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记叙文复习(共34张PPT)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记叙文阅读(一)(共34张PPT)
记叙文专题复习 (一)
记叙文阅读
(1)记叙文阅读,在中考现代文阅 读中所占的份额较大(11-13分), 所考察的知识点及相关能力也比较 集中。
(2)中考选题全部出自课外选文。
记叙文文体知识储备:
• 记叙的要素 • 记叙的线索 • 记叙的顺序 • 记叙的人称
• 表达方式 • 描写方法 • 修辞方法 • 写作手法 • 语言特点
记叙文文体知识梳理:
一: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考点:要点概括类 ①摘抄法:抓文段的中心句。
②组合法:即是用最简洁的文字说明各层写了什 么或用文中现有的关键词自己组合成句来概括。
③概括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的段落概括出 联合段意
(4)自述法。适用于讲了许多事物的语段概括 ,概括时应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提取 共同的、本质的属性。
答题格式:
1、运用了(外貌,动作,神态,心 理,动作,语言)的描写方法,
2、抓住……人物的……进行描写, 3、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形
(表现出人物的……心理/性格/品 质,刻画了……的人形象)。
• 解答“归纳人物性格”题,需要注意:
• 分析人物性格,一定要全面完整。
• 一定要结合具体事情,不可架空分 析。
基本格式
回答清楚(……时间、……地 点)……人,做……事+结果
格式: (时间+地点)+人+事+结果
二:线索
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 类型:(1) 人(2) 物(3) 事(4)时 (5)地 (6) 情
找线索的方法: ①看标题; ②找与主旨相关的反复出现的某个或某类
词语、事物;
③开头; (4)寻抒情、议论句 (5)以时间为线,或以人物活动为线, 或以情感为线,或以事物为线。
记叙文阅读
(1)记叙文阅读,在中考现代文阅 读中所占的份额较大(11-13分), 所考察的知识点及相关能力也比较 集中。
(2)中考选题全部出自课外选文。
记叙文文体知识储备:
• 记叙的要素 • 记叙的线索 • 记叙的顺序 • 记叙的人称
• 表达方式 • 描写方法 • 修辞方法 • 写作手法 • 语言特点
记叙文文体知识梳理:
一: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考点:要点概括类 ①摘抄法:抓文段的中心句。
②组合法:即是用最简洁的文字说明各层写了什 么或用文中现有的关键词自己组合成句来概括。
③概括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的段落概括出 联合段意
(4)自述法。适用于讲了许多事物的语段概括 ,概括时应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提取 共同的、本质的属性。
答题格式:
1、运用了(外貌,动作,神态,心 理,动作,语言)的描写方法,
2、抓住……人物的……进行描写, 3、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形
(表现出人物的……心理/性格/品 质,刻画了……的人形象)。
• 解答“归纳人物性格”题,需要注意:
• 分析人物性格,一定要全面完整。
• 一定要结合具体事情,不可架空分 析。
基本格式
回答清楚(……时间、……地 点)……人,做……事+结果
格式: (时间+地点)+人+事+结果
二:线索
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 类型:(1) 人(2) 物(3) 事(4)时 (5)地 (6) 情
找线索的方法: ①看标题; ②找与主旨相关的反复出现的某个或某类
词语、事物;
③开头; (4)寻抒情、议论句 (5)以时间为线,或以人物活动为线, 或以情感为线,或以事物为线。
记叙文复习PPT
1.结合特定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
如《七根火柴》苦恼有一句话:“他(卢进勇) 苦恼地叹了口气„„咒骂着这鬼天气!”联系特 定语境,“苦恼”是因为掉队;“咒骂”表示他 急于赶上部队的迫切心情。这里真实地刻画了一 个革命战士急于归队的情感。
2.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明了词的本义、引 申义、比喻义、一词多义等。如《藤野先生》 一文中“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实在标致 极了”。这“标致”究竟是褒还是贬?联系作者 的思想感情,可知作者决非赞赏清国留学生的 风度,而是讥嘲其丑态。“标致”是反语。又 如《我的老师》一文中“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 察觉”,其句中的“狡猾”一词的意思是“诡计 多端,不可信任”,联系上下文显然不能这样 理解,应理解为“机灵,聪明”。 3.注意动词、形容词、副词的运用,把握指 代词的含义。这些也要会加以辨析。
叙述是通过一般记叙和述说的交代,把人物或事件 的概貌介绍给读者,把分散的场景或事件的片段贯穿起 来,使读者对事件的全貌和发展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 的了解。描写是在需要具体刻画的地方,对人物或事件、 环境作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刻画,绘出鲜明生动的形 象,使读者获得具体深刻的印象。叙述和描写常常结合 起来使用,阅读时能充分注意文中的叙述和描写,对深 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会起很大作用。
