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初中地理优秀教案设计.
初中地理《俄罗斯(第一课时)》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俄罗斯(第⼀课时)》优质教案、教学设计《俄罗斯(第⼀课时)》教学设计(Seewo ⽩板课例)⼀、教学⽬标知识⽬标:1. 运⽤地图描述俄罗斯的地理位置特点,体会俄罗斯是世界上⾯积最⼤的国家。
2. 利⽤图⽂资料,认识俄罗斯⾃然地理特征(地形、⽓候、河流等)。
能⼒⽬标:1. 巩固运⽤区域地理的学习⽅法,学会读图⽅法,提取地图中的有效信息。
2. 学会分析和联系地理要素间的互相关系,概括俄罗斯⾃然环境的特征。
德育⽬标:1. 增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提⾼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审美情趣。
2. 尊重世界不同国家的⽂化和传统,增强民族⾃尊⼼、⾃信⼼和⾃豪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3. 培养科学严谨的求真态度,培养深度学习的探究意识。
⼆、教学重难点1. 从主要地形区掌握俄罗斯地形分布特点。
并分析地形与河流之间的关系。
2. 从地理位置⾓度分析俄罗斯⽓候的特点与影响。
三、课时安排1 课时四、教学⽅法⾃主学习、探究活动、SEEWO ⽩板互动五、课前预习巩固学习区域地理的⽅法,利⽤教材39 页地图,⾃主预习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并在图中标划出相应的地理事物,整理描述。
外交关系,接下来我们通过⼀段视频来了解⼀下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合作,并找出视频中你看处俄罗斯的哪些地理特点?(播放视频)学⽣活动:观看视频,说出视频当中关于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或⾃然环境的相关词汇,并且看出俄罗斯的⽯油天然⽓资源丰富。
教师活动:捕捉学⽣词汇,写在板中板上【⾃主巩固】指空⽩图⾃主巩固地理位置。
【活动】俄罗斯地域辽阔,国界线漫长,有很多的陆上邻国。
请找出主要邻国,并找学⽣拖拽名称,将邻国对号⼊座。
初中地理《俄罗斯》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俄罗斯适用年级七年级所需时间课内2课时每周3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节是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的最后一节,主要了解学习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俄罗斯的人文经济。
俄罗斯是一个地跨亚欧两洲的欧洲大国,不但地域辽阔,而且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是世界强国,它的航空航天、核工业、军事技术等在国际上位于领先地位,在世界政治和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主要通过对俄罗斯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工业分布、先进的技术、发达的交通以及城市分布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明确工业的发展与资源、交通、技术的关系,找出俄罗斯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不仅是对俄罗斯知识的深化和扩展,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地理新课标明确指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地理课”,为此我设计了:全过程学生以小组形式来参与,如四大工业区的主要部门识记比较难,就先和大家一起分析工业区附近的矿产资源,理解资源与工业密切相关。
然后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识记,再利用抢答比一比看一看活动,看哪个小组、哪位同学记得最快、最准确,来强化有关知识的记忆。
另外将主要城市的学习设计成去体验旅游的形式,总之,这些做法的目的是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地理与现实生活的息息相关,由此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强烈内需和创造力。
地理新课标提倡的是“自主、探究、体验、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师生和谐互动的引导者,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应帮助学生指定适当的学习目标,选择必要的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情趣,引导学生置疑问难、求索反思。
总之,这些做法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的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2.了解俄罗斯的地形、河流、气候。
七年级下册地理《俄罗斯》教案

七年级下册地理《俄罗斯》教案一、教学目标认识俄罗斯的位置:希望学生们能通过本课的学习,清晰地知道俄罗斯在地球上的位置,了解其大致的领土范围和主要地形特征。
想象一下俄罗斯的巨大疆域,能在大脑中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了解俄罗斯的气候特点: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们知道俄罗斯的气候类型以及主要特点。
例如知道俄罗斯哪些地区是寒冷的,哪些地区相对温暖,这对理解当地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特色很有帮助。
认识俄罗斯的河流与湖泊:我们要让学生们了解俄罗斯的主要河流和湖泊,了解这些河流湖泊对当地的影响,比如它们是如何影响当地的气候、生活和文化的。
理解俄罗斯的自然资源: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能了解到俄罗斯丰富的自然资源,比如石油、天然气等。
这些资源是如何影响俄罗斯的经济发展的呢?这也是我们要探讨的话题。
了解俄罗斯的人文特色:除了自然地理,我们也要让学生们了解俄罗斯的人文特色,比如他们的饮食文化、风俗习惯等。
这不仅能增强学生们对地理知识的兴趣,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个国家的地理情况。
1. 理解俄罗斯的基本地理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俄罗斯。
准备好了吗?让我们踏上探索俄罗斯的旅程!大家想一想,俄罗斯在世界的哪个位置呢?没错它横跨亚欧大陆,是个拥有庞大版图的国度。
北临北冰洋,与中国、芬兰等国家相邻。
想象一下这样的地理位置给它带来了怎样的自然风貌和文化交融呢?说到俄罗斯的地形,我们可以发现它是一个以平原和高原为主的国家。
西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则有高原和山地。
