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瓣的分类ppt课件
皮瓣的分类
处理:原位缝合,再次延迟手术 局部的“猫耳”一般术中无须处理,术后多可自 然变平,如几个月后仍明显者可再次切除
胸三角肌皮瓣
属轴形皮瓣,有直接血管供应类型的皮瓣 优点:皮瓣有伸展性 皮瓣较薄 位置接近面、颈部 颜色及质地适于面颈修复 缺点:需二期手术断蒂 需植游离皮片覆盖胸壁缺损
♣
手术步骤 –先分别在皮瓣的上极和下极切开皮肤,显露挠A、 V及头V,在肱二头肌下端的外缘向下作皮下分离, 找到前臂外侧皮神经,对上述已显露的血管神经, 应加以保护。然后切开皮瓣的两侧缘,直达深筋 膜,从皮瓣的两侧沿深筋膜下向中线锐性分离。 在解剖挠动、静脉时应在其深面组织分离,这样 就不会损挠动、静脉时应在其深面组织分离,这 样就不会损伤挠动脉皮支,但对挠动脉发出的肌 支应一一结扎,至此即形成只有血管蒂未断的前 臂皮瓣。观察血运良好后,再切断血管蒂,结扎 供区血管,其创面行厚断层皮片覆盖,加压包扎
筋膜皮瓣 单纯皮瓣 肌皮瓣 骨肌皮瓣 骨皮瓣皮瓣
皮瓣设计及形成的原则
针对缺损处的部位、形态、大小,选择供皮 区 皮瓣的面积应较缺损面积略大 随意皮瓣如超过长宽之比,需进行“延迟手术” 皮瓣长轴方向必须顺着供血血管的行走方向, 皮瓣蒂部应位于主要血管行走的近心端
皮瓣的制作 –皮瓣设计:由于挠动脉在显露部的皮与多 于掩盖部,故前臂皮瓣的设计应以挠动脉 下段为纵轴,即在肘窝中点与腕部挠动脉 搏动点之间作一直线。然后,再根据受压 全于面的大小和需要,在前臂掌面用龙胆 紫标出以挠动脉为中心,包括头静脉及前 臂外侧皮神经在内的皮瓣轮廓。其皮瓣范 围,近端近前壁中段或稍上,远端到腕横 纹,常尺侧止于尺侧腕屈肌,挠背侧达肱 挠肌外缘。
由于挠动脉外侧肌肉(肱挠肌)受挠神经支本, 内侧肌肉(旋前圆肌挠侧腕屈肌),受正中神经 支配,因此无一运动神经越过挠动脉,故选经支 配,因此无一运动神经越过挠动脉,故选择以挠 动脉为前臂皮瓣的供血动脉时,不会损伤任何运 动神经而影响前臂肌力
皮瓣的分类祥解
主要供血 上部——枕动脉 这些血管在肌肉互相吻 中部——甲状腺上动脉 合,并发出肌皮穿支形 下部——颈横动脉 成真皮下血管网
由于以上原因,肌皮瓣有上、下二个旋转轴, 即以枕A为蒂的肌皮瓣可向上旋转;以颈横动脉 为蒂可向下旋转
胸支直径为0.22mm~4 mm,平均2 mm
皮瓣位置:针对口腔内重建皮岛取自乳头下,对 皮瓣大小:用于半岛切除术后缺损5×7cm2 瓣大小:用于半岛切除术后缺损5×7cm用于全次 切除需7×9 cm2;环咽缺损,需10×12cm2;而 皮肤缺损需相应大小切除
皮瓣的切取 先画线——从肩峰至剑突作一连线,再自锁骨中 点至连作一垂线,该垂线与连线的远侧部分即为 胸肩峰动脉在肌 内走行的体表投影 皮瓣的旋转轴位于 锁骨中下方3 cm 处
用于修复同侧面部中、下区域的中小范围的缺损, 尤以修复口唇、颊粘膜、扁桃体区、咽侧和软腭
单侧肌骨瓣可用于修复单例下颌骨缺损,气管前 壁缺损,双侧肌骨瓣可修复小颌畸形(现基本已 采用下颌延长器技术)
