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高2020届高2017级红对勾大一轮复习课件学案课后限时作业35
高中物理高2020届高2017级红对勾大一轮复习课件学案目录
目录
第九章 磁场 课后限时作业36 磁场及其对电流的作用 课后限时作业37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课后限时作业38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目录
第十章 电磁感应 课后限时作业39 电磁感应现象 楞次定律 课后限时作业40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自感 涡流 课后限时作业41 电磁感应规律综合应用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目录
第五章 机械能 课后限时作业18 功和功率 课后限时作业19 动能定理 课后限时作业20 机械能守恒定律 课后限时作业21 功能关系 能量守恒定律 课后限时作业22 实验:探究动能定理 课后限时作业23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目录
第六章 动量 第24讲 动量和动量定理 第25讲 动量守恒定律 第26讲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目录
第七章 静电场 第27讲 电场的力的性质 第28讲 电场的能的性质 第29讲 电容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目录
第十三章 热学(选修3-3) 第47讲 分子动理论 内能 第48讲 固体、液体和气体 第49讲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目录
第十四章 波与相对论(选修3-4) 第50讲 机械振动 第51讲 机械波 第52讲 光的折射 全反射 第53讲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电磁波与相对 论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目录
第八章 恒定电流 课后限时作业30 欧姆定律 电阻定律 焦耳定 律及电功率 课后限时作业31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课后限时作业32 实验: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
高中物理高2020届高2017级红对勾大一轮复习课件学案35
第八章
恒定电流
第八章 恒定电流
进入导航
第1页
系列丛书
第35讲 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进入导航
第八章 第35讲
第2页
系列丛书
课前自主预习01
课堂互动探究02
课后限时作业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进入导航
第八章 第35讲
第3页
系列丛书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进入导航
第八章 第35讲
第6页
系列丛书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进入导航
第八章 第35讲
第7页
系列丛书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进入导航
第八章 第35讲
第8页
系列丛书
红、黑表笔接触时,相当于被测电阻Rx=0,调节R使电流达
到满偏,此时满足关系Ig=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进入导航
第八章 第35讲
第13页
系列丛书
(4)勿忘欧姆调零:测电阻时,要选择合适的挡位,使指针 分布在“中值”附近,每变换一次挡位,都要重新进行欧姆调 零.
(5)使用多用电表时,手不能接触测试笔的金属杆. (6)测量电阻时,待测电阻要与其他元件及电源断开,否则 不但影响测量结果,甚至可能损坏电表. (7)多用电表使用完毕,应将选择开关置于“OFF”挡或交流 电压最高挡.如果长期不用欧姆表,应把表内电池取出.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进入导航
第八章 第35讲
第18页
系列丛书
2.电流表G1的量程为0~5 mA,内阻r=290 Ω,把它改装 成如图所示的一个多量程多用电表,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测量都 各有两个量程.当开关S接到1或2位置时为电流挡,其中小量程 为0~10 mA,大量程为0~100 mA.
高中物理高2020届高2017级红对勾大一轮复习课件学案5
3.方向:总是__竖__直__向___下_______的.
4.重心:其位置与物体的___质__量___分布和___形__状___有关.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进入导航
第二章 第5讲
第6页
系列丛书
5.重心位置的确定
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物体,重心在其__几__何__中__心___;对于形 状不规则或者质量分布不均匀的薄板,重心可用_悬__挂__法__确定.
进入导航
第二章 第5讲
第4页
系列丛书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进入导航
第二章 第5讲
第5页
系列丛书
知识点一
重力
1.产生:由于_地__球_____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___正__比___,即G=___m_g____.可用 __弹__簧__测__力__计______测量重力.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进入导航
第二章 第5讲
第20页
系列丛书
解析:足球受到的弹力和重力是两种性质的力,A错误;产 生弹力的条件是相互接触且存在形变,B错误;物体能否看成质 点取决于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是否可以忽 略,即将被踢起的足球有时也能看成质点,C错误;落在球网中 的足球受到弹力是由于球网发生了形变,D正确.
系列丛书
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二章 相互作用
进入导航
第1页
系列丛书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进入导航
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2页
系列丛书
第5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进入导航
第二章 第5讲
高中物理高2020届高2017级红对勾大一轮复习课件学案课后限时作业2
课后限时作业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时间:45分钟1.历史上,伽利略在斜面实验中分别在倾角不同、阻力很小的斜面上由静止释放小球,他通过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得到的正确结论有( A )A.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B.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C.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时的速度与倾角无关D.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所需的时间与倾角无关【试题解析】: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中小球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x =12at 2=12g sin α·t 2(α为斜面的倾角)知,当斜面的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选项A 正确;由v =at =g sin α·t 知,当斜面的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选项B 错误;由v 2=2aL =2gL sin α知,当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时的速度与倾角α有关,选项C 错误;由L =12at 2=12g sin α·t 2知,当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所需的时间与倾角α有关,选项D 错误.2.汽车在水平面上刹车,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x =24t -6t 2,则它在前3 s 内的平均速度为( B )A.6 m/sB.8 m/sC.10 m/sD.12 m/s【试题解析】:将题目中的表达式与x =v 0t +12at 2比较可知,v 0=24 m/s,a =-12 m/s 2,所以由v =v 0+at 可得汽车从刹车到静止的时间为t=0-24-12s =2 s,由此可知3 s 时汽车已经停止,故前3 s 内的位移x =24×2 m -6×22 m =24 m,平均速度v =x t =243m/s =8 m/s.3.(多选)物体沿一直线单向运动,在t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s ,它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v 1,在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 2,则( ABC )A.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 1>v 2B.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 1>v 2C.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 1=v 2D.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 1<v 2【试题解析】: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不变,故v 1=v 2,选项C 正确.无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还是匀减速直线运动,都有v 1=v 20+v 2t 2,v 2=v 0+v t 2,利用差值法比较v 1和v 2的大小,v 21-v 22=v 20+v 2t 2-⎝ ⎛⎭⎪⎫v 0+v t 22=(v t -v 0)24>0,即v 1>v 2,选项A 、B 正确. 4.在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有一物体以10 m/s 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如果物体的加速度始终为5 m/s 2,方向沿斜面向下,那么经过3 s 时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 B )A.25 m/s,沿斜面向上B.5 m/s,沿斜面向下C.5 m/s,沿斜面向上D.25 m/s,沿斜面向下【试题解析】: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v 0=10 m/s,a =-5 m/s 2,由v =v 0+at 可得,当t =3 s 时,v =-5 m/s,“-”表示物体在t =3 s 时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故选项B 正确.5.某人从阳台每隔时间T释放一小球,某时刻用照相机拍得多个小球在同一照片中位置如图中1、2、3、4、5、…所示,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A.在位置“1”处小球刚刚释放B.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d T2D.在位置“3”处小球的速度为7d 2T【试题解析】:由题图可知相邻相等时间间隔的位移差都为d,故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选项B正确;由Δx=aT2=d可知,加速度a=dT2,选项C正确;在位置“3”处小球处于从位置“2”到位置“4”的中间时刻,故速度v3=3d+4d2T=7d2T,选项D正确;位置“1”到位置“2”的距离与位置“2”到位置“3”的距离之比为23,故在位置“1”处小球不是刚刚释放,选项A错误.6.一物体由静止沿光滑斜面匀加速下滑距离为L时,速度为v,当它的速度为v2时,它沿斜面下滑的距离是(C)A.12L B.22L C.14L D.34L 【试题解析】:由v 2=2aL 可得L =v 22a ;当它的速度为v 2时,它沿斜面下滑的距离是l =⎝ ⎛⎭⎪⎫v 222a =14×v 22a =L 4,选项C 正确. 7.两物体在同一竖直线上的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同时落地,第一个物体下落时间为t ,第二个物体下落时间为t 2,重力加速度为g ,当第二个物体开始下落时,两物体相距为( D )A.gt 2B.38gt 2C.34gt 2D.14gt 2 【试题解析】:第二个物体在第一个物体下落t 2时间后开始下落,此时第一个物体下落的高度h 1=12g ⎝ ⎛⎭⎪⎫t 22=18gt 2;根据h =12gt 2知,第一个物体和第二个物体下落的总高度分别为12gt 2和18gt 2,两物体未下落时相距为38gt 2,所以当第二个物体开始下落时,两物体相距为Δh =38gt 2-18gt 2=14gt 2选项D 正确.8.(多选)如图所示,某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 、B 、C 三点,最后停在D 点.已知AB =6 m,BC =4 m,从A 点运动到B 点,从B 点运动到C 点两个过程速度变化量都为-2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A.质点到达B点时速度大小为2.55 m/sB.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C.质点从A点运动到C点的时间为4 sD.A、D两点间的距离为12.25 m【试题解析】:设加速度大小为a,根据题设条件得|Δv|=at=2 m/s,AB、BC为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由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Δx=at2,解得t=Δxat=6-42s=1 s,a=2 m/s2,选项B正确;质点从A点运动到C点的时间为2t=2 s,选项C错误;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可得v B=v AC=AB+BC2t=5 m/s,选项A错误;由速度与位移公式可得x AD=AB+v2B2a=12.25 m,选项D正确.9.如图所示,a、b、c、d为光滑斜面上的四个点.一小滑块自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通过ab、bc、cd各段所用时间均为T.现让该滑块自b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则该滑块(A)A.通过bc、cd段的时间均大于TB.通过c、d点的速度之比为1 2C.通过bc、cd段的位移之比为1 3D.通过c点的速度等于通过bd段的平均速度【试题解析】:当滑块由a点静止下滑时,滑块沿光滑的斜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假设ab段的间距为x,则bc段、cd段的间距应分别为3x、5x,x bc x cd=35,选项C错误;如果滑块由b点静止释放,显然滑块通过bc段、cd段的时间均大于T,选项A正确;滑块在c点的速度应为v1=2a′·3x,滑块在d点的速度应为v2=2a′·8x,则v1v 2=38,选项B 错误;因为x bc x cd =35,显然通过c 点的时刻不是bd 的中间时刻,则滑块通过c 点的速度不等于bd 段的平均速度,选项D 错误.10.