁启超一点都不害怕,他认真思考,把自己平时学到的知识都用上了,最后考了个好成绩。

后来,国家面临很多困难,梁启超心急如焚。

他到处奔走,呼吁大家一起努力,让国家变得强大起来。

他还经常和朋友们一起讨论怎么能让国家变好,大家都很佩服他的勇气和智慧。

梁启超的故事让我们明白,遇到困难不要怕,只要勇敢面对,努力想办法,就能克服困难,变得更棒!。

梁启超追求卓越的事例素材

梁启超追求卓越的事例素材

梁启超追求卓越的事例素材《说说梁启超追求卓越那些事儿》梁启超,这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啊!一提到他,那真叫一个佩服。

他就像是在历史长河中闪闪发光的星星,一直指引着我们追求卓越的方向。

咱先说说他的学习劲儿。

梁启超那读书的热情,简直比夏天吃冰棍儿还带劲。

他就像一块永远吸不饱水的海绵,疯狂地吸收知识。

不管是古代的经典著作,还是西方的先进思想,他都能一网打尽。

这就好比在知识的大超市里,梁启超是那个啥都想买、啥都要学的疯狂购物者。

想象一下,他坐在书桌前,眼睛放光,贪婪地读着每一本书,那种对知识的渴望,真是让人忍不住想为他点赞。

而且啊,梁启超可不是死读书的书呆子。

他把学到的东西都运用到了实际中。

就像一个武林高手,学会了各种武功秘籍后,马上就去江湖闯荡,一试身手。

他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推动社会变革。

他那充满激情和智慧的言辞,就像一把把利剑,刺向那些陈旧落后的观念。

这时候的梁启超,简直就是披着知识铠甲的勇士,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一路冲锋陷阵。

还有他的写作才能,那也是杠杠滴!他的文章就像一场精彩的脱口秀,幽默风趣又饱含深意。

读他的文章,你不会觉得枯燥,反而会被他那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见解所吸引。

他能把复杂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让普通人都能听懂。

就好像他是个大厨,把知识和思想做成了一道道美味的菜肴,让人吃了还想吃。

梁启超追求卓越的精神也影响了无数人。

他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很多人的人生道路。

他让我们明白,追求卓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不断地努力和积累。

他就像一个传奇,让我们这些后来人敬仰不已。

想想我们生活中,有时候会觉得学习好累啊,不想努力了。

但是一想到梁启超那拼命三郎的劲儿,我们就应该惭愧啊。

人家那么牛的人物都还在努力追求卓越,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偷懒呢?所以啊,让我们以梁启超为榜样,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哪怕路上有风有雨,有困难有挫折,我们也不能退缩。

因为梁启超会在历史的天空中看着我们,告诉我们:加油,你们可以的!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那个闪闪发光的自己吧!。

【名人故事】“不讲义气”的梁启超

【名人故事】“不讲义气”的梁启超

【名人故事】“不讲义气”的梁启超在中国历史上,许多名人因为他们的品行和事迹而被人们广为称赞和敬仰。

也有一些名人因为他们的不义气行为而被人所唾弃,其中就包括梁启超。

梁启超生于1873年,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和思想家。

他曾参与过康有为等人发起的维新运动,并提出了大胆开放的思想观点。

正因为他对于封建社会的批判和改革的呼唤,梁启超在中国思想界和政治界有着重要的影响。

梁启超的一些行为却让人们失望和愤慨。

他在一些事情上不讲义气,以自己的私利为重,而不顾及朋友和同事的利益。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梁启超与康有为之间的恩怨纠葛。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也是梁启超的好友和同事。

