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级纺织工程卓越工程师计划人才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纺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纺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纺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1405)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纺织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纺织企业、科研、教学等部门从事纺织品设计开发、纺织工艺设计、纺织生产质量控制、纺织品贸易、纺织计算机应用及管理等工作,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一定研究开发能力,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纺织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现代工程技术人员必需的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2 .掌握现代工程技术人员必需的机械、电气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设计、实验和操作等方面的能力;3 .掌握各种纺织原料的性能、纺织加工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4 .具备纺织品设计和纺织工艺设计的基本技能:5 .具备本领域初步的科学研究和组织管理能力。

主干学科和主干课程:主干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

主干课程: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纺织加工化学、纺织材料学、纺纱学、织造学、织物结构与设计、纺织企业管理。

主要实践环节:金工实习、纺织厂空调课程设计、纺纱教学实习、织造教学实习、纺织工艺与产品设计实习、纺织专业综合能力训练、毕业设计。

最低学分要求:最低修读294.5学分,其中课内教学不少于230.5学分,实践教学不少于64学分。

毕业标准及要求:1达到德育培养目标。

6 .修满本方案规定的最低学分。

7 .达到国家教育部要求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学制与学位:标准学制四年,修业年限3-6年,工学学士。

专业建制时间:1986年纺织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续表专业选修课(合计68学分,最低选修41学分)。

纺织工程类人才培养方案

纺织工程类人才培养方案

纺织工程类人才培养方案一、纺织工程类人才培养方案1.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纺织领域相关知识和技能,具备系统的纺织工程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开拓创新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较好的团队协作和与国际接轨的交流能力,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和社会责任感,能在纺织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技术研发、生产管理、企业经营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发展前景广阔的高素质复合型的应用型和技术技能人才。

2. 培养要求(1)具备较好的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的工程学基础知识,具备纺织工程相关专业知识; (2)具备生产实践能力,掌握纺织工程测量、控制和实践技术;(3)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进行纺织工程设计;(4)具备一定的外语阅读、交流和撰写能力,了解国际纺织工程相关领域的专业最新发展动态;(5)了解纺织工程领域国内外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具备从事工程技术管理、科研开发和生产运营的能力。

3. 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程力学、材料力学、工程热力学、物理学、化学等。

(2)专业基础课程:纤维结构与性能、纺织材料学、纺织原理、纺织化学与染整、纺织原理、纺织品设计与开发、纺织工艺学等。

(3)专业核心课程:纺织品工程制造技术、纺织机械学、纺织品制造自动化装备、纺织工程测量与控制技术、纺织品工程设计、纺织企业管理与经济等。

(4)专业选修课程:纺织工程CAD/CAM、地毯制造技术、纺织品检验与质量控制、纺织法规与环保、纺织新材料技术等。

(5)实践环节:包括纺织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4. 教学核心(1)突出实践教学,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2)突出创新教学,开设创新创业相关课程,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3)突出学科交叉,开设相关跨专业的课程,让学生能够在不同专业的知识领域中得到系统的学习。

卓越工程师培养活动方案

卓越工程师培养活动方案

卓越工程师培养活动方案一、培养目标卓越工程师是指在工程技术领域具有卓越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工程技术专家。

卓越工程师培养活动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跨学科综合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工程师。

二、培养方案1. 课程设置(1)主干课程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工程力学、材料力学、电子电路、控制原理、计算机基础、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等课程,力求全面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

(2)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包括:创新设计、团队合作、跨学科科学、职业道德等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

2. 实践教育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教育机会,包括实验课、实习实训、创新项目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

3. 项目导师制每位学生配备项目导师,由项目导师负责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4.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由企业工程师和学校教师共同组成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学生提供工程实践和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环境。

5. 跨学科交叉培养鼓励工程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6. 行业合作积极与行业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就业资源,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7. 国际化培养扩大国际交流,吸引国际学生和教师来校交流,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8. 奖学金计划设立多种奖学金计划,鼓励卓越学生在学术和技术上的表现,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和实践。

9. 职业规划辅导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辅导,帮助学生了解工程行业的就业趋势和发展前景,指导学生合理规划未来职业发展。

