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中的炼字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炼字

诗歌鉴赏——炼字
★(2)你认为这首诗题目中的哪个字能够统领全篇?请结合全 诗做简要分析。(6 分)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统领全篇”可以判断出,此题考 查的是对诗眼的理解。根据诗的题目“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 可知,这首五言律诗是诗人塞外旅途中的怀乡之作,它以苍凉 的格调,倾诉了自己对家乡的眷恋。因此,这首诗中能够统领 全篇的字是“怀”。确定“诗眼”后,可以采用逐联分析的形 式来说明“诗眼”是如何统领全篇的。
面的写梦之句,匠心独运,蕴含深情。 解析:A 项,“晓”“秋”两字不能体现“天气严寒达到了滴泪 成冰的程度”;B 项,“一身”并不是修饰“虏云”,是说自己 一人身处塞外,没有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C 项,应该是表 现了戍边将士对长期征战生活的极度厌倦、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
往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返回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返回
过香积寺
(唐)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观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 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 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晓笛引乡泪,秋冰②鸣马蹄。
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
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
故山③在何处,昨日梦清溪④。
[注] ①焉耆:指焉耆都护府,在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
西南。②秋冰:胡塞属高寒地带,入冬早,故虽秋日业已结冰。
③故山:指岑参隐居的终南山。④清溪:指终南山的小溪流。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白话译文 不知道香积寺在什么地方,攀登好几里误入云拥群峰。 古木参天却没有人行路径,深山里何处传来古寺鸣钟。 山中泉水撞危石响声幽咽,松林里日光照射也显寒冷。 黄昏时来到空潭隐蔽之地,安然地修禅抑制心中毒龙。

炼字

炼字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蒸”、“撼”具有夸张色彩。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字拟人化。摹春雨来去 悄无声息、无影无踪的情态,颇具情趣,诱发人们对春雨 的喜爱之情。“润”字传达神。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春雨 滋润万物、静默无声的特点,既绘形,又言情。形情皆备, 精深独妙。
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 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 弯腰。(《哀江南》孔尚任)
意多,一语三折。云、月、花、影四字写了三物四景,中 间又用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态:云破而有月 来,月来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而有花枝随风摇 动、抚弄花影的幽雅姿态。仅仅七个字,从天上写到地下, 云横皓月、风弄花影,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把云、 月、花都拟人化了,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 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 思量只有梦来去。 更不怕、江阑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 直饶寻得雁分付。 又还是、秋将暮。
(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3分)
炼字型的考题是近年来高考古诗词鉴
赏考查的热点之一。
一般试题的设题方式:
+ 提问方式: + ①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 提问变体: + ②简析诗中某字的妙处。 + ③简析某字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 ④请结合全诗,评析诗中某字的艺术效果。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写出作者心情由恍惚到寂寞到悲伤的递变的过程。“寻 寻觅觅”,写她内心空虚,如有所失;“冷冷清清”,写 处境的孤独,形单影只,无人相伴;“凄凄惨惨戚戚”, 则极言心情之悲怆。
晴景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飞纷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诗歌语言鉴赏——炼字

诗歌语言鉴赏——炼字

2、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
无雨,空翠()人衣。(湿、沾) ---王维《山中》 3、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 )。 (斜、飞)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4、两岸青山相对(),孤帆一片日边 来。(出、立)---李白《望天门山》
湖心亭看雪

张岱(明)
拿一舟独往湖心亭,天 与雪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 ), 痕 点 湖心亭一( ),与余舟 芥 一( ),舟中人两三 ( )而已。 粒
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字, 整首诗中作者情感抒发的关键。
例:

绿杨烟外晓寒轻, 闹 红杏枝头春意闹。 ----- (宋)宋祁
[.江西卷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 问题。(6分)

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将:行,流过。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
柔美之态
交融之状
“无论你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
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 和形容词只有一个,这就是那最准确 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 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 一的句子、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福楼拜
唯一---最能准确描绘事物,
最能鲜明表达作者感 情。
诗(词)眼----
把握意象特征,准确分析。
2、形神兼备,全面分析。
形:表达技巧及效果。 神: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
方面的作用。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 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 散向峰头望故乡。 联系全诗,分析第二句中“割”字 的作用。(2分)

