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感官评价(1)

合集下载

食品感官评价

食品感官评价

1.食品感官评价:利用人的内外感觉器官和一定的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对食品的感官质量特性进行检验与评价。

2.食品感官评价的主要任务:①调查实际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对食品感官质量的要求。

【(1)调查消费者喜爱某种食品的程度(2)偏好实验:调查两种以上同类食品中哪一种更受欢迎。

(3)敏感性试验:调查消费者对某食品的感官质量要达到什么阈限才能感受到。

】②分析操作人员、设备、原辅料、工艺、环境及时间等对食品感官质量影响程度。

③为制定原辅料、半成品、成品的感官质量标准、相应的工艺标准和操作规程等提供依据。

④检验原辅料、半成品、成品的感官质量,判断工序是否处于稳定受控状态。

⑤评选优质产品3.根据食品质量特性不同:①食品固有质量特性—分析型检验②食品感觉质量特性—嗜好型检验4.食品感官评价结果的表达和误差:①感官评价结果分为:绝对判断结果;顺序判断结果;比较判断结果②结果表达为定性与定量:定量表达—“0,1”表达;定等定级、评分③存在的误差:操作人员、环境、原辅料、方法、时间、其他5.食品颜色的基本特性:①色调: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在视觉上的表现②明度:颜色的敏感程度③饱和度:颜色的深浅、浓淡程度6.食品色泽:①天然色素:食品中的天然色素分为植物色素,动物色素,微生物色素②人工合成色素:胭脂红,苋菜红,柠檬黄,日落黄等7.食品的香气、臭气、异味是通俗分类。

食品香气中的香味物质:①共同特征:挥发性和可溶解性;②香气值=香味物质浓度/绝对阈值;③只有香气值大于1时,才能感受到8.食品香气的形成途径:①生物合成:直接由生物合成形成香味成分②直接酶作用:酶对香味前体物质作用形成③间接酶作用:酶促生成氧化剂对香味前体物质氧化生成香味成分④高温分解作用:加热或烧烤处理使前体物质成为香味成分9.食品的滋味:食品中呈味物质:小分子糖类多呈甜味;解离度较大的羧酸多呈酸味;中性盐多呈咸苦味;生物碱多呈苦味共同特征:溶于唾液。

呈味物质越易溶于唾液,持续时间越长。

感官评价-食品感官 净含量

感官评价-食品感官 净含量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 (感官评价部分)
实训六 食品的感官、净含量的测定
三、饮料感官检验要点
以汽水的质量为例
汽水是将自来水经砂滤棒过滤和软化,加入糖、柠檬
酸、果汁、香料等物充分混合后,过滤、充入二氧化碳, 再经灌瓶、轧盖而制成的液体食品。
汽水是一种含二氧化碳的软饮料,大体上可分为果汁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 (感官评价部分)
实训六 食品的感官、净含量的测定
以鲜乳的质量为例 1、色泽鉴别
良质鲜乳——为乳白色或稍带微黄色。
次质鲜乳——色泽较良质鲜乳为差,白色中稍带青色。
劣质鲜乳——呈浅粉色或显著的黄绿色,或是色泽灰暗。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 (感官评价部分)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 (感官评价部分)
实训六 食品的感官、净含量的测定
4、滋味鉴别
感官鉴别汽水的滋味时,应在室温下打瓶后立即进行品 尝。 良质汽水——酸甜适口,协调柔和,清凉爽口,上口和留味 之间只有极小差异,稍欠绵长。二氧化碳含量充足,富于杀 口力。 次质汽水——适口性差,不够协调柔和,上口和留味之间有 差异。味道不够绵长。二氧化碳含量尚可,有一定的杀口 力。 劣质汽水——酸甜比例失调,风味不正,有严重的异味。二 氧化碳含量少或根本没有。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 (感官评价部分)
实训六 食品的感官、净含量的测定
一、乳制品感官检验要点
首先打开冷却贮乳器或罐式运乳车容器的盖后,应 立即嗅容器内鲜乳的气味。否则,开盖时间过长,外界 空气会将容器内气味冲淡,对气味的检验不利。 其次将试样含入口中,并使之遍及整个口腔的各个 部位,因为舌面各种味觉分布并不均,以此鉴定是否存 在各种异味。 再对风味检验的同时,对鲜乳的色泽,混入的异 物,是否出现过乳脂分离现象进行观察。正常鲜乳为乳 白色或微带黄色,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的异物,不得有 红、绿等异色,不能有苦、涩、咸的滋味和饲料、青 贮、霉等异味。

食品感官评定

食品感官评定
食品感官评定
15:58:46
第一部分 感官评定基本知识
食品的质量指标有哪些? 人们日常采购食物的接收标准是什么?
15:58:46
第一章 概 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食品感官评定概念 是根据人的感觉器官来检查或测定食品 的特性(外形、色泽、味道、质感、 稠度等),并对食品质量做出评价。
注:食品感官评定、食品感官分析、食品感 官鉴定、食品感官检验、食品感官评价
在评定两种食物时,应先品尝味道低的 食物,然后品尝高浓度的食物,因为两 种不同味觉的食物会相互影响。
例如:
15:58:46
味觉
检查糖与苹果,如果先检查糖,再检查 苹果,那么就感到苹果的甜味清淡无味 。这是因为糖吸附了苹果中挥发性的芳 香物质,同时糖的甜度也掩盖了苹果的 味道,所以在评价食品味道时,应先检 查低浓度后检查高浓度的食品。
良质大豆油:呈黄色至橙黄色。 次质大豆油:呈棕色至褐色。
15:58:46
纯净油脂是无色、透明、略带粘性的液 体。但因油料本身带有各种色素,在加 工过程中这些色素溶解在油脂中而使油 脂具有颜色。油脂色泽的深浅,主要决 定于油料的含脂溶性色素的种类及含量 ,油料籽品质的好坏,加工方法,精炼 程度及油脂贮藏过程中的变化等。
15:58:46
蛋壳有裂纹,格窝现象;蛋壳破损,蛋 清外溢或壳外有轻度霉斑等。手摸有光 滑感。蛋与蛋碰击发出哑声(裂纹蛋),摇 动时内容物有流动感。有轻微的生石灰 味或轻度霉味。二类次质鲜蛋,蛋壳发 暗,壳表破碎且破口较大,蛋清大部分 流出。手掂重量轻;蛋拿在手掌上翻转 时总是一面向下(贴壳蛋),属次质鲜蛋 。
玻璃管中透过光线观察有没有异常现象。
15:58:46
食品感官评定中的主要感觉 2、听觉

