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末新政的历史影响及失败原因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清末新政

高中历史-清末新政

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1905年,清廷谕派镇国公载泽、户部侍郎 戴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抚端方、商部侍郎绍英分赴东 西洋各国(日、英、法、比和美、德、俄、意、奥等国)考察政 治。在考察中,考察团对德国的宪政考察尤为用心。……最后, 在立宪问题上,清廷采取了师仿德日的政体模式。
出洋考察大臣及其随员在罗马的合影
(2)局限性: ①新政目的在于维护清政府统治,无法真正促进中国近代化; ②由于封建王朝的顽固保守,改革措施中有诸多缺陷和差强 人意之处,具有保守性和不彻底性; ③新政同时也加重了对列强的依赖,便利了帝国主义侵略; ④新政中大部分资金分摊到人民身上,增加人民负担,社会 矛盾更加尖锐; ⑤编练新军也导致近代军阀崛起,形成后来军阀混战局面
运动一一清末新政。
——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
(1)根据材料一,概述清末新政出现的历史背景。
【答案】(1)义和团运动沉取打击外国侵略,为清政府贏得 了哨息的机会;以慈禧为首的清王朝统治集团的积极推动 和执行。
材料二 清末新政时期经济法规:
(2(2)阅)合读理材性料:二一的方表面格,,奖有励学实者业认的为措:施清促末进新了政民的族经资济本政主策义,的 “发导展致,了壮资大产了阶资级产利阶益级与队专伍制,制有度利的于冲推突动越反来专越制大的”民。主结革合命史的实 说发明展该。观(点4分的)合另理一性方。面,清政府的专制腐朽无法真正发展资 本主义经济,反而会阻碍其发展,所以利益冲突越来越大。 (5分〉
第一部分14条规定了君主在立法、行政、司法、统军等各方 面的绝对权力,维护皇帝尊严,保障皇权,限制议会权力 等。而以议院协赞立法,以政府富弼行政,以法院尊律司 法。
第二部分规定了臣民的诸项义务和权利,并加以种种限制。
《钦定宪法大纲》的出台(1908年) 积极性:

光绪新政的历史背景及影响

光绪新政的历史背景及影响

光绪新政的历史背景及影响中国历史上的光绪新政是清朝末年政治变革的一段历程,这段历程始于庚子事变,终于光绪帝崩逝世。

这个时期,光绪新政以“中兴大业”为口号,旨在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改革,以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和影响两个方面来探究光绪新政的内容和意义。

一、历史背景1860年代以来,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割据,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清政府的外交战略和内部治理策略都彰显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1873年,庚子事变的爆发使地方官员和士绅们感到激烈的民族危机。

此时,慈禧太后和其它与他联手的权臣,如何改变旧的治理方式,是摆在清政府面前的首要问题。

光绪新政从发生庚子事变后开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898年发动戊戌变法,二是1901年宣布其失败后,被共和派推翻,直到光绪帝崩逝世。

在戊戌变法的推动下,清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

例如:设立理藩院和地方参议局,加强地方治理,推行法制改革;修订典章制度,改革科举制度,使科举考试民主化,取消“千金散尽”等悔过规定;改革军事制度,派遣官员赴国外考察军事制度,开始组织第一支新式军队等。

但改革的力度最终未能撼动清王朝根基,依然无法扭转中国面临的困境。

二、影响光绪新政虽然失败了,但是其目标依然明确,其带来的意义也长久地存留在中国的历史中。

政治方面:光绪新政对于中国政治体系的改革,为改良运动和维新运动奠定了基础。

以戊戌变法为代表的这次改革,旨在借用西方的现代化机制,打破旧有的封建势力和藩镇割据的局面,使得中国的中央政府变得更为集权。

经济方面:光绪新政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强化了对外贸易的重要性,在经济上开放中国的大门,吸收了先进技术和产品。

清王朝认识到,只有通过对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来弥补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巨大空缺,才能使中国赢得前进的机会。

文化方面:光绪新政对于中国文化的意义在于,其在思想和文化上的开放,为后来的文化“百花齐放”运动和新思潮打下了基础。

清末新政的影响

清末新政的影响

清末新政的影响
清末新政是晚清政府在清朝末年进行的一系列变革措施。

这些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试图挽救清朝的衰落,但最终却未能取得成功。

然而,清末新政的影响却深远而持久,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政治方面
清朝新政的推行,试图推动政治体制与时俱进,以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通过废除科举制度、设立洋务机构、推行洋务运动、试图借鉴西方制度,推进政治现代化,但由于推行时间短暂,改革力度过大等原因,改革失败。

但新政为后来的政治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经验。

经济方面
清朝新政对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改革税制、加强对外贸易、鼓励技术进步等措施,试图振兴国民经济。

同时,推动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为中国的近代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社会方面
清朝新政的影响也在社会领域得以体现。

新政推动了社会风气的开放和变革,促进了近代教育、科技和文化的兴起。

同时,一系列社会改革也为后来的社会进步和发展埋下了种子。

综上所述,清末新政虽然未能实现其最初的目标,但却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随后的中国历史进程中,更成为了中国近代化的重要契机,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论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及其影响

论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及其影响

论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及其影响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因其废旧(科举)而终止了一个施行了1000多年的教育制度,又因其倡新(学)而开启了近代中国教育的新篇章,所以在中国教育史上地位特殊。

从介绍近代以来至“新政”前的教育概况入手,通过对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特征、局限性及其原因的分析,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了清末“新政”教育改革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1、科举制度的废除,为近代教育和人才培养新体系的发展扫清了最严重的一道障碍;
2、《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与实施,促进了近代新式学堂的发展,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大大提高;
3、官派出国留学和鼓励自费留学,培养了一大批学贯中西的人才;
4、新式学堂开设了大量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课程,推动了“新学”的传播,促进了人才综合素养的提高。