“割”字照应上句“剑芒”
的比喻,进一步写出作者 愁苦之深。

古诗中的炼字方法

古诗中的炼字方法

古诗中的炼字方法古诗中的炼字方法,是指通过巧妙运用词语的形象、声韵和意义等方面的特点,达到表达深刻、意境美丽的艺术效果。

这种方法在古代诗歌创作中被广泛采用,为古诗注入了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古诗中的炼字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包括象形炼字、声音炼字、意义炼字等。

这些方法在古诗中被灵活运用,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生动、富有韵致。

象形炼字是一种通过词语的形象来表达意境的手法。

古代诗人常常通过描绘景物的外形、特点、色彩等来体现自然界的美丽与奇妙。

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通过对太阳、山、河流等形象特征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山水的壮丽和自然的美妙。

声音炼字是一种通过词语的声音特点来表达意境的手法。

古代诗人常常通过运用排比、对仗、押韵等手法,使得诗歌的语言更加韵律流畅、动听优美。

比如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通过“人生如梦”和“一尊还酹江月”的押韵和对仗,使整个诗句音韵和谐,给人以朗朗上口的感觉。

意义炼字是一种通过词语的内涵意义来表达意境的手法。

古代诗人常常通过运用比喻、隐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以达到深化意境的效果。

比如杜牧的《秋夜将晓》中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通过将夏夜的蚊子噪音比作“流萤”,将宁静的秋夜比喻为“冷画屏”,描绘了诗人在深夜中的孤独与冷寂之感。

总体来说,古诗中的炼字方法是一种运用词语的形象、声韵和意义等方面的特点,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深刻、鲜活。

通过炼字,诗人能够将抽象的情感和意境转化为具象的形象,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歌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古诗中的炼字方法不仅为诗歌注入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满足。

诗词鉴赏——炼字

诗词鉴赏——炼字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提问】古人有“一诗之眼”的说法。 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以颔联为 例,说说是如何体现诗眼的?
(步骤一)1.点出诗眼,并释义。
诗眼是“孤”,即孤独之意。
参考
(步骤二) 2.紧扣诗眼,解释句意。
例文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 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 意上的作用。
答案:(1)“空”字是白白的意思,主人公久久地站立 在石阶前,感到的只是一片空茫。玉石的台阶上,徒然侍 立盼望。(2)这个字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为我们描绘 了一幅寂寞惆怅的画面。(3)“空”字是主人公内心的 独白和描摹,是上片所勾画的景物感染下的必然结果。 (4)这个字更好的抒发了词人在客观现实中找不到人生 归宿的无限落拓惆怅的愁绪。
2.炼诗眼的字
所谓“诗眼”,是指一首诗(词)或某联、 某句中最能体现诗人思想观点、情感态度 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 全篇、全联、全句的词语。
常见的命题形式: ①请分析第×联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 ②本诗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
全诗“诗眼”答题步骤: 第一步:指出诗眼(作为诗眼的词) 第二步:分析作用:(表现情感,营造意境、诗歌结 构) 第三步:分析内容:列举全诗围绕该字写了哪些内容。
炼字角度
3.炼以动衬静的字
【答题步骤】 (1)指出诗句中动态和静态的景物,结合词语分析。 (2)分析动景和静景各自所写的内容。 (3)分析动静结合在写景中的关系及其作用。

古代诗歌的“炼字”

古代诗歌的“炼字”

古代诗歌的“炼字”教学目的:1. 明确“炼字”的大致范围2.了解炼字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

苏轼、苏小妹和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

传说中,苏东坡有个聪明的妹妹苏小妹,其诗才在东坡之上。

一次妹妹出题考哥哥,要大哥在“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之中各加一字,作为诗眼。

苏东坡不假思索,张口就来:前句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不料苏小妹不屑,讥之曰“下品”。

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再来两句:“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小妹微笑道:“虽好,但仍不属上品。

”东坡哑然。

苏小妹不慌不忙,念出答案:“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东坡吟诵玩味之后,不禁叫绝。