食品感官评价

食品感官评价

1.食品感官评定利用人体自身感觉的刺激反应即感受,如味觉,嗅觉,听觉和触觉用符号或文字做实验记录的数据,对食品的各项感官指标,如色香味形等做出评判已获得客观真实地数据,并利用数理统计手段,分析得到的数据对食品的感官质量进行综合评定的方法2.食品感官评定的意义1.是人类,动物择食的最基本方法2.是食品市场调查,产品研发,品质控制,品质评价的重要手段3.可及时,准确的鉴别出异常食品,便于及时处理4.由于灵敏度高,方法简便实用,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5.是理化检验,微生物检验的补充手段3.食品感官评定作用4.食品感官评定特点1.技术特点:通过人的主观感觉,精确测量人对食品各种感官特性的反应,并把可能存在的各种偏见降低到最低2.活动特点组织:评价员的组成,评价程序的简历,评价方法的设计,评价是环境条件的控制,目的是使评定在一定的控制条件下制备和处理样品,在规定的程序下进行试验,使各种偏见和外界因素对结果的影响降到最低测定:根据感觉采集数据,在产品的性质和人的感知之间建立联系分析:对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论:在分析基础上进行合理判断,得出结论5.感觉概念感觉就是客观事物的各种特征和属性,通过刺激人的不同感觉器官引起兴奋经神经传导反映到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从而产生的印象和反应6.感觉阈概念感官对所能接受刺激变化范围的上下限和对该范围内最微小变化产生感觉的灵敏程度7.感觉疲劳概念是经常发生在感官上的一种现象,各种感官在同一种刺激施加一段时间后均会发生程度不同的疲劳,疲劳现象发生在器官的末端神经,感受中心的神经和大脑的中枢神经上,疲劳的结果,是感官对刺激感受的灵敏度急剧下降8.影响感觉的因素1.感觉疲劳2.心理现象对比现象:对比增强现象:当两个刺激同时或相继存在时,把一个刺激的存在造成另一个刺激增强的现象在感觉这两个刺激的过程中,两个刺激量都未发生变化,而感觉上的变化,只能归于这两种刺激同时或先后存在对人心理上产生的影响,对比增强现象分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两种对比减弱现象:与对比增强现象相反,若一种刺激的存在减弱了另一种刺激,则将这种现象称为对比减弱现象相乘作用: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同时施加时,感觉水平超出每种刺激单独作用效果叠加的现象变调现象:当两个刺激先后施加时,一个刺激造成另一个刺激的感觉发生本质变化的现象阻碍作用:当某种刺激的存在阻碍了对另一种刺激的感觉时,称为阻碍作用3.年龄因素4.生理因素5.温度因素、6.心理因素9.范式实验概念:一种气体物质不送入口中而在舌上被感觉出的技术方法:首先,用手捏住鼻孔,通过张口呼吸,然后把一个盛有气味物质的小瓶放在张开口旁,迅速地吸入一口气并立即拿走小瓶,闭口,放开鼻孔,使气流通过鼻孔流出,从而在舌上感觉到该物质10.四种基本味11.我国味的分类12.影响味觉的因素13.样品制备区的要求、1.环境条件良好的通风性能,防止制备过程中样品的气味传入试验区样品制备区应与试验区相邻感官,鉴评人员入试验区时不能,通过样品制备区样品制备区内所使用的器皿,用具和设施都应无气味适合的上,下水2.常用设施和用具样品制备区应配备必要的加热保温设施以保证样品能适当处理和按要求维持在规定温度下,样品制备区还应配备贮藏设施,能存放样品,试验器皿和用具,根据需要还可以配备一定的厨房用具和办公用具14. 样品制备的要求1.均一性:就是指制备的样品除所要评价的特性外,其他特性应完全相同2.样品量:感官鉴评人员,实际能够鉴评的样品数取决于下列几个因素1.感官鉴评人员的预期值:这主要指参加感官鉴评人员,事先对试验了解的程度和面的信息对所进行试验难易程度的预估2.感官评定人员的主观因素:对试验重要性的认识,对实验的兴趣,理解,分辨未知样品特性和特性差别的能力3.样品特性:样品特性强度越高,能够正常鉴评的样品数越少,强烈的气味或味道会明显减少可鉴评的样品数3.精确定量:样品总量,分量都要精确定量4.严格操作:制备的时间,温度,搅拌速率等制备条件要严格控制15. 感官评价员分类专家型,消费者型,无经验型,有经验型,训练型16. 筛选中应注意的问题1.最好使用与正式试验相类似的实验材料2.要根据各次的实验结果随时调整实验的难度3.参加筛选的人数应多些4.多次筛选强烈的气味或味道会明显减少可鉴评的样品数17. 标度种类名义标度:对事件的赋值仅作标记,不反应序列特征。