如图所示,一长为200 m 的列车沿平直的轨道以80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当车头行驶到进站口O 点时,列车接到停车指令,立即匀减速停车,因OA 段铁轨不能停车,整个列车只能停在AB 段内,已知OA =1 200 m,OB =2 000 m,求:(1)列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的取值范围;(2)列车减速运动的最长时间.【试题解析】:(1)若列车车尾恰好停在A 点,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1,距离为x 1,则0-v 20=-2a 1x 1x 1=1 200 m +200 m =1 400 m解得a 1=167m/s 2 若列车车头恰好停在B 点,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2,距离为x OB =2 000 m,则0-v 20=-2a 2x OB ,解得a 2=1.6 m/s 2故加速度大小a 的取值范围为1.6 m/s 2≤a ≤167 m/s 2 (2)当列车车头恰好停在B 点时,减速运动的时间最长,则0=v 0-a 2t ,解得t =50 s答案:(1)1.6 m/s 2≤a ≤167 m/s 2 (2)50 s 11.近几年长假期间,国家取消了7座及其以下的小车的收费公路的过路费,给自驾带来了很大的实惠,但车辆的增多也给交通道路的畅通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国家规定了免费车辆在通过收费站时在专用车道上可以不停车拿卡或交卡而直接减速通过.假设收费站的前、后都是平直大道,长假期间过站的车速要求不超过v=21.6 km/h,事先小汽车未减速的车速均为v0=108 km/h,制动后小汽车的加速度的大小为a1=4 m/s2.试问:(1)长假期间,驾驶员应在距收费站至少多远处开始制动?(2)假设车过站后驾驶员立即使车以a2=6 m/s2的加速度加速至原来的速度,则从减速开始到最终恢复到原来速度的过程中,汽车运动的时间至少是多少?(3)在(1)(2)问题中,车因减速和加速过站而耽误的时间至少为多少?【试题解析】:取小汽车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v=21.6 km/h=6 m/s,v0=108 km/h=30 m/s(1)小汽车进入站台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距离收费站x1处开始制动,则:由v2-v20=-2ax1,解得x1=108 m.(2)小汽车通过收费站经历匀减速和匀加速两个阶段,以v=6 m/s 过站时汽车运动的时间最少,前后两段位移分别为x1和x2,时间为t1和t2,则减速阶段:v=v0-a1t1得t1=v0-va1=6 s加速阶段:v0′=v=6 m/s,v′=v0=30 m/s则:v0=v+a2t2,t2=v0-va2=4 s则汽车运动的时间至少为t=t1+t2=10 s. (3)在加速阶段:v20-v2=2a2x2解得x2=72 m 则总位移x=x1+x2=180 m若不减速通过所需时间t′=xv0=6 s车因减速和加速过站而耽误的时间至少为Δt=t-t′=4 s.答案:(1)108 m(2)10 s(3)4 s12.某公路旁与公路平行有一行电线杆,相邻两根电线杆间的间隔均为50 m,一辆汽车从第一根电线杆开始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第5到第6根杆用时10 s,通过第6到第7根杆用时8 s,求:(1)该汽车的加速度a ;(2)在经过第多少根电线杆后汽车达到公路限制时速100 km/h.【试题解析】:(1)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t 2时刻的瞬时速度,汽车在第5、6根电线杆之间时,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为v 1=5010=5 m/s,在第6、7根电线杆之间时,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 2=508 m/s,则汽车加速度a =v 2-v 1t 1+t 22=536m/s 2. (2)汽车100 km/h =1003.6m/s,由v =at 可得t =v a =200 s,则位移s =12at 2=12×536×(200)2≈2 778 m,则电线杆根数n =2 77850+1≈56.6根,即第56根后达到限速.答案:(1)536m/s 2 (2)56根。
高中物理高2020届高2017级红对勾大一轮复习课件学案2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Βιβλιοθήκη 进入导航第一章 第2讲
第11页
系列丛书
A.50 m C.10 m
B.20 m D.1 m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进入导航
第一章 第2讲
第12页
系列丛书
解析:由题意知,车速 v≤10 m/s,系统立即启动“全力自 动刹车”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5 m/s2,最后末速度减为 0,由推导 公式 v2=2ax 可得:x≤2va2=21×025 m=10 m,所以系统设置的安 全距离约 10 m,故 C 正确,A、B、D 错误.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进入导航
第一章 第2讲
第10页
系列丛书
1.如图所示,国产某品牌汽车装备了具有“全力自动刹车” 功能的城市安全系统,系统以 50 Hz 的频率监视前方的交通状 况.当车速 v≤10 m/s 且与前方静止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接近安 全距离时,如果司机未采取制动措施,系统就会立即启动“全力 自动刹车”,加速度大小约为 5 m/s2,使汽车避免与障碍物相 撞.则“全力自动刹车”系统设置的安全距离约为( C )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进入导航
第一章 第2讲
第9页
系列丛书
(4)某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由 0 到 v 运动 距离是由 v 到 2 v 运动距离的 2 倍.( × )
(5)对任意直线运动,其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其平均 速度.( × )
(6)不计空气阻力,物体从某高度由静止下落,任意两个连续 相等的时间间隔 T 内的位移之差恒定.( √ )
进入导航
第一章 第2讲
第7页
系列丛书
高中物理高2020届高2017级红对勾大一轮复习课件学案1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进入导航
第一章 第1讲
第9页
系列丛书
3.加速度
(1)定义:物体速度的__变__化__量___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
值.
Δv
(2)定义式:a=____Δ__t ___.单位:m/s2.
(3)方向:与____Δ_v____的方向一致,由__合__力_____的方向决定,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进入导航
第一章 第1讲
第12页
系列丛书
1.对于下列体育比赛的论述,说法正确的是( C ) A.某场篮球比赛打了两个加时赛,共需 10 min,指的是时 刻 B.运动员铅球成绩为 4.50 m,指的是铅球位移的大小为 4.50 m C.运动员跑完 1 500 m 比赛,指的是路程为 1 500 m D.足球比赛挑边时,上抛的硬币落回地面猜测正反面,该 硬币可以看成质点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进入导航
第一章 第1讲
第13页
系列丛书
解析:某场篮球比赛打了两个加时赛,共需 10 min,指的是 时间,故 A 错误;运动员铅球成绩为 4.50 m,指的是铅球水平方 向的位移大小为 4.50 m,故 B 错误;运动员跑完 1 500 m 比赛, 指的是路程为 1 500 m,故 C 正确;足球比赛挑边时,上抛的硬 币落回地面猜测正反面,该硬币不可以看成质点,故 D 错误.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进入导航
第一章 第1讲
第8页
系列丛书
2.速度 (1)定义:物体___运_Δ_动_x_位__移___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2)定义式:v=___Δ_t____.单位:m/s. (3)方向:平均速度方向与__位__移____的方向相同,瞬时速度方 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
高中物理高2020届高2017级红对勾大一轮复习课件学案课后限时作业4
课后限时作业4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间:45分钟1.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并在其上取了A、B、C、D、E、F等6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点,本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的是220 V、50 Hz的交变电流.他把一把毫米刻度尺放在纸带上,其零刻度和计数点A对齐.[下述第(2)、(3)、(4)小题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2)由以上数据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C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v C是0.16 m/s.(3)计算该物体的加速度a为0.43 m/s2.(4)纸带上的A点所对应的物体的瞬时速度v A=0.074 m/s.(5)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49 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将使加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大(选填“大”或“小”).【试题解析】:(1)电源频率为50 Hz,则打点时间间隔为0.02 s;(2)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v C=x BD2T=4.20-1.002×0.1×10-2 m/s=0.16 m/s;(3)设A到B之间的距离为x1,以后各段分别为x2、x3、x4,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Δ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x3-x1=2a1T2x4-x2=2a2T2为了更加准确地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两个加速度取平均值,得:a=12(a1+a2)≈0.43 m/s2(4)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公式v=v0+at得A点所对应的物体的瞬时速度为:v A=v C-at AC=0.074 m/s(5)如果在某次实验中,交流电的频率为49 Hz,那么实际周期大于0.02 s,根据运动学公式Δx=at2得:测量的加速度值与真实的加速度值相比是偏大的.2.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1)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点取一个点作为计数点,分别标明0、1、2、3、4,则两个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2)量得x1=30.1 mm,x2=36.2 mm,x3=42.2 mm,x4=48.1 mm,则打下计数点“2”时小车的速度为0.392 m/s,小车的加速度为0.6 m/s2.(3)当打下计数点“0”时,小车的速度为0.272_m/s.【试题解析】:(1)因每五个点取一个点作为计数点,则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得纸带上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 s;(2)x1=30.1 mm=30.1×10-3 m,x2=36.2 mm=36.2×10-3 m,x3=42.2 mm=42.2×10-3 m,x4=48.1 mm=48.1×10-3 m,纸带上2点对应的瞬时速度,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得:v2=x2+x32T=0.392 m/s根据Δx=aT2,由逐差法得:a=x3+x4-x1-x24T2=0.6 m/s2(3)由速度—时间关系式有:v2=v0+a·2T, 代入数据得:v0=0.272 m/s.3.某同学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在不同拉力下的A、B、C、D、…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并在纸带上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将每条纸带上的计数点都记为0、1、2、3、4、5、…,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段纸带,分别是从三条不同纸带上撕下的.(1)在甲、乙、丙三段纸带中,属于纸带A的是乙(填“甲”、“乙”或“丙”);(2)打纸带A时,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3.11 m/s2;(3)打点计时器打计数点1时小车的速度为0.456 m/s(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试题解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相邻的时间间隔位移之差相等)得出:x34-x23=x23-x12=x12-x01,所以属于纸带A的是乙;(2)根据运动学公式Δx=aT2,得:a=0.061 1-0.030.01m/s2=3.11 m/s2;(3)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v1=0.061 1+0.032×0.1m/s≈0.456 m/s.4.(2019·广东省广州市二模)打点计时器接在50 Hz的交流电源上时,每隔0.02 s打一个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拖动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纸带上记录的点如图,A、B、C、D、E为5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有4个点没标出.已知纸带与A点相近的一端跟小车相连,由此可知,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0.740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方向与小车运动方向相反(填“相同”或“相反”);打下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0.472 m/s(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试题解析】:打点计时器接在50 Hz的交流电源上时,每隔0.02 s 打一个点.因相邻两计数点间有4个点没标出,则T=0.1 s.