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初中地理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水资源 初中地理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水资源》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二、课堂教学过程三、教学设计说明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201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
本章内容从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水资源入手,逐步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
本章内容既是今后地理学习的基础,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图表的阅读和分析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树立地理就在我们身边的思想。
本节教材主要讲了认识水资源和关爱水资源两个方面内容。
本节教材与第二节教材一起,是对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的自然延伸,更是认识和理解水资源重要性的基础,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习者分析及教学思路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然资源,因此概念的学习并不是难点,学生容易接受。
对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求知欲强,好奇心大,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高,因此我在设计“认识水资源”以及“关爱水资源”时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通过图表的分析以及小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类比思想,培养学生正确表达和团结写作能力,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这部分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和有效的教学设计是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成功之处:1.利用多媒体教学,将问题简单化及直观化;2.教学设计符合大纲标准的要求;3.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浓厚,在课堂上积极表现,并且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预习。
回想本节课还有许多的不成熟:1.课堂语速稍快;2.本节课在“关爱水资源”教学中,引领太快,没有让学生在黑板上进行展示,总结性不够直观。
每一节课堂都是一场尝试,有满有缺。
满让我感激,缺使我进步。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时时注意课堂小细节,提升课堂效率,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提升自己,完善课堂。
《水资源》教案(通用5篇)

《水资源》教案(通用5篇)《水资源》教案篇1水资源教案(初二地理第三单元第三节)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知道水是珍贵的、有限的水资源,了解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分布,知道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的分布和比重,了解水资源紧缺的缘由。
2.把握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知道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的缘由及相应的解决途径,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路线及影响。
3.了解水资源的利用状况,以及水铺张和污染现象,知道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力量目标1.通过阅读各类图表,逐步培育和提高读图、用途、析图、释图的,力量。
2.通过学习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缘由及解决途径,培育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力量。
3.通过学习水资源利用状况,培育从资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力量。
4.通过对水资源利用状况的调查,培育实践力量和对问题的详细分析评价力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华北地区严峻缺水的事实及缺水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能全面、正确地熟悉水资源的价值,从而树立正确的节水惜水、爱护水资源的观念。
教学重点1.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以及目前人类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
2.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应的解决途径。
南水北调的主要路线及意义。
3.理解节省用水的重要性。
4.分析图像、表格、文字等各种信息资料。
教学难点1.学会分析某一地区水资源紧缺的缘由。
2.理解水利工程的作用,如三峡、小浪底工程。
3.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讲,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主要教法1.叙述和讲解法2.对比和分析法3.争论法教学预备1.布置同学课前预习。
2.布置同学分组,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预备课堂争论。
3.老师收集相关资料数据,预备相关投影片。
课时支配:2课时本节内容学问结构如下第一课时学习完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两个方面。
其次课时学习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对策。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利用课本76页活动2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导入新课,引发同学对水的作用的熟悉。
讲授新课老师板书:第三节水资源老师提问:水是珍贵的资源,分组争论,它有什么作用呢?老师板书:1.水的作用同学争论后,老师抽查提问小组代表发言。
水资源初中地理优秀教案(教学设计)(20210720160317)

水资源【教课要点】水资源的重要性,淡水资源欠缺的原由和合理保护利用【教课难点】水资源紧张的原由;爱水、节水意识的培育【教课方法】录像:水污染(或图片、VCD、网上下载资料等)图片: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各样水体所占比率;大海水所含盐类物质表格;世界水资源散布图【教课过程】(引入)地球上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是有液态水的存在。
水资源在平时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学生回答,答案不定)(板书)一、水资源的重要性(展现图片)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解说)水孕育和保持着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水资源是人类进行工农业生产的必需条件。
那么水资源存在于哪处呢?(板书)二、水资源的存在形式与散布(展现图片)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发问)地球上有哪些水的存在形式?哪一种水比率最大?(大海水)假如在海上罹难,首先应当找的是什么?(淡水)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最实用的水资源是什么?(淡水)占比率多大,散布哪处?(冰川最大,其次是地下水)此刻人类大批使用的水资源有哪些?(河水,湖泊淡水,部分地下水;)(教师增补)往常我们所说水资源有狭义(淡水)和广义(地球上所有的水)两种,当古人类大批使用的水资源只占全世界总水量十万分之一,占淡水总量 0.3%,是特别有限的,但从总量来说以人类此刻的发展水平来权衡是够用的。
可是为何很多国家和地域缺水呢?(学生活动)“世界水资源散布”挂图(概括)降水许多的地域淡水资源较丰富。
水资源散布不均是造成水资源欠缺的原由。
而水资源欠缺是人类面对的重要问题。
怎么办呢?(学生思虑并议论)(板书)三、淡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指引)水资源散布不均是自然原由造成的,那么人类的活动对水资源有哪些影响呢?我们应当怎么办?读课本文字、漫画思虑回答(学生疏组活动)1.剖析水资源不断减少的原由,教师供给漫绘图、增补资料;2.分组报告议论结果(人口和工农业用水量增添;水污染增添,水资源减少;浪费水资源现象严重等。
)3. 我们该怎样去做?提出提议,拟订节俭和保护水资源的目标。
初中地理第9课教案