食品感官评价实验指导书1

食品感官评价实验指导书1

⾷品感官评价实验指导书1《⾷品感官评价》课程课程编号:40472016实验指导书前⾔1.实验总体⽬标本实验课程是为了配合⾷品感官评价理论课程的教学,开设的⼀门实验课程。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加深对⾷品感官检验理论的理解,学习和掌握⾷品感官检验的⽅法,并能够在市场调查、新⾷品开发和⾷品⽣产的质量控制等实际⽣产活动中进⾏具体应⽤。

⒉适⽤专业年级本门课程适⽤于⾷品科学与⼯程专业本科三、四年级学⽣。

⒊先修课程统计学原理及⽅法、⾷品⼯艺学、⾷品风味化学、⾷品化学、⽣理学、⼼理学等课程。

⒋实验课时分配⒌实验环境要求有专门的⾷品感官评价室,包括样品准备区、评价区和集体讨论区。

在评价区内每个评价⼈员相互隔离,每⼈配置⼀台终端电脑;样品准备区需备有微波炉、⽔池、冷藏箱、准备台等必备设备和设施;集体讨论区需备有圆桌或长⽅形桌⼀张和椅⼦若⼲把。

⒍实验总体要求本门课程的教学要求学⽣做到:1.较为深⼊的了解⾷品感官评价的基本原理和评价条件;2.掌握⾷品感官评价的⽅法;3.能够将在本门课程中所学的理论和⽅法应⽤于具体的实际⽣产活动中。

⒎本实验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法建议重点:三点检验、排序检验、描述性检验。

难点:描述性检验中描述词汇的选择与确定,以及对集体评价结果进⾏统计学计算和验证。

⽬录实验⼀⾹精⾹料和基本风味物质的感官评价实验⼆乳制品的感官评价实验三焙烤制品感官评价实验四⾁制品的感官评价实验五软饮料的感官评价实验⼀⾹精⾹料和基本风味物质的感官评价(味觉和嗅觉基本识别能⼒测定实验)⼀、实验⽬的确定每个品评员区别不同样品之间性质差异的能⼒和区别相同样品某项性质程度⼤⼩、强弱的能⼒。

熟悉和掌握匹配实验的⽅法。

⼆、实验内容通过品尝和闻事先给定样品的味道和⽓味,来确定每个评价员区别不同样品之间性质差异的能⼒和区别相同样品某项性质程度⼤⼩、强弱的能⼒。

统计每位评价员和评价员⼩组的正确率。

三、实验要求要求每位评价员品尝和闻事先给定样品的味道和⽓味,将⾃⼰得到的结果写在记录纸上,并统计个⼈的正确率,实验后提交实验报告。

食品感官评价方法

食品感官评价方法

(一)3点检验总体设计
3、技术要点: (1)按规定次序检验样品,呈送给每个评价员的样 品次序在同一系列检验中应相同。 (2)在评价同一组样品时,应有重复检验的机会, 对样品的消费人群来进行针对性调查。 (3)试验目的不同,参评人数要求不同。 (4)当有效鉴评表大于100时(n>100时),鉴评 最少数为0.4714z√n+(2n+3)/6的近似整数,其中z 值为:

(一)3点检验总体设计

1、应用领域:
(1)确定产品的差异是 否来自成分、工艺、包装及储存期的改变。 (2)确定两种产品之间是否存在整 体差异。 (3)筛选和培训检验人员,以锻炼其发现产品差别 的能力。

(一)3点检验总体设计
2、实验步骤 (1)制备样品 遵循编号原则,样品出现次数相等 (2)品尝 从左至右 (3)作出结论 必须作出选择
三、“A”-“非A”检验法
2、参评人员 通常需要10~50名评价人员; 经过训练,熟悉“A”和“非A”样品; 每个参评人员可接受1,2或连续多个样品,视评价 人员的生理疲劳和精神疲劳程度而定; 每种样品被呈送20~50次,样品呈送方式有AA、 AB、BB、BA。
(二)“A”-“非A”检验法应用实例

显著水平 正值
5% 1.64
1% 2.33
0.1% 3.10
(一)3点检验总体设计

4、统计学原理
原假设:不可能根据特性强度区别这两种样品,正确 识别出单个样品的概率为P=1/3。 备择假设:可以根据特性强度区别这两种样品,正确 识别出对照样品的概率为P>1/3。


该检验是单边的。 1、正确数目大于或等于表4-3某水平的相应数值, 则说明以该显著水平拒绝原假设而接受备择假设。 2、正确数目小于某水平相应数值,则在该水平上拒 绝备择假设而接受原假设。

