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梁启超的社会启蒙思想
梁启超与中国思想启蒙运动讲稿
梁启超与中国思想启蒙运动一、生平、著述简介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中国近现代杰出思想家、改革家,著名学术大师。
他的书斋及藏书室取名“饮冰室”,“饮冰”始见于《庄子·人间世》中“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欤”。
后南朝宋人鲍照在《谢永安令解禁止启》中说“饮冰肃事,怀火毕命”,表达了受命从政、为国忧心的惶恐心态。
梁取此二字,则寓意对国家社稷忧虑焦灼之情。
梁的主要著作《饮冰室文集》是梁启超之侄梁建灿于1926年编就刊行,另有《饮冰室合集》是在梁启超1929年离世后,由其侄交林志钧汇编后于1936年交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的,共分为文集、专集两大部分:文集45卷,专集104卷,收入长篇论著104种,如《戊戌政变记》、《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等,总计1000余万字。
梁启超自幼在家中接受传统教育,1889年中举。
1890年赴京会试,不中。
回粤路经上海,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的《瀛环志略》和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
同年结识康有为,投其门下。
1891年就读于万木草堂,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被人合称“康梁”。
以下我们主要从思想启蒙的角度,去谈论梁启超的作为。
二、为变法而主张启蒙人要告别无知都离不开启蒙。
一般意义上的启蒙是指开化和开发人的智力,比如对儿童或初学者进行教育,使之得到某些方面的入门知识或技能等,因此可以说,启蒙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步伐。
但18世纪以来,启蒙有了它特定的含义。
康德不愧是人类思想进入现代的标志性人物之一,他在回答什么是启蒙时这么说:“启蒙就是人从他自己造成的未成年状态中走出。
未成年状态就是没有他人的指导就不能使用自己的知性”;“启蒙就是把人们从黑暗的中世纪解放出来”。
对于中国来说,这种特定含义上的启蒙则比西方国家迟了一个多世纪。
从1840年起,西方列强的炮火轰开了闭关自守的中国的国门,沉重的内忧外患使一批先觉的知识分子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
对梁启超的评价
梁启超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影响巨大的人物,但对他的评价却褒贬不一。
过去很多人批判他是保皇派和反革命直到近几十年才对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给予正确的评价。
我对梁启超先生的评价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奇才,并归纳了他对近现代中国的十四大贡献。
一、梁启超是中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梁启超先生最早将西方的民权,民主自由思想系统地介绍到中国。
促使了国人的觉醒,使国人产生了近代化意识。
以戊戌变法为界,中国思想此前是封建正统思想,此后是启蒙思想兴起。
他将民权思想引进实务学堂,培养新式人才,开创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新阶段。
他的启蒙思想还影响到其他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具有国际意义。
二、梁启超先生坚决不妥协地反封建专制,倡导民主宪政,开创了中国政治民主化,思想自由化和法律制度化的新时代。
三、梁启超是中国杰出的宣传家梁启超先生把报刊作为宣传思想的阵地,先后创办了《中外纪闻》、《实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国闻报》、《大中华》、《申报》等有重大影响的报刊。
他的文章反映了当时最科学的思想,广受知识分子的欢迎,影响广泛。
他将西方的哲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财政学和法学等当时先进的学科和学说介绍到中国。
四、梁启超是世界史上罕见的社会活动家和杰出的政治家梁启超先生是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主将,君主立宪的倡导推动者,革命共和的大力鼓吹者和立宪派领袖。
辛亥革命后任进步党党魁,熊希龄主阁时任司法总长兼财政总长。
袁世凯称帝,他愤然拒绝重金收买,发表著名文章《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公开讨袁,与蔡锷等组织护国运动。
一战后任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会外顾问,极力主张力争国权。
他事先探听到日本欲接管山东这一帝国主义图谋,及时将消息传回国内并在报纸上发表,引发了标志中国民主革命转入新阶段的五四运动。
五、梁启超是坚决反帝的旗手梁启超组织领导了公车上书反对签定《马关条约》。
发表文章《瓜分危言》揭露帝国主义欲瓜分中国的野心。
坚决地反对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高考备考作文素材之梁启超:启蒙民智,超卓人生
高考备考作文素材之梁启超:启蒙民智,超卓人生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饮冰室主人等。
广东新会人。
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学术大师,有中国近代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匠之称。
梁启超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十一岁中秀才,十六岁中举人,二十二岁公车上书,二十四岁参与戊戌变法,三十岁成为报界巨子,辛亥革命时在政坛叱咤风云,“五四”之后又投身教育,著书立说,成为国学大师……他一生置身于风云变幻的政治海洋,却始终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忧国爱国,与时俱进。
他真正达到了儒家所述的人生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几乎堪称完人。
年少得志1873年2月23日,梁启超出生于广东省新会县茶坑乡一个半耕半读的家庭。