教案:初中地理第9课《水资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
2. 使学生掌握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3. 培养学生关爱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重点】1. 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
2. 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 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教学难点】1.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2. 跨流域调水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我国水资源分布有什么特点?2.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总结。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影响。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如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多、冬春少等。
2. 教师讲解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修建水库、引水工程、南水北调等。
3. 教师讲解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如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合理开发等。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案例:我国某地区水资源丰富,但仍然存在水资源短缺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原因及解决办法。
3.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设计一个节约用水的宣传标语。
2. 各组分享宣传标语,教师点评并选出最佳标语。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总结。
七、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绘制我国水资源分布图。
2. 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节约用水,并结合实际行动。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水资源 初中地理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水资源【教学目标】1.知道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的分布。
2.掌握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
3.知道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途径。
【教学重难点】1.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2.学会分析某一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设疑:考考你,你认得这条河吗?可以给个小小的提示,这可是一条大名鼎鼎的河。
学生迷惑,猜测,一般会认为是一条内流河。
教师出示答案:黄河,并进一步给出学生有关黄河断流、城市缺水、我国水资源紧张的有关资料,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感知水资源的紧张以及带来的影响,从而产生探究的欲望:我国水资源总量在世界居第六位,为什么缺水这么严重?和人口多有关,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由学生自主确立,学习的主线就是:为什么我国水资源紧张?怎样解决?二、新课教学1.设疑导读教师提问:(1)水是宝贵的资源,分组讨论,它有什么作用呢?师生互动,共同归纳总结:水是生命之源,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它提供人们日常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
(2)地球上的水储存在哪里?我们目前大量利用的水体主要是哪些水体?师生互动,共同归纳总结: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可见地球上可以供人类利用的水资源是有限的,水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的宝贵资源。
2.我国的水资源紧缺吗?存在哪些问题?教师利用投影展示资料,要求学生读表格资料,说说我国水资源的数量有什么特点?世界主要国家水资源比较表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 人均水资源量(立方米)巴西51912 32343俄罗斯40000 26990加拿大31220 105117美国29702 11294印度尼西亚28113 14509中国27115 2167世界470000 8098学生读表后讨论回答:(略)教师总结: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居世界第六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资源紧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水资源教案优秀7篇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水资源教案优秀7篇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水资源教案优秀7篇教师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包含很多,要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探究成果和方法、倾听他人的探究经验,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水资源教案【篇1】一、指导思想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通过学习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会学地理"到“会用地理”。
二、学生基本情况通过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的学习,学生对中国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
对中国的概况有了一定地了解。
大部分学生上进心强,能够遵守纪律,热爱学习,个个争上进。
但班级之间教学成绩差距较大,有不少学生好动、贪玩,精力不集中,学习方法欠恰当,因而学习成绩不够理想。
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要加强思想教育,做到因人因材施教。
另地理学科属于非中考科目,学生普遍不重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更应钻研教材,上好每一节课。
三、教材分析本册内容共分六章: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本章内容既是对总论部分的总结,又是对分区部分的引领,因其内容列接近区域地理,所以安排为分区部分的起始篇。
我们从宏观上把握区域地理的概况,认识各地区的地理差异,为学好分区地理打下基础。
第六章北方地区教材从本章开始逐章介绍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北方地区是四大地理区域中最先讲述的一个区域,教材比较全面地讲述和分析了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东北三省在北方地区中是一个典型的综合区域,不仅自然地理条件独特,而且其农业和工业在全国都有重要地位。
初中地理水资源的教案

初中地理水资源的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水资源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掌握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3. 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状况。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析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推理、归纳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2.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教学难点:如何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展示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吗?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水资源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讲解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3. 讲解我国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状况。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利用课件展示南水北调工程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工程的目的、路线及其影响。
2. 提问:同学们,南水北调工程是如何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的呢?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实践活动(10分钟)1. 布置课后作业:调查家庭、学校的水资源利用状况,提出节约用水的建议。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如节水宣传、水资源保护等。
六、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2. 强调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了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其原因,以及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途径。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水资源地理教案(精选14篇)

水资源地理教案水资源地理教案(精选14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资源地理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资源地理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水是宝贵的、有限的资源,了解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分布,知道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的分布和比重,了解水资源紧缺的原因:掌握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知道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途径,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路线及影响;了解水资源的利用状况,以及水浪费和污染现象,知道在某种意义上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阅读各类图表,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用图、析图、释图的能力;通过学习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原因及解决途径,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通过学习水资源利用状况,培养学生从资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收集有关水资源紧缺、水资源利用状况等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通过学生对水资源利用状况的调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问题的具体分析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华北地区严重缺水的事实及缺水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使学生能全面、正确地认识水资源的价值,从而树立正确的节水惜水、保护水资源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1)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以及目前人类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
(2)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应的解决途径。
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路线及意义。
(3)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分析图像、表格、文字等各种信息资料。
三、教学难点(1)学会分析某千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2)理解水利工程的作用,如三峡、小浪底工程。
(3)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讲,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四、教学准备(1)课前,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活动小组,每小组以4~6名同学为宜。
(2)教师课前收集与教材内容有关的资,料,制作本节3课时相关内容的多媒体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资源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①地球上各种水体,以及目前人类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
②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应的解决途径;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路线及意义
③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意义
④分析图像、表格、文字等各种信息、资料。
\
【教学难点】
①学会分析某一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②理解水利工程的作用,如三峡、小浪底工程。
③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讲,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教学准备】
①课前,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活动小组,每小组以4—6名同学为宜。
②教师课前收集与教材有关的资料,制作本节相关内容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做好预习,课前收集有关水资源危机及水资源浪费、污染等利用状况的资料,收集有关三峡工程和小浪底工程的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