康有为是梁启超在学术上的启蒙导师,梁启超对他非常仰慕和尊重。

在康有为陷入困境时,梁启超却对他狠心反手。

1898年,康有为因重新翻译《孟子》一书,提出了“周而不比”的观点,被时任清朝的皇帝慈禧太后所不满。

慈禧太后下令逮捕康有为,原本应该和康有为一同受到牵连的梁启超却没有遭到祸端,反而成为了慈禧太后的宠臣。

梁启超为了保全自己的地位,不仅没有帮助康有为,反而对他狠心踢他一脚。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义气被视为一种重要的道德价值观。

义气,是指忠诚于朋友或同辈的义务和责任感。

但梁启超在这个时候却缺乏这种价值观,他选择了自保和自利,并背弃了自己的好友和同事。

这种行为被人看作是不义气的表现,也伤害了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更令人愤慨的是,梁启超在康有为被流放到海南时,还前去探望康有为,并在此时表现出与之前完全相反的态度。

他表示自己对康有为表示深表同情,并答应将康有为当时正在进行的翻译《庄子》的事业继续下去。

梁启超的这种反复、虚伪的行为让人感到厌恶和愤怒。

梁启超这种不义气的行为不仅让他在学术界、政界失去了很多朋友和支持者,也让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声誉大幅度下降。

即使梁启超后来在政治和学术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他也无法改变人们对他的看法。

梁启超的不义气行为成为他成功事业的一块阴影,也成为人们念及梁启超时的一个负面印象。

爱国主义教育课讲稿:梁启超的优秀事迹

爱国主义教育课讲稿:梁启超的优秀事迹

爱国主义教育课讲稿:梁启超的优秀事迹爱国主义教育课讲稿梁启超的优秀事迹一、梁启超生平的贡献梁启超(1873-1929,生于同治十二年即1873年2月23日,阴历:正月二十六日,出生地:广东省新会县茶坑村),享年56岁。

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是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茶坑村人。

他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

今年2013年是梁启超诞生140年,在名人广场上立有梁启超的铜像,梁启超是名人。

1、倡导变法维新1895年协助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举人联名请愿,要求清政府拒签《马关条约》,要变法图强。

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受光绪皇帝召见,负责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事务。

政变后逃亡日本,先后创办《清社报》和《新民丛报》鼓吹改良,同时大量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

2、反对复辟帝制辛亥革命之后,他从日本回国任北洋政府司法财政总长。

1915年,发表著名的《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猛烈抨击袁世凯称帝的野心,并与蔡锷策划发动护国战争。

3、文化贡献卓越梁启超在流亡日本期间,倡导“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

1918年退出政坛,赴欧洲考察西方文明,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

晚年被誉为清华大学“国学四大导师”之一。

梁启超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著多领域都有较深造诣。

他的著作有《清代学术概论》、《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文化史》等,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所遗《饮冰室合集》共计148卷,1400万余字。

他各方面有这样大的成就,这是离不开他少年时代的努力,真是博学多才。

梁启超生长在那个时期有这种敢于创新、变法、救国救民的思想,这种力量来源于他从小就有高瞻远瞩的眼光,真是艺高人胆大。

二、少年梁启超从启蒙到成长的心路历程1、小时候的梁启超有一个闻名乡里的好家庭梁启超12岁外出游学之前生活和成长的这个家庭,一向以质朴、端凝的家风闻名乡里。

父母亲、长辈等是少年儿童成长的第一任启蒙老师、有怎样的长辈,就有怎样的儿孙。

梁启超十大经典故事

梁启超十大经典故事

梁启超十大经典故事一、拜师康有为。

话说梁启超啊,那时候还是个热血青年,一心想找个厉害的老师。

有一天,他听到康有为讲学,那是惊为天人呐。

康有为就像一颗超级闪耀的星,梁启超一下就被吸引住了。

他也不管自己当时已经有点小名气了,就跑去拜康有为为师。

这就好比一个已经小有所成的武林小高手,看到一个绝世大侠,立马就心甘情愿地跟着大侠混了。

从此,他就跟着康有为搞变法那些事儿,这一拜可算是开启了他波澜壮阔的政治和思想之旅呢。

二、公车上书。

这可是晚清时期的大事件。

梁启超跟着康有为一起,联合好多举人搞事情。

他们觉得国家不能再这么下去了,得变法图强啊。

于是就写了一封长长的信,要递给光绪皇帝。

就像一群热血的年轻人,想给大老板出主意,改变公司的命运。

当时他们坐着那种老式的马车去递信,这一路上那是充满了希望和激情,虽然最后这事儿没成,但却点燃了变法的小火苗,让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一帮人想改变这个摇摇欲坠的国家。