一般认为肌蒂以选在上方为宜(因作颈清扫时 多容易损伤损伤甲状腺上动脉的肌支,皮瓣的尖 端易发生坏死、肌蒂在下方不易。另头颈颌面, 口腔位置的关系也因蒂在上方为亦)。 皮瓣设计:先在乳突尖下约2 cm处标明肌皮 瓣的轴点,该点至缺损区最远点的距离作为肌蒂 的长度,根据缺损范围设计皮瓣大小,一般宽 <7cm,下界不超过锁骨下2 cm,如超过则需先 行延迟
斜方肌上部肌皮瓣—主要用于修复咽及扁 斜方肌下部肌皮瓣—主要用于修复后颈部, 腮腺区及下面的组织缺损
(医学课件)皮瓣种类
剖骨
、间
设背
侧
计皮
瓣
22
手 术 要 点
23
⒍ 胸 脐 皮 瓣
24
手 术 要 点
25
手 术 要 点
26
⒎ 股 前 外 侧 皮 瓣
27
设 计 、 要 点
28
⒏ 小 腿 外 侧 皮 瓣
29
为脉腓
以 此 为 中 心 设 计 皮 瓣
。
皮 动 脉 进 入 皮 肤 的 关 键 点
走 行 , 即 皮 瓣 轴 线 , 其 中
11
⒈ 肩
骨
胛科
应侧常
用 解 剖
胸 联 合
见 的
皮皮
瓣瓣
。
12
皮 瓣 设
计
13
手术要点
14
⒉
应
前 臂
用桡
动
解脉
皮
剖瓣
15
手 术 设 计
16
手 术 要 点
17
3
、 前 臂 尺 动 脉 皮 瓣
18
手 术 要 点
19
⒋
尺
解动
脉 剖腕
、上
设 计
皮 支 皮
瓣
20
手 术 要 点
21
⒌
解
前 臂
侧 达 踝 上
瓣 , 远 侧
以 足 背 动
皮
上 缘
~
达 趾
脉 为
瓣 设
~
,
近 节
轴 设
计
两,计
侧近皮
38
手 术 要 点
39
⒒
第
解 剖
一 趾 蹼
皮
瓣
40
设 计
皮瓣种类PPT参考课件
剖骨
、间
设背
侧
计皮
瓣
22
手 术 要 点
23
⒍ 胸 脐 皮 瓣
24
手 术 要 点
25
手 术 要 点
26
⒎ 股 前 外 侧 皮 瓣
27
设 计 、 要 点
28
⒏ 小 腿 外 侧 皮 瓣
29
为脉腓
以 此 为 中 心 设 计 皮 瓣
。
皮 动 脉 进 入 皮 肤 的 关 键 点
走 行 , 即 皮 瓣 轴 线 , 其 中
侧 达 踝 上
瓣 , 远 侧
以 足 背 动
皮
上 缘
~
达 趾
脉 为
瓣 设
~
,
近 节
轴 设
计
两,计
侧近皮
38
手 术 要 点
39
⒒
第
解 剖
一 趾 蹼
皮
瓣
40
设 计
41
要 点
42
⒓
解 剖
静 脉 皮
瓣
43
44
45
9
㈣联合皮瓣:同一个血管蒂能切 取两个独立的皮瓣,该两个皮瓣 可独立或缝成一个皮瓣;也可切 成为一个 较大皮瓣,如肩胛侧胸 联合皮瓣,带足背 动脉的足背皮 瓣与跖内侧皮瓣。
㈤组合组织皮瓣:不同血管蒂的皮瓣或皮瓣 与组织瓣,经吻合血管组合在一起,称为 组合皮瓣或组合组织皮瓣。
10
⒈根据所组合组织种类分为: ⑴单纯组合皮瓣:将不同血管蒂的皮瓣,经吻 合血管 成为一个皮瓣,称为单纯组合皮瓣,如前臂皮瓣与胸 脐皮瓣。 ⑵复合组织皮瓣:将皮瓣与另一组织组合,称为复合 组织皮瓣,如胸脐皮瓣与髂骨组合。
11
皮瓣的分类
8
精选文本
胸大肌皮瓣
1979年Argian首先报道属岛状皮瓣,也有直接