这样的地形对俄罗斯的气候和自然资源分布有什么影响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2. 掌握俄罗斯的自然资源及其分布,了解其对俄罗斯经济的影响孩子们你们知道吗?俄罗斯是世界上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它好像一个藏宝箱,里面装满了各种宝贝。
俄罗斯的国土辽阔,很多地方都埋藏着矿产。
比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等。
这些资源主要分布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和中亚一带,除了矿产俄罗斯的森林、水资源等也非常丰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7.4俄罗斯》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7.4俄罗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7.4俄罗斯》一课,主要介绍了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经济特点、人口分布、城市特色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俄罗斯的基本国情,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其他国家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俄罗斯这个国家,学生可能只停留在一些基本的认识上,对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等方面的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深入观察和研究俄罗斯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经济特点、人口分布、城市特色等方面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俄罗斯这个国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俄罗斯地理位置的特点。
2.俄罗斯的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经济特点、人口分布、城市特色等方面的内容。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等资料,引导学生发现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特点。
2.讲解法:对俄罗斯的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经济特点、人口分布、城市特色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讲解。
3.讨论法:分组讨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等资料。
2.准备PPT,用于展示俄罗斯的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经济特点、人口分布、城市特色等方面的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俄罗斯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提问学生对俄罗斯的了解。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俄罗斯的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经济特点、人口分布、城市特色等方面的内容,并进行讲解。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初中地理俄罗斯教案

初中地理俄罗斯教案教案标题:初中地理俄罗斯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和自然资源。
2. 掌握俄罗斯的人口、宗教、语言和文化特点。
3. 了解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和对世界的影响。
教学重点:1. 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
2. 俄罗斯的人口、宗教、语言和文化。
3. 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和对世界的影响。
教学难点:1. 掌握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对其发展的影响。
2. 理解俄罗斯多样化的人口、宗教和语言。
3. 分析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和对世界的影响。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地理教材相关章节。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3.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俄罗斯的地理特点、人口分布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并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学习的内容。
2. 提问:你对俄罗斯有哪些了解?你认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对其有什么影响?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特点,并与学生共同探讨其对俄罗斯的发展有何影响。
2. 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素材,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俄罗斯的地理特点。
三、学习活动(20分钟)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俄罗斯的城市进行深入研究,包括该城市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人口等方面的特点。
2. 每个小组通过互相交流和讨论,撰写一份关于所选城市的简要报告,并准备展示给全班。
四、展示和讨论(15分钟)1. 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所研究的城市,包括该城市的地理特点、人口分布、气候等。
2. 全班共同讨论:不同城市之间的地理特点和人口分布有何异同?这些因素对城市的发展有何影响?五、知识总结(10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并总结俄罗斯的地理特点和人口分布。
2. 引导学生思考:俄罗斯的地理特点如何影响其经济发展和对世界的影响?六、课堂作业(5分钟)1. 要求学生以俄罗斯为例,写一篇短文,探讨地理因素对一个国家的发展的影响。
七年级地理俄罗斯教案