四、流亡日本。

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被软禁,梁启超他们这些变法派可就倒霉了。

他们就像被老鹰追赶的小鸡,只能到处跑。

最后跑到了日本。

在日本的时候啊,梁启超可没闲着,他一边躲避清政府的追捕,一边还在学习西方的东西,想把西方好的东西带回国。

他就像一个在海外取经的和尚,虽然环境艰苦,但心中的信念可坚定了,就想着有一天回国能继续搞改革,让中国变得强大起来。

五、介绍西方思想。

梁启超在日本的时候,疯狂地吸收西方的思想文化。

然后像个热心的快递员一样,把这些西方的思想包裹打包送回国内。

他介绍了好多西方的政治制度、哲学思想、文学作品啥的。

什么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啦,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啦,他就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写给中国人看。

这让当时封闭的中国人开了不少眼界,就好像突然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原来外面的世界有这么多新奇又厉害的东西呢。

六、与子女的教育故事。

梁启超对自己的子女那是相当用心。

他不像那些古板的老爸,只知道让孩子死读书。

他教育子女那是全方位的。

国学大师梁启超生平事迹

国学大师梁启超生平事迹

国学大师梁启超生平事迹梁启超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以及文学家,号“饮冰室主人”。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国学大师梁启超生平事迹,希望对你有帮助!国学大师梁启超生平事迹梁启超生于1873年2月23日,家庭位于广东省新会县,是一个半耕半读的家庭。

梁启超自幼便聪慧过人,在八岁时便可以写文章,九岁时便可以诵读千字文。

在1884年,梁启超在会试当中成为了秀才,在1889年的乡试当中,又一举中第成为了举人,在当时十分少见,被人们誉为“岭南奇才”。

梁启超成为了举人之后,便一直跟随当时的大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康有为学习,从康有为身上,梁启超学习到了很多的先进思想。

康有为也十分的看重自己的这一个学生,将梁启超视为自己的左右手。

在之后的公车上书以及维新变法当中,梁启超都是康有为的左膀右臂。

在维新变法当中,光绪皇帝在7月3日召见了梁启超,并且授予梁启超六品卿衔,让梁启超去办理京师大学堂以及译书局的管理事务。

在维新变法仅仅维持了一百零三天之后,发生了戊戌政变,变法失败,梁启超被迫逃亡日本。

在1905年,梁启超的《新民丛报》与在日本东京的同盟会的《民报》进行论战,这是保皇派与革命派的论战,并且日益激烈。

在1921年清朝结束统治,民国建立之后,9月28日,梁启超结束了流亡生涯,回到国内。

袁世凯夺取了革命果实之后,梁启超曾进入政府工作。

当看见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梁启超对袁世凯进行口诛笔伐。

此外,梁启超还主编了众多的新闻报纸,《时务报》就是最为熟悉的。

在1926年,梁启超患上了便血病,与1929年去世,享年五十七岁。

梁启超代表作梁启超是我国近代历史上不得不提的人物,他不仅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同时,他还是一位文学泰斗,留下了多部作品,以勉励后世之人努力学习。

梁启超除了在有生之年留下诸多著作,还曾经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

由于其号为饮冰子,因此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的主要代表作之一,是当时发表于《清议报》上的一篇著名文章。