二 、记叙的线索、结构及中心 1、记叙的线索 线索是连贯文章始终的脉络,也可以说是文章 的纲。抓住了线索,对理解文章、掌握结构、 把握中心大有作用。线索的形式有如下几个方 面:①以某一件有意义的实物为线索;②以某 一中心事件为线索;③以人物为线索;④以作
者的思想感情或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为线索;
⑤以时间为线索;⑥以地点变换为线索。
3、记叙的中心 作者在生活中接触到许多人和事,有了体验,逐渐 形成对生活一定的看法。这种看法通过记叙人和事体现 出来,这就是记叙文章的中心意思。准确归纳记叙文中 心意思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具体的方法有以 下几种:①抓住文中直接告诉读者中心意思的语句;② 抓住文章开头、结尾段中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 句,用适当的词语连贯起来,;③还可以通过结构分析 来归纳中心意思,把文章各部分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 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 等;④还可从时代背景入手,好的文章都具有明显的时 代烙印,能折射出特定时期特定的社会内容所包含的深 刻含义。
中考记叙文阅读复习ppt课件
各类描写答题技巧
①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 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 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 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②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 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 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 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③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 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一、记叙的要素 :
1、 记叙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2、掌握六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 理清事情的发生、发展的脉络,概括文章 中心或段落大意。 把握六要素技巧,即:什么时间?什么地 点?谁?干什么?
记叙文段落层次的划分及主要内容的把握。 划分段落层次技巧: 一是合并同类项,把相同内容的合为一层,把不 同的分开来。二是找中心句,注意段首句、段尾 句。 归纳段意: 本段(概括或具体)写了“谁—— 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 即:主体+主体的行为+行为的结果+修饰限制性 的内容
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比喻:形象生动; 拟人:赋于某物以人的性格感情(喜怒哀 乐等) 排比:加强语气,增强语势; 反问:加强语气,增强语势,激发读者的 感情; 夸张:突出所描绘的事物或情境的特点 (程度); 设问:自问自答,以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反复:加强语气,增强语势; 对偶、引用、借代、反语、对比。
④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人物活动的时间、地 点、天气、季节和景物场景如山川、湖海等自然 景物):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 的空间,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 感、预示人物 的××命运、表现人物某性格、推 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 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 ××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 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渲染××环境气氛。衬托 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
2023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项复习---行文思路专题课件(共34页)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中考总复习
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