已知纸带与A点相近的一端跟小车相连,由此可知,小车的加速度为a=x DE-x AB3T2=(3.61-5.83)×10-23×0.01m/s2=-0.740 m/s2,负号说明方向与小车运动方向相反;AB中间时刻的速度v1=5.83×10-20.1m/s=0.583 m/s,则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 C=v1+a(T+0.5T)=(0.583-0.740×0.15) m/s=0.472 m/s.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图甲所示装置来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主要操作如下:①安装实验器材,调节试管夹(小铁球)、光电门和纸杯在同一竖直线上.②打开试管夹,由静止释放小铁球,用光电计时器记录小铁球在两个光电门间的运动时间t,并用刻度尺(图上未画出)测量出两个光电门之间的高度h ,计算出小铁球通过两光电门间的平均速度v .③保持光电门1的位置不变,改变光电门2的位置,重复②的操作.测出多组(h ,t ),计算出对应的平均速度v .④画出v -t 图象.请根据实验,回答如下问题:(1)设小铁球到达光电门1时的速度为v 0,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则小铁球通过两光电门间平均速度v 的表达式为v =v 0+12gt .(用v 0、g 和t 表示)(2)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答案:见解析图(3)根据v -t 图象,可以求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 =9.7(9.5~9.9) m/s 2,试管夹到光电门1的距离约为6.2(5.9~6.6) cm.(以上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试题解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得小铁球通过两光电门间平均速度v 的表达式为v=v 0+12gt . (2)根据数据作出v -t 图象:(3)小铁球通过两光电门间平均速度v 的表达式为v =v 0+12gt ;所以v -t 图象的斜率表示12g , 所以当地重力加速度g =2k =9.7 m/s 2,根据v -t 图象得出v 0=1.10 m/s,根据运动学公式得试管夹到光电门1的距离约为x =1.1022×9.7m =0.062 m =6.2 cm. 6.如图是某同学研究小球下落时的频闪照片,频闪仪每隔0.1 s 闪光一次并进行拍照.照片中小球静止时在位置1,某时刻释放小球,下落中的小球各位置与位置1的距离如图中所标的数据(单位:cm).实验过程正确,但该同学发现图中数据存在以下问题:根据h =12gt 2=12×9.8×0.12 m =4.90 cm,而图中标出的位置1和位置2间的距离为1.23 cm,比4.90 cm 小很多,你对此问题的解释是小球在位置2时下落的时间小于0.1_s.下落中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大小为1.47 m/s,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9.80 m/s 2.(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试题解析】:根据h =12gt 2=12×9.8×0.12 m =4.90 cm,而位置1和位置2的距离为1.23 cm,比4.90 cm 小很多,由此可知,频闪仪拍位置1时,小球并没有立即开始下落,导致小球在位置2时下落的时间小于0.1 s ;从上向下,给小球编号,即为1、2、3、4;那么3是2与4的中间时刻,故:v 3=x 242t,x 24=(30.63-1.23) cm =29.4 cm =29.4×10-2 m,每相邻两个位置间的时间间隔t =0.1 s,代入数据得:v 3=29.4×10-22×0.1 m/s =1.47 m/s,设2到3间的位移为x 1,3到4间的位移为x 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Δx =at 2得:x 2-x 1=gt 2,(注意:t 是发生x 1或x 2这个位移所用的时间,t =0.1 s,代入数据得:[(30.63-11.03)-(11.03-1.23)]×10-2(m)=g ×(0.1 s)2,解得:g =9.80 m/s2.7.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 =50 Hz,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然后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图所示,A 、B 、C 、D 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s A =16.6 mm,s B =126.5 mm,s D =624.5 mm,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①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1 s ;②打C 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2.5 m/s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③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s D -3s B +2s A )f 275(用s A 、s B 、s C 、s D 和f 表示).【试题解析】:①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每隔4个点选择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 =0.1 s ;②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得v C =x BD t BD=s D -s B 2T≈2.5 m/s ;③由Δx =aT 2,得:x BC =x AB +aT 2,x CD =x BC +aT 2=x AB +2aT 2,两式相加得x BD =2x AB +3aT 2,所以a =(s D -s B )-2(s B -s A )3T 2=(s D -3s B +2s A )f 275. 8.在暗室中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实验器材有:支架、漏斗、橡皮管、尖嘴玻璃管、螺丝夹子、接水铝盒、一根荧光刻度的米尺、频闪仪.具体实验步骤如下:①在漏斗内盛满清水,旋松螺丝夹子,水滴会以一定的频率一滴滴地落下.②用频闪仪发出的白闪光将水滴流照亮,由大到小逐渐调节频闪仪的频率直到第一次看到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③用竖直放置的米尺测得各个水滴所对应的刻度.④采集数据进行处理.(1)实验中看到空间有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时,频闪仪的闪光频率满足的条件是频闪仪的闪光频率等于水滴滴落的频率.(2)实验中观察到水滴“固定不动”时的闪光频率为30 Hz,某同学读出其中比较远的水滴到第一个水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根据数据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9.72 m/s2;第8个水滴此时的速度v8=2.27 m/s.(结果都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该实验存在的系统误差可能有(答出一条即可):存在空气阻力(或水滴滴落的频率变化).【试题解析】:(1)频闪仪频率等于水滴滴落的频率时,则每滴下来的一滴水,频闪仪都在相同的位置记录,故可看到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2)由图乙可知s 67=19.36-13.43=5.93 cms 78=26.39-19.36=7.03 cms 89=34.48-26.39=8.09 cms 90=43.67-34.48=9.19 cm,由逐差法可得g =(9.19+8.09-5.93-7.03)×10-24×(130)2 m/s 2=9.72 m/s 2. 第8滴水的速度为:v 8=s 78+s 892T =(7.03+8.09)×10-22×130m/s ≈2.27 m/s. (3)由于空气阻力对水滴的作用,水滴不是严格的自由落体;或者滴水的频率改变了,都会产生误差;也可以说出测量水滴位置过程中产生的测量误差.。
高中物理高2020届高2017级红对勾大一轮复习课件学案36
系列丛书
A.导体框abc所受安培力的合力为零 B.导体框abc所受安培力的合力垂直于ac向上 C.导体框abc所受安培力的合力垂直于ac向下 D.导体框abc的圆弧段所受安培力为零
解析:由左手定则可知,导体框abc所受安培力的合力垂 直于ac向上,故选B.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进入导航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进入导航
第九章 第36讲
第6页
系列丛书
F (2)大小:B= IL (通电导线垂直于磁场). (3)方向:小磁针静止时 N极 的指向. (4)单位:特斯拉(T).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进入导航
第九章 第36讲
第7页
系列丛书
3.匀强磁场
(1)定义: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处处相等
处处相同 的磁场称为匀强磁场.
、方向
(2)特点:疏密程度相同、方向相同的平行直线.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进入导航
第九章 第36讲
第8页
系列丛书
知识点二 磁感线 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 1.磁感线 在磁场中画出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使曲线上各点的 切线 方向跟这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一致. 2.几种常见的磁场 (1)常见磁体的磁场(如图所示)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进入导航
第九章 第36讲
第20页
系列丛书
A.将向左平动 B.将向右平动 C.将在纸面内绕通过O点并垂直纸面的轴转动 D.KL边将垂直纸面向外运动,MN边垂直纸面向里运动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进入导航
第九章 第36讲
பைடு நூலகம்
第21页
高中物理高2020届高2017级红对勾大一轮复习课件学案综合能力测试6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第4页
系列丛书
解析:人、锤和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取向右为正方 向,则(m1+m3)v-p=0,解得抛出瞬间大锤的动量大小为p= (m1+m3)v,故C正确,A、B、D错误.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第5页
系列丛书
3.如图所示,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的A、B两个小木块中间 夹一被压缩的轻弹簧,当轻弹簧被放开时,A、B两个小木块各 自在桌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飞离桌面落在地面上.若mA=
第14页
系列丛书
A.在t1、t3时刻两物块达到共同速度1 m/s,且弹簧都是处 于压缩状态
B.t3~t4时间内弹簧由压缩状态恢复到原长 C.两物块的质量之比为m1:m2=1:2 D.在t2时刻A与B的动能之比为Ek1:Ek2=1:8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第15页
系列丛书
解析:由图可知t1到t3时间内两物块之间的距离逐渐增 大,t3时刻达到共同速度,此时弹性势能最大,弹簧处于伸长 状态,故A错误;结合图象弄清两物块的运动过程,开始时A 逐渐减速,B逐渐加速,弹簧被压缩,t1时刻二者速度相等, 系统动能最小,弹性势能最大,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然后弹簧 逐渐恢复原长,B依然加速,A先减速为零,然后反向加速,t2 时刻,弹簧恢复原长状态,由于此时两物块速度相反,因此弹 簧的长度将逐渐增大,两物块均减速,t3时刻,两物块速度相 等,系统动能最小,弹簧最长,从t3到t4过程中弹簧由伸长状 态恢复原长,故B错误;系统动量守恒,选择开始到t1时刻列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第7页
系列丛书
解析:弹簧弹开物体过程中,两物体及弹簧组成的系统动 量守恒,取水平向左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AvA- mBvB=0,则速度之比vA vB=1 3,根据动能定理得,轻弹
高中物理高2020届高2017级红对勾大一轮复习课件学案综合能力测试2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第14页
系列丛书
6.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轻 绳一端连着斜面上的物体A(轻绳与斜面平行),另一端通过两个 滑轮连于天花板上的P点.动滑轮上悬挂质量为m的物块B,开
始时悬挂动滑轮的两绳均竖直.现将P点缓慢向右移动,直到动
滑轮两边轻绳的夹角为90°时,物体A刚好要滑动.假设最大静
系列丛书
综合能力测试二 相互作用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第1页
系列丛书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1—5为单选,6—8为多选,6′×8=48′) 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木板上滑行,木 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2,木板一直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那么木块与木板间、木板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第11页
系列丛书
方向上受力平衡,则水平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大小为f=FN1= tmangθ,B错误.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第12页
系列丛书
5.如图所示,支架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其倾斜的光滑直杆与 地面成30°角,两圆环A、B穿在直杆上,并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 轻绳连接,滑轮的大小不计,整个装置处于同一竖直平面 内.圆环平衡时,绳OA竖直,绳OB与直杆间夹角为30°.则环
A、B的质量之比为( A )
A.1 3 C. 3 1
B.1 2 D. 3 2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第13页
系列丛书
解析:分别对A、B两圆环受力分析,运用合成法,如图 所示,以A为研究对象,则A只能受到重力和绳子的拉力的作 用,杆对A不能有力的作用,否则A水平方向受力不能平衡, 所以T=mAg;以B为研究对象,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结合图 可知,绳子的拉力T与B受到的支持力N和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 都是30°,所以T与N大小相等,得mBg=2×Tcos30°= 3T,故 mA mB=1 3.