祖父和父亲都无缘于科举进士,梁家的希望便都寄托于他。
“汝自视乃如常儿乎?"祖父梁维清从梁启超只有两岁的时候,便开始这样训斥他。
梁启超也当真是神童,六岁便读完"四书五经”,九岁能写千字文章,吟诗作对的本领更是令人惊叹。
1884年,梁启超赴广州应考,中秀才,时年十一岁,“童子秀才”由此得名。
1885年,梁启超进入名噪一时的广州学海堂读书深造。
学海堂和菊坡精舍、粤华书院、粤秀书院、广雅书院一起,号称广东五大书院。
五年苦读,梁启超“四季大考皆第一"。
1889年,十六岁的梁启超在广州参加乡试,中第八名举人,被誉为“岭南奇才”。
正考官李端棻非常欣赏梁启超的才华、见识及胆略,将堂妹李蕙仙许配给他。
一夜之间,梁启超既获功名,又得爱妻,这意味着梁启超将官运亨通,前程似锦,但他后来却选择了一条与传统功名利禄背道而驰的人生道路。
拜入康门在梁启超人生道路的选择上,康有为是一位关键人物1890年,十七岁的梁启超在同学陈干秋的引荐下拜会了三十三岁的广东南海人康有为。
初次见面两人竟从早上八点聊到晚上七点。
此前梁启超接受的是传统教育,康有为给他打开了一扇西学的大门,立宪、维新、变法,这是一条全新的道路。
清末民初时期的社会变革与思想启蒙
清末民初时期的社会变革与思想启蒙清末民初时期,中国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变革与思想启蒙。
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受到外来势力的压迫和侵略,帝国主义列强以不平等条约剥夺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使中国陷入深重的危机之中。
同时,传统的封建制度逐渐暴露出弊端,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加剧,人民群众的苦难难以言表。
在这个背景下,一些先进的思想家开始呼唤变革,致力于推动社会的进步与民族的崛起。
首先,思想启蒙在这一时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伟大的思想家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了一系列社会批判与思想启蒙的文章,呼吁革新传统观念,推动维新变法。
他提出了“民族精神解放”、“博爱主义”等概念,主张通过科学与民主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国家的崛起。
他的思想影响了一代青年,培养了一批积极参与社会变革的知识分子。
其次,社会变革在这一时期逐渐加剧。
清朝的统治日益腐败,政府的无能使得民众的痛苦更加深重。
在层出不穷的农民起义中,人民群众表达了对现状的不满与抗议。
其中,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以及刘铭传领导的捻军起义等,对传统封建制度提出了有力的挑战。
这些起义虽然在最终失败,但他们对社会变革的呼喊无疑是中国社会前进的重要标志。
另外,西方思想的传入为中国的变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近代西方科学与文明的发展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开明的国君如同治皇帝在位期间,通过派遣留学生参观欧洲,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与先进制度,为中国的变革提供了一些建设性的思考与行动方向。
例如,自然科学的发展对中国的传统观念进行了颠覆,推动了现代科学观念的形成,为中国的科技进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在这一时期推动社会变革的力量并不仅限于上述几个方面。
群众的觉醒、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的解放、女权意识的觉醒等等都为中国的社会变革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与可能。
总而言之,清末民初时期的社会变革与思想启蒙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历史阶段。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正面临着外敌侵略与传统制度的困扰,一批先进的思想家积极呼唤变革,社会阶层矛盾日益加剧,人民群众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权益,西方思想的传入进一步激发了中国人民对自主权力和科学知识的渴望。
梁启超的社会启蒙思想
关于权利和义务
• “人人生而有应得之权利,即人人生而有应
尽之义务”
• 他强调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着眼于爱国主
义以及维护国家主权独立等一系列问题上 的
关于自由与服从
• 梁启超是把自由作为“精神界之生命” 来 看待的,而把服从则是作为自由的对应概 念来理解的,把它看作是对为大众所认可 的法律及社会规范的遵从 • 自由是有限度的,即“人人自由,而以不 侵入之自由为界。”
三、“鼓民力”的启蒙思想
1.批判传统忍让思想,提倡尚武精神梁启超 强调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尚武强健的人民, 没有强大的武力做为后盾,那么国家就难 以自立于竞争的世界之上 2.废除封建陋习,强健人民体魄梁启超认为 中国种种封建陋习是造成“东亚病夫”之 国的重要原因。 3.主张劝民以业,藏富于民富民思想是梁启 超鼓民力启蒙思想中的另一重要内容。
关于公德与私德
• “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
者谓之公德” 。 • 无私德则不能立,无公德则不能团 。 • “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
关于利己与爱他
• 利己是人类自立、进步与繁荣的前提
• 利己与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 “利己”必须以“利群”“爱他”为前提
关于独立与合群
• 抛弃自己的独立而“媚于世”绝对地服从群,那 么就等于抹杀了个体的独立,这种合群即为“独 立之贼”;而惟我独尊,不顾及群的利益,那么 就等于否定了群的存在,这种独立又为“合群之 贼”。 • 独立就是要开风气之先,破除“非古人之法言不 敢道,非古人之法行不敢行”和“我欲行之,惜 无同我而助我者,行之无益” 的奴隶根性,抱有 “自拨于旧日风气之中,任天下所不能任,为天 下所不敢为” 的奋斗精神,由此才可以成就大业。
总结