食品感官评价

食品感官评价

极端和趋中误差:标尺的使用方式 样品呈送顺序误差 顺序效应/时间效应 位置效应 对比效应 群体效应 相互交流 缺少积极性
第三章 感官分析实验室的要求
第一节 感官分析实验室的选位 ❖ 避免噪音和震动的干扰:公路、铁路、学校、
幼儿园、市场 ❖ 避免异味的污染:食堂、饭店、化工厂、酒厂 ❖ 避免粉尘和烟雾的污染:锅炉房、沙石料厂
二.食品的香气 1.食品的香气 2. 影响因素 温度、压力、食品的质地、表面状态 3. 香气值 香气值 = 呈香物质的浓度 / 阈值 4. 气味的分类
三. 食品的味道 ❖ 酸味 ❖ 甜味 ❖ 苦味 ❖ 咸味 ❖ 辣味 ❖ 涩味 ❖ 鲜味
四. 食品的口感 1. 硬度 2. 黏附性 3. 紧密性 4. 弹性 5. 粘着性/聚合性 : 黏、咀嚼性、脆性、 粘稠度、
❖ 感觉阈:是指从刚能引起感觉到刚好不能引起感 觉刺激强度的一个范围。
❖ 差别感觉阈: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刺激的最小变 化量,又称为差别阈。
3.某种刺激连续施加到感官上一段时间后,感官会 产生疲劳(适应)现象,感官灵敏度随之明显下降。
❖ 敏感性: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受、识别和分辨 力。也称为感受性。
二. 现代感观评价 1. 以人的感官测定物品的特性; 2. 以物品来获知人的特性。
三. 感官评价的定义 感官评价是用于唤起、测量、分析和解释产品通过 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和听觉而感知到的产品感 官特性的一种科学方法。 过程:唤起→测量→分析→解释
❖ 感官特性(sensory attributes):只用感觉器官感知的产 品特性,包括外观、风味、组织状态等。
胶性
6. 几何性能 平滑性、 沙砾感、 颗粒感、 粉末感、 纤维状 的、多块的
7. 水分性能 湿润程度、水分溢出、多油的、多脂的

食品感官评定

食品感官评定

第一章绪论1. 什么是食品感官评价?感官评价是用于唤起(组织)、测量、分析和解释产品通过视觉、嗅觉、味觉和听觉所引起反应的一种科学方法。

该定义已被食品技术专家协会接受和认可。

食品感官评价的四个要素:■组织(唤起):在品评的整个过程中,使用恰当的品评表和提示语,唤醒品评人员的某种注意力,从而得到相对应的噪声影响最小的感知。

■测量:感官分析是一门定量的科学,通过采集数据,在产品性质和人的感知之间建立合理的、特定的联系。

感官方法主要来自行为学研究的方法,是通过观察和测量人的反应的方式。

■分析:适当的数据分析是感官检验的重要部分,通常使用的是实验设计和数理统计分析的有效组合,以便使各种复杂的影响因素最小化,体现出品评结果的科学可靠性。

■解释(结论):感官分析专家不仅仅只是为了得到实验结果,而是必须对结果给出科学的解释和合理的措施。

是基于数据、分析和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判断,包括所采用的方法、实验的局限性和可靠性。

食品感官评价的研究内容(1)以人的感官测定物品的特性分析型(感官评定):对食品固有质量特性(色、香、味、形、质)的分析称为分析型感官评定。

(2)以物品的特性来获知人的特性或感受嗜好型:对食品感官质量特性的分析。

它以食品为工具,来测定人的感官特性。

食品感官评定的一般程序:项目目标的确定——实验目标的确定——样品的筛选——实验设计——实验的实施——分析数据——解释结果2. 为什么要发展感官评价?传统意义上的感官评价(感官鉴别)的弊端:(1)由鉴评专家担任鉴评员,人数少,不易召集。

(2)每个人的感觉灵敏度、嗜好和评判标准有差异。

(3)受生理、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

(4)受人主观因素的影响(感情倾向和利益冲突)。

积累的某一方面的专家的评价结果;同时引入了生理学、心理学和统计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有效避免传统意义上的感官分析中存在的各种缺陷。

※为什么需要食品感官分析?■产品的接受性是产品市场成功的首要条件;■没有任何仪器能够完全替代人类感官;■感官品评渗透在企业运行的各个环节;■必须从简单的品评走向科学的品评■品牌规模化与市场激烈竞争,感官品质需求的激变,带来食品科学与工程的永恒挑战3.学科的历史演变感官评定的起源很久远。

食品感官评价

食品感官评价

2012-4-23
1、新鲜猪肉质量验收标准
正常猪肉: 正常猪肉:
肌肉红色均匀,有光泽,脂肪洁白。外表微干或 微湿润,不粘手。弹性良好,压后凹陷立即恢复。 具有鲜猪肉正常气味,无泥污、血污、肉边整齐、 无碎肉、碎骨,按标准部位分割、精肉无多余脂 肪。
新鲜猪肉的感官性状: 新鲜猪肉的感官性状:
1)外观鉴别 新鲜猪肉——表面有一层微干或微湿润的外膜,呈淡红色,有 光泽,切断面稍湿、不粘手,肉汁透明。 次鲜猪肉——表面有一层风干或潮湿的外膜,呈暗灰色,无光 泽,切断面的色泽比新鲜的肉暗,有粘性,肉汁混浊。
2012-4-23
5、新鲜家禽质量验收标准
一、鸡肉的感官性状: 鸡肉的感官性状:
1、色泽鉴别新鲜鸡肉:皮肤有光泽,因品种不同可呈淡黄、 淡红和灰白等颜色,肌肉切面具有光泽。 次鲜鸡肉:皮肤色泽转暗,但肌肉切面有光泽。 变质鸡肉:体表无光泽,头颈部常带有暗褐色。 2、眼球鉴别新鲜鸡肉:眼球饱满。 次鲜鸡肉:眼球皱缩凹陷,晶体稍显混浊。 变质鸡肉:眼球干缩凹陷,晶体混浊。 3、组织状态鉴别新鲜鸡肉:指压后的凹陷能立即恢复。 次鲜鸡肉:指压后的凹陷恢复较慢,并且不能完全恢复。 变质鸡肉:指压后的凹陷不能恢复,并且留有明显的痕。
2012-4-23
3、粘度:表面微干或有风干膜,触摸时不粘手。 次鲜肉:表面干燥或粘手,新的切面湿润。 变质肉:表面极度干燥或发粘,新切面也粘手。 4、弹性:指压后的凹陷能立即恢复。 次鲜肉:指压后的凹陷恢复较慢,并且不能完全恢复。 变质肉:指压后的凹陷不能恢复,并且留有明显的痕迹。
2012-4-23
2012-4-23
猪肉评分实验
一、实验目的
最近,由于瘦肉精事件的发生以及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我们通过 本次实验让同学们清晰地去认识和辨别猪肉,另外给猪肉进行评分。

食品感官评定考点 (1)

食品感官评定考点 (1)

2感觉:感觉神经传导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有关部位,再经过分析,综合产生的印象。

3知觉:感觉的综合产生的对物质的认识。

4感受器:人和动物身上专司感受各种刺激的特殊结构,通常是一些感觉神经末梢。

6感觉器官:部分外感受器及其附属结构。

8感觉阈限:从刚能引起感觉到刚好不能引起感觉刺激强度的一个范围。

9敏感性(感受性):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受、识别和分辨能力。

每种感觉既有绝对敏感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又有差别敏感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10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和刚刚导致感觉消失的最大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的两个阈限。

11差别感觉阈限:当刺激物引起感觉之后,如果刺激强度发生微小的变化,人的主观感觉能否觉察到这种变化,就是差别敏感性的问题。

12适应现象:指感受器在同一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敏感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13对比现象:两个刺激物同时或持续存在于同一感受器时,一个刺激的存在使另一个刺激增强的现象叫作对比现象,所产生的反应叫对比效应。

14协同效应(相乘效应):两种或多种刺激的综合效应导致感觉水平超过预期的每种刺激各自效应的叠加。

15拮抗效应(相抵效应):指因一种刺激的存在,而使另一种刺激强度减弱的现象。

16掩蔽现象:同时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时,降低了其中某种刺激的强度或使该刺激的感觉发生了改变。

32视觉:是眼球接受外界光线刺激后产生的感觉。

33视觉感受器:视觉感受器、视杆和视锥细胞位于视网膜中。

34视觉的特性:(1)明暗视觉:当光线暗到一定程度时,就只有杆状细胞(视杆细胞)起作用,人眼不能分辨光谱中各种颜色,整个光谱带只反映为明暗不同的灰色条纹。

(2)彩色视觉:主要由视网膜上的锥状细胞(视锥细胞)完成,在明视觉产生。

视锥细胞类型:红敏细胞、绿敏细胞和蓝敏细胞。

根据三种光敏细胞的光通量比例来决定彩色感觉。

(3)眼睛的适应性:暗适应一般要经历4~6分钟,完全适应大约需经30~50分钟。

明适应:人眼感受性慢慢降低的过程,开始几秒钟内感受性迅速降低,大约30秒以后降低速度变得缓慢,经60秒钟达到完全适应。

食品感官评价(1).

食品感官评价(1).



3.方法直观、手段简便,不需要借助任 何仪器设备和专用、固定的检验场所以 及专业人员。 4.感官评价方法能够察觉其他检验方法 所无法评价的食品品质某些特殊性污染 的微量变化。
三.食品质量感官评价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 第四条规定:“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 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具有相应的色、香、 味等感官性状。”第七条规定了禁止生产 经营的食品,其中第一项有:“腐败变质、 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 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对人体 健康有害的食品”。


(七)在进行食品综合性评价前,应向有关单位 或个人收集该食品的有关资料,如食品的来源、 保管方法、贮存时间、原料组成、包装情况以及 加工、运输、贮藏、经营过程中的卫生情况;寻 找可疑环节,为上述评价结论提供必要的正确判 断基础。 (八)对食品进行感官评价时,除遵循上述原则 外,还要注意以下有关要求:
② 直接酶作用 酶直接作用于香味前体物质,形成香味成分,表 现出香味。例如当蒜的组织被破坏以后,其中的 蒜酶将蒜氨酸分解而产生的气味。 ③ 氧化作用 也称为间接酶作用,即在酶的作用下生长氧化剂, 氧化剂再使香味前体物质氧化,生成香味成分, 表现出香味。如红茶的浓郁香气就是通过这种途 径形成的。



(四)食品某些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略低于卫生 标准,而新鲜度、病原体、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均 符合卫生标准时,可提出要求在某种条件下供人 食用。 (五)在评价指标的掌握上,婴幼儿、病人食用 的食品要严于成年人、健康人食用的食品。 (六)评价结论必须明确,不得含糊不清。对条 件可食的食品,应将条件写清楚。对于没有评价 参考标准的食品,可参照有关同类食品恰当地评 价。

《食品感官鉴评》 第一章

《食品感官鉴评》 第一章

第一章食品感官鉴评的基础练习题一填空题1、人类的感觉可划分成五种基本感觉,即:视觉、()、触觉、嗅觉和()。

2、感觉即客观事物的不同特性在人脑中引起的()。

感觉是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是形成各种复杂心理的()。

3、视觉、()和()属于物理感觉,味觉、()属于化学感觉。

4、作适当用力的()或煽动鼻翼作急促的呼吸。

并且把头部稍微低下对准()使气味自下而上地通人鼻腔,使空气易形成急驶的()。

气体分子较多地接触(),从而引起嗅觉的()效应。

这样一个嗅过程就是所谓的嗅技术(或闻)。

5、()呈味物质进入口腔后,在舌头肌肉运动作用下将呈味物质与味蕾相接触,然后呈味物质刺激味蕾中的(),这种刺激再以()的形式通过神经系统传至()经分析后产生味觉。

6、味觉的产生,许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过自己的理论。

目前得到公认有两种:分别是以()和()7、嗅关于觉产生的机理,很多研究者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一些理论来解释,主要包括()、()、()。

8、各种食品都有独自的适宜食用温度。

冰淇淋适宜的食用温度为(),咖啡和茶适宜食用温度则为()9、痛觉是由特殊的痛觉神经感受到()而产生的。

10、高于皮肤表面温度的刺激产生(),低于皮肤表面温度的刺激产生()。

11、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同时施加时,感觉水平超出每种刺激单独作用效果叠加的现象称为()。

12、某些人特别喜欢吃辣椒时的“热辣”感觉,实际上除了辣同时还伴随着()13、嗅味物质往往是包含有氨、碳、氮、氧和硫的化合物。

从化学结构的角度来讲,辛辣物质大多含有的结构是(),花香味物质大多含有的结构是()、焦臭味含有的结构为()、水果味物质含有的结构为()、腐烂臭味含有的分子结构大多为()。

14、气味感觉随气味物质浓度降低而增强的特性称为()15、听觉与食品感官鉴评有一定的联系,()在决定食品质量和食品接受性方面起重要作用。

二判断题1.两种刺激同时或相继存在时,把一个刺激的存在造成另一个刺激增强的现象称为对比增强现象()2.头各个部位感觉味道的灵敏度有差别,仅仅是由于舌表面的味蕾乳头分布不均匀()3.感觉疲劳产生时感觉的灵敏度会下降。

食品感官评价1

食品感官评价1

味道的形成
➢ 基本味和色彩中的三原色相似,以不同的浓 度和比例组合时就可形成自然界千差万别的 各种味道。
三基色:红、绿、蓝
鱼香肉丝
蔗糖50克、食醋10克、泡椒油25克 酱油5克、精盐20克
影响味觉的因素
1、味觉神经分布 舌的两侧边缘--普通酸味 舌根--苦味 舌尖--甜味、咸味
2、温度的影响
感觉不同味道所需要的最适温度有明显差别
20世纪60-70年代以后,意识到感官评价的重要性, 感官检验方法的技术不断被研究出来。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感官分析标准。
国外有些大学开设了感官评定相关课程。 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感官 评定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完善,并广泛应用于食品、 纺织、化工、印刷、医药等各个领域,其中以食品行 业最为突出。
01 绪 论
食品感官评价发展历史 食品感官评价的相关概念 食品感官评价的优点 食品感官评价的应用
一、食品感官评价的起源与发展
最早:20世纪30年代左右 食品行业中有“专家” 如:风味专家、酿酒专家、品茶专家等, 随着“专家”的失效,便出现了感官检 验——用来评价产品。
1936 年,S.Keber 真正把统计学方法应 用于感官评定,首次采用两点试验法感官 评定肉的嫩度。
1941 年,美国一工厂的老板 Whisky 将 两点试验法用于产品的出厂检查,这是感 官评定首次应用于质量管理的实例。
20世纪40-50年代中,美国出现了感官评 价(主要是在食物的气味方面)。
20 世纪 40 年代末到 50 年代初期,首先由美国的 Boggs 等人建立并完善了差别检验法。
1957 年,由 Arthur D.Little 公司创立了“风味剖 析法”。

食品感官评定表

食品感官评定表

一般:3
组织形态完整:4、5
气味 有不良气味:1、2
一般:3
气味好:4、5
香味 不香:1、2
一般:3
香:4、5
口感 不好:1、2淡:1、2
一般:3
适中:4、5
甜味 偏甜或偏淡:1、2
一般:3
适中:4、5
酸味 偏酸或偏淡:1、2
一般:3
适中:4、5
油腻度 油腻:1、2
一般:3
适中:4、5
异味(腥味) 有异味(腥味):1、2 一般:3
无异味:4、5
整体味道 不好:1、2
一般:3
好:4、5
综合得分:
得分
除此之外对于产品还有何建议,请描 述:
感官评定表
品评人/日期:
谢谢大家参与这次的感官评定!现在请大家对下列产品进行感官评定,我们将色泽、形态、 甜度、咸味、食品气味、食品口感各方面整合为下列表格,遵循从差到好的原则对产品进行 客观评价。
产品代号/名 称
项目
评分标准(1、2、3、4、5)
色泽 不均匀:1、2
一般:3
均匀:4、5
组织形态 变形、破损多:1、2

食品感官评价范文

食品感官评价范文

食品感官评价范文食品感官评价绪论1、感官评价的应用:产品质量控制与管理、产品开发、风味营销、消费嗜好2、感官评价的概念:感官评价:是用于唤起、测量、分析和解释产品通过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听觉等感受到的食品及其材料的特性所引起反应的一种科学方法(用感觉器官检查产品的感官特性)。

第一章食品感官评价的基础1、感觉、感官的定义及特点。

感觉:客观事物的不同特 __感官后,在人脑中引起的反应。

特点:?感觉可以反映外界事物的属性,但不局限于此;?感觉也反映人体自身活动和舒适情况;?感觉是低级的反映形式,但它是一切高级复杂心理的基础和前提;?感觉的敏感性因人而异,受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响。

感官:即感觉器官,由感觉细胞或一组对外界刺激有反应的细胞组成,这些细胞获得刺激后,能将这些刺激信号通过神经传导到大脑。

特点:?对周围环境和机体内部的化学和物理变化非常敏感;?一种感官只能接受和识别一种刺激;?只有刺激量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对感官产生作用;?某种刺激连续施加到感官上一段时间后,感官会产生疲劳(适应)现象,感官的灵敏度随之明显下降;?心理作用对感官识别刺激有很大的影响;?不同感官在接受信息时,会互相影响。

2、感觉的类型:物理变化引起的感觉:视、听、触化学变化引起的感觉:味、嗅3、感觉阈。

感觉阈值:指从刚能引起感觉到刚好不能引起感觉刺激强度的一个范围,是通过许多次试验得出的。

绝对阈值: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和刚刚导致感觉消失的最大刺激量。

差别阈值: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刺激的最小变化量。

阈下刺激: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值的下限,低于下限的刺激为阈下刺激。

阈上刺激:刚刚导致感觉消失的最大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值的上限,高于上限的刺激为阈上刺激。

?4、Weber定律:K(韦伯分数)?I(差别阈值) I(刺激强度)5、感觉疲劳(适应现象)。

现象:感受器在同一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敏感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原因:各种感官在同一种刺激施加一段时间后,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疲劳;结果:感官对刺激感受的灵敏度急剧下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觉评价应在白昼的散射光线下进行,以免灯光 隐色发生错觉。 评价时应注意整体外观、大小、形态、块形的完 整程度、清洁程度,表面有无光泽、颜色的深浅 色调等。 在评价液态食品时,要将它注入无色的玻璃器皿 中,通过光线来观察;也可将瓶子颠倒过来,观 察其中有无夹杂物下沉或絮状物悬浮。
二.食品的气味与嗅觉评价
2.嗅觉评价方法的注意事项



人的嗅觉器官相当敏感,甚至用仪器分析的方法 也不一定能检查出极轻微的变化,用嗅觉评价却 能够发现。 当食品发生轻微的腐败变质时,就会有不同的异 味产生。因为食品中的气味挥发性物质常随温度 的高低而增减,所以进行嗅觉评价最好在 15~ 25℃ 的常温下进行。 食品气味评价的顺序应当是先识别气味淡的,后 评价气味浓的以免影响嗅觉的灵敏度。 在评价前禁止吸烟。



嗅觉是指食品中含有挥发性物质的微粒子浮游于 空气中,经鼻孔刺激嗅觉神经所引起的感觉。 人的嗅觉比较复杂,亦很敏感。同样的气味,因 个人的嗅觉反应而不同,故感受喜爱与厌恶的程 度也不同。 嗅觉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温度、湿度、气压 等对嗅觉的敏感度都具有一定的影响。人的嗅觉 适应性很强,即对一种气味较长时间的刺激很容 易顺应。但在适应了某种气味之后,对于其他气 味仍很敏感,这是嗅觉的特点。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国务院 有关部委和省、市、卫生行政部门颁布的食品卫 生法规是评价各类食品能否食用的主要依据。 (二)食品已明显腐败变质或含有过量的有毒有 害物质(如重金属含量过高或霉变)时,不得供 食用。 (三)食品由于某种原因不能供直接食用,必须 加工复制或在其他条件下处理的,可提出限定加 工条件和限定食用及销售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四)食品某些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略低于卫生 标准,而新鲜度、病原体、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均 符合卫生标准时,可提出要求在某种条件下供人 食用。 (五)在评价指标的掌握上,婴幼儿、病人食用 的食品要严于成年人、健康人食用的食品。 (六)评价结论必须明确,不得含糊不清。对条 件可食的食品,应将条件写清楚。对于没有评价 参考标准的食品,可参照有关同类食品恰当地评 价。
④ 高温分解或发酵作用 通过加热或烘烤等处理,使原来存在的香 味前体物质分解而产生香味成分。例如芝 麻、花生在加热后可产生诱人食欲的香味。 发酵也是食品产生香味的重要途径,如酒、 酱中的许多香味物质都是通过发酵而产生 的。
⑤ 添加香料 为保证和提高食品的感官品质,引起人的食欲, 在食品本身没有香味、香味较弱或者在加工中丧 失部分香味的情况下,为了补充和完善食品的香 味,可有意识地在食品中添加所需要的香料。 ⑥ 腐败变质 食品在贮藏、运输或加工过程中,会因发生腐败 变质或污染而产生一些不良的气味。这在进行感 官评价时尤其重要,应认真仔细地加以分析。


几种不同味道的食品在进行感官评价时,应当按 照刺激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最后评价味道强烈的 食品。在进行大量样品评价时,中间必须休息, 每评价一种食品之后必须用温水漱口。 味觉神经在舌面的分布并不均匀。舌的两侧边缘 是普通酸味的敏感区,舌根对于苦味较敏感,舌 尖对于甜味和咸味较敏感,但这些都不是绝对的, 在感官评价食品的品质时应通过舌的全面品尝后 方可决定。
1.食品气味的形成
① 生物合成 食品本身在生长成熟过程中,直接通过生物合成 的途径形成香味成分表现出香味。例如香蕉、苹 果、梨等水果香味的形成,是典型的生物合成产 生的,不需要任何外界条件。 本来水果在生长期不显现香味,成熟过程中体内 一些化学物质发生变化,产生香味物质,使成熟 后的水果逐渐显现出水果香。
第四节 食品感官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通过感官评价方法挑选食品时,要坚持对 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充分做好调查研究 工作。 感官评价食品的品质时,要着眼于食品各 方面的指标进行综合性考评,尤其要注意 感官评价的结果,必要时参考检验数据, 做全面分析,以期得出合理、客观、公正 的结论。应遵循以下原则:

食品感官评价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概述
一 .食品感官鉴评的定义

食品感官鉴评是凭借人体自身的感觉器官, 具体而言就是凭借眼、耳、鼻、口(包括 唇和舌头)和手,对食品品质状况作出客 观的评价。即通过用眼睛看、鼻子嗅、耳 朵听、用口品尝和用手触摸等方式,对食 品的色、香、味和外观形态进行综合性的 评价和评价。


(七)在进行食品综合性评价前,应向有关单位 或个人收集该食品的有关资料,如食品的来源、 保管方法、贮存时间、原料组成、包装情况以及 加工、运输、贮藏、经营过程中的卫生情况;寻 找可疑环节,为上述评价结论提供必要的正确判 断基础。 (八)对食品进行感官评价时,除遵循上述原则 外,还要注意以下有关要求:
一.食品的色泽与视觉评价


食品的色泽是人进行感官评价食品品质的一个重 要因素。不同的食品显现着各自不相同的颜色, 例如:菠菜的绿色、苹果的红色、胡萝卜的橙红 色等,这些颜色是食品中所固有的。 视觉是判断食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感官手段。食品 的外观形态和色泽对于评价食品的新鲜程度、食 品是否有不良改变以及蔬菜、水果的成熟度等有 着重要意义。
3.水产品及其制品 鱼、虾、蟹等水产鲜品及干贝类、海参类等经过 感官评价,即可确定能否食用。方法简便易行, 快速准确。 4.蛋及其制品 禽蛋种类很多,它与人们日常生活消费关系密切, 能否食用或者变质与否,通过感官评价即可作出 冷饮与酒类 冷饮与酒类的感官评价也具有很广泛的实用性。 特别是酒中的沉淀物、悬浮物、杂质异物通过感 官评价都可以直接检查出来。 6 .调味品与其他食品 调味品主要是酱油、酱、醋及酱腌菜;其他食品 如茶、糕点等等。这些食品都可以通过感官评价, 把宏观指标不符合卫生质量要求者区分出来予以 控制,严防流入市场造成不良影响。
二.食品感官鉴评的意义

1.在食品的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中,第一 项内容一般都是感官指标。通过感官指标 不仅能够直接对食品的感官性状做出判断, 而且还能够据此提出必要的理化和微生物 检验项目,以便进一步证实感官评价的准 确性。

2.通过对食品感官性状的综合性检查, 可以及时、准确地评价出食品品质有无 异常,便于早期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 理,可避免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 损害。
② 直接酶作用 酶直接作用于香味前体物质,形成香味成分,表 现出香味。例如当蒜的组织被破坏以后,其中的 蒜酶将蒜氨酸分解而产生的气味。 ③ 氧化作用 也称为间接酶作用,即在酶的作用下生长氧化剂, 氧化剂再使香味前体物质氧化,生成香味成分, 表现出香味。如红茶的浓郁香气就是通过这种途 径形成的。
第三节

食品感官评价的适用范围


凡是作为食品原料、半成品或成品的食物, 其品质优劣与真伪评价,都适用于感官评 价。 食品的感官评价,既适用于专业技术人员 在室内进行技术鉴定,也适合广大消费者 在市场上选购食品时应用。 食品感官评价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 其具体适用范围如下:
1.肉及其制品 各种畜禽肉都有其相应的特点,病、死畜禽肉与 正常畜禽肉的评价方法,不仅对食品卫生或质量 管理人员适用,而且对于为数众多的购买畜禽肉 的消费人群也是适用的。 2.奶及其制品 消毒鲜奶或者个体户送的鲜奶直接采用感官评价 也是非常适用的。 在选购奶制品时,也适用于感官评价,从包装到 制品颗粒的细洁程度,有无异物污染等,通过感 官评价即可一目了然。


所谓“感官性状异常”是指食品失去了正 常的感官性状,而出现的理化性质异常或 者微生物污染等在感官方面的体现,或者 说是食品发生不良改变或污染的外在警示。 同样,“感官性状异常”不仅是判定食品 感官性状的专用术语,而且是严肃提出来 作为法律规定的内容和要求。
第二节 食品感官鉴评的基本方法


食品感官鉴评的基本方法,其实质就是依 靠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甚至听觉等来 鉴定食品的外观形态、色泽、气味、滋味 和硬度(稠度)。 不论对何种食品进行感官品质评价,上述 方法总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常是在理化和 微生物检验方法之前进行。


评价结论应对食品是否存在有毒有害物质,阐明 其来源和含量、作用和危害,根据被评价食品的 具体情况提出食用或处理原则。 食品的食用或处理原则是在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 康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国家、集体或个人的经济 损失,并考虑到物尽其用。具体方式通常有以下 四种:



(一)正常食品:经过评价和挑选的食品,其感 官性状正常,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可供食用。 (二)无害化食品:食品在感官评价时发现了一 些问题,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但经过处理后, 可以被清除或控制,其危害不再会影响到食用者 的健康。如高温加热、加工复制等。 (三)条件可食食品:有些食品在感官评价后, 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供人食用。如有些食品 已接近保质期,必须限制出售和限制供应对象。



1.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人员和其他进行感官评价 的人员,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精神素质, 无不良嗜好、偏食和变态性反应,并应具有丰富 的专业知识和感官评价经验。 2.检查人员自身的感觉器官机能良好,对色、 香、味的变化有较强的分辨力和较高的灵敏度。 3.非食品专业人员在检查和评价感官性状时, 除具有正常的感觉器官外,还应对所选购的食品 有一般性的了解,或对该食品正常的色、香、味、 形具有习惯性经验。
四.食品的质地与触觉评价



凭借触觉来评价食品的膨、松、软、硬、弹性 (稠度),以评价食品品质的优劣,也是常用的 感官评价方法之一。 例如,根据鱼体肌肉的硬度和弹性,常常可以判 断鱼是否新鲜或腐败;评价动物油脂的品质,常 须评价其稠度等。 在感官测定食品硬度(稠度)时,要求温度应在 15~20℃之间,因为温度的升降会影响到食品状 态的改变。
第六节 食品感官评价常用的 一般术语及其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