高中物理高2020届高2017级红对勾大一轮复习课件学案3
动.( × ) 提示:若 x-t 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物体处于
静止状态.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进入导航
第一章 第3讲
第12页
系列丛书
(3)v-t 图象是一条平行于 t 轴的直线,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 动.( √ )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进入导航
第一章 第3讲
第10页
系列丛书
知识点二
追及相遇问题
1.追及问题的两类情况 (1)若后者能追上前者,追上时,两者处于__同__一______位置,
且后者速度一定大于等于前者速度. (2)若追不上前者,则当后者速度与前者速度___相__等____时,两
者相距最近.
(4)x-t 图 象 与 时 间 轴 围 成 的 面 积 表 示 物 体 运 动 的 路 程.( × )
提示:x-t 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无物理意义.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进入导航
第一章 第3讲
第13页
系列丛书
(5)两条 v-t 图象的交点表示两个物体相遇.( × ) 提示:两条 v-t 的交点表示两物体速度相等. (6)两条 x-t 图象的交点表示两个物体相遇.( √ ) (7)相向运动的物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二者 之间的距离时即相遇.( √ )
B.若 t1 时刻 c、d 两质点第一次相遇,则 t2 时刻两质点第二 次相遇
C.t1 到 t2 时间内,四个质点中只有 b、d 两个质点的运动方 向发生改变
D.t1 到 t2 时间内,四个质点中只有 b、d 两个质点的速率先 减小后增大
高中物理高2020届高2017级红对勾大一轮复习课件学案6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进入导航
第二章 第6讲
第16页
系列丛书
3.如图所示,重力为6 N的木块静止在倾角为30°的斜面 上,若用平行于斜面沿水平方向、大小等于4 N的力F推木块, 木块仍保持静止,则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 C )
A.3 N C.5 N
B.4 N D.10 N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进入导航
第二章 第6讲
第10页
系列丛书
(7)在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时,都要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
角形定则.( √ )
(8)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与分力间一定构成封闭的三角
形.( √
)
(9)位移、速度、加速度、力和时间都是矢量.( × )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进入导航
第二章 第6讲
第7页
系列丛书
4.力的分解 (1)定义:求一个已知力的_分__力____的过程. (2)遵循原则:__平__行__四___边__形___定则或_三__角__形__定则. (3)分解方法:①按力产生的__效__果___分解;②正交分解.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进入导航
第二章 第6讲
第18页
系列丛书
4.如图所示,轻绳绕过轻质光滑滑轮一端系于竖直墙上的 A点,另一端系于水平墙上的B点.质量为m的物体系于滑轮的 圆心O处,水平外力F也作用于滑轮的圆心O处.当F的大小合适 时,A端轻绳水平且B端轻绳与竖直方向成30°角.重力加速度为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高中物理高2020届高2017级红对勾大一轮复习课件学案课后限时作业53
课后限时作业53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电磁波与相对论时间:45分钟1.(多选)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巧妙地解决了相干光源问题,第一次在实验室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图为实验装置简图,M为竖直线状光源,N和O均为有狭缝的遮光屏,P为像屏.现有四种刻有不同狭缝的遮光屏,实验时正确的选择是(AC)A.N应选用遮光屏1B.N应选用遮光屏3C.O应选用遮光屏2D.O应选用遮光屏4【试题解析】:先通过单缝发生单缝衍射,再通过双缝,才能形成相干光发生双缝干涉,再根据像屏P上条纹分布可知,N应选用遮光屏1,O 应选用遮光屏2,故A、C正确,B、D错误.2.我国成功研发的反隐身先进米波雷达堪称隐身飞机的克星,它标志着我国雷达研究又创新的里程碑.米波雷达发射无线电波的波长在1~10 m范围内,则对该无线电波的判断正确的是(C)A.米波的频率比厘米波频率高B.和机械波一样须靠介质传播C.同光波一样会发生反射现象D.不可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试题解析】:由ν=cλ可知,波长越长,频率越低,故米波的频率比厘米波频率低,选项A错误;无线电波是电磁波,它的传播不须靠介质,选项B错误;无线电波与光波一样具有波的特性,会发生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现象,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3.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A.均匀变化的电场在它的周围产生稳定的磁场B.电磁波中每一处的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总是互相垂直的,且都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C.电磁波和机械波一样依赖于介质传播D.只要空间中某个区域有振荡的电场或磁场,就能产生电磁波【试题解析】: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可知,均匀变化的电场在它的周围产生稳定的磁场,A正确;因电磁波中每一处的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总是互相垂直的,且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电磁波是横波,B正确;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错误;只要空间中某个区域有振荡的电场或磁场,就在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同周期变化的磁场,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同周期变化的电场,这样由近及远传播,形成了电磁波,D正确.4.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屏上出现了明暗相间的条纹,则(D)A.中间条纹间距较两侧更宽B.不同色光形成的条纹完全重合C.双缝间距离越大条纹间距离也越大D.遮住一条缝后屏上仍有明暗相间的条纹【试题解析】:据干涉图样的特征可知,干涉条纹特征是等间距、彼此平行,故选项A错误;不同色光干涉条纹分布位置不相同,因此选项B错误;据公式Δx=ldλ可知,双缝间距d越大,干涉条纹距离越小,故选项C错误;遮住一条缝后,变成了单缝衍射,屏上仍有明暗相间的条纹,故选项D正确.5.如图所示,光源S从水面下向空气斜射一束复色光,在A点分成a、b两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在水中a光折射率大于b光B.在水中a光的速度大于b光C.a、b光由水中射向空气发生全反射时,a光的临界角较小D.分别用a、b光在同一装置上做双缝干涉实验,a光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小于b光【试题解析】:由题意可知,两光束的入射角i相同,折射角r a<r b,根据折射定律得到,折射率n a<n b,故A错误;由公式v=cn,分析得知,在水中a光的速度比b光的速度大,故B正确;a光的折射率小,根据临界角公式sin C=1n,可知a光的临界角较大,故C错误;频率f a<f b,波长λa>λb,根据公式Δx=ldλ,则知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故D错误.6.如图所示,市场上有种灯具俗称“冷光灯”,用它照射物品时能使被照物品处产生的热效应大大降低,从而广泛地应用于博物馆、商店等处.这种灯降低热效应的原因之一是在灯泡后面放置的反光镜玻璃表面上镀一层薄膜(例如氟化镁),这种膜能消除不镀膜时玻璃表面反射回来的热效应最显著的红外线.以λ表示红外线的波长,则所镀薄膜的最小厚度应为(B)A.18λ B.14λ C.12λ D.λ【试题解析】:红外线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热效应,当光照射物体时,一般都伴随着大量的红外线.在灯泡后面放置的反光镜玻璃表面上镀一层薄膜(相当于增透膜),当增透膜最小厚度等于红外线在其中传播的波长的14时,灯泡发出的红外线射到增透膜后,从增透膜的前后表面反射回来的两束红外线发生干涉,相互抵消,使反射的红外线强度减弱,达到冷光效果.故B 正确.7.假设一接近光速运行的高速列车在轨道上运行,列车上的窗户高为h ,宽为d ,高速列车轨道旁边有一广告牌,广告牌高为H ,宽为L .在高速列车上有一观察者甲,另一观察者乙站在高速列车轨道旁边,有关两位观察者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观察者乙看到车窗高度小于hB.观察者乙看到车窗宽度小于dC.观察者甲看到轨道旁边的广告牌宽度大于LD.观察者甲看到轨道旁边的广告牌高度小于H【试题解析】:根据相对论运动的“尺缩效应”,站在高速列车轨道旁边的观察者乙看到车窗宽度小于d ,车窗高度等于h ,B 正确,A 错误;高速列车上的观察者甲看到轨道旁边的广告牌宽度小于L ,广告牌高度等于H ,C 、D 错误.8.如图所示,用频率为f 的单色光(激光)垂直照射双缝,在光屏的P 点出现第3条暗条纹,已知光速为c ,则P 到双缝S 1、S 2的距离之差|r 1-r 2|应为( D )A.c 2fB.3c 2fC.3c fD.5c 2f【试题解析】:出现第3条暗条纹,说明S 1、S 2到P 点距离之差为λ2×(2n -1)=λ2(2×3-1)=52λ,而λ=c f ,所以|r 1-r 2|=52λ=5c 2f,因而D 是正确的.9.