七年级地理俄罗斯教案第一篇:七年级地理俄罗斯教案七年级地理俄罗斯教案本学期总第31时本单元第4时授题俄罗斯型新授主备人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俄罗斯自然地理的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读图分析法,比较法的运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我国的周边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全面的了解问题。
重难点俄罗斯的资源气候地形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步骤师生活动复备1、导激情2、自主学习(由科代表组织本组成员根据学习提纲完成)你知道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谁吗?你还知道俄罗斯哪些出名的地方?学生会回答,俄罗斯的军事力量,总统普京,经济发展状况,历史渊源,和我国的关系,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他们了解我们的周边国家。
出示俄罗斯的地形图和自学提纲学生自主学习。
1.找出俄罗斯面临的海域,鄂霍次克海,白令海,北冰洋,巴伦支海,波罗的海,黑海。
2.俄罗斯是一个地跨两大洲的国家在图中找到这一结论的依据?俄罗斯的欧洲面积大还是亚洲面积大?3.从西向东找到俄罗斯的地形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归纳俄罗斯的地形特点。
4.找到欧洲最长的河流,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哪个地形区?注入哪一个湖泊?.找到俄罗斯的重要的城市,第一大城市莫斯科,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太平洋沿岸港口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北冰洋沿岸城市摩尔曼斯克。
6.计算俄罗斯的面积是我国的多少倍?7.俄罗斯的亚洲面积广阔,为什么还被称为是欧洲国家?从图上分析出,俄罗斯是世界上唯一地跨两个大洲和东西半球的国家。
步骤师生活动复备3、激情互动4、魅力精讲、拓展应用6、生成创新8.俄罗斯气候类型及特点?北冰洋沿岸是什么气候?太平洋沿岸是什么气候?9.比较俄罗斯的东部和西部莫斯科和上扬斯克的气候特点有什么不同?10.通过俄罗斯的地形剖面图分析俄罗斯的地形特点?俄罗斯地跨两大洲,面积大部分在亚洲,但是人口的分布大部分在欧洲,经济中心在欧洲,文化传统在欧洲,所以说是一个欧洲国家。
七年级地理《俄罗斯》教案5篇

七年级地理《俄罗斯》教案5篇七年级地理《俄罗斯》教案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学大纲指学校每门学科的教学纲要。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
欢迎分享!七年级地理《俄罗斯》教案知识目标1.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2.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记住地轴、两极、赤道、纬线、经线、本初子午线。
3.理解掌握东西经度、南北纬度的划分和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
能力目标1.通过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2.观察地球仪,认别经纬线、经纬度、东西半球、南北半球。
3.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德育目标人类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认识过程,体现着人类认识自然、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科学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
因而教育学生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认识地理事物的发生、演变和发展。
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探求自然奥秘的志趣和崇尚科学、实事求是的观念。
※教学重点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经度和纬度的划分。
3.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
4.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位置。
※教学难点1.东西经度、南北纬度的判读。
2.东西半球的划分。
3.借助经纬度及经纬网知识,使学生对空间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教学方法观察、比较、归纳等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1.地球仪、经纬仪。
2.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第二课时纬线和经线第三课时利用经纬网定位※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地理。
学习地理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生活和生产。
那么,学习地理从哪开始呢(学生议论)对,从认识人类的家园——“地球”开始。
多媒体画面1浩瀚的太空,星光灿烂。
配上音乐,推出旋转的地球和课题。
[讲授新课]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提出问题晴空万里,我们能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十五的夜晚,我们能看到月亮像一个明亮的银盘;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个什么形状呢学生回答球体(球形)。
初中地理《俄罗斯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第八章不同类型的国家第二节《俄罗斯》(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说明俄罗斯是地跨亚欧的欧洲国家。
2.利用地图,了解俄罗斯的地形、河流、湖泊的分布特点,并分析俄罗斯地形地势特征。
4.根据地图和资料分析俄罗斯气候特征,并分析原因。
5.简单分析俄罗斯的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图文资料,分析归纳俄罗斯自然地理特征。
2.通过合作探究认识产生气候特征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地理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1.运用俄罗斯地形图,指出俄罗斯的位置范围,了解其主要地形区、河湖分布。
2.利用图文资料,分析归纳俄罗斯气候特征及原因。
三、教学难点分析归纳俄罗斯气候特征及产生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多媒体直观演示法、活动法等。
五、教学课型新课型六、课时安排2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图片:俄罗斯套娃、俄罗斯方块。
问:这两件事物都与哪个国家有关?—俄罗斯俄罗斯图【自主学习一】读“俄罗斯地形图”及教材P63 第一二段,完成下列各题:1.俄罗斯陆地面积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其主要民族是族。
2.说说俄罗斯大致的纬度范围,并说明俄罗斯地处哪两个温度带?3.在图中填出下列海洋:北冰洋、太平洋、波罗的海、黑海、里海。
4.在图中填出亚欧的界线:乌拉尔山、大高加索山、白令海峡。
由此可知,俄罗斯位于洲东部,洲北部。
5.在图中填出俄罗斯主要陆上邻国:中国、蒙古、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白俄罗斯、芬兰等。
【合作探究一】在图中填出俄罗斯主要河流、湖泊。
根据俄罗斯亚洲部分河流的流向,判断俄罗斯亚洲部分的地势高低。
【自主学习二】读“俄罗斯地形图”及教材P63 第三段,完成下题:1.在图中填出俄罗斯四大地形区。
2.俄罗斯地形以河为界,以西主要是平原,以东主要是和。
3.平原是亚洲最大的平原;平原是欧洲最大的平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罗斯》初中地理优秀教案设计
2018-10-27
[教学目标]
(一)借助地图,说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领土组成特点(跨东西半球、亚欧两洲)和首都(莫斯科)。
(二)根据地图和资料,归纳俄罗斯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和各地区气候差异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三)运用统计资料,联系俄罗斯自然条件特点,说明该国开发西伯利亚的情况。
(四)收集资料,说明俄罗斯民族方面的概况。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共分6个小标题。
“面积最大的国家”、“平原广大”、“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丰富的资源”、“改革中的经济”、“西伯利亚的开发”,分别介绍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面积、地形特点、气候特点、资源特点、经济特点和区域开发方面的情况。
本节教材第一个标题为国家概况的介绍;第二、三、四个标题内容分别叙述和说明俄罗斯自然地理特征的三个重要方面:“平原广大”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为理解俄罗斯农产品和主要农业区分布提供了条件,“丰富的资源”为理解俄罗斯的经济特点和开发西伯利亚作了说明;第五、六个标题内容阐述俄罗斯人文地理特征,可以从中了解俄罗斯的工业、农业城市、港口分布特点及亚洲西伯利亚的开发情况。
本节教材的编排结构是:
本节教材图表系统提供3幅地图:①图3-22,说明俄罗斯周围海洋,亚洲与欧洲部分比较,地形区分布及特点,河流与城市。
②图3-24,说明俄罗斯地势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东高西低、平原广大”是其地形主要特征。
③图3-26,说明俄罗斯主要矿种及产地,特别是石油、黄金、煤、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本图淡化了矿产地的识记,强调矿产种类及其与工业基地分布的关系。
2幅景观图:一为反映宗教和建筑特色的大教堂,一为贝加尔湖及湖畔的亚寒带针叶林景观。
2张统计表:①上扬斯克和莫斯科气候资料分别表明俄罗斯东部西伯利亚受北极地区寒冷气流影响,是北半球的寒极之一,降水较少;而西部东欧平原受大西洋影响,气候较温凉,降水较均匀,是温和的大陆性气候。
②俄罗斯亚洲与欧洲部分地区差异对比则要求学生通过对比掌握其差异性,也暗示了开发
西伯利亚的必要性。
补充阅读材料提供了俄罗斯民族方面的概况,为学生收集此方面的资料作了示例。
本节教材还说明了俄罗斯几个方面的世界之最:①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②俄罗斯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大的国家;③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世界上淡水量最多的湖泊;4.俄罗斯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
[教学重难点]
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经济特点
[教学方法]
读图法、讨论法、谈话法、自学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具准备]
挂图:俄罗斯地形图
教学提纲(板书)
一、面积最大的国家
1、位置:跨亚、欧两大洲和东、西半球
2、面积:1708万平方千米
二、平原广大
地势东高西低,平原占 70%
三、温凉的'气候
大陆性气候明显,东、西部差异大
四、丰富的资源
1.淡水资源(贝加尔湖)
2.森林资源(亚寒带针叶林)
3.矿产资源(石油、黄金、有色金属)
五、改革中的经济
1.工业
工业区:欧洲部分、乌拉尔地区、西伯利亚地区
工业中心: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
2.农业
农业区分布于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
3.城市和港口
首都莫斯科
六、西伯利亚的开发
[教学过程]
新课导人:
引导学生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从中引出俄罗斯
一、面积最大的国家
1、提问:通过预习,谁能告诉我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的面积究竟有多大?
2、展示“俄罗斯地形图”,指出亚、欧两洲的洲界线,得出结论:俄罗斯地跨亚、欧两洲,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
3、引导学生回忆东、西半球分界线(160°E),并和学生一起找出东经160,得出俄罗斯的另一位置特征:地跨东西半球。
(过渡)接下来,我们一起熟悉俄罗斯的海陆位置特征
4、读图3-22,完成活动1、2题及P77活动2
5、一学生朗读P77材料,了解俄罗斯的民族、语言、宗教
二、平原广大
1.读图3-22,完成活动第3题
2.找出上述四大地形区的大致分界线:⑤乌拉尔山、乌拉尔河,⑥叶尼塞河,⑦勒拿河。
3.叶尼塞河以西均为平原,以东为高原山地,平原面积占俄罗斯领土的70%。
归纳得出地形特点:平原广大。
4.读图3-24,引导学生归纳俄罗斯的地势特征,很容易看出其地势特点:东高西低。
5、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伏尔加河的位置,注意其流向,注入海洋,在欧洲的地位
三、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1、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33俄罗斯气候分布图,思考:俄罗斯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哪种?还有哪些气候类型?引出气候类型的学习
2、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俄罗斯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有什么特征?
3、小结:由于俄罗斯疆域辽阔,东西跨经度广,所以气候的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同时也使东西部气候存在较大的差异。
4、引导学生分析上扬斯克和莫斯科的气候资料,归纳二地的气候特征差异,并设问:同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什么上扬斯克的降水比莫斯科的少?气温比莫斯科的低?
(过渡)俄罗斯是世界上资源最为丰富的大国之一,那么有哪些丰富的自然资源呢?
四、丰富的资源
1、学生看书思考:俄罗斯有哪些丰富的自然资源?
2、设问:俄罗斯为什么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呢?教师可从气候特点、地形分布及历史开发等方面加以指导。
最后出示亚寒带针叶林带分布图。
3、出示“俄罗斯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找主要矿种及矿产地,而后说明俄罗斯石油、黄金产量的世界排名及有色金属矿的分布。
(过渡)俄罗斯丰富的矿产资源为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资源条件。
四、改革中的经济
工业方面
1.通过图3-26和各种资源储量、开采量等资料,学生推断俄罗斯的主要工业部门应该是哪些?而后结合教材P79验证
2、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53“俄罗斯工业分布图”,指出俄罗斯的三大工业区并强调俄罗斯的工业主要集在欧洲部分
3、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查找各工业区的工业中心城市并在地图上填注。
并设问:这三大工业区能形成主要的工业区的共同因素是什么?(附近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便利的交通),而后进一步从资源条件分析俄罗斯各工业区的工业部门
农业方面
1、回忆俄罗斯气候特征和纬度位置特征,思考:俄罗斯的气候条件对发展农业生产有利吗?你认为制约俄罗斯农业分布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气温因素,俄罗斯的农业一般分布在纬度相对较低、气候较为温和的地区
3、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查找俄罗斯主要农业区东欧平原、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
并对照图例说出俄罗斯的农产品种类,并进一步强调:俄罗斯的农作物一般都是喜温凉的农作物,这与当地的气候特征是相适应的。
城市与港口方面
根据地图找出首都莫斯科的位置,由教师小结其城市职能。
根据地图,让学生围绕俄罗斯疆界找出其进出海洋的港口城市,再由教师加以具体说明东部、北部、西部的主要海港。
(过渡)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和历史的原因,俄罗斯的人口和经济主要集中在欧洲部分,而面积广大的西伯利亚地区却开发不够
西伯利亚的开发
①小结已学习俄罗斯的知识,填表对比其亚洲部分和欧洲部分的地区差异。
②对此表格知识加以对比研究,让学生认识到俄罗斯经济的地区分布与其自然、人文因素分布的不平衡性以及人地关系在空间上存在矛盾。
③具体指导西伯利亚的开发项目,如:西伯利亚大铁路,贝阿铁路、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炭基地和新西伯利亚高科技园区等。
本节重点图表指导:
①图3-22:指导学生在图上了解俄罗斯地理位置(经度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领土组成(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首都莫斯科;俄罗斯是欧洲国家的主要原因:欧洲部分集中全国四分之三的人口,历史上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地区,主要工业和首都也位于欧洲部分;俄罗斯的四
大地形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主要河流及分布:欧洲部分的伏尔加河和顿河、亚洲部分的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俄罗斯的主要城市及分布。
②图3-24:指导学生在剖面图上相应位置标注东欧平原、乌拉尔山、西西伯利亚平原、叶尼塞河、中西伯利亚高原、勒拿河、东西伯利亚山地。
或者由学生依据图3―22画出沿60°N线的剖面图,然后观察、分析其“东高西低、平原广大”的地势地形特点,再归纳这一特点对河流分布的影响。
③图3-26:先指导学生找图例,了解俄罗斯有哪些矿产;再根据教材讲述其矿产储量和开采量,也可由学生收集有关资料对俄罗斯矿产进行评价;最后根据铁路线、河流、城市对矿产地进行相对定位,并为其工业分布作铺垫。
④“俄罗斯亚洲部分和欧洲部分地区差异”表:可采取分组讨论的形式,用复习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得出答案,并根据所填内容对俄罗斯开发西伯利亚进行评价。
下述答案仅供参考:
亚洲部分欧洲部分
地形特征高原、山地为主平原面积广大
气候特征寒冷干燥温凉湿润,降水略多
主要工业基地乌拉尔、新西伯利亚莫斯科,圣彼德堡
主要港口海参崴圣彼德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