• 优点:有可靠的血液供应 皮瓣可以在患者仰卧时完成 供皮区不需植皮 供皮区不需植皮
缺点:在肥胖者及女性患者此皮瓣较雍肿
9
精选文本
胸肩峰动脉:来自于液动脉,此血管的胸支伴随 静脉及胸外侧神经向下达胸大肌底,是伴随静脉 及胸外侧神经向下达胸大肌底,是胸肋部肌肉的
该肌皮瓣位置表浅,与口腔颌面较近,取材简便,操作 密切,是修复口,咽及颌面部缺损较为常用的复合瓣
14
精选文本
主要供血 上部——枕动脉
这些血管在肌肉互相吻
中部——甲状腺上动脉 合,并发出肌皮穿支形
下部——颈横动脉
成真皮下血管网
由于以上原因,肌皮瓣有上、下二个旋转轴,
即以枕A为蒂的肌皮瓣可向上旋转;以颈横动脉 为蒂可向下旋转
成活呈:皮温暖,皮肤粉红,周边有出血
苍白示:动脉供血不足
4
精选文本
➢
皮瓣蒂部旋转成角; 没有适合的动脉供血及相应的静脉回流; 皮瓣长宽之比例不等
➢
➢ 局部的“猫耳”一般术中无须处理,术后多可自 然变平,如几个月后仍明显者可再次切除
5
精选文本
胸三角肌皮瓣
属轴形皮瓣,有直接血管供应类型的皮瓣 优点:皮瓣有伸展性
12
精选文本
手术步骤 按皮瓣设计切开皮瓣周缘,皮瓣上缘仅切开皮肤
及皮下组织,后将胸大肌下缘连同皮瓣一起翻起, 皮瓣上方皮肤切开,显露胸大肌外侧缘,在胸大 肌与胸小肌之间分离,在胸大肌里侧面在胸大肌 与胸小肌之间分离,在胸大肌里侧面可见血管束, 肌蒂的宽度5~6cm,按照血管走行,全层切断肌 肉,并沿肌蒂向上分离至锁骨下缘。最后将肌皮 瓣通过胸颈皮下遂道转移至颈部,胸部切口可直 接缝合
皮瓣相关知识PPT课件
+ 游离皮瓣移植是将一块离体的皮瓣,通过 小血管吻合技术将皮瓣的血管与缺损部位 的血管吻合,立即得到良好的血液供应和 静脉回流,从而在移植部位永久存活。
+ 受区要求
+ 1.受区内或附近有可供吻合的血管。最 好动、静脉平行或相距较近;
+ 2.血管要有适当的长度和口径,最好皮瓣 血管与受区血管的口径相一致口径不宜太 小,应能在显微镜下吻合。
+ 3.受区的血管被切断与瓣血管吻合,不致 引起该血管原来供应范围的组织缺血或坏 死。
+ 根据血供解剖上的不同,目前可将游离皮 瓣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 适应证:具有一般皮瓣移植的适应证。
+ 1.不适宜用邻近皮瓣或轴型皮瓣修复 者;
+ 2.受区附近有供吻合的正常动、静脉。
+ 供瓣区的选择:
+ 1.皮肤外观正常,质地柔软而无瘢痕; + 2.至少有一对适当长度(2~3cm)和适当外径
(1mm左右)的正常动、静脉分 布于其内,以便 能在手术显微镜下吻合;
+ 股前外侧皮瓣的解剖:
+ 1.血管:旋股外侧动脉降支(80%-90%), 横支,主干,股深动脉,股动脉等(10%20%)。
+ 2.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体表投影:髂髌线(髂 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连线)的中点与腹股 沟中点连线的下2/3段.