•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直接借用了西方18世纪启蒙思 想作为对内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对外争取国家民 族独立的理论武器。近代启蒙的这种双重任务, 在梁启超的启蒙思想中获得了最集中的体现—— 他所从事的社会启蒙工作就是要通过他的思想启 蒙活动,把传统中国人塑造成为近代“新民”, 使之成为建设近代民族国家的主体力量和社会基 础,最终实现建设近代新国家的理想。他对启蒙 事业的执着追求,及其理论建构使他在戊戌新文 化运动中占据着最为显赫的地位,成为中国近代 启蒙运动的思想先驱者之一。
高考备考作文素材之梁启超:启蒙民智,超卓人生
高考备考作文素材之梁启超:启蒙民智,超卓人生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饮冰室主人等。
广东新会人。
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学术大师,有中国近代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匠之称。
梁启超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十一岁中秀才,十六岁中举人,二十二岁公车上书,二十四岁参与戊戌变法,三十岁成为报界巨子,辛亥革命时在政坛叱咤风云,“五四”之后又投身教育,著书立说,成为国学大师……他一生置身于风云变幻的政治海洋,却始终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忧国爱国,与时俱进。
他真正达到了儒家所述的人生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几乎堪称完人。
年少得志1873年2月23日,梁启超出生于广东省新会县茶坑乡一个半耕半读的家庭。
祖父和父亲都无缘于科举进士,梁家的希望便都寄托于他。
“汝自视乃如常儿乎?"祖父梁维清从梁启超只有两岁的时候,便开始这样训斥他。
梁启超也当真是神童,六岁便读完"四书五经”,九岁能写千字文章,吟诗作对的本领更是令人惊叹。
1884年,梁启超赴广州应考,中秀才,时年十一岁,“童子秀才”由此得名。
1885年,梁启超进入名噪一时的广州学海堂读书深造。
学海堂和菊坡精舍、粤华书院、粤秀书院、广雅书院一起,号称广东五大书院。
五年苦读,梁启超“四季大考皆第一"。
1889年,十六岁的梁启超在广州参加乡试,中第八名举人,被誉为“岭南奇才”。
正考官李端棻非常欣赏梁启超的才华、见识及胆略,将堂妹李蕙仙许配给他。
一夜之间,梁启超既获功名,又得爱妻,这意味着梁启超将官运亨通,前程似锦,但他后来却选择了一条与传统功名利禄背道而驰的人生道路。
拜入康门在梁启超人生道路的选择上,康有为是一位关键人物1890年,十七岁的梁启超在同学陈干秋的引荐下拜会了三十三岁的广东南海人康有为。
初次见面两人竟从早上八点聊到晚上七点。
此前梁启超接受的是传统教育,康有为给他打开了一扇西学的大门,立宪、维新、变法,这是一条全新的道路。
梁启超
“启蒙”旗帜下的文学审美——论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文学变革的价值取向摘要:本文以梁启超为切入点,对中国近代文学变革“启蒙”与“审美”价值取向的矛盾性进行再解读,并对近代“启蒙”时代浪潮下,文学审美的步履维艰的实况进行再思考,从而对梁启超个人的文学思想有个更深刻的了解。
关键词: 梁启超文学变革启蒙审美文学史上,一般把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时期的文学称之为中国近代文学。
中国近代文学处于中国古代文学向现代文学的变革、转型的过程之中,具有十分复杂的特性。
引人注目的是,在“启蒙”旗帜下,近代文学一方面要求文学形式适合于普通国民的认读,使其“白话化”;另一方面,承担“启蒙”任务的“政治文学”急速“俗化”,“茶余酒后之消遣”的鸳鸯蝴蝶派文学所替代,天下救亡意识演变为市场意识,导向革命的初衷也后来导向了现代性的生活消费,文学在“启蒙”与审美”之间左右为难、进退失据。
一、文学变革下的致力探索自严复以进化论来启动近代民族主义的变革之后,天演进化之理、“变”的哲学观点,不仅在政治思想上使近代民族主义冲破了传统的封闭和制约,而且在文学思想上,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思维模式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
于是,来源于西方进化论、以“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为内容的“启蒙”思想,导致了近代文学“觉醒”、“蜕变”、“开放”的总体特征的形成。
梁启超是较早接受和传播西方进化论的中国知识分子之一。
“誓起民权移旧俗,更研哲理牖新知”,他把西方进化论精神灌注和贯彻到中国文学发展之中。
梁启超首先强调的是转变文学观念,他曾把西方进化论思想具体运用到研究清代学术中。
梁启超从历史进化的理论中深刻地感受到,传统的旧文学在民族危难之际,已暴露出其陈旧颓弱的弊端,已无法适应这种社会环境。
于是,梁启超大胆打破了守旧和封闭的旧文学观念,建立起进步和开放的新文学观念:文学应以“新民”为目的,要服务于现实需要。
作为以维新救国为价值取向的代表人物,梁启超把文学归到其政治的功利目的中,把文学作为维新事业的一部分,并以此来界定文学的社会属性,规约和肯定文学的社会地位、实用价值和鼓动作用。
小论梁启超
小论梁启超摘要:在中国近代史中,梁启超可以称的上是一个鼎鼎有名的人。
他在文学上建树颇丰,并且大力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家。
梁启超突破了洋务教育人才观的思想局限,提出了培养具有近代政治意识和道德品质“新国民”的教育目标。
他在政治思想上坚决反对极端主义和促进自由主义的改良。
本文将探讨一下梁启超的教育及思想启蒙方面。
关键词:梁启超思想启蒙家教育家一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中国近代历史中,从社会的底层人民到士人精英大都有一种茫然不知所适的感觉,一方面封建保守文化在骨子里面根深蒂固,心中依然有那“开化最早,道德第一”的文化优越感,另一方面内忧外患的国家现状却又明白无误的告诉人们,传统的中国文化已不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新闻报刊作为一种思想文化传播的有力工具之一,梁启超对中国近代国民的思想启蒙上作出过非常大的贡献,他是中国近代新闻史上重要人物,对中国早期报刊政论文有巨大贡献。
从事报刊活动27年,一生创办领导报刊17种,被誉为“言论界之骄子”,创时务文体,中国早期新闻学者戈公振在《新闻学撮要》中评价:“我国报馆之崛起,一切思想的发达,皆由先生启其端”。
梁认为报刊的功能是:“去塞求通”,其两大天职是“监督政府”、“向导国民”。
这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发展有过巨大的贡献,体现在:一,向读者进行了思想启蒙教育。
维新报刊以相当多的篇幅介绍西学和西方情况,热情宣扬新文化,使广大知识分子的头脑为之一震,思想得到解放。