略论 清末新政 对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影响

略论 清末新政 对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影响

第31卷第4期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Vol.31No.4 2011年8月Journal of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 Sciences)Aug.2011略论“清末新政”对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影响①郝宏桂(盐城师范学院社会学院,江苏盐城224051)【摘要】“清末新政”是20世纪初清政府为自救而发动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它对推动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加速辛亥革命的爆发和满清王朝的灭亡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它与辛亥革命之间存在着无法割断的因果联系。

【关键词】清末新政;辛亥革命;历史影响【中图分类号】K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873(2011)04-0019-05为了应对庚子政局的困境,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日(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发布了一道上谕,表示清政府应顺应形势,“极意维新”[1],慈禧太后被迫推动了晚清的体制改革,“清末新政”由此正式拉开了帷幕。

在上谕中,朝廷还对中国根深蒂固的弊病进行了概括:“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

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

公事以文牍相往来,而毫无实际。

人才以资格相限制,而日见消磨。

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

”推行新政就是要打破这一困境,主张“一切政事,尤须切实整顿,以期渐致富强”[2]4601。

从1902年慈禧太后回到北京之时到1908年11月她去世为止,“她下令进行许多项意义深远的改革,在推动中国的现代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148。

新政内容涉及编练新军、筹饷,废科举、兴学堂,改革官制、整顿吏治,振兴商力、奖励实业等方面,它是晚清政府为自救而发动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

关于“清末新政”的推行及其影响,在革命史观的研究视野与价值体系里,史学界大多强调暴力革命的作用而忽视清末统治者的改革成效,许多辛亥革命史与近代史论著要么对“新政”不屑一顾、鲜有提及,要么照搬当年革命文豪陈天华的思路,斥责“新政”为“假维新”、“伪变法”,充其量作为辛亥革命的一个背景,轻描淡写地提一下“新政”之于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作用”[4]。

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

评述”清末新政”(内容\原因\结果\影响)清朝末年,由于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八国联军入侵首都北京,慈禧太后下令和谈,接受八国联军提出的《辛丑条约》.此举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经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念头,甘当”洋人的朝廷”;同时也使国人对清政府更为失望,国内要求变革的呼声日渐高涨.加上列强在政治上不断给清廷施加压力,要求清政府迅速改变当前的无能状态。

当时的清政府及其军队已经无法应付当时的政治局势,财政上也早已严重亏空,这使清朝统治者感到自己的统治地位已经开始动摇。

因此,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成为统治者们面临的首要课题。

(背景)于是,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用光绪皇帝的名义颁布上谕,命督抚以上大臣就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等问题详细议奏。

4月21日,又下令成立了以庆亲王奕劻为首的“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此后,陆续推行了一些方面的改革,在政治上增设了一些适应近代化的机构,修改了《大清刑律》,废除酷刑峻法,注入了一些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原则;在经济上,允许和奖励私人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承担保护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责任,提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社会地位;在文化教育上,给西学以合法地位,允许学习和传播资本主义的自然科学和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在军事上,采用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建军理论和原则,使古老的封建军事制度发生了一些变革,促进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进程。

迫于内外压力,清政府又于1906年宣布”预备仿行宪政”,并于1906年9月1日,清政府颁布《仿行立宪上谕》,预备立宪,制定了一个学习日本实现君主立宪的方案,但又规定了9年的预备立宪期限.1908年8月27日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大纲共23条,其中“君上大权”14条,“臣民权利义务”9条,满篇“议院不许”干涉君主,臣民需在“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

而且先后有《钦定大清报律》、《报纸条例》等出台,伪立宪的嘴脸暴露无遗。

论清末新政时期的谣言

论清末新政时期的谣言

论清末新政时期的谣言清朝末期,中国经历了很多重大的改革,大量的新政策和新思潮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讨论。

然而,随着社会变革的深化,清朝政府和保守势力开始宣扬一些谣言,试图扭曲新政的本意并保护他们的既得利益。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清末新政时期的谣言。

清末新政的背景清朝晚期,由于种种原因,国家内忧外患,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社会各界呼吁改革和革新。

针对这种情况,1898年,清政府发布了“戊戌变法”,试图通过各种措施推动政治和社会改革。

然而,这一改革方案受到了清朝保守势力的激烈反对,不久就失败了。

1901年,魏源等改革派推出了“新政”,试图通过更温和的方式推进改革。

这一方案元气大伤,但是足以成为清朝最后一次变法的范例,并在其后的维新运动中得到了进一步继承和发展。

在这个新时代,清朝中央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试图改变官僚专制,促进经济发展,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然而,这些改革和新政策所带来的变化并不总是被人们欢迎,许多人担忧改革可能会破坏他们的既得利益,这才引发了谣言的出现。

清末新政的谣言谣言一:“皇权流失”是新政的目的这个谣言似乎是由保守势力和地方官员制造的,他们认为清朝政府在新政时期试图削弱皇权。

狂热的反对者甚至声称,这些改革试图推翻清朝的统治,而且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转向洋务派和以前的变法派,因为他们都反对执行一党專制政治原则。

还有些人认为,新政的参与者计划在中国任命一个国王,脱离清朝王朝。

现实是,新政并不是要推翻或削弱清朝政府,而是要建立一个新的体系,重点是平衡皇权和民权。

他们试图减少官僚权力和腐败,加强百姓的权利,提高统治能力,使清朝政府能够更好地服务和保护人民。

谣言二:“吸收外国人口”是清政府的本意中国的国家繁荣是百姓的愿望,但是有些商人和官员担心改革和新法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利益,他们制造了这种谣言,声称新政官员试图吸收大量外来移民,尤其是西方国家的居民。