而今,乌镇西栅王会悟纪念馆里,王会悟与红船群雕伫立堂前,仿佛 在向后人们讲述着红船的故事。
(选自《2021中国年度小小说》,有改动)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中考总复习
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
2.小说情节一波三折,请加以梳理,在表格中填入相应内容。(5分)
历 的
②__孔__乙__己__给__孩__子__们__分__茴__香__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乙己坐着用手走到咸亨酒店来喝酒。
“ 孔乙己的大致经历:没有进学,不会营生;
我 ”
替人钞书,不久失踪;偶有偷窃。(“听
间 人家背地里谈论”)
接
了 解
③_孔__乙__己_到__丁__举_人__家__偷_东__西__被_打__折__了_腿__。______
江南水乡乌镇长大的王会悟,其父是晚清秀才,开一家私塾。在嘉兴 读书期间,王会悟接触到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来到新思想荟萃的上 海,结识了李达,两人便在陈独秀家里举行了婚礼。
会议地点一确定,王会悟与李达周密策划,决定各带领一部分代表分 两个车次出发。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中考总复习
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
第二天一早,王会悟乘早班火车赶到嘉兴,安排代表们去鸳湖旅社歇 息,在同车到达的毛泽东、董必武、何叔衡、陈潭秋陪同下,到南湖烟雨 楼实地观察,确定画舫的停靠位置。
王会悟让旅社账房先生帮忙租了画舫,在离开旅社前往南湖时,向旅 社借了麻将带上。
身着素色衣裙的王会悟在前边引路,边走边介绍南湖的环境,十几位 西装革履的外地“游客”,悠闲地随在其后,步入船舱。
《记叙文知识复习》ppt
2
重叠照应。
01
我们在平时的阅读中,经常会发现同一或相近的词语、句子或段落在文章中一再出现,使其于反复中得到加强,这种照应我们可称之为重叠式照应。《背影》一文中“背影”出现了四次。这些重叠式照应对突出文章中心,标明文章线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02
总起来说,照应可以使文章结构严谨。
03
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材料及详略 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是作者通过叙事、写人、状物所表达出来的某种观点、认识或情感,而作者写的人,叙的事,状的物就是材料。材料的安排与组织要根据中心意思的表达,要求为详略得当。详略的安排都是为了更好的表达中心思想。
细描 细描也叫工笔描绘法,这原是绘画的一种用笔方法,这种方法讲求工整、细致、纤毫毕露。借用到写作中,细描是指对描写的事物进行逼真地、细致如微地精雕细刻。 例如,《红楼梦》第三回写王熙凤出场是极其精彩的一笔。“只见一群媳妇丫环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这里,作品不但具体细腻地刻画了王熙凤的外貌,而且通过外貌描写,透露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世界。
记叙文中几种常用表现手法: “衬托”的概念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常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次要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表现手法就叫衬托。被衬托的主要事物叫本体,用作陪衬的次要事物叫衬体。 衬托有正衬和反衬两种形式: 正衬,就是用与主要事物有类似点的事物从正面陪衬主体。例如: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现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将身一扭, 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鲁迅《故乡》) 用美好的景物,来正面衬托英俊的少年闰土。
重叠照应。
01
我们在平时的阅读中,经常会发现同一或相近的词语、句子或段落在文章中一再出现,使其于反复中得到加强,这种照应我们可称之为重叠式照应。《背影》一文中“背影”出现了四次。这些重叠式照应对突出文章中心,标明文章线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02
总起来说,照应可以使文章结构严谨。
03
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材料及详略 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是作者通过叙事、写人、状物所表达出来的某种观点、认识或情感,而作者写的人,叙的事,状的物就是材料。材料的安排与组织要根据中心意思的表达,要求为详略得当。详略的安排都是为了更好的表达中心思想。
细描 细描也叫工笔描绘法,这原是绘画的一种用笔方法,这种方法讲求工整、细致、纤毫毕露。借用到写作中,细描是指对描写的事物进行逼真地、细致如微地精雕细刻。 例如,《红楼梦》第三回写王熙凤出场是极其精彩的一笔。“只见一群媳妇丫环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这里,作品不但具体细腻地刻画了王熙凤的外貌,而且通过外貌描写,透露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世界。