10. 专业认证通过国家或国际专业认证,提升学校工程专业的教学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三、实施路径1. 改革课程设置,精心设计主干课程和选修课程。

2. 建立实践教育基地,提供全方位的实践教育资源。

3. 建立项目导师制,为每位学生配备项目导师。

4. 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鼓励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合作。

5. 推进国际化交流,建立国际交流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

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设计

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设计

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设计一、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程行业的不断壮大,对于工程师的需求日益增加。

然而,现有工程师的素质与技能并不一定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培养一批卓越的工程师成为当下工程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此,本方案将设计一套完善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旨在通过系统性的培养和教育,为学生提供综合素质的培养,打造出更为优秀的工程师人才。

二、培养方案设计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工程知识和技能2. 培养学生具备创新与实践能力3.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4. 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5. 培养学生具备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竞争力三、培养方案设计内容1. 专业课程培养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将加强对基础、专业、实践性等课程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专业课程的设置要贴近实际行业需求,注重对工程实践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通过实验课程、毕业设计、实习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好铺垫。

2. 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开设创新实践课程、组织创新项目实践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实际工程项目,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培养在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方案中,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同样非常重要。

我们将通过多种方式,如小组讨论、团队项目、实践教学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通过与同学合作,学会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

4. 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培养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同样是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的重点。

我们将通过开设职业素养模块课程、组织学术讲座、实习实践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工程伦理道德素养、自我管理能力、职业规划能力等方面的素养,助力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更加顺利。

5. 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竞争力培养在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过程中,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竞争力同样是必须要注重培养的方面。

纺织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课程“机织工程”的建设

纺织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课程“机织工程”的建设

纺织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课程“机织工程”的建设潘如如;王鸿博;徐阳;高卫东
【期刊名称】《纺织服装教育》
【年(卷),期】2016(031)003
【摘要】“机织工程”是纺织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和学位课程.江南大学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课程建设期间,紧扣卓越工程师人才的培养目标,更新教学理念,改革课程教学组织形式和考核模式,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研讨并行,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与课后学习并重,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将课程录像、课件、教案等各类资源上传网络,强化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结合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总页数】3页(P226-228)
【作者】潘如如;王鸿博;徐阳;高卫东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江苏无锡2141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3
【相关文献】
1.纺织工程专业"高职+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r纺纱课程群建设
2.纺织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课程“机织工程”的建设
3.基于卓越工程师工程能力培养的纺织工程专业实践课程改革
4.基于卓越工程师工程能力培养的纺织工程专业实践课程改革
5.纺织工程专业“高职+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纺纱课程群建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纺织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纺织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纺织工程专业本科人材培育方案一、专业培育目标:本专业培育合用社会发展与国家建设需要,拥有较强的的人文、艺术、社会、外语、科学、工程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现代纺织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能在纺织领域及有关行业从事纺织科学研究、纺织品开发、纺织工艺设计、纺织生产过程与产质量量控制、市场营销与贸易、计算机应用以及公司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研究人材、技术人材和管理人材。

二、业务培育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纺织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纺织资料剖析应用、纺织品设计、纺织工艺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拥有纺织生产管理、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与贸易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在学习纺织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再从五个方向中选择一个方向,进行学习,以获取该方向(领域)的知识和技术。

毕业生应获取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术;2.掌握纺织加工原理、技术、工艺设计、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知识与方法;掌握纺织资料的形成原理、性能及其在纺织产品中的应用;3.具备生产管理、经营、贸易等方面的基本能力;4.熟习有关目标、政策、标准和法例;认识纺织科技和发展动向;可以进行初级市场剖析和发展展望规划。

5.掌握与纺织有关的某一学科的基本知识与技术;6.一般话水平达到二级乙等,有较强的表达能力、汉语言的使用能力和外语使用能力。

三、骨干学科:纺织工程四、主要课程:高等数学、一般物理、英语、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纺织资料学、纺纱学、织造学、针织学、纺织品设计基础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课环节:计算机上机、专业实习、创新课题研究、毕业实习与论文(设计)。