二,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在社会上造成了巨大的舆论影响,获得了一大部分具有爱国思想的仁人志士的支援和支持,在对国民思想启蒙上起到了很大帮助。
就当时报刊文化来说也是意义重大的,他冲破了封建统治者的言禁;开了政治家办报的先河,办报过程中创造了报刊新文体,推动了政论写作的发展。
同时针对当时的国民教育现状,他提出了教育救国、教育兴国的主张。
他多次指出:“夫教育为立国之根本”,“今日为中国前途计,莫亟于教育。
走进梁启超
走进梁启超摘要中国近代史上,梁启超是一个异常响亮的名字。
他集政治家、学者、作家于一身,以激情澎湃,大开风气的文章,为转折时期的中国思想界带来了一股不可抵挡的洪流。
最早将西方的民权,民主自由思想系统地介绍到中国,促使了国人的觉醒,使国人产生了近代化意识。
以戊戌变法为界,中国思想此前是封建正统思想,此后是启蒙思想兴起。
他将民权思想引进实务学堂,培养新式人才,开创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新阶段。
他的启蒙思想还影响到其他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具有国际意义。
梁启超先生坚决不妥协地反封建专制,倡导民主宪政,开创了中国政治民主化,思想自由化和法律制度化的新时代。
他是中国杰出的宣传家是梁启超是世界史上罕见的社会活动家和杰出的政治家。
关键词:梁启超、改革、生平、故居、新文化、历史贡献目录摘要关键词人物简介生平履历梁启超故居——饮冰室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总结参考文献人物简介梁启超先生(1873年~1929年),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人举人,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三十自述》),17岁中举。
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宣传家。
戊戌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
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
他是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
从戊戌变法前一两年开始,梁启超与夏曾佑,谭嗣同等便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并试作新诗,但此时的新诗只不过是“挦扯新名词以表自异”的作品。
辛亥革命前,他在与革命派的论战中发明了一种新文体,介乎于古文和白话文之间,使得士子们和普通百姓都乐于接受。
同时,梁启超还是中国第一个在文章中用到“中华名族”一词的人,他还从日文汉字中吸收了很多新词,像现在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政治,经济,科技,组织,干部”等等很多词汇,皆始于梁启超先生。
启蒙与反思:梁启超思想中的现代性意蕴
En i h e m e t a d Re e to f t e M o e n t l tn g n n f c i n o h l d r iy
M e nn f I NG ・h oST o g t a igo A L Qi a ’ h u hs c
CHEN en W
Ke r s LA G Q—h o o ent; ni tn e t i c le ywod : I N i a ;m dri e l he m n ;d u i c y g i f ts
关 于 现 代 性 的 讨 论 ,是 近 十 年 来 中 国思 想
一
史 研 究 中 的热 门话 题 。 对 于 中 国 社 会 而 言 ,现
t i k a o ts me p o l ms,i cud n h ea in h p b t e r d t n a d mo e iy,rfe t n n hn b u o rbe n l i g t e r l t s i ewe n ta ii n d r t o o n e ci s o l o
、
梁 启超 思想 中的现代 性启 蒙
代 性 是一 个 艰 难 探 索 的过 程 ,从 晚 清 的康 有 为 、
梁 启 超 、严 复 、章 太 炎 开 始 ,这 些 知 识 分 子 所 做 的 工 作 都 是 一 种 现 代 性 的 探 索 。而 现 代 性 的
梁启 超 是 中 国近代 史 上 著 名 的维 新 立 宪派 领
( e a m n f do g a adPli l ec i , y U i r t,Wui a 5 3 0 hn ) D pr e t el i l n ot a T ahn Wui nv sy t oI oc ic g ei y hn3 40 ,C ia s
梁启超及其思想
生平经历
• • • • • • • • • • • • • • • • • 1873年2月23日出生 两三岁,母亲教识字。 四五岁,祖父教《四子书》、《诗经》。 六岁,和父亲学习中略史和《五经》。 十二岁,秀才。 1887年,在广州学海堂学习。 1889,十七岁中举人。 1890年,在上海接触西学,秋季拜师康有为(长兴学舍-万木草堂)。 1895年5月参加公车上书,步入政坛。 1895到1898发起并领导维新运动,主要以办报为变法维新运动手 1898年戊戌政变,逃亡日本,继续办报。 1912年回国,后组织进步党,对抗国民党。 1915年撰文反对复辟帝制。 1917年结束政治生涯。 1918年游历欧洲,。 1920年回国任教。 1929年病逝。
个人评价梁启超
我认为梁启超思想的转变是由于他个人经历,和当时中国的经济 状况关系不大。梁启超受西学影响主张君主立宪。戊戌变法失败后流 亡国外,考察了欧美尤其是美国的民主制度,转而拥护民主共和。当 他注意到西方社会的弊端后,认为民主共和弊端横生,还是君主制好, 于是同革命派展开论战,主张实行开明君主专制。 但是无论如何,梁启超不但是在政治、经济、哲学、史学、教育、 新闻等方面都颇有建树的学者,更是一位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的思想家, 他的全部政治活动都是以救亡图存为目的而展开的。
梁启超主要主张
明确提出中国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 度和文化教育制度.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反对封建专制、兴民权、设议院、提倡新学、变法图存的主张. 他主张赋税的征收必须以便民为原则,实行轻税、平税政策,而反 对与民争利的“固民所急而税”的传统观点. 梁启超不仅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改革家,同时也是新闻史上重要 人物,对中国早期报刊政论文有巨大贡献.从事报刊活动27年,一生创办 领导报刊17种,被誉为“言论界之骄子”,创时务文体.
