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德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公德

梁启超

我国国民最最缺乏的东西之一就是公德。那么什么是公德呢?我们说,人群之所以为群,国家之所以为国,就是依靠这个“公德”才成立的。人是喜欢群居的动物(西方哲人亚里士多德之语)。人如果不善群居,那么与禽兽有什么区别呢。不是泛泛空言高论说我们是人群就是人群了,而是因为有一样东西贯穿联络着我们,然后我们才成为了人群,这样东西就是所谓的“公德”。

道德是内化在人的身体之中的一种东西,但它又是表现在人的外在行为上的,所以道德就有了公和私之表现。一个人做到独善其身,那是私德,一个人做到有益于群体这是公德。公德、私德两者都是人所不能缺失的东西。没有私德则不能立,聚合无数的卑鄙虚伪残忍愚懦之人,不能结成一个国家;没有公德则不能聚合,虽然有无数洁身自好、清廉谨慎、愿望良好的人,仍然不能成为国家。我们中国道德的发达,不可谓不早,但是偏重于私德,而公德始终缺乏。看看《论语》、《孟子》等书就可知道,我们对国民的教化,道德的教育往往是最基础的。但其中所教私德占十分之九,而公德仅占其一。《皋陶谟》的九德,《洪范》的三德,《论语》的所谓温良恭俭让,所谓克己复礼,所谓忠信笃敬,所谓寡尤寡悔,所谓刚毅木讷,所谓知命知言,《大学》的所谓知止慎独,戒欺求慊,《中庸》的所谓好学力行知耻,所谓戒慎恐惧,所谓致曲,《孟子》的所谓存心养性,所谓反身强恕。凡此种种,关于私德方面的论述,几乎发挥到了极致,对于养成个人的人格,几乎完备了。那么,虽然有了个人的人格,就具备了完全的人格了吗?当然不能。今天以中国的旧伦理,与西方的新伦理来做一番比较:旧伦理包含,君巨关系,父子关系,兄弟关系,夫妇关系,朋友关系;新伦理包含,家族关系,社会(即人群)关系,国家关系。旧伦理所看重的是,个人对个人之间的关系(一个个人的独善其身,纯属于私德的范围,即使一个个人与另一个个人交往的道义关系,仍然属于私德的范围,这个可以用法律上的公法、私法的理论来证明的。);新伦理所看重的是,一个个人对于一个团体之间的关系。(以新伦理的分类,归纳旧伦理,则关于家族伦理有三层关系:父子关系,兄弟关系,夫妇关系;关于社会伦理有一层关系:朋友关系;关于国家伦理有一层关系:君臣关系。然而朋友关系,决不足以概括社会关系;君臣关系,也不能涵盖国家关系。为什么呢?凡是个人对于社会的义务,决不仅仅只限于对好朋友,即使一个人不与任何个人交往,他仍然对社会有不可不尽的责任。国家不是君臣所专有的,如果仅有君臣关系,则使以礼,事以忠,全属两个私人感恩效力的关系,那么与大家就没什么关系了。所谓前朝遗民不伺候王侯,难道是因为他们已不存在君臣关系了?众人必须遵守这三条伦理(家族伦理、社会伦理、国家伦理)义务,然后才有了人格。中国五论,则仅有家族伦理稍为完整,至于社会、国家伦理,缺乏的太多。此缺憾必须要弥补。产生此缺憾的根本原因是由于重私德轻公德的结果。一个个人的独处和一个个人对于另一个个人,其中必然的有道德因素的作用,这个问题以后再论!私德只是道德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道德的全部应当是公德、私德两方面都好。

私德和公德,本来应当是并行不悖的。然而提倡的人却有所偏向,于是后面的人相随相仿。比如,微生亩讥讽孔子卖弄口才,公孙丑认为孟子喜欢争论,此外,学问疏浅之徒,他们不懂得公德,那也没什么可说的了,而大圣达哲,也往往不懂。我今天绝不想拾取古人片言只语而大发议论,并诟病他们。关键是,中国数千年来,明哲保身但求无过之主义盛行,并成为了道德教育的中心。随着这