六、主要专业实验:纺织原料的检测与剖析、纱线剖析与试纺、机织物剖析与织造、针织物剖析与织造、创新性实验及综合性专业实验等。

七、基本修业年限:四年。

八、授与学位:工学学士。

九、邻近专业:服饰设计与工程、轻化工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纺织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工学,纺织类,专业代码081601)第一部分培养标准一、综合素质:主要包括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和工程素质等方面。

(一)人文素质1. 政治素质:具有良好政治头脑与立场,遵守国家法律,认清国家与行业发展形势,具有较强的法治意识、诚信意识和行业政策法规意识。

2.职业道德素质: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体现对职业、社会、环境的责任。

具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所属职业体系的职业行为准则的意识;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服务和环保意识,并积极承担有关健康、安全、福利等事务的责任;保持和增强其职业素养,具备不断总结、学习、积累知识和提高技能的意识。

3.创新与身心素质:具有创新意识,掌握创新思维方法,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能自信、灵活地处理新的和不断变化的人际环境和工作环境,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体魄,具有承受外部压力的能力。

(二)科学素质主要包括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素质。

1.自然科学素质:具备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并具有能应用于工程实践中的意识。

2.人文科学素质:具备一定的法律与社会学知识,了解形势与政策;熟练掌握相关的社会、历史、语言等方面的知识,可运用其进行技术交流和沟通;具备一定礼仪修养和文学修养。

(三)工程素质1.工程技术素质:具有把工程力学、电工电子学、材料科学、工程制图、机械设计、计算机技术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应用于工程技术领域的能力与意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2.工程质量素质:具有生产管理意识、市场意识、质量创新意识、质量评价意识、产品竞争意识。

3. 团队合作素质: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协作工作能力、组织管理意识。

二、专业能力主要包括分析和解决纺织工程实际问题、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和组织管理等能力。

(一)专业基本能力掌握工程基础知识和纺织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具备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技能。

1.掌握常用纺织原料的种类、性能,以及材料性能的改进方法;能够针对纺织品性能要求合理选择纺织材料。

纺织工程培养方案

纺织工程培养方案

纺织工程培养方案专业概述纺织工程是一门应用科学,涉及到纺织品的设计、生产、加工和销售。

纺织工程不仅关注传统纺织品,如服装和家居纺织品,还关注新型纺织品,如医疗纺织品、智能纺织品等。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纺织品设计能力和生产管理能力,适应纺织行业发展需要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

课程设置本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既注重基础理论,也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主要包括以下课程:基础编排(必修)主要介绍纺织工程的基础知识,包括纤维材料、线缆结构、纺织品组织、印染整理和纺织品性能等方面。

纺织企业管理(必修)主要介绍纺织企业的组织管理、流程管理、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等方面,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

纤维科学与材料(必修)主要介绍纤维的结构、性能和加工工艺,以及各种纤维材料的特点和应用。

纺织品设计与开发(必修)介绍纺织品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包括创意设计、样板制作和成衣展示等。

纺织机械(必修)介绍各类纺织工艺以及相应的机械装备,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维修能力。

纺织品质量控制(选修)介绍纺织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以及质量控制的流程和标准化实施,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和控制能力。

智能纺织品开发(选修)介绍智能纺织品的概念、发展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未来行业发展的预测能力。

实践教学本专业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主要包括以下项目:纺织品设计和制作由于纺织品设计和制作必须结合实际生产过程,学生将学习纺织品的市场调研和基本设计,初步了解纺织品的整个制造过程。

纺织机械操作和维修通过纺织机械的操作和维修实践,学生能够熟悉各类纺织机械的使用、保养和维修方法。

实习为了更好地实现实践教学的目的,学校还设有一定时间的实习环节,学生可以在当地的纺织企业实习,学习实际的生产流程,了解行业最新技术和市场发展动向。

就业前景纺织行业是国民经济中产业基础之一,采用就业形势良好,工作范围广泛。

纺织工程培养方案

纺织工程培养方案

纺织工程培养方案
纺织工程是一门重要的工程学科,主要涉及纺织品的生产、设计、加工、制造等方面。

该领域的专业人才需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掌握纺织品的生产过程、机械设备和工艺流程等方面的知识。