这些外来人口想要摧毁中国文化,带来严重的犯罪和混乱。

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

农业上的发展
中国历来被认为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 国,晚清时期对农业问题也比较重视。新 政时期,专门的农业学堂也从无到有,获 得一定的发展,其中江苏,湖北,山东, 直隶等省成绩较为显著。到1909年全国共 有高等农业学堂5所,学生530人,中等农 业学堂31所,学生3226人,初等农业学堂 59所,学生2272人。到辛亥革命前夕,全 国约有农业学堂250所左右。
1900年,是中国农历庚子年,这一年夏天,中 国与当时世界上8个主要强国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 这场100多年前爆发的动荡也被中国人称为“庚子国 变”。清政府迫于外国列强的压力,对“义和团” 进行剿杀。慈禧太后对列强一味忍让、退缩,听从 他们的指挥,同意他们派兵进京,对“义和团”进 行剿杀。因此,发生了这次大流血事件,即“庚子 巨变”。
二.新政内容
事实上,在晚清七十年当中,在体制之外,下有底层 贫民揭竿而起,试图建立乌托邦式的“天国”社会;外有 革命人士高呼打破现行体制,试图用火与犁再造美好中华。 无论其理想是狭隘还是崇高,都希望运用自己的一套办法 改变中国现状,把我民族从西方列强的炮舰锁链和经济掠 夺中解脱出来。与此同时,在体制内部,也发生着实实在 在的变革,无论皇室内部,还是官僚阶层,以致民间精英, 基于各自不同的目的,无不在孜孜追索帝国复兴,崛起之 术。特别是在帝国最后十年的新政时期,其革新的广度与 深度都远远超过此前历次改革。
经济方面:清政府奖励实业,振兴商务,使国内资本主义近代企
业有了明显的发展。 而官吏大搜民财,中饱私囊。另外,列强以帮助清政府推行“新政” 为名,到处钻营,干涉各个领域。随着新政的推行,清政府的开支越 来越大,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弄得民不聊生,家破人亡。全国许多地 方出现“流民满道,饥寒之命”的悲惨情景。中国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农民抗捐抗税斗争连绵不断。工人罢工不断涌现,一场大规模的革命 风暴正在酝酿之中。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清末新政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它的失败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

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历史学家们对此进行了许多研究和探讨。

本文将结合历史文献和学者的研究,对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进行新的探讨。

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之一是国内外压力。

在清朝末期,中国面临着多重内外压力。

外部压力主要包括列强的侵略和割地,例如甲午战争后,中国不得不割让台湾和澎湖等岛屿,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使中国的主权受到了严重侵犯。

内部压力主要包括洋务运动和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

清末新政试图改革教育、军事和政治体制,但由于受到列强的干扰和反对,改革进程受到了很大影响,最终导致了失败。

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之二是官僚体系的腐败和抵触。

清朝的官僚体系一直以来就存在腐败现象,官员贪污腐化、官商勾结、官场黑暗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清朝政治的稳定。

清朝的官僚体系对于改革是保守的,不愿意接受变革,甚至主动反对改革。

这种官僚体系的腐败和抵触,成为了清末新政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之三是社会矛盾和民生问题。

清末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和民族运动不断,造成了社会动荡不安。

清末国内经济落后,在农村地区农民生活十分困苦,社会秩序混乱。

清末新政试图改革社会制度、减轻农民负担,但由于种种原因改革成效不佳,导致社会矛盾加剧,最终失败。

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之四是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的影响。

清末中国传统的封建思想观念和官僚文化一直以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非常深远。

思想观念的变革需要长期的时间和艰辛的斗争,清末新政试图改革传统思想观念和官僚文化,但受到了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的阻力,改革进程受到了阻碍,最终失败。

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

清末新政虽然最终失败,但它对中国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清末新政的失败值得我们深思,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以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为借鉴,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近代史,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积累宝贵的经验。

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1.政治:增设新机构,裁撤冗官、冗衙。

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但也反映出清政府已沦为维护帝国主义的工具,增设机构维护帝国主义利益。

2.军事:编练新军。

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国国防实力,但后来兵为将有,形成了近代军阀。

3文化教育:废科举,颁行新学制和设立各式新学堂、派遣留学生。

形成了重视西方科技与社会政治学说的风气,培养了近代科技、教育、法政、军事人才。

4.振兴商务、奖励事业。

促进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

然而,清末新政说到底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不可能真正促进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它只是一个骗局,改革并未使矛盾缓和。

清末新政(又称庚子新政、庚子后新政),后继清朝的中华民国称遮羞变法,香港称晚清改革,日本称光绪新政,是清朝末年的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也是中国现代化的重大事件之一。

1900年,庚子事变爆发,八国联军入侵首都北京,慈禧太后下令和谈,接受八国联军提出的《辛丑条约》,此举对中国打击甚大,因此朝廷保守派主动进行变法。

1901年,在慈禧太后的默许下,清政府进行改革,但改革内容多与1898年的戊戌变法雷同。

改革过程清朝末年,由于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造成列强大举入侵。

当时的清政府及其军队已经无法应付当时的政治局势,财政上也早已严重亏空,这使清朝统治者感到自己的统治地位已经开始动摇。

加上列强不断给清廷施加压力,要求清政府迅速改变当前的无能状态。

因此,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成为统治者们面临的首要课题。

于是,1901年,慈禧太后正式宣布实行“新政”。

改革内容★★军事——筹饷练兵编练“新军”是清政府“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

清政府对此投入了巨大财力,花费了很大力气。

★★经济——振商励实1903年9月7日,清政府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

接着,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允许自由发展实业,奖励兴办工商企业,鼓励组织商会团体。

这些章程和做法,都有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繁荣。

★★教育——废科举,育才兴学清政府推行“新政”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废科举,办学堂,派遣留学生。

历史清末新政知识点总结

历史清末新政知识点总结

历史清末新政知识点总结一、维新运动的背景1. 内忧外患清朝晚期,中国面临了多方面的内忧外患。

外部上,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侵略造成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极大的威胁,整个国家岌岌可危。

内部上,清政府官员腐败,社会秩序混乱,民不聊生,革命风潮四起,各种反抗运动层出不穷,政局动荡不安。

2. 经济发展的需要清政府官僚体制的腐败和封建体系的僵化,使得国家经济陷入了严重的困境。

这使得社会阶层的固化加剧,给国家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因此,清政府迫切需要进行一场彻底的改革,以使得国家的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3. 学问启蒙的需求清朝的统治者纷纷意识到自己的后进性。

他们开始意识到要想使国家强大,就需要汲取西方的先进经验。

因此,清政府试图通过维新运动改进自己的治理体系,以提高国家整体的素质。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清朝末期的维新运动是社会发展历程中的必然产物。

清政府正是出于国家的需要才推进这场改革,试图借助维新运动使得国家的破败得以扭转。

二、维新运动的内容1. 政治制度的变革为了推进国家的现代化,清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政治制度的改革。

首先,废除科举制度,试图实行学堂救国,提倡西学,倡导改良学说。

然后,清政府推进了宪政运动,试图实行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

最终,他们试图建立宪政制度,然而很快因为反动势力的阻挠失败。

2. 经济制度的变革为了推进国家的现代化,清政府推行了一系列经济制度的改革。

首先,对外开放,引进西方资本和技术,发展工业。

其次,废除专营,试图实行自由贸易,实行民族资产阶级农业经济政策。

最终,他们还尝试实行铸币和办理银行业务,改进货币制度,然而也因为反动势力的阻挠失败。

3. 社会制度的变革为了推进国家的现代化,清政府尝试进行了一系列社会制度的改革。

首先,进行了军队改革、教育改革、医疗改革以及妇女解放运动,并试图推行近代教育制度,以帮助国家实现经济复兴。

然而,这些措施也因为强大的保守势力的阻挠而遭到失败。

三、维新运动的失败不可否认,清朝末期的新政变革确实存在一定的缺陷。

第七讲清末新政评议

第七讲清末新政评议

清末的“预备立宪”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它是中国二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向立宪政体 的第一次和平过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政治近 代化性质的改革,也是近代中国民主制度建立的 有效尝试。
第二,清末预备立宪使当时的国人受到一次全方 位的民主训练,从舆论宣传、集会结社、议员选 举,议会活动等方面,人们从不同层次第一次亲 身体验了民主的政治生活,这有助于他们民主政 治素质的提高。
其次是设立“宪政编查馆”、“资政院”和各省 “咨议局”.
第三是实行地方自治,府厅州县和城镇乡尝试建 立地方自治制度。
颁布了中国第一部宪法,1908年8月27日宪政编 查馆和资政院将《宪法大纲》、《议院法要领》、 《选举法要领》、《逐年筹备事宜清单》上奏, 当天即经批准公布。这就是所谓的《钦定宪法大 纲》,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
1905年是个关键之年:
张謇、汤寿潜等人在上海成立预备立宪公会.
汤化龙、谭延恺、丘逢甲分别建起湖北宪政筹备会、湖 南宪政公会、广东自治会等团体,梁启超等人也在日本 东京建立政闻社。
主要政治活动:一是鼓吹君主立宪,以《新民丛报》为 阵地,与资产阶级革命派论战,结果以失败告终;二是 发起恳请清政府速开国会的请愿活动。
1903年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重新拟订了一个《奏定 学堂章程》,也称“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对 学校系统、课程设置、学校管理等都作了具体规定,并 于1904年1月13日公布实施。
(3)军事方面,废除旧的八旗绿营等军事制度, 载汰旧军,编练新军、巡警,建立新的军事制度。
(4)政治方面,进行官制改革,推行预备立宪, 即改变原业的君主专制制度,着手实行资本主义 君主立宪制度,按照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 的现代政治原则改革现行的政治制度。

清末新政的影响

清末新政的影响

二、经济早期现代化
1903年设立商部,(1906年改为农工商部,) 主管商务、工矿、铁路、电信、金融、农桑畜牧 1906年设立邮传部,将铁路、电信、航运从农 工商部分离,分工更为明确。
三、中国军事早期现代化
停止武举,各省设立武备学堂,培养新 型军官,裁汰旧军,编练新军
四、中国法制早期现代化
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具有浓厚的封建 性,但也承认了人民有一定的权力,如言论、出 版、集会结社的自由,非依法律,不得加以逮捕 和监禁,财产和居住不得无故加以侵扰等。
第二,违背太平天国以来汉族地主地方势 力日益扩大的总的趋势,一味加强以满洲 贵族为中心的中央集权,迫使汉族官僚离 心,失去了自己统治基础的又一部分。
1861-1900的40年中,清政府任命的总督44个,其 中汉人占33个;同一时期任命的巡抚117个,其中 汉人104人。以载沣为首的清廷在新政的后期企图 扭转这个趋势,一味扩大强化中央集权,扩大满 洲贵族的势力,结果适得其反,将汉族地主阶级 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失去了汉族地主阶级的支 持。
最典型的例子1911年5月成立的内阁,是整个国人 的寄托和期盼,结果宣布,全国哗然,13名阁员 中,满人9,汉人4。9名满人中皇族占7人,被嘲 笑为皇族内阁,国人对清廷的信誉度一下子降到 零。 地方方面,剥夺总督巡抚的兵权、财权,全部集 中到中央。 所以武昌起义爆发,地方官员、汉族地主官僚几 乎没有人为清政府殉葬,他们几乎都站到了清政 府的对立面
清末新政内容 一、政治早期现代化
1909年各省成立咨议局,作为地方议会的雏形, 1910年中央设立资政院,作为国家议会的基础,而 咨议局、资政院的议员,绝大多数是通过选举产 生的。宪法方面,1908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 废除军机处,1911年5月成立了内阁(皇族内阁)。 经过新政,设立了外交、农工商、学部、法部、 邮传部、巡警部、陆军部、海军部、度支部、理 藩部等部,国家机构真正实现了现代化。

简述清末新政

简述清末新政

简述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又称清朝晚期的改革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重要政治变革。

它的目标是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和国家的强大,以应对来自内外的压力和挑战。

下面将简要介绍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清朝晚期,中国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

国家政治腐败、经济衰退和社会动荡不安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特征。

面对这些问题,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呼吁改革,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方案,这就是清末新政的来源。

清末新政的核心是推行“变法”,旨在推动政治和经济的现代化。

政治上,清朝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设立了内阁制度,实行了议会制度,试图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威和效能。

此外,还进行了法律和教育改革,力图提高国家的法治水平和人民的教育素养。

经济上,清末新政推动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推行新式的税收制度,鼓励商业和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增长。

同时,还进行了农业改革,试图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

清末新政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

它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和国家的崛起。

新政期间涌现了一大批有识之士和改革者,他们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然而,新政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阻力,改革的成果并没有完全实现预期的目标。

总的来说,清末新政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变革,它试图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和国家的强大。

尽管改革过程中存在困难和挑战,但新政为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打下了基础,并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清末新政的历史影响及失败原因

论清末新政的历史影响及失败原因

学科分类号 0401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学生姓名:施高锋学号:0815404001系别:人文教育系专业:人文教育专业指导教师:朱尚华副教授起止日期:2011.11—2012.52012年5月13日怀化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作者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成果。

对论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作者承担。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年月日目录摘要 (I)关键词 (I)Abstract (I)Key word (I)一、前言 (1)二、清末新政的实施背景 (3)(一)中国传统的治理结构 (3)(二)清末的治理危机 (4)1.满清帝国的人口过剩危机和农业歉收 (4)2.农民起义频繁爆发 (4)3.地方主义的兴起 (5)(三)地方自治 (5)三、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 (6)(一)筹措军饷训练新兵 (6)(二)振兴商务奖励实业 (7)(三)废除科举育才兴学 (8)(四)改革官制整顿吏治 (8)四、清末新政没能拯救清王朝的原因 (10)(一)改革缺乏强有力的领导 (10)(二)地方督抚对改革态度冷淡、倍加阻挠 (11)(三)众多中小官吏对新政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认识 (12)(四)盲目仿效日本立宪做法 (15)五、清末新政的影响 (17)(一)清末新政的消极作用 (17)1.筹集经费增加了人民的负担 (17)2.北洋军阀趁机崛起 (17)3.帝国主义输出资本创造了方便条件 (18)4.强化了封建专政的国家机器 (18)(二)清末新政的积极作用 (18)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18)2.政权机构变化 (19)3.编练新军 (19)4.开展新学教育 (19)5.民族资产阶级崛起 (20)6.促进民主革命 (20)六、结语 (21)参考文献 (22)致谢 (22)论清末新政的失败原因及历史影响摘要清末新政(又称庚子新政、庚子后新政),后继清朝的中华民国称遮羞变法,香港称晚清改革,日本称光绪新政,是清朝末年的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也是中国现代化的重大事件之一。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一、背景: 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屈辱的签订 了《辛丑条约》,使得帝国主义列强在 中国争夺加剧,名义上中国还是保持统 一独立,而实际上已经成为列强共管的 半殖民地国家,而清政府则成为列强在 华共管的有利工具,中国社会危机进一 步加深,民族矛盾、阶级矛盾被进一步 激化,为了满足帝国主义在华共管的需 要,缓和民族、阶级矛盾,笼络人心, 1901年清政府推行“新政”
改 王朝自我挽救的迫不得已的选择。
客观而言,清末十年改革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过程。 在改革进程中,废除科举制度,初步建立近代教育体系; 形成近代军事制度;奖励实业刺激了经济发展;法制改 革开启了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因此,“清末新政” 和“预备立宪”不只是继承了洋务运动,而且在广度和 深度上都超过了戊戌维新变法运动。然而,这一切都不 能挽救满清王朝覆灭的命运。其原因不止一端: 第一,“清末新政”的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彼此背离。 第二,清王朝假“立宪”之名,行“集权”之实,并没有
二、过程: 1901年1月慈禧太后在西安发布“预 约变法”上谕,4月设立“督办政务处”, 任命奕劻、李鸿章等6人为政务大臣,5月 增补张之洞、刘一坤等3人为参赞,全权 负责新政各项事宜,但新政的各项主张和 推广实施权力仍集中在慈禧太后一人手中, 7-8月间,两江总督刘一坤和湖广总督张 之洞联名上奏三折,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 得到慈禧太后称赞,便以此二人主张制定 新政措施蓝本。之后在1901-1905年陆 续颁布新政措施30余项。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比较 ⑤认识:新政、立宪均是清政府为巩固统治 而采取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这是世界资本主义 潮流冲击下的产物。但结果都失败了,其根本 原因是本质上的落后性。注意:从近代化角度 以生产力标准来分析,清王朝的预备立宪政体 虽不完备,但毕竟不同于封建君主专制,带有 向资产阶级政权过渡的性质。它的一部分成果, 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推行民主共和的政治基础。 可以这样认为,“预备立宪”是一场具有政治、 近代化性质的改革,被动和主动地顺应了时代 的潮流。

清末新政的影响

清末新政的影响

最典型的例子1911年5月成立的内阁,是整个国人 的寄托和期盼,结果宣布,全国哗然,13名阁员 中,满人9,汉人4。9名满人中皇族占7人,被嘲 笑为皇族内阁,国人对清廷的信誉度一下子降到 零。 地方方面,剥夺总督巡抚的兵权、财权,全部集 中到中央。 所以武昌起义爆发,地方官员、汉族地主官僚几 乎没有人为清政府殉葬,他们几乎都站到了清政 府的对立面
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以1901年1月29日,流亡在西安的慈 禧以光绪帝的名义颁布的长达1200余言的新 政诏书为标志,结束于1911年的辛亥革命。 长达十年的新政改革中对政治、经济、教 育、财政等各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推 动了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
长期以来我们基本上对之给予完全否定, 斥之为假维新、伪立宪;甚至认为清末新 政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是极其偏见和不 公正的。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对这段历史给予 复原,实事求是地进行研究,对其客观评 价。
五、建立现代教育体系
1905年科举制度的废除,实施1300多年的科举制 度寿终正寝;确立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行政管理 体系;确立了中国近代教育体制。
新政失败的原因
第一,对袁世凯的处理,这是清廷决策的 最大失误
袁世凯与其北洋集团是新政的旗手,新政的业绩 大部分是他们创造的。他们对新政对清政府是积 极拥护和支持的,他们是清政府最重要的统治基 础之一。但是载沣上台以后,首先对袁世凯开刀, 在光绪、西太后死后的不到50天,处理袁世凯, 将袁世凯罢免,迫其回河南养病,从而将新政最 积极最有生机的一方逼到自己的对立面,这是清 廷决策的最大失误。
清末新政内容 一、政治早期现代化
1909年各省成立咨议局,作为地方议会的雏形, 1910年中央设立资政院,作为国家议会的基础,而 咨议局、资政院的议员,绝大多数是通过选举产 生的。宪法方面,1908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 废除军机处,1911年5月成立了内阁(皇族内阁)。 经过新政,设立了外交、农工商、学部、法部、 邮传部、巡警部、陆军部、海军部、度支部、理 藩部等部,国家机构真正实现了现代化。

对清末新政的全面评价

对清末新政的全面评价

对清末新政的全面评价清末新政将中国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它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面貌,也深深影响着中国的发展。

因此,对清末新政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评估,对于理解当下中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清末的新政对中国的社会现状有着重大的改变,从政治上来说,清末新政是一次宪政革命,它是清王朝开启其末期改革运动的一次重要尝试。

新政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中国政治上的自由化,也消除了当时削弱皇权的私有特权,实行了宪政制度,为中国进入近代化进程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也是清末新政所带来的历史性变化。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清末新政在财政、金融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使中国的财政状况得到缓解,金融体系也得到了完善。

此外,清末新政还制定了《两千里改良方案》,对中国的农业进行了发展,很大程度上帮助中国的农业形成了现代农业的基础。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清末新政着力实施义务教育制度,这使得中国乡村普遍实施了义务教育,大大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发展。

同时,清末新政还着力推行现代文化,并鼓励古典文学的再创作,从而推动了中国文化的进步。

总的来说,清末新政给中国带来了一场革命,它大大改善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为中国向近代化进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清末新政也有其缺点,比如社会反对力量激增,还有一些政治派系的争斗,这些都造成了中国社会的动荡。

因此,要充分发挥清末新政带来的积极影响,继续调整中国的政治体制,实现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全面发展。

清末新政是中国社会的一次跳跃式发展,它为中国政治的民主化,经济的现代化和文化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并且清末新政还启发了中国未来近代化进程的实践,拉开了中国近代发展的序幕。

因此,应该对清末新政的积极影响表示由衷的敬意和赞赏,从中吸取教训,继续推进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

对清末新政的全面评价

对清末新政的全面评价

对清末新政的全面评价
1、积极影响:
(1)推动经济自由(最大自由)发展;
(2)中国法律现代化;
(3)政权机构现代化;
(4)中国军队近代化(新军是中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军队的首次努力);
(5)新学教育兴隆;
(6)民族资产阶级崛起;
(7)客观上促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2、消极影响:
(1)增加人民负担,尤其是税收负担;
(2)致使北洋军阀崛起;
(3)客观上为帝国主义输出资本创造了方便条件;
(4)练新军、办警政,强化了封建专政的国家机器,有利于清政府对人民群众反抗斗争的镇压,强化国家封建机器;
各方评价:
1、“清末新政是一场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假维新、伪变法。

”——林增平、肖致治《辛亥革命史》
2、“这次新政是在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各方面,较大程度改革旧的封建体制,推行新的资本主义制度……是一次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朱英《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
3、“作为早期现代化的终结点,清末新政也表明了现代化潮流的不可抗拒性,历史终于走到了这一步。

它以自身覆灭为代价,为适应开放的新形势而培植了现代化的动力,为中国人全面拥抱现代化创造了比之以前更好地条件……”——忻平《清末新政与中国现代化进程》评价历史问题的方法:
(1)坚持正确的立场;
(2)坚持历史评价而非道德评价;
(3)应坚持阶级分析方法;
(4)应坚持效果第一,动机第二;。

谈如何全面理解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谈如何全面理解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谈如何全面理解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谈如何全面理解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如何理解清末新政一、背景: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屈辱的签订了《辛丑条约》,使得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争夺加剧,名义上中国还是保持统一独立,而实际上已经成为列强共管的半殖民地国家,而清政府则成为列强在华共管的有利工具,中国社会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矛盾、阶级矛盾被进一步激化,为了满足帝国主义在华共管的需要,缓和民族、阶级矛盾,笼络人心,1901年清政府推行“新政”。

二、过程:1901年1月慈禧太后在西安发布“预约变法”上谕,4月设立“督办政务处”,任命奕劻、李鸿章等6人为政务大臣,5月增补张之洞、刘一坤等3人为参赞,全权负责新政各项事宜,但新政的各项主张和推广实施权力仍集中在慈禧太后一人手中,7-8月间,两江总督刘一坤和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名上奏三折,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得到慈禧太后称赞,便以此二人主张制定新政措施蓝本。

之后在1901-1905年陆续颁布新政措施30余项。

三、措施:(1)政治:减冗衙,修刑律。

1901年7月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省,位列六部之首;撤湖北、云南、广东三省巡抚、詹事府、通政司、太仆寺、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等,停止捐纳实官,整顿吏治。

1902年令沈家本、伍廷芳参酌各国法律,修订刑律,此二人对《大清律例》进行大规模修改,废除如凌迟等一系列酷刑。

(2)经济上:重工商,振农业。

1903年成立商部,管理工、矿、交通等企业;设立商会,兴修水利,清查田亩,颁布《商律》对兴办实业有贡献者进行奖励,设立农务学堂、农事试验场,1903年7月设立银钱总厂。

(3)军事方面:改军制,扩新军。

1903年设练兵处,总管全国练兵,全国各省设立督练公所,淘汰绿营和防勇,编练新军;同时,设立巡警部,举办警政。

而编练新军也成为清政府“新政”核心内容。

(4)文化方面:废科举,建学堂,兴留学。

清政府将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同时颁布新学制,命令各省办大学堂、府设立中学堂、县设立小学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分类号 0401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学生姓名:施高锋学号:0815404001系别:人文教育系专业:人文教育专业指导教师:朱尚华副教授起止日期:2011.11—2012.52012年5月13日怀化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作者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成果。

对论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作者承担。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年月日目录摘要 (I)关键词 (I)Abstract (I)Key word (I)一、前言 (1)二、清末新政的实施背景 (3)(一)中国传统的治理结构 (3)(二)清末的治理危机 (4)1.满清帝国的人口过剩危机和农业歉收 (4)2.农民起义频繁爆发 (4)3.地方主义的兴起 (5)(三)地方自治 (5)三、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 (6)(一)筹措军饷训练新兵 (6)(二)振兴商务奖励实业 (7)(三)废除科举育才兴学 (8)(四)改革官制整顿吏治 (8)四、清末新政没能拯救清王朝的原因 (10)(一)改革缺乏强有力的领导 (10)(二)地方督抚对改革态度冷淡、倍加阻挠 (11)(三)众多中小官吏对新政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认识 (12)(四)盲目仿效日本立宪做法 (15)五、清末新政的影响 (17)(一)清末新政的消极作用 (17)1.筹集经费增加了人民的负担 (17)2.北洋军阀趁机崛起 (17)3.帝国主义输出资本创造了方便条件 (18)4.强化了封建专政的国家机器 (18)(二)清末新政的积极作用 (18)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18)2.政权机构变化 (19)3.编练新军 (19)4.开展新学教育 (19)5.民族资产阶级崛起 (20)6.促进民主革命 (20)六、结语 (21)参考文献 (22)致谢 (22)论清末新政的失败原因及历史影响摘要清末新政(又称庚子新政、庚子后新政),后继清朝的中华民国称遮羞变法,香港称晚清改革,日本称光绪新政,是清朝末年的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也是中国现代化的重大事件之一。

1900年,庚子事变爆发,八国联军入侵首都北京,慈禧太后下令和谈,接受八国联军提出的《辛丑和约》,此举对中国打击甚大,因此朝廷保守派主动进行变法。

1901年,在慈禧太后的默许下,满清政府进行改革。

本文通过考察清末新政的背景和内容,来阐释新政的影响和历史意义。

关键词清末状况;新政内容;新政影响;失败原因On the new deal 's failure and its historical influenceAbstractAt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because of the Boxer Movement savage xenophobic riots caused powers invasion, often become. With the powers of political pressure, demanded the Qing government to quickly change the incompetent. The Qing government and military have been unable to cope with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at that time, finance also appeared serious deficit, which made the Qing Dynasty ruled felt their dominance has begun to waver. Therefore, to maintain the rule of the Qing Dynasty the rulers become important task. Then, in 1901, the Empress Dowager Ci Xi officially announc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 the new deal".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background and content of the new deal, to explain the impact of new and historic significance.Key wordThe new situation; content; political influence; cause of failure一、前言清朝末年,由于义和团运动等野蛮的排外暴乱事件造成列强大举入侵,酿成弥天大祸。

加上列强的政治压力,要求清政府迅速改变当前的无能状态。

当时的清政府和军队已经无法应付当时的政治局势,财政上也出现了严重的亏空,这使清朝统治者感到自己的统治地位已经开始动摇。

因此,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成为统治者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于是,1901年,慈禧太后正式宣布实行“新政”。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用光绪皇帝的名义颁布上谕,命督抚以上大臣就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等问题详细议奏。

4月21日,又下令成立了以庆亲王奕劻为首的“督办政务处”,作为筹划推行“新政”的专门机构,任李鸿章、荣禄、昆冈、王文韶、鹿传霖为督办政务大臣,刘坤一、张之洞(后又增加袁世凯)为参予政务大臣,总揽一切“新政”事宜。

1901年到1905年,清政府连续颁布了一系列“新政”上谕。

晚清统治者所主持的“新政”是发生于历史时空中的重大事件,影响及于后世,非同小可。

至于怎样其的价值与作用,后世研究者也是见仁见智,聚讼纷纭。

曾几何时,在革命史观的研究视野与价值体系里,史学界大都强调暴力革命而忽视清末统治者的改革成效,许多辛亥革命史与近代通史论著要么对“新政”不屑一顾,鲜有提及,要么照搬当年革命文豪陈天华的思路,斥责“新政”为“假维新”、“伪变法”,充其量作为辛亥革命的一个背景,轻描淡写地提一下“新政”之于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作用”。

近十余年来,基于改革开放的现实感召,加上中外学术交流的展开与史学研究的深入,以中国早期现代化为视角重新审视清末“新政”的论著不断涌现,错综复杂的历史场景与有关真相也渐次浮出水面。

可以说,近十余年来,我国史学界关于辛亥革命史研究的突破,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清末“新政”研究的突破。

不过,在价值评判的层面上,又有人以批判“激进主义”、倡导“权威主义”或“保守主义”为名,偏爱改革而轻视革命,惋惜“新政”的中断而指责暴力反清斗争乃多此一举,试图从根本上否定辛亥革命的历史必要性和合理性,由此引起的学术纷争也就在所难免。

平心而论,无论是一致否定“新政”还是彻底否定辛亥革命,尽管彼此的结论南辕北辙,但在思维方式上却具有某些惊人的相似之处,即都是基于顾此失彼或非此即彼、厚此薄彼的极性思维,从而也就忽视了历史事件与历史事件之间的时空联系,把复杂的历史处理得过于简单化,结果使读者无所适从。

应当承认,经过八国联军血洗京师的沉重打击与奇耻大辱,曾经双手沾满“戊戌六君子”鲜血的慈禧太后在逃亡西安途中所宣布的“新政”并非完全没有诚意,也不是没有具体措施和实际投入。

因而,我们不能因为“新政”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秩序而否定“新政”本身。

由于历史条件不同,“新政”中有关改革的深度与成效超过19世纪的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这是没有疑义的。

正是通过“新政”,中国从传统的小农社会向现代工商社会转型的迹象才真正出现。

经济自由政策的颁发,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制度基础;现代化的陆军体制、教育体制与现代化人才观也开始落户;现代法律体系与司法制度也开始成型,除了《奖励公司章程》、《商标注册试办章程》、《商人通例》、《公司律》、《破产律》、《法官考试细则》、《集会结社律》等相继出台外,《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大清新刑律》、《民律草案》这三部大法就分别在程序法和实体法领域为中国现代法律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其价值与影响也并未因为清朝的覆灭而消失。

不过,也应当同时注意到,“新政”毕竟是在统治者于19世纪接连耽搁几次改革机遇之后才开始的。

20世纪初年的中国已是危机四伏,百孔千疮,1911年的反清革命高潮正是在清朝统治者已无法照旧统治下去时来临的。

二、清末新政的实施背景(一)中国传统的治理结构历史研究表明,传统中国的治理结构有两个不同的部分,其上层是中央政府,并设臵了一个自上而下的官制系统,其底层是地方性的管制单位,由族长、乡绅或地方名流掌握。

中国的中央政权结构到县级为止,作为地方基层官员的县令,大概管辖有20万左右的人口。

管辖这么多的人口,县令必须雇用人手(师爷和吏役),吏役不属于官僚体系,从而正式的官僚机构无法控制这些吏役们的收入。

在这一结构下,王朝政府只要有能力控制正式的官制系统官员,并能够与地方乡绅和宗族合作,就可以实现岁入。

但在王朝末年,这种结构被打破了,而清末政府力图恢复对地方的控制的,不仅导致了这一结构的解体,并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二)清末的治理危机1.满清帝国的人口过剩危机和农业歉收满清帝国从顺治立国开始,国力渐增,“康乾盛世”是清朝帝国辉煌的表征,但是到了18世纪末期,王朝开始受到侵蚀,不无讽刺的是,这正是清王朝国力强盛、政治平稳的鼎峰。

罗兹曼认为,19世纪事态的发展证明18世纪的乐观是没有根据的;人口可能出现过剩的征兆,实为人口因战乱而锐减的序曲,而前代因袭而来的社会组织也未能经得起来自国内外的挑战。

人口的增长达到了传统的农业经济的极限。

清政府为了偿还赔款,将债务转嫁给地方,而腐朽的地方官僚又将这种债务成倍放大,农民负担日益加重。

19世纪以来,中国村庄中接近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大量增多。

从社会学上看,他们的财产越来越少,这意味着他们与上层阶级关系愈益疏远。

天灾加人祸,清王朝日渐衰落。

2.农民起义频繁爆发痛苦不堪的农民一再采取了暴力的反抗形式。

在中国历史上,这种周期性的农民起义成为了王朝的衰败和王朝更替的征兆。

清政府不得不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抵抗农民起义,因战乱而导致的经济衰退和人口减少又进一步减少了政府岁入。

“清代军制就给王朝衰落的螺旋形下降趋势增添了势头:军队越糟,它们镇压起义耗费的时间就越长;它们耗费的时间越长,花销就越大;政府越是拮据,帝国行政管理的质量就越差,叛乱的发生率也就越高。

”王朝在战乱中日趋衰败。

3.地方主义的兴起官僚集团腐败,无法适应人口的增长带来的新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