梁启超读后感
梁启超读后感引言概述:梁启超,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学者和思想家,他的著作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阅读梁启超的作品后,我深受启发,对他的思想和观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本文将从五个部分来阐述我对梁启超的读后感。
一、梁启超的思想观点1.1 梁启超的思想观点的基础梁启超的思想观点深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他倡导科学、民主和自由的理念,主张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现代化。
他的思想基础包括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和吸收,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反思。
1.2 梁启超的政治观点梁启超主张民主政治,他认为政治权力应该来自于人民,政府应该为人民服务。
他提出了“立宪政治”的理念,主张建立一个法治国家,实现政治权力的制衡和人民的参与。
1.3 梁启超的教育观点梁启超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他认为教育是培养人才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他主张改革教育体制,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二、梁启超的社会改革思路2.1 梁启超对社会改革的认识梁启超深刻认识到中国社会的落后和不平等现象,他主张通过改革来推动社会进步。
他提出了“变法”和“新政”的思路,主张改革政治体制、经济制度和社会结构,以实现社会公平和国家富强。
2.2 梁启超的经济改革观点梁启超主张发展现代工业和农业,推动经济的现代化。
他认为经济改革应该注重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市场开放,以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2.3 梁启超的社会改革观点梁启超认为社会改革不仅仅是政治和经济的改革,还包括社会文化的变革。
他主张推动社会风气的改善,提倡道德教育和公民意识的培养,以建设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
三、梁启超的国家观和民族观3.1 梁启超的国家观梁启超认为国家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主体,应该追求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
他主张国家应该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以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尊严。
3.2 梁启超的民族观梁启超强调民族的团结和民族自豪感的培养。
他认为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主张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对梁启超的民族观评价
对梁启超的民族观评价梁启超(1873-1929)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在晚清和民初时期,积极参与社会变革、思想启蒙和国家建设。
梁启超的民族观主要表现在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对国家强大的追求,以及对西方文明的学习和借鉴。
以下是对梁启超民族观的一些评价:1.倡导变革和思想启蒙: 梁启超认为中国面临的困境主要是由于封建制度的弊端和文化的滞后。
他提倡变革,主张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反思,以启蒙的方式推动社会和思想的进步。
这种思想在当时被认为是具有前瞻性和建设性的。
2.民族自强: 梁启超强调中国要实现国家富强,必须进行自我振兴,强调了民族自强的理念。
他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吸收西方先进科技和文化,以提高中国的国力。
这一思想在后来的时期对中国现代化的探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对西方文明的学习: 梁启超鼓励中国人学习西方文明,并提出了一系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性见解。
他认为,只有通过吸收西方的先进文明,中国才能在世界上立足。
这种开放的思想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被认为是开创性的。
4.多元文化的认同: 梁启超对多元文化的认同较为突出,他不仅关注中华文化传统,也积极学习借鉴西方文明。
他提倡文化的多元共存,认为中国应当吸收外来文明的精华,以推动自身的发展。
5.思想影响: 梁启超的思想对中国近现代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一些观点被认为是当时一些先进思想的代表,同时也受到一些争议。
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发展史上,梁启超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之一。
总体而言,梁启超的民族观在当时的背景下被认为是积极的,因为他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观点,致力于推动中国的变革和现代化。
然而,他的思想也受到了一些批评,特别是在后来的历史时期,有人认为他在一些问题上的观点并非完全正确或可行。
梁启超的思想变迁
步
• 不变: ・保有真诚旳为国家着想旳品质,对祖国充斥希望。 ・有学识,善于吸收新思想,善于以文字为工具启发民智,传播 思想。
• 变:在不断探索中变化自己对中国前途命运旳看法和救亡图存旳 主张,以适应混乱旳形势
梁启超给我们呈现旳是一种敢于发声,有主张,不随声附和旳当代 人格,这也是他接受许多新思想旳体现,向人们展示了文章和思想 旳力量,这也为后来他在学术上旳成就提供了新旳启发。
改为另一种方式报效国家 • 不变:想要保有中华名族旳优异文化,不能全盘西化,但要坚定向
前
流亡日本,打开新世界旳大门
• 体现:与康有为旳信,与孙中山等旳组党计划 • 思想:从保皇转向革命 ,教不必保,也不可保 • 变:保皇派旳思想开始动摇,学习了西方旳民主思想,初步建立
了近代民权观,内心埋下革命旳种子。 • 不变:保有对师傅康有为旳敬畏和想要走出去开眼界长见识旳愿
• 体现:回国组建进步党,希望能在既有情况趋于稳定 • 思想:国权主义,反对国民党旳民权主义,以为民智未开,民权
只是空想,应该牺牲民权,服从国权,赞成袁旳专制主义。 • 本心上无变,但矛盾重重
袁世凯复辟,梁启超愤起反袁