我们也不妨吟玩一下其中的味道:“轻风”徐徐,若有若无,“细柳”动态不显,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地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与“轻”、“细”相宜,和谐自然。

“扶”字又把风人格化了,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

东坡的“摇”、“舞”当与“狂风”相配才妥帖。

下句中添“映”全无朦胧之美,“隐”也欠贴切。

既然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就没有白天那么显眼。

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

这样,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

一着此字,满句生辉。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这种手段叫炼字。

炼字是古代诗人提升诗歌品味的重要手段。

今天我们就来品味一下“炼字”(板书)给诗歌带来的妙处(板书)。

教师指导:鉴赏古典,要特别注意对字词的推敲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词,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甚至成为诗眼。

诗僧齐己写了一首《早梅》,有句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

板书:一字显旨王驾写《晴景》一诗:“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王安石改“飞来”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诗词的炼字 诗词炼字炼词作用

诗词的炼字 诗词炼字炼词作用

诗词的炼字诗词炼字炼词作用解炼字古人很讲究炼字,杜甫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推敲”的贾岛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唐朝诗人卢延让《苦吟》诗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那么古人经常在那些字上下功夫呢,一般在“五言诗的第三个字,七言诗的第五个字,这个位置一般是动词,当然也有炼形容词,虚词,名词,数词的。

炼动词,形容词,虚词,数词,名词的,这样看整首诗的内容意趣和作者的感情。

1、动词。

一个动词尤其是非动词活用为动词的词往往能够使全诗的语言生动形象,它常常是一首诗歌的诗眼。

如杜甫《春望》第三、四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和“惊”是炼字,是使动词:花使泪溅,鸟使心惊。

春天来了,鸟语花香本应欢笑愉快,但现在国家遭受丧乱,一家流离分散,花香鸟语只能使诗人溅泪惊罢了。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中的“悦”字和“空”字,是非动词活用为动词的典型,一词活而全句活,全句活而全诗活。

另外还有大家很熟悉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字。

“绿”字是形容词活用,“闹’和“弄”是拟人的手法。

无论动词活用,还是拟人,都起到了生动形象,化美为媚的效果。

2、形容词。

诗歌是社会生活的主观化的表现,少不了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这种任务,相当一部分是由形容词来承担的。

我国古典诗词中炼形容词,有两种情况值得特别注意,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一种是表颜色的形容词于句首与句末的。

《诗经》和《乐府诗》喜欢用叠词,“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氓之蚩蚩,抱布贸丝”“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唐诗宋词也不乏叠词,“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叠词不仅描摹出了事物的形象性,而且使诗句音韵和谐,舒缓连绵。

另一种情况,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中“直”和“圆”字,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诗歌鉴赏-炼字

诗歌鉴赏-炼字

诗歌鉴赏――炼字1、炼动词。

例2:苏轼“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穿,化静为动,拍,不用击打,有面积,更有气势;卷,不用激或者掀,形态比较美,与下文“江山如画”对应。

例3:陶潜“悠然见南山”。

“见”字用起来更能达意。

“例4:分析“云破月来花弄影“的艺术描写特色。

2、炼形容词。

有两种情况值得注意,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一种是形容词的活用特别是活用作动词。

例5:“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炼字的关键就在于去“飞来”而改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动情地表现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例6: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例7、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3、炼数量词。

例1:“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4、炼虚词。

(三)炼字题的语言表述:解题格式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炼字类答题: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麽作用?或与其它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古诗中的炼字方法

古诗中的炼字方法

古诗中的炼字方法
古诗中的炼字方法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三种:
1.锤炼动词:动词在诗歌中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现诗歌的意境
和情感。

例如,李白的《塞下曲》中“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二句,其中的“随”和“抱”这两个字都炼得很好,通过精准的描绘,展现了边塞军人的艰辛和紧张。

2.推敲名词:对于名词的选用,也需要经过锤炼。

恰当的名词能够形象生动地
表达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例如,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三句中,诗人选用的“穿”、“拍”、“卷”等字眼,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美。

3.善用修饰词:修饰词能够增强诗歌的表达效果,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二字,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闲适和自在。

总的来说,炼字的过程就是挑选恰当、精准、生动的字词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炼字是什么意思

炼字是什么意思

炼字是什么意思炼字,即是对诗中所使用的每一个字进行精细地推敲和创造性地搭配,使其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

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

因为汉字往往一个字就是一个词,所以炼字往往也是遣词造句,运用字词的功夫。

前人曾有“一诗要炼字,字者眼也”、“字为句眼”和“日锻月炼”等说法。

意思是说有的诗句往往因为一字之异而决定一句的优劣,甚至看出这首诗的高下。

宋代范温在《潜溪诗话》专设“炼字”一条,其中谈到:“好句要须好字,如李白诗:‘吴姬压酒唤客尝',见酒初熟、江南风物之美,工在‘压'字。

老杜《画马》诗:‘戏拈秃笔扫骅骝',初无意于画,偶然天成,工在‘拈'字。

柳涛:‘汲井漱寒齿',工在‘汲'字。

工部又有所喜之字,如‘修竹不受暑'、‘野航恰受二三人'、‘吹面受和风'、‘轻燕受风斜',‘受'字皆入妙。

老坡尤爱‘轻燕受风斜',以谓燕迎风低飞,乍前乍却,非‘受”字不能形容也。

”。

清代贺贻孙在《诗笺》中也指出:“前辈有教人炼字之法,谓如老杜‘飞星过水白,落月动沙虚',是炼第三字法;‘地坼江帆隐,天清木叶闻',是炼第五字法之类”。

他的结论是“句法以一字为工,自然颖异不凡,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正因为炼字对诗歌的高下起到如此的作用,所以因此中国古代诗人非常讲究诗歌字句的锤炼,所谓:“吟安一个宇,捻断数茎须”、“吟安五个字,用破一生心”;所谓:“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清诗丽句必为邻”;所谓“一句坐中得,寸心天外来”,“夜吟晓不休,苦吟鬼神愁”;所谓“险觅天应闷,狂搜海欲枯”;“生应无掇日,死是不吟时”等等。

其实,炼字的作用并不止于诗歌创作方面,他在人们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中也起着很大的作用。

《吕氏春秋·淫辞》中记载了战国时期的一件外交官司——空雒之遇。

诗歌语言鉴赏之炼字、炼句

诗歌语言鉴赏之炼字、炼句

叠用的形容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①叠词之妙在于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②从感情 上,抒情主人公从晨起临风开始,便觉万般惆怅, 百无聊赖。于是寻寻觅觅,希望寻找点什么以排 遣自己的寂寞。可寻觅的结果却是满目萧条,冷 冷清清,所以本想消减的忧愁反更增一层,而变 得凄凄惨惨戚戚了,因此叠词的另外一个效果就 在于可加强感情的表达。
(2013年福建卷)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选自《宋诗精华录》)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 务,停止世俗活动。 (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分) (1)“绿”指变绿,活用为动词,写出了
拟声词
例: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qīn] 不耐五更 寒. (《浪淘沙》李煜)
分析:“潺潺”一词拟春雨之声,使读者如听 春雨之淅沥,想起乍暖之还寒。冷雨淅沥,落在 帘外,听在耳边,冷在心中,而这位亡国之君的 家仇国恨便立刻涌上心头,所以,拟声词的作用 就在于可以使诗文生动、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 之感。
• (2013年湖南卷) 钓船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 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 鳜鱼肥。 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处。(3分) • 参考答案: “净”纯净之意, 巧妙展现 绿色纯粹,春天的绿色是染衣的天然好材料 。浓烈春意触近柴扉。水波荡漾,白鸥飞舞 了绿色纯粹,春意浓郁的景象。暮春时节 ,眼前的景象让白鸥和“我”都忘却机心(与世 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 无争)。看着南来北往的行人,只有“我”独自 景,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 老去,故人渐渐离去。夕阳西下,湖面晚霞 遥送(我的)渔船回家,水中鳜鱼正肥。