记叙文中几种常用表现手法: “衬托”的概念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常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次要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表现手法就叫衬托。被衬托的主要事物叫本体,用作陪衬的次要事物叫衬体。 衬托有正衬和反衬两种形式: 正衬,就是用与主要事物有类似点的事物从正面陪衬主体。例如: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现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将身一扭, 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鲁迅《故乡》) 用美好的景物,来正面衬托英俊的少年闰土。
中考语文复习:记叙文阅读PPT优秀课件
做题技巧: 1 结合文章中的关键语句(末尾句,抒情议论句) 含义,写出作者借助文章要表达的感情、观点, 所赞扬或所抨击的内容。 2 从文章所记叙的主要事件中,再结合自己的生 活体验,寻找文章的中心观点 3 写主旨一定要结合文章,语句要通顺、连贯、 完整。
(九)理解关键语句策略:
1 锁定关键词,分析修饰语。对它们解释 之后,再对整个句子进行分析。 2 理解修辞格,透视其深意,若用比喻句, 还原其本体。 3 如果句子中有两个主要人物或一个人物有 两种行为,要逐一解释分析 4 结合上下文,多问为什么。
写作技巧
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选材剪裁(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详略 是否得当) 行文结构(开头结尾、首尾呼应、前后呼应、 烘托铺垫、设置悬念、制造波澜、承上启下等) 写作手法(想象、联想、象征、渲染、烘托、 对比、欲扬先抑、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等) 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
修辞的作用
染力。 对偶 形式整齐,音韵和谐,结构统一,互相映 衬,互为补充。 夸张 突出特征,极力表现。给读者以鲜明而强 烈的印象。
反问 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情感。 反复 强调语气、强调内容,强烈抒情,富有感
(七)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抒情、 描写、说明
表达方式
我看见两滴晶莹的泪珠从她的睫毛上滑落下来, 缓缓流过一段,就在鼻翼两边挂住。 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应当的,没有什么是必须 和应该的;所以,没有一种领受是可以无动于 衷、心安理得的,都应心存感激。 我手里捏着一张休学申请书朝教务处走去。我 要求休学一年。 我企望自己的泪泉,如女教师那饱含晶莹泪珠 的泪泉,那是滋养生命的泉源,也是滋养民族 精神的泉源哦。
记叙文阅读
明确考点:
中考语文总复习 记叙文阅读 4、词句理解与赏析 35张幻灯片
题型2:词语的含义 (七下《阿长与〈山海经〉》“思考探究”)文中一些语句略带 夸张。揣摩下列语句,讨论括号里的问题。
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这里用“空前 教材 ”来修饰“敬意”,给你什么感觉?你怎么理解“敬意”在文 设问 中的具体含义?)
(七下《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思考探究”)作者在第1段说“心 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这“双层的悲哀”的含义是什么? (七下《驿路梨花》“思考探究”)“梨花”在文中多次出现, 所指不尽相同,请找出来,解释各自的含义。
考向2 句子赏析(14年9考) 考点方法导图
中考常考及创新设问
(2020河北17题)请对选文第三部分中加波浪线的句子进行简要 赏析。
她爱惜地把二十个鸡蛋抱在怀里孵,认真,专注,水都不 晓得跳下来喝。(拟人、修辞作用、主旨) 河北 设问 (2019河北17题)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中加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
题型1:词语的指代义 (七下《伟大的悲剧》“思考探究”)作者说斯科特的南极探险 是“伟大的悲剧”。请根据你的理解谈一谈:“悲”在何处? 教材 “伟大”又指什么? 设问 (九上《故乡》“思考探究”)曾经亲密无间的一对小伙伴,现 在却变得那样“隔膜”,让“我”感到“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 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这“可悲的厚障壁”是什么?
(九下《孔乙己》“思考探究”)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
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教材
(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
设问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一处用“排”,一处用“摸”,分别传达出孔乙己怎样的
境况?)