• 体现:联合蔡锷将军,云南起义 • 思想:《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 变:国家大局旳变革需要国民运动,不是靠精英阶层旳掌控 • 不变:思想意识形态中旳进化思想,社会只能向前发展,不能退
梁启超思想旳“变”与“不变
梁启超思想和政治立场旳变化历程
从师康有为,主张:尊孔保教,中体西用,西学中源 痛走扶桑,接触孙中山和西方旳政治思想 美洲之行,觉共和之弊端,重回保守 立宪失败,回国参政,主张共和 袁世凯称帝,梁启超愤起对抗
从师康有为,坚定旳改良派
• 体现:参加公车上书,传播改良思想,维新变法 • 思想:尊孔保教,中体西用,西学中源 • 变:摒弃了老式旳知识分子一心想要经过努力进入仕途为官旳思想,
梁启超心得体会感悟(3篇)
第1篇一、爱国情怀梁启超的一生充满了对国家的忧虑和热爱。
他深感民族危亡之重,认为国家的繁荣昌盛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
在他的著作中,多次强调“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
他关心国家大事,积极投身于政治运动,为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而努力奋斗。
梁启超的爱国情怀,使我深刻认识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振兴,离不开每一个公民的共同努力。
二、独立思考梁启超具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敢于质疑权威,勇于创新。
在他的著作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他对传统观念的批判,对西方文明的借鉴。
他认为,要振兴国家,必须摒弃陈旧的思想观念,敢于创新。
这种独立思考的精神,使我明白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勇于面对问题,敢于质疑,善于创新,才能不断进步。
三、教育救国梁启超认为,教育是国家振兴的关键。
他主张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在他的努力下,中国近代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梁启超的教育思想,使我认识到,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我们要重视教育,关注人才培养,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四、文化自信梁启超具有强烈的文化自信,他认为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精神。
在他看来,中华民族要振兴,必须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这种文化自信,使我明白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五、人格魅力梁启超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他为人正直,关心民生,勇于担当。
在他的领导下,许多有志之士团结一心,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梁启超的人格魅力,使我认识到,一个领导者要有高尚的人格,关心民生,勇于担当,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六、勤奋好学梁启超具有勤奋好学的精神,他一生勤奋学习,涉猎广泛。
在他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领域的深入研究。
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使我明白了,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必须勤奋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总之,梁启超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爱国情怀、独立思考、教育救国、文化自信、人格魅力和勤奋好学,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天下与世界清末士人关于人类社会认知的转变——侧重梁启超的观念
梁启超关于人类社会认知的转 变观念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启示
梁启超的观念对现代社会的意 义与价值
梁启超关于人类社会认知的转念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思考
YOUR LOGO
THANK YOU
汇报人:abc 汇报时间:20X-XX-XX
进步和发展。
梁启超关于人类社会认知的转变
从天下观念到世界观念的转变
天下观念:以中国为中心,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和典范 世界观念:意识到世界的多样性,尊重各国文化和价值观,强调国际合作与交流 转变原因: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批判,以及中国社会的变革与发展 转变意义: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促进不同文化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的影响。
传统文化的根基: 梁启超虽然接受 了西方的思想, 但他也深受中国 传统文化的影响, 这使得他的世界 观念具有独特的
中国特色。
民族危机意识: 清朝末期的民族 危机意识对梁启 超的世界观念产 生了重要影响, 他认识到中国需 要改革和进步才 能在世界舞台上
立足。
社会责任感:梁 启超具有强烈的 社会责任感,他 通过自己的世界 观念来思考如何 推动中国社会的
梁启超的个人经历和思想转 变
传统天下观念及其影响
传统天下观念的内涵
传统天下观念认为天下的范围是以中原为中心,其他地区为边缘。
传统天下观念强调的是君主的权威和统治,认为君主是天下万民之主。
传统天下观念认为天下的治理方式是依靠礼乐制度,强调的是道德教化和礼制规范。 传统天下观念认为天下的秩序是依靠封建制度来维护的,各个地区、民族之间存在着等 级和尊卑的差异。
传统天下观念对人类社会认知的影响
传统天下观念的核心思想
传统天下观念对政治、经济、 文化的影响
论梁启超文学启蒙思想的发展期(1899年-1901年)
10 年 4 , 90 月 在给其师康有为的信 中, 阐述 了 自己对于 他
民主 自由的理解。他指出 , 自由乃是 “ 天地 之公 理 。 自由本身 ”
而这正表达 了他对 传统诗 歌 陋 习的不满 , 欲对 其进行 革 新, 为此 , 他对“ 界革命 ” 诗 进行 了反 省 和前瞻 , 为作 诗 “ 认 不
识 。在 10 ” 90年唐 才常汉 口起义 以前 , 因配合 武 装勤 王 , 讨论
实际 政治 , 抨击慈禧专权 的文章较多 。汉 口起义 失败后 , 梁感 到短时间 内已无力展开实际的政治运动 , 乃改变 风格 , 转而 以
种集体创作 的趋 向。19 年底 , 89 梁在去夏威夷的途中 , 了 总结 “ 诗” 新 创作的教训 , 式提出了“ 并正 诗界革命 ” 口号 : 的 余虽 不能诗 , 尝好论诗 , 然 以为诗之境 界 , 被千余 年来鹦
作, 思想剧变 。逐渐抛弃 了戊 戌时期 所深信 的 “ 公羊 三世 ” 说 和“ 孔子改制 ” , 说 接受并 系统阐述 了西方一 整套社 会政 治学 说, 伦理观念 和学术思想 。
布 , 朗然后 可。……惟将 竭力输入欧洲 之精神思想 , 玛赛 以供
来者之资料可乎 ?要之 , 支那 非有诗界革命 , 则诗运殆尽 。
鹉名士 占尽矣 。虽 有佳 章 佳旬 , 一读 之 , 似在 某 集 中 曾相 见 者, 是最可恨也 , 故今 日不作诗 而已 , 若作诗 , 必为诗界 之哥伦
介 绍西学为主 , 民智 。在举 办《 启迪 清议报》 间 , 期 他广泛 的涉 猎 了 日本人翻译的西方启 蒙思 想家卢 梭 、 孟德 斯鸠 等人 的著
中国民智未开, 导致变法失败 , 以想的形成过程 可划分为萌芽期、 其 发展期 、 成熟期 、 变期 四个阶段 。本 文通过对 梁启超在戊 戌政 变 以后 思想文 嬗 化观念及文化文 学活动 的梳理分析 , 为 19 认 89年至 10 年 , 梁启超 文学启 蒙思 想的发展期 。 91 是 关键词 : 梁启超 ; 学启 蒙; 文 发展期
论梁启超启蒙思想中的西方文化资源
曾有 论 者 指 出 :在 二 十 世 纪 中 国 ,几 乎 所 有 的外 来 先 进 “ 思想 理论 , 都构 成 了 中 国现 代 启 蒙 主 义 思想 与 实 践 的 资 源 。”
小 学 校 之 生 徙 , 至 各 国 之 政 治 家 , 不 口习 而 心 营 之 , 上 莫 其 影 响 所 及 于 国与 国 之 关 系 , 帝 国政 策 出焉 。 学 与 学 之关 而 于 系, 而综 合 哲 学 出焉 。 他 日二 十 世 纪 之 世 界 , 为此 政 策 此 哲 将
旨 , 了详 细 的 阐述 。卢 梭 的 民 约论 宣扬 自由 、 作 民主 、 等 、 平 博
仅在 10 9 2年 , 梁介绍 和论述西方学 说 的文章就有《 政治
爱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理念 , 中心 内容 为“ 其 天赋人权 ”人们 ,
生下来就 有平等 自由之权 , 梁认 为 , 此等权利 , 即使父兄亦无
文 海 苑 艺
LI E RA RY T
GAL E L RY
历 史
回 廊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论梁启超 启 蒙思想 中的西方文 资源 匕
蒋 志 刚
( 南女子 学院 党委组 织部 , 湖 湖南 长沙 4 0 0 ) 10 4
摘 要 : 为晚清启 蒙运动 的领军人物 , 作 梁启超在 西学上主张“ 拿来主 义” 将 西方文化 中的精 髓源源不断 ,
权 予 以剥 夺 , 说 : 他 “ 儿 子 亦 人 也 , 而有 自 由权 , 此 权 , 彼 生 而 当躬 自左 右 之 , 非 为 人 妇 者 所 能 强夺 业 。 “ 以 为 民 约之 为物 , 以剥 削 个 人 ”盖 非 之 自 由权 为 目的 , 以 增 长 竖立 个 人 之 自由权 为 目的 者 。…… 实 了 约 之 为 物 , 独 有 益 于 人 人 之 自由权 而 已 , 为 平 等 主 义 之 不 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梁启超的社会启蒙思想焦润明近代中国是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催逼下走上开国道路的。
在深重的民族忧患意识的支配下,面对着封建制度腐败和外族欺辱所造成的民族危机,启蒙思想家们挚着地探索着救国道路,从事着唤起民众、教育民众、建设近代新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
其中,梁启超所建构的社会启蒙思想,在近代启蒙思想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
他提出近代中国最迫切的启蒙任务,就是在民德、民智、民力三个方面改造国民,使之成为建设近代民族国家的“新民”。
在这种理论取向指导下,展开了他的最具独特性的社会启蒙思想。
本文试就“新民德”、“开民智”、“鼓民力”三个方面,论述梁启超的社会启蒙思想。
一、“新民德”的启蒙思想梁启超所建构的新民德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即从内在的精神气质方面改造国民的精神面貌,使中国人从习惯于封建专制压迫造成的受治服从、麻木不仁的国民劣根性中挣脱出来,代之以独立、自由、自治、责任的现代国民品质。
从这种价值原则出发,他把公德与私德、利己与爱他、独立与合群、权利与义务、自由与服从等五对道德范畴在参照西方资产阶级社会道德准则的前提下,将其改造成为适合中国国民的、具有中国文化独特性的国民新道德。
关于公德与私德。
梁启超认为:“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1]。
私德是对个人而言的。
如慎独、廉耻、忠实等等,而公德则是个人对于“群”体而言的。
即有利于个体的德性是为私德,有利于群体的德性是为公德。
公德和私德都是人生不可缺少的品德。
梁氏把它们都放在几乎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来认识,一方面,他强调:“无私德则不能立,合无量数卑污虚伪残忍愚懦之人,无以为国也”[2]。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交涉缺乏忠实、笃信,那么希望这个人对团体也忠实、笃信,是不可能的。
另一方面,梁氏又强调公德的重要性。
他说:“无公德则不能团,虽有无量数洁身自好廉谨良愿之人,仍无以为国也”[3]。
公德、私德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离开哪个方面都不能成立。
他认为道德起于人与人的交往,无论是与少数人交涉还是与多数人交涉,无论是与私人交涉,还是与公家交涉,其客体虽然不同,但其主体都是相同的。
它是由于主体与其交涉的客体的不同,从而导致道德行为上的微妙差异即公德与私德的差异,不过作为其道德判断的标准只有一个,即凡是“有赞于公安公益者”,就可以称之为有德;凡是“有戕于公安公益者”,就可以认为是“无德”。
从而,突出了主体道德品质对于群的重要意义。
梁启超以他从事启蒙活动的需要出发,鉴于近代中国的社会现状,再三强调培养人民的公德意识是最为迫切的任务:“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4]。
梁氏认为,在当时的中国社会,“私德”已过于发达,而人们的公德观念却很淡薄。
其主要原因是封建旧道德的毒害。
他强调,个人生活在群体之中,既然享受其所在群体的权利,就需有为其所在群体应尽的义务,假若不这样,那就“直为群之蠹而已[5]。
他批判束身寡过主义的“吾虽无益于群,亦无害于群”的观点是非常有害的。
他认为,群有益于我,而我无益于群,就是逃避对群的责任。
假若人人都只想享受群体的权利而逃避对群的责任,那么这个群也就难以成立了。
所以他说:“今吾中国所以日即衰落者,岂有他哉?束身寡过之善士太多,享权利而不尽义务,人人视其所负于群者如无有焉。
人虽多,曾不能为群之利,而反为群之累,夫安得不日蹙也!”[6]这里,梁氏提出了公德是否具备与国家能否强盛的关系,即衡量公德好坏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凡“有益于群者为善,无益于群者为恶。
”“公德之大目的,既在利群,而万千条理即由是生焉[7],正因为这样,他主张应考察世界的形势,“静思吾族之所宜”,发明一种新道德“以求所以固吾群、善吾群、进吾群之道”[8]。