(多选)利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D )A.将屏移近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窄B.将滤光片由蓝色的换成红色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宽C.将单缝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干涉条纹间距变宽D.换一个两缝之间距离较大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窄【试题解析】:由条纹间距公式Δx =l d λ,d 指双缝间距离,l 指双缝到屏的距离,可知只增大λ,Δx 变大;只增大d ,Δx 变小;只减小l ,Δx 变小;Δx 与单、双缝间距无关.故A 、B 、D 正确.10.(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 )A.地面附近有一高速水平飞过的火箭,地面上的人观察到“火箭长度”要比火箭上的人观察到的短一些B.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减弱反射光的强度C.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声波,频率越高,波长也越长D.玻璃内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因为光线从气泡中射出的原因【试题解析】:根据相对论可知,地面附近高速水平飞过的火箭,地面上的人观察到的火箭长度比火箭上的人观察到的要短一些,故A 正确;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减弱玻璃反射的光的强度,故B 正确;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声波,波速一定,根据公式v =λf 可得,频率越高,波长越短,C 错误;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因为光从玻璃射向气泡时,一部分光在界面上发生了全反射,D 错误.11.(多选)某一质检部门为检测一批矿泉水的质量,利用干涉原理测定矿泉水的折射率.方法是将待测矿泉水填充到特制容器中,放置在双缝与荧光屏之间(之前为空气),如图所示,特制容器未画出,通过比对填充后的干涉条纹间距x 2和填充前的干涉条纹间距x 1就可以计算出该矿泉水的折射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设空气的折射率为1)( AC )A.x 2<x 1B.x 2>x 1C.该矿泉水的折射率为x 1x 2D.该矿泉水的折射率为x 2x 1【试题解析】:把空气换成矿泉水后,根据v =λf 可知,入射光的频率f 不变,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减小,波长减小.根据干涉的条纹间距公式Δx=Ldλ可知,对同一个装置来说,波长减小,条纹间距减小,即x2<x1,因n=cv=λ1λ2,易得该矿泉水的折射率为x1x2,A、C正确.12.(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A.光的衍射现象说明光波是横波B.变化的电场周围不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C.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来测定物体位置的设备D.眼镜镜片的表面上镀有增透膜,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试题解析】:光的衍射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波,但不能说明是横波,故A错误.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均匀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稳定的磁场,故B正确.雷达使用无线电波(微波)来测定物体的位置的设备,故C错误;镜片的表面上镀有增透膜,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使反射光线进行叠加削弱,从而增加透射光的强度,故D正确.13.2017年11月10日上午,空军发言人表示,我国制造的首款具有“隐身能力”和强大攻击力的第五代作战飞机“歼-20”(如图)列装部队后,已经开展编队训练.隐形飞机的原理是:在飞机研制过程中设法降低其可探测性,使之不易被敌方发现、跟踪和攻击.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运用隐蔽色涂层,无论距你多近,即使你拿望远镜也不能看到它B.使用能吸收雷达电磁波的材料,在雷达屏幕上显示的反射信息很小、很弱,很难被发现C.使用吸收雷达电磁波涂层后,传播到复合金属机翼上的电磁波在机翼上不会产生感应电流D.主要是对发动机、喷气尾管等因为高温容易产生紫外线辐射的部位采取隔热、降温等措施,使其不易被对方发现【试题解析】:隐形飞机的原理是在飞机制造过程中使用能吸收雷达电磁波的材料,使反射的雷达电磁波很弱,在雷达屏幕上显示的反射信息很小、很弱,飞机在雷达屏幕上很难被发现,故只有B正确.14.(多选)如图,一束光沿半径方向射向一块半圆柱形玻璃砖,在玻璃砖底面上的入射角为θ,经折射后射出a、b两束光线.则(ABD)A.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B.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C.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D.若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θ角逐渐变大,则折射光线a首先消失E.分别用a、b光在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上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试题解析】:通过光路图可看出,折射后a光的偏折程度大于b 光的偏折程度,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大于b光的折射率,选项C错误.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选项B正确.由n=cv知,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选项A正确.入射角增大时,折射率大的光线首先发生全反射,a光首先消失,选项D正确.做双缝干涉实验时,根据Δx=Ldλ得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小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选项E错误.15.(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DE)A.北斗导航系统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B.微波炉能快速加热食物是利用红外线具有显著的热效应C.常用的电视机遥控器通过发出紫外线脉冲信号来遥控电视机D.天文学家用射电望远镜接收天体辐射的无线电波进行天体物理研究E.遥感技术中利用了红外线探测器接收物体发出的红外线来探测被测物体的特征【试题解析】:北斗导航系统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A正确;食物中的水分子在微波的作用下热运动加剧,温度升高,内能增加,B错误;常用的电视机遥控器通过发出红外线脉冲信号来遥控电视机,C错误;天文学家用射电望远镜接收天体辐射的无线电波进行天体物理研究,D正确;遥感技术中利用红外线探测器接收物体发出的红外线来探测被测物体的特征,E正确.16.(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DE)A.水中的气泡看上去比较明亮是因为有一部分光发生了衍射现象B.雷达发射的电磁波是由均匀变化的电场或磁场产生的C.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可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来减弱橱窗玻璃表面的反射光D.红色和蓝色的激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波长可能相同E.狭义相对论认为: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试题解析】:水中的气泡看上去比较明亮是因为光从水中射向气泡时,有一部分光发生了全反射现象,选项A错误;均匀变化的电场或磁场只能产生恒定的磁场或电场,不能形成电磁波,雷达发射的电磁波一定是由周期性变化的电场或周期性变化的磁场产生的,选项B错误;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可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来减弱橱窗玻璃表面的反射光,选项C正确;红色和蓝色激光频率不同,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波速不同,波长不同,而红色和蓝色激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波长可能相同,选项D正确;狭义相对论认为: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选项E正确.。
高中物理高2020届高2017级红对勾大一轮复习课件学案10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进入导航
第三章 第10讲
第10页
系列丛书
解析:伽利略的斜面实验证明了: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 状态,故选项D正确.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进入导航
第三章 第10讲
第11页
系列丛书
2.北京时间2016年8月21日,里约奥运会跳水项目收官.中 国跳水梦之队,获得7金2银1铜的好成绩.如图为10米跳台金牌 获得者陈艾森在决赛中的关键一跳,关于陈艾森能跳起离开跳 台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进入导航
第三章 第10讲
第7页
系列丛书
知识点二
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_大__小__相__等__,__方__向__相_,反
作用在______同__一__条__直__线__上____.