(2021武威)那天晚上,我咀嚼着奶奶这句平平淡淡却又蕴含着
全国 深刻人生哲理的话,酣然入睡。(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田野里没有一丝风,太阳越来越高。刺眼的阳光如麦芒般 扎到人身上,火辣辣的,疼得难受。蝉也不叫了,不知躲到哪 儿乘凉去了。[从环境(景物)描写角度]
中考记叙文阅读复习指导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5
1.纪实类记叙文(包括消息、通讯、人物 传记、访问记、回忆录)主要篇目有10篇
1)斜塔上的试验 2).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
3)三个太阳
4)录音新闻
5)“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6)新闻两篇
7)老山界
8)始终眷恋着祖国 9)一面
10)一双手
完整版ppt课件
6
2.文艺性记叙文(包括散文和小说)
完整版ppt课件
27
第二轮复习: 理清记叙文考点,精选范文,做有针
对性的指导。
考点一:整体感知 考点二:理解词句 考点三:赏析词句 考点四:句、段在文中的作用 考点五:感悟和拓展
完整版ppt课件
28
考点一,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考察的是:理清文章思路,整 体文章的思想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概括 文章段意,简述情节等
端午日35)本命年的回忆36)三颗枸杞豆37)柳叶儿38)背影39)我的母亲40)明
天不封阳台41)散步42)藤野先生43)生命与和平相爱44)享受生活45)给我的
孩子们
• 小说:46)“诺曼底”号遇难记47)伟人细胞48)社
戏49)童年的朋友50)甜甜的泥土51)最后一课52)
范进中举53)变色龙54)窗55)故乡56)我的叔叔于
• 2.重组型。即通过概括、添加、转化和润色中心句、 主旨句、总结句。用明确、通畅、简洁和规范的句 子表达,以求答案的完整性。
• 3.自写型。即基本上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做到突 出重点,突出主题。
完整版ppt课件
30
理解题目的含义及作用
•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
总能或显或隐地传达出文章的主题。分析
• 具体修辞手法:比喻(生动形象)、拟人(具有人 的情态和动作)、排比(句式整齐,具有强烈的语 言气势)、夸张(强烈的感情色彩)、反复(强 调)、反问(情感强烈,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设 问(引起兴趣)、对比(强烈的反差,情感鲜明)
中考复习记叙文专题复习课件
2 衬托(侧面烘托)手法和正面描写。突出主要的人 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3 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 物进行批判和嘲笑,使语言辛辣幽默 。
4 欲扬先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 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对象,出人意料.
5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中心突出。
线索类型: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时 间线、地点线、见闻线。
找准线索 分析作用
1.具体事物及事物特征(《羚羊木雕》)
2.人物或人物特征 ( 《我的母亲》)
3.中心事件
(《变色龙》)
4.思想感情
(《最后一课》)
5.时间推移或空间变化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6.我的所见所闻
(《孔乙己》
线索位置
①文章的标题 ②反复出现的词或事物 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 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 ⑤“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和内涵。
记
记叙文是以记叙、
叙 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
文 以记人、叙事、写景、
定 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
义 文体。
考点一 感知主题 梳理情节
感知主题
1·分析文章的标题
2·分析文章的结尾
3·分析文章中议论和抒情的句子
4·从文章写人叙事中概括 5·根据详略,把握记叙文的要点。
一般来说,能突出表现文章主旨的情节、场面写 得详,其余则略。
(《骆驼祥子》) 5·一语双关,有象征意义 (《爸爸的花儿谢了》 《骆驼祥子》 )
拟写标题
1·找文章线索 2·明确中心 3·研读开头结尾 4·注意反复出现的句子 5·抓住核心人物和事情 6·把握作者情感 (简洁 概括 十字内 吸引人注意)
练习:《中考复习方略》p142第15题,p145第 20题,p146第20题,p160第4题
3 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 物进行批判和嘲笑,使语言辛辣幽默 。
4 欲扬先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 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对象,出人意料.