为此,我们制定了以下纺织工程培养方案:
一、学科基础
(1)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

(2)物理学:物理基础、电磁学、光学等。

(3)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高分子化学等。

(4)机械工程: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材料力学等。

(5)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程序设计等。

二、核心课程
(1)纺织工艺学:织造、编织、针织、印染、整理等。

(2)纺织材料学:纤维、纱线、织物等。

(3)纺织机械学:织机、编织机、针织机、细纱机等。

(4)纺织品设计:纺织品结构设计、面料设计等。

(5)纺织品品质管理:纺织品测试、质量控制等。

三、实践环节
(1)实验课程:纺织品测试实验、纺织品加工实验等。

(2)实习/科研环节:到企业或科研机构实习或参与科研项目。

(3)毕业设计:根据自身兴趣选择毕业设计题目,完成毕业设
计并进行答辩。

以上是我们的纺织工程培养方案,该方案旨在培养具有纺织工程知识与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为纺织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纺织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

纺织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

纺织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部门:纺织服装学院部门负责人:毕松梅专业负责人:阎琳审核:陶庭先校长:刘宁制订日期:2015年8月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学校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诚信实干、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纺织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纺织工程领域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能在纺织领域从事纺织品设计开发、纺织工艺设计和生产加工、纺织品检测、纺织生产和经营管理、纺织品贸易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基本要求: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工程技术基础理论知识;2、掌握纺织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3、具有纺织品设计与开发、纺织工艺设计、实验设计、产品检测测试和工艺操作的基本技能;4、熟悉与纺织工业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备从事现代纺织企业生产管理、市场预测、商品贸易等方面的基本技能;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较强的工程实践及创新能力;6、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7、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体现对职业、社会、环境的责任。

业务范围:能在纺织领域从事纺织品设计开发、纺织工艺设计和生产加工、纺织品检测、纺织生产和经营管理、纺织品贸易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二、专业方向1、纺织工艺与产品设计2、针织工艺与产品设计3、非织造工艺与产品设计4、纺织检测与贸易三、专业特色注重保持纺织工程专业的技术特色,不断顺应现代纺织的发展趋势,同时强调纺织学科与其它学科的交叉结合。

教学以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生产现场教学、专业学术讲座、专业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采用校企联合,企业为主的授课方式,使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纺织专业技术基础、较宽广的交叉学科知识面、一定的创新精神及工程实践能力。

纺织工程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

纺织工程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
5-2应用与评估:能够开发或合理选择并使用现代工具,对纺织产品结构、性能、工艺等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计算、预测与模拟,并能够分析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纺织工程实践和纺织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工程经历:具有纺织及相关工程项目的实习经历,了解纺织专业相关领域的技术标准体系、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工程活动的影响。
2-3合理性分析:能够运用基本原理,结合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方案的合理性,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纺织材料、工艺及产品的特定需求,在其全周期过程中涉及的纺织复杂工程问题设计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11-1掌握方法:了解并掌握纺织工程活动中涉及的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基本知识和方法。
11-2理解与运用:理解纺织工程活动中涉及的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问题,能够在纺织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和经营管理中运用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1学习意识:能认识不断探索和学习的必要性,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纺织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学校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安徽地方和长三角经济与技术发展需要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能够在纺织工程领域,特别是纺织产品设计与开发、纺织智能制造领域从事工程设计、产品设计、技术研发、质量控制、生产管理、营销贸易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纺织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纺织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纺织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概述纺织工程是一门涉及纺织材料、纺织机械、纺织技术和纺织品设计等领域的综合性学科。

纺织工程专业培养具备纺织原理、纺织材料科学、纺织设备设计与应用、纺织品设计与制造等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纺织工程和相关领域的创新性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1.培养掌握扎实的数理基础知识和纺织工程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在纺织工程领域从事工程技术管理、科研开发、产品设计与制造等工作的高级应用人才。

2.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够适应未来纺织工程技术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国际化、现代化高级应用人才。

三、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1). 数学、物理、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材料科学基础等基础课程(2). 纺织材料、纺织化学、纺织物理、纺织工程制图、纤维结构与性能、纺织原理、纺织设备与自动化、纺织品设计、织物质量控制、纺织工艺学、纺织品检测与分析等专业基础课程(3). 纺织制造工艺、纺织品设计、染色与整理技术、纺织工程管理、纺织品营销与管理等专业应用课程(4). 工程设计、技术经济学、企业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工程管理与实务课程(5). 选修课程:国际纺织工程发展趋势、创新创业与知识产权等前沿课程2.实践环节(1).实习实训:开展企业实习、生产实习、技术实践等环节,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

(2).设计实习:进行纺织材料设计、纺织品设计、工艺方案设计等实际项目设计,培养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3).科研实践:参与课题研究、科研项目、学术竞赛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和创新能力。

(4).实习报告:学生需在实践环节结束后,撰写实习报告并进行答辩,评价学生的实践表现和能力水平。

3.创新能力培养(1).专业竞赛: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国内纺织工程相关的学科竞赛,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2).创业实践:鼓励学生参与学院科技成果转移、创新创业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纺织工程培养方案

纺织工程培养方案

纺织工程培养方案一、纺织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纺织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纺织原理、纺织化学、纤维材料、纺织机械原理、工程数学、电子技术等。

这些课程旨在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为后续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2. 专业课程:专业课程是纺织工程专业的重中之重,主要包括纺织工艺学、纺织机械与设备、纺织品设计、纺织品加工技术等。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熟练掌握纺织工艺、熟悉纺织机械的操作和维护,掌握纺织品的设计和加工技术。

3. 选修课程: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纺织工程专业还设置了一些选修课程,例如管理学、市场营销、跨文化交际等,以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能力,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 实习课程: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纺织工程专业还设置了一定的实习课程,让学生有机会在实际工作中接触到纺织生产的各个环节,锻炼自己的实践技能。

5. 毕业设计:在学生即将毕业之际,还需要进行毕业设计,这是一个综合实践环节,也是检验学生全面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学生需要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选择一个合适的毕业设计课题,并借助于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最终形成一篇毕业设计论文。

二、纺织工程专业的教学方法1. 课堂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仍然是纺织工程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

老师通过讲解课件、示范操作、激发学生兴趣等方式,传授理论知识,并引导学生熟练掌握纺织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2. 实验教学:纺织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环节非常重要,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纺织工程的知识。

3. 实践教学:在校外工厂、企业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有机会接触真正的生产环境,了解纺织工程的实际操作和技术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4. 网络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教学已成为纺织工程专业教学的重要手段。

通过网络教学,学生可以更广泛地获取纺织工程领域的最新信息和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模板

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模板

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模板一、培养目标1.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工程技术人才,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具备创新、实践和实践的能力,能胜任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工程技术工作。

2. 培养定位:面向21世纪新工程师的培养目标是: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抓住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契机,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面向培养卓越工程师科学研究领域,培养公认的学术先锋和工程技术领军人才;突出工程实践与经济建设方向,培养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高水平实际行动者。

二、培养模式1. 课程设置:坚持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统一,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教学方法: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注重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实习实习以及毕业实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实践教学:学校加强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等,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技能。

三、培养环境1. 师资力量:学校引进国内外优秀教育专家、工程技术人才,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和素质。

2. 实验条件:学校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更新实验设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实习基地:学校积极发展与企业、科研院所、政府部门等合作关系,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习基地。

四、培养措施1. 创新创业教育:学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实践教学:学校注重实践教学,开展各类实践课程、实习实习和毕业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双师型培养:学校开展双师型培养模式,引进企业技术人才和专业教师共同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五、培养特色1. 专业特色:学校注重专业特色建设,为学生提供完善的专业化培养方案和学习环境,培养专业化、精英化的工程技术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 级纺织工程卓越工程师计划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介绍
纺织工程专业主要学习内容为纺织纤维制成纺织产品过程中,与产品的设计、开发以及加工相关的理论基础及工艺技术原理与方法,包括棉、毛、丝、麻等天然纤维以及各种化学纤维材料,涵盖机织、针织等加工方法,以及服用、家用和产业用纺织品的设计开发与应用。

苏州大学纺织工程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省重点类核心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条件完备。

本专业在学习高等数学(一)(上、下)、普通物理(二)(上、下)、线性代数、概率统计、普通化学、电子电工学、纺织材料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及相关实验技能的基础上,进而学习纺纱学、长丝工艺学、机织学、针织学、织物组织学、纺织品设计学等专业主干课程,接受测试、设计、试制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培训。

该专业分普通型和卓越型两类,普通型学生采用专业理论+实验实践+创新项目结合的培养模式,
旨在提升学生的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研究能力;卓越型学生采用校企联合授课+增强型实践
教学+企业实习的培养模式,旨在提升学生的纺织产品分析、检测、生产、贸易、经营管理等工程综合能力。

通过系统化的专业培养,使学生较为全面、扎实地掌握纺织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创新实践和应用开发能力。

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纺织材料研究、产品设计、制造加工、应用开发、检验检测、外贸销售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创新复合型纺织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为目标。

旨在培养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在设计与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能够就复杂设计与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具有应用棉、毛、丝、麻、化纤等各种纤维材料,采用纺纱、机织、针织等各种加工技术方法,开发衣用、家用和产业用等各类产品的纺织工程专业知识和能力,能在纺织领域的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单位从事产品开发、工艺设计、质量控制、检验检测、外贸销售、经营管理、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研究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通过本专业的培养,学生能够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三、基本培养规格与要求
(一)政治思想与德育方面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二)体育方面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智育方面
(1)掌握纺织纤维特性、纺织加工工序与流程、生产方法与工艺技术、纺织设备等知识,并能综合运用,解决纺织生产加工中的技术问题。

(2)掌握纤维的形态与理化性能、纱线结构与性能、织物的结构与性能等知识,了解各类纺织品的风格、服用性能要求、纹样设计与色彩搭配美学理论、古今中外纺织面料品种及文化艺术风格、时尚潮流发展,并能综合运用,开发各种纺织新产品。

(3)掌握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的知识,具有对纺织产品设计与加工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
题的研究能力。

(4)熟练掌握纺纱、络并捻整浆、织造、平车等实验操作技能,实现与纺织生产加工的快速对接。

(5)熟练掌握纤维鉴别、织物分析、性能测试与分析等各种试验技术,具有较强的纺织品检验检测技能。

(6)熟练掌握纺丝加工模拟、纺纱加工模拟、织物设计与模拟、织造加工模拟等的虚拟实验技能,具有快速的设计开发纺织产品的能力。

(7)掌握织物用量计算、产品成本核算与定价、纺织服装市场营销、外贸跟单、技术经济分析等理论,并能综合应用,具有合理的开发纺织产品的能力。

(8)掌握纺织CAD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理论,熟练组织CAD纹织CAD的操作, 了
解现代纺织设备性能,具有先进的开发纺织产品的能力。

(9)具有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能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具有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等能力;具有多学科综合应用思考问题的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0)英语水平达到《苏州大学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修订稿)》(苏大教[2013]139号)的相关规定。

四、学位课程
高等数学(一)(下)、普通物理(二)(上)、纺织材料学、纺织化学、纺纱学、长丝工艺学、机
织学、针织学、织物组织学、纺织品设计学、质量管理工程。

五、主要实践环节
(1)开设普通物理实验、电子电工学、纺织化学、纺织材料学、长丝工艺学、纺纱学、机织学、针织学及织物组织学等课程实验,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实施和测试分析的能力。

(2)开设金工实习、平车实习等课程,通过系统的工艺技术训练,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动手能力。

(3)开设纺织工艺与产品设计、试纺试织等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4)卓越型学生开设认识实习和企业实习,培养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的意识与能力。

六、学分要求和学位授予
纺织工程(卓越工程师计划):
本专业学制四年,允许学习年限为3〜8年。

在允许学习年限内,学生必须修满本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方可申请毕业,达到学位授予要求者,经申请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七、进入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学分要求
纺织工程专业学生需获得不低于120学分,方可进入毕业设计(论文)环节。

八、课程设置
(二)通识教育课程(75学分)
1、通识选修课程、新生研讨课程(10学分),在通识选修课程、新生研讨课程中选择修读。

(“新
生研讨课程”不超过4学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