2.意义 建立了相互作用物体之间的联系及__作__用__力___与__反__作__用__力_____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进入导航
第三章 第10讲
第15页
系列丛书
4.我国道路安全交通法规定,在各种小型车辆前排乘坐的 人必须系好安全带,因刹车时汽车会很快停下来,而人还要继 续向前运动,此时安全带对人施加向后的拉力,保障人的安 全,在这一过程中( A )
A.人和汽车都具有惯性 B.人和汽车都没有惯性 C.人具有惯性,汽车没有惯性 D.汽车具有惯性,人没有惯性
系列丛书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进入导航
第1页
系列丛书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高中物理高2020届高2017级红对勾大一轮复习课件学案综合能力测试4
综合能力测试四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1—5为单选,6—8为多选,6′×8=48′)1.我国未来将建立月球基地,并在绕月轨道上建造空间站.如图所示,关闭发动机的航天飞机A 在月球引力作用下沿椭圆轨道向月球靠近,并将在椭圆的近月点B 处与空间站对接.已知空间站绕月轨道半径为r ,周期为T ,引力常量为G ,月球的半径为R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A.航天飞机到达B 处由椭圆轨道进入空间站轨道时必须加速B.图中的航天飞机正在减速飞向B 处C.月球的质量M =4π2r 3GT 2D.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 =2πr T【试题解析】:航天飞机到达B 处时速度比较大,如果不减速,此时万有引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这时航天飞机将做离心运动,故A 错误;因为航天飞机越接近月球,受到的万有引力越大,加速度越大,所以航天飞机正在加速飞向B 处,B 错误;由万有引力提供空间站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则G Mm r 2=m 4π2r T 2,整理得M =4π2r 3GT 2,故C 正确;速度v =2πr T 是空间站在轨道r 上的线速度,而不是围绕月球表面运动的第一宇宙速度,故D 错误.2.下列关于离心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当物体所受的离心力大于向心力时产生离心现象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当它所受的一切力都突然消失后,物体将做背离圆心的圆周运动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当它所受的一切力都突然消失后,物体将沿切线做直线运动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当它所受的一切力都突然消失后,物体将做曲线运动【试题解析】:物体只要受到力,必有施力物体,但“离心力”是没有施力物体的,故所谓的离心力是不存在的,只要向心力不足,物体就做离心运动,故A选项错;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当所受的一切力突然消失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D选项错,C选项正确.3.如图所示为质点做匀变速曲线运动轨迹的示意图,且质点运动到D点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恰好互相垂直,则质点从A点运动到E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质点经过C点的速率比D点的大B.质点经过A点时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小于90°C.质点经过D点时的加速度比B点的大D.质点从B到E的过程中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先增大后减小【试题解析】:质点做匀变速曲线运动,所以加速度不变,C错误;由于在D点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垂直,则在A、B、C点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钝角,所以质点由A到B到C到D速率减小,所以C点速率比D点的大,A正确,B错误;质点由A到E的过程中,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一直减小,D错误.4.如图所示,一轻杆一端固定质量为m的小球,以另一端O为圆心,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A.小球过最高点时,杆所受的弹力不能等于零B.小球过最高点时,速度至少为gRC.小球过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可以与球所受重力方向相反,此时重力一定不小于杆对球的作用力D.小球过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一定与小球所受重力方向相反【试题解析】:由mg -F N =m v 2R ,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为v =gR 时,杆不受弹力,选项A 错误;本题是轻杆模型,小球过最高点时,速度可以为零,选项B 错误;小球的重力和杆对小球的弹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向心力指向圆心,如果重力和杆的弹力方向相反,重力必须不小于杆的弹力,选项C 正确;小球过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方向与重力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选项D 错误.5.如图所示,长度均为l =1 m 的两根轻绳,一端共同系住质量为m =0.5 kg 的小球,另一端分别固定在等高的A 、B 两点,A 、B 两点间的距离也为l ,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现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以AB 为轴做圆周运动,若小球在最高点速率为v 时,每根绳的拉力恰好为零,则小球在最高点速率为2v 时,每根绳的拉力大小为( A )A.5 3 NB.2033 NC.15 ND.10 3 N【试题解析】:小球在最高点速率为v 时,两根绳的拉力恰好均为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m v 2r ;当小球在最高点的速率为2v 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2F T cos30°=m (2v )2r ,解得F T =3mg =5 3 N,故选项A 正确.6.下图为一链条传动装置的示意图.已知主动轮是逆时针转动的,转速为n ,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半径比为k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A.从动轮是顺时针转动的B.主动轮和从动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等C.从动轮的转速为nkD.从动轮的转速为n k【试题解析】:主动轮逆时针转动,带动从动轮逆时针转动,因为用链条传动,所以两轮边缘线速度大小相等,A 错误,B 正确;由r 主r 从=k,2πn ·r 主=2πn 从·r 从,可得n 从=nk ,C 正确,D 错误.7.如图所示,宽为L 的竖直障碍物上开有间距d =0.6 m 的矩形孔,其下沿离地面的高度h =1.2 m,离地面的高度H =2 m 的质点与障碍物的间距为x ,在障碍物以速度v 0=4 m/s 匀速向左运动的同时,质点自由下落.忽略空气阻力,g 取10 m/s 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C )A.L =1 m,x =1 m 时小球可以穿过矩形孔B.L =0.8 m,x =0.8 m 时小球可以穿过矩形孔C.L =0.6 m,x =1 m 时小球可以穿过矩形孔D.L =0.6 m,x =1.2 m 时小球可以穿过矩形孔【试题解析】: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到矩形孔的上沿高度所需的时间为t 1= 2(H -h -d )g =0.2 s ;小球运动到矩形孔下沿高度所需的时间为t 2= 2(H -h )g=0.4 s,则小球通过矩形孔的时间为Δt =t 2-t 1=0.2 s,根据等时性知L 的最大值为L m =v 0Δt =0.8 m,故A 错误;若L =0.8 m,x 的最小值为x min =v 0t 1=0.8 m,x 的最大值为x max =v 0t 2-L =0.8 m,则x =0.8 m,B 正确;若L =0.6 m,x 的最小值为x min =v 0t 1=4×0.2 m =0.8 m,x 的最大值为x max =v 0t 2-L =1 m,所以0.8 m ≤x ≤1 m,C 正确,D 错误.8.法籍意大利数学家拉格朗日在论文《三体问题》中指出:两个质量相差悬殊的天体(如太阳和地球)所在同一平面上有5个特殊点,如图中的L 1、L 2、L 3、L 4、L 5所示,若飞行器位于这些点上,会在太阳与地球引力共同作用下,可以几乎不消耗燃料而保持与地球同步绕太阳做圆周运动,人们称之为拉格朗日点.若发射一颗卫星定位于拉格朗日点L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 )A.该卫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等B.该卫星在L 2点处于平衡状态C.该卫星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D.该卫星在L 2处所受太阳和地球引力的合力比在L 1处大【试题解析】:据题意知,卫星与地球同步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则公转周期相同,故A 错误;卫星所受的合力为地球和太阳对它引力的合力,这两个引力方向相同,合力不为零,处于非平衡状态,故B 错误;由于卫星与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相同,卫星的轨道半径大,根据公式a =4π2T 2r 可知,卫星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故C 正确;卫星在L 2或L 1处所受太阳和地球引力的合力提供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F 合=m 4π2T 2r ,卫星在L 2处的轨道半径比在L 1处大,所以合力比在L 1处大,故D 正确.二、非选择题(18′+16′+18′=52′)9.如图所示,装甲车在水平地面上以速度v 0=20 m/s 沿直线前进,车上机枪的枪管水平,距地面高为h =1.8 m.在车正前方竖直立一块高为两米的长方形靶,其底边与地面接触.枪口与靶距离为L 时,机枪手正对靶射出第一发子弹,子弹相对于枪口的初速度为v =800 m/s.在子弹射出的同时,装甲车开始匀减速运动,行进s =90 m 后停下.装甲车停下后,机枪手以相同方式射出第二发子弹.(不计空气阻力,子弹看成质点,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1)求装甲车匀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2)当L =410 m 时,求第一发子弹的弹孔离地的高度,并计算靶上两个弹孔之间的距离;(3)若靶上只有一个弹孔,求L 的范围.【试题解析】:(1)装甲车加速度a =v 202s =209m/s 2. (2)第一发子弹飞行时间t 1=L v +v 0=0.5 s 弹孔离地高度h 1=h -12gt 21=0.55 m 第二发子弹离地的高度h 2=h -12g ⎝ ⎛⎭⎪⎫L -s t 2=1.0 m 两弹孔之间的距离Δh =h 2-h 1=0.45 m.(3)第一发子弹打到靶的下沿时,装甲车离靶的距离为L 1=(v 0+v )2hg =492 m第二发子弹打到靶的下沿时,装甲车离靶的距离为L 2=v 2hg +s =570 mL 的范围为492 m<L ≤570 m. 答案:(1)209m/s 2 (2)0.55 m 0.45 m (3)492 m<L ≤570 m10.如图所示,底端切线水平且竖直放置的光滑14圆弧轨道的半径为L ,其轨道底端P 距地面的高度及与右侧竖直墙的距离均为L ,Q 为圆弧轨道上的一点,它和圆心O 的连线OQ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现将一质量为m 、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从Q 点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试求:(1)小球在P 点时受到的支持力大小;(2)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小球第一次与墙壁的碰撞点离墙角B 点的距离.【试题解析】:(1)对小球滑到圆弧轨道底端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L (1-cos60°)=12m v 2 解得v =gL小球在P 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N -mg =m v 2L解得F N =2mg(2)小球离开P 点后做平抛运动,设其水平位移为L 时所用时间为t ,则L =v t小球下落的高度为h =12gt 2 联立解得h =L 2故小球第一次与墙壁的碰撞点离B 的距离为d =L -h =12L . 答案:(1)2mg (2)12L 11.双星系统中两个星球A 、B 的质量都是m ,A 、B 相距为L ,它们正围绕两者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实际观测该系统的周期T 要小于按照力学理论计算出的周期理论值T 0,且T T 0=k (k <1).于是有人猜测这可能是受到了一颗未发现的星球C 的影响,并认为C 位于双星A 、B 的连线正中间,相对A 、B 静止,求:(1)两个星球A 、B 组成的双星系统的周期理论值T 0;(2)星球C 的质量.【试题解析】:(1)两个星球A 、B 组成的双星系统角速度相同,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星之间的万有引力F =G m ·m L 2.设两星的轨道半径分别是r 1、r 2.由两星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两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有F =mr 1ω20,F =mr 2ω20,可得r 1=r 2,因此两星绕连线的中点转动.由G m 2L 2=m ·L 2·ω20,解得ω0= 2Gm L 3 所以T 0=2πω0=2π2GmL 3=2π L 32Gm. (2)设星球C 的质量为M ,由于星球C 的存在,A 、B 双星的向心力均由两个万有引力的合力提供,则有G m 2L 2+G mM ⎝ ⎛⎭⎪⎫12L 2=m ·12L ·ω2 得ω= 2G (m +4M )L 3则T =2πω=2π L 32G (m +4M )有TT0=2πL32G(m+4M)2πL32Gm=mm+4M=k所以M=1-k24k2m.答案:(1)2πL32Gm(2)1-k24k2m。
高中物理高2020届高2017级红对勾大一轮复习课件学案53
第十四章 第53讲
第3页
系列丛书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进入导航
第十四章 第53讲
第4页
系列丛书
知识点一 光的干涉 1.产生条件 两列光的 频率 相同,振动方向 定的相位差,才能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相同
,且具有恒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进入导航
第十四章 第53讲
第5页
系列丛书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进入导航
第十四章 第53讲
第12页
系列丛书
知识点三 电磁波与相对论 1.电磁波的产生 (1)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变化的磁场产生 电场 ,变化的电场产生 磁场 . (2)电磁场 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总是相互联系成为一个完整的整 体,这就是电磁场.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2k+1)2λ
(k=0、1、2,…),
光屏上出现暗条纹.
(Ⅱ)白光:光屏上出现 彩色 条纹,且中央亮条纹是
白色 (填写颜色). ③相邻两个亮条纹或暗条纹的中心间距公式:Δx=
dl λ
.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进入导航
第十四章 第53讲
第7页
系列丛书
(2)薄膜干涉. ①相干光:光照射到透明薄膜上,从薄膜的两个表面 反射 的两列光波. ②图样特点:同双缝干涉,同一条亮(或暗)纹对应薄膜的 厚度 相等.单色光照射薄膜时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白光 照射薄膜时,形成彩色条纹.