+ 股前外侧皮瓣的优点: + 1.血管蒂长,管径粗大。 + 2.可制成筋膜瓣、肌皮瓣或者岛状瓣。 + 3.可塑性强,应用范围广。 + 4.股外侧皮神经可作为皮瓣的感觉神经。 + 5.皮瓣切取后对肢体的影响小。
皮瓣的分类
18
19
斜方肌肌(皮)瓣
属岛状皮瓣,有直接血管供应类型的皮瓣
• •
• 可同时连带皮肤和骨骼作为复合瓣转移,是修复 颈部,颌面部和口腔组织缺损的理想供区
2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斜方肌及其表面皮肤的动脉血供均为多源性, 但主要来自颈横动脉。颈模动脉自起始处至分支 点的长度为4.5 cm,外径为2.7 mm。此动脉分浅、 深两支。设计斜方肌或其中,上部肌皮瓣应以颈 深两支。设计斜方肌或其中,上部肌皮瓣应以颈 模动脉浅支及其伴行静脉炎蒂,深支在菱形肌下 缘发一分支行向浅层,分布于斜方肌下部的外侧 分,设计斜方肌下部肌皮瓣时应以颈模动脉深支 为蒂。斜方肌的回流静脉为各分支动脉的伴行静 脉,面神经受副神经和颈丛的分支支配
21
斜方肌上部肌皮瓣—主要用于修复咽及扁 斜方肌下部肌皮瓣—主要用于修复后颈部,
腮腺区及下面的组织缺损
22
皮瓣设计:可根据需要设计皮瓣的大小, 以设计中、上部肌皮瓣为例,从扁销关节 为中心设计皮瓣,皮瓣的上缘与颌下切口 线相连作为颌颈部切口
23
手术步骤:先从皮瓣下部切开向上分离,待分 离至肩锁关节时,切断斜方肌在锁骨外1/3,肩 峰及肩胛网上缘的附丽部。再由皮瓣的上部另开 向下分离,在颈横动脉的上方将斜方肌切断,连 同筋膜一并翻起,此时应将皮瓣与斜方肌缝连同 筋膜一并翻起,此时应将皮瓣与斜方肌缝 合数 针固定,以免两者分离影响肌皮瓣血供。肌皮瓣 呈180°转移至口内时,以肌内蒂覆盖颈动脉及 其创面,肌皮瓣修复口内缺损,肩部创面行中厚 游离皮片植皮。
皮瓣的分类
任意皮瓣——没有轴形血管,长宽比为1:1.5 为原则,多带蒂,如局部瓣为原则,多带蒂,
皮瓣分类与危象诊断处理
应用
常用于修复手部、足部等 特定部位的缺损。
管状皮瓣
定义
管状皮瓣是一种将皮肤和皮下组织卷 成管状的结构,血供主要依靠管壁上 的皮肤血管。
特点
应用
常用于修复管状组织的缺损,如食管、 肠道等。
形状灵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 但血供相对不稳定。
02 危象诊断
静脉危象
01
皮瓣颜色苍白或灰暗, 弹性差,皮纹增多,张 力降低。
定义
轴型皮瓣是一种具有明确 定向轴的皮瓣,血供主要 依靠轴干上的主要动脉。
特点
形状和大小受限于供区动 脉分布范围,但血供相对 稳定。
应用
常用于修复手部、足部等 特定部位的缺损。
岛状皮瓣
定义
岛状皮瓣是一种将皮下组 织与深部组织相连的皮瓣, 形状和大小受限于肌肉或 肌腱的分布范围。
特点
血供稳定,但形状和大小 受限。
轻轻按摩皮瓣,促进血液循环 。
应用药物
使用血管扩张剂和抗凝剂等药 物,改善血液循环。
重新手术
若保守治疗无效,需考虑重新 手术修复。
动脉危象处理
保暖
保持皮瓣温度适宜,避免寒冷刺 激。
应用药物
使用血管收缩剂和抗血小板聚集 药物。
重新手术
若保守治疗无效,需考虑重新手 术修复。
感染危象处理
应用抗生素
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 生素。
处理
加强换药,应用抗生素,必要时清创引流。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皮温升高,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缩短。 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其他危象
神经危象
01
皮瓣感觉异常或消失,运动功能受限。
脂肪液化
皮瓣移植概述、分类及手术
二、皮瓣的解剖学基础:
表皮 真皮层 皮下组织
精品课件
三、皮瓣的血运:
皮下动脉来源于深部动脉干或其
分支,穿深筋膜浅层进入皮下组织。主 要有两种类型:
1.直接皮动脉 2.肌皮动脉
精品课件
皮瓣血运示意图
精品课件
四、皮瓣的分类:
根据皮瓣血供特点及血管分布 情况,目前临床应用的皮瓣基本归 纳几个基本类型:
皮瓣血运,一旦皮瓣出现血管危象, 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如包扎过紧 者,应立即松开敷料;如皮瓣下有血 肿者,应清除血肿,对血管蒂扭转受 压者,经采用一般处理无效时应迅速 手术探查,解除压迫。
精品课件
七、常用皮瓣、肌皮瓣示意图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谢 谢!
THANK ALL OF YOU !
精品课件
皮瓣移植概述、分类及手术适应症
河北医大第三医院 创伤急救中心
精品课件
创面如有骨、关节、肌腱、神经、血管等裸露 时,或在创面的深部需进行骨、关节、肌腱、神 经、血管等修复手术时,不能用游离皮片进行修 复,必须用皮瓣移植修复。
精品课件
一、皮瓣的定义: 是带有自身血液供应、包含皮肤组织的
活的组织块。
精品课件
随意皮瓣 轴型皮瓣 岛状皮瓣 游离皮瓣 复合皮瓣 组合皮瓣
精品课件
随意型皮瓣
以随意分布 形式的皮动 脉穿支为血 供,没有轴 心血管,依 赖皮瓣蒂部 无特定的血 管形成的皮 瓣。
精品课件
轴型皮瓣
以直接皮动脉或深部动脉干 为轴心,有人称为动脉皮瓣。
精品课件
岛状皮瓣
仅有 轴心血管为 蒂,其余皮 肤皮下组织 都被切断, 血供仅靠轴 心血管维持。
精品课件
隧道应宽敞:皮瓣经皮下隧道
《皮肤组织解剖及皮瓣分类》
《皮肤组织解剖及皮瓣分类》皮肤组织自上而下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皮瓣指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
(一)皮肤移植术:皮瓣指与机体完全游离的皮肤,不附带皮下脂肪。
可由身体的某处(供应区)取下,移植于另一处(受皮区),重新建立建立血液循环而成活。
(二)皮瓣的类型、优缺点和适应症:皮瓣可按厚度不同,分为表层(刃厚)、中厚和全厚三类,其中的中厚皮片的用途最广。
1.表层皮片。
这是最薄的一种皮片,仅含表皮和少许真皮乳头,厚度为0.22-0.25mm,特点是在肉芽创面上容易成活,在同一供皮区可以再次切去这类皮片,增加供皮来源。
缺点是成活后较易挛缩,颜色变深,不能耐受摩擦和挤压不适宜面部或者功能部位的移植。
一般仅用于暂时地消灭创面;或在治疗大面积深度的烧伤病员供皮区很少时被采用。
2.中厚层皮片。
这类皮片的厚度包括表皮和部分真皮,相当全层皮肤厚度的2/3—3/4,约为0.3-0.8mm之间。
这种皮片比较容易成活,不受植皮区性质和大小限制,皮片成活后质地较柔软,经得起一般的摩擦和挤压。
供皮区可自行愈合。
对于一般创面的修复,特别是与功能或外貌有关的部位,以采用较偏厚的中厚皮片为宜。
3.全厚皮片。
包括皮肤的全层组织,移植后不论功能或形态都较为满意,但对感染的抵抗力低,不易成活。
供皮区需直接缝合,或移植中厚皮片。
供皮量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多用于面部、手掌、足跖等部位较小的无菌创面。
术前准备1.伤员准备。
如有休克、脱水或者贫血的患者,都应在术前纠正。
2.受皮区(植皮区、创面)准备。
一般外伤创面,经彻底清创后即可植皮。
肉芽创面在植皮前要做充分仔细的准备,如肉芽过高可以剪平或用20%高渗盐水湿敷;每日换3-4次。
至肉芽新鲜表现;创面鲜红,细颗粒状及出血,分泌物少时才适宜植皮。
3.供皮区的选择和准备:常被选用部位为大腿、胸背部的皮肤。
供皮区消毒杀菌不要用碘酊等刺激性较强的灭菌剂,以免影响皮片的存活。
中厚及刃厚皮片移植术:取皮技术。
有三种方法即切皮刀取皮法、滚轴式切皮刀取皮法和鼓式切皮机取皮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用于修复同侧面部中、下区域的中小范围的缺损, 尤以修复口唇、颊粘膜、扁桃体区、咽侧和软腭
单侧肌骨瓣可用于修复单例下颌骨缺损,气管前 壁缺损,双侧肌骨瓣可修复小颌畸形(现基本已 采用下颌延长器技术)
16
一般认为肌蒂以选在上方为宜(因作颈清扫时 多容易损伤损伤甲状腺上动脉的肌支,皮瓣的尖 端易发生坏死、肌蒂在下方不易。另头颈颌面, 口腔位置的关系也因蒂在上方为亦)。
最后由颈阔肌下经下颌骨内侧穿遂道至修复区
18
19
斜方肌肌(皮)瓣
属岛状皮瓣,有直接血管供应类型的皮瓣
• •
• 可同时连带皮肤和骨骼作为复合瓣转移,是修复 颈部,颌面部和口腔组织缺损的理想供区
20
• 斜方肌及其表面皮肤的动脉血供均为多源性, 但主要来自颈横动脉。颈模动脉自起始处至分支 点的长度为4.5 cm,外径为2.7 mm。此动脉分 浅、深两支。设计斜方肌或其中,上部肌皮瓣应 以颈深两支。设计斜方肌或其中,上部肌皮瓣应 以颈模动脉浅支及其伴行静脉炎蒂,深支在菱形 肌下缘发一分支行向浅层,分布于斜方肌下部的 外侧分,设计斜方肌下部肌皮瓣时应以颈模动脉 深支为蒂。斜方肌的回流静脉为各分支动脉的伴 行静脉,面神经受副神经和颈丛的分支支配
12
手术步骤 按皮瓣设计切开皮瓣周缘,皮瓣上缘仅切开皮肤
及皮下组织,后将胸大肌下缘连同皮瓣一起翻起, 皮瓣上方皮肤切开,显露胸大肌外侧缘,在胸大 肌与胸小肌之间分离,在胸大肌里侧面在胸大肌 与胸小肌之间分离,在胸大肌里侧面可见血管束, 肌蒂的宽度5~6cm,按照血管走行,全层切断肌 肉,并沿肌蒂向上分离至锁骨下缘。最后将肌皮 瓣通过胸颈皮下遂道转移至颈部,胸部切口可直 接缝合
13
胸锁乳突肌肌(皮)瓣Fra bibliotek 胸锁乳突肌的血供为多源性,故可利用该肌的不同部位 (上半段或下半段)和不同组织(皮肤或肌肉),以肌 皮瓣或肌瓣的形式来修复口腔颌面部、喉部的组织缺损 皮瓣或肌瓣的形式来修复口腔颌面部、喉部的组织缺损
该肌与胸骨和锁骨相连,前者为腱性附着,后者为肌性 附着,故又可采用肌骨瓣来修复下颌骨缺损,气管前壁
皮瓣较薄 位置接近面、颈部
缺点:需二期手术断蒂 需植游离皮片覆盖胸壁缺损
6
主要供血:乳内动脉的穿动脉。这些A通过 肋骨旁第2-4肋间穿出,距胸骨外侧缘2.5 cm
7
上部切口沿着锁骨进行,下缘切口常沿第三肋 间隙斜行,于肩峰处汇合,皮瓣的远端分离, 先鉴别皮下组织以下的深筋膜,于筋膜下与胸 大肌表面分离提起带有筋膜的皮瓣,直到胸骨 旁2.5 cm
胸支直径为0.22mm~4 mm,平均2 mm
10
皮瓣位置:针对口腔内重建皮岛取自乳头下,对 皮瓣大小:用于半岛切除术后缺损5×7cm2
瓣大小:用于半岛切除术后缺损5×7cm用于全次 切除需7×9 cm2;环咽缺损,需10×12cm2;而 皮肤缺损需相应大小切除
11
皮瓣的切取 先画线——从肩峰至剑突作一连线,再自锁骨中 点至连作一垂线,该垂线与连线的远侧部分即为 胸肩峰动脉在肌 内走行的体表投影 皮瓣的旋转轴位于 锁骨中下方3 cm 处
21
斜方肌上部肌皮瓣—主要用于修复咽及扁 斜方肌下部肌皮瓣—主要用于修复后颈部,
腮腺区及下面的组织缺损
22
皮瓣设计:可根据需要设计皮瓣的大小, 以设计中、上部肌皮瓣为例,从扁销关节 为中心设计皮瓣,皮瓣的上缘与颌下切口 线相连作为颌颈部切口
23
手术步骤:先从皮瓣下部切开向上分离,待分 离至肩锁关节时,切断斜方肌在锁骨外1/3,肩 峰及肩胛网上缘的附丽部。再由皮瓣的上部另开 向下分离,在颈横动脉的上方将斜方肌切断,连 同筋膜一并翻起,此时应将皮瓣与斜方肌缝连同 筋膜一并翻起,此时应将皮瓣与斜方肌缝 合数 针固定,以免两者分离影响肌皮瓣血供。肌皮瓣 呈180°转移至口内时,以肌内蒂覆盖颈动脉及 其创面,肌皮瓣修复口内缺损,肩部创面行中厚 游离皮片植皮。
皮瓣的下部缝成管状以提供血供,裂层皮片覆 盖胸部的裸露区域。三周后皮瓣蒂部离断
8
胸大肌皮瓣
1979年Argian首先报道属岛状皮瓣,也有直接
• 优点:有可靠的血液供应 皮瓣可以在患者仰卧时完成 供皮区不需植皮 供皮区不需植皮
缺点:在肥胖者及女性患者此皮瓣较雍肿
9
胸肩峰动脉:来自于液动脉,此血管的胸支伴随 静脉及胸外侧神经向下达胸大肌底,是伴随静脉 及胸外侧神经向下达胸大肌底,是胸肋部肌肉的
成活呈:皮温暖,皮肤粉红,周边有出血
苍白示:动脉供血不足
4
皮瓣蒂部旋转成角; 没有适合的动脉供血及相应的静脉回流; 皮瓣长宽之比例不等
局部的“猫耳”一般术中无须处理,术后多可自 然变平,如几个月后仍明显者可再次切除
5
胸三角肌皮瓣
属轴形皮瓣,有直接血管供应类型的皮瓣 优点:皮瓣有伸展性
该肌皮瓣位置表浅,与口腔颌面较近,取材简便,操作 密切,是修复口,咽及颌面部缺损较为常用的复合瓣
14
主要供血
上部——枕动脉
这些血管在肌肉互相吻
中部——甲状腺上动脉 合,并发出肌皮穿支形
下部——颈横动脉
成真皮下血管网
由于以上原因,肌皮瓣有上、下二个旋转轴, 即以枕A为蒂的肌皮瓣可向上旋转;以颈横动脉 为蒂可向下旋转
皮瓣设计:先在乳突尖下约2 cm处标明肌皮 瓣的轴点,该点至缺损区最远点的距离作为肌蒂 的长度,根据缺损范围设计皮瓣大小,一般宽 <7cm,下界不超过锁骨下2 cm,如超过则需先 行延迟
17
沿肌皮瓣画线切开,并由皮瓣上缘沿胸锁乳突
切断胸骨头,连同皮瓣一起向上分离,此时应 将皮瓣与肌肉稍加固定,待剥离至甲状腺上动 脉时,在甲状腺上极处结扎切断,使其与皮瓣 一起向上旋转,使肌皮瓣具有枕A、甲状腺上A
骨皮瓣皮瓣
2
皮瓣设计及形成的原则
针对缺损处的部位、形态、大小,选择供皮
随意皮瓣如超过长宽之比,需进行“延迟手术” 皮瓣长轴方向必须顺着供血血管的行走方向,
皮瓣蒂部应位于主要血管行走的近心端
3
皮瓣形成中注意事项
严格无创操作,避免因牵拉造成局部血管
皮瓣形成后,先用盐水纱布包敷,待血管痉挛
皮瓣的分类
任意皮瓣——没有轴形血管,长宽比为1:1.5 为原则,多带蒂,如局部瓣为原则,多带蒂,
如局部瓣 轴形皮瓣——有供血动脉,如胸三角肌皮瓣 游离皮瓣——如前臂皮瓣,需显微血管吻 岛状皮瓣——如胸大肌皮瓣
1
区域皮瓣——胸锁乳突肌皮瓣,修复颈部 远位皮瓣——胸大肌皮瓣,修复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