古代诗歌语言鉴赏——炼字

古代诗歌语言鉴赏——炼字

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 妙处。
答:
“荒”含有荒凉之意,“瘦”含有贫瘠 之意。(步骤1) 数缕荒烟中只有几户人家聚集在一起, 贫瘠的田野中放眼望去看到的是狭促如刀 的田地。(步骤2) 表达了作者对民生凋敝的忧虑和对百姓 困苦的同情;也表达了自己被贬蛮荒之地 的失意。(步骤3)
自主练习:
一、导入
“推敲” 的典故
古诗鉴赏---炼字
答题指导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典诗词中炼字的常见
情况。
——2:掌握古典诗词中炼字题的答
题模式。
诗 歌 鉴 赏
1:古典诗词中炼字的常见情况:
动词
红杏枝头春意闹 。
诗 歌 鉴 赏
1:古典诗词中炼字的常见情况:
形容词
春风又绿江南岸 。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 樱桃,绿了芭蕉。
表颜色的词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诗 歌 鉴 赏
小结
古典诗词中炼 字主要集中在动词 、形容词、修饰词 、数词、叠词以及 表颜色的词中。
2:古典诗词中炼字题的答题模式:
常见设问方式:
(1)某一联中最精炼传神的是哪个字?请简要赏析。
(2)某字历来被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 Nhomakorabea里?(3)这首诗中的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请简述理由。
诗 歌 鉴 赏
1:古典诗词中炼字的常见情况:
修饰词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 多病独登台。
诗 歌 鉴 赏
1:古典诗词中炼字的常见情况:
数词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 (数)枝开。
诗 歌 鉴 赏
1:古典诗词中炼字的常见情况:
叠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 惨惨戚戚。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炼字

炼字

诗歌鉴赏专题——炼字炼字,就是使“意”——作者主观的情思和作品所表现的生活具体化、生动化、纵深化与美学化,只有炼出具体生动的富于美学内容和启示性的字,才能使“意”具有感染人的力量。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时,应联系诗歌创作的背景,从词性、词义、修辞、意境、情感等不同方面层层地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炼意之妙处。

一、炼字分类:炼字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

1、动词(使意向化静为动,形象生动赋予画面动态感,使意境特点更加鲜)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同时又一语双关,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2、形容词(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例:“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表颜色的形容词,“红”、“绿”用作使动词。

诗人通过樱桃、蕉叶转绿的动态,既增加了画面的色彩感,又道出了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情绪,抒写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3、在形式上与众不同的特殊词。

叠韵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特殊的形容词、副词——增强韵律感、节奏感,模拟声音形态,使诗文更生动形象。

)例:“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叠词“纷纷”二字不仅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而且生动地描写出蜂忙蝶乱的景象。

令人动情地表现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抒发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拟声词“萧萧”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落木瑟瑟飘落的声音,以动衬静,突出了周围环境的凄清。

“滚滚”则状写出长江汹涌澎湃之状,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渲染出沉郁悲凉的意境。

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二、提问以及答题模式: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式: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应答分析: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

这种题型是要求赏析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诗歌中的炼字
(一)基本概念
古人非常注重炼字。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 “吟安一个字,撚断数茎须”、“诗赋以一字见工拙”等,都道出了古人对炼字的重视。

而炼字也是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之一,前年高考“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考的就是炼字。

要做好炼字题,首先得明确几个概念,即什么叫诗眼词眼?
相传张僧繇(zhou4)(梁武帝时)画龙,一经点睛,便凌空飞去。

诗眼、词眼,有似于此。

“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

苏轼诗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

”范成大也在诗中写到过“诗眼”:“道眼已空诗眼在,梅花欲动雪花稀。

”范温的诗话更以“诗眼”为名,题为《潜溪诗眼》。

“词眼”一词,首见于元代陆友仁的《词旨》。

《词旨》分八部分,其六专论“词眼”。

虽然“诗眼”、“词眼”的称呼出现较晚,而注意炼字,可以说与诗歌创作的历史一样久远。

宋、元时代的诗论家,正是在千百年来诗歌的语言艺术日益精迸的基础上,在诗人们愈来愈自觉地注意锤炼字句的情况下,概括出“诗眼”、“词眼”这些诗学的新术语的。

古人写诗作词,讲究锤炼字面。

凡在节骨眼处炼得好字,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刮目相看的,便是所谓“诗眼”、“词
眼”。

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如果去了“闹”字、“弄”字,所写景色原也平淡无奇。

而着一“闹”字、“弄”字,就境界全出,顿然改观。

(二)炼字的基本内容:
从大的范围来说,古典诗歌的炼字不出炼实词与炼虚词两个方面。

1、炼动词。

一首诗,是由一些诗的意象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而成的,而真正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的词,主要是表动态的具象动词。

因为名词在诗句中往往只是一个被陈述的对象,它本身没有表述性,而能给作主语的名词以生动的形态的,主要就是常常充当谓语的动词,这样,具象动词的提炼,就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炼字的主要内容,离开了炼动词,炼字艺术就会黯然失色。

例1: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

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哀江南》孔尚任)
在这里,一个“剩”字引人注目,作者并没有用“留”、“见”,其妙处就在“剩”虽与“留”意思相近,但“剩”字一般是被动的,而且有“残存”,“残余”的意思;(比较:“你们都走吧,让我一个人留在这里。

”“你们都走了,只剩下我一个人在这里。

”)另外“剩”字有时间性,给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

“留”则无这么多含义。

“见”只
就眼前而言,不能给人以今昔对比的变迁感。

例2:分析“云破月来花弄影“的艺术描写特色。

由于“云破月来花弄影”而使满篇生辉。

这句词词少意多,一语三折。

云、月、花、影四字写了三物四景,中间又用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态:云破而有月来,月来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而有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影的幽雅姿态。

仅仅七个字,从天上写到地下,云横皓月、风弄花影,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

把云、月、花都拟人化了,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

2、炼形容词。

诗歌是社会生活的主观化的表现,少不了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这种任务,相当一部分是由形容词来承担的。

我国古典诗词中炼形容词,有两种情况值得特别注意,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一种是形容词的活用特别是活用作动词。

例3、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虽然是描写江南的初夏,但实在抵不了这一“老”一“肥”的诱惑,把它放到春天来了。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我们的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作动词,且一作就作的鲜活生动,呼之欲出。

想那黄口雏鸟从昂首待哺的娇憨,慢慢丰了一身羽毛,再到展翅离巢,
不是一天一日的时光,更待其中亲鸟的艰劳,形态种种,时日漫漫,到后来只得了一个“老”字,当真浓酽醉人。

我们的思想就在“老”字中徜徉,不留神便过足了几月的时光。

又一个雨“肥”梅子。

又经了几场雨呢?那该是从“小雨纤纤风细细”,到“拂堤杨柳醉春烟”,到“一枝红杏出墙来”,再到“花褪残红青杏小”,最后还是在雨里丰肥。

写出了动态,写出了形态,想那梅子从青青小小的羞涩,到黄黄肥肥的圆甜,那黄中晕红的丰润,怎不叫人垂涎!)
3、炼数量词。

数量词大约和讲究概念与逻辑的数学、物理有某种密切的关系,因此,从文学特别是诗歌的角度来看,它似乎是枯燥乏味的。

其实不然,优秀诗人的笔就仿佛是童话中一根可以使沙漠涌出绿洲的魔杖,那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在他们的驱遣之下却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过去有一首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永不见。

”庾信《小园赋》中的“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前人就称之为“读之骚逸欲绝”。

例4:“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把僧齐己的《早梅》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齐己因此而拜郑谷为“一字师”,这故事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了,不必赘述。

据元代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记载,张桔轩有诗云“半篙流水夜来雨,一树早梅何处春”,元遗山认为既指明了“一
树”,就不能又说表疑问的“何处”,同时,一树梅花也绝非早梅,于是他就把“一树”改为“几点”,“几点”本身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用在这里描绘逐水而流的梅花,却符合生活的真实,也使全诗气机流畅,韵味平添。

4、炼虚词。

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盛唐诗人善于运用虚字,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去掉“与”、“共”二字就会大为减色,欧阳修《昼锦堂记》首句本为“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递走后飞骑追加二“而”字成“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因此而使文义大为增光,那么,从上面所引的诗例中,我们就更不难领略诗词中炼虚字的美的消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