关于梁启超的总结

关于梁启超的总结

关于梁启超的总结梁启超(1873年-1929年),字仲发,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他以其独特的思想和政治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梁启超的生平和思想进行总结。

一、生平经历梁启超于1873年出生在中国广东省番禺县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家庭。

他在家庭的熏陶下,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后来,他前往日本留学,在那里接受了西方文化和思想的影响。

回国后,梁启超积极参与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运动。

在清朝末年,梁启超致力于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呼吁进行政治改革和社会变革。

他主张取消科举制度,推动教育改革,提倡新式教育,培养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梁启超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主张通过文化变革来推动社会变革,提倡民主、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并倡导女权主义。

他的思想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思想观点1. 政治观点梁启超提出了“党化政府”和“君主立宪”两个重要观点。

他认为,政府应该依靠一个有良好组织能力的政党来实现有效的管理和治理。

同时,他也主张在政府中设立一位君主作为国家元首,来保持国家的稳定与统一。

梁启超坚信政治改革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通过政治改革才能解决中国社会面临的问题,推动国家现代化的进程。

他积极参与了辛亥革命,并支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

2. 教育观点梁启超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

他主张改革传统的科举制度,提倡新式教育,培养国际化的人才。

他认为,教育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基石,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强盛。

梁启超倡导国民教育,提倡平等的教育机会,反对封建主义的教育观念。

他还主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3. 社会观点梁启超主张社会平等和社会正义。

他关注穷人和弱势群体的利益,呼吁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和保护。

他也倡导社会的开放和包容,主张吸纳外来文化,并提出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观点。

他认为,通过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中国能够实现文化的复兴和社会的进步。

梁启超的故事精选

梁启超的故事精选

五四运动之后,梁启超不再过问政事,在家潜心钻研学术,著书立说。

他经常把自己关在书房里,通宵达旦地写作,生活没有规律,再加上烟酒过度,身体健康渐渐恶化,最后开展到小便带血。

他在写给女儿的信中说:只要小便时闭着眼睛不看,便什么事都没有了,我觉得殊无理会之必要。

梁启超当时并不知道,小便带血,其实就是尿毒症的病症!1926年初,随着病情日益加重,梁启超不得不入院治疗。

在此之前,有人劝他服用中药,也有人建议他出国治疗,但他坚持选择了北京协和医院,这是当时国内最好的西医医院。

梁启超做此选择,还有另一层深意,他毕生笃信西方科学,并竭力向国人推广西医,此时正好身体力行,给国人做典范,当然首选西医。

梁启超对协和医院充满信心,住院时依然乐观豁达,他给家人写信说:我要你们知道,我快活顽皮的样子,昨晚医生检查身体说,五十岁以上的人体质如此结实,在中国是几乎看不见第二位的。

医生诊断,他的右肾病变,需做切除手术。

手术进行得很顺利,但是出院之后,梁启超依然尿血,病情丝毫未见好转,反而有加重的趋势。

回院复查,结果把所有人都惊呆了,手术竟然出现重大失误,医生错把他健康的肾切除了,只留下了一个病变的肾!这是一起重大医疗事故,对于病人而言,后果可想而知,可是事已至此,神仙也无力挽回。

命运往往就是如此诡异,梁启超恐怕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毕生推崇的西医,最终却害了他,悲愤之情不难想象。

对于医生极不负责任的行为,梁启超的家人无比愤怒,准备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消息传出,当时的各大报刊纷纷撰文谴责协和医院,梁启超是那个时代的精神导师,他的不幸遭遇,牵动着许多中国人的心,尤其是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大多数人本来就对西医心存疑忌。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就在国人对协和医院口诛笔伐之时,作为受害者的梁启超,竟反过来为医院说话。