5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中心突出。
线索类型: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时 间线、地点线、见闻线。
找准线索 分析作用
1.具体事物及事物特征(《羚羊木雕》)
2.人物或人物特征 ( 《我的母亲》)
3.中心事件
(《变色龙》)
4.思想感情
(《最后一课》)
5.时间推移或空间变化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6.我的所见所闻
(《孔乙己》
线索位置
①文章的标题 ②反复出现的词或事物 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 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 ⑤“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和内涵。
记
记叙文是以记叙、
叙 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
文 以记人、叙事、写景、
定 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
义 文体。
考点一 感知主题 梳理情节
感知主题
1·分析文章的标题
2·分析文章的结尾
3·分析文章中议论和抒情的句子
4·从文章写人叙事中概括 5·根据详略,把握记叙文的要点。
一般来说,能突出表现文章主旨的情节、场面写 得详,其余则略。
(《骆驼祥子》) 5·一语双关,有象征意义 (《爸爸的花儿谢了》 《骆驼祥子》 )
拟写标题
1·找文章线索 2·明确中心 3·研读开头结尾 4·注意反复出现的句子 5·抓住核心人物和事情 6·把握作者情感 (简洁 概括 十字内 吸引人注意)
练习:《中考复习方略》p142第15题,p145第 20题,p146第20题,p160第4题
初中记叙文写作指导课件(共34张幻灯片)
(2)多事一人 初中记叙文要求的字数是600字,因此我们用多事写 一人,也是有限制的,通常是两三事,如若超过四五事, 那么这样的文章就让人生厌了,因为写的事情太多,只 能匆忙一笔带过。这样的文章要求详略得当,段落之间 可以互相补充。写多事通常也就代表着多角度,一个人 身上的不同的几个特征;当然,并不排除用相互联系的 几件事情来写一个人的某一方面典型性格。 (3)两人文章 通常都是为了体现两人之间的某种情谊或人物间的 新型关系,写这类文章之前要弄清两人之间的联系和主 次地位,意识到两个人物之间应相互映衬,相互影响。 我们谈到这个步骤是因为只有确定了要写几个人, 怎样写,知道写的重点应该是什么,才方便我们真正动 笔的时候有备无患。请同学们参考下篇,我们将谈到正 式动笔时该如何下手。
第一步:课外的功夫 同学们可以发现一般来说作文写得好的同学都比较喜欢阅读,或 者有良好的摘抄习惯。俗语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非常有道 理的。我们会觉得生活平淡,无物可写,这样的观念是错的。生活不 是平淡的,即使是平淡的,也有很多细微的震撼过你,让你心情波动 过的事情,我们觉得生活平淡只是因为缺乏观察,缺乏用心体会;更 经常的是,即使我们身边出现了让你为之一动的事情,由于缺乏记录 的习惯,我们常常让好的材料擦肩而过;此外,除了生活的真实,我 们可以从别人写人的文章中获得灵感,看看别人是怎样刻画人物的, 可以作为借鉴;也可以把别人描写过的人物作为一个人物模板,联想 到其他你身边这样的人,哪怕以阅读后印象深刻的某个人物作为自己 写作的对象也可以,只要符合题目要求,虚构的真实并不比真切的真 实效果差。总言之:。 1. 观察生活,用心体会。 2. 随身携带笔记本,不错过任何一个小小的灵感,任何一个感动 你,让你震惊的瞬间。 3. 从阅读中模仿人物的刻画,从阅读中汲取材料。
初三语文记叙文阅读复习精品PPT课件
社会环境描写指对人物活动的场所、风土人情、社会背景、
历史背景的描写。能揭示人物思想产生和导致事件结局的社会根源。 如《孔乙己》对鲁镇咸亨酒店的格局、不同人物的身份、
穿着等的有关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贫富悬殊、阶级对立, 交代了时代背景,暗示了孔乙己悲剧的必然性。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时,要先找出描写的句子,再联系文章 的内容、时代背景综合考虑。
说明:常用来说明某种事物状态、性质、功能的特征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①透过荔枝树林,我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
立在水田里,辛勤地分秧插秧。
记叙
②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
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 议论
③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
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
例. 结合语境,将文章中画线处空缺的话写 在下面
2、浏览考题:粗略了解考察内容。
3、再读文章:与题目相关的内容仔细阅读。
4、解决问题:找准答题区域,注意关键句、 主旨句、抒情议论段。 5、对考题做进一步审视,并对所做答 案进行认定、补充。
记叙文答题技巧点拨
1、仔细审题,把握要领
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睛, 踌躇歉疚地说:
“请_原_谅_,_能_更_换_一_首_曲_目_吗_?__” 这一句轻声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 主考官有些茫然失措起来。
Hale Waihona Puke 记叙文知识要点4、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记叙:把人物或事件的概貌介绍给读者,把分散的场 景或事件的片段贯穿起来,让读者对事件的全貌和发 展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介绍人物或事件 的概貌) 描写:对人物或事件、环境作细致入微 的刻画。
历史背景的描写。能揭示人物思想产生和导致事件结局的社会根源。 如《孔乙己》对鲁镇咸亨酒店的格局、不同人物的身份、
穿着等的有关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贫富悬殊、阶级对立, 交代了时代背景,暗示了孔乙己悲剧的必然性。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时,要先找出描写的句子,再联系文章 的内容、时代背景综合考虑。
说明:常用来说明某种事物状态、性质、功能的特征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①透过荔枝树林,我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
立在水田里,辛勤地分秧插秧。
记叙
②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
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 议论
③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
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
例. 结合语境,将文章中画线处空缺的话写 在下面
2、浏览考题:粗略了解考察内容。
3、再读文章:与题目相关的内容仔细阅读。
4、解决问题:找准答题区域,注意关键句、 主旨句、抒情议论段。 5、对考题做进一步审视,并对所做答 案进行认定、补充。
记叙文答题技巧点拨
1、仔细审题,把握要领
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睛, 踌躇歉疚地说:
“请_原_谅_,_能_更_换_一_首_曲_目_吗_?__” 这一句轻声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 主考官有些茫然失措起来。
Hale Waihona Puke 记叙文知识要点4、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记叙:把人物或事件的概貌介绍给读者,把分散的场 景或事件的片段贯穿起来,让读者对事件的全貌和发 展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介绍人物或事件 的概貌) 描写:对人物或事件、环境作细致入微 的刻画。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探究
例1.(2011· 鸡西· 《拔下钥匙》)第⑩段画线句子 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⑩他感觉自己的腿、手和身体都已经不听使唤 了,意识也渐渐模糊,他似乎听到遥远的地方 传来隐隐约约的歌声……不能,绝不能,我一 定要挺住!他咬紧牙关对抗着,对抗着…… 答案: 心理描写(1分),突出了他镇定果敢、不畏死亡 的高贵品质(1分)。
审清题干 梳理情节 具体概括 标清序号
表述形式: ① 品质特点1(1分) + 具体依据1(1分) ② 品质特点2(1分) + 具体依据2(1分)
标清序号 增加条理 多角度 忌笼统
梳理情节 简明概括
仿真练习 举一反三
(二质检·《圣洁的报酬》) 文中的马丁是作者落墨最多人物。请 你谈谈马丁是个什么样的人?(3分)
品质特点1(1分) +
品质特点2(1分) +
具体依据1(1分)
具体依据2(1分)
真题回顾 方法探究
第二步 梳理情节
生活事件
抓住关键词句 注意情节转换
①那个时候,母亲的癌细胞已扩散到整个胸 部。整夜整夜的疼痛让她无法入睡,可她却 从来不吱一声。每次进去看她的时候,她都 装作很平静的样子,面带微笑地看着我: “我觉得比先前好多了。你工作忙,不用老 来看我。”
万变不离其宗 掌握方法 练习巩固 摸索提高
题型二 结合表达技巧(大多 是具体的人物描写) 分析形象
描写(根据对象)分类 人物描写 环境描写 场景描写 细节描写
2010、2011年这类题型的主要提问方式:
例1.(2011· 鸡西· 《拔下钥匙》)第⑩段画线句子 运 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例2.(2011· 遵义· 《趴下》)第⑤段中画线句是怎 样刻画人物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例3.(2010· 河南· 《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第 ⒀段中加点词语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例4.(2011· 湛江· 《最辛酸的秘密》)请分别说 明下面句子在文章中的主要作用。 例5.(2011· 安顺· 《梨一样的苹果》)结合语境, 品味下面加点文字的表达效果。
真题回顾 方法探究
第三步 具体概括
多角度 忌笼统
坚强 ①那个时候,母亲的癌细胞已扩散到整个胸 部。整夜整夜的疼痛让她无法入睡,可她却 从来不吱一声。每次进去看她的时候,她都 装作很平静的样子,面带微笑地看着我: 爱儿子 “我觉得比先前好多了。你工作忙,不用老 来看我。”
真题回顾 方法探究
爱孩子,怕我伤心难过,忍住病痛,强作平 静; 坚强,整夜整夜的疼痛让她无法入睡,可她却 从来不吱一声 。
仿真练习 举一反三 文中的马丁是作者落墨最多人物。请你谈谈 马丁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写出 两个主要的方面即可) (4分)
他尊重他人,了解孩子,他让孩子们通过帮我们搬东西,为我们唱歌得 到救助的衣物,保护受助者的尊严,使孩子们健康成长;他富有智慧,在他 的策划下,我们热热闹闹的把物品按计划发给孩子们,还让明白了居高临下 地显示爱心的危害是“削去弱者奋发的信念” 的道理。
品质特点+具体依据
真题回顾 方法探究
②午后的阳光照在洁白的病床上,母亲唠叨着她的身后事, 她说她早在来之前就已准备好了自己的送老衣,可惜还少一 条裙子,希望我们能尽快给她准备好。说这些的时候,母亲 的脸上始终挂着平静的微笑,不像是谈死,倒像去赴一个美 丽的宴会。母亲一生爱美,临终,都不忘记要完美地离去。 ③一天,一个女孩急需眼角膜,“孩子,你看妈妈的眼角膜 能给那个孩子用么?”屋子里一下子静下来,几乎所有的目光 都集中到了母亲身上。我几乎不敢相信,那话是从母亲嘴里 说出来的。母亲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残缺,可她竟然情愿让自 己残缺着离开这个世界。
马丁是一个有爱心,热情率直,尊重他人,了解孩予, 富有智慧的人。
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简要分析。
仿真练习 举一反三
(二质检· 《圣洁的报酬》)文中的马丁是作者落墨最 多人物。请你谈谈马丁是个什么样的人?(3分)
马丁是一个有爱心,热情率直,尊重他人,了解孩子,富有智慧 的人。
文中的马丁是作者落墨最多人物。请你谈谈马丁是个 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简要分析。
品质特点
+
具体依据Biblioteka 真题回顾 方法探究第四步 标清序号
① 豁达,说起身后事,脸上始终挂着平静的微笑,不像是 ③善良,母亲要把眼角膜捐给年轻的女孩子。
谈死,倒像去赴一个美丽的宴会 。 ② 追求完美,母亲唠叨身后事时,惦记还少了一条裙子 。
增加条理
方法总结
题型一 概括人物形象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答题思路:
马丁富有爱心,他在南非做义工已经做了三年;他热情率直,我想
把衣物送给孩子们他却生气的夺下,但在回来的车上主动跟我道歉;他尊重 他人,了解孩子,他让孩子们通过帮我们搬东西,为我们唱歌得到救助的衣 物,保护受助者的尊严,使孩子们健康成长;他富有智慧,在他的策划下, 我们热热闹闹的把物品按计划发给孩子们,还让明白了居高临下地显示爱心 的危害是“削去弱者奋发的信念” 的道理。
中考记叙文复习
——分析人物形象
河南省人物形象分析试题回顾
(2007· 《让我看着你》)我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请 结合具体事例简要分析。(写出两个方面即可)(4分) 概括人 物形象 并结合 (2008· 《梨一样的苹果》)文中画线的三个句子运用 内容分 了什么描写方法?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3分) 析 (2009· 《前方遭遇塌方》)文中的司机是怎样一个人? 请结合具体事例简要分析。(写出两个方面即可)(4分) 结合表 达技巧 (2010· 《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第13段加点词语在 (大多是 具体人 表达上的好处。(4分) 物描写) (2011· 《漓江情韵》)文中摇船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 分析形 象 象?请简要分析。(写出两个主要的方面即可)(4分)
中考人物形象分析常见题型
1.概括人物形象并结合具体内 容分析。
2.结合表达技巧(大多是具体 人物描写)分析形象。
题型一
概括人物形象 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真题回顾 方法探究 第一步 审清题干 (2007· 河南·《让我看着你》) 我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 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简要分析。(写出两个 方面即可) (4分) 概括人物形象 + 结合具体内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