一道德价值的形成,思想和行为的范围即越缩越小,如果有言论行为超出此范围外的,比如,想为本群体和本国的公共利益尽些力的,那些孤陋寡闻的人和贱儒,动辄引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等偏颇之理,来嘲笑、挤排他们。这种荒谬的种子却还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于是人们渐渐习惯了这些错误的东西,并养成了习惯,进而压制本来是正确的东西,而国民也渐渐不知道公德是什么了!今天大众生活于群体之中,你安享这一群体的权利,就应当为这个群体尽义务;如果做不到这点,则就是群体的蛀虫了。那些坚持明哲保身、但求无过主义的人,认为我虽然无益于群体,也无害于群体,你们难道不知道无益就是有害吗!究竟为什么,群体给予我利益,而我不给予群体利益呢,这就如同我亏欠了群体的债务而不偿还啊。你作为一个个人与另一个个人交往,如果你欠债不还,对于你的私德而言是有罪的,因为你危害了他人的利益了。然而欠了群体的债而不还,却反而成了好人。看看这是什么道理:他亏欠了一群人的债,而那一群人的血本,将有多大呢?而众多这样的欠债人,日夜侵蚀、瓜分群体的利益,有消耗,无增补,怎么可能长久呢!所以群体必然被众多的欠债人所拽倒,与个人受累者是同一结果,这是必然的道理。今天中国所以日益衰落,没有其他的原因,就是应为明哲保身但求无过的所谓好人太多,享受权利而不尽义务,每个人都把亏欠群体视为无所谓的事。人虽然很多,从来不为群体增利,反而成为群体的累赘,在这现状下,你难道不感到危机吗!

父母对于子女,有生育之恩,保教之德,所以作为子女有报父母恩的义务。人人尽此义务,则子女愈多,父母愈有福,家族愈昌盛;反之则是家的牵累。所以子女亏欠父母的,称为不孝,这是私德方面的第一大义,是尽人皆知的。群体对于个人,国家对于国民,其恩德与父母对子女是相同的。如果无群体、无国家,那么我们的性命财产将无所依托,智慧能力无所依附,而我们的身体将一天都不可以立于天地。所以报恩群体、报恩国家的责任,只要是有血气的健康人都应当承当的。如果放弃这个责任,无论他在私德方面是好是坏,都是群体和国家的蛀虫和敌人。比如,有一家庭有十个子女,其中有梯度出家,有赌博酗酒,虽然说一个是求道,一个是无赖,他们的善恶之性质分明,如果以不顾念父母的养育之恩来断判,他们罪名是相同的。明白了这个道理,则凡是独善其身,以保全自我的人,与不孝同样的情况。如果以公德为标准进行审判,说他们是对于本群体犯大逆不道之罪,也不为过。

有则寓言说,有一官吏死后,冥王判其有罪,死官的魂说:“我无罪,我作官很廉洁。”冥王说:“木桩立于大庭内,水都不喝,不是更比你清廉!除了清廉之外没听说你做过什么,这就是你的罪。”然后给他上刑。如果只以明哲保身但求无过作为自己的唯一操守,那么你还不知道自己已经陷于这一法律,而不容赦免了。近世官场有这样的箴言,最最脍炙人口的只有三个字即,清(清廉)、慎(谨慎)、勤(勤勉)。你清、慎、勤,难道不是私德高尚吗?官吏是受了百姓这个群体的委托来工作的,作为官吏其既有对于百姓的职务上义务,还有对于百姓作为委托者的义务,难道仅仅凭清、慎、勤三个字,就足以担负起这两重责任吗?这种现象的发生都是因为只知道有私德,而不知道有公德的缘故。所以,政治上无进步,国家荣耀日益衰落,都是由于这个缘由。那些官吏位处公职尚且如此,而民间普通百姓就更加谈不上了。我们的国民中没有一人把国家之事看做自己的事,也都是因为公德的理论概念没有形成吧。

道德建立后,才会产生利群的情况。由于一个群体的文明与野蛮的差别,从而使得其所适用的道德也往往不同,重要的是,这个道德要能够巩固其群体、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