梁启超发现事态正在扩大,赶紧在某报副刊发表文章?我的病与协和医院?,文中详细讲述了手术经过,并竭力为协和医院辩白:出院之后,直到今日,我还是继续吃协和的药,病虽然没有清楚,但是比未受手术之前,确实好了许多……用意很明显,劝大家不要再追究此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人物事迹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人物事迹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人物事迹
在中国近代历史中,有一位名叫梁启超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谆
谆教诲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表达了每一个人对国家和民族
责任的重要性。

梁启超生于1873年,早年受洋务运动的影响,热心于民族救亡、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的发展。

后来他赴日本留学,受到日本的近代化
运动的启发,开始着手于改良中国。

梁启超在思想上持重立新,他认为要振兴中国,必须以科学为基础,推行变革。

他不仅在思想上创新,也埋首于实践上,致力于推行
社会变革,提出救国方案。

他曾在《民主初步》中提出了“双杠臂”
的思想,通过把双杠臂的力量叠加在一起,来推进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在梁启超的努力下,中国的教育和文化风气得到了改善,重大学
府建设如清华、北大、南开等相继兴起。

他还在《新民丛报》上刊文,倡导民主宪政,提高民众审美教育,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等,都为国家
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梁启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强调每一个人有责任为
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透过他的贡献,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中国现代化
进程的历史,也能看到一个人对国家和民族责任的最高追求。

梁启超中国近代思想家与社会活动家

梁启超中国近代思想家与社会活动家

梁启超中国近代思想家与社会活动家梁启超(1873-1929),字澹泊,号浚仪,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之一。

他以其辩才过人、才华横溢以及广泛的学识为人所称道。

本文将故事性地讲述梁启超的生平事迹,以展示他对近代中国的思想和社会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梁启超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的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就展现出卓越的智慧和学习能力。

他早年曾就读于湖南洋务学堂,并于1892年前往日本留学,进入东京外国语学校学习英文。

这段留学经历不仅让梁启超拓宽了视野,了解了西方的政治、哲学和文化,同时也让他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在社会、政治和教育方面的薄弱之处。

回国后,梁启超积极投身于中国的政治改革运动。

他首先加入了戊戌变法,成为变法派的一员,致力于推动中国的政治与社会制度的革新。

然而,由于清朝政府内外的种种阻力和限制,戊戌变法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

梁启超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他继续致力于中国的变革事业。

他提出了“君主立宪”和“政教合一”的思想,主张将西方法律制度引入中国,并希望通过教育改革和思想启蒙来推动社会的进步。

梁启超积极参与了维新运动,为中国近代史的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一位思想家,梁启超的贡献远不止于政治领域。

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以及对西方文明的吸纳与创新,使他的思想与观念与时俱进。

他通过自己的著述和演讲,向人们阐述了他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愿景和主张。

梁启超的著作丰富多样,其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是《中国之解放》,该书详细探讨了中国社会的弊端和改革的途径。

这部作品具有深远的影响,使梁启超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思想家之一。

除了著述,梁启超还积极从事社会活动。

他创建了教育机构,为培养优秀的人才做出了努力。

他还参与了政治团体和社会组织,致力于推动社会进步和解决社会问题。

梁启超追求真理和进步的精神,成为了一代人的楷模。

然而,梁启超并非毫无争议。

他的思想和主张在当时社会中遭受了很多质疑和争议。

有人认为他过于西化,背离了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也有人认为他的思想主张过于理想化,难以在现实中实施。

梁启超的名人故事

梁启超的名人故事

梁启超的名人故事梁(启超)先生学问是第一,道德人品是第一,他是名副其实的大师。

小编收集了关于梁启超的名人故事,欢迎阅读。

梁启超三拒红颜大师梁启超自小聪明,17岁参加乡试,成了举人。

当时主持乡试的考官、清末著名维新派人士李瑞棼,对梁启超的才华极为赏识,当即请人做媒,将堂妹李惠仙许配给他。

1898年6月,光绪皇帝下诏变法,参与维新变法的梁启超,由此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

然而,好景不长,百日变法失败,康有为、梁启超匆匆逃亡日本,李惠仙只得避居澳门。

第二年秋天,梁启超将家人接到了日本。

不久,28岁的梁启超应康有为之召,前去美国檀香山办理保皇事宜,在那里邂逅了美丽大方的何惠珍。

当时,梁启超在檀香山演讲,何惠珍为其担任翻译,两人配合默契,演讲活动盛况空前。

此时,何惠珍对才华横溢的梁启超暗生情愫,活动过后,向他表白了爱慕之情:“今生今世,我之心惟有先生……”“不行,我家中已经有妻子了。

”梁启超明确地拒绝了她。

初遭拒绝,何惠珍不仅没有气馁,反而为梁启超的忠贞感到快慰。

事后,为博取梁启超的好感,她动员父亲为康、梁保皇之事捐了一笔款,并托人设宴向梁启超交接捐款事宜。

席间,梁启超又一次见到何惠珍。

这次,何惠珍提出一个让梁启超心惊的要求:“我情愿下嫁梁先生做小。

”晚上,回到寓所的梁启超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他知道,何惠珍毕业于美国名牌大学,她作出这样的决定,其痴情实在令人感动。

他们在事业上,确实可以相互扶持,可是,他和妻子李惠仙这些年来一直相濡以沫,感情深厚,怎能让妻子伤心?为此,他异常苦闷。

于是,他连夜给身在日本的妻子写了一封信:“余归寓后,愈益思念惠珍,由敬重之心,生出爱恋之念来,几乎不能自持……不知惠仙闻此事将笑我乎,抑或恼我乎?”梁启超心想,妻子接信后,定会生出一些醋意来,大骂他一顿,这样,他发热的头脑也好冷静一下。

很快,妻子回信了。

梁启超打开信后,愣住了,妻子给他寄来了《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竟然乐意成全他的婚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启超的主要事迹介绍梁启超,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青年时期倡导变法维新,是戊戌变法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

下面是店铺跟大家分享的梁启超主要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梁启超人物简介1.公车上书梁启超第一次投身政治运动,是1895年参与“公车上书”。

甲午战争中国惨败,康有为联合3000举人上书请求变法,作为康最得力的弟子,梁启超积极参与了这桩震动中国的大事。

1895年春再次赴京会试,协助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举人联名请愿的“公车上书”。

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表现活跃,曾主北京《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和上海《时务报》笔政,又赴澳门筹办《知新报》。

他的许多政论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

公车上书第二年,黄遵宪在上海办《时务报》,梁启超任主笔,撰写了大量呼吁变法的文章。

两湖总督张之洞很欣赏《时务报》,说这是“中国创始第一种有益报纸”。

后来,张之洞邀请梁启超到武昌一游,打开中门迎接,甚至问下属“可否鸣炮”。

在当时,这是接待钦差大臣的礼节。

2.戊戌变法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在湖南宣传变法思想。

他在学堂中极力宣扬变法救亡的思想,还不时发表斥责专制、赞誉民权的言论,引起了旧势力的攻击。

光绪二十四年三月,协助康有为组织保国会。

四月二十三日(6月11日),光绪帝发布“明定国是”诏书,开始了“百日维新”。

五月十五日(7月3日),光绪帝召见梁启超,赏给六品衔,命他办理译书局事务。

梁参与了康有为策动袁世凯推翻慈禧太后的密谋,但被袁出卖。

光绪帝被慈禧太后幽禁。

八月初六日(9月21日),慈禧太后宣布再出“训政”,随即捕杀维新志士,变法失败。

梁启超在当日避入日本公使馆,次日化装到天津,东渡日本。

是年冬,梁启超曾代表康有为与兴中会领导人孙中山、陈少白等在东京商谈合作救国,梁十分赞成兴中会的革命主张,终因康有为的反对,合作未成。

十一月十一日(12月23日),梁在横滨创办《清议报》(旬刊),却仍鼓吹“斥后保皇”。

1898年,回京参加“百日维新”。

7月,受光绪帝召见,奉命进呈所著《变法通议》,赏六品衔,负责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事务。

光绪二十五年(1899)夏秋间,梁启超与孙中山往还甚密,一致主张革命排满,有孙、梁两派合作组党的计划,拟推孙为会长、梁为副会长。

梁遂草拟了《上南海先生书》,由梁启超、韩文举、欧榘甲、唐才常等康门弟子13人署名,略谓非行共和政体,不能挽救危局;劝康有为退休,由梁启超等继往开来。

康有为阅后大怒,勒令梁速离日本,往檀香山办理保皇会事务。

行前,孙中山写了一封信,介绍梁抵美后找孙的哥哥孙眉。

檀香山华侨久闻其名,所到之处无不热烈欢迎,踊跃捐助,共筹得“勤王”军费八九万元。

光绪二十六年(1900)七月,梁启超回国,准备就近指挥唐才常组织的“自立军”勤王起义,但刚抵上海,即闻唐才常等遇害,起义失败。

他在上海停留10日后,南下香港,与陈少白商谈合作,意见比较一致,随后,往新加坡会晤康有为。

康痛骂他竟背叛光绪帝,倾向革命,梁被迫跪下认罪。

3.逃亡海外同年9月,政变发生,梁启超逃亡日本,一度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有过接触。

在日期间,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鼓吹改良,反对革命。

同时也大量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

武昌起义爆发后,他企图使革命派与清政府妥协。

民国初年支持袁世凯,并承袁意,将民主党与共和党、统一党合并,改建进步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争夺政治权力。

1902年11月《新小说》创刊。

1913年,进步党“第一流人才内阁”成立,梁启超出任司法总长。

1915年底,袁世凯称帝之心日益暴露,梁启超反对袁氏称帝,与蔡锷策划武力反袁。

护国战争在云南爆发。

1916年,梁启超赴两广地区参加反袁斗争。

袁世凯死后,梁启超出任段祺瑞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兼盐务总署督办。

4.退出政坛1917年9月,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

11月,段内阁被迫下台,梁启超也随之辞职,从此退出政坛。

1918年底,梁启超赴欧,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

回国之后即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

1927年,离开清华研究院。

梁启超的学术成就1.赋税思想梁启超是戊戌变法领导人之一,我国19、20世纪之交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著名宣传鼓动家。

他主张赋税的征收必须以便民为原则,实行轻税、平税政策,而反对与民争利的“固民所急而税”的传统观点。

指出“西人于民生日用必要之物,必豁免其税以便民。

中国则乘民之急而重征之,如盐政之类是也。

亦有西人良法美意,为便民而起,而中国视为助帑之计,行之而骚扰滋甚者,如今之邮政之类是也。

”他提出应仿效英国实行平税政策,便民利民而后求富强。

这是一种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财政税收放在其基础之上的观点,对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梁启超认为公债也是一种赋税,所不同的是“租税直接以赋之于现在,而公债则间接及赋之于将来”,“不过将吾辈今日应负之义务,而析一部分以遗诸子孙云尔”。

但他承认公债对经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租税尽其力于一时,公债将纤其力于多次”,因此他认为公债虽然增加了后代的负担,但也有利于后代。

2.目录学贡献1918年与张君劢至欧洲游历,各处讲学。

一生于目录学贡献卓越,代表著作有《西学书目表》在分类、著录上有创新,类分学、政、教,实有“西学”、“政学”两类,这个分类体系,突破了被订为“永制”的四部分类体系,为近代西方图书分类法的输入和我国新分类法的产生开辟了道路。

该目著录西学书籍400种,西政书籍168种,1896年成书。

其他目录学著作有《西书提要》、《东籍月旦》、《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读书分月课程》、《东原著书纂校书目考》、《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佛经目录在中国目录学之位置》、《汉书艺文志渚子略考释》等10余种。

为学无所不窥,对图书馆学有独到见识。

他认为应建设“中国的图书馆学”,以现代西方的图书馆学理论施之于中国传统目录学的改造,即是目录学的科学化。

积极倡导图书馆事业,1922年,发起建立“松坡图书馆”,出任馆长。

1925年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任董事部部长,并发表《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会演说辞》,提出了他对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方向的见解。

后任京师图书馆馆长、北京图书馆馆长。

欲编纂《中国图书大辞典》,相当于中国图书古今总志,“作古今典册总汇之簿录”,惜未完成而逝。

其藏书颇丰,“海棠书屋”、“饮冰室”有书44470余册,2830余种,还有未刊稿本、私人信札、笔记等。

梁廷灿等人编有《饮冰室藏书目初编》,著录古籍13000余种。

1929年全部移交给北京图书馆。

北京图书馆特辟“梁启超纪念室”以志纪念。

对梁启超的人物评价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亦应感动。

从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矣。

——黄遵宪文体的改革,是梁启超最伟大的功绩,杂以俚语的新文体(报章体),才使得国民阅读的程度一日千里。

——吴其昌郭湛波在《近三十年中国思想史》里设立专章分析梁启超的思想,认为其新民说的主旨是要建设新道德—公德,“公德之标准,在利群,要有国家思想、权利思想;人民要自由、自治;要有进取冒险的精神,中国数千年不进步之原因,在一切障碍未铲除,所以要破坏。

并且人民要有自尊心、合群的思想及毅力。

”他并指出,梁启超的这种思想,“实代表西洋资本社会的思想,与数千年宗法封建思想一大的洗刷。

”(《近三十年中国思想史》北平大北书局1935年版,第50页) 在对梁启超的总体评价上,作者认为:“梁氏在中国思想史上的贡献,不如在学术史贡献之大,在思想史上的贡献,创设不如康有为,破坏不如谭嗣同,而其思想多来自康、谭二氏,故其思想不深刻,不一贯,随时转移,前后矛盾,然其影响甚大,则因其文笔生动,宣传力大。

” ——郭湛波梁启超一生有点像虎头蛇尾。

他最辉煌的时期是办《时务报》和《清议报》的几年。

那时他同康有为力主维新变法。

他写的《变法通议》在《时务报》上连载,立论锋利,条理分明,感情奔放,痛快淋漓。

加上他的文章一反骈体、桐城、八股之弊,清新平易,传诵一时。

他是当时最有号召力的政论家。

——毛泽东平心而论,梁任公地位在当时确实不失为一个革命家的代表。

他是生在中国的封建制度被资本主义冲破了的时候,他负戴着时代的使命,标榜自由思想而与封建的残垒作战。

在他那新兴气锐的言论之前,差不多所有的旧思想、旧风气都好像狂风中的败叶,完全失掉了它的精彩。

二十年前的青少年——换句话说,就是当时有产阶级的子弟——无论是赞成或反对,可以说没有一个没有受过他的思想或文字的洗礼的。

他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有力的代言者,他的功绩实不在章太炎辈之下。

——郭沫若“综其一生,悉于国耻世变中度过,蒿目忧心,不能自已。

故自少壮以迄于病死,始终以救国新民之责自任。

享年虽仅五十有七,而其生活则云变波折,与清末民初之时局相响应。

梁启超以“善变”闻名于世。

从戊戌年的变法开始,到庚子勤王,再到创办《新民丛报》,宣传“新民”思想,为开启民智鼓与呼。

辛亥革命后,他回国参与政治,两次讨伐复辟,再造共和。

他继承了晚清思想中儒家经世致用的传统,并将这一传统转变成新的人格和社会理想,在不断的“变”里,其宗旨和目的始终不变,“其方法虽变,然其所以爱国者未尝变也”。

——萧公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