进而达到“知有公德,而新道德出焉矣,而新民出焉矣”[9]的目的。
由此可见,梁启超提倡公德完全是出于培养符合资产阶级道德规范的“新民”需要,并把公德看成是强国之本,看成是形成近代民族国家的道德动力源泉。
关于利己与爱他。
梁启超认为,利己就是“为我”[10]。
他断言利己是人类自立、进步与繁荣的前提。
“天下道德法律”的建立是从利己中确立起来的;人类摆脱野蛮而“倡自贵知类之义”,靠的是“利己”;人类之所以能主宰世界,靠的是“利己”;“对于他族而倡爱国保种主义”,“国民之所以能进步繁荣者”[11],靠的都是“利己”。
他说,如果人们无利己思想,那么就会放弃自己的权利,抛弃自己的责任,最后连自己也不能独立,“彼芸芸万类,平等竟存于天演界中,其能利己者必优而胜,其不能利己者必劣而败,此实有生之公例矣”[12]。
人人利己,社会才能竞争,才能保卫自己的权利。
人人自强,国家才能强盛.梁启超对利己的论述,肯定了追求个人利益的合理性。
中国传统的道德观重“义”而轻“利”,因而把人对私利的追求贬为“小人”之“末德”。
梁启超则一反其说,大胆地指出“爱己、利己、贪乐好利”是合理的,因为这是人的自然本性所致。
“天下人孰不爱己乎?孰不利己乎?爱己利己者,非圣人所能禁也”[13]。
人类生存于世界中,而各谋利己,即不得不相竞争,这是“自然之势,”无可非议。
若“谓之道以苦为目的,世界以害为究竟,虽愚悖者犹知其不可也。
人既生而求乐利之性质,虽极力克之窒之,终不可得避”[14]。
追求利己、爱己、贪乐好利,不仅是合理的、符合人性的,而且还是国民的社会责任。
要是“人而无利己思想者,则必放弃其权利,弛掷其责任,而终至无以自立”,却是应当予以谴责的。
所以,他毫不掩饰地鼓励人们要以竞争精神去“各谋利己”,应以“人人不拔一毫之心”各谋“自利”,而不必侈谈“兼爱”,讳言“为我”。
甚至鼓吹要发扬杨朱的“为我”之学来“救中国”。
这种赤裸裸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人生观,是资产阶级道德的核心。
在当时中国的历史条件下,体现了肯定人的自然欲求为合理、尊重人性的资产阶级“人道”,冲击封建统治者所谓的“驱民于醇朴而稍遏其无等之欲”的“天理”罗网的合理要求。
梁氏还把利己与爱他联系起来。
认为利己与爱他“一而非二者也”,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人类有两种爱己心,其一是“本来之爱己心”,其二是“变相之爱己心”。
因为每个人都不可能独立于世界之外,必然生活于特定的群体之中,自己的许多利害自然与其所处的群体息息相关,“故善能利己者,必先利其群,而后己之利亦从而进焉。
以一家论,则我之家兴,我必蒙其福,我之家替,我必受其祸。
以一国论,则国之强也,生长于其国者罔不强,国之亡也,生长于其国者罔不亡。
故真能爱己者,不得不推此心以爱家爱国,不得不推此心以爱家人爱国人。
于是乎爱他人之义生焉”[15]。
他从人的本能出发断言,人们所做出的爱他行为,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爱己。
梁启超的上述思想显然受到了西方资产阶级功利主义哲学的影响。
应该强调指出的是,梁启超虽然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道德学说尤其是边沁的功利主义学说,提倡个人利益为合理。
但是,他对边沁的个人主义学说也进行了部分修正,即他摆脱了极端强调个人主义的作法,在肯定利己合理性的同时,更强调“爱他”、“利群”行为。
在梁氏看来,“利己”行为中包含着一种对个体与群体的责任感、道德感。
“利己”必须以“利群”“爱他”为前提,否则无群的共同利益,那么个人利益也不复存在.重视群体的价值,反映了近代中国迫切需要形成一个强大的民族国家的现实需要。
关于独立与合群。
梁启超认为,独立就是不依赖于他力,而常昂然独往独来于世界之上。
中庸所谓中立而不倚,就是近代独立的意思。
他所说的合群,即是指由多数独立个体所集结成的群体。
群的基础是独立的个体,即群是由多数具有独立品格的个体所构成的,那么合群所构成的力愈大,则在世界上愈有竞争能力。
梁氏批判了对于合群的两种错误观点,他认为,抛弃自己的独立而“媚于世”绝对地服从群,那么就等于抹杀了个体的独立,这种合群即为“独立之贼”;而惟我独尊,不顾及群的利益,那么就等于否定了群的存在,这种独立又为“合群之贼”。
他强调:“独立之后面,依赖也,非合群也;合群之后面,营私也,非独立也”[16]。
所以,在梁启超那里,独立与合群的关系是非常明确的,即独立是合群的独立;合群是由独立个体所构成的合群。
抽掉了这些意义,独立与合群的对应关系以及他们本身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
既然群的基础是独立的个体,那么培养人民的独立精神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此,梁启超强调:“我有脑筋而自能思想,我有手足而自能运动,操纵进退,皆一己自有主权”[17]。
他强调“我”是有主体精神、自主意识的人,而放弃自己的主体权利,便不是一个完整的人,而只能是“他人一附属物”。
他强调,独立就是要开风气之先,破除“非古人之法言不敢道,非古人之法行不敢行”和“我欲行之,惜无同我而助我者,行之无益”[18]的奴隶根性,抱有“自拨于旧日风气之中,任天下所不能任,为天下所不敢为”[19]的奋斗精神,由此才可以成就大业。
梁启超所讲的独立是对中国千百年来专制压迫下造成的奴隶服从的反抗。
因此,他反复强调独立品格对于改造中国国民卑屈服从劣根性,以及个人独立对于国家独立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他说:“今世之言独立者,或曰拒列强之干涉而独立,或曰脱满洲之羁轭而独立。
吾以为不患中国不为独立之国,特患中国今无独立之民。
故今日欲言独立,当先言个人之独立,乃能言全体之独立,先言道德上之独立,乃能言形势上之独立”[20]。
梁氏强调只有个体的独立才有群的独立、国家的独立,这点完全符合他建立资产阶级民族国家的逻辑构架的需要和内含。
在此需特别指出,梁启超强调独立的目的还是着眼于合群,即这种“群”是由亿万个独立的个体所组成的民族国家。
这也是从近代中国的现状以及为改变这种现状的需要出发而得出的结论。
梁氏认为,传统中国有群的形式,而无群的实质,即缺乏合群之德。
梁氏认为中国“四民中所含小群无数也,然终不免一盘散沙之诮者,则以无合群之德故也”[21]。
那么什么是合群之德呢?他解释道:“合群之德者,以一身对于一群,常肯绌身而就群,以小群对于大群,常肯细小群而就不群,夫然后能合内部固有之群,以敌外部来侵之群”[22]。
从他所讲的内容来看,其合群之德即相当于公德,也就是小我服从大我,为实现小我的利益,必须先实现大我的利益。
这种群德显然是形成近代意义上的“群”的精神内容。
正因为近代中国缺乏“合群之德”,所以梁氏强调“今日吾辈所最当讲求者,在养群德之一事。
”强调养群德的重要性。
那么怎样培养群德呢?其一,梁启超强调培养人民的公共观念。
也就是宁可牺牲私益的一部分,以维护公益;宁肯牺牲现在的私益来维护未来公益的观念。
其二,他强调培养人民的群界思想,分清敌我,即“由吾身而非他人”,“内吾群而非他群”的思想,主张应有“有一群外之公敌,而无一群内之私敌”的自觉。
其三,讲求法律秩序,强调实行少数人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以及讲求为善公益而竭诚合作的原则,等等。
总之,他认为群德与独立之德相辅相成,为近代国民必备的品德,也是认同近代民族主义的道德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