系列丛书
(2)衍射条纹的特点: ①单缝衍射和圆孔衍射图样的比较.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进入导航
高中物理高2020届高2017级红对勾大一轮复习课件学案课后限时作业34
P-U 关系的是 C .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第12页
系列丛书
解析:(1)干电池内阻相对一般电流表内阻而言较小,为减 小电流表分压带来的系统误差,故应选甲.
(2)干电池电动势约为 1.5 V,电压表选 B 可减小读数误 差.滑动变阻器应选 C,若选 D,由于总阻值较大,则滑片滑 动时移动范围小,不便调节.
电流 I/A 0.060 0.120 0.240 0.260 0.360 0.480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第10页源自系列丛书答案:见解析图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第11页
系列丛书
(4)根据(3)中所画图线可得出干电池的电动势 E=
1.50(1.49~1.51) V,内电阻 r= 0.83(0.81~0.85) Ω.
(2)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I(R1+R2+RA),解得1I= E1R2+R1+E RA,故1I-R2 图象的斜率为E1,则纵截距为R1+E RA,代 入数据可得:E1=1-20.5,R1+E RA=0.5,解得 E=4 V,RA=0.5 Ω.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第7页
系列丛书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第3页
系列丛书
2.某同学设想运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测量未知电阻 Rx 的阻值、电流表 A 的内阻和电源(内阻忽略不计)的电动势,实 验过程中电流表的读数始终符合实验要求.
(1)为了测量未知电阻 Rx 的阻值,他在闭合开关之前应该将
两个电阻箱的阻值调至 最大 (选填“最大”或“最小”),然
高中物理高2020届高2017级红对勾大一轮复习课件学案综合能力测试5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第10页
系列丛书
4.如图所示,由光滑细管组成的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 AB段和BC段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CD段为平滑的弯 管.一小球从管口D处由静止释放,最后能够从A端水平抛出落 到地面上.关于管口D距离地面的高度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B )
A.等于2R C.大于2R且小于52R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第15页
系列丛书
6.如图所示,轻杆一端固定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
转轴上,轻杆长度为R,可绕水平光滑转轴O在竖直平面内转
动.将轻杆从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位置由静止释放.若小球在
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当小球运动到最低点P
时,轻杆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
24 7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第5页
系列丛书
A.轮胎与水平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 B.绳的拉力F的大小为55 N C.在0~5 s内,轮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1 375 J D.在6 s末,摩擦力的瞬时功率大小为275 W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第6页
系列丛书
解析:绳从轮胎上脱落后,轮胎的受力情况如图甲所 示.由轮胎的速度—时间图象可得此过程的加速度为a2=-5 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2=ma2,又因为f2=μN2,N2- mg=0,代入数据解得μ=0.5,选项A错误;绳拉轮胎的过程 中,轮胎的受
mg,方向竖直向上.下列说法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第4页
系列丛书
2.如图甲所示,一次训练中,运动员腰部系着不可伸长的 绳拖着质量m=11 kg的轮胎从静止开始沿着笔直的跑道加速奔 跑,绳与水平跑道的夹角是37°,5 s后绳从轮胎上脱落,轮胎运 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已知sin37°=0.6,
高中物理高2020届高2017级红对勾大一轮复习课件学案综合能力测试3
综合能力测试三 牛顿运动定律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1—5为单选,6—8为多选,6′×8=48′)1.关于力学单位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kg 、m/s 、N 是导出单位B.kg 、m 、J 是基本单位C.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kg,也可以是gD.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是F =ma【试题解析】:kg 是质量的单位,它是基本单位,所以A 错误;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发光强度、物质的量,它们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称为基本单位,J 是导出单位,B 错误;g 也是质量的单位,但它不是质量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C 错误;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 =ma 是在各物理量都取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时得出的,D 正确.2.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两物体A 和B 互相接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对物体A 施加水平推力F ,则物体A 对物体B 的作用力等于( B )A.m 1m 1+m 2F B.m 2m 1+m 2F C.F D.m 2m 1F 【试题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整体,有a =F m 1+m 2,对B 物体,有F ′=m 2a =m 2m 1+m 2F . 3.甲、乙两球质量分别为m 1、m 2,从同一地点(足够高)同时由静止释放.两球下落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f 仅与球的速率v 成正比,与球的质量无关,即f =k v (k 为正的常量).两球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落地前,经时间t 0两球的速度都已达到各自的稳定值v 1、v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A.释放瞬间甲球加速度较大B.m 1m 2=v 2v 1C.甲球质量大于乙球质量D.t 0时间内两球下落的高度相等【试题解析】:释放瞬间,v =0,因此空气阻力f =0,两球均只受重力,加速度均为重力加速度g ,A 错误;两球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最后都做匀速运动,稳定时,有k v =mg ,因此最大速度与其质量成正比,即v ∝m ,故m 1m 2=v 1v 2,B 错误;由图象知v 1>v 2,因此m 1>m 2,C 正确;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由图可知,t 0时间内两球下落的高度不相等,D 错误.4.某电梯只受重力与绳索拉力,在t =0时由静止开始上升,a -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D )A.t =4.5 s 时,电梯处于失重状态B.5~55 s 时间内,绳索拉力最小C.t =59.5 s 时,电梯处于超重状态D.t =60 s 时,电梯速度恰好为零【试题解析】:利用a -t 图象可判断,t =4.5 s 时,电梯有向上的加速度,电梯处于超重状态,A 错误;0~5 s 时间内,电梯处于超重状态,拉力大于重力,5~55 s 时间内,电梯匀速上升,拉力等于重力,55~60 s 时间内,电梯处于失重状态,拉力小于重力,综上所述,B 、C 错误;因a -t 图线与t 轴所围的“面积”表示速度改变量,而图中横轴上方的“面积”与横轴下方的“面积”相等,则电梯的速度在t =60 s 时为零,D 正确.5.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A 、B 两物体用轻弹簧连接在一起,A 、B 的质量分别为m 1、m 2,在拉力F 作用下,A 、B 共同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某时刻突然撤去拉力F ,此瞬间A 和B 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1和a 2,则( D )A.a 1=0,a 2=0B.a 1=a ,a 2=m 2m 1+m 2a C.a 1=m 1m 1+m 2a ,a 2=m 2m 1+m 2a D.a 1=a ,a 2=m 1m 2a 【试题解析】:撤去拉力F 的瞬间,物体A 的受力不变,所以a 1=a ,对物体A 受力分析,可得F 弹=m 1a ;撤去拉力F 的瞬间,物体B 受到的合力大小为F 弹′=F 弹=m 2a 2,所以a 2=m 1m 2a ,故选项D 正确. 6.如图所示,质量为m =1 kg 的物体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当物体运动的速度为10 m/s 时,给物体施加一个与速度方向相反的大小为F =2 N 的恒力,则在此恒力作用下(g 取10 m/s 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BC )A.物体经10 s 速度减为零B.物体经2 s 速度减为零C.物体速度减为零后将保持静止D.物体速度减为零后将向右运动【试题解析】:物体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f =μF N =μmg =3 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F +f m =2+31m/s 2=5 m/s 2,方向向右,物体减速到0所需的时间t =v 0a =105s =2 s,B 正确,A 错误;减速到零后,F <f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不再运动,C 正确,D 错误.7.如图所示,质量都为m 的A 、B 两物体叠放在竖直弹簧上并保持静止,用大小等于mg (g 为重力加速度)的恒力F 向上拉B ,运动距离为h 时B 与A 分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BD )A.B 和A 刚分离时,弹簧处于原长B.B 和A 刚分离时,它们的加速度为gC.弹簧的劲度系数等于mg hD.在B 与A 分离之前,它们做匀加速运动【试题解析】:在施加外力F 前,对A 、B 整体受力分析,可得2mg =kx 1,A 、B 两物体分离时,A 、B 间弹力为零,此时B 物体所受合力F 合=F -mg =0,即受力平衡,两物体的加速度恰好为零,选项A 、B 错误;对物体A ,有mg =kx 2,由于x 1-x 2=h ,所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mg h ,选项C 正确;在B 与A 分离之前,由于弹簧弹力逐渐减小,故加速度逐渐减小,选项D 错误.8.如图甲所示,将物体A 放在某摩天大楼升降电梯的底板上,随电梯一起运动,此过程中物体对升降机底板的压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已知物体A的质量为60 kg,g取10 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C)A.若电梯是由静止开始运动,则在25 s内电梯的位移大小为175 mB.若电梯是由静止开始运动,则在25 s内电梯的位移大小为275 mC.若5~15 s内电梯处于静止状态,则在25 s内电梯的位移大小为75 mD.若5~15 s内电梯处于静止状态,则在25 s内电梯的位移大小为125 m【试题解析】:若电梯是由静止开始运动,由图可知,在第一段时间0~5 s内,电梯向下做匀加速运动,有mg-F1=ma1,解得a1=600-48060m/s2=2 m/s2,电梯下降的高度为h1=12a1t21=12×2×52 m=25 m;在第二段时间5~15 s内,电梯向下做匀速运动,速度为v=a1t1=2×5 m/s =10 m/s,下降高度为h2=v t2=10×10 m=100 m;在第三段时间15~25 s内,电梯向下做匀减速运动,有F2-mg=ma2,解得a2=660-60060m/s2=1 m/s2,25 s末速度减为零,则下降高度为h3=v22a2=1002×1m=50m,在25 s内电梯的位移为h=h1+h2+h3=(25+100+50) m=175 m,故A正确,B错误;若5~15 s内电梯处于静止状态,则0~5 s内电梯处于减速上升状态,15~25 s内电梯处于加速上升状态,在25 s内电梯的位移大小h′=h1+h3=(25+50) m=75 m,故C正确,D错误.二、非选择题(18′+16′+18′=52′)9.在“用DIS研究小车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实验中,甲、乙两组同学分别用如图(a)和(b)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重物通过细线跨过滑轮拉相同质量的小车,位移传感器B随小车一起沿水平轨道运动,位移传感器A固定在轨道一端.甲组实验中把重物的重力作为拉力F,乙组直接用力传感器测得拉力F.改变重物的重力,重复实验多次,记录多组数据,并画出a-F图象.(1)位移传感器B属于发射器(选填“发射器”或“接收器”).(2)甲组实验把重物的重力作为拉力F的条件是小车(包括位移传感器B)的质量远大于重物的质量.(3)图中符合甲组同学作出的实验图象的是②;符合乙组同学作出的实验图象的是①.【试题解析】:(1)位移传感器B属于发射器.(2)在该实验中实际是mg=(M+m)a,要满足mg=Ma,应该使重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包括位移传感器B)的质量,即小车(包括位移传感器B)的质量远大于重物的质量.(3)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甲组同学把重物的重力作为拉力F,由实验原理mg=Ma,可得a=mgM,而实际上a′=mg M +m,即随着重物的质量增大,不再满足重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包括位移传感器B )的质量,所以图中符合甲组同学作出的实验图象的是②.乙组直接用力传感器测拉力F ,随着重物的质量增大,拉力F 测量是准确的,a -F 关系图象为一倾斜的直线且与甲的图象斜率相同,符合乙组同学作出的实验图象的是①.10.在平直公路上有A 、B 两辆汽车,二者质量均为6.0×103 kg,运动时所受阻力均为车重的115.它们的v -t 图象分别如图中a 、b 所示.g 取10 m/s 2.求:(1)A 车的加速度a A 和牵引力F A ;(2)0~3 s 内B 车的位移x B 和牵引力F B .【试题解析】:(1)由图可得A 车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 A =Δv Δt =148m/s 2=1.75 m/s 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A -kmg =ma A解得F A =1.45×104 N.(2)0~3 s 内B 车的位移等于B 车的v -t 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即x B =9 m由图可得B 车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 B =Δv ′Δt ′=-23 m/s 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B -kmg =ma B解得F B =0.答案:(1)1.75 m/s 2 1.45×104 N (2)9 m 011.如图所示,AB、CD为两个光滑的平台,一倾角为37°、长为5 m 的传送带与两平台平滑连接.现有一小物体以10 m/s的速度沿平台AB 向右运动,当传送带静止时,小物体恰好能滑到平台CD上.(g取10 m/s2,sin37°=0.6,cos37°=0.8)(1)求小物体跟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2)当小物体在平台AB上的运动速度低于某一数值时,无论传送带顺时针运动的速度有多大,小物体都不能到达平台CD,求这个临界速度;(3)若小物体以8 m/s的速度沿平台AB向右运动,欲使小物体能到达平台CD,传送带至少以多大的速度顺时针运动?【试题解析】:(1)传送带静止时,小物体在传送带上受力如图甲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 cos37°+mg sin37°=ma1B→C过程,有v20=2a1l解得a1=10 m/s2,μ=0.5.(2)当小物体在传送带上受到的摩擦力始终向上时,最容易到达传送带顶端,此时,小物体受力如图乙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37°-μmg cos37°=ma2若恰好能到达平台CD,有v2=2a2l解得v=2 5 m/s,a2=2 m/s2即当小物体在平台AB上向右运动的速度小于2 5 m/s时,无论传送带顺时针运动的速度有多大,小物体都不能到达平台CD.(3)设小物体在平台AB上的运动速度为v1,传送带顺时针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2.从小物体滑上传送带至小物体速度减小到传送带速度过程,有v21-v22=2a1x1从小物体速度减小到传送带速度至恰好到达平台CD过程,有v22=2a2x2x1+x2=l解得v2=3 m/s即传送带至少以 3 m/s的速度顺时针运动,小物体才能到达平台CD.答案:(1)0.5(2)2 5 m/s(3)3 m/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确的是( B、C、D )
A.因为函数图线是非线性变化的,所以欧姆表的示数左大 右小
B.欧姆表调零的实质是通过调节 R0 使 Rx=0 时电路中的电 流 I=Ig
C.Rx 越小,相同的电阻变化量对应的电流变化量越大,所 以欧姆表的示数左密右疏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第8页
系列丛书
3.指针式多用电表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仪器,请完成下 列问题:
(1)在使用多用电表测量时,指针的位置如图(a)所示,若选择
开关拨至“×1”挡,则测量的结果为 18Ω ;若选择开关拨至 “50 mA”挡,则测量结果为 23.0mA .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第9页
系列丛书
(2)多用电表测未知电阻阻值的电路如图(b)所示,电池的电 动势为 E、内阻为 r,R0 为调零电阻,Rg 为表头内阻,电路中电 流 I 与待测电阻的阻值 Rx 关系图象如图(c)所示,则该图象的函
数关系式为
I=r+R0+ERg+Rx
.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第10页
系列丛书
系列丛书
课后限时作业35 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第1页
系列丛书
1.如图所示为多量程多用电表的示意图.
大一轮当接通 1 或 2 时,为 电流 (选填“电流”“电阻”或 “电压”)挡.1 的量程比 2 的量程 大 (选填“大”或“小”).
D.测量中,当 Rx 的阻值为图(c)中的 R2 时,指针位于表盘 中央位置的左侧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第11页
系列丛书
解析:(1)在使用多用电表测量时,指针的位置如图(a)所示, 若选择开关拨至“×1”挡,按照最上面刻度读数,则测量的结 果为 18×1 Ω=18 Ω;若选择开关拨至“50 mA”挡,按照中间 刻度读数,则测量结果为 23.0 mA.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第13页
系列丛书
(1)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挡检查故障.
①选择开关置于下列量程的 B 挡较为合适(用字母序号表
示).
A.2.5 V
B.10 V
C.50 V
D.250 V
②测得 c、d 间电压约为 5.8 V,e、f 间电压为 0,则故障是( A )
A.A 灯丝断开
B.B 灯丝断开
欧姆表测量时灯泡未工作,灯泡温度低,电阻小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第15页
系列丛书
(2)测量某电阻时,用欧姆挡“×10”挡时,发现指针偏转角
度过大,他应该换用欧姆挡 ×1 (选填“×1”或“×100”) 挡.换挡后,在测量前要先进行 欧姆调零 .
(3)该同学要测量多用电表直流“2.5 V”挡的内阻 RV(约为 20 kΩ).除此多用电表外,还有以下器材:直流电源一个(电动势 E 为 3 V,内阻可忽略不计)、电阻一个(阻值 R 为 10 kΩ)、开关一 个、导线若干.
量结束后,该同学将两表笔短接,发现电表指针指在电阻“0”刻
度的右侧,则上述电阻的测量值 偏小 (选填“偏大”“偏小”或
“不受影响”).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第6页
系列丛书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第7页
系列丛书
解析:欧姆挡读数是读最外面一圈的示数,读出来是 14, 读出的数再乘以倍率“×10”,得所测电阻的阻值为 140 Ω; 欧姆挡选挡要让中值电阻与所测电阻差别不大,测量才会比较 准确,因阻值约为 2×104 Ω,则选择×1 k 即可;每次换挡后 要进行欧姆调零,如果将两表笔短接发现电表指针指在电阻“0” 刻度的右侧,说明实际阻值本应该从“0”刻度右侧作为起始值去 读数,读出来的数会比现在测量的更大,则现在的测量值偏小.
(2)因偏转角度过大,则电阻小,要用小量程的,选择“×1” 挡,换挡后电路改变,要重新进行欧姆调零.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第4页
系列丛书
(3)①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②在设计的电路图中,多用电表与电阻串联,通过它们的 电流相等,所以有RUV=E-R U,因此 RV=EU-RU,其中 U 为多用 电表直流“2.5 V”挡的读数,R 为 10 kΩ,E 为电源的电动势.
(2)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r+R0+ERg+Rx. (3)因为函数图线是非线性变化的,所以欧姆表的刻度是不 均匀的.欧姆表的示数左大右小是因为电流随待测电阻阻值的 增大而减小,选项 A 错误.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第12页
系列丛书
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四节干电池串联作为电源,小灯 泡 A、B 的规格均为“3.8 V 0.3 A”,合上开关 S 后,无论怎样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A、B 灯都不亮.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第5页
系列丛书
2.某同学使用多用电表测电阻,如图是多用电表的刻度盘, 选用倍率为“×10”的欧姆挡测电阻时,表针指示图示位置,则
所测电阻的阻值为 140 Ω.如果要用此多用电表测量一个约
2.0×104 Ω 的电阻,为了使测量比较精确,应选的欧姆挡是
×1k (选填“×10”“×100”“×1 k”或“×10 k”).若测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第3页
系列丛书
要求:①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多用电表用 表示);
②写出 RV 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 表示,并说明所用字母的物理意义).
答案:(3)见解析
解析:(1)将电流计改装成电流表时要并联电阻分流,所以 1、 2 是电流挡;并联电阻越小,分流越大,则改装的电流表量程越 大,故 1 位置的量程较大.
C.d、e 间连线断开 D.B 灯被短路
大一轮复习 ·高三物理 ·经典方案
第14页
系列丛书
(2)接着利用欧姆表的“×1”挡测电阻,欧姆表经过欧姆调 零.
①测试前,一定要将电路中的开关 S 断开 ; ②测 c、d 间和 e、f 间的电阻时,某次测量结果如图所示, 读数为 6.0 Ω,此时测量的是 e、f 间电阻.根据小灯泡的 规格计算出的电阻为 12.7 Ω,